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3 13:59:59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1

1.有目的地完成教学

初中的升中考就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大目标,面对升学的压力,我们并不能到了初三要毕业的时候才去强化训练,这样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体力和身心上承受不了,导致对体育完全失去兴趣,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在初一的时候就开始有针对性地把升中考的体育项目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早早明白这就是要考试的东西。比如200米短跑,中考必考科目,而且新课标就有明确要求,起跑方式、怎样呼吸、动作要领等都有要求和指导。我们除了平时加强掌握动作技术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短跑比赛,田径运动会等,这样既普及了短跑,又突出运动能力好的同学,激发学生的潜力,以点带面,短跑这个项目就能得到全面提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生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坚强的意志品质克服种种困难,积极主动地完成体育锻炼任务。

2.多管齐下的教学方法

(1)鼓励法。在我们日常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第一要素,因为如果学生不够主动,教了也是白教,那还不如给他们自己玩。只有在平时多了解了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并多加以表扬,多肯定和承认他们,这样对学生也是一种良性刺激。学生有信心了,上课的兴趣也就来了,那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没有什么问题了。(2)游戏法。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目标和游戏结合起来,以游戏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我想,学生对于“玩”来说,就是发挥他们的天性,这样加强游戏的趣味性,也增加了体育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得到了锻炼,也加强了情操的陶冶。体育教学的游戏化,直接推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既“玩”到了,又得到了锻炼,不知不觉就完成教学任务。

3.调整教学及课程结构和内容,利用各种各种资源为体育教学改革服务

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意思就是说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结合教学改革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成长的,符合教学改革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新大纲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各占一半,其中选修课程分为限选和任选两个部分。新大纲的调整和《标准》的出台,对教学计划的制定提高了难度,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体育理论知识、特长、发育情况、兴趣等等,在计划的制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每周必修课、选修课及活动课的搭配,特别是活动课,活动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自己的活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自身机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机会,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还有选修课程,选修教学有较大的灵活性,应根据确定的体育教学内容、本校情况,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选用。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步掌握,不能急于求成。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2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健康。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由此可见。我国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心理承受能力弱

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二)自私狭隘,虚荣心强

一些学生缺乏包容开放意识,学习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三)缺少意志、毅力

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有的中学生智商高、能力强,但脾气环(情绪反应强烈)、情商低。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与人相处。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难以和谐,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时甚至由于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神经失常,或走上轻生的道路。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体育锻炼的实践性、进展性、竞争性、广阔性、系统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一)体育锻炼可以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从而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价值。

(二)体育锻炼有益于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健康、稳定的情绪能使人对现实保持积极的态度,有效地从事学习和工作。体育锻炼内容的多样性与吸引力,能诱发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体育锻炼内容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又能激发人们的应变行为与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很快激发起强烈的情感,保持乐观、稳重、健康的情感,又能控制、克服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

(三)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人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意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其内涵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活动是由一系列随意动作构成的,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

(四)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传达信息、交换意见、表达情感、需要等目的,运用言语、行为等方式而实现的沟通过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宽容、热情、友爱、合群等品质,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体育运动能把人们聚在一起平等、友好、和谐地练习和比赛,使他们之间产生亲切感。在课堂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他们不用言语,只需一个手势。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信息,交流心声,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可见,体育运动能使人们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融洽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令人心情舒畅、振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加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通过体百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品质;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在从事青少年体育运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因而。体育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的融洽程度,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据甘肃心理学研究者杨永龙先生进行的一项针对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心理承受力差48.57%:适应不良37.14%;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与偏执31.43%。情绪不平衡28.57%;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排在前四位的是:心理承受力差47.06%;适应不良41.18%,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32.35%。偏执29.41%。由此可见。加强体育教师心理辅导势在必行。只有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自身心理健康,具备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懂得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的体育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功能。

(二)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购置充足的体育器材。改善体育教学和锻炼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包括学校和家庭的物质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组织制度环境等,特别是校风、班风、家风、教风、学风等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更重要的是,体育课堂内的心理气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又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使师生成为朋友,课堂成为乐园,师生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样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环境。让学生产生激动、愉快、自豪、跃跃欲试的感觉,从而乐于接受体育,对防止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因材施教,加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

