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2:08:24

建筑学论文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篇

这篇文章将尝试着回答在跨文化交流和教育机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所要做的分析与其说是说明性的,不如说是探索性的;它将试图唤起文化在期望与观点中转换的可能性,并引起思索。“恢复景观作为一个批评性的实践”在这里有三个方面的理解:①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文化界horizons,因为它在展示趋同主义特色的时候,使乡土观念在某些形式上自然化与合法化。②通过挖掘景观或文化在当前陷入困境的根源,否定、忽略它们或使它们重新具有生命力,以达到修复一定形式的景观或文化的目的这里主要指中国的景观文化。③解释为什么恢复景观会涉及“恢复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各种原因被繁忙的从业者和迷惑的学生所曲解。

基本前提是:目前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已经使它与中国文化比在20世纪的任何时间里都更容易结合起来探讨,论证的方法是以事实为例证的,并具有选择性,将主要针对近一段时间里在西方读者中盛行的关于景观建筑学的论文的片断进行分析,并揭示他们的论文是怎样掩盖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目的并不是要下定论或批判他们,而主要是引用这些作者的观点。笔者主要的兴趣在于跨文化交流可能出现的时空穿梭性shuttling,不会停留在深度的批评上。不管怎样,希望穿梭不仅能使我们感觉到存在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我们个人的观点是有限的。

在开始论述之前,先排除三个不恰当的假设。第一,对文化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内容,而在于其动态的变化过程。跨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这样的:研究景观建筑学的人们努力应答特定的困境,并在更大的变化中不断跟进,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跨文化交流;第二,跨文化交流场景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人们可以主题化或地方化“中国”或“非西方”的范围内,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可延伸至如下一些特殊的场景:一个人在讨论中国园林、中国的社区中心、中国大使馆或中国城。甚至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作者表面上谈论的并非中国问题也可能引起争论,最后导致跨文化的交流。最后,差异并不是导致不相关的理由。相反,正是位置、环境、文化背景和先入为主上的不同使我们在正视相关性和可刺激发现的相互性启发上变得困难起来。

一、景观过程,触觉和(诗歌化)语言在纯视觉的领域理解景观的语言,近些年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在一篇名为“景观里的建筑学:面向统一的视觉”的文章里,安妮·惠特森·斯伯恩抱怨道:“许多建筑师甚至景观建筑师都坚持这样理解景观建筑:反对有活力的创作过程,而仅仅把景观作为现有建筑物视觉上的设置,只考虑景观中山、树和花的形状和颜色,而不考虑使景观有活力的过程。”在另一篇同主题的文章中,詹姆斯。科纳提出在设计景观这一重要的文化性工作中,应该把物质的触觉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为强调触觉将帮助我们避免“将景观降至风景或视觉背景来处理的设计冲动。对景观视觉上的观察倾向于把主观物体客观化和距离化,与之相反,触觉却能吸引、拉近人们对环境的体验,并使这种体验得到升华。触觉以文字的方式把下列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反馈给我们:树木的温暖性与金属的寒冷性,湿润叶子的芳香与潮湿空气的清香,火山岩石的粗糙以及化石的光滑”。

对把景观作为视觉设置这种观念的批判可以为讨论中国园林清除障碍,因为中国园林经常被不正确地理解为带有建筑物的完整的户外空间和亭盖下undercover的空间。这种整体性的理解在20世纪变得很晦涩,在西方的影响下,现在中国对园林的学习已经被两种主要观点所支配。一种观点盛行于建筑院校的学者中,强调的是园林建筑方面的学习;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对园艺的考虑是最重要的,并被园林院校的学者所倡导。斯伯恩提出的关于景观和建筑视觉上的统一性观点取代了在理解上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观点,而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方式有悖于中国的传统观点。斯伯恩坚持使景观有活力的模式也帮助中国园林恢复了现代感temporality,而这种现代感长期以来被引入的强调静态空间和空寂depopulated画面的现代主义的理解方式所弱化。科纳对触觉的强调则有助于恢复和体验园林的尺度感。这种尺度感在中国园林的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本世纪却被大多数展示风景图片的中国园林出版物所忽略。

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下中国传统的景观的观念是怎样唤起对斯伯恩和科纳的论文的新一轮的反思的。例如,我们可以把斯伯恩关于“过程”的论点和中国“特色”的观点作比较。“中国特色”的说法最初是在对中国军事政策和政治的讨论中被提出来的,但逐渐也用于书法、景观、绘画和历史领域中。这种说法在动态和静态的观点中动荡:即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结构体系中,未伸展开的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特性。例如,水从一个曾经阻挡它的墙壁中喷涌而出,摧毁周围的一切事物;或弓弩拉至一定的限度会对一定距离产生致命的影响;一个技艺高超的将军通过研究一些战略性的因素,在一定距离里,能够以最小的力量收取最大的效果。(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学生将会认识到中国传统观念和科纳的关于“场地设计”的讨论之间产生的反响)这种特性由张力所控制(类似于水被墙挡住所产生的张力和弓弩被拉至极限所产生的张力)。这种张力的感觉可以和斯伯恩提出的“统一性视觉”进行对照,在这种“统一性视觉”的观点中存在着和平共处性和基本适应性,例如,可存在于格林·默卡特的屋顶和屋顶上的桉树雨篷之间,也可存在于倾泻的雨水和满足排水需求的巨大的水槽之间。

二、思考从斯伯恩的论文中摘抄的段落“景观是最原始的居所……这种建筑起源于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的庇护所。建筑是一个强有力的适应性工具,但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令我们疏远自然的器械。绝大多数现代建筑,窗子密封,重点强调立面而忽视景观,把我们从生活的亲密状态、从自然、从基本的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我们改变地球的力量使我们产生了幻觉,仿佛我们已经控制了自然,我们正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作为一种物种生存,我们现在依靠的是能否以新的方式适应自然。对我们生存年龄的这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我们作为物种的生存能力。我们最终必须适应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建筑、景观和居所。”

读者会被斯伯恩的原文中出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方法和目标的说法所打动。事实上,关于特色的对话从来都没有使方法和目标之间的联系变得明确起来,却一直被认为是进步和有效的方式而操作着。那种可能表达方法和目标之间联系的敏锐的策略在斯伯恩原文的讨论中显得很含蓄,但在一些经典作品如西塔里埃森,格林。默卡特住宅中可以找到诗一般的描述。斯伯恩的建筑和景观视觉上的统一论被著名的职业设计师在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依然是对人类中介机构的奖励,并给人类的主观性留有很大空间。与之对比,中国对于特色的强调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效率不依赖于个体的人类价值。我做以上对比的目的并不是要做出裁决或者表露倾向,而是表明:现在景观建筑学论文中的基本观点可以和中国所关注的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并给大家这样一种感觉,即进行跨文化的对话是可行的。

