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7 19:28:50

校园心理论文

校园心理论文篇1

教室环境的美化与设计中对于教室光线、色彩以及地面、课桌椅的摆设的环境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日光灯的照射和太阳光反射到教室的自然光的舒畅柔和度,白天应该采用自然光,靠南的窗户挂窗帘,这样的环境对于学生的视力保护、学生不容易犯困并且可以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上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教室内部色彩,如天花板一般是浅色系,最好是白色,这样干净舒服,还可以使得教室的反光更强,消除视力疲劳;课桌的桌面冷色,以及洁白干净,能让学生产生冷静和清爽的感觉,可以安静地学习,烦躁的情绪就会大大降低;地面的厚重、安全的感觉和课桌椅的摆设,座位排列的空间形式体现的次序感、各种装饰物品的摆设井然有序等。这样的教室环境,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教,这样的师生互动积极性都会得到增强,心情愉悦,坐在这样的教室里,9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且学习累了,教室的环境给自己是一种美的熏陶的环境,一个自然宁静的氛围的营造。

二、校园与教室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可靠保证

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4点钟就有人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着一起学习的同学,这样的学习环境,每个人都会热爱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使得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主动去学习,愿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充分发挥校园墙报、标语、板报、宣传栏的宣传、鼓励的作用,一些好人好事、先进事迹。

2.和谐的教室人文环境营造有助于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最佳的心理环境

教师的环境布置过程其实就是人文环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教室布置过程就可以完美地将教育渗透其中。精心地布置教室,教师只是参与期间的指导者,布置完之后,师生之间是一个思维与想法的碰撞,师生之间得到了交流并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宁静优雅、干净温馨、全班同学思想汇集的教室,无形中让学生保持地面整洁、窗明几净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有一个好的道德修养。

三、结论

良好的校园环境、适宜的教室气氛、理想温馨的环境以及师生环境的营造等能够使得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情境下学习与生活,避免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压抑的心情,影响学习效率。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很累的事情,精神上的疲劳比身体上更让人难以排解,如果让人在令人厌倦的环境下学习,真的会使得学生不良的情绪,难以调节。这样的设置反而失去了美感,失去了价值所在。综上所述,营造良好的校园与教室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真正能做到“润心细无声”之效,和“随环境潜入心灵”的“潜移默化”之目的。因此,美的校园环境的创建,以及和谐有价值的教室环境的布置,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发挥环境的积极影响,无形中达到了育人的作用并实现了最高境界的教育。

校园心理论文篇2

人的性格的形成,先天遗传占有较小比例,大部分是靠后天习得。班级同学每天的行为表现会在不知不觉中相互产生影响,特别是优良意志品质的陶冶。调查发现:约45%的学生会在有心事时找同学倾诉,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学会找信得过的同学倾诉,这不仅有益与我们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同学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1、校方应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强小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校方在小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中国学校是由学校建立并实施日常的管理,要想全面细致的搞好小学生的校园文化,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方必须积极努力,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

1.1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构造美丽校园文化氛围。美好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校园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的建造,只有美好、舒适的校园环境更能让学生有“家”的温馨感觉,校园文化建设才更能得到学生的重视和支持,才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室里、走廊上,悬挂学生的优秀作品,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张贴有关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的格言警句,可促进学生树立道德及责任意识。

1.2继续改进和完善校园各项规章制度

在思想道德建设上,我们要以不带有约束性的正面引导为主要手段,但还要制定各种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首先,《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这样的基础规范要紧跟实际进行动态修订,其次,要制定更加详细和实际操作性更强的标准,促使学生行为主动化和自律化。并且要不断对这些制度进行反思,及时的修订完善,让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2、学生自身和教师应做的努力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要想全面深入地建设小学生校园文化必须要充分发挥小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同时班级的干部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2.1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创造良好物质环境。良好的精神面貌离不开清洁舒适的自然环境,在舒心的环境中,小学生的精力会更加充沛,行为也会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应提高学生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努力营造干净、舒适的校园环境。

2.2充分发挥学生楷模带头作用

学生楷模映射出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校园价值观,他们为其他学生提供可资借鉴的成功范本,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他们也是学生与学校情感沟通的中介桥梁,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找到行动的抓手,规范自我言行,强化自身价值观,体现良好的学校精神风貌。

