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9 22:13:26

环境经济学论文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1

第一,即人口,对此学科的研究需基于对我国人口现状正确地理解,我国是人口大国,2000年之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率虽有放缓的趋势,但增长的绝对数仍然不容小觑。第二,资源,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资源享有量较世界平均水平低。第三,环境,环境的教育是伴随“废水、废气、废渣”环境污染问题出现而产生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洁净程度近些年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热点,生态文明教育需进一步落实。最后,以上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互为作用的关系,从马尔萨斯开始,人口学就在关注环境与资源问题,人类通过劳动将自然资源要素转化成更有价值的产品,同时却破坏了自然环境,对资源造成了消耗,经济学则是在这两个过程中寻找平衡点,使得对资源的边际破坏量等于边际收益。另外,人口迁移的存在,使以上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动态性。例如,我国人口迁入大城深圳,约80%的人口为流动人口,外来人口数量增长迅速,1979~2010年间,从0.15万人上升到798万人,至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容纳了5201人,原本资源丰富的城市,在30年间,资源承载力几乎达到极限。

二、人资环经济学教育原则

1.批判性原则。

环境问题之所以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人类对资源的放肆开采和对后期环境污染现象的冷漠,因此给学生带来很多误区。在课堂上,对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互动,教师需引导学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对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批判性的观察和讨论。例如,污水排放,工厂污水未经净化直接流入当地河流湖泊,往往带来水质污染,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或许见怪不怪,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其中缘由。

2.区域性原则。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性政策的约束,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与环境特征有很大的差异,68.8%的人口聚集在仅15%的土地面积上,人口分布呈现“西疏东密”,地形起伏平缓的地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为主)聚集了大多人口,高海拔地区和沙漠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甚至有无人区存在,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人文和自然地貌环境,了解自身所处区域的特点。

3.实践性原则。

人资环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应遵循直观性和参与性原则,英国科学家卢卡斯曾提出,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是课堂知识的延续,也是合适的实践对象,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是指教育要从当下出发,从实际生活出发,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习得才有意义。实践中,学生可以体验当下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危机,增强参与感,培养未来公民的社会责任心。

三、人资环经济学教育实施目标

我国现行地理教材大都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从自然地理入手,逐步深入讲述至人口、城市与区域经济,人资环经济学的学科理念始终贯穿着地理教育的过程,地理教本的大多数章节也都是围绕人资环经济学展开,明确人资环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对地理学科的教育有重要意义。

1.情感价值目标。

学习人资环经济学相关模块是了解国情的过程,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仅矿藏而言,已探明的168种中,我国有151种,其中钛、钒、镁等居世界储量首位;文化景观多样,五十六个民族,皆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观,世界独一无二,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同时,环境问题和人口发展政策往往是平常社会热点,通过此课程,学生应尝试在课堂学习之余了解国家政策,和基于此政策所带来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未来发展动向及趋势。

2.地理知识目标。

人资环经济学教育要求学生可以掌握人口、资源和环境三个方面的知识,再加上基础经济学理念,学生对这四个要素的理解应不是简单的拼接记忆关系,而是将我们生活的环境看成一个系统,人口置于其中与地球环境不断互动,自然资源为人口的增长和繁殖提供可靠的基础,但当人口增长过快或总量超过一定阈值,又反过来对资源带来破坏,甚至是环境污染,动态的观念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环境问题的理解。

3.落地行动目标。

人资环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切实改变学生的行为。人口方面,我国人口发展与国家政策连接很为紧密,例如,“计划生育”的提出,使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生育率持续降低,把人口总量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之内,高中生是十年后的重要劳动力,也是核心生育人群,了解人口政策的制定背景和思路,有助于未来政策更好地落实。其次,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在于人是主动的一方,人可以通过自身行为消耗资源,也可以改变某些生活习惯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人资环经济学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四、人资环经济学教育实施途径探究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仍应是人资环经济学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以讲授法传递知识,如人口的生育、死亡和迁移模式以及其地区间差异这类比较容易在课堂上解释清楚的专题,仍以讲授法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而可以结合幻灯和视频等多媒体,多方位教学。

2.野外观察。

野外观察是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对环境教学很适用,高中生已有一定的地理和环境知识,通过野外观察可以将课堂所学运用于实践,教师在过程中需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例如,看到水污染时可以讨论水污染的可能源头有哪些、为何有些企业知道水污染的严重性仍然会直接排污、水污染对人类发展、当地环境有什么影响等问题,人资环经济学的诸多模块知识在讨论中得以巩固。

3.网络探究。

使用网络做研究可以快速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网络信息虽然比书本噪音多,需要学生进行提炼、判别,但其信息更新速度快,针对性强,可以作为课本之外的辅助教学方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网络给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大家可以在平台上共享资源、聊天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2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肩负着对采矿技术革新的重任,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矿业是工业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提供主要能源和冶金原材料。能源安全越来越被各个国家所重视,能源安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只有充分高效开采和利用本国矿产资源,才能不受制于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家能源的安全需要无数采矿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开采方式粗放,浪费巨大,严重威胁了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只掌握采矿专业知识的技术人才已经不能出色完成使命,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弥补了采矿专业学生学科面的不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采矿工程师对每一项技术的改革都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2.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能够扩展采矿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学科面,关系到采矿专业学生能否出色完成使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资源开采、环境保护和经济学原理。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建设

本课程总授课48学时,由于培养计划学生课程设置中只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门经济学类课程,所以要先讲述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学时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他内容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矿产资源经济等。教师在授课过程结合具体案例及科研课题进行深入讲解。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体现信息时代教育特点。教学手段要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当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运用微信、QQ、邮箱等网络工具辅助教学,突破课堂五十分钟的限制,增加教师与学生交流渠道,促进了教学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3)实践环节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科学研究需要,目前实验设备逐渐完善。开辟多个与矿业相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把经济学运用到所学专业领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课程考评制度建设