以下事实可认为是更高层次上的跨文化的共鸣:在景观建筑学的作者中,斯伯恩是很杰出的,因为他开创了以诗歌引起人们对艺术关注的先河。斯伯恩对诗歌的兴趣不在于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价值和感觉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在于以一种基本的方式唤起景观建筑界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关注。那些可以引起思索、传递感情、表达感觉的词汇和公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变成了仅仅是听起来还比较舒服的陈词滥调。在传统的对中国园林的讨论中,富有文学幻想的诗歌般的语言被普遍运用着,它强调具体和细节,避免抽象和理论。在17世纪关于中国园林的专著中,《园冶》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我尝试着指出该书中存在着的思维萎缩,使得陈腐的重复形式和不胜枚举的事实停留在了直接表达资料信息的水平上。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一轮的学术浪潮,中国出现了许多关于《园冶》的学术论文。在这个学术浪潮中存在着这样的趋势: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园冶》中一些特定的段落和想法,通过重复讨论原文的初始结构,来评定它们的重要性。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关注唤起曲折构思和意识的内容。

当我们回顾过去20多年来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生态和过程的讨论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现在所流行的关于物种和栖息地的陈腐的说法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减少新观点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大众修辞学和某些人,诸如格雷。斯奈德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斯奈德作品中的语法和措词暗示了我们和土地之间那种新型的亲密而又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诗“ForAll”中,有一个新颖的对句和科纳关于触觉的强调相映成趣:“冰河里的水闪着微光,沙沙做响/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在这里,明喻“硬如足尖”是修饰在陆地上栖息这种接触方式的。但是每一种新颖语言的深思熟虑的应用和新奇的视点,在现代社会与在传统的中国一样,面临着被流行用语排挤的境况。请大家关注当前的困境并不是因为有可行的普通而又确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为任何一篇西方论文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深思熟虑的答复对于中国的论文都可能有参考价值。

三、二元性思维和极性在斯奈德的诗“ForAll”中,诗句“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和诗句“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在里面歌唱/溪流的歌唱,心灵的歌唱/太阳照在沙砾上的气息”相呼应。蒂姆·迪安在这两句诗中发现了一个互相对应的感觉:这里的“硬如足尖”象征着土地与人类的经济关系,而暗喻“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则象征着人类与土地经济的关系——诗人的鼻子(和他的诗)像北部落基山脉的溪流。这种语言模式引导着我们去考虑思维的模式。在E·K·迈耶最近的一篇随笔中,他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有害的二元性思维模式做了一个有启发性的批判。迈耶认为:“景观建筑学是一个混合行为,不能把二元性的两方面作为对立的情况来简单地描述。”他认为建筑和景观、男人和女人、文化和自然这些二元的形式是过时看法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本世纪已经最大限度地影响了人们对景观建筑学的兴趣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二元性方式进行思考时,景观被指定为女性或女性化的其他元素并且从属于文化和建筑。我对迈耶对二元性思维批判的兴趣是从如下事实中产生出来的:在英裔欧洲人的传统中,思维的形式有着哲学和文化的基础。它的不确定性是由虚无创作的世界性观点决定的,在创作过程中,一种不确定性的和无条件的基础力量决定着世界的本原和秩序。这种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初级的二元论,是诸如知识、观念,普遍、特殊,自然、文化,原因、结果这种二元分类模式的源泉,这些元素组成了人类的经验体系。在西方建筑学中,这种经验体系是和“几何与代数,理想的原型,……以及它们的流动性与变化着的地上世界的现实性之间的永恒对比”相联系的。西方把建筑和景观设计作为把一种普遍的原则,理性地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并且通过运用几何和均衡原则对自然进行模拟,这些都是同以上想法的重要性紧密相联的。

正如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所谈到的那样,中国发展传统的景观观念并没有借助二元论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景观观念的基础是阴阳两极论,这意味着在相关联的两个元素之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需要参照另一个元素才能得到解释。与二元论的对立性不同,极性的每一极都需要另一极作为它的存在条件。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两极之间不是辩证的关系。与辩证关系不同的是,两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对比和综合抵消中产生的对立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中,阴和阳不同于阳光和黑暗,男人和女人这类二元论的原则。在这类二元论原则中,对立面之间的元素是相互排斥的。在阴阳之间,“彼此相互承担,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整体”。甚至,阴会转化成阳,反之亦然。更进一步地说,阴阳之间的关系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具有多样性以及产生动态关系的有效性”。这种动态关系被认为是内在的关系并能使世界变得稳定。综上所述,阴和阳属于解释的范畴,阐述了世界上最直接和具体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节上的差异和任何假定相同或严格同一性的缺乏在这里都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比,二元论的两方面如自然、文化,或男人、女人包含着潜在本质相同的因素。因此,认识到二元论和阴阳两极论指代的是二元性思维的不同模式是很重要的。在另一篇文章里,我对《园冶》中出现的体现中国传统的关键性因素作了一系列的反思,展示了诸如“相互依存”,“借用”,“适宜性”,“适当性”的概念是如何伴随非二元论的逻辑产生的。

通过对比二元论和两极论,我们现在就有可能认识到:对于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做法的批判只是对英裔欧洲人的传统进行基础性批判的一小部分。通过和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迈耶的论文揭示了避免将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二元论解读的可能性。这将最终导致这样的认识:一旦现代主义和已经被加入到对中国物质materials理解中的二元论猜想被摒弃,迈耶的事业是有可能通过对中国景观和园林的反思而得到发展的。

四、相互关系的场合论“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理论吗?”“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一个理论吗?”“你认为景观建筑学需要通过其领域之外的资源来发展吗?”在大多数时候,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自己非常的困惑,无言作答,因为在被问及这些问题的同时,关于景观建筑学的文化中介agency却很少被涉及。我想质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攻击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的文化界?为什么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是要求我们争论在原则上是否需要某些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清楚地表达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并询问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或令人信服地有效地被表达而不借助“理论”这种概念资源?

