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业务范文

时间:2023-03-16 05:21:32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1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标,根据我们的经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包括广义货币(M2)、狭义货币(M1)、货款等一组指标。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1998年以来我们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

1998年1月1日,我们取消贷款规模管理,这是一项标志性改革,它意味着我们把已经实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最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放弃了;同年3月,我们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从而恢复了存款准备金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应有功能;几年来,我们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现在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发行市场、债券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在内的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已经完全放开了;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明显扩大,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利率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大幅度调整了信贷政策,现在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已经更加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了;我们完善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的制度,使它更加贴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建立了与国民经济有关综合部门和商业银行的月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制度,建立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有关经济综合部门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有效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近几年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最为突出的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进步。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推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中国债券市场有了一个飞速的成长。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余额1997年末为3800亿元,到今年9月末已经达到25000亿元,5年不到的时间,筹资达21000亿元。中国股票市场到去年成立10周年,A、B、H股累计筹资7700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交易额,1997年307亿元,2002年预计将超过10万亿元,即比1997年增长320多倍。整个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规范,没有发现大的违规行为。以稳步发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依托,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取得快速的进步,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成为中国央行日常货币政策日常操作最主要的工具。以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和公开市场操作为主要标志,最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上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这是最近几年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进步尤其令人激动。

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制度体系及操作实践

(一)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和原则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考虑到当前中国金融机构存、货款利率并没有实现市场化,目前尽管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已经全部放开,但它对金融机构存、货款的利率的变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并不畅通,中间受到梗阻。基于这一基本国情,目前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很难以货币市场利率为操作目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现在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只能是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水平。

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指出,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商业银行的利润目标在其经营目标当中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动对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变动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带来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会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与货币市场利率存在一定的联动效应,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变化也实际上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数量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货币市场利率水平也是非常关注的。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原则,是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态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灵活地选择主动性操作和防御性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保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根据对操作目标的影响不同,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在操作上灵活选择主动性操作或防御性操作。其中前者指中央银行主动调整基础货币总量,改变货币市场利率的运行趋势;后者指当金融体系流动性出现季节性或临时性的变化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对冲”其影响,保持基础货币总量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稳定,进而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体系

最近几年,我们一直致力于公开市场操作制度体系的建设。经过4年多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公开市场业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了,其内容包括: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测制度;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和操作程序;公开市场业务结算体系和公开市场业务公告制度等。

中国央行实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目前选择40家信誉好、有实力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这些机构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交易,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意图,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市场的方式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

中国央行建立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测制度。央行密切关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变化,为公开市场操作决策提供依据。与央行目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频率为每周一次操作相适应,目前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测也是按周进行的。

中国央行建立了适合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实际的、规范的公开市场业务决策程序和操作程序。基本做法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部门根据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分阶段提出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向、交易方式及目标值的意见,报经行领导批准后,具体负责日常操作的实施。我们每周二进行一次公开业务操作,操作结束后以《债券交易周报》的形式向行领导报告操作情况,以便行领导及时指示。债券交易的招标、中标、信息反馈完全通过远程电子系统进行。每次操作,中国央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有的一级交易商同时公开发送标书,一级交易商在规定时间内投标,电子系统根据招标规则自动生成中标结果并反馈给一级交易商。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交易品种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交易方式包括数量招标、利率招标。

中国央行建立了相互制约的公开市场操作交易和结算系统。这个系统未来将与央行支付系统相联结,实现债券交易的DVP结算。

中国央行建立了公开市场操作公告制度。为了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透明度和影响力,每周二公开市场操作的中标结果产生后,中国央行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和“中国货币网”同时向社会《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公告内容包括当日交易品种、期限、招标量、招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等信息。

(三)近几年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基本情况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始于1996年。但是当年仅做了几笔交易,交易量仅20多亿元。随后实际上停止了公开市场交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外需不足的困难。为了扩大内需,为了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我们于1998年5月26日正式恢复了公开市场操作。根据扩大内需的需要,1998、1999两年,中央银行面临增加货币投放的任务,所以,这两年公开市场操作以逆回购为基本操作方式,以便扩大基础货币供应。这两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2600多亿元,占这两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额的85%。这两年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为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为扩大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年,中国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新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从国有商业银行拨离14000亿不良贷款,除了划转人民银行对这些商业银行原有的贷款4010亿元以外,另外我们直接对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再贷款;与此同时,由于要关闭一部分严重资不抵债的中小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对地方政府给予了再贷款支持;这一年外汇占款增加也较快。为了“对冲”由于上述三个方面原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过快增长,这一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年中到12月上旬的这一段时间,以回笼基础货币为主要任务。当年人民币市场上的公开操作回笼基础货币最多时接近3300多亿元。

2001年,货币政策操作又面临了新的情况。一方面外汇储备增加,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占款大量地增加了基础货币;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7-10月份,商业银行的贷款少增加,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规模严重偏离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值。为此,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及时调整了操作方向,操作的灵活性大大提高。在全年操作过程当中,一方面适时地“对冲”由于外汇占款的过快增加而导致的基础货币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及时给予了商业银行合理的流动性支持,促进商业银行适度增加贷款。

2002年,中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远远超过了我们年初的预计,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顺差。到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接近2600亿美元,其中当年增加外汇储备近500亿美元,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外汇储备上升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4月份基础货币增幅曾经一度超过20%;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上半年一直保持在8%左右。今年上半年,物价持续负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呼声很高。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面临十分困难的选择。一方面,在物价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5月份以前贷款增加不是很多,货币政策操作客观上要求保留相对高一些的基础货币增长水平;但另一方面,持续保持较高的超额储备水平,它又十分不利于货币市场利率特别是长期债券市场利率水平的稳定。上半年,长期债券市场利率持续走低,最低时7年期的国债利率年率只有2%,长期债券利率过低,对金融机构持有长期债券构成很大的利率风险。面对这个情况,我们谨慎操作,一方面保持基础货币必要的增长率水平,另一方面,当6、7月份发现对全年货币供应量和货款增长已能做到心中有数时,果断增加了正回购操作。今年的正回购操作,完全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猛增所多投放的基础货币,目标是保持基础货币的适度增长。目前,基础货币增长水平已经回复到合理的水平。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2篇

一、从长期看,货币市场利率将成为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目标,这个过程将是渐行渐进的

我国目前选择商业银行超额储备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操作目标是阶段性选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也必将逐渐过渡到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主要目标,并且在诸多货币市场利率品种上,必然选择波动较小、且对整个市场利率体系影响较大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的这种转变将是伴随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转变的渐进过程。

