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2-22 15:24:11

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环境科学研究》(CN:11-1827/X)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2.天然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分级组分对典型城市源污染的荧光响应魏群山,罗专溪,陈强,颜昌宙,WEIQun-shan,LUOZhuan-xi,CHENQiang,YANChang-zhou

3.近20年大、小凌河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王焕松,李子成,雷坤,张峥,WANGHuan-song,LIZi-cheng,LEIKun,ZHANGZheng

4.中国典型湖泊沉积物中脂肪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房吉敦,吴丰昌,熊永强,王丽芳,李芸,FANGJi-dun,WUFeng-chang,XIONGYong-qiang,WANGLi-fang,LIYun

5.中国区大气汞污染模型模拟初探王亚杰,朱云,王龙,WANGYa-jie,ZHUYun,WANGLong

6.草酸对砖红壤的还原-溶解及其与磷素释放的耦合关系杨杰文,钟来元,郭荣发,周鸿凯,YANGJie-wen,ZHONGLai-yuan,GUORong-fa,ZHOUHong-kai

7.完全对称电场对电动-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李婷婷,张玲妍,郭书海,黄殿男,LITing-ting,ZHANGLing-yan,GUOShu-hai,HUANGDian-nan

8.基于景观格局的三峡库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王丽婧,席春燕,付青,苏一兵,WANGLi-jing,XIChun-yan,FUQing,SUYi-bing

9.基于水环境约束的抚仙湖流域农业结构调整研究夏训峰,顾雨,席北斗,徐广军,XIAXun-feng,GUYu,XIBei-dou,XUGuang-jun

10.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二(口恶)英减排的环境技术经济研究丁琼,彭政,高新华,汪澜,DINGQiong,PENGZheng,GAOXin-hua,WANGLan

11.北京市衍生燃料法处置低品质塑料包装的环境影响谢明辉,李丽,闫大海,黄泽春,朱雪梅,孙体昌,XIEMing-hui,LILi,YANDa-hai,HUANGZe-chun,ZHUXue-mei,SUNTi-chang

12.硝酸浸提拆解废印制电路板元器件技术刘景洋,段宁,杨海玉,郭玉文,乔琦,LIUJing-yang,DUANNing,YANGHai-yu,GUOYu-wen,QIAOQi

13.浸取方式对废物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Pb,Cd和Ni浸出的影响杨玉飞,杨昱,汪群慧,黄启飞,YANGYu-fei,YANGYu,WANGQun-hui,HUANGQi-fei

14.水泥窑共处置产品中重金属的形态薛靖川,杨玉飞,黄启飞,XUEJing-chuan,YANGYu-fei,HUANGQi-fei

15.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中CaS的产生机理分析牛学奎,马丽萍,郑绍聪,杜亚雷,陈宇航,许文娟,NIUXue-kui,MALi-ping,ZHENGShao-cong,DUYa-lei,CHENYu-hang,XUWen-juan

16.沿海重化工业基地生态工业体系规划研究蔡如钰,CAIRu-yu

17.规划环评中景观非生态功能影响评价实例罗涛,王海,邱全毅,刘江,杨职优,LUOTao,WANGHai,QIUQuan-yi,LIUJiang,YANGZhi-you

18.基于鞣制工艺参数的铬污泥产污系数核算方法马宏瑞,同园园,郗引引,魏俊飞,MAHong-rui,TONGYuan-yuan,XIYin-yin,WEIJun-fei

19.信息动态

20.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努力开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在2010年环保系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的讲话周生贤

1.IeGTX方程与IeGTe方程: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SO2和COD排放分析陆钟武,岳强,LUZhong-wu,YUEQiang

2.四川西部山区土壤和大气有机氯污染物的区域分布杨文,刘咸德,陈大舟,刘文杰,郑晓燕,李炳伟,李慧颖,YANGWen,LIUXian-de,CHENDa-zhou,LIUWen-jie,ZHENGXiao-yan,LIBing-wei,LIHui-ying

3.天气类型对天津大气PM10污染的影响分析张晓勇,张裕芬,冯银厂,韩素芹,韩博,李蕾,徐虹,ZHANGXiao-yong,ZHANGYu-fen,FENGYin-chang,HANSu-qin,HANBo,LILei,XUHong

4.城市尺度污染贡献敏感性三维空间分布研究李莉,程水源,陈东升,付红玲,郎建垒,LILi,CHENGShui-yuan,CHENDong-sheng,FUHong-ling,LANGJian-lei

5.基于生境适宜度的成都震后大熊猫生境评价王维,张哲,江源,刘孝富,许超,WANGWei,ZHANGZhe,JIANGYuan,LIUXiao-fu,XUChao

6.豫北平原近25年来生态服务价值研究李根明,董治宝,孙虎,钱广强,罗万银,王洪涛,逯军峰,LIGen-ming,DONGZhi-bao,SUNHu,QIANGuang-qiang,LUOWan-yin,WANGHong-tao,LUJun-feng