2.3努力发挥教师的作用

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担负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合格人才的繁重任务,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言行均会影响小学生行为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2.4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将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为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真善美,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能更好地自我成长。要注意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创新性,要能满足不同特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求。

3.结语

总之,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并且当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还需要更多的人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探索,才能总结出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的措施,才能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校园心理论文篇3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

随着近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大学陆续投资进行新校区的建设,在校园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校园环境景观的建设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新建成的校园往往只是表面看上去很美,却缺乏生机和活力,许多广场绿地成为摆设,很少有人在其中驻留和活动,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时没有考虑使用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没有处理好校园环境和使用人群的关系。因此,本文将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去,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满足师生行为心理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一、环境心理学概述

1、理论发展

环境心理学最初产生于美国。布鲁斯威克的知觉理论认为人们在构建环境时知觉起着积极作用,人们理解环境的感觉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这一理论观点是当今阐述个体知觉环境信息过程的理论先导。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内部对环境的表征是决定其在生活空间运动的关键因素,这种内部表征归根结底取决于个体对物理环境的知觉。总之,人类行为与物理环境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些观点为现代环境心理学理论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勒温的学生巴克和赖特,1947年创建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研究机构―――中西心理学田野研究站,专门用来研究真实世界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从研究中产生出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生态心理学是环境心理学的先导,它强调在自然情境中自然发生的行为,强调物理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末,巴克等人在中西心理学田野研究站对自然定居点中居民的行为进行生态学研究之后断断续续有一些理论研究; 20世纪50年代霍尔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对个体使用空间进行了研究; 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对城市表象和环境认知进行了研究。这些理论研究都为环境心理学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2、环境心理学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研究的是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心理学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物质环境有力地影响着人的行为,同时人作为环境的塑造者和使用者,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生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反应,并在长期的共生和演变中,或是改变环境适应自身,或是改变自身适应环境。

3、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1)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知觉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知觉。空间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成的过程,个人通过此过程获取日常空间环境中有关位置和现象属性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码、储存、回忆和解码。一个容易辨认的环境应有明显的路径、明确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

(2)唤醒理论

环境刺激对人产生的直接效果是提高唤醒水平。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情绪形式共同决定了情绪的状态。周围环境的情感性质是个人与环境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了和场所相联系的心境与记忆的主要因素,也影响个人当时的情绪、绩效。

(3)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个人空间

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0.46m)、个人距离(0.46~1.22m)、社交距离(1.22~3.66m)和公共距离(>3.66m)。在环境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舒适距离。私密性包括4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领域有3个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领域有2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性。

二、环境心理学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对于校园景观,首先要明确其使用的主要人群是学生和教师,行为模式主要是学习和教学,还有平时的教学交流和课余休憩活动,因此,在校园内创造的环境要以服务于师生,为师生创造优美的环境为目标。

1、构建校园景观特色,增强师生的“归属感”

从心理和行为角度看,校园的特色会使师生唤醒和愉悦,因校园环境与众不同而丰富了师生的生活,增加了师生的探索,有助于广义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师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同时,特色还具有充实本校师生内心的作用,使之因“与众不同”而产生自豪感,促进师生努力去实现个人或群体的奋斗目标。因而校园特色为该校师生所共享的,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校园景观设计不能脱离校园本身的特色,应力求使景观设计与当地文化、校园文化相渗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园林景观,使校园环境景观成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能够直观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内涵、学校类型及办学特色。根据本校的校园文化,确立本校的校树或校花,加强某一种或几种植物的景观建设,使其成为代表景观。例如武汉大学的上千株樱花驰名中外,每当樱花盛开时游人如织。

2、把以人为本作为校园景观的设计原则

在视觉方面,可布置一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标语用鲜花或色草装饰在校园明显位置上,既增添校园美感,又可以作为学生人生修养和奋斗目标;还可以在校园内设计体现学校历史传统的景物和雕塑,如纪念碑、塑像、亭阁等,既增加了校园美的风景,又使师生对校史有更多了解,增强爱校、爱国、爱科学的热情。在听觉方面。

3、合理功能分区,从私密角度看处理好不同的空间需求

为了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应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按大小、位置和功能一般可分为核心景观区、区域性景观区和组团院落景观区。核心景观区往往是校园中最有活力、最具特色的部分,集中体现学校的形象及文化内涵,也是学校最主要的公共空间和人群的积聚中心,通常与校园的主体建筑共同组成校园的标志。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也是大学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的形象,还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而这种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塑造”过程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大学校园环境景观的熏陶。因此,在进行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时,应该从环境的使用群体―――高校师生的角度来分析校园环境,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使校园环境真正满足师生的行为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3.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李齐,探索高校校园规划发展趋势――复合型校园规划理论与实践[D].天津:天津大学,2004.

