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岗前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9 04:47:53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1

1.1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事故预防控制。事故是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随机事件,具有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科学为解决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安全科学借鉴风险管理科学成果,形成了用于实现事故预防控制的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将风险管理科学原理应用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实质是:系统全面地识别企业生产作业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导致安全风险的因素(危险源或危险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状况;确定对其采取的控制措施。

1.2风险、危险源辨识

安全培训是避免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重要手段,保证培训内容中涵盖所有岗位操作环节和管理环节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十分必要。本文以某石化码头为例,针对其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和生产工艺4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针对现场的作业活动情况,采用工作危害分析(JHA)的方法,配合企业经验丰富的一线操作人员,将整个作业步骤进行分解,对每一个步骤潜在的危害进行识别,找出导致风险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针对作业过程中设备设施可能引发的事故,利用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对照企业设备设施清单分解出重要零部件,找出每一个零部件可能发生的故障或功能损失,分析每一个故障或功能损失可能导致的事故,最终提出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环境下能量意外释放的情况,利用能量源分析(ESA)的方法,找出不同场所环境的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发生的风险,分析导致风险的原因并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流体装卸工艺这一重大危险因素,独立运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方法,划分单元、确定每个单元的相关要素,运用先导词法分析要素是否存在偏差,得到发生偏差可能导致的风险及危险因素,并制定控制措施。多种模式下的风险及危险源辨识可以确保辨识结果全面,但也造成部分辨识结果重叠,综合辨识信息并去除重叠部分形成最终辨识结果。

2结合辨识信息开发培训矩阵、培训课程和试题库

2.1岗位培训矩阵

结合企业特点,由安全培训行业专家、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及各岗位人员三方组成培训开发小组,共同制定培训需求分析,确保将安全培训专业意见、公司实际安全培训需求状况、岗位员工工作习惯与易接受培训方式有效结合,既符合安培知识结构,又兼顾员工和企业实际需要。培训课程包含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法规要求、生产操作环节、设备设施、场所环境、特殊工艺等内容,适用性覆盖企业全部岗位。将培训内容分配给每个岗位的员工,生成培训矩阵。

2.2针对性培训课程

运用风险识别信息,结合企业现有的《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企业安全生产操作手册》、《技术检保任务书》、《事故事件分析表》、《HSE卡片》、《施工安全教育记录》及安全培训材料等开发如下课程:《企业主要安全风险控制基础知识》,其中主要包括生产作业过程简介、生产作业过程主要安全风险、风险控制措施3部分,总体上介绍了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目的在于让参训人员对企业有所了解,宏观掌握安全注意事项,针对企业所有岗位。《三级安全教育》,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制定,涵盖厂级、队级和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侧重不同级别人员,使其了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等内容。《作业安全风险控制》,针对企业重点作业环节,逐项讲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配以正误对比操作图解和经典事故案例分析,目标人群为一线操作各岗位。《内部维修安全风险控制》,主要规范企业内部维修部门,针对其涉及的维修项目,从操作工具、劳防用品、操作习惯等方面进行培训,培养良好作业行为,避免安全隐患。《委外维修安全风险控制》,针对委外施工承包方和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突出施工过程中企业特有施工要求和环境场所影响,明确双方权责,适用于外来施工人员入厂培训和企业安全监管部门日常培训。《设备设施和场所环境安全风险控制》,重点针对企业作业过程中使用到的设备设施和不同的作业场所环境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设备安全使用、定期检查和故障处理等内容,也有场所环境中能量意外释放和能量隔离的要求。《流体输送工艺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是企业特有工艺的培训,针对性强,操作复杂,危险性高。目标群体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艺改进和工艺评价中具有一定安全防范作用。考虑到参训人员受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为增加参训积极性和趣味性,以上课程均配有专人讲解、视频、漫画、正误操作图片和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

2.3试题数据库

针对以上安全培训课程内容,选取主要知识点编成试题,分别以判断题、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生成数据库,并分配试题难易程度。试题库实施动态管理,内容定时更新,保证随机选取后形成的试卷兼具知识广度与深度。

3安全培训考试信息化

3.1在线培训

员工凭工号和密码登陆后便可见培训主界面,由于培训系统已嵌入原有办公系统中,所以员工在本部门即可随时完成。员工选择本部门下分属的自己岗位,针对分配的课程学习,系统自动记录接受培训时间,达到培训课时要求方可参加考试,避免了安全教育培训课时不达标的问题。

3.2在线考试

安全管理部门提前安排考试科目并配置试卷,确定考试时间、题目难易度、合格分数等内容,并在考试过程中拥有重新配置试卷和强制交卷等权限。员工凭工号登陆考试界面开始答题,试卷题目具有标记和提示功能,易于修改并防止参考人员漏答。答题完成后可自主交卷,或考试时间倒计时结束后自动交卷,交卷后系统同步显示成绩。

4结论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安全培训的精细化管理,得到以下结论:①生产作业的针对性安全控制措施的制定、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安全风险的识别,覆盖企业全面生产作业环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②制作安全培训课程。根据企业员工自身需求与安全专业需求所设计的安全培训课件,能够为每个岗位提供足够的安全知识,员工可以从中学到基本操作、安全风险、危险因素及每项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措施,被强调的典型风险与安全操作对员工有良好的警示提醒作用,这是目前一般企业所使用的安全培训教材及外聘安全专家讲座都很难达到的针对性效果。③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系统。线上接受培训,时间地点更为灵活。对应结课考试,试题不重复,不易造成抄袭,保证了考试成绩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培训考试系统既为员工提供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又有效地减少了集体培训的时间和成本,因而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2

一、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1、各统筹地区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可允许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2、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可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缓缴社会保险费的申请,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失业保险费的缓缴办法仍按《河南省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3、经核准缓缴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应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要求企业提供担保、抵押。

4、经核准缓缴期间,困难企业应继续按规定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在核准缓缴期间,发生职工流动、退休、死亡的,该职工欠缴部分应由企业和职工补齐。

5、困难企业经核准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计收滞纳金。

二、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

6、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基金支付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可在2009年之内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2个月。各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应在认真计算基金结余支付能力的基础上,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制定降低费率的具体实施方案,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7、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基金结余能够支付12个月以上失业保险待遇的统筹地区,可申请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费率调整幅度根据统筹地区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全年缴费金额、申请执行期限等因素具体确定。

8、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统筹基金结余在12个月以上的统筹地区,可一次性适当降低缴费率。困难企业可按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基数。

