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制度范文

时间:2023-09-13 15:21:17

监管制度

监管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险监管制度;美国;启示

一、经济的增长变化会带来制度需求的变化

从美国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经济增长所引发的制度需求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增长提高了个人价值,这将会增加其对更多获利机会的追寻,也会提高其对周围社会秩序的要求。第二,经济增长促进了行业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使大的公司或企业拥有更高的追求。美国保险市场之所以十分发达,与其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发达的银行体系、证券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为其保险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提供了许多的发展机遇,因此促进了美国保险市场发展以及保险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保险公司规模的扩大会促使其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也就产生了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或变迁的需求。

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暂,因此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变迁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作为供给主体的强制变迁,但是,由制度需求方刺激所引发的诱致变迁在未来还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成长,极大地促进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2002—2007年,中国保险公司的总资产情况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良好态势。其中,再保险公司在2006—2007年增长十分显著,外资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和增加。由此可见,中国的保险市场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监管制度要与本国的文化环境相符合

美国保险监管制度的独特之处是其权力制衡的宪法秩序,受此制度的约束。美国任何制度的变迁都要遵循这一制度框架。美国保险监管制度“双重多头”的监管方式,以及保险立法、司法、行政分离的状态,都是在美国宪法的指引下实施和进行的。这种宪法制度,对于美国监管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效规避了权力过于集中以及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但是,在美国宪法秩序指引下的保险监管制度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具体国情。如果在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采用这种“双重多头”的监管方式,将不利于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健康发展,因此。保险监管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结合本国的文化环境。

中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只要在制定过程中符合其文化特点并结合中国具体的法律体系,就能够实现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监管。美国保险监管主要是由联邦和州级别的机构进行具体监管,权力主要集中在州一级别。而中国保险监管制度主要由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进行监管并下设相关派出机构,权力集中在中央。这种监管方式的差别,实际上就是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不同所造成的。如果中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完全按照美国的模式进行,也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双重监管”,并且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那么。将非常不利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中国各省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广东省gdp约是自治区的100倍,这种悬殊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利于保险监管制度的权力下放。虽然美国各州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但其保险法大体上是相同的,且各州在监管过程中权力同样是受到制衡和约束的,不会出现独裁专断的情况。在中国,经济水平自身发展就不均衡,且没有相关权力制衡体制的保障,很容易在保险监管过程中出现制度失效的现象,当权力下放到地方时。再想收回将会付出一定的制度变迁成本。因此,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在制定时,要符合中国的文化环境背景,制度与文化要和谐,这样才能创造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效制度。

三、要对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提早防范

美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之后,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并不是一直有效的,但其保险监管制度抗击风险的能力却非常强大。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各主要保险公司,甚至包括美国民众,他们在对待危机、对待风险时的自我调节能力都非常强大。而中国目前的保险监管制度或者其他监管制度缺少的就是这种在风险真正发生时的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在混业经营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的情况下,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在构建时,格外注意对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混业经营与普通的分业经营不同。在分业经营的条件下,为了预防风险,监管机构可以限制相关公司的经营范围,禁止它们对混业产品进行经营,实际上,这是将风险隔离在本行业之外,这样,风险对于行业内部的冲击就会减少甚至是没有。但是,在混业经营的条件下,监管机构没有办法对相关的产品进行隔离,因此,也就没有办法

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隔离在外,甚至监管机构都无法预知哪种产品会发生风险,这种风险是由哪个行业引发等问题。这样一来,风险的突然爆发,将会让监管机构措手不及,也会引发与此风险相关的产品、行业等风险的爆发,其传播又会造成民众的极大恐慌,进而引发更大的风险。可见,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是非常巨大的。没有相应有效的制度对此进行约束管理,由混业经营的风险引发的危机后果将非常可怕。虽然目前中国尚未发生此类风险,但对混业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四、对偿付能力监管不能放松

保险监管制度随着美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严格监管、松散监管、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三支柱监管体系。这一发展过程,既体现了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也说明了保险监管制度的发展过程。虽然美国的保险监管制度早就开始关注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性,并在1992年就已经通过了naic的研究,推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但是,aig危机的爆发,依旧暴露出美国保险监管制度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的严重问题。可见,无论保险市场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保险监管制度多么有效,对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监管都不能放松。保险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保险公司就是通过对风险可能发生概率的计算,将大部分投保人的保费收入聚集到一起,等风险发生之时,为小部分可能发生风险的投保人进行赔付。保险公司之所以能够吸引投保人投保的主要原因是在风险发生时,保险公司能够为投保人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这种补偿实际上就是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于偿付能力的要求,随着保险市场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保险市场领域,保险公司对传统保险产品发生风险概率的计算体系已经成熟,即只要基于传统的概率计算出保险公司在承担保险责任时所需要的资金即可。但随着保险市场的开放,保险险种的多样化以及混业经营下金融衍生品的日益发展,保险公司对这些因创新产生的敏感产品可能发生风险的概率无法做到准确的或者成熟的预测,这样就无法准确地预留出保险公司应当理赔的责任金。这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就会受到威胁,一旦大量遭遇风险的投保人都来要求赔偿时,保险公司很可能因为不具有偿付能力而不得以宣布破产,这不仅会给广大投保人带来损失,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发展。因此。偿付能力监管依然是保险公司应该关注的监管重点。

目前,中国保险监管制度采取的是以偿付能力额度为核心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付能力监管一直还没有完备的辅助配套体系。美国的naic专门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而且。强制各州保险监管机构要按此标准实施相应的监管措施。而我国对偿付能力监管的辅助配套体系建设进程明显落后。另外,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的监管力度还不够。虽然中国的保险监管制度对于偿付能力监管设定了若干条例,但是,中国保险公司的退出机制还不够健全,保险公司的退出成本十分巨大。即便是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保险监管机构也很难严肃地对保险公司实行相关监管,其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保险监管机构作出了退让和妥协。因此,要想真正提高中国保险监管制度中对于偿付能力的监管,中国的保险监管机构还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制度尤其是配套制度,而且,绝对不能放松对于偿付能力的监管。

美国先进的保险监管制度,无疑对于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美国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而且,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规模不大,几家大公司占据绝对垄断优势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较之于发达国家也比较缓慢,因此,中国保险监管制度在构建和完善时,既要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又要符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制度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最新进展[c],孙圣民,2006

监管制度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正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失败和政府失灵。因此,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政府如何继续从包揽一切社会经济事务中实现有限退出,按照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新构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一些已经开始市场化的领域,市场失灵和潜在的市场失灵已经开始出现,政府监管如何跟进?政府如何发挥维护竞争秩序和保护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作用?我们如何在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制度改革的经验,进行制度创新?本文试图从新比较经济学的角度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逻辑途径和实践路径。

一、从广义制度的角度理解监管的作用

1、监管的概念和本质

“监管”(regulation)是一个难以精确定义的概念,引起了众多学者,特别是中国学者对监管理解的巨大差异。Spulber在《管制与市场》中,对有关监管概念的不同理解作了充分的评述和综合,给出了一个监管(管制)的定义:“监管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和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从起源上看,监管最初起源于地方政府对垄断业务的干预与控制,并随着市场的扩展而上升到全国性的监管。解决市场失灵有国有垄断经营和私有经营加政府监管两种不同模式。大多数欧洲国家都选用铁路的国有化,但美国采用私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模式,由授权的专业化监管机构按照严格的监管原则和程序进行监管。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技术经济特征,这种专业监管主要对企业的定价、服务条件和服务质量等进行严格的管理,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不受垄断运营商的侵害。早期的监管主要是经济性监管,监管的范围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投资、价格、收益、技术标准、服务质量等。其后,这些源于特殊行业的政府专业监管方式逐渐从公用设施经济领域扩展到金融、环境、卫生等其它领域,并成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制度安排的重要特征。

从组织机构上,这种美国式的监管机构,由国会授权,独立于政府行政部门。监管规则、监管程序和组织架构一般都需要专门的立法,其运行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专业人才,公正透明的程序。同时,要建立一定的制约机制,保证监管机构不会被利益集团收买,成为被监管者的俘虏。监管是在不存在市场最优解的前提下,由政府替代市场的一种次优制度安排,这种监管保证了产业发展和服务供给,证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

随着技术进步、交易复杂化和市场扩展,关于市场运行中政府监管的理念、程序、手段和组织形式,逐渐拓展为政府参与矫正市场缺陷的一种一般方式,从理论分析到政策实践上都超出了原来的特殊领域行业监管的范畴。在OECD的论坛材料中,监管被定义为包括由政府授予监管权力的所有非政府部门、或自律组织所颁布的所有法律、法规、正式与非正式条款、行政规章等,是政府为保证市场有效运行所作的一切。对监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表达为: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都只作三件事,即“收稅、花钱、监管”。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组织化的市场的出现推进了交易活动的扩张,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由于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和外部性等原因造成市场失灵,导致了作为一种外部干预的政府监管的出现和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监管是基于规则的监管,是政府按照合法的程序和透明的规则对企业交易活动进行的干预。这种基于规则的干预,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各种交易得以正常进行。监管是维护市场规则的重要力量。美国“监管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的监管研究专家RobertW.Hahn指出:“经济学家一般都同意监管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如果没有显著的‘市场失灵’,那么政府就不应该干预。如果市场失灵严重,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监管能够改进效果,那么政府就应该干预”。这是一个对监管的作用有一定程度保留的谨慎判断,反映了经济学家已逐步达成的共识。

Bartle等人在研究英国和德国作为监管型国家的比较中,对监管的定义可以准确概括监管的作用:

Ⅰ市场失灵(特别是在某些行业中的网络效应所导致的自然垄断)要求监管干预以克服其负面影响。在某种意义上监管实现着替代功能――在非竞争性的过程中,监管是竞争的替代物。在英国的公用设施行业里,最出名的手段就是价格监管。对价格进行控制并不是为了指定一个“市场价格”,而是创造一种诱发高效和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Ⅱ监管还要超越替代功能以推动未来自我运行的竞争性市场的产生。这一手段可以被称为“主动监管”,它的意图在于,当竞争发育充分时监管就可以被解除了。基于这种理解,监管具有不断转化的特性,是一个有时限的过程。

Ⅲ监管还涉及到公共服务目标的实现,例如环境标准、提供安全和货币价值。尽管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采取市场导向的干预手段,但核心在于这样一种信念:某些公共服务目标并不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因此干预是必需的。

监管的本质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政府监管,同一般的缺乏约束的政府行政行为不一样。现代监管的特征,一是基于规则,二是同政府保持距离。监管首先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育、用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行为和过程,监管产生的环境就强调了这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控制,而是政府在协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立场后确立监管规制和程序,授权相关的机构(监管者)负责规则的实施。另外,与政府直接建立国有企业以弥补市场失灵不同,监管是政府建立规则后授权一个独立的机构执行规则。这种保持距离型的监管体系的设立,目的是保证监管的公平性,将政府随意的行政干预降低到最低。

但是,围绕中国的监管改革,对监管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一是简单地将监管理解为“监督”和“管理”。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相关的制度建设难以迅速到位,市场秩序混乱,这就要求政府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要“加强市场监管”以维护基本的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的有效运作。在大多数政府官员的理解中,监督和管理是传统行政管理方式在市场化条件下的集成和延伸,并没有理解“监管”是对市场失灵的补充,并没有理解“监管”要求的是政府机构按照规则进行对市场交易的干预。在传统的体制下,政府的行政行为不受约束(我们至今没有行政程序法),政府的决策具有随意性。如果说这种安排在政府主宰了一切生产活动的条件下是“激励相容”的,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却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规则基础上。所以,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具备的监管功能,并非传统的政府随意行政干预,而是基于规则的专业化干预,“此监管”非“彼监管”。部分政府官员简单地将“监管”理解为“监督+管理”,强调要加强市场监管,实际上是为政府无约束的行政干预寻找合法性。