7.东部平原不同类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磷的特征廖剑宇,王圣瑞,杨苏文,储昭升,金相灿,张宇,曾清如,LIAOJian-yu,WANGSheng-rui,YANGSu-wen,CHUZhao-sheng,JINXiang-can,ZHANGYu,ZENGQing-ru

8.疏浚对梅粱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毒性的影响姜霞,石志芳,刘锋,陈春霄,金相灿,JIANGXia,SHIZhi-fang,LIUFeng,CHENChun-xiao,JINXiang-can

9.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小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郎海鸥,王文杰,王维,许超,刘锬,李泰然,LANGHai-ou,WANGWen-jie,WANGWei,XUChao,LIUTan,LITai-ran

10.南四湖及入出湖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武周虎,慕金波,谢刚,路成刚,朱婕,WUZhou-hu,MUJin-bo,XIEGang,LUCheng-gang,ZHUJie

11.长三角部分城市污泥PAHs质量分数及特征分析赵晓莉,朱伟,ZHAOXiao-li,ZHUWei

12.石田螺处理城市剩余污泥试验梁敏,陶虎春,倪晋仁,刘耀成,李伟,吴应超,LIANGMin,TAOHu-chun,NIJin-ren,LIUYao-cheng,LIWei,WUYing-chao

13.CANNED工艺细菌种群结构变化的FISH研究张伟华,王海燕,曾清如,周岳溪,葛建团,ZHANGWei-hua,WANGHai-yan,ZENGQing-ru,ZHOUYue-xi,GEJian-tuan

14.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分解CO2姚文龙,张凡,王洪昌,YAOWen-long,ZHANGFan,WANGHong-chang

15.2株分别降解壬基酚和双酚A细菌的分离、鉴定和降解特性蒋俊,李秀艳,赵雅萍,JIANGJun,LIXiu-yan,ZHAOYa-ping

16.土壤样品多氯联苯的GC/ECD双柱测定方法的优化张烃,董亮,史双昕,周丽,张利飞,邵丁丁,黄业茹,ZHANGTing,DONGLiang,SHIShuang-xin,ZHOULi,ZHANGLi-fei,SHAODing-ding,HUANGYe-ru

17.三级生物膜工艺处理水产养殖循环水蒋进元,宋宏宾,周岳溪,崔俊涛,窦立军,JIANGJin-yuan,SONGHong-bin,ZHOUYue-xi,CUIJun-tao,DOULi-jun

18.我国北方某地区居民饮水暴露参数研究段小丽,王宗爽,王贝贝,李屹,聂静,于云江,张金良,DUANXiao-li,WANGZong-shuang,WANGBei-bei,LIYi,NIEJing,YUYun-jiang,ZHANGJin-liang

1.长江干流寸滩断面污染负荷核算及来源分析乔飞,孟伟,郑丙辉,雷坤,张慧,QIAOFei,MENGWei,ZHENGBing-hui,LEIKun,ZHANGHui

2.2004-2008年辽东湾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秦延文,郑丙辉,张雷,雷坤,贾静,QINYan-wen,ZHENGBing-hui,ZHANGLei,LEIKun,JIAJing

3.滇池沉积物生物有效性氮和磷的分布及相互关系朱元荣,张润宇,吴丰昌,ZHUYuan-rong,ZHANGRun-yu,WUFeng-chang

4.乌江主要支流夏季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与汞污染的相关性陈浒,秦樊鑫,林陶,代先俊,戴晓光,张国敏,CHENHu,QINFan-xin,LINTao,DAIXian-jun,DAIXiao-guang,ZHANGGuo-min

5.街道峡谷内不同车道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徐伟嘉,余志,蔡铭,刘永红,XUWei-jia,YUZhi,CAIMing,LIUYong-hong

6.用离子交换树脂柱法观测长春市大气氮沉降王德宣,赵普生,张玉霞,WANGDe-xuan,ZHAOPu-sheng,ZHANGYu-xia

7.泰乐菌素在华南地区农业土壤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张倩,杨琛,党志,欧阳自远,ZHANGQian,YANGChen,DANGZhi,OUYANGZi-yuan

8.石油烃在土柱中的纵向迁移行为模拟朱雷,张枝焕,王新伟,何奉朋,汪淑洁,ZHULei,ZHANGZhi-huan,WANGXin-wei,HEFeng-peng,WANGShu-jie

9.四川省甘孜州东部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研究赵银兵,何政伟,倪忠云,南希,ZHAOYin-bing,HEZheng-wei,NIZhong-yun,NANXi

10.堆肥复合功能菌剂的优化组合研究胡春明,姚波,席北斗,赵越,魏自民,李鸣晓,HUChun-ming,YAOBo,XIBei-dou,ZHAOYue,WEIZi-min,LIMing-xiao

11.电解锰废渣综合利用研究进展周长波,何捷,孟俊利,彭晓成,段宁,ZHOUChang-bo,HEJie,MENGJun-li,PENGXiao-cheng,DUANNing

12.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过程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和荧光特性叶少帆,吴志超,王志伟,王盼,YEShao-fan,WUZhi-chao,WANGZhi-wei,WANGPan

