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范文

时间:2023-10-02 03:08:16

公开信

公开信篇1

关键词:司法信息;司法信息公开;司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D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30(2012)03-0076-09

一、司法信息公开的提出和重要意义

2007年4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由此拉开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序幕。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月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网站建设,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重要平台;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公开相关信息的事例逐渐增多,在极大方便申请人的同时,也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产生了不小的负担和压力;各级人民法院开始受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一个运用司法审查促进政府公开与依法行政的格局正在形成;2011年6月起,国务院各部门陆续公布“三公经费”,①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增强政府透明度、推进反腐倡廉的重大措施。毫无疑问,政府信息公开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经济社会活动,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长期以来封闭运作的状况开始发生较高程度的松动和改变。

在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和成功实践的大背景下,虽然司法信息公开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尚未被正式界定和使用,但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讨论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张千帆教授提出了“死刑数量不是‘国家秘密’”的问题;②笔者在2011年8月25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深入推进阳光司法”专家意见征询会上,就判处死刑案件数的公开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6月、2011年5月先后《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10年)》,对法院工作的各类信息进行了披露。因此,无论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司法信息公开问题已经开始予以关注或有所动作。可以说,司法信息公开在我国已初露端倪。

在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之后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对于扩大公共信息公开的覆盖面、保障公民的民利、增强国家机关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廉洁,实现司法公正,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我国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对国家司法事务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中,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又被称为获得信息权、了解权。它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众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包括私法领域中平等主体的知情权;狭义的知情权只是指公法领域的知情权,即公民有权知道政府持有、保存、与其权力行使有关的一切信息,除非法律有例外的规定。③在司法领域,知情权则是人民群众依法了解司法机关除法律特殊规定外所持有、保存、与其权力行使有关的一切信息的权利;参与权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国家司法事务的权利,例如通过担任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参加对诉讼案件的审判、检察活动,通过担任咨询专家对审判、检察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权是指人民群众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提出批评和建议,以及对于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而人民群众对国家司法事务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行使和实现,是建立在司法活动和司法信息公开、透明,能够了解司法机关的职能、权限、职责、程序和司法运作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司法活动和司法信息的公开、透明,人民群众对国家司法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第二,有利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这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公正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灵魂和目的,也是其首要的价值目标;高效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要求;权威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司法活动得以良性运行,进而实现司法公正、高效的重要条件。司法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司法权,以公正提升公信,以公信赢得权威,以高效体现公正,以权威保障公正和高效,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同时应当认识到,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还需要增强司法权行使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有序参与,以使司法的公正、高效与权威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评价和普遍认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司法信息的公开,通过司法信息公开,将为人民群众了解司法、认识司法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一扇明亮的窗口。

第三,有利于有效预防司法腐败的发生和推进廉洁司法的建设。近些年来,司法腐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统计,从2006年至2010年,全国法院系统被查处的违法违纪人员分别为292人、218人、712人、795人、783人,其中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分别为109人、218人、105人、137人、113人。④特别是司法机关领导层腐败、群体性腐败的案件频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实践证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实行司法和司法信息公开,将司法机关的设置、职能、权限、程序、办案活动和办案结果公之于众,使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既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使他们不愿贪、不敢贪,进而有效地预防司法腐败的发生,促使廉洁司法的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第四,有利于实现司法信息共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长期以来,我国司法信息大都被作为国家机密予以严格保密,司法机关之间互不知道对方的司法信息,其他国家机关也不知道司法机关的司法信息,社会公众亦无从知晓司法信息,从而使得司法信息这种重要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国家和社会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重要资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例如,公开犯罪率、破案率、重新犯罪率等刑事司法信息,将有利于有关国家机关找出和掌握犯罪活动的规律,为提高破案率和降低重新犯罪率而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促进社会治安的不断好转。又如,公开民事案件受理数、审结率、调解率、执结率以及逾期未履行裁判的当事人名单,将有利于有关国家机关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及时调整人财物投入,促使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及时履行裁判义务,从而培养全社会的协商精神、守法观念和诚信意识,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有利于国际社会了解我国的司法状况,树立人权保障的良好形象。我国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至今尚未批准加入),按照该《公约》的要求,人人有固有的生命权,这个权利应受法律保护;在未废除死刑的国家,判处死刑只能是作为对最严重的罪行的惩罚;任何被判处死刑的人应有权要求赦免或减刑;任何人均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残忍的、不人道的或侮辱性的待遇或刑罚;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任何遭受非法逮捕或拘禁的受害者,有得到补偿的权利;任何人完全平等地有资格享有经由他自己所选择的律师辩护的权利以及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利等等。当今世界,保障人权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已成为一国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举措。因此,按年度公开刑事案件的辩护率、逮捕率、错捕率、错判率、死刑数、刑讯逼供的发案数、超期羁押数、刑事赔偿数、减刑数、假释数等比率或数字,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缩小其比率或减少其数字,显然既有利于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人权保障状况作出客观评价,也有利于我国树立人权保障的良好形象。

第六,有利于实现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良性互动。长期以来,由于司法信息不公开,法学教育只能讲授法律概念、法律原理和法学理论,而无法将深奥的理论与具体生动的司法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法学研究亦囿于缺乏司法信息等第一手研究材料而无法做到具体深入和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进而难以创造出具有极高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实行司法信息公开,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将能够获得大量的实践素材和基础资料,从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促进法学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法学研究的水平;反过来,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法科毕业生的加入和大量具有实践价值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应用,必将有力地服务于司法实践,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司法信息、司法信息公开的概念与内涵界定

