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讲稿范文

时间:2023-10-29 12:11:03

公开课课件讲稿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1

曾记得,“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即“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学,效也,效仿;习,指鸟儿频频飞起。也曾记得,孔子对“学习”一词的解析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学”了就得“习”,“习”了就得有所成。我认为,此次名校考察之行的最终目的,在于我们努力探寻名校的成长归因,不断联系自身实际,全力打造出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浓郁的本土特色的高效课堂。很感谢局领导的殷切关怀及精心运作,我在这次考察学习过程中,体会较为深刻,也决定结合清水河中学实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体会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以前,我总觉得黄冈中学、黄石十五中、黄梅一中是我们最理想化的优质教育,但现在发现,我们所认为的优质教育,只是在老师的“讲”、“教”上走在了同行的前列,“讲”出了水平,“教”出了高度。虽然这些传统名校也在学生的“学”上做了一些文章,但终因为教学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依然只是在“教”得好、“讲”得好这方面为我们在素质教育的征程上喊冲锋。而这次山东、江苏之行,我们发现,以昌乐二中、东庐中学和宜兴实验中学典型代表的新型优质教育,却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颠覆性改革,都在强调以学为主,都在证明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回想前期全国兴起的“杜郎口风暴”,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个现实:昌乐二中、东庐中学和宜兴实验中学的教学改革无疑是成功的,这几所学校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和优质教育。它们通过变革,教学质量显着提高、学生成绩大幅提升、有的学校规模快速发展、办学条件迅速改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同时,三所学校的教改经验也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和支持,获得了来自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典范和样板学校。随着社会声誉的不断扩大,三所学校的教改经验正不断被推广,学校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才是我们千呼万唤、梦寐以求的精品教育、优质教育。

体会二: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课改已经推进了十余年,在这十几年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到底做了些什么?做对了什么?这曾经是一个十分厚重的话题。我们聆听了许多前卫人士、专家学者的报告,可回答这个问题最响亮最有力的人不是这些专家学者,恰恰是扎根基层教育的乡村中学的校长和教师。正是他们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理念,有力地回击了现实普遍存在的格局决定论、生源绝对论和教师成败论,才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才开创了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的崭新局面。试想,我们蕲春有多少学校的发展环境比他们更优越,但我们又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改革勇气和胆识?有多少校长真正走在了课改队伍的最前列?我们又多大程度上借用行政手段强力地推动了课程改革?

这几所学校用事实证明,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育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都不会很理想。我们也早有这样的认识和体验,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想办法去试验,并没有拿出那股胆识与魄力。同样的困惑,困住的只是我们;同样的境遇,他们却找到了先机。他们在积极探索中,都找了到符合

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如东庐中学采用“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一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二是改革课外辅导方式,由课外转向课内,不订辅导材料,停止补课,取消竞赛辅导班,实行“周周清”);昌乐二中则采用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模式。每堂课都是从自学、读书开始的,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整堂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从旧知到新知,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自学、议论、表达、交流,“自主、合作、探究”贯穿于课堂全过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虽然有所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明确,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即学生不先学教师不讲,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个体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学而不会的教师讲,学生难于突破的难点教师讲,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讲。不管是东庐中学、宜兴实验中学还是昌乐二中,他们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的得以完善,从而创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之路。

体会三:舍根逐末终是假,追根溯源始为真。

只道是“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这几所学校的校长一直视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校的生命线,把高效课堂的打造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摒弃各种人云亦云的学术假设,真真实实的去聆听学生的心声,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瘦身,再不搞那些大而全的运动,求真务本,从教学的源头抓起,从课堂45分钟抓起,从学生学力的形成抓起,群策群力,终于抓到了实质,抓出成绩。如东庐中学是在前期“导学卡”“同步练习”等教改基础上逐渐摸索出“讲学稿”之路。在具体的改革方法上,三所学校也各具特色,如昌乐二中重视课堂内的预习,而东庐中学则强调课外预习;东庐中学则认为反馈不需如此频繁,“周周清”更为重要。三所学校的差异只是局部的、非实质性的,它们在改革所遵循的“教学理念”上却是一致的。

在教学理念上,他们都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昌乐二中坚信教学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宜兴实验中学坚信人人可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东庐中学提出了“关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口号。在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充分尊重并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实现了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他们都保证了教与学的新型统一,采用“先学后教”模式,“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克服了传统课堂中难以解决的“教”与“学”两张皮的问题,为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和“学”的双向互动过程提供了教学制度方面的保障。

体会四:舌耕教得千番苦,难获生生互助情。

这与三所学校都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正是小组合作学习巧妙地将大班教学的劣势转化成优势。优秀学生帮助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班课堂上一个教师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间的良性竞争迸发出一种你争我抢、不甘落后的课堂学习活力,根治了满堂灌的传统弊病。因为小组内好中差搭配,既有课前的“兵”教“兵”,,也有课后的“兵”补“兵”,所以在共同研讨中,老师得到解放,学生全体受益。同时,因为每次学习新知都设有一个独立预习的过程,但每人的作业必须独立完成,所以他们无一例外地妥善处理了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找到了培养优生和提高后进生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直到现在,我们还有很多教师或领导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还在犹豫中徘徊,还在抱残守缺。抱怨中我们浅尝辄止,做秀中我们急功近利。

体会五:多劳总为无功痛,“两本”不及“一稿”强。

在传统教学中,也就是我们的教学中,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却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还有,我们蕲春的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晚上往往都做到11点以后。老师累,学生累,身心俱累,劳而无功。

而在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老师轻松。同时,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只道是“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正如“关住门没有什么感慨,走出去才知道人家的精彩”。是以,我们不得不向东庐学习,不得不向昌乐二中致敬,不得不反思自己,不得不全新运筹!

措施一: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一所好学校,必须先有一位好校长。只有好校长才能建设好学校。东庐中学、宜兴实验中学、昌乐二中,他们都有一位富有远见的校长,一位真正有学识懂教育的专家型校长,一位作风正派、一尘不染的校长,是他们带领学校摆脱困境,走向成功。他们带头搞教改,用行政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我不是专家,没有高深的学术涵养,但自有一腔真心办教育的热情,有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有笨鸟多飞的毅力与意志,有虚心学习的好品质,还有那么点滴的教育管理经验,以及把黄土岭中学这么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中学变成有一定特色的农村示范初中的感悟,我想,只要我以校为家,勇于担当,身先士卒,躬身课堂,与老师们同学同乐,与学生们交心交友,有计划有步骤地用行政手段全面推行“讲学稿”模式,先学后教,注重课堂实效,科学评估,创新应用,持之以恒,也一定会找到具有清水河中学特色的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办法。

措施二:但用东庐补天石,为我披荆暂发刃。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如何发展清水河中学,如何促进教育均衡,如何创办漕河镇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务之急,先静下心来,好好向人家学习。昌乐二中、东庐中学在教学改革之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农村学校,也曾跟在别的学校后面苦苦地追求过升学率,也是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教育观念落后,也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撤并危机。这与我们清水河中学何其相似。但正是这种“穷则思变”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存与发展本能,构成了学校早期改革的原动力。我校是最不缺乏的就是这种动力。我无法像这些名校长一样,拥有如此大的胆识和魄力,但我完全有能力,把学校面临的危机转化为奋发图强的正能量,我们完全可以像东庐中学一样,尝试进行一场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

