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单位鉴定意见范文

时间:2023-10-28 07:58:58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1

2013年,国家海洋局开启了第二次档案进馆工作,要求局属单位将1983年至2000年产生和形成的档案移交至中国海洋档案馆。由于历史原因,拟进馆的海洋类机关档案中包含了部分定密不准备和保密期限已满却未解密的涉密档案。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档案移交之前,应做好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工作,从而方便今后的档案管理和利用。

2 组织与开展

2.1 查阅关于保密的法律法规。在查阅保密法律法规时,可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和《海洋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等四部全国性和海洋界保密法律和规定,通过逐条分析和学习,熟悉国家秘密的范围、定密依据等法律知识和相关行业规定。

依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及时解密,且对于“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1] 《保密法》实施条例则规定,“定密责任人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2]由此可以确定,保密期限已满的档案应及时解密,且密级鉴定工作应由定密责任人牵头并负责。

2.2 成立密级鉴定的工作小组。对于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及调整事宜,必须经过集体讨论,要严密论证、谨慎处理,不能仅由个人或某部门决定。因此,在开展涉密档案的具体鉴定之前,应先成立档案密级鉴定工作小组,这样既可收集和吸取集体意见,又能保证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按照《保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及审核批准工作。因此,单位负责人应作为鉴定小组的核心成员,并将保密部门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档案室人员及对机关情况比较了解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列为小组成员, 负责进行具体的密级鉴定工作。由此,便明确了进馆档案密级鉴定的组织机构。

2.3 明确需鉴定的档案范围。档案与形成者之间的来源联系是首要和最根本的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职责权属,确定需由本单位鉴定的涉密档案范围。档案室可以根据档案的来源,将其划分为两类:本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档案;其他单位形成和产生、本单位仅接收或承办的档案。

按照国家秘密“谁确定,谁变更,谁解除” 的原则[3],对于本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涉密档案,由本单位自行开展降解密工作,并将处理意见报送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于其他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涉密文件,因本单位无权解密,则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汇总文件基本信息后,交由上级部门进行降解密审核。[4]由此,可以明确需本单位进行密级鉴定的档案范围――本单位自行产生的涉密档案。

2.4 确定密级鉴定的原则方案。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可确定密级鉴定原则:基于涉密档案本身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对保密期限已满的涉密档案中符合降密、解密条件的,进行降解密处理;对保密期限未满的涉密档案,则在对其内容进行筛查后,进行降解密处理或维持原密级不变。

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机关档案形成于不同部门,且来源相对分散,因而可以通过“部门初步建议―小组会议讨论―所务会议确定”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降解密工作,即:在汇总完全部涉密档案信息后,首先由各档案形成部门对本部门形成的涉密档案进行密级鉴定,给出初步建议;然后报进馆档案密级鉴定小组讨论得出进一步的意见;最后交由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确定最终的调整结果。

2.5 开展涉密档案的具体鉴定。具体的鉴定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按照档案形成部门,对涉密档案进行分类,并将相应资料发放至各形成部门,由其给出对本部门涉密档案的初步密级调整意见;二是汇总各部门的初步意见,交档案密级鉴定小组再行讨论,并提供小组意见和建议;三是将鉴定小组的意见交由所务会进行讨论确认,经所领导集体通过后,形成本单位档案密级鉴定的最终意见。

在鉴定工作的开展中,除汇总各部门的涉密文件信息(如涉密档案的文号、文件题名、责任者、文件日期、密级、保管期限等)之外,档案室还应为各涉密档案的形成部门和密级鉴定小组成员准备降密、解密参考材料,包括之前查阅的四部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发的红头文件[5]等。这样既有理论要求,又有实例参考,有助于使鉴定者结合法律依据和行业做法,审慎地鉴定涉密档案。

2.6 做好解密档案的后续处理。在鉴定工作完成后,档案室应及时总结降解密结果,形成红头文件或会议记录下发至单位各部门,并对降解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收集和整理,如各阶段降解密讨论意见、汇总材料等。将这些文件作为随同进馆材料,与拟进馆档案一起移交至档案馆。

当鉴定小组最终形成有效的密级鉴定意见后,档案室便可以对拟降、解密的涉密档案进行脱密处理。处理方式包括在拟降、解密文件上加盖“已解密”印章、删除或遮盖国家秘密标志等,并在文件所在案卷的备考表中对降、解密情况做出说明,确保文件中不再保留原国家秘密标志。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完成脱密处理的档案才可在数字化、保管和借阅等方面实现与非涉密档案相同标准的管理。

3 总结

3.1 完善解密风险承担机制。档案解密工作并非个人行为,需要单位保密部门、行政部门、档案部门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及配合。各方应在密级鉴定过程中,从各自的原则和立场出发,进行充分的意见表达和沟通,并适当参考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较长的专家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与当年具体参与过文件的拟稿、审批或办理等事项的老同志,以实现风险承担集体化,增加密级鉴定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妥性。同时,建立当事人申辩机制,使当事人有机会对解释降密、解密时的具体原因和背景作出解释[6]。

3.2 恪守定密者解密的原则。在解密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样的文件――由本单位形成,但内容与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有关,且上级部门与其他单位并未对文件涉及内容进行降密、解密处理。根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机关、单位对已解密的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公开的,应当经原定密机关、单位同意”。[7]由此,在征得原定密机关和单位的同意前,这些文件仍应作为内部资料保管,并且在原定密单位正式公开前,不得擅自公开。

3.3 区分解密与公开的关系。一般来说,由本单位产生的涉密档案,在经本单位自行解密后,可默认为无密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涉密文件而言,即使在履行完全部解密程序后,其密级状态也仅相当于降至内部或公开,而非主动公开,文件保管单位无需向外界主动公开这些已解密档案的信息。尽管无需主动公开,但当档案利用者想要查询或借阅已解密的原涉密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刻意隐瞒该档案的存在及密级状态,并且应按照与无密档案相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处理。