何谓司法信息?这是研究司法信息公开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司法信息,应当是指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或者统计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一般认为,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在我国,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下同)依法对大多数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而侦查行为不同于行政行为,它具有不可诉性,因而公安机关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司法机关,但属于行使刑事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因此,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统计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也应当属于司法信息的范畴。笔者认为,对司法信息的认定和理解,应当把握以下三点:(1)从性质上看,司法信息是与履行司法职责密切相关的信息。虽然司法信息的掌握主体是司法机关,但它们所掌握的信息不全是司法信息。那些与司法机关履行司法职责无关,纯属其内部管理的诸如修建办公用房、后勤(如食堂、清洁、绿化等)等信息不应当属于司法信息。有观点认为,司法机关的人事、财务事项是其内部管理信息,不应属于司法信息。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司法人员的信息(如姓名、学历、年龄等)涉及到其担任法官、检察官职务的合法性或诉讼回避等问题,司法机关的财务收支涉及司法成本的核算和司法效率的评估问题,因此也应属于司法信息的范畴。(2)从产生方式看,司法信息应当包括以下三类信息:第一类是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的信息,如其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或有关笔录。第二类是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从其他机关、组织、个人那里获取的信息,如其因办理案件的需要而向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调取的文书、资料。第三类是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或最高司法机关的要求经统计所获得的信息,如某类案件的立案(受理)数、破案数、审结数、执结数等。(3)从存在形式看,司法信息应当是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它既可以是纸质文件,也可以是胶卷、磁带、电子磁盘以及其他存储介质,不以一定载体形式存在的口头消息、社会传闻,不属于司法信息,司法机关无法提供。

在厘清“司法信息”这一概念及其内涵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司法信息公开”予以正确、合理的界定。为此,需要弄清或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一)司法信息公开与司法公开的关系

我国虽无司法公开的正式概念,但存在审判公开、侦查公开的概念或含义。例如,关于审判公开,我国《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由此确立了审判公开的原则。关于侦查公开,《刑事诉讼法》在“侦查”一章中规定,侦查人员进行勘验、检查、搜查和扣押物证、书证的时候,应当有见证人或被搜查人的家属、邻居到场见证;201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对“秘密侦查”作了规定,而与“秘密侦查”相对的概念便是“公开侦查”。

需要指出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98年10月25日《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检务公开”的决定》,要求在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推行“检务十公开”,并于1999年相继《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和《关于建立检察工作情况通报制度的通知》,由此建立起检务公开制度。“检务十公开”具体是指应当向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公开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和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标准,侦查、审查阶段办案期限,检察人员办案纪律,在侦查、审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和义务,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举报和申诉须知等。从这十项内容来看,均属于法律和文件的有关规定即书面文件,因此检务公开应当属于司法信息公开,而非检察机关侦查和审查行为的公开即司法公开。

由上可见,包括审判公开、检务公开和侦查公开在内的司法公开与司法信息公开都涉及到司法活动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公开的问题,但二者的侧重点却不同:一是司法公开是司法行为(包括审判行为、检察行为、侦查行为)的公开,而司法信息公开主要是文件、笔录和各种数字信息(如各类案件的立案数、破案数、审结数、执结数等)的公开;二是司法公开属于个案公开,如某个具体案件的公开审判、公开、公开侦查等,而司法信息公开属于普遍公开,即不仅司法机关办理某个案件的信息要公开,而且它们办理所有案件的信息都要公开(法律规定不予公开的除外);三是司法行为的公开,一般由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进行,无需当事人申请,而司法信息的公开,既可以由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进行,也可以由当事人或社会公众申请公开。

(二)司法信息公开的主体、种类、方式和后果

这是界定司法信息公开需要明确的核心内容。所谓司法信息公开,应当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以法定形式公开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或统计并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或者允许社会成员通过查询、阅览、复制、摘录、下载等方式予以充分利用的一种司法服务活动。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第一,司法信息公开的主体。毫无疑问,司法信息公开的主体应当是各级司法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其中,各级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分院以及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检察院;各级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公安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自治州、省辖市公安局,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公安局(分局)。乡镇人民法庭、驻乡镇检察室是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审判、检察机关,因此不属于司法信息公开的主体,无权公开司法信息;城市街道、农村乡镇公安派出所也不是一级公安机关,同样不属于司法信息公开的主体,无权公开司法信息。第二,司法信息公开的种类。司法信息公开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人民法院审判信息公开、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公开、人民检察院检察信息公开、公安机关侦查信息公开。第三,司法信息公开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申请的不同,司法信息公开的方式可以分为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通常情况下,司法机关对于按照法律规定制作或最高司法机关的要求经统计所获得的信息(如司法解释、规章和各种规范性文件;各种案件的立案或受理数、破案数、审结数、执结数等),应当依职权定期公布;司法机关对于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的信息(如办理案件过程中制作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或有关笔录),以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从其他机关、组织、个人那里获取的信息(如因办理案件的需要而向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调取的文书、资料),则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予以公开(即允许其通过查询、阅览、复制、摘录、下载等进行利用)即可,而不需要主动公开。第四,司法信息公开的后果。司法机关应当对所公开信息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负责,如果因为其公开的信息违法或虚假而给申请人或使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予以道歉和更正。

(三)司法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信息公开辨析

司法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信息公开,都属于公共信息公开的范畴,其宗旨、意义和公开的原则基本相同。三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公开主体和信息内涵以及信息公开的救济措施不同:首先,司法信息公开的主体是各级司法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是乡镇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立法信息公开的主体则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其次,司法机关公开的司法信息,是指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或统计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其中各类诉讼信息和案件的统计信息占有较大的比例,且采用原机关复议和上级机关依法处理的救济措施;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或统计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其范围涉及到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且采用行政机关复议和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双重救济措施;国家权力机关公开的立法信息,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获取或统计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其中以通过的法律、法规(包括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有关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主,且采用自行纠正的救济措施。

三、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与程序

(一)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

如何确定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是实行司法信息公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而且,司法信息的公开,既涉及到司法机关与犯罪行为作斗争、能否有效控制犯罪的重大问题,也涉及到对诉讼案件当事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重要问题,事关公民的人权保障,因此对于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应当慎重、周密研究并确定,而“界定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考虑:正面规定和反面排除,概括规定和列举规定。这两组方法组合使用,最合理的应当是正面概括和反面列举的方法了”。⑤同理,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也应采用正面概括和反面列举的方法。

参照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司法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采用正面概括的方法,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应当限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司法机关的设置、职能、职责、权限与办案程序

司法机关的设置、职能、职责、权限与办案程序,由国家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确规定,是基础性的司法信息,是司法机关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和解决社会争议的必备资源和主要依据,也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寻求司法保护必须了解的基本信息。因此,每个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均应将其名称、机构设置、职能、职责、受案范围、权限、办案程序以及办公地点、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信息予以公开。