13.土壤样品有机氯农药残留GC/MS测定方法的优化张烃,董亮,史双昕,周丽,张利飞,邵丁丁,黄业茹,ZHANGTing,DONGLiang,SHIShuang-xin,ZHOULi,ZHANGLi-fei,SHAODing-ding,HUANGYe-ru

14.PACT工艺系统中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研究吴伟,张龙,刘伟京,王小青,涂勇,WUWei,ZHANGLong,LIUWei-jing,WANGXiao-qing,TUYong

15.处理含酚废水曝气生物流化床中丝状菌种群结构的解析董婧,宋玉栋,周岳溪,杨婧晖,杨健,DONGJing,SONGYu-dong,ZHOUYue-xi,YANGJing-hui,YANGJian

16.废弃药渣中残留泰乐菌素降解菌的筛选马玉龙,张作义,刘宁普,谢丽,黄越,MAYu-long,ZHANGZuo-yi,LIUNing-pu,XIELi,HUANGYue

17.高DOM渗滤液厌氧-好氧-混凝处理工艺刘智萍,方芳,ABDULHUSSAINAAbbas,郭劲松,姜佩言,LIUZhi-ping,FANGFang,ABDULHUSSAINAAbbas,GUOJin-song,JIANGPei-yan

18.我国核电与煤电环境影响的外部成本比较姜子英,JIANGZi-ying

19.物质代谢分析框架及其研究述评傅泽强,智静,FUZe-qiang,ZHIJing

1.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途径与技术研究发展需求胡洪营,赵文玉,吴乾元,HUHong-ying,ZHAOWen-yu,WUQian-yuan

2.辽河流域重点行业产污强度及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潜力孙启宏,韩明霞,乔琦,万年青,白璐,SUNQi-hong,HANMing-xia,QIAOQi,WANNian-qing,BAILu

3.O3/UV协同氧化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秦伟伟,肖书虎,宋永会,曾萍,程建光,郭晓春,王欣,QINWei-wei,XIAOShu-hu,SONGYong-hui,ZENGPing,CHENGJian-guang,GUOXiao-chun,WANGXin

4.丙烯腈生产废水的组成对膜吸收去除氰化物的影响刘海洋,何仕均,杨春平,王建龙,吴金玲,苏维贤,张子轩,LIUHai-yang,HEShi-jun,YANGChun-ping,WANGJian-long,WUJin-ling,SUWei-xian,ZHANGZi-xuan

5.巯基树脂的合成及对Hg2+的吸附特征张青梅,向仁军,成应向,ZHANGQing-mei,XIANGRen-jun,CHENGYing-xiang

6.脉冲电絮凝法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任美洁,宋永会,曾萍,肖书虎,郭晓春,王欣,RENMei-jie,SONGYong-hui,ZENGPing,XIAOShu-hu,GUOXiao-chun,WANGXin

7.Fenton法处理腈纶聚合废水蒋进元,李勇,王国威,周岳溪,JIANGJin-yuan,LIYong,WANGGuo-wei,ZHOUYue-xi

8.铁炭耦合Fenton试剂-混凝沉淀法预处理DMAC废水李杰,程爱华,孙莉婷,蒋进元,周岳溪,LIJie,CHENGAi-hua,SUNLi-ting,JIANGJin-yuan,ZHOUYue-xi

9.糠醛废渣制备活性炭对糠醛废水的脱色研究王东旭,李爱民,毛燎原,高宁博,WANGDong-xu,LIAi-min,MAOLiao-yuan,GAONing-bo

10.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干法腈纶废水杨崇臣,田智勇,宋永会,崔荣涛,杨宏,邱光磊,YANGChong-chen,TIANZhi-yong,SONGYong-hui,CUIRong-tao,YANGHong,QIUGuang-lei

11.处理城市污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形成过程刘绍根,梅子鲲,谢文明,倪丙杰,李文卫,俞汉青,LIUShao-gen,MEIZi-kun,XIEWen-ming,NIBing-jie,LIWen-wei,YUHan-qing

12.玉米芯水解生产糠醛清洁工艺高礼芳,徐红彬,张懿,GAOLi-fang,XUHong-bin,ZHANGYi

13.曝气生物流化床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宋玉栋,杨健,杨婧晖,董婧,周岳溪,SONGYu-dong,YANGJian,YANGJing-hui,DONGJing,ZHOUYue-xi

14.MBR处理微污染河水试验俞开昌,陈春生,贾海涛,杨利,娄志颖,关晶,YUKai-chang,CHENChun-sheng,JIAHai-tao,YANGLi,LOUZhi-ying,GUANJing

15.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模拟黄连素废水邱光磊,宋永会,曾萍,段亮,肖书虎,郭晓春,王欣,QIUGuang-lei,SONGYong-hui,ZENGPing,DUANLiang,XIAOShu-hu,GUOXiao-chun,WANGXin

16.磷脂酶高产菌株的筛选、诱变及其在豆油脱胶中的应用王金梅,姜芳燕,戴大章,李春,WANGJin-mei,JIANGFang-yan,DAIDa-zhang,LIChun