对学生的考评应具有科学性,考评体系不仅要考虑期末考试成绩及平时表现成绩,还应增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科学研究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采取灵活、科学、实用的考评方式,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把学生从应付考试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天赋,挖掘科学研究的潜力,从封闭型教学向研究型、开放型教学转化。

3.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培养复合型采矿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使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加出色的完成使命,并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1)认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快课程建设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普遍错误的认为经济学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认为只要学会核心专业知识就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采矿学生不注重经济学的学习。事实上无论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还是现场技术人员或者是生产部门的管理人员都离不开经济学知识。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的主体,只懂得科学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矿专业学生要想出色的完成使命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应具备经济学常识、经济学素养和经济学思维。

(2)结合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使命优化课程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学生担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学生对矿业知识掌握的较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门课程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鉴于采矿专业学生的重要使命、矿大的学科特色及有限课时的限制,需要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内容设置上应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环境保护与经济学原理相互融会贯通,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高效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矿产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章节的课时数,把重点内容讲解的更加深入、透彻,使学生学有所获。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着教学效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选择有采矿工程专业和经济学背景的专业教师任课较为理想,然而很少有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学科的教学经验,所以应该加强教师的再学习、再教育,使得教师能够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应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实现矿业与经济学知识的交叉融合。此外,教师应当引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上与其互动,交换对问题的看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大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应该加入与采矿专业相关的工程案例,例如给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授课时,突出矿业特色,结合科研课题,给学生讲述资源需求预测,矿产资源评价,绿色矿山建设,矿山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采矿工程专业肩负保障能源安全的使命越来越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矿业与经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采矿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课程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不断地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加与采矿生产实际应用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加强教师的再学习,与时俱进,使采矿专业学生能够出色的完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3

 

环境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在经济发展中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经济学科相比,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管理环境中命令-控制型政策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及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学术界和管理界逐渐认识到该学科对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政策制定的影响随之迅速扩大,它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学习者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与资源问题,在资源与环境政策制定中起重要作用。无论从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专业办学定位或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本课程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定位应该是为完善环科科学/管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轮廓和最主要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能力;针对本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以包括5大模块:导论、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环境政策、资源管理;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

1概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也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起来。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家将经济发展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选择了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为我国赢得了丰厚的利益回报,但是这种经济模式也仅仅是可以为我们取得一时的利益,不是长久之计。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应该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而是应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环境得到了保护,在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才是能够使我们国家甚至世界可以取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这一概念在20世纪的时候就已出现,但是至今仍然不过时。甚至可以说这是当代最符合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对其进行探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本论文中,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论述。

2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研究背景

2.1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60年代,是一个叫做波尔丁的美国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而循环经济的理论在创立之初是考虑到了节约资源,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说,循环经济的这一理论的本质也可以说是生态经济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平衡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它的目的旨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环境被污染的情况发生。这一理论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中的经济发展法,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中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方式,通过对资源的回收以及再利用来降低对能源的消耗,从而实现污染的低排放,既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也通过节约能源达到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通过不断的循环来达到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圈。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2.2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的研究背景

马克思循环经济的理论虽然在二十世纪就已经提出来了,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没有过时。因为这一理论中有许多的可取之处,对这一理论加以运用,符合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整体的大环境。近些年来,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有所研究,并且研究成果颇丰。多数的学术界学者们重点从经济层面、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等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在经济层面上,重点是围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以及循环经济所能够带来的效益两个方面来展开研究的。在技术层面,重点围绕该如何发展先进技术从而到达循环经济的实现。在社会层面,重点是从法律、制度、政策等三个方面来对循环经济加以完善并予以保障的,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实施以及推进。但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们行为的理论,在哲学领域研究的却并不多。对其的研究多数都集中在了上述中我们所提到的经济、技术、社会等三个领域中。但是循环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支撑的理论依据,因此,从哲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研究,弥补这一块的空白是有必要性的。在生态哲学领域中,提倡用系统的观点以及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普遍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生态哲学中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以此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改变经济的发展形势,调整传统的模式,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一同进行,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当前我们大形势下的不二选择。在此需求和背景下,也基于早日实现“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做一些研究。

3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意义

3.1有利于促进对废物的再利用,从而达到对环境的保护

现如今,我们依旧选择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早就在他的《资本论》中提出过对生产排泄物进行利用的这一问题。而在我们的循环经济中,循环经济所提倡的理念里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再利用”,这点是相吻合的。马克思的观点就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应该是以破换环境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应该善于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将科技运用到减少废弃物中去。在马克思《资本论》中提出过大量的实例来证明科技的进步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变废为宝”将废物进行再利用,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废弃物如果不排放在大自然中,而是转换为人们可以利用的新材料,那么废料就不再是污染环境的垃圾,而是又重新成为了原材料。因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来变废为宝,有助于促进对废物的再利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2有助于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使经济的发展走向健康的轨道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从一个经济薄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了世界强国,综合国力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为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它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是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了起来,但是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因此我们说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而健康的发展模式是以不牺牲环境为前提的,应该是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而取得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所提倡的正是与其相吻合的。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提倡资源的再利用,提倡减少对废弃物的排放,善于将废弃物利用起来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材料。以这样的方法发展,不仅仅较少了废物的排放,而且也节约了资源,节省了成本。所以说,利用这一方式,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也有利于我们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向健康的轨道。

4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深化实践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作为当前可以解决我国现存问题的最佳理论,是我们改善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最佳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所遵循的原则我们简称为“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遵循这一原则能够充分的利用起现有资源,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这是目前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不二选择。那么在我国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从理论带入到实践中将是我们下一步的战略任务。下面我们将针对此,提出具体的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循环经济理论的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要想在我国顺利的推广下去,首先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循环理论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推广的目的是什么、推广的意义在哪里等等。只要让人们真正了解了这一理论才可以将其更成功的推动下去。毕竟将这一理论变为实践最需要的是大众对其的推广。只有学者或者国家领导者进行小范围的推广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其次,要了解受众人群。有针对性的对受众人群进行推广,不能大面积的撒网,对所有受众都采用同一种推广方式。那样推广下去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将这一理论变为实践之前,需要先找准受众人群,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推广。不仅如此,还要创新教育宣传的方式,借用新的媒体平台,通过会议、期刊、广播、电影等媒介进行广范围的传播,扩大循环经济理论的影响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可以顺利推广下去的重要前提。

