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10-01 16:01:22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1

一、扎实推进基层学校关工委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实施意见》精神。

今年是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年,教育部关工委将用三年时间狠抓教育关工委基层建设。县教委关工委将根据市、县关工委的安排,于四月底前召开全县学校关工委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教育部党组〔2009〕20号和(渝教工委〔2010〕25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各基层学校关工委对关工委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的认识。同时,要求各学校关工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发挥好各中小学老教师、老专家对广大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不时创新工作思路,取得实效。

二、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

组织学习“感动Xx十大人物”优秀事迹,组织全县学生参与全国关工委主办的中华魂--颂歌献给党”和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光辉的旗帜”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广泛宣传川东游击队的光辉战斗历程和彭咏梧、江竹筠烈士的英勇献身精神。坚持不懈地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知党、爱党、信党、颂党、跟党走的教育,协助他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动员广大中小学生参与“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大力开展“唱读讲传书”活动。

将具有教育特点和品牌的唱读讲传”活动深入耐久地开展下去,做好《读点经典》征订工作;积极参与“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指导学校关工委配合主渠道、高标准可持续推进“唱读讲传”活动。不时创新“唱读讲传”形式,推进红歌、经典、故事和箴言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形成“校校有活动、家校有联动、师生家长共参与”生动局面。组织教委关工委成员,深入学校进行调研,认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经验,为市教委关工委召开的片区协作会作好准备。

四、为“五个校园”建设出力,深入推进文明礼仪“四进”活动。

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文明礼仪“四进”活动中。利用他空闲时间多,有较丰富的育人经验和较为丰厚的激进文化底蕴、讲究激进礼仪等优势,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搞好文明礼仪进社区、进家庭,深入校园为学生讲解和示范激进礼仪,为文明礼仪“四进”活动营造良好氛围,配合4月底全国文明礼仪现场会议召开,选派退休教师深入中小学进行“红色故事进校园”演讲。五个校园”建设,五个”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市教委提出的以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建设高格调、高水平、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目标的具体化。各级关工组织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鼓励他为“五个校园”建言献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会同教委人事科、基础教育科在全县中小学中组织老教师,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青蓝工程”经验。老专家积极参与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高中课改教师培训,农村优秀教师“领雁工程”培训等工作中,发挥关工委老同志应有的作用。拟定10-11月份在红狮初中召开一次“青蓝工程”现场会,着力推行红狮初中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胜利经验。

六、助推民生工程实施,全面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

切实履行关工委职责,依照我县探索出的关爱留守儿童“5+1模式。发挥老教师作用,把关爱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青少年的健康生长作为关工委的重要工作来做。组织老教师主动参与校外活动,积极参与到家长”留守之家”中去,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亲情平安上对留守儿童予以关爱、教育,营造社会各方面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他健康生长作贡献。鼓励有能力的老同志资助特困生,与他结穷亲,作他义务辅导员。

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2

一、调研时间:10月30日-11月10日。

二、调研题目、范围、内容及分工

(一)做好市级调研课题

根据市委指导组的安排和分工,市委党校参与“关于组团式城市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关于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构建服务型机关问题,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问题”三个课题的调研任务。市委党校由明子夫、刘昕剑、孙学海三位校领导牵头,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参加市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活动,及时地、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党校的调研任务。

(二)抓好校内调研课题

1、第一调研组,明子夫书记带队。调研题目:《建设全省一流党校对策研究》。调研范围:济南市委党校、青岛市委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各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市委党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省先进党校科学发展现状、先进理念、好的发展思路。参加校领导及处室:办公室、党校工作处、社会培训部。

2、第二调研组,由刘继海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为建设全省一流党校提供重要保障》。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全省党校系统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我校目前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应对举措等。参加处室:办公室、财务处、开发办。

3、第三调研组,由刘昕剑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和创新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当前市级党校人才队伍的现状与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突破口,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等。参加处室:政治处、机关党委。

4、第四调研组,由张志忠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调研范围:西安市委党校、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市属大中型企业。调研内容:我市干部队伍的基本现状及特点、适应当前培训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进一步打造我校精品课程的办法和举措。参加处室:教务处、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政法教研部、经济教研部、管理教研部、综合教研部。

5、第五调研组,由张洪超书记带队。调研题目:《加强后勤保卫工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后勤建设、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应对举措。参加处室:后勤处、保卫处。

