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范文

时间:2023-12-10 05:18:07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篇1

今年九月以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各地各部门蓬勃开展。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就如何找准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分析检查、整改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各地各部门学习实践活动有一条思路十分清晰:通过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思想观念的突破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再到制度建设的成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问题。可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意味着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表明我们党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很多生动事实证明,若要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近,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公布了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其中指出,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够走一条成功发展之路,重要的经验就是它们都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现实告诉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不断提高升华的过程。同志曾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达到自由王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在深入上下功夫,扎根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获得“自由”和“飞跃”。(徐振华)

科学发展观篇2

一、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首要的在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思想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从而对发展的意义、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内涵、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方式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发展得更好上下功夫、抓落实、见成效、上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路子。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并注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在审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作了全面具体部署。这些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全面理解,深刻把握,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5.2%。在经济社会较快较好发展的同时,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产业层次和素质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体制依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社会建设和管理滞后,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城乡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我们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看到成绩、更看到差距和不足,既看到有利条件、又看到不利因素,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指导实践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结合本地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着眼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是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中央要求和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山东省委于2003年6月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一个总目标”,就是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两个提前”,就是力争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三个阶段任务”,就是分三步实现发展目标。“四大战略”,就是大力实施科教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五项工作方针”,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经济工作,坚持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发展新优势;抓住观念更新、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等关键环节;突出发展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增加、财政增长;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六个方面变化”,就是实现经济运行质量有新的提高,发展后劲有新的增强,城乡建设有新的进展,投资环境有新的改善,群众收入有新的增长,机关作风有新的改进。根据新起点、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去年召开的山东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更加注重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努力推动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山东作为农业大省,有基础、有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步子更大一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按照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坚定不移地稳定粮食生产,坚定不移地调整农业结构,坚定不移地统筹城乡就业,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由抓好农村经济向城乡统筹、工农联动、城乡联动转变。

优化经济结构,培植“三个亮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作为根本措施。从山东实际出发,主要是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和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抓好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提高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放开进入领域,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做大做强做好。

统筹区域发展,实施“三个突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发挥区域优势、增强整体合力的现实需要。从山东东中西发展不平衡考虑,实施了“突出发挥青岛龙头带动作用,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区域发展战略,带动全省联动协作、整体推进、竞相发展。鼓励青岛站在新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发展。支持烟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进一步发挥优势,形成新的强有力的增长点。充分发挥济南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优势,加快城市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省会经济和总部经济,全面提升省会形象,省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济南城市圈正逐步形成。把加快菏泽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对口帮扶力度,实施“百个项目进菏泽”、“农村劳动力西输东接”,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促强扶弱带中间,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强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指导经济发展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实施高新技术带动、大企业名牌带动、自主知识产权带动战略,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创造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环境、政策人才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一批知名品牌,积极推进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汽车、船舶、食品、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家电、电子信息七大产业链,建设制造业强省。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降耗、节约资源既是缓解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坚持把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情况作为考核分析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建立企业、行业、社会“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注重发展实效,促进“三个增加”。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强调善于理财、聚财、用财,大力培植财源,实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加快推进改革,完善体制保障。深化改革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消除体制机制的必由之路。山东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省属企业股份制改造,建立和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国企改制面达89.6%以上,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国有大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国有经济控制力进一步增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在发展金融保险证券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教育卫生事业、餐饮服务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和社会中介服务业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同时,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市场化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农村配套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建设平安山东,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物质基础、平安山东、民主法制、社会事业、民心工程、文明山东、生态环境、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重点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就医、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着力解决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抓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加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三、切实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强保证。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突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题,突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要求,突出取得实效这个关键,努力实现党员精神面貌有新变化、党组织状况有新变化、各项工作有新变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推进干部交流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重要条件。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加强领导班子内部、几套班子之间、新老干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团结协调,营造团结奋进的工作环境,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合力。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营造高效协调的体制环境,激发发展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信法治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安全生产保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责任机制,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社会稳定。

