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3:37:12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设计研究;理论教学;教学模式

《环境心理学》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这三个建筑类专业共享的理论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评估或认证标准所要求的强制性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建筑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个跨学科领域,具有典型的多学科属性。它是一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学科,是培养学生“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1环境心理学课程概况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或者说它是“研究人的行为与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能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的行为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有能力进行现场调查和观察,收集并分析有关人们需要和行为的资料,并能够运用环境心理学研究成果解决专业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开辟新的途径。简言之,针对实践性很强的建筑类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能运用课堂所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环境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建筑类专业开设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由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包括人与环境关系的基础理论、环境知觉、认知和行为等的理论,实践部分包括环境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其应用,主要是通过问卷访谈、行为观察、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探讨环境-人-行为的互动关系、认知建筑和城市环境并与设计实践建立联系,加强学生从环境角度理解和设计空间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建筑类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学生既需要有良好的审美修养与艺术直觉,也需要有普通工科学生学术思维上的严谨性与逻辑性,需要有发现问题的敏感和创造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然而,大学以前长期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常常会妨碍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创造自主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就目前大多数建筑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设计和理论两大类课程而言,分别会存在以下问题。2.1设计类课程的困境在建筑类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类课程作为主干核心课,学时最多,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实际教学中,各设计题目除规模和难度逐渐增加之外,其教学目的多以解决建筑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功能和流线、空间和形式、结构和技术等为主;设计题目多有固定任务书的限制;课程组织是“前期分析-一草-二草-三草-成图”的没有个性特点的重复过程。而学生在设计推进中往往不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深入思考建筑、忽略设计的逻辑性,致使前期分析与后续设计脱节,加之多把精力放在设计和任务书的功能、面积的吻合以及花哨博眼球的建筑形式上,造成空间环境与使用者行为需求的不对应[2]。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革措施激发和培养这些能力,补全设计中的缺失。2.2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基础理论课程,尤其是不需要考试、以考查形式结课的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师在讲台上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消极接受的状况。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丰富,线下理论课上睡大觉、刷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加之学生缺少对本科教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多体会不到理论课程对设计课程的支撑作用,课程学习多停滞在学分的获取或者考试的通过,多不能较好地应用在后续设计课题中。《环境心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多有来课堂签到后就低头干自己的事情,课后拼凑抄袭论文结课了事的状况。

3基于设计研究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建筑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设计课程贯穿本科教学始终。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下均以建筑学专业为例),单个课程设计(研究)周期多在8周以上,需要经过前期分析-建筑设计-后期成图的过程。现实的设计过程往往有更多环节,诸如前期策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成使用-使用后评估等。而环境心理学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1],其理论多是日常行为模式的总结,其方法也都服务于真实的现场工作、生活研究。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环境心理学有介入到设计类课程各个阶段的可能性和必要,让设计有逻辑;另一方面,在《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也有必要将一个小型设计研究项目从始到终贯穿课程,引发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参与度,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的敏感性和创造的自主性。

3.1环境心理学介入设计全过程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强调以使用者为主线,注重使用者对空间和环境的需求,重视设计进程中的每个决定对使用者的影响(这些都是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使建筑设计更科学合理。设计前期,要克服凭经验、习惯和个人理解来决定设计任务的状况,运用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定性、定量地客观研究规模、性质、功能面积等因素,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转化为“工程订单”,使建筑设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依据,使建设项目有正确的建设方向;设计中期,充分应用问卷访谈、语义分析、行为观察等方法对空间内容及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环境认知、行为场景、空间使用方式等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设计及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引入POE法检验前期分析与策划的科学性以及设计过程的合理性,就使用者的心理行为情况、建筑空间使用情况以及建筑能耗情况等做出考察,验证理念,发现问题,支撑前期分析与策划,为新一轮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动态依据和指导,使前策划、后评估形成闭环[3]。如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介入建筑设计和传统设计教学过程的前后比对图所示(图1),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解决设计课程中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空间,轻感受”“重形式,轻逻辑”“重表象,轻内涵”的问题[4]。

3.2设计研究贯穿《环境心理学》课程

在《环境心理学》课堂上,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理论课授课方法,以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作为课程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这是一种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探索,是以分析并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目的的改革。课程第一节告知学生课程考查方式,让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和当下设计主干课中的设计课题选择感兴趣的点,设定主题,来进行解决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为目的(物质空间-行为、心理)的建成空间环境使用状况调查和设计研究;后续给课时让学生就项目选题和研究路线进行分享和探讨修正,引导学生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完成预调研和数据采集,并对调研数据做出自己的分析与科学研判,形成汇报文件,在课堂上做结课汇报。这基本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闭环的前策划、后评估环节(图1),选题并做现场取样、数据采集和分析评价是对已知建成环境空间的“后评估”,而根据调研结果给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更新意向是对后续设计的“前策划”。实际教学中,教师将反复强调这部分工作和建筑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

4教学改革的特色

4.1服务于设计研究的教学设计

教改前,围绕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实操性的设计研究项目,梳理授课结构,调整讲授顺序和权重,强调部分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实现“知行合一”的内容调整。在基本理论讲授基础上,开展了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的技巧和方法专题讲授,增加了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掌握空间和行为的相关性案例分析专题。专题讲授强化势必压缩挤占基础理论讲授学时,授课中就要求教师长期积淀以厘清知识点关系,精准集约利用课时,匹配理论讲授和方法技巧传授的权重,保证课程教学效果。

4.2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授课方式

利用《环境心理学》课程自身特征,将设计研究贯穿课程始末,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由于要完成一个实际的小型设计研究项目,学生听课时就会留意理论讲授中对选题、调查路线有帮助的内容以及可以用到数据分析中的技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实际教学中发现教改后课上埋头看手机的学生明显减少;和设计研究结合的授课方式使得抽象枯燥的理论讲授变得立体鲜活,学生能自主发现建成空间、生活实例里隐含的环境心理学现象,真实体会到自己设计的空间品质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互动关系,内化课堂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自主解释环境心理现象,将理论知识和同期设计课发生链接,并自然应用到后续设计中;其次,学生为了完成这样的研究项目,课下也要主动花费时间调研、讨论和分析数据等,有限的理论课课堂得到了无限延伸。

4.3注重反馈与互动的课程结构

为了保证设计研究项目的质量和信度,教师需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不仅要调整讲授顺序与主次,也要安排学时让学生分阶段展示研究成果,循序渐进,推进研究。在选题环节,部分小组在课堂分享自己发现的现象和选题,教师现场点评,纠正选题方向,为其他组的研究给出示范、开拓思路;在项目中期,每组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介绍研究进展,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启发性建议,同学之间能互相学习和借鉴;课程结束前安排最终成果汇报,该环节可以有其他学生提问,学生们发现的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规律将面临全班的检验以及挑战,这样,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延续了整个课程始末;除课上互动外,从选题、研究方案确定、分析处理数据到提出批判性建议的整个过程,教师在课后都付出很多精力,以保证设计研究质量。

5教改成效与评价反思

在将理论教学与设计研究真正结合之后,教学效果是符合预期的。下面将从学生结课成果和课后反馈两方面来说明。

5.1学生设计研究项目成果

在教改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不仅在课上摆脱了消极被动的听课状态,主动寻求可用的理论知识,在后期也表现出了极高热情去主动尝试发现问题,并积极投入到分析研判中。最终提交的项目研究报告及PPT汇报,是反映教改成效的重要资料,由于题目的针对性及教师的随时跟进,没有一项研究是靠传统的复制粘贴写作方法得来的,其调研数据均来源于一手调查,真实可靠,数据分析过程有自己的推进逻辑和批判性思考,报告内容有很高的原创性。如图2、图3是部分小组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研究方法选取科学合理,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分析逻辑性强。