校园心理论文篇4

论文摘要: 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关注、思考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自身内在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应承担的责任。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1.校园物质文化也叫做外显文化,它是以某种文字符号为载体,将大学精神显现于校园的各种标记物之中,如:以标志化的外化形态表达办学理念和精神的校牌、校徽、校服、校歌、校刊校报、橱窗、板报、雕塑、学校建筑、教学科研设备设施等。

2.校园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创新发展。

3.校园行为文化指学校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行为,它包括学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以及后勤保障工作等。它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化娱乐活动、科技学术活动、社会实际活动等。

4.校园精神文化是高校的内隐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组织活动显现于外。它包括学校所有成员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舆论氛围、心理素质、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风学风等。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1.有利于用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高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的文化必然会去占领。建设好高校的校园文化,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可对学生直接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和灌输。寓教育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之中,既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又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3.以广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为基础进行的,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学校可以利用各种文化设施,开展各种活动,如电化教学、各种知识竞赛活动、科技咨询、学术讲座、影视评论、文艺沙龙、文化培训以及各种技能训练等来增长大学生们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2.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是艰苦的,面临着各种问题,心理压力较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增进身心健康。

3.有利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高;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参加文化、艺术活动,提高生活品位。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1.高校是全社会重要的文化区,高等教育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对全社会文化建设将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2.高校的教师是高素质的文化群体,担负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其言行举止对整个社会、整个社会群体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教师无疑是一种积极的熏陶过程。

3.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不仅在全社会青年中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在他们走向社会后,亦必将在全社会起着积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他们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深入开展高校校风建设

要在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扎实开展师德教育,积极建设“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优良校风。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努力建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

(二)精心组织高校校园文化活动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比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积极开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

(四)重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使校园的规划、景观、环境呈现一种和谐美。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积极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文明系处的评比活动,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上等情趣低下的活动,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多种独特的正向功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高校在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师生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慨.试论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3-03-04.

[3] 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廖健春.大学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承、差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10).

校园心理论文篇5

论文摘要:文化育人历来都是教育工作的一项核心内容,其滴水穿石、润物无声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可和重视。对于校园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对于发挥校园文化衍生出的强大文化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突进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仰山学校为例,对校园文化的深层次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所在,建设卓越的学校文化不仅可以使学校形成独特的办学个性,更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引领动力。造就真正适应时展需求的人才,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研究校园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对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界定

查尔斯·赫梅尔在《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基本方向来源于文化。”可见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现象之一,与校园是同步产生、同步发展的。随着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文化的多角度研究,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扩大。例如美国学者W·华勒认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校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和它的价值和行为体系,构成了校园文化”。从这些观点来看,其主体内容大致相似,而研究的侧重点却各有不同。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为《文化教育学》一书中给出的概念,即:“广义的,校园文化泛指办学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校园文化指校园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包含理念、目标、制度、传统、校风的综合体现。”

二、校园文化的三个组成层

校园文化如果进行细分可概括为三个组成层。即:物质环境外显层;制度文化中间层;精神文化核心层。其中,物质环境外显层是校园文化的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泛指校园环境、布局设计、教学设施等硬件设备以及可以显现的一切文化体育活动。这些可见、可闻的硬件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制度文化中间层,与物质环境外显层比较起来,更接近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校园制度、管理规范、行为文化等部分,是校园文化保障的重要部分。精神文化核心层是不可见但最为重要的,主要包括校园师生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其育人和身教作用最为显著。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体现

1.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优良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是一个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微妙过程。其功能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对教师也具有教育功能。其文化核心能够自然地渗透到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中,并影响其行为表现。

2.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其人生理想、性格、价值追求都是多元化的,而校园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集体意识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校园文化是在多年的传承和创新中积累形成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在团结师生,凝聚力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校园文化的传播功能。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社会主流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在进行文化传播中,能够达到宣传校园品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作用。

4.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在管理和领导更加规范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阵地。正确的引导方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在成长期的学生尤为重要。