3.4 加强保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常存在重保密、轻解密的现象,这种错误的定密、解密尺度给实际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尤其是档案利用带来了很多不便。要想真正减少这种不便,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档案产生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知识教育和培训,明确定密和解密的标准、原则和程序步骤,定期筛查涉密文件的保密期限,对保密期限已满且符合条件的涉密档案进行及时解密,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力争从源头上避免乱定密、难解密的问题。

1 概况

2013年,国家海洋局开启了第二次档案进馆工作,要求局属单位将1983年至2000年产生和形成的档案移交至中国海洋档案馆。由于历史原因,拟进馆的海洋类机关档案中包含了部分定密不准备和保密期限已满却未解密的涉密档案。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档案移交之前,应做好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工作,从而方便今后的档案管理和利用。

2 组织与开展

2.1 查阅关于保密的法律法规。在查阅保密法律法规时,可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和《海洋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等四部全国性和海洋界保密法律和规定,通过逐条分析和学习,熟悉国家秘密的范围、定密依据等法律知识和相关行业规定。

依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及时解密,且对于“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1] 《保密法》实施条例则规定,“定密责任人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2]由此可以确定,保密期限已满的档案应及时解密,且密级鉴定工作应由定密责任人牵头并负责。

2.2 成立密级鉴定的工作小组。对于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及调整事宜,必须经过集体讨论,要严密论证、谨慎处理,不能仅由个人或某部门决定。因此,在开展涉密档案的具体鉴定之前,应先成立档案密级鉴定工作小组,这样既可收集和吸取集体意见,又能保证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按照《保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及审核批准工作。因此,单位负责人应作为鉴定小组的核心成员,并将保密部门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档案室人员及对机关情况比较了解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列为小组成员, 负责进行具体的密级鉴定工作。由此,便明确了进馆档案密级鉴定的组织机构。

2.3 明确需鉴定的档案范围。档案与形成者之间的来源联系是首要和最根本的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职责权属,确定需由本单位鉴定的涉密档案范围。档案室可以根据档案的来源,将其划分为两类:本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档案;其他单位形成和产生、本单位仅接收或承办的档案。

按照国家秘密“谁确定,谁变更,谁解除” 的原则[3],对于本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涉密档案,由本单位自行开展降解密工作,并将处理意见报送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于其他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涉密文件,因本单位无权解密,则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汇总文件基本信息后,交由上级部门进行降解密审核。[4]由此,可以明确需本单位进行密级鉴定的档案范围――本单位自行产生的涉密档案。

2.4 确定密级鉴定的原则方案。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可确定密级鉴定原则:基于涉密档案本身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对保密期限已满的涉密档案中符合降密、解密条件的,进行降解密处理;对保密期限未满的涉密档案,则在对其内容进行筛查后,进行降解密处理或维持原密级不变。

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机关档案形成于不同部门,且来源相对分散,因而可以通过“部门初步建议―小组会议讨论―所务会议确定”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降解密工作,即:在汇总完全部涉密档案信息后,首先由各档案形成部门对本部门形成的涉密档案进行密级鉴定,给出初步建议;然后报进馆档案密级鉴定小组讨论得出进一步的意见;最后交由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确定最终的调整结果。

2.5 开展涉密档案的具体鉴定。具体的鉴定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按照档案形成部门,对涉密档案进行分类,并将相应资料发放至各形成部门,由其给出对本部门涉密档案的初步密级调整意见;二是汇总各部门的初步意见,交档案密级鉴定小组再行讨论,并提供小组意见和建议;三是将鉴定小组的意见交由所务会进行讨论确认,经所领导集体通过后,形成本单位档案密级鉴定的最终意见。

在鉴定工作的开展中,除汇总各部门的涉密文件信息(如涉密档案的文号、文件题名、责任者、文件日期、密级、保管期限等)之外,档案室还应为各涉密档案的形成部门和密级鉴定小组成员准备降密、解密参考材料,包括之前查阅的四部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发的红头文件[5]等。这样既有理论要求,又有实例参考,有助于使鉴定者结合法律依据和行业做法,审慎地鉴定涉密档案。

2.6 做好解密档案的后续处理。在鉴定工作完成后,档案室应及时总结降解密结果,形成红头文件或会议记录下发至单位各部门,并对降解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收集和整理,如各阶段降解密讨论意见、汇总材料等。将这些文件作为随同进馆材料,与拟进馆档案一起移交至档案馆。

当鉴定小组最终形成有效的密级鉴定意见后,档案室便可以对拟降、解密的涉密档案进行脱密处理。处理方式包括在拟降、解密文件上加盖“已解密”印章、删除或遮盖国家秘密标志等,并在文件所在案卷的备考表中对降、解密情况做出说明,确保文件中不再保留原国家秘密标志。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完成脱密处理的档案才可在数字化、保管和借阅等方面实现与非涉密档案相同标准的管理。

3 总结

3.1 完善解密风险承担机制。档案解密工作并非个人行为,需要单位保密部门、行政部门、档案部门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及配合。各方应在密级鉴定过程中,从各自的原则和立场出发,进行充分的意见表达和沟通,并适当参考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较长的专家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与当年具体参与过文件的拟稿、审批或办理等事项的老同志,以实现风险承担集体化,增加密级鉴定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妥性。同时,建立当事人申辩机制,使当事人有机会对解释降密、解密时的具体原因和背景作出解释[6]。

3.2 恪守定密者解密的原则。在解密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样的文件――由本单位形成,但内容与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有关,且上级部门与其他单位并未对文件涉及内容进行降密、解密处理。根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机关、单位对已解密的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公开的,应当经原定密机关、单位同意”。[7]由此,在征得原定密机关和单位的同意前,这些文件仍应作为内部资料保管,并且在原定密单位正式公开前,不得擅自公开。

3.3 区分解密与公开的关系。一般来说,由本单位产生的涉密档案,在经本单位自行解密后,可默认为无密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涉密文件而言,即使在履行完全部解密程序后,其密级状态也仅相当于降至内部或公开,而非主动公开,文件保管单位无需向外界主动公开这些已解密档案的信息。尽管无需主动公开,但当档案利用者想要查询或借阅已解密的原涉密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刻意隐瞒该档案的存在及密级状态,并且应按照与无密档案相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处理。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2