5.2学生后期反馈与评价

为跟踪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案,近年利用问卷星逐年对学生进行了匿名调查,会涉及学生背景及自我评价、具体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掌握、能力培养及后续影响等三类问题。以最近一次调查为例,被调查者涵盖一个年级三个专业的选课学生,即,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73∶26∶29。在对课程内容掌握情况的调查中,15.6%的学生认为经过这样的授课形式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内容;52.9%的学生认为掌握情况较好;而25.8%的学生掌握情况一般;只有6名同学认为自己没学到什么。在对后续设计影响的调查中,14.1%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46.9%的学生认为有部分影响;35.2%的学生认为影响小;仅3.9%认为没有影响。可见大多数学生觉得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后续设计有积极作用。在开放性问题的作答中,很多同学还表示“加深了对环境和行为关系的理解”“学到了很多东西”“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增强”“加深了对设计逻辑性的认识”等,可见教学改革对学生理解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析设计影响因素的科学方法、加强设计逻辑性方面起到了作用。而在设计课程成绩构成中也不难发现,《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学生成绩优良率有所提高。

结语

教改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为了使课程结构在有限学时内更加合理,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为了减轻学生的工作量,下一阶段也需增加和其他课程教师的配合,考虑引导学生针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进行调研,从相异的切入点完成不同课程作业……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强理论课程和设计研究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设计研究过程中自然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环境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其他理论课程的努力方向。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空间;清明上河图;行为;环境心理学

1 商业空间与人的关系

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行为心理与人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人类社会自产生了商品交换,就出现了商业空间。所谓商业空间就是指提供有关设施来满足人们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的场所。人类的商业活动,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周易・系辞》中就有所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古代的:“以物易物,互通有无”的交易方式就形成了商业活动的原始形态――集市。在没有城市之前,“市”的概念是人们剩余物品交换的场所。最初的集市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的,一般是几日一集。集市的形成与宗教、节庆、农耕繁闲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的赶集庙会可以说是定期性及流动性的商业活动。由于这种交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交换场所。因此,商业活动由非定期发展到定期,由流动式的交易变为固定的营业;商业空间由流动的时空进入到特定的时空,由最初的集市向自由市场、夜市发展;由农村的集市贸易向城市的市场发展;由摊贩进入店铺。固定的店铺聚集了不同的商业种类,同类商品聚集成街,如:“布匹街”、“杂货街”、“绸缎街”等。不同种类的店铺又连成街市。商业街的形成,使人们不仅可以购买东西,而且还可以游玩、休闲。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商业空间除了传递商业(或商品)的信息之外,还要处处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要。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商业活动的范畴。为了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求,如银行、交通、音乐厅、展览馆、邮电等,使商业环境由“线”发展到“面”,形成了综合性的商业区域。从古到今,商业空间经历了一个由单个独立店的“点”到不同种类店铺连成的“线”最后形成了综合性的商业区的“面”的发展过程。

顾客的购物行为按照消费心理学的观点,是“需求”动机支配下的“求”、“需”行为的实施过程。商业经营者的获利来自源源不断的顾客。现代商业空间环境主要是通过多种手段的吸引刺激、信息传导等来使顾客对商业空间感兴趣。因此,必须使商业空间具有足够的吸引能力。

2 《清明上河图》中环境的真实性

依据《清明上河图》来研究建筑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首先会考虑到所绘建筑和城市景观的真实性。《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典范,很多学者都论证了它的极高的现实性。比如,它描绘了很多船只。其中画有一艘19个船室的木船,立了一根高高的帆柱,前方有5个纤夫拉着船正逆流而上。帆柱的后侧固定着12根绳子,蹦得紧紧的,前方的6个绳子很松缓。如此来表现拉力的细部,是非常合理的。

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杰出代表作的《清明上河图》,图中对宋代建筑的描绘可以说精确到了建筑细部。宋代的《营造法式》是著名的建造寺院,宫殿等建筑的规范书籍。此书和《清明上河图》所绘的年代相一致。将图中的建筑与《营造法式》中对建筑的规范进行对照,我们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空间环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资料性,可以作为研究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关系的分析资料。

3 环境心理学与《清明上河图》

3.1 度尺构形――对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

对于人的心理感受来说,我国传统商业街道的尺度,既不感到闭塞,也不觉得空旷,因为这类商业街多形成于车马交通时代,以步行为主,所以街道空间有较好的围合感和亲切的气氛。由于地域差异,如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街道比较宽,从而能够吸纳更多的阳光。在炎热多雨的地区,如华南、西南等地区的街道则较窄,甚至在某些小巷只能容一人通过,这是由于把街道的宽度压缩到最小,有助于街道处于两侧建筑的阴影之中,达到庇荫纳凉的效果。

虽然建筑与街道的比例不同,但是,由于形成的时代背景相近,人们生活节奏都比较缓慢,街区中的活动主要是观看、购物。因此,南北城市街道同样具有内向的亲切感。建筑与街道的比例是获得亲切感的重要因素,《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街道空间关系是马车时代的产物,沿街建筑比较低矮,多为1~2层。这种街道断面的尺度关系虽然感觉比较开阔,但是可以在不影响城市交通的前提下,进行商业活动,促进商业行为的发生。

3.2 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性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讲,环境与商业具有互为推动、促进的作用,安全、舒适、美观的环境吸引人们“闲逛”的兴趣,从而给商业以更多的“潜在顾客”,提高商业的营业利润。同时,良好的环境又依靠商业的发展来维护和提高。同时,促进商业行为的情况下又会进一步促进商业街外部环境中的社会行为和交往。促进商业与交往的实质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界面开口,增加商业机会,合理利用广告等手段吸引人流,创造供人们停留休息的边界空间,多创造人们的活动和交往最容易发生的空间如建筑物的入口、空间的放大或凹入区域等等。

《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商业建筑与道路之间,具有一种不定的模糊空间关系。图中沿街建筑大都采用挑檐、披子、骑楼等形式。店面相互毗邻,大多是开敞的,设有檐廊,或者更为简单的,门前只支出个棚子,或设个小摊。这些檐前楼下的空间,既不属于室内空间,也不属于室外空间,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过渡空间,即灰空间。灰空间是一种模糊的复合空间,柔化了由店铺空间向街道外部空间的转变过程。它把人与店铺,店铺与店铺紧密地联系起来。它既是交通空间、街道空间的一部分,又是“商业空间”,延伸了店铺内的售货空间,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扩大了店铺的有效面积。可以说《清明上河图》中建筑与街道之间是一种不定的的空间关系,没有西方的传统街道空间所具有可逆的“图底”转换关系。同时沿街建筑底层和街道空间活动联系密切,建筑的内外界面模糊,街道空间和建筑室内空间也是流通的。同时街道空间成了两侧商业空间的延伸。无论是店内交易还是沿街买卖,都会阻滞行人,影响交通。《清明上河图》中的交通主要是以步行、抬轿和马车为主。(水面上的活动很少发生商业行为),这种交通行为形式与呈现的“马路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3.3 街道与商业的刺激性因素

商业空间环境是以商业功能为主,其根本目的就应该是吸引人流、刺激消费。交通也只是基于本目的下的一种实施策略。如果说消费者是商家的上帝,市民是城市真正的主人,那么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为大多数人提供服务设施也就必不可少了。

根据心理学的知觉原理,个体对感官所获的外来刺激要加以主观解释和组合才能形成知觉。因此,人对商业空间环境的知觉取决于街道和商家的刺激因素以及个体因素本身。由于从图片中我们无法将人的个体因素作为我们的调研分析对象,所以仅就商业空间和商家的刺激因素进行分析。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是从一系列刺激的整体而非从任何个别的刺激得出含义,即“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商业空间的设计应该利用相似、接近原理尽量获取整体的和谐。

(1)相似原理,是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容易将具有相似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由于商家本身各具特色,刺激较大,所以根据相似原理,不适于采用过多元素。

(2)接近原理,是指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彼此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觉的对象。对于街道狭长的空间带,可以据此原理在功能布局上使相似性质的商家组成一组,例如在《清明上河图》中一组临时的货摊集中在虹桥端头,形成强烈的群集效应。

4 小结:人的行为活动是商业空间环境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传统的建筑教育过于强调把建筑体量作为设计的基础,就会造成对形式和形态的过分强调,注重的是传授外表和供给之间的关系。公共设计过程也是同样,设计者过于强调形式和美学景观效果的环境空间,在实际使用中,并不被大多数受众所认同。

相反,空间对于行为倾向的支持和对多样活动的激发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行为倾向是源于使用者自身,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作用只能激发人的行为活动,却不能创造,即虽然物质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可能性,个人依然可以自由决定哪些行为应该实施或实现。商业空间环境设计并不在于要决定人类的活动或行为而应该被看作调节人类活动或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建筑师伦佐・皮亚诺指出,城市设计本质上是关于场所的制造,场所不仅是一处明确的空间,还应包括使其成为场所的所有活动和事件。由此可见,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在实质上变为一种对商业活动的激发、对人的商业行为倾向需求契合的过程。从实际效应的角度,贯彻设计中“重视人与空间互动”,直观上可以营造更积极的空间,集聚人气,提高使用率,节约更多的公共资源,也丰富了公共生活,提升城市活力,获取公共空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

[2]亚历山大C.建筑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3]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4]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5]徐兵.环境艺术设计(商业环境).中国美术出版社,2001.