5.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校风等内容对广大师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调节作用。对于促进学校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转贴于

四、仰山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物质文化氛围的营造。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反映。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因此,在校园文化的营造中,物质文化必须进行精心规划和创建。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仰山学校在传承“金溪,孕金气而财富聚;秀谷,育秀士而人才兴”的基础上,加大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力度。学校教学楼、综合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建筑气势宏伟,错落有致,造型大气而不失其灵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拥有32个教室的综合楼,建有专门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16个功能教室,各教室设施完善,功能先进。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运动场地和设施一应俱全。校园绿化率已达68%,园内曲径通幽,景色宜人。文化长廊,别具匠心的古诗灯箱精彩纷呈,为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2.校园精神文化的塑造。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灵魂,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是学校本质、个性、面貌的综合反映。在校园精神文化塑造方面,仰山学校努力做到教学、教研、师生管理的“人本化”,发挥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从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入手,把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积极促使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在互帮互助中提升教师的教育艺术。同时强调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关怀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去建设学生观念文化和活动文化;营建了以“传承文明、启智求真”为核心的书香校园文化,推出了一套理念文化、六大载体文化、四大知识点,理念文化有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组织了以“诵经典、品书香、塑人格”为载体的德育工程,开展了“文明修身,争做合格小公民”、“放飞绿色希望,拥抱美丽家园”等主题活动。校园随处可见的温馨小提示,校园明星追追追等设计,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校园文化与整体规划的结合。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具体性、层次性、全面性等特点,应统筹兼顾,全员参与,持之以恒。仰山学校将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科学安排诵读内容,开展“一至五级”的考级活动。师生全程参与,全情参与,诵读热情日益高涨。为了让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仰山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了个性化的“教师成长档案”,涵盖的板块有:规划、教学、学习、研究、反思、评价、指导、管理等八个方面。坚持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将校园文化与学校及师生的健康发展做到了有机融合,形成学校特色就是在建设校园文化。学校特色是文化的、内涵的、品质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五、结语

校园文化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在对校园文化深层次结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后,我们可以从仰山学校“扬仰山精神,创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建设手段上,找到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合理的对策,达到建设卓越的校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2]林清江.教育社会学新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校园心理论文篇6

(一)英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英国国家高等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活跃的头脑、能积极理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正确理解现实世界中国家、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类的成就和抱负。认为大学除了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外,更要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渗透、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精神和人文氛围等环境。从整体上而言,高校师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由于从小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环境的良好的熏陶和影响而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向上,校风学风的情况,师生的凝聚力,,人生追求,理想信念,做人准则,人格目标等都有很强的特征。迄今具有八百多年悠久历史的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所大学之一,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这样认为:大学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须的品质。剑桥大学认为长期驱动学校发展的实质为:“主导剑桥的不是不变的东西,而是不断的变化”。剑桥大学繁荣的发展得益于剑桥大学赋予个体以学术自由,使他们能够去追求自我的理念、思想,并保留他们自己的知识产权,学校的文化氛围为师生的创造性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体现在剑桥独具特色的两个校训上,一是庄严古朴的“此为理想的学习之地”,一为“学的越多,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忘记的越多;忘记的越多,知道的越少;那么,为什么学习?为什么?”,这个颇具哲学意蕴的校训,正如我们追问人生的意义一样,是一种对学习意义的终极问道。

(二)美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当今美国大学的实力可以说是雄踞世界之首,全世界最好的大学85%在美国,吸引着各国优秀的学生到美国学习甚至留居。其取得如此大成功之一就是灵活自由的教学方式和思维中的创新理念,美国大学的教师培养学生追逐兴趣,鼓励大胆的设想和建议,采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灵活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在直截了当、开放灵活的氛围中交流思想、学习知识。最富盛名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是近邻,彼此互相开放、互相学习。哈佛大学经过历史的洗礼长盛不衰,其秘诀就在于“追求卓越、崇尚真理”,本着这种精神,哈佛大学培育出代代杰出人才,传承真理,服务社会。这种追求卓越,崇尚真理的办学理念不仅体现于校训中,而且深深扎根于每个哈佛人的心中。另外,培养独立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是哈佛大学的第一教育原则,严禁学生将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注重人文熏陶,开展多种诗歌研讨会方面的人文性质的课外活动。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理念是:大学应该致力于使学生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基础方面得到强有力的训练和熏陶,尤其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自由探索过程中发挥个人的独创性,这一理念渗透到学生的全部培养过程之中。

