品质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6:36:02

品质培训总结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整治目标

在20*年工作的基础上,再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全部生鲜乳收购站持证规范经营,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饲料产品中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兽药监测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协调合作机制,检打联动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等进一步完善,监管能力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努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二,整治重点

(一)继续强化生鲜乳专项整治

以生鲜乳收购站为重点整治环节,强化生鲜乳质量监测与监督执法,严厉打击生鲜乳添加非食用物质行为,规范生鲜乳收购站日常监管与标准化管理,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生产与检测技术培训,实现生鲜乳持证收购和运输,生鲜乳收购站检查率达到100%,生鲜乳质量安全违规单位查处率达到100%,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

(二)深入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整治

提高饲料执法能力,严格行政许可,强化获证企业监管,坚决查扣销毁"三无"饲料产品,扩大瘦肉精等主要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监测范围,加大对高铜,高锌等超量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加强违法添加瘦肉精等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对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等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饲料产品中瘦肉精等兴奋剂类物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

(三)大力推进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

加强派驻监管和飞行检查,督促兽药生产企业全面落实gmp;大力推进兽药经营企业gsp工作,杜绝经营违禁药物和不合格兽药产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和故意经营,使用假劣兽药行为;进一步加强兽药质量监测和兽药残留监控。年内实现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加大与卫生,质监,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移交等方面的协作,完善协调合作机制;及时组织执法机构对抽检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加强检测,调查,举报信息的会商,处理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三,总体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2月底前)

在全省范围内部署2010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各地围绕省局深化整治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整治方案,启动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日-10月底)

一是强化检验监测。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在配合做好上级安排的抽检任务的同时,积极落实监测经费,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重点开展对生鲜乳收购站,规模养殖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监测。二是严格查处曝光。要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违禁添加物,禁用限用兽药生产使用的清理检查力度,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严肃查处,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三是加强督导整改。强化对各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对整治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督促相关单位或个人及时进行整改完善,确保整治实效。四是注重完善制度。指导奶站,畜禽养殖场,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等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生产经营台帐和记录,完善养殖档案,加强质量控制,逐步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五是搞好服务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禁限用物质,兽药,重金属危害,推广安全高效生产技术,推动畜牧业投入品,畜禽及产品标准化生产。

(三)验收总结阶段(11月-12月)

根据省政府食品安全整顿的统一安排进行总结验收,我局将全面系统总结全省20*-2010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四,重点活动安排

结合各专项整治计划,2010年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重点活动包括:

生鲜乳,饲料,兽药及兽药残留质量监测。2月份,分别印发2010年全省生鲜乳,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及兽药残留监测或监控计划,并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全省生鲜乳收购站标准

化管理工作会议。时间:3-4月份。总结交流奶站清理整顿成效与经验,分析奶业形势,推动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工作上水平。

生鲜乳质量安全执法大检查。5月份,联合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等,对生鲜乳收购环节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生鲜乳安全生产和检测技术培训。4月份,开展一次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全年按照计划对奶业大县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轮训。

全省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时间:6月份。总结近年来全省饲料安全监管经验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重点饲料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3—4月,组织开展50家蛋白原料重点企业现场检查;7—8月,组织开展50家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企业现场检查。超级秘书网:

饲料标签专项检查。4—5月,组织开展全省饲料标签执法大检查,查处"三无"饲料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

饲料法规规范培训。3月份,组织《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宣贯培训;9—10月,组织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修正案)及配套法规标准宣贯培训。

全省兽药管理工作会议。时间:3月份。分析当前兽药行业形势,部署兽药市场整治目标和重点,启动新一轮打击制售假劣兽药违法活动。

兽药新建项目论证会。时间:3月份,7月份。对拟建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减少重复投入,盲目生产,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兽药gmp企业培训班。时间:4月份,5月份。按照农业部新修订的gmp验收标准,对企业进行培训。

《*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按照农业部《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完善《*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搞好宣传培训。

兽药饲料联合执法大检查。分别于6月份和11月份,在全省范围组织两次兽药饲料联合执法大检查,推动工作开展,深化整治成果。

总结大会。12月份,召开大会,对为期两年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畜牧兽医局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小组及办公室机构和职责分工仍按照20*年整治方案的要求执行。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总结去年整治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要加强和完善本地整治工作领导机构,进一步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要定期督导检查,促进整改落实,确保整治实效。

(二)密切协调配合。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加强与发改,财政,卫生,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各部门在整治工作上的支持和配合;要强化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确保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三)强化活动支撑。各地要以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为契机,争取在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要争取检验检测,信息追溯,科技培训等方面的资金,努力改善整治执法条件;要制定实施检查抽检,内部管理,外部监督,案件查处等具体工作制度,构建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四)搞好宣传引导。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与当地新闻媒体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宣传整治工作成效和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曝光查处的典型案例,为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同时对一些不实的,恶意炒作的报道,要及时妥善处理,减少负面影响。