4.2拓展与深化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推进其时代化与中国化

除了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推广,从而使大众对其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外,还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理论本身进行更深化的研究,对其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扩展,丰富它的理论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为我们实践带来理论支持。近些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这一理论,但是我们发现在很多的地区,在推进的过程中无法充分的结合当地的实情来对这一理论进行灵活的运用,因此在遇到一些新的困境时依旧无从下手。所以,要想解决现存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将这一理论研究透彻。对这一理论进行充分的研究与深化拓展,不能仅仅使该理论停留在马克思那个年代对其的研究上,我们还要将其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这一理论的“实用性”,使其更具备时代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将其带入到我国的大环境中,将这一理论“中国化”,不能照搬其他国家中运用到这一理论的实例。因为我们身处的大环境是不一样的,因此结合我国国情解读出适合我国实际的理论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武胜男.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当代中国循环经济建设[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2]唐元哲.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中国化研究[D].济南:山东理工大学,2013.

[3]罗志平.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5.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02605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持续关注。在观点表达上,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协调、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已相继出现,并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些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有效地构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正确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概念体系。当然,在这一概念体系中,概念数量众多,并且在内涵与外延上各有侧重,若不能科学厘清这些概念与生态文明概念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则容易造成认识的混乱与实践的困惑。

一、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人与自然和谐,也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002年,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指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总结历史得出的深刻结论和正确选择。”\[1\]人与自然和谐更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2\](p69-70)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2\](p706),简称为“三生”共赢。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的最终归宿,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先决条件。“三生”共赢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如何?胡锦涛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p463-464)“三生”道路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反复提到的一个重要思想,而且都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一起论述。这意味着,“三生”文明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概念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就是“三生”共赢,建设生态文明要走“三生”共赢发展道路。这就告诉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所在。这也是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工业文明是人与自然分裂与冲突的不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与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4\](总序6)。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生态文明,都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区别仅仅在于,狭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视为全部内容,广义生态文明将人与自然和谐看成部分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黄娟,等:生态文明:概念体系与内在逻辑二、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经济与生态协调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简称,这是党的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2006年,温家宝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两大矛盾:一个是不发达的经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这将是长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靠发展。另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

大的矛盾,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靠科学发展。”\[5\](p5)十七大报告更是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八大问题之首,足见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严重性。

为应对生态与经济基本矛盾,我们党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思想,并初步形成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6\]。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p16)李克强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7\]这些论述深刻表明,要解决生态与经济矛盾,必须从经济方面入手,使经济发展建设在良好生态基础上。只有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才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因此,经济与生态协调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三、“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关系十分密切,这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也常常被混用或互换。十六大以来,迫于能源等多种资源的紧张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思想。由于资源消耗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概念与思想。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8\](p5)该规划建议及后来通过的纲要,都将建设“两型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十分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十七大以来不仅发展了相关思想,而且更将“两型社会”理念一步步推向了社会实践。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3\](p19)。同年底,中央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两型社会”建设从理论层面推向了实践层面。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现实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党没有明确“两型社会”含义,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是其基本内容,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胡锦涛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9\](p45-46)这一论述以及相关论述表明,建设生态文明与建设“两型社会”任务相似,但建设“两型社会”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我们要通过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关系密切,但后者是前者的生态基础和建设任务。一些学者与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等同于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将会降低生态文明的地位与作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只有上升到生态文明高度才能建设好,就事论事只能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江泽民时期我们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的生存需求,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其一项基本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p12)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形成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由环境与发展问题,特别是环境与经济矛盾转化而来,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重要背景。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2002年,在南非全球地球峰会上

,国际社会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的新认识,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关系。这一新认识丰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与学术界的广义生态文明的外延相类似。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紧密相关。

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2年,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0\](p462)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已经受到党中央重视,甚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也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但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至今没有引起关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经济与生态协调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就决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9\](p45)这为我们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建设,导致我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引起了党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奋斗目标,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五大建设的奋斗目标与最终归宿。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2\](p715)这是告诉我们,生态和谐是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乃至人的身心和谐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基础,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奠定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11\](p675)。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等五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1\](p651),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重点。《决定》在“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部分还提出:“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城乡环境建设、加快环境科技创新、完善环境保护政策等”\[11\](p656-657)。这些都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任务及其措施。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长期以来,我们信奉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观,遵循传统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这是造成人类社会生态与经济冲突、人与自然矛盾的深刻思想根源。党中央,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传统发展观及其危害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2008年,胡锦涛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指出: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使我们党的发展理论和

文明理论由原来局限于“社会的世界”扩展到“自然的世界”,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理念\[4\](总序2-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应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领域。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不仅要以人的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本,也要以人的生态需要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局限于生态环境建设,也不能停留在经济领域,还必须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民生等建设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统筹发展,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重东部轻中西部的情况,我们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之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引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

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

尽管学术界多年前就提出了绿色发展概念,但党中央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发展大趋势、绿色崛起成为我国发展大背景下提出该概念的。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其重要任务,其中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2011年“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篇章。绿色发展成为了“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胡鞍钢认为,“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绿色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成为中国本世纪上半叶实现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12\]。

什么是绿色发展?2010年,胡锦涛在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13\](p747)2012年,温家宝在斯德哥尔摩+40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14\]绿色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尤其是经济发展绿色化,是要通过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科技、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等措施,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强化背景下,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基础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采取绿色发展模式。为实现绿色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并明确了具体任务,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只有选择绿色发展模式,我们才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八、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面对经济与生态的尖锐冲突,党中央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及其思想。2002年,江泽民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1\]这应该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首次提出循环经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提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14\]。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