以R·库哈斯在一般城市的范围内思索城市未来的尝试为例。库哈斯把一般城市比作现代化的飞机场,反对把城市和建筑放在地方识别性localidentity的范畴来思考。库哈斯认为这种一般城市是地方识别性不再存在的结果。在他的论文中,“地方识别性”和历史相关,在建筑学中沉淀。并且库哈斯认为:“把地方识别性当成是过去的形式是失败的命题。”含蓄地说,库哈斯提出把一般城市的概念作为正确的命题是一种“大亚洲主义”的体现。如果库哈斯的论文意味着剥去了亚洲的表皮,那么他已经是成功的了。在台湾的建筑杂志《对话》中,王维真观察到,一般城市的概念是被“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的说法所支持着,并沉浸于一种“新东方主义”的气氛中。

在这里我并没有对库哈斯的原文进行仔细的阅读,但我仍将指出他的文章是一种没有精确理论基础的狭隘的“全球化”观念的象征。在传统的中国,建筑的物理生存环境并没有成为城市“识别性”的一个完整部分。与欧洲持久性纪念碑的传统不同的是,中国的建筑一直处于建与重建的永久性循环中。如果库哈斯发现他不得不面对亚洲城市的“识别性”,这是因为亚洲城市已经逐渐进入了被阿洛伊斯·里格尔所称作的“时代—价值”的模式中。当他用一般性反对“识别性”时,他运用的理论看上去倒像是西方所反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熟悉理论家约翰·拉杰曼作品的读者将会意识到,以吉尼思·德鲁兹的观点为依据,识别性的属性可以通过迥异的集合被定义,而不是对一般性概念的反对。参照拉杰曼的观点,我在其他文章里解释了分类categories的思维模式如何能在诸如中国景观建筑学的识别性的问题上被重新理解,而不需借助分类本身的概念。读者可以感觉到,库哈斯已经对某种态度attitutdes有了正确的批判,但在他的批判中并没有暗示跨文化在思维上的差异。他通过强加欧洲的模式以一种普遍主义者的态度结束了他的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理论”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述讨论试图表明对理论的反思和写作可以为激活景观建筑学的跨文化交流服务,那样的理论活动可以加强我们的感觉,即跨文化交流是可行的,并且使我们被交流中产生的血浓于水kindred的情感所感动。借助乔治。德孔布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投稿中的话,可以勾勒出这个想法作为恢复“在期望与观念中承担转换的事物……以最小的力量完成这种复杂的转换……以达到发现、干扰、唤醒先前存在的事物,并将这个事物带到现在……反复思索一个地方的一般性并且强加一个看上去最明显的转换……以建立新的形式,新的感情和新的联系”。通过借助这些语言,希望可以突出这样一点:即理论的反思和实践者的思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被相同类型的刺激所感染,在彼此共同努力的领域中探索结果。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为改变当前建筑学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除去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我们结合建筑学的特点,针对性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1.1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理念由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综合发展而来,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主要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或者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建筑学专业外语中采用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自主学习转变,也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创新设计视野。在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内容时,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跳出教材和参考书的限制,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广泛选取与书本上知识要点相关的专业信息,并且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形成众多单元主题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建筑设计、历史保护、建筑技术、建筑师等。学生除课堂中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外,应从教学资源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大量相关外文资料的研读、翻译和理解,最终撰写英语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学生可选取生态建筑的主题,通过研读国内外知名生态建筑书籍、生态建筑案例,形成生态建筑含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报告,并用全英文的表达方式向所有的同学进行展示和讲演。通过设置研究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们自主选题,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致;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的外文资料阅读中培养外文论文阅读能力,并通过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成果,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不同主题的交流讲解,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构架了“2+1”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大二年级作为大学英语以及建筑学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阶段,大三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技能训练课。“2+1”新框架为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1.2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学内容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体验式教学模式虽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本质特征是复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中体验英语,形成英语语感。通常有如下几种途径:①在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体验。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物质语言环境,泛读教学资源库中的相关外文资料,提高书面阅读能力;同时尽可能的营造人文语言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建筑的英语讲解视频或参加本专业的外语讲座,扩大专业词汇量和提高专业英语听写能力;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尝试与教师同学用英语沟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②在情景中体验。建筑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可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教学内容应包括项目招标书、项目概况、基地分析、设计原则与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分析、实施步骤、图纸表达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协作创设相关的英语情景,如交流介绍彼此喜欢的建筑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互相点评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拟买房情景等,一方面让学生们多种途径的展示自主研究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富有趣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运用技能。

1.3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英语教学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学习情境,促进课程向个性化、生动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例如,①图像教学:图像教学如专业视频演示、课程设计作业的英语表达、案例讲解、读图识图等更为直观生动,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思维,降低记忆难度;又有利于加强趣味性以提高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网络现场教学:依托家庭电脑和宽带网络等较为优越的硬件环境,建立专业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方式,作为“实地现场教学”方式的强有力的补充。③网络课外实践:由于目前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任务紧张等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进行课后辅导,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互动活动,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吸收和巩固专业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E-mail、校内BBS论坛、微信等便捷的网络通信平台,对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后指导,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活动;学生也可随时随地的通过即时通话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及时答疑解惑。

1.4综合评价方法

成绩评价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成绩评价方法应摒弃传统的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建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引导学生重视平时专业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因此,在新的成绩评价模式中将平时课堂学习评比、平时检测、网络学习情况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培养他们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方法上可采用日常观察、评价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并且制作Excel考核电子表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内含已定的计算加权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和期末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预测。这样帮助学生给自己制订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鞭策和预警的作用。

2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经过上述措施的改革,对学院师生进行了抽样访谈,师生们普遍认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大部分同学表示该课程较之前教学内容更为开放,教学模式更为生动活泼,充满了趣味性,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平时也更乐意浏览专业外文网站,掌握世界最前沿的专业知识;或者用英语与同学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也有部分教师反映,教学改革对自己的专业英语教学也是一种挑战。以往固定的教学内容需要的专业英语知识较为狭隘,通过开放式内容和模式的改革,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来应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在越来越多的师生活动中也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促进了师生关系。结语笔者通过总结教学实践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以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提高了本专业的外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激发了师生的自主研究学习和沟通互动能力。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反映研究型学习内容需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在基础薄弱时会占用很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课程;英语能力较差的同学开头难,反而会因此而完全放弃专业英语的学习等。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应更注重因材施教,切实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3篇

斗拱的起源就是南方巢居,随着远古人对空间的要求不断增大,他们会选择相邻的四棵树构筑出一个高架于地面的居住面和屋顶,形成更大的空间和居住面积,改善了居住的环境条件,其中作为梁柱节点的树杈有两个功能,分别是约束树干滚动和承托檐部,后者正是斗拱主要的功能,也就是斗拱的起源。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是一个亮点,也是建筑材料最主要形式,但并没有被现代建筑沿用下去,这是因为木材料比较怕火,怕水,其保存期远不如石材,因此,将具有不同功能的房屋分而建造,再进行群体组合,自然是较为经济合理的。中国古代建筑的反宇飞檐构造起源已久,是指大屋顶檐口及屋脊曲线造型中的檐角起翘现象,如大鸟展翅的状态。这是由受力、功能和结构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设计得到的。

光线对建筑的影响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因此备受历代建筑师的重视,他们一直都在追求对光线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即设计出对光线有着深刻理解的作品,无论文化背景同否、无论技术高地,光影始终是建筑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离开了光与影的相互交织,空间将会缺乏活力,给人以沉闷的冠绝,同时建筑采用的材质也无法充分地体现其色泽和质感,致使建筑沦为没有充分显影的底片,缺少了美的感受与体现。光影是产生韵律美的捷径,是略带变异的重奏,将有效的、需要强调的图案加强和扩大,增加了人们欣赏实体图案的角度,看到一些不易察觉的艺术展示。另外,光影是一种比较廉价的艺术手段,且不需要太过高深的技术手段,只要建筑设计设能够投入一定的心智足矣。产生光影需要三个基本的条件,分别是产生阴影的构构件、直射的阳光和承受阴影的实体。要把光影变成一种艺术手段,影子的位置和质量都要严格控制和确定。