二、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框架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一级交易商制度。目前央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以商业银行为主,今后,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一级交易商行列是可预期的。要强化对一级交易商的评估,根据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对交易对手定期进行量化指标考核,以保证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政策效果及时、高效、准确的传导。

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交易工具。央行需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扩大其种类的范围,以增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市场利率的能力,提高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灵活性。

要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交易方式。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债券回购业务操作,加大现券交易的力度。根据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逐步增加交易频率,以便及时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市场的利率。

三、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程序

今后,随着我国货币政策决策程序的日趋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决策程序也必将相应完善。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信息披露是比较充分的,需要加强,的是分析性的报告,这样更有利于引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四、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预测监控体系

央行组织开发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电子报告系统将投人运行,这对于预测市场准备金需求,特别是预测超额储备需求有重要作用。同时,央行将建立准备金供给预测体系,还开发了支持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人民银行自动质押融资系统,这些措施将大大降低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数量,建立起以准备金利率为下限,以隔夜自动质押融资利率为上限的货币市场利率走廊,稳定货币市场利率水平,提高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市场利率调控的效果,有利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的转型。

五、完善中央银行债券资产管理体系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3篇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逐渐成为美国乃至许多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首选的货币政策工具,其操作的传统模式是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来直接控制银行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利率与货币供应量。联邦基金市场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实施的载体,在美国的金融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公开市场业务对国债规模(国债发行数量与国债累积余额)有严格的要求,国债规模不足,会影响公开市场业务开展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因为在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吞吐国债增减基础货币并调控市场利率的条件下,足够的国债数量是满足中央银行操作的必要条件。美国是公开市场业务运作相对来说比较有效的国家,20世纪最后20多年间,美国国债余额占当年GDP的平均比例为54%.但是,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严重依赖于国债规模的公开市场业务模式存在种种缺陷,从而使其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操作成本高。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中央银行买卖国债进行的,而为了达到足以实现既定货币政策目标的目的,中央银行的这种债券买卖不仅数量较大,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必要时还要比市场价格高价买进低价卖出,以调节银行的准备金与利率水平,这无疑增加了操作的成本。

2.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决定买卖证券的数量从而决定银行的准备金。现实的操作中,中央银行并不像传统理论所分析的那样处于绝对主动的地位。在经济过热、物价水平上升时,中央银行希望通过抛出证券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然而在经济景气、市场销售旺盛、物价攀升时,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较大,商业银行为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一般都将超额准备金维持在最低限度。此时,商业银行既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购买国债,也不愿意增加收益比贷款低的债券资产。在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试图通过在市场上买进债券,以增加银行的准备金与基础货币。但是,在经济低迷时期,商业银行为降低风险,放款较为谨慎,在其资产组合中增加无风险国债的持有,从而不愿意出售自己手中的证券。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可能会被其他政策工具所抵消。当中央银行为减轻通货膨胀压力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使银行系统的准备金下降,其意图是迫使银行减少贷款,提高利率和降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但是,如果银行大量增加从贴现窗口的借款,弥补因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而损失的准备金,则银行就可避免变现他们的盈利性资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的紧缩性效应消失,而中央银行往往不能拒绝商业银行合格票据的贴现要求。反之,当中央银行为抑制经济衰退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证券向银行体系注入准备金时,如果银行将增加的准备金用来归还贴现窗口的借款,那么中央银行刺激银行增加贷款,降低利率与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目标就会落空。

4.无法同时兼顾利率目标与货币数量目标。假设广义货币数量处于中央银行的期望值水平上,但是市场利率水平较高,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提高货币的流动性,即提高占的比例,以增加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为了提高市场利率水平,中央银行买入证券,增加银行的准备金,以压低同业拆借利率,从而引起其他利率的变化。根据货币供应量决定的理论模型,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如果货币乘数不变,则中央银行因购买证券而增加的基础货币投放必然导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扩张。虽然货币供应量已不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由于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货币供应量仍然是中央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并加以调节的重要经济变量。

二、公告操作的有效性与国债规模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纷纷采取一种崭新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公告操作。所谓的公告操作(openmouth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政策意图,引导公众的预期,让市场及其参与者自行进行利率的调整进而改变其投资、储蓄与消费等决策。其具体做法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与公众进行交流与沟通,通过《通货膨胀报告》、《货币政策委员会纪要》、会议新闻公告、研究报告、内部资料、公布经济金融数据、央行负责人讲话等向公众提供关于决策的依据,通过全面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货币政策取向等来影响与引导公众的预期。在相关的货币政策决策会议的当天宣布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利率是否变化、变化的幅度及其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与幅度。

采取公告操作方式后,人们发现当中央银行向社会公布操作目标利率的变化后,市场立刻做出反应,实际的利率迅速向目标利率靠拢,而中央银行并未马上进行任何实际的公开市场业务即买卖政府债券。1999年到2001年,加拿大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规模迅速下降,近期数据则表明加拿大银行已经很少通过市场干预来进行利率调控(Woodford,2001)。因此公告操作突破了公开市场业务对国债规模要求的严格限制,中央银行往往不需要或只需要进行少量的国债买卖便可以实现其利率目标。

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买卖政府证券来增加或者是减少银行的准备金,以影响货币市场上银行准备金的供求关系,从而改变同业拆借利率,进而引起各种期限利率变化,最终影响投资与消费需求、产出与价格水平。即:买卖政府债券银行准备金同业拆借利率其他利率消费与投资产出与价格水平。

公告操作是通过引导公众预期来传导,当公布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利率变化后,公众对未来利率产生了新的预期,从而自动进行调整,而无需中央银行实际证券买卖的操作。就象Meulendyke说的那样“一旦银行知道潜在利率,利率就会变为新的和更合适的水平上”,因此,公告操作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为:公告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利率预期同业拆借利率其他利率消费与投资产出与价格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公告操作不能完全脱离公开市场业务,因为央行宣布目标利率的变动幅度,实际上是告诉公众央行公开市场业务将要实现的目标。公众确信如果实际的利率与目标利率背离,中央银行一定会通过实际的公开市场操作来使二者一致,市场才进行自动的调整。如果没有实际公开市场业务,公告效应便不会产生。公告操作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公开市场业务的缺陷,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

1.节约了操作成本。通过向社会公告目标利率的变化幅度,引起公众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变化,而促使市场自我调整利率水平,不需要中央银行实际的买卖操作或者只需要很少的实际买卖操作,这显然大大节约了买卖证券的交易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中央银行过去在一定情况下为实现调控目标而被迫高买低卖证券所造成的差价损失。

