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诗范文

时间:2023-03-05 17:08:57

经典散文诗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散文诗纵论 新颖别致 情酣气畅

新著《散文诗美学》,依然是作者一如既往的情气充沛而纵横捭阖的纵论特点。这让我不禁想起20世纪意大利重要小说家之一的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为经典所下的12种定义。[1]尽管现在言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可成为经典为时尚早,因为这有待时间检验,但我以为它符合卡尔维诺为经典所下的12种定义的部分内容,如经典“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等。《散文诗美学》的“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以为,这主要表现在此著纵论散文诗,新颖别致,情酣气畅。具体则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发他人之未发:有高度

为文,发他人之未发,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如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名言“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2]以花为喻,强调为文要推陈出新,而有创见。而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名言“惟陈言之务去”[3]则明言写作时务必去陈言,也即强调了写作的独创性。论著的学术价值首先就在于发他人之未发,有创见。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以美学的站位,关注当下,注重思辨,此著语言精致,重在研究散文诗的自由精神与自足性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论著除了绪论与余论之外,共七章,虽然只有15万左右,但与某些数十万字乃至上百万字的论著相比并不逊色。因为《散文诗美学》能发他人之未发,其见解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散文诗美学,其研究对象广泛,包括美的形态、依据、本因、轨迹,美的发生、特征、意象、意境,美的结体、旋律,美的情感、思想、自由精神等。《散文诗美学》,未采用分门别类的、系统建构的教科书式的阐述,而以纵论性的形式开展,着重研究散文诗美学的核心问题――审美情感的发动与呈现,研究散文诗美学本体的最本质内涵――自由精神以及散文诗作者争取自由的精神自由,研究散文诗自足性的美学生态,研究散文诗的现实处境与生存状态,引领散文诗创作对于人类最为根本的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等。而在具体阐述上又时有创见,发他人之未发。比如绪论中对散文诗写作的阐述就他人之未发:“散文诗创作最要紧的是在于捍卫它的文体尊严,并不是要将散文诗写成诗歌,也不是要将它写成散文,而是写成散文诗自己。”此外,关于鲁迅《野草》的论述,关于散文诗“生命美学”的观点,关于文献建设的设想等,也都颇有创见,可谓发他人之未发。当代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在《致王志清》(此著代序)中充分肯定王志清散文诗研究有创见:“兄文中有许多卓见,将鲁迅传统,尤其是思想深度、象征性、‘难于直说’等提升到文体特征上立论,是创见。”这固然是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奖掖后学之语,却也道出了王志清散文诗研究有创见之实情。

二、判断准确到位:有深度

无论是论文,还是论著,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皆颇为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这是论文、论著具有理论深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学术价值大的要素之一。王志清深得个中三昧,在撰写《散文诗美学》时注重对论述对象的审美判断准确到位。无论是对散文诗整体特征的把握,还是对具体散文诗作家作品特色、艺术价值的评判,也无论是对散文诗价值取向、文体形态的阐述,还是对散文诗语言韵致的主张等,都达到了审美判断准确到位之要求,从而,显示出此论著理论的深度。我们从此论著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的评价等便能以一斑窥全豹。如第二章“《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变”的导论部分有如下阐述:“鲁迅以降……而在众多散文诗的名家俊彦中,假如只能推举一个杰出代表作为后鲁迅时代‘领衔’的话,我们则将目光毫不犹豫地投向了遗世独立的耿林莽……而从鲁迅到耿林莽,是两个里程碑,两面旗帜,而却是一个传统。精神拷问,生命追询,虑意现实,关注当下,这种悯情深度与精神向度,出以一种象征性曲笔的独语,形成了张力遒劲而诗性沉郁的基本风格。”这段阐述,既有对散文诗大家耿林莽创作地位的确定,又有对鲁迅与耿林莽散文诗异中有同、异曲同工的评判。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审美判断准确到位,而且在理论上具有相当的深度。

《散文诗美学》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理论上有深度,这与著者王志清有资本、有意识不无关系。其有资本来自博览群书,尤其是熟读了古今中外多种文学理论著作;也来自他理论与实践的自觉结合,散文诗创作与散文诗评论同步,古诗研究与新诗研究并行。这也就使他练就了“火眼金睛”,具有非同一般的艺术感受力与审美判断力。其有意识,也即王志清对审美判断准确到位,理论上有深度是有意而为之,是自觉的。

三、思辨考证结合:有力度

王志清是一名学者,具有学者的理论素养,文学研究擅长思辨。当代著名散文诗作家、批评家王幅明在此书序中如此评价王志清散文诗研究之特点:“《散文诗美学》的作者,无意构建一座系统严密的大厦,一如《心智场景》,依然是以论见长,每一章都属于美学的范畴,且前后内容环环相扣。”王幅明所言“以论见长”,也即我此处所说的擅长思辨。王志清的古诗论著《纵横论王维》、《盛唐生态诗学》等如此,当代文学论著也是如此,这本《散文诗美学》自然也不例外。读《散文诗美学》,我们为王志清超强的思辨力所折服,整本论著,纵横开阖,充满了理性思辨的色彩,而又因为美学体验的参与,显得深入浅出。更令人称道的是,此论著思辨与考证相结合,显示了著者扎实的治学功底,也使阐述更具力度,还让人们对王志清学术研究之特色有了新的认识:他不仅有思辨之擅长,也有考证之功夫。如第一章“中国散文诗的辉煌初发”,对鲁迅《野草》中文体的辨正,便既有考证,引用他人的观点,并就鲁迅《野草》中作品的写作时间、内容风格、文体特征等旁征博引;又有著者的充满情感色彩的思辨,如“《野草》是一个哲学的世界,是一个象征的世界,是一个‘散文诗’文体无法涵盖的诗性的世界。鲁迅没有按照文体划分而把‘文体杂乱’的文章集合起来,非但没有削弱《野草》思想和艺术的无穷魅力,而且其本身的‘突破’意义,则更强化了其高峰的意义和价值。《野草》是不是散文诗集丝毫不影响《野草》‘里程碑’式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等等。其中,思辨与考证有机结合,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酣畅淋漓,颇具论证力度,令人信服。

四、用语新颖别致:有美度

王志清是写作诗和散文诗的高手,属于学者型的诗人,诗人型的学者。或许是集诗人与学者于一身的缘故,他虽在大学文学院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身处学院,却与学院派有所不同。其论著具有学院派论著的规范性等,却无某些学院派论著语言枯燥乏味之弊病,而是用语新颖别致,不仅将所探讨的问题阐述透彻,而且使读者得到阅读之愉悦,获得艺术美之享受,也即论著本身具有美感度。这在《散文诗美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方面表现在章节的命名上,另一方面表现在论著的行文上。

《散文诗美学》的主体部分――七章的命名如下:“中国散文诗的辉煌初发”,“野草精神的脉象流变”,“颂歌牧歌的审美取向”,“自由天放的文体基质”,“真情本位的至诚书写”,“弹力无限的语言韵致”,“弥足珍贵的文献研究”。其命名都采用了偏正短语,除第一章多一字之外,其余六章字数相同,揭示了各章的中心论点,很精致,也很别致,具有语言的整齐美,尤其是大多数章名新颖,具有陌生感,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每个节名也都采用了与章命相同的语言结构,字数完全相同,具有语言的整齐美,而且用语大都新颖别致。如第三章“颂歌牧歌的审美取向”,共有三节,节名如下:“理性抉择的精神舞蹈”,“接通地气的情感节律”,“深婉明丽的语境经营”。这些节名,准确生动地揭示了各节的分论点,语言新颖别致,具有美感度。《散文诗美学》用语新颖别致,具有美度,由此可窥见一斑。