更何况,我们清水河中学,在各级政府、各位领导的关怀下,在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中,已经在硬件建设、师资力量、办公条件、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改观,完全可以少走弯路,先行效仿,边学边改,吸其精髓,长足发展。计划在借鉴学习阶段,花一年时间。

措施三:备研同收求一统,讲学稿中得乾坤。

力争在一年之内,我校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必要时打破校际界限,联片教研,早日分科分册编撰完成讲学稿。

具体做法是,向东庐中学学习,让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同时,在这半年之内,每次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便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在制定后修改,在验证中完善;在第一年内完工,在第二、三年内沿用;用制度保障,借考量归档。

同时,把教师的集体备课、编制系统的过关检测题以及观摩评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方法。纵使我校现在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但必须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规定内容,分工合作,精心编制有波度分层次的检测题,并形成题库。习题分成三个层次:必做题(照顾绝大多数中等偏下学生),选做题(照顾优秀学生),思考题(照顾特优学生)。这些习题要科学合理地穿插在讲学稿中,要求学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严令禁止任何班级任何教师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推销任何教辅资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公开课教研活动中,把公开课分为观摩课、研究课、展示课和过关课四类,评课时,少栽花,多挑刺,并且将评课结果(优点和缺点)在校园公开。

措施四: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不待七年期。

我们要全力大面积地转化“学困生”,要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在向东庐中学学习保证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时,全校还要象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一样,以制度形式,对知识的掌握实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对不过关的学生,我们要集中培训,更要分散个别辅导。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2

一、存在的问题

1.白板还是黑板

由于思想和技术的原因,现在有部分教师认为电子白板就是高科技的黑板,电磁笔就是粉笔,穿新鞋走老路。课堂基本上和以前没什么变化。

2.白板就是放PPT的

受习惯的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电子白板就是播放

PPT的屏幕。在平时教学中就是按照以前上公开课的形式来操作。

总结一下,使用电子白板中的问题主要是思想问题,没有很好地将硬件(白板、展示台和音响)和软件(新课程理念)结合起来,导致条块分割,穿新鞋走老路,没有突出和实现电子白板应有的功能。

二、使用技巧

1.思想基础

(1)电子白板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工具。既然只是辅助工

具,在政治课堂上我们就应该视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比如评讲课可以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优秀试卷。

(2)电子白板只有在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才有生命力。新课改理念别强调“三贴近”原则,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不是教师用了多么先进的手段和工具,而是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获得了多少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这也就意味着电子白板的使用并非教师的专利,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新课改理念,让学生有所收获,什么方式都可以采用。比如在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的时候,可以请班上美术功底比较好的学生上台用电磁笔在白板上画出他最喜欢的事物(花),并给同学讲解该事物为什么是这样的(花的颜色、形状等),并用该实例讲解联系的含义和普遍性。

2.具体技巧

电子白板的使用技巧很多,这里只谈一些我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使用经验和教训。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1)优课数字教学系统+演示文稿

在落实新课改理念的过程中,探索出“自学、释疑、练习”三部曲上课模式。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为例,上课时先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学并展开分组讨论,前后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自由选择一目(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且记录下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接着5分钟后,让主攻联系普遍性这一目的小组代表起来发言,归纳出该目的知识点,教师随即在优课数字教学系统中的对应页面进行勾画,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完成后让学生提出存在的疑问,简单的疑问就在“随写板”中讲解。比如联系含义的理解和联系普遍性的表现。难的疑问一般课前有所准备,用演示文稿来详细展示,比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呢?”学生无疑问后利用演示文稿展示准备好的课堂练习题,并利用PPT中的批注功能用电磁笔勾画题干材料中和选项中的关键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其他两目步骤相同,这样教师虽然讲得少,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好。

该模式很好地发挥了优课数字教学系统的直观性,有利于学生做好笔记,落实教材;又用演示文稿作为补充,展示一些说明材料(图片、文字和视频)和课堂练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2)鸿合白板+演示文稿

在进行复习课时,采用这种模式比较好,具体操作以生活与哲学的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为例进行讲解。首先,在鸿合白板中利用电磁笔带着学生复习整理这一单元的逻辑结构,先一课一课的讲,边讲边写,利用漫游(手型)和放大放小工具让学生能够有整体上的把握。其次,讲完后,给学生5分钟整理思考,同时利用回放或者录制功能将主要框架多次展示,让学生记忆深刻。再次,用演示文稿展示课堂练习(有关唯物论和认识论的主观题),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出来。完成后,抽查一个优生的答案用实物展示台当堂展示,使用“屏幕批注”功能用电磁笔进行勾画并且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和改正的办法。该模式达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比较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和做题技巧。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电子白板的一点心得。教无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细分课堂,将电子白板的使用和新课改理念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真正培养成负责任有尊严的现代公民。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提高金融学类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出发,结合作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充分考虑金融类学生培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等院校金融学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掌握更新、更丰富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及时了解新的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金融学类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政策性强、经济学方法应用多、图表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必然存在着无法进行图式、报表及大型案例的课堂演示教学,极大地影响着授课速度,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

1.无纸化备课网上传输讲稿

从长远趋势来看,无纸化计算机投影教学将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类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office工具的powerpoint、excel和word软件制作的讲稿,不仅具有版面美观、信息量大、易播放、教学直观等优点,而且还容易保存、修改和网上传输。wWW.lw881.com在采用计算机投影教学的情况下,使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只要任课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电子讲稿存放在internet网络各网站的文件夹或e-mail信箱中,便可空手走进教室,方便地从教室的网络计算机上取到自己的讲稿,轻松自如地进行计算机投影教学,并可在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取到该讲稿及其他事先存放的文件,也可将自己的讲稿和其他资料在网上发布,使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都能接收到网上发布的信息。

2.网络查询资料丰富教师备课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起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授课,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上各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根据限定条件迅速查询到备课所需要的内容,既方便、快捷,又全面、系统。而且利用网络查询备课资料可以避免任课教师在以往讲课举例中的“假如”、“如果”等虚假的例子,网络中能为任课教师提供最新的讨论课题、丰富教学案例,使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更丰富、更生动,理论性更高,实践性更强,必然会提高任课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3.扩大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金融教学以案例为主,传统黑板书写式教学效率极差,利用计算机投影教学,任课教师只要把教学案例和较大的图表利用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存入计算机硬盘的文件夹或软盘,便可利用计算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播放教学案例和图表。学生也可做到专心听讲,只需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问题或扩展性问题进行纪录,不必去抄案例和图表,既节约时间,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动画内容,提高ppt电子讲稿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t讲稿的制作质量,利用动画技术、切换技术等制作高质量的ppt电子讲稿,提高教学用电子讲稿的“美”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促进电子讲稿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制定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审查、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培训的力度,并定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大赛,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5.利用校园网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任课教师可在校园网的个人主页、聊天室或e-mail信箱中开设教学问题讨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讲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辅导或给出提示要点、答案等,对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给以提示和指导。学生也可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等提出要求,对任课教师讲课的不足或不良行为提出意见。通过这种双向的师生交流,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6.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监督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意见,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查阅留言板了解教学中学生的意见,从而避免过去那种由教师和领导代替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现象,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公正评价。当然,这种自由发表意见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应加强引导与管理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基本结论

以上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了六个方面的教学体会,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金融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促进教学相长,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难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要最大限度增加信息量、合理组织和选择授课内容,扩展自身知识面及其技能以增加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技术水平以及制作ppt电子讲稿的技能,以达到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在高等学校的金融学类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各任课老师应将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卫清.信息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马时来.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徐宝树.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j].中国科技信息,2005(9)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4

关键词 工作过程系统化 计算机平面设计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on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Based on the Systemic Working Process

ZHOU Dong

(Guangdong Radio & TV University,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

AbstractThe stud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n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from nodes of the discuss of talent fosters mode to reform,the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action sphere, the analysis of key learning areas, the design of learning context and so on, 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opening, practicality and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It has provided a good demonstration for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other courses.