主要的建筑节能措施可以从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建筑节能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管体系顺应时代的潮流。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出完善的法制法规制度,严格控制建筑节能的水平与标准,建立节能监管部门,确保建筑节能有法可依,为建筑节能提供强硬的法律基础,政府部门依法治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建筑一律不予通过,迫使其进行改造,全方面的改善我国目前的建筑现状。此外,各地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建筑节能的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法律上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保障,从资金上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扶持。二是,完善建筑节能的设计,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节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了整个建筑施工和设计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了两个系统工程,为建筑本身工程节能和建筑功能系统的节能,这两个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从广义上讲,建筑节能包括建筑材料的节能,例如门窗的节能,外墙保温材料的节能等等,建筑设备的选择以及后期的建筑设备运行的节能为提高节能水平,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材料生产技术,生产环保节能型的绿色建材,尽可能的使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三是,实施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为确保建筑节能工作高效率高效益的执行,应实行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以实现对建筑节能全过程的封闭管理所谓建筑能效测评制度,是指根据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对单体建筑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设计施工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等资料,通过文件软件核查等必要的检查和检测,综合评定其建筑能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相关部门应严格控制合格率,有效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达到国家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能效测评制度的实施。

建筑学在设计时会用到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法,有的建筑师在确定一个研究项目后,需要综合计算一些指标,可以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定量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例如有的建筑师懂得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实际运用,就导致只能纸上谈兵,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建筑师加强对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理解。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需要结合两种知识,是掌握统计分析技巧的基本功。一是对所分析对象的了解,靠的是掌握建筑学理论和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二是对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了解,要求熟练地掌握统计知识,并了解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条件。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

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课程优化的总体原则应着重把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是核心,建筑技术类课程配合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加强整合,深化建筑技术支撑建设。技术类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技术类课程所传授知识和技能可以在设计课程中检验运用。在课程整合中应注意下列几点:(1)注意技术和设计课程的学科特点不同。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是一门培养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合并艺术修养的主干课程,采用师生研讨方式进行教学。而建筑技术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互动,是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其内容涵盖较广,因此整合设计与技术课程应注意相应的学科特点。同时,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还应当考虑教师的操作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2)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技术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不仅仅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会的知识上,还要把重点转移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如,用学到的建筑技术领域知识去很好的解决设计问题。这一过程是有计划、科学严谨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设置计划上调整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建筑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设计训练、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明确建筑设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体系的支撑建设,通过调整时段上课的方式,加强建筑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并协调设计和技术课程的关系。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也在不断进步着,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景观建筑设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虽然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在生态性与可持续性技术手段的发展上还需提高,对要把人类融入整个生态系统的认识还有些不足,但是中国有着广阔的国土、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以及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造园史,具有独特的园林文化,这些都为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本文通过对中山岐江公园案例的分析,给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如果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利用与保护资源;能够重视社会文化的作用;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能够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那么中国的景观建筑学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景观环境。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

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

整合课程优化的总体原则应着重把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是核心,建筑技术类课程配合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加强整合,深化建筑技术支撑建设。技术类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技术类课程所传授知识和技能可以在设计课程中检验运用。在课程整合中应注意下列几点:(1)注意技术和设计课程的学科特点不同。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是一门培养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合并艺术修养的主干课程,采用师生研讨方式进行教学。而建筑技术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互动,是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其内容涵盖较广,因此整合设计与技术课程应注意相应的学科特点。同时,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课程整合还应当考虑教师的操作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2)理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技术课程整合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不仅仅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会的知识上,还要把重点转移到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如,用学到的建筑技术领域知识去很好的解决设计问题。这一过程是有计划、科学严谨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设置计划上调整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涵盖建筑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设计训练、实践环节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明确建筑设计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调课程体系的支撑建设,通过调整时段上课的方式,加强建筑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相互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并协调设计和技术课程的关系。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7篇

这篇文章将尝试着回答在跨文化交流和教育机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所要做的分析与其说是说明性的,不如说是探索性的;它将试图唤起文化在期望与观点中转换的可能性,并引起思索。“恢复景观作为一个批评性的实践”在这里有三个方面的理解:①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文化界horizons,因为它在展示趋同主义特色的时候,使乡土观念在某些形式上自然化与合法化。②通过挖掘景观或文化在当前陷入困境的根源,否定、忽略它们或使它们重新具有生命力,以达到修复一定形式的景观或文化的目的这里主要指中国的景观文化。③解释为什么恢复景观会涉及“恢复理论”,这种理论由于各种原因被繁忙的从业者和迷惑的学生所曲解。

基本前提是:目前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已经使它与中国文化比在20世纪的任何时间里都更容易结合起来探讨,论证的方法是以事实为例证的,并具有选择性,将主要针对近一段时间里在西方读者中盛行的关于景观建筑学的论文的片断进行分析,并揭示他们的论文是怎样掩盖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目的并不是要下定论或批判他们,而主要是引用这些作者的观点。笔者主要的兴趣在于跨文化交流可能出现的时空穿梭性shuttling,不会停留在深度的批评上。不管怎样,希望穿梭不仅能使我们感觉到存在交流的可能性,同时也提醒我们个人的观点是有限的。

在开始论述之前,先排除三个不恰当的假设。第一,对文化的兴趣不在于静止的内容,而在于其动态的变化过程。跨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这样的:研究景观建筑学的人们努力应答特定的困境,并在更大的变化中不断跟进,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跨文化交流;第二,跨文化交流场景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人们可以主题化或地方化“中国”或“非西方”的范围内,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可延伸至如下一些特殊的场景:一个人在讨论中国园林、中国的社区中心、中国大使馆或中国城。甚至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作者表面上谈论的并非中国问题也可能引起争论,最后导致跨文化的交流。最后,差异并不是导致不相关的理由。相反,正是位置、环境、文化背景和先入为主上的不同使我们在正视相关性和可刺激发现的相互性启发上变得困难起来。

一、景观过程,触觉和(诗歌化)语言在纯视觉的领域理解景观的语言,近些年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在一篇名为“景观里的建筑学:面向统一的视觉”的文章里,安妮·惠特森·斯伯恩抱怨道:“许多建筑师甚至景观建筑师都坚持这样理解景观建筑:反对有活力的创作过程,而仅仅把景观作为现有建筑物视觉上的设置,只考虑景观中山、树和花的形状和颜色,而不考虑使景观有活力的过程。”在另一篇同主题的文章中,詹姆斯。科纳提出在设计景观这一重要的文化性工作中,应该把物质的触觉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为强调触觉将帮助我们避免“将景观降至风景或视觉背景来处理的设计冲动。对景观视觉上的观察倾向于把主观物体客观化和距离化,与之相反,触觉却能吸引、拉近人们对环境的体验,并使这种体验得到升华。触觉以文字的方式把下列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反馈给我们:树木的温暖性与金属的寒冷性,湿润叶子的芳香与潮湿空气的清香,火山岩石的粗糙以及化石的光滑”。