二、国内学者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研究情况

(一)我国学者对校园精神文化的理论研究情况在党的十七大全国代表大会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而我国学者们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这个对这个领域予以重视和研究,并陆续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可贵的参考的文献和立论的依据,在此,笔者简要列举一下我国学者对于高校校园精神文化问题的相关研究情况。白同平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载体和工作方向等问题。认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特征为政治性、导向性和为人性的三大特征;校园精神文化的两大表现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校园价值导向两个部分,校园文化产品既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产品,也包括人文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的产品。其中,教学在校园精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尤为重视学生的科研活动和学术研究,学术讲座、演讲、辩论等是反映一所学校精神状况的一个窗口,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场所,影视报刊等文化载体也能体现校园精神文化面貌。校园价值取向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方向性和内在核心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的选择问题。于晓阳等学者指出校园精神是一种无形的德育资源,具有多方面的德育功能,即价值导向功能、群体凝聚功能、约束规范功能和行为激励功能。第一,价值导向功能主要指校园精神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能够对学生思想观念的确立和行为产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第二,群体凝聚功能指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无形的凝聚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使之形成一种合力。第三,约束规范功能指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第四,行为激励功能指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影响校园人的校园生活过程和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最终引导校园人的发展和整体校园文化的形成。汪子为在校园文化精神层面上提出一系列校园精神文化育人方面的具体表现,认为通过校风、校训、校歌等形式来展示和传播。提出育人目标的意义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南、是学校安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方向。确定育人目标的依据,首先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是育人目标基本指南,其次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确定育人目标最现实的依据,第三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育人目标的最终归宿,第四是育人目标具体表现为对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陈海飞、薛小平在校园精神层面上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三大内容。第一是校园心理氛围,包括意志品质、思维水平两方面。第二是校园价值观念,包括价值评判系统(价值取向、实行价值的行为标准、价值判断的准绳、价值理想)、思想观念系统(指道德观和人生观两方面)。第三是校园精神产品,包括课堂教学、图书馆、影视报刊、校园人的言行等。综合上述对校园精神文化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校园精神文化在高校环境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是师生员工的精神指南,表现为一系列特有的校园精神风貌,在高校校园中发挥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

(二)我国学者在研究高校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的文章情况综观近几年来有关校园精神文化方面研究的文章,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核心进行相关论述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内涵方面进行的探讨,如张重才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浅谈》就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尝试。从具体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问题上的研究:如李淑云的《谈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陈启文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的理性思考》、曾春水的《对新时期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姜怀宇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析论》等文章。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如谭畅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在精神层面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探讨:如李广信的《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科学精神于人文精神的融合》、方传安的《略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培育》。将高校校园精神文化上升到校园精神文明的高度进行研究:如孙会山的《试析高校体育文化与校园精神文明的关系》、李春青的《以校园精神文化为载体,促进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学术界对“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界定

有学者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并把校园文化概括出三种基本形态即知识形态、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观念形态靠一系列的意识活动作用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灵魂。指出知识形态和物化形态是浅层次的,观念形态是深层次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包括师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学校和自身的根本看法。如自我意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产品等等。在这里,作者所提出的校园文化中的观念形态就是指校园精神文化层面,指出了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地位。有学者这样界定校园精神文化,认为“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校风、学风、教风、校训、学生社团活动、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师生关系等一切思想和精神领域。”有学者这样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和概念,“精神”统指人类的一切精神现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心理层面,即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这些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气质、性格、能力、意志等心理品质,心理层面使人获得一种认知感;另一是观念层面,观念是人们对环境、人自身以及人的思维的看法,其中价值观是其它观念形成的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形成特定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审美观等。指出“校园精神文化是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和学校物质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观念形态部分。”又有学者这样提出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传统、校风教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以及校园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念等因素,它集中反映一个学校的特殊本质、个性及精神面貌,体现这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是文化的最深层次的东西。”“校园精神文化可细化为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性的审美文化和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四大类,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整体的校园精神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校园文化的特殊影响力,把受教育者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上对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界定基本上可以这样归纳: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表现,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从内涵上可以分为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性的审美文化和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四大类,在内容上主要包括校园心理氛围、校园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产品几个部分。