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p959)

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循环经济,是因为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及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循环经济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也意味着,循环经济可以在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8\](p18)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我们党将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候问题的日益突出,催生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新概念。绿色经济是以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生态、知识、智力资本为基本要素,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实现生态资本增值的可持续经济。从实践层面上说,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时展的全新经济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它们都属于绿色经济范畴,都是绿色经济模式的现实体现\[4\](总序3-17)。不管三个概念具体内涵有何不同,它们都是协调经济与生态关系的重要经济形式,因而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15\]。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2101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 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5\] 温家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6\] 黄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讲话(全文)\[eb/ol\].chinanews.com/gn/2012/0104/3580887.shtml,20120105.

\[8\] 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1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12\]胡鞍钢.中国“十二五”规划与绿色发展\[j\].中国水利,2011,(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310(1).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虚拟价值;财富标志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3) 04-0053-08

Alternative Way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U Qiang(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Abstract: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major issu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day. But when the mainstream economics try to solve the above issu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rrangements of Institution, Enactment of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y are often caught in the shackles of Material-centered think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rrangements of Institu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but also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rtual Value Creation and guid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y wealth symb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which are mainly to create virtual value.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dualistic value Rong-Jie State, virtual value, wealth symbol

一、问题的提出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指过度依赖物质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使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无法连续提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指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加的分配极不平均,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三、“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指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的耗竭性使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甚至人们的生存。①

主流经济学主要从技术发展、制度安排以及法律法规制定等方面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任保平,2004)。[1]比如新古典经济学认为技术发展会克服物质投入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趋势,从而摆脱经济增长的资源限制(方福前,2000)[2];以庇古和科斯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提出了成本内部化的方法(征收庇古税或明晰产权的制度安排等),解决由外部性带来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斯图亚特・林恩,2009)[3]。但上述方法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技术的反弹效应、许多资源环境的产权无法明晰、许多具有非市场价值的资源环境无法内部化等等。而这些问题使主流经济学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陷入了困境。造成主流经济学上述难题的根源在于其主要是基于物本经济的发展观。物本思维更多地关注物质财富以及物质财富的生产,而忽视了人的全面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与主流经济学产生的时代相比,当今的经济特点已经体现为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正是以此时代的新特点为逻辑起点,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体系,探讨新时代经济运行的规律。②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从人本出发,为分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首先,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以人的全面需求为逻辑起点,认为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生活是财富之父,信息是财富之母”。在人的心理时空中,广虚时代的第一要素信息资源是不稀缺的,而且与物本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相对应,人文创新同样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广义虚拟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可行途径。其次,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由广义虚拟经济系数衡量),将影响财富的分配规律。发达的广义虚拟经济使财富向虚拟价值集中,没有引起社会对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产品的争夺,从而大大降低了基尼系数对社会的杀伤力,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生活对象化和价值细分导致了商品的大爆炸,众多新产业和新行业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使社会更加稳定。再次,与物本经济相比广义虚拟经济更多地体现为虚拟价值的创造和对非物质财富的追求,信息是广义虚拟经济的第一资源,因而发展广义虚拟经济必将大大扩展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边界,而且经济运行也更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为我们分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范式。资源环境的载体信息没有有效容纳入心理需求之中,从而形成了不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是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大力发展以虚拟价值创造为主的广义虚拟经济,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制造相关产品的正向或负向虚拟价值、构建健康的财富标志以积极的促进形成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就构成了一条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四,从当今发展的现实看,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严重性要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关键就在于发达国家的广义虚拟经济更发达,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广义虚拟经济是人本的、人与自然和谐的。

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集中在分析和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而对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将另文专述。

二、主流经济学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与困境

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受到主流经济学的关注。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源”, 主要是指人口、土地和资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等人对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的稀缺上(方福前,2000)[2]。萨伊(1963)认为:“人类所消费的某些东西,例如在某些情况下的空气、水、日光等是自然赐予的无代价礼物,不需要人的努力去创造它们……因为它们不是可以生产得出,不是由于消耗而毁灭,所以它们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围。”[4]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1964)[5]则认为,虽然自然资源是财富,但经济学研究的财富是:可以转让和交换的具有私有产权的财富,直接能用货币衡量的财富。很显然早期的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资源环境作为产品生产的物质投入的价值,即作为“经济品”参与产品价值创造的那部分资源环境,而资源环境的另一部分则被称为“自由取用品”,由于其数量无限,而不具有相对稀缺性,从而不被主流经济学所关注。

基于上述对资源环境价值的认识,大部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持乐观态度。他们的信心主要来自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进步。首先他们认为资源环境的相对稀缺性会反映在市场价格中,当资源环境更加稀缺,资源环境的价格就会上升,此时资源环境的需求方会减少资源环境的使用(比如,石油价格上涨,人们会使用节油的装置)或寻找和使用替代性的资源(比如石油价格上涨,会刺激人们去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原子能)。其次他们认为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克服物质要素投入报酬递减的趋势,而且新技术还会带来新的资源,因此从长期来看资源环境不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制约(马歇尔,1964)[5]。不仅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同样在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持乐观态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认为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大超过了劳动、资本等要素,因此这似乎暗示资源环境等要素已经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Robert Solow, 1956)[6];库茨涅茨直接就认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受到自然资源绝对缺乏的阻碍。”[7]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在马歇尔“外部经济”的理论基础上,以河流污染为案例,系统分析了外部性问题,并得出了外部性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的结论(庇古, 2006)[8]。此后尤其是在资源环境可持续问题日益严重的20世纪80年代之后,外部性理论成为主流经济学分析和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理论(Tom Tietenber, 2001)[9]。