对把景观作为视觉设置这种观念的批判可以为讨论中国园林清除障碍,因为中国园林经常被不正确地理解为带有建筑物的完整的户外空间和亭盖下undercover的空间。这种整体性的理解在20世纪变得很晦涩,在西方的影响下,现在中国对园林的学习已经被两种主要观点所支配。一种观点盛行于建筑院校的学者中,强调的是园林建筑方面的学习;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对园艺的考虑是最重要的,并被园林院校的学者所倡导。斯伯恩提出的关于景观和建筑视觉上的统一性观点取代了在理解上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观点,而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方式有悖于中国的传统观点。斯伯恩坚持使景观有活力的模式也帮助中国园林恢复了现代感temporality,而这种现代感长期以来被引入的强调静态空间和空寂depopulated画面的现代主义的理解方式所弱化。科纳对触觉的强调则有助于恢复和体验园林的尺度感。这种尺度感在中国园林的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本世纪却被大多数展示风景图片的中国园林出版物所忽略。

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下中国传统的景观的观念是怎样唤起对斯伯恩和科纳的论文的新一轮的反思的。例如,我们可以把斯伯恩关于“过程”的论点和中国“特色”的观点作比较。“中国特色”的说法最初是在对中国军事政策和政治的讨论中被提出来的,但逐渐也用于书法、景观、绘画和历史领域中。这种说法在动态和静态的观点中动荡:即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结构体系中,未伸展开的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特性。例如,水从一个曾经阻挡它的墙壁中喷涌而出,摧毁周围的一切事物;或弓弩拉至一定的限度会对一定距离产生致命的影响;一个技艺高超的将军通过研究一些战略性的因素,在一定距离里,能够以最小的力量收取最大的效果。(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学生将会认识到中国传统观念和科纳的关于“场地设计”的讨论之间产生的反响)这种特性由张力所控制(类似于水被墙挡住所产生的张力和弓弩被拉至极限所产生的张力)。这种张力的感觉可以和斯伯恩提出的“统一性视觉”进行对照,在这种“统一性视觉”的观点中存在着和平共处性和基本适应性,例如,可存在于格林·默卡特的屋顶和屋顶上的桉树雨篷之间,也可存在于倾泻的雨水和满足排水需求的巨大的水槽之间。

二、思考从斯伯恩的论文中摘抄的段落“景观是最原始的居所……这种建筑起源于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的庇护所。建筑是一个强有力的适应性工具,但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令我们疏远自然的器械。绝大多数现代建筑,窗子密封,重点强调立面而忽视景观,把我们从生活的亲密状态、从自然、从基本的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我们改变地球的力量使我们产生了幻觉,仿佛我们已经控制了自然,我们正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作为一种物种生存,我们现在依靠的是能否以新的方式适应自然。对我们生存年龄的这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我们作为物种的生存能力。我们最终必须适应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建筑、景观和居所。”

读者会被斯伯恩的原文中出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方法和目标的说法所打动。事实上,关于特色的对话从来都没有使方法和目标之间的联系变得明确起来,却一直被认为是进步和有效的方式而操作着。那种可能表达方法和目标之间联系的敏锐的策略在斯伯恩原文的讨论中显得很含蓄,但在一些经典作品如西塔里埃森,格林。默卡特住宅中可以找到诗一般的描述。斯伯恩的建筑和景观视觉上的统一论被著名的职业设计师在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依然是对人类中介机构的奖励,并给人类的主观性留有很大空间。与之对比,中国对于特色的强调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效率不依赖于个体的人类价值。我做以上对比的目的并不是要做出裁决或者表露倾向,而是表明:现在景观建筑学论文中的基本观点可以和中国所关注的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并给大家这样一种感觉,即进行跨文化的对话是可行的。

以下事实可认为是更高层次上的跨文化的共鸣:在景观建筑学的作者中,斯伯恩是很杰出的,因为他开创了以诗歌引起人们对艺术关注的先河。斯伯恩对诗歌的兴趣不在于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价值和感觉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在于以一种基本的方式唤起景观建筑界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关注。那些可以引起思索、传递感情、表达感觉的词汇和公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变成了仅仅是听起来还比较舒服的陈词滥调。在传统的对中国园林的讨论中,富有文学幻想的诗歌般的语言被普遍运用着,它强调具体和细节,避免抽象和理论。在17世纪关于中国园林的专著中,《园冶》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我尝试着指出该书中存在着的思维萎缩,使得陈腐的重复形式和不胜枚举的事实停留在了直接表达资料信息的水平上。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一轮的学术浪潮,中国出现了许多关于《园冶》的学术论文。在这个学术浪潮中存在着这样的趋势: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园冶》中一些特定的段落和想法,通过重复讨论原文的初始结构,来评定它们的重要性。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关注唤起曲折构思和意识的内容。

当我们回顾过去20多年来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生态和过程的讨论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现在所流行的关于物种和栖息地的陈腐的说法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减少新观点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大众修辞学和某些人,诸如格雷。斯奈德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斯奈德作品中的语法和措词暗示了我们和土地之间那种新型的亲密而又自然的关系。在他的诗“ForAll”中,有一个新颖的对句和科纳关于触觉的强调相映成趣:“冰河里的水闪着微光,沙沙做响/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在这里,明喻“硬如足尖”是修饰在陆地上栖息这种接触方式的。但是每一种新颖语言的深思熟虑的应用和新奇的视点,在现代社会与在传统的中国一样,面临着被流行用语排挤的境况。请大家关注当前的困境并不是因为有可行的普通而又确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为任何一篇西方论文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深思熟虑的答复对于中国的论文都可能有参考价值。