建立完善“三个体系”,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从2003年开始,山东省委致力于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把目标绩效管理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用制度机制激发各级干部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一是建立决策目标体系。决策目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健全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保证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更好地体现群众意志。二是建立执行责任体系。注重统筹兼顾、配套联动,层层分解科学发展的目标任务,形成主体清晰、责任明确的执行体系。三是建立考核监督体系。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常性考察,注重考核的制度化、规范化。在考核工作中,不仅看规模数量,更看质量效益;不仅看产出增加,更看消耗降低;不仅看当前发展,更看长远后劲;不仅看城乡变化,也看生态环境改善;不仅看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还看社会稳定状况;不仅看物质文明建设,还看精神文明建设;不仅看改革发展稳定,还看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

科学发展观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价值观和评价观 科学教育观和学习观 科学创新观和发展观 科学管理观和决策观

Talk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hen Guoliang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of the society developing fast and harmoniously, but the formation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is one long research and study course.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has made a research and study through the value view and evaluation view, the learning view and education view, the innovation view and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management view and decision-making view so as to perfec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ith a high efficiency.

【Keywords】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Scientific value and evaluation view Scientific education view and learning view Scientific innovation view and development view Scientific management view and decision-making view

1.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价值观和评价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学发展都很不平衡,虽然影响的因素很多,但很大程度上受价值观和评价观的影响。要科学发展就得弘杨科学,崇尚科学。要培养科学氛围,创造科学环境,形成科学研究风气。由于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很多领导者和决策者是不大重视科学的。一个商人即使是投机商,他可以富甲一方,一个小企业主可以创造利税;一个娱乐厅的老板也可以给人带来很多欢乐。一个科研人员,穷酸迂腐,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时时需要投资,处处需要保护,这样的负担,中国人一般都不会主动背负起来。所以,那些只知道搞科研的“呆子”只能跑到国外去。很多的华裔科学家在国外受尽了百般种族歧视和种种无情打击,顽强地为人类创造科研成果,有很多人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作为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文明古国,一直没有一个人能得到这项奖励。这就说明现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有与众不同之别。由于没有追求科学的价值取向,所以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也不太完善,很多科研成果也很难得到推广和利用。受这种价值观和评价观的影响,科学发展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2.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学习观和教育观。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科学的发展,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后,美国人惊呼:美国科学落后了,他们追究科学落后的原因是当时教育的失误。尔后加强了教育,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好,学到东西。科学家不是天生的,是通过长期艰苦学习磨练而成的。是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累积,加工、创新而成的。学海无边苦作舟。学习是艰苦的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虽然学习有方法,但不能投机取巧,投机取巧可以通过考试,可以取得文凭,但不能获得过硬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苦耐劳的思想逐渐减退,勤学苦学的人越来越少。出现什么智慧型学习、智慧型监考、活学等,实质上是千方百计投机取巧,不学无术。表现出文凭越来越高,知识水平越来越低。现在大部分外资企业招聘知识含量高的人才,都不看重文凭,而是进行技能测试。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凭,发达国家都不予以承认。要使科学得到发展,科学的学习观和教育观十分重要。所谓科学的学习观和教育观,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培养科学人才。

3.科学发展要有科学的创新观和发展观。人类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推动它、改造它,使其更适应人们的生活需要。假如我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老板,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效益很差,我必然会想到要创新,要发展。摆在我面前的主要有三种选择:一是引进科研人才,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这每个人都会说,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真正有用的人才确实难找,这样的发展也非一日之功,很有可能使我倾家荡产。二是到技术先进的企业购买技术,这样见效快,只是花钱太多,受到经济基础的限制。三是与其它企业合作,实际上是被其它同行吞并,为名牌厂家生产和销售产品,这样投资成本低,见效快,简单易行,效益也高。只是我由一个老板变成了工人,或者说得好听一点是二老板。这三条路美国人喜欢走第一条路,日本人喜欢走第二条路,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都走上了第三条路。这不能不说都是创新,也不能不说都是发展。但谁能科学发展,永久发展这就要让历史给以评价。

