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指导员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7 08:24:51

政治指导员论文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1

关键词:抗日战争;政治动员;统一战线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28-02

政治动员是指引导社会成员政治参与、组织和凝聚社会力量的过程。它是现代国家和政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整合和现代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现代民族国家和政党政治建立与发展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国共两党面对生死存亡的民族危机,从民族大义出发,摒弃前嫌再次合作,并形成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抗战的胜利进行了广泛有效的政治动员工作,积累了大量关于政治动员的宝贵经验。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理论、实践和经验的探究,国内外理论学者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一、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主要视角、观点和内容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的研究视角有三个层面,即专门研究共产党的政治动员、专门研究的政治动员以及研究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视野下的政治动员,所涉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包括政治动员的政策、特征、途径与方法、作用与意义等诸多方面。

(一)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政策

政治动员需要制定相应政策来保证其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在争取人民支持抗日战争胜利的努力中,国共两党都认识到了政治动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政治动员制定了相关的政策。

1.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政策。孙远东在《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中认为中共的政治动员政策主要是在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治政”上,主要表现为在根据地的政权人员组成上搞三三制,在土地问题上进行减租减息;二是“治党”层面上,主要是整风运动。李斌则在《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中指出中共的政治动员政策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革命意识形态的宣传劝导,将抗战的政治文化植入底层民众的心理;二是通过组织联络工作,把底层民众广泛地联结起来,形成具有强大的集体行动潜能的人际联系网络;三是借助群众运动,向群众个人提供物质利益,以换取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

2.的政治动员政策。李俊在《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中指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政治动员政策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具体的指导性政策和措施主要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得以体现。申燕等学者《略论抗战时期民众动员政策》中认为,在抗战初期一年多的时间里,的政治动员政策是比较积极的,主要表现为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讲话和1937年8月13日的抗战声明,修改公布《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和设立国民参政会以改良政治和扩大民主,以及调动部队积极作战、抗击日寇等方面;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的动员政策发生了逆转,主要表现为消极抗战、积极,破坏抗日民主、实行独裁统治,解散抗日团体、禁锢抗日言论,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吏治腐败、贪污成风等方面。

(二)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特征,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美国学者詹姆斯・汤森和布兰特・沃马,他们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指出中国的动员体制更类似极权主义,但更符合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主要表现为精英分子在未来主义的目标下动员群众进行公开的斗争[1]。中国学者则站在阶级立场的比较视角下,对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1.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虽然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并不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执政党。其阶级属性和非执政党的地位,注定了其政治动员在目的、动机和策略方面与不同的特殊性。刘颖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员研究》中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抗战时期共产党政治动员的特征:第一,目的的多重性。即根本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同时兼有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广泛传播其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目的;第二,广泛性与深入性。主要体现为政治动员所涉及的区域和对象广泛且深入;第三,秩序性。即强调和注重严密而有效地战争动员体制和动员组织,建立了健全的动员领导机构以及地方性的群众抗日团体,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计划性。

2.政治动员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的政权本质和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决定了其政治动员缺乏革命性和彻底性。焦以爽在《论抗战时期的民众精神动员工作》中指出政治动员的不彻底性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顽固坚持,不敢放手发动广大农民和农村地区;第二,不愿也不能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改善民众的生活;第三,认识上的不足和执行时的偏差也导致实际动员效果低下。

(三)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内容

梳理学者们有关抗日战争政治动员内容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共产党政治动员的内容。李春峰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能力探析――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个案考察》中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支援抗日动员,包括兵力动员、人力动员以及物资动员;二是政治参与动员,具体是在根据地建立完善的政府系统、司法系统,同时推进民主选举;三是巩固边区动员,包括剿匪锄奸动员、制止摩擦动员;四是经济建设动员,主要是生产运动动员以及减租减息动员。于夕红在《抗日民众动员思想之特色探析》中则认为有五个方面:“通过政治动员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大众化的社会教育和文体活动提高民众思想文化素质;通过榜样示范和实利引导扩大动员效果;通过民众内部各种成分间的交流学习凝聚民众力量和提高民众军政素质;通过民众合作组织和民众团体提高组织和利用民众力量的效率。”

2.政治动员的内容。李峻在《论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民众动员》中具体分析了国民政府政治动员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并将其民众动员归纳为五项具体工作:国民政府动员众在精神方面准备抗战的“新生活运动”;对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发起的民众动员与宣传活动表示支持;实行“新县制”,依靠农民杭日;设国民参政会以统一民众意志;积极进行难民的疏散及教济工作。古琳晖、李峻在《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际舆论动员》中指出,国民政府国际舆论动员的内容有四个方面:广布国际宣传网,构筑自己的宣传阵地,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注重军事行动与舆论动员的配合,以大规模会战吸引国际舆论视线;利用外交活动进行舆论宣传,影响各国政府的决策;四是充分利用外籍人士和外国传媒的力量推进舆论宣传工作。

3.国共两党政治动员的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国共两党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进行了抗战的政治动员合作。学者杨立志就从国民参政会这一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特定产物入手,探讨了抗战时期两党合作下的政治动员工作及相互关系。他指出,国民参政会在其初期为改善两党关系以及进一步维系国共政治动员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平台;到了中期国民参政会抗日民主色彩的消退,但仍是国共两党进行政治动员合作、共商抗日大计的重要政治机关;而随着抗战形式的变化,后期国民参政会的进步性质已不复存在,完全变成了宣传内战和的工具,国共两党的政治动员合作也由此瓦解[2]。