2.加快了政策传导的速度。在公告操作模式下,中央银行向社会公告政策取向的变化与操作目标利率的调整后,市场马上做出反应,在较短的时间便可以实现其利率的调控目标。

3.降低了利率的波动幅度。利率是影响投资、消费与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利率的大幅度波动会增加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央行是在对经济运行状况作出判断的基础之上进行政策决策的,由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测算误差,这种决策并不能保证都是正确的。考虑到错误的政策决策(调整利率)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央行作出决策总是保持充分的谨慎态度,对于目标利率的调整采取小幅变动的方式,每次调整的幅度一般都在25个基点。由于市场根据央行公布的目标利率自动进行调整,而目标利率每次变化的幅度较小,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上利率波动的幅度。JohnB.Taylor对美国1998年到2000年9次目标利率变动进行研究后发现,当“目标利率变动时,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剧烈下降。”

4.可以同时实现货币数量与利率目标。在公告操作模式下,由于央行经常可以不必进行实际的公开市场操作即买卖政府证券改变银行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改变联邦基金利率,仅仅通过向社会公告公开市场操作目标利率的变化即可达到目的。因此,可以在不改变货币总量的条件下,改变利率水平,同时实现货币数量与利率目标。

三、公告操作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自1998年我国中央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的指令性计划后,公开市场操作逐渐成为我国中央银行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由于我国国债规模相对较小(国债余额占GDP的比例1995年为5.6%,到1998年为8.2%,2003年上升到17%),远远不能适应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主导作用。例如,1997年以及其后的几年中我国出现了物价水平持续性下跌的情况,为了消除物价水平下降对经济与就业的不利影响,需要增加货币供给。但是市场上却没有足够多的国债来供中央银行购买,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近两年我们又遇到了相反的情况,针对2003下半年以来出现的银行贷款增长过快,投资增长率过高及物价水平显著回升的趋势,需要向商业银行抛售国债来对冲因外汇储备增加而投放的基础货币,以限制商业银行流动性增加,从而抑制贷款的大量投放。但是中央银行却苦于缺乏公开市场操作“弹药”,而不得不启用当前在市场经济国家已被搁置不用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从公开市场业务方面看,我国需要大量增发国债,扩大国债的规模,而且也有着广阔的经济增发空间,目前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17%,与这一比例的国际警戒线50%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一定时期,国债数量规模还受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财政收支状况、负债率、偿债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财政负担的角度看,经过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即当年国债发行量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为20%左右,而我国的这一比率1994年到2001年的平均值为44%,已大大高于国际警戒线的水平,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的空间已经很狭小。显然,如果不顾财政的负担能力,单纯考虑公开市场业务需要而增加国债发行,扩大国债规模最终是得不偿失的。鉴于国债规模无法满足公开市场业务需要的现状,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来弥补。但是,运用发行央行票据的方法常常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果央行想保持现行较低的利率水平,则央行票据发行因招标利率低而使得金融机构认购不足,无法实现其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而如果提高票据发行利率,既增加发行成本,又会增加市场利率水平上升的压力。所以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是寻找一种不依赖于国债规模的且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看到公告操作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

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的制度背景下,由于货币市场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因而我国央行自1996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后,操作目标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基础货币)。当然,由于基础货币的数量和价格(即货币市场利率)是密不可分的。人民银行在以基础货币数量作为主要操作目标的同时,从判断基础货币松紧情况的角度出发,也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作为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观测指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和条件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有效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存贷款利率。因此,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的转向要提前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在客观上也要求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要加快向货币市场利率转化。当以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时,就具备了运用公告操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届时能够成功运用“公告操作”模式,将使我国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因国债数量相对较少而不能满足公开市场操作需要的问题得以解决。

近年来,顺应国际潮流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在不断提高。从1996年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统计数据,并公布每年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控制目标。从1998年一季度开始,建立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部门与国民经济有关综合部门和商业银行的月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制度,形成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以及有关经济综合部门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举行新闻会和发表中央银行负责人的谈话来说明央行的意图;央行从2001年一季度开始按季度向社会公布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同时货币政策委员会季度例会后及时向社会新闻稿,公布相关信息等等;从2002年开始,就新拟订的货币信贷政策,在正式出台前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我国的金融统计与国际接轨工作开展的比较早,因此金融统计在数据的频率和及时性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的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的标准;公众可以通过人民银行网站及统计季报、年报等获得各种经济与金融信息。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不断提高,较好地引导了市场的预期,增强了各方面对货币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实施公告操作的政策透明度环境。另外,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我国管理层和央行历来就有制定和传达告示(指令)的传统,基层金融机构和公众也习惯于接受当局的告示(指令),这种心理惯性有助于公告操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John.B.Taylor,"Expections,Openmarketoperation,andChangesintheFederalFundsRate",theFederalReserveofSt.louisReview,JULY/AUGUST2001.

[2]WilliamPoolandRobertH.Rasche,"AnticipationsofMometaryPolicey"theFederalReserveofSt.louisReview,JULY/AUGUST2003.

[3]GraemeGuthrieandJulianWright.(2000)OpenMOuthoperations[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

[4]谢多。公开市场业务实践与货币政策操作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00,(5)。

[5]黄宪,赵伟。中美公开市场业务运行基础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3,(5)。

[6]袁东,王晓悦。论公开市场业务的理论与现实问题[J].金融研究,2000,(11)。

[7]贾德奎。胡海鸥。“公告操作”: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的新范式[J].国际金融研究,2003,(7)

[8]李杨。国债规模:在财政与金融之间寻求平衡[J].财贸经济,2003,(1)。

[9]易纲、海闻。货币盛行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美)劳埃德B.托乌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4篇

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公开市场业务将越来越成为主要的间接调控手段,而一定规模的可流通国债是公开市场业务开展的前提。因此,国债政策的制订和调整能否考虑到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不仅会关系到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金融宏观调控的效果。

一、国债现状与公开市场业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析

国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一方面有利于财政集中资金,是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建设资金的手段,另一方面对中央银行来讲,是公开市场操作最有效的工具,中央银行通过对国债的买卖调节货币供应量。为此,有的国家或地区虽然无财政赤字,为配合中央银行的操作而特意发行一定量的国债。如香港90年代以来,先后发行了3个月、2年、3年、5年期国债,使国债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而从我国国债政策的发展历程看,国债至今基本上只是财政筹资的手段,无论是发行方式的选择、发行规模的确定、发行期限的设计、品种的确定以及持有者结构,都明显表现为单纯为财政服务的特征。