Key wordssystemic working process;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长期以来,由于学科地位的确立,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设计中缺乏职业针对性,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对学生应具备的设计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不重视,导致学生缺乏设计创新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难以完成现实工作任务,这种将知识与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分割的课程设计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建设思路。

1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概述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学会计算机平面设计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Illustrator图形图像制作技术,掌握正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程面向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网络公司、摄影公司等相关企业的平面设计岗位,对学生从事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基本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不是指向学科系统,而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按照“工作任务分析与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的流程进行构建。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最后确定课程标准体系。

3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来自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其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强调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与运用。

3.1 行动领域分析

平面设计从业人员首先确定设计与制作的主题和目标,并进行初步的构图和色彩设计,确定基本构图形式和方案;根据设计目标,确定图像的图纸大小,收集或制作素材;针对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确定各个素材图像的尺寸、格式等;在设计创作过程中,对文字进行处理;根据整体效果,进行各个部分的细微调整,完成最终图像作品,同时存储相应的输出格式。

3.2 学习领域开发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开发按照“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行动领域提炼―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开发”的流程进行构建。通过社会、企业、行业三方面调研,依据计算机多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完成学习领域开发,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学习目标:本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具备图形图像处理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绘画造型、色彩表现表达设计意图;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设计任务。

(2)方法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能够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能够正确地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社会能力:能够准确的理解客户的设计要求,并用图样、文字、语言等清楚的表达设计意图;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以专业能力为依据,着重学习设计方法和软件应用技巧:构图、透视关系及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关系;Photoshop、Illustrator设计软件的应用。

3.3 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以任务类型为载体,设置了六个学习情境,即标志设计、卡片设计、海报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及VI设计六大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行业规范贯穿在学习全过程。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且都属同一范畴,六个学习情境所应用的技术包含了计算机平面设计主要采用的技术,每个学习情境的工作步骤都是完整的。

从计算机平面设计的技术来说,前五个学习情境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逐渐递升,第六个学习情境是前五个的综合,整个学习情境设计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各个项目之间具有递进性、持续性、系统性。在这里重复的是步骤,不是内容,体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点。随着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越来越成为主体,逐步形成乐学的学习氛围。

3.3.1 学习情境一:标志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茗香清茶有限公司”标志设计。教师根据标志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茗香清茶有限公司”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天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标志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标志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2 学习情境二:卡片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饭店优惠卡”卡片设计。教师根据卡片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卡片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饭店优惠卡”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请柬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卡片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3 学习情境三:海报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打印机广告”海报设计。教师根据海报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海报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打印机广告”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房地产广告海报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4 学习情境四:网页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启成广告有限公司”网页设计,教师根据网页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网页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成广告有限公司”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电算化会计实验网站”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5 学习情境五:UI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音乐播放器”软件界面设计。教师根据UI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UI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播放器”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Windows Media Player”软件界面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3.6 学习情境六:VI设计

(1)接受任务(资讯):“广东理工职业学院”VI设计。教师根据VI设计的整体策划,介绍VI设计的基本知识、创作原则及设计程序。

(2)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特点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创意概念。最终围绕创意概念绘制草图,将闪光点图形化。教师负(下转第45页)(上接第41页)责巡视、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修改意见,确定最终方案。

(3)设计制作(实施):教师结合案例“广东广播电视大学”VI设计演示软件制作技巧。在学生独立使用软件制作海报过程中,收集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并进行集中讲解 。

(4)审查定稿(检查评价):学生提案演讲,介绍方案特点与排除问题过程,并回答教师与同学的提问,教师进行点评。

3.4 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按照接受任务(资讯) 创意设计(计划与决策) 设计制作(实施) 审查定稿(检查评价)的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过程,实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传统的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任务驱动法、课证融合教学法及分组教学法进行教学。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采取了基于实际工作流程重组课程内容,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通过源自企业的案例引入,学生以企业的角色去自主学习参与设计制作工作,并以此为主线,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全程参与的开放教学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7.1.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4]邓国萍.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学习情境设计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28).

[5]聂丽伟.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新举措[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5

【关 键 词】 开放课;准备策略;教师

提起罗贯中,我们一定会想起《三国演义》;提起高晓松,我们一定会想起《同桌的你》……由这些人,我们立即就想到了这些作品,是因为它们分别都是这些人的代表作,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作品直接就代表了这些人。身为教师,几乎每天都要与上课打交道,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代表课。老师,你有自己的代表课吗?

代表课,是最能显示教师的个人风格和个人水平的课,它必须是精品中的精品,突出表现为匠心独具、个性鲜明;设计新颖、实施充分;亮点耀眼、深入人心。在随堂课上,由于无外人问津,无论备课还是上课,教师的表现多少都有点随意,这样所上出来的课,即使堪称优质,也很难成为代表课。只有在大型开放课上,教师的代表课才有可能产生并得到认同。

大型开放课,指参与听课者人数多、来头大的观摩课,或参与比赛者范围广、层次高的竞赛课。无论哪个教师,在遇到这样的课时,都会用数倍于随堂课的精力来准备,于是,大型开放课就成了孕育代表课的温床。但是,要想美梦成真,还必须在大型开放课的前前后后,始终做一个有心人。

一、重任降临:欣然接受,积极准备

既为教师,就不可能不上课。历经时间的锤炼,讲台上的教师似乎总是那么沉着冷静、挥洒自如。其实,这种表现也仅限于随堂课中,如果是上大型开放课,面对众多的领导、专家、评委及同行,教师心理很难还那么镇静。加之在评议教学时,“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下来,无论课前准备得多么充分,课堂表现得多么精彩,课后仍有可能被说三道四。承担大型开放课,既要承受超常的压力,又要付出超常的心血,结果往往还不一定讨好。因此,当大型开放课降临时,很多教师的第一反应都是使劲推脱。

其实,如果学校的安排已定,大型开放课正好落到了你的头上,要想推脱肯定是特别困难的。拼命推脱的结果,不仅不容易得到领导的支持,而且还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明智之举,与其与领导面红耳赤、唇枪舌剑,不如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微笑面对、欣然接受。

有了积极的心态,接到上大型开放课的通知不仅不会苦恼,甚至还会被看成一次良机。由于大型开放课的观者众多、意义不凡,即使功底再深厚、个性再独特的教师,都不可能在这种课上毫无顾忌、空手上场。同时,大型开放课往往又并非只代表上课者个人,在每一节大型开放课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庞大的教研团队。个人的精心准备,团队的集体智慧以及下课后同行的真心评说、专家的高端点拨,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已被大型开放课占尽。接手大型开放课,不仅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更是一个创造代表课的绝佳平台。这种好事,可能两三年都遇不到一次,如果降临之后却被拒绝,确实可惜!