(四)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方法途径

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是取得政治动员效果的重要保证。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所采取的途径与方法极为丰富多彩。第一,通过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制力或命令进行政治动员。如徐彬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论析》中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是一种强制性政治动员,是由政治权力主体以强制力或命令推动和实现的政治动员,其手段大致包括利益的整合与认同、组织化控制、借助革命资源这三种最为重要的动员手段。第二,通过典型示范进行政治动员。李孟圆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根据地的典范动员》中以太行根据地为例,探析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树立积极分子、举办群英大会、搞实验县模范的典范动员的方式来动员群众参加生产与抗日。第三,利用报纸杂志、教科书、民俗艺术等进行政治宣传和动员。如吴小鸥、杨红波在《试论革命根据地教科书的政治动员》中指出,在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教科书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政治动员的宣传载体,其“政治取向”是政治动员的基本前提。崔一楠、李群山还在《秧歌与政治动员――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根据地为中心》中指出秧歌等民间艺术是中共用来传递自己的政治理念的重要途径。第四,通过物质利益的满足进行政治动员。如刘颖在《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方法》中提出物质型政治动员是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重要途径,主要是指通过重新调整各阶级利益,满足各阶级、阶层的物质利益要求从而达到动员民众的目的。

(五)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作用和意义

政治动员对争取抗日战争胜利重要性,无论是共产党还是的领导人都毫无疑问地给予了肯定。而抗日战争时期丰富的政治动员理论和实践经验,是我国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无论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第一,推动了国家独立,为中国政治发展创造社会条件。第二,促使中国共产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取得政治信任并使其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领导权和权威性得到巩固[2]。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后的民主建设开辟了道路,为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积累的经验,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政党若想要始终保持其执政的合法性,就要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办事的指导思想。”[3]第三,提升了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得广大民众的利益表达和意见表达得以实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真正成为主人[4]。

二、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关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亟待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和加强。

(一)关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不足之处

尽管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动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化研究的课题。首先,尽管已有成果的研究视角多样化,并有其各自的独特性,但同时也表现出研究较为零散、系统分析较为欠缺的问题。学者们对于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视角多元,但往往散见于对于某一特定群体、地区、人物的历史考察与分析,论述领域往往较为单一,研究还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尚未形成一个理论研究体系。第二,缺乏具有代表性和总结性的研究著述。尽管学术界已经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业已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规模,出现了一批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但形式上多见学术论文、少见研究专著,内容上缺少统一的被广泛认可和运用的理论观点,有分量的专著鲜能见到。第三,缺少现代性视野中关联性研究。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历史,更要把它置于现实基础之上,从狭隘的视野里走出来去考察这一问题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而现有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多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定性上,注重对某个群体或地区的政治动员的具体内容、方式进行考察,但对于历史事件对现展的特殊意义的挖掘还不够,缺少现代性视野中的关联性研究,难以真正解释和有效解答我国现代政治动员遭遇的现实问题。第四,缺少深层的机制机理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在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历史叙述和实践分析上的基础上,注重对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但是,对于政治动员的研究还缺少深层的机制机理研究,在政治动员的政策、手段、内容研究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机理机制框架和理论体系。

(二)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未来展望

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不断发展,政治动员问题愈来愈成为研究的热点。总体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研究较为全面,学者们不仅总结了政治动员的一般概念,还对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的手段、特征、动员作用与效果都进行了研究。但是,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第一,深化政治动员的机制机理研究。要更好的发掘政治动员的当代价值,就需要在梳理和总结抗战时期丰富的政治动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政治动员的机理机制研究,把握政治动员的规律,同时结合革命或社会运动理论以及政党政治的相关知识,开阔理论研究视野,不断丰富和完善政治动员的理论研究,构建系统的政治动员的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第二,深化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与现代性发展的关联性。抗日战争时期政治动员研究需要着眼于当展需要,能对当前的民族国家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发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第三,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要充分借鉴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理论成果,拓宽研究视野,推进抗战时期政治动员研究的理论层次和水平。第四,深化国共两党政治动员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两党合作下的政治动员过程、合作理念、合作动员的效果以及其合作失败的原因等。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汤森,布兰特・沃马可.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北京:江苏人民出版如社,1996.

[2]杨立志.国民参政会与国共两党关系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3]张桂霞、吴春晖.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动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聂苗.浅析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及意义[J].福建党史月刊,2010(2).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2

开展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自己的工作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缓解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办公室工作能否高效完成与办公室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关系。此外,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及工作能力的好坏与领导决策的实施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决策能否在企业中顺利的开展也离不开办公室人员的工作。因此,办公室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还需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其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责任心都要提升到必须的高度,总的来说,办公室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对其展开长久深入的研究。

二、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公室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层面上对从业人员的指导

第一,具备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工作人员从思想上有着“螺丝钉”的奉献精神,不论处于什么岗位都热爱着自己的工作。众所周知,办公室工作比较艰苦,经常出现加班,工作量大且事务繁琐,工作人员在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两重要求下,经常产生疲劳感。即便如此,大部分办公室工作人员仍然不怕辛苦,竭尽全力尽职尽责这也就是工作人员具备思想觉悟产生的指导作用。其二,办公室工作人员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有利于自身精神面貌的改善,让每一位来办公办理事情的人都能感受到办公室工作人员热情的服务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能更充分的体现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业务实务层面对工作人员的指导

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业务工作之间的联系在于办公人员的思想水平高低、个人政治修养的水平的高低。做好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办公室业务指导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办公室业务更有效率的进行。首先,办公室业务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当前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办公室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不同的人和事,需要不断地补充、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加强自身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加强国家政策法规的学习,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再者,办公室工作人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节奏快,知识更新更快,很多工作都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主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办公室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学习更多的办公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公室业务指导的相关建议

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公室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体现在领导层对办公室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视上,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业务工作有效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办公室的业务能力及工作人员的水平得到提升。

(一)优化并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办公室领导人在思想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办公室业务工作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教育,办公室领导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到重要日程上,一手抓办公室业务工作,一手抓办公室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和执行。再者,办公室领导人要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营造一个良好思想政治学习环境,以身作则,为工作人员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带动他们一起参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学习,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业务工作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的业务工作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联。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于办公室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不能精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荒于业务工作,也不能一头扎在业务工作中而忽视思想政治的学习。轻重的平衡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所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于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办公室业务工作的关系,只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和对接,才能让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都得以最大化。