科学发展观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构建;统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两次重大的创新,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深刻阐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准确理解二者的科学内涵,把握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其提升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包括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条件等丰富内容。同志在“6.25”讲话中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总结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界定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从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来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

(1)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和目标。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坚持全面发展,追求和谐共生,即通过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共同发展,要求一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共生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其次强调坚持协调发展,追求和谐优化,即要求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所以说,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要体现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制度变革等具体目标,但归根到底都是着眼于全体人民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稳定有序、安定团结。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价值诉求。

(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人际关系层面的和谐;②利益群体和阶层关系层面的和谐;③国家与社会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和谐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和各阶层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就是推进包括人的需要、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在内的各种关系和存在方式的全面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和统筹兼顾。

而要实现公正、有序、可持续、协调发展,以史为鉴,必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对整个小康社会建设的指针作用。⑴科学发展观扬弃和超越了那种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又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解决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发展标准”等重大关系全局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标,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和前提。②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它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明确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着重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统筹兼顾、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③它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必须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④它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推进,要求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篇5

正确认识发展观,一般地涉及到三个方面,即对发展的认识、定位与评价。第一方面即如何认识发展,是发展观得以确立的基础与前提。这涉及到如何定义与理解发展,“所谓认识发展,就是弄清发展的原因、动力、方向、后果等问题,形成对于发展问题的一些根本性的观念,作为我们研究的总指导原则。”[1]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即认为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发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即“自由人的联合体。”这并非如西方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发展就是向西方看齐的现代化,它缺少一种自主的宏观理论作指导,流于形式上的西方中心论,这种仅仅依赖政治系统进行的研究,忽略了其中人的解放与自由,这是把发展仅仅视为社会的单一的物质发展,而将人的发展祛除于外。

第二方面,涉及到如何定位发展,即对现阶段的发展现状作出正确而客观的描述,即对目前发展所处阶段的认识。其目的在于解决在发展中所揭示出来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相互关系问题,从而对于发展的进程及其各个阶段的状况给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画面。十五大以来,全党和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今天,这一时期的发展可以集中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中,即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总之,这一阶段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预期目标。“十六大”指出,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可见,这一时期的发展观集中于小康社会的理念构想上。也就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达到共同富裕。与发展最为紧密相关的因素即生产力因素。这一阶段的发展是不是完全尽如人意,或者说是否不需要进一步发展了呢?科学发展观就是回应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的指导思想。所以,对于这一时期的发展现状的定位意义重大。我们党客观而中肯地将其定位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巩固和提高现有的小康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思想无疑为发展的延续与深化、发展的调整与统筹、发展的维护与保障作了坚实的前提准备与理论预设。