技术鉴定证书是对科研成果进行审查、鉴别、评定之后写成的鉴定性文件。

一项科技成果完成之后,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依据有关标准对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水平、学术水平、技术成熟性、实用价值等等进行评价,这一过程叫做技术鉴定。技术鉴定的结果就是形成技术鉴定证书。

国家科技委员会于1987年颁布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随后又颁布了《科学技术鉴定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和鉴定证书的格式,这是我们撰写技术鉴定证书的法规性文件。文件规定,国家科委、各级地方科委、国务院有关部门成果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全国及各地区、各部门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

技术鉴定证书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鉴定,为使用、推广该项成果提供权威性、结论性的意见。二是便于及时地对科技成果进行巩固、推广、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繁荣。

(二)技术鉴定证书的特点

1.权威性

对科技成果的鉴定并不是单位或个人的任意行为,必须由国家或地方科委统一组织,否则无效。技术鉴定证书最终也是由国家及地方各级科委统一颁发的。由于经过相当严格的程序,技术鉴定证书具有权威性的价值。

同时,参与成果鉴定的人员,一般都是本行业、本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也是最有发言权的权威人士,这也是保证技术鉴定证书权威性的重要因素。

2.结论性

一项科技成果,不论发明人如何评价,也不论个别专家如何评价,都不能算是最终的结论。只有鉴定组在专家们在鉴定书上写下的鉴定意见,才是最后的结论。对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来说,这个结论过程是十分需要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需要鉴定,国家科委颁布的鉴定办法指出:理论成果应通过百家争鸣得到评价,技术成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鉴别、评价和得到社会公认,没有必要的可以不组织鉴定。

3.科学性

技术鉴定是一项严肃认真的科学性劳动,专家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鉴定的操作过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丝不苟地进行。结论必须慎重、科学、准确。

4.公正性

技术鉴定必须是客观公正的,要避免个人主观好恶成分的参与,否则有可能造成评价不公。鉴定委员每人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力,对鉴定成果的不同意见,要在鉴定证书中写明。

(三)技术鉴定证书的写作

1.封面

技术鉴定证书的封面有下列内容需要填写:

建议密级;批准密级及编号。这两项填在封面上端的文格里。建议密级由主持鉴定单位填写,指在申请鉴定单位自报的基础上经鉴定委员会讨论后确定的密级。批准密级及编号,应写具有科技密级审批权单位批准的密级及编号。

标题。就是“技术鉴定证书”,事先已印制好,不需填写。

编号。指组织鉴定单位编写的顺序号,如(20__)科工鉴字001号。

项目名称或成果名称。填写项目名称或成果名称。

研究试制单位或成果完成单位。指参加该成果研制,并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单位,如不止一个单位,可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鉴定形式。分为检测鉴定、验收鉴定、专家评议三种形式,选填其一。

组织鉴定单位。填写组织鉴定单位名称。

鉴定日期。填写鉴定日期。

2.正文

正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这部分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要对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说明。具体包括:任务的来源、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过程、成果的性能特点等。主要技术指标要按行业标准进行表达,最好能列出具体数据。

(2)推广前景及效益预测

这部分也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内容是对该项成果推广应用范围和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定量预测。如“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投入成批生产,可给国家创造巨额经济效益,按二十个省市,每省产一百万个灭火弹计算,年产值可达2.8亿人民币,年纯利润将近一亿人民币。”

(3)鉴定意见

这是鉴定证书的核心部分,由鉴定委员会撰写。主要内容包括对提供的技术文件的审定情况,该成果具有的学术水平,在国内或国际学术领域中的地位,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实际意义,是否值得推广等等。如果成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要提出改进意见。由于这一部分是决定鉴定对象命运的重要部分,撰写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准确、全面、公正。

(4)主持鉴定单位意见

由主持该项成果鉴定工作的单位填写,写明对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鉴定意见的看法、态度。

(5)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由负责该项成果鉴定的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填写,用以写明是否同意鉴定委员会的意见,是否同意推广等。填写之后,要加盖公章,署明日期,以示生效。

(6)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提供单位

列出鉴定中所用的主要技术文件的名称、提供单位。

(7)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列出主要研究人员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所学专业、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对成果的创造性贡献。

前后顺序按贡献大小的原则依次排定。

(8)鉴定委员会名单

每位鉴定委员都要填写姓名、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及职务、所学专业、从事专业,最后要亲笔签名,以示负责。

【 例 文 】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1991)陕消鉴字002号

编号(1991)科工鉴字001号

成果名称: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

研究试制单位:秦骥机电化工研究所

主要协作单位:

鉴定形式:会议签定

组织鉴定单位: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鉴定日期:1991年6月3日

一、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本灭火器是自筹资金,自行研制的开发项目。其主要特点:是一种不带拉发火装置,不用雷管,不装任何炸药,以火药捻引燃,用发射药做动力的抛撒型手投式安全灭火弹。为提高引燃可靠性。在灭火器两端都设置了一个引火机构;为加快灭火速度,设计成自动引炮方式。本灭火器不仅引火、传火可靠性高,使用时安全性提高,不会造成人身伤亡,使用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本灭火弹性能,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好功能全,其综合技术指标均优于其他同类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1.引燃形式:双向自动引燃。

2.延期时间:3~5秒。

3.几何尺寸:直径105毫米,总高140毫米。

4.重量:总重1.35~1.5公斤,干粉重1.1公斤。

5.灭火效果:各类可燃液体不低于2.5平方米。各类固体可燃性物质(如木材)不少于0.1立方米。

二、推广应用前景及效益预测

据调查,我国30个省市中,只有七八个

省有此类灭火弹生产,其他省份亟待推广此项技术。目前与秦骥研究所联系单位已有3个省市准备接受技术转让。安全型灭火弹在目前形式的基础上,经过技术改造,可应用于空投森林灭火,此类产品,除我国当前尚属空白之外,对国外出口森林灭火器也将成为畅销产品。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投入成批生产,可给国家创造巨额经济效益,按20个省市,每省产100万个灭火弹计算,年产值可达2.8亿人民币,年纯利润将近一亿人民币。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普及应用之后,火灾将基本上受到控制,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人员免于伤亡,物质免受损失等)将远远超过灭火器本身的经济效益。三、鉴定意见:

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鉴定会于1991年6月3日在兵器部二一二研究所召开,鉴定委员会全体成员。听取了研制单位的研制,标准化审查和检测三个报告,审查了产品图纸等有关资料,并观看了现场灭火试验。全体成员一致认为该产品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性能良好,作用可靠,结构简单,适应于a、b、c等类火种,灭火性能可靠,该产品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六方面优点:

1.传火系统设计巧妙,采用双向点火,提高可靠性,使发火率显著提高;

2.产品外壳涂有阻燃剂,在火场不解体不漏粉,提高可靠性及发火率和灭火力;

3.传火孔的保护帽上装有特殊材料,防潮性能好,同时又可在包装情况下预置防火,起到自动灭火的作用;

4.与装有相同干粉量的其他灭火器材相比较,灭火面积大;

5.装用a、b、c干粉,灭火类型广;

6.将装药作为最后工序,安全性好。

建议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工艺性。

经过全体>文秘站:

鉴定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张郭萍

1991年6月4日

四、主持鉴定单位意见:

同意鉴定委员会意见

陕西省公安厅消防监督管理局

1991年6月4日

五、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同意鉴定委员会意见

国防陕西省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1991年6月4日

六、主要技术文件及提供单位:

1.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主要技术要求;

2.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标准化审查报告;

3.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产品图纸;

4.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设计说明书;

5.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可靠性与经济性分析;

6.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抛撒管压力计算及强度校核;

7.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试验总结;

8.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测试报告;(一)

9.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测试报告;(二)

10.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测试报告;(三)

11.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检测报告;

12.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计划任务书;

13.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说明书;

14.qj-1安全型自动灭火弹技术鉴定大纲;

七、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略)

八、鉴定委员名单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3

关键词:机关档案;密级;鉴定;实践

1 概况

2013年,国家海洋局开启了第二次档案进馆工作,要求局属单位将1983年至2000年产生和形成的档案移交至中国海洋档案馆。由于历史原因,拟进馆的海洋类机关档案中包含了部分定密不准备和保密期限已满却未解密的涉密档案。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档案移交之前,应做好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工作,从而方便今后的档案管理和利用。

2 组织与开展

2.1 查阅关于保密的法律法规。在查阅保密法律法规时,可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和《海洋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等四部全国性和海洋界保密法律和规定,通过逐条分析和学习,熟悉国家秘密的范围、定密依据等法律知识和相关行业规定。

依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应当定期审核所确定的国家秘密,及时解密,且对于“保密期限已满的国家秘密事项,自行解密”。[1] 《保密法》实施条例则规定,“定密责任人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内的国家秘密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决定”。[2]由此可以确定,保密期限已满的档案应及时解密,且密级鉴定工作应由定密责任人牵头并负责。

2.2 成立密级鉴定的工作小组。对于涉密档案的密级鉴定及调整事宜,必须经过集体讨论,要严密论证、谨慎处理,不能仅由个人或某部门决定。因此,在开展涉密档案的具体鉴定之前,应先成立档案密级鉴定工作小组,这样既可收集和吸取集体意见,又能保证小组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按照《保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的负责人及其指定的人员为定密责任人,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国家秘密确定、变更和解除及审核批准工作。因此,单位负责人应作为鉴定小组的核心成员,并将保密部门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档案室人员及对机关情况比较了解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列为小组成员, 负责进行具体的密级鉴定工作。由此,便明确了进馆档案密级鉴定的组织机构。

2.3 明确需鉴定的档案范围。档案与形成者之间的来源联系是首要和最根本的联系。因此,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职责权属,确定需由本单位鉴定的涉密档案范围。档案室可以根据档案的来源,将其划分为两类:本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档案;其他单位形成和产生、本单位仅接收或承办的档案。

按照国家秘密“谁确定,谁变更,谁解除” 的原则[3],对于本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涉密档案,由本单位自行开展降解密工作,并将处理意见报送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于其他单位形成和产生的涉密文件,因本单位无权解密,则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在汇总文件基本信息后,交由上级部门进行降解密审核。[4]由此,可以明确需本单位进行密级鉴定的档案范围――本单位自行产生的涉密档案。

2.4 确定密级鉴定的原则方案。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可确定密级鉴定原则:基于涉密档案本身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对保密期限已满的涉密档案中符合降密、解密条件的,进行降解密处理;对保密期限未满的涉密档案,则在对其内容进行筛查后,进行降解密处理或维持原密级不变。

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机关档案形成于不同部门,且来源相对分散,因而可以通过“部门初步建议―小组会议讨论―所务会议确定”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降解密工作,即:在汇总完全部涉密档案信息后,首先由各档案形成部门对本部门形成的涉密档案进行密级鉴定,给出初步建议;然后报进馆档案密级鉴定小组讨论得出进一步的意见;最后交由所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确定最终的调整结果。

2.5 开展涉密档案的具体鉴定。具体的鉴定工作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按照档案形成部门,对涉密档案进行分类,并将相应资料发放至各形成部门,由其给出对本部门涉密档案的初步密级调整意见;二是汇总各部门的初步意见,交档案密级鉴定小组再行讨论,并提供小组意见和建议;三是将鉴定小组的意见交由所务会进行讨论确认,经所领导集体通过后,形成本单位档案密级鉴定的最终意见。

在鉴定工作的开展中,除汇总各部门的涉密文件信息(如涉密档案的文号、文件题名、责任者、文件日期、密级、保管期限等)之外,档案室还应为各涉密档案的形成部门和密级鉴定小组成员准备降密、解密参考材料,包括之前查阅的四部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制发的红头文件[5]等。这样既有理论要求,又有实例参考,有助于使鉴定者结合法律依据和行业做法,审慎地鉴定涉密档案。