三、二元性思维和极性在斯奈德的诗“ForAll”中,诗句“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和诗句“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在里面歌唱/溪流的歌唱,心灵的歌唱/太阳照在沙砾上的气息”相呼应。蒂姆·迪安在这两句诗中发现了一个互相对应的感觉:这里的“硬如足尖”象征着土地与人类的经济关系,而暗喻“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则象征着人类与土地经济的关系——诗人的鼻子(和他的诗)像北部落基山脉的溪流。这种语言模式引导着我们去考虑思维的模式。在E·K·迈耶最近的一篇随笔中,他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有害的二元性思维模式做了一个有启发性的批判。迈耶认为:“景观建筑学是一个混合行为,不能把二元性的两方面作为对立的情况来简单地描述。”他认为建筑和景观、男人和女人、文化和自然这些二元的形式是过时看法的组成部分,它们在本世纪已经最大限度地影响了人们对景观建筑学的兴趣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二元性方式进行思考时,景观被指定为女性或女性化的其他元素并且从属于文化和建筑。我对迈耶对二元性思维批判的兴趣是从如下事实中产生出来的:在英裔欧洲人的传统中,思维的形式有着哲学和文化的基础。它的不确定性是由虚无创作的世界性观点决定的,在创作过程中,一种不确定性的和无条件的基础力量决定着世界的本原和秩序。这种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初级的二元论,是诸如知识、观念,普遍、特殊,自然、文化,原因、结果这种二元分类模式的源泉,这些元素组成了人类的经验体系。在西方建筑学中,这种经验体系是和“几何与代数,理想的原型,……以及它们的流动性与变化着的地上世界的现实性之间的永恒对比”相联系的。西方把建筑和景观设计作为把一种普遍的原则,理性地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并且通过运用几何和均衡原则对自然进行模拟,这些都是同以上想法的重要性紧密相联的。

正如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所谈到的那样,中国发展传统的景观观念并没有借助二元论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景观观念的基础是阴阳两极论,这意味着在相关联的两个元素之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需要参照另一个元素才能得到解释。与二元论的对立性不同,极性的每一极都需要另一极作为它的存在条件。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两极之间不是辩证的关系。与辩证关系不同的是,两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从对比和综合抵消中产生的对立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中,阴和阳不同于阳光和黑暗,男人和女人这类二元论的原则。在这类二元论原则中,对立面之间的元素是相互排斥的。在阴阳之间,“彼此相互承担,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整体”。甚至,阴会转化成阳,反之亦然。更进一步地说,阴阳之间的关系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具有多样性以及产生动态关系的有效性”。这种动态关系被认为是内在的关系并能使世界变得稳定。综上所述,阴和阳属于解释的范畴,阐述了世界上最直接和具体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节上的差异和任何假定相同或严格同一性的缺乏在这里都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比,二元论的两方面如自然、文化,或男人、女人包含着潜在本质相同的因素。因此,认识到二元论和阴阳两极论指代的是二元性思维的不同模式是很重要的。在另一篇文章里,我对《园冶》中出现的体现中国传统的关键性因素作了一系列的反思,展示了诸如“相互依存”,“借用”,“适宜性”,“适当性”的概念是如何伴随非二元论的逻辑产生的。

通过对比二元论和两极论,我们现在就有可能认识到:对于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做法的批判只是对英裔欧洲人的传统进行基础性批判的一小部分。通过和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迈耶的论文揭示了避免将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二元论解读的可能性。这将最终导致这样的认识:一旦现代主义和已经被加入到对中国物质materials理解中的二元论猜想被摒弃,迈耶的事业是有可能通过对中国景观和园林的反思而得到发展的。

四、相互关系的场合论“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理论吗?”“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一个理论吗?”“你认为景观建筑学需要通过其领域之外的资源来发展吗?”在大多数时候,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自己非常的困惑,无言作答,因为在被问及这些问题的同时,关于景观建筑学的文化中介agency却很少被涉及。我想质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攻击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的文化界?为什么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是要求我们争论在原则上是否需要某些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清楚地表达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并询问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或令人信服地有效地被表达而不借助“理论”这种概念资源?

以R·库哈斯在一般城市的范围内思索城市未来的尝试为例。库哈斯把一般城市比作现代化的飞机场,反对把城市和建筑放在地方识别性localidentity的范畴来思考。库哈斯认为这种一般城市是地方识别性不再存在的结果。在他的论文中,“地方识别性”和历史相关,在建筑学中沉淀。并且库哈斯认为:“把地方识别性当成是过去的形式是失败的命题。”含蓄地说,库哈斯提出把一般城市的概念作为正确的命题是一种“大亚洲主义”的体现。如果库哈斯的论文意味着剥去了亚洲的表皮,那么他已经是成功的了。在台湾的建筑杂志《对话》中,王维真观察到,一般城市的概念是被“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的说法所支持着,并沉浸于一种“新东方主义”的气氛中。

在这里我并没有对库哈斯的原文进行仔细的阅读,但我仍将指出他的文章是一种没有精确理论基础的狭隘的“全球化”观念的象征。在传统的中国,建筑的物理生存环境并没有成为城市“识别性”的一个完整部分。与欧洲持久性纪念碑的传统不同的是,中国的建筑一直处于建与重建的永久性循环中。如果库哈斯发现他不得不面对亚洲城市的“识别性”,这是因为亚洲城市已经逐渐进入了被阿洛伊斯·里格尔所称作的“时代—价值”的模式中。当他用一般性反对“识别性”时,他运用的理论看上去倒像是西方所反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熟悉理论家约翰·拉杰曼作品的读者将会意识到,以吉尼思·德鲁兹的观点为依据,识别性的属性可以通过迥异的集合被定义,而不是对一般性概念的反对。参照拉杰曼的观点,我在其他文章里解释了分类categories的思维模式如何能在诸如中国景观建筑学的识别性的问题上被重新理解,而不需借助分类本身的概念。读者可以感觉到,库哈斯已经对某种态度attitutdes有了正确的批判,但在他的批判中并没有暗示跨文化在思维上的差异。他通过强加欧洲的模式以一种普遍主义者的态度结束了他的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理论”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述讨论试图表明对理论的反思和写作可以为激活景观建筑学的跨文化交流服务,那样的理论活动可以加强我们的感觉,即跨文化交流是可行的,并且使我们被交流中产生的血浓于水kindred的情感所感动。借助乔治。德孔布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投稿中的话,可以勾勒出这个想法作为恢复“在期望与观念中承担转换的事物……以最小的力量完成这种复杂的转换……以达到发现、干扰、唤醒先前存在的事物,并将这个事物带到现在……反复思索一个地方的一般性并且强加一个看上去最明显的转换……以建立新的形式,新的感情和新的联系”。通过借助这些语言,希望可以突出这样一点:即理论的反思和实践者的思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被相同类型的刺激所感染,在彼此共同努力的领域中探索结果。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8篇

确立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针对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中原工学院就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做了多方面的探究,主要可归纳为“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和“主要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

我国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既有经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培养方法: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一般学制三年,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又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德国的这类学校通常规模不大,开设的专业也不多,但各有特色。这类学校的学生既有从普通中学录取的,也有从中职学校录取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同样享有入学资格。这类大学有将近一半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有学历、学位方面的规定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资格证书。他们的教师除了在校教书外,同时还是各大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这些来自企业最前线的教师们能够把工作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带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二)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国内一些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正在积极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变,并取得了成果。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建筑学专业的相关学校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来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这方面的代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黄淮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主动融入驻马店市的区域产业发展,其建筑学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作品。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在学生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探索的经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2.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许多院校竞相开设建筑学专业,再加上我国的建设市场逐渐平稳,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尽可能地拓宽就业面也是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一些院校的经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学生模型制作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去模型制作公司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公司从事方案草图、建筑效果图与漫游动画制作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学相关领域实践项目的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面的多元化。