另外一种认识是否定监管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对监管的经济学分析、80年代以来美、英的放松监管运动,加深了我们对监管的理解和认识,但也导致部分人简单地认为监管是无效率的,应该加以根除。特别是基于我国目前政府行政性管理过多、过宽、低效,限制了市场的发育发展和充分提高效率的状况,人们容易将一切不合理的行政管理程序和制度都归结为政府监管,从而在根本上否定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无论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有效监管都是市场得以有效运行的前提。放宽和解除对市场准入的限制或监管是全球性的趋势,但放松监管的范围和力度取决于具体的产业领域,更取决于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和基本制度环境,包括其法律体系。放松监管、特别是放松经济性监管是合理的,但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放弃经济性监管,更不用说社会性监管。

过去20多年欧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放松监管运动,实际上是监管体系的再造过程,是在新的技术水平、市场格局和制度环境下对政府监管机构职能的重新定位和全面调整。对监管体系演变的分析,必须置于一个国家总体的制度环境中考虑,因为监管体系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制度体系中监管的位置

现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证明了制度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有效制度――广义的制度环境和具体的制度安排――的存在,使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的主体对各种交往和交易存在稳定的预期,社会和经济活动才得以正常进行。需要再三强调的是制度可以是正式的法律和组织,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自律、互补性的补偿契约和传统的社会规范。政府的监管,显然属于这种广义的制度范畴,其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能够与其它制度要素协调、和谐,整体的制度才能够具有增进市场的能力。从有机的制度整体观念出发,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制度安排的共性和差别,分析监管在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中的准确位置。

具体的制度安排同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有关,同其文化传统、习俗、宗教等所创造的社会资本有关。根据过去数百年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全球化环境下不同国家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制度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基本的制度安排,即市场自律(或个人自我维持)、独立法庭的私人诉讼制度、政府监管和国有垄断。这种排序形式上体现了从无序(私人秩序)到有序(国有独裁所代表的绝对秩序)方式的排序方向,沿此方向,私人秩序自我维持的力量有所下降,第三方(法庭—监管—国有企业)的干预不断加强。每一种状态都表示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保护私有产权、维系市场交易的制度安排。因此,制度设计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控制无序状态和政府的社会成本进行权衡取舍,然后找到能够有效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安排。

就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的制度选择而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位置、民族构成、自然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其制度选择的静态约束条件。在这一约束条件下,不同国家在同一时期会出现不同的制度安排以保护私人产权。例如12、13世纪英国和法国都是在各自的约束条件下建立了完全不同的法律制度(普通法和大陆法)来解决产权冲突问题。

在这一新的比较制度分析的框架下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制度安排的多样性时,最关键的问题是理解特定的制度安排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对于由特定时期的社会资本决定的静态约束条件不同的国家来说,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效率会有很大差别,从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始于100多年前的美国进步运动,是从私有秩序和独立法庭制度走向政府监管的一个过程。20多年前英国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和监管制度改革,则是从国家直接干预的一种集权的制度安排向基于规则的监管体系的过渡(从社会主义式集权走向基于规则的监管)。

在过去200多年市场经济历史中,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监管制度。对现在能够观察到的多种监管制度和制度形态的分析,必须根植于其不同的历史进程中。

3、监管型国家的兴起

“监管的历史是不断变换政府行为的重点和焦点的过程”。自1887年美国第一个联邦级的独立监管机构产生以来,监管机构在美国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演进,监管范围扩大,监管的重点逐步从经济性监管过渡到社会性监管,监管的效率不断提高,推动了美国成为最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监管作为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以及监管机构在美国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美国又被称为监管型国家。

在政治学研究者中,认为监管型国家是一种与福利国家(WelfareState)不同的制度环境和治理机制。福利国家通过直接拥有生产手段(建立国有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其它社会目标;而监管型国家则依靠私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最基本活动单元,这些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企业主体在公共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干预和约束下从事生产和交易,即接受监管。

欧洲的福利国家,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扮演直接参与者的角色。在经济上,政府拥有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大量的国有企业,通过国有企业实现部分社会经济目标;在社会事务上,政府维持高额的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福利国家区别于监管国家的本质特质是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特别是经济事务的方式,其中尤以政府开办大量的国有企业为典型特征。以美国为典型代表(与之相似的是加拿大)的监管国家主要有如下特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如在网络型公用设施产业领域实行政府监管下企业独立运作;即使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也往往利用采购的方式实现,同时政府对企业和生产的干预通过独立的监管机构实施。监管机构主要由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组成,以公开的程序按照法律授权对行业实施专业化监管是监管型国家模式的核心。

Sappington和Stiglitz比较了国有企业和被监管企业在控制机制上的区别。在国有化模式下,一般的治理模式是按照“政府-企业董事会-企业管理层-企业雇员”之间线性委托的方式进行,在政府和企业董事会之间,司法可以进行干预。在监管模式下,委托关系除了保留“政府-监管者-企业董事会-企业管理层-企业雇员”的主要路径外,增加了“股东-董事会”、“债权人-董事会”的约束,同时司法机构分别对政府、对监管者和对债权人独立行使监督和制约的作用。比较监管型国家中民营企业运作同福利国家实施的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欧洲学者Majone认为两种治理模式都有存在失效的可能(表-1)。

表-1:欧洲福利国家的国有企业模式同美国的政府监管模式之间的比较

资料来源:Majone(1994:79,table1)。

从一定意义上讲,管制下的垄断和国有企业的垄断在许多方面都类似。但是最本质的区别是,政府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实现包括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就业、区域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和国家安全等多重目标。相比之下,政府监管下的企业运作,是通过政府监管克服由于不完全信息、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导致的市场失效,从而提高效率。这种经济性监管的效率一直是崇尚市场竞争的经济学家所关注的重点。随着技术进步加速、市场范围扩大、分工程度深化,一方面对政府有效监管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要求对政府监管的方式和重点进行调整。过去20多年中,美国进行了放松经济性监管、加强社会性监管的监管改革,并加强了对监管机构的监管程序和效率的管理,使市场化改革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势日渐凸现。所以,以美国为代表的监管模式,逐渐被欧洲国家所采用,形成了全球性的放松监管和监管改革运动,并导致了欧洲开始从福利国家向监管型国家转型。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监管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现有监管体系的一些缺点,特别是传统监管机制下的垂直命令和控制机制容易导致监管者被俘获、市场效率低下。另外,美国的监管模式,过度依靠复杂而缺乏灵活性的法律体系和诉讼机制,没有充分利用行业自律组织等在解决冲突方面的作用。所以,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改革,开始从垂直化的命令与控制机制转向建设由政府行政部门、独立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法庭适当介入的现代监管体系,实现从“干涉主义”向“监管治理”的转变,同时也从“监管国家”走向“后监管国家”。

值得提出的是,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发展模式一直是现代生产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独特模式。日本不象欧洲国家那样由大量的国有企业实现政府的多重目标,同时不象美国那样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通过复杂的法律来约束,而是在强调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同时,注重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企业集团内的共生关系。这种模式既不同于美国的监管国家模式、又不同于欧洲的福利国家模式,而被Johnson定义为“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states)”。由于日本的经济发展在过去10年中显出了疲软和停滞的态势,人们开始反思日本模式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是否还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有研究认为,日本的制度模式最终也将向监管型国家转变。

在关于监管体系的讨论中,人们似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基于市场的监管型国家将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常态。但Djankov等经济学家似乎认为,虽然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制度安排,但这种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监管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补充的模式将是多种各种制度安排的收敛点。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监管体系演变

1、美国监管型国家的崛起

美国是现代监管型市场经济国家的原型。从建国开始,美国就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依靠独立的法庭和私人诉讼维持经济的有序竞争。但是随着技术进步推动的分工深化和交易复杂化,市场的规模和深度迅速扩张,独立法庭和事后诉讼的制度安排难以保证市场能够促进有效竞争,导致政府监管的出现,对企业行为进行事前的干预。一般认为,1887年美国国会为监管铁路行业而成立的联邦监管机构“州际商务委员会”是美国作为现代监管国家崛起的起点。政府监管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政府开始直接对经济事务合法干预。美国的监管从建立之初开始就是按照规定的规则和程序、以有限手段对被监管企业行为进行主动干预,但这已经背离了其依靠法庭、按照事后诉讼的方式进行干预的自由放任的理念。

(1)进步主义年代监管的兴起

铁路是最早的具有一定的自然垄断特征的网络型产业,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在没有监管环境中很容易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产生了对铁路企业进行监管的需求。欧洲许多国家对这一产业从开始就选择了国有国营的模式,而美国却允许私有企业获得铁路经营的特许。美国的自由资本主义到19世纪末发展到垄断资本阶段,拥有市场垄断力量的大企业限制了自由竞争,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开始对工人的安全保障和对消费者权利产生了负面影响。虽然美国从一开始就建立的法律框架和独立法庭制度能够对“攫财大亨”们的行为产生制约,由于法官很容易被收买,所以人们寻求更加有效的手段保证市场竞争能够起作用。这就要求政府和法律对大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干涉,对国家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这便是发端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进步运动,它推动了政府解决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种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导致了美国作为一个监管国家的兴起。

1869年成立的马萨诸塞州铁路委员会,被认为是成立的第一个有效运作的专业化监管机构。其后几十年间,美国各州逐步建立了监管机构,主要对铁路、供水、电力等网络型公用设施进行专业监管。但对美国作为一个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具有决定作用的是联邦级监管机构的成立,这些机构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在扩大市场范围的同时保证了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

在1887年到1934年罗斯福新政之前的40多年间,联邦政府成立了许多独立的监管机构,对跨州的商务活动进行监管。最早成立的州际商务委员会负责对跨州的铁路运营实施监管,包括安全、运价、对铁路业务的公平使用等。1890年,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限制贸易的合伙共谋”和试图的“垄断”。其后陆续成立了联邦电力委员会、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这些监管机构都是得到国会授权,主要从事经济事务的监管。

在成立初期,这些监管机构并不像后来的监管那样具有半司法、半行政的权力,它们没有什么行政和执法权,但有权向公众公开被监管企业的有关成本、安全和服务质量的信息。由于那时独立法庭的存在和传媒的监督作用,企业不能过分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在早期单纯的信息披露也能够对企业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这种“阳光监管”的方式,有时被戏称为“通过让你难堪以达到监管的目的”。随着政府、市场关系的不断调整,监管机构的性质、责任和权力都发生了变化,国会不断加强了监管机构的执法权力。特别是在罗斯福新政后,监管机构作为独立的行政力量成为矫正市场失灵、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

(2)罗斯福新政以来的第二次权利革命

Sunstein将罗斯福新政到20世纪80年代看成是美国的第二次权利革命。美国公民的权利从权利法案(第一次权利革命)所规定的言论自由,扩展到生产安全保护、工资收入保障等一系列新的权利。为了保证这些权利的实现,国家扩大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范围和改革干预的方式。这一过程就是监管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美国通过数十年庞大的计划,建立了美国现在的现代监管体系,体现了一种“后新政共和主义”的精神。

在新政期间,美国在联邦层面成立了一大批专业化的独立监管机构,主要包括:联邦通信委员会、社会保障管理局。新政时期政府希望通过设置由专家组成、按照民主程序运作的专业监管机构,能够体现民主的价值并结合专业化管理的美德,改善市场运作的环境和效率。这些专业性监管机构的出现奠定了美国作为一个监管型国家的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加强了社会性监管的内容,包括劳动安全与健康、环境、公共卫生等领域。特别是环保署、卫生管理署,使联邦监管机构的数量大量增加。到2000年,美国拥有联邦级的独立监管机构55个(另外14个政府内阁部门,也有一定的监管职能),人数达到近13万人。美国作为一个成功的工业化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有力的监管型国家。表-2列举了美国监管机构的人员分布情况,可以观察到,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监管型国家,监管的重点是社会性监管而不是经济性监管。

表-2:联邦监管机构人员状况

资料来源:Skrzycki(2001:68,table2.1)。

(3)放松监管与监管改革

按照Sunstein的划分,第二次权利革命时期,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监管型国家。监管已经成为美国市场经济的基础,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市场、政府关系的新调整。