用语新颖别致,这在《散文诗美学》行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或者借助新颖别致的比喻。如“散文诗是一种超越狭隘的文体躯壳和文化视野而自由翱翔的艺术精灵”,这一新颖别致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散文诗“崇尚自由精神”特征。或者借助新颖别致的比拟。如“散文诗的自救,散文诗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以血性真情来灌注,别无再好的选择”,运用了新颖别致的拟人化手法,为治疗当下散文诗缺少血性真情这一弊病开出了独特的处方,也为散文诗“可持续发展”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方向。或者借助新颖别致的排比。如“语言是散文诗作家思想飞腾的翅膀,是散文诗作家抵达灵魂深处的竹筏,也是散文诗建构自由特质、实现自由意志的文本策略”,采用了新颖别致的排比(其中含有比喻),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散文诗自由基因中的要素――语言,也增强了文本的气势与感染力。或者借助饱含情感、新颖别致的议论。如:“其文章中极少纯粹写景,更不会把景与生命主题游离开来,文字和感受融合在一起,景物与情感融在一起,悲壮与震撼融在一起,死亡与永生融在一起,充分显示了散文诗文体自由也擅长写情的特点,诗人叙述的过程成为情感过滤的过程,成为灵魂净化的过程,成为民族精神提升的过程。”这一饱含情感的议论,新颖别致,将著名军旅作家王宗仁的散文诗内容与艺术特色准确生动地展示了出来,也将此著情酣气畅的特色充分地展示了出来。其实,《散文诗美学》行文新颖别致,不仅表现在上述方面,还表现在语言的多种组合上,从而,使全书具有鲜明的美感度,给人以艺术美之享受。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所述,王志清的《散文诗美学》,探讨散文诗美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突出,讨论的兴奋点在散文诗的审美发生与美学特质,不取讲义写法,不以体系建构,着眼当下,直面现实,在场言说,直奔主题,审美判断准确到位,思辨与考证有机结合,用语新颖别致,因而,其特色、价值具有多维度:有见解的高度,有理论的深度,有论证的力度,也有论著的美度。因而,此著成为当今散文诗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也必将在中国当代散文诗史乃至整个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卡尔维诺:经典12定义[M].光明日报,2005-7-6.

[2] 陆机.文赋[A]//张怀瑾.文赋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22.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2篇

中国散文诗在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中似乎于隐性地位。这说明社会还在等待着散文诗人们作出更大的努力。

为了纪念中国散文诗90年,我们组织了这次评选活动。我们的指导方针是:公正、公平、公开。本奖设立五个奖项,就是:

一、中国散文诗终生艺术成就奖

二、中国散文诗重大贡献奖

三、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奖

四、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

五、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理论集奖

第一项奖由组委会确定,第二、三、四、五项奖由评委会评定。

在评奖过程中,评奖办公室为评委会提供了150部作品集、理论集及有关资料,并提出推荐名单。五位评委根据自己的独立判断投票,最终以得票多少的顺序产生获奖者。

有些散文诗人的作品也很优秀,但因为没有新作品参评,因而错失了机会。这是一种缺憾。

散文诗不是散文也不是诗,散文诗既是散文又是诗,她是这二者美丽的混血儿(如王幅明先生所说),她具有独特的品格和专有的美质,她的本质是诗。她探求自然的神韵,揭示人生的奥秘时,具有她特殊的艺术条件。她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正在艰苦地、蓬勃地生长。散文诗之花必将在中华大地上开遍,在东亚大陆上建成一座伟大的、辉煌灿烂的中国散文诗的林苑!

这里,我代表评委们向所有获奖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祝贺!

同时,向全国所有散文诗作者和研究者致意,问候!祝他们写作成功!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3篇

许淇,1937年生于上海,1956年“支边”到内蒙古,从此扎根塞外草原,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版有散文诗集《城市意识流》、《词牌散文诗》,散文集《美的凝目》、《许淇随笔》,短篇小说集《疯了的太阳》等,共计300多万字。其散文诗成就显著,获中国散文诗90年代以来重要贡献奖。《文艺报》、《诗探索》、《诗刊》等均刊发过其作品的研究文章,《中国当代文学史纲》列专节评价。他曾获内蒙古“索伦嘎”一等奖、《人民日报》散文征文一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他毕业于苏州美专,曾师从林风眠、刘海粟、关良等艺术大家,书画作品被选入《中国当代作家书画作品集》、《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作博览》等画册,被收藏。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许淇的画》,另有《许淇国画小品》发行。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他“老艺术家杰出贡献奖”。他长期担任《散文诗》“世界名家作品赏析”的撰稿人,向读者推荐世界经典,从而做到“洋为中用”。他堪称融会古今中外的大师,主编过《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外国卷》、《中国散文诗大系・内蒙古卷》。他发表了《世界现代文学的新品种》一文,充分阐述了他的观点,也是“散文诗是独立文体”倡导者之一。

我家常年订阅湖南益阳全国第一本散文诗专刊《散文诗》。还记得,2007年上半月第十期中法国让・季奥诺的《泉之泪》,“许淇赏析文”中的一段话:“散文诗《泉之泪》,是以牧歌笔调描绘的自然和神的双重世界。自然是美好的;他笔下诸神具有人的感情和人的弱点。每一小节文字高度简约,富单纯之美。大神宙斯要当牛倌,女神阿耳忒弥斯是个农夫……荒诞和真实交叉在一起,于单纯中见繁复,繁复中见统一。”这段话既是赏析又是他自己的散文诗观。对世界散文诗名作的介绍,他耗费不少心血。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我也写几句。某日,听人说许老将来鄂尔多斯,我慕名前往拜访。他给人和蔼、幽默、博学之感。在谈散文诗时,许淇说:“散文诗的语言形式,不同于诗、散文和小说,它的自由度更强,它有自己旋律结构和内在的音乐节奏,它可分行也可不分行,长句连排,突出切分短句,长短交错,繁复和简洁转换合成,错落有致。”此番指点,使我后来的写作受益匪浅。

我有幸到包头采访许老。他的寓所是80年代建筑的旧楼的一个单元,他已居住了整整30个年头。他的书斋命名为“淇竹斋”,壁间悬挂一幅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罗阿的复作《但丁的渡舟》,是在1992年许淇花费两个月时间临摹的作品。原作在法国卢浮宫。作品描写罗马诗人维吉尔引领意大利诗人但丁,坐小船游历地狱时经过忘川,冤魂趴在船头渴望超度。许淇因为早年学画,到欧洲游历时,在卢浮宫拍摄原作,又根据复制品临摹。“淇竹斋”除此画外,其余都是藏书,书架顶到天花板。蓄养的龟背竹已经相伴20年,绿意盎然。许淇的书桌置于书与画与叶的中央。一种“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的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出版的散文五花八门,数以万计,这个奖呀,那个奖呀,像泡沫经济,最终会被时间遗忘。许淇是低调的,坚守在边远地区,终其一生,追求艺术之美,他所在的内蒙古,如北方森林里的木刻楞、草原上的蒙古包、前后套老乡的热炕头,都有他创作的身影,他虽生在江南,但他透过这些特色的地域景观主写人生,内心的体验,对大自然,对生态环保,对生老病死――人的终极关怀乃至天地宇宙,他从5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他在散文诗创作中投以唯美的神情凝视,对语言的精雕细刻,和内涵的把握,文字趋向诗意的追求。除散文诗外,许淇的散文极为出色。他的散文画面感强,对人、景、物的动态描写,和借于色彩的摹绘,使作品有着诗的韵美。他的代表作散文《追赶马群》笔势凝重,富有情韵,奔走,体验,感悟,身体完成,心灵完成,再交给语言呈现出诗的节奏美,可谓散文中的大餐、美餐!有人说《你不可不读董桥》,我们这里要说你不可不读许淇的散文。为什么要读呢?