第三方面可以说与前两个方面紧密相连,涉及到如何评价发展。就是解决对发展中的各种事物的具体衡量标准、具体观察角度和具体研究方法的问题。既然社会发展现状如此,下一步往哪个方向发展,如何评价、认知与规制它呢,我们如何正确而科学地看待发展呢,这就涉及到了发展观的核心部分即如何评价发展,如何为发展确立指标与方向。一句话,评价发展就是讲怎样看待发展才科学,应该怎样发展。以上论述中可以发现,这是有关发展是什么,发展有什么,发展要怎样的有关发展观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这是现实上相关的不容回避的有关发展观的关键构建。有关衡量人类社会的发展通常有以下三个标准,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性质,一是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是社会控制形式的提高。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性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等论断,就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性质作为社会发展观的衡量标准,以此判断社会发展的进步与否。社会生产力作为主要的发展指标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发展必须是综合的发展,全面的发展,而作为衡量发展的尺子也必须是多方面的。拉美国家也曾经辉煌过,也曾经以经济建设这一单一指标为指标,以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单一目的为目的,结果造成了畸形发展、断裂式发展。为了充分地发挥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外在的、形式的与阶段性的衡量指标的积极作用,必须认识到真正的衡量发展的指标应该是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过程与阶段的统一。“十六大”不容置疑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中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得三大差别得到逐步扭转,从而顺利地解决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就业机会等事情,让人民真正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以劳动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标准是与“十六大”提出的要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蓝图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新时期发展观既是以往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又是相伴“和谐社会”理念而提出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即要构建一个民主、法制、诚信、友爱与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是我们党关于我们基本价值、理想的一个定位。这一和谐社会理论的基石就是以人为本,即权为民所谋,利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和谐社会的实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由于看待发展的视角与衡量发展的标准的变化,为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而采取的社会管理形式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从古至今,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控制形式正在经历着由非人道到人道的发展过程,在其中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是适应新的发展观要求而进行的。大体上讲,这一进程是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向人的自由解放方向进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整个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发展不单单是经济发展,而应是“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如何适应人的自由解放这一基本理念而进行的社会控制是当前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社会控制形式作为发展观的第三个衡量标准,具有独特之处。它是社会发展在政治发展上的投射,是发展观的政治体现,也是最高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控制形式必须相应地予以提高,它就要求在政治建制与政治筹划中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此要做到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机制体制保障,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发展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追求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社会进步中的战略地位。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即务实、为民与清廉的政绩观。这种政绩观要求推进政治文明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变干部权力观为群众权利观,真正建立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的权利政治,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实际工作符合群众要求。经过革命与建设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最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积极性,“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彻底的理论要想说服人,就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此理论才能掌握群众,群众才能理解理论,理论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群众路线就是以人为本的路线,因此最能实践与推进当前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普及教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其核心部分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大力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4.

科学发展观篇6

[关键词]旗帜鲜明 科学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必将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报告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历史经验,重点突出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思想,进一步阐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军队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平发展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意蕴丰厚,思想深刻,富于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深化了“旗帜”所包含的基本意蕴

旗帜是用来引导方向、指引前程的。一般说来,人们是把有号召力、有代表性的思想、学说或理念比喻为旗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在始终强调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旗帜来高举,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也是在旗帜问题上的思维创新。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使我们的认识在“思想理论即旗帜”的基础上得以提升,使我们的观念在“思想理论为旗帜主要标志”的基点上得以升华,由此拓宽了我们认识旗帜问题的视野,深化了“旗帜”的基本内涵和丰富意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不仅坚持了将科学的思想理论奉为旗帜的认识和实践,更重要的是把“旗帜”问题纳入更宽阔的视野、置放于更高层次上予以科学把握和严肃对待,揭示出“旗帜”更深层次的内涵,呈现出“旗帜”更为完整的面貌。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定位的创新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定位的优势所在。它把“思想理论即旗帜”状态下隐含于“旗帜”之中的“实践道路”和“事业追求”的意蕴,以更加明确和外在的形态展示出来,使“旗帜”内含着的理论原则、实践道路、事业追求的多方面规定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中得以有机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以实践运动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反复强调、不断强化的;而以思想理论或理论体系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通过我们党分别提炼概括出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来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定位,使之由一般地被指称为一项伟大事业、伟大实践而被更多地注入了思想理论或理论体系的色彩,凸现了一项伟大事业、伟大实践之思维表达的理论意蕴。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二)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以“四个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

(一)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四个一定要”集中概括了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在新世纪新阶段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而强调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清形势和任务,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越是形势好,就越需要有忧患意识。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正确的看待形势,辩证的看待成绩,才能勇于直面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及时的改正错误,解决问题。

(二)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历史可以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之一。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我国现在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是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奋斗。

(三)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历史,就是一部埋头苦干、为民谋利的历史。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地提高业务素质,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根本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埋头苦干,不断地把所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去。

(四)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加强团结,顾全大局,首先要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这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根据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向全党提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因为党内的高度团结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下,一定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思考问题、决定问题和处理问题都要从大局出发,用大局检验,在大局下行动,为大局做贡献。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听从党的指挥,遵守党的纪律。

