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17 11:09:40

农业用地论文

农业用地论文篇1

枣树是我国公认的耐旱、耐寒、耐瘠薄经济林树种,被形象的称为“铁杆庄稼”,喻为“不占地的粮、不吃草的羊”;适应范围广,栽培省工省时,结果早,寿命长,一年种植,百年受益;同时,它还不与农业、畜牧争田地、夺劳力、抢农时,它既可与瓜、草、粮、药间作,又可在田边地角、院落中发展;它既是一种投入小、产量大的低风险经济树种,又是一种绿化荒山、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良生态树种;因此,在压砂地推广枣瓜间作立体套种模式,配套相应的丰产栽培技术,无论是提高压砂地种植效益,还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实现压砂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2、健全节水补灌体系是压砂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为了使压砂地生产由被动适应型逐步转变为主动调控型,建立健全以补水工程、节水技术为内容的压砂地节水抗旱保障体系是实现压砂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为此,首先优化天然降水资源应用系统,通过合理配置集水窖、构筑蓄水池,配套用水、输水设施等工程措施充分开发利用天然降水资源;其次推广限量高效补灌用水技术,可根据压砂地种植作物需水关键期根层土壤水分消涨动态,适时进行补水灌溉,重点研究压砂地不同种植作物最佳补水量和补水期,建立压砂地补灌技术支撑体系,实现压砂地周年安全生产。

3、培肥地力是压砂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是保障所有农田稳产、增产的关键因子。因此搞好压砂地地力培肥,增加有机肥投入,积极研发推广适宜压砂地使用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法,提高压砂地地力水平,是保证压砂地永续利用的必然。

4、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是压砂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有效利用先进、适用的农艺措施,是提高土地产出率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土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了对压砂地生产实施有效宏观指导,探索寻求适宜压砂地生产的农艺措施非常必要。为此,我们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总结出了以采用耐旱品种、轮作倒茬(或间作)、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为主的一套适宜压砂地稳产、高产的农艺支撑措施;具体讲,推广耐旱品种,从内因上提高了压砂地种植成功机率,硒砂瓜种植以耐旱、耐储运的金城5号为主,搭配种植其他早、中、晚熟品种;农作物种植以荞麦、糜谷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以芝麻、油葵为主。其次用农作物与瓜类进行合理轮作倒茬,减轻了病虫危害。在栽培模式上,推广坐水点播(或催芽播种)辅助地膜覆盖技术,通过播后扣塑料碗或条覆膜、穴覆膜,不仅提高了出苗率,且增强了瓜苗抗旱能力,再加之田间管理实施节水补溉、配方施肥、病虫无害化防控等农艺措施,为压砂地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5、提高技术水平,引导农民精耕细作是压砂地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5.1推广应用新技术

引导农民从传统栽培向规范化栽培转化,进行必要的整枝、授粉、施肥、病虫害防治。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如利用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利用小弓棚、移动棚等保护措施进行育苗移栽,使农产品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效益;利用地膜覆盖、穴覆膜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地温,保证苗全;利用保水剂、抗旱剂、塑料瓶滴灌等技术抗旱保墒,确保大旱之年丰收;利用枯萎立克等药剂防治由于连作引起的枯萎病,使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有效结合,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规模生产的方向发展。

5.2加强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种植水平和精细管理意识

为了使技术真正贯彻到位,技术人员应该进行及时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推广标准化技术规程。采取分级培训的办法,在各个生产环节,通过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加强关键环节的具体技术指导和配套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6、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促进压砂地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用地论文篇2

当前的问题是许多新见解、新发明、新观点、新成果还局限在实验室里、课堂上、期刊著述中、图书馆内。广大迫切需要脱贫致富、走向市场的农民又苦于找不到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拥有现代化设备、丰富藏书的农业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理应承担起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文献的历史重任。本文试图从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入手,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这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

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 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按照科学的编排方法,对地方农业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浓缩,以目录、索引、文摘、综述、通报等形式,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其最终目的是提供给用户利用。因此用户的情报意识和吸收情报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情报产品的开发利用。

为了提高读者的情报意识,促进用户对情报产品的承认,更好地发挥地方农业科技文献的情报功能,农大图书馆不但对本校师生进行文检课堂教学,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和毕业论文时进行必要的情报工作引导,如开设“题录的特征及其情报价值”、“农业科技文摘的功能与写作”、“云南地方农业文献的重要作用”等专题讲座。还通过答读者问的方式对读者进行辅培训,编印《怎样利用图书馆》手册,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学前教育。针对写好毕业论文、科技论文、如何答辨等毕业生的实际问题编印了《农业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用户教育,激发了大学生热爱云南,立足农业的思想,使他们在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进程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农业用地论文篇3

地方农业院校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为满足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涉及的培养领域基本囊括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2],而且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管理,更加注重国家的方针政策、农业操作技能、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在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领域中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总揽全局的专业型人才。地方农业院校的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为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对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究