对2009年退休人员人数超过在职职工人数一定比例的困难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地区可根据当地基金支撑能力允许其在3-5年内分期缴纳风险过渡金,2009年度可按应缴风险过渡金总额的20%缴纳。

9、降低工伤保险费率。基金结余能够支付12个月以上工伤保险待遇的统筹地区,可按照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对属于二、三类行业的企业费率下浮一档或两档:2008年度工伤保险待遇支出总额低于缴费总额50%的,费率下浮一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80%;支出总额低于缴费总额30%的,缴费费率下浮两档到本行业基准费率的50%。

10、各地不得降低养老保险费率。

三、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11、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较多的统筹地区在确保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可通过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试点,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12、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就业专项资金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执行,岗位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上述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上述两项补贴由困难企业按月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并附稳定员工队伍计划措施和相关凭证,由同级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13、困难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实行先缴纳后补贴、先发放后补贴的办法,于批准后的次月起由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划入困难企业银行帐户。

14、困难企业申请社会保险补贴,应提供以下材料:稳定员工队伍的计划措施、符合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上月企业为员工缴纳有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账(单)等。

15、困难企业申请岗位补贴,应提供以下材料:稳定员工队伍的计划措施、符合享受岗位补贴条件的人员名单、上月为这部分人员发放工资的明细账(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上月企业为员工缴纳有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账(单)等。

16、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周密的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备案。严格基金使用的审批、拨付和监督管理。要将向企业补贴的基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基金按规定安全使用。

四、鼓励困难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稳定职工队伍

17、困难企业开展在岗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可由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困难企业可凭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情况、在岗培训补贴申请、培训员工花名册、培训计划等材料,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培训补贴,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直接将补贴资金划入企业银行账户。补贴标准不超过豫财办社〔2008〕231号文件规定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50%,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

五、妥善解决困难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问题

18、鼓励和引导职工与企业依法平等协商,采取多种措施共渡难关。对于困难企业经过多方努力仍不得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可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六、认真做好困难企业认定工作

19、严格界定困难企业范围,本意见所指“困难企业”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的;

(2)已制定稳定就业岗位措施且没有裁员或少裁员的;

(3)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国家限制的行业和企业除外);

(4)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

(5)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规定的其他条件。

20、困难企业的认定工作在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实施。各统筹地区对困难企业的认定可分四批进行,第一批于2009年2月认定,以后分别于每季初认定。各统筹地区对认定的困难企业要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状况,对已脱困的企业及时调整,符合条件的予以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激励机制;薪酬;企业文化

一、经济型酒店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薪酬体系不够健全。一是薪酬总体水平低。目前经济型酒店普通员工的薪酬普遍要比星级酒店员工的薪酬低不少,但是经济型酒店员工的工作压力相对来说更大。二是薪酬结构不合理。当前在我国,经济型酒店大多采取 “岗位等级工资制”的薪酬结构体系,固定薪酬在整个薪酬结构中占的比重非常大,而绩效薪酬能起到激励功能,所占的比重却较小。(2)绩效考核体系不够完善。一是经济型酒店的考核标准不健全、考核的内容不全面,缺乏考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二是绩效考核成绩与薪酬没有紧密联系,这导致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和多劳多得的原则。另一方面,经济型酒店的考核工作太过于粗放,因此考核的结果无法很好的应用于酒店发放绩效奖金,最终使得酒店平均化发放绩效奖金,导致绩效奖金丧失了其应有的激励功能。(3)员工培训体系不够合理。首先是酒店的管理者对员工培训的认识不足。其次是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不足,基本不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导致培训对员工的激励功能不明显。(4)晋升渠道不够合理。当前,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型酒店对员工特别是酒店的优秀员工没有合理合计科学、有效的晋升渠道,导致他们无法看到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5)沟通机制不够畅通。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者一般情况下只注重工作结果,而对内部人际关系不重视,因此说酒店内上下级关系间相互沟通的机制不健全,酒店的管理者和员工都不能迅速得到对自己工作活动评价的反馈,导致工作激情严重缺乏。

二、经济型酒店激励机制的构建对策

(1)优化薪酬体系。一是优化薪酬结构。当前,经济型酒店通常的固定薪酬和绩效薪酬的比例为8:2。通过上一章的分析我认为应当适当拉大绩效薪酬的比例,调整固定薪酬与绩效薪酬的比例为6:4,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薪酬保障性、激励性两大作用的发挥。二是将薪酬与绩效紧密联系。在经济型酒店内,员工的绩效工资数额是由该员工绩效工资标准以及当月绩效考核成绩决定的。本文建议经济型酒店员工绩效工资标准以及数额上相当于该员工岗位技能工资的70%左右。(2)创新酒店的福利体系。酒店福利体系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也包括经济型酒店自己选择的人身意外险、相亲活动、商业医疗保险、餐饮补贴、定时聚餐、俱乐部会费、带薪假期、卡拉OK、住房补贴、旅游、体检、通讯费补贴、交通费补贴等等一系列福利和活动。(3)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体系。一是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在员工的培训内容上,经济型酒店必须从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以及业务能力几方面来进行。二是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经济型酒店的管理者可以利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以及考试等方法对员工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管理者对培训的效果评估完毕后,要把培训结果汇总,为接受培训的员工建立有关的培训档案,对他们未来的培训和晋升有所帮助。(4)构建经济型酒店员工晋升渠道。经济型酒店员工职业晋升道路包括两种:横向设计和纵向设计。横向设计表现在经济型酒店内部的轮岗锻炼,酒店的员工在各部门的岗位之间轮岗锻炼,从而获得多方面技能的知识和收获。在纵向设计中,管理型员工可以依据酒店一线员工——酒店主管——酒店部门经理——门店店长的晋升途径,技术型员工则可以依据酒店岗位的技术等级,由初级技术岗——中级技术岗——高级技术岗的途径进行晋升。(5)建立适度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建立风险金制度。经济型酒店可以建立健全员工的风险责任保证金制度,用做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可能发生的经济案件、责任事故、违反合同等潜在风险时的赔偿以及罚款。二是必要的淘汰退出机制。经济型酒店可以制定员工淘汰退出机制。对于业绩较差、能力很低、职业道德较差的员工直接进行淘汰、免除职务或者取消任职的资格;对于业绩一般,能力一般、职业道德一般的员工给予降低职务或者降低任职资格;对于业绩和自身能力较好但是职业道德不好的员工进行轮换岗位;对于能力和职业道德较高,但是业绩较差的员工进行保留职务或任职资格的处理,观察后续表现再进行调整。