2.6 做好解密档案的后续处理。在鉴定工作完成后,档案室应及时总结降解密结果,形成红头文件或会议记录下发至单位各部门,并对降解密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文件记录进行收集和整理,如各阶段降解密讨论意见、汇总材料等。将这些文件作为随同进馆材料,与拟进馆档案一起移交至档案馆。

当鉴定小组最终形成有效的密级鉴定意见后,档案室便可以对拟降、解密的涉密档案进行脱密处理。处理方式包括在拟降、解密文件上加盖“已解密”印章、删除或遮盖国家秘密标志等,并在文件所在案卷的备考表中对降、解密情况做出说明,确保文件中不再保留原国家秘密标志。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完成脱密处理的档案才可在数字化、保管和借阅等方面实现与非涉密档案相同标准的管理。

3 总结

3.1 完善解密风险承担机制。档案解密工作并非个人行为,需要单位保密部门、行政部门、档案部门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及配合。各方应在密级鉴定过程中,从各自的原则和立场出发,进行充分的意见表达和沟通,并适当参考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较长的专家的意见,尤其是那些与当年具体参与过文件的拟稿、审批或办理等事项的老同志,以实现风险承担集体化,增加密级鉴定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妥性。同时,建立当事人申辩机制,使当事人有机会对解释降密、解密时的具体原因和背景作出解释[6]。 3.2 恪守定密者解密的原则。在解密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样的文件――由本单位形成,但内容与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有关,且上级部门与其他单位并未对文件涉及内容进行降密、解密处理。根据《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机关、单位对已解密的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公开的,应当经原定密机关、单位同意”。[7]由此,在征得原定密机关和单位的同意前,这些文件仍应作为内部资料保管,并且在原定密单位正式公开前,不得擅自公开。

3.3 区分解密与公开的关系。一般来说,由本单位产生的涉密档案,在经本单位自行解密后,可默认为无密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涉密文件而言,即使在履行完全部解密程序后,其密级状态也仅相当于降至内部或公开,而非主动公开,文件保管单位无需向外界主动公开这些已解密档案的信息。尽管无需主动公开,但当档案利用者想要查询或借阅已解密的原涉密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刻意隐瞒该档案的存在及密级状态,并且应按照与无密档案相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处理。

3.4 加强保密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常存在重保密、轻解密的现象,这种错误的定密、解密尺度给实际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尤其是档案利用带来了很多不便。要想真正减少这种不便,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档案产生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知识教育和培训,明确定密和解密的标准、原则和程序步骤,定期筛查涉密文件的保密期限,对保密期限已满且符合条件的涉密档案进行及时解密,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力争从源头上避免乱定密、难解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010年修订版)[EB/OL],2010-04-29[2016-05-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EB/OL].2014-01-17[2016-05-05].?

[3]国家保密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解读(之八) 定密的程序(下)[J].保密工作,2014(11):8~9

[4]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国家海洋局历史档案进馆工作指南[z].2014:9~10

[5]国家海洋局.关于对局机关档案中绝密级文件进行降密和解密的通知[z].国海密字[2006]106号,2006

[6]孙t.我国档案解密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49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4

Abstract: Performance appraisal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institutions. A suitable appraisal system will be a great help for better salary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will give suggestions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based on practical operation.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Key words: institutions;performance appraisal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195-02

0 引言

为了正确评价下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高工作效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考核办法并加以实施。

1 绩效考核的原则和构成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和节约高效的原则。考核工作实行民主评议、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

2 绩效考核的内容

2.1 考核内容分为单位绩效考核和单位领导年度考核。单位考核以本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依据,具体依照当年工作任务书和评定标准执行。工作任务书和评定标准于当年3月中旬前制定完成。单位年度工作任务书分政治责任、工作任务、文明建设、经费管理和“其他”五个方面:①政治责任:主要考评学习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情况,贯彻落实局党组各项工作部署和局领导各项要求;健全完善本单位规章制度情况;执行“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民主决策情况;职工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建设团结和谐单位的情况。②工作任务:主要考评履行本单位的工作职责情况;年度工作任务完成程度、完成的质和量以及取得的成效情况;完成局领导交办任务等。③文明建设:主要考评开展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开展岗位创先争优活动及荣誉保持情况。④经费管理:主要考评遵守国家和省局的各项财经制度以及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情况;资金使用、控制、监管情况;教育职工遵守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情况。⑤其他部分:主要考评机关各职能处(室)要求的保密、档案、信息、防火、防盗等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评分采取百分制,具体为:政治责任10分;工作任务60分;文明建设10分;经费管理10分;其他部分10分。

2.2 单位考核结果计入该单位领导年度考核个人得分中。领导的考核强调个人的德、能、勤、绩、廉表现和单位的当年工作业绩,其考核结果最终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①优秀: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领导能力强;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工作实绩突出;清正廉洁;当年单位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②合格: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能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工作实绩较突出;清正廉洁,当年单位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③基本合格:思想政治素质一般;组织领导能力较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能基本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但工作实绩不突出;能做到清正廉洁,当年单位无违规违纪事件发生。④不合格: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工作不负责任;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有行为,当年单位存在违规违纪问题。

3 绩效考核的程序

3.1 单位绩效考评按百分制计算,实行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各占总分的50%。具体流程为:①局成立绩效考评组,由定量考评组和定性考评组组成。②定量考评组:分别由局领导带队,相关职能部门和职工代表参加,根据事业单位提交的自查报告,各相关部门提供的统计信息,按照年度工作任务书的内容,逐一对各事业单位进行定量考评,对任务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好的进行扣分。③定性考评组:由局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听取各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述职报告,对各单位进行定性考评,按百分制进行打分。在分数计算时将去掉最值分数。

3.2 单位领导年度考核程序较单位考核略复杂,在实际计分时,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副职进行区分,具体为: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民主测评占20%;单位绩效考评占50%;局领导评鉴意见占30%,其中局长评鉴意见占12%,分管副局长评鉴意见占10%,其他的局领导评鉴意见占8%。对单位其他副职领导:民主测评占25%;单位绩效考评占40%;局领导评鉴意见占30%,其中局长评鉴意见占12%,分管副局长评鉴意见各占10%,其他的局领导评鉴意见占8%;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评鉴意见占5%。(见表1)