四、小结

本文就思想政治工作与办公室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及思想政治工作对办公室业务工作起到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业务工作层面和从业者的精神层面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产生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最后,提出了优化办公室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学习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建议,进一步阐述思想政治工作在办公室业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希望从本文的论述中,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学习更加重视,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学习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让个人价值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体现。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3

一、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讨论式教学场域中的功能耦合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指以讨论为基本教学手段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思维探索活动,以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寻求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讨论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质疑辩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两个教育主体在讨论课的场域中实现了优势互补和功能耦合,产生了相互合作、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

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整合两支队伍的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在树德立人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却存在着各自为政,相互脱离的“两张皮”现象。前者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为主,缺乏与学生个别交流的机会和共同生活的体验,因而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生活实际的了解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后者以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为主,缺乏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学理上解释的能力,但和学生的联系比较紧密,对学生有着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因此,吸收辅导员参与到讨论式教学中,有利于整合两支队伍的力量,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辅导员对学生思想和现实状况的了解、把握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发展和课堂讨论提供更具体、更现实、更有针对性的主题和视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和理论特长,指导辅导员将学生的实际问题置于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学科背景下进行思考和诠释,帮助辅导员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提高他们深层次解决思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能激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能拓展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载体,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提升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但长期以来,由于岗位职责不明确,使得辅导员忙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思考学生工作的规律,也没有合适的平台去学习和分析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这样一来,就使辅导员的工作失去了理论支撑,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下去,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而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可促使他们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使他们更好地履行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职责。另一方面还为他们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平台,有利于辅导员将日常管理、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机整合,使之相辅相成,并成为既能教学又会管理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既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也增加了整个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换言之,讨论课教学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支撑和学科发展平台,有利于提高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研究水平,推动学生工作由经验向科学转变,进而推动辅导员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能力。

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互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其本质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能否有效地贴近社会现实,能否及时解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能否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普遍关注的热点、矛盾和困惑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帮助他们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武装自己,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指明前进的方向。辅导员的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贴近学生思想,因而也能更多地掌握影响课堂讨论的、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讨论的切入点和重点,在课堂讨论的引导和把握上也更侧重现实意义的阐释,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避免形而上的、空泛的纯理论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接受和理解。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吸收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到讨论式教学中,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中

辅导员参与的诸多困境

一是辅导员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与讨论式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据此,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远远胜过其教育者的身份。学校各个部门的事务只要与学生有关的,都要求辅导员组织和参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挤占了辅导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给辅导员参与讨论课造成了很多的困扰。一方面无法保证讨论课的参加(笔者就曾经因为到外地走访用人单位而无法参加《思想道德修养》课“人生价值”一章的讨论),另一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围绕讨论主题潜心学习,深入研究,工作的绩效得不到彰显。

二是辅导员复杂的专业背景与讨论课教学效果实现上的差距。 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复杂多样,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关联度不高,理论支持度不大,学历层次相对较低。而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虽然以学生的质疑、提问、交流、讨论、辩论为主,以教师的启发、指导、点拨和归纳为辅,但它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复杂的过程。由于人的思维的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对于相同的问题和文本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尤其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理想信念薄弱,但思维活跃,求新求异,追求个性自由,喜欢以批判和审慎的态度看待问题,因而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有些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有些是激进的,有些甚至是反主流的,这些不同的声音在讨论课上进行充分的交锋和碰撞,如果引导不好就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和价值观的动摇。如何在新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内化为青年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并外化为实践行动,实现知与行的有机统一[3],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课堂掌控与引导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对于专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讲也并非易事,对于辅导员来说就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很多辅导员都深刻地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讨论式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是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管理层面上的脱离。在管理层面上,两支队伍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实行不同的考核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由教务处和学院根据教师的科研情况、学生评教等因素进行考核和评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课后和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辅导员归属于学生工作处,考核的依据是以学生日常事务性管理的成效为评价标准,几乎不考虑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形势与政策课、党课等课堂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这种管理方式会造成两种后果:第一,两支队伍沟通不畅、协调不足。比如在讨论课指导教师的确立环节,由学生处下发通知,辅导员自愿报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再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参与讨论的主题,再反馈给辅导员。有的老师会提前一周和辅导员确认时间、地点、主题等相关内容,而有的老师则仅仅提前一天,这让本来基础薄弱又缺乏上课经验的辅导员常常感到措手不及,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的效果自然受到很大影响。第二,辅导员对以课堂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为未被明确地列入辅导员考核和职称评聘标准中,也未建立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辅导员对参与此类课程的热情和动力不足,积极性也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三、提高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讨论式教学效果的路径探析

(一)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科学设置选拔标准

提高讨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因此要科学设置选拔标准,制定辅导员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式教学指导教师的任职条件,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而任职条件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在多元信息包围的网络环境下,在自由宽松的讨论氛围中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逐渐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制度、行为规范的认同。其次,要有渊博的学识。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或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从多个视角对问题进行解读和研究的能力,具备对大学生中富有影响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研究和引导的理论水平。最后,要具有胜任课堂教学的能力。要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方法,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能掌控课堂讨论的节奏,具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对于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给予澄清和引导,尤其是一些偏激的观点和理论误区能及时进行廓清和纠正,使学生在探讨、质疑和研究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辅导员要自觉融入到“学习型社会”的世界潮流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学习意识,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加大知识储备,为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堂讨论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学校和有关部门搭建平台,为辅导员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深造和提高的机会。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经常举行讲座,组织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讨论,组织课堂观摩,开设公开课、示范课等,不断对辅导员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系统培训。同时,要建立传帮带机制,为辅导员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带教老师,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4]此外,还要尽量挖掘校外资源,通过组织辅导员参观考察、对外交流、脱产学习、在职提高学历等形式,使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社会经验不断增强,以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进行课堂讨论的指导能力。