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就是要践行好“四个一定要”。按照报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继续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科学发展观篇7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就是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的立党为公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其首要内容和中心内容,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什么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发展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种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人类终究会发展,一切阻挡者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发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种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发展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称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就我国来说,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离不开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国家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各项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今后,从长远一点来说,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都要靠发展。因此说,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高度概括。

(三)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

这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既包括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括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全面发展就是社会各个方面都要发展,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统一。经济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条件;社会发展既包括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正义、司法公正、市场公平等,又包括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知识文化教育、从事生产活动的能力和本领、思想道德素质修养和人格品质的塑造等。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还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面向21世纪的发展,不是单一目标的发展,而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目标体系的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这就是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就是促进有关发展各系统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系统要素的优势和潜力,使每个发展要素满足其他发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体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人均公共产品的占有趋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权益趋于均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发挥;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便利;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地区之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地区之间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重要条件,着重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主要矛盾,不以牺牲社会发展为代价求得暂时的经济繁荣,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使人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过程,加快技术进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趋利避害,坚持开放的发展观,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进国内发展时考虑国际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时自觉地注重服务于国内发展和改革,实现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互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这也是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

统筹兼顾,就是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统筹兼顾工作。统筹就是兼顾,实质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各领域各地区的各种重大关系。“统筹”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历史变革。统筹是对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和总体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统”起来,不是要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不该干预的事情。统筹兼顾,首先是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兼顾,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兼顾,要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向再就业工程、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倾斜,向生态保护倾斜。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可持续的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出鲜明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本质。强调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强调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强调人口增加、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当代人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

二、需要正确把握和对待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看待发展与增长的关系,正确看待GDP不能把发展与增长混同起来。“发展”包括了“增长”,发展要以增长为基础和必要条件,但“增长”并不能代表“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就业、教育、文化、卫生、社会公平等更为广泛的方面。有人认为,应当把发展看作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的多维过程,提出发展=经济增长 社会变革的观点。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只有明显的量的增加,而没有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状况、政治经济体制、科技等明显的进步和质量的提高,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社会不平等、政治动荡。所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受到了普遍的批评。

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看待GDP。GDP是世界通用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在正常情况下,GDP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和社会财富的增加。GDP又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考虑GDP的增速和趋势等因素,决定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因此,GDP具有综合性强和简便易行的优点,对它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肯定。但是,以GDP作为重要综合性经济指标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是难以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结构,难以反映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也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合理性和社会公正性,不能反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情况。因此,如果单纯用GDP来评估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就容易导致一些地方不计代价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其质量、结构和效益,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上述问题相联系,我们必须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不能忽视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反对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理由,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和否定经济增长作用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取代其他社会目标发展和实现的倾向。

(二)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三高”必然是低效率。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继续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稳步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大力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企业规模效益和产品质量。加快企业的改革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社会环境。二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三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节约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以机制转换为动力,加快体制创新。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使企业成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价格,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三)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循环模式,努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方法,其实质是一种物耗和能耗量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友好型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清洁生产,将来还会进一步发展。发展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是一种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减量化是在生产投入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再使用是指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可循环是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排放无害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工业经济则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必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提上日程。为此,一要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利用一定的优惠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工艺、技术和产品。二是尽快研究制定促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以《节约能源法》为核心的、与配套法规、标准相协调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制定并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大力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四是加强取水用水的定额管理,抓好废水资源化利用,搞好高耗水工业和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节约和代替工业。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和支配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体现和保证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政绩观的基础和前提。在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政绩,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大力搞好经济建设,又要积极促进社会进步;既要推动城市建设,又要狠抓农村发展;既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又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适应协调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既要注重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速度和结构的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时,要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统筹兼顾。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这本身就是更大的政绩。这样创造的政绩,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政绩。

(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当前,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位”、“缺位”现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五个统筹”的思路,更好地履行职责。一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是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市场监管。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作用范围,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改进宏观调控方式,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四是加强民主、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要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自觉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科学发展观篇8