[6]石峰.度尺构形――对街道空间尺度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谭刚毅.宋画中的民居与商业建筑研究.

[8]吴卉.天津市和平路步行街环境心理学分析.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9]田树军.地下商业空间中的环境设计.硕士论文.

[10]张立新,皮卫星,王哲.环境心理学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的运用.低温建筑技术.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3篇

研究——注重基础与应用两方面

医院建筑领域的研究涵盖方方面面,如规模、功能、构成、布局,空间组合、环境设计,医疗设备及医院信息化,人员分流与交通组织,医疗设施,等等。这些方面既复杂又相互关联,我们在研究时需要注意区分从基础到应用等不同的层次。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医院建筑的基本原理并总结一般性规律,应体现基础性与学术性。通常,各国医院建筑领域的基础研究都从具体国情出发,并力求反映时代特色。考虑到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水平较低的事实,现阶段我们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仍应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主。

基础研究中日本的经验

《日本建筑学会计画系论文集》曾发表过1952年至2011年间日本医院建筑领域的全部论文的统计资料,旨在探讨其研究内容的变迁,见图1。

资料表明,在上世纪50年代,日本在战后医疗资源不足的背景下,导入了美国的医院管理制度。因迫切需要解决新型管理制度下医技部的集中化、后勤供应部的效率化以及住院部与门诊部的适宜规模等问题,医院建筑领域的主要工作是探讨住院部等医院各部门的空间有效组织方式。此外,为合理配置新城(New Town)与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医疗设施规划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伴随经济的高速成长,此后的20年是日本医院建设的高峰期。这时,医院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医技部的适宜规模、手术部布局优化、住院部构成的合理化、医院各部门面积比例以及医院内部的垂直交通与物流优化等方面。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过医疗设施规划的方式控制医院的规模并解决医疗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在上世纪的最后10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开始渗透到医疗建筑领域,研究重点是改善患者的医疗环境,研究方法着重于调查患者行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另外,随着医疗流程的细分,康复、急救、临终关怀等专业性设施的研究逐渐增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少子高龄现象日益加剧以及高科技医疗设备的普遍应用,日本医疗政策的核心调整为遏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因此医疗设施的功能分化与连携合作是研究的重心。此外由于地震等灾害频发,医院建筑的防震减灾也日益受到重视。

日本学者对医院建筑研究的特点

一是,医院建筑设计与国家的医疗政策以及医院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医院建筑设计是贯彻医疗政策以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二是,虽然日本医院建筑领域内分支越来越多,但住院部与医疗设施规划一直是研究重点;

三是,在战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侧重医院功能与效率的研究方法仍在广泛运用,环境心理学等新领域的研究方法预计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深度

按照研究深度的不同,基础研究可大致分为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两类。描述性研究侧重通过调查收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解释性研究则侧重通过统计、比较、建模等手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国内达到描述性层次的研究工作尚不多,而国外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解释性的。

下面以“医院各部门的面积分配”的研究为例加以说明。建筑师在设计医院时,通常首先用总建筑面积乘以各部门的面积比例,得到各部门的面积后再进行形体组合。为得到合理的面积分配指标,从上世纪60年代起,日本学者就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考虑到医院各部门的面积比例始终在变动,为此日本学者每隔10年就对约20所有代表性的新建综合医院进行面积测量与统计(图2),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反观我国,由于缺乏有深度的研究做支撑,《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给出的指标显得缺乏依据(图3)。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近年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已取得大量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应用研究的两个方面

基础研究旨在得出一般规律,要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落实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尚要做许多应用研究工作。由于实际情况千变万化,应用研究包含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在此仅介绍流程及空间优化和细部设计这两个方面。

流程及空间优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现以江苏省苏州市锦溪人民医院的检验科为例加以说明。通过现场调研,我们发现原检验科的设置存在下列问题:常规检验室与HIV实验室分设两处,使用不便(图4);流线交叉,洁污分区不明,办公室位于污洗室对面,办公入口与污物出口相同(图5);办公室过小,且工作人员与患者共用卫生间;缺乏存放住院部检验标本的场所;患者在卫生间取得排泄物样本后,只能通过医院主走廊才能送抵检验科,既不卫生也不雅观;患者等待区过小;UPS及检验用冷柜均放置在检验区内不合理,因为UPS会散发大量热量。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在设计时对检验科进行了如下优化:办公区独立设置,内设更衣室、卫生间、值班室、办公室、UPS机房;三项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及免疫检验集中设置在一个大房间内,冷库、血库、标本接收、细菌培养实验室及HIV实验室均设置为独立房间,并与大房间直连,血库靠近采血区;卫生间与尿检便检区相邻,样本可通过传递窗送检;设置临时存放污物的污洗间,并就近设置污物出口。

我们据此绘制了功能模式图(图6),并最终设计出新医院的检验科平面(图7),流程及空间都得到了有效优化。

医院的细部设计也是改善患者生活及治疗环境的重要方面,而以下6个层面,有助于我们更为全面深入地认识医院建筑。

物质空间。从提高医护作业的效率入手,使建筑空间更好地满足现代医护作业的需要一直是医院建筑中最重要的研究层面之一。图8是日本东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性诊断与手术复合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的成功研发,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Space:TheBehavioralBasisof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Spaces:HardArchitectureandHowtoHumanizeit);1975年,Edward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FourthDimensioninArchitecture:TheImpactofBuildingonMan’s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and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and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hristophe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ontheSynthesis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Generatedby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Services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eople&TheirPhysical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Physical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StatesGreenBuilding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荷兰的ECO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新晨

2.现场踏勘与测量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1]W.F.E.Preiseretal,“Post-OccupancyEvaluation”VNRCompany.New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建华,吴硕贤。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中乔木下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园林。2002.(5):48-50.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中村;拥挤空间;高密度;居住行为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in-c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development. Futian village-in-city of Shenzhen as an example for the author, Based on field surveys,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analyze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village-in-city. Of the village-in-city crowded the space environment of high-density deep-seated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rowded living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 in public space is propos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llages measures to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congestion, and create a new village-in-city community.

Keywords:village-in-city;crowded space; high-density;living behavior

中图分类号:TU-0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038-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用地急剧扩张,很多原有的郊区村落进入到城区范围。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减少城市化压力,城市干道往往绕行村落,原农村居住用地、村民集体关系和文化氛围等就地保留,没有纳入新的城市体制和管理机制,村民以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形成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地域实体。

深圳特区内除盐田区外,共有以行政村为单位的城中村72个,其中罗湖区25个,福田区15个,南山区有32个,而以自然村落为单位的城中村和旧村则更多。在地域上广泛的被包围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内部,罗湖、福田、南山三区的一些城中村更是处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如福田区的福田村、田面村;南山区的南光村、南园村。在村落面积上,除皇岗村、上沙村、下沙村等少数几个占地面积较大的片区外,其他“城中村”大都呈现出不规则的碎片状补丁形态,与城市已经连为一体,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笔者以福田区的福田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搜集研究数据资料。福田村,行政隶属于福田区福田街道办事处,位于深圳中心区华强商业中心东南面,主要分布在深南大道以南,滨河大道以北,福田路以东,华强路以西区域内(图1)。

2福田村人口特征

2.1年龄构成

城中村中的村民在市场需求的诱导下,通过仅有的土地资源,提供出租房屋,扮演城市廉价生活区的角色。由于房源供应充足,房租相对低廉,区位交通便捷,成为城市千千万万的新移民或暂住者的首选之地。福田村人口的年龄构成呈现出年轻化的现象,年龄层集中在20~35岁之间的青年人群,约占总数的65%以上,老人和小孩的人口数量较少。家庭结构中以单身和两人居住为主,家庭居住群体较少。