(一)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鼓励教师到实际的农业推广实践中去,接受农村发展的综合实践锻炼,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1.增强综合性学科意识。教师在农业推广实践中会发现农民素质、政府导向、相关政策、传播方式、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制约一项技术或理论的应用,任何社会问题都不可能靠单一学科得以解决,必须确立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关注农业政策的研究,以及农民的需求和行为特点,使得更多的农业科学应用到解决“三农”问题中,建立更多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2.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应用型农业推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导向不同,最重要的区别是前者更加关注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确立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开放的实践环境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农业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预防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3.获得实践经历与经验。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教育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践经历,如果教师具有充分的实践经验,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他们就能够形象地教授理论知识,使理论作为抽象的思维在经验的基础上呈现更具操作性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的创新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主要是为培养农业与农村管理机构、农业服务、农业技术等岗位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和技术人才。这些研究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是对于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教学中,并没有把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出来。实际上,很多农业院校的农业推广硕士教育缺少能够适应应用型人才的优秀教材与案例,有的培养单位甚至直接使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材或将其简化后使用,或者将国外的教材和案例拿来使用。建设适合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的综合性课程,建立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农业推广硕士教育内容的创新是十分有益的。

(三)加强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的开放性

对于现有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学术性与实践性相隔离等这些问题,建立开放性的教学与论文指导体系对于突破这一传统学术理念的束缚将是有效的措施。[3]“双导师”制是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采取并且会继续扩大使用的措施,校外导师的参与使得教学与学位论文指导体系更加具有开放性,除了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增加外聘教师的比例。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加开放,应用性更强,实现农业推广硕士从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加大具有实践经验外聘教师的比例是必要的。在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中,也要把应用型专家放在突出地位。2.在实践中寻找论文选题。应用型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最重要是克服论文的学术倾向,要从实践出发,选择直接解决实践问题又适合个人能力与客观条件的课题,这就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以及其性质和研究方法。研究者应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选择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实问题,从中凝练出论文题目。这些实践性论文的完成,就需要学生必须深入实践,坚持调查和实证研究,而不是对现有文献进行堆砌、描述和解释。

综上所述,地方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对于人才的自身发展、社会的实际需求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农业用地论文篇4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 w. 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业作为高级生产业或现代生产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 H. 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 Hall 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 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2.现代服务业拓展利益触角的空间需要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眼光聚焦在为先进制造业或者工业的服务上,而对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实践领域农业现代服务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伴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实践效果最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要想获得新的增长领域也需要拓展其发展空间[20],将利益触角从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和农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会形成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会由于产业耦合而给三次产业带来蝴蝶效应、规模效应和由技术变革带来效率效应。

3.改造传统农业有产业耦合的功能需要

现代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是产业冲突走向产业耦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耦合一般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导致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日益淡化。现代产业耦合在形式上表现为体系内产业要素彼此影响、联系和联合,在本质上形成了更强的新型产业发展要素或者业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三次产业耦合的结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拓展和延伸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价值链,而且在客观上也促进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就让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运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三次产业间耦合的功能需要。

4.重塑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创新需要

造成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绩效较差的原因,有中国工业化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依赖的传统。中国农业现代化过多依赖于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应随之改变或创新。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就变成了旧路径依赖,根据马兰·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旧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即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都会依照已形成的技术路线实现规模模仿效应,而对新的技术形成排斥并固化制度实现的已有方式。要克服旧路径依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形成锁定效应,应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改造作用。唯有如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依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

四、实证分析

上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机制与原理,本节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中国农业总产值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和因变量②,以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有实践领域为相关维度,即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现代农业信息等农业现代服务业为自变量,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GAP为农业总产值,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 总产值;TAV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包含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渔用机动船、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动力;AFC为氮、磷、钾和复合肥等农用化肥施用量,EIA为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AL为农业贷款,即金融机构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余额,AI为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机构获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MAI为现代农业信息,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用18岁以上农民网名数量来衡量。

(二)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做回归前需要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我们对因变量GAP进行原始数据水平(level)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2.770571,均大于1%(-2.6453)、5%(-1.9530)和10%(-1.6218)的数值,对GAP进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检验后,发现结论和原始数据(level)水平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是一样的,即不能通过GAP的平稳性检验。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6.291557均小于1%(-2.6522)、5%(-1.9540)和10%(-1.6223)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它在二阶时,有99%的可能性是平稳的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其次,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发现了TAV、AFC、EIA、AL、AI、MAI等自变量都在无法通过level和1st differential下的无单位根的检验,即都是非平稳的。本文依次对这些变量进行了2st differential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发现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其中TAV、EIA和AL的ADF值均大于1%、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而AFC、AI和MAI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在二阶时,有95%的可能性是平稳的。

虽然每个变量都不能在水平(level)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条件下获得平稳性检验,但在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具有单阶同整特征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因此,不同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2.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回归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我们使用OLS方法对我们建立的多元方程做整体回归分析,虽然F值=340.3280>(6,24)=2.43,即通过了F检验即回归方程整体显着性强,但我们发现,只有FAC和AL两个变量通过T检验,其他变量都没有通过,而且出现了TAV和MA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情形,这与实际的经济因果关系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模型(1.1)中的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值和方差。结果是一些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尽管=0.9884,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度非常好,但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基本上都不显着,也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另外,做辅助回归模型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都得到了类似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3.逐步回归分析及结果