体育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体育教学必须包括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三重任务。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状况,然后,因人而异地开设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譬如,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关注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他们也会因多次练习后仍不能达到要求而产生失望和心灰意冷的情绪,失去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要耐心辅导,不断发现他们的优点,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信心、上进心。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功能,使学生情绪稳定,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不同的教学任务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法要体现多样性和多选择性。多样性是指体育教师所能展现给学生的不仅是丰富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富于变化的方式和方法,而多样性是需要通过多选择来显示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思想品德,体育教学,教育

 

1. 思想品德教育的解释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价值观的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学校而言,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可以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

2. 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2.1 体育活动能体现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是一种群体性活动,相互配合、集体协作在其中十分重要。学生在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和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并在友爱、好学、上进的观念引导下,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把体育健康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学生思想水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提高。同时,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集体荣誉以及集体荣誉给其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论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也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

2.2 体育活动能体现公平竞争意识

任何体育活动都具有鲜明的公平性,这集中体现在体育思想的精髓——奥林匹克精神之中。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公平竞争、公正竞赛、遵守原则、照章办事、光明磊落、平等公平等体育规范不仅是体育运动的一种道德标准,而且也是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行为道德规范,是人类追求和弘扬的优秀品质和公德规范。这种公平公正意识、规则平等意识长期在体育教学中被灌输、强调,促进了学生的心性修养,逐步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这就为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有效基础,使这些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学生自觉的道德规范意识,而只有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来培养的思想品德才是巩固的、持久的。进而言之,如果把这种公平意识、规则意识迁移到社会各个领域,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能遵循“游戏规则”,那么整个社会将是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

3.1 强化体育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即把体育教学中所必须遵循的课堂要求、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严格遵守。它不仅 是顺利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通过规范课堂常规,如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可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等良好的思想及道德品质论文网。

3.2 深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项目多,每个项目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 结合不同项目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体育理论教学中,给学生讲授中国体育发展史,奥运会、体育界的名人和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事迹,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运动员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的斗志。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在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遵守规则、团结互助、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的品质;在教学中及时肯定成绩,表扬好人好事,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也具有重要作用。在集体项目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3.3 适时地运用自然教学条件

体育课多在室外运动场地上进行,经常受到气候条件和周围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部条件恶劣时,体育教师不但不能回避这种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应更 好地运用这些恶劣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例如夏天烈日炎炎,学生往往情绪低落,组织纪律性差。而冬天寒风阵阵,学生常常缩手缩脚,棉衣棉帽全副武装,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这时教师必须身 体力行德育论文,教育学生与酷暑严寒做斗争,不向困难低头,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奋勇拼搏的优良品质。

3.4 突出教师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外,还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在教学中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衣着得体,在讲解示范时应语言简练清楚,示范规范准确,言行一致,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充分运用自己的人格做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产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发掘其隐性教育因素,不但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会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永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改革之我见[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0,2.

[2]许杰.学校体育是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3]魏岭.健康教育要强化环境育人意识[J].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4]杨芳.实施素质教育与学校运动会的重新定位[J]. 体育学刊,2001.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4

武术教学不同一般的文化课教学,它需要不同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否灵活运用是否合理使用是武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通过以下方法可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一)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

高中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大都是一些简单常规的动作套路,但对于武术基础薄弱的高中而言,依旧会有一些困难,特别是面对那些动作比较复杂的武术套路。而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的合理适当运用能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先把一个复杂的动作分成若干个简单的动作,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熟练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后,引导学生把各个动作连贯起来勤加练习。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能较轻松地掌握一套复杂武术套路。但在这里应当加强后期完整教学,及时强化后期教学的强度,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因为学生有可能把分解的动作视为一个完整的独立动作,这样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武术教学效果。

(二)讲解、示范与教师领做相结合

讲解、示范与教师领做贯穿于整个武术教学过程中。无论任何形式的武术套路,教师都是先向学生介绍套路的基本内容,使得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逐步示范每个动作,强调动作要点,最后教师领做。经过几遍的练习后,安排动作比较标准的学生在前面带着大家做,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在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和基本动作的不规范。教师除了要言简意赅,语言简单易懂外,在示范和领做时要注意位置的选择,尽量不要产生盲区,或者不断地变化位置,以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