6、第六调研组,由孙学海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夯实基础,提升科研工作水平》。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科研工作的难点和着力点、科研工作的服务方向、科研氛围的营造及利用等。参加处室:科研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7、第七调研组,由阚兆国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教研工作需要》。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党校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现状、我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对措施等。参加处室:信息中心。

8、第八调研组,由庞允悌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改进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当前我市干部队伍现状、特点及培训需求,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形式等。参加处室:培训进修处。

三、调研方法

可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由领导、专家学者和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我校调研工作由校党委成员分组牵头,各处室(部、中心)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

2、除调研组形成党委成员调研报告外,其它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结合本职工作,确定并形成个人的调研报告。

3、按照市委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我校还将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问计求智大调研”活动,因此,调研工作中,各调研组要注意与市委活动领导小组部署的调研内容结合起来,一起调研、一同思考。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3

一、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政治理论素质

1、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学习。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协同党委其它职能部门,组织全校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党校集中培训学习和全年不少于十次的组织活动等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科学治教、民主治教、依法治教的能力,为完成校十三届十次党委全委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认真落实整改措施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校各级党组织建设

2、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加快推进"强基工程"的实施意见》,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的贯彻意见,进一步加强我校各级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密切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学科研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自觉增强"服从服务意识,结合渗透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3、根据《**省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实施意见》和《**省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基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对照省委教育工委对我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时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继续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我校党建工作水平和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

4、继续实行学院级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目标管理。贯彻执行《**省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的有效运行机制,推动学院"党政配合、共同负责"更加高效运行;结合成立学院级党委和分党校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改进工作方式,做好为各学院级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以及分党校的服务工作、指导工作和检查考核工作;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完成**年学院级党委、党总支和直属党支部目标管理检查评估工作。指导和督促学院级党委、党总支和直属支部抓好党支部的目标管理工作,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高校党组织建设方面的基础作用。

5、从建设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领导班子,保证顺利完成学校的中心工作任务的高度认识和对待学院级党委、党总支与直属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致力于使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规范化和正常化,指导后勤基建党总支、产业党总支、后勤服务总公司直属党支部和附属中学党支部等4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三、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重点,努力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6、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党员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即将下发的关于做好在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台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在青年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以积极而慎重的态度,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大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力度,加强检查和督促,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高度重视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试行教职工党员发展公示制度。做好迎接省委教育工委对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专项检查。

7、进一步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完善组织员工作制度。适应成立学院级党委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组织员例会制度做进一步完善和探讨;拟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的有关规定精神,制定"组织员任用、管理和考核办法"。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与管理工作。

四、全力以赴做好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相关筹备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8、根据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分工,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执行党委换届选举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全力以赴做好召开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相关筹备工作,以达到规范组织建设、凝聚人心、促进事业发展之目的。

9、注重干部学习理念的更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干部队伍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党校阵地,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继续采取挂职锻炼、调训、进修等多种途径,切实提高全面素质和领导才能。做好省委党校、省委教育工委和国家林业局党校的干部调训工作;继续做好提高党政管理干部知识和学历层次的工作。

10、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和《南京林业大学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经管学院、土木学院增补副院长的工作,做好学院增配

办公室副主任的工作,做好**年任职试用干部试用期满考核、干部任期届中的调整与交流等干部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各项规定和原则,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完善我校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11、根据《南京林业大学评任正、副处级调研员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南京林业大学评任正、副主任科员工作的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上半年完成正、副处级调研员和正副主任科员评审工作。

12、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日常干部管理工作。继续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做好校、处两级干部年终考核相关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和方法。配合校纪委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廉洁自律的教育活动。

13、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中作为挂钩帮扶后方单位与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协调和支持保障工作;继续做好第

四、第五批新疆高校中层干部来我校挂职锻炼的相关工作;加强与我校在外地挂职锻炼干部的联系与沟通,做好支持和保障工作。

五、党校工作

14、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干部队伍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干部学习理念的更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充分利用党校阵地,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任务,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两大主要内容,今年重点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管理理论的培训,切实提高治校的能力和水平,上半年举办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会干部和新党员培训班;下半年拟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点安排好2~3场专题党课或专题辅导报告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思想理论基础,举办党外高知和教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

15、为适应各学院成立分党校的新情况,科学划分党委党校和分党校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分党校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分党校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和服务工作。

16、进一步完善建立干部理论学习档案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层干部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的管理与考核。