首先,我们采用White(1980)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影响。另外,本文有32个观察值的样本,符合怀特检验为大样本检验的要求。

其次,运用上述OLS法逐一求GAP对各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简单回归方程,并在综合考虑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本文6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农业总产值(GA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TAV)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效果最好,结果见表1。

最后,将其他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逐一代入(1.2)方程,根据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经比较后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着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通过比较值(见表2),我们发现加入了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另外,F值也有了较明显地增加。

五、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的结论

1.控制变量TAV(农业机械总动力)、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TAV正相关性最为显着。三个控制变量两两组合和共同带入回归方程,其结果是AFC和EIA均未通过T检验,可见,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对传统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所以,本文最后只选择了TAV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

2.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AI(农业保险)和MAI(现代农业信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AL、MAI和AI等变量。

3.在TAV为唯一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我们将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带入计量方程后,比较前后模型的,发现回归的系数显着,显着提高,假设得证即以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显着影响,即有较强地改造与服务传统农业的作用。但将AL、AI、MAI带入后,发现回归方程中MAI(现代农业信息)的T值为-2.403036,即未能通过T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信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或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并不显着,当前中国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这与农民上网实际数量、目的和需求相吻合,同时,农业保险虽然在逐步回归中通过了相关检验,但回归系数很小,可见,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通过对控制变量(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要素)和解释变量(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素)对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控制变量TAV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着,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还需大力推荐与引植。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初展其锋芒,但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献资料可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应该说,本文是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或许能为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做点前期推进研究工作。但本文认为,在以下两方面研究还是不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用的是全国数据来做计量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分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层次做实证研究,也许会得到更有益的计量结论。二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从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上,大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形成新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注释:

① 中国社科院:中国城镇化率46.6%,城镇化规模全球居首(EB/OL]. www. chinanews. com. cn, 201 0-07-29.

农业用地论文篇5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生产业 影响机制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框架

当前有关生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生产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规律和专业化分工理论是分析生产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理论。

生产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规律最早是由Ochel et al.(1987)、格鲁伯(1989)提出的,主要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完善,经济组织会更倾向于通过“外部化”市场获取所需的生产而不是由“内部化”自身来提供,其原因在于经济组织对一项生产是选择“内部化”还是“外部化”取决于两者成本的对比,经济发展和市场体制完善使得 “外部化”成本低于“内部化”成本,促使经济组织选择从外部市场购买生产。

专业化分工理论秉承于亚当・斯密的观点,即分工和专业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杨格(1928)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促进产业间专业化分工需要发展间接或迂回生产方式,杨小凯(2003)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分析也表明,经济体专业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外部的迂回生产方式,即从外部市场购买生产。这些理论为本文分析农村劳动力流转对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研究假设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生产由“内部化”向“外部化”演进规律。一般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在传统农业中,农户自给自足,农业生产全过程主要是由农户完成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促使农户家庭为增加非农业收入、获取更大的收益而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之间重新配置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户完成全部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同时,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降低了外部化的生产费用与交易费用。当农户完成某些农业生产环节的“内部化”成本大于“外部化”成本时,农户就会将这些生产环节交给农户家庭以外的服务组织完成。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农户非农业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了农户对农业生产业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农户非农业收入增长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方向变化关系。

2.农业劳动力流动与生产专业化分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因农业劳动力流动而逐渐分化为传统农户、专业型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非农农户等类型(黄祖辉、俞宁,2010)。推动半工半农型农户向专业型农户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从而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杨小凯(2003)对不同类型生产模式的经济体选择行为的研究表明,市场交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越高是促进经济体采用专业化生产模式的重要原因。速水佑次郎等(2003)的研究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土地产出率和土地劳动比。鉴于人力资本水平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舒尔茨,1999),较高的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会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而土地劳动比实际上反映了农户耕地面积的变化。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研究假设:

假设2: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与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呈现同方向变化关系。

假设3:农户耕地面积与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市场交易效率。以上的分析还表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郝爱民,2013),城镇自身拥有便捷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条件,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可以把分散、封闭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可以使农户能够方便地获得农业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与服务,从而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4:城镇化的发展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方向关系。

变量设定和模型选择

(一)变量设定

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生产业发展水平衡量指标的选择因数据来源的不同而不同。以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的研究通常采用生产投入率指标,即生产投入占全部投入的比重(汪建丰、刘俊威,2011;韩坚、尹国俊,2006),而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或者面板数据进行的研究通常以生产投入量占经济总产出的比重作为替代变量(王辉,20410;程大中,2008)。鉴于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因此,本文选择农业生产支出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即农林牧渔业中农业生产的中间投入率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农户非农业收入。借鉴王波等(2012)的研究,本文以各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表示农户非农业收入,并利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