(五)及时交流总结。各地要定期向省局对口牵头处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文字材料总结,要突出量化指标和典型做法经验。在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和大案要案调查处理情况,要及时上报。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1、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果树投入品管理,规范农药、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农药、化肥科学减量使用,坚决杜绝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严厉打击农药超标、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果品标准化生产。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通过对果品严格检测、监管。使果品例行监督检测、生产记录档案和质量追溯、质量品牌认证、信息和安全预警制度化,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2、整治重点

(1)重点区域:是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高度农药、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农药,和滥用化肥农药,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2)重点品种:包括苹果、梨、桃、葡萄、冬枣、小枣、杏、柿子。

(3)重点单位:大型果品生产基地、中小型果园、水果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储存加工果品企业、农药化肥销售点等。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将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和责任到位。及时部署安排,保障果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形成果品从种植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责任网。

2、加强监督检查,严控源头污染。按照“安全、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要求,严格落实生产环节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配合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组织开展果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广泛排查整治各类果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掌握当地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切实防范区域性果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3、完善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从我县实际出发,加快制定从选种、育苗到整地、栽培、管理、采摘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地方标准化生产体系,逐步提高标准的层次和档次。同时,逐步建立有效的果树标准化生产运行机制,培育果业新型主体,鼓励果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与果业生产经营,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化+标准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果树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4、加快产品认证,抓好品牌培育。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一是加快认证国际化,鼓励生产、初加工和流通合作组织和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积极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等质量管理认证,取得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积极开展国家认证。三是支持利用区域特色和优势果品,通过注册商标,举办观光节、采摘节、展销会、推介会等节会活动,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靠特色优势树立品牌,靠龙头企业打造品牌,靠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通过名牌产品培育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5、强化监管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果品安全监督管理、应急处理等工作体系,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做到源头严控、产中严管、产出严检。一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药、肥料等生产投入品的销售管理。二是建立完善检测体系,开展日常检测,配备专门人员及简易检测设备,切实做好果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三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建立完备的档案记录和果品标签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或发生果品安全事故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据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6、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广泛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一是加强典型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集中宣传一批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守法合规、诚实经营、实绩突出的正面典型,同时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二是推广先进经验。要把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化生产工作方面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和监管单位等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推广,树立质量安全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培训活动。采取各种形式,深入社区、深入基地,广泛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把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到广大消费者,培训到每个生产经营者。四是广泛发动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举报违法经营行为,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生产者诚信经营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果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

三、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至4月10日)。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内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任务,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保障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组织实施阶段(4月10日至12月31日)。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结合本县实际,配合公安、农业、药监等部门,在果品产区开展以查处销售和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为主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指导,通过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安全监管、果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等多种途径,稳步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并及时通报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对问题单位督促整改。

3、中期总结调整阶段(8月1日至8月31日)。在实施专项整治的中期,总结专项整治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整治方案,进一步强化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年终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汇总形成全县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2014年11月20日前报市果树站。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果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2、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县政府对本辖区的果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实施督查督办制度,按照“属地管理、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专项整治问责机制。要根据职责分工,逐环节、逐区域、逐品种的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抓好任务落实。

3、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针对果树生长特点,在集中施肥、用药时期、深入农药、肥料等销售网点和果园,加强对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监管;加大对主栽树种、品种的“三品一标”的生产技术培训和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加大对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存储果品的监管检查。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围绕质检总局“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总体部署以及省、市局“质量提升”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改革创新服务举措,把服务企业与服务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为我市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强化质量、计量、标准化基础工作,督促和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帮助企业追求卓越绩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质量提升服务”活动的领导,特成立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质量提升服务”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科,负责组织、协调、开展“质量提升服务”活动。

三、活动任务

组织开展以免费咨询服务、专题培训和重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提升服务”活动。

(一)深入企业开展免费咨询服务。以我局确定“重点服务企业“为基础,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选定5-10家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活动。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带队深入企业,紧紧围绕“质量提升”活动工作目标,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提升产品质量难点问题,以及急需质监部门帮助解决的实际问题,问困于企、问需于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检验检测方面的实际问题。动员广大企业积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格遵守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自觉做到诚信自律、守法经营。

(二)根据需求进行专题培训和技术指导。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以“免费法律法规知识巡讲”、集中会议宣贯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和技术指导。内容包括:质量、计量、标准化有关法律法规咨询;名优产品培育、推荐;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细则宣贯;产品标准备案办理;农业标准化、服务标准化推广评介;能源计量、民生计量知识普及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在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培训的同时,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切实提高企业质量责任意识和自检自控能力。

(三)选择重点企业开展质量提升服务。选择质量控制能力较差的企业(每部门不少于2家),帮助企业建立基本的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和检验检测体系。召开质量分析会,帮助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严防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四、组织实施