17.废纸造纸循环水中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比较梁继东,贺延龄,王国栋,代伟娜,LIANGJi-dong,HEYan-ling,WANGGuo-dong,DAIWei-na

18.缺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温生活污水效能马华敏,张立秋,孙德智,MAHua-min,ZHANGLi-qiu,SUNDe-zhi

19.CAAC工艺处理模拟大豆深加工废水厌氧出水付伟超,吴世晗,朱毅,李晓霞,王金梅,李春,FUWei-chao,WUShi-han,ZHUYi,LIXiao-xia,WANGJin-mei,LIChun

20.O3-MBR法深度处理煤气废水韩超,叶杰旭,孙德智,HANChao,YEJie-xu,SUNDe-zhi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化学;环节科学;地位;作用

环境科学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出现、加剧而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经过漫长的发展,环境科学已经成为了一门比较成熟的综合性学科,并且逐步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主要包括三大体系:社会环境科学、自然环境科学和综合环境科学。而环境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环境科学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一是因为引起环境污染的化学、生物、物理等因子中,化学物质占据较大的比例;二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环境科学的研究开始转为对围微观层面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环境化学。因此,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环境化学概述

简单来说,环境化学就是以化学为基础,对污染物进行一定的分析、鉴定,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如何实现转化和转移,进而认识污染物通过何种方式污染环境和生物,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治理措施,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环境化学主要有以下几类:

1.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化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是指借助一些现代仪器,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具体含量、污染物的形态、污染物的价态,以及污染物的结构。目前,环境分析化学的发展重心主要是环境中微量有害化合物分析和痕量有害化合物分析,主要是“三至”有机化合物的痕量分析和具体的超痕量分析,如室内空气中的剧毒化学物质;农业生产中的农药、除草剂、有机磷、有机氮;因工业固体废弃物挥发、分解、燃烧等产生的挥发烃、芳烃、醛、酯,以及工业废气等。

2.环境污染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主要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在水、空气、土壤等各种介质当中的产生、转化、降解、迁移、累积、危害和归宿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及其产生的一连串生态效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介质,基本可以将环境污染化学分为水污染化学、大气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以及生态污染化学等各种不同的介质污染化学。

3.环境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污染控制化学是针对环境污染化学而产生的,主要研究如何控制污染物和控制污染物相关技术,以及一些相关的化学原理。目前,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所以自觉地提高了污染预防意识和清洁生产意识,逐步形成了一体化污染预防战略,而传统的对环境污染进行末端控制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4.生态化学

生态化学,顾名思义,主要是研究各种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引起的各种生态效应,以及这些生态效应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各种影响。当前,对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物质主要有多氯联苯、有机氯化物、类雌激素有机污染物、农药和多环芳烃等。对物质有害性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开始由传统的研究直接毒性转变为今天的研究间接毒性,由研究人类转为研究各种野生动物,由研究局部环境转为研究全球性环境生态系统,如对寒带、温带、热带等气候差别较大地区的环境进行研究。可以说研究的范围更广、研究的对象更丰富,研究的更深入、更透彻。

二、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环境化学在对环境污染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当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被肆无忌惮地排放到环境当中,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但是,这些污染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是通过何种方式危害环境的?除了危害环境它们还对什么造成严重的危害,是如何危害的?它们在环境中如何实现各种转化过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人们就只能看到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表面现象,而且没有任何解决办法,只能被动地接受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危害和灾难。如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痛痛病、水俣病、四日市哮喘以及伦敦烟雾事件等重大公害,已经夺取了数以千计人的宝贵生命。而环境化学不但可以清楚地揭示化学物的具体来源,而且还可以给出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机理。通过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和转化过程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污染物在环境中可以通过一定的理化作用,以及借助一定的生物发生转化、降解,或富集、增毒,进而改变其原有的浓度或其原有的性状,产生各种不同的危害。并且,污染物还可以通过水体、食物、大气、土壤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也就是说,通过环境化学,人们可以对环境问题进行更深入、更科学的认识,从而增强对污染的防治能力。

另外,由于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复杂多变,人们只是单纯地应用一般的化学规律,并不能很好地揭示反应的实质和全貌。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环境化学提出和探索新的课题,如大气中光化学反应和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有毒污染物在各种生物体内的酶化学反应、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生物氧化和降解等。可以说,环境化学在对各种环境问题认识的具体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也促进了环境化学的迅速发展。同时,环境化学将人们对环境污染的研究从过去的宏观研究转向了微观研究,使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少走很多弯路。