3.专业教育应与执业注册建筑师制度相结合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注册建筑师考试的相关要求也为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训练,教学内容与注册建筑师的教育科目、内容对接,增加各工种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建筑设计院和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工作。一般的设计工作,通常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设计行业,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大多都有明确的人员分工。而传统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侧重于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和削弱施工图及相关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适当加强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是对设计单位专业人士的首要建议。其次,当前的设计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建筑师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筑设计院或者事务所已经不再有“描图员”这一岗位,建筑师们也很少再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绘图设计了。未来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随着新的建筑概念和设计方式的产生及转化,建筑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手绘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是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设计,构建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一)优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编排计划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长期以来,建筑设计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体系。但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其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应紧紧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形成不同的课程系列。

(二)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

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建筑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建筑师执业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以此为依据来合理、有效、适当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具体的编排中,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从而体现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课中有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三)拓宽知识面

增加新领域技能的培养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设计院工作的需求,此外,还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应用技术型”为导向,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建筑技术层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把建筑当成一门务实的技术学科来学习,是建筑学这门传统专业永葆青春的法宝。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宇文恺,在西魏555年出生于长安城一个显赫的家族中,其字为安乐,他的父亲是宇文贵。根据历史资料《周书》中的记载,我们得知,宇文贵从小就跟随老师学习,他经常叹息道“男儿应当手握长剑,骑马杀敌,博取公侯,为何要像老师一样成为教书的人呢!”后来宇文贵参军,并且屡建战功,他的地位更是直摇而上,在北魏时期取得了非常好的官职,到西魏时期又加官晋爵,担任多种官职。宇文恺的哥哥们,都在朝廷中有令人羡慕的功绩和官位,出身于这样一个显赫的将相家族中,宇文恺很小的时候就被封爵,但是宇文恺没有像其父亲和兄长那样,喜欢弓箭、骑马等,他喜欢读书。在历史文献《随书》中对宇文恺这样记载“: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宇文恺是这个家族中的特例,他不善习武,唯爱读书写作,尤其喜欢研究建设方面的书籍和知识,这与他成为著名的建筑师是有一定关系的,从小就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在北周末期,宇文恺为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在580年,又被封为上开府、匠师中大夫。根据历史资料《唐六典》中的记载“:后周有匠师中大夫一人,掌城郭、宫室之制以及诸器物度量。”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宇文恺年轻时期,在建筑和工程管理中的锋芒。隋朝一个最为著名的建筑———长安城(隋朝的首都),就是由宇文恺主持建造的。当时,隋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及统治地位,将宇文氏的人大肆诛杀,想要将北周的残余势力清除,因此宇文恺也成为被杀的对象。但是因为宇文恺的家族和北周宗室之间有差别,而且他的兄长又在隋文帝登基中立下了大功,考虑到他本人的才华,隋文帝没有杀他,赦免其死刑。隋文帝修建宗庙时,启用宇文恺,使他在建筑方面的才能和专长得到了发挥。宗庙建成后,隋文帝对其加官晋爵,随后,宇文恺从事隋朝其他大型工程的建设。

隋朝建立时,以北周的都城长安为其首都,当时的长安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城中的供水、排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生活用水不能正常供应,生活污水不能及时排出,于是隋文帝下令修筑新的都城。隋文帝命宇文恺负责对长安城进行规划兴建,并在短时间内完成。新的长安城外有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在长安城的兴建中,整个工程规划、人力分配、使用、物资的组织和管理都是精细、严谨,还充分地考虑到地形、地貌、交通、军事、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将长安城建设成为经济、政治、文化于一体的都城,并将其命名为大兴城。长安城的建设预示着当时中国建筑的发展水平。在隋炀帝时期宇文恺被封为大匠,在608年,宇文恺被封为工部尚书。隋炀帝对当时大兴城的地理位置有所不满,因为大兴城处于内陆,水运交通不是很方便,不能满足朝廷的消费,于是隋炀帝命令大匠宇文恺主持修建另一座都城———东都城(今洛阳)。东都城的建设工程浩大,史料中记载:“始建东都,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煎,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周匝四面有七十万人,城周匝两重,延袤三十余里,高四十七尺,六十日成。”“东都土工监常役八十余万人”等,根据史料记载从豫章(今江西)向东都运一根柱子就要花费十万工,以及使用三千人,如此浩大的工程却在一年的时间内建成,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隋炀帝时期,国力强大也相当富裕,但是隋炀帝好大喜功,任意挥霍。607年,隋炀帝向北巡察榆林,为了将自己的地位进行显示,命令宇文恺制作“大帐”,帐内可容纳千人,同年隋炀帝又命令宇文恺制造“观风行殿”,这个“观风行殿”和其他的建筑不同,其可以容纳几百侍卫,殿下有轮轴,可以进行移动,大殿可分、可合。可以说这是一项独特的发明,是历史中最早的活动房屋。

除了主持修筑建筑物,宇文恺还主持修筑了一些水利工程。在公元584年,隋文帝以“以渭水多沙,深浅不常,漕(运)者苦之”,命令宇文恺率领水工万人进行通渠道的开凿和扩宽。该条渠道中的渭水来自大兴城,至达潼关,有300余华里之长。在修筑渠道的过程中,宇文恺亲自勘探河流的深度,对其地理环境等进行考察,制出周密的计划,进而使得这一项水利工程顺利完成,这条河道不仅可以通航,还可以进行灌溉,因此被百姓称之为“富民渠”。这项水利工程的成功为以后进行的大运河开凿,提供了经验。宇文恺不仅进行建筑的建设、水利工程的兴修,它还设计了一些计时工具,比如说“,称水漏器”“、马上漏刻”等。宇文恺的建筑成就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肯定,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宇文恺主持、规划、修筑的建筑、工程等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当时中国的建筑技术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二、宇文恺修筑长城

隋文帝称帝以后,面临很多的危险因素,首先就是北周残余党羽势力的威胁,还有就是南方后梁、陈朝等旧政权势力一直存在,北方还有突厥的危险,这些都危及隋文帝政权的稳定。为了防止突厥的侵犯和能够很好地进行预防,就要修筑一条防线,保护隋朝的江山。边界突厥侵犯是隋朝主要的边界危险之一,是边防的主要危险力量,有可能会危及隋朝的政权,因此隋文帝开始与周边的国家建交,希望通过这种联合对突厥的势力进行打压。由此国防成为主要的军事战略。为了防止突厥的侵犯,以及缓解边界紧张的关系,开始下令修建长城。根据地理条件,将长城修筑在山脉相连河流相通的地方,蜿蜒在山脉之上,形成坚固的防护墙,边界防务成为这时的工作重心。