2.司法机关制定的解释、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根据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就审判、执行和检察工作如何具体应用法律作出解释、通知和批复,公安部有权就刑事侦查工作如何具体实施制定规章,通知和命令。这些解释、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司法机关在履行司法职责过程中制定的司法信息,也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力的重要依据,对于规范司法机关的侦查、审查、审判和执行行为,调整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予以公开,以便人民群众据以对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进行监督,也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司法机关的人事信息

司法机关承担国家司法职能,办理各类诉讼案件,是通过司法人员(包括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具体工作来完成的。因此,司法人员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任职条件、与当事人有无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有无贪赃枉法、等违法犯罪行为,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客观公正地进行侦查、检察、审判和执行行为,影响着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声誉。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够对司法人员的职务行为和业外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也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应当将他们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学位、政治面貌、职务及等级、任职(评定)时间、工作职责、奖惩情况等信息予以公开。与此同时,从保障司法人员及其家属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工作、生活不受干扰等方面考虑,有关其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包括手机号码)、电子信箱、车牌号码以及家庭成员情况等的信息不应当公开。此外,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司法人员,还应当公开其分管业务,以便社会公众和当事人对其领导工作进行监督,或向其提出意见和建议。

4.司法机关的财务收支及诉讼费用信息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0条的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应当予以公开。同样,司法机关的财务收支及诉讼费用信息也应当予以公开,以便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保持司法的清正廉洁与勤俭节约。司法机关的财务收支信息包括财政拨款、中央转移支付、办案经费补贴、诉讼费收入和其他收入,以及人员工资、津贴、加班补贴、办公经费开支、“三公经费”开支、会议经费开支、课题研究经费开支、宣传经费开支、维修经费开支、水电费开支、供暖费开支等。根据国务院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各种申请费(包括申请执行判决、裁定,申请保全措施等的费用)以及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人民法院应当在收费地点的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文件依据、收费主体、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对象等,接受社会监督。

5.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时发生的诉讼信息

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诉讼信息可以分为侦查信息、检察信息、审判信息、执行信息四大类。其中,审判信息又可分为刑事审判信息、民事审判信息、行政审判信息三种。虽然各类(种)诉讼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公开的范围大致相同,具体包括:(1)公开办案人员的名单,即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包括独任庭、合议庭组成人员和书记员)、执行人员的名单;(2)公开案件的诉讼程序(包括诉讼方式、步骤、期限等);(3)公开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4)公开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以及采信的理由;(5)公开案件的处理决定(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各种判决、裁定以及撤销案件决定、不决定等)及其依据、理由;(6)公开对有贪污受贿、、枉法裁判或刑讯逼供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办案人员的调查处理结果。由此可见,诉讼信息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因案而异,因此诉讼信息既是司法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信息有别于政府信息、立法信息的重要标志。

6.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是反映司法机关办理案件情况的重要信息,从总体上反映了司法机关办理各类、各种案件受案、结案等方面的状况,对于了解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情况,掌握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创新与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立法和司法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统计分析,对各类、各种案件的发生情况实行全面、系统的跟踪、检查和预警,可以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各类社会纠纷和矛盾进行有效预防与化解,进而更好地推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统计信息应当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执行案件的受理数、办结数。其中,刑事案件按诉讼阶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立案侦查的各类、各种刑事案件的受理数、侦查终结数和撤销案件数;检察机关审查的各类、各种刑事案件的受理数、提起公诉数和不数;人民法院审判的各类、各种刑事案件的受理数、有罪判决数(含科刑判决数、免予刑事处罚数)、无罪判决数以及判处各种刑罚的人数(例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人数、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人数、判处无期徒刑的人数、判处六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人数、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人数、判处拘役的人数、判处管制的人数以及宣告缓刑的人数、裁定减刑的人数、裁定假释的人数等)。民事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包括受案数、判决结案数和调解结案数和当事人撤诉数。而按照争议类型与案由的不同,民事案件又可以分为离婚纠纷案件、继承纠纷案件、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侵权纠纷案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劳动合同纠纷案件、海事海商纠纷案件以及各种具体的民事案件的受案数、判决结案数、调解结案数和原告撤诉数;行政诉讼案件又可分为治安行政案件、土地行政案件、教育行政案件、卫生行政案件、交通行政案件、环境保护行政案件等各类行政诉讼案件的受案数、判决结案数和原告撤诉数。

在正面概括司法信息公开范围的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与犯罪行为作斗争,更好地保护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切实维护司法的独立与权威,还应当采用反面列举的方法对不应公开的司法信息予以界定。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三大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笔者认为,不予公开的司法信息应当包括下列事项:(1)在司法活动中所获知的国家秘密;(2)在侦查过程中的秘密事项(如讯问、询问、勘验、检查、搜查、侦查实验、辨认等笔录,检举人、举报人的姓名和检举、举报行为,案件线索来源,以及协查通报、技术侦查、秘密侦查措施等);(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4)有关个人隐私案件(如案件、奸淫案件、侮辱妇女案件等)中被害人的姓名、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5)诉讼当事人的商业秘密;(6)司法机关内部对案件的评议、讨论、决策等情况(包括合议庭、业务机构、审判委员会、检察委员会对案件的评议、讨论和投票等);(7)其他涉及个人隐私的事项。

(二)司法信息公开的方式与程序

司法信息公开的方式,是指司法机关公开司法信息所应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参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司法信息公开可以采取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种方式。由于这两种方式的具体要求不同,因而适用的程序有明显的区别。