[关键词]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

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它以自发或自觉的态式存在着。中国的老字号同仁堂和瑞福祥正因为有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传承至今。但是,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时尚和热潮。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继人才、物质、资金、知识之后的第五大经营资源而备受企业重视。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科学权威和领导科学权威科特教授预言:未来十年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财富》杂志也曾指出: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胜出其他企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不断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凭借企业文化,使它们保持百年不衰。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理论初始阶段代表作,被称为“美国工商管理圣经”的《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比德斯就坦言,绝不再版这本书,因为“现在的境况和当时已经完全不同了”。在中国,企业文化理论虽然起步较晚,也是在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实行计划经济,所以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都共同宣扬“以厂为家”,而职工则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很少有个性的企业文化,而且这个时期的企业文化均处于自发阶段。直到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觉地企业文化建设才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但由于思想的局限,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更侧重管理,例如“以职工为本”、“管理出效益”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呈现出自己的特色,涌现出海尔、联想、宝钢等一批被世界认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现在,中国企业要想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必须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创建更加符合时代潮流,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企业文化,这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石,创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企业文化。

首先、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

温家宝说:“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曾庆红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所谓以人为本,首先强调人的主体性,也就是说人是世界上惟一具有主体性的动物,人可以根据需要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激发人的能动性。其次就是对人的尊重,人不是机器,而是有独立情感和个性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重视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关心、爱护、尊重每个个体,让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再次,强调个体的价值意义,每个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都会形成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通过劳动表现出来,以人为本就是创造机会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提供条件满足个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西方经济学者主张经济增长的模式靠4个因素:资本积累、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凡是优秀企业的经营都要建立在这4个轮子之上,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主张是有缺陷的,因为他缺少了人,知识经济也就是现代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对人的态度,没有了人才,一切将无从谈起。传统经济重资源,轻视人,而现代经济则重视人,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就是以员工为本。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管理更加人性化,“泰勒制”的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的管理,由于“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理论的出现,现代的管理更强调尊重,激励,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也不是上级和下级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而是团结、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相互尊重的关系。对人才的态度更加宽容,只要你有聪明才智,就给你最大的自由空间。二是在企业外部,以人为本就是以顾客为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要充分满足顾客的需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使顾客的自我尊重得到满足。“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真正将这种观念内化提升为企业文化,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次、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类对社会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它是人类以沉痛的代价换来的认识成果,而且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根据联合国组织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持续性原则即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持续性。第二、共同性原则,即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保护地球环境和自然资源。第三、公正性原则即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即要求代内公正也要求代际公正。针对目前我国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资源利用现状,现代企业文化应高瞻远瞩,立足人类整体利益,创建绿色生态型企业文化,使企业在谋划全局,制定发展战略、确定新产品开发方向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而且防治污染、回收资源、节约能源的绿色技术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企业文化不能与之保持一致,最终只会走下坡路,被时代抛弃,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欧美许多大企业都带头生产绿色产品,中国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科技,绿色科技要求绿色管理,绿色管理要求绿色文化,但我国的绿色文化远没有上升到企业价值观的高度,可持续发展也没有内化为企业的约束力,更没有成为企业职工的自发约束力。

再次、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另一重要原则,全面发展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整体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任何社会的进步,经济是基础,但是仅仅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真正进步,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协调发展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经济和政治、人与自然、国际和国内、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结构比较合理、速度和效益比较契合的良性运行状态。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体现全面协调发展,不能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惟一的目的,社会效益也是企业效益的一个重要砝码,体现社会效益的企业文化成为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这就要求企业文化重视利润目标又超越利润目标,注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建设,把企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的终极价值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效益的注重并不是相矛盾的,如诚信经营,反对欺诈、恶意重伤、诽谤等恶性竞争手段既是现代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又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在全社会倡导诚实、信用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的资助不但体现了企业的爱心和情操,更凸现出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这样的企业文化熏陶的员工自然会团结一心,努力向上,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上一篇:入团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