(三)形成科学的评估机制,加强对辅导员的约束和激励

并不是所有自愿报名参加讨论课的辅导员都能胜任此项工作,同时所有参加的辅导员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和本质工作相冲突的问题。因此学校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一系列的考核、奖惩和淘汰机制,从制度上对辅导员参与讨论式教学加以保障,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学督导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对于学生认可的、反映较好的辅导员予以奖励,对于学生不满意的及时加以指导,限期整改,如果下一阶段评估仍然不合格的应暂停甚至取消其资格,形成一种能者上、差者下的良好局面,以确保讨论课的教学质量。此外,经评定可以胜任此项工作的辅导员要根据他们的课时数折合成对应的工作量,减少或抵充他们带班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在年终考核中,将辅导员是否具备利用课堂主渠道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作为评优、评先、评奖的重要指标,更要把辅导员的教学情况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

(四)建立系统的运作机制,构建大德育平台,整合各方资源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辅导员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能否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讲,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如何,将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因此,探讨新时期辅导员应具有的素质结构,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素质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

“素质”一词,出自杜甫《白丝行》诗句“己悲素质随时染,烈下鸣机色相射”,其原始词义是指白色生绢。后人先后将“素质”抽象引申为“事物的本来性质”和“先天具有的生理特点”两种含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一词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学术界乃至党和政府的文件,其语义变得极为宽泛。笔者认为,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系统,有其自身的结构。它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基本层面:(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由思想意识形态中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以及政治品格和道德品质中的各种基本因素的总和构成。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起着主导性作用,它决定着人的素质的方向和性质。(2)智能素质。智能素质包含智和能两个方面:智,主要是指知识,它包括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能,主要是指能力,它可分为智力类能力和操作类能力。智能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人的素质的总体质量。(3)生理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表现为人自身的自然力,是素质结构中的物质方面,也是素质发展的物质前提。它是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相对稳定的结合状态或特征,主要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水平、运动能力水平和对外界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心理素质是人在认识、情感、意志、需要、兴趣等诸种品质上的特征。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统称。其中,政治思想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核心,是其他素质的统帅和灵魂,也是高校辅导员适应时展的重要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第一,政治思想素质的含义。思想是主体对自身的社会存在及其周围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主观反映,是主体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大脑对外界信息自觉进行整合的产物,它是精神、意识现象的一部分。人的思想可以分为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法纪思想和哲学思想等。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本文侧重于研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反映的是与主体相关的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其内容包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以及对阶级、国家、政党的性质及其关系的看法、态度和自己准备采取何种行动的打算等。政治思想素质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一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政治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它是在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二,对高校辅导员政治思想素质的具体要求。对高校辅导员政治思想素质的具体要求包括:(1)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一定阶级、派别、政治集团所要求的目标。政治方向是否正确,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它是高校辅导员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当前,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带领广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遵循的政治方向。(2)要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政治立场是指反映一定阶级、派别、政治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态度。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了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才能经受各种诱惑和考验,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对高校辅导员而言,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就是其言行必须坚定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维护党和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3)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政治观点是人们对有关的政治问题的看法和主张,是高校辅导员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指南。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要在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4)要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敏锐性。对高校辅导员而言,较强的政治鉴别力是指高校辅导员在意识形态领域、生活方式等方面,善于从政治上分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对一切不良思想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政治敏锐性是指高校辅导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趋势,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态度和对策。

2.道德素质。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第一,道德素质的含义。道德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稳定性、自律性的特征。道德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内在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行为中的体现,是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实践和个人的自觉修养而逐步形成的。

第二,高校辅导员道德素质的具体要求。高校辅导员良好的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高校辅导员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高校辅导员的道德素质首先应该包括作为公民的道德要求,即遵守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爱家庭美德,这是对高校辅导员基本的道德要求。(2)高校辅导员道德素质的特殊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及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其道德素质还必须具有特殊要求。首先是道德境界的高层次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是一个由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公德、革命的人道主义构成的多层次的道德结构。而高校辅导员应处于共产主义道德这个最高的层次,这是与其工作性质和劳动特点密切相关的。具体来说,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来看,其工作对象是具有各种人生目标和道德理想的人,要将人的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所希望的层次上,高校辅导员就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境界。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手段来看,其工作手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去传播真理,而高层次的道德是人格力量的源泉,因此,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都应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其次是道德行为的模范性。道德层次越高,道德行为的感染力越强,道德行为的示范效应就越大,可以说道德行为的模范性是道德层次的外化。高校辅导员的模范效应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通过自己的道德行为直接感染教育对象;二是通过传播渠道间接感染广大群众。

(二)智能素质

智能是由知识和能力两部分构成。相应的,智能素质也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两个部分。

1.知识素质。知识是一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素质是指人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状况,它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高校辅导员良好的知识素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较高的知识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点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知识:(1)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有着鲜明党性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辅导员所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素质。高校辅导员要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和精髓,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才能从容对待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明辨是非,化解矛盾;才能准确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他们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2)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政策性很强,具有特定的理论和方法。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等知识,包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以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3)其他辅助知识。高校辅导员除了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必要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例如逻辑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市场经济理论等。只有如此,高校辅导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客观知识经过求知者的输入、加工、储存,并在头脑中形成的由智力联系起来的有序组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要求其具有“图钉型”的知识结构,即一方面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图钉尾部),不仅要具有教育学、管理学、行为学、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逻辑学、外语、法学等社会科学知识,还要具有计算机、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图钉的针杆部分),即具有精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此外,还应有特别的优势,具有相当的钻劲和韧劲(图钉的针尖部分)。

2.能力素质。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素质是指他们运用各种知识,独立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领。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个体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空前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及时地解决学生思想出现的新问题,为学生的成才和成长服务。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要求他们思想活跃,不迷信权威,敢于冲破旧观念的束缚;对新事物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接受力;要不断提出新的工作设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第二,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高校辅导员确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任务和内容,改进工作方法的基础。高校辅导员的调查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获取真实思想信息的能力。即能从人们的言谈、行为、情绪变化及整个社会系统中了解到工作对象的真实情况。(2)对思想信息进行准确分析的能力。即能将感性的材料通过思维加工,认识事物的本质,预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为解决思想问题提供最佳的方案。