司法机关主动公开司法信息,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报。目前出版的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分别刊登审判、执行和检察方面的信息。笔者认为,省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也应当出版人民法院公报和人民检察院公报,以促进司法信息的更广泛公开。(2)司法工作年度报告。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年)》,公开了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受理、审结案件的数量以及审结的各类案件所占比例等大量数据和有关审判、执行工作的情况,成为司法信息公开的重要形式。2011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又了《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10年)》,这表明这一公开形式已经常态化。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应《人民检察院工作年度报告》,以促进检察信息的进一步公开。(3)司法机关网站。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我国网民的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已突破5亿人,因此加强网站建设,通过网站司法信息,应当成为司法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而且,司法机关不仅可以在网站上各类司法信息,还可以拓展在线服务,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提高司法效率,甚至可以进行网上接访,推进与网民和当事人的沟通、交流,增强司法公信力。近几年来,河南、浙江等省区市的法院直接将判决书上网,供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查询、使用,接受社会监督,就收到了良好效果。(4)新闻会。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法院、检察院先后建立起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参照我国政府新闻制度的做法,⑦司法机关的新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新闻发言人的名义,定人、定时、定点举办新闻会;二是邀请法院、检察院领导或业务机构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三是遇有突发事件时,临时举行新闻会相关新闻。(5)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在我国,报刊、广播、电视等仍是主流媒体,具有时效性强、传播面广、信息量大的显著特点,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以及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司法机关在司法信息公开工作中,一方面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司法信息,可以使各类司法信息得到准确及时的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探索深化司法信息公开工作的新途径(包括开辟专栏、专访,大案、要案点评,法官说法等),可以把新闻媒体变为司法机关与人民群众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新平台。需要指出的是,司法机关主动公开司法信息,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对信息的审查应当由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进行。经过审查,认为符合司法信息公开的范围且不属于国家秘密等不应公开的信息的,方可通过上述形式将司法信息公开。

司法机关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诉讼当事人,下同)的申请公开司法信息,应当符合以下程序:(1)申请。“信息公开,从其出发点开始就将其基础置于民主主义之上。从这种观点来看,谁都可以请求,在请求时,也没有必要自己明确表示请求该信息的宗旨”。⑧因此,从理论上看,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应有权申请司法机关公开司法信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司法信息,应当向司法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公民提出书面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由受理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代为填写。(2)审查批准。对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公开司法信息的申请,司法机关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审查。经过审查,认为申请人申请公开的司法信息不属于国家秘密等不应公开的信息的,审查人员应当作出同意公开的决定或者报请相关负责人批准公开;认为申请人申请公开的司法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等不应公开的信息的,应当作出不同意公开的决定或者报请相关负责人批准不予公开。(3)提供信息材料。对于同意或批准公开司法信息的,司法机关应当以适当的方式及时提供(包括告知查阅方式,为当事人检索、复制,以及邮寄、电子邮件发送等)相关信息。司法机关收到司法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司法机关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⑨对于不同意或不批准公开司法信息的,司法机关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救济权利。

需要提及的是,司法机关依申请公开司法信息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已颁布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也并未规定。既然没有主动公开,自然就在可以申请公开范围之列。⑩同理,对于司法机关未主动公开的司法信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依上述程序申请公开。

四、司法信息公开的保障、救济与监督

(一)司法信息公开的保障

为保障司法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实施,应当制定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具体考虑如下:

首先,应当设置和完善公开司法信息的场所与设施、设备。包括:司法机关应当在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司法信息查阅场所,并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司法信息提供便利;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尽可能地增加司法信息公开的场所;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司法信息。

其次,应当编制、公布《司法信息公开指南》和《司法信息公开目录》。为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了解和获取司法信息,司法机关应当编制、公布《司法信息公开指南》(包括司法信息的分类、编排体系、获取方式、司法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箱等)和《司法信息公开目录》(包括司法信息的索引、名称、内容概述、生成日期等),并做到及时更新。

再次,应当建立诉讼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为方便案件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人了解诉讼案件的基本信息和进展情况,保障其充分参与诉讼活动,及时行使诉讼权利与履行诉讼义务,司法机关应当建立诉讼案件信息网上查询系统,以便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人能够通过该系统及时查询民事、刑事、行政、国家赔偿等案件诉讼、执行的基本信息和进展情况,具体包括案号案由、当事人基本情况、审判组织、开庭的时间地点、送达情况、管辖权异议、先于执行、诉讼保全、举证期限、审计鉴定、程序转换、延期审理、审理期限延长、庭外和解、中止审理、结案,以及执行组织、发出执行通知书时间、执行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搜查、委托评估、拍卖、变卖等)、拘留、执行异议、执行中止、结案等。需要指出的是,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在受理案件后,应当向当事人提供案件信息查询密码,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人凭查询密码,方可登陆司法机关网站进行查询。

最后,应当规定依申请公开司法信息的收费原则和收费标准。从公民知情权的意义上讲,公开司法信息是司法机关的一项法定义务和责任,据此,司法机关原则上应当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免费提供司法信息。但司法资源又是有限的,不应被无限度地利用。因此,对于司法机关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开司法信息的,应当在规定的范围内收取成本费用。参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7条的规定,依申请公开司法信息的收费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收费的对象是申请公开司法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司法机关主动公开司法信息的,不得向任何人收取任何费用;二是收费项目只能是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除此之外不得另设其他收费项目;三是收费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并且司法机关不得通过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司法信息。同时,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分别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并应当向社会公布。司法机关依申请提供司法信息收取费用,应当严格执行公布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不得在公布的收费项目之外和公布的收费标准之上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也不得变相提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申请获取司法信息的费用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

(二)司法信息公开的救济与监督

公开信篇2

一、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作法

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重要举措。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一项重要工作。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

1成立组织机构

委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为加强对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委信息公开工作领导组,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副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办公室、人事科、纪检监察室、政策法规科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安排、督查、考核,并及时向市政府演讲本委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根据工作需要,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政务信息的和维护工作,并配备了专用电脑。

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工作制度

提高工作效率,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置流程。依托市政务外网和市经信委门户网站建成了经信委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网上处置系统。依据《条例》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并结合实际,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市经信委政务公开管理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委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将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到各科室。

3明确目标任务。

年初我委分解下达了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实际。结合机构调整,不时完善全委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体系。每周统计全委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和信息报送情况,并向委内科室和县(市)区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进行通报,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和信息报送工作的顺利开展。

重点突出对重要信息的收集编制上报,根据报来的各类信息。确保不漏报、不迟报、不误报。委还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委内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信息工作有机结合,编制政务公开内容目录,坚持依照制度分级报送,建立政企对话制度,利用互联网公开各类信息,进一步拓展信息来源和渠道。

4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

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委本着制度性、政策性内容临时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动态性工作随时公开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对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适于公开的法律法规、政府及部门职能、重大决策、办事顺序、服务许诺、廉政规定、执法纪律、热线电话等进行了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委除在门户网建立信息公开专栏外,又在办公楼大厅配置了电子显示屏。