针对监管机构出现了效率低下、监管过多和监管俘获等情况,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开始了以放松经济性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改革。航空、电力、电信等网络型放松监管和调整监管是重点,放松监管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要在新的制度环境下更多地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在必需监管的领域要提高监管效率。

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监管领域是放松经济性监管并加强社会性监管,但国家层面上体现为对议会、总统、监管机构权力的重新调整。里根政府在80年代先后了12291号和12498号行政命令,主要是加强了总统对监管过程的管理。12291号命令要求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特别是对所有的监管规则实行监管影响分析。所有政府机构都要将RIA和监管计划提供给总统办公室OMB(管理预算办公室)下设置的ORIA(信息与监管事务办公室),并将下一年度的监管行动计划公布于众。通过这一程序,总统利用OMB加强了对监管过程的集中控制,有利于总统控制监管成本和推进放松监管的改革。里根政府的两次改革都因为出于政治上可操作的目的将独立监管机构排除在监管影响分析的强制要求之外,只要求独立监管机构自愿遵从这一监管程序要求,但监管成本效益分析和监管影响分析逐步作为一种标准的程序而被独立监管机构所采用。克林顿政府再造政府的计划实施过程中了第12866号行政命令,更进一步增加联邦政府监管行为的协调,降低监管成本,并鼓励民主参与以提高监管过程的民主性。克林顿的总统行政命令在宪法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将独立监管委员会的运作纳入监管控制的程序中。

布什新一届政府虽然没有颁布有关监管改革的新行政命令,但却在追寻一个被称为聪明监管的方法:即通过综合运用过去20多年监管改革的成果,使联邦的监管更加有效率,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具体的措施是加强电子政务,通过互联网使OMB的监管审查更加透明和公开;OIRA开始雇用科学家和工程师同经济学家、统计师、计算机专家一起,使监管审查更加科学;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要求监管机构提高监管分析的质量;制定统一的政府和监管机构指南,改进信息评估的质量。

所以普遍的认识是,现代监管国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但复杂的监管程序导致了高昂的成本和低效率,需要简化和改革。美国过去20多年的监管改革的宗旨是提高监管效率。

2、欧洲监管型国家的崛起

欧洲常常被认为是福利型国家的典型。但在过去的20年、美国进行监管改革的同时,欧洲各国也开始进行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以英国开端、德、法等其它欧洲国家渐次跟进的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调整,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形成,都推动了对福利国家模式的改革和扬弃。在欧洲国家市场内部市场扩张和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更大的市场空间范围中,欧洲国家开始向市场竞争下的政府监管体制迈进。

(1)英国:吸取美国经验、创造性建构英国的监管体系

英国往往被认为同美国制度模式类似,实行的都是“盎格鲁-美国”式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但在英国实施民营化的经济改革以前,英国更多地被认为是一个福利国家。是过去20多年中英国对国有企业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同时进行的监管体制改革,使英国逐步趋向于美国的那种监管型国家。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将许多私有企业国有化,在自然垄断行业、航空航天等重要产业和煤炭、钢铁等传统的产业中都拥有一大批国有企业。到20世纪70年代后,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严重地制约了经济活力,终于导致了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改革。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中心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特别是在学习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英国的政治体制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监管机构,建立了一个现代监管国家的雏形。

英国的监管改革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对自然垄断行业实施民营化改革,同时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机构。英国在对电信、电力、铁路、供水、天然气等网络性基础设施进行民营化改革的同时,按照美国的模式成立了专业化、独立运作的监管机构,如电信监管办公室Oftel、电力监管办公室Ofer等。这些机构按照公正、透明、独立、专业、诚信的原则对民营化以后的私有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以保证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保护消费者利益。

改造行业自律组织,走向更严格的外部监管。英国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在其工业化过程中,金融、会计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广泛存在的行业自律组织曾经发挥了维持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作用。在过去30多年间,政府加强了对这些行业的监管,以行业外设立的专业化监管机构作为行业监管的主体,自律组织仍然是重要的监管力量之一。例如,英国的证券交易市场、投资基金、银行业等都依靠行业自律,但英国在1996年通过了金融服务法案,建立了专业的监管机构,并在2000年将这些机构合并为一个综合性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FSA。

社会性监管的扩展。在改革基础设施和工业事业监管和金融监管的同时,英国加强了社会性监管,成立了一系列的专业监管机构,就公平就业机会、环境保护等进行监管。2000年成立的食品标准局被认为是英国弥补过去在食品领域出现监管真空而导致“疯牛病”等恶性事件发生的错误。

对政府的监管。英国有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管的传统以保证其对公众负责。过去30年间,英国加强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管,包括建立适当的审查和考核标准,特别是采用公共审计的理念。Moran指出,1995年英国至少有135个不同的监管机构、超过14000个雇员和庞大的费用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管。这个国家内的监管国家比对私有部门的监管所动用的资源更多。

正如Moran所论,英国监管型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一批新的监管机构的成立,而且是政府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和转型,在充分结合英国本身的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监管型国家。英国监管改革的主要创新表现在下列方面:

在独立监管机构的设置方面更加灵活。虽然美国网络行业和公用事业领域所实行的“监管下的民营”建立了可借鉴的模式,但英国没有完全照搬美国模式。电力、电信等行业的监管机构没有成为政府、立法和司法外的“第四行政”,而是属于政府内但独立于政策部门的监管部门。为了避免决策中的低效率,英国设立了单一的监管主管而没有采用美国的委员会制度。

灵活的监管机制。美国的任何重大监管规则的出台和变动都需要国会批准,既耗时又会出现妥协。英国决意避免烦琐的法律程序,实行议会只在重大问题上通过立法进行干预、监管机构同被监管企业签署相关合同的方式,规定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这种机制既有效率又有灵活性。

采用激励性监管的方法。美国收入率监管的弊端成为英国设计监管规则时的参考,英国在改革自然网络产业的监管机制时提出了价格上限的激励监管机制(即Littlechild教授设计的著名的CPI-X公式),不但在英国应用产生了良好效果,同时还成为其它国家设计监管机制时学习的模式。

不断调整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英国在监管改革中处理好借鉴和本土经验的关系,同时更加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对监管组织和理念的调整。政府组织成立了“走向更好监管专项小组”,联合多家监管机构和政府部门,研究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的途径。该项研究的基本结论是: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监管只是竞争缺失时对市场的替代;同时强调要从简单的命令与控制的监管机制走向多个参与者的监管体系。这种现代监管体系由专业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司法机构等多种主体构成,有良好的互补和制约关系。

英国的监管体制改革实现了制度创新,使英国作为监管型国家而呈现与美国不同的制度安排。

(2)德国:从“莱茵模式”走向(后)监管国家?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所代表的“莱茵模式”是一种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最大限度地动员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市场化的手段达到增进公共福利的目的。德国的市场经济注重企业之间的协作,包括银行同企业间的密切关系。就德国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安排而言,德国强调秩序、一致性、可预测性和整体性,强调社区等公共利益,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并倾向于将社会关系和法律责任条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通过重建迅速恢复了经济,并因为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延续而造成了德国福利国家性质。德国是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区域”群体在其权力内发挥着“州”的功能,具有独立的法律、议会、政府、行政组织和监管部门。当联邦政府必须安排州政府执行联邦法律时,它也必须和州议会进行协商。州政府在经济事务方面比较独立,且在关于竞争的问题上特别有影响。德国的反垄断部门――联邦卡特尔办公室――拥有独立于政府的执行权和决策权,是负责德国反垄断和促进竞争的最重要的机构。德国的企业在市场和交易中,强调行业内企业之间协商的“自组织行为”。这些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决定了德国监管体系的独特性质和作用。

过去10年间,由于欧盟对统一市场的要求和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德国也开始对一些国有企业如电信、电力等实施民营化,但在监管体系建设上却进展不一。在电信领域,德国电信被民营化后成立了独立的电信监管机构RegTel,其设置模式同美国的独立监管机构有类似之处,做到监管机构独立于企业,并独立于政策执行机构。但在电力改革中,德国却走了一条“没有监管者”的放松监管的道路:没有单独的联邦电力监管专业机构,而由市场化后的电力行业监管实行行业协会、联邦和地区卡特尔办公室、以及经济部等多家部门共同实施监管。这表明德国建设监管型国家的路径将多样化。

1998年,德国按照欧盟要求,在欧盟国家中率先实现了能源市场百分之百的开放,对电力行业进行了开放发电市场、开放电网设施的公平接入、进行电价改革,强调市场在电力行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但是,这次改革并没有象其它国家(除新西兰外)那样产生新的监管机构,以对作为自然垄断的电网公司实施监管,保证能够引入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最为棘手的电力上网问题,政府鼓励企业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条文,由发电商同电网公司协商建立“第三方”接入的协议性条款。负责反托拉斯和反垄断的联邦卡特尔办公室成为一个实施上的“独立监管机构”,它虽然强调法庭判决和事后监管的机制,但这种可信的威胁成为交易各方迅速达成协议的外部推动力量。

这样,从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看,德国注重行业组织之间的协调、竞争机构以可信的承诺对企业的反竞争行为进行惩处。自1998年德国电力改革以来,这种模式并没有带来阻碍竞争的行为。这种没有独立监管机构、依靠独立法庭、反垄断机构、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部门共同协调以进行有效监管的方式,就是OECD所大力宣传的对监管过程的有效治理模式,同时也是(后)监管国家时代的政府监管模式。在建立监管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建立多中心的现代监管体系和治理模式,德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先行国家。

3、日本、韩国监管体系及改革方向

日本和韩国所代表的是另外一种国家形态和监管模式。在日本、韩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习惯关于干预企业经营,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市场或扭曲市场形成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日、韩因为这种国家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被称为发展型国家模式(DevelopmentalState)。这种模式可以被认为是介于欧洲福利国家和美国监管型国家之间的第三种国家形态。

从制度基本特征看,日本和韩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明显区别之一就是,并不依靠完备而复杂的法律约束企业行为和维系社会秩序。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政府并不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相反政府与企业建立了一种指导――被指导的关系,或形成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紧密的共生关系,这被称之为“市场亲善模式”。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往往不依靠复杂的法律关系作为执行合约的唯一手段,而是依靠政府的干预和企业之间的信任。政府和企业因为共享一种“发展”的目标而出现典型的勾结行为,使市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边界的界定并不那么清楚。

但是,过去10多年日本经历了长期的经济停滞,韩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这为日本、韩国开始重新反思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作用、进行监管体系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实际上,日本从1981年开始监管体系改革,并在1985年实行了电信公司的民营化改革,成为除英国外率先实现“制高点产业”民营化的国家。其后,在1994年制定了《今后行政改革推进方案》,决定对250个项目实施放松监管的改革;1995年拟定《放松规制推进计划》,并陆续将放松监管的项目增加到1797个。按照OECD的分析,1996年开始的全面经济结构调整,就是要从国家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向市场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化,从强调事前的政府审批转向企业按照一般性的原则运行、依靠事后对规则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政府对企业的干涉变得透明、更加有规则可依。

在垄断行业的监管体系改革中,日本并没有采用美国或英国的那种模式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如在电信领域,日本在1985年通过了《电气通信事业法》实现了政企分开,电信公司从邮政省独立并民营化,并放开电信市场的准入,但并未成立类似于美国FCC或英国Oftel那样的专业监管机构,而是由邮政省负责对电信行业的监管。2001年日本通过了电信法修正案并进行政府部门大调整,合并成为公共管理、内务、邮电部(MPHPT)。MPHPT的日本称呼是总务省,由原来的邮电部、总务厅、等多家单位(包括公正贸易委员会、环境纠纷协调委员会)合并形成。新成立的MPHPT下设由原来邮电部下属的通信政策局、电信局和广播局重组形成的通信政策局和电信局,负责电信行业的监管。另外,还设立了各种委员会。MPHPT在向上述两个部门或者组建的研究小组提出针对某项目的研究要求后,相关部门或者研究小组有责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细致研究并按时向MPHPT提交报告。