参 考 文 献

[1]徐平,闵锐.我国经济型酒店激励策略研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5)

[2]吴茜,徐超.浅论激励机制在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研究.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4

一、当前操作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自2008年我行实行综合柜员制以来,随着我行综合业务系统、核算流程系统的投产运行,我行核算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通过有效的事权划分、重要岗位分离、事后监督、银企对账、支付密码等手段,全行柜面服务质量和操作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但由于我行现有的部门间职责划分不明确及业务处理流程的限制,仍造成一些风险隐患存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我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不明确,操作风险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现我行的操作风险由总行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部设风险官一名,专职负责全行操作风险。各部室、各分支机构设兼职风险管理员一名,负责各单位日常操作风险的管理。没有设置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或合规管理中心,操作风险管理由风险官一人负责,日常无法对各单位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单位操作风险管理情况通过兼职风险管理员上报的操作风险报告掌握全行操作风险事故及隐患暴露情况,对各单位隐瞒不报的操作风险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很好的行使操作风险管控职责。各单位兼职风险管理员在工作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使得兼职风险管理员在操作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私心,不愿意过多暴露自身工作的缺点及本单位工作中的不足,不能很好的履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

(二)各分支机构会计结算业务管理架构不科学,日常的会计结算业务操作风险隐患不能很好识别、管理

我行各分支机构的会计结算与操作风险控制职能是由各分支机构营业室行使的,第一,各分支机构营业室既承担着本机构的会计结算管理职能,又承担着本机构的营销等任务,日常工作十分繁杂,各机构营业室设置了一名主管结算副行长,负责营业室的人员及业务管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监督会计结算与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第二,分支机构检查、监督人员与管理职责冲突,分支机构日常的检查、监督基本上全靠主管结算副行长负责,既要管理又进行自我检查,容易造成日常操作风险隐患不能及时暴露。第三,总行检查、监督人员不足,不能保证对支行现场检查的质量。总行审计稽核部作为全行内审部门,现有13人,除各分支机构会计结算业务的内审职能外,还承担着全行管理人员的离任审计、各业务条线的专项检查、上级监管部门的临时检查任务及配合全行的外部检查;结算运行部现有专职检查人员3人,承担着对36家分支机构及本部各中心的检查任务;总行纪检监察部作为视频检查部门设有3名专职视频检查人员,通过查看录像对各分支机构日常会计结算业务处理的违规、机关部门违规检查的任务。这种机构设置的缺陷,造成了管理弱化。

(三)未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柜员、分支机构考核体系,柜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操作风险诱发因素上升

目前我行对各分支机构前台柜员的绩效考核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体系。营销任务指标是通过总行的市场金融业务部下达到分支机构后,分支机构往往将这些指标与柜员绩效工资收入挂钩,如完成多少存款、做成几笔小微贷款都会按存量或增量业绩的考核比例得到绩效工资,虽然对前台柜员的日常业务差错,结算运行部事后监督中心有差错率考核,纪检监察部也对违规行为有视频监控处罚,而对日常会计业务结算中差错和事故自查或预警的柜员,或者对无违规、无差错的柜员则没有相应的考核奖励,没有真正体现操作风险防范的价值,使得前台柜员不重视操作风险的防范。

(四)总行各部门对分支机构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的空白点

总行各部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还是按条线进行考核管理,有的业务部门在一些新业务的推广过程中往往是只制订业务管理办法、操作流程,而对新业务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操作风险防范、前台服务、客户反馈等管理缺乏,这就把全行的业务发展和操作风险防范分离,还有的一些新业务在会计结算管理上的归属不够明确,导致与新兴业务有关的会计结算管理文件、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对前台柜员的培训、业务指导不足,各分支机构在前台业务办理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五)有的条线制度建设滞后,部分规定与业务操作系统不匹配,存在漏洞

近期,我行电子银行、小微业务等发展迅猛,国际业务也开始办理,再加上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虽然有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出台,但制度建设没有系统性,对执行的制度没有回顾性完善,部分业务没有严密的流程、办法,形成一些操作风险点。

二、分支机构操作风险隐患的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行虽然不断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分支机构操作风险控制能力在不断增强

但是随着分支机构职能的扩展,有的分支机构管理的职能弱化,职责不清,个别分支机构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欠缺等现象,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问题也常有发生,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行操作风险控制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对分支机构及前台柜员的管理考核缺乏长效机制

我行分支机构会计结算人员及柜员占全行总人数的50%,虽然进行了多次绩效考核办法的修订,但现在还未形成一套科学评价前台柜员的完整考核体系,对分支机构柜员考核存在着各部室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对柜员的考核内容偏重业务,不重视操作风险管理,考核评价指标还不够合理。

(三)分支机构管理人员操作风险意识淡薄

一些分支机构负责人不能正确认识业务发展与操作风险管理的关系,缺乏操作风险意识,只强调业务的开拓与发展,把主要精力用于本机构营销任务方面,对上级监管规定及行内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不严格,造成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有些操作风险隐患得不到彻底根治。

(四)分支机构会计结算人员培训不到位

近年来我行业务发展较快,新入行员工较多,但新员工上岗前培训时间短,到达会计结算岗位后,没有老员工的传帮带,对业务理解不透彻,业务流程不熟练,对会计结算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依靠各分支机构的主管结算副行长组织,一些分支机构主管结算副行长对员工培训不认真负责,柜员业务技能提升慢,使得前台业务办理效率不高。

三、对分支机构操作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一)在分支机构构建全员参与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

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存在于分支机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个工作环节,分支机构每名员工都是操作风险的承担者,也是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执行者。因此,分支机构全体员工都要有操作风险管理意识,每个人在做每项业务时都必须考虑操作风险因素,形成全员的操作风险管理文化,使分支机构每个员工都承担起操作风险管理的职责,使遵守规章制度成为一种文化。

(二)明确总行各部室职能分工,理顺管理职能

总行各部室对分支机构的管理职能不仅仅包括各条线业务的管理,还应该包括各条线业务的检查监督、操作风险防范。分支机构是我行对外业务的一个支持平台,前台柜员是在这个平台进行服务的操作人员。总行各部室在制度的制定、执行、检查上要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明确分工,能够合并执行的,经过协商形成统一意见后向分支机构安排。对本行的新业务,各牵头部室首先在相关部室之间沟通后,明确各部室职责,各负其责,并提前或同步对相关部室和分支机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分支机构新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及时与相关部室沟通,得到解决。