二、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失密审查工作情况

建立健全审查制度1强化组织领导。

委还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失密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之前,成立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由科室负责人将信息公开内容填好报批表送分管领导审核,后送主管领导审批,如有涉及上级或相关部门的分别报送上级或部门审核审批,方可公开公布。

清查上网信息2规范审查顺序。

严格审查顺序。将信息失密审查顺序与公文流转顺序、信息顺序紧密结合起来,信息公开工作。明确所制作的公文是否公开,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把关、认真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公布审查及公布程序。已对年度及以前在网上的政府信息进行逐条清查,经清查没有违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现象。

三、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及有关规定建设情况

1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委信息公开工作领导组,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副主任具体负责、办公室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委办公室履行组织、协调、联络、督促、检查、考评等职责;建立了市经信委信息报道员制度,由办公室副主任担任信息报道员,负责撰写、报送政府信息公开稿件资料。办公室联系电话:委成立了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

2落实和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情况

充分利用省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大力加强网站平台建设,不时提升我委门户网站的政民互动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全方位展示我委为企业服务、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形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切实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重点推进与人民群众、企业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的信息公开,积极推进行政执法的公开工作。委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务公开目录。如主要职责、服务许诺、行政执法依据及职权分解、行政执法顺序及流程图、行政处罚项目依据、行政许可料理顺序等内容,公开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顺序、办事结果以及监督投诉方法,做好便民服务;通过门户网站的网上办事”专栏对行政许可相关事项进行详细公开并定期更新,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构建和谐政务环境。

3建章立制。

委还制定了政务信息和新闻宣传考核奖励方法》并定期对委各科室、委属单位的信息报道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全委政务信息公开的水平。委办公室定期召开信息工作会,继续认真执行《市经信委政务公开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委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制度的基础上。对各处室、各单位发稿及采用情况进行汇总通报。于次年元月委办公室依照奖励方法对上年度的信息工作进行考核和奖励。委还制定了新闻制度》明确了对最新经济运行动态、重要商品监测情况、有关新的产业政策及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政策措施及重要工作会议情况、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及重大工作进展和完成情况、新思路及新举措,通过政务公开的方式进行新闻,明确了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新闻的主要对象及新闻操作顺序。

四、年度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积极组织了本部依照《条例》规定和市政府的相关文件要求。

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50条,门的信息公开的实施。年。全文电子化率达100%主动公开的途径,一是通过网站(开辟了网上政务、办事顺序等多个栏目,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按统一、规范的格式对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了分类,实现了集中公开,方便社会公众获取。安排专人对本单位的网站进行维护管理,及时收集、整理本单位的各类政府信息,及时上网公开。二是公开栏。委在一楼将办理事项、办事顺序等全部进行了电子显示屏公示,方便了办事人员料理相关事项。此外,还根据需要,结合实际通过广播、电视等形式,及时公开了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相关信息。三是通过工作简报形式进行公开。及时将重大事项和重要活动开展情况通过简报形式下发机关各科室、各县(市)区经信局、市直各行业协会和相关市直企业。

五、年度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料理情况

委没有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年度。共接收市长信箱转办的咨询投诉问题4件,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投诉人进行了答复和处理,处置率100%并将处理结果在政府网站上进行了公开,得到投诉人的理解和支持。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发生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委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事件。年。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但是通过自查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年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局部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还不够完善,部份信息的公开还不够及时;主要体现在网站在线咨询人数少,互动的效果不明显,网站咨询服务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主要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通过明晰职能职责、加强队伍培训、明确奖惩措施等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2进一步办好委网站。应进一步改进网站,优化互动栏目,增强互动性,提高民众对我委网站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需要经贸部门服务时,多一扇方便快捷的窗口”

公开信篇3

消费者的公开信范文一XX:

自去年年底以来,面对方便面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我会为缓解行业压力,召开三次工作会议,参会的主要方便面企业代表共同商议了涨价问题。随后,我会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方便面价格上涨的消息,由此引发方便面市场的混乱,并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

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会的做法违反了《价格法》有关规定,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整改。经过认真反思和检讨,我们认识到,我会的行为超越我们的职责范围,三次会议对方便面涨价起到了组织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过多地强调了行业生存,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稳定。这次事件还反映出我们法律意识欠缺,尤其是对《价格法》的无知,虽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但行为违法了《价格法》的规定。此次方便面涨价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我们深感内疚,并向广大消费者致以深深的歉意。

我们将以此方便面涨价事件为鉴,认真吸取教训,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负责任地做好工作。为了消除不良影响,我会在此郑重声明:

1、知错就改,立即撤消三次会议所形成的有关价格调整的相关材料。

2、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继续反对瘦身这一隐性涨价行为。

3、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把握法律界限,依法开展工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4、倡导行业内企业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尽量消化成本上升压力,认真维护消费者权益,力保方便面市场价格的稳定,以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表达改正错误的决心。

5、继续推进方便面行业的科技进步,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中国方便面行业的整体实力,用更优质的产品和优惠的价格,回报消费者多年来对方便面产品的支持和认可。

最后,感谢广大消费者对我们的批评,欢迎社会各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继续给予监督!

世界XX协会中国分会

20XX年8月16日

消费者的公开信范文二尊敬的消费者们:

非常感谢你们对民族自主创新的控烟产品XX真诚的信任和支持!

一年以来,我们共同携手,尝试并推进了中国控烟事业的巨大进步。我们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XX,已经远销欧洲、澳洲、中东和韩国,正大步跨入国际控烟领域。

XX能够为民族争光,是我国政府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具体得到实施的直接体现,更显示了全国近百万消费者对XX、对中国控烟运动踊跃支持的强大力量!