韩国在监管体系改革的进程中步伐更大一些。如在网络产业领域,韩国对电信、电力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并分别在信息通信部下成立了半独立监管机构的韩国通信委员会、在能源部下成立了半独立的电力监管委员会。

按照国际电联2002年的统计,到目前为止,日本和韩国是OECD国家中唯一两个没有成立独立于政府政策部门的电信监管机构的国家。在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同样在政府政策部门主导下,设立隶属于政府部门的监管机构,监管机构的自治性在两国却各不相同。从趋势上看,日本、韩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就是要重新定位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政府与企业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加强政府监管作为对市场竞争的有效补充。

OECD的研究认为,日本、韩国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所采用的那种监管模式已经不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必须进行面向市场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现代监管体系将是发展方向。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韩国中发展型国家走向监管型国家的路径将同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路径形成差异。东亚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等决定的广义的制度环境,决定了制度安排中的多样性。即使东亚国家在制度可能性边界上将从更多的政府干预区域向表征更多的市场因素的区域移动,并更加强调独立法庭在维系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和文化影响,东亚国家的制度最终还是会收敛于与欧美国家制度不同的区域。

三、中国的监管体系改革:从垄断行业开始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过去的20多年间开始在自然垄断行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引入竞争,对原来的国有企业进行民营化,在这一放松监管的过程中,许多原来没有设立监管机构的国家开始建立专业的监管机构,已经有监管机构的国家调整监管的内容。其原因在于,在引入竞争后,监管能够保证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不会利用所拥有的自然垄断资源对其它企业形成不公平竞争。如果简单地废止行业监管,在没有监管机构支持的情况下任由市场发展并不能形成有效竞争。而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采用一系列特定的监管方法来促进竞争环境的形成,防止占优势的现存运营商或主导运营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和对自然垄断环节的关键网络元素压制竞争,这对促使竞争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如在电信业中广泛采用的非对称监管,就是通过对具有支配地位的主导运营商强加某些义务,可以帮助新进入者迅速壮大以获得一定的竞争能力。要自然垄断行业中逐步引入竞争并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有能力确保公平市场竞争环境形成的监管体系。

同其它国家一样,中国监管体系改革也肇始于自然垄断行业。这些行业引入多元化竞争主体取代单一的国有国营的企业,必须同时制定明确的规则以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对这些具有独特技术经济特征的行业的规则化管理,对政府行为转变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是我们建立对政府行为约束机制的重要切入点。

1、垄断行业监管体系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部分开放了电力行业的发电市场,比英国的电力改革更早。但对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的大规模市场化改革始于90年代,在构成可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同时,构造了多元化投资主体构成的市场竞争主体,并不同程度地推进了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垄断行业的改革主要进展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实现了政企分开。

建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确立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主导企业的拆分和开放准入,初步形成了可竞争的市场结构。

但是,垄断行业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没有解决。具体主要有:在市场准入上,仍以行政审批为主,导致准入不充分,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强。在政企分开上,一是没有分开,政府依然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二是出资人缺位,企业完全“摆脱”政府,致使国家的权益受损;三是有的大企业出现了以企代政的情况,有政企合谋之嫌。在行业重组上,行政主导行业重组导致的市场结构不合理等不良后果逐步显现。四是在全面监管上,有效的监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由于垄断行业具有规模经济、外部性等独特的技术经济特征,难以形成完全竞争的格局。实践也表明,即使在非自然垄断的环节引入竞争后,政府也必须对这些行业进行持续的监管。在新一轮改革中,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电信改革中,在信息产业部建立了垂直一体化的电信管理机构,重申了加强监管的必要性,指明了必须重点关注的监管领域。

在电力改革中,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成立,是我国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表明了政府对垄断行业实施公正、透明和专业化监管的政策取向。

稳步推进对价格和服务质量的监管,特别是价格听证制度作为价格监管的重要形式,社会反映良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为所有经济领域价格垄断的监管提供了依据。

垄断行业的监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以上进展,但是远滞后于垄断行业改革的进程。并且,其自身还很不完善,距离现代监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传统上,世界大多数国家垄断行业都是纵向一体化结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行业实施垄断经营,对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同时兼有企业所有者、行业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在过去20多年间,对垄断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同时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通过市场化改革打破了国有企业的垄断,导致了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参与竞争。不同的利益主体和竞争性的市场结构,要求政府从市场竞争参与者转变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就要求建立明确的行业法律法规框架、专业的监管机构、透明的监管程序、合理的监管权力划分和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对行业准入、价格、市场行为、服务质量、普遍服务等方面进行监管。

我国现代监管体系的建设滞后,监管规则不完善,监管机构不健全,它延缓了行业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使总体效率低下、服务价格不合理、行业发展受制约、消费者权益受损等问题没有有效解决。具体分析,在监管体系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依法监管的现代监管理念。行业管理部门习惯于行政手段管理,没有树立起按公平的规则、透明的程序依法监管的现代监管理念。部门权力缺乏制约、决策过程透明度低、人为干扰因素大,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机会。

缺乏监管的法律基础。许多垄断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后,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及消费者的职责和权利,造成政府部门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企业的主体地位难以完全确立,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除电力行业外,其它行业的监管职能按内容分别由多家政府部门行使,职能过于分散、监管主体不明、监管效率低下;政策制定部门同监管执行部门没有分离。由于缺乏责任主体,监管经常出现缺位。

准入不规范,行政审批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虽然多次提出要逐步放开对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鼓励各种社会资本特别是国内民营资本的进入,但却没有具体、公开、透明的准入规则和准入程序。其结果是社会资本进入不足,全面有效的竞争格局难以形成。

价格监管难以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垄断行业的部分领域已经存在相当程度的竞争,如部分电信业务资费、航空票价等方面,应该让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在资源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垄断业务的价格监管,我国一直采用成本补偿加合理利润的定价办法,但由于缺乏对企业成本构成的严格标准,价格监管实际上没有形成对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约束,导致垄断行业的成本失控,价格过高。再如,由于缺乏准确的成本信息,难以确定电信的互联成本并制定合理的结算方案,使电信行业难以形成互联互通,影响了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此外,对有线电视、供水等业务的成本和价格形成缺乏透明、有效的监管,引起了群众不满。

普遍服务难以实行。目前几乎所有的垄断行业都缺乏明确的普遍服务监管规则和实施机制,使这一国际通行的惠及广大群众的做法在我国难以实行。

2、垄断行业现代监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

(1)依法行政的观念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这些垄断行业的管理是“三位一体”的,即政府是企业的所有者、行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企业的发展规划、投资准入、生产运行、成本核算和价格标准都是由政府执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保证了这些行业的建立和快速发展。在引入多元化的投资者以后,必须实现政府与企业职能分离、企业要进行市场化运作,这就要求政府管理行业的职能逐步转向提供规则和维护规则。政府需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重构政府管理体制,包括政府政策职能与监管职能的分离,并建立独立于企业和政策部门的监管机构。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法治经济,而现代监管就是按照法治经济的理念,根据规则对市场行为主体的规范,它体现了从政府控制向面向市场、基于规则监管的转变。对于习惯了随意的行政性管理、其行为不受约束的政府部门而言,要实现以规则为基础、按透明的程序、受法律约束进行专业化监管,是政府监管活动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2)完整的监管体系

现代监管体系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安排,是政府实现有效的市场监管的制度保证。从广义的制度角度,现代监管体系应该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专业化的行业监管机构、多维度的行业自律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现代监管的核心是监管活动的法治化,按照公正、透明、专业、诚信和权力约束的原则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建立现代监管体系,就是从政府直接控制垄断行业的企业运作转向面向市场、基于规则的全面监管。

建立现代监管体系,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和行业行为规范,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为实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目标,我们要从经济领域中网络产业的有效监管开始,在电力、电信、铁路、天然气等产业领域的监管机构中,率先实现观念的突破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其后,逐步将现代监管理念和做法推广到证券、银行等其它经济领域,更进一步地推广到环保、卫生和安全等社会性监管领域。特别重要的是,在现代监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专业化的行业监管机构处于中心地位。在监管程序的制度安排上,要求将监管机构的行为纳入更高一级的政府或立法机构的监管之中。

(3)垄断行业现代监管体系建设的原则

目前除了垄断行业的监管体系建设外,我国政府还在金融、环保、食品与药品等领域建立了专业的监管机构,这些监管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都还是沿袭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部门模式。从长远发展目标出发,我们要建立与竞争性市场相适应的现代监管体系,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它们是:

公正。监管规则要体现对参与市场交易的各种市场主体公平对待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投资者、消费者、被监管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社会目标,以公正的原则协调可能的利益冲突。

透明。监管内容必须清楚,监管的程序必须完备,同时要求有明确的仲裁机制以处理监管者与被监管者间的分歧;监管的过程必须透明,决策结果及依据必须公开。

专业化。需要监管的经济活动具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在确定主体准入资格、协调价格控制机制运行、监督复杂的交易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都需要监管机构有一支包括经济学家、律师、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等组成的稳定的专家队伍,以更好地克服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信息不对称。

诚信。监管机构必须及时而公平地进行监管执法。对于违规者的依法查处是监管机构信誉所系,它直接影响各市场主体对市场公平和政府能力的信心。

独立。监管机构必须独立于被监管企业,保证不被企业所收买;同时从机构上独立于政府政策制定部门,只负责政策的执行而不负责政策制定。

接受监管。除了要求监管活动的公正、透明、讲求诚信外,还必须通过立法建立相关的制度对监管者实施监管,以保证监管者不滥用权力。

按照这些原则设计的监管机构,将按照规则以公开、专业的方式对准入、价格、交易行为、服务质量、安全、环保、卫生等进行监管。

(4)垄断行业现代监管体系的建设优先考虑的议程

周其仁在《竞争、垄断与管制》一文中,特别提出了传统的强调垂直型命令与控制的监管体系容易孳生腐败,建议逐步建立有行政监管、法院裁决、市场自组织的仲裁、庭外和解等多种方式的内在复合体。但在对于竞争与监管的长期发展趋势的判断上,周其仁对市场力量持有过分乐观的态度(期待“监管消亡”)。我们同意周关于要避免“管制主义泥潭”的提法,一定要将监管的范围局限在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的地方,并随着其它更有效的维护市场秩序的手段的出现而调整监管的重点和改变监管的方式。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完备制度环境并不存在,市场的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企业到政府都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即使在已经建立了专业监管机构的网络型行业和金融等领域,一时也难以建立由相关政府部门、独立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消费者保护组织等构成的完善体系。即使监管机构的责任随其监管能力不断增加,政府的行政权力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主张,中国垄断行业现代监管体系建设应优先考虑下列议程:

?处理好政策制定部门和专业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

随着垄断行业改革的深入,必须加快建立专业监管机构以实施专业化监管。公共政策制定部门根据一定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特殊的产业政策,包括垄断行业的准入和价格政策;涉及到监管方面的政策规定应由监管机构负责实施。逐步推进政监分离。应尽快在网络行业领域建立国家电信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监管委员会等,鼓励地方建立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

?科学界定监管权力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划分

要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在不同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机构之间合理分配和划分监管权力。建议在电信、电力、铁路、民航、邮政、天然气长途运输等全国性网络产业建立垂直一体化的中央级监管机构,保证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鼓励地方政府按照国家确定的一般原则设立对供水、城市交通、燃气等地区性公用设施进行有效监管的地方公用事业监管机构。

?加快立法步伐

加快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为垄断行业的监管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同时应考虑到我国立法资源和经验的限制,避免匆忙立法,特别要避免部门将部门利益以法律的方式合法化、固定化。

?加强监管机构组织能力建设

建立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透明、严格的工作程序,相应的信息支持系统,以及同公众有效沟通的渠道,提高监管部门的员工素质和组织能力。