其中,民主测评计分采用加权方法,通过大会投票,以实际得票率乘以相应的系数计算得分。优秀系数为1.5,合格系数为1,基本合格系数为0.5,不合格系数为0。计算得分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见表2)

单位领导考核具体流程为:①各单位领导班子及成员每年年底按照岗位职责和有关要求准备述职述廉材料,提交本单位绩效考评自查报告。②召开年度考核述职大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代表领导班子作述职报告。班子成员作个人述职报告。参会人员进行民主测评。③局长、分管副局长对各事业单位领导提出评鉴意见。④考核委员会根据民主测评情况、领导评鉴意见、单位绩效考评结果综合计分,初步确定考核等次,上报局党组研究决定。

4 绩效考核的运用

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对事业单位进行不同等次的奖励。单位绩效考评结果分A、B、C三等。奖励分为奖励性绩效奖励和机动性奖励。

①对单位绩效考评分数低于80分的单位直接定为C等,年终核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的90%,该单位不参加第二轮定性绩效考评,不享受机动性奖励。绩效考评分数80分以上的单位,年终核发100%奖励性绩效工资,参加第二轮定性考评。②根据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的累计总分,确定A或B的具体等次,核发相应的机动性奖励。③各单位内部具体人员的机动性奖励由各单位领导班子根据其本人考核的结果进行发放。

5 绩效考核的纪律与监督

绩效考核要严格遵守相关工作纪律,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考核工作的全程监督,认真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按照职权范围进行核查和处理。

6 结束语

本文试图通过本单位绩效考核的具体事例,对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难量化、难平衡、难操作的问题提出一个参考方案。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一个约束机制,更是单位前进的推动力,利用好它,促进单位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我们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的目标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吴承锋,徐洪刚.项目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研究[J].价值工程,2006(05).

[2]王银海.论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5

(函审鉴定用)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来源:

国家计划:计划名称及项目编号

省科技厅计划:计划名称及项目编号

计划外项目

三、第一完成单位:

四、研制起止时间:

五、鉴定类别:

新产品

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生物矿产新品种

新设计

六、鉴定依据:

计划任务书或项目合同

委托开发合同

相关技术标准

其它

七、鉴定组织:

省教育厅组织并主持

省教育厅组织委托

主持。

由组织鉴定单位聘请

名同行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

名,委员

名。

八、鉴定内容:

1、技术资料是否完整、规范。

2、选题是否准确,方法是否得当。

3、是否完成计划任务或合同要求。

4、对应用技术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实用性做出评价。

5、对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潜在效益做出评价。

6、对项目总体水平做出评价。

7、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需实质性具体技术问题和意见,否则视为不合格鉴定)。

九、鉴定程序:

1、由主持鉴定单位将项目资料及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寄送各位鉴定委员。

2、各位鉴定委员认真审查材料后,填写科技成果函审表,寄(送)到主持鉴定单位。

3、主持鉴定单位将各位委员的《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寄(送)函审组长。函审组长汇总各位委员的意见,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写出综合评价意见,并指出其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将全部资料及综合评价意见寄(送)到主持鉴定单位。

4、主持鉴定单位审查制作鉴定证书,盖章后报组织鉴定单位审批。

十、提供鉴定资料及提供单位:

1、鉴定大纲及鉴定委托书

2、工作报告

3、技术报告

4、检测报告

5、试验报告

6、查新报告

7、效益分析报告

8、用户意见

9、产品标准

10、测产报告、田间检测报告等

11、计划任务书及计划下达证明

12、其它。技术资料(说明)

河北省教育厅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6

第一条  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障病员、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程序,根据国务院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我省境内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及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均适用本实施细则。

地方病员在部队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也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事故。

第四条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医疗事故:

(一)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二)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三)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

(四)以病员及家属不配合诊治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按规定经过审批采用新疗法、新药物,并征得病员或其家属同意,治疗中无原则性技术错误、仍发生意外的;

(六)病员(含精神病人)不遵医嘱自行用药或擅自采用医疗方法,造成不良后果,以及在住院期间服毒、跳楼或采取其他方法自杀、自残的。

第五条  医疗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预防事故的发生。对发生的医疗事故或可能定为医疗事故的事件(以下简称医疗事故或事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规定及时做好调查研究和分析、鉴定工作,做到事实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得当。调查和处理的结果应及时告知病员及其家属,不得借故推诿拖延。

病员、家属及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应与医疗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合作,共同做好医疗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任何人不得借医疗事故或事件,影响医疗单位正常工作。

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分类与等级

第六条  医疗事故分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责任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所致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医务人员虽按医疗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诊断、治疗和护理,但确因业务技术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事故。

第七条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凡属下列情形之一者,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应定为医疗责任事故:

(一)对急、危、重病员、借故推诿、拒绝收治,以致延误抢救时机,或不顾病情垂危,将病员推出转院转科的。

(二)擅离职守,工作失职,不严密观察病情,贻误抢救诊治时机的。

(三)未经批准并未征得病人或其家属的同意,擅自实施新疗法、新药物的。

(四)在诊疗护理中遇到疑难问题,不及时请示上级医生,不执行上级医生医嘱,或上级医生不及时处理下级医生请示的。

(五)违反诊疗制度和手术规程,误施手术,弄错手术部位,搞错器官或导致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手术中将纱布、器械等异物遗留体内,导致再行手术的。

(六)不按规定观察产妇分娩进程,违反助产原则和操作规程的。

(七)护理中不严格执行查对等制度,违反操作规程不按规定交接班,不遵医嘱的。

(八)不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隔离消毒制度,供应、使用的器械、敷料、药液不符合消毒要求的。

(九)错发药、错打针、错输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使用伪劣、过期失效药品,滥用有毒、麻醉、限量药品,错配处方,违反药物配伍禁忌,使用不合格血源的。

(十)检验工作不负责任,发生严重差错,导致诊断错误或影响诊疗的。

(十一)行政、后勤及其他有关人员,玩忽职守,未按规定配合诊疗护理工作的。

第八条  根据给病员直接造成损害的程度,医疗事故分为三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死亡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严重残废或者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病员残废或者功能障碍的。