近日,热心的消费者向我们反映,一些误导性的舆论指责XX产品有害。对此我们给予公开、郑重的回答:

一、中国控烟运动必然前进,最终必然会在控烟与吸烟的斗争中获得全面胜利。任何违背科学、阻碍社会进步的歪曲与误导性宣传都不会阻止这个趋势。

二、尼古丁替代疗法(NRT)安全有效,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推荐的控、戒烟方法,全世界早已达成共识,本次舆论风潮使该方法被全社会广泛认知,XX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中国的控烟事业藉此实现了巨大飞跃

三、20XX年5月,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控烟用品认定专家委员会审核后认证XX为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对吸烟者是有戒烟功能的控烟产品,并颁发《认定证书》。

四、XX在认证、生产、销售、宣传等方面始终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依据现有法律法规实施的严格监管。这些政府部门在本次事件中对XX严谨、公正的态度,已经极其充分地体现了XX的合法性。

尊敬的消费者们,一直以来,XX极其重视保护你们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我们的服务承诺鲜明显现着自信和真诚。同时我们也坚信消费者不会被歪曲舆论误导,并充分尊重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的控烟进程虽然暂时受阻,但我们有国家各级政府、主持公正的媒体,以及全国亿万位受到烟草危害人士的强大支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让有害的香烟从亿万个平安幸福的家里,夺走我们深爱的亲人!

让我们理智分析,客观对待本次打击控烟的风潮,对我国政府机构的管理能力充分信任;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控烟趋势充满信心!

让我们团结起来,使更多的社会团体、控烟人士、宣传机构和控烟企业在科学创新精神的指引下行动起来,切实保护3.5亿吸烟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共同迎接一个幸福美满、健康安全的20XX年。

XXX

时间

消费者的公开信范文三尊敬的各位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

你们好!XX集团在广大朋友的厚爱与支持下,飞速发展,销量雄居同行业的龙头地位,月销售额大幅度增长,日销量创近年来新高,产品升级换代,网络更加清晰,终端形象提升,销售区域不断拓宽,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三X企业、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殊荣不断。在XX感恩节来临之际,XX集团董事长携全体员工感谢广大中间商、零售商的大力支持,感谢消费者的关心与厚爱,感谢曾经支持、关心和帮助过XX的所有朋友们,并衷心的向大家说一声:谢谢,谢谢你们!XX人,永怀感恩之心!XX的企业心理是:感恩社会,感恩消费者;低调做人,真诚处事。

我们感恩社会,是社会给了我们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环境;感恩中间商、零售商,是你们选择了XX,信任XX,把XX的产品送到千家万户,用心与心的交流,实现着XX人的使命,支撑着XX的发展;感恩消费者,是你们对XX的忠诚、热情、信赖,给了我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感恩支持、帮助过XX的朋友们,是你们的信任与关爱引领着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XX的发展中,XX的中间商、零售商一直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你们建起了XX与消费者之间的友谊;是你们的细心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赞美与信任;是你们用营商智慧帮助我们开拓了市场,为我们提供订单;是你们及时的反馈市场信息,努力工作,使得XX产品在升级换代过程中成功赢得了市场。

一款款新产品的亮相,是大家汗水的结晶和证明;不断的推陈出新,变换模式,办编织厂正是你们这样的努力和打拼,促进了我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刷新了XX一个又一个第一的历史记录。

我们是一同打拼出来的战友,让我们一起真诚打天下。你们为XX的发展而高兴,XX视你们的成功而自豪!在此,我们衷心地感谢你们对我们企业的认同、对我们品牌的认同、对我们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认同,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你们与XX一起肩负着装点人生,编织未来的使命。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一起合作努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引领和推动社会进步,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在新的形势下,XX坚持让国家、企业、消费者三得利原则,创造出更多的十万元户、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要感谢我们的终端消费者,您的信赖和支持是XX生存和成长的土壤,您的滴滴恩泽XX必将涌泉以报,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使用XX产品的人,XX都永远记得您。

XX优秀的产品含有优秀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是XX永远的追求。我们将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让客户百分之百的满意,让消费者得到超值的享受,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消费者。XX的产品和服务与时俱进,永远与消费者同行。因此,我们衷心期待尊敬的广大消费者,对我们企业、产品,提出宝贵的建议,我们将把它作为送给XX最好的礼品。

在未来的岁月中,XX依旧跳动着感恩的心,永远和消费者心连心,为着一个神圣的责任为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再次的向尊敬的各位中间商、零售商、广大消费者及支持、帮助过XX的所有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并由衷地祝愿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XX集团

公开信篇4

1 人事档案信息是政务信息的组成部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而人事档案正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绩能和工作表现的,并以个人为单位集中立卷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原始记录。从人事档案的形成来看,人事档案是国家在用人治事以及处理与人有关的事情中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因此,人事档案在本质上说是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代表国家对人信息的一种记录,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是人事档案的所有者和占有者,人事档案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人事档案符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公开的信息范围之列的规定,是政务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

2 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是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基础

(一)政务信息公开的基本原则有:一是依法公开原则。依法公开主要表现在内容和程序两个方面:内容的合法性是指政务公开的内容必须具有法律、政策的依据。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前,应当依照《保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审查。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人隐私等法律不允许公开或法律予以保护的内容,则不能公开。程序的合法性是指政务公开的范围、内容、途径等必须有法可依,用具体的法律做出明确规定,并加以贯彻执行。二是真实公正原则。真实公正就是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办事的结果应当公开公正。在公开过程中,既要将向广大群众公开,让群众知情和监督,又要切实加强机关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公开、可信。三是保密例外原则保密例外原则,就是公开是一般,保密是例外,对运用行政权力办理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类事项,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四是注重实效原则。它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时所应追求的,以尽可能小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的目标原则。为此,应科学合理地配置行政管理机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并灵活多样地设计行政程序,适时、适事地采用简便易行的行政程序,是政务信息公开时降低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一环。

3 政务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序是人事档案信息公开的范式

1.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序。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序,是指政务信息公开主体在实施政务公开行为时所采或遵循的由步骤、方式、时间、顺序等要素构成的过程。政务信息公开只有通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得以实施。从我国政务公开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务信息公开的程序主要包括政务公开决策、组织实施和考评追究三个阶段,其中组织实施是政务公开在自然状态下运行的全过程,具体包括:

(1)预审。预审是指在政务公开主体内部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预审组织,负责审查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事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其中不符合规定的要予以纠正。预审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自我控制,可防止公开范围过宽而泄露国家和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也可防止公开范围过窄而出现应公开却没公开的现象。

(2)预公开。预公开是指政务公开主体在正式公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之前,应将包含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等主要公开事项的方案予以公布,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修改,然后再做出决定,并正式公开。

