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范文

时间:2023-11-04 12:09:05

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篇1

为了加快*乡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形成以信用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根据《*县人民政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意见》<松政办[2009]3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现就我乡开展创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评价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县政府关于创建*信用乡的工作要求,做好“农户信用、林权(农房)、货款授信三联评、小额信用贷款、林权(农房)抵押贷款、农户担保(联保)、货款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的创建工作,完成*乡农村信用等级评定,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林权<农房>抵押货款,加大对农户创业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全乡16村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价,评价信用村达到行政村总数的80%,信用村的信用农户达到50%以上,在调查填报信用户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信用等级的评定,9月底前完成村、户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乡创建综合授权工作。

二、实施步骤和内容

第一阶段建立组织宣传发动(*5月1日—5月10日)

1、为加强对全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乡政府成立由乡长担任组长,分管的副乡长、乡信用社主任为副组长,相关涉农干部为成员的*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农户等级评价工作。乡政府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动员会,开展业务培训,进行深入广泛地开展宣传。

2、为明确分工的职责和任务。领导小组制定《*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和任务》根据县里提出的评估标准,完成*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要求。

3、乡政府、信用社是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和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创建的领导和实施主体。为加强对各村、农户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各村成立村级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村两委干部及农户代表担任,负责本村农户的信用信息采集评估,并对农户信用等级进行初步评价,完成本村的各项农村信用体系的创建工作。

4、创建信用村的基本条件:(1)信用户占全村农户数的比例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2)村集体经济良好,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在信用社开设基本结算账户,主要的资金在该户账户进出。(3)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户占本村有贷款农户总数的95%(含)以上,不良贷款按五级分类占比不高于3%。(4)建立了创建信用村工作小组,创建活动有规划,有具体办法措施。(5)村两委关心支持金融工作,积极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协助贷款发放,回放工作。积极主动协助信用社宣传与倡导讲信用、守信用的社会风尚,村主要领导参加信用评定工作小组。(6)村两委班子团结,在农户中威信高,责任心强,办事公正。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5月11日—5月25日)

1、此次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实行信用、林权、房产三联评。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住房物权、林权土地数量、种养殖数量、贷款情况、担保情况等其他资产负债情况等指标要素,对农户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判,确定农户信用等级。

2、各行政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农户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和采集,填写《农户信用信息档案》资料。根据农户信用调查情况,结合《*县农户信用等级评价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农户信用等级在村里进行初评,并张榜公示后,报乡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小组进行复评。乡政府将综合评价结果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经审查后,由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获得相应信用等级的农户进行命名,并颁发《信用证》。

3、在信用农户评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信用村、信用乡的创建工作。凡是符合信用村评定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由村两委向当地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由县农村信用社负责向县人民银行推荐,经审核符合条件,报经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并予以命名和授牌。信用乡的报经*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予以命名和授牌。

第三阶段总结完善阶段(*5月26日—9月底)

1、在完成我乡农村信用体系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工作经验,肯定成绩,表彰先进,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创建的规范工作,加大金融对新农村建设创建力度和信贷支持,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效应。

2、改善授信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乡信用社结合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根据农户的信用等级、资产状况、贷款需求以及信用社资金实力情况,对其核定相应贷款综合授信额度。结合授信额度应包含小额信用款、林权(房产)抵押贷款、农村担保(联保)贷款的额度,并采取一次核实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效率。不需要提供担保,抵押凭证《信用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向信用社直接办理贷款、不需要贷前调查和层层审批,对农户贷款需求额度超出其核定的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可采取林权(房产)抵押担保(联保)的方式予以解决。

3、实施配套政策,促进持续发展,乡信用社对信用户、信用村在制定相应的贷款优惠政策。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利率优惠。对低收入农民小额贷款和单笔金额2万元以内的林权抵押贷款执行基准利率,县财政给与基准利率50%的贴息。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

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价。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市县加快农村信息体系创建工作重要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通过农村信用等级评价,规范信用管理,对进一步改善金融支农服务,支持农民创新创业,推进农村信用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有关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价,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深化信用村和信用乡创建作为今年推进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按时完成取得实效。

2、把握工作原则

农村信用评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定性工作。各项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要选择有责任心,事业心强的人员。善始善终做好此项工作。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准确把握评价标准,做到既有原则,又要有科学性,灵活性。二是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自。三是规范操作,公开民主,农村信用户评价要严格标准,规范程序,讲求实效,实行公示制,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公信力和透明度。

3、落实工作职责

信用评价篇2

摘要:

构建完善的评标专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招投标信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找到了构成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要素。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信用评价模型,为招投标管理部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招投标;评标专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1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正式推行招投标制度已有30多年。为体现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评标专家被引入并成为招投标过程中的“裁判”,其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要素直接关系到评标质量和评标结果,影响到工程或项目的实施和投资效果。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某些不正当行为的影响下,有评标专家在实际招投标活动中存在违背信用的行为。一些评标专家出现不规范、不严谨评标等影响评标质量的行为,个别评标专家甚至出现收受贿赂、相互串通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严重破坏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为预防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加强评标专家信用评价管理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在评标专家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已进行了摸索性的尝试和探讨,如:郑磊[1]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从诚信基础、评标诚信和诚信环境三方面构建了评标专家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实例描述了ANP赋权的诚信模糊综合评价过程;杨正超[2]认为评标专家的信用包括外在工作表现和工作质量两大方面,并初步设计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梁晶[3]在对评标专家异常性评分定义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偏离值法对评标专家异常性评分进行了判定。总体而言,研究文献为评标专家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但信用评价体系构建还存在一些问题,评价指标的设定、评价方法选择、评价结果应用等细节还需不断完善。