2.环境化学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化学是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在环境治理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些污染物在水体、大气、土壤等介质中的转化、迁移等规律,才能找到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科学的治理措施。如面对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污染,要想实现有效的治理,就要对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的原因及产生的污染物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治理措施。如人们可以通过吸收剂吸收,以及转化等两种方法,对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CO2等有害气体进行比较有效的处理;可以通过吸附、曝气、化学凝聚,以及沉淀、电渗析、氯消毒、离子交换、反渗透等处理方法,对污染水进行处理,使之能够正常使用。以上这些治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具体治理措施,都是在对环境化学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慢慢产生的。所以水,环境化学在治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3.环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化学除了是治理环境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在环境监测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环境监测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重要的可靠信息,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环境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物的来源,以及污染物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含量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环境监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建立在环境分析化学基础上,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研究手段。如环境监测中常用的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其理论支撑就是环境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说,环境分析化学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提高环境监测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结语

总之,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不可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深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是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和环境监测的理论依据。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物物开始多样化,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化,环境进一步恶化,环境化学在现代险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作用将更加重要,环境化学的发展将带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的全面进步,进而为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江桂斌,蔡亚岐,张爱茜. 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化学通报. 2012(04)

[2]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化学[J]. 环境科学文摘. 2006(03)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化学;环境科学;地位和作用

环境科学是在全球环境污染加剧的形势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运用相关的自热、社会科学相关理论与技术为环境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发展至今,环境科学已经形成了三大分支:自然环境科学、社会环境科学、综合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则是自然环境科学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代表性技术,并逐渐成为了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此,下面本文将首先对环境化学展开详细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环境化学的积极作用,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人类一个清新环保的生存环境。

一、环境化学概述

(一)环境化学的概念

环境化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它既是环境学的分支,又与化学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概括说来,环境化学是指研究有害的污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产生、发展、迁移、转化、归宿等问题,并详细阐述控制污染物进一步发展的化学原理及化学方法的综合科学。环境化学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对污染物的分析与鉴定,又包括对化学环境污染物的运动规律的研究,还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发生、分布、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及归宿的研究,因此,环境化学是一门综合的研究化学污染物的全部化学行为与化学现象的科学。

(二)环境化学的分类

环境化学包括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控制化学、生态化学四大类。环境分析化学是现代环境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它主要是借助各类分析仪器对坏境污染中的污染物含量、形态、价态、结构等进行详尽的分析,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环境污染化学是对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产生、迁移、转化、累积、降解等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它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化学、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和生态污染化学以及多介质污染化学四大类。环境控制化学的侧重点在于环境控制上,它主要是在相关化学原理的理论基础之上研究污染物的控制原理和控制技术,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一体化污染预防战略”的高度上。生态化学主要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引起的生态效应和对人体的危害。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污染物的直接毒性转化为间接毒性。

二、环境化学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环境化学在环境污染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而且它的危害性变得更加的强大,已经形成了一场环境污染灾害。为此,我们不能再被动承受这些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灾害,而应该积极去掌握污染物的产生、产生危害的机理,掌握它是如何在环境介质当中进行迁移转化的。环境化学恰恰就提供了这方面的科学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污染物质在环境中是如何引发危害并不断转化和富集的,这样便可科学地增强人们对环境污染的防治能力。

(二)环境化学在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化学是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环境化学分析与研究的结果可以详细的还原出环境污染物的整个发展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物的产生、迁移、转化、累积、归宿的整体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得出有针对性、实效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使得环境治理能够有的放矢。因此,环境化学既是环境治理的基础,又是环境治理的保障。例如,在治理大气污染时,可以运用污染物的发展规律,采用吸收剂吸收和转化为无毒无害气体两种方法来处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在治理水污染时,可以通过吸附、化学凝聚、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电渗析、氯消毒等方法来处理水中污染物,带到净化水体的目的。而这些治理措施的开发与实施都是在环境科学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得来的。

(三)环境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

环境监测是现代环境科学发展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是反映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环境质量评估、制定环境治理对策的重要依据。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明确环境污染物的来源、组成及含量,从而制定合理的污染治理措施。环境化学则为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信息资料,是环境监测的理论依据。环境监测是建立在环境化学基础上的一种常用研究手段。在环境化学的基础之上,环境监测衍生出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基本方法,同时也研制除了诸多的环境监测仪器。

结束语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基本设施建设、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使科研、发展与建设同步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奠定了市规模较大、学科较全、科研成果较多,为市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科技支持最为有力的地区级综合性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的地位。

20多年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机构已发展为9个研究所、中心和实验室,即大气环境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环境规划研究所、环境评价所、环境工程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综合实验室。科研能力及部分实验仪器设备能够基本满足社会的空气、水、生态环境及固废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环保技术与产品开发等研究的需求。同时形成了一支在省内外环保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人才队伍,研究成果多项获国家、四川省、市科技进步奖,并为市出台的环境保护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以及专项规划等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队伍建设上有了长足发展。现有科研与辅助人员近10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工12人,研究人员中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年龄结构逐渐合理,专业配置逐步完善。在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的前提下,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二、牢记历史责任,正视工作不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而在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环境科技发展指明了目标,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三最”战略目标中,作为环保科技工作者,我们对解决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负有重大的责任。我们将以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相关重点科研方向,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环境科学技术支持。我们始终认为,经济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人的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我院把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作为科技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始终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全面提升科技能力,努力实现单一管理型研究方式向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认识、管理、决策的创新型研究方式的转变,以提高政府在环保科学决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发生重大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跟踪上,建立相关机制,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判断,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法。在开发和推广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上,引导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市经济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环保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对照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和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认为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应从多方面加以解决。一是人才建设,需要培养更多影响力较大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学科发展,需要对最新动向掌握更及时更全面;三是实验室建设,需要加大力度,购置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四是体制和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形势;五是科研经费,需要稳定投入渠道。