一、许淇的散文不是书斋的产物,不是空穴来风,奉命写作,而是有深度的生活底蕴。森林、草原、大漠、自然和人生是他灵感的源泉,加上中西文化姊妹艺术的广博学养,使他的散文具有独特魅力。他在一篇散文《守望我的篝火》中写道:“我是一名守望着。守望着的并非什么稀世珍藏,或什么薪火相传的悠久传统。守望着的仅仅是我在大草原自己点燃的一堆篝火。”散文《跟着我,到森林里去》:“当你的嘴唇被西北的风沙吹得焦枯,被太阳晒得爆裂惨白,因五内皆焚使你的眼睛冒火发红,活像个剪径的强徒,你最好借一匹鄂伦春山马立刻到林子里去,让那包蕴世界的寂静的绿抚慰你的痛苦……你忽然闻到一股呛鼻的长年浸泡在水里的青草味,那气味使你沉醉,你循诱惑寻觅,拨开树影斑驳的乱草,你发现了埋在草根底下的经露的山涧,如同发现暗藏的金矿,你的欣喜不可名状。”游目骋怀,情思悠远,意蕴丰富,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的旷古幽深,神奇多变,宁静自然。散文《草原的精灵》一文写出马的习性。俗语说马不吃夜草不肥,马是站着睡的。最精彩的片断是早春三月,骒马“起骒”、“反群”、“恋爱”、“婚配”。从蒙古马,伊犁马,呼伦贝尔的三河马,产于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界的河曲马特征习性,写到牧马人相当精彩的相马术。字里行间蕴涵了深广的理性哲思。《春天乘着马车来》、《鹿的眼睛》、《追赶马群》、《满洲里的中秋节》、《车马大店》等篇什俯瞰草原,以作家的人文学养、理智心智和地域文化的滋养为动力,将草原上最平凡的人和事,吐绽出迷人的光芒,给人一种淡远与浓艳相见的诗情画意。

二、许淇并不是纯客观地临摹,而是“思想知觉化”,他笔下的人生百态蕴含深刻的哲理,均经过内心体验得以剥茧抽丝暗示呈现出来。许老爱那片草原,对草原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爱,许老用一支奇妙的笔描绘草原上的人们,如散文《两姐妹》、《尼尔基》、《灯妈妈》、《歌手》、《琴手》、《七姊妹》,他们如小草,朴实无华。他们的命运如额尔古纳河一样委婉曲折。细细品读这些文章,鲜活了草原上这些人们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没有半点夸饰,将本真人性光芒呈现出来,令人像在草原的怀抱里,听一首意味深长的长调。

三、许淇年将耄耋,终其一生在散文语言上下功夫,他继承中国古诗词的意境和语言,又和五四新文学传统接轨,但不忘别出新颖,突破陈套。用鲁迅先生所说的越轨的别致,去炼字,炼句,适当吸取现代文学“象征通感”和意识流的表现方法,而不破坏母语的纯洁性,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细心的读者会拼出许淇的散文修辞的妙句,对形容词、动词的独到应用,俯拾皆是,具有音乐性,绘画性。他的脍炙人口的篇章,入选各种选本,如《美的凝目》曾选入江苏高中语文阅读课本,还有《湖上札记》选入《中国新文选大系――儿童文学散文卷》,另有散文《废园》选入《中国新文选大系――散文卷》,所有的选本都成为阅读经典。

许淇,词牌散文诗的开拓者。

深孚众望的大家许淇“让古典和现代碰撞,水融天衣无缝地寻找现代世界和民族传统的契合点”。这便是许淇的艺术野心。在今天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国际视野中,许淇用自己的感悟努力寻求传统精神新的建构,使散文诗这种外来形式,注入中国的灵魂和血液。

《词牌散文诗百阕》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朵奇葩,一曲天籁之音,她美轮美奂,散发出的气息,令人一读而喜,二读而叹,再读而醉。

许淇深谙词牌之美境,他的“词牌散文诗”以词牌为题,以娴熟、洗练发掘诗意既表现古典韵味又注入现代精神。阅读许淇的词牌散文诗,处处闪烁着意境的光芒。许老说:“每一‘词牌’一句话几个字,字与字的搭配,产生绝妙的意境,将汉语的美发挥到极致。譬如词牌‘明月遂人来’不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么?‘沁园春’,春天的园林名沁园,沁人心脾,湿润烟雨春沁醉,三个字组合,便可联想到具有古典韵致的饶有诗趣的境界。”的确,品读《南歌子》古镇的青石板路,缠绵悱恻的苏州评弹,雨中的脚划乌篷船,二胡凄凉的私语,那是一幅多彩的烟雨江南的三维画卷。

他对传统和世界的双重拓展上,现实意象与古典词牌虚实相合上,是如何处理的呢?如《一剪梅》,你可以领略绮丽的梅海,你的思绪穿梭现实与历史间,梅妃的“梅花妆”,还有那 “梅妻鹤子”的林和靖让你的情思跌宕中激越波荡。只有饱读诗书,胸藏万卷,学养广博精深,才会信手拈来,达到出神入化之境。

散文诗“新变”艺术美学上有所突破。如《自度曲》意境更阔大,寥寥数语,韵味却不薄,且涉笔言怀感彩十分强烈。情真了,即使景中也含强烈的主观色彩,也不失其景真。

著名的军旅诗人柯原说:“以词牌为题从事散文诗创作,此举本身就是一种颇为大胆的尝试,要在努力研究与继承中国古代词作精华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的发挥,这是一种颇不易掌握的艺术探索――焊接古典美与现代的艺术探索。”(《古典美与现代意识的结晶――读许淇〈词牌散文诗〉》)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4篇

以前,我们总是将海燕的形象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做政治意义上的解读,也就是说海燕的形象总是牢牢地固定在政治背景的方框内,理所当然,海燕就以一个无产阶级先驱者的形象展现在广大学生和读者的面前。这是因为文学的使命和作用决定了它所塑造的形象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必须要为其政治服务的。《海燕》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而当学生去了解、认识、熟知在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下诞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文学形象,这便是对历史的还原和尊重了。这是无需争辩的。

然而人们对于某个文学形象的解读又可以是多元的,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却又是原作者们所始料未及的。这是因为广大的读者可以在理解某个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做出合乎大众情理而又合乎个人意愿的崭新解读,也就是说读者可以有再创造的权利和自由。这也是无需争辩的。

《海燕》这首著名的散文诗写于1901年。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结合中国社会广大初中生的生活环境与现状,从人生意义的角度来解读海燕这一文学形象,似乎有着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将使得海燕这一文学经典形象再一次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生命的旅途绝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遭遇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风险和灾难。面对这些风险和灾难,我们将坚持什么立场,抱定什么态度,如何去化解,如何去适应。假如我们撇去海燕形象上的那道政治方框,换上“人生的意义”这道方框,所有问题不都会在海燕这一文学形象中受到启发吗?而海燕的形象也就赋予了当今时代新的内涵:海燕在迎接人生这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高昂的姿态,那种满腔的激情,那种乐观的态度,那种无畏的精神,岂不正是当今社会那些在“421”家庭中诞生,在两代人的双重呵护与宠爱中成长,在蜜罐中泡大的众多独生子女的初中学生所欠缺且需要的“精神食粮”吗?