第三,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指在进行信息联系和交流的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思想、认识、情感和思维内容的基本能力。高校辅导员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口头表达能力是指把道理讲得合情合理、精辟透彻、生动感人的能力。高校辅导员要能用通俗的语言和准确的例子,把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地表达出来。文字表达能力是指能够把教育内容正确完整地见诸于文字,通过报刊、广播、墙报、文件、网络等影响教育对象的能力。形象表达能力是对高校辅导员的特殊要求,即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善于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传递信息和情感,发挥“身体语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感染作用;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善于运用各种形式的艺术形象、媒体手段来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四,组织协调能力。高校辅导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指高校辅导员能够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组织调动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力量的能力;具有出谋策划,协助领导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协调党政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具有组织群众性的宣传队伍,运用群众的智慧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总称。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的先天素质和后天通过训练而习得的素质。身体素质是一切知识、精神、志向和理想的物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一是强健的身体机能;二是旺盛的体力精力。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心理素质的外延极其宽泛,一般而言,可以将其概括为智力能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的结合。本文论及的主要是在非智力因素基础上形成的非智力结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素质的发挥。高校辅导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一般要求,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按照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高校辅导员在非智力结构方面应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品质:首先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表现为对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适应性;其次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力,表现为情绪稳定、动机适宜、心态平和、兴趣广泛、自信自尊、举止得体;最后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内外环境的各种负性刺激能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愈康复能力。

第二,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特殊要求。(1)广泛而稳定的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其实质是人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它的发生和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和志趣。有趣是兴趣发展的初级水平,在这个阶段上,人们往往被事物的新、奇、异而吸引,这种兴趣较为短暂,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在这一阶段上,人的兴趣逐渐向专一、深入的方向发展,具有专一性、自发性、坚持性的特点。志趣是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当一个人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时,便会由乐趣发展成志趣,志趣具有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的特点。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广泛的兴趣: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兴趣,通过培养达到志趣的水平;其次,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兴趣发展中心,并且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2)丰富健康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人的情感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总是由情绪到情感再到情操逐级升华的。情绪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情感,它主要与人的生理需要联系,持续时间短,外部表现明显,表现为心境、热情、激情等。情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它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持续时间比较长,外部表现不甚显著。情操是与人对劳动、交际、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和美等方面的社会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它在人的情感中居于最高层次,具有稳定性、坚定性的特点,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要求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工作对象的情感,而且要以自己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来传播真理,只有做到对工作对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坚定而果断的意志。意志是按照既定的目的,克服各种困难以调节内外活动的一种意向活动。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由于做人的思想工作经常会遇到各种阻力,会出现多次反复,因此,拥有坚定而果断的意志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在意志品质方面,必须具有坚定的目的性、果断性和自控性。坚定的目的性,就是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行为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能主动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实现预定的目标。意志的果断性,就是对看准的事情要当机立断,实事求是,有胆有识,并能排除干扰,坚持执行。意志的自制性,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和调节自己的言行。(4)富有内涵的气质。气质主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的速度、强度及其指向性的特点。心理过程发生的速度是指知觉、思维、情感等发生的快慢。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是指情绪的强弱、抑制的快慢情况以及情绪发生时的外部表情是否明显。心理发生过程的指向性是指人的心理的倾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世界,有的人倾向于内心世界。气质是构成高校辅导员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基础。高校辅导员的良好气质表现为沉稳、自信、宽容、开阔。(5)良好的性格。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高校辅导员的性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很大,一方面,对其自身的道德品质、气质、能力、思想观点的形成、发展以及工作态度和活动方式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工作对象有着重大影响。高校辅导员良好的性格应表现为:自信、自强、自尊;襟怀开阔,诚恳热情;谦虚谨慎,豁达大度。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5

关键词: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关于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

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学生在大学四年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专业学习、日常管理、军政训练、课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宿舍生活等,处处、时时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体现了“三全”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要求。

大学生是心智逐渐成熟的社会人,他在受到一种思想教育或知识影响时,势必也受到其他思想、观念、知识的影响。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现实社会生活(包括大学教育)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往往比正面的思想教育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来的更快、更直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学校花费很大力气完成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被社会现实中的一些消极因素轻易地抵消或削弱。要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就需要创建一个无缝隙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使这个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与教育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运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向学生提供“完整的、连贯的、持续一致的”的教育信息,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二、大学创建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一)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组织机构及其职能体系设计,建立健全大学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与组织工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得好坏,关键看学校党委是否真正重视,是否科学地建构起有效的领导与组织工作体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粤发(2005)12号,2005年8月14日颁发)指出,“高等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据此,有的高校在大学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党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担任主任,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教学单位党政领导和教师、学生中的代表组成。此外,还成立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在学校党委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具体对全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咨询、统筹、协调和指导,各职能部门、院系、教辅后勤等单位围绕学校决策各负其责,执行决策。全校形成全局指导、协调局部,局部服务于整体,发挥整体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的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与组织工作体系的作用:即上有决策层,总揽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把握带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大问题;中有协调层和监控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协调和监控;下有责任层和落实层,具体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有效的工作体系对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计划性、系统性与科学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加强师德教育,使专业学习成为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大学所有教师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都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自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职责。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加强师德教育,通过开展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增强广大教师传德育人的意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深入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从制度管理方面,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育人要求,在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加上育人情况的指标。实行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导师)制度、教师党员联系要求入党学生的制度,要求专业教师走到学生中去,建立沟通渠道,使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增多。通过“三帮”(帮思想、帮学习、帮发展)、“两导”(对学生进行成才引导和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党员教师还要承担学生党建工作的任务,做申请入党学生的联系人、介绍人,积极培养、发展更多优秀的学生入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育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教书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转贴于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直接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任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严格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落实规定的学分,科学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体系,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软件,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大力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原著导读”工程,加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学习,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创建并利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基层,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在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无缝隙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精神文化是大学长期形成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大学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师生灵魂、铸造大学精神的高度来认识。要注重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以文化学术活动为重点,突出专业特色,重视创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结合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纪念日,举办理论研讨会、座谈会、报告会、文艺晚会、交响音乐会以及读书征文比赛、板报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注重环境育人,加强校园景观、宿舍和教室文化建设,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重视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扶贫义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了解,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做贡献,磨炼意志,全面成长。