2评标专家信用评价指标设计和内涵

描述基于全面考核的思想,评标专家信用评价可包含基础信用、社会信用、评标信用三大方面。其中,基础信用主要考察专家是否有评审资格,如:受教育情况、专业、职称、执业年限、执业业绩等;社会信用主要考察专家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用情况,如:行政司法记录、纳税记录、金融信用记录等;评标信用,顾名思义主要考察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信用情况,如:评标纪律、评标质量等。原则上,基础信用在专家入库时已被一一核实,社会信用只能侧面反映专家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情况,这两者和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是否有失信行为并无直接关联。因此,本文暂不考虑基础信用和社会信用,只对评标信用的相关指标进行梳理和筛选。指标及其内涵见表1。

(1)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责任度、积极性等。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工作态度因素较为抽象,因此将工作态度的评价指标具体化,细分为出勤率、迟到早退、请假情况、培训考核情况和信息变更5个二级指标。

(2)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遵循规则、准则的程度,或者说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作风、品格等综合情况。司法信用、不规范行为和职业道德作为3个二级细化指标,它们直接影响评标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是反映专家行为规范的关键考核指标。

(3)评标质量是评标专家业绩的反映,评标质量好不仅要求专家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丰富的评标经验,同时要熟悉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评标标准和方法。通过程序规范性和工作严谨性两个细化指标,评估评价专家的总体评标质量。

(4)相关方评价是指招标人评价和评标专家互评,体现为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对评标专家、评标专家对其他评标专家的评价,评价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评标效率等方面。开展相关方评价不仅是促进专家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更是合理判定专家行为信用和能力信用的重要依据。

3指标权重数据采集及一致性检验

鉴于指标体系是典型的多指标、分层次结构关系,本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准则层对其上层目标的重要性调查。同时,由于客观数据基础较薄弱,采用德尔菲法这一主观赋权法对指标权重直接打分。本研究通过问卷设计、问卷发放、数据预处理和一致性检验三个步骤,收集、处理各指标对上级指标的重要性数据,从而方便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1)问卷设计

以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设计了准则层各指标与同级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用1~9标度法判断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问卷调查表见表2。

(2)问卷发放

1)问卷发放对象是从事公共资源交易评标领域的专家。

2)为使数据有效,问卷发放应有一定规模,一般在20~50份左右。本研究总计发放了26份问卷调查表,全部有效回收。

(3)数据预处理和一致性检验

1)数据预处理

根据1~9标度法,以表2为例,当指标U1比U2重要,记U1与U2重要性对比的判断结果为重要程度级别;当指标U1与U2同等重要,记U1与U2重要性对比的判断结果为1;当指标U2比U1重要,记U1与U2重要性对比的判断结果为重要程度级别的倒数。如表3所示以评标专家信用为目标层,矩阵元素均为横坐标指标与纵坐标指标的对比结果。以此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可得到各专家对各准则层内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原始判断矩阵。

2)一致性检验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和专家主观上的不稳定性,实际得到的判断矩阵并不一定满足传递性和一致性。例如:某打分结果为指标U1比U2重要,U。比U3重要,而U3比U1重要,显然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事实上,不必要求打分的绝对一致,但要求大体上满足数据的一致性,即数据的不一致程度应在容许和接受的范围内。因此,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4结语

对评标专家的信用进行评估是我国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评价模型的应用与实践,评标专家信用评价和管理将进入一个量化、标准化的新阶段。而实际应用得到的总结和反馈,也将为推动评标专家信用评价方法进一步创新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郑磊,张亚静,彭胜男.评标专家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08):39-41.

[2]杨正超,林琳,.评标专家工作质量评价模型[J].招标采购管理,2013,(03):34-36.

[3]梁晶.加强对评标专家异常性评分的判定与监管[J].建筑经济,2013,(02):97-99.

信用评价篇3

[关键词] 信用评价 电信大客户 电信信用评价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每年以高于GDP增长速度几倍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随着电信市场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电信企业对用户信用管理水平的滞后已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逐渐凸显,这已成为制约电信行业成长的一大“瓶颈”,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和发展。

根据著名的帕累托“80/20”法则,企业20%的客户为企业创造了80%的利润。这20%的客户就是企业的大客户,被认为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客户资源。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3G时代,大客户必定成为电信运营商市场争夺的重中之重,但是不能为了客户的争夺而导致坏账呆账的大量增加,因此,电信行业必须对电信大客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价和管理来杜绝或减少呆账坏账的产生。又因为电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电信行业只有三家运营商,竞争异常激烈,尤其在3G时代,运营商提供的多数是虚拟的话务服务,不涉及实体设备,因此对电信大客户进行信用评价时,不能简单照搬其他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中应当考虑电信行业的特点及其客户的特点。

二、电信大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信用评价比较完善的行业应属银行业,其对个人客户和大客户都有比较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而电信大客户与银行大客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属于后付费的用户,信用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确定其信用额度并能够预防或减少呆账坏账的产生。因才,对于电信大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上本文参照了国内银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从中加入了电信行业特点和其大客户自身特点的一些评价指标。