?更进一步放开准入和价格监管,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建设,放开准入壁垒。同时,在市场竞争起作用的地方,逐步放开价格监管。从有利于产业发展、保护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建立更有效的价格监管机制。

?建立普遍服务机制

尽快出台电力、电信、供水、供气等领域的普遍服务政策,决定普遍服务资金的筹措和使用,由相关的监管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并监督执行。

总之,通过率先在网络性垄断行业领域建立基于规则的现代监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按照法治经济原则,逐步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职能。

四、结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监管体制

在本文中我们考察了部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监管体系随技术进步、制度环境和市场发育而不断变迁的过程。监管制度变迁发生在不同国家发展的历史传承之中,并呈现纷繁的多样化色彩。在市场扩张的过程中,政府组织的扩大和角色的重新定位,是监管制度变迁的主旋律,其节律决定了政府与市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哺育了现代市场经济的繁荣。

肇始于一个多世纪前的美国进步运动,并在20多年前美、英放松监管而升温的发达国家监管制度改革,是与这些国家的完整的法律体系、有效的执法系统、明确的市场主体和基本完备的市场规则并行不悖的,是因循“市场能够解决的事情由市场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由政府监管解决”的原则而展开的,其目的就是改革政府监管方式,提高政府监管绩效,使政府和市场的双人舞更加优美和谐。这一改革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整体监管功能的强化,无论政府监管的领域还是监管的深度都得到了加强,但是,政府的责任是明确的,受到的约束也是明确的。法律、规则、监管机构构成了这场社会博弈。更多的监管职能并没有改变有限政府的本质,而是不断向效率政府迈进。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监管体制的改革已经被提上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议程。市场机制还未完全发育,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制度环境还不存在,特别是以法律体系和执法效率为主要表征的法律体系还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缺乏有效约束的政府行政仍然是市场发育和运行的重要障碍。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制度建设的现状,《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是完善市场体系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原则。这种强调行政力量和群众参与的作法,就是充分利用本土制度要素的重要策略。在政府大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中,从网络型垄断行业改革,提供了一个我们从专业领域建立现代监管体系、从而推动我国法治经济建设的重要契机。

监管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保险监管制度,比较

保险业是集风险性和金融性于一体的行业。基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国大多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制度,其中以英、美、日等西方国家最为完善、系统。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西方保险监管制度的比较

(一)英国保险监管制度。英国的保险监管制度采用“公开性自由”原则,实行由议会立法、贸工部全面监督管理和保险同业公会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英国现行保险立法是《保险经纪人法》、《1982年保险公司法》和与之有关的保险条例:《1983保险公司财务条例》、《1981年保险公司条例》、《1983年劳合社保险条例》以及贸工部关于收费标准的法律文件、《1990年保险公司法律费用保险条例》和《保险公司修改条例》。

贸工部是国家设立的保险监管机构,保险监管的具体机构是贸工部下设的保险局。保险局与其在贸工部的其它单位如法律处、公司调查处和审计处一起,同保险业界的代表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贸工部监管以保险人的偿付能力为监管中心,对保险费率、保单条款内容和公司所有权等,一般不进行干预。

英国保险业以高度的行业自律为特色。保险业自律组织负责各自不同的管理范围。行业自律的主要机构有:劳合社理事会、英国经纪人委员会、保险推事局、保险人协会、寿险组织协会和个体保险仲裁服务公司等。英国行业自律管理是在政府宏观管理的要求下产生的,对保险宏观监管起辅助作用。

(二)美国保险监管制度。美国对保险业实行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双重监管制度,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拥有各自独立的保险立法权和管理权。联邦保险局负责联邦洪水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联邦犯罪保险等特定义务。美国各州有自己的保险法,各州保险局在州管辖范围内行使保险监管权,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保险投保人利益为主要监管内容,但各州保险法对承保过程的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保险监管的广泛性和严格性。虽然美国各州的保险法多达55部,但在全美保险监管官协会的努力下,内容上已无多大差别,各州法院通过对保险法的司法审查也发挥着一定的监管作用。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为适应监管的需要,逐渐加强了对保险业的监管。

(三)日本保险监管制度。日本的保险立法主要是《保险业法》,包括对保险业的监督法规和有关经营者的组织及行为的规定。日本保险业的监管部门是大藏省。大藏省内设银行局,银行局下设保险部,保险部是保险业的具体监管部门。大藏省内设有保险审议会和汽车损害赔偿责任审议会。日本在1996年新的保险业法颁布前实行行政式监管制度,表现为事前规制和市场行为监管,从开业审批、业务范围、经营种类及具体条款方面严格管制。1996年新的保险业法颁布后,保险监管的重心转向对保险人偿付能力的监管,更加注重维护投资人利益。

二、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保险立法滞后。我国自1995年颁布保险法后,保险监管逐步法制化,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步建立了以保险法为核心的保险法律体系,包括《保险管理暂行规定》、《保险人管理规定(暂行)》、《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暂行)》和《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另外,保监会了对各险种的管理规定。保险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使保险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规范保险秩序、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应看到,我国保险立法还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保险机构的大量涌入将对我国保险业提出严峻挑战:其一,如何对外资保险机构进行监管?我国目前对外资保险机构监管的专门法规只有1992年《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缺乏全国性的、专门性的针对外资保险机构监管的法规。并且《办法》的有些规定明显和WTO规则与我国入世的承诺不相符合,还有些条文与其后制定的保险法不相协调,造成内外资保险监管法规的不统一。其二,保险法的一些规定,如偿付能力监管、再保险监管、保险投资监管、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和保险违规的处罚等如何落实?对此,保险法的规定过于笼统,又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或实施细则,所以,在保险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这些都表明,我国保险监管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政府监管亟待加强。保监会成立以前,我国保险监管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1998年11月18日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指导下,我国在精简政府机构的同时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具体负责对我国商业保险业的监管。保监会和各地派出机构的陆续建立和顺利运作,有力规范了保险市场秩序。但也要看到我国保险监管仍处于被动监管状态,保监会尚未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究其自身原因有二:其一,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管理人员、设备缺乏;其二,监管重点还在保险条款、保险费率,手续费标准等方面,对保险偿付能力准备金、再保险等方面监管力度不够。这样就制约了保险监管职能的行使,致使我国保险市场仍存在大量的不规范现象,这些都表明加强我国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三)保险行业自律急需加强。与保险立法、政府监管的外部监督不同的是,保险行业自律重在内部监管。行业自律具有经常性、及时性、专业性、低成本性的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保险业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提高保险业整体素质。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的保险自律组织系统,仅北京、上海、大连建立了地方类似机构,其它地方基本上忽视了这种自律组织的建设。保险自律组织的缺乏对我国建立统一、规范的保险市场,与国际保险市场接轨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完善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保险立法。(1)在总结《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实践经验、遵循WTO规则与国际惯例的基础上,制定全国性的、专门针对外资保险机构的管理规章和实施细则,内容包括设立条件、资本金、业务范围、保险费率、保险条款、保险准备金、再保险、最低偿付能力、保险投资、报表制度、精算制度和处罚细则。(2)制定保险法的相关配套措施或实施细则,包括:《偿付能力额度管理规定》、《再保险管理规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实施细则》、《保险违规处罚决定》、《保险评估准则》和《保险财务公开办法》等。

(二)加强政府监管。(1)加强保监会机构、人员、设备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险监管执法队伍。(2)在我国保险业不发达、保险监管制度尚不健全的条件下,确定保监会当前监管目标为偿付能力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并重。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监管制度的逐步完善,应逐渐把监管目标集中到偿付能力监管方面。另外,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现阶段仍应采取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监管的模式,促进各业健康、稳定发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保险国际化的趋势和保险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银行、证券、保险的混业经营与集中监管趋势日益明显,所以,建议:其一,我国保监会应加强国际监管的研究与合作,建立国际保险监管支持体系;其二,保监会应加强同人民银行、证监会的交流与合作。以后,在条件成熟后,最终过度到集中监管模式。

监管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监管制度;法规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会计信息监管的重要性

(一)会计信息监管能防止虚假会计信息出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有关数据成为评价经营者的主要尺度,这就使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倾向性。经营者往往希望得出有利于自己的会计信息数据,使用者往往希望得到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数据。但由于会计信息的生产者的会计一般隶属于经营者,因此生产的会计信息总要受到经营者意志的影响或导向,产生出违背客观真实的、有损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虚假的会计信息数据。因此,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必然成为委托方监管受托方尽职尽责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二)会计信息监管是形成稳定的会计制度的必然选择。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其生成和供给要受到成本和效益权衡的制约。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等特征,即一个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其他用户对会计信息的使用效果,别的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会计信息。这种“搭便车”行为,使会计信息供给者不能从信息提供中补偿所消耗的生产成本,从而不愿以过多成本花费满足需求者要求。因此,应采取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方式对会计信息提供者进行管制,在利益均衡基础上,形成相对稳定的会计监管制度。

(三)会计信息监管是经济改革的客观需要。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充分建立,目前仍是以国有经济为主。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公司改制而成,除国家、法人以外的投资者分散且所占股份少,国有股权过重过大且不流通的本质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不活跃。政府作为行政管理者对国有企业进行名义上的管理,但从投资者角度看,其风险控制和管理基础却趋于弱化。由此造成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缺乏激励机制,不愿为中小股东的利益而额外提供会计信息,而中小投资者也难以形成有充分影响力的群体势力,难以提出对会计信息数量及质量的要求。

由此可见,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们都需要实行会计信息监管。

二、会计信息监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我国会计监管模式从总的方面看,可分为行业自律、政府主导及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三种模式。

(一)国外的会计监管制度分析。美国的行业自律会计监管模式曾被认为是监管典范,为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仿效,我国学者也曾一度认为中国会计监管也应学习美国,让会计职业界自律管理。但是,“安然”等一系列美国大公司会计丑闻接二连三暴光,已无情地向全世界宣告了美国对资本市场制定的法制和监管措施仍有缺陷、疏漏,单靠市场力量和民间自律进行会计监管模式的失败。目前,世界范围内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的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是对会计职业进行规范的主流。美国2002年的法案虽然重视政府作用,但也没完全否认行业自律。

(二)我国会计监管制度的改革完善。我国于1999年10月31日修订通过了新“会计法”,构建了一个内部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新体系。由此,会计监管体系也应体现“三位一体”的基本思想,可分为会计监管立法体系和会计监管执法体系:立法体系解决会计监管法律建设问题,执法体系包括会计监管主体、会计监管对象及范围等问题。

1.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导致对投资者利益的侵害,“保护投资者利益”就成为会计规范制定和执行的第一原则,法律应赋予他们必要的行权方式,使他们成为制约信息提供者,抵制虚假信息的主体之一。同时,应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监管。近十年来,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现行会计准则、制度从内容上看已向国际惯例接近,但仍有一些差异。财政局会计司副司长刘玉廷指出,财政部一直在努力加强对会计及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管,今年还要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这是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适应加入WTO和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2.加强执法力度,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管制是通过会计规范的制定和执行来实现的,如何保证会计规范得到有效执行比会计规范制定本身可能更为重要。我国目前现状是社会监管乏力,政府监管分散。因此,必须加强执法力度,应对信息提供者进行有力的监督和制裁,直到使其造假行为不现实、不经济,使其在理智权衡中放弃造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由站在中立立场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是保证企业向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关口。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力量不足,总体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其重要作用难以发挥。首先,要加强注会审计的法律责任研究,中国注协要加强对注会的审计进行再监督,以更好督促注册会计师严格按独立审计准则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执业。其次,要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扩大注会审计监督的对象范围,不仅上市公司、三资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须经注会验证,凡具有公开性质的法人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也必须经注会审查验证。

3.重视监督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和诚信制度。作为会计监管制度基础之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往往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为此,财政部已于2001年了《内部会计制度规范》并将进一步完善,从而使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种强制性要求。