17、进一步加强党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党校教研活动制度、考核评比等规章制度,加强党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党校兼职教师开展学习交流、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探索提高党校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力度,使党员、干部通过参加培训更有效地提高素质和能力;争取进一步改善党校教学和开展活动的条件,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为创建"红旗党校"而努力。完成优秀党课教案的申报与校内评选工作。

六、其他工作

18、进一步重视和关心老干部工作,按照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要求,做好老干部的各项工作,支持和配合离退休处做好老同志的相关工作。

19、做好党内信息库日常维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进一步提高利用水平,并使之成为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一项重点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做好年终党内统计年报工作。做好组织部、党校网页创新与日常维护工作。

20、根据校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领导小组的安排,继续做好承担的师资组、督查组和办学理念组的工作任务,做好"十一五"规划中党建部分的进一步完善工作。

21、在**年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紧紧围绕"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这个主题,进一步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4

一、调研时间:10月30日-11月10日。

二、调研题目、范围、内容及分工

(一)做好市级调研课题

根据市委指导组的安排和分工,市委党校参与“关于组团式城市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关于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构建服务型机关问题,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问题”三个课题的调研任务。市委党校由明子夫、刘昕剑、孙学海三位校领导牵头,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参加市级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活动,及时地、高质量地完成市委党校的调研任务。

(二)抓好校内调研课题

1、第一调研组,明子夫书记带队。调研题目:《建设全省一流党校对策研究》。调研范围:济南市委党校、青岛市委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各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市委党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省先进党校科学发展现状、先进理念、好的发展思路。参加校领导及处室:办公室、党校工作处、社会培训部。

2、第二调研组,由刘继海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提升管理服务能力,为建设全省一流党校提供重要保障》。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全省党校系统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我校目前管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应对举措等。参加处室:办公室、财务处、开发办。

3、第三调研组,由刘昕剑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和创新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当前市级党校人才队伍的现状与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突破口,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等。参加处室:政治处、机关党委。

4、第四调研组,由张志忠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深化教学改革,打造精品课程》。调研范围:西安市委党校、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市属大中型企业。调研内容:我市干部队伍的基本现状及特点、适应当前培训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进一步打造我校精品课程的办法和举措。参加处室:教务处、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党建教研部、政法教研部、经济教研部、管理教研部、综合教研部。

5、第五调研组,由张洪超书记带队。调研题目:《加强后勤保卫工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后勤建设、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应对举措。参加处室:后勤处、保卫处。

6、第六调研组,由孙学海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夯实基础,提升科研工作水平》。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科研工作的难点和着力点、科研工作的服务方向、科研氛围的营造及利用等。参加处室:科研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7、第七调研组,由阚兆国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教研工作需要》。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党校信息化发展趋势与现状、我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对措施等。参加处室:信息中心。

8、第八调研组,由庞允悌副校长带队。调研题目:《改进培训方式,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研范围:省内有关市级党校、市直有关部门及单位、部分区县委党校。调研内容:当前我市干部队伍现状、特点及培训需求,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形式等。参加处室:培训进修处。

三、调研方法

可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由领导、专家学者和群众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我校调研工作由校党委成员分组牵头,各处室(部、中心)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

2、除调研组形成党委成员调研报告外,其它副县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结合本职工作,确定并形成个人的调研报告。

3、按照市委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我校还将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问计求智大调研”活动,因此,调研工作中,各调研组要注意与市委活动领导小组部署的调研内容结合起来,一起调研、一同思考。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5

一、高校团委网站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校团委网站的现状。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扎实推进,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均陆续规划建设了自己的团委网站。通过对山东省高校的调查显示,山东省124所高校中,101所高校拥有自己的团委网站,占全省高校的81.5%。调查中发现,高校团委网站多以独立的网站存在,但也有一部分高校对团委和学生处进行了部分整合,两者联合办公,网站也综合了两个子部门的资源。团委是高校的群团组织之一,在行政体制中一般作为学校的直属机构或直属部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因此,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团委网站建设处于重要的地位。但对山东省124所高校团委网站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由于网站定位的问题,多数高校团委网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高校团委网站存在的问题。

1.常规化的栏目设置。调查显示,各高校团委网站的栏目数量基本在15个左右。其中一级导航包括:学校首页、部门简介、新闻资讯、公知公告、团委文件、网上团校、学生组织、资料下载等栏目。在团委网站首页的主体区域,除了设置一级导航栏目的信息细览外,还包括重点新闻的图片轮播、专题栏目、主题活动图片链接、友情链接等栏目。显然,这些栏目仅仅是围绕高校团委日常工作而设定的,是对团委工作开展情况的信息展示或动态转播。