1.电信大客户信用评价指标

(1)品德指标

在信用管理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企业、个人信用记录的采集由国家征信系统完成,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记录可以被各自的合作对象查询。这种建立在信息对称基础上的合作能大大降低信用销售者的风险,而我国国家征信系统尚不完善,信用记录指标的设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部分开展客户信用评估工作的机构,如:税务部门、金融部门等,都是根据自身评估需要设置客户的信用记录指标来作为决策参考的。结合电信行业特点,采用以下指标反映客户的信用情况:本期实际缴费率、累计缴费率、消费额比重、总欠费占年平均费用比率、累计欠费次数比率、费用平均按期偿还率、逾期费用支付率、是否缴纳欠费滞纳金等指标。

(2)财务指标及发展能力指标

大客户也称为关键客户、最有价值客户。大客户是市场上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客户资源。因此,大客户的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电信企业能否收回该企业所欠款项的能力。一般来说,这些财务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九个。

另外,反映企业近期及未来可能的增长情况的发展能力指标也是评价大客户信用的重要方面。这些指标主要是通过销售收入、净资产、净利润和总资产的同期增长情况来分析企业成长的情况。企业的发展能力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主营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3)行业状况指标

每个企业都处在某一特定行业中,每一行业都有其固有的风险,在行业整体处于低迷状态时,其中的企业风险更大。因此,行业状况在企业的信用评价中是不可或缺的,掌握行业的特征和风险程度,了解被评价者在行业中竞争地位,就可以从行业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来判断被评价者的基本风险。行业分析中考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成本结构、行业周期性、行业盈利性、行业成熟性、产品替代性。

(4)业主个人信用分析和中介信用

由于电信大客户大多是企事业单位,企业业主的个人思想在整个公司的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考察业主信用对考察大客户信用有重要的作用。业主信用记录反映了业主以往的信用状况,可以作为估计业主未来信用的依据。中介信用主要是指中介例如银行对该客户的信用评价度,可以为电信行业对客户信用评价时起到借鉴作用。

2.电信企业大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对电信企业大客户品德指标、财务指标以及发展能力分析等指标,可以得到电信企业大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供包括了29个指标。其中,品德类指标包括了8个指标,财务类指标包括了9个指标,发展能力类指标包括了5个指标,行业状况5个指标,业主个人信用和中介评价共2个指标。指标体系如表所示。

3.电信企业大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行业信用评价体系,电信企业大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有以下特点:

(1)考虑了电信企业大客户的以往费用交纳情况。一般来说,在以前费用交纳中表现良好的客户在以后电费交纳中表现良好的概率比以前表现不好的客户的概率高。同时,由于滞纳金交纳情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电信企业大客户的缴纳费用的意愿,因才电信企业大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该指标。

(2)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指标体系中既有销售利润率、权益报酬率等静态指标,也有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动态指标。使得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做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全面反映企业的资信状况。

参考文献:

[1]林永毅 赖潭海 罗爱平 冉现永:基于社会征信体系的电信客户信用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7,(5):62-63

[2]唐晓梅:大客户价值及经济效益模型工具研究[J].信息网络,2006,(4):13-17

信用评价篇4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用评价;评价标准体系

物流企业是商务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维持着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我国的物流企业目前在信用方面存在很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商家和物流企业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妨碍了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了适应未来的电子商务趋势,必须加强物流企业的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建立统一、规范、全面、科学的信用评价标准,弥补物流企业的信用缺失。