质量提升服务”活动共分3个阶段进行。

1.启动阶段。

全国质检系统“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统一启动时间。各级领导将分别带队走访定点帮扶企业,送“质量提升服务”到企业,督促企业和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质量提升”活动中去。

2.推进阶段。

按照活动任务要求,分步骤全面组织推进“质量提升服务”活动。各部门要切合实际制定推进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确保“质量提升服务”活动取得实效。

3.总结阶段。

全面总结“质量提升服务”活动开展情况,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体制机制。

五、信息报送

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报送“质量提升服务”活动的工作信息,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报送阶段性工作总结。同时填报《“质量提升服务”活动情况统计表》。活动办将适时通报各部门“质量提升服务”活动进展和信息报送情况。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注重实效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质量提升服务”活动重大意义,认真组织开展“质量提升服务”活动,把它作为落实和推进“质量提升”活动的重要行动,注重工作实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全面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和《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把握形势、掌握主动、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坚持一手强化质量监管,一手强化宣传培训工作,监督与指导并重。增强全程监管能力,切实推动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我县初级水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水平。

二、行动目的和责任分工

以本县内水产养殖、种苗生产、海捕虾保鲜等为重点环节,以水产养殖业规范用药、海捕虾保鲜剂规范使用为主要内容,采取宣传、培训、整改、查处相结合的手段,通过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暨“执法年”活动,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全面提高我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次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由县水产站和渔政管理站具体负责,县水产站负责水产养殖环节整治和组织水产品质量抽检;县渔政管理站负责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

三、主要内容

(一)以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工厂化养殖场、规模化水产养殖企业、水产育苗单位和获得“浙江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得过”称号的中小养殖生产者为重点对象,组织开展规范用药专项整治和水产苗种生产专项整治。

(二)开展中华鳖、南美白对虾、淡水鱼等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摸查,制定防范措施,增强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能力。

(三)严肃查处使用禁用兽药、原料药、人用药和滥用保鲜剂等违规行为,引导、督促初级水产品生产者规范操作。

(四)检查水产种苗生产许可管理,规范水产种苗生产经营活动。

四、整治任务

(一)排查隐患、完善机制。以本地主导养殖品种、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的养殖模式和对象及已获证无公害水产品为重点,对其在养殖、育苗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或苗头性问题进行摸查,对风险可能暴发的程度,危害情况以及对产业、市场、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预警和处置意见。根据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水产养殖中水质管理、饲料使用、防病用药等指导和服务责任机制,使用违禁投入品或药残超标案件的立案查处机制,问题水产品的追回、产品封存、销毁工作机制。推行水产品生产档案制度、例行检测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加强对基层协会和渔民合作组织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讲授健康养殖模式、主要投入品的鉴别与选购、水质管理与病害防治技术等,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加大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自律作用,规范广大养殖户的用药行为。

(三)组织开展水产苗种场普查清理。根据水产苗种生产情况,对本县的水产苗种场开展全面普查,并按上级部门要求及时准确地填报情况。对具备苗种生产条件、符合许可证载明规定的,逐一进行登记;对不具备苗种生产条件或与许可证载明规定不符的,按《浙江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规定进行查处、清理。严格许可制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违规生产行为。

(四)加强现场检查。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海洋捕捞生产环节和种苗生产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综合督查行动,通过监督检查、指导整改、执法查处,进一步强化生产过程的监管;对温室龟鳖养殖和近年来出现问题较多的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开展拉网式检查。检查内容:重点检查养殖和种苗生产企业内部监管机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以“三项记录”为主的养殖日志执行情况;渔药、渔饲料仓库及饲料加工场所贮存、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己烯雌酚、头孢拉定粉剂、土霉素粉剂和五氯酚钠等禁用兽药、原料药、人用药等违禁药物、违禁添加剂情况;捕虾船是否按规定规范使用保鲜剂,是否贮存、使用禁止使用的非实用化学物质;苗种生产企业是否按苗种生产许可证批准范围从事水产苗种生产;要检查渔药使用规则等宣传资料是否发放到位,养殖户是否了解。对记录不完整、不规范者要限期整改并跟踪落实。同时要检查养殖日志印况,各乡镇渔技员要结对指导散、小养殖户执行“三项记录”制度。

(五)加强药残抽检。结合本县所养品种、用药状况,加大抽检力度,扩大抽检范围,特别是在用药高峰期,对本县境内的水产养殖场(户)、水产育苗场开展药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督抽查,逐步实施根据养殖单位(户)名录随机抽样制度,对重点监控区域、养殖方式和出口养殖基地要增加抽样,科学合理布点,确保抽检工作的客观合理;严格执行四方五人到场签名制度,确保抽检程序规范。