循着这样一条探究思路去解读文本组织教学,想必一定不会有损于海燕这一经典文学形象,也丝毫不会减少《海燕》这篇经典散文诗的文学魅力吧。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5篇

一、平凡的题材

刘毅生活的地方,是贵州高原的一个县城。这样的地域环境和人文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涉及领域,决定了他不得不把关注的重点锁定在我们“乡土”的那些平凡而又可亲可敬的乡间物事。纵观刘毅的散文诗作品,不难看出他写作的题材主要分为几类:一是农村物什,如《裸根》《藤蔓》《树桩》《行吟青龙河》等;二是乡间人事,如《书记》《扫雪的老人》《村路》等。这样的物事一旦进入诗歌,毫无疑问会给我们一种不可抵挡的亲近感,基本上不存在阅读之初“心理上的隔阂”,很容易让读者非常自然地就进入诗人营造的艺术空间,开始审美的浪漫之旅。

二、朴实的语言

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波特莱尔说:诗歌是“灵魂的抒情性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这里,诗人给诗歌下了一个华丽非凡、光彩照人的定义。他的这句话一直被学者、专家们广为引用。的确,这个定义非常精当地概括出了诗歌写作的至高境界。但是,我们也不排除很多诗人因为对这个定义的崇拜而从此给创作戴上了一个难卸下的枷锁。于是创作时,纷纷开始“扭断语言的脖子”,“戴着镣铐跳舞”,于是原本应该写得很好的诗歌写成了很丑的诗歌了。恕我直言,60后、70年后的诗人大多有过相关的经历,刘毅肯定也是如此。但是不难看出,刘毅没有陷入那个泥潭,而是潇洒地走了出来,以一颗坦诚的心,怀着一份真诚的爱,走进了“平民”的内心。翻开刘毅的诗歌,这个观点就可以得到证实。在刘毅的诗歌中,很难发现一个生辟的词语或者句子。而且,每一首诗,从头到尾,都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架势。读完刘毅的诗,我们总是感觉有一个朋友面带微笑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满脸慈祥,让人倍感温暖。

三、平民的情感

情感的平民化自古以来就是文艺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历代名家大多深谙此道。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以及现当代经典诗词就可见一斑。那么平民化的情感有何特征呢?著名诗人、批评家王志清先生在其文章《为真情招魂:散文诗最好方式的自救》里有一段论述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即“平民化情感所以为真情的最基本元素之一,是因为这种情感超越了个人美感体验范围而获得了最为普遍的美学意义,是在情感上表达了平民意愿而又最能为平民所接受的一种深刻同情和人性关怀。”在此,志清先生给“平民化情感”提出了三个要素:一是超越了个人美感体验范围而获得了最为普遍的美学意义;二是表达了平民意愿而又最能为平民所接受;三是深刻同情和人性关怀。如果拿着这个标准去检验刘毅的散文诗,我们会发现刘毅的散文诗大都符合这个标准,比如《灯光》:

“大雪封山,全镇停电。

一粒如豆的灯光从镇政府透射出来,尽管很微弱,但使人不再感到寒夜的沉寂。

书记、镇长们围炉开会,商讨如何使这个冬季暖和起来。

哪缺衣,哪户断粮,低保户、五保户如何过冬……成了党委会的核心内容。

心动不如行动。

于是,在通往山乡的那逶迤蜿蜒的山乡小路上,闪烁着一粒粒灿如星星的手电光亮……”

显然,这首诗写的是某镇党委政府对一场雪凝灾害的处置工作。诗歌篇幅很短,却将政府关注民生这一当今社会热点表达得十分充分,也不动声色地抒发了诗人对“书记、镇长们”的赞美之情。读之,我们的心灵也自然会被震动,使人对“书记、镇长们”由然而生敬意。楹稳绱耍恳蛭诗人的感情非常“平民化”。首先,诗歌所写的题材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题材,因而获得了“最为普遍的美学意义”;其次,“大雪封山,全镇停电”暗示这首诗中的“平民意愿”即温、饱;“书记、镇长们围炉开会,商讨如何使这个冬季暖和起来”是“最能为平民所接受”的愿望;最后,“心动不如行动∥于是,在通往山乡的那逶迤蜿蜒的山乡小路上,闪烁着一粒粒灿如星星的手电光亮……”体现了诗人“深刻同情和人性关怀”。所以读这首散文诗,我们会被诗人不声不响地打动。一定程度而言,此诗可算当今散文诗“平民化”写作的一个典型例子。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意象;意境;表现;约定俗成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散文诗。散文诗是用散文式的语言来表现诗意的一种自由体诗,正因为兼具了两种文体的特点,作者的情感、气质、趣味就能更好地通过许多意象及构思传递出来,而散文诗的意境也随之而生成。

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类文章接触得不多,学习理解不是很到位,主要表现为意象把握不准,意境领悟不深,情感捕捉不透。

散文诗的意境美是通过散文诗中的词语表示为景、物、事等意象,组合成整个生活场景,通过这个生活场景或表现为崇高,或表现为优美,或表现为悲,或表现为喜,使人产生精神愉悦的美感。简言之,这种愉悦便为一种美。当然,作为散文诗的意境之美,并非如此简单就能创造出来的,比如花草树木、山石泉流、亭台轩榭组成格调别致的风景一样,并非随意堆砌就能成为风景。散文诗意象组合构思出意境美也是方式各异,但都是有章可循的。

一、 从表现方式上看,多用并置、对比等方式

所谓并置,即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并列,共同组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意境。如《海燕》一文中,由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组意象群共同构思了一幅乌云压境、令人窒息、闪电如剑令人心寒,雷声轰隆使人颤栗,狂风怒吼使人畏缩的场景。意象由远到近,由视觉到听觉,由听觉到触觉,更显示出意境的丰富和立体。这些意象并置出黑暗、压抑、紧张的氛围,揭示出反革命势力的猖獗,也点明了海燕所处的险恶环境,烘托出海燕战斗的雄姿,作者情感随之起伏。《雷电颂》中,分别由浩浩荡荡的洞庭湖、滚滚不绝的长江水、翻波涌浪的东海等意象并置,集中展示出宽大而壮观的场面,表现出屈原对广大人民的热爱与挂牵。

所谓对比是同一组合中两个或多个意象对比因而使得散文诗的意象更为深刻的方式。如鲁迅的《雪》一文的前半部分以血红的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腊梅花、雪下冷绿的杂草来描绘出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幅“冬花雪野”图中,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与这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散文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却用粗犷之笔绘“朔方雪花”如粉、如沙,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营造出萧条、恶劣的意境。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但对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独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雪。课文的意象构思围绕南方和北方的雪对比展开,雪的形象是诗人往昔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升腾着的朔方雪更是鲁迅先生的精魂――独立与张扬。

《海燕》一文中通过塑造对暴风雨充满恐惧的海鸥,被轰隆雷声吓坏了的海鸭,畏缩起身子藏在崖岸下的企鹅这组意象揭示这些海鸟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这正是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的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的真实写照,这组意象与海燕对比,烘托出海燕勇敢、执着、不畏的战斗精神。

二、意象一般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

意象的组合构思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审美意识活动,所以在组合建构时,要注意这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在创造意境后,读者才不会出现他解或误解。正如冰心散文诗中有很多的云、霞、星、光、月、影、风、荷等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美的、善的和欢乐的象征。这些意象既可以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这些外在的“美”与作品主题的“爱”在价值上是统一的。正因为这些“美”与“爱”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就构成了冰心那颗冰清玉洁的“散文心”。大家欣赏冰心的散文诗时就很注重去分析这些丰富的意象,捕捉到冰心对大自然的那份独特的感悟。