2.二级域名建站,不利网站优化。团委网站域名基本以学校二级域名的形式存在,团委网站链接于高校网站主页,网站文件存储于站点二级目录。在网络用户进行信息检索时,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挚会把二级域名看成一个独立的网站,搜索引擎增加学校主页权重时并不会给团委网站响应的权重,所以,这种二级域名站点不利于团委网站的优化,为了团委网站的搜索优化,团委网站要想提高权重,就要通过重新做外链、提高用户体验,以此提高排名和影响力。

3.网站访问量堪忧。调查显示,97%的团委网站没有设置网站访问统计功能以及信息条目的阅读统计,因而无法确定整个站点的日均访问量,无法确定已经信息的到达率。这种设计有违优秀网站功能设计的指标要求,从网站开发技术看,设置站点访问统计和点击率记录功能本身不难,但为什么多数团委网站不做?我们似乎感觉到团委管理者对用户访问量的担忧。

4.交流沟通渠道狭窄。团委网站缺乏与青年学生交流互动。尽管70%的团委网站提供了诸如“书记信箱”“团委微博”“办公电话”等沟通渠道,但这些交流途径都是异步的方式,这与信息时代所彰显交互及时性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情况大大限制了网络方式为学生在线答疑释惑的需要。

“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的合法权益”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职责,在互联网正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公寓、图书馆、教室、校园等场所的今天,通过电脑上网或者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无论从团委工作职责出发,还是从网络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角度看,团委网站都有必要为青年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生活、实践等服务类信息,有必要构建高校服务型的团委网站。

二、高校服务型团委网站的构建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Web 2.0应用的日趋成熟,为构建服务型团委网站提供了技术保障。Web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与服务的一个总称。Web 2.0 的网络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Web 2.0应用更加重视用户的交互式体验以及人性化服务。

服务型的团委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点滴,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供学生之所需,全面强化网站的服务功能,充分体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以及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四位一体”工作理念。新时期的青年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现代管理与服务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构建契合主题、服务一流、频道丰富、性能稳健的团委网站,有效地占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红网阵地”,实现共青团工作由“常规思政教育工作”导向向“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导向的转变,深化共青团组织的育人职能。

一个成功的网站,主题是核心,内容关键。对于高校来讲,团委网站的主题很明确,那就是实现共青团工作现代化,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成长成才。网站的内容依托网站栏目呈现,因而为团委网站设置合理、优秀的栏目,是团委网站好坏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全国20所重点高校团委网站的在线调查,总结提炼出高校服务型团委网站栏目设计模型,如图1。

工作动态:展示团委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活动总结信息以及近期活动的预告,提供让上级组织、校内师生了解团委工作的窗口。本栏目下设置新闻资讯、通知公告、工作简报、活动预告等子栏目。

团情快讯:整合校内外团组织、青年媒体的新闻快讯,设置时政新闻、基层团讯、人物素描等子栏目。及时国家时政新闻,以拓展学生关注热点、洞察社会的渠道;聚合学校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的信息,共享团属活动经验。

信息资源:提供规章制度、活动申报、资源库等思政教育服务信息与资源,为各基层团组织了解团委规章制度、考评机制、获取思政教育资源提供接口。设置团字文件、规章制度、活动申报、考评管理、文献资料库、影音资源库、试卷信息库、问卷信息库等子栏目。

在线思政:为学生系统学习政治理论以及青团的理论与章程提供在线网络服务。设置网上团校、在校考试、在校辅导、书目推荐等子栏目。

思政专题:在团的工作中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工作,此栏目旨在固化此类专题活动。设置青马工程、自强之星、西部计划、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其他专题等子栏目。

实践创业:展示团委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勤工俭学等需求而开展的工作和提供的服务。设置创业资讯、创业团队、职业规划、勤工助学等子栏目。

交流沟通:提供学生用户与团委沟通交流的接口和方法,建立常规问题的解答,提高日常办公室的效率。设置邮箱、电话、留言板、BBS、贴吧等交流沟通接口,以及Q&A(Questions and Answers)服务机制。

站点工具:为学生用户从团委网站浏览信息、参与互动、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等需求提供便捷的工具。提供资源上传/下载、搜索引擎、友情链接、多语言版本等接口和工具。