校园心理论文篇7

摘要:大学校园;建筑;城市规划;校园文化;跨学科探究

随着大学校园建设量成倍增长,有关大学校园的探究也日益升温。因为大学校园具有两种基本属性摘要:建筑性和教育性。所以,对它的探究也多局限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高等教育三个学科领域。

一、建筑及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开始是以西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校园规划理论为指导原则的。建国以后,根据经验,结合国情,确立了以功能分区为核心准则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指导了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那些曾被奉为经典的校园规划理论和规划指标体系都是建筑、规划界的学者站在自己学科视野中的阶段性经验总结,是相当不成熟的,至今,这些欠成熟的校园规划理论仍是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根本依据。在理论欠缺的情况下,建筑、城市规划领域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只能是实践走在理论前面。

随着近几年高教改革的深入,校园建设工程量比过去翻了几翻,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开始频繁关注大学校园建设的理论建构。2001和2002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的建筑规划界掀起了大学校园的学术热。和以往相比,两次会议的论文开始重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大学校园建设的历程,不再局限于校园工程的阶段性总结。

一些建筑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思想对校园建设的影响,只是他们的观点阐述不太系统,只能说是一种“散见”。如摘要:《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一文认为“大学校园形态和大学当时的办学理念、教学制度和内容是一致的”。如中世纪的大学主要职责是培养神职人员和为王室服务的人才,大学校园必须是封闭的,能够使学院排除外界各种影响,完全服从教会,校园生活布满清规戒律。因此,校园多附属于教堂或修道院,或者以宗教建筑为样本进行设计建设。19世纪工业革命后,美国高校将学术自由理想和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创立了独特的高等教育模式,也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开放式校园形态。20世纪后期,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校园形态也越来越多元。这种对教育思想和校园建设关系的描述,虽然稍稍打破了一点建筑界习惯性思维的限制,但依然停留在对高等教育理论浅层次的理解上,并没有阐明在大学校园形态演变中表现出的教育和建筑之间的互动关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摘要:一些建筑学者除了对校园形态的“过去时”进行归纳总结外,对于校园的当下形态和未来趋向也作了一定分析探索。一部分人认为,大学城将是我国大学校园在新时期的某种发展趋向。“大学城”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概念之一,至今并无确切定义。一些文献资料认为,“大学城”是一种非凡的城市化方式,其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学术型”、“商业创新型”,或介于两者之间。前者多起源于历史悠久、具有强大学术号召力的一所或多所大学,经过漫长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校城交融的自然环境,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城,德国的洪堡大学等。“商业创新型”大学城起源于新兴的理工科院校,以科技创新和市场紧密结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关村则兼有二者的特征。

虽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建设起重要功能,教育界每一次大的运动都在校园形态上留有痕迹。但是多数情况下,建筑界和高教界的对话局限在建筑工作者面对高教体制改革所作出的单方面呼应。在现代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现代大学不断构建着新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对校园建设有一定影响;可这种影响对建筑界来说是被动的,因为建筑界还没有系统地探索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大学校园建设的关系。凭着对教育思想一知半解的领悟,喊几句时髦的教育口号,校园建设只能停留在肤浅的、“闻风而动”的层次,不可能有深度。

总之,当前建筑和城市规划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大部分是针对我国大学校园建设的实际新问题提出的,探究思路也是围绕这些实际新问题展开的。他们本着务实精神对教育界的热点理论进行可行性探索,从建筑和规划的视角提出方案、进行实践,为新时期大学校园形态的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也为下一步更深入系统的探究工作创造了氛围。

二、高等教育界对大学校园的探究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重要探究对象。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学科领域对大学的探究多集中在理念、制度、机构等非物质层面,很少关注大学的物质实体——校园,即使有所触及也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同大学校园形态有关的探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文化”的探究领域。

校园文化是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亚文化形态,它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全体师生员工的观念和行为。高校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生活的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它的主体是包括学生以及教师、行政人员在内的大学校园文化群体;它的内容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大层面摘要: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心理素质及校风和校训、学风和教风、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内文体活动等,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特色、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校园绿化美化、学校的信息传媒等。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价值观”。从这段表述中可以看到教育学者们倾向于把校园形态划分到校园物质文化领域。