(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生产者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在现场检查和药残抽检中查出的违规者,根据违法性质、危害程度,采取停止销售产品、责令整改、产品无害化处理或监督销毁、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措施,对于各种案件的处理,切实做到禁用药物来源和渠道未查清的不放过,超标产品未处理的不放过,对有关责任人员未处理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并实行重点监控,限期整改,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建立健全针对监管部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个别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监管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并带来严重后果的,以及专项整治实施不力、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五、时间安排

(一)部署准备阶段(2009年3月10日~3月底)。

1、成立“*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工作协调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执法年活动的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

2、根据省局总体安排,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本地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详细工作方案,做出工作部署。

3、组织开展对行政管理、渔业执法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监管能力。

4、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等宣传,努力使广大渔业生产者树立起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5、对本县的水产苗种场进行普查。

(二)整治督查阶段(2009年3月底~10月底)。

1、围绕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水产苗种场进行登记清理,对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或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对问题产品实施限期整治和依法查处。

2、组织对各镇(区)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在本次专项整治中的组织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质量与规范情况等。

(三)总结提高阶段(2009年11月1日~11月15日)。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促进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全面落实提升质量和保障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引导、推动企业走规范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加强部门合作,健全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全社会质量安全意识,为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二、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企业负主体责任、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建立企业全面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宣传培训制度,提高企业法人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员工落实质量安全企业主体责任有关知识和技能;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使我县企业经营者做到知法守法,促使企业生产秩序逐步规范,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全面开展质量主体责任培训教育。县质监等部门要围绕“3·15”、世界计量日、认证认可日、标准日及安全月、质量月等,面向全社会开展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宣传活动,印制宣传材料和明白纸,大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组织面向企业法人的宣传培训活动、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座谈会、观看教育片等活动,加强质量法律法规、质量管理和质量专业技能培训,使企业不断增强质量法治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二)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县质监、工商、经信、商务、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合作,逐步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共享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机制,共同推进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和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完善。

(三)加强对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县质监等部门要开展围绕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突出以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监督抽查,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加强证后监管,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以落实《省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抓好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继续推行“一承诺两台账”制度的实施,严厉查处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执法行动,加大对行业性、区域性质量问题的集中整治。

(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体系。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社会公众等的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曝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氛围。

四、工作安排

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各监管部门要开展好企业法定代表人向社会公开承诺工作,同时把监督与承诺、监管与自律有效结合起来,着力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一)全面实施阶段(7月5日—7月31日)。

1.组织企业人员学习《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省、市、县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要求。

2.组织企业按照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建立、落实相关制度,并开展相关工作的指导、服务与培训。企业要开展好以下工作:落实质量安全承诺制和企业质量安全岗位责任考核制,建立企业自查自纠召回制、企业质量分析会议制、企业人员教育培训制,完善企业进销台账溯源制。

3.组织企业做好自查工作,并根据自查情况开展督导检查,督促企业整改,全面推进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设。

(二)总结巩固阶段(8月1日-9月30日)。

在自查和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及时分析总结,对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要坚持惩防并举的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县质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严肃查处涉及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

(三)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县质监、经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企业诚信档案,有效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指导督促企业加强自我检查、促进自我完善,真正在全县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良好局面。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动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水产品质量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举办渔业技术培训班,发放各类技术资料,使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应用不断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渔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

组织机构

成立局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活动内容

依托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集美大学水产专家、教授和区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开展以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技术合作、科普下乡、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品出口原料备案基地建设,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等为内容的科技促进年活动。

1、围绕我区南美白对虾、青蟹等的养殖,开展水产养殖技术、病害检测、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等的指导。

2、对全区海洋与渔业环境进行监测,评价主要海域和渔业养殖区的环境质量情况。推广规范无公害水产养殖模式,对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监管,指导建立健全规范的生产行为,保障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

3、专家现场指导。开展科技下乡、现场咨询等活动,邀请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的专家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专家、教授对本地区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指导,促进养殖单位落实好《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投入品管理制度》、《渔药使用规则》等一系列制度。

4、科技培训。全区计划举办5期培训班,重点培训基层养殖人员和技术人员,发放水产养殖技术和科普等资料。

进度安排:

3月份:制定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

3至12月份:开展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镇(街)活动开展情况。

1、水产养殖技术、病害检测、诊断及综合防治技术等的指导。

2、落实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及全区渔业科技知识培训等。

12月份:总结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经验及所取得的成就。

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渔业科技对我区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要将本次活动摆上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渔业科学技术能更好地服务渔村、服务渔民。

2、精心组织,扎实工作。要紧紧围绕广大渔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促进年活动。

3、检查指导,宣传活动。区科技促进年活动领导小组将对整个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要广泛宣传本辖区的渔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并认真总结活动进展情况、成效和经验。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1.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为了更好开展质量月活动,机加工司召开全厂员工会议进行活动动员,456开展质量月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宣布质量月活动开始。456对质量月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安排等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评述。564各车间的改善情况做了具体的要求,质量月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要求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营造“人人关心质量、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