其他栏目:除以上栏目设置外,高校服务型团委网站还必须充分整合新媒体系统、引入其他相关的信息服务系统与学习服务平台,发挥web2.0网站设计优势,建立交互式网络服务信息平台。

三、构建服务型团属网站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遵循党的宣传工作基本要求,严把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共青团组织历来是“党的助手”和“党的后备军”,团的中心工作是明确的、严肃的,团委网站建设要严把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党的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是团属网站建设的生命线,是构建服务型团委网站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原则。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网络运行意识。构建服务型团委网站,目的在于把握学生的思政方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人文关怀、信息服务、决策咨询、实践锻炼、品格塑造等服务。能否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网络运行意识,以及在此之下的服务实践,是构建服务型团属网站必须坚持的一条准绳。因此,在团委网站栏目的设计以及网站信息的审核上,都要切实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把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运行意识贯穿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团委工作人员一要深入研究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现象、新规律,积极挖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新思路、新方式。二要关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沿,形成对新技术评价的能力,培养利用新技术以提升团委网站服务职能的意识。

(三)注重网站资源的建设。资源的优劣是团委网站能否吸引广大青年学生眼球的关键所在。服务型团委网站既要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又要引导网站的受众——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网站资源建设,让学生既做网站信息的“消费者”,同样做网站内容的“生产者”,实现全员参与网站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既要不断开拓崭新的栏目频道,又要充实稳固网站的传统栏目;网站信息既要言之有物,又要形象生动、富有感召力;要注重跟踪广大青年学生的关注点、热议话题,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于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敏感事件,要及时提供正面的、辩证的引导信息。

(四)完善日常管理规范。建设与管理工作是网站有效运营的两个重要方面。服务型团委网站一旦上线,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必将提高到重要的议程。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包括基础设施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应用系统管理、用户服务与管理、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存储备份管理等几个方面。网站管理不规范必然会限制网站功能的发挥,管理中出现严重的错位、混乱,会给网站的管理部分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资源投入将出现严重浪费。因此,高校服务型团委网站上线后,需要形成一套严格的网络信息审批和程序,制定并完善网络管理员、网络信息员、日常值班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网站的内容正确、真实,无政治性失误,保障团委网站服务职能的良好发挥。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6

一、坚持标准,从优选好配强高校团干部

1.建立健全团干部的选配机制。高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共青团作为党组织后备军的重要意义,将团的岗位作为储备和锻炼优秀后备干部的重要平台,积极探索选人机制,畅通选人渠道。在选配校团委、基层团总支(分团委)领导干部时,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推行竞争上岗、差额选举等办法。

2.严格执行团干部的选配条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大胆任用政治过硬、作风扎实、自律严格、善于做青年工作的优秀青年党、团员担任学校团的领导职务。为了保持共青团工作活力,高校团的各级领导班子在换届和个别调整中,应保持合理的年龄结构。校团委书记、副书记提名年龄30周岁左右,在职一般不超过35周岁,最高不超过38周岁;团总支(分团委)书记、副书记提名一般不超过28周岁,在职一般不超过30周岁,最高不超过33周岁。对特别优秀的团干部,要大胆破格提拔使用。

3.确保团组织必要的工作力量。各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15号)规定,核定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的编制;要根据《团章》规定,在团员3人以上的基层单位,建立团的组织,设置团的机构,配备团的干部。具备国民教育学历资格的高校校团委班子要配齐配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要配备书记1名,配备副书记1—3名;基层团总支(分团委)干部要配备得力,至少配备专职团干部1人。不能长期“以正代副”配备团组织负责人,因工作调动出现团组织书记空缺时,应在半年内配备。要切实落实有关规定,将校团委按照校内工作部门职级建制单独设立,不得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高校党委要有一名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

4.认真做好团组织换届工作。高校团的各级委员会任期按《团章》规定,届满应及时进行换届选举。要以选好配强团组织的书记、副书记为重点,优化结构,形成梯次,从整体上选配好团的委员会。积极探索专兼结合的高校团干部构成模式,可选拔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做共青团工作。

二、严格要求,进一步强化高校团干部的管理

1.认真落实团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高校团委正、副书记按学校部、处级干部配备管理,并享受相应待遇。高校党委在提名党委委员候选人时,应考虑是党员的团委书记。学校是党员的团组织书记,可以列席同级党的委员会(总支、支部)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学校校委会等组织,都应吸收团组织的代表参加。要让团组织书记参与有关决策,更好地了解大局、服务大局。