1.国债的发行规模与弥补财政赤字密切相关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发行规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1-1986年,年平均发行额在100亿元以下;第二阶段为1987-1993年,年平均发行额为300亿元左右;第三阶段为1994年至今,1994年国债发行额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1996、1997年则突破了2000亿元(参见表1)。国债规模阶段式上升的具体原因在于弥补财政赤字手段的根本转变。1981-1986年,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除发行国债外还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1987年国务院规定财政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1987年起,为了弥补日益增加了的财政赤字,国债规模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首次突破100亿元,1994年国家正式确定了财政赤字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或用银行借款来弥补的制度,至此,发债成了弥补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唯一手段,导致政府举债的第二次飚升。

2.国债的品种规模等均不能满足公开市场操作的需要

我国从1994年起完全杜绝了中央银行直接从财政购买国债的方式,中央银行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进行交易,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的可转让国债,在国债总量中的比例保持在稳定的高水平,有利于这些业务的顺利开展,在该手段利用得较充分的西方国家,这个比例一般保持在70%-85%之间。据统计,至1998年上半年为止,我国共发行国债累计为11750亿元左右,国债余额约为5690亿元,但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只有约2000亿元,如考虑个人及各类银行、企事业单位持有的可上市国债不进入市场流通的因素,实际上市流通的国债大约只有1000亿元左右,约占国债总余额的15.2%,是近几年的最低点。如目前交易所现券市场可流通的国债品种只有7个,且有两个品种马上到期,在没有新品种补充的情况下,不仅可流通国债的相对量下降,绝对量也减少。

最近几年我国大量发行凭证式国债,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偿债高峰期,从尽量低成本筹资的角度出发所作的选择;但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储蓄债券,只拥有筹资功能,不能转让,无法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这几年国债的市场化改革可说是走走停停,1994年开始发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1996年是国债市场化飞速发展的一年,无论从国债的发行方式、品种、期限、利率的决定上都大大地向市场化的道路迈进,但1997年以后又回归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1997年发行的2457.51亿元国债中,1643.33亿元的为凭证式国债,占了三分之二,而1998年除向金融机构发行的国债外,其余全是凭证式国债。

另外,从国债的期限来看,主要也是从财政筹资的角度考虑,占绝大多数是中期国债,短期国债发行量小,品种少,发行不规则,没有形成固定的周期。因为1997、1998年没有发行短期国债,造成二级市场上可供交易的短期国债断档。

3.债券利率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开始,国债发行利率基本上是固定的,在1984年以前,国债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利率,因此采取了行政化的摊派方式推销国债,1985-1995年,国债发行利率比同期银行利率高出1-2个百分点,国债信誉较好,出现了一级国债市场热,加之1991年以后全国开放国债流通市场,出现了发行市场利率行政化,流通市场利率市场化的格局。1996年公募招标发行方式,是国债发行市场化的尝试,使国债发行市场的利率与流通市场的利率更能合理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但1997年以来,又回到了行政化发行方式上来,由于债券的市场利率没有形成,利率不能随行就市,无法提供金融市场银根松紧的信号,阻碍了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的调节作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数量,但这种纯数量的干预,如不伴以价格信号,就有可能削弱其效果。

4.机构投资者及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的参与程度和效果均不理想

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建立在较多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参与国债市场的基础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和交易国债的重要作用在于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手段,使之通过买卖国债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流量和流向,以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因此,商业银行持有一定规模可流通的国债是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为配合中央银行金融调控而加快了国债市场化改革的1996年,商业银行成了国债市场的积极参与者,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都唱了主角,商业银行曾在696债和896债的持有数量上大大地超过了个人。但此后不久有关部门对商业银行持有国债进行了限制,导致其国债持有量的削减。1998年,政府开始向金融机构大量发债,总量超过4000亿元,其中向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外的其它商业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定向发行7年期专项国债450亿元,向农建中工四大专业银行发行30年期记帐式国债2700亿元,向商业银行发行期限10年的特别国债1000亿元,使金融机构持有的国债量大大增加。

与此相应,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实践是:1996年4月,以国债为操作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正式推出,中央银行通过招标方式同一级交易商进行短期回购交易,其后业务中断。1988年5月下旬,中央银行又恢复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的业务,从5月份起,实行连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1162亿元,但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却因下列原因大打折扣:

一是两个市场的割裂。1997年6月6日,为遏制商业银行通过证券交易所回购交易进入股市追逐高利,人行发出通知要求包括所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商业银行退出国债现货和回购市场,6月16日将之全部并入全国银行间债券交易系统,形成流通市场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市场割裂的状态,使国债难以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难以形成真正的二级市场收益率。

二是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国债存量规模和交易规模都较小。金融机构手中的国债全部是中长期国债,其流动性不如短期国债强,其中向四大专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30年期的记帐式国债是为弥补其资本金不足的需要的,不宜作为经常操作的工具,同时中长期国债利率弹性小,其利率与价格也不如短期国债容易预测,使操作的难度加大。

二、完善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考

1.国家财政与中央银行在国债政策的制订和调整上要紧密配合。要使国债真正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财政与中央银行应该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角度,在国债的发行规模、品种及期限的设计、发行时间的安排、一级市场参与主体的选择、二级市场交易方式的开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的时间、方向、利率水平的调整等方面经常沟通、切实合作,力求国债政策能同时较好地兼顾财政调控和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鉴于目前中央银行可操作的国债品种数量较少,有专家建议将现存人民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转变为长期政府债券,允许人民银行将它作为交易对象,与商业银行进行回购操作,使之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这样做也需要有财政部的配合。

2.改革国债利率机制,建立国债的市场价格机制。一是国债发行市场的利率要逐步市场化,这就要求改变国债利率主要参照银行同期利率的做法,使国债利率最终能反映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发挥其基准利率的作用。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加大利率浮动的幅度,国债发行利率可随市场利率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如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可采取溢价或折价发行的方式;第二步是实现发行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在发行方式中,更多地采用公募招标的方式,通过投标人自行竞价产生收益率,使发行利率达到或接近均衡利率。二是建立二级市场上国债市场价格机制,货币政策委员会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要运用现代通讯设施加强与财政部、各商业银行和大型证券交易商的联系,密切注视市场的动态,根据市场交易情况,决定买入或卖出证券的价格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建立起询价—报价—决策—交割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3.扩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1998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的急剧扩大,说明金融管理当局的政策安排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将取代交易所市场成为我国国债市场的主体,它也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场所。1997年底,我国有关法规规定证券及投资基金投资国债的比例不得低于其净资产的20%,国债投资基金的建立有利于证券公司、基金组织成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要强化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当务之急是要将证券公司及其它证券经营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吸纳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来。这样做一是有利于提高市场活跃程度,扩大交易规模,增加央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操作对象;二是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促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三是有利于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合法渠道融通短期资金。