农户耕地面积。本文以户均耕地面积,即各省农业耕地面积与各省农村农户数的比值表示。

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本文中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测算参照李谷成(2009)的研究,以人力资本扩展型劳动力变量Hi度量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其基本思路是:假定一省内部农业人力资本扩展型劳动力Hi表示为:Hi = eΦ(Ei)Li = hiLi,其中,Φ(Ei)表示接受Ei年正规教育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eΦ(Ei)表示教育收益率,是指多接受一年正规教育使劳动者生产效率提高的比例;Li表示农林牧渔总劳动力数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在统计上划分为文盲及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六类,相应的受教育年数为0 年、6 年、9 年、12 年、12 年和15.5 年,根据相关研究确定教育年数在0-6 年间的教育收益率为0.18,6-12 年间为0.134,12 年以上为0.151。据此计算出各省区农业劳动力平均人力资本水平。

城镇化水平。本文以各省城镇常驻人口数量占各省全部人口总量的比值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本文各变量的原始数据来源于1996-201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鉴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农村劳动力工资收入快速增长的事实,以及2010年以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不再提供分省的农业生产投入量数据,本文实证分析的时间范围选择为1996-2010年。由于在此期间,和重庆的数据存在较多的缺失,因此,在本文所采用的省级面板数据中未包括重庆和的数据。

(二)模型选择

本文采用以下的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影响:

Yit=a1+b1X1it+b2X21it+b3X2it+ b4X3it+b5X4it+εit (1)

其中,i代表截面单位(各省级单位),t代表不同的时期。a1为截距项,bi为待估计参数向量。因变量Y为农业生产业的发展水平;解释变量X1表示农户非农业收入,X2表示农户耕地面积,X3表示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X4表示城镇化水平。ε为模型误差项。

计量结果及分析

(一)计量结果分析

本研究计量分析采用stata12统计软件。混合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的比较表明,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显著优于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比较的Hausman检验的p值为0.5832,这表明,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显著优于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研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为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随机效应模型采用了聚类稳健性标准差,同时采用FGLS和MLS两种方法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研究。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随机效应模型(FGLS)的Wald chi2(5)值为64.99,总体显著性水平为0.0000,随机效应模型(MLS)的LR chi2(5)值为209.83,总体显著性水平为0.0000,这说明随机效应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各解释变量的计量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农户非农业收入在1%显著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关系,这与假设1具有一致性。农业机械化服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王波(2012)针对农村居民非农业收入对农户采用农业机械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农户非农业收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同时,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平方在1%显著水平上与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具有反向关系,即,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长从长期来看无法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一是农户非农业收入水平的增长隐含着农户从以农业为主的兼业经营向以非农业为主的兼业经营的转变,当农户非农业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时,农户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非农业生产,可能不会继续增加农业生产的支出;二是农户因其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转移会产生雇工需求,当农业雇工工资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业工资水平上升而上升时(陈会广,2010),农户家庭为保持正常的农业收益也可能不会继续增加农业生产的支出。

其次,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在5%的显著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这说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这与假设2具有一致性。

再次,农户耕地面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这说明,农户耕地面积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这与假设3具有一致性。

最后,城镇化水平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这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这与假设4具有一致性。

(二)进一步的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其数量从1990年“四普”时的4241.86万人增加到2010年“六普”时的15339.69万人。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方面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是因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49岁,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也是相对较高的(见表3);另一方面是并没有因此出现农地的大规模流转,2008年17省农村调研数据表明(叶剑平等,2010),69.5%的样本农户未进行土地流转,且农地流转中79.2%发生在本村,这可能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成本高、农地的非生产性效益大和农地流转成本高有关(钱忠好,2008)。

由此表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并未因此形成农地较大规模流转,农户仍然以小规模的经营为主,这些显然抑制了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结论与启示

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对农业生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非农业收入、人力资本水平、农户耕地面积和城镇化水平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具有同方向变化关系,但从长期趋势上,农户非农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促进农业生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因农户非农业收入的增加和城镇化水平提高而促进了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但是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因降低了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和并未提高农户经营规模而不利于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本研究具有以下政策启示:一是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有关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例如,“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政策,因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二是向农村劳动力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因可以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因可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而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丽娟,贺梅英,张杰.农业生产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450户荔枝生产者的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1(3)

2.姜长云.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51)

3.王辉.农业生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论坛,2010(11)

4.王波,李伟.我国农业机械化演进轨迹与或然走向[J].改革,2012(5)

5.纪月清,王亚楠,钟甫宁.我国农户农机需求及其结构研究―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13(7)

6.汪建丰,刘俊威.中国农业生产业发展差距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11)

7.杜志雄.农业生产业发展的瓶颈约束:豫省例证与政策选择[J].东岳论丛,2013,34(1)

8.姜长云.发展农业生产业的模式、启示与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1(3)

9.张振刚,陈志明,林春培.农业生产业模式研究―以广东农业专业镇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1(9)

10.郝爱民.农业生产业对农业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7)

11.鲁钊阳.农业生产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南京社会科学,2013(2)

12.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8(1)

13.Ochel,W. and Wegner,M..Service Economy in Europ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M].Westview Press,1987

14.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93

1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7

16.阿林・杨格.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

17.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

19.[日]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0.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99

21.郝爱民.农业生产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J].南方经济,2013(5)

22.韩坚,尹国俊.农业生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J].学术交流,2006(11)