明确、愉快地接受了大型开放课以后,必须立即行动、早作准备。开始的时候不着急,临头时才乱了手脚,以致前松后紧,仓促上阵,这是大型开放课中的大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前紧后松。即从接手任务的那一刻起,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备战之中,通过研读文本、自主构思、广泛搜寻、全面学习、充分吸收,至少提前三天完成备课的初稿。余下的时间,用以反复研读,反复修补,并安排一两次试讲,以发现在实战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二、行动之前:理念先行,课标至上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会有多远。在课堂上,要确保教育行为的质量,必须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作支撑。平时,不管有没有教育理念,都可以稀里糊涂地混过去。在大型开放课上,如果教育理念不明确,教育行为就容易出问题,就会遭到前来听课的领导、专家及同行们的炮轰。因此,在正式开始大型开放课的备课之前,务必要抢占思想高地,做到理念先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理念于教师而言已不再陌生。然而,关于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还是有些认识不到位,常常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外一套”,把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弄成了两张皮。如果教育理念变成了时髦的口号,有了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却没有相应的改变,仍然是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教成了什么样就算什么样。这样的教育理念,不要又何妨。

这里所说的理念先行,既要求在备课前先确立好教育理念,更要求在备课中认真落实好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理念对教育行为的引领作用。若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预设充足的学生活动,努力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若教育理念是“先学后教”,就一定要预设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学在先,教师点拨在后,且点拨的详略必需根据自学的情况确定,让“先学”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除教育理念以外,《课程标准》在备课过程中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小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由于“一标多本”的出现,使教学可以背离课本却不能背离“课标”。如果无视《课程标准》,仅凭课本、练习或他人的教案来备课,就很有可能出现教学设计上的重大偏差。《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严格按照其标准来设计教学,特别是在准备大型开放课时,更应该紧握“课标”,反复研读。凡是“课标”中有要求的,都要仔细揣摩、合理着力;反之,如果在“课标”中没有作要求,就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三、备课之初:先有自我,然后拿来

在准备大型开放课时,很多教师都奉行“拿来主义”。即一接到课题,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独立思考、独立准备,而是想利用他人的智慧,于是走进网络,广泛搜索,通过下载、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择取其中的一些片断,以复制、粘贴的方式,稍加组合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个别甚至完全照搬他人的教案。这种站在别人肩膀上的做法,原本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如果一开始就用这种办法,备来的就几乎都是他人的思想,个人的智慧基本消失。如此备课,即使在日常教学中也有些不妥,若用于大型开放课,更是触犯了教学之大忌。

由于认识上的差异,个体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处理必有所不同。即使教学内容完全相同,教学设计也应该各有侧重、各具特色。那种“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的教学片断频频出现”的课,其教学设计的原创性必然会遭到怀疑,即使再精彩都不能令人折服。如果是大型开放课,这种情况不仅得不到好评,反而还会被他人非议,成为课堂教学的反面代表。

一个教师的代表课,一定是饱含其个人思想、个人智慧的课,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课。因此,在准备有可能创造代表课的大型开放课时,必须先强调自我,再谨慎拿来,备课策略为“闭门思考――独立准备――广泛搜索――深入学习――适当借鉴”,即学习他人的案例之前,先要亮出自己的想法。只有先进行独立准备,做好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再广泛学习,精心研究,积极借鉴他人的成果,充分保留自我的智慧,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优质案例。

四、准备过程:充分占有,反复雕琢

在大型开放课之前,教师应准备的内容,既包括教案和课件,也包括学案和讲稿。按准备的顺序,首先一定是学案,然后是教案及课件,最后才是讲稿。

先准备学案,是为了把学生的学考虑在先。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之后,才便于进行教案的准备。写好了教案,课件的基本构架就已经形成。在上述工作都完成以后,还应该写一个专门的讲稿。作为一个单独准备的材料,讲稿与教案是有区别的:在教案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提纲等内容一个都不能少;而讲稿则只要求写出教学过程,其他如教学目标等内容全不需要。在教案中,教学过程比较简略,一般只需要分成几大板块,把最基本的设计思想和流程反映出来就可以了;而讲稿中的教学过程则必须特别详细,小到一个动作、一句口水话,最好都一字不差地写出来,以免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上大型开放课需要准备的东西看似很多,举足轻重的则只有学案。一旦确立了学案,教案、课件、讲稿等材料就呼之欲出。如果只图完成任务,上述材料其实很容易备好。但是,要提升开放课的质量,就必须在备课环节上再下苦功。今天,高品质的开放课既非简单地复制粘贴、机械拼凑就可以完成,也非闭门探究、孤军奋战就可以做到,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取他人之精华,去自我之平淡,才能创出真正的精品。因此,在独立完成了大型开放课的基本构想以后,必须敞开心扉,四处求援,最大限度地吸纳他人的智慧。

要想获取他人的智慧,必须占有相应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教案、学案、课件、练习、考题等。在信息时代,要找点教辅资源没多大困难。但是,这些很容易到手的资源,其质量一般都不敢恭维,想从中找出一点惊喜,常常是无功而返。因此,在求助于教辅资源时,务必要确保占有的数量。占有的数量越多,淘到宝贝的可能性才越大,备课质量才可能获得实质性提升。

五、下课之后:真诚倾听,积极反思

经过上课前的反复准备,课堂上的紧张应对,终于盼来了下课的铃声。如果是为了完成任务,此时就已经是大型开放课的终结。但如果想更进一步,把这节课打造成自己的代表课,就必须继续绷紧神经,极力把握好大型开放课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由于观者众多,在大型开放课之后,一般都能听到与课堂相关的反馈信息,有时甚至还可以与专家对话,获得高端人士的点评。此时,无论对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到了整个活动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时刻。如果心不在焉,过于松弛,就很容易错过与人交流与碰撞的良机。反之,如果真诚倾听,细心体味,则很可能收获惊喜,将备课推向又一个高潮。

选择了做教师,就选择了无休止地上课。身为教师,如果到退休时都还没有一节自己的代表课,无疑将是一件极大的憾事。由于在随堂课中成就代表课的可能性十分微小,要想早日拥有自己的代表课,必需主动与大型开放课牵手,以“上一次开放课,创一节代表课”的思想,潜心钻研,精心构思,诚心求教,苦心打磨。如此熬出来的课,离最终的代表课定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公开课再认识[J]. 江西教育:教学版,2006(7).