4.增加机构投资者短期国债的持有量。一方面短期国债断档严重影响了国债的流动性和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另一方面,短期国债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二级储备”,能增加其资产的流动性。有资料显示,我国国家商业银行流动性储备的比例小于8%,比国外一般水平的20-25%的比例低得多。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对短期国债的持有量。

笔者认为,目前正是向金融机构发行短期国债的时机。国债的认购主体不同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社会公众认购国债只引起资金使用权的转移,而银行系统认购国债,在具有超额准备金时,则意味着等量的基础货币被投放到社会。它会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在目前普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宏观形势下,宜向金融机构发债。而且在经济偏冷时,发行短期国债,在短期内还本付息好比在一定程度上增发了货币,有一种扩张效应;从另一方面讲,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使商业银行大量资金从准备金帐户中释放出来,同时居民储蓄增多,商业银行资金存差较大,需要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兼顾了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目标,持有一定量国债,也是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大用。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和操作目标问题[J].改革,1997,(5)。

[2]朱雨波。国债:财政政策调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结合点和矛盾点[J].四川金融。1997.(10)。

[3]王宁。论国债发行市场运行的特点及其与货币供给的关系[J].投资与合作。1998,(4)。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 发展趋势

一、引言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行为。与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公开市场业务有其特有的优点:一是主动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和控制操作规模,以实现调控的目标。二是灵活性,中央银行可以灵活安排吞吐的规模和方向,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决定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幅度。三是公平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方式是市场竞价招标,这要求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循市场交易规则,这就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四是连续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连续进行,这样可以防止对金融市场造成大的震荡,有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正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有着上述这些其他货币工具无可比拟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制约因素

从1996年公开市场业务起步到目前,经过十几年时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中。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1)国债市场规模小,不活跃。首先,我国发行的债券种类比较少,到目前为止可以上市流通的国债数量只有几种,这种状况直接制约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其次,国债期限结构单一,使得在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可供选择的国债工具数量少,国债期限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2)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我国主要的存贷款利率仍然受到比较严格的管制,利率弹性小,利率距市场化还有不小的距离,而公开市场业务只有引起利率的变动才能实现其效果。

(3)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制度环境不健全。首先,货币市场规模较小,这使得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次,缺乏安全高效的技术系统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我国有关公开市场业务的立法相对滞后,难以维护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秩序。

(4)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不够完善。作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基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不完善,使得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缺乏了市场依托。在实际操作中,中央和地方两级交易网络并存给公开市场交易增加了难度,并且使得交易成本上升。

三、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

综合考虑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制约因素,同时借鉴国际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的国情,得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公开市场业务发挥其作用的基础是资金能自由流动,资金的流动是利率起杠杠作用的。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它可以反映资本市场上资金供需变化。然而要想使资金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利率必须要能有效反映其价格。但是我国的当前的利率存在管制,这使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我国应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让利率随着资金的需求状况自由浮动,以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多元化

随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近年来的迅速发展,其交易工具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目前交易工具已经扩展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外汇等多种类型,今后随着金融创新的日趋深化,以及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类型将会越来越多,各种操作工具也可以逐步实现合理搭配,这将使公开市场业务能发挥其作用时更加有效,更进一步维持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

(三)公开市场业务交易价格市场化

中央银行通常采取招标方式来稳定市场利率。其所采取的操作价格反应了交易的成本,影响着交易的进行,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同一般产品的价格相似,也是由供求决定的。因此央行在公开业务市场上确定买卖、发行等价格时要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同时市场利率的走势也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四)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完善

公开市场业务的高效运行需要完善的宏观经济环境作保证。宏观经济环境是包括交易对象、工具以及清算制度在内的基础性制度。要不断提高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就必须完善这些基础性制度,这需要将公开市场业务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不断提高公众对政策预期的能力,同时增加交易的透明度,促进公平公正。

四、结论

本文通过指出制约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因素,同时总结了发达国家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经验,最后,结合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了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即推进利率市场化,实现操作工具多元化,交易价格市场化,宏观经济环境健全化。

总之,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还必须从各方面进行完善,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结合本国的国情,通过自身的摸索和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Graeme Guthrie.Open Market Operation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4.

[2]崔丹.对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开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2,(4).

[3]何津.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世纪桥,2011,(5).

[4]黄宪,赵伟.中美公开市场业务运行基础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13,(5).

[5]金子财.中国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研究[D].2013.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开市场业务 商业银行 流动性经营 绩效政策 建议

一、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原理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或外汇就是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增加或减少银行的准备金,达到其收缩和扩大名义货币目的的行为。因为它能够影响银行准备金的成本,所以最终能够影响整个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

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作用。(1)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中期目标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创造乘数之积。基础货币是以中央银行为会计主体的负债,而货币乘数则是一个全面考虑了各种存款准备金率以及现金存款比例因素的综合参数。三大货币政策中存款准备金规模决定了货币乘数,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和再贴现则决定了基础货币的供应。

(2)对利率的影响。对利率的影响离不开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两者不可分割互为前提。如果单以基础货币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目标,那么目标和手段一致;如果单以利率为目标,则央行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来改变市场的货币供需,进而改变利率。

(3)对公众预期的影响。由于央行亲自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其权威性能够有力地影响商业银行和市场对经济前景的心理预期。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货币政策中的地位与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政策以上二者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则具有独特的优点。首先,公开市场业务是由中央银行发起的,主动性更强。其次,由于这种主动性,使得央行可通过控制买卖证券的种类与规模来对货币供应量施加影响,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调控的力度。最后,一旦中央银行发现操作失误,还可以通过反向操作如逆回购证券等形式进行修正。

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1.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对央行发行的中央票据进行认购,这样超额存款准备金随之减少,然后降低超额准备金率,进而减少流动性资金,最后,流动性较之前减弱;相反,随着央行票据的到期,央行就会收回票据、然后去将本金利息进行支付,这样就会增加相关金融机构的央行存款,进而增加流动性资金,随之流动性增强。

2.买卖国债。货币政策调整工具中买卖国债一直是最重要的,但由于国债市场还不是很完善,因此,还没有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他的传导的过程如下:对于央行,它将国债卖出,从而减少了央行对政府的债权,进而减少金融主体的央行存款,进而减少超额准备金,因而减少流动性资金,最终,流动性减弱。