23.李谷成.人力资本与中国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DEA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35(8)

24.陈会广.农民家庭内部分工及其专业化演进对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影响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5.叶剑平,丰雷,蒋妍等.2008年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调查研究―17省份调查结果及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10(1)

农业用地论文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模式;镇园合一;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农民收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4-019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4.096

“镇园合一”是近几年城镇化发展中一种新的模式,“镇园合一”为推动城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而农民收入结构、收入增长等都受到了这种新模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该领域内现有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试图明晰新型城镇化中镇园合一与农民增收的理论轮廓,以利于该研究领域工作的深入开展。

1 关于“镇园合一”的研究

1.1 “镇园合一”的概念

“镇园合一”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农村经济发展形态,是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近几年各种产业园发展迅速,园区经济已经逐步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许多地区产业园区已经与当地政府融为一体,形成了镇园融合的新体制。目前学界对于园镇两者关系的探讨观点不一,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镇园合一”“园镇整合”“园镇互动”以及“园镇融合”。基于这些观点,学者对“镇园合一”的具体内涵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个:一是园镇融合是一种园与镇相互靠近的过程,把职能相同的部分融合或是糅合为一,而园和镇又保留着不能融合的各自独特的职能和特征;二是园镇融合是一种产业集聚的园区与较小行政区域的镇的和谐形态,两者的结合会呈现出相互协调、互促互进的局面。

1.2 “镇园合一”的模式

模式是指从大量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事务结果与运动形式,是对典型体制和体系的描述。在总结典型案例和查阅相关文献后,归纳梳理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镇园合一发展模式:刘新华(2014)在分析江苏省南北合作发展模式演进特点的基础上,对江苏新兴产业科技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描述:依托镇共建园镇一体新型产业园区的“共建模式”。邓韦根(2004)提出了园镇动力机制的内涵,从工业化和城镇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政府职能转变和制度安排这四个方面论证了园镇“结合互动耦合进一步互动”的“园镇耦合”模式。喻辉(2013)以北盛镇城镇化建设为例,总结出“园区设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的“园镇联动”发展模式。

1.3 “镇园合一”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理论界在讨论镇园合一等新型城镇化形式过程中,主要运用区域比较优势、主导产业选择、增长极、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理论。

1.3.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赫克・谢尔俄林对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构造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从要素结构差异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近年来,社会经济网络、区域创新网络等理论使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延伸。目前,区域比较优势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镇园合一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强调特色就是优势。

1.3.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特在其著作《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主导产业进行了比较明确、系统的研究,率先提出了主导产业的概念。李新、王敏晰(2007)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评述》中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作了探讨,认为政府应当优先扶持那些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1.3.3 “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将发生支配效应的经济看作力场,那么位于力场中的主导部门就是增长极。“园镇合一”中的产业园区是镇区内的工业综合体,而园区经济正是追求成为这种增长极。

1.3.4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遇到难出销、农民增收慢等问题,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自发地进行了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实践。在此背景下,夏英、牛若峰(2000)率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理论概括,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刘成玉(2003)提出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竞争力”的观点: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产业园区可以作为产业经营的基础环节来开展,能够促进特色产业的培育和优势区域的形成。

2 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

2.1 关于农民收入构成的研究

国家统计局对农民收入进行了具体划分: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张晓山在其2007年发表的著作中将农民收入来源分为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非农业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中第二、第三产业收入。朱姝帆(2009)综合了两种农民收入划分方法,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刘书琪、姜绘绘(2015)采取了同样的划分类别,并将土地的使用权被转移出去农民所获得的收益作为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目前关于农民收入构成的讨论没有太大的分歧,划分标准和统计口径也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被广泛运用到涉及农民收入的研究

之中。

2.2 关于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和稳定增长是三农工作中的重要着力点。几年来,关于农民增收的讨论从未停止。李国祥(2007)从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农民从事第一产业收入的货币化进度、现金收入增长等多角度考察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初步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收入效应是存在的。韦向阳、郇红艳(2013)基于对1992~2010年农民收入统计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安徽省的农民收入作为考察对象,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农民机械化水平、农民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农民增收具有正效应。杜吟堂、党国英(2007)则从农业相关制度的角度出发,将产业化经营、农民组织创新和土地制度的变革列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影响因素。2010年,《农业经济》第3期杂志刊登的《北方地区农业产业一体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一文中进一步佐证了产业一体化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的观点。而在张亦工、胡亦虎(2007)的研究中,两人从农业财政资金整合的视角出发,采用双对数模型考察了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模型参数显示农民自来水管道供给、农村公路设施供给等都对农民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

2.3 关于“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

肖卫东、宋元梁(2005)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相关性,认为城镇化是农民增收的根本路径选择。新一届政府将新型城镇化作为破除这个难题的新路径。(2012)提出要努力消除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对城镇化进行创新和升级。推进城镇的聚集和发展,聚集城镇的生产要素,使居民就地就业,是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的重要手段。李子联(2014)从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地制度、支农政策和户籍制度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并运用Hausman进行检验,其结果显示:支农力度的加大、农地制度的新调整能够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户籍制度的实施却与农民增收具有反向的变化关系。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第99期刊登的《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分析――以陕西武功县为例》一文中,具体分析了特色农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效应,根据模型结果,当地传统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2.4 产业园区农民增收的措施