会计监管制度基础之二的会计诚信制度的建设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建设。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其制度建设已比较完备,但光有制度安排还是不够的。必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在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诚信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诚信会计的建立,一靠人,二靠法规制度。会计是要人来做的,只有诚信会计人,才能使会计成为诚信会计,但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即使诚信会计人也会陷入两难的“囚徒困境”。因此,一方面,会计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应看到从长远、从主流来讲,有道德、讲诚信的会计师才能真正“顶得住、站得住”。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建立一个追求诚信的社会环境,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另外,也应恰当引入市场机制,确定会计信息效益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可以在政府对会计信息管制的同时,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规则引导信息管制的规范化,发挥政府调控管制和市场导引、配置的双重作用。可以尝试在法规规定必须披露的会计信息之外,信息用户对额外信息的需求实行有偿使用。这样能够避免因信息披露成本超过信息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而致使管理当局放弃披露的情况,解决会计信息的经济约束问题。

三、结束语

监管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外债;外债监管制度;监管效率

一、外债、外债监管及外债监管制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定义,外债是任何特定的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负债,不包括直接投资和企业资本。根据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定义,外债是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1年末中国外债数据:2011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6949.97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457.97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2492亿美元。在外债余额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40.96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009.01亿美元,其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49.75%,银行贸易融资占24.26%,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4.01%,主要与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2011年,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444.47亿美元,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331.65亿美元,支付利息22.75亿美元。中长期外债项下净流入资金90.07亿美元,同比下降24.85%。

外债监管是指一国政府对其所借外债的方式、规模、结构和使用方面等的监测和控制。外债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债务的按期偿还本息。由于自然垄断,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不可能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这就需要进行干预、监督,使外债风险始终保持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外债监管制度是特定国家监管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对外债监督管理的制度,它会随着一国的经济结构、科技水平等国内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外债监管制度有事前申报制、事前批准制度和事后管理制,三者各有特点。事前申报制的特点是国内债务人可以自由的与国外债权人签订借款契约,但必须是现行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申报,但不需要审批,大部分国家使用这种制度。事前批准制的国内债务人在得到外债管理部门批准之前,不得在国外举借债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使用这种制度。事后管理制的特点是国内债务人可以直接与国外债权人签订借款契约,债务国政府及其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只是定期提供有关新信息,并实行事后管理,使用国家有美国等。

二、我国外债的监管主体

我国现行外债管理制度建立之初的指导思想是在多借外债、方便借债、加速发展本国经济。当前外债的监管主体分为直接主件和间接主体。直接主体包括立法机构和政府,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财政部、审计署等;间接主体包括各党派、团体和民间组织,如我国的各派、政协等。当前我国实际上的监管主体是财政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外汇局等。财政部处于主要地位,它负责对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的管理工作,是政府外债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贷款、赠款的转贷、转赠、资金使用、偿还、统计、监测等;财政部还负责进行贷款磋商谈判、组织签订贷款法律文件,并办理失效事宜。其他任何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中长期债券均由国家计委和外债管理局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在境外发行短期债券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其中设定滚动发行的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和计委审批。各监督主体对某一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共同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我国外债监管制度的缺陷

据初步计算,2011年,我国外债负债率为9.52%;债务率为33.31%;偿债率为1.7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5.75%,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之内。虽然取得不少的成就,但是我国外债监管制度仍然存在不少的缺陷。

1.我国外债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

自1978年恢复利用外债资金以来,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外债管理的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为外债管理提供保障,但着眼于世界来看,与国际上外债监管法律制度健全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外债监管法律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协调性和约束力、缺乏系统性、缺乏规范性和公开性。

2.多部门管理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没有统一的外债管理机构,以便对外债的规模、结构、外借、使用和归还的全过程监督。多部门管理极易造成无部门有效管理和管理失控。项目前期、项目生效后、项目竣工进入贷款的偿还阶段后,计划部门、窗口部门等相关部门因职责分工的关系,以及利益格局的局限性,对外债的有效管理和良性发展会有实质上的影响。

3.审批和储备机制的缺陷

各级政府借用政府外债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缺乏科学性,不能合理利用政府外债的项目审批、储备机制,造成部分项目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利于经济社会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4.信息监管制度的缺陷

分业监管的模式导致外债监管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信息交流,信息传输手段不是十分通畅,很容易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在现行的外债监管体制不能保证传递给监管主体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充分性,至今尚未建成一个权威、完善的数据库和一个标准化的数据平台,没有全国统一的电子信息纰漏系统.结果形成了信息在监管主体与监管客体之间的严重不对称,最终导致了外债市场的风险。

5.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没有纳入外债监管的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是以外币计价还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对外债务,都应当纳入外债管理的范畴之中。历年来,我国主要是以以外币计价的外债为主的外债管理。由于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生产物,因此包括《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在内的一系列外债法规制度,均未将人民币外债纳入外债管理范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未能及时将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纳入外债管理体系中。换言之,我国现行的外债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

四、我国外债监管制度的完善

1.完善外债监管法律制度

首先,加强外债立法,建立外债管理的法律框架。清理过时的法律法规,完善有缺陷的法律法规,从而形成集中统一、科学实用的外债监管法律体系。真正把外债监管纳入法律轨道并确立人大对政府外债的审批权,明确外债管理各个部门各自在的职责分工,健全外债管理机构的权力约束机制,从法律上明确外债责任。其次,加强外债执法和惩治力度。当前我国对外债监管方面还没有统一的立法,对监管主体的违法处罚规定还不是很全面,只是笼统规定触犯刑法者要负刑事责任,而对一般的违法行为要负行政责任。另外,应当借鉴国际法律,与国外加强法律沟通合作。

2.统一监管,分工合作

国家应成立外债监管中心,统一监管外债。应由财政部成立专门机构统一监管国家政府外债及省级政府外债,同时又受国家外债监管中心的统一管理。各省也应成立统一的外债监管中心,省政府或省级以下政府外债由这个中心统一管理,同时协助管理省里由财政部统借统还的外债项目。省级以下政府也应成立外债监管中心,挂靠在财政部门。这个外债监管中心负责外债的具体管理工作。政府外债管理中重大问题协调和领导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统一监管和分工合作两者并不矛盾。外债管理涉及到许多政府部门,如财政、计划、外汇、银行等,这些部门应在外债管理上分工合作,而且是在外债管理中心统一监管下的分工合作。外债监管中心统一监管并不意味着包揽一切。随着政府管理经济方的转变,各政府部门均应向宏观管理转变。今后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在外债管理职责的划分,并且以制度化的形式合理确定下来。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首先,建立内审机构,通过开展内审监督工作,规范外债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其次,建立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债巨险查工作报告制度,外债案件集体审议制度,继续对外债检查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和管理。1最后,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也很有必要性。受制于我国转轨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影响,对政府监管者的监督不力,权力的集中不可避免的带来以及监管者的低效率。现在的监管模式,容易形成和低效率。对监管主体缺乏有效监管,甚至出现“寻租”现象,监管客体就容易对监管主体进行贿赂,致使监管主客体之间的串通合谋。对此,必须设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外部监督机制,对监管者的违法失职行为严惩不贷,以防止监管者的官僚和机会主义行为,从而确保监管的公正。

4.完善信息监管制度

完善外债监管体制的信息结构,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动态的信息纰漏制度,不断强化和完善信息公开纰漏制度,加大频率和深度。完善信息的传输渠道,在保证信息传递通畅的情况下尽量简化信息的传输渠道。另外,我国现有外债数据统计系统各项统计自成体系,在统计数据的采集和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使数据资源相互分割,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化手段,逐步减少纸质报表的报送,提高统计效率和质量。另外,做好外债统计监测也很重要,应该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外债统计口径调整方案,建立和完善全口径外债监测预警机制,并定期公布外债统计数据。2

5.制定本外币外债统一监管政策,形成监管合力

我国正逐步开放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取消资本市场管制,人民币外债数量逐步增大,在此种情况之下我们应着眼于制定统一的本外币外债管理制度,同时与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反洗钱信息系统等对接,建立统一高效的人民币外债资金数据采集、监测、分析和预警体系,监测分析人民币外债资金流动的全口径,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提高监管效率。外汇管理部门与央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能够有效形成外债监管的合力,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我国外债统一监管政策的有效性。

结语

面对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世界,外债风险越来越变幻莫测、难以掌控。因此,我国应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努力完善我国外债监管制度。同时,要注意加强国际间广泛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修改。比如,注重加强国际间的相互协调,尤其是在面临危机期间要相互合作交流;建立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全球外债监管安全机制;建立非营利性的危机救援的基金组织或机构等。

参考文献:

[1]刘可元.欧债危机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及相关政策建议.吉林金融研究[J],2012年第2期

[2]曾少清、赵想林.银行监管的效率原理初探[J].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6期

[3]毛德君.立足河南实际,发展境外投资[J].中国外汇,2006年第7期

[4]纪建悦、张志亮.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5]曲东军.人民币外债监管问题探讨.黑龙江对外经贸[J],2011第9期

监管制度范文第6篇

为保证学院和学院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保护学院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用餐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1)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为学院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后保处处长为直接责任人。

(2)依法办食堂,建立学院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内供应的食品及饮料卫生安全。

(3)统一指挥,督促学院的各有关食品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

(4)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学院食物中毒或流行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处理的紧急预案。

(5)责任人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

为加深、加强学院食品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学院公共卫生工作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院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海市施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意见》,特制定本预案。

学院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院食堂或其他食品经营场所的供应。

(2)及时报告:

a事件:有5人(含5人)以下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b程序:发现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应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电话上报后保处和学院院长,立即与区卫生局联系,派遣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及协助学院处理事件.并即刻报市教委。后保处应在事件发生90分钟内向院部呈书面报告。处理过程

中的重大事件应随时报告。

(3)报告内容:

a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b校名、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c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d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e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3)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a事件发生后,学院后保处应立即启动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后保处领导、学生处领导、医卫保健教师、后勤及其他骨干教师力量组成的应急处理小组,交排好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安抚工作、家长工作,并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b学院应安排好必要的车辆,以备运送患病学生至医院及时救治。

(4)救治病人

a学院应安排教师及时将患病学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b学院应安排教师做好排摸调查工作,加强家校联系,派专人接听家长咨询电话,以免耽误救治时机。

c学院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董事会,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d保护现场: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和设备。

e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f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h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i其他: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高质量的要求搞好服务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配合学校积极搞好饮食供应,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切实保障饮食卫生及供应工作。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严禁患有传染病及其它不适应饮食从业要求的疾病患者从事食堂工作,无健康合格证不准上岗。

(4)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确保所供应的饭菜及其它食品清洁、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操作间及餐厅必须整洁卫生,菜案、面案分开,生食、熟食分开,严禁污染、腐烂、变质及隔夜食品出售。

(6)各类炊具、餐具要指定专位摆放,不准放置地面。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7)积极采取防鼠、防蝇、防虫措施,并按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抓好消毒工作。

(8)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要力求做到饭菜可口,品种齐全,档次搭配适当,确保饭菜质优价宜,让学生满意。

(9)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怍人员要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中要态度和蔼、一视同仁、文明服务。

(1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积极配合学院完成其他有关工作。

4、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食品验收工作,不收、不做、不售腐败变质或有害有毒的食物,做到食品件件验收,并有专人负责,把好第一关。

(2)食物生熟分开,盛器、抹布、刀具、砧墩板、冰箱均要做到生熟分开,生荤菜设专用盛器(红色或涂上红色标记)存放,未洗与洗净的蔬菜盛器分开装载(绿色或涂上绿色标记),防止交叉污染。’

(3)食品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严防生熟食品污染。对剩饭、剩菜要妥善保存,严格处理。在供应前必须单独重新回锅烧透。

(4)餐饮具要严格消毒。熟菜盆、打饭用具均应在开窗出售食物前进行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实行“四过关”,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5)严格实行由原料到成品的“四不制度”,即:不收、不切、不做、不售腐烂变质和有毒有害食物。

(6)成品(含食物)存放必须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7)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勤洗内衣,勤换工作服;上班时必须佩戴“二白”(卤菜问须佩戴“三白”),开饭时一律佩戴“三白”。工作时间严禁佩戴戒指、手镯、手链、耳环,不准涂指甲油、搽香水。