3.加强培训力度

在本“质量月”活动中掀起了学习的高潮,使员工树立了质量观念,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各车间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对员工的质量培训。机加车间:对操作工进行言传身教方式的操作培训,要求工人加强自检,严格控制零件质量;对全车间员工进行了量具使用的培训。结构车间:坚持定期会议,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每天生产结束后,质检员对当天的生产和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并定期在车间以予公示;使车间的质量整体有了一定的改观。工模具车间加强了职工的图纸识别培训,逐步开展员工图纸识别能力的培训。

4.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质量

为了有效的实现过程质量控制,各车间员工提高自检能力,生产过程中加强了自检。车间检验人员提高了检验的力度和频率,所有尺寸按照公司内控标准严格执行,并详细做好记录。各车间主任严格管理各车间的质量,使产品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5.质量月中出现的问题仍然比较多

虽然9月份质量月,我车间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外观质量尚有待提高,产品打磨不够仔细,部分细节亟待改进,质量量月后期已有大量改善,但仍存有不足。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着眼点,按照“创特、创新、创优”和区政府提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突出农业科技能力建设,突出农业标准化推广,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转化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能力,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能力。

二、突出农技推广和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1、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1]31号)文件要求,确定今年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政策落实年,力争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人事、编制、经费、社保等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2、强化农技推广管理。在完成改革的基础上,抓好2个乡镇试点,研究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能体制、保障体系、推广路径、绩效考核办法,及相关管理制度。

3、加强农技推广基础建设。总结一批近年来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发挥其试验示范、种子种苗、培训服务功能。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软件设施建设,加大农技示范场的扶持力度,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场2个。

4、加大高效农技推广平台的搭建。根据新阶段农技推广工作的特点,着力在以下三方面搭建好高效的农技推广平台:一是以农业信息网络、广播、电视、农村信息报等载体,建立完善农业技术的面上推广平台。全年开通“农民信箱”用户1万户,新增农村信息服务点150个。二是以农技“110”为手段,建立面向广大农民的农技线上的咨询平台,以实现农技人员与农民的双向互动。三是继续推行农技人员“三联”活动,带动千家万户的科技推广模式,建立农技的示范平台。

三、突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完善蔬菜、粮油、畜禽蛋奶、茶叶、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快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的制订,初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国际的农业标准体系。

2、做好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依据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突出抓好无公害鲜活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及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效应。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并建立与之相应的生产档案,追溯等各项制度。

3、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监管。建立和完善区、乡镇二级质量监测信息、生产档案和可追溯回顾制度。今年要在初级农产品准入机制上有新的突破,在建立可追溯制度上有实质性进展,逐步使农产品源头监管工作从引导性走向强制性。继续做好4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控试点工作,在“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重要假期组织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查,全年要求蔬菜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以上,生猪盐酸克伦特罗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9%以上。

4、做大做强农业品牌。要加大农业品牌产品开发、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进程,全区无公害农产品总面积8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个。

5、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在巩固去年农产品安全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抓住由全国人大即将颁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利时机,营造氛围,再次掀起宣传高潮,以提高全社会“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的意识。

四、突出农业科技入户,全面加强农技推广工作

1、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今年拟定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试点乡镇2个。实施中要以技术人员推广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科技示范能力建设为中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体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通过试点,要总结一套科技入户的操作方法、实施步骤及考核管理,以利今后全面推开。

2、以“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组织开展“十到农家”为内容的强农富民送科技服务活动。要精心策划,广泛发动,周密部署,落实好各项标志性主题活动。要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广大农技人员献身科技事业,评选或推荐一批区、省级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

3、以成果转化为着眼点,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要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三农五方”的科技协作项目,提高实施质量,注重成果推广。同时,在农业科技计划和成果上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项目申报管理制度,调动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全面加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

1、进一步加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要继续实施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工程。今年完成绿色证书300名、乡土人才1700名的农民培训任务。同时,要落实好培训资金、培训专业设置和培训人员,开展富有实用性技能比武活动,以求在创新培训机制和转移就业中有新的突破,我区将表彰一批在实施该培训工程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2、注重新型农民的示范性培训。要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为重点,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力量。

3、强化骨干农民系统性培训。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通过集中授课,发放技术手册和远程培训等多元化、多种灵活的培训形式,按照农业生产的岗位要求,对农业生产骨干,特别是科技示范户开展农业科技知识的系统性培训,不断提高科技生产水平。

六、突出自身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高科技队伍素质

1、科教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意识,树立科学人生观、发展观,发扬科教系统的优良传统,求真务实,更新知识,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监管服务职责正常履行、监管服务工作明确到位为检验标准,切实加强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队伍、条件、运行机制建设,组建村级监管员队伍,全面提升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从生产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撑。