孙自铎、汪建国(2003)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约束农民增收的制度,将城市化作为推动社会结构变动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发展为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根据各地的报道和案例分析,近年来我国园区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类型大体分为“市场+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杜吟堂(2007)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政府政策应更多地倾向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产业园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稳定地促进农民增收。王晓燕(2010)基于黔南州农民增收现状的分析,认为增收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1)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促进农民规模经营;(3)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这为产业园区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韩俊、王翔(2015)在其所作的《苏州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推进动迁农民市民化的经验》报告中分析了苏州园区管委会的经验:(1)成立专业合作组织;(2)为有能力创业的动迁农民提供政策支持;(3)鼓励培育动迁农民从事第三产业。

3 结语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认为,对园镇融合、新型城镇化、农民增收等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进展快,成果较多。就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镇园合一的研究相对较少,涉及镇园合一中农民收入的讨论更是凤毛麟角。而在农民收入及增收这一块,学者们普遍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作为独立的考察对象,而没有将当地实际经济政策、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在技术路线的选取上,主要是采用定性研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而在农民增收问题上,学者们采取了定量分析,构造了计量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客观的研究成果,但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实际工作者应该在园区建设、农民增收基本理论等领域进行更科学、系统的探讨,为园镇发展中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提供可借鉴的智力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新华.探索园镇一体合作共建新模式――以宁淮新兴产业科技园为例[J].规划师,2014,(4).

[2] 邓伟根,陈文和,苗李娜.园镇融合刍议[J].南方经济,2003,(12).

[3] 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7,(7).

[4] 夏英,牛若峰.中国乡镇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和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0,(6).

[5] 刘成玉.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3,(4).

[6] 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7] 朱姝帆.湖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1).

[8] 刘书琪,姜绘绘.临沂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6).

农业用地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县级财政,支农投入

 

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予以支持与保护,财政对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财政投入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影响。本文立足围绕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现状,着眼于全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结构的现实分析,就建立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支农投入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相关分析与思考。

一、对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基本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财政支农投入比例的纵向变化以及与周边相关县(市、区)的横向比较,来判断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情况。

1、从纵向比较,赤壁市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呈上升之势。近些年,赤壁市财政部门努力加大支农力度,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九五”、“十五”时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财政支农投入呈增长之势。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从“九五”期间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农投入绝对值从“九五”期间的924万元增加到2010年18026万元,支农投入增长率从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从“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预算内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与预算内支农支出比上年的增长率两个指标来看,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

2、从横向与其他周边县(市、区)比,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小。我们选择了周边具有较强可比性的咸安、崇阳、通城、通山四县(市、区),进行了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比较。以2007~2010年四年为例,这四年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10.4%、10.6%和11.5%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而四县(市、区)平均比重达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见,赤壁市预算内支农投入的规模偏小。

3、从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判断,赤壁市农业仍处在贡献地位。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财政支农投入/财政总支出)/(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财政支农投入和农业产值贡献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越高,说明农业获得的财政投入支持越大。倾斜指数为1,表明农业获得了与农业产值地位平等的财政支持度。根据上述公式计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分别为0.53、0.57、0.63、0.64和0.69。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呈逐年上升的变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进一步加强,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农业经济还没有获得与其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相等的地位,仍处在贡献地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通过对赤壁市支农投入规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以及近几年的财政支农投入倾斜指数变化,表明赤壁市的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能力处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过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扶持由原来单一的农业发展项目拓展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因此,尽管赤壁市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绝对规模有所扩大,但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支农投入能力的有限性与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财政支农投入规模逐步提升的基础上,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结构效率,提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密切度,是我们建立完善现代财政支农投入机制的关键所在。

二、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赤壁市财政对“三农”投入的总量增长迅速,但市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仍不尽合理。

1、农口系统事业费支出比例偏高。农林水利气象事业基本支出,主要是维持农口事业单位的“吃饭”问题。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农口事业费支出比例的变化看,尽管财政支出中农口单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农口单位基本支出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财政支出中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占农口部门预算总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和48%,过高的农口单位基本支出,对农业生产的直接作用甚小。

2、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不平衡。从赤壁市近几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实际看,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都占财政支农支出的较大比例,如2008年对农村的基础建设投入达653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5%;2009年投入农村基础建设投入6791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万元,占财政支农项目总支出的67%。但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带有社会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会普遍受益的项目投入比重较大,而对一些农民直接受益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农业和农村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项目,如动植物防疫设施建设、农业品种改良、农田水利以及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所占比重较小,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

3、农业科技、农民教育培训投入较低。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投入的重要

摘要内容。据统计,农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当前赤壁市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也明显不够,2009年这块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总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赤壁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按照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结构,确保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有效实现。