(8)全体员工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a主动参加每年一次的体检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考核。

b每天小扫除不低于2次,每周大扫除1次。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即:定人、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d实行每周一、三、五的卫生检查考核,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台,并记录在案。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制度

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有许多火源、电源和机械设备,如有使用、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和伤害事故。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及其设备应符合消防和劳动防护规范,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2)加强火源管理,油灶、煤气灶、电器设备及电源控制机房有专人负责,下班前,应将所有的电源切断。

(3)随时消除油渍污垢,将易燃物品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厨房和仓库内禁止吸烟。

(4)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

(5)加强对员工消防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对所有消防设施的检查。

(6)未经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经理批准,禁止一切非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场所。

6、健康晨检制度

(1)专人负责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每天上班的晨检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每日配合晨检人员做好工作,主动报告有无发热、腹泻、手外伤、呕吐等情况。

(3)凡有发热、腹泻、手外伤、皮肤湿疹、咽喉疼痛、呕吐等现象的工作人员应暂离岗位并及时治疗,待身体恢复后上岗。

(4)做好晨检记录,并妥善保存—学期。

7、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日检制度

(1)专人负责每日对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2)内外环境整洁,个人卫生达标,操作过程正确。

(3)确保无一人带菌参加工作。’。

(4)监督从业人员遵守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8、食品采购验收索证制度

(1)学校一切食品必须定点采购,每年初对定点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和信誉评价,对合格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供货质量要求。

(2)每次采购食品及其原料时,必须向供货商索要此批食品的检查合格证或者化验单(即索证)。

(3)索证时对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必须查清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

(4)索证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如为复印件,应加盖检验单位印章。

(5)包装食品必须检查食品标签,严禁“三无”产品进库。

(6)食品进库或制作加工前必须由验收员验收,并签字。

9、食品储存卫生制度

(1)存储食品仓库必须做到卫生、整洁、整齐,食品与杂物严格分离。

(2)食品库房周围不能有有毒、有害污染及蚁蝇孳生地,防止交叉感染。

(3)库房内地面平整、硬实,严禁直接土地,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接射入,保持所需的温度和湿度。

(4)库房内有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防止食品发霉、变质发生虫子。

(5)库房内设立食品垫离板、存放台、存放案,做到所有食品离地离墙。

(6)食品库房应设专人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食品和原料出入库登记、检查保管制度,做到定期清洗、消毒、换气,经常保持清洁状态,避免尘土、异物污染食品。

(7)对进库的各种食品原料、半成品应进行验收和登记;掌握食品的进出状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1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制度

(1)必须按规定取得有效健康证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每年体检和培训至少一次。

(2)上班时必须穿着统一工作服、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如熟食、盒饭等均应戴口罩。

(3)上班前和便后应洗手消毒,不得穿戴工作服、帽和口罩进入厕所。

(4)在出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时,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品,必须使用清洁卫生的售货工具。

(5)操作区严禁吸烟,严禁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和出现其它易污染食品的不卫生动作。

监管制度范文第7篇

本制度规定了资金的分级管理、资金的日常管理,月度资金计划的管理。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资金管理。

3、管理原则

归口管理、分部负责、限额使用

4、月度资金计划管理

4.1月度资金计划的编制

a.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工作任务和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下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填写《月份资金计划申请表》并于当月25日前提交财务部。

b.财务部汇总各部门资金计划后呈交总经理审批,并以审批后的资金使用计划为依据进行项目审定和资金使用监督。

c.资金计划编制要求:具体、细致按部门分项目进行;分清事情轻重缓急,按生产优先的原则将有限资金进行合理配置。

4.2.资金计划的实施

a.财务总监应对各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量入为出、按计划使用;对于各部门的超支项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并有权拒绝付款。

b.对于资金计划内没有安排又必须要办的项目,项目经办部门应提出资金追补计划报财务部备案并征得总经理同意后方可支出。对未按以上程序确定的计划外项目财务部拒绝付款。

5、借款

5.1借款程序:申请人根据任务所需资金填写借支单,交部门经理审核、财务总监复核、副总经理复核、总经理批准后到财务办理相关手续。

5.2因工作原因需要借支备用金的,每年月日前归还;出差及临时性借支人员应在帐目冲销当日还清相应借支款项,经核查未及时归还的的个人借支于当月工资中扣除。

6、原材料、助剂等采购资金支付的管理

6.1供应部按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规定,根据下月的销售计划编制和申报资金使用计划呈总经理审批。

6.2财务部根据总经理审批的资金使用计划和销售周计划报表合理地安排资金。供应部应及时追缴发票,月度内付款应在一个月内追缴发票。

6.3单次付款由供应部填写资金支付申请后,呈交部门负责人审核(根据已掌握的价格标准)、财务总监复核(根据是否符合财务纪律和制度)、副总经理复核、总经理批准后到财务办理支付手续。

6.4采购人员报帐时经济业务在1000元以上的应采取转帐结算方式,不得开具现金支票或直接支付现金。

6.5财务部根据物管部提交的原料入库数与回发票情况进行核对,主要审核发票的金额、票面金额与数量、价格是否相符,发票的真伪等等。

7、其他部门资金支付的管理

7.1申请人拟制费用申请报告,报告内容须注明申请资金原因,并写明各项使用资金的明细;

7.2报告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根据月度资金计划管理规定或根据临时下达的任务)、财务总监复核(根据是否符合财务纪律和制度)、副总经理复核、总经理批准后到财务办理支付手续。

7.3财务部办理支付手续时应遵循生产优先的原则,合理配置资金。

8.在各经济活动中尽量采取转帐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8.1允许使用现金的范围如下:

a.各种工资性津贴、中晚班费、加班费等;

b.个人劳务报酬(包括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c.支付给个人的各种奖金(包括颁发给个人的科技、质量、生产及其他特殊贡献的各种奖金);

d.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用;

e.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f.确需现金支付的其他现金支出。

8.2转帐结算凭证在经济往来中具有同现金相同的支付能力,会计人员在公司购销业务结算中不应区分结算形式的优劣,更不能拒收支票、银行汇票、承兑汇票和本票等结算票据。

8.3根据业务需要,财务部另设备用金领用制度:

a.出纳人员按实际业务发生在备用金限额内支付现金,同时建立备用金支付的台帐,逐笔登记备用金支付情况,包括经济业务类型、金额、经办人签字等,并及时结算备用金往来,补充足额备用金。

b.原则上不允许以本单位名义开具现金支票时,不允许开具空头支票。

8.4出纳人员收到货款现金、废品收入现金、押金等应及时开具收据,将现金按业务内容填制解款单存入就近开户行,不能擅自存入保险柜,以免造成被盗的损失,更不能与备用金混在一起。

8.5营销分公司严禁坐支货款。如发生费用支出时,应从营销公司核发的费用包干定额中支付,收到的货款现金应及时存入专款户,在一个工作日内及时汇回总公司指定的存款帐户,否则按挪用公款论处。

8.6为保证现金和存取款人员的安全,凡公司一万元以上的现金存取款业务必须有陪同人员在场,同时,应安排使用本公司的交通工具进行现金存取款业务。

8.7发放工资由综合管理部上报工资总额、人力资源办公室上报当月考勤异动,报财务总监审核、副总经理复核、总经理批准后通过银行转帐发放至个人工资存折中,原则上不允许以现金方式发放。

9.其他

9.1为了加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便于平衡收支计划,对各类资金的支付应分别对待;

9.2各部门用款后月末应及时报销,不按规定时限报销的按挪用公款论处;

9.3市内采购及零星采购应在本月度以内报销发票,原则上不做暂估入帐,特殊情况书面说明,否则每日按付款金额的1‰处罚经办人。

9.4各部门或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支持和配合财务部的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管理好、使用好资金,加大资金使用的计划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9.5费用超支部分由部门、个人自行承担。

监管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监管制度环境 监管制度创新 一体化监管制度

金融创新在金融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金融创新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以金融创新为主导的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以积极应对和改善金融创新,也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然而由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不一致性出现了与金融创新相匹配的金融监管制度的滞后性。而监管的相对滞后又会带来管制套利,造成金融监管永远落后于金融创新需要的恶性循环中。我国是以行政干预为向导的金融体制,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乃至金融创新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金融监管能够刺激金融创新,也能够抑制金融创新。通过监管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发展空间,使金融体系安全高效地运行,是中国金融监管的任务。

一、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环境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以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主体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

近年来,央行主要以利率市场化进行政策调整。存贷款利率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目标,推出了中国货币市场基准率Shibor,以及差别性货币政策、基准利率体系的逐步形成对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产品定价机制的健全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目前,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等一套规范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监管制度。 保监会表示将在依法监管的基础上,遵循“放松事前监管,加强事后监督,强化公司责任”的原则,并积极支持保险公司的产品、销售和服务创新。证监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鼓励证券行业进行创新,促进了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对利率、汇率、资本等因素的监管将对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和交易带来障碍,只有在有序放松的监管环境下,才能有效地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

随着日益深化的金融创新和电子金融,金融市场出现信息高度不对称,不断发展进步的互联网技术使监管当局越来越无法管制监管对象的经济活动。因此,以效率为标准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可促进经济的增长,提高社会稳定的经济安全系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效率的前提与保障,金融体系的动荡与危机会影响以至从根本上损害金融的创新效率。我国金融创新已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全面推进金融监管制度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需要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一体化监管制度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的监管内部制度。

在达到预定的监管目标下,机会成本最低的金融监管体制才是最优的。总的说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是全方位的和多层次的,但其监管目标必须通过健全的金融机构有效地经营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应置于整个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地位。其核心工作是确保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实行以双向互动和间接监测的监管制度,以发挥安全、有效和稳健的作用,避免出现监管真空。这种加强监管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以及现场与非现场的间接外部督导机制毫无疑问会极大地促进现代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被监管者充分了解最新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从而抵消和分散金融创新的风险效应,并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环境。

(二)实时的监管程序制度。

一体化监管制度需要对创新过程实时监管。因为综合经营下的金融创新普遍是跨行业和跨市场的,一般融合了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在多重领域性的监管体制下,往往只对单一领域的机构和业务监管,很难让金融监管机关识别和管理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加之杠杆工具的运用使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更加集中,则进一步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实时监管是对金融机构和业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管,重视的是过程,强调的是重点监管。更有利于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引导和规范,支持和激励金融创新的发展。有力的实时监管还应包括对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筛选以及倒闭和清算,做到有始有终,实现金融监管的全过程监管。

(三)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

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决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建立各种有效的相关的法律及监管制度,并形成确保这些法律及监管制度得以执行的执法体系,这是金融监管机构履行好职责与义务的基本前提。国内监管法规和制度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影响和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在短时期内要实现与国际通行惯例的接轨,需要更新现有的监管法律法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应该公开透明化。根据相应的法律原则,金融监管机构应该确立监管的标准和范围,并尽力尊重金融机构的自由创新,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主要采取法制化、间接化监管方式。对电子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在尚无法可依的情况下,要参照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适应我国的法律,以规范监管者的金融活动,防止出现监管“真空”。

(四)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

杜绝分业监管机构间竞相放松监管的“管理松懈的竞争”的恶性局面,增强我国金融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转变。规范的监管行为制度应该是目标导向型的,其目标就是要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健的经营,即监管者不规定明确的做法,但是规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导向型监管不仅赋予监管者充分的监管手段和职能, 以加大监管力度和提高监管水平;而且,也规范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制约了对监管行为的行使。目标导向型监管是实现由合规性监管主向金融机构自主管理为主转变的必然路径。

因此,在达到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标准下,金融机构便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活动。监管机构也没有为金融机构指定一个明确的经营行为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 316.

[2] 张忠军. 论金融法的安全观[ J]. 中国法学, 2003,( 4): 109-117.