过去,大学校园形态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一直被忽略着,被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是大多数人认为摘要:建筑和教育没有多大关系。是的,建筑没有以“知识”的身份、“课程(狭义)”的姿态进入人们的“学习”视野,但它对人的教化功能是“知识”和“课程”所不能给予的。这一点,中国古人深有心得摘要:《三字经》的头几句,“昔盂母,择邻处”可谓家喻户晓。正是孟夫子本人,亲身体验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功能,而作出了“居移气,养移体”(《孟子%26#8226;尽心》)的总结。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环境对人的“模范”功能,环境就是“模”,就是“范”;使用什么样的模范,就可能塑造出什么样的人物。英国首相邱吉尔也讲过“先是人创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创造人”,非常准确地表述了建筑和人的关系,暗示了建筑的“育人性”。

当前,教育界在反思现代教育中的弊病时,把环境的教化功能提到了哲学的高度。金生在《理解和教育》一书中谈到“在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学生被纳入教育生产的流水线,和日常的生活世界相隔绝”。面对这个现实新问题,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呼吁到摘要:“人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教育的探究都来源于并且归根于实践生活世界的需要”,“对教育的熟悉并不是一种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也不是把人和教育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去解剖,而是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理解和解释,也是‘同情’和‘参和’”。狄尔泰指出“理解和解释是贯穿人文科学的方法”。人文学的对象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而生命总是具有意义并且要不断需求意义的,所以它就需要不断地理解和解释。这种方法把探究活动、探究过程看作是解释者和被解释者之间不断进行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使探究者直观地体验和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学生在校园中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和四周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大学校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布满足义的“生活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意义形式”,学生生活在其中,通过理解和解释和之“对话”、“交往”,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教育不知不觉进入学生的精神整体。大学校园形态就是一种教育表达式。

对于大学校园具有的“教化”功能,教育课程理论也有所触及。在课程理论中,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绿化设施、文化生活、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环境氛围等都属于“隐性课程”,和其对应的“显性课程”是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把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同显性课程的明确性、强制性相对照,隐性课程的特征是摘要:(1)潜在的规范性。无论是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或校风、学风都潜在地蕴涵着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境界,使生活于其中的受教育者感受到应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2)非强制性。不通过强行灌输、纪律约束,而是通过陶冶和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净化人的心灵。(3)功能的持久性。即使生活环境变化或迁移,已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仍能长期保持。我认为“隐性课程”也包括“隐性”和“显性”两个状态。校园形态属于“隐性课程”的物质方面即显性形态,而校园形态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所包容的文化生活则属于“隐性课程”的精神方面即隐性形态。对于隐性课程的规范系统的描述和探究以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不多见。

最近几年,教育界的学者开始用跨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探究“隐性课程”中的“隐性形态”,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刘云彬博士进行的学校生活的社会学探究等。但是对“显性形态”——大学校园的系统探究一直被忽略着。

三、大学校园探究的紧迫性

就全球普遍的时代背景而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改变了以往作为社会产品和最终用户之间的中介身份,不仅承担着教学科研的基本任务,更成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环节。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校园的目前状况在数量、质量、规模上都相对滞后,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能力,大学校园建设(改建、扩建、新建)工作迫在眉睫。

时代在变,大学的功能、职责、理念在变,校园建设的理论指导当然也要“和时俱进”。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高等教育界、建筑和城市规划界的专家学者打破学科壁垒,站在跨学科的视角对大学校园进行系统探究。因为理论的苍白将导致实践的浮躁,校园建设的失败必然会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希望高教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索中多一点对物质形态的关注,改变一下教育探究者在校园建设中的“失语”状态;希望建筑界对大学校园的理论探究多几个视角,改变一下建筑人在校园建设中的“自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姜耀明,王晓丹.大学校园规划结构的探究[J,新建筑,2002,(4).

[2王吴.弹性和共享摘要:大学城规划[J.规划师,2002,(5).

[3胡智丹.有关有效控制校园文化整合方向的几点思索[J.江南学院学报,2001,(9).