一、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等级分类不严谨。目前,我国对物流企业的各种信用评价方法当中,评价等级的划分不统一,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这就给物流企业的信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客户也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大部分的信用评价方法只是简单将物流企业的信用划分为好、中、差三个级别,评价比较简单,缺乏全面性[1]。客户在这种简单的评价等级划分当中,难以深入了解物流企业的信用状况,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物流企业。另外,等级划分的简单造成了评价模型的不严谨。信用评价模型依赖客户的主观打分,忽视了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说商品交易的次数、商品交易的总额、单次交易的数额范围。这就导致了信用程度较低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交易次数和交易金额的方式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价等级,造成了信用评价体系的可靠性降低。评价真实性不高。在当前的物流企业信用评价当中,炒作现象比较严重。这是因为客户在选择物流企业的时候,更喜欢挑选那些信用评价等级高的物流企业。一些物流企业为了吸引客户,争取更多的业务,采用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妨碍了物流行业的竞争公平。比如有些物流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信用度,自己注册很多客户身份,自己给自己委托业务,造成了信用评价结果的虚假。还有很多客户不重视信用评价的结果,在对物流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随意给出一个结果,这都会影响评价效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评价数值识别度低。虽然对于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中,特别依赖利用数据来反映物流企业的信用状况,但是,这些数值辨识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区分和辨别。比如说,某个物流企业将价值一万元的商品完整地运送到目的地,获得了十分的评价分数;而另一个企业将价值一百万元的商品完整地送到目的地,同样也只获得十分的评价分数。这就导致了两家物流企业虽然信用程度不同,但是从数值上无法进行区分,客户难以在这二者当中选出自己需要的一个。造成这种现象,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信用评价的指标选择有问题,另一部分原因是信用评价的方法不正确。信用指标的选择不够全面,信用评价的方法不够科学,就会造成信用评价的数值缺乏可比性和区分度,评价结果模糊,不能反映真实的信用状况。(四)评价体系不完善。客户对于物流企业的选择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比如企业的运营能力、员工的专业素质、管理层的决策效率、企业的组织构成等等。而我国目前对于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只是以商品运送的快慢、商品送达后的完成程度为标准。这不仅仅不能完整反映物流企业的信用状况,还会引发物流行业的畸形发展。一些物流企业利用大量的小额交易获得了高等级的信用评价,然后在涉及大金额的业务当中出现了欺诈行为,非法取得了大量利润,但是表现在信用评价模型上却仅仅降低了很少的分数,对物流企业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种钻空子的投机行为,必须要予以严厉打击,维护物流行业的市场公平,促使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标准的构建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为了提高信用评价标准的可信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信用评价方法。对于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另一类是依赖经验进行评价的方法[2]。前者的代表是数据包络分析法,后者的代表是模糊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将活动消耗的资金、能源、人力和产出的效益进行对比,进行评价的方法。而模糊层次分析法首先要将要评价的事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层次,通过层次分析确定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大小,最后综合所有指标为评价结果归到某一层次当中。信用评价的指标要全面。信用评价指标是信用评价标准和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信用评价是围绕信用评价指标来进行的[3]。为了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标准体系,必须注意信用评价指标的选择。只有信用评价指标的选择全面、科学,信用评价标准,信用评价体系才能够实现对物流企业的有效管理。尤其对于模糊层来说,确定信用评价指标是第二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只有确认信用评价的指标后,才能够计算各个指标所占据的权重,进行下一步的综合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无论是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都需要通过数值来体现最终的分析结果,反映分析对象的基本特征。但是,只有定量分析还不够,还要结合定性的研究和解释,才能够完整反映出物流企业的信用情况。另外,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的基础上,还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对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修正与完善。

三、结束语

随着电子商务越来越盛行,对物流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对于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不全面,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信用评价结果比较片面,可靠程度比较低。对此,我国应当选取合适的信用评价方法,全面选择信用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立公,刘忠萍,韦金荣等.物流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多级模糊综合评判[J].商业时代,2013,23:38-39.

[2]侯玉梅,贾震环,王宇飞.农产品物流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8:65-67.

信用评价篇5

关键词: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原则;方法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3月23日的《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要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社会信用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信用问题首先要对我国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是社会信用评价的依据,没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信用评价工作就无所适从,更谈不上信用评价的客观、公正与科学。社会信用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信用评价必然是多层级多指标的综合分析过程。因此我们尝试设立一套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为社会总体信用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从而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可信的数据。

一、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必须建立在公正、科学、有效的基础上。因此,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前两者是后者实现的保障。

社会信用评价是一个涉及到价值评判的问题,信用评价的结果必然要与好坏联系在一起。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的标准,必须要保证评价的结果公平、公正。这就要求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评价的因素,寻找能普遍反映信用状况的有代表性的指标,抛弃例如有地域偏见或文化差异的指标。需要将社会信用评价和社会信用问题研究区分开来。在做社会信用问题研究时,我们可以根据文化生活习俗乃至地理环境来考察各种社会群体信用的不同特点,并试着找出影响信用的关键因素,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手段来促进社会信用的提高,但在做社会信用评价时,首先要采用各地区都会涉及到、不带有地区色彩的指标,否则,如果采取的指标在某个地方有反映,而在另一个地方没有,那么这个指标的采用就有违公正。

在公正的基础上,对指标的选取要科学。指标确定的科学原则来源于两点:一是指标要能确实反映社会信用的状况,因此指标要具有针对性。其次,要保证根据指标收集的数据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指标的针对性是建立在对社会信用基本情况总体把握的基础上的,它要体现出与信用直接相关的、带有必然性的因素。而根据指标采集的数据,必须便利于我们的计算和分析。

有效是我们设立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应用系统,其目的理所当然要运用到社会中,作为所有相关方面做社会评价的标准和依据。这就要求指标的设定要有整有分,整体上要能反映社会整体的信用状况,而每一部分都能单独使用反映对应领域的信用水平,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级别综合评价的指标设立方式。细化到每个指标,是可量化的标准,而将细化指标处理后,就可以得到定性的结论。有效性还要求设立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所选取的指标必须有数据的支持。这就意味着首先数据是能够采集到的,其次数据的采集有一定的便利性。因此,一方面我们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取得部分数据,另一方面,我们充分考虑到数据采取的难度,因此在选择指标时确定了部分国家权威部门公开的数据。国家各部门、各行业有一些基本的统计指标,这些指标的统计具有权威性和延续性,从这些指标中选取一些与信用相关的指标,既可以保证我们评价数据的可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评价工作的难度,使得评价工作更易操作。

二、构建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社会信用评价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力图反映客观的真实的社会状况,因此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但另一方面,评价本身又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行动,尽管指标设立时我们尽可能按照公正、科学、有效的原则,但在具体工作时,很多环节甚至包括很多数据本身仍然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追求绝对的客观是不可能,也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我们的评价结果有意义,必须处理好主观观念与客观数据、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动态变化与静态数据的平衡。

(一)主观观念与客观数据相结合

信用评价篇6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内部控制 有效性 评价

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中,风险管理一直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内部控制则是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评价是加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是根据内部控制的五个基本要素进行研究,这五个要素分别是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与纠正,同时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有机联系,根据实际情况,在平衡计分卡基本指标之上又增加了社会责任指标,从而构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综合分析。