3.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从以上分析看出,公开市场操作会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通过利率渠道来被影响。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当资金出现短缺时,商业银行就会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进行货币融资,这样就不会因为要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而牺牲流动性。

(二)公开市场业务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中央银行票据是央行发行的票据,目的是控制基础货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为紧缩型操作,票据到期则为扩张型操作。当央行判断金融机构流动性过剩时,可通过现券卖出、正回购及向一级交易商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方式减少超额准备金,使得其可利用的流动资金减少,从而削弱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及其他业务扩张能力。

三、在影响商业银行时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

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不够区域化。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区域效应并不是由地区内的产业所引起,而是由工I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及资本市场发达的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引起的。因为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会使得央行去制定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候,如果他们不去考虑到这些显著的差异,用大一统的货币政策就会给各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

2.货币市场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尤其是同业拆借市场存在交易主体少、规模小,部分场外违规交易等现象,阻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使得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效果蒙上阴影。原因在于各家银行大多处于惜贷阶段,没有很大的业务扩张的需求,因此超额资金头寸普遍较多,自然没有强烈的同业拆借的需求。

3.国债市场不够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央行买卖一定数量和期限的国债,达到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目的,因此国债市场的发展是公开市场业务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国债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持有者结构和国债期限结构不合理、国债市场交易不够活跃、国债市场体系层次性不强等问题。

4.公开市场业务主体对利率不够敏感。我国中央银行与政府财政部的关系仍不够权责明晰,央行未能保持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也没有成立公开市场业务的专门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商业银行在面对利率调整时由于自身结构的问题反应往往不够敏感。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优化对策

1.实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差异化。我国经济的区域性的这些特点使得实施区域性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有了经济基础,央行可以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份额用以平衡因区域资产机构不同而导致的融入基础货币量的差异。

2.完善货币市场。(1)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央行可以批准资金较宽松的保险、证券机构、部分资产质量较好的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金融机构入市。

(2)改革对银行的再贷款政策。央行欲改善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结构,可以改革对银行的再贷款政策,让商业银行仅凭借信用就可再贷款变为只有抵押才可再贷款,同时加大对银行准备金欠缺的惩罚力度,双管齐下促进商业银行借助同业拆借市场来调节自身流动性的积极性。

(3)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央行只有建立市场推出制度,制定严格的交易制度,严格处罚违反制度的场外交易,才能保持同业拆拆借利率的稳定,减小同业拆借市场的风险。

3.完善国债市场。(1)改善国债持有者结构和期限结构。目前我国国债的持有者主要是个人、商业银行和少量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协调以及降低财政支出,今后国债持有者应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2)降低一级交易商准入门槛。央行可以在谨慎的前提下,让一些资金实力雄厚、信誉高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成为一级交易商。因为竞争可促使价格的形成。

(3)建立复合型的国债市场体系。要建立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核心,商业银行的国债二级托管体系为辅助,批发债券市场为上层建筑的复合型国债体系。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7篇

关键字:公开市场业务;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

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现状概述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一国央行为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而吞吐基础货币的行为。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为目的,而非盈利,这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有本质的不同。央行根据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适时地吞吐基础货币,以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最终实现其既定的经济目标。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该政策的指导下,公开市场业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的原则,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货币调控将面临较大压力。目前,我国流动性充裕主要表现在外汇占款的增加、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超额准备金率持续下降三个方面。

二、我国流动性充裕现状分析

2009 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情况,适时开展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合理把握操作力度与节奏,灵活搭配央行票据和短期正回购开展对冲操作,实现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

(一)央行外汇占款大幅增加

自2009年三季度以来,外汇占款持续高涨(如图1所示),热钱涌入之势日渐明显。9月,外汇占款增量飙升至4067.69亿元,创下年内新高。1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910亿元,仅次于9月。在现行汇率机制下,外汇占款增长具有刚性,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成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主渠道,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货币调控面临较大压力。

(二)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21日举行新闻会,公布2009年全年的国民经济数据。数据显示,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指导下,我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新增贷款大幅增加。

从同比增速百分比来看(如表一所示),2009年四季度的M1和2008年相比,同比增速达到了32.3%;同时,2009年三季度的M2和2008年相比,同比增速达到了29.3%,均属历史增长高峰。

从各层次货币余额来看,2009年四季度的M1和M2余额更是达到22万亿元和60.6万亿元的高峰值(如图2所示)。总体看,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流动性增强。这为货币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续加大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的同时,央行必须掌控好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强对货币供应总量控制,并利用相关的政策工具和手段,牢牢把好市场流动性的总闸门。

(三)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需求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由于支付清算技术的进步,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高,货币市场发展带来的短期融资工具持续增加。1999年-2009年十年间,随着央行对流动性预测与管理的不断加强,以及对银行体系流动性调节能力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实际超额准备金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从2003年开始,下降幅度趋缓。随着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其意愿超额准备金率还可能进一步下降。(如图3所示)

三、 流动性充裕条件下中国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国债市场不成熟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入或卖出债券行为,来控制货币的基础供应量,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与一国国债市场的发展程度有着很大联系。国债市场为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操作基础,是一国执行货币政策的有力工具[1]。但是,目前我国的国债市场发展尚未完善,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小以及国债流动性不足两个方面。

1、国债市场规模有所扩大,但还是相对较小

若公开市场业务有足够的操作工具,必须以国债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为基础。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影响基础货币供应量。如果国债的发行量很小,势必使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起来缺乏工具,从而无法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在2007年一季度,各类债券发行总量为2.14713万亿元,其中国债的发行量为1160亿元,所占比重只有4.42%。2009年前三个季度各类债券的发行总量为6.8437万亿元,其中国债的发行量为14350亿元,所占比重达到21.16%。与2007年相比较,2009年国债比重虽然从4.42%增加到21.16%,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该比例还是不能满足公开市场业务的需求。所以我国国债市场的规模仍旧很小。

2、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低,国债品种单调,缺乏合理分布的期限结构,这极大地影响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开展。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短期国债所占比重较大,占全部债券的40%~50%。而我国在2008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仅为1749.2亿元,占全部债券的26.24%,与发达国家相比,该比率是较低的。根据美国联邦公开市场操作报告,2004年其短期国债占市场全部短期国债的26%左右。我国目前的发行水平只相当于美国2004年的水平,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