(三)完善会计结算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对各分支机构所有能够集中处理的业务,严格实现集中处理系统控制,通过总行核算集中处理,降低操作风险隐患。二是充分发挥事后监督的操作风险的集中管理功能,利用新的事后监督系统对各项业务处理的过程进行监控、实时预警,形成识别、计量、缓释、控制和处置的系统性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对操作风险的有效识别,提高事后监督效率和监督效果。三是继续做好银企集中对账管理工作,对现有对账系统进行改造,提高重点账户的对账监督工作,增强银企集中对账的有效性。四是强化分支机构现金的管理和监控职能,总行结算运行部要定期调研,加强分支机构柜员的现金动态的监控,严格柜员尾箱现金管理规定,超限额现金必须按规定及时上缴。

(四)逐步建立柜员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合理分配员工薪酬,按业务的复杂度和贡献度设定业务权重,计算柜员的绩效分值,对柜员的业绩进行全面考核。通过考核以岗定酬,充分调动柜员工作积极性。为稳定会计结算队伍,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对于重要岗位的会计结算人员,可根据其岗位职责和操作风险承担程度,对岗位工资拉开差距,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五)加强对会计结算人员的有效培训

对会计结算人员的培训要讲究实用性,强调有效性,以往我行对会计结算人员的培训多次进行,有现场培训,也有视频培训。现场培训,因培训场地限制,造成人多不能保证培训质量;视频培训,因缺少监督,分支机构不重视,有的培训也没有达到预想效果。要继续加大对会计结算人员的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方式,增加业务系统的实际操作培训,提高会计结算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会计结算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操作风险识别能力。对新员工的培训要采取封闭培训,延长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要全面,减少新员工上岗后由于业务不熟悉形成操作风险。

(六)对会计结算业务的检查要保证延续性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5

这次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和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表彰劳动就业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交流各地劳动就业工作经验,研究安排年工作部署。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等各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的同志,紧密围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总体要求,通过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狠抓优惠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全市就业容量,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使我市劳动就业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效,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我市再次被省厅评为劳动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一城镇就业工作扎实推进。

各辖市、区全面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完善目标考核、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切实抓好就业服务,有力的促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发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民营经济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其中“”人员再就业万人,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末又下降了个百分点,就业总体形势基本稳定。

二各项优惠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各辖市、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以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为中心,以再就业援助为重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点,狠抓各项措施的督促和落实,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扶持效用。一是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加大优惠政策落实力度。针对优惠政策落实中的薄弱环节,各辖市、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改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确保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三是继续做好再就业援助工作。按照劳动保障部和省厅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采取结对帮扶、公益性岗位安置、扶持灵活就业等多项措施,积极帮助“”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截止年末,全年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万份,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享受小额贷款人数为人,创业小额贷款总额为万元;享受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的人数为人,岗位补贴额为万元,社保补贴额为万元;享受税费减免万元。

三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各辖市、区按照“新、老三化”的要求,以“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程序一体化”为目标,狠抓劳动力市场建设。全市职业介绍机构共提供就业岗位个,为人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中介成功人次。一是劳动力市场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辖市、区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就业服务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硬件水平,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提供现代化的服务场所。×××、×××、×××通过了“三星级”职介机构的检查评估。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健全。以市劳动力市场为中心,市场网络延伸到每个街道、社区,市区各街道都成立了街道职业介绍所,街道、社区每月举办一次“就业超市”,××年,××、××和××新区共举办就业超市场,开展各类以帮扶困难群体为主题的活动次,真正建成了市、辖市区、街道、社区劳动力市场四级网络。三是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切实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专门召开了全市劳动力市场“新三化”建设现场会,各辖市、区都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地开展了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推动了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我市就业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

各辖市、区以落实市委号文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意见》为主线,按照“巩固成果、扩大增量、有效组织、形成合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协调体系建设。按照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的要求,成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机构。目前,全市各辖市、区机构建设覆盖率达,个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同时在全市个行政村确定了名基层劳动保障信息员,形成了市、辖市区、乡镇、村四级组织网络。二是加强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各辖市、区按照市局下发的《关于下达××年度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逐级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体系。三是举办系列招聘会,送岗到镇。以××年月日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为序幕,全市共有个乡镇举办了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个,使个农民实现了就业。四是开展了百期万名农村劳动力大培训活动。××区开展柳工集团订单式车工电焊工培训、××区谷阳镇开展了电子装配工培训、××区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电脑等培训、××新区举办了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市八桥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计算机和电器技术培训、××区官塘镇和蒋乔镇以农民夜校的方式开展了就业引导培训、××市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培训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五是提高了南北劳动力交流的层次。全市共组织了家用人单位次赴×××地区招聘,特别是月日的招聘会,我市的用人单位分赴×××市的××等县的个乡镇,直接把就业岗位送到×××市农民兄弟的家门口。六是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月系列活动,在全省率先编印了万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简明读本》,免费发放给有培训意愿的农民。同时编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文件汇编》和《××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通讯手册》,受到了省厅领导的好评,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办法,受到了省财政厅的通报表扬。《××日报》用一整版篇幅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色工作作了报道。××年,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完成全年目标的,其中新增本地转移人,完成全年目标的,新增市外劳务输出人,完成全年目标的;我市吸纳苏北劳务人员人,完成全年目标的,其中吸纳对口挂钩地区劳务人员人,完成全年目标的。

五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各辖市、区按照劳动力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后再就业率,××年,全市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万人,劳动者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培训后再就业率达。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以创业促进就业。各辖市、区不断扩大创业培训规模,制定创业培训计划,确保培训人数落实到位,全市共有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创业培训,有人已实现了创业。三是增强再就业培训实用性。大力开展“订单式”、“预约式”等实用型培训,有效利用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优势,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用工单位需求为对象,适时开设适用性、针对性强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先后举办了空调维修安装、电子装配等订单式培训班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人。

六街道(乡镇)、社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全市所有街道(乡镇)按照在××区蒋乔镇召开的全市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现场会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市区所有街道劳动保障所初步达到了“六到位”的要求。乡镇劳动保障所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为所有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和文件柜;××新区丁卯街道劳动保障所结合有城有乡的特点,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区蒋乔镇、官塘镇建成了规范的乡镇劳动力市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前沿阵地作用,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下面还将对他们进行表彰。