2.坚持和完善团干部协管机制。按照团干部双重管理的规定,高校团干部的管理,以高校党委管理为主,上级团组织协助管理。高校团委换届时,其候选人应书面征求上级团组织意见;届中调整书记、副书记时,也应事先与上级团组织交换意见,干部任免后,及时将任免通知抄送上级团组织备案。高校团委要协助学校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和院(系)党组织做好团干部的管理工作。

3.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对学校团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定期考核制度,考核中要广泛听取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意见。高校团委要把对院系团组织的工作考核作为协管工作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健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院系党组织,为党组织考察、使用团干部提供依据。高校党委会每年要听取1—2次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对促进共青团工作健康发展提出要求,给予指导。

三、健全机制,切实加强高校团干部的锻炼培养

1.加强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各高校党委要把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学校干部培训的整体规划,有计划地安排团干部学习进修。要增强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加强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提高团干部服务大局和做好青年工作的本领。要根据团干部成长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交流轮岗、任职挂职等方式,把团干部放到危难险重任务中加强锻炼和考验。对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团干部,要重点培养,跟踪考察,及时任用。

2.做好团干部的转岗输送工作。高校党委要把团干部的转岗输入同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同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结合起来。对接近或达到任职最高年龄的团干部要及时安排转岗,一般根据本人条件和工作需要按相应职级妥善安排;对综合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的优秀团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或重点培养,并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推介。对团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转岗要与学校中层干部的选拔配备有机结合,注意保持共青团工作的连续性。

3.加强团干部后备队伍建设。适应团干部流动相对较快的特点,将团干部的培养、使用和输送有机结合,以学校优秀青年人才为重点,加强青年党团员骨干队伍的培养,保证团组织充足的后备力量。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学校团的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及时把思想好、能力强、素质高、作风正、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团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省委教育工委、团省委将不定期对各高校贯彻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本意见适用于省属公办普通高校,民办高校、成人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7

坚持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夯实校级决策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按照中国共产程和有关规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党委作为决策主体的核心领导地位,这是我国高校决策机制中的重要特点。学校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根本制度贯彻于各项决策行为始终,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载体,以协调党政关系为抓手,不断完善校级决策机制,尤其是重大问题的决策体系。

1.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规范学校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学校先后并修订了《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职能与分工,特别是对议事决策必须遵循的原则、会议制度、会议议题范围、会议议题的提出和确定、会议决定事项的督促检查等具体程序和议事规则都作了明确规定,为校级的决策行为提供了全面、规范的制度保障。

2.以协调关系为抓手,推进学校党政分工协作

一是协调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明确党委是学校全局工作的领导核心,负有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校长在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工作。同时,强调党委讨论决定学校重大事项时,要事先与校长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充分尊重和支持以校长为首的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行政上的指挥权。二是协调好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的关系。党委书记充分尊重并注重发挥每个党委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大家的意见集中和概括起来;委员们主动参与集体领导和决策,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了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议事氛围。三是协调好全委会、常委会以及校长办公会的关系。凡是涉及全校改革、发展和建设等重大问题,特别是关系到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都严格按照程序提交相关会议讨论决定。

3.以“三重一大”为核心,健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学校注重完善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度,根据时代特点和新形势,对《北京科技大学党政领导班子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进行了修订,规定了招生录取、基本建设工程、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要干部任免、知识产权投资等重要问题必须经党委全会或常委会讨论决定。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风险评估方面,建立起决策前论证、决策中民主参与以及决策后反馈的贯穿全程的科学决策机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在决策重大事项前要求相关单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决策透明度;决策事项时邀请相关单位负责人、纪委负责人和有关师生参加会议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决策后由督察督办部门负责决议的落实和决策效果的信息反馈。

重视并发挥教授治学的主体地位,创新院级决策机制

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学术事务是高校各项事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高校学术事务和事业单位组成的矩阵结构特点,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成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重视二级单位的自主决策权,将学术决策权下沉到学院层面,就必须要尊重并发挥教授在学术领域的权威和主体地位,这是实现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办学两级管理的关键,也是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内在需要。