(3)告知。告知是指政务公开主体应将政务公开的有关事项告知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根据告知内容的不同,政务公开的告知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一是或公布,适用于关系公众切身利益但相对人不明确的公开事项;二是送达,适用于相对人明确的情况;三是公告,适用于政务公开主体无法将公开的信息送达相对人而通过公告栏、网站等形式告知的情况;四是口头告知,适用于口头行政行为。

(4)说明理由。这是指政务公开主体在作出或拟作出某项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开行为时,以适当方式向公众阐明作出该行为的事实依据、法律根据及其他相关理由的程序。

(5)信息反馈。这是指政务公开各有关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政务公开信息的收集和反馈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群众意见箱、征求意见座谈会等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政务公开工作的运行和进展情况。

2.政务信息公开的方式

政务信息公开的过程就是对政务及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公开的过程。要使信息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就必须借助于有效的形式或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的采用还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有利于公众知情、办事和监督。一是依公开内容确定。政务信息公开时要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合理地确定适宜的公开形式,做到公开内容和公开形式的和谐统一。二是依公开主体确定。政务信息公开涉及范围很广,根据当前的实践,政务信息公开的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及基层站所、县级行政机关、市级行政机关、公用事业单位等。实践证明,政务信息公开由于公开的主体不同,所采取的形式也应该有所区别,这是由其职能和服务对象的不同所决定的。三是依公开对象(客体)确定。政务信息公开的对象(客体)既包括组织机构,又包括社会公众。组织机构包括党政机关、权力机关、政协机关、司法机关和一些非行政主体的组织。对这些组织机构进行政务信息公开,一般针对性都比较强,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组织,或者是针对某一具体事项,因此在实践中往往采取传送文件、召开会议等方式。作为公开对象的社会公众,是与某一行政行为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对人。对他们公开信息的形式,一是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通过新闻媒体以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开,二是可以通过直接发送书面材料的形式实现公开,三是如果具体到公民个人,只要通过特定的渠道向本人告知即可。

公开信篇5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规定》和“依法高效、创建最优发展环境”为重点,通过提高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的政务环境,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

以促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关为目标,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重点推进行政权力透明运行、乡(镇)政务、有关企事业单位办事和做好保增长、扩内需措施实施过程中的政务公开,努力实现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工作机制健全,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度,使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畅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基本原则

1、严格依法原则。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保证依法行政。

2、全面真实原则。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必须真实可信,不得有任何虚假成分,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开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如实公开。

3、及时便民原则。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要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群众监督。

四、工作内容

(一)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按照《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好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制度、政府信息监督和保障制度。根据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统一规范,编制公布政府信息并及时更新,做到自政府信息形成后20个工作日内,主动依法、及时、准确地公开,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准确获取政府信息。在巩固市卫生局、西湖区政府、青山湖区京东镇等省级政务公开示范点的成果基础上,2009年将建设一批市级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示范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具体实施方案由市推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订实施。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市信息办、市经济信息中心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底

(二)完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载体。为保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方便、及时获取政府信息,一是各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务和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社会公示、听证、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方式公开;二是各行政机关要按照《条例》规定,在上半年前设立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查阅场所、资料索取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建设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设施公开政府信息;三是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各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向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开的政府信息;四是完善平台功能。加大信息平台建设投入,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一期建设的基础上,解决好平台因涵盖的单位多,并发信息数量较大,页面浏览速度缓慢等安全隐患,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数据安全、系统稳定运行、资源全面共享,提升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功能。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市信息办、市经济信息中心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底

(三)扎实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办事信息公开工作。在建立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林权改革、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新农村合作医疗、扶贫救灾资金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将农村基层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和涉农法律法规事项;学校、医院和供水、供电、供气、环保、公交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把推行办事公开制度作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办事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并全面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完成时限:2009年10月底

(四)认真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和绘制运行流程图。市政府各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本着“职权法定、程序法定”的原则,对行政职权进行进一步清理审核,编制行政职权目录。行政执法部门可结合行政执法职权的梳理、调整进行,对目录中每一项或每一类行政职权,要依照法定程序绘制运行流程图,依次注明行使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相对人的权利、投诉举报途径和方式等内容,并统一工作标准和程序。行政职权目录和运行流程图要通过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

牵头单位:市法制办

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

完成时限:2009年8月底

(五)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监督工作。市、县区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监督工作,适时开展督促检查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2009年上半年,市政府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总结2008年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将组织各县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区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也要对所属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监察局、市法制办、市信息办、市经济信息中心

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

完成时限:2009年12月底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县区、开发区、市直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大提速,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三大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本单位实际,切实加强领导,做到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明确、要求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突出重点,落实措施,把我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强化监督。要充分发挥市、县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定期对各部门、有关单位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今年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本部门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要对所属单位的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和各部门要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突破点,提出明确整改意见,及时加以解决。

公开信篇6

您好!

我是生活在21世纪的无雨非,与孙悟空是同门师兄弟,生性耿直,好打不平,伸张正义。

在两年前就通过元素周期表知道了您这位大科学家,您发现了钠、钾、氯、氟、碘……,发明了安全灯、制取电弧的方法……,您在化学领域做20年的工作别人100年也做不完,直到今天少有人超越您。有了名誉后您有了地位,担任皇家学会会长,本应更好也更有条件培养学生,你却被你的家人推上虚荣的道路,变得争强斗胜,凡事都要争第一。

法拉第是您的弟子,工作和学习勤奋、刻苦,到1821年三十而立就已发表30余篇,仍然是个化学实验助手,完成您交办的工作之余,他独立进行研究电和磁,闯入包括您本人在内著名人物已经注目的领域中,是需要极大勇气的。1823年,法拉第独立发现电磁转动,打开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大门。科学舞台上,后来者超越老师是老师最大的荣誉,而您开始就攻击他“剽窃”,后来又行使会长的权力,反对法拉第进入皇家学会,这让他的才华蒙受灾难,情感很受伤,妨碍了他首创精神的发挥,200年来也让许多科学人很受伤害:难道科学界都没有实事求是和公平可言?!