二、建设目标

立足我县实际,建立健全“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村级监管员队伍,明确公益性质和职责任务,有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必备的工作条件,有稳定的工作经费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具有保障本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能力。力争到2012年底,全县所有镇建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套建立村级监管员队伍,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

三、建设内容

(一)建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资源整合的原则,根据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现状,在全县22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建立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办公用房设在各镇政府内,由各镇政府落实(办公用房两间,不少于40㎡),县农业局负责争取省市支持为各镇监管站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镇级监管站主要职能有:定期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示范,推广农民群众看得懂,会使用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普及科学的种养知识;承担对种植、养殖过程的督导巡查工作,重点对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防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流入生产环节,督促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生产经营档案记录;对产地农产品进行快速检验监测,协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工作;收集、报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指导农资经营者建立进货查验和销售档案记录,受理假劣农资投诉举报;完成县农业局和各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二)配套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室

按照科学合理原则,完善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网络,全县各行政村都要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室。办公场所设在村委会或村信息站,每村选聘1名村级监管员,所需人员可从村级农技推广员、信息员,村组干部中择优选聘。主要承担对本村内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种、养殖大户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管,协助基地建立生产档案;组织实施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协助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开展工作,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反馈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信息。

四、组织机构及管理体制

(一)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副局长王振刚兼任,工作人员由农业局协调,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日常工作。

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由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兼任,副站长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和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兼任。镇级监管站工作人员从畜牧兽医站抽调一名,从镇农办抽调两名,分别负责日常畜禽产品和种植业产品的检测及监管工作。

(二)管理体制

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工作机构,由各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日常管理,接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的业务指导与任务安排,村级监管员由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领导,县农业局负责对镇、村监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五、实施步骤

全县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建设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与制定方案阶段召开有关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县农业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推进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完成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立起来,发挥应有作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主要任务是总结验收,完善提高。

六、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配合。县农业局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各镇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推动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顺利实施。

(二)加强指导,强化培训。县农业局要以法律法规宣贯、政策文件解读和建设业务为重点,强化对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有计划的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养。

品质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及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围绕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坚持以“四严”为原则,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全程监管为重点,以创建优质安全品牌基地为抓手,全面规范蔬菜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振公众消费信心。

二、行动目标

以蔬菜为重点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得到全面强化和规范;违禁使用高毒农药的行为彻底杜绝;违规滥用农药、乱施化肥、超限量或超范围滥用添加剂等行为得到遏制;所有县以上基地全部登记建档;所有基地产品都能依标生产;所有基地推行产地准出、原产地追溯制度;生产经营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9日~3月30日)。

1.组织调查摸底。各地要对当地蔬菜生产进行详细摸底,弄清种植面积、主要品种、生产主体结构、储存习惯、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隐患及原因等。省厅将把全省蔬菜基地生产信息统一纳入管理信息系统。

2.制定整治方案。各地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原则上以县级以上生产基地、示范园以及农场等为重点,对蔬菜集中产区、问题突出地区、风险较大的产品要延伸到专业村甚至全覆盖。实施方案要明确整治任务、整治内容、整治标准,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达到预期效果。省厅拟选择2-3个县作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3.组织动员部署。省厅将召开新闻会启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并对整治的工作目标、重点和步骤措施等进行通报。各地要层层进行动员部署,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并动员社会和群众共同参与、监督,为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二)培训阶段(3月30日~4月5日)

4.组织人员培训。培训人员:基地负责人、农场主、大户等各类生产主体,检测中心负责人、乡镇及基地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内容:整治要求、整治标准以及检测技术等。同时,强化形势教育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三)整改阶段(4月5日~6月20日)。

5.整治基地环境。各地要对基地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进行评价,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到工业“三废”及农业废弃物、医疗污水和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污染的区域报请划定为禁止生产区。要对基地范围内或周围的垃圾、堆积物等进行集中清理,对废弃的药瓶、药袋、肥料袋等集中回收处理。

6.整治药肥使用。各地要对基地现有的投入品进行清查,凡属违禁的一律收缴;基地要建立投入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登记管理制度,确保投入品来路正、渠道明、可追溯;要严格控药控肥,做到“四禁止三严格”,即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严禁使用未取得国家登记的所谓“秘药”,严禁使用添加非登记成分的假药,严禁超量超范围使用农药;严格植物激素类农药的使用,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严格实行测土配方施肥。

7.规范生产记录。基地要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载采用的生产技术标准,以及土壤处理、作物栽培、病虫害发生、投入品使用、产品收获、检验检测等生产管理情况,已经建有记录的,要进一步完善。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模式的,要分棚记录,一棚一册。档案要保留2年以上,各市可统一生产记录格式。