[2] 钱雯雯. 公开课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07(7).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6

2004 年10 月,江苏南京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市初中推广东庐的教改经验。随后,各媒体大量报道了东庐经验。现在,在任何一家强势网站上,只要输入“东庐中学”或“讲学稿”,就能得到几万条相关的信息。截至2006 年底,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教育同人已逾2.5 万人次。

这所普普通通却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乡村初中的“掌门人”就是陈康金。到东庐中学参观考察的人,往往都将目光投向“讲学稿”和课堂,以为听了课、看了“讲学稿”,便取到了“真经”。其实,更值得我们深究的是其背后那些更根本的东西。

一、绝处求生:在深度思考中寻找变革之路

与其他许多农村中学一样,东庐中学也曾长期处于硬件差、师资差、生源差,观念落后、手段落后、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苦苦挣扎,又每每以失败告终。学校面临被撤并的困境。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东庐中学在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进行了一些改革和研究,如引进企业化的管理以及实施分班分流教学等,但这些改革并没有给学校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管理注重外在强化和结果量化,师生疲惫,干群关系不和谐;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相游离,教师培养、培训与教学相脱节; 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相分离等。

陈康金带着这些问题与困惑参加了多项培训,组织教师到改革富有成效的学校取经。他在考察学习中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新理念,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经验,也看到了一些并不成功的实例。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学校多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反思曾经进行的一些改革,他认识到:

1.教育改革的全部意义在于推进素质教育

陈康金认为,推进素质教育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对素质教育不仅要心动,更要行动,在教育改革中要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科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

2.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

陈康金认为,从现代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看,大部分教育改革所追求的,都是为了解决“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的关系”等基本矛盾。改革的出路应该是在矛盾的两方之间寻求平衡,寻找结合点。

3.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实现“学”与“教”的深度整合

陈康金认为, 教师在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整合中处于主导地位,这就需要教师用教育智慧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关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的方法与形式和“学”的实际效果的关系、教师的“讲导”和学生的“学思”的关系。同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整合,又是在动态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的。

另一方面,学生的品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效,它的养成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处理好“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关系。德育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只有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境界。也就是说,“寓德于教”是处理好“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关系的必然选择。

基于以上考虑,陈康金认为,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致力于“教”与“学”的和谐的研究,此外,还应研究教科研与教学实践,教师培养、培训与教学实践,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和谐。

二、突出重围:以改革备课模式为突破口

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陈康金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1999 年,陈康金开始实行“以人为本,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他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课堂,结合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的观点;同时,找到了“教学合一”改革的突破口-改革备课模式。

1.已往备课模式亟须变革

(1)重新认识备课的关键性

陈康金认为,备课是教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备课中要解决好教师(教学能力)、学生(认识水平)与教材(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实现“教学合一”,抓好备课是关键。

(2)已往备课形式弊端较多

已往对备课的规定过多、过死,备课项目及要求烦琐,备课与课堂教学、与学情实际严重脱节。这种备课,对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来说是无效劳动,对青年教师、新教师而言,也难以促进其快速成长。同时,还使很多教师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使教师逐渐成了教书匠。而学校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评比,则更多地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反映教师的备课情况,更为严重的是,检查导致教师们重“写”轻“备”。

(3)已往备课内容已不适应学生需要

教案只是教师个人施教的方案,教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自己清楚,学生却不甚明了,只能跟着教师走。学生缺少应有的主动权,这样就难以落实“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求。教案大多是以程度中等的学生为对象来设计的,很难顾及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生。

上课成了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成了“教案剧”中的主角,学生则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配角。判断课堂教学效果仅仅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教案所涉及的内容,缺乏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品行的形成、情感的升华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等方面的关注。

2.“讲学稿”在实践磨砺中诞生

陈康金从抓备课组建设入手,进行集体备课研究。学校以培养青年教师为目的,实行“师徒结对制”。为上好复习课,数学学科在同一年级进行“案,师徒共用”的备课实验。先让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主备教案,然后集体讨论共同使用。后来在化学组中也进行了实验。一段时间后,人们欣喜地发现,两个组的青年教师成长了,教师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缩小了,整体教学成绩明显提高了。

这时,有教师提出,这种教师使用的教案能不能略加变动,让学生也有一份呢? 这样,教师的教案既可以是学生的预习作业,又可以成为课堂练习,还可作为课后的复习资料;既能明确学习目标,又可减轻学生记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的负担,岂不是一举多得?于是,这两个组就开始试行这种做法,他们将师生共用稿称之为“讲学稿”,以新的形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了。

“讲学稿”的出现,无疑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施工蓝图”。而从美好的蓝图到美丽的大厦,还必须

有精心的施工。于是,“讲学稿”的实施策略成为大家探讨的热点。“小组合作”的形式、“周周清”的做法等都成为教师研究的课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实现了更深层次的融合。

令人欣喜的是,在1999 年的中考中,试行“讲学稿”的两门学科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这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在各门学科中推行“教学合一”改革的信心。

“讲学稿”的产生,是以解决学校自身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在实践中领悟素质教育的精髓和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地实践―反思―创新的过程。对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数学组、化学组,到语文组、英语组、物理组、政治组,再到历史组、地理组、生物组的逐步推广的过程。为防止穿“新鞋走老路”,防止教师留恋于旧思维、老办法,在动态中把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扭转到位。紧接着,学校出台了不订阅教辅资料、不补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分好差班、取消竞赛辅导班、实行“周周清”等配套改革措施,规范办学行为。

3. 规范与推广“讲学稿”

陈康金等人为“东庐”“讲学稿”作了明确的界定:“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 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产物。

(1)“讲学稿”的编写要求

“讲学稿”的编写来源于新的备课模式,这种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备课的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讲学稿”的编写遵循几项基本原则: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根据这些原则,学校对各科的“讲学稿”设计和编写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第一,“讲学稿”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第三,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第五,注意“教学合一”,注重学生的学习。第六,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知识和不同课型的“讲学稿”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第七,“讲学稿”与一般教案和讲义有明确的区别,不能把“讲学稿”写成学习辅导用书。第八,主备和审核教师要署名。

(2)“讲学稿”的实施

“讲学稿”的生命在于实施,“讲学稿”的实施要靠师生合作互动,其关键在于学生会用。因而,在“讲学稿”实施之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向他们提出了如下使用要求:第一,拿到“讲学稿”后根据其内容认真进行预习,努力做到三点:自觉、主动、独立。第二,课堂学习时要适当做有关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讲学稿”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第三,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讲学稿”,在上课前必须抽看部分“讲学稿”( 多少视情况而定),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第二,用“讲学稿”教学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第三,用“讲学稿”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获取知识,暴露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另一方面可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第四,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以“精”提高教学效率,以“必”提高教学质量。第五,用“讲学稿”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提高三个能力:备课中的“厨师”能力,课堂上的“公关”能力,教学中的“导演”能力。

三、回归常态:以朴素为底色的价值追求

1. 回归农村校园生活常态

陈康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不是搬来一堆理论,更不是叙述一堆困难,而应当变为内心的诉求,应当迈出坚实的脚步。