三、坚持大胆改革,促进科技创新

2004年,我院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在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紧紧围绕以科技发展为中心,对院体制、运行机制及科技创新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在改革中稳步推进,在推进中不断发展。一是在整体发展上,迈向规模化。2004年将原科研所改为科研院,扩大了规模,提高了层次,为科技工作上台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2005年经批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成立并在我院挂牌,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利于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研究处理和规范管理。二是在体制建立上,实行“一院两制”。针对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和院发展需要,将院部门分类别设置,即设科研专门部门,属非营利性部门,使科研力量相对集中,保持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研究队伍,保证为政府环保决策、环境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从事公益性研究任务的完成,研究中的保障经费由院提供;设科技服务部门,实行半企业和市场化管理;设行政后勤部门,主要为科研工作做协调管理服务。三是在制度创新上,突出实效性。建立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科技人员技术考核标准》、《科技人员业务考核办法》、《质量管理手册》、《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竞争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符合现代管理需求的分配制度等。四是在人才建设上,实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积极派送人员到国内外培训、学习。近年来,共培训人员200多人次,投入经费近100万元,并广泛引进社会高层次人才。五是在学术交流上,努力营造科研氛围。院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内部学术交流,还经常与大专院校、兄弟科研院所进行广泛交流。

四、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服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领导和职工深刻认识到要能很好地为市政府环境管理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必须洞晓国内外环境管理科学发展动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提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服务。为此,我院非常注重选择市环境管理,特别是市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攻关。近年来,组织申报和承担了市及所属区、市、县一系列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市在建设发展中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举措,如走在全国前列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行“项目年”、创“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等,使得战略实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既要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要求必须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要找到环境的承载力,才能保证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对此,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市环境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等编写工作,主要有:“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市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沱江、岷江段污染防治规划”、“市十一五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以及辖区内区、市、县的相关课题等,不少课题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市大气质量现状调查和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该课题对市的工业布局、电力行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研究成果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其中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污染源解析和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等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水平。

“市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课题,对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贮存量、处理能力及情况等摸清了底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管理及决策支持仿真服务系统”研究项目,是我院利用航天仿真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与仿真科技的结合方面开创了成功先例,该研究成果在系统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方面均在国内同类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将为市政府进行水环境治理提供动态的、科学的、定量的决策支持与咨询服务。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市府南河(城区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课题,对建设城市水生生态环境,拓展城区水域环境的多种功能,以及提高城区水域的景观、休闲和娱乐等其他功能,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建成生态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袋装食用菌固体废料再利用的示范研究”课题,取得了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了很好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市沙河上游小区域污水治理方案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沙河上游的区域内不能进入排污管网的污水,提出了小型污水处理技术推荐方案,该方案对实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重大项目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研究成果还有:“市危害废物现状调查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市机动车大气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研究”、“新型高效絮凝剂的开发研究”、“秸杆综合利用有机肥种植蘑菇”、“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市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等。

五、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新的史章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早在日本殖民时期,岛内便建有台北测候所,1938年改称台北气象台,1948年光复后改组为台湾省气象所,从事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研究工作。1971年,台当局在该所基础上成立隶属于交通主管部门的“中央气象局”(以下称“台湾气象主管部门”),约有700余人,设有技术组、测政组、通讯电子组、应用气象组等部门,另外还有24处气象站、3处气象雷达站、8个潮汐观测站和1处天文站。

气象观测项目包括:地面及高空气温、气压、风力、风向、雨量、云量,以及潮汐高度、落差、波浪周期、浪高、大气污染程度、放射物沉降等,此外也进行一些大气化学项目的观测。由于台湾地区多山,且河川短促,每逢大雨季节极易造成水患,自上世纪80年代起,台湾气象主管部门陆续在岛内各山区设立自动雨量站及遥测气象站。

该部门下属天文站专门负责观测与气象有关的天文现象,如日珥及太阳表面黑子活动周期,行星、星云、星团及特殊天象,日食、月食、彗星及行星的会合等。此外,天文站也推算历象,每年定期出版天文日历、太阳黑子观测报告及日历资料表,以提供有关部门及民众使用。

1983年以后,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又以任务编组方式,先后成立台北气象预报中心、气象卫星中心、气象科技研究中心、资讯中心、地震测报中心和气象仪器检校中心,分别管理气象预报、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和信息处理、地震测报以及和气象仪器设备有关的业务。

其中,台北气象预报中心是台湾最大的天气预报机构,主要职责是多种天气预报,包括区域性(24小时)天气预报、中期(3至7天)天气预报、月长期天气预报、渔业(3至10天)气象预报、农业天气预报、山地观光区天气预报、突发性天气预报、台风警报等。