8.安全储存保鲜。各地要依法对本地区农产品产地储存保鲜质量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对发现的违法防腐保鲜和非法添加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储存保鲜规范,坚决杜绝违规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现象。

9.严格准出追溯。基地产品上市前要进行自我检测,检测合格方能入市。上市产品要进行包装,并附带产地证明或附贴二维码;产地证明或二维码要标明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单位负责人和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二维码要贴在醒目位置;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的,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包装标识上市;属于16个省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示范县和30个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的可追溯生产基地,要严格实行包装并附贴二维码上市。

10.健全规章制度。基地要建立健全基地管理制度,投入品管理使用制度,生产技术培训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保鲜、防腐、添加剂使用制度,检验检测制度,产品准出追溯制度,包装标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要明确法人代表是基地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人。

(四)总结验收阶段(6月15日~6月30日)。

11. 组织检查验收。各市在专项行动结束后,要组织力量进行检查验收,对达不到要求的要派专人负责督促落实整改。

12. 进行工作总结。各市要对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题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省厅质监处。总结要客观评估成效、如实反映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此次专项行动是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领导和组织本市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要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高起点筹划、高标准落实,确保整治工作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强化服务指导。要组织人员对整治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深入基地、园区、农场或大户,认真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解决其在生产技术、生产记录、检验检测、包装标识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不达标准不准收兵。

(三)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从严打击。要加大对基地蔬菜的抽检力度,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逐一溯源、排查线索、一查到底;对所有不合格产品生产主体,要依法严惩。要对过期、伪造、超范围使用“三品一标”的行为进行清理,对各种违规用标行为从严处罚。

(四)加强检查监督。要加大对专项整治行动的调度和督导检查力度。省厅拟采用明察暗访、产品抽检的方式,对各地整改、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拟通报各市政府领导,并报送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

(五)做好宣传工作。要及时总结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报纸、电台、电视以及工作简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及时曝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逐步形成主动执法曝光的受奖、被动执法曝光的受罚的良好风气。

(六)及时上报信息。各市每半月要汇总一次整治情况,分别于3月30日、4月20日、5月15日、5月30日、6月15日前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报省厅质监处。专项行动结束后要做好整治工作总结,于6月30日前以正式文件报省厅质监处。

(七)严格绩效考评。省厅拟组织对各地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量化考核内容,同时作为当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奖励的重要依据。对达到整治标准并通过省厅验收的基地,省厅拟与省财政厅联合授予“山东省优质放心基地”称号,并给以适当资金奖励。省厅拟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山东省优质放心基地管理办法》,对命名的基地实行动态管理。

山东省农药质量和使用安全监管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农药质量监管,提高农药产品质量,强化农药使用监管,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经研究,省厅决定从3月份起,用100天的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药质量和使用安全监管”百日整治专项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抓农药质量和使用安全监管,保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的目标, 以强化农药质量监督抽查、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提高广大农民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为重点,以完善落实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为抓手,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目的,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用药水平,指导农民安全合理科学用药,降低农药残留,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行动目标

通过开展农药质量和使用安全监管百日整治行动,实施“八项清查”行动,使全省农药质量有所提高,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农民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和用药水平显著提高,努力确保不发生因农药残留引发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努力确保不发生因药害事故引发。具体目标是:

(一)清查农药生产企业。对涉嫌违规生产企业进行集中整顿,对农药登记证的使用情况进行清理,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大案要案处理情况进行清查。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药产品标签合格率达到95%以上。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证现象控制在5%以下。

(二)清查作物用药。对主要作物用药进行清查,向农民推荐小麦、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主用农药;对小宗特色作物无药可用进行调查,采取财政补贴登记试验,使我省特色作物有农药可用。

(三)清查农药经营单位。对全省农药经营单位进行摸底,按照《农药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开办农药经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进行清理,对不够条件的经营单位建议工商部门取缔农药经营资格。

(四)清查农药经营登记备案。确保全省农药经营门店经营农药实现全覆盖、无遗漏,并将备案产品张贴上墙公示。

(五)清查禁限用高毒农药。杜绝甲胺磷等国家禁用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限用高毒农药监管全部实现定点经营和政府储备制度,做到实名制购买,实现可追溯管理;推进高毒农药废弃物的回收。

(六)清查农药广告和展销会。各地负责本级媒体的农药广告、展销会的审查和监督,整顿虚假、误导农民的农药广告。

(七)清查合作经济组织经营使用农药。规范农药购进、分销、使用程序,纳入监管范围,明确农药使用登记制度。

(八)清查农业部门履职农药监管职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单位不得生产、经营农药,已涉及的通过改制、出售等形式与农业行政部门脱钩。明确农药监管机构、农药经营门市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监管人员。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9日~3月30日)

1.制定整治方案。各市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2.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各种媒体,通过在《农业知识》杂志上开展大奖赛、设立百日整治专栏等形式,做到电台有声音、电视有影像、报纸有文章,期刊有专栏,大力宣传开展百日整治行动的目的意义以及整治取得的成效,在全社会营造农药质量安全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1日~6月15日)