1、加大投入,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一是确保预算内支农资金稳步增长。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和“三个主要”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分配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确保预算内支农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长。二是广辟途径,拓宽财政支农资金的筹资渠道。在加大财政预算内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稳定的支农资金筹措渠道,努力做到支农投入多渠道,资金来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筹集力度。加强水利资金、土地开发资金、水资源费等预算外资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确保土地出让金的支农支出。列入土地开发成本的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成本回收款、农业土地开发出让金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用于支农支出;从安排给经济开发区、中心镇、城市防洪工程、工业功能区及乡镇的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农村建设;大幅提高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净收入用于支农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提高后,新增地方财政留成部分用于支农支出。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业项目库,以优势项目争取省、咸宁市财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其他各项支农专项资金上对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2、科学安排,合理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投入,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入的比例、产业之间的投入比例、长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改进补贴方式,加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增强农产品政策性补贴转作直接补贴资本的能力,提高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密度。要把农产品政策性补贴一部分转投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上去,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在补贴对象和补贴重点的选择上,目前除重点补贴粮食生产者外,还需注重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建立农业灾害保障机制。二是适当稳步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在现有财政支农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压缩财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据各个农口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开源节流,腾出财力用于增加“三农”投入。三是加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农、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本级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支持与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关系密切的中低产田改造、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配套机械、乡村道路、山间林道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四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财政支农投入总额的2%以上;加大对种子工程、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投入,加快品种引进和改良;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的投入,提高农业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产品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3、形成合力,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市、乡镇(办、场)两级政府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发挥农业财政支持和导向功能,进一步建立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方式,采取“以奖代补”、“以奖”、“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农民投资,政府适当补助,引导农民自愿筹资、投工投劳。要逐步建立信贷风险抵御机制和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4、加强监管,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农业投入要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从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到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财政监督和控制体系。一是把好项目立项关。建立项目储备库,邀请有关专家和项目单位对每个列入储备的项目进行科学评估或评审;在编制年度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时,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农业论文农业论文农业论文,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财力可能,从项目库中确立农业投入项目,确保项目选择的科学性。二是把好项目配套关。对有配套资金的项目,按照统一管理、统一拨款的要求建立项目资金财政专户,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户。三是把好项目实施关。坚持农业投入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确定施工单位,财政部门按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拨付资金,实现工程进度与资金拨款同步,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四是把好项目资金关。坚持农业投入项目实施由主管部门统管、资金由财政部门统管,按照“来源多渠道、管理一个头”的原则,对所有财政投入、部门配套的资金全额存入财政专户,所有农业投入项目资金,坚持财政部门统管,一个头拨付,保证支农资金专款专用。五是把好项目监管关。要对支农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确保农业投入项目按规划目标顺利实施。推行绩效评价制度,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激励机制,建立“立项前知绩效、实施中抓绩效、完工后见绩效”的良性互动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将评价结果与下年度专项资金分配相挂钩。

农业用地论文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药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127-03

农药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保证农业丰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培养具有现代思想的农药科技人才已迫在眉睫。因此,当前大部分农业院校都设置了农药学相关专业,用来培育“三农”急需的农药学科技工作者。青岛农业大学自2005年创办我国第一个农药方向药学专业以来,在深入研究创新“3+1”人才培养模式[1]的基础上,对农药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置与时代要求对接

(一)根据学生发展设置课程体系

农药学专业骨干课程体系由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及农药应用等课程构成,是一门理论、实验、实践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学科。对人才培养来说,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改革首先从课程体系的设置开始:改变实验实践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方式,将实验课、实践课独立设置,加强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兴趣、实践能力,做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高度匹配。另外,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忽视选修课教学,造成毕业生“千人一面”的格局,非常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加大了选修课教改力度:提高选修课程数量和要求,拓展、放大学生自我拓展的空间,为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数年的探索与改革,我们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表1)。

(二)“四加一减”,重在技能培养

1.增加选修课:设置农药方向选修课26门,共848学时,要求最低选修216学时。大量的选修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有利于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强项进行选择,有效应对社会多元化要求。

2.增加实验课:必修课程实验与理论比例为1.3∶1.5,二者接近,总的农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实验与理论比例为2.16∶5.02,比例合理。实验学时有所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得到训练,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精神。

3.增加实践课:在校期间农药学专业实践课达到6.5周,折合195学时,超过必修理论课学时数,有效解决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干事创业的信心。

4.增加毕业实习学时:毕业实习为19.5周,加上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始的科研训练与课程论文2周,合计21.5周,折合645学时。充足的实践时间,保证了学生科学思维得到系统训练,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减少必修理论课:必修课只开设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制剂、农药分析、农药生物测定等农药学体系核心课程,总学时150学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严格地说,农药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整个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紧密结合、有效运转,才能培养出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农药学人才。为此,我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了教学实验室、科研平台、研究室、实习基地等四个开放式平台(图1),并将其有机结合、高效利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教材体系的选择与完善