一、平衡计分卡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战略管理的工具,它主要是在战略和愿景的基础上,以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为突破口,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并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了结果与过程的平衡、内部与外部的交流,完善企业的发展,但是它却忽视了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因此,本文中的平衡计分卡增加了“社会责任”这一个方面,以便更好地对企业战略价值进行统筹性的把握。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对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从而实现其经营目标。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不仅要对股东、客户等反面的利益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对员工、政府以及社区等方面的利益进行充分考虑,不断加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平衡计分卡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平衡计分卡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具有可行性。首先,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可以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全面地评价,同时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体现了建设与评估的双重作用。其次,平衡计分卡中“社会责任”指标的建立,可以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制度本身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便将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估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升了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指标

本次研究中,基于平衡计分卡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进行有效性评价,在规范的四个评价指标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社会责任指标”以便更好地对企业战略价值进行统筹性的把握,从而建立了评价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指标体系。

(一)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可以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进行监督,是基本的评价指标。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风险的财务评价,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分别是“核心资产充足率”、“存贷比率”以及“不良贷款率”。此外,还建立了“投资报酬率”对股东的利益进行反映。

(二)客户指标

客户指标主要是对客户的要求以及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它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资率”以及“客户维护度”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风险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其中“客户维护度”充分体现了农村信用社对客户利益的重视;其二,“客户开发率”与“目标市场占有率”是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大小以及内部控制的方法进行评价。

(三)内部流程指标

内部流程指标是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基础设施以及运作流程中是否运用了内部控制进行评定。它包括了三个方面:其一,“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对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情况的评价;其二,“电子信息化”“制度规程”对农村信用社的信息交流与内部控制的实施进行评价;其三,“全面预算”与“人力资源”对农村信用社相关部门的风险评估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进行评价。

(四)学习与成长指标

学习与成长指标是对农村信用社领导者的风险意识、员工素质以及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评定。它包括了三个方面:其一,“领导者风险意识”对农村信用社领导者对风险的重视程度进行评价;其二,“员工培训投入”对农村信用社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其三,“企业文化”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环境进行评价;其四,“发展战略”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战略规划进行评价。

(五)社会责任指标

社会责任指标是对农村信用社为社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情况进行评定。主要是用“社区经济增长率”与“涉农贷款率”、“小微企业贷款率”对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中内外部信息的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三、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模糊性评价

(一)评价要素指标体系的设置

评价要素集主要包括U1、U2、U3、U4、U5,它们分别是准则层中的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以及社会责任指标,这四个指标是评价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主要指标。评价要素集合是U={ U1,U2,U3,U4,U5},其中各单要素子集是Ui=(1,2,3,4,5)分别是:

U1={ U11,U12,U13,U14,U15}

U2={ U21,U22,U23,U24,U25}

U3={ U31,U32,U33,U34,U35}

U4={ U41,U42,U43,U44,U45}

U5={ U51,U52,U53,U54,U5}

其中Ui是二级指标下属的三级指标。

(二)评价等级的设置

评价等级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优秀”、“良好”、“良”、“较差”以及“差”。它们对应的评语集是V1,V2,V3,V4,V5,而对应的分数是{5,4,3,2,1}。在评价等级中,“优秀”表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建立非常完善,同时也得到了贯彻执行,对风险管理、经济效益以及社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良好”表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建立比较完善,执行比较彻底,对产生的多数风险能够控制,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良”表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主要部分得到建立,并将其基本进行了执行,风险管理的水平基本可以达到要求;“较差”表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建立不完善,基本没有得到执行,对某些风险没有进行控制,对社区经济的发展基本没有起到作用;“差”表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没有建立,对产生的风险不能进行控制。

(三)权重集合的确定

利用AHP软件,得到了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是Wi=(i=1,2,3,4,5,,ΣWi=1),Wi={w1,w2,w3,w4,w5}。三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是Wij=(i=1,2,3,4,5,,ΣWij=1)。三级指标对应一级指标的权重以及指标一致性的比率是CR

(四)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以第i(=1,2,3,……,m)个评判因素ui作为评价的基础,其对应的评语集中单因素评判结果应该是RI=[ri1,ri2, ……,rin],从而便可以得出m个评判因素的评判决策矩阵,这个矩阵也就是U到评语集中的一个模糊关系。

第一,对每一个子集Ui中的nk个评判因素来说,对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评判,那么Ui中各个因数的权数分配就是A,它的评判决策矩阵就是Ri,从而可以得出第i个子集Ui的综合评判结果是BI=Ai×Ri=[bi1,bi2, ……,bin]

第二,对于U中的m个评判因素子集Ui进行综合性的评判,这样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评判决策矩阵。

假设U中的各个因数子集的权数分配是A,那么可以得到的评判结果就是B=W×R=(b1,b2,b3,b4,b5)

其中,bi的数值分别代表了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内部流程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以及社会责任指标的评价分数,进而根据评语集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判断。

四、总结

通过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有效联系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基本特点,从而建立了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其中财务指标以及学习与成长指标是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客户指标与社会责任指标是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社会评价。接下来,通过模糊数学理论的方法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了全面、客观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通过本文中对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研究,希望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冷方良.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

[2]梁丹.浅议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0(11).