(五)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的“三进”工作,填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能出现的空隙,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作用的空间

1.发挥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管理的主体作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领域。要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建设一批主题教育网站,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平台。注重发挥学生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兴趣小组、勤工助学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站、网页的建设与管理。学生在主题网站的建设与管理、资料信息的采集等工作中,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建设的主体,能在其中施展才干、活跃思维、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同时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目的。

2.创建“三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

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阵地,是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最不容易覆盖的地方。要创建公寓管理服务人员、辅导员参与教育管理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三位一体”的学生公寓管理新模式;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敬业精神强的年轻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公寓区建立“三室一家”(文化活动室、德育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女生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举办“四个一”(树立一面旗帜、献出一片爱心、带动一个同学、负责一片责任区)活动,调动和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先进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学生在公寓的表现纳入到推优入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优秀学生评选工作体系中去,使学生公寓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

3.以创新求发展,用正确的思想文化占领社团阵地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全国高校学生社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种类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影响越来越广泛。学生社团在校园中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深化,社团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更加明显。所以,学校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领导,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社团工作的舞台,以创新求发展,用正确的思想文化占领社团阵地,这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许国彬.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5(5).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6

一、高校辅导员的政治责任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自从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大学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就当前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方面,前者是主渠道,后者是主阵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主阵地应积极配合主渠道,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同时也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也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任务和辅导员的特殊角色及定位,决定了辅导员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政治素质相比于辅导员其他应具有的素质,如综合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具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辅导员政治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坚定的政治立场

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必须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政治立场。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首先必须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辅导员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必要性、重要性,认同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较高的政治觉悟

辅导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全面、准确的政治原则,努力提高自身政治觉悟,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症结和理论困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较强的政治原则性和适度灵活性

辅导员一方面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形成正面积极而良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尺度、场合,将国家理论、方针、政策、形式融入具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为形式和细节所拘束,采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队伍呈现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趋势。但是大学生思想日益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政治问题增加。虽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

(一)辅导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应届本科生或者硕士毕业生,从学校走进学校,虽然年轻人工作有积极性、有热情、富有朝气,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对于学生的事情较为了解,但也因为从学校到学校,期间缺乏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和人生体验,容易被个别学生牵着鼻子走,在处理突发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策。特别是推免的兼职辅导员本身还是学生,还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若让他们再承担其他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实在是勉为其难。

(二)辅导员专业结构不合理

通常高校都招聘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或者管理学等与辅导员具有相近工作背景的毕业生。而辅导员所面对的学生的专业五花八门,文理工科都有,因为辅导员不熟悉学生所学专业,有些事情的解决就无从下手,缺乏专业的信服力,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工作的质量。以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为例,专兼职辅导员20余名,仅有一名医学专业毕业的专职辅导员。

(三)辅导员流动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辅导员聘用时间一般为4至5年,这种短期化的聘用,使辅导员把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临时性的工作。一些辅导员干上几年取得一些经验,一有机会就“改行”。这就导致了辅导员队伍中最缺乏的就是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与辅导员发展方向不明确,流动机制不健全有关。短期化的聘用使大多数辅导员对自己今后发展不乐观,担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另外,高校辅导员队伍评价激励机制上还存在不健全的方面。高校辅导员面对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需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无暇去进行教学和科研。另外职称、待遇等相对较低,“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直接影响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出现“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切实给予解决。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这是一项需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工程,需要国家、学校、辅导员自身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建立重视培养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的良好政策保障和舆论环境

辅导员工作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从国家层面来讲,在近年来已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一是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的根本性问题。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着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注重就业率、升学率、科研成果、学科成果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这种状况必须彻底进行扭转。要从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和国家评估手段入手,强化人才培养、德育为先的理念,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出台思想政治教育的细化、量化标准,把德育评价切实落到实处。二是要继续重视和强化辅导员的政治责任。从目前已颁布的辅导员工作条例和相关制度来看,辅导员要成为政治引导者、思想启发者、道德示范者、学务指导者、审美诱导者、心理辅导者、事物管理者,充当着政治、思想、道德、专业、文化、人格和生活等多重角色,这是对辅导员角色的过高期望,势必会使辅导员角色泛化、事务化、行政化,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需要国家从整体上加以调整,强化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辅导员的政治责任。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体制与机制

高校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落实实体,一是要严格选拔标准,建立有效选拔机制。高校要始终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全面发展、有志于从事学生工作的优秀人才选聘到辅导员岗位,保证辅导员来源的高素质和队伍的合理结构,从源头上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二是要建立有利于辅导员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辅导员在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走马灯”的职业,有着“留不住,做不长”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从辅导员自身利益出发,深刻思考辅导员的发展问题,让科学化、职业化、专业化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着力点,建立一套科学的保障机制,提供相应的发展平台并给子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在生活待遇、职称评定、政治地位等方面给予明确认定,为辅导员的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不断拓宽辅导员的职业生涯通道,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三是要建立辅导员培训培养机制。高校要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措施,加强对辅导员进行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推进辅导员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要通过“进课堂”和“上讲台”等形式,把辅导员的学历提高和专业培训进修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高校应进一步拓宽辅导员申报科研课题的空间,制定相应的科研激励措施,完善科研成果转换为思想教育生产力的体制结构,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科研兴趣和科研成果质量,使辅导员在事务性工作中强化学习意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积累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三)加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角色和工作特殊性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必须建立学习型的辅导员队伍。一是辅导员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深刻认识自身角色定位,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提升责任意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要坚持政治理论的学习,具备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二是拓广知识储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这里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是指辅导员自身所学专业,而是指所带班级院系学生所学专业。作为一名辅导员,应当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了解并学习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适当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那么辅导员在知识储备这方面就可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有利于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作为高校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来抓,不断开拓新渠道、探索新做法,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实施者和有效创新者,努力开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孙定建. 浅议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建设[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3):102-104.