相对于医药学等传统学科来说,农药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相关教材、教学参考书很不完善。例如,目前尚未有农药学方面的国家规划教材,而已有的教材也存在内容滞后等缺陷。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尽一切可能采用农药学权威著作作为教材,同时有针对性地编写完善了农药学课程体系必须的配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前,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或即将出版、由孙家隆编著或主编的农药学教材与教参有:《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一版)《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现代农药合成技术》《农药化学合成基础》(第二版)《农药科学使用》《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虫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杀菌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除草剂卷》《现代农药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鼠剂卷》《新编农药品种手册》《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第二版)等。其中《农药化学合成基础》《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等已经被多所农药学相关院校采用为教材,《现代农药合成技术》获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一等奖。教材、教参的完善,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习时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三、课堂理论教学多元化,加强思维训练

“多元化教学”指的是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导:全部核心课程(农药化学、农药合成、农药制剂、农药分析等)及部分重要选修课的教学,都已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对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是:条理清晰、图表丰富、图文并茂、动漫结合,讲授知识必须和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学科前沿及学生未来发展相结合,摈弃“填鸭式”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以研究式教学为核心:这是我们近年来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授的内容作为一个课题,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例如,在讲授《农药化学》课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时,我们将天然的毒扁豆碱作为一个课题,进行先导优化、创制经纬研究;同时将先导优化、生物等排、药效基团拼接等农药化学专业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训练其发散性思维。以案例教学为依托:这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推广的教学手段,即课堂教学以案例的形式进行。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与讲解,学生较深入地掌握知识要点,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农药合成》课中丙溴磷的合成与生产教学中,我们将“丙溴磷的合成与生产”作为一个案例,通过“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归纳得出如下合成路线图。[3]

根据合成路线,结合实例解析各种路线的优劣,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成与生产方案的能力。

以网络教学为辅助:即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及青岛农业大学农药学QQ群,与学生全方位互动。在每学期开始前将该学期课堂教学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难点疑点分析等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及农药学QQ群,让学生提前对该课程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地进行预习、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除课堂、课外答疑外,还在网络平台和农药学QQ群上进行答疑教学、作业讲解等,做到关键知识点课外答辩共用化、公开化,使全体学生受益。

四、重视实验教学,养成探索精神

(一)精选实验内容,实用与创新结合。实验教学应具有连贯性与梯度性,所以我们在设计农药方向药学专业培养方案时,学生实验以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提高实验技能作为《农药学实验技术与指导》的选题原则:和实际生产相关联的综合性实验占40%,设计性实验占40%,与科研相关的研究创新性实验占20%。力争每个实验都有与之对应的工业产品或科研课题,使学生实验过程中创造力得到有效激发,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独立实验,突出能力培养。学生迟早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动手能力、工作的主动性、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实验必须一人一组独立完成。实验前,在学习与研读教材、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经教师点评与改进的实验方案;实验中,规范操作、记录详细,力争做到和科研紧密结合;实验后,认真归纳总结,形成一份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处理、结果与讨论、问题与思考等内容的规范性实验报告文本。

(三)单独考核,提高重视程度。实验课程全部与相关理论课教学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独立计算学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考核由实验部分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构成,比重为60%和40%。实验部分主要考察实验准确度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期末考试则主要考核实验技术与实验操作。

五、实践教学,深入社会

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第六学期进行的农药学综合生产实习和假期进行的社会实践。其中第一阶段共4周,进行方式与内容如表2所示,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亲身参加生产,获取企业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信息,解决就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第二阶段在第六学期后的暑假进行。暑假前,学生自由组成实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入社会,完成至少4周“真刀真枪”的岗位“职工式”的实践。时间和内容根据学生自我定位的就业方向确定,成绩由实习基地专家、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

经过两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学校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学生对农药工业企业有了整体的认识,对自己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方向的选择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定位,减少了盲目性;同时,也为产学研协同创新[5]打下基础。

六、提升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的质量

科研训练、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教师双向选择,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超过6人。为了保持课题研究的连续性,相同的科研训练、毕业论文为同一位导师。科研训练在第七学期进行,主要内容为导师指导下的立题、文献检索、科研内容的基本素质培养,为第八学期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基础。

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进行,学生按照导师下达的任务书首先进行文献检索、立题研究,完成立题报告。报告经审查合格后,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一项农药学方面的课题研究。课题分为理论型与应用型,以密切联系农药学科为要旨。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我们加强了检查力度:三月中旬进行中期检查,主要查看毕业论文进展状况及存在问题,六月中旬进行全面的“盲评”与20%的重复率检索检查。经数年的坚持,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七、建设师资队伍,“高、精、尖”全面发展

人才培养,离不开过硬的师资队伍。应学校要求,从2009年开始加大了在校教师培养和学科专家引进力度。目前,专职农药学教师17人,结构如表3所示:无论是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还是访学与社会实践经历,都趋于合理状态。

高学历以及职称、年龄结构的科学性和经历的广泛性,保证了师资队伍建设前瞻性要求,也为药学专业农药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提供了质量保证。

经过近十年来对农药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本校农药学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教书育人初见成效。以青岛农业大学农药方向药学专业为例,自2005年招生,目前已有5届毕业生,共毕业352人,其中有147人考取研究生,205人就业,总就业率达到100%。已毕业的学生中有8人在读博士,10人已经成为农药企业技术骨干,8人成为市场主管。

上一篇:农业资源论文范文 下一篇:养殖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