陈康金和他的团队有办好农村教育的崇高理想。改革之初,东庐中学打出的旗号是“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有人建议,一个农村学校最好少提什么“以人为本”,以免给人小题大做之嫌。陈康金则坚信校长管理的本质是思想的引领,他认为,农村中小学最应当追求“以人为本”,因为受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制约,无法享受优质教育的更多的是农村孩子。通过教改,把农村教育搞好,让农村孩子享有与城区孩子、名校孩子同样的阳光,这应是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他要让学生在校三年不仅考试成绩一流,而且要在身体、心理、智力等多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他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不缩水的庐中人”,是东庐中学应有的品质。

陈康金一直致力于让校园生活回归常态。他认为,成就事业与享受生活,二者缺一不可。校园生活的回归其实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人性本质的回归;追求朴素的教育与追求朴素的生活本质是一致的,朴素意味着真实,真实意味着健康,健康意味着苦中有乐的和谐;学校的发展、人的发展,并非遥不可及,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全程的苦乐相随。“讲学稿”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优化了人际关系,而且为开展素质教育活动腾出了空间、打开了通道。东庐中学之所以没有因厌学而逃学、辍学的学生,所有学生都获得和谐的发展,源于学校生活的丰富、温馨和健康。

2. 逐步形成“合融”的学校文化

“在教学双元合一的基础上,追求教育之多元融通”已成为东庐中学的教育理念。东庐中学的发展已走过了“靠校长”的第一阶段,正由“靠制度和机制”的第二阶段向“靠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第三阶段转变,这种变化已经和正在发生,而且是学校所有变化中最深刻的变化。

(1)“合融”的教育理念

“合融”。“合融”教育理念是对“教学合一”教学理念的提升,是学校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已扩展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手段、教育评价等全过程。

“合融”教育理念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合群、合作、合享。这是前后衔接、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共同构成“合融”教育的完整流程。

(2)“至博至淳”的校训

博,广大、丰富;淳,质朴、敦厚;至,达到、非常之意。“博”体现师生学识文化及东庐山、秦淮河文化内涵之丰,“淳”强调师生为人处世之真之善及学校教改的自然之道。“博”与“淳”既指教育内容和学校生活的丰富、全面和贯通,又指学校发展中校园生活的味正、

风正、方向正。

(3)“有效劳动,无形约束”的管理理念

“教学合一”的改革催生了学校民主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教职工逐渐感到无效劳动减少了,有形约束减少了,但无形的责任却增加了。学校领导从检查考核的角色中走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深层次的管理之中。

(4)构建“合融”教育体系,在更高层次上打造学校品牌

陈康金认为,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早已在学校生根开花并芳香远播。今后学校要继续发展,当务之急是在“教学合一”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合融”教育体系,在更高的层面上打造整体化的学校品牌。

追求“合融”教育,锻造合群、合作、合享的团队,倡导无形约束、有效劳动,崇尚“至博至淳”,着力培养学识广博、气质淳厚、可持续发展的师生,既是东庐中学的初显之态,又是东庐中学更长远的追求。

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考察东庐中学后所指出的:“东庐经验”的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教改激活了需要发展、也完全可以发展的人,因而这里的孩子有灵气,教师有锐气,学校有生气。“东庐”的实践证明,乡村孩子完全能够享受优质教育,乡村教师完全能够实现职业抱负,农村薄弱学校完全能够演绎出素质教育的辉煌!

变革背后:“总统”的魅力

陈康金在东庐中学先做学生,后做教师,在她的怀抱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他爱这个学校!这些年来,他把教育捧在手上,刻在心里,凭着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召着一个团队怀揣梦想,诗意地行进在一条充满艰辛的探索之路上。

“做教师时我追求做一个学者型教师,当校长我就要努力做一个专家型校长。”他说,我愿做一个为师生发展、为学校发展寻找和提供“支点”的人。他的公文包里总带着几本教育杂志,他的笔记本上总记录着一些零思碎想。他认为,要想不停地给予教师新鲜的思想信息,校长就应当成为一条思想之河。学习、思考和策划,成了他工作的主旋律。

陈康金自豪地说:“在东庐中学,没有激烈的人际冲突,没有重大的原则分歧。我的主要精力不再用于做棘手的思想工作。作为校长,我常怀感民之心,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他说:“对教师我是真诚地信任,真诚地依靠。我们的教师都不来自名牌学府,但不管他们来自何处,到了东庐,我就把他看做一个人才。”东庐的教师说,我们这样勤奋,不只是出于一种责任,也是想对得起校长的信任与期待。

这是一个让人亲近、让人温暖、让人尊敬的形象。虽然已经是一个“公众人物”了,但陈康金仍一如既往地低调与平和。上了点岁数的教师都不叫他“校长”,而叫“总统”、“康校”。在与教师相聚小饮时,他常因“说”不过、“闹”不过、“喝”不过教师而连连告饶……

走进“东庐”,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是一个能成就事业的地方;走近陈康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是一个一心成就他人的校长。

人物小传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社会热点讲评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纪以来,中共中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多次发文,提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新形势下,向应用型大学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实践教学能有效弥补理论教学存在的不足,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要顺利实现转型,必须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推行实践教学。两年来,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课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笔者积极探索“原理课”的教学改革,推行“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项目,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路径及其成效

“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看似就是一个“讲评”环节,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项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年来,“原理课”课程任课教师通力合作,遵循教学规律,初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科学制定“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方案

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是开展“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为此,课程组全体老师经过调研、深入讨论,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方案。该方案从实践教学的目的、原则、内容、步骤、考核与评价、评分细则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及相关要求。其中,在“评分细则”中,从选题、逻辑性、思想性、ppt制作、临场表现、小组合作、教学效果、讲评时间方面设置评分标准,总分为14分。实施方案的制定,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指南。

(二)认真组织“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过程

“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有其特殊性,除了“讲评”环节集中在课堂之外,其余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因此,项目开展时间跨越长,要想取得应有实效,有序组织尤为关键。

1.思想动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实践教学,或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思想发动是前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必须深刻阐述在“原理课”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开展“社会热点讲评”,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培训。思想动员之后是培训工作,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开展实践教学。为提高培训的效率,笔者精心制作了PPT,PPT演示文稿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其一,选题。精心海选近两年来国内外出现的系列热点和焦点问题,如复旦投毒案、孙杨“国歌门”事件、大学生求职家长陪聘等,并以附件的形式发给学生。其二,课时安排。将项目实施全过程做个规划,包括学时数及阶段分配。其三,实施方式。分组实施,组长负责,分工开展,代表讲评,教师小结。其四,上交材料。实践教学“讲评”环节结束后,每个小组须交PPT演示文稿、评分表、讲评安排表、实践教学心得等相应材料。最后,考核方式。如何考核与评价,关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问题。实践教学结束后,凡教学班讲评分排名前三名(含第三名)的,除旷课等违纪之外,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给90左右。

3.过程指导。实践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过程长,要取得应有实效,过程监管及指导十分关键。此环节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分组及PPT制作。教师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合作,科学分组,确定小组长;在PPT制作过程中,指导并督促学习委员及各组小组长,认真开展项目。二是开展好讲评环节。讲评前,教师要对照“评分规则”,对评委进行简要培训,对主讲人及学生提出相应要求;讲评结束后,要进行点评。三是撰写心得体会。讲评环节结束后,组织指导学生回顾实践教学活动过程,撰写心得体会。