[2] 林莉. 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新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4):63-64.

[3] 王国春,汪金,徐华. 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感的关系分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4(4):20-21.

[4] 覃于超. 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8):76-78.

[5] 朱书全. 高校辅导员政治素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北京教育. 2010(5):37-39.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7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6-0070-04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七年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时期,高校建立和逐步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开始就走上了正规化、系统化的轨道,奠定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明确了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

1949年9月21日至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性质,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和文化教育政策等的总原则,是一部起着国家根本大法作用的宪法性文件。关于文化教育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五爱”教育,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电影事业;提出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给青年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1]

《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要求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1949年12月召开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明确指出《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同时也是当时学校思想教育所应遵循的准绳。会上,马叙伦在开幕词中指出:“这种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我们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就是要推行这种教育,而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国家的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我们的主要任务”[2]。此次会议提出,为了建立和巩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当提倡和鼓励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思想的学习。195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研讨会,在之后发出的会议通报中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将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高校培养任务,1953年10月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党的革命斗争经验武装青年”。随后,教育部组织召开一系列高校专业会议,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基本任务。在1953年召开的全国综合大学会议上,提出高校培养任务是:适合国家建设需要、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忠实于祖国和人民事业、掌握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各种专门人才[3]。此次会议强调在高校里必须首先以马列主义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作为一切专门科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部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以马列主义武装大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二、逐步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政工部门、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青年团和学生会等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高校成立了由进步教职工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管理。1950年8月14日,教育部正式由政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首次对新中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作出明确规定:“大学及专门学院采取校(院)长负责制”校长开始全面领导负责高校工作,在对校长五项职责的具体规定中,第三项明确要求:校长“领导全校(院)教师、学生、职员、工警的政治学习”[4]。195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抽调宣传教育部门及青年团的干部充实大学领导。至1954年10月,高校的校长、教务长和主要部门基本配备了党员干部。这项举措对高校中的建党工作和教育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领导和监督作用,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和稳步开展。

为了加强对高校的政治领导,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政治工作制度开始建立。1952年9月2日,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决定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开展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步在全国高校推广普及。该报告对政治辅导处的任务、政治辅导处和辅导员的人员配置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52年10月,教育部专门作出《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实行政治工作制度》的决定,提议在高等学校建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从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和教师队伍。1953年2月,清华大学成立政治辅导处,并于4月向高教部、人事部请示设立学生政治辅导员,获批准,在各系三年级学生党员中挑选出25名优秀党员担任第一批学生政治辅导员,我国辅导员制度由此在清华大学正式建立。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有几十所高校先后设立了政治辅导处,配备了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这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54年10月,发出通知,可撤消政治辅导处,保留辅导员,这一组织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天,成为高校基层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5]。由于当时的政治辅导员多由业务课教师兼任,在撤销政治辅导处之后,高校针对教师“双肩挑”的角色,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责任,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各高校普遍建立了青年团组织、学生会和教育工会组织,这些组织成为党团结教育广大大学生的助手和纽带。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28条规定:“工会、学生会等社团应团结全校(院)员工和学生,协助学校完成教学及行政计划,推动学校(院)员工和学生的政治、业务及文化学习,并增进员工和学生的生活福利。”该规程对学生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发挥团带作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确定了学生会的职责。高校也不断吸收大学生加入共青团,经过几年的努力,高校团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团员从只占学生的少数逐步发展到超过全部大学生的一半人数。我们党领导青年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1953年6月,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这一号召成为当时在校大学生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三好学生”的评选至今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经过几年的建构,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的有效方式得到了全面加强,形成了一套各部分相互配合,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

三、构建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大举措,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解放后最早开设政治课的是华北地区大专院校的文法学院。随后在中央和教育部的肯定下,逐步扩展到全国各高校,并在课程设置、教学时数、教学原则、内容方法和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不断统一和完善,逐步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解放初期,高校普遍开设《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文法学院加设《政治经济学》,共三门课。1951年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区各高校发出指示,为了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看法,决定取消“政治课”这一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程。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中规定:综合型大学及财经和艺术院校自1952年起依照一、二、三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100学时、《政治经济学》100学时、《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100学时,共三门课各为一学年,工、农、医等专门学院依照第一、二年级次序分别开设前两门课程;三年制的专科学校开设课程及先后次序与专门学院相同,二年制的专科学校只修第一门课程。这一指示的,标志着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随后,教育部结合苏联经验和我国高校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政治理论课程体系。1956年9月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作了进一步的修订,规定高校开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四门政治理论课,并规定了这四门课程在各科系开设的门数和学时,此次修订还规定了课程讲授排列顺序、讲授与课堂讨论的比例和考试考查方式,另外,对于专科学校与高等学校专修科的政治理论课程也进行了详细地规定。此次修订对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作了更加详细而又具体的安排,课程学时和顺序的安排也更加灵活,《规定》中明确提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学时和顺序可作适当的调整。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学生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这为后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直到现在,高校开设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也大体沿袭这一体系。

在这一时期里,围绕着政治理论课本身的问题,为了保证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共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就教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改善,逐步建立起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1950年7月24日至8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并与同年10月4日就此发出《通报》和附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通报》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和“三项规定”。《通报》及其附件详细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针、任务、内容、方法和原则,同时要求“高等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教学研究指导组)以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机构”[7],以上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培养和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是搞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关键,党和政府把培养合格的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大事来抓,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对于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要求是统一的,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思想,努力武装自己的头脑。基于此,教育部始终把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经常利用假期对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培训,1950年、1951年、1955年教育部多次举办教学讲习班、备课会和讨论会,以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8]。但在当时,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一般都不高,对于此,1952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开始在全国范围有计划地、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培养工作。除了像中国人民大学正式举办研究生班以外,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夜大班等不脱产在职学习,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头七年里,由于采取了这些得力的措施,我国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开展。