3.农药质量整治。一是农药市场监督抽查。充分利用农药成分监测技术、农药执法信息平台,在农药销售、使用的高峰期,采取随机抽查与指定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监督抽查。二是农药生产企业监督抽查。重点抽查农业部和省厅近年来在监督抽检中发现存在质量或标签问题的企业和产品(包括已吊销登记证或专供出口的产品)。三是对韭菜、生姜、芹菜等农药残留容易超标的农产品进行暗抽。由此追溯农药使用情况,发现有使用高毒农药等严重问题的由分管厅领导约谈农业局局长。四是加大农药执法力度。通过农药市场和生产企业抽查、群众举报、农业部通报等手段,发现制售假劣农药信息,强化检打联动,依法查处无登记证或假冒(伪造)登记证生产农药、非法添加(或搭售)隐性农药成分、生产经营假劣农药、农药标签不合格等违法行为。对于添加高毒农药,滥用高毒农药,价值比较大的案件,必须及时移交公安部门立案查处。五是清理整顿涉嫌违规企业。根据在全国和全省植保信息会上搜集的线索,在全省范围内对涉嫌违规企业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黑窝点”非法生产农药行为。六是对抽检问题较多的农药生产企业实行负责人约谈制度。对产品质量抽检多次不合格,添加高毒农药或其他农药成分,有效成分为零的纳入“红牌”管理,由我厅主管部门对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续展登记;对有严重问题的产品,约谈后仍不改正的,在全省禁止其经营登记备案,产品不得纳入政府招标行列,并建议农业部依法吊销其农药登记证。

4.农药经营整治。一是经营单位调查。全省开展农药经营单位情况调查,摸清全省农药经营单位底数,包括名称、地址、人员状况等,建立数据库,并在网上公开农药经营单位有关信息。各市要认真填写农药经营单位基本信息统计表,并按时上报。二是强化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扎实推进农业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创建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全省高毒农药监管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实行定点经营、专柜销售、实名购买、台账记载、溯源管理,构建高毒农药从生产、经营到使用的全程可追溯体系。三是进一步完善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制度。着力抓好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制度的规范落实,重点规范登记程序,保证经销单位和农药产品100%备案,登记备案时实行产品质量承诺,在经营门市张贴产品登记备案表,及时公开信息。四是鼓励发展现代营销体系。在去年推广农药连锁经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直供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在经营主体、进货渠道和经营产品上发挥规范引领作用,引导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五是加强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的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充分利用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定期对农药经营人员进行政策、技术、知识和诚信等培训,并做到持证上岗。六是强化农药广告、展销会的监督管理。各市要对电视、电台、报刊的农药广告进行集中检查清理,发现有违规刊登农药广告的企业或经营单位,对其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刊登媒体移交工商部门查处。加强对农药展销会的监管,通过对参展企业的摸底调查,发现涉嫌违规生产经营农药的线索,并进行重点监管和严肃查处。

5.农药使用整治。一是加强农药使用检查指导。研究制定并公布山东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推荐品种目录,指导农民科学选药用药,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培训农民和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人员,使他们掌握正确识辨、合理选购、科学使用农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制定标准的用药记录本,重点监督检查专业化、规模化农产品基地、病虫害统防统治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标准园创建等施药现场和用药记录档案,确保农药安全合理使用。二是加强农药风险监测评价。建立农药使用安全风险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易违规使用、易产生药害、易残留超标农药的风险监测和再评估,对安全风险较高的农药使用提出相应监管措施和指导意见。三是推进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推广补贴。继续扎实开展农业部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推广补贴项目,总结完善示范推广补贴模式。各市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在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上推行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四是加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要逐级建立农药药害事故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要求,落实属地管理职责,做好农药药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及逐级上报工作,妥善处理事故纠纷。五是制定规范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药使用记录表格,对鲜食农产品基地的农药使用记录情况进行检查。

(三)总结验收阶段(6月15日~30日)

6.组织检查验收。整治行动结束后,各市要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省厅将组织考核组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农药监管部分的重要评分依据。

7.进行工作总结。各市要对整治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报省农药检定所,总结要客观评估成效、如实反映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药质量安全百日整治行动事关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时间紧、强度大。各市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公安、质监等相关部门搞好协作与配合。要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措施落实。各市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单位、相关县(市、区)和有关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三)保障工作经费。各市要多方争取支持,加大对这次整治行动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农药质量抽查、农药执法监督、农药经营培训等费用支出,确保百日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

(四)强化检查督导。各市要加强对辖区内各县(市、区)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调度,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对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面上推广;对发现的问题,要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予以解决。省厅将不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对行动迟缓、整治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上一篇:软件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岗位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