1992年4月,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建立即时预报系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天气分析及预报所需的各种资讯,改进为时短暂的区域性暴雨等剧烈天气变化的预报能力,提早报警时间,0至12小时的即时天气预报(即超短时天气预报)。

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在1984年购置了数台大型计算机,于1988―1990年先后投入业务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全球、区域、中尺度及台风路径预报业务系统。1990年又进行了性能提升和改进,配备了新一代超级计算机,从而建立了最佳的内插客观分析、T79全球谱预报模式以及嵌套的有限区域与台风路径预报模式。

气象卫星中心下设分析判读、资料供应、系统工程、图像处理、极轨卫星和同步卫星等科室,负责24小时接收、处理及分析日本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和美国极轨气象卫星下传的信息资料。其中,从GMS卫星可得到每小时1次的数字云图资料,从极轨卫星每天可接收处理4次5种不同频道的资料,不但可为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各种预报作业提供重要观测依据,而且也可用作为监视暴雨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和对台风中心进行定位及进行强度估计。

气象科技研究中心既担负气象科研的组织工作,又承担具体课题的研究,下设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卫星气象与雷达气象、台风研究等5个研究小组,主要从事数值天气预报、区域性暴雨及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尤其侧重于台湾地区灾害天气预报技术,特别是台风和暴雨的预报方法。

培养气象人才

到上世纪80年代,岛内仅有3所大学设有与气象相关的系/所。其中,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当时称文化学院)在1960年设立气象系,主要从事气候统计分析、大型防灾计划及暴雨测站规划、中尺度系统研究。

中央大学1968年设立大气物理系,并在1978和1983年相继开办了硕士班和博士班及大气物理研究所,1990年将大气物理系更名为大气科学系,主要致力于中尺度气象研究,包括大陆华南地区至台湾及临近地区的中尺度现象,以及梅雨、寒潮、季风、干旱、热带环流、区域环流和气候模式,此外还开展城市空气污染及大气化学与污染物传输、扩散方式等研究。

后来成立的中央大学遥测中心拥有先进的特高频(VHF)气象雷达和边界层探测系统,是当时台湾唯一一部观测高空风场和大气乱流现象的遥感设备,用于探测大气逆温层高度和锋面结构,开展对地面及植被反照率、地面和云型分类、地温与大气温湿剖面的反演、云量和云高及云顶温度的求取、全球水汽含量与地表风速、太阳辐射能及大气辐射参数的估算及降水量的估算等方面的研究。

台湾大学于1972年成立大气科学系,并于1981年和1986年先后成立大气科学研究所及硕士班和博士班,拥有先进的电脑设备和即时预报实验室,主要从事中尺度气象、寒潮、青藏高原作用、雷达气象、台风、气候变迁、黑潮及大气环流等研究。

中正理工学院(即现在的中正大学)物理系气象组也开展有关西南季风与梅雨季风环流,梅雨季锋面结构、地形与海陆风升的中尺度湍流,雷达降水强度估计以及过山气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该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将气象组改为应用气象系。

此外,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大气组主要从事边界层气象研究,客观分析与进行大气现象模拟,空气污染、遥感探测资料分析,以及进行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的研究等。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曾在1971年邀请海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台湾如何展开大气科学研究,尤其是如何减少台风灾害等问题予以研讨,并成立了台风研究联系小组,协助推动相关工作。

1976年12月,该部门主持召开第一届全台湾大气科学研究会。1978年5月,与台湾中研院共同举办台湾地区灾变天气研讨会,决定在台湾南部沿海地区开展冬季季风实验研究,获得了重要气象观测数据。

为避免大气科研力量分散与设备的重复或闲置,提高大气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1985年10月成立大气科学学科规划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担任规划及协调委员,拟定5个大气科学重点发展计划:大尺度气象研究;中尺度气象研究;小尺度气象研究;大气物理;应用气象。

其中,“台湾地区中尺度实验计划”(简称TAMEX) 的目的是增进对区域性剧烈暴雨(豪雨)的了解,尤其是增进对梅雨系统中尺度暴雨过程的了解,以改进对暴雨的预报能力,减少因此而带来的损失,并设法增加水资源利用之经济效益。

第一阶段试验在淡水河流域及桃竹地区进行,先后对显着的梅雨期中尺度系统进行了三次加密观测试验,共有21个地面站、19个雨量站、7个探空站、3个高空测风站、3个雷达站、1个VHF测风站和1个气象卫星接收站参与实验。

第二阶段试验范围扩大到以台湾岛为中心的500×500公里的区域,而且增设了地面及高空气象测站网、常规与多普勒雷达站、研究船与气象飞机等,共完成13次加密观测和10次飞机观测,收集到比较完整的中尺度气象资料。

为了充分利用TAMEX试验的加密观测资料,以达到学术研究和改进暴雨预报的目的,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了两项后续研究计划,即“TAMEX后续研究推动计划”和“POST-TAMEX预报实验推动计划”,对于台湾地区的梅雨锋结构、对流结构及其与暴雨的关系、局域环流及地形对梅雨峰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降水预报技术等都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认识和进展,改进了对暴雨和定量降水即时与超短时预报的能力,明显提高了预报工作的水平。