可见,当时我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为此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紧紧围绕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这一背景,紧抓培养具有马列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等人才的目标,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以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实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方面都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法宝。当时高校谨遵这一原则,不仅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也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式,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以及“三反”、“五反”等政治实践活动,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原则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深入客观实际,从教职工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组织和引导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全方面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要开拓创新、灵活多样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各项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其方式途径也是灵活多样的。当时,高校普遍运用组织学习、宣传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等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座谈会、演讲会、展览会和时事学习会等形式组织大学生学习国情时事与英雄事迹等。在高校普遍开展向英雄学习活动,坚定革命立场的丁佑君、等英雄事迹;另外,高校广大师生走向社会,运用活报剧、快板、歌唱及演说等形式,深入工厂、农村开展宣传活动,广大师生进一步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当时,灵活多样的方式途径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他们的思想行为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由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开展工作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注重启发与引导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高校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着重防止和克服教学工作中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偏向和背诵公式、死记条文的灌输式教学,注重教育学生知道如何在具体条件下正确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刘子载副部长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的发言讲到:“理论与实际一致在于启发学生分析自己的思想,搜集、整理、研究各种问题,然后针对主要问题,有的放矢的以系统理论知识有重点地加以解决,使理论学习成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成为理论学习的目的”[9]。当时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根据这一指示,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全体学生组织起来,建立灵活的学习组织,设立班、小组等中层与基层机构来推动与检查学习、放映情况、研究问题、传达决议[10]。这种教与学之间、师与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良性互动,有效地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上,教师应时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结合现实问题和不同大学生的特点,启发与引导学生学习,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由它所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与所处的历史时代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主要向大学生进行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知识的教育,也有结合政治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当时,针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背景,结合社会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高校政治理论课和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地吸收新的理论信息,增加新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分析和解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1],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源泉。现阶段,国际国内形式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发展,才能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2][6][7][9]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3,13-14,5-7,21.

[3] 谈松华,陈芙泉.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06-107.

[4][10] 芮鸿岩. 新中国初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三维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07,212.

[5] 张耀灿.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3.

[8] 石云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4-25.

政治指导员论文篇8

关键词:民族院校;辅导员;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20-02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1]民族院校具有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明确办学宗旨,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的差异,需要民族教育形成一套既符合教育规律,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又适应少数民族个性特点的培养方式。辅导专业化、专家化,这些都使民族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民族高校辅导员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

1.提高科研能力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到来,西方敌对势力采取种种措施,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企图达到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辅导员作为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认清政治严峻形势的基础上,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论创新,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实践研究,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方式,从简单说教、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帮助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感知力、判断力,树立正确祖国观、民族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开展教育科研是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的重要途径。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其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提升,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增强自身的价值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激发出不竭的工作动力。[2]顾明远教授曾指出:社会任何一种职业,越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的专业性,他的社会地位才会越高,一个人人都可以干的职业,是不会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的。辅导员整天忙于各种事务性的工作,是一个看似任何人都可以“代替的工作”。所以辅导员要实现个人价值,体现学术地位,科研成果是指标,教育科研能力是前提。

二、民族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

1.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基础。辅导员开展教育研究,是以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是由实际工作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3]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学业指导、贷款助学、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这些都是科研选题的重要源泉。密切与学生接触、最熟悉了解学生、事务性的工作有利于辅导员搜集整理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就是不断创新,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和改善教育实践。

2.民族大学生个性特点提供更多可研究问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大,长期受自然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的影响,不同民族思维方式、认知能力、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尊心强,性格豪爽、坦诚,但易冲动。汉族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均有过冲突或者内心价值、理念的冲撞。矛盾、差异、冲突往往是新问题、新研究的开始,民族院校辅导员应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抓住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变量”,丰富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适应多变复杂的思想教育形势。

三、提高民族高校辅导员教育科研能力的途径

1.辅导员自身观念的更新。有学者曾研究指出影响高校辅导员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理念滞后;专业素养不够;角色定位模糊。[4]辅导员一向被贴为“事务型”、“保姆型”的标签。民族院校的辅导员要转变观念,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辅导员工作本身及个人价值有理性思考,实现“事务性”向“实践-研究型”观念的转变,摆脱世俗“救火员”的角色定位。任何职业都可进行研究,只是对象、方法、性质、形式、结果不同而已,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是辅导员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阵地。

2.完善辅导员科研培养体系。政策的支持往往会成为个人或团体为某一工作奋斗的外在激励动机,完善的培养与管理体制,是民族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成长与稳定发展的保障。(1)设立辅导员思政科研专项资金。学校应成立辅导员管理机构,科学管理辅导员队伍,统筹与安排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讲座,组织开展调研,进行科研成果奖励等。学校应设立辅导员思政教育专项,鼓励辅导员以个人或团队形式进行申报。实行辅导员思想教育成长导师制,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担任,对辅导员项目申报、开展科研进行指导,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2)开展科研培训活动。在国家培训、基础培训的基础上,民族院校应制定校本培训计划,集中进行教育研究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培训可以辅导员最关注、最急切解决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唤醒辅导员的科研意识。以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分析为切入点,系统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思想与研究方法讲述。成立辅导员科研小组,将现学理论指导科研实践,最大程度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

3.创新辅导员进修机制。辅导员队伍年轻化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状,张光辉的调查表明:各高校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居多,研究型大学占62.5%,教学研究型大学72.3%,教学型大学中达到81.6%。[5]笔者所在学校中87%的辅导员都是本科学历,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有限。大多数辅导员学科背景复杂,没有经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教育和专业训练,缺乏知识储备和专业素质。辅导员在职进修,一方面,提高了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加深了理论修养与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培养科研意识,锻炼科研能力,提高科研素养,是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系统的途径。对已经取得硕士学历的辅导员,民族高校可探索构建“学习-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辅导员专业博士生的培养模式。[6]全方面、多途径提高民族院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效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24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法规汇编(2006.第9辑.总第115辑)[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2]柏路.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形成机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杨世传,周钰.论研究型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养成[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5):85-87.

[4]胡培培.试论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1,(32):74-83.

[5]张光辉.基于高校类型差异的辅导员专业发展现状调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05).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论文范文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