[3]饶见春.浅析内部审计在农村信用社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者,2014(3).

[4]邢黎黎.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

[5]吴小芳.提高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

信用评价篇7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债券市场 CDS 信息服务功能

一、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服务功能

债券信用评级通过减少信息成本的方式创造了价值。评级不仅仅传递了发行人的信用信息,而且也将债券发行人的正直度,通过评级机构全面传递给大众。评级机构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已不单单是评级的手段而已,甚至已经被大家作为债券本身了。当然,评级结果的信息价值必须要依赖于评级服务的信息高质量,也就是说这些信息应该是真实的和完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债券投资人不会仔细区分其信息价值和声誉价值,正是这样,债券信用评级造成了信息中介功能的放大,因此具有更大的作用。

在债券发行过程中,债券发行人向投资人出售有价证券,较高的信用等级,将使债券能够吸引更多数量的投资人,并以更低的成本销售债券。他们所要支付的利率,将会比那些低信用等级的发行人低。然而,这种情况将意味着大量的重复工作,而且会产生许多大体相同的信息。在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只需一次性生产信用风险信息,就可以促成信息生产的巨大规模经济。某一特定债券所收到的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发行人所假定的信用状况。在这一点上,评级机构也参与到博弈中来,因为它可以从发行人处得到评级收入和信息。作为回报,信用评级机构将仔细审查信息,并把它浓缩成发行人的信用等级,该评级之后被传达给投资人。同时,他们更加确定自己对发行人信用状况的判断。因此,相对于没有评级的买卖操作,他们更愿意接受较低的投资风险溢价。只要发行人向评级机构支付的价格低于所节省的利息支付的价值,发行人就会购买评级业务。

在债券的交易过程中,信用评级的信息功能对债务证券的市场价格也具有解释力。当穆迪于1982年修订其评级类别之时,尽管当时的市场潜在风险和监管收益均没有变化,但债券价格却发生了反应。为了量化信息的价值,研究者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信用评级的变化是否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上。这些研究通过只关注评级变化的方法进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信用风险这方面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一般来说,由于债券的监管状态发生了潜在的变化,因此对信息效应的量化被复杂化了,同时它也会影响信用价差。在实际的交易中,大型机构投资人仍然坚持他们自己的信用研究,但同时也常常会把信用评级当作关键数据使用,事实证明,评级结果与债券违约率具有极高的相关性。

二、债券信用评级信息服务功能的有效性

作为债券发行和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咨询者,债券信用评级克服了市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在新制度主义金融理论中,评级机构可被描述为信息中介。评级机构专门于资本市场交易,而在贷款业务中并不活跃。在信用分析过程中,评级机构收集金融数据及其它数据,并公布有关发行人或其债券的信用质量安全的中立指标。这些指标,涵盖了信用付款延误或未能支付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然而债券投资的其它风险,如与固定收益证券相关的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并不适用于信用评级。此外,评级机构的业务并不能覆盖欺诈风险,因为他们只依赖于发行人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投资决策中,信用评级只能是其中的一项投资因素而已,而机构投资人通常也只是用它们来“检验”其自己的内部研究而已。

从债券价格对评级变化的反应来看,完全信任债券信用评级结果,可能面临很大的交易风险,即评级结果对债券实际价格的扭曲。债券市价会随评级的降级而做出较大反应,但对评级升级却会做出相对较小的反应。如果评级的调整改变了发行人的监管状态,就可能导致债券价格的强烈冲击,例如,通过降低报告成本和增加财务灵活性的方式。低信用等级的发行人对评级的反应会大大强于位于顶级类别的发行人。对债券和债券价格的不同反应,也取决于评级机构是否会出于自身动机,而去改变评级结果或促使发行人改变其资产结构。

三、债券信用评级对CDS价格的影响

目前,由于中国债券市场仍未推出CDS工具,因此笔者结合美国市场经验,分析了债券信用评级对CDS价格的营销。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美国信用评级公司特别开发出一个新的工具,以甄别关于信用违约掉期(CDS)的评级的信息价值。这些金融工具的价格完全取决于在违约情况下,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的信息。因此,如果它们可以为市场带来新的信息,那么CDS的价格就只对评级变化做出反应。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对CDS评级的案例证明,所有的评级公告都会导致CDS价格的显著反应。最强烈的反应被认为来自于穆迪和标准普尔的负面评级。而积极的评级行为甚至是惠誉的不同评级行为,则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平均来说,由信用违约掉期价格引起的收益差在公布日攀升了10个基点,而对其它负面事件的反应则要小得多。现有对信用违约掉期的研究表明,信用评级作为独立第三方信息,对CDS的价格反应有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运信,赵静.信用评级业监管研究的中外比较与启示[J].征信,2009.

信用评价篇8

关键词: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Brief probe into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in

E-Commerce

Zhong Ping1CaoLing2

( 1.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 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rade ,Guangdong Guangzhou,511442; 2.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in 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rade ,Guangdong Guangzhou,511442)

Abstract:As C2C e-commerc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recent years,more and more problems with credit in e-commerce tansaction are coming to the surface and becoming the main factors that hamper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Therefore,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for example,unifying the credit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making them more scientific,which provides a way to perfect and optimize the 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in e-commerce.