这些经典的意象逐渐成为约定俗成。本单元散文诗中的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浪花海燕等这些意象在长期的使用中都是营造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意境的常用要素。如《海燕》中的“大海”这个意象,在使用过程中就具有力量、大气之色彩,使人仿佛置身于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

巴金散文中也常有“日”“月”“星”“灯”等意象。这是一组能代表发着光和热,能给人们温暖和光明的意象群。这种创作中某些同类近似的意象和意境不断有意反复就构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意义,在古今中外某些文学大师身上也是司空见惯的带规律的文学现象。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7篇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字之缘,所以,在得知慧骐学长的散文集即将付梓时,便忍不住想说几句早就想表达的胸臆。

文章的题目出自于苏轼《与侄书》:“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

王慧骐的近作和他早年时期的散文诗及诗歌的创作,便给人这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印象:其实不是平淡,乃是作家在饱经了世事与沧桑之后,心性淡定、从容的大度与大气。后来,在我的大学恩师吴周文的笔下,也出现了类似评价王慧骐散文的句子。(见吴周文《请饮一杯温馨的酒》,《中国散文评论》2008年第4期》)足见王慧骐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一种事实,也是文学界的一种共识。

王慧骐出道时,是一个敏锐而敏感的诗人,触目所见的物事,都能引发出他的诗情,并演绎出一首首一篇篇激情洋溢的诗文。

年轻时的王慧骐,是一个在诗歌与散文诗方面颇有建树与造诣的作家,激情洋溢,诗情勃发。可谓影响了一代人的审美价值观。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仍然存在。《我们上路了》一诗,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科书中,便是明证。他的那些诗歌与散文诗,满溢着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理想的憧憬。可以说,当时的王慧骐,与柯蓝、郭风、耿林莽、楼肇明、王尔碑、许淇、李耕、那家伦、王中才、桂兴华等人,共同构画出了散文诗灿烂的文学星空。

在众多的散文诗家中,青春叙事,无疑是王慧骐散文诗创作的重要标志。《十七岁的天空》、《潇潇洒洒二十岁》等作品集,直接以青春的年龄入题,浓墨重彩地抒写着青春的张扬、高蹈。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王慧骐在众多散文诗名家中独树一帜,令人难忘。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现象,即便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技术主义、实验主义冠绝一时、甚嚣尘上之时,王慧骐和赵丽宏等人却是难得的以“本色”见长而立足的作家。他们在写作技巧与写作风格上,完全不同于小说界里引人瞩目的先锋小说和诗歌界的崛起的诗群等实验主义诗歌创作,而是以一种难得的“本色”立足文坛,并形成广泛的影响。

这可能正是王慧骐继散文诗创作之后会发生一个巨大嬗变的根本原因。

散文诗之后的写作,王慧骐主要涉笔散文领域,且在这一领域里又向我们捧出了多部新作,而即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雪落夜归人》则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部。

如果说由散文诗而散文是一种变异,那么,在王慧骐这里,变异之中有一个似乎凝然不动的主题,则是时间。王慧骐的散文写作,无论是指向亲情、友情、爱情,其实都是时间这一主题下的情感叙事。而时间叙事,则与王慧骐的散文诗中青春叙事巧妙地榫接,共同构成了王慧骐创作的丰富内涵。

当然,几乎所有的作家,都会在“时间”这一文学母题下流连忘返、迷恋不已。

其实,王慧骐无意于时间主题的打造。然而,在他由形而上转为形而下,由青春叙事的诗情画意转向时间叙事流下的家长里短、亲情友情、生老病死等极富悲悯情怀的生活叙事,由张扬、高蹈的诗性叙事风格转向接地、返朴乃至有意趋于平淡的写作风格,都无不打上了时间的烙印。人们知道,唯有文学才可以与时间抗衡。王慧骐的散文,不经意间具有了这样的时间意义。在时间主题的轮廓下,一切都是以时间流驱动着感情的变化。如《拥抱母亲》、《伴妻闯关》、《雪落夜归人》、《怀念恩宁》、《祖父》等篇什,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雪落夜归人》当然更不用说了,题目中已经有了时间的印记,即便是《扬州包子》这类典型的风物纪事类的文章、“西塘”系列的悠游之作,也都有了时间的痕迹,让人掩卷之后仍然思绪飞扬。

像《伴妻闯关》里的时间线索,甚至细腻到几时几分,而时间跨度之大,则又拉伸出了二十多年的人生时空。

海德格尔说过,世界在时间性中到场。正是凭借对暗淡了又重新发出光泽的时间的审视,一切过去的物事与情感,才具有了文学的色泽。文学是对时间的抗拒,文学是对遗忘的抗拒,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命题。

华兹华斯有一个至今仍极受重视的诗学概念,他认为诗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lity)。人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忙碌着各种事务。特别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多事人生,让很多人与事迅速成为过去。但对于诗家与作家而言,逝去的岁月如同一张张底片堆积在记忆的暗室里。诗人所以是诗人,在于他对光阴的流逝比一般人更加敏感。这样来论定王慧骐这样一个从诗人转向散文的作家,可能也就更加贴切。毫无疑问,作为诗人的王慧骐,对时间的敏锐与敏感,我们只要约略读一读他的几篇作品就能充分感知到。

豪・路・博尔赫斯曾说:“时间是唯一重要的。”“我们不可能摆脱时间。”时间是作家的存在方式之一,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人存在于时间之中,时间也成了人存在的一种体现和表征。现代小说理论家福斯特曾说:“……没有哪部小说是不谈时间的。”其实,这样的理论,用在散文中同样成立。当然,在小说界,《追忆似水年华》已经成为已逝时间再现的经典,普鲁斯特式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种时间的经典方式。王慧骐的散文,我们其实也可以说,大多是散文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只不过,在经营与构思上,散文并不需要小说那种体系。然而,《追忆似水年华》的庞大、深沉、幽婉,在王慧骐这里也全部得到了体现。这么多年来,王慧骐捧出了很多散文作品,笔触所至,有凡夫俗子的家长里短,也有政界商场的名士风流,有文人墨客,也有市井小民,有夫妻情深、人之大伦,也有亲朋好友间的感情短章,有花草虫鱼,也有山川风物……这些洋洋大观,构成了一个唯美的王慧骐散文世界。当然,散文有散文的灵便,这确实是散文的取巧之处。然而,时间的积淀、情感的方式,并不因为形式的方便而淡化、弱化,艺术的品质,也并不因为体裁之不同而有高下之别。

统观王慧骐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到,王慧骐的写作由过去的开放转向内敛、敞亮转向心灵、激情转向沉郁……

这一切,便构成王慧骐散文的唯美世界。

这一切,最大的归因,乃是时间。

时间主题,根据海德格尔的理论,“烦”的本己性基础就是时间性,时间性显示为本真的烦的意义,时间性使得生存性、事实性和沉沦的统一成为可能并从根本上构成“烦”的整体结构。

海德格尔把人的全部存在状态归结为“烦”(Sorge)。其实,我们以这样的理论观照王慧骐的散文,也即会发现,王慧骐的笔下,未尝不是这种存在状态的“烦”。这一点,恩师吴周文已经论及,谓为大悲大悯的情怀。即便是“西塘”系列,也不过是“浮生偷得半日闲”的“烦”余生活。所以,我们说,王慧骐的散文,也同样揭示着存在与时间的关系。而在这样的关系观照下,我们论定王慧骐写作的三大嬗变:

由形而上转为形而下;

由青春叙事的诗情画意转向时间叙事流下的家长里短、亲情友情、生老病死等极富悲悯情怀的生活叙事;

由张扬、高蹈的叙事风格转向接地、返朴乃至有意趋于平淡的写作风格。

也即我上文讲到的:王慧骐的写作呈现出一种由开放转向内敛、由敞亮转向心灵、由激情转向沉郁。

王慧骐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作家,在文学世界里,他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文学之外,我们通过他的散文也深知,他又有一个自足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怀着一种纯粹的文学之心,既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文学,更不需要向文学展示自身的凡俗。所以,他能够既涉笔于大开大合的风云际会、波诡云谲,也能着墨于历史角落的人生悲欢、凡人琐事。正是基于这样的“慧眼”、“慧心”,王慧骐能够以敏锐、独到与开放的手法写出他笔下的人间情怀。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8篇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风格纤细华丽,想象丰富多彩,不仅在俄罗斯文学中堪称精美雅致的典范,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赢得广泛的赞誉。他的诗“像用阿特洛普的剪刀裁剪过的一样”[1]细致精美。对经典名篇,我们不仅要注重文章光鲜亮丽的表象特征,更要深入挖掘文本的主题思想,认真分析意象的文化内涵。对于译作,尤其需要从文化背景、作者经历和创作风格等方面仔细辨析,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其中《蔚蓝的王国》入选了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教参》对文章主题思想,提出四种不同理解:“表达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歌颂爱情的美好以及表达岁月己逝的人生感慨。”[2]对主要意象,比如大海,解读为“充满了幸福的爱情的海”。[3]这样的分析仅局限于具体文本,难免浮光掠影,无法正确领会作者的真实意图。

首先,这首散文诗的主题与写作背景密切相关。

与文中随心所欲的仙境截然相反,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却创作在远离故国的巴黎郊外。而屠格涅夫本人当时也是孑然一身,老病无依。他在信中写道:“至于我的病……无论如何我是被它无限期地困在这里了”,“这种讨厌的病叫做心绞痛,医学教科书上说,属于不治之症的一种。这我可以凭亲身经验证实。其实,我对它已完全能容忍了。只有一件事在折磨着我,使我感到非常痛苦,就是我大概再也看不到俄国了!”[4]

可见,屠格涅夫对故土的眷恋,是深入骨髓的。不仅如此,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还表现为强烈的民族使命意识。自从988年东正教赋予俄罗斯上帝选民的“神人族”特权之后,1452年拜占庭的陷落,更使俄罗斯明确了建立莫斯科第三罗马帝国的神圣使命。1835年,西方派思想家恰达耶夫提出,上帝把俄罗斯创造得如此伟大,因此俄罗斯绝不能成为利己主义者,在民族利益之上,上帝还把全人类的利益托付给了俄罗斯。而作为西方派的重要代表,屠格涅夫对此深信不疑,他认为:“我们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居于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位置”[5]。作为一名爱国作家,这种深入骨髓的使命意识又升华成对俄罗斯语言的无比热爱。他在散文诗《俄罗斯语言》中感叹道:“哦,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和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啊!只有你给予了我以援助和支持……这样的一种语言不赐予一个伟大的民族,那也是难以令人置信的!”[6]

此外,作者的世袭贵族身份,又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民族使命意识。“因为俄国的贵族阶级……不能而且极不应该违背本国人民的历史”[7],所以必须“向祖国庄严地作出毕生为真理服务的保证……我们的兄弟俄国农民们,有权利希望得到他们的比较有文化的同胞们的积极的热心的帮助”[8]。同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称号,更使他感到责任重大,因为“自由主义者……意味着反对一切黑暗的和压迫人民的东西,意味着对科学和教育的尊重,对诗歌和艺术的热爱,还有——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对尚处于农奴制压迫下需要得到自己的幸运的儿子们大力帮助的人民的热爱。”[9]

远离故土,对祖国无尽的爱,以及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使屠格涅夫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从事文学创作。然而,政治的迫害、疾病的痛苦迫使他不得不远离了“即使空气也充满了思想”[10]的俄罗斯。从俄罗斯东正教的文化传统角度来说,苦难不是外在的惩罚,而是心灵的内在需求,是灵魂获得救赎的必经之路。“不失去自己的灵魂,就不能拯救自己的灵魂;不背负自己的十字架,就不能进入天国。”[11]在这样的双重痛苦中,写作便成为一种“拯救灵魂”的事业。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也就是个人灵魂的救赎之旅。

因此,只有了解俄罗斯的文化精髓,并结合东正教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题。它既包含作者面对死亡时对彼岸天堂的憧憬,也体现了被救赎者历经苦难即将解脱时的愉悦。苦难不是对罪孽深重者的惩罚,而是对虔诚教徒的洗礼。对信仰始终不渝的屠格涅夫,在饱受生活的磨难之后,终于可以带着一颗纯净的心,坦然接受上帝的召唤。

其次,为了准确解读作者笔下奇妙意象的深刻含义,我们还应该全面理解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作品特点。

具体来说,他的作品具备这样两个特征:第一,屠格涅夫特别注重形象思维,他曾说:“甚至抽象概念在我的脑海中也以具体画面的形式出现。而且,只有当我能够使我的思想变成这样的画面形象时,我才完全掌握了思想本身。”[12]第二,屠格涅夫的作品善于从生活中升华哲理,从传统中汲取素材。在他的晚年作品《散文诗》的开头《致读者》中,他这样写道:“我的友好的读者,请不要一口气读完这些散文诗……你要零星地读……其中有的篇节,或许会在你心中唤起点什么来的。”[13]在他笔下,即使是麻雀,鸽子,甚至一个梦境,无不充满哲理。对于译文的文本解读,要格外重视作者的文化视角,以免望文生义。下面拟就《蔚蓝的王国》中几个意象的理解,做一简单剖析。

例一:梦境——真实的寄托

梦境在屠格涅夫的许多散文诗里反复出现,《蔚蓝的王国》首尾都出现这样的句子:“我看见过你……,在梦中”,强调这次远航是“到那个没有一个旅行者回来的国度去”[14]。可见,这是一次心灵之旅,一次梦之旅。他对梦中世界的描写,甚至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梦境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寄托着作者真实的情感。从俄罗斯文化的角度来看,不是因为梦境太真实,而是因为真实的世界太虚幻。和其他基督教派相比,东正教更强调末世观念,认为注定要毁灭的尘世只不过是暂时的存在。只有尘世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以及人类之间的兄弟之爱,才是天国和上帝的投影,才是真正永恒的真实存在。所以,梦境成为屠格涅夫非常自然的文学表现方式,象征着比真实世界更真实的存在。

例二:大海——神圣的力量

水在圣经中是神圣力量的象征。对沙漠中干渴的以色列人,上帝用水赐予祝福;对尘世中腐败的社会,上帝用大洪水施以惩戒;先知施洗者约翰用水给圣子洗礼;弗拉基米尔大公把众人赶进第聂伯河,给俄罗斯受洗。所以,在俄罗斯的文化背景下,只有通过象征神圣的超自然力量的大海,才能到达彼岸的天堂,这是基督教徒、尤其是东正教徒常见的想法,不完全是虚构或象征。