外部性是指“未能计入单个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正常价格的成本和收益,即由社会来承担本该由生产者承担的生产成本,或消费者无需付费就能得到的收益”(斯图亚特・林恩,2009)[3]。外部性的存在使经济行为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发生分离,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此时理性经济人根据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作出决策,这样,扭曲的价格信号使理性人在最优化自己经济行为的同时却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无法达到最优,出现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的情况,外部性最终导致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失灵。比如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企业只会承担一部分其污染所带来的成本,从而使该企业生产的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价格偏低,造成负外部性产品的均衡产量高于社会最优的产量;同理对于具有正的外部性的产品,由于该企业只能获得生产该产品的部分收益,因而必然造成产品的均衡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因此主流经济学认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就是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外部成本的内部化。成本的内部化其核心思想是将外部环境成本内化,形成一种能完全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的价格,从而使价格能正确反映全部的成本收益,此时市场会通过价格显示的稀缺程度使资源获得最优的配置。成本的内部化又可分为:庇古方法和科斯方法。庇古认为外部性造成了市场失灵,因而必须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解决外部性问题。具体来说,通过政府的行为实现外部成本的内部化,从而使均衡产量与社会最优水平相一致。政府应采取的经济政策是: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产品征税,以引导厂商减少产量;而对产生正外部性的产品,实行奖励和补贴,以鼓励厂商增加产量。这种政策建议后来被称为“庇古税(Pigou Tax)”。而科斯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不是市场制度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产权没有界定清晰,有效的产权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外部性。只要产权是明晰的,私人之间的契约同样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比如自然环境的所有权不清晰,从而造成“公有地悲剧”,因此对自然资源产权的明确界定会使开发资源的的社会成本内化为私人成本,从而减少过渡开采的激励;发放交易许可证可以在不存在产权的地方创造一种产权,比如建立污染权交易市场,使私人企业承担污染带来的全部成本,并反映在产品的价格上,通过市场实现最优的污染排放。二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来改变生产程序。比如规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特定技术、设立特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甚至完全禁止某些污染物的排放。

综上所述,主流经济学主要从技术进步、征收庇古税、产权制度安排和法律强制约束等几个方面给出了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但主流经济学提出的上述方法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难题,从而使其在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常常陷入困境。

首先,技术进步会带来能源消耗的反弹效应,即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能源消耗的减少会被能源需求总量的增加而抵消(Brookes, 1990)[10]。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建立有效的私有产权,比如水、空气、海洋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再次,资源环境更多的体现为非市场价值,如生命支持和愉悦服务等,因此这部分成本的损失无法内化在私人成本中。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即使产权明晰,资源环境使用的成本也往往只考虑了开发成本,而不是再生成本。因为资源环境的再生,往往是自然过程,从而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因此,资源环境的使用成本被压低了,造成了资源环境的过渡使用。最后,外部性带来的社会成本除了当代其他人的成本,还包括未来人的成本。由于未来人在当代没有行为主体,因此无法对当代人的行为形成约束,从而使成本内化后的价格仍然无法实现资源环境在代际间的最优配置。

造成上述难题的根源在于主流经济学主要是基于物本经济的发展观。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产生在工业革命时代,其主要特点表现为:第一,当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刚刚开始,经济的总规模远小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二,当时世界市场逐渐形成,需求的扩大使欧洲各国通过一切手段提高生产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商品的生产和占有就代表了财富的增加;第三,当时的经济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为主,因此其生产和消费的产品多以实物的形式存在。上述物本经济的特点反映在主流经济学中,从而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本质是耗费的资源和产出的产品与服务之间的技术关系(即生产函数)(刘骏民,2002)[11]。而正是这种物本的认识和思维首先使主流经济学更多地关注资源环境的物质价值;其次更多关注产品的生产,因而主流经济学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也多从生产的方面考虑,比如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技术进步等;再次,实物的生产消费必然以消耗实物资源为代价,从而在主流经济学看来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内在的矛盾。

因此,本文认为摆脱上述主流经济学困境的关键在于变换研究的视角,而不是仅仅在主流经济学的框架内探究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当然这里并不是完全否认物本的思维和从生产角度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变换视角探究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另类途径。

三、不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产生

与工业革命的时代相比,当今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具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第一、传统的三大产业划分中,主要生产物质产品的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二、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模式。比如知识经济、符号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时尚经济、信用经济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更少的物质投入,主要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第三、财富更多的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而这些非物质财富物的价值也主要决定于人们对它的信心。“这是一个微观产品蕴含着心理需求,宏观经济依赖于信心基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造和交换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价值,成为今天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林左鸣,2005)。”[12]很显然这些新特点将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和财富创造的模式,从而对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启示。自2004年始,以林左鸣教授为代表的众多学者在总结和分析新时代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以探讨新时代经济的运行规律。因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我们探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该理论认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原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人,即满足人的需求。人的全面需求由生理的和心理的两个方面构成(林左鸣,2005)。”[12]实体经济只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虚拟经济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而广义虚拟经济则指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将经济研究的原点放在了人的全面需求上,可以说使经济研究的价值观由物本转向了人本。这种经济学的人本转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元价值容介态是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自然容介态是宇宙进化现象的准确表达,宇宙中的信息态所发生的信息容纳于物质态之中,推动了物质态的进化发展;新的物质形态又分化出新的信息再容纳于信息态之中,推动了信息态的进化发展。如此往复循环,生生不息(林左鸣,2011)。”[13]而二元价值容介态是自然容介态在人类社会的衍射。具体来说生理需求是物质态的衍射,心理需求是信息态的衍射。而二元价值容介态则指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之间通过相互容纳入彼此不断释放出的信息介质而循环进化的状态。如图1,人的某种心理需求(可以是自我实现、受人尊重、爱与被爱等)会释放出包含虚拟价值要素的信息(这种直接由信息态衍射的信息称为主体信息),这些信息纳入到已经存在的使用价值之中,从而使原始价值进化为进化价值I。很显然由于容纳了信息进化价值I具有了虚拟价值,从而其价值要高于原始价值。进化价值I会进一步释放新的信息,可能是主体信息,也可能是载体信息(直接由物质态衍射的信息称为载体信息),这些信息影响了人的心理需求,从而释放出更新的主体信息,这些主体信息又会容纳入进化价值I,从而实现价值的进一步进化为进化价值II,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形成使用价值与虚拟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推动着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