(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

利率市场化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必要条件,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目标是基础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调控的主要杠杆是利率,央行所开展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会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有直接影响。利率是借代资金的价格,利率的高低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决定,根据资金的供求自动的升与降[2]。若纯数量的干预若不伴以价格信号,则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所取的效用将会大打折扣。为了能够利用价格信号,利率的灵活性必须予以保证,利率水平由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这样才有助于市场的发展和统一。而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必然会直接影响我国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的发挥。

四、流动性充裕影响下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根据流动性充裕的新特点,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目标,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建立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

(一)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建设和操作创新

1、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体系

随着公开市场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操作频率的提高,迫切要求健全制度体系。结合操作实践,中国人民银行对公开市场业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3]。一是优化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和调整机制。根据一级交易商考评和调整机制,按照客观公正、基本稳定、优胜劣汰的要求对一级交易商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决定每年度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二是完善公开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央行票据发行前一天下午公告发行要素,操作结束后及时公布中标情况,并以业务公告形式及时有关操作信息,操作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2、建立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

流动性管理是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关键环节,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性状况是公开市场操作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操作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基础条件。为适应货币政策调控新形势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建立以外汇、财政收支、现金和市场重要情况监测分析为重点的流动性预测与管理体系,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开始出现了比较主动的局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流动性总体规划,建立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流动性日报制度,加强与财政部等有关方面的沟通,建立了重点联系一级交易商电话报告制度,建立了一级交易商工作会议制度以及建立了节假日期间流动性专报和监测制度。

(二)健全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1、发展我国的国债市场

(1)、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首先,国债市场规模受制于中央的财政政策状况,应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扩大国债规模必须进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财税改革,强化税收征管,逐步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并争取财政收入的增长稍快于GDP的增长,扭转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格局。其次,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4]。财政在制定国债发行计划时,要加强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沟通,应该注意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角度出发,使国债的发行在弥补财政赤字和筹集基础建设所需要资金的同时,尽可能兼顾到财政调控和公开市场业务的需要。

(2)要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首先,调整国债期限结构,增发短期和长期国债品种和数量。国债期限结构调整和合理化,不仅有利于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还有助于调整偿债期结构、降低举债成本,避免和缓解偿债高峰的压力。其次,进一步丰富国债品种结构,推进国债品种的创新。再次,进一步完善场外国债批发市场。银行间的国债市场,作为一个批发性的场外市场,一直是我国国债市场的主要模式。为进一步发挥好债券市场的作用,促进国债市场的活跃,进一步完善场外批发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加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不断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覆盖面[5]。最后,加强国债托管、资金清算制度建设,加强国债交易结算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国债市场效率。

2、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从金融改革这个大的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是关键。只有在外部金融条件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利率由市场来决定,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才会达到更佳。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改革人民银行的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利率结构和再贴现率;改革人民银行利率与商业银行利率之间的关系,人民银行确定基准利率时,充分照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同时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改革利率的存贷款计息方法,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要简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种类和期限结构,建立起一种合理的存贷款利率结构体系;要协调商业银行利率与货币资本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要使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中长期国债利率等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晶萍,简建荣.2007.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有效性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第 1 期.

[2]陈飞,赵昕东,高铁梅.2002.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第 10 期.

[3]冯春平.2002.货币供给对产出与价格影响的变动性[J].金融研究,第 7 期.

[4]高波,于良春. 2003.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评论,第 1 期.

[5]工雪标,王志强著.2001.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协整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6]Andreas Schabert.2005.Identifying monetary policy shocks with changes in open market operation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9:561-577.

[7]Taylor,J.B..2001.Expectations, open market operations, and changes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J].Federal Reserve of St. Louis Review, 83:33-47.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 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从国际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广泛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发展历程;趋势分析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与证券持有人进行证券买卖,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中央银行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已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得到广泛使用,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灵活有效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运用这一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而我国中央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本文针对我国中央银行十几年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将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分析,目的是为了探索公开市场业务运行的一般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央银行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

1994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于1994年3月启动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6年4月又启动了买卖短期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当时交易对象只有14家商业银行,交易工具只有财政部当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交易品种只有正回购一个,交易方式非常单一,每次的招标数量很少,只有1~2亿元的规模。1997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基本上停止了。

随着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和国家开发银行债券市场化发行的推行,以及1998年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的控制,1998年5月央行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并实行了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些实力雄厚、资产质量较好、资信较高,并能进行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交易对象从1996年的14家增加到29家,同时把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了交易工具之列,增加了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和底价价格招标两种交易方式。当年人民银行共进行了36次公开市场操作。至此,公开市场业务开始成为调控基础货币的经常性货币政策工具。

2.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期(1999~2001年)

1999年至(整理)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1999年9月以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加大了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现券买入力度。1998年和1999年,我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2600多亿元,占两年基础货币增加总额的85%。2000年底,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为1804亿元,占当年中国人民银行新增基础货币的63%。2001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随着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全年外汇占款增加3813亿元。全年开展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54个交易日,累计投放基础货币8253亿元,累计回笼基础货币8529亿元,年末净回笼基础货币为276亿元。

这一阶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过去以回购交易为主的方式,增加了现券交易方式。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只净回笼了276亿元的基础货币。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也标志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

3.公开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期(2002~2005年)

2002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中央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开始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时调节基础货币投放。这一时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大幅增加。由于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供大于求,中央银行从银行间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外汇占款大幅增加。2003年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11459亿元,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16098亿元。

(2)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以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为主。中央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大幅增长的情况,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外汇占款、财政库款及现金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的基础上,适度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从2002年6月25日至12月10日,中央银行正回购共操作24次,累计回笼基础货币2467.5亿元。2003年共开展59次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公开市场债券交易累计回笼基础货币13186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0492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2694亿元。2004年共开展110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回笼基础货币19971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3281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2005年累计回笼基础货币35924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22076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13848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量相当于2004年的2倍多。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整理)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从国际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广泛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其交易工具已经涉及到金融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工具(如政府债券、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商业票据、存单、外汇、外汇基金票据、政府指数债券、货币市场债券等)。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工具也已扩展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外汇等多种类型,今后随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尤其是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工具越来越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将会更大,各种操作工具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已成为可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样化,交易方式也会更丰富。

3.操作价格市场化

中央银行根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实际需要,不断尝试和灵活采用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的招标方式,来达到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目的。所谓价格招标方式是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数量招标方式是在事先确定利率或价格的基础上,以数量为标的进行招标,旨在引导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拆借市场利率的走势。公开市场操作的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央行和交易对象的交易成本,也关系到交易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国央行尽管通过不同招标方式的选择和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上行或下行等办法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但货币市场利率毕竟是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市场化指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也不得不遵循利率市场化原则来确定买卖、回购和发行价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将日益突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尊重和合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