Key words: C2C,e-commerce,credit evaluation system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热门渠道之一。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网络购物市场的主要服务模式是C2C,其中C2C就贡献了总交易额的89%。但是,因为电子商务活动主体网络行为的匿名性、虚拟性、自由性,信用问题成为目前制约C2C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加强C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诚信交易的研究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1.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所谓C2C电子商务平台信用评价体系,是指在C2C平台上发生交易的卖家和买家给予互评的一种方式。目前淘宝网上采用的方法普遍是分为三个评价阶―好评、中评、差评,好评加一分,中评不加分,差评则扣除一分。当这个分数值到达规定的数值,就可以升级为心级、钻级、皇冠级;此外还有主要是针对卖家的二项指标,包括通过好评在整个评价值的比率给所有店铺标明好评率;另外还有一个店铺动态评分,包括物品状况,服务态度,发货速度,各项满分均为5分,买家可以自行评分。此举在于给卖家和买家以参考,通过别人对于卖家和买家的评价状况来衡量买卖双方的可信任度,同时也是为了规范双方的交易行为,保证以优质服务来建立一个良好的交易场所。

2.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C2C交易平台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

(1)信用炒作,套取诚信

C2C交易双方大多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体,在现实中没有商业实体作为依托。在交易过程中采用匿名形式进行交易,诈骗后,可以重新注册一个新的用户,而且一个真实的实体可同时注册多个用户,也可借用朋友、家人的虚拟身份,进行虚假的交易;利益相关者之间可互相进行满意度的评估,进而套取诚信;会员之间协议互换好评,买卖家之间虚假交易但给予评价;利用交易平台提供的或者QQ等聊天工具,或站内信件及商品页面的留言等方式要求与他人进行相互出价、给予评价等等.

(2)互相恶评

在网络交易平台上,某个网络交易者往往具有多个较强的竞争对手,其可以故意注册多个身份或者利用家人、朋友的虚拟身份和竞争对手发生虚假交易行为,凭借诚信信息系统对对手诚信进行恶意评价,因此可达到相对提升自己“真实”身份诚信指数的目的。

(3)诚信指数管理缺乏一定的评价标准

交易平台中所利用的诚信管理系统对于交易者诚信的评价主要根据双方成功交易,但是诚信评价系统的权限管理、评价标准指数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每次交易的金额大小不一,但是都具有相同的评价权限,诚信指数的大小和交易的次数正相关而和交易的金额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说5万元和50元的交易双方都可以对对方的诚信评价具有相同的评价权重。

2.2C2C交易平台对支付工具管理的漏洞

利用交易平台在电子支付工具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从事违背交易诚信和规则的交易行为:①用户可利用交易平台进行虚假交易(非真实交易),根据交易平台提供的支付工具实现异地不同账户之间的转账,从A银行账户转至B银行账户,进而规避银行汇划手续费等相关费用。②通过支付工具账户进行信用卡套现,以期望利用信用卡免息还款期,进而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失信行为。③通过提高商品价格进行虚假交易,进行“洗钱”等违法行为。

2.3 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

在西方国家个人诚信记录是个人生存的“通行证”,诚信管理进入了商业化阶段,个人诚信记录作为一种“信息商品”进入市场,同时美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个人信息综合法律制度。近年来我国只有一些发达城市出台了涉及个人诚信管理的相关手段和办法,但是国家对个体诚信的管理规定、办法和相关法律少之又少,个人诚信管理处于一种初步萌芽状态。个人诚信管理的缺失增加了C2C网络交易的诚信风险和危机,使网络消费者对网上交易望而却步,很大程度上对C2C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2.4 信誉与信用孤岛

近来我国一些比较知名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个人诚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交易双方可互相查询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的诚信和失信行为,以及相关的评价数据,但是各个交易平台的诚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即使采用了注册的实名制,也只能了解交易者在本平台的交易诚信状况,而无法了解其在其他交易平台的诚信状况,因此就会出现交易者在一个交易平台失信以后,重新在另一平台注册,进行交易,因此孤岛式的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对于管理C2C交易中的失信行为仅仅是杯水车薪。

2.5 缺乏相关的责任认证制度

我国大部分C2C交易平台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如何扩大规模,吸引会员,扩大成交量,进而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即重点放在如何吸引顾客购买而忽略了对交易纠纷的处理以及对会员的严格管理。在交易过程中一旦出现交易纠纷,交易平台提供方、卖方、买方三者之间没有明晰的责任认定,而交易平台一般仅仅负责调和,并不承担额外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交易平台疏于对于会员的注册认证、管理以及交易的监督,因此C2C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交易失信引起交易纠纷。

3.对现有的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机制的改进措施

针对现有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改进措施:

3.1 建立一个统一的信用评价机制

(1)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平台

虽然淘宝网和易趣等一些大型的网站在信用评价体系都有自己所成功的一面,但所存在的缺陷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与其每个网站独自花费大的技术、人力和财力等在信用评价方面,重复性工作加大交易成本,不如建立一个专门的信用评价平台。信用评价平合的工作流程大体可以这样:凡是参与C2C网络购物的买家和卖家,都先在平台进行注册,获得资格后,在各大网站进行交易,然后由网站将交易信息进行反馈,再由平台的专门的技术人员对买家和卖家进行信用度的评估,并且交易双方都可以通过平台对对方的信息进行查询。