第三章  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第九条  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当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本医疗单位的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随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需要抢救的,医疗单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并做好病案记载。

乡村医生、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应立即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条  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的医疗单位,应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各种有关的原始资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需要查阅原件的,经医疗单位领导同意后,就地查阅。进行医疗技术鉴定时,医疗单位负责提供必要的原始资料。

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要对现场实物暂封存保留,以备检验。

第十一条  医疗事故或事件发生后,医疗单位应首先进行调查、处理、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求得妥善解决。

涉及到几个医疗单位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其共同的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处理。乡村医生、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为准确判断病员死亡原因,提供医学技术鉴定和司法裁决的证据,在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亡后四十八小时以内进行。

尸检费用一般由医疗单位支付。尸检的运送费、保管费的支付视鉴定结果而定,若最终鉴定为医疗事故,由医疗单位支付;不属医疗事故的,由死者家属或所在单位支付。

第十三条  各级医疗单位均应成立医疗事故处理小组,负责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调查取证,核对事实,作出处理决定。

病员及其家属和医疗单位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确认和处理有争议时,可提请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所作的结论不服的,可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对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不服的,可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四条  建立健全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凡发生医疗事故的,都要填写《湖北省医疗事故呈报表》。一级医疗事故要报省卫生厅;二级医疗事故要报地区(含市、州,下同)卫生局;三级医疗事故报县(含县级市、市辖区,下同)卫生局。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医疗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县卫生局每季向地区卫生局综合报告一次,地区卫生局每半年向省卫生厅综合报告一次。

医疗事故呈报表由省卫生厅统一制发。

第四章  医疗事故的鉴定

第十五条  省、地区、县分别设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鉴定委员会由九至二十七人组成,委员会可下设若干专业鉴定小组。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吸收法医参加。

鉴定委员会人选,由卫生行政部门得名,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鉴定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任,但不能同时受聘参加两级鉴定委员会。各级鉴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

第十六条  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是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的依据。地、县鉴定委员会的鉴定,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也是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的依据。发生争议时,经过申请重新鉴定,上一级鉴定委员会可以否定下级鉴定委员会的结论。

第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病员及家属、医务人员或医疗单位书面的鉴定申请报告后,应通知有关医疗单位或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务人员,提供有关原始资料,交由当地鉴定委员会负责鉴定。

鉴定委员会受理的医疗事故或事件,自收到鉴定申请书之日起,一般应在三个月内作出书面鉴定。

第十八条  鉴定委员会接到鉴定申请后,应做好调查研究,认真审阅有关资料,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过会议讨论,慎重鉴定。

鉴定委员会对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应以事实为依据,符合医学科学原理,按照规定的程序,独立地进行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工作,不得对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进行威胁、利诱、辱骂、殴打。

每次鉴定会议参加人数不得少于七人。经过认真审议后,根据出席者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数意见,作出结论写出鉴定意见书,鉴定讨论意见应真实记录并存档,以备查阅,对鉴定会的不同意见应予保密。鉴定意见书应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并发给双方当事人各一份。

第十九条  鉴定委员会成员与医疗纠纷当事人任何一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自行回避,医疗纠纷当事人各方有权申请上述人员回避。是否回避,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第二十条  在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过程中,医疗纠纷当事人各方均可聘请人。人需持有关单位证明和本人居民身份证,经鉴定委员会同意后,可医疗纠纷当事人在鉴定会讨论前陈述意见。

第二十一条  鉴定可适当收取鉴定费。鉴定费由申请鉴定方预付,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单位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病人或家属负担。

医疗事故或事件鉴定收费标准,由省卫生厅商省物价局另行规定。

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处理

第二十二条  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可根据事故等级、情节和病员的情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医疗事故的补偿标准为:一级医疗事故不超过三千元;二级医疗事故不超过二千五百元;三级医疗事故不超过一千元。

医疗事故补偿费由医疗单位或责任人支付给病员或家属,病员及家属所在单位不得因此而削减病员及家属按规定应享受的保险、福利待遇和生活补贴。

第二十三条  经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病员属企业职工的由所在单位比照工伤事故处理;属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比照因公发生意外事故处理;属个体工商户、城镇无业居民及农村村民的,由街道或集体组织按有关规定予以适当照顾,符合救济条件的,由民政部门适当救济。

第二十四条  病员因医疗事故所增加的医疗费用(系指医疗事故发生到定性处理前的医疗费用和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继续治疗的医疗费用),由医疗单位或责任人承担。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转院治疗的,其转院治疗费用由发生医疗事故的单位或责任人承担。病员自行转院治疗的,责任方不负责其费用。医疗事故发生后,病员经治疗病情好转,经鉴定委员会确认不需继续治疗的,其治疗费用,一律由患者方负担。

第二十五条  医疗单位因医疗事故对病员只进行一次性经济补偿和支付医疗事故所增加的医疗费用,不负责解决病员及家属提出的其他问题。经劝说仍坚持向医疗单位提出各种要求者,有关单位应配合医疗单位共同做好工作;对不能满足要求而扰乱医疗单位正常工作秩序,致使医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  医疗单位对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除根据事故等级、情节经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外,应责成其承担部分经济补偿费用。责任人员所承担的补偿款额可占补偿总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医务人员未经批准业余有偿行医发生的医疗事故,其经济补偿费全部由责任人承担。

医务人员玩忽职守,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并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可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单位因管理不善或制度不健全造成医疗事故的,应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进修人员、研究生、实习生所发生的医疗事故,除由带教或主管医务人员承担相应责任外,对直接责任人应由发生事故的单位查明情况,提出处理意见,交直接责任人员派出单位处理。

凡从外单位聘请或退休返聘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一次性经济补偿费中由个人负担的部分,比照本细则二十六条的规定执行。

进修人员、研究生、实习生发生医疗事故所需支付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费,由医疗单位和原派出单位各负担一半。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自之日起实行。在此之前已处理结案的医疗事故不再重新处理。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7