2.2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

从外来人口的文化程度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差不多占一半,高中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均占四分之一不到。而且近几年,城中村的人口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反映出来深的务工者技能和教育水平正在向高层次发展。从职业类型看,可分为职员群体、店主群、和为了找工作暂时在此居住的群体。他们一部分是附近餐厅、服装店、商店的职员。在城中村居住的,已经绝不仅仅是传统的“蓝领”打工族。在深圳这么高的房价和房租面前,城中村内的“白领”租房者越来越多,包括IT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公司文员等等,还包括很多自由职业者(摄影师、画家等),如南山区深圳电子网络公司云集的白石洲村和罗湖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此外,还有不少小业主和自主创业者选择在城中村度过最初的“孵化期”。

3拥挤的城中村空间

由于村民对土地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在有限的用地面积和建筑空间中,带来了城中村高密度的拥挤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1人口高密度

相对于城市小区的高房租,较低的租住门槛吸引了众多的外来人口。福田村总人口为4万余人,其中村民2000多人,外来人口为3.8万人。原住民大都移居香港和国外,外来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所有权房屋大都委托亲戚和雇佣,外来人口比例达94.2%。规划用地面积为69.81hm2,本村用地面积26.02 hm2。每公顷人口密度高达1590人。

3.2建筑高密度

福田村的私宅建筑面积69.5万m2,建筑层数平均在7、8层,高的达到15层以上,建筑密度达到40%以上,容积率达3.12。建筑见缝插针,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宽的约4m,窄的约两尺,人称“握手楼”、“贴面楼”,走道光线阴暗,犹如傍晚。这些楼房之间房窗靠窗,终日难见阳光,在炎热潮湿的南方天气中通风极差(图2)。

3.3居住空间高密度

由于村民是以房租收益作为生活来源,最大的经济利益驱使他们尽量把居住生活空间面积压缩到最小,增加出租房间套数。据调查,最小的出租单间只有3~4 m2,仅能容下一张床,共用卫生洗浴设施。单间带卫的面积一般在10~15 m2,缺乏专门的厨房和供晾晒衣物的阳台。即使每层建筑平面是按照几室几厅的户型设计,也会被房东分租给不同租户使用。

3.4空间行为高密度

多元化人口的大量聚居导致了城中村内空间与行为种类的多样化聚集,城中村内的麻将店、生鲜店、水果摊、临街叫卖等等,构成了五彩缤纷的空间生活(图3),城中村中行为种类的高密度也是城中村中一种重要的密集方式,丰富多样的空间行为种类让城中村更加有活力和多样性,而这种差异性的密集让城中村的空间行为关系更加复杂,外显在地域空间上就表现出混乱、拥挤的视觉现象。

4拥挤空间下的居住特征

4.1拥挤机制

高密度的拥挤环境被环境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对人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它影响了人的情感反应和生理唤醒水平,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压力增大;同时证明,高密度环境容易引发相关疾病,有利于病菌的传播。拥挤使人际之间的吸引力降低,产生退缩行为,回避社会交往,破坏人际关系网络,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人的亲社会行为,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并引起攻击行为的增加。居民强烈的拥挤感,让他们的居住控制感很弱,安全和私密性受到了威胁,迫切的需要公共空间的情感释放。

4.2拥挤引发私密缺失

私密性可以定义为一种控制意识或是对个人接近度的有选择自由。私密性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心理需求,《华沙宣言》中说:“人类居住建筑的设计应提供这样一个生活环境,既能保持个人、家庭、社会的特点,有足够的手段保持互相不受干扰,又能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城中村的高密度居住使居民时刻感受到外来的私密干扰,如相距不过数米的窗户视线干扰,强烈的邻居噪声干扰和有味气体干扰(图4)。人们面对私密性缺失,寻求各种办法规避。笔者在村中发现了一户原住民黄先生,他感觉一楼的居住空间时刻受到周围过往的人流视线干扰,采用了房屋四周摆放花木的方式,阻碍人流接近房屋和阻挡视线(图5)。

4.3拥挤与社会交往

在拥挤的电梯空间,即使是很熟的人也很少谈话而保持安静,在拥挤的居住空间也是如此,居民为了减弱环境信息的超负荷,不自觉减少与邻里的交往。笔者在访谈了20位对象发现,其中有16位不知道同层邻居姓名,更不要说职业和参与其中的社会关系;有2位甚至不知道同层有没有居住者(这可能相互的时间关系没有交集)。被访问到有困难是否会向邻居求助,被访者大都表示不会,少部分表示有这个想法,但和邻居并不认识,只好作罢。这种冷漠的邻里关系没有了守望相助,城中村的安全感不断丧失,治安问题严重。

4.4拥挤与公共环境的漠视

拥挤的空间环境导致居民紧紧地抱守自己的专属空间,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采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视态度,缺乏公共责任感,村中的脏乱情况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图6)。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城中村处处可见垃圾,特别是空间行为聚集的场所,比如临街,临路的公共空间,白色垃圾丢弃,建筑材料随意堆放(图7);有不少居民还将旧沙发、纸皮箱、破木板等废旧物品丢弃在街角,成为废物存放地,成为城中村卫生死角,而居民往往掩鼻而过。

5公共空间的需求

高密度的居住模式现状不易改变,其中有原住民的利益和外来人口的需求,拆除重建困难重重,而有效的整治改造较为容易,对城中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从物质空间上可以提升景观环境与居住质量,从社会形态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并激发城市生活的活力与多样性。如福田村环庆股份公司拿出村内的黄金宝地,投巨资兴建的大型多功能文化广场――福田环庆文化广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好去处。(图8)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通过绿化和铺装使空间形成一定的场所,激发起居民的归属感,有助于密切邻里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居住环境的安全防卫(图9)。以街道改善为例,城中村的街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营类街道,街边店铺摊位林立,为改善购物环境提高导向性,可以选择变换街道铺装使之具有标识性;另一种是生活类街道,承载休闲交流生活,可以通过增加街道家具的手法促进街道活动。改善现状公共空间可以用最少的投入和拆迁量,减少高密度拥挤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维持社区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深圳城中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一).《南方论丛》,2004年9月第3期.

[4]田欢. 城中村文化与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研究.《南方论丛》,2007年12月第4期.

[5]宋聚生,盛洁,刘鹏跃. 社会生态视角下的深圳城中村再生认识.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自习教室;环境;行为模式;行为心理

一、研究背景

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高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迅速扩张。随之而来地,高校的各项配套设施都面临着需要扩大规模和升级改造的机遇和挑战。在众多类别的配套服务设施中,自习教室是与广大学生日常学习息息相关的一项,在大学主要靠自觉主动学习,自习教室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原有的自习教室,尤其是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在建造时没有预见到今天学校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学生数量如此之大,自习教室使用频率如此之高,讲座、报告等如此之多……所以在硬件设施上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习教室的设置在规划布局中不尽合理、自习教室的数量、安静的环境、硬件设施等;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提出高层次的需求,如自习教室设计对人性关怀等细节的考虑和把握。

环境行为学是将人和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强调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使设计迈向真正的人性化方向。如果能将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引入到高校自习室的规划和设计中来,会散发出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精神力量。

二、研究方法及内容

1、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辅以访谈、实地观察的研究方法。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53份,回收率为85.5%。全部为有效问卷。其中,在男女性别构成上,男生24分,女生29份;在年龄构成上,以25岁为分界线,25岁以下的占39份,25岁以上的占14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地点也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六教,另外还有三教、一教和二教。

2、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学校的自习教室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方面是自习教室目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学生对自习室的现状存在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发现大家的意见主要反映在规划布局、数量、设施、细节处理等方面。同时,笔者通过平日的观察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将以上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在问卷中,调查这些目前存在的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使用者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自习教室的规划及设计要点。

针对自习教室功能方面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

1)自习教室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空间分布是否均衡合理。对应调查问卷的题目1。

2)自习教室的供应数量是否充足:是否存在人少或座位不足的现象,如果座位严重不足的话,你是否会占座。

3)自习教室的设施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能否满足学生们的需要。针对使用者行为及心理方面的设计要点主要针对三个方面:

1)关于自习室占座问题的探讨。

笔者在与多名学生访谈时发现,当然平时上自习时也感觉到很多人去自习教室学习遇到的比较头痛的问题是:经常爬了几层楼都找不到上自习的合适位置。本课题将这一现象作为使用者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研究重点,通过问卷来调查这种状况发生的地点、原因以及对使用者的心理方面的影响。

2)关于自习教室设施落后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方面的影响。

3)以清华大学第六自习教室为例,调查使用者的选择自习教室位置的倾向,并分析原因。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使用者对自习教室的要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要有教室可以自习;二是要有学习氛围;三是要安全便利。

第一层次:有教室可以自习。

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到自习教室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和数量是否充足的问题。

(1)自习教室的规划布局

自习教室是学生们上课、自学的场所。调研报告统计显示,清华大学的自习教室在规划布局上是基本合理的,主要分布在校园的中心位置。问卷显示:只有17.7%的人认为不合理。

(2)自习教室的数量问题

统计结果显示,45.2%的学生认为自习教室不够。通过访谈得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以后会占座,其中占座的80.3%是考研、考托福、考博等为考试做准备的学生,他们长期固定在某个教室,甚至固定在某个座位学习。剩余的19.7%学生是为了上自习方便,上课或者有事情可以带着随身的物品走,其他的书本放在座位上。显然,会影响那些在这期间找座位自习的同学。

第二层次:有学习氛围

(1)自习教室的功能分区

就第六自习教室而言,A区中部的阶梯教室,由于教室空间大,麦克的音响效果非常响亮,常常影响到南侧和东侧部分小教室里上自习的同学。笔者认为,这是在建筑方案设计前期,没有考虑到环境行为的重要性,虽然空间变化丰富,但是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相互干扰,不能满足教室同时使用的要求。

(2)自习教室的使用安排

调查发现,晚自习时间底层阶梯教室常常被占用,进行外文电影放映、京剧演练等活动。众所周知,声音向上传播,整个楼内四层的所有教室都深受影响。这明显是管理人员安排不当,当然,不仅要考虑参加活动的大量人员出入方便,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自习教室最根本的是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氛围。

(3)自习教室的内部环境

调查发现,零层的自习教室A004-A014整天都没有课,这里的学生主要是为考试做准备的,他们不用为寻找教室而到处奔波。自习室内学习气氛浓厚,来回走动的人很少,仅占6.3%,基本上没有吃零食、玩手机和电脑的,但是占座现象严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层到四层有时安排有课的教室,来自习的学生不固定,往往是没课的时候找个地方学习,时间也许会很短,所以要求不多。而且人来人往,走动不断,吃零食的少,但是接电话频率较高,用电脑上网看电影、玩游戏的占30.8%。

第三层次:安全便利

(1)自习教室的安全问题

通过访谈和长期观察发现,43%的同学已经习惯了把书包、手机甚至是电脑、ipad等贵重物品放在桌子上就离开。于是就给那些校外人员可乘之机。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不严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受害者自己粗心大意是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关键。

(2)自习教室的便利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64.4%的学生认为六教的服务设施基本完善,23.6%的学生认为一般,12%的学生认为不完善。在公共空间设有自动售货机、自动提款机、校园自动查询系统、公用电话、休息座椅等,在走廊的一端还设有开水房,这些服务设施可以满足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基本需求。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六教在服务设施的设置方面的考虑是比较周全的,具有一系列配套措施。首先在每个对外出入口都设有各个教室的借用课表;其次在各层都设有楼层平面示意图;再次是每个自习教室的门上都放置课程表。

四、结语

通过这次关于校园内自习教室的行为模式调查及环境行为的互动分析,我认为自习教室的设计、管理及引导的好坏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甚至对人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某些平日里不被关注的细节会与学生的心情、感觉以及行为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

如果自习教室的设计、设施及管理得到改善,必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效率,缓解压力,改善消极心态,甚至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但是单个自习教室的改变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小,只有将其与校内其他多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自习教室作为校园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作用,才能对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器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 实践教学

自2009年,济宁学院开始招收心理学本科专业学生,在遵循教育部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兄弟院校同专业的办学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我们确定了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医疗卫生、工商企业、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心理辅导与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心理学专业虽然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也应该体现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研究如何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心理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探讨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重点培养了学生专业教学实践能力、专业咨询实践能力、专业科学研究能力、专业测量评价能力、专业实验操作能力和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等。经过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校内培养、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五个人才培养途径。

一、实践教学的五个途径

(一)实践教学课程,培养专业基本技能

本专业密切结合心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线,对传统的心理学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面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深化专业内涵,提升专业培养标准,逐步形成了以教学内容改革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打破传统课程内容的局限,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了以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为平台,以专业选修课为模块的课程体系。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培养学生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通过专业选修课确定职业方向,打造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强化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教学计划的调整,采用“521”模式:5个学期学习综合素质类课程、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课程,2个学期进行专项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学习(心理健康与辅导、人力资源管理、教师教育三个方向),1个学期进行专业实习。按照教育部“列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学时),人文社科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规定,我们根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确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确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压缩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应用技能的课程,增加实践环节的时间与范围,实践课学分总计50.5,占总学分比例为29.02%;实践课学时总计685,占总学时比例为24.52%。除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以外,为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调查与研究等实践能力,开设了专业选修课,包括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管理学基础、SPSS基础及应用、心理学专业英语、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公共关系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现代教育技术、情绪心理学、家庭婚姻心理学、儿童心理与教育、家庭教育学、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电影赏析等课程。

(二)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检验专业实践能力

在教学计划中,大三以后每学期都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用于见习、实习环节。我们选择专业对口、实习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来源广泛的单位,通过共建,确定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学校、企业、医院、社区、心理服务机构等都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实习、见习的好去处。以在校进行实习为例,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能主持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能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能制作心理教育网页,能编辑心理教育的科普读物,能初步开展心理教育的教研、科研活动等等。大学四年级,除了对学生进行职业定向和创业教育外,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这不仅是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选择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性研究论题,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收集资料、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实际调查、数据输入、统计处理、总结归纳,最后完成毕业论文的一系列过程,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独自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专业实践能力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心理学科普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假期必须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既能促使学生利用专业所长了解社会、服务民众,又能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例如有多名同学参加了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其成果获得了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调研小组被评为学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

济宁学院心理协会是由心理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积极开展了“朋辈心理咨询活动”,经过培训的高年级学生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值班,通过电话或面谈的形式进行心理咨询活动,由于咨询者和来访者的同质性,更容易得到来访者的认同,有助于咨访双方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同时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心理学专业学生每年参与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帮助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输入和分析。学生定期办心理学手抄报,通过写小论文,小报告等形式普及心理科学知识;经常举办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参与每年5月份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该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剧展演、心理影片欣赏、现场咨询、专家讲座、心理沙龙、心理征文比赛、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站专题板块建设等。

学校以济宁市心理学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设有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长期坚持义务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还多次组织心理学专业学生到济宁大中小学等单位面向学生开展志愿活动。通过主办山东省心理学会学术年会和济宁市心理学会学术会议,与济宁市中小学、山东省安康医院、济宁市盲校、驻济各监狱等单位开展科研、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参与其中,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培养专业科研能力

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根据老师们主持课题的情况和学生们的兴趣,师生进行双向选择,引导学生参与到老师的课题研究中,并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的学生创新科研课题,要求师生在一年内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并写出报告。老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搜集资料、选择方法、设计实验、组织调查、统计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科研训练。将学生的兴趣、潜能以及基础知识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专业定向打下基础。目前有多名同学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有四名同学成功申请了学校的学生创新科研课题,多名同学撰写的论文在山东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中获奖。

(五)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提高专业操作技能

为适应社会对职业技能性人才的需求,拓宽学生知识体系,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引入资格证书教育,将认证培训有机地嵌入到学历教育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并取得必要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一届心理学本科班85.9%的学生获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学校为学生考证报名、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方便条件。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两部分,专业能力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和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师实际能力考核,采用专家组面试评定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心理评估,案例分析,咨询方案制定和交谈技巧。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过程,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会贯通,既整合了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提高了专业操作技能。