(三)提早预防与及时纠错相结合

武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动作不规范和不标准的事时有发生,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提早预防与及时纠错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应对。在武术的练习中突出动作要领,一旦发现手脚不协调或动作不规范要立刻给予纠正,这样就能避免错误的重复出现。一人动作出现问题了就纠正一人的,出现一个纠正一个,总之,有多少就纠正多少。因为学生一旦熟悉错误的动作,由于肌肉记忆,很难再纠正过来,就算纠正过来也将付出很大的代价。

(四)“高低”结合与“想练”结合

学习武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且对体力的消耗很大。我们可以采用“高低”结合与“想练”结合的方式加以应对。“高低”指的上肢动作练习和下肢动作练习,对于上肢动作比较多的武术套路,可先把下肢的动作学会,然后再练习上肢的动作,过段时间后把上下肢的动作合到一起进行练习,直到达到技术要求。在学生休息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在脑海中过映,这样能加强对技术动作的记忆。而“高低”结合与“想练”结合不仅使学生劳逸结合,也将对教学效果带来积极影响。

二、合理选择练习队形

在队形的选择上,应当以每个学生都能看到为原则。合理的队形不仅有利于学生看清教师的每个示范动作,也利于教师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活动。分组横队队形和梯形队形是最常见的队形,其中梯形队形对教学最有利,采用梯形队形不仅可以控制队形长度,还可以让队伍不会显得太松散,同时有利于教师的观察和指导,更有利于教师的示范和领做能被学生看清楚。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武术在现代社会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同时它也是我们优秀文化的传承。高中阶段是学生快速发展的阶段,武术课程在这个阶段的开设对武术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武术教学粗浅的探究,希望对广大的武术教师有所帮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设备设施的逐渐完善,我相信高中体育课武术教学一定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中华武术也会继续会发扬光大。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5

【论文摘要】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党和国家对教育十分重视,针对当前教育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中,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学校体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它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对劳动者所要求的各种必要的要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改的主题。从整体意义上出发:“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将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力。因此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讲求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不是学科成绩的高低,而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是否具有随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随时面临选择,社会不仅需要有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有健康的体魄。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有判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所以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不少教师多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形成“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教育观念难以自我突破,因此,学校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培训广大体育教师,使教师弄清什么是素质,为什么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进行素质教育,使其提高素质教育的观念。教师要积极面对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不同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理论学习,使学校体育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推动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中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施教过程中切实贯彻素质教育,以适应新世纪教书育人的工作,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其基本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在体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的参与体育活动。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主体性有目的的活动中才能完善和发展自身素质。教师在加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同时,认真对待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尽量选用各种趣味性、竞争性、实用性、易学易练的项目,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主动的发展。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目标;既要增强全体学生体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也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3、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异思维。教师工作的本质在于创造。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及所授课的内容,善于发现并采取措施,创造具有求异思维气氛的情景,提供途径,指出方向,通过灵活的、恰当的“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多向思考,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还要成为师生交流情感、产生思想交锋、阐明个人观点,展示个人才华的主阵地,使学生的智力灵活性得到高度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把学习一种新技术、新技能当作一个问题去唤起学生新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对新技术、新技能才会感兴趣,印象深,使学生在激烈的撞击中溅起疑问“火花”。

创设问题情境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既可以采用“启发式”,也可以采用“游戏式”和“发现式”,既可以面对全班,也可以面对个别同学,安排诱发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以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有意识的鼓励学生求异意识,注意教学的探索性、动态性、综合性,提高发散思维的数量和质量。

(2)在教学中激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每个学生都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基础激发和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受到锻炼、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根据系统、规律性的教学内容,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不是盲目的学习和重复练习,而是有思维、有目的的活动,就能使学生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既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例如:在田径课教学时,提出了“后蹬跑和跨步跑的区别在哪里?”这个问题让学生考虑,同时组织学生观察这两个动作,学生很快发现跨步跑的后蹬角比后蹬跑的后蹬角大,跨步跑的摆动腿的大腿比后蹬腿的摆动腿的大腿抬得高,跨步跑时整个身体腾起高、重心抛物线轨迹也大,进而让学生考虑两者的作用。经过提问、观察、思维,学生把两者区别弄得很清楚。学生从理论上弄清了问题,在技术上也进一步得到提高,使智力与能力也从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产生创造性效果。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依赖于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离不开逻辑思维的能力,它是在逻辑思维不断发展的同时产生和发展的,只要引导得法,每个学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教师把原则、方法、注意事项讲给学生,让同学们自己去发挥,不管水平如何,通过开展趣味活动,调动女生的积极性,终归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这种要求已变得更迫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了大量具备良好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专项人才,不久的将来,定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成为当代各项事业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苏克娜.对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3)86.