例三、女人的声音——艺术女神的眷顾

课文中这样描绘海上奇妙的幻境,“……其中仿佛有女人的声音……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教参据此将主要意象解释为“充满幸福的爱情的海”。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完全脱离了屠格涅夫的创作风格和东正教文化背景。俄语的语法不像汉语那样简炼,因此译文解读不可以大而化之。原文中女子和声音都是复数(Женскиеголоса)。从表达的效果来看,如果是单数,那么意象是“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如果是复数,则是“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前者是平常人对爱情近似虚幻的追求,而后者则是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与奇妙想象的完美结合,两者差异很大。

对照屠格涅夫同年12月创作的《神女》,两篇散文诗对女神的描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之所以用复数,其实是指希腊神话中的诸位山林沼泽女神,而主管诗歌的缪斯女神,正是其中万众瞩目的那一位。在西方古典文学正在谢幕的十九世纪,大多数西方作家,仍然把诗歌看作文学的最高成就。屠格涅夫也曾叹息,多年苦功,终究未获缪斯女神的青睐。因此,与其将作者在《蔚蓝王国》中对神秘女性的生动描写理解为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不如说老病无依的诗人在垂暮之年对诗歌成就的企盼。

对“любви”一词的解读也与此相关。不管在东正教传统的俄罗斯文化里,还是在整个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上帝对信众的爱,与世俗的爱情,都用同一个词表示。但是现代汉语中“爱”和“爱情”的差别却非常大,这是所有译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容易产生误读。联系上文,此处的“爱”既是理想世界中艺术女神的青睐,又是上帝赐予的无上恩泽,和世俗的爱情没有必然联系。

总之,《蔚蓝的王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眺望俄罗斯文化的窗户,语言大师屠格涅夫不仅以他奇特的想象,唯美的意境带给我们不同寻常的审美愉悦,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入了解异国文化的契机。我们只有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风格,尊重作品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准确把握文中意境的深刻意义,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经典美文与语文课堂读写教学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5060434

参考文献:

[1]亨利·詹姆斯著.智量译.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J].文艺理论研究.1982,(02).

[2][3]洪宗礼.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

[4][6][7][8][9][10][12][13][14]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6]屠格涅夫著.戈宝权译.屠格涅夫抒情诗五首[J].诗刊.1983,(09).

[11]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9篇

一、理――让幼儿吟诵时朗朗上口

《找家》是一首短小精悍、节奏感较强的儿童散文诗:

甜甜有盒五彩笔,爱画啥就画啥。

宁宁问:“你能给小鱼找家吗?”

甜甜拿起蓝色笔,唰唰唰,蓝色的大海是小鱼的家。

洋洋问:“你能给小鸟找家吗?”

甜甜拿起绿色笔,嚓嚓嚓,绿色的森林是小鸟的家。

奇奇问:“你能给石榴找家吗?”

甜甜拿起黄色笔,哗哗哗,金色的秋天是石榴的家。

“呜呜――”谁在哭?

噢,布娃娃没有家。

甜甜拿起红色笔。轻轻一描,红色的玩具橱是布娃娃的家。

咦!我们的家呢?甜甜拿起五彩笔,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哦!我们的家――是中国。

在反复吟诵后。我发现它有两点不足:一是人物角色较多。除了主人公甜甜外,还有宁宁、洋洋、奇奇:二是画笔的象声词变化频繁,有“唰唰唰,嚓嚓嚓,哗哗哗”。虽然角色多、象声词变化频繁,可以使散文诗更丰富、更富于变化。但同时也会造成幼儿记忆障碍,给熟练朗诵带来干扰。再说,这首散文诗的重点并不是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或学习象声词,而是让幼儿理解大海与小鱼、森林与小鸟、秋天与石榴、玩具橱与布娃娃、中国与小朋友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鉴于以上想法。我对散文诗进行了梳理:一是将宁宁、洋洋、奇奇三个不同的角色转变成“奇奇”一人,这样散文中的一问一答就在奇奇与甜甜两人间展开,并用图示将奇奇与甜甜以男女不同的形象区分开来:二是把散文中所有画笔发出的象声词都设计成“唰唰唰”,并在教学中配以动作辅助。

二、裁――让幼儿理解时轻松自如

《秋天的雨》是一首意境优美、篇幅较长的散文诗,它赋予秋天的雨以生命,把它比喻成一把钥匙,以此来描述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的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她把黄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热:她把红色给了枫叶……金黄色呢,给了田野……

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还有苹果、橘子……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小青蛙……小树叶……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但就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却让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束手无策。因为它既描述了秋天五彩的颜色,又提到了各种香味和声音。既要让幼儿用眼睛去发现秋天的美,又要让幼儿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还要理解什么叫比喻……短短一节课,教师往往是手忙脚乱,幼儿也常常是应接不暇,犹如在云雾之中,虽然欣赏了好几遍,但脑海中似乎只留下了“秋天的雨”这几个字样。

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事先必须学会“裁”,如同一位裁缝师用一块布料做成衣,他必须先裁剪掉多余的部分,使之适合特定的身材。因此。不管散文诗有多经典、多精美,该忍痛割爱时就得割爱,斟酌取舍,裁剪掉多余部分,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特点和最能发挥自身教育优势的内容来实施教学,或重点让幼儿欣赏秋雨带给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或注重引导幼儿聆听秋雨带给小动物过冬的消息……而其余部分可在幼儿充分理解、感受之后,在延伸活动中逐渐渗透学习。

三、寻――让幼儿学习时为我所用

散文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它为幼儿提供了成熟的语言样本,可以让幼儿模仿、记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但这些成熟的语言样本犹如埋藏在沙砾中的金子,需要教师去发掘。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做一个不屈不挠的寻宝者。灵敏而准确地挖掘出它,让它成为每个幼儿渴求的知识瑰宝。

中班散文诗《捉迷藏》趣味性强,它将太阳、黑夜、颜色比喻成人,大家在一起捉迷藏嬉戏。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着他还在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颜色们赶快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地方,静悄悄地,躲在里面。

绿色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里。红色躲在枫叶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

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他们全都找出来啦。

这首散文诗的原教学目标是不仅要幼儿理解、朗诵,还要幼儿明白黑夜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把手帕解开又是什么时候,并且理解、学习词语:躲藏、解、静悄悄、蒙……但我在分析这首散文诗时,却发现了其中蕴涵着的另一个语言亮点,即一组并列的句式:绿色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里,红色躲在枫叶里,白色躲在云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这组句式结构工整、形象逼真、富于童趣,是适合中班幼儿学习的很好的语言素材。因此,我将这组句式的学习作为主要语言技能目标。教学中,我让幼儿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念一念,并在最后请幼儿在教室中找一找“颜色宝宝还躲在我们教室的什么地方?你能像散文诗里一样用好听的话把它说出来吗?”很快,幼儿在教室里找到了各种颜色宝宝。他们都急切地用语言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绿色躲在青菜里、黄色躲在香蕉里、白色躲在墙壁里……”通过活动。幼儿不仅欣赏理解了散文诗。而且还掌握了“×色躲在××里”这一句式,并将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

由此可见,教师应擅于寻觅每一首散文诗的语言亮点。如:散文诗《睡觉》中用来表现各种小动物不同的睡觉习惯、睡觉姿势的动词是这首散文诗的精彩之处:小花猫躺在床上睡了。小白兔钻进洞里睡了,小金鱼睁着眼睛睡了,小红鸟站在地上睡了、小黄鹂停在树上睡了……教学时,除了让幼儿学着说一说,还可以启发幼儿模仿各种动物,用身体动作来表演、体验这些动词,以及想象其他动物是如何睡觉的,怎样用类似的句式表述出来等。又如:散文诗《树真好》中每一段的第一句与后面几句的因果关系,是散文诗的巧妙之处: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地叫。树真好。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在学习时可引导幼儿在理解句子前后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尝试创编,“你喜欢树吗?觉得树好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在散文诗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简单的句式,只要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日渐丰富、成熟,教师就应尽可能地将它“寻”出来,并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教给幼儿。