(七)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

各辖市、区继续深入贯彻《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措施,加大扩面力度,规范基金征缴,加强对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在做好失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基础上,确保失业人员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并实现了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额的双增长。××年月末,全市共有人次享受失业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亿元,总量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仍然存在。××年全市城镇就业需求约为万人左右,可提供就业岗位约万个左右,供大于需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日趋明显。目前,在劳动力市场报名求职人数小于提供岗位数,尤其是一些待遇偏低的苦脏累工种和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工种很难招到合适人员,但同时市场上仍有大量求职者、尤其是大龄人员难以找到就业岗位。

三是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单一和就业观念不适应,难以满足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创造就业岗位的需求,再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急需放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门槛”过高,贷款手续烦琐,环节过多,落实难度较大;未能给灵活就业人员以法律定义,稳定他们的就业难度很大。

五是技能培训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他们的技能。全市目前从培训数量上看已达万人,但部分辖市、区的就业培训主要以就业指导等引导性培训为主,培训与就业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培训者参加技能鉴定的人数较少。

六是劳动力市场建设进展不平衡。虽然丹阳、扬中、句容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达到三星级标准,但有的地区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不够,劳动力市场的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与目前公共就业服务形势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向基层延伸,特别是向乡镇延伸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七是街道社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进展不平衡。有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未完全到位,有的地区机构、人员、经费没有完全落实,影响了基层平台作用的发挥。虽然我们现在讲都已经“六到位”,但真正做到,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八是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资源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总的来看,××年的劳动就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全市瞩目的成绩,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包含了劳动保障系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基层战线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们还要对××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二、××年劳动就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保持就业稳定增长,探索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一年。做好××年劳动就业工作,对于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劳动就业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党中央及省、市对劳动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年全市劳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就业为目标,以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为主线,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帮扶困难人员再就业为重点,以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为抓手,以落实再就业资金为保障,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努力实现劳动就业服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年劳动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⒈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扩大就业。全年新增就业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万人,其中“”人员再就业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⒉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提高南北劳动力交流的层次。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万人,其中新增就地转移万人,农村劳务输出万人;全市个乡镇每个乡镇至少举办一场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新增吸纳苏北地区劳务人员万人,其中对口挂钩地区劳动力万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组织化程度力争达。

⒊加大就业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全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万人,培训合格率达以上,培训后一定期限内再就业率达以上。创业培训万人,培训合格率以上,成功创业率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以上,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培训率超过。

⒋加快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各辖市、区职业介绍机构“三星级”达标率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创“四星级”职介机构。加强职业指导,进一步提高职业中介成功率,全年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万人次,介绍成功万人次。

⒌加快实施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组织推广和运行工作,进一步完善网络中心建设。市区所有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与市中心实现联网。逐步建立辖市、区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乡镇,并与市劳动力市场联网。

⒍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所有街道(乡镇)、社区均符合“六到位”要求。加快实现就业再就业工作重心下移。积极发展街道社区劳务派遣企业和非正规劳动组织全年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万个。

⒎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年末失业保险参保覆盖率达以上。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和清欠力度,全年征缴基金万元,力争突破亿元。

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各辖市、区必须树立四个理念:就业管理实现城乡统筹的理念,就业服务推进人本服务的理念,就业岗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就业工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统一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强化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继续把新增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重要的政府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考核的管理,坚持定期通报和督查制度。加强目标考核的监督检查,健全自上而下的定期检查制度,开展专项检查;完善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箱、投诉栏,公布举报电话。坚决杜绝为了完成目标而虚报数据。

二完善平台建设,加大援助力度。

进一步完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机构要巩固,人员要充实、经费要保障、制度要规范、服务要到位。年底前,要对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六到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开展以争创“无双下岗双失业家庭街道、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

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作用,切实掌握再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援助对象进行社区公示、登记造册、动态管理。继续实行政府帮扶有就业愿望困难人员就业的常规制度。在进一步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的同时,大力开发社会性公益岗位,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用足用好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劳服企业、劳务派遣企业、社区就业的发展,确保有就业愿望的双下岗、双失业等困难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充分就业。

三加快城乡统筹,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登记制度。为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全市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清理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凡针对进城就业农民设置的行政审批、限制性规定和不合理的收费、登记项目,一律取消,从××年月日起,对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不再实行流动就业证卡管理,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制度,由乡镇劳动保障所对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发放就业登记证,统一标准,统一台帐,统一发证,统一管理,免费发放。二是对村劳动保障信息员实行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合并以后的每个村明确名信息员,负责劳动力资源调查建档、就业信息采集等工作,形成市、辖市区、乡镇、村四级就业服务组织管理网络。同时,对村信息员实行市、辖市区两级财政承担的补贴制度,每人每年元由市和辖市、区财政各承担,年终根据考核一次性发放。三是强化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的培训。整合各类社会教育培训资源,认定一批有特色的,能承担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单位,作为市级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积极探索建立“校企挂钩”、“校校联合”等教育培训与劳务交流相结合的合作模式,推进培训就业一体化。同时建立培训效果考核评估制度,采取培训成果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拨付培训补贴资金,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下一步,将与财政部门联合对××年下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资金进行专项检查。四是举办系列乡镇招聘会。月日全市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拉开了××年乡镇系列招聘会的序幕,今年要充分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优势,积极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各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全市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要至少举办一场招聘会,市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将定期通报招聘会举办情况。五是协助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根据劳动保障部和省厅的要求,抓好春风行动,会同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依法维护民工合法权益,改善用工环境,督促各类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农村劳动力要签订劳动合同,依照《××省社会保险征缴条例》的规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提供安全保护,保障其休息、休假。

四强化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按照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作的要求,在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在推进就业服务专业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就业培训机构在就业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对下岗失业人员继续开展免费再就业服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主动适应市场,落实“新三化”就业服务标准,广泛开展特色服务,要坚持现场招聘和网上招聘相结合的办法,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中介成功率要建立和完善定期招聘和专场招聘相结合的招聘制度,密切联系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面向大学生、技术人才、妇女、转业干部、困难就业群体等专项招聘活动,提高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水平努力拓展劳动保障事务服务领域,坚持求职登记、招聘服务、劳务、跟踪管理“一条龙”服务模式,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认真做好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报告和工资指导价位工作,定期公布职业供求状况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进一步发挥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的辅助作用,利用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开展免费再就业服务,积极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做法,全面落实免费再就业服务补贴政策。