1.规范党政联席会制度,提高学院领导班子决策水平和效率

学院党政联席会议是学院领导班子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组织实施学校有关决议、研究和决定学院重要工作以及交流思想、沟通信息的会议。会议成员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党委副书记)组成,是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和领导班子集体议事的重要载体。为了规范学校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程序,提高议事决策水平和效率,学校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出台了《北京科技大学进一步推进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所有学院建立起党政联席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规范了学院领导班子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组织实施有关决议、研究和决定学院重要工作的议事规则,明确了包括教学、科研、大额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和党的建设等事关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广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必须经院领导班子集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或决定。

2.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知情权和话语权

作为教育教学人员,高校教职工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院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职工行使民利,对本单位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也是学院领导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学校制定了《北京科技大学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13个学院全部建立了二级教代会制度,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民主集中制,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双代会”,院长定期向代表大会报告和通报工作,充分保证教职工代表对学院改革方案、发展规划、重要规章制度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审议权和对干部的民主评议监督权。

3.试行教授会制度,发挥教授治学理教作用

2008年,学校研究制定了《关于在部分学院试点设立教授会的指导性意见》(校党发〔2008〕11号),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和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试点设立教授会,并逐步在各二级学院推广。教授会以学院为单位组建,由学院教授、研究员等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也吸收部分优秀的中青年副教授参加,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开展的工作包括:审议、通过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学科与队伍建设规划;审议学院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对学院整体工作提出咨询意见;选举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岗位聘用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等机构组成人员;对拟引进的人才进行评价并提出评议意见等,是各学院实行民主管理、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最重要的机制。

由教授会选举产生的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岗位聘用(任)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审议本学院的学科设置、重点学科申报材料、科研成果的申报材料和科研成果,制定学位评定工作细则、组织毕业生答辩、审议毕业生学位资格,制定岗位聘任和职称聘任细则、岗位聘任和职称聘任的组织和审议。由以教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直接参与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重大事项决策,有效保证了决策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了学院的科学发展。

尊重党政工团学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权利,推进决策民主化

学校历来重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积极发挥党员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党政工团学组织的作用,为广大师生员工搭建起民主监督与管理平台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试行党代表任期制和提案制,开辟扩大党内民主、拓宽党员诉求新渠道

学校党委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北京科技大学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办法》《中国共产党北京科技大学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工作暂行办法》,按照“党要管党”和“党管大事”的原则,明确提出每件提案由1名代表提出,5名以上代表附议,内容要围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学生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其他涉及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的重要事项”等方面的问题。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为例,共收到了39件代表提案,经审查立案17件,22件作为意见和建议转至有关部门处理。党代表提案制度为广大党员开辟了利益需求与意愿表达的顺畅通道,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即全部提案办结率百分之百,代表对提案办理情况评价满意率百分之百,具体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做到百分之百与提案代表见面,办理结果百分之百听取提案代表意见。

2.依靠教职工办学,发挥工会和教代会在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

学校制定了《中共北京科技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北京科技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教职工之家”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保证工会、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中充分发挥作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人事制度改革、教职工岗位聘任等重大事项出台前都要听取教代会意见。5年来,教代会征集教职工提案98件,同意立案93件,提案办理满意率达到95%。工会“教职工之家”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校、院、系三级建家体系,先后有两个学院被评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4个学院被评为“北京市模范职工之家”,2008年荣获“北京市工会工作成果奖”,2010年荣获北京教育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奖”,并荣获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工会重点工作考核先进单位”。

3.构建团代会、学代会等育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依托团员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保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同时,实现管理育人。团代会召开前,主要委员要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座谈,倾听学生心声,对学生意见进行消化和吸收后,纳入共青团下一阶段工作方针与任务的制定中,同时以团代会工作报告为主体,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接受全校团员青年监督。学代会的学生代表覆盖学校所有班级,主要负责审议和批准学生会工作报告;讨论和决定学生会的工作方针与任务;对学校和学生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学生代表大会休会期间,学生委员会负责搜集和答复学生代表提案,定期召集学生代表与学校各有关部门座谈,民主协商、解决提案中突出反映的问题。近5年来,学生代表共提出600余件提案,自习室安装空调、更换校园打卡机、设置自动贩卖机等一批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全部予以解决,答复率100%。

4.调动党外人士、派、离退休干部等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学校发展合力

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派和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坚持党外人士“双月”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和与党外代表人物交朋友的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前向党外人士征求意见,重要会议邀请党外人士代表参加,发挥党外人士在参与学校管理和学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支持和协助派加强自身建设,帮助派做好发展新成员的培养考察工作。5年来,协助派发展新成员8名,先后协助九三支社、民盟支部、侨联顺利进行了换届。目前,学校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6人。党外处级干部占全校处级干部总数的11.5%,建立了一支36人的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