法拉第遇到这种情况,心中的委屈不知向谁诉说,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科学仲裁委员会,他托我做您的工作,就您的地位和你们的关系,解铃还须系铃人。

自我中心,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是万事超人前,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必要的。自我实现受阻,这是科学研究经常发生的事,但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影响他人、社会,同时对您本人也是伤害,这种伤害有三个方面:自设战场,自惊自吓。对方的每一个成绩,让嫉妒者心中承受着一种全方位的心灵折磨;嫉妒使感受机制失灵,判断机制失调,审美机制颠倒,好端端一个科学人自述自困,自聋自哑;嫉妒好像是在自我提升,实为自我沉降,自轻自贱,自贬自罚。

您的大师好友要您就科学贡献自我评价,您未提自己发现的众多化学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只说:“我最大的发现是一个人——法拉第!”您还是能自醒自悟的。

关于嫉妒戒除心理,我给您四点建议:给法拉第个人写一封致歉信,因为老祖师孔子说过“师可以不如弟子,弟子不可不如师。”弟子不如师,恰是当老师的失败,何况您的学生只是在某方面超越你 ;公开登报致歉,堪为大师之举,公开的对话有助于清醒头脑和驱散阴影,可以警醒后来者,有利于把嫉妒引发的争斗引向公平竞争;如果内心有愧,又想保持老师面子、领导的尊严,请你的秘书从中调解两人关系;如果你敢于担当,直接负荆请罪,保证下不为例,以后善待他人。

此致,向您,伟大的科学家、老师、科学界的领导

敬礼!

雨非

公开信篇7

一、概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2012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结合实际,不断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意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得到不断扩展。

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政府信息公开过程,领导政府信息公开实施方案的审批,整改措施的落实以及重大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办公室负责宣传发动、资料整理、计划方案的制定等日常工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畅通政府信息渠道。为保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效性,我局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公示平台“政务网”,并设有行政许可公告、批前公示等栏目公开,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开展。主要栏目包括政务公开、行业动态、业务办理、行业标准等四个部分。作为系统政府信息文件资料电子化中心及形象窗口,向公众公开机构职能,政策法规、办事程序,电子政务等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和联系,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充分体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宗旨。多项业务实现无纸化公布,各项工作将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时限,按照“合法、全面、准确、及时”的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并对已公开的政府信息如提前公示、行政审批公告等栏目信息发生变化或失效时及时更新。不断规范各科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流程,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内容范围,我局公开信息内容主要涉及6类: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1条;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114条;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11条;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大事项1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未发生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未发生相关收费和减免情况。

四、咨询和投诉情况

共接受市民咨询126次。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被举报和被投诉情况。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无一起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案件。

六、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

配备专职信息员2名,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员队伍,共由8名兼职信息员组成。加强财政支持,配齐完善信息员队伍的电脑、照像机等办公用品。

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随着建设透明政府的深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2012年度,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公开形式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结合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选择若干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作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不同类型信息的公开规则。

二是以《条例》落实为着眼点,努力探索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信息公开渠道向基层延伸拓展,同时强化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作为信息公开主渠道。

公开信篇8

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认真贯彻实施《条例》,层层分解落实《市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平稳、有序地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公开内容不断深化,公开形式不断拓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升级改版以及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公众信息查询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规范、高效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众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需求,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财政性资金公开情况

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信息公开。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办法,以政府预算、部门预算、预算执行、财政转移支付等内容为重点,在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专栏向社会公开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决算报告及预算、决算表。同时重点做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以及“三农”等方面的财政专项支出信息的公开。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制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政府采购”专栏,及时政府采购信息,主动公开有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政策、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政府采购招标业务机构名录,招标公告及更改事项、邀标资格预审公告、评标结果、中标公告等招投标信息。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健全单一来源采购公示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全年共主动公开政府采购类信息224条。

(二)规划及政府投资项目公开情况

(三)重大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政策解读及执行公开情况

完善规范和程序,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事项,都对决策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充分调研,认真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座谈会、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广泛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加大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公共政策、产业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途径做好政策解读,方便公众了解,推动政策落实。

(四)公共服务类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条例》的要求,积极推动学校、医院、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价格、质量、服务等要素,重点公开收费标准、办事结果、监督渠道等内容。年市政府门户网站对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十二个重点领域公共服务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开。加强与政府管理相关的公共信息公开工作。主动公开企业营业执照信息、年检结果信息等,依申请公开企业注册登记等相关信息。公开环保、食品安全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

(五)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建设情况

加强政府网站(专栏)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第一平台作用。年再次对“”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下设“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制度规定”、“依申请公开”、“信息公开年报”和“信息公开意见箱”等6个二级栏目。据统计,年“”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达119.4万人次。丰富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查阅场所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公开渠道,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继续提升档案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查阅点、电子信息屏等现有公开渠道的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探索在社区、农村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现有资源和设施,多形式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公众就近及时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市政府办公室作为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作用,积极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的工作职能。结合市政府机构改革及时调整了市本级的政府信息公开单位,由原来80家调整确定为76家。全市各镇街及市直各部门都依托办公室,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依申请公开、工作考核等制度进行完善。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季度检查、通报,每年度考核、评议,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举办了9场业务培训,345人次参加了业务培训。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形式

1.互联网

在“市人民政府网”专门开辟了“政府信息公开”模块,并根据需要设置了相关的信息公开栏目。市民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可以查阅市政府、各镇街、相关市属单位机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依申请公开”子栏目,可以向相关部门单位提出信息公开申请,并查阅申请的处理情况。年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访问量逾80万人次。

2.公众查阅点

3.政府公报、新闻媒体及其他形式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目前我市对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未进行任何收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年我市未出现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目前,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各镇街、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均是各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承担,经办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程度参差不齐;二是主动公开内容不够深化,部分单位主动公开意识和政府信息规范公开等有待提高;三是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培训工作还要加强;四是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查阅点利用率不高,宣传力度还应加大。因此,我们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宣传

结合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政府门户网站的宣传推广力度,更好地宣传普及《条例》,大力推动政府信息公众查阅点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便民利民的作用。

(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积极拓展公开形式,以公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政府信息作为重点进行多渠道公开,不断满足社会公众获取、利用政府信息的需求。

(三)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

1、继续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2、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切实履行公开责任。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3、做好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巡查工作,坚持每月一巡查、每季度一通报,及时公布巡查结果,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良好地开展提供保障。

上一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范文 下一篇:工地实习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