五提高培训质量,提升技能素质。

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培训专业,强化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充分发挥免费再就业培训补贴的政策效应,鼓励推动全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再就业培训。重点抓好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就业率和就业的稳定性。继续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扩大劳动预备制培训领域和覆盖面,加快提高初、高中毕业生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培训机构自身建设,完善培训条件,努力培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发挥龙头作用。

结合创业扶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催生和培养一批小企业创办者和自谋职业者。形成以培训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机制。加强培训师资的建设,建立一文高素质、专业化的创业培训教师队伍和专家队伍,提高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

六加大失业保险扩面力度,强化基础管理。

一是进一步加强失业保险的扩面工作。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保持参保人数增长态势。要做好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工作,从××年月日起,全市所有事业单位要全部参加失业保险。继续做好改制后民营企业的参保工作,妥善解决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接续问题。要结合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度,逐步将农民工纳入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失业保险政策。二是进一步规范失业保险费缴费基数,加强稽核工作。企业的缴费基数不低于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不低于医疗保险,加强失业保险的稽核工作,今年要对部、省属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的稽核。继续加大失业保险清欠力度,制定清欠计划,减少陈欠,避免新欠。三是严格规范和合理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有条件的地区,在留足失业保险备付金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基金投入用于促进再就业,也可用于街道、社区网络运行和维护费用等。要加强对失业人员申领失业金的管理,加快推行定期申领制度。

七发展服务企业,增加就业容量。

认真总结推广社区就业、非正规就业组织和劳务派遣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经验,充分运用再就业优惠政策,努力开辟再就业门路。积极发展街道劳务派遣企业,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规范企业用工、参保、缴费行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正确引导和鼓励发展门槛低、包容性大的灵活就业,支持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再就业,推动服务型、商贸型企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劳服企业管理水平,加快企业发展,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

八积极筹措资金,切实发挥作用。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督促财政设立“再就业资金专户”,足额预算安排和拨付再就业资金。进一步合理安排使用再就业资金,充分发挥再就业资金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的作用。积极发挥再就业资金在保障街道和社区信息联网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作用。失业保险基金己出险的地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补充失业保险基金的不足。同时,用足用好各项省拨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九强化基础管理,健全统计制度。

进一步发挥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在统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录入工作,形成系统的资源数据库,增强数据的真实性,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和跟踪调查,适当采取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方式,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劳务输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典型事例,通过典型引路,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着重宣传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树立劳动保障部门的形象。要深入企业、社区、农村,把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有关基层单位。各辖市、区要建立常规宣传制度,在政府主办的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加强宣传,形成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全社会关心支持、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做好本地宣传工作的同时,各辖市、区还要做好信息的上报工作,及时把本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新思路、新想法向上级部门报告,便于我们及时总结推广,指导全市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三、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

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这对我们既是一种鼓舞,说明党和政府继续对就业再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推动全市劳动就业工作再创新绩。具体到就业再就业工作,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我认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就业管理机构还要提高下面四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的能力。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就是落实各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建立政策的长效机制。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群体、提高劳动力素质,都要靠政策的扶持和激励,因此,国家才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好的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就发挥不了作用,也就不能体现我们党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所以,大家要抓住落实优惠政策这个重点,在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发挥作用。

二是加强开拓创新的能力。前面,我们分析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确保就业工作的协调、持续发展,就要增强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化,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更新,工作思路要调整,工作方式要改进,要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希望全是市各级劳动保障系统都要加强主动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不断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是提高以人为本的服务能力。各级就业管理机构是劳动保障部门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窗口”。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服务中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下岗失业人员为本。必须时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正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的困难和需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制订政策、措施、办法,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中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效率,简化程序,不断提高群众对劳动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增强协调配合的能力。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必须靠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利用各类资源来推动工作。既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又要密切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争取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比如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涉及工商、税务、财政等等部门,享受政策的第一关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审核,但我们不能审核完就不管,而是要积极主动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帮助用人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尽快享受到优惠政策,并对落实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掌握和了解。对享受政策的具体操作程序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协调解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优惠政策的扶持效应。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6

一、1—6月份的工作实绩

1.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截止到6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980个,占目标任务的54.2%,比去年同期增长17.9%;成功推荐劳动力3620人,占目标任务的55.7%,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再就业培训1824人,占目标任务的60.8%,其中创业培训173人,占目标任务的57.7%,比去年同期增长92%;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30人,占目标任务的58.6%;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12人,占目标任务的52.7%,比去年同期增长9.1%。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征收养老保险费3577万元,占目标任务3968万元的90.1%,比去年同期增长82.8%;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598人,原创:占目标任务3150人的50.7%,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征收失业保险费126.5万元,占目标任务220万元的57.5%,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801人,占目标任务1500人的53.4%,比去年同期增长147.9%;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员2568人,占目标任务5000人的51.4%,比去年同期增长91%。涨渡湖、龙王咀农场的养老保险工作进展顺利,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到退休费,保证了农场职工的利益,对农场的综合配套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工伤保险已组建工作专班,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着手制定我区的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3.其它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半年来,在全区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完成在岗职工培训1108人,组织实施技能鉴定405人;劳动关系协调处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共受理劳动保障争议案件21起,结案14起,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鉴证劳动合同676份,新签订劳动合同鉴证率100%;共年检用工单位160家,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20份,催缴社会保险费60万元,追讨农民工工资30余万元,清退童工13人。及时化解了各类劳资矛盾,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半年以来的几项亮点、重点工作

1.为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春风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省劳动保障厅的通报表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2月23日在邾城、3月23日(花朝节)在旧街,组织举办了两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到现场求职的人员有5000多人,现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2012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的成功举办,给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了实惠,得到了全区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2.进一步强化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举行了专场培训。5月8日在阳逻、5月25日在邾城,举行两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专门培训,免费为660名下岗失业人员讲授纺织、服装裁剪、烹饪、计算机、市场营销等易学、实用的专业知识,并为此次培训专门组织编写了实用教材,培训后,根据下岗失业职工的具体情况为其推荐了合适的岗位,为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截止到6月底,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全部超额完成目标,扩面征缴工作进展良好。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意见》,由区级领导带队,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力,各相关职能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从目前工作看,社会保险扩面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三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147.9%、91%,效果十分显著。

4.切实抓好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春节前,我们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在区直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主动做好这项工作,共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30余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5.切实做好阳逻地区企业的劳动保障的跟踪服务工作。今年来,针对阳逻地区企业反映的招工难等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我局迅速成立由班子成员带领队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对口联系3—4个企业。采取上门服务、电话联系、请进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服务,帮助对口企业解决了政策落实、劳务纠纷、员工培训、社会保险等疑难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主要作法