二、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重视师资培训

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决定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水平。学校出台相关文件积极鼓励和促进老师们申请博士学位、进行业务学习、参与师资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更新思想观念,拓展视野,提升心理咨询的实践操作技能。曾先后选派老师参加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培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测量培训、精神分析操作技能培训、实用催眠技术培训、心理咨询统整技术课程、内观心理疗法课程、家庭系列排序课程、箱庭心理治疗课程、绘画心理治疗课程、EAP服务推广课程、团体心理咨询课程、认知心理治疗课程等等,老师们及时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实践技能。例如一位老师成功申请了山东省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国际访学项目,赴美国Swarthmore College进行访问学习。一位老师曾先后去英国和法国进行访问学习,并与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和The university of Province进行合作研究,在眼动控制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也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等。本专业还先后从济宁市司法局、济宁医学院、山东省安康医院聘请专家,承担《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既弥补了专业学科教师的不足,又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创新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例如,利用微机教学系统(PSYKEY系统)和心理实验室,增加教学演示环节和操作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如微机、录音、录像、投影、幻灯、挂图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并注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自学辅导、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学科特点,给学生提供课外知识,扩大学生视野;开展专题讲座,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逐步形成了课堂讲授与实验结合、自学与辅导结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模式。这些做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心理学方法,而且也为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和自身的心理素质提供了指导与帮助。

老师们积极进行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增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关于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导向学习、师生互动等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例如老师们成功申请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发研究》和《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实践。如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共同选题、共同体验、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真正实现了教法课的操作化和科学化,达到教学相长、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

(三)改善实验条件

心理实验中心建立于1996年,后经几次扩建,现拥有14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4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9台套,包括多道心理测试仪、多道心理技能放松仪、PES心理实验台和心理沙盘;1万元以上的实验仪器有7台套。实验用房总面积约700多平方米。心理实验中心设有PSYKEY系统操作与演示实验室、基础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实验室、心理咨询实验室、沙盘游戏室、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目前正在拟建1个多功能行为观察室,可以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学等课程提供实验教学,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验,更直观地了解人的心理特点,并且能够更好的掌握观察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心理实验室主要承担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任务,用于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可以为教学提供50个操作实验和11个演示实验,还可向全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提供实验演示与操作技术指导。心理实验室拥有多种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以及职业选择测验的测试工具和软件,可以为地方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测量、咨询等心理服务,同时为我系师生进行心理科学及相关研究提供设备支持与技术指导。

(四)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践教学效果,条件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校规定每个专业都要有三个以上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心理学专业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利用专业和学科优势经常深入中小学、监狱、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驻济各监狱、社区、企事业等单位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广泛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利于学生的教育见习与实习,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先后与济宁监狱、滕州监狱、曲阜市春秋小学、济宁学院附属中学、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曲阜市职业中专、山东省安康医院、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曲阜市陵城镇中学等单位建立了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三、注重实践教学,展望专业未来

(一)学习和借鉴

我们仅仅培养出心理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人才培养经验不足,所有教师为此倾注了大量精力。我们不仅要向本校其他系部学习,更需要走出去,学习和借鉴其他院校实践教学的先进经验。

(二)师资队伍建设

计划引进高学历人才,尽快形成以高学历教师为主的师资梯队,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强在岗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鼓励他们考博或到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逐步提高本专业的师资水平;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来自社会各行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资源。

(三)实验中心的建设

根据心理学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该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管理和实验队伍建设,为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筹建儿童行为观察室、认知心理实验室、增建个别咨询室、心理测量室等实验室,争取尽快把心理实验中心建设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专业建设的自我评估

自我反思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善现状的最有效策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提出调整措施或建议。例如,几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培养的目标要适当,不应脱离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的规格要适当,不应脱离我们的教学条件;课程的设置要适当,不应脱离我们的师资水平。这是我们的工作在几年里能够稳步推进的基础。

基金项目及编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心理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研究》,编号2009447。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8篇

话说:大道至简。“道不远人,远人非道”。简单就是统一,简单就是和谐,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雕塑形式中单纯这一元素高度概括了复杂的雕塑形式。

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经历了一场迅速变化的动荡历程。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标准和技法以至材料都被不断改变。其结果是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的艺术活动。不可否认,固守传统的艺术也还存在。但研究者如果只看到传统艺术的余脉而将新兴的艺术排斥在外,就不足取了。我们必须将新兴艺术的观念方法和材料纳入考察范围,找出它们的基本特征,因为正是这些新的艺术才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特征。艺术就是在这种新变之中发展演变的。实际上,只要把具体的形体与抽象的观念位置倒过来,即将抽象的形体与具体的观念建立起联系,那么,现代雕塑就出现了。

关键词:单纯;高效;西方雕塑;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环境、居住环境的品位和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城市雕塑、室内装饰、环境雕塑等提高城市品位和和居住品位的艺术品需求量很大,装饰雕塑专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装饰雕塑专业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目前国内开设装饰雕塑专业的院校为数不多,人才缺口较大。雕塑和建筑艺术之间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在城市的显眼处,一般都有几座标志性的雕塑,代表这个城市的主流文化。在空间模型制作方面,学雕塑的人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房地产开发商和汽车等大型机械加工厂等都离不开模型制作。

1.单纯化与复杂化二者关系

2.1.1论文研究对象

雕塑作品的独特价值就在它与其他作品的视觉差异上,高度概括的思想内容,作品基于完美之后的升华表现逐渐转变成我内心最渴望达到的境界,这也正是我自身对作品一直期盼的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当今社会和谐发展趋势的向往:“简约而不简单”“单纯而又富含哲理”,以此作品推崇个人思想理念。

孩子是天使化身,思想单纯却又丰富绚丽,采用儿童的形象完成我的研究课题再合适不过。作品外观形式是五个生动活泼的小孩以哈哈镜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形态各异,夸张的表现手法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加以颜色的运用更能活灵活现的体现出儿童皮肤的质感与特征。并列的五个小孩呈弧形让整个作品趋向平面化,而披风的加入让整个雕塑立体化,也正是雕塑的本质所在,呈现出全方位观看视角。

雕塑从各个方面反映着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和思想,更是一个凝聚人们视觉焦点的球体,在现代雕塑思想中,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既不同于传统雕塑的写实主义雕塑,也不同于西方的抽象主义雕塑,而是通过稚拙古朴的艺术形成,达到了美术史上罕见的简洁而完美的程度,使西方现代雕塑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我们都可以体会得到。

1.2论文课题的主要意义

我认为雕塑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视觉的愉悦性、内容的深刻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体验的丰富性与持续性。艺术创作是有感而发的,也是理性的,没有触动、没有充分的酝酿,没有对雕塑本身规律深入的理解和探索就失去具有创造力的可能,这种探索包含感知各种直接与间接的相关事物,整理由此形成的感受。它服务于雕塑作品的情感主题同时又在作品中得到体现。它可以使作品的精神内涵发挥到极至并满足于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作者易于表达观者易于接受。

2. 雕塑由单纯至复杂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谈到艺术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绘画。殊不知在人类的艺术史上,无论哪个民族,雕塑的创造都要早于绘画。原始雕塑是生命的直接体现,是人类对自己生命的关注和探求。他们的每一件作品几乎都是为了满足繁衍生息、延续生命的需要而创作的,那些丰乳、肥臀、鼓腹的女性雕像,无不体现了原始人对生命的崇拜和渴望。这些原始雕塑和后来的西方雕塑史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两者在精神上是相同的,即从原始时代起,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雕塑就始终都早把人的形象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

2.1抽象雕塑的研究理解

20世纪现代雕塑的发展变化快,差异大。然而,画家们在传统的雕塑语言向现代雕塑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真正学雕塑出身的人却显得有点缩手缩脚。雕塑的变化是从形体的变异开始的。由于形体的变异在绘画中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支持,所以,当画家们制作雕塑时,就很自然地把在绘画中已然存在的变异的形体带进了雕塑领域。在绘画中,马蒂斯已经抛弃了体积与光影的描写,以及细微的色彩关系的表达,而是经过提炼的抽象形、色、点、线的整体组合,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和抒情意味。因此,当他客串到雕塑领域时,也毫无顾忌地放弃了体积与光影效果,放弃了细腻的肌肉起伏的塑造,而只强调造型本身的形与线的视觉效果,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体的节奏与韵律。

3.1 现代雕塑的极简主义

作为现代主义的发展与总结,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开始,极简主义的艺术因素就包含在了前卫艺术当中。极简主义的特征就是尽量减少或简化艺术语言,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极简主义的探索有时在某个时代、某种流派、某个国家,显得很强烈和很突出。极简主义艺术是对极度物质化的社会审美意义上的纯理性批判,强调作品的真实存在,作品更纯粹、更单纯、更本体。