(2)对信用评价平台实施有效的技术和管理保障

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和管理保障来保证信用评价平台的有效实施。首先,身份验证技术。由于平台要求每一个交易主体的进入都进行注册,注册时可将其身份证号码和银行账号结合起来。通过两步认证,较大程度上保证了“一人一名”,这样为下一步即信用评价提供了方便,避免了“自买自卖”现象的产生。而且平台实行一次注册终身有效的机制,这样交易主体再在各大网站上进行交易只需通过网站简单的身份验证即可,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易门槛的提高,同时又解决了“信用炒作”的现象,也就解决了身份验证和消费量的矛盾。其次,信用度评价技术。对于信用度的评价,可以借鉴现有的企业信用风险预测模型,对交易主体的用度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可以模仿特征分析模型。找出直接与商家信用状况相关的因素,对它们进行编组,可以编为两组,形成两个特征。然后对各个特征或因素分配权重,进行分析。两个特征为:商家特征和信用特征。其中商家特征包括产品价值、竞争实力和交易对象。信用特征可以为交易记录、交易对方对其的评价和成功交易的总额。在进行操作时,技术人员需要给每个因素配上一个度量标准,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并用文字进行定义,描述其中的差别。然后给每个等级的描述配上数量化的分值。例如对“产品价值”一项,度量标准如下:

好:产品价值在1000元以上

中:产品价值在500元到1000元内;

差:产品价值在500元以下。

对其他的因素也如法炮制。对于分值的确定,不同等级对应的分值可以为:

好:对应分值为8到10分;

中:对应分值为4到7分;

差:对应分值为1到3分。

同时也可以借鉴美国著名信用风险管理专家Altman教授所提出的:计分模型,针对交易的不同属性设置不同的权重,根据属性的结果给出一个分数,再由属性得分K权重得到总分。为总分设置不同的分数段,赋予不同的级别,来标志信用度的高低。属性可以为X1代表交易商品的价格,x2代表交易的笔数,x3为交易对方的属性(在连续一定的交易量中,交易对象的重合度越大,得分越低,反之则越高),X4代表交易对方的评价。这样z二xl*a1+x2*a2+x3*a3+x4*a4注:alaZa3a4分别为对应的权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文所提到的运用小额商品进行短时间内提高信用得分的’信用炒作”现象,也可以防止一些商家“多次注册,自我评价”的出现。最后,建立失信惩罚管理机制。失信惩罚机制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消除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让交易主体充分了解客户的信用记录,决定是否进行交易,这是失信惩罚机制中防患于未然的部分,特别是针对于网络虚拟性的特征更加有效。二是一旦交易主体发生失信现象,立即对其形成“黑名单”,公布在平台信息通告中,做出预警信号,使其在网络交易中寸步难行,阻碍其再次进入网站进行交易,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失信成本。

信用评价平台的建立,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信息不完全的现象,消除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因为平台人员的专业技术性较强,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对信用度进行更为科学的评价,从而使信用信息的可靠性更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一些不良分子投机的心理,即在其中一个网站欺骗了一把,然后又在另一个网站进行欺骗。

3.2 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

针对我国C2C交易过程中交易纠纷责任认定的模糊性、取证难、监管部门相互推委以及交易者身份特殊性等问题,我国应该建立健全明确的法律认证体系,制定统一的关于网络交易的法律规范,完善网上购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格规定网络商品的准入制度和商品质量的审核制度。法律的健全包括银行诚信、非银行诚信的立法,商业诚信与消费者诚信行为的立法,以及商业授信的立法等等。同时建立对诚信缺失企业与个人的约束和惩处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弘扬诚信。失信成本过低,必然导致各种不讲诚信的欺诈行为泛滥且容易失去控制。赋予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实施奖惩的权力,如对信誉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采取免于检查、实行信誉年检等措施予以奖励对于确实缺乏诚信的企业与个人可以采用金融制裁,降低信用等级,在交易时要求提供各种保证。通过上述方式加大失信行为的道德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和法律成本,同时将失信企业或个人的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广泛传播,让失信者难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生存。

3.3 网络道德伦理规范建设

大力加强社会信用观念建设。要建立健全诚信教育宣传体系,形成一个包括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在内的诚信宣传教育网络。形成人人讲诚信,全社会以诚信为荣、以信用失真为耻的社会氛围,宣传诚信理念,增强信用观念维护良奸的市扬环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作为企业来讲,它是信用信息的最大需求者,并在整个信用体系中起着引导市场供给的作用。企业在促进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时候应注意:①加强行业诚信自律。行业是企业的集合体,同时也是社会大信用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企业首当其冲。②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一个行业的素质是由该行业的人员素质所构成,因此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呼唤诚信,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使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意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要求。

4.结束语

总之,电子商务诚信环境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及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从技术保障、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各企业的现有信用体系各存为政,存在信用孤岛问题,提出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这将使得未来的C2C交易具备更加广泛、统一的信用评价平台环境,这对于C2C电子商务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万泉.C2C购物网站信用评价体系研究[J].电子商务,2009.

[2] 杨坚争,赵雯,杨立钒。《电子商务安全与电子支付》[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2。

[3] 刘子龙,C2C电子商务信用监管体系探究[J].省略

通讯地址:收件人:郭云峰地址:广东省佛

山市绿景一路24号佛山海事局监管处,邮

上一篇:评价指标范文 下一篇:项羽评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