4.操作管理制度化

公开市场业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开市场操作  ; 货币政策  ; 操作效率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势不可挡,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复杂的经济问题亟待解决,各国的货币政策需随经济走势不断调整正是其中凸显的问题之一。公开市场业务仅用短短几年便从我国货币政策的“小不点”发展为“主力军”。2009-2010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央行坚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2009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2011-2013年,我国央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连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作为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在2009-2013年间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发挥了显著效用。

根据央行2013年公开市场业务公告,2013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有48个,同时还启用12个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参与机构。交易工具主要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并呈现阶段性使用的特征。图1中数据说明,2009-2013年间各阶段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合理,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同时,通过考察2009-2013年间Shibor月度隔夜拆放利率,2010年和2011年度该利率指标飙升,反映出我国金融体系内部出现严重的中国式钱荒,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遭遇严峻考验。央行在这两个年度内没有实行正式的逆回购以缓解市场资金急缺的情形,而是采取了定向性逆回购以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从而实现了钱荒现象的平稳过渡。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效率分析

(一)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波动的影响

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时,银行体系流动性也会得到相应管理。2009-2010年货币政策目标是回收流动性,2009年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10年公开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金政策相配合,加大了流动性回收力度。2011-2012年的满足流动性也得到较好体现,先是2011年上升0.3%,继而2012年上升1%。2012年,根据政府提出对于流动性需求的要求,我国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运用上灵活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投放流动性,超额存款准备金也就相应增加。

(二)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包括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及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通常来讲,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是不完全的,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形成的那部分基础货币可控性较强,而通过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可控性较弱。表1中,从基础货币余额同比增长百分比可以看出,增长最快的是2007年和2010年。2012年只比上一年增长了12.3%。因为欧洲债务危机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外汇流入因此减少。为了应付新局势央行对流动性提出了新要求,上半年以正回购为主下半年以逆回购为主的公开市场操作开始抚平流动性的波动。因此为了保证实施,基础货币的增速总体放缓。

(三)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2009年M1和M2同比增速都比上年要高。到了2010年M1增速又下降了11.2%,M2减少8个百分比。2011年M2持续下降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M1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2010年使用的是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2011年采取例如暂停三年期央票发行来调节流动性以促进均衡的措施。流通中的现金同比增长速度在2010年上升后又在2011年下降。货币供应量回落。在2012年,M2增速比去年同期增长0.2%,虽然M1和M0增速都放慢,但这不并妨碍货币供应量总体小幅上涨。微调公开市场和引导市场的作用在期望中产生了这种效果。

(四)对市场利率走向的引导效用

由于公开市场操作自身优势,它对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以及市场利率都有引导作用。图2选取2009-2012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在2009年到2011年上半年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引导市场利率上行。在这三年里,因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被中央银行合理适时开展运用,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2012年我国央行适度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合理回落和平稳运行。数据结果表明,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和市场利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公开市场操作对同期的市场短期利率和中期利率具有一定解释作用,说明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已经逐渐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对市场经济的调控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公开市场操作目标的阶段性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目标仍是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由于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不是非常顺畅,使得我国利率水平不能真实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但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仍受到抑制,导致我国的利率还是不能反映市场资金需求状况。目前我们还不能够像发达国家那样使用市场基准利率如同业拆借利率来作为操控目标。

(二)公开市场操作交易工具的局限性

国债市场活跃程度不高。我国国债市场目前总体规模较小,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完全发挥国债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从国债依存度来看,1995-2009年高达96.9%,大大超过了15%-20%的适宜值。交易品种非常有限且主要是中期国债,但是根据公开市场操作本身的要求,银行持有的工具应该具备期限短、规范可靠的性质,而我国的短期国债比例很小。在持有者结构方面,持有结构中以个人为主,央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持有比例较少,使得公开市场操作业务无法顺利开展。沪深国债市场与银行间国债市场分割, 参与市场的投资者类型少。这些都严重影响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

央行票据发行成本偏高。首先央行票据持有者仅限于商业银行,居民及其他部分金融机构不能持有,这就直接导致降低了市场交易活跃度。其次央行票据使用时间过于短暂,相比较而言,美国在1935 年出台《银行法》后,就开始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距今已经70 多年历史。再次央行票据成本较高,随着外汇的增加,央行票据的发行规模也随之增大,提高了央行宏观调控的成本,并且央行票据的发行和回购只影响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发行所筹集的资金并不参与直接经济活动,却还要为此支付高额的利息造成成本高收益小的局面。第四票据到期后央行要面对更大的对冲压力,比如2012年第一季度到期的央票约为1950亿元,央行在兑付这些的同时如果要采取继续收回流动性的操作,就必须扩大票据的发行量,这样如此来回循环央行会陷入发行的窘境。最后央行票据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调节工具,它的存在是为了解决短期的问题,其发行量也是央行视宏观经济情况而定并不适合反复使用。

政策性金融债券效果不显著。跟国债的情况类似,政策性金融债券存在期限结构不合理现象。短期债券存在感不强,影响了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效果。政策性金融债券发行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发行新债的方式获得资金来还旧债,发行目的与货币政策的目标需求之间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一来公开市场操作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就受到了打压,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政策性金融债券对于利率的调控也并无明显的优势,利率并未实现市场化的转变。

(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优化对策

优化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流动性强、信用风险低、市场认同度高是作为理想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应具备的特性。同时还应满足操作工具与本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宏观经济发展情况相关且方便度量,并能够达到一定规模。因此在使用工具时应当多元化组合使用操作工具。近期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上也逐步趋向多元化发展态势,通过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来解决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2013 年初,央行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常设借贷便利(SLF),旨在优化公开市场操作期限品种,进一步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微调功能,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进行运用。

逐步扩大国债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的应用。随着经济转型与汇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票据发行必然要下降。而随着利率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完善,国债将逐步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国债具有良好的二级市场环境,操作成本低,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更为有效,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综上所述,在未来,为了早日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及其他有利于公开市场操作目标条件的形成,国家政府应该配合前进的步伐,将重要的金融管理权限中的一部分下放,力求中央银行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管理。中央银行也必须加快自身资产结构的调整,增加有价证券在资产中的比重,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希望在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将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目标。毕竟我国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时间较晚,对于这项货币政策的探索还将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安立波.中国公开市场操作行为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2.孙若宁.央行票据: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实选择[J].央行建设,2013

3.张春艳.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

4.于建忠.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行为有效性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6,32(11)

上一篇:批发市场范文 下一篇:市场调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