一、鉴定的申请与审批

(一)申报条件

1、凡其子女患有明显伤残或严重疾病,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要求安排生育第二胎(包括农民或城镇居民)的均应申请上报市计生委组织进行病残儿医学鉴定;

2、女方年龄满23周岁零3个月,第一个小孩满2周岁零3个月,即可提出病残儿鉴定申请;

3、生育妇女年龄超过28周岁的,第一个小孩满1周岁零3个月,也可提出病残儿鉴定申请。

(二)报市计生委科技科审批材料目录

1、当事人申请表、专干情况调查、单位或村(居)委会意见;

2、户口簿、夫妻身份证复印件;

3、有关病史资料;

4、乡(镇)、街道计生办核实申报材料、社会和家系调查情况及审批意见;

5、近期孕检证明;

6、独生子女病残儿鉴定审批表、县计生委审批意见。

(三)申报、审批程序及各程序具体要求

1、女方向所在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申请。

①填写《九江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要求项目填齐、实事求是,字迹工整;

②户口簿、夫妻身份证复印件;

③近期母子二寸合影照片一张;

④提交近两年有关疾病的治疗情况资料;

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出具的疾病诊断书原件和复印件。门诊病历和检查诊断报告单提供原件,住院病历(包括医疗费用发票)提供复印件加盖医院病案管理部门公章;特殊情况下,在校学生要求提供保险公司理赔票据。

⑤近期孕检证明。

2、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人的情况进行调查。

①村专干上门调查,找有关人员谈话,审核申请人身份与病残儿的关系、年龄、婚育史等。如实记录,并签名;

②单位或村(居)委会出具书面意见,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报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计生办。

3、乡(镇)、街道计生办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

①核对户口簿、父母身份证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②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在校学生了解在校患病情况,调查者签名;

③计生办提出审核意见,主任签名、盖公章。

4、县计生委审核、上报。

①县计生委对所报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性进行核查及必要的家族史调查,不符合要求的给予驳回;

②有条件的单位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初步鉴定,作出初步诊断;

③签署审核意见,分管领导签名,加盖公章,报市计生委科技科。

5、市计生委科技科组织医学鉴定。

①审核上报材料是否完备;

②按申请鉴定对象的数量和病种随机抽取鉴定专家组成员,安排好鉴定时间、地点;

③专家组作出鉴定结论,提交市计生委办公会议审批,并及时通知各县计生委;

④建立病残儿医学鉴定档案材料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按年度分类归档永久存放。

6、鉴定专家组负责对病残儿进行医学鉴定。

①设立根据病源分类专家鉴定组,每个组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鉴定组设组长1名;

②鉴定之前,将病历材料分送专家审阅;

③鉴定现场实施体格检查并确定补充相关的辅助检查项目,提出疾病诊断(包括病名、病因、遗传方式)、病残程度、再生育子女出生缺陷再发风险分析,并根据指导原则,提出是否可以再生育及产前诊断的建议。对暂时难以明确诊断的提出处理意见;

④各专业病种采取两人主检,集体讨论、当场结论、各鉴定组全体成员签名;

⑤鉴定专家组成员只在本次鉴定期间履行职责,对最终鉴定结果实行专家终身负责制。

二、其它有关事宜

1、市计生委每年组织一次全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各县(市、区)计生委在6月底以前将准备好的鉴定材料,报送市计生委科技科。

2、病残儿医学鉴定的费用及其它辅助检查费由申请者自理。

3、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1个月内,可向市计生委申报省级鉴定。

4、科技科邀请本市人大、政协、卫生局、监察局等单位有关人员对鉴定工作进行监督。

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号)》第四章管理监督与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对违纪违法者给予相应处理。

工作单位鉴定意见篇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组织进行技术性等级鉴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含直辖市的市辖区、县,下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表组成。

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其设置方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第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选聘医疗卫生专家,组建医疗卫生专家库,对专家进行培训和管理;

(二)组织劳动能力鉴定;

(三)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四)建立完整的鉴定数据库,保管鉴定工作档案50年;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者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

第六条 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政策、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章 鉴定程序

第七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第八条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四)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第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第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应当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组织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工伤职工的身份进行核实。

工伤职工因故不能按时参加鉴定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相应顺延。

第十二条 因鉴定工作需要,专家组提出应当进行有关检查和诊断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检查和诊断。

第十三条 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结合医疗诊断情况,依据《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提出鉴定意见。参加鉴定的专家都应当签署意见并签名。

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

第十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

(二)伤情介绍,包括伤残部位、器官功能障碍程度、诊断情况等;

(三)作出鉴定的依据;

(四)鉴定结论。

第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六条 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申请再次鉴定,除提供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交劳动能力初次鉴定结论原件和复印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十七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申请再次鉴定。

第十八条 工伤职工本人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提出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

第十九条 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程序、期限等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至第十五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每3年对专家库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实行动态管理。确有需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二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选聘医疗卫生专家,聘期一般为3年,可以连续聘任。

聘任的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第二十二条 参加劳动能力鉴定的专家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现场鉴定,严格执行劳动能力鉴定政策和标准,客观、公正地提出鉴定意见。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如实提供鉴定需要的材料,遵守劳动能力鉴定相关规定,按照要求配合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次鉴定终止:

(一)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现场鉴定的;

(二)拒不参加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的检查和诊断的。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如实出具与劳动能力鉴定有关的各项诊断证明和病历材料。

第二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人员以及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六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承担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从事或者组织劳动能力鉴定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及时审核并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的;

(二)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三)未按照规定及时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

(四)未按照规定随机抽取相关科别专家进行鉴定的;

(五)擅自篡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的;

(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七)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专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情节严重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一)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

(二)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当事人财物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职责的;

(四)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九条 参与工伤救治、检查、诊断等活动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一)提供与病情不符的虚假诊断证明的;

(二)篡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材料的;

(三)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职责的。

第三十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鉴定结论、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因工(公)致残的劳动能力鉴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中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初次(复查)鉴定结论书、再次鉴定结论书、劳动能力鉴定材料收讫补正告知书等文书基本样式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

上一篇:培训心得体会保险范文 下一篇:保险合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