[2]卢春艳.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培养.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8.(4)71.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6

一.多媒体用于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我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感觉到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很广泛,我分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课件。对开发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工作者的水平要求较高。编制者除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外,还需有较高的体育理论水平,即有运动生理学、某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裁判法以及体育常识和对我国年龄段身体水平情况的了解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必须懂得体育教学。因此,一个完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需多方面的努力协作才能够完成。

2.传统体育观念的影响。某些教师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一味的身体练习和单调的课堂理论课上,不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或对多媒体技术知之甚少。当然,身体练习仍然是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然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比教师的示范讲解更直观、更生动、更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多媒体技术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学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从事身体练习。

3.屏幕显示。目前,国内较先进的电教室基本上已经配备了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或投影仪和一套完整的电子教学系统。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价格昂贵。如今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屏幕较小,这对于一个50人以上的教学班来说,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

4.课件匮乏。由于研究人员对体育科目多媒体课件的开发重视不够,致使在众多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体育教学课件却极为匮乏。

二.多媒体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初试

我毕业于河北师大体育系,在校期间开始接触多媒体电脑。当时我接触的体育方面的软件多是游戏性质的,但多媒体电脑游戏不同于普通的电子游戏,它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且画面生动、逼真。

我从事体育教学后,在一次篮球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又组织学生看录像,由于没有专门的篮球赛进行讲解,结果学生往往被录像中的扣篮等精采场面所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教学效果自然不容乐观。图解法教学不直观且繁琐,与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通过总结几次对篮球战术配合教学的失败教训,我开始尝试运用多媒体游戏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我采用由广东一家电脑公司制作的“篮球”多媒体游戏光盘,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课外活动时许多学生主动模仿练习,并且在班组篮球赛中能够作出精彩的战术配合。

三.对多媒体体育教学课件的探索

为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我首先请教师大体育系的专家、教授提出课件设计,编写创意程序;然后聘请一名高级程序员专门从事编程工作,将编制出的软件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加工直至定型。经过逐步的实践,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运动生理。展示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吸氧量、心率等。将抽象的生理反应制成课件,此时,立体动画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后出现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发热等生理现象的科学认识与理解。

2.模拟裁判。将球类的比赛场面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作裁判,利用键盘对画面中出现的犯规情况进行裁决,在规定的时间内电脑会对裁判员的水平进行打分。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球类裁判法的了解。

3.体育常识教学。把学习的主动给学生,选择他们了解感兴趣的体育知识。我们研制的“体育常识”课件汇集了35项基本常识,通过文字显示,并附上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它克服了以往体育常识教学中文字与口头表达形象性弱的缺点,可激发学生左右大脑半球同时工作,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记忆为主动接收。

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双边活动的主阵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不能取代教师,但能大大优化课堂结构。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 大学体育 人文奥运 理念教育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这一壮举使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大大增强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而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也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其中“人文奥运”理念包含的内容和思想最为丰富,是此次奥运会从申办到结束整个过程中的核心理念,而对我国高校来说,该理念蕴含的人文思想对于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人文教育”理念对大学体育的影响

1.1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

体育在我国的社会地位普遍比较低下,这主要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各方面不利因素共同影响下导致的;而应试教育环境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并且由于学校对“三基”教育过度重视,这样就对我国广大学生的体育观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文化在我国各级学校的发展和传播。对大学生来说,其体育行为的正确性与体育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正确的体育观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体育行为,养成每天锻炼的体育习惯,从而培养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2加快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脚步

体育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和推广,对于大学体育的发展以及大学生体育观的养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奥运”理念,有助于加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内涵,使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并自发地宣传体育文化。

1.3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弘扬体育文化的责任心

大学生是知识的储物柜、文化的传递者,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责任,所以大学生应该要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应该要认识到弘扬体育文化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了解“人文奥运”理念在我国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要想将大学体育中“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大学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性,还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主动去宣传,从而有效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2 “人文奥运”理念教育的施行途径