离退休老同志在职期间长期从事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学校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的宝贵财富。学校不仅通过完善离退休制度、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举办老年大学等具体措施解决好离退休同志的政治、生活待遇问题,而且广泛搭建平台,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为学校发展作贡献。通过校领导每月接待老同志,定期通报学校各项事业进展情况;邀请离退休干部代表参加学校党代会、教代会等重大活动,在制订重大决策或出台重大改革措施前听取老同志的意见;通过聘请老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学生心理咨询员、党建组织员等途径,引导离退休老同志在助学、助教、助研、助管等方面有所作为,让广大离退休干部一如既往地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

高校决策机制的建立,其核心在于包括学校党委、校长、教授以及其他群团组织等多元决策主体及决策主体间决策权力的划定与分配,重点在于院级决策机制的构建。在高校去行政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 我们相信,积极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并保障学院的自,将有效避免行政权力对学术领域的过度干预,提高高校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化,有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学校关工委工作要点篇8

中共洛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洛阳是千年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去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市新征程中,高度重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坚持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加快洛阳建设副中心、打造全省增长极,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洛阳市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动作为,严格履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责任 

洛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部署,坚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确保驻洛高校成为洛阳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结束后,市委召开十一届第32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传达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强化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工作责任、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驻洛高校的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不断增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十一届市委第34次常委会议在审议反恐怖工作实施意见和反恐怖主义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时,把“关注高校伊斯兰问题,防范‘泛清真化’”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十一届市委第37次常委会议在传达重要批示、研究全市反邪教工作时,要求“高度重视高校反邪教和反恐怖工作,坚决处置披着合法宗教外衣的非法宗教活动,全面摸排化解地下宗教和具有邪教特征的非法组织”。十一届市委第38次常委会议在研究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要求“持续提升阵地管理水平,推进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十一届市委第46次常委会议在研究全市人才工作时,要求“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国内外知名大学来洛合作办学”。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同志多次深入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等驻洛高校调研思想政治工作,希望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在为全国全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进程中,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不断深化校地合作。2017年11月8日,李亚同志专程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系点——河南科技大学调研指导党的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宣讲党的精神,为高校师生上党课,并特意推荐《的七年知青岁月》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励志成才的珍贵教材。在李亚同志主持下,市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洛阳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洛阳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决定建立市委高校工委及合署办事机构,并通过评选“四个一批人才”“洛阳市青年理论专家”“最美洛阳人”、规范职称评定等激励措施,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履职尽责,统筹协调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健全地方党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要求,洛阳市委健全驻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市委宣传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统筹协调驻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协调联动制度、市高校防渗透协调机制。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洛阳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19名高学历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进一步优化了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结构。引导高校师生走出“象牙塔”,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从驻洛高校遴选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理论专家,建立洛阳市社科理论专家库,作为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科学理论进基层”集中宣讲和“菜单式”宣讲的骨干师资力量。依托37个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持续开展“社科专家县区行”大型调研活动和深度对策性研究,编撰洛阳经济、社会、中小企业发展形势分析预测和洛阳文化发展蓝皮书。把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记入学分,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洛阳师范学院志愿服务扶贫项目”入选全国2017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推选名录,洛阳理工学院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五四”青年社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河南科技大学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抢占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制高点,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搬到新媒体平台上。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官方微博分别入选河南省“十佳高校新媒体平台”“最具创新价值高校官微”。

三、双向互动,加强地校深度合作

市委、市政府与驻洛高校建立了广泛而有效的校地合作机制,推动驻洛高校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优势,全方位、多渠道融入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形成了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河南科技大学魏世忠技术创新团队突破我国大型铸锻件制造瓶颈,两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带动洛阳和河南企业快速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开发钨钼资源深加工和新产品,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洛阳理工学院与洛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产学研用合作协议》,与21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42家洛阳市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汝阳县共建洛阳市绿色建材研究院、与偃师市共建洛阳市智能装备研究院。洛阳师范学院出台《服务洛阳市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实施方案》,并参与开发洛阳城市会客厅——“洛邑古城”项目,为此李亚同志专门作出批示:“服务大局,工作主动。向洛师表示感谢!”

上一篇:装配和调试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财务会计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