(三)“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项目的实施效果

两年来,通过探索,积极开展“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项目,扭转了过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单一的理论教学弊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概论来说,主要取得下列实施效果。

1.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系统开展讨论与分析,提高了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活动中有小组选“复旦投毒案”,通过对这一主题的分析,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懂得该如何面对和正确处理室友之间存在的分歧,构建和谐的室友关系。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理论课教学,较大程度上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不够。而“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则不同,它需要小组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组长负责项目实施,既要分工,也要协作。在成员分工、主题确定、框架讨论、材料收集、PPT制作、心得撰写等活动的每个环节及阶段,都需要共同协作方能完成。总之,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交流沟通与合作共事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社会热点讲评”项目的实施,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是项目之上的一个“网结”,任何人怠慢或不完成自己的任务,都会影响到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加上任课老师、学习委员、小组长的监督及提醒,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敢懈怠,都能认真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4.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观念。从收集材料、确定主题到上台讲评、撰写心得,同学们都要付出不少心血。通过直接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即使是十分钟的讲评,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进而能深刻体会“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内涵。因此,“社会热点讲评”项目的开展,促使学生树立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劳动观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存在问题

实施两年来,“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作为教学改革中的探索性项目,这一实践教学无论是从方案制定、宣传发动,还是从组织实施等各阶段和环节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一)方案制定环节:科学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

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方案比较简单,配套附件少。每期布置实践教学时,提供给学生的方案只有两项东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年度第××学期实践教学方案”、“‘社会热点讲评’参考话题”。至于以下系列问题,如怎样制作PPT、可运用分析问题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心得体会如何撰写、“社会热点讲评”安排表等,缺乏可供参考的模版或附件。其二是提供的热点选题有限,贴近性不够强。每次供学生的“‘社会热点讲评’参考话题”也就二十几个,而且有些话题不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无人问津。为此,使得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缩水、份量不够。

(二)宣传发动环节:教育不深入,思想认识不到位

“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开展前夕,宣传发动比较简单,时间短,一般在15分钟左右,既没有撰写像理论课教学那样规定的教案,也没做PPT演示文稿,就是简单的从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讲述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客观来说,相对于专业课,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其认可度较低。因此,这种“草草行事”的宣传,力度很不够,学生很难充分认识到在“原理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组织实施环节:监管有缺位,讲评效果不佳

整个实践教学活动过程,组织实施阶段是存在问题最多的环节。总体而言,监管缺位、讲评效果不佳较突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分组考虑不周,团队协作能力不强。分组时,一些行政班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未充分考虑同学们的意见,群众工作不到位,为图方便,按学号顺序或完全以宿舍为单位确定小组,组长选择随意性也比较大。致使组长不得力,团队协作能力不强。第二,准备期间管理不得力,存在滥竽充数现象。从分组到上台讲评,时间跨越约三个月之久。时间长,弹性大,各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安排。然而,这些“优势”客观上反而成为一些时间观念弱、责任感不强的小组的不利因素,加上因忙于工作、学习等,任课老师及班干部疏于监管及指导,一些小组敷衍了事,滥竽充数,甚至不参与。第三,课堂讲评效果不够理想。课堂讲评活动中,主讲学生讲述内容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逻辑不够清晰、PPT制作不简练、互动不够等。一些小组评委对评分细则把握不准,打分随意大;或出于私心,评分有失公允。此外,听课的一些学生专注于玩手机、或讲话。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向应用型转变,这是在新常态下,普通本科高校的发展趋势。因此,任课教师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针对在“原理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努力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完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方案是行动的指南,缺乏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原理课”的实践教学就难以顺利开展。笔者以为,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须努力完善实践教学方案。

1.做好PPT实施方案,增加模版或附件。Word格式的实施方案虽然很详细,但是仅仅凭它,其操作性还是有缺陷。为此,教师要制作相应模版或附件,供学生参考,增强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应该增加提供以下参考附件:第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基本原理”。可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列举,让学生知道该运用哪些原理去分析热点问题,增加认识问题的力度和深度。第二,PPT演示文稿。精选一个热点问题制作PPT,深入展开分析,让学生知道如何制作PPT文稿。第三,“社会热点讲评”安排表。表格含组长、成员、主题、得分等内容,明确全班各小组的信息。第四,“社会热点讲评”团队分工策划书。策划书内容包括选题目的或意义、项目成员分工、项目实施简要进程。第五,“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讨论稿。让学生知道如何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析,写出讨论稿。

2.师生一起提供“‘社会热点讲评’参考话题”。任课教师与学生因年龄差距,在兴趣爱好、关注热点、价值观认同等诸多方面都有差别,甚至还很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热点话题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因此,一方面,任课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话题;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发动学生搜集热点话题,课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的模式,每个小组提供2-3个话题,然后教师汇总并提供给学生,最后让各小组确定本组主题。师生联合选题,不仅话题涵盖范围广,而且还可以提高选择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避免小组选题的重复。

3.科学安排时间进程,建立激励机制。一般地,期初就布置任务,给学生留出充裕时间开展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并督促班干部、小组长根据拟定的活动进程,扎实开展工作。同时,执行并落实好实践教学与平时分挂钩的原则,讲评排名优秀的小组成员必须给高分。此外,笔者认为,学校教务处可以考虑将实践教学成绩直接在登分系统中显示出来,这样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二)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明确实践教学重要性及其实施路径

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宏观上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微观上让学生知道如何做,解决好思想认识和实施路径两大问题,这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应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积极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训力度。关乎切身利益的事情,人们才会关注它,这是心理常识。许多学生认为,开展实践教学,专业课有必要,政治理论课则是多余的。要转变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实践教学与自身利益其实密切相关。为此,任课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做好思想教育培训。笔者以为,须讲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方面,实践教学关乎学生的平时成绩。培训课上,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实践教学是平时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严格执行实践教学与平时分挂钩的原则,关乎学生课程成绩、年度奖助学金及优秀干部评选等等,关乎自身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关乎学生的能力素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是多方面的,也需要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去提升。近年来,一些二本院校学生毕业难找工作,甚至就业率低于一些高职院校,充分说明了地方二本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应用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因此,新形势下,向应用型和技能型转变,这是高校发展的大趋势。在“原理课”教学中开展“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就是顺应高校转型发展这一趋势。“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既有分工,也有协作,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责任担当等多方面的能力及意识。简言之,通过思想教育培训,让学生从心底里懂得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是多余的,它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一样,关乎自身近期和长期的利益及发展。

2.认真开展学生技能培训。思想教育培训“务虚”,解决宏观工作;技能培训“务实”,解决微观工作。技能培训须把握好两项工作:一是组织上,既要全班培训,也要单独进行小组长培训。这样既使全体同学知道如何开展实践教学,也使得小组长进一步明确和增强责任感和及担当意识,努力带领组员开展好实践教学。二是以PPT文稿向学生展示具体实施步骤及方法。教师首先要根据word版的“‘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方案,精心制作简洁、清晰的PPT文稿实施方案,方案包含讲评主题、学时分配、实施步骤、上交材料、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实施步骤” 和“上交材料”要特别讲清楚。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教师要将设计好的“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的相应附件,如“参考话题”、“基本原理”、“PPT演示文稿”、“团队分工策划书”、“讨论稿”、“评分表”、“讲评安排表”等,在课堂上讲清楚,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只有这样进行较详细、规范的技能培训,才能顺利开展好实践教学。