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全新分析范式。资源环境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态,它会不断地释放载体信息,比如满足人的审美和休闲的需要,当这些载体信息能够有效地容纳入人的心理需求时,人们会释放出相关的主体信息,从而使商品向包含资源环境友好价值的进化。从这个角度上讲,发达的广义虚拟经济是人本的经济,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但客观上,由于广义虚拟经济不够发达,使资源环境释放的载体信息没有有效地容纳入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了不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这也是当今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广义虚拟经济途径。

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广义虚拟经济途径

(一)大力发展以虚拟价值创造为主的广义虚拟经济

二元价值容介态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物本经济注重物质要素投入不同,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认为“生活是财富之父,信息是财富之母”。二元价值容介态超越了主流经济学“先生产、后生活或先生产、后消费”这种将生产与消费对立起来,从而最终将经济关系视为人与物的关系的物本经济思维。二元价值容介态将生产与生活或生产与消费统一起来,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路径。我们的生活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投入。比如体验经济是典型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首先人们对“难忘的体验”的心理需求产生了一个信息态,之后这个信息融入了传统的产业,从而使传统产业的价值出现进化,比如这个信息态融入传统的农业从而形成了采摘、生产体验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而这种乡村旅游业由自身的特点释放代表天然、绿色的信息态,由于其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消费的心理需求,从而使乡村旅游业进一步实现价值的进化。在上述二元价值容介态经济中,信息成为使产业不断进化的核心要素,而快乐和和谐的生活则是信息态的来源。

信息要素成为以二元价值容介态为基本特征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人气、题材、信心等凝结着信息的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断高涨的人气,带来了“超女经济”和“好声音经济”;“难忘的体验”这样一种题材催生了大型游乐场、乡村游等一系列相关产业;而美国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通过国债、股票等手段直接变现。另外,金融业、广义的文化产业(包括科教文卫等多个方面)等都是广义虚拟经济的典型形态。很显然上述广义虚拟经济的形态与物质生产的部门相比,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大大降低。因此广义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资源环境对经济的约束边界,而且经济运行也更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广义虚拟经济更加关注虚拟价值的创造。虚拟价值是商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价值属性。广义虚拟经济是主要创造虚拟价值的经济过程,虚拟价值的大小完全由心理时空所决定。虚拟价值的引入使资源环境的非物质价值得以真正的体现。其实早在穆勒和马歇尔的著作中,资源环境的非生产性价值,如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美学价值、休闲价值等等就被提及,但他们对资源环境的非生产性价值的认识仅仅是认为其增加了资源环境的稀缺性,从而在市场上显示出更高的价格(穆勒, 2009[5];马歇尔,1964[14])。很显然这种思维还是基于生产的物本思维。它的思路是非生产性价值的存在增加了生产者的成本,从而生产者会减少资源环境的使用或寻找替代性资源。而这里其实隐含了一个假设,对产品的最终需求者来说,产品主要满足需求者的生理需求,否则最终需求者会在消费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产品满足生理需求与消费资源环境非物质价值满足心理需求之间进行权衡。因此只有真正从人本出发,资源环境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在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为主导的广义虚拟经济中,人们会更多的追求产品的虚拟价值。比如资源环境自身存在所带来的优美环境由于满足了人们在审美、休闲方面的心理需求而具有虚拟价值,此时一方面人们会减少对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保护资源环境自身的存在提供激励。由上可知从人的全面需求出发,广义虚拟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广义虚拟经济表现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特征。

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财富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物本经济时代,物质占有和使用的数量多寡体现着个人财富。100斤小麦,无论其价格是100元还是1万元无关紧要,这100斤小麦才是真正的财富。因此物质财富是主流经济学财富概念的本质(刘骏民,2002)[11]。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经济人的财富观是“多多益善”,而且随着财富的增多,每增加一单位财富所带来的效用是递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在生产方面就表现为边际生产力递减,因此要实现总财富的继续增加,势必会消耗更多的资源。这也是主流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相矛盾的根本原因。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应该从生活价值论角度解读财富的属性。“财富的本质属性是和谐的生活,财富是人类生活对象化的凝结。这种凝结不仅仅表现为物化的,而且表现为非物化的形式。这样一种既满足人的生理(物质)需求,又满足人的心理(信息)需求的人的和谐生活的对象化作为商品,构成了全新的财富观念(林左鸣,2010)。”[15]

新的财富观将和谐的生活看做财富的本质属性,这大大扩张了财富的范围,尤其是非物质化财富的引入,从而使广义虚拟经济学跳出了传统经济学主要关注物质财富的窠臼。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财富的表现形式向虚拟价值集中。因此广义虚拟经济改变了财富分配的规律,“由于财富向虚拟价值集中,没有引起社会对基本生活物品的争夺(林左鸣,2010)。”[15]这一方面大大减弱了基尼系数的增加对社会的杀伤力。更重要的,基本生活物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因而对基本生活物品的争夺必然导致资源的过渡使用。因此财富的和谐生活本质和其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积极促进形成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1.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广义虚拟经济的基础设施

文化产业包括科教文卫、旅游、古玩等行业应该获得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是典型的广义虚拟经济,主要创造虚拟价值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只需要信息要素的投入,比如教育、影视、古玩等。因此文化产业可以说是资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因为环境优美这样一种客观存在的信息本身就已经在创造价值,比如旅游业。