监管制度范文第9篇

根据《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关于村级招商引资接待费管理情况的通报》、《关于规范村级招商引资接待费管理意见》、《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制度的意见》《中共武夷山市纪委、武夷山市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兴田镇实行资金、帐务双代管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库存现金超额,非生产性开支较大、村干部报酬超标,尤其是伙食费严重超标,为遏制利用村集体资金大吃大喝不良现象,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兴田镇各行政村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财务管理制度:

会议制度

(一)村两委会议制度:凡村级组织安排、部署、研究村级工作及较重要事情时,必须召开村两委会集体讨论议定,在召开两委会之前,两位主干必须先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广、影响大的重要事情,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议定,村民代表大会之前,村里要先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对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事情,进行讨论、研究,形成初步统一意见。

票据管理制度

村级集体组织一律使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制的村集体专用收款收据,统一在镇会计服务中心票据管理员处领用和核销,实行“领用一本,核销一本”的原则,严禁“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和挪用公款”等违反财务制度的违法行为。

村委会印章管理制度

村级集体组织要建立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备案和移交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结束后,原村民委员会应将印章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保管人,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决定。印章使用的审批人和保管人不得为同一人,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般不直接保管印章。凡涉及征地、承包、贷款、对外签订合同等重大事项需使用印章的,村民委员会应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会议讨论同意后并经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方可使用。印章管理人员要做好印章使用的记录备查。对违反印章使用管理规定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制度。

(一)规范、配备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成员。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结束后,村党组织、村委会要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3至5名,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负责监督本村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与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可合二为一)。

(二)严格审批手续,规范村级财务审批制度。村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须注明用途、经办人签名,交由村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再由村主任审批签字,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同意,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并加盖理财小组专用公章,由村报账员与兴田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结算入账。即,结账的原始凭证须具备:村支部书记审阅、村主任审批、注明用途、经办人、加盖理财小组印章,金额达1万元以上的原始发票,须经镇挂村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

(三)各行政村要严格按照市村务公开办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和公开地点,保证“村级货币资金收支明细公开表”和“村集体财务收支流水帐公开表”,于每月10日前在村财务公开栏及各户代表议事点(或自然村)公开,当月无经济往来业务的行政村,也必须按有经济往来业务的公开形式公开,注明本月无经济往来业务。对未按月公开的行政村报帐员进行口头警告,对一个季度未公开的行政村报帐员进行通报批评,对半年未公开的行政村报帐员要求行政村给予更换。

(四)记录好两簿。1、原始凭证审核记录簿。村报员每月理财时,应做好原始凭证审核记录簿,记录好本期财务收支原始凭证的审核情况,违反规定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张数、金额,村民对公布的财务提出异议的内容;2、村集体经济事项记录簿。村集体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金额达1万元以上的由村两委会议记录人员,记录好经济事项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研究事项及结果,并将村集体经济事项记录入帐附件,按月交由报帐员随附原始凭证。

资产监管制度。

(一)委托招投标:凡涉及大宗物品采购、集体资产拍卖、山林权属转让、工程、项目发包建设等事项,标的金额达3000至10000元的工程和经济项目建设、发包,必须经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并经镇挂点、分管领导同意,由村集体自行组织处理;标的金额达1.10至50万元的工程和经济项目建设、发包,必须经挂点、分管领导、村两委共同参与研究决策后,报镇招投标中心组织公开招投标;标的金额达50万元以上的工程和经济项目,必须由挂点、分管领导、村两委研究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镇招投标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再委托有资质的中介公司进行招投标。

(二)资产处置:价值200元以下的资产,由村主任审批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价值201—1000元的资产,由村党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后,村主任审批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价值1001—5000元的资产,要召开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并由村党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后,由村主任审批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价值在5000元以上金额特大的资产,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由村委会提交公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审批后,由村委会组织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

集体备用金制度

各行政村在会计服务中心分户帐上有余额的前提下,领用备用金最高限额为1万元,经济业务量大、且较偏远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最高领取备用金3万元,对于当月因征地工作、公益事业、项目工程建设等所需临时支付大笔资金时,应由报帐员填制“临时用款计划审批表”。由支部书记、村主任签署意见,并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意见后,报村挂点领导签署意见,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主任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后,再由村报帐员和会计服务中心出纳办理财务拨款手续。

财务预(决)算制度

各村根据收入情况、开支计划应编制村级财务预算,编制收支预算时村两委、报帐员必须参加,在每年3月20日前做好收支预算编制工作,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每年3月31日前将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的村级收支预算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备案,作为其当年资金的开支依据,年终镇会计服务中心根据各村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编制决算报告,送村民会议审议,接受群众监督,超预算的行政村必须做出说明,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再次审议决定是否准予追加。收入预算编制,主要有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服务收入、农业收入、林业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补助收入、其它收入;支出预算编制,主要有经营支出、农业服务支出、林业支出、管理人员经费支出、日常办公管理经费、福利支出、公益项目建设支出等。

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制度

村书记、主任报酬按文件,实行职业化管理工资后,在职村主干每人每月领取村级津贴不得超过500元,各村具体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规定执行(因征地工作误工按征地奖励文件标准计算或上级专项工作奖励的除外)。另从工作实际出发村书记、主任电话费补助核定每月120元,村书记、主任车(差)旅费实行上限管理年不得突破6000元(含包车费用、汽油费及住宿费),定额内的差旅费,按实际金额报销。村两委干部基本工资核定为每月180元,各村可以根据村两委实际工作量适当计算误工补贴和年终奖金,但不得巧立名目乱发补贴奖金,年终村干部工资、奖金、补贴发放表需经镇挂村领导签署意见。村干部就读中专、大专文凭学历所发生的学杂费用村财务不得报销入账(上级文件有规定报销比例的除外);村干部参加保险个人应负担的部份,村财务不得报销入账;禁止报支各类休闲娱乐费、洗浴费、公款旅游类等票据报销入账。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目前国家惠农政策主要有:粮食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种子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业救灾资金、土地征地青苗、安置补偿款、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等。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专款专用,补贴资金实行实名制管理,张榜公布。管理专项资金设置“专项资金会计科目”进行日常管理,并定期对专项工作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发现违纪违规行为的,除追回补贴资金外,将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套取、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和代扣代缴其他收费。

征地补偿费集体提留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的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留成的土地补偿费要设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发展第二、三产业,农村安全饮水、水利、道路、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发放干部报酬、支付招待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使用征地补偿费集体提留资金,须经村两委讨论提议,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拟定计划投资建设的公益事业项目名称、金额,从征地补偿费管理专户中安排使用,经村民代表签名,镇挂村领导和经济分管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后,以报告单的方式报兴田镇会计服务中心拨付资金。

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对村集体的各项承包合同、茶果山、林木山场转让、工程建设施工、征地协议书等集体经济往来相关的合同、协议,除各行政村报帐员存档壹份外,均需上报壹份至兴田镇会计服务中心各包片会计处作入帐附件,便于资金往来款项核对。

完善监督责任机制

(一)完善村务监督机构,发挥其监督作用,即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村干部理财、用财、管财行为;

(二)加强群众参政、议政意识教育,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监管制度范文第10篇

1、查明各项物品、材料、固定资料的可用程度,以达到有效利用资产的目的。

2、核对现有存货、固定资产等与帐上记载数目是否一致,以把握公司资产的准确性。

3、为下期的采购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4、最低存量与最高存量的把握。

5、不良品、呆滞品的发现。

6、确定各项资产的真实价值,以利成本的计算。

盘点范围

1、原材料。

2、半成品。

3、成品。

4、边角料、废品。

5、固定资产。

职责

1、盘点组员会: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各部门总监为成员,主导指挥盘点工作。

2、初盘:各部门上报盘点人员,由盘点组员会按2人1组进行编制。

3、复盘:由盘点组员会似定复盘人员名册,按2人1组进行编排,其中应有原初盘人员1人在内进行指引。

4、抽盘:由公司主管级成员2人1组进行编排,进行抽查,具体名册由盘点组员会拟定。

实施时间

1、每年进行两次,分别为月底及月底。

2、盘点之日全厂停工操作。

3、初盘定于盘点日的第一天,复盘定为盘点日的第二天,抽盘根据具体情况定于盘点日第二天或第三天。

盘点单准备及注意事项

1、各部门应于一个月前提报盘点需求数量,包括盘点票据需求。行政部应提前两周采购备齐。

2、各部门开准备会议,拟制盘点计划、盘点人员名册等。

3、按培训计划进行盘点培训。

4、各部门应于一周内陆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对盘点困难较大的部分可以提前一周预盘。

5、盘点票据区分为(最好用颜色区分):

a、原材料为白色。

b、半成品为蓝色。

c、成品为黄色。

d、废品为绿色

e、固定资产为红色。

6、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物料附属料:

a、盘点前一周通知各供应商盘点日停止送货,通知客户盘点日停止出货。

b、所有帐目应在盘点日前一天完成。

c、进货未入帐之物品存放入进货待处理区,不列入盘点。

d、呆滞废料应事前予以分开。

e、生产线在盘点前一周内现场物料全部整理落实到位。

f、生产线停工后,应进行清线工作,即生产线上不允许残留在制品,然后理行整理整顿工作。

g、已完成的半成品及成品应于盘点日前入仓完毕。

7、固定资产:

a、各固定资产应于盘点前一天由使用人员擦拭清洁,并将盘点票据附挂其上。

b、帐外资产或闲置设备均应于盘点票上注明。

c、已报废之固定资产应于一周内整理至指定区域。

盘点实施

1、材料盘点分类进行。

2、发外加工材料储运部会同综合服务部前往发外加工单位,或委托外加工单位清点实际数量。

3、盘点时应将盘点票据填写好,根据票据要求填写清楚。

4、盘点票不得更改涂写,更改需用红笔在更改处签名。

5、初盘完成后,将初盘数量记录于盘点表上,将盘点表转交给复盘人员。

6、复盘时由初盘人员带复盘人员到盘点地点,复盘人员不应受到初盘之影响。

7、复盘与初盘有差异者,应与初盘人员一起寻找差异原因,确认后记录于盘点表上。

8、抽盘时可根据盘点表随机抽盘,随地抽盘,可以根据材料的比例分5:3:2进行抽盘。

盘点后工作

1、帐目:

a、盘点抽查,均未发现问题后,将抽盘数量记录于盘点表上,与帐目核对。

b、差错率:

固定资产产错率为0。

原材料差错率为0.5%。

半成品和成品差错率为1%。

附属性物料差错率为2%。

c、复盘与初盘在差错规定以上者,均需再盘点一次,经初盘、复盘人员共同确认后,再经抽盘组人员核实后予以记录。

d、盘点后储运部需做好《盘点盈亏表》交财务部门。

2、问题及分析:

a、检查呆料比重是否过高,并设法降低。

b、检查存货周转率高低,存料金额是否过大,当造成财务负担过大时,宜设法降低存量。

c、物料供应不继率是否过大,过大时应设法强化物料计划与库存管理以及采购的配合。

d、仓储、物料存放地点是否影响到物料管理绩效,若有影响,应设法改进。

e、物料盘点工作完成以后,所发生的差额、错误、变质、呆滞、盈亏、损耗等结果,应分别予以处理,并分析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以后再发生。

奖惩

1、盘点差错率:

固定资产产错率为0。

原材料差错率为0.5%。

半成品和成品差错率为1%。

附属性物料差错率为2%。

2、奖励:

所有盘点差错率在规定以下者,每人奖励30元。

所有盘点无任何差错者,每人奖励50元。

2、处罚:

原材料差错率超出0.5%以上者,罚款10元处理;差错率有1%以上者,罚款20元处理,差错率有2%以上者,罚款30元处理。

半成品、成品差错率超出1%以上者,罚款10元处理;差错率有2%以上者,罚款20元处理,差错率有3%以上者,罚款30元处理。

附属性材料差错率超出2%以上者,罚款10元处理;差错率有3%以上者,罚款20元处理,差错率有4%以上者,罚款30元处理。

上一篇:投资计划管理范文 下一篇:土地档案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