四、顺――让幼儿创编时得心应手

创编散文诗是一种融思维、语言发展为一体的创造性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提升。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过分注重散文诗的格式是否工整、句子是否对仗、词句是否押韵、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等,致使幼儿创编时无所适从,创造的积极性屡屡受挫。其实,在散文诗创编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以支持、鼓励的态度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心理氛围外,更应注重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仿编的空间,掌握创编的灵活性。最大可能地顺应幼儿,使幼儿创编时得心应手,觉得有兴趣、有情趣。

在散文诗《找家》的创编活动中,我问:“你能给小兔找家吗?”孩子们有的说:“我拿起红色笔,唰唰唰,唰唰唰,红色的萝卜房是小兔的家。”有的说:“我拿起绿色笔,唰唰唰,唰唰唰,绿色的草地是小兔的家。”还有的说:“我拿起黑色笔,唰唰唰,唰唰唰,黑黑的地洞是小兔的家。”……对于他们精彩纷呈、各不相同的答案,我都报以欣赏的目光。顺应着他们的创编思路。孩子们也在我仔细聆听的态度中享受到了创编的乐趣,创造的火苗越燃越旺。

经典散文诗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海燕 象征 写作

所谓象征意义,是指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抽象意义的文学手法,即不具指某个抽象意义,而是通过渲染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情感经历来理解作者的深刻寓意。象征意义的手法多见于散文作品中,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较为多见,最著名的要数高尔基的名篇――《海燕》。

一、精妙布局,彰显思想高度

象征寓意是这首散文诗的主题,题目是作者运用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的开始。“海燕”在俄国被誉为“暴风雨的预言者”,高尔基充分运用了这个象征寓意,给“海燕”赋予了更多人格化的内涵,使其成为俄国黑暗时期照亮人们希望的明灯,提高了文章的思想境界。

全诗共呈现出三个激荡人心的画面。以海燕抵抗暴风雨为主线,描写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和“即临”三个场景里,海燕在性格、形象上的变化,营造层层递进的紧张氛围以调动读者的情绪至最高点,自然而然地勾勒出海燕作为“暴风雨精灵”的艺术形象。

第一幅画面描写暴风雨即将到来的时候,苍茫的海面映衬出海燕娇小的身姿正在迎着风高傲地飞翔,如同黑色的闪电一般迅捷,而海鸥、海鸭和企鹅却在丑陋地。第二幅画面描写暴风雨逼近的时候,海燕乘风破浪,勇敢地与暴风雨正面迎战。即使狂风怒吼也无法阻挡它的意志,狂风的疯狂反扑没有吓倒它,反而激励它奋起再战,像“敏感的精灵”洞察击碎狂风的机会。第三幅画面描写暴风雨马上来临的时候,尽管狂风肆虐、闪电交加,仿佛要置海燕于死地,但却无法阻止它冲破牢笼的信心,海燕用两次疾呼表达了迎战暴风雨的决心与积极乐观的信心。

随着画面的推进,文章的思想高度逐渐显现。从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尽管文章运用了象征意义的表现手法,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描写某一件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而是通过象征的视角去看待所描写的世界,实现虚实结合的象征意境,使文章呈现出超越现实的艺术真实感。

二、顾此言彼,突出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塑造出了同一事物的象征体与本体。在《海燕》中,作为一个勇斗暴风雨的经典形象,“海燕”是极富形象性的象征体;而它的本体正是成千上万为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甘愿奉献生命的革命先驱。当然,革命队伍中偶尔也会混进诸如“海鸥”、“海鸭”和“企鹅”这样贪图安逸的伪革命者,它们在暴风雨面前不但退缩不前,而且逃命。

《海燕》中对三幅画面的描摹不仅是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每幅画面都具有各自完整的故事情节,即象征勇士、反动势力和伪革命者的形象,三幅画面又存在内在的联系,一步步地加剧了环境的恶劣,尽管读者感叹海燕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但它乐观、积极的态度仍然会鼓舞读者继续欣赏。

从象征意义来讲,全文构思顾此言彼。虽然海燕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文章并非仅仅描写海燕,而是通过对环境氛围的塑造,通过对“海鸥”、“海鸭”和“企鹅”这些怯懦者的描述,运用象征意义手法,再现了作者所生存的混乱时代,将无法言说的“愤怒”表达出来,这正是象征意义表现手法的作用。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种象征写作手法,以物寓意,表述内心的情感,给读者留出遐想的空间,深化和提高作文的思想内涵。

三、对比烘托,渲染经典形象

对比烘托是象征意义写作手法中常见的表现方式。对比有助于使事物的形象更具真实感,便于树立经典的艺术形象;而烘托则会加强渲染的气氛,便于营造紧迫的氛围,使读者对海燕的经典形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为衬托海燕积极乐观、勇斗暴风雨的特质,作者运用外部环境来烘托其形象。如文章中所展示的三幅画面,从暴风雨的“将来”到“逼近”,再到“即临”,一层一层地制造紧张气氛,加剧了外部环境的烘托;描写海燕在壮阔的海面上与狂风缠斗,也是在渲染外部环境;最为直接的背景烘托是最后一幅画面中出现的“风”“云”“雷”“电”四大恶劣天气,如同当时社会中强大的反动势力,给“海燕”一般的革命者以最猛烈的、最沉重的打击,表现了善与恶的较量,有力地烘托了海燕的光辉形象。

除外部环境烘托外,文章还运用了重要的对比写法。如为对比海燕的勇敢机智,作者特地安排了“海鸥”、“海鸭”和“企鹅”在恐惧中与飞蹿逃命的形象。在危险面前抱头鼠窜的形象刚好表现了假革命者的怯懦与自私,反衬出“海燕”的英勇与献身精神。在强烈的形象对比中,使“海燕”的形象愈加高大。总之,对比与烘托是本文象征意义写法中必不可少的两项“武器”,二者相辅相成,使“海燕”的形象光芒万丈,堪称经典。

四、感性修辞,酝酿情感迸发

《海燕》这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的抒情,又有诗的“比”“兴”,其独特之处即在于“无韵脚却富有节奏美感,不分行仍不乏精炼笔触”,这是其他表现手法所不具备的。文章中多处运用了感性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复等,激发读者不断进行情感酝酿。

比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这句话,用“闪电”来比喻海燕动作的敏捷,刻画传神;并赋予它高傲的性格,这是拟人化的写法,强化海燕的象征意义;用“抱”“甩”“摔”等一连串动作来描写“狂风”,再次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渲染恶劣的天气环境,使读者的情绪愈发紧张起来。用“敏感的精灵”来形容海燕的聪颖,用“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来比喻海燕的勇敢机智,等等。重复使用“遮不住”这一词,饱含深情的语气加强了对文章紧张气氛的渲染。

文章结尾处最著名最壮烈的那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终于使情绪渲染达到高潮,使读者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将“海燕”的象征形象发挥到了极致。这篇课文选用的修辞方法非常简练,用法恰到好处,使修辞发挥了最大的功效。在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借鉴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更需要勤加练习,掌握惯用的修辞手法,运用得当即可提高作文的艺术性。

上一篇:简短的自我介绍范文 下一篇:吃墨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