1.继续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

强化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加强对新增就业岗位、落实扶持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主要工作指标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落实新增就业岗位。围绕制造业、阳逻开发区、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继续挖掘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制企业以及社区加工业、社区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创业氛围,落实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探索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四项补贴、优惠证发放等政策,不折不扣地抓好了政策的落实工作。并即将启动扶持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职业中介行为,依托街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继续开展劳务洽谈活动和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到社区的“四送”活动,原创:形成制度,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开拓市外、境外就业市场,积极发展劳务派遣、职业介绍以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成功举办了两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

2.加快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今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地税、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措施,拿出具体办法。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配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制定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积极探索我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失业保险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失业调控。规范医疗保险管理,以基金监管为中心,完善医疗费用定额结算办法,进一步落实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简化管理流程,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3.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我们将培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开展了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师、技能培训。当前,我区振兴工业、发展制造业,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队伍。目前特别是阳逻开发区技术工人短缺,因此,我们进一步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帮助企业开展对口培训,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随着我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再就业形势有所缓解,但就业总体压力依然很大。随着我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加快和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推进,随着全区招商引资、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重点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内失地、半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经济和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正逐步凸现,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加上每年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需要,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依然突出。

二是社会保障意识不够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宽,社保基金支持能力相当脆弱,缺口呈逐年增大趋势。据测算,今年全区需要支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800万元,区政府下达今年的征收目标任务是4500万元,按100%地完成政府的征收任务计算,除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当年缺口将达到2500万元,支付压力巨大,形势十分严峻。鉴于目前新洲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现状,我们将努力做好有关协调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尽快将远城区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

五、下半年完成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推进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抓管理,出效率,重目标,见成绩。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今年对劳动保障部门的目标已下达,也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下半年,将继续强化目标管理,紧紧围绕各项目标做工作,克难攻坚,开拓进取,确保今年目标的完成。

2.贯彻区委提出的工业兴区和“三区”建设的方针,切实履行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

紧紧围绕区委的方针,切实履行工作职能。随着我区开放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阳逻开发区进驻企业的增多,开工建设项目的增多,目前阳逻开发区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员工紧缺,我们将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针对开发区的需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培训、“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使众多的城乡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术型”、“智能型”转变,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

3.完善社保制度,不断健全社保体系,打一场社会保险的扩面攻坚战。

过去几年,社会保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工作已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时期,主要问题就是基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基金难以支撑。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把社保扩面当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专班的带领下,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继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简化程序;做好工伤保险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年内启动工伤保险。

4.加大职业推介力度,发挥街镇劳动保障所的纽带作用,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大力发展打工经济。

借“春风行动”的东风,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劳务输出主渠道作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我区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大限度地吸收、掌握用工信息,深入街镇村组进行劳动力资源调查,宣传用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原创:

5.以贯彻《条例》为契机,继续做好稳定工作。

劳动社会保障工作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职工群众十分敏感,来不得半点疏忽,各科室要学习贯彻《条例》,做好来信来访接待工作,确保稳定。我们将继续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宣传政策,耐心说服,使矛盾得以逐步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7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促发展”的要求,通过招大引强、项目推进,增加就业容量。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要把产业发展、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本地城乡劳动力就业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要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更多支持,主动积极地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优先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企业,落实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税费减免、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社会服务等扶持政策,保护和支持企业发展,努力扩大就业容量。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

二、鼓励各类企业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职工队伍。对一次性裁员20人以上或者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企业,裁员方案应提前1个月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后,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企业要认真履行法定裁员程序,足额支付职工的经­济补偿金,对困难企业可以在企业和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需要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为新一轮发展储备技能人才。

根据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需求和意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技能水平。对经­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实现稳定就业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给予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培训补贴和全额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培训期限长、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可适当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所需资金从农村劳动力培训券补助资金或地方安排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资金中列支。对经­高考进入普通全日制高校学习的本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在其毕业后一年内,进行失业登记未能实现就业,参加户籍所在地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不超过每人1000元的培训补贴和全额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

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5号)精神,落实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适当提高职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对吸纳享受最低生活保障、“4050”人员、特困职工家庭、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残疾人、连续失业一年以上、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企业缴费部分可享受全额社会保险补贴;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企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50%给予岗位补贴;政府公益性岗位招用上述人员的,按照不低于1.2万元/人年的标准,由财政全额给予补贴。对当年吸纳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员,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吸纳人数,按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标准,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的额度发放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再就业,按国家税收优惠有关规定和程序给予税收减免。

四、实施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各县(区)在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失业待遇的前提下,对外贸出口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减薪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保证不裁员或裁员比例低于企业职工总数10%、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未发生往年欠费、用工人数在50人以上的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企业缴纳部分,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全额补贴,补贴执行期为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组织职工开展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经­企业申请,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给予不超过每人500元的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执行期为年之内。

五、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

各县(区)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允许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应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为年之内,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具体程序是由企业提出缓缴申请,经­县(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地税、财政部门确认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由相关企业与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税部门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地税部门可要求企业提供必要的担保或抵押。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加收滞纳金。困难企业的社会保险往年欠费在年内无力清偿的,可继续签订缓缴、补缴协­议,缓缴期内不加收滞纳金。

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政策,取消落户限制性规定,鼓励各类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发基层公共社会服务岗位,基层教育、卫生、劳动保障服务等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年起在全市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全面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各项扶持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为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人事等公共就业服务,免收服务费用。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工作,完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资助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给予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支持。

七、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建立健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长效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力度,努力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将公共安全保卫、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秩序管理以及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保健、托老、托幼服务,社区劳动保障、工商、公安、交通、城管等协­理服务,社会公益电话咨询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服务等纳入公益性岗位范围,增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能力,所需资金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八、大力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发〔〕137号)精神,坚持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方针,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加快完善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创业服务。在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市、县(区)两级分别成立“公共创业指导中心”,配备人员具体承担创业培训宣传推介、示范性培训、培训指导和创业服务等工作。积极为有志创业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实习、创业孵化及项目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全面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帮助更多的城乡劳动者创业。重点帮助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军队退役人员、就业转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免费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创业实习、创业孵化及小额贴息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各县(区)要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小额贷款担保资金,提高个人小额贷款额度,将个人新发放的小额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5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个人申请小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据实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给予50%贴息。