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尤其是现代传媒业已经成为广义虚拟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从微观层面看,文化产业包括教育、传媒等关系到信息态能否很好地融入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完善的二元容介态。从宏观国家层面看,西方国家熟练的运用发达的文化产业,通过制文化权等手段掌握广义虚拟经济发展的主导权。而这种主导权使全世界对其充满了信心,最具代表性的美国通过一系列金融工具和包含大量虚拟价值的产品将这种信心变现。这正是西方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严重性要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原因。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

2.虚拟价值创造与消费引导

虚拟价值的基础是信息态,而在现实中广告、题材和文化是信息态的重要来源,因此,在广义虚拟经济中我们可以通过广告、题材和文化导向等手段创造商品的虚拟价值,影响人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资源相对需求的稀缺性发生变化,而市场则可以根据资源稀缺性变化使其得到最优的配置(张丽,2010)。[16]具体来说,对资源环境友好的商品,我们可以为其制造正向的虚拟价值,从而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进而增加生产。对于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产品,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广告、题材和文化导向为其制造负的虚拟价值,从而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进而减少生产。

比如,人们为了获取野生动物产品,而对野生动物进行灭绝性的捕杀,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此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保护野生动物,严惩捕杀者。从产品的供求来看,这种做法的逻辑是减少供给,提高价格从而使总的消费量降低。但分析该类商品的性质,我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产品主要是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比如身份、地位等。因此该种商品的提价反而会引致更多的需求。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制造野生动物产品的负向虚拟价值,减少对野生动物产品需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野生动物因捕杀而灭绝的问题。

3.绿色财富标志的构建

财富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指社会对财富价值的承认。“当人们选定众多物质财富中的一种物品作为人的全部生活对象化的凝聚时,财富标志就出现了。‘财富标志’是能在心理上满足人们对一般财富(货币形态)进行聚集、浓缩、存贮和转化(还原为货币)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或法定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林左鸣,2011)。”[13]作为一种终极财富,人们对其需求具有无限性,而且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会带来财富标志的不断泛化。财富标志的泛化有可能使物质财富成为泛化的财富标志,从而造成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使用。因此供给足够的以资源环境友好为特点的绿色财富标志,就成为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足够的财富标志供应有效抑制财富标志的进一步泛化,使财富标志市场稳定;其次绿色的财富标志将直接引导人们占有资源环境友好的财富;再次资源环境友好的财富标志的增加将向社会释放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信息态,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趋于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五、结论

主流经济学主要从技术进步、征收庇古税、产权制度安排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但由于主流经济学受所处时代所限,这些方法主要是基于物本经济的思维。“物本”思维使主流经济学忽视了对人的全面需求的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从而忽略了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其它方案。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在分析和总结当今时代特点的基础上,认为人的全面需求是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这为我们分析和解决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人本的视角。

作为广义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全新分析范式。认为当今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不发达的广义虚拟经济使资源环境释放的载体信息没有有效地容纳入人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了不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广义虚拟经济途径。首先大力发展本质上是人本,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广义虚拟经济;其次从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创造产品正负向的虚拟价值、构建绿色财富标志等方面着力,积极促进形成完善的二元价值容介态。

注释:

①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这三类问题的讨论上,参见托达罗、史密斯(2009),罗杰斯等(2008),陈宏(2008)。

② 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有:晓林、秀生(2007),林左鸣等(2008),林左鸣(2010),林左鸣主编(2012)。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5) .

[2] 方福前.可持续发展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的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2000(10) .

[3] [美]斯图亚特・林恩.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4.

[6] Solow, Robert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 (1): 65-94.

[7] Wayne Nafziger. The Econom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ird Edition) [M].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 1997: 331.

[8] [英]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

[9] Tietenber, Tom.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M]. Bost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2001.

[10] Brookes, L G. Energy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fallacies: a reply[J]. Energy Policy. 1990, 20(5): 390-392.

[11] 刘骏民.财富本质属性与虚拟经济[J].南开经济研究,2002(5) .

[12] 林左鸣.虚拟价值引论: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研究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8 (3) .

[13]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8 (5) .

[14] [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15]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6] 张丽.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中国潮”潮起潮落的广义虚拟经济学分析[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3) .

[17] 林左鸣等.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C].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环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业活动开始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创业带来了技术创新和组织突破,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大学生是市场经济急需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创业可促使具有创造性潜能的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突破,有利于高校科技知识、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创业氛围,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创业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到创业者本身创业能力的制约,也受到外部创业环境的影响。而作为影响创业的外部环境包含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身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环境的差异,在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有较大差异。如何在借鉴其他国家创业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构建我国特殊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创业环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

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创业环境对推动区域创业活动和创业理论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创业观察(GEM)提出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Shane(2006)认为创业的环境方面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包括收入、资本税和财产税,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的经济条件。政治环境包括自由、法律和财产保护措施、地方分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对创业的社会尊敬、创业的压力和特定的文化信仰;蔡莉、崔启国和陈巍(2006)将创业环境概括为科技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叶依广等(2004 )认为,创业环境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张玉利和陈立新(2004)则将创业环境定义为: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池仁勇(2002) 认为创业环境是创业者及其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

从创业环境的影响因素来看,Annika(2001)认为通技术渠道的多样性、技术转移的畅通性等对创业企业的绩效有积极影响。陈琪和金康伟(2008)认为融资环境对创业企业有重大的影响。Hyungrae和Lee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创业具有积极影响,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创业者比低教育程度的创业者更有可能成功。Davidsson (2003)认为税收和其它优惠措施对创业有积极的激励作用。Standish Kuon(2000)等学者通过对阿根廷、菲利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认为区域文化影响该区域创业活动。Webster(2002)认为,公众对创业的态度影响创业者的信心,公众对创业的负面态度使创业者气馁。