隋炀帝时期边界问题一直是危及朝廷的力量,隋炀帝向国家四周的边界地区进行巡察。大业三年,隋炀帝向北边界进行巡察。据史料记载在大业三年宇文恺跟随隋炀帝北巡,查看隋朝疆土边疆地区的情况,面对突厥的猖狂,隋炀帝只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北巡期间其命令宇文恺修筑长城,为隋朝的建设防护墙,由此创建了三项具有活动性的建筑物。对于宇文恺修筑长城的事情,在史料中的记载很少,我们从《隋书》中可以获取一点关于长城的资料,在《隋书》中有记载“:及长城之役,诏恺规度之。”这项记载只是将宇文恺修筑长城的事情进行了证明,但是没有指明长城修筑的时间,以及宇文恺是负责修筑哪一段长城的。在史料中记载隋炀帝在位期间共进行了两次的长城修筑,第一次修筑长城是在大业三年,进行时间比对可以得知,这次修筑长城是有宇文恺负责的“,发丁男百万修筑长城,西至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这次修筑的长城为榆林郡系,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以及黄河东岸的林格尔一带,其中紫河的地理位置是在定襄郡大利县,这点在《隋书》中有记载,根据《隋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大利县,大业初置,带郡。有长城,有阴山,有紫河。”其中讲到的大利,其古城在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盟南部的清水河县境内,而其中的紫河是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以及山西西北长城以外的浑河,在蒙古语中称之为乌兰穆伦河。隋炀帝期间第二次修筑长城的时间是在大业四年,史料中记载到:“发丁男二十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诏免长城役者一年租赋”。由此可见,第二次长城修筑完成后,隋朝对服役,进行长城修筑的百姓劳力给予了一定的福利。在《资治通鉴》中对第二次修筑长城的地方有记载“:榆谷在榆林西”,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断出第二次修筑的长城是榆林西部至榆谷一段。隋炀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突厥炫耀,与命令宇文恺建造大帐是一个目的,正是这种炫耀为隋朝带来了严重的内政危机。

在史料中对宇文恺修筑长城的记载,是在他为工部尚书后进行的。《隋书》中有记载“:进位开府,拜工部尚书”。但是在《隋书•炀帝纪》中,关于宇文恺官职的记载,可以得知宇文恺是在大业四年被任命为工部尚书的,这个时间和第二次修筑长城的时间符合,我们进行分析后,将后面一种记载进行了否定,在史料中记载宇文恺在大业四年并没有达到榆林,他只是在大业三年跟随隋炀帝北巡,并在榆林逗留了一段时间。在《隋书》也确实记载了宇文恺在大业三年跟随隋炀帝北巡的事情,并且在此期间奉命制造了大帐和观风行殿,因此,对宇文恺修筑长城的考证,确定为隋炀帝在位期间,进行的第一次长城修筑,这次长城修筑是由宇文恺负责规度主持的,主要负责长城榆林至紫河这一段长城的修筑。长城的修筑起先是为了向突厥炫耀隋朝的国力,但是在后来的隋文帝时期修筑长城是为了缓解边界紧张。宇文恺一生对隋朝建筑建设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大连理工大学外聘教师比重较大,联合教学模式在此类院校执行最为彻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创新实践及交流能力稳步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外聘教师的高度赞扬。为了构建联合教学工作室实施方案,从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三方面着手,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高校联合教学工作室方案实施体系,以保证联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区域联合教学的实施细节

(一)建立联合教学师资平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师资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的比例大约为7∶3。每门设计课有2~3人同时分组授课。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形成之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加大规模聘请了多个高校的建筑设计课授课教师作为不同年级的外聘教师。目前建筑设计外聘教师库累积人数在20人以上。联合教学工作室以城市学院的建筑设计课为主导,借鉴多个高校的教学模式,学大纲和教学环节,并采取相同的课程设计任务,教师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针对同一教学任务学程序及考核方法,共同探讨有效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联合教学细节操作模式区域联合教学模式中,建筑设计授课教师来自三个不同高校,他们为学生拟定相同的设计任务,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学生要针对同一个设计问题开展实地调研与分析,提出问题及分析解决策略,并做出建筑设计方案。以建筑学专业三年级教学楼设计为例,联合工作室在几所高校各选取一名教师作为授课教师,统一设计题目后,分别在各自的校园中选取了设计任务中所要求的建筑基地。学生到各个高校进行调研和参观后确定基地选址,同时配合以设计课题的校外学者和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及分组指导、评图,最后成绩评定也采取相同的课程考核标准。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再进行校际沟通与交流,展示个人设计成果。这种沟通与合作更增加了不同校园文化传统的交融与碰撞,提升了学生在专业环境中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三、建立联合教学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平台

为了保证区域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制度能推广下去,并成为建筑学专业师资中有特色的教育力量,需要联合同一城市中各高校的专业师资,并且主体学校和其他高校相关分院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给予充分支持,才能够确保联合工作室稳定持续地发挥作用。在联合教学团队的分工中,教学计划和任务的制定由师资团队共同完成。每个院校都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外聘为辅。在不同院校专职和外聘教师的角色会互换,形成非常鲜明的联合教学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相对薄弱,因此外聘教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建筑学师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联合教学工作室工作稳定有序进行,对联合教学团队的师资管理必须严谨规范。外聘教师实行双向聘任制,一旦签订协议,双方的责、权、利均受到协议条款制约,违约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并给予对方经济赔偿。这样对激励外聘教师提高教学积极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形成一定的约束力。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目前为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建立了成员管理档案,详尽记录外聘教师工作表现、教学成果、论著发表、奖惩情况,以利于成员的聘用。

四、区域联合教学的创新点及实践效果

新办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分支,在教学及管理体系上与传统高校有很大的差别。其中专业师资少,外聘教师多成为其师资组成的典型特点。虽然这种师资组成对于新办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而言,教学力量显得单薄而不够稳定,但同时也给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大量外聘教师引入将不同院校的教学传统和教学方法在同一个点上交融,形成了互为补充的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制度,给不同院校的学生带来新的学习契机,同时使得独立学院的师资问题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带动学校教学体系不断进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按照联合教学工作室实施计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每年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一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接受到不同高校专业教师的授课指导。随着逐年的教学累积,在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2013年,学院学生的建筑设计作品陆续在全国大学生优秀设计作业评比中获奖。设计实践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专业领域的充分认可。由于联合教学工作室的教学定位准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得学生在考研中专业课成绩一直保持较高的分数,得到了全国各大院校入学考试和用人单位的验证。

五、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特定的学校传统和自身教育定位,有选择地在一些专业开展区域高校联合教学,训练学生具有在不同校园文化中的交流和掌控能力,在跨院校交往中的敏感性,以及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的限制条件下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这也将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联合教学工作室(Jointstudio)中,学生有机会学习并切身体验跨学科、跨学校文化节的思想碰撞,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实践和合作。双方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对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帮助不可估量,同时该模式的推广对于解决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师资的困境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上一篇:建筑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建筑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