3.2现代雕塑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

现代雕塑更能体现出现代社会的色彩和发展,表达一种世界的味道,雕塑作品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着。人类对于艺术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潜力,艺术的氛围有着不同泯灭的思路,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一种想法,让更多的雕塑作品为城市的装饰做出应有的贡献。城市雕塑是雕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空间的同时又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总是运用着雕塑形成着自己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以致力于精神的表达和环境的改造,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所处时代、所处地域的文化内容。

3.3雕塑的人性化及其感染力

本文期望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大量调研国内各个城市地区的园林雕塑设计,根据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园林雕塑设计的一些方法和对策,充分体现其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运用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美学理论等作为支撑,对人性化设计进行阐述,总结出园林雕塑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以及不同人群的、不同空间环境中园林雕塑人性化设计方法,阐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下,园林雕塑的设计既要遵循生态学规律,更要从它的使用者―人的角度出发,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出发,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及审美需求,充分体现园林雕塑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提升整个城市园林环境的文化内涵。

上色前对作品进行试渲染,颜色尽量贴近肉色,作品最终要以写实的风格呈现在我们前。

参考文献

[ 1]陈望衡著.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 2]朱福临.关于中国当代雕塑现状的思考[J].艺海,2009,(1):62-63.

[3].试论中国当代雕塑本土化发展的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河

北师范大学,2009.

[4]邬烈炎.来自自然的形式[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风水文化 教学方法 内容设置

中国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受西方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颇深,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结构和评价标准。伴随着高等艺术教育大众化、市场化进一步加深,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因此,高等教育中与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相关的知识应进行扩宽,教学上应注重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以便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

风水是中国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中国人创造的自然、人文和谐关系的一种理论,是关于居住(阳宅)和葬地(阴宅)环境选择的学问。从古至今,风水一直以一种人类活动的经验积淀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梳理历代有关风水的文献不难发现,风水文化与环境设计的形成、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历史实践影响了数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

环境设计主要是用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手段解决自然、人工、社会三类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中国的风水思想正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蕴含环境设计的理念,可以看成是初级的环境科学,这在“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的论述中都有体现。将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科学地甄别其内容,系统地学习其精髓,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中国古代城市、村落、住宅与环境的关联性,为深入了解聚落结构、建筑外部空间布局和内部细节营造提供依据,也为当今环境设计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一、风水作为专业课程的文化解读

风水观念源远流长,一些人认为最迟也是始于周代,从此风水便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中国人追求理想环境的代名词,人们试图凭借所选的佳境招致幸福。风水按照“气”“阴阳”“四灵”“五行”“八卦”等学说展开,形成两大流派,即形势派和理气派。风水以“负阴抱阳”为基本格局,以对宇宙天地的迎合、引导和顺应为总体思想,逐渐发展成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植根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风水的产生早于其他学科,风水理论以传统哲学观念和方法为基础,架构的思维体系中有一部分心理因素,因而在被某些缺乏科研依据的商业机构或个人肆意转变为牟利手段之后,风水被看成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受到大部分学者的批判。笔者认为,风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存在,反映了人们对环境的整体审美思考,尽管其发展存在着许多历史的、认识的缺陷,范畴也欠精密,但不应一味采取盲目的排斥态度,而应用理性的视角发掘其科学智慧的一面,填补长期以来由于思想禁锢而造成的学术空白。

如今,很多研究者从民俗学、地理学、文化学、建筑学、规划学等不同领域探索风水,有些院校在研究生阶段设置风水相关科研方向,相比之下,风水本科教育刚刚起步。笔者认为风水具有当代价值,应该作为通识文化继续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在环境设计本科阶段设置相关课程,使风水美学融入到建筑规划、生态保护、空间布局等方面,指导学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好地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风水课程的教学方法

风水理论纷繁复杂,旁系颇多,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的理论成果可作为教材使用,许多古代风水典籍都是用文言文编著,往往晦涩难懂,本科生要想较全面、深入的进入风水世界具有一定难度。此外,大多数授课教师没有相关实践经验,只是从书本上或是网络上了解一些成功案例,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基础课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确保风水文化的传播不在扭曲和误解的基础上建立,所涉及的内容集中在有确凿理论依据的部分,去除模棱两可的观点,案例引用也应有所考究,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在专业课阶段,为了达到课程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可以聘请校外风水专家、风水职业设计师担任专题客座教授,参与课程教学,使课堂传授的观念、内容、方法与业界发展同步,避免常规的内容宽泛、形而上学等问题;在实践课阶段,可推行“真题真做、虚题实做、实地调研”等教学策略,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体验学习和实战设计意识,提高活学活用、古为今用等能力。

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采用三段式教学,即大一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大二、大三阶段的专业方向课及大四阶段的专业实践课。风水作为课程不能局限在单一时间段来完成,应融合本科四年的专业视角采用贯穿式教学方式,涉及风水的流派宗旨、形势美学、经典案例研究、现代实际运用等内容,将知识点整合到相关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加强风水知识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深奥艰涩的风水不是一件易事,本科开设的风水课程在内容上应更偏向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纯风水理论应适当弱化,感兴趣的学生可在研究生阶段,根据对风水的理解及个人特点选择更宽泛的学习内容。

三、风水课程的设置及内容

本科一年级主要通过秋季写生进行实地感知,从中了解风水的基本流派及特点。环境设计类学生在一年级末通常会安排去外省写生采风,常去江西婺源、安徽西递、宏村等风景秀丽、明清建筑保留较完好的地方。这些地方整体规划布局严谨,既讲来龙,又讲去脉,是中国风水村落的典型代表。风水术在其漫长的历史变革中,曾出现过诸多流派,特别是鼎盛的唐宋时期,以杨筠松为代表的“形势派”可谓为主流。该流派强调“山龙落脉形式”为主,因传播地始于江西,故又称“江西派”。形势派注重在空间形象上达到天地合一,遵循“山环水抱必有气”等规律。如果教师仅在课堂上枯燥的讲授“龙、砂、穴、水、向地论”五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外出写生时依据实地实景进行具体讲解,则既生动又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年级主讲风水基本理论。围绕大一阶段所了解的“形势派”,以“阳宅”和“阴宅”两个方面分专题进行研究。阳宅形法又细分“宅外形”和“宅内形”,“宅外形”是对宅外视野所及的范围进行整体环境质量评估,常以“辨形”“察气”两种相宅手段,以及“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授课时需要将古代最佳城址、村址、宅址的风水图配合以上要点详解,再选取清代紫禁城的风水平面图进行分析。“宅内形”是对宅院形态的规定,同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主要是对尊卑大小、方圆整缺的权衡,可延伸到大三阶段的室内设计方向课程中。在探讨“阴宅”问题时,主要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联系起来,所谓“圣水深壑,灵山翠微,亿年安宅,巩我丕基”,天子的灵魂要和山川大地相配相融达到永存,因而从风水的角度剖析帝王陵寝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帝王陵寝除了强烈的礼制色彩和大规模建筑群的空间组织处理方面的精湛造诣外,细致探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如何使整体环境赋予艺术感染力,是值得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传颂的,经典案例可选用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的清东陵等。

三年级划分不同专业方向。本科阶段主要涉及的室内设计包括家居空间和公共建筑空间。后者涉猎范围更广,内容更庞杂,因此在设置风水室内方向课程内容时,只选取家居空间进行深度剖析,主要从功能分区、空间流线、色彩照明等方面展开。比如,客厅的玄关设计、卧室门朝向的讲究、老人房的灯光色彩、儿童房的书桌摆放的注意事项、厨房的布置、卫生间设计中的禁忌,以及一些带有美好寓意的物品与方位的配合问题。景观设计方向则侧重选址、择向、营造、树种的意蕴等方面,包括地理、气候、水文等诸多因素的审辨和选择,以及对应的优化处理方法。比如“四灵兽地形”模式、“水口”序列,以及如何做到“藏风聚气”等,运用风水知识对山水空间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格局。

四年级阶段,对风水有基本认知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把风水知识与操作方法直接作用于毕业设计作品中,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观点展开进一步论述,以毕业论文或是期刊论文的形式完成。