九、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市、县(区)财政要根据创业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安排创业引导资金,用于创业培训、初次创业补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型城市创建等。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干预创业企业的正常经­营,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乱培训。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就业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和办证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实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服务承诺等,开辟创业“绿色通道”。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政府投资、鼓励社会参与等方式,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设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创业示范街,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政策扶持。

十、建立完善就业信息收集反馈机制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当前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建立面上企业普遍联系和困难企业重点联系制度,加强相关统计监测工作,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和工作应急机制。扩大失业动态监测范围,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完善监测点选择办法,将季度监测改为月度监测,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的监测和统计,及时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制定落实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的动态跟踪调查,依托城乡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农民工返乡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外出农民工就业状况和返乡情况。完善失业登记制度,将已在用工地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加强失业调控,严格执行企业裁员规定,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应事前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对因就业和劳动关系调整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做到快速反应,及时介入,妥善处理,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关停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保险岗前培训总结篇8

一、允许困难企业暂时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

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欠费不超过6个月的困难企业,允许在2009年之内缓缴五项社会保险费,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和职工缴费年限连续计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继续享受。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加收滞纳金。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申请缓缴社会保险费的,须经工会或职工同意,经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地税、财政部门报区政府同意后,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汇总并经市政府审核批准。经核准缓缴的单位应当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并提供担保、抵押。

二、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

根据我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参照市区有关降低社会保险费费率做法,在2009年至2010年内,将失业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由2%降为1%(个人缴纳比例不变);在2009年内,将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由9%降为8.5%(个人缴纳比例不变),企业工伤保险在现行的差别缴费比例基础上降低0.1个百分点,企业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由1%降为0.9%。

三、努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企业因贯彻《劳动合同法》需要补缴社会保险费的,降低滞纳金征收标准。

企业新增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标准由1500元降至1000元,期限延续到2009年底。划拨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分期划拨;不能按原计划如期划拨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困难企业,经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批准后,可适当推迟划拨;对特别困难的企业,可以推迟纳入社区管理,时间最长为12个月。相关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照常办理。

继续推进农民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5?10级“老工伤”工伤医疗费纳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四、适度提高职业介绍补贴、岗位补贴

职业介绍机构免费成功介绍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职业介绍补贴标准提高到100元/人;介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补贴标准提高到180元/人;免费成功介绍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并签订三个月以上劳动合同、按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补贴标准提高到80元/人。各类用人单位吸纳相关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岗位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0元。

五、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功能

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承诺在本年度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在2009年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社会保险补贴标准为企业缴纳部分,岗位补贴标准为我市最低失业保险金标准,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对连续五年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改制等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组织职工开展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并参加考核鉴定的,在2009年内可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适当安排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对依据《企业破产法》实施破产、法院已受理进入重整程序、职工生活确无保障、以往年度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按照我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发给困难职工不超过6个月的生活补助费,所需资金从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

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本区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领取营业执照的,可按规定一次性领取其应该享受的失业保险金。

六、延续现行的就业优惠政策援助就业

2009年内,通过继续在《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登记证》上作记录的办法,延续现行的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

将2007年底“4045”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截止的时间延长1年。对就业困难对象特别是新增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的人员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和零转移家庭。广泛采集和挖掘空岗信息。建立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目录,公益性岗位资源优先用于满足城乡困难群众的就业需求。

七、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缓解阶段性就业压力

鼓励企业按规定提足用好职工培训教育经费,开展以提升技能等级为主的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就业稳定性的提高。

困难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等特别培训的,相关要求及补贴标准按《关于帮扶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实施特别培训工作的意见》(*政发〔2009〕25号)执行。

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指导培训,按照每人30元给予补贴;每年可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补贴标准和办法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统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意见》(宁劳社职培〔2008〕1号)执行。

引导和鼓励本区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培训期为一年,高中毕业生培训期为半年,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2009年内分别给予1200元、600元培训补贴。补助办法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统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的意见》(宁劳社职培〔2008〕1号)执行。

八、大力推进创业型城区建设,积极实施“个十百千”创业工程

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一个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全区打造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创业园,培育十名优秀创业典型,扶持一百名劳动者成功创业,带动千人以上实现就业。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及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等各类群体创业。力争用3-5年时间将我区打造成为创业环境优良、创业能人辈出、创业服务配套、成功创业人数众多以及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大幅增加的创业型城区。

全面落实有利于失业人员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上限提高到5万元,规模较大的可提高到10万元;从事微利项目自主创业的,由区财政给予全额贴息,从事非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失业人员实现自主创业成功后,一次性给予4000元创业补贴。加大对创业项目征集、开业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的扶持力度。鼓励开展创业能力培训。

政府在安排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实施重大项目就业评估论证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

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各类用人单位多招聘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发基层公共社会服务岗位。继续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完善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等创业扶持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九、实行劳资平等协商,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宽松环境

执行企业裁员规定,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应提前15日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2009年内,企业需一次性终止解除劳动关系30人以上的,应提前15日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困难企业经过多方努力,仍需要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在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依法平等协商一致后,可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协议。困难企业拖欠职工加班费,如及时、集中支付确有困难的,经平等协商可与劳动者签订分期支付协议。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群体性、突发性劳动争议案件,尽可能采用简易程序,做到速调、速审和速裁。坚持教育整改与处罚相结合,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处理做到事前告知,注重整改,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

十、指导企业合理制定工时制度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因企制宜制定工时制度,在符合基本条件、方案切实可行、劳动者权益又能得到充分维护的前提下,简化审批程序,按照企业注册登记地实施属地化审批和后续监管,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许可,为企业因生产任务不均衡调节工时、依法合理地减少人工成本支出,提供就近就便快捷的服务。

十一、建立就业失业监测信息直报及应急处理机制

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动态监测制度,实施农民工返乡和企业用工情况布点监测制度,对农民工返乡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监测,重点监测用工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数量增减、降薪、放假待工等情况。对因就业和劳动关系调整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做到快速反应,积极介入,妥善处理。要特别重视和处理好关停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实行欠薪报告制度,实施日常监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十二、规范困难企业界定的条件和范围

本意见所指“困难企业”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但恢复有望,暂时难以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已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且没有批量裁员的;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市、区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困难企业认定由政府统筹考虑,在突出重点、总量控制、动态监测的前提下确定,由区劳动保障局会同财政、中小企业局、地税等部门负责报区政府研究决定,汇总报市政府审核批准。

上一篇:在校期间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毕业自我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