(三)加强实施环节监管指导,保障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大班教学、每周一次课,相对专业课而言,公共课师生关系疏松,交流有限;同时,实践教学延续时间长,而且除讲评环节外,其余均利用课外时间自行组织。这些特点必然给实践教学的实施带来较大挑战。因此,加强实施环节的监管指导尤为重要。

1.综合考虑,科学分组。团队组建好,才能提高战斗力。因此,科学分组是顺利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实现小组的科学组合,必须综合考虑,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便于组织讨论,二是同学间关系良好,三是兴趣爱好同质性高,四是成员数量合理。根据上述原则,让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认真组织,将全班组建成若干个团结协作、责任心强、有战斗力的小组。

2.按期检查指导,避免敷衍懈怠现象。教育培训之后,教师须将实践教学方案及其附件打包,及时传到各班QQ群或微信群里,让每个同学进一步领悟方案精神。在活动实施期间,任课教师须根据实施方案的时间进程,利用课间、下寝等机会,采取直接间接、线上线下的方式,与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等加强交流沟通,询问和了解实践教学的实施进展情况。同时,要检查各小组的团队分工策划书、讨论稿、PPT演示文稿等材料,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给予指导。此外,对不积极参与或游离于活动之外的个别同学,积极努力做好思想工作。

3.抓好课堂讲评,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讲评是成果展示和分享环节,是“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的收官阶段。搞好课堂讲评,以下工作必不可少。一是课前选好主持人、记录员及评委,并进行集中培训。二是讲评开始前夕,教师要在全班强调课堂纪律,并在整个讲评期间维护好课堂纪律;同时,给上台主讲的同学提出注意的事项、建议等。三是教师要认真做好记录,在讲评结束后,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对各小组的表现及整个讲评活动给予全面、客观地点评,同时就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坦诚、深入地交流。

4.加强教师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虽然有统一的实践教学方案,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面对不同的班级和专业,每个教师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甚至困惑。因此,任课教师之间要加强联系,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交流,不断总结“社会热点讲评”实践教学的经验教训,完善实践教学方案,深化认识和把握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规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这是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创新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升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尚小华.现代生活的生产根基追溯和异化图景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生活理念和实践教学运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02).

[2]何艳红.论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6,(07).

[3]房玫.学生自讲互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4]范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实践教学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6).

[5]王勇.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6]温汉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2011,(12).

[7]张积良,胡花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9,(03).

公开课课件讲稿篇8

学期第一节课分组,每组6~7位学生。小组作业围绕教材稍作扩充,难度和要求逐次增加。第一次作业是制作中英双语产品宣传册,考查团队分工合作,搜索资料,英文翻译,写作编辑。第二次是制作企业和产品的中英双语宣传PPT,学生上台介绍,除了“写”,也考查“讲”。第三次是自学B2B网站的基本操作,先掌握的学生教未掌握的学生,锻炼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分享经验。第四次是计价报价,运用Excel函数公式,考查产品成本构成、外贸商函。第五次是制作货期表,熟练使用Excel,了解生产过程以及贸易物流报关。考核方面,每次小组实训作业针对该次的重点考核技能打分。为了引起重视,累计的小组作业成绩占期评成绩40%(考勤和期末考分别占10%与50%)。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笔者发现小组实训作业对教学有以下帮助:第一,每次作业,教师设置情境,学生通过作业,对外贸常规岗位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写商务邮件以及介绍企业时,学生能分清角色立场,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学生以外贸跟单的身份向经理写的计价邮件,英文措辞是谦虚汇报的语气,向外商写的报价邮件,是诚恳推销的语气。第二,做作业的过程实践团队精神。例如,2014级国贸2班第三组,组长擅长绘制表格和图片,组员里面有一位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从第一次作业开始,他们就有固定分工,组员负责搜索信息,汇总到组长编辑修改,美化图文,介绍由演讲好的那位同学上台。这个组每人都有贡献,个人特长得到展现,每次作业成绩位于班级前列,学期末作业总成绩达到38.2分(总分40分)。学生展示作业时经常出现的课堂情景是,教师打出高分后,小组成员互相击掌庆祝,团队精神跃然心中。第三,小组实训作业相当于学生模拟实操典型工作任务。外贸跟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对口岗位。通过作业,学生直观体会外贸跟单的实际工作内容、职责、所需技能、自己的欠缺。学生做企业产品宣传PPT,教师讲解其中出现的错误英文表达时,学生认真地边听边记正确的句型和词汇。学生做计价报价Excel表,教师评讲,提出学生由于没有运用函数公式,使上级和客户要花更多时间比较数据。学生课后马上强化学习,在下一次的货期表作业运用公式。第四,相比于照着书本讲理论、解释定义,小组实训作业形式更为有趣。课间,学生经常不休息,继续讨论和做作业,小组实训作业形式学习《进出口客户开发与维护》的职校教学探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黄明智摘要:笔者基于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60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二学生进行《进出口客户开发与维护》的教学,分析学生因无工作经历而产生的理解困难,尝试小组实训作业的方法改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第五,鼓励挑战,形成良性竞争。第一次实训作业后,很多学生表示难度大,但经过教师鼓励,后续越来越难的作业,学生全部能完成。每位学生都挑战了自我。此时,学生的英文程度处于借助在线翻译工具能读能写,可以日常简单会话,超出这个范围或者语速快一点,就有语言困难。第二次的作业是企业产品PPT。为了鼓励学生讲英文,评分标准设定为全英文演讲,原成绩基础上加2分。初稿预演,9个小组里1个小组全英演讲。一周过后,定稿展示,现场3个小组全英演讲。学生有如此大的进步是学生在良性竞争中互相激发斗志的结果。

小组综合实训作业模式,笔者在《进出口客户开发与维护》课程教学第一年的尝试之中有不足之处,需要以后改善:第一,教师对每个小组提交的作业打分,以此作为每位小组成员该次作业的成绩,没有体现出个人的差异。第二,教师只对完全不参与实训作业的同学,查清情况后,免除其作业成绩,而忽视了小组内部有个别学生存有吃“大锅饭”的心理,其参与作业的态度不积极。第三,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每次的小组作业需要三周完成。第一周,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布置作业。第二周,作业初稿评讲,指导修改。第三周,作业定稿,正式打分。2015-2016下学期80节课时,只可以设置五次作业,仅够覆盖教材最核心的知识点,内容不够全。第四,根据实训作业的难度,学生小组每组6~7人比较适合。但不同班级人数不同,造成每个班级小组数量不同。相同的课时内,特别是进行小组作业展示的时候,小组数量多的班级时间较紧张。《进出口客户开发与维护》课程教学中,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实训作业的方式,模拟商业情景,使学生实践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本理论的难度。教师制定小组实训作业评分标准,除了考虑作业的整体质量,也要体现出学生的个人差异。

作者:黄明智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车辆技术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药管理系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