结语

高等艺术院校是培养设计人才的摇篮,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无论将风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将风水作为一种普及学科,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价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存艺术与规划原则,将风水科学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以使现代环境设计蕴含传统文化美学,对推动当代艺术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曙D,等.环境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王其亨,等.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3]关传友.风水景观――风水林的文化解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范文第10篇

地铁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特点正日益成为一座城市拥有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显著标志。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对城市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成功的地铁车站设计必定是具有美观的视觉感受,甚至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识。当今的地铁车站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仅仅是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综合体,是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铁车站综合体。本文通过对本土地铁站,国内外知名地铁站的介绍分析,浅析“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当代环境陈设设计中的重要指导地位。

关键词:地铁车站 艺术陈设设计人性化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现象正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优势正日益成为一座城市拥有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显著标志。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依靠修建地铁来缓解和改善交通状况。地铁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展现,而且是目前解决大都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有力方式。

就我国而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将更加明显。从新世纪开始,我国首次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对城市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成功的地铁车站设计必定是具有美观的视觉感受,甚至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识。

一.提升我国地铁车站内部空间设计艺术化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困扰局面、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己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对此,我国的大、中城市决策层己普遍有所共识。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实际行动的飞跃,从而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至今,己有3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有北京地铁40多km的运营线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又有天津地铁7. 4km、上海地铁65km和广州地铁18. 5km投入商业运营。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05年,全国己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重庆、武汉、深圳、南京10城市20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444公里。而且,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看来,这些城市的地铁规模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当。因此,研究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

虽然地铁的发展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型和城市空间类型而言,同其它诸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建筑类型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相比较,它的发展历史还是较为短暂的,它的建筑空间特征还没有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形式。理论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土建与设备系统的发展上,对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过去,地铁车站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更多地关注装饰材料的选用,照明设计,颜色的配置等室内设计的手法运用。当今的地铁车站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仅仅是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综合体,是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铁车站综合体。地铁空间设计应更加注重满足人的行为需求,消除人在地下空间中的不良生理心理反应,注重安全与防灾设施的设计,注重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需求。

在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中,简捷、健康、安全、环保应该是构思的基本要求。地铁建筑室内设计的造型风格综合而言,也应该定位于交通建筑简洁、大器、具有时代气息的“性格”,并适度地考虑地域文化和与地面建筑环境的呼应。地铁建筑的结构构成和空间形态,则是地铁室内设计的前提因素。

二.武汉地铁二号线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实地调研

图一(笔者拍摄)

武汉地铁2号线,是武汉市首条开工建设的地铁线路,也是全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共设21个车站,其中15个将进行标准装修,6个进行特色装修。

其中采取了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设立女性候车区(见图一)、安装防踏空安全条等。 据介绍,设置女性候车区的目的在于,早晚搭乘地铁人数较少的时段可以保障女性安全。女性候车区将辅以监视设备,女性乘客进入某个特定车厢乘车,从而可以彼此照应,保障人身安全。

此外,2号线汉口火车站、洪山广场等部分车站设置有专门的母婴室,室内设施标识及颜色温馨宜人,母亲们若有需要可在这些车站下车,进母婴室给宝宝们哺乳、换尿片。2号线一期工程每个车站均安装了一台自助借书机(见图一),只须轻触荧屏,便可自助借书、还书。

图二(宝通寺站,光谷广场站)

6个特色装修站各有主题,令人赏心悦目。汉口火车站站以“黄鹤归来”为主题。站厅层上方设有天井,引入自然光照明,腾飞的黄鹤雕塑象征武汉以开放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中山公园站以“幸福武汉”为主题。墙壁上设置了棵棵苹果树造型,树上的苹果为立体造型,中间开口,里面镶嵌着武汉地铁集团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的关于地铁的画作,色彩绚丽,想像丰富。洪山广场站的特色装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以书页造型为视觉焦点,喻意“书山有路”;另一部分为楚文化墙,将栩栩如生的楚文化刻入墙面,展现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宝通寺站(见图二)设置了菩提树雕塑墙,意在让人们在忙碌之余偶尔停下脚步,让心灵沉静。光谷广场站(见图二)以“未来城市”为主题。闪烁的灯柱营造出独特的光影视觉效果,意在让人从具有艺术感的抽象画面畅想未来科技之城的美好景象。

三.国内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案例

2.1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

图三(斯德哥尔摩地铁)

斯德哥尔摩地铁(见图三)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系统,很多地铁线路大打文化牌,但迄今为止,没有哪条地铁能像斯德哥尔摩地铁这样别具一格――它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地下艺术长廊。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修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人们构思着如何去装饰每个地铁站,后来决定让一百多位艺术家分别用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构思来装点一个站台。于是一个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变成了一个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风格的绘画,壁画,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为了让旅客忘掉他们是在地下旅行,地铁站通常设计得干净而具有现代感,但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却不是这样,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瑞典人,把地下铁建造成一条艺术长廊,总长108公里,每一站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这个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是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都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

斯德哥尔摩市的地铁每个站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岩洞,墙壁被装修成石灰岩的样子,凹凸不平。每站的岩洞都是不同的颜色,Akalla站颜色比较朴素,而T-Centralen则是鲜艳的深蓝色,洞顶则涂抹着各种延展开来的图形,像是植被又像是骨架,所有的这些跟地铁蓝色的门,黄色的车内扶手相互映衬,让眼前呈现一片色彩的盛宴。斯德哥尔摩地铁的几个站是在岩石中凿开出来的,留有洞穴状的“天花板”。它是古代和未来的结合。洞穴绘画是其点睛之笔。在其100个地铁车站中,有一半以上装饰着不同的艺术品,它们表现着不同的主题,给斯德哥尔摩地铁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憧憬。最美的T-Central站(见图三),月台和铁道都从自然岩石中凿开,蓝白色的墙壁上画满蓝色的巨型树叶,加上特殊的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之中。

经过多年的建设,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开始赢得世界性的声誉。虽然该市地处海湾岩礁地带,水域穿插迂回,岛屿众多且高低起伏,但依凭着长期艰巨的劳动、高超的技术和智慧,它不但构筑了现代化的地铁系统,还成就了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陈列长廊。该艺术长廊巧妙结合开掘的自然地貌,表达主题宽泛,技术手段丰富,布局方式多变,艺术特征各异且识别性强,己较充分地勾勒出该地区社会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科学进程等不同侧面,并成为全方位展示斯德哥尔摩风貌的一个时尚而重要的窗口。

2.2 香港地铁“迪士尼”线――主题车站设计典范

图四(迪士尼线)

“迪士尼”线(见图四)是地铁系统的一条支线,连接东涌线和兴建中的大屿山竹篙湾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工程范围包括兴建3. 4km长的新轨道和两个新车站。现有的东涌线将在阴澳加建一个新车站,连接位于竹篙湾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新车站。两个车站的设计与附近环境融为一体,列车的设计也别具特色。

车站和列车的设计将以缤纷欢乐、刺激惊险为主题,让旅客踏进车厢,在3. 5min的车程中即开始体验旅程的欢乐。多处运用迪士尼元素,形象鲜明,标识性很强。

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各层面需求不断提高。以设计者的价值观和对环境、生活的理解来“创造一种生活”的设计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多的关注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人性化”的研究。关注设计中的主体“人”―具体社会文化脉络中的使用者的价值观和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地铁建设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提高地下空间质量,从建筑和环境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因此,应当以新的视角理解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定位,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人性化”不是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告诉我们:在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注重通用设计,使地铁这一公共交通设施能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服务。通过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完善,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消除地下交通空间中的方向迷失感。完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防灾系统设计,充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体现设计对人的关怀。当然,地铁车站室内陈设设计体现人文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陈设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人性化”设计理念具有时代性的指导意义。

伴随着都市生活美学观念的革新和城市艺术形象展示空间的开辟,地铁系统(尤其是站点)的艺术陈设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美术家、雕塑家、陶艺师、手工艺者、建筑师、工程师等合作参与、大显身手的新天地,设计师们应更注重营造健康心理和生理环境,倡导“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立道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同济出版社,1997年;

2. 王文卿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同济出版社,1997年;

3. 常怀生编译,《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年;

4. 周丽霞,《地铁换乘空问设计》,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上一篇: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