2.1开展 “人文奥运”理念知识专题讲座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奥运”理念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先对学生们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课堂上对“人文奥运”理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人文奥运”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所以大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该理论,充分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从而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大学体育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课程开展教学,系统地讲授“人文奥运”理念的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该理念的内涵。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适当安排相应的理论知识讲座,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人文奥运”理论,理解该理论的内涵思想。

2.2积极开展体育实践活动

在大学校园中,还可以通过在校园中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方式辅助“人文奥运”理念教育,使学生们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从而在大学体育实践活动中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使体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人文奥运”理念不仅需要在大学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中体现,而且还应该扩散到学生们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而将“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中来。

2.3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人文奥运”理念教育在大学体育中需要借助学校中的媒体来传播,通过利用学校中的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校的体育文化,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出大学体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管理人员及部门应该认真拟定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各种媒体渠道,将“人文奥运”理念教育融入到其自身的校园文化宣传工作中来,从而使该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3结语

“人文奥运”理念不仅只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口号,其更是一种世界的、影响深远的文化思想。因此,我国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紧握“人文奥运”理念,将该理念融入到大学体育文化中,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将“人文奥运”理念在我国大学体育中的有利影响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靳磊,郑琨.人文奥运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1).

[2] 孙革,潮芳.“人文奥运”理念与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

[3] 韩旭.人文奥运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

[4] 郑红波.奥运遗产与学校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时空,2013(11).

中学体育教学论文篇8

【论文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已日趋稳定,人们对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日趋关注。素质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上教育模式改革的议程并加以实施。然而,事实证明,在各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更加关注学生文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据此分析了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方法。

一、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1、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强健其体制

体育活动的根本在于强健人的身体。中学生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则更需要强健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来从事其学习活动。因此,在中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若能采取正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免疫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顽强意志与团结精神的培养

实践证明,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仅能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提高其身体素质,更对其顽强意志的培养、团结精神的加强起着莫大地推动作用。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中认真学习与顽强拼搏,尽自身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有一个的生理或心理困难,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都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3、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中学生而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保住其得到更多的学习收获。科学证明,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大脑功能的强化、思维灵活的提高以及学习精力的补充都有着促进作用,这也是劳逸结合最典型的代表。

二、中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活动的实施者更是体育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当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提出素质教育时体育教师首先应更新体育观念,升级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求了体育教师应具备崇高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同时,体育教师还应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出发,帮助学生从体育教学中实现其人生的全面发展。当然,体育教师要充分融会贯通体育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从各方面保证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加强对中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思想品质的教育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应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在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严密地设计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听从指挥、尊师重道的良好品质。例如,体育教师在课前可以和学生约法三章,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让学生切实做到听令行事。

其二,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游戏活动,让学生养成团结互助、坚韧顽强的品质。由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现在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这就导致了他们自私自利的劣习。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设计一些团体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顽强其毅力。

其三,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也可通过举办各项竞赛活动来实现。众所周知,体育成绩的获得定然离不开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以及各种失败的打击。因此,当体育教师举办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时,学生必然为了获得良好的竞赛成绩而努力锻炼。在学生每次的锻炼中学生必然要在失败中学会勇敢顽强的精神。 转贴于  最后,在加强对中学生体育教育中思想品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也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行为,做到以身作则的表率。

3、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中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

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俗语有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获得体育的乐趣。若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对某项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而体育教师又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更有甚者会导致中学生对所有体育活动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只有当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以活动形式或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教学的效果。例如,一些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对于长跑倍感惧怕,但长跑又切实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在公园或是广场开展学生的长跑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环境减轻学生对于跑步的压力,最终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转变对体育的态度。

4、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由于时展的需要,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蔓延至学校。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因为升学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中学生因为升学压力轻生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已变得尤为重要。当然,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体育竞赛的组织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

5、加强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的实施离不开课外活动的配合。课外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巩固体育教学的效果,更能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为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登山运动,让学生在费力的登山过程中学会坚持与互帮互助。再者,体育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平时多参加球类活动或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长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对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但对学生的体育发展却是一项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一——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2]高霞;;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症结与超越[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上一篇: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下一篇:房屋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