[4张良帛.匠学七说[N.北京摘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校园心理论文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校园文化 功能 举措

一、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员工的传承与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建筑、教学、办公和科研设施、生活服务设施,以及与高校相关的校园环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二是精神文化,它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不同的校园文化使各个大学拥有不同的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自己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人类共同性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成果的总和”。 [1](p6)无论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对前人成果的坚持、批判、吸收和继承。文化为全人类所创造又为全人类所享有。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学校园文化仍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文化的时代性

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因而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原始人创造文字,驯养、繁殖动物、种植植物,创造了原始文化;蒸汽机的发明,产业革命的完成推动人类进入近代文化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闻世开创了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文化的新纪元。总之,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随时代的前进而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校园文化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3、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按其产生与存在而言,原本都是民族的。斯大林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2](p64)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共同体。正是共同的文化使56个民族统一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为此,民族性是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4、文化的阶级性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在无阶级社会里,文化活动的创造总是群体性的。因此,反映这些群体活动的人类文化带有该群体的共同特征。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很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程度的带有阶级色彩。如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教育和科技文化成果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和专制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的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一切文化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是社会主义校园文化与私有制条件下的校园文化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乃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具有重要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把全校师生员工引导到学校确定的目标上来。具体来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高校应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所有的教职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追求、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共同为学校建设事业而辛勤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学校倡导什么、鼓励什么、师生员工的注意力必然就会集中到什么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吸引师生员工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实现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像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增强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成员之间主体地位平等。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为此,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不仅来于校内也来于校外,具体体现在校园文化精神上。校园文化精神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一旦形

成,它对大学师生员工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它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而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形成一种心理需求,从而增强学校成员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在学校建设中,它是最能体现学校风格和特征的意识形态。它反映着师生员工的共同心声,一幅好的校训,一首好的校歌,就会营造一片校园文化的氛围,一次健康有益的大型活动,往往会使师生员工终生难忘,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学校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4、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约束功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学校文化依据党的基本理论和宪法、法律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形成校纪、校规、校风、校训以及各项制度等,是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它赞扬什么、反对什么、规定大家怎么做,如何做,要求大家沿着规定的目标前进。凡是符合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校园文化对每位成员都具有约束力,规范着每个人的行为。

5、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辅射功能

校园文化塑造着学校的形象,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能够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会辅射到整个社会。例如: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生来说,通过学校的招生广告开始就会对他的人生产生影响,入校后加之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直到他毕业走向社会都会念念不忘。一些学校实施学、产、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送科技到农村,送科技到工厂,请专家到学校。学校和企业联姻,在这种办学模式下,学生、教师和社会接触的范围日益扩大,校园文化的辅射功能日益凸显。

三、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推进理论创新的要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科学发展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办学行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校办学的灵魂,关系着高校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重大问题,创造性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尊重办学规律,坚持高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自觉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大学生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育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优秀人才。这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必须长期坚持。

3、科学发展观是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制度的依据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更新观念,培育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创新精神,创造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依据就是科学发展观,只有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制度才会民主、科学、规范,使各项制度服务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4、科学发展观是促进校园文化功能发挥的保证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高校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保证。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就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就能保证制定正确的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就能保证在制度的实施过

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

1、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立健全以党委为核心的党政工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做到这一点,一是各级领导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根本指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科学安排,全面落实。三是坚持以教职员工为本,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四是坚持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和品格行为修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并经常反思和探究实现领导作风好转的有效途径,保证从源头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职员工的建设,关键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以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就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从教职员工的实际出发,从国家和学校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服务于教职员工作为首要任务。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广大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推进校园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使校园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克服形式主义、本本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始终注意统筹兼顾、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党的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全球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这里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导向,以培养中华民族精神为要求,构建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把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上下一致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秉承中华优秀文化理念: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构建以优秀文化为主流特征的文化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的手段,是为了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章、有序、有效开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离不开制度的强化,而后用情景来内化。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大多数人的思想文化意识水平还不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些制度涉及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党委工作制度、行政指挥决策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务教学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组织人事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立健全这些制度的关键是:一是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即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一致。二是保证制度的科学性,根据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办学规律。三是保证制度的制订程序性,从教职员工中来到教职员工中去。四是保证制度的实效性,各项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满足广大教职员工的需要,制度拥有了群众,就会使制度内化为现实。

5、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关键在于理论和行动上的开拓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它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勇气,另一方面,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所需的理论功底、知识水平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学校的现实条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一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已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时代的发展和前进,高校自身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校园文化建设从内容和形式上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永葆先进性的源泉。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方面的创新就要注意在财力允许的基础上,注重环境的全方位优化、干净整洁、设

备仪器及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以增强学校外在的感召力。在精神文化方面,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3]。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丰富和发展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出独特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祝西莹,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2]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1-4-28.

上一篇:重大疾病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项目备案申请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