从创业环境的绩效与评价研究来看,创业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创业环境现状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和完善,其实质是对创业环境优与劣进行评价,包括环境评价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模型(朱燕空等,2008)。郭元源(2006)依据城市创业环境框架,构建了由经济、环境、科教、服务、文化、创业企业现状6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赵观兵等(2004)利用因子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2001年江苏13个省辖市的创业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13市的创业环境排名。张玉柱等(2009)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王鹤听等(2009)对AHP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创业主体分为生存型创业主体和机会型创业主体,定量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主体的贡献并构造决策矩阵,确定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李春晓等(2008)则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筛选出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建立对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在统一的标准下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朱至文(2009)则将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的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体系,显示性指标从城市创业环境的产出表现上,测量城市创业环境;解释性指标从城市创业环境的投入构成上,测量城市创业环境。

三、简要评述

从目前创业环境的研究现状来看:(1)在理论上,创业环境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多数文献是在分析具体城市或区域的创业环境现状,并给出相应改善创业环境的建议和对策,而对创业环境的基本概念、特性、功能、理论框架的理论研究缺乏。而且,在创业环境的具体指标的选择上,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2)在实证研究上,创业环境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比较缺乏,难以对理论研究的结果提供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因此,要把创业环境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必须把创业环境纳入企业管理的内生变量,借助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如战略选择理论、新制度理论等,结合各国和地区的特殊经济文化背景,对创业环境的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边界、构成要素、与新创企业之问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创业环境的分析与评价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构建比较完整创业环境研究框架,推动创业环境理论的发展;在实证研究上,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应当结合我国创业环境特点探索适合国情的新的思路和研究工具,进一步通过更多的深入的案例跟踪研究,把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证的统一,这将是创业环境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从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来看,正好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其在GE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案例跟踪等方法,获得反映创业环境因素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微观计量方法,具体的分析了创业环境中的某个特定要素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如:Edward和William(2008)分析了当地的工业条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Silvia和Annamaria(2008)研究了政府管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Simeonetal(2009)则分析了公司所得税对创业活动的影响。

因此,本课题试图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GEM模型,通过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建立一套反映我国特定经济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对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创业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参考文献:

[1]Stott Shane.Where is Entreprenemship Research Heading [R].Conference Paper on Technologic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Emerging Region of the New Millennium,2001.

[2]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7(1).

[3]叶依广,刘志忠.创业环境的内洒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4(9).

[4]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J].经济界,2004(3).

[5]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9).

[6]Annika. R. Assess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an innovation system[R].Paper Prepared for the Nelson and lYinter Conference Arranged by DRUID in Aalborg,2001.

[7]陈琪,金康伟.创业环境问题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8]Hyungrae Jo,Jinjoo Le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Entrepreneurs Background and Performance in a New Venture[J].Tecnovation,1996,16 (4).

[9]Davidsaon.The of Doma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Some Suggestions[M].UK: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03.

[10]朱燕空,郑炳章,王伟.我国创业环境研究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2).

[11]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

[12]赵观兵,万武.江苏省区城高新技术创业环境与规模的综合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4(1).

[13]张立柱,等.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城创业环坑评价方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3).

[14]王鹤听,赵策,王相敏.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识别系统分析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9(6).

[15]李春晓,霍晓霞,胡绍兰.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8).

环境经济学论文篇8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1972年以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极限”,认为经济增长受不可再生资源的制约而不可长期持续,人类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应该人为的降低经济增长速度。Myrdal(1974)、Hueting(1980)和Pearce(1990)等从福利的角度说明经济增长存在生态极限,认为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会使得收入和福利之间存在差距。Daly(1977)根据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分析,认为经济活动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会转换为废弃物,这样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止。Sieber(1982)和Opschoor(1992)认为环境只能承载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的规模过大时,生态系统将崩溃,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限制。而Cole(1973)在Meadows的模型中引入资源回收利用、新资源勘探等因素,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可用量保持指数增长,当资源增长的速度快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速度时,经济系统就不可能崩溃,经济增长也不存在极限。Lecomber(1975)指出,生产要素的替代、要素使用率的提高以及产出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当三者带来的作用使环境污染的下降速度及资源投入量等于或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时,经济便可持续增长。Ayres(1997)等也从物质平衡的角度提出,只要我们能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废物加以利用,经济将会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William A.Brock和M.Scott Taylor(2004),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绿色Solow模型、强化减排模型、源头与末端模型、诱发创新和幼儿园规则模型。(2)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到底是环境问题的因还是果,促使经济学家们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的环境效应时,发现环境和收入之间也存在的倒U型关系,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之后Shafik和Bandyopadhyay(1992)、Panayotou(1993)等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也对环境污染和收入水平之间倒U型关系进行了验证,并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世界发展报告1992》对EKC假说的内容表述如下:经济发展会破坏环境观点的提出是以技术、偏好和环境投资不变为前提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且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了,污染水平就会随之下降。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基本上还处于跟踪国外研究阶段。理论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多个角度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定性研究;二是对引入环境因素后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包括新古典增长和内生增长模型两类。如辜胜阻和巍珊(2000)从环境损失的角度分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李善同(2001)等人则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指出经济活动除了内部均衡问题还存在经济外部均衡问题,而且经济外部均衡也应满足资源配置的一般经济学原则;李崇阳(2002)利用博弈论,指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双方可以通过博弈实现彼此的协调发展;岳利萍(2006)等人,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通过设定物品消费偏好指数,建立量物品模型,得出环境质量演化过程曲线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非仅仅与经济增长状况有关。国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从21世纪才开始的,主要研究我国整体或省市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具备EKC特征。如雷玉桃(2007)利用我国1986~2004年数据,朱智(2004)利用我国1991~2001年的数据,采用指数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水环境和水利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EKC的上升阶段;刘燕等(2006)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对数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与传统的EKC形状不同,而是存在正N型的关系。

三、评述

从上述综述情况来看,国内外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环境问题是否会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极限,并作相应的解释;二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条件。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作出经济解释。这些研究成果能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但是,环境问题研究仅局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涉及跨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实证研究方面也较少考虑区域空间因素以及跨界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辜胜阻,巍珊.保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上一篇:人口与社会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学概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