早期研究成果

到21世纪初年,台湾科技人员在气象及大气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有:搜集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全球资料、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全球资料、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TOGA)海上浮球资料、海洋温度及长波辐射等卫星资料;对海陆、山坡的局部环流与对流系统的关系资料进行分析与模拟;对台风经过台湾的雷达、路径与分裂的分析,研究台风生成动力、台风的水文及数值模拟及建立台风数据库;台湾地区低层喷流的特性、季风环流内的扰动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关系、豪雨与地形效应,及重力波与豪雨的关系;局部环流的特性、环流资料观测与分析及模拟,建立数据库,探讨水循环及能量特性;研究大气环流即时诊断分析,分析东亚季风的特性,分析中纬度天气系统、太平洋洋温与季风的关系,分析梅雨期大尺度环流的时空特性,探讨水循环及能量分布特性,并发展数值天气预报的模式及其应用;收集卫星导求海洋表面风资料,以了解对流、辐射等作用在短期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针对热带动力对东亚梅雨期大气环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模拟,研究东亚季风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的关系;研析南海季风实验资料,了解季风肇始、低频震荡的特性、确定南海与四周的热力差异对季风环流及多重尺度过程,与对东亚季风肇始及后续演变的影响等。

在高层大气方面,台湾科技人员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建立电离层数据库及分析技术,了解中性大气及电离层特性及雷达资料在不同天气系统的特性;利用台湾经纬度电离层扫描网,长期观测赤道异常区电离层结构的变化、电离层运动及研究共轭点效应,利用大气晖光研究电离层,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电离层动力,建立四维空间变化的特性及闪电与雷达干涉法;研究磁层内超低频波、磁层结构与动力及特高频雷达波谱的特性分析,磁层副暴及太空等离子磁性流体不连续面的交互作用模拟等。

自从美国研究人员在1989年证实云对地闪电会诱发高空短暂发光现象后,人们陆续发现高空短暂发现象的主要种类有“红色精灵”(sprite)、“淘气精灵”(elve)、“精灵晕盘”(halo)、“蓝色喷流”(bluejet)及“巨大喷流”(giganticjet),但其全球分布及发生频率仍有待测定。台湾科学家从2004年7月起,利用世界上首个搭载高空大气闪电仪的“福卫2号”卫星,致力于找出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7篇

目前,岛内正在开展的气象类大型研究计划主要有:台湾气象主管部门的“气象科技研究发展中程纲要计划”,分6年(2010―2015年)执行,目的在于随时掌握气象高科技技术的研发趋势,并针对气候监测、数值天气预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或引进最新预报技术,以期提升台湾气象科技水准,提高气象预报效能。该计划迄今取得的成果包括:初步分析台湾近百年异常干旱期,显示花莲极端干旱期出现频率的增加现象最为明显,台东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也有增加的情形,台北、台中和台南在上世纪60年代后发生的事件数量明显多于60年代之前,显示干旱发生频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研发全球气象数值预报模式技术,尝试引进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新版地表模式(Noah)版本,以提升对地表过程对于大气影响的预测能力。

鉴于历年台风屡屡给台湾地区造成重大灾害,因此台当局科技主管部门自2002年起重点补助“台风重点研究计划”(也称“追风计划”),以增进对台风动力理论的了解,改进台风路径与降雨量预报准确度。自2003年起至今,每年都要针对数个台风进行飞机侦察及投送观测装置任务,直接飞到台风眼周围43,000英尺内的范围,以取得台风周围关键大气环境数据。所取得的资料会即时传送至台湾“中央气象局”、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海军数值气象及海洋中心以及日本气象厅,并即时输入至上述气象机构的数值预报模式中,以期更准确地预报台风路径与分析台风暴风半径及雨带结构等。截止到目前,已使得台湾气象主管部门TWRF台风数值模式预报改善约7.8%,改进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电脑数值预报模式模式24至72小时台风路径预测准确度达10%~20%左右,同时还被成功用来验证及校正卫星与雷达等遥测资料,藉此提升遥测台风参数的可信度。此外,台湾科学家还创新提出海洋暖涡对于台风强度发展的理论,并在侵袭美国新奥尔良地区的卡特林娜飓风中得到印证。

发展“乡镇逐时天气预报系统”也是台湾气象主管部门正在积极努力的一个方向,目的是以动力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为基础,开发动力统计相结合的精致化天气预报方法及技术,建立逐时天气预测模型,提供全台湾(包括金门及马祖)368个乡镇市的逐时天气预报的作业化指引,以满足各行各业生产和民众出行对气象预报的细致度需求,以及提升对灾害性天气的提早预报能力。该计划目前取得的成果包括:完成2005―2010年的网格点地面气象重分析场,以提供接近真实的2.5公里解析度网格点的气象分析场资料;建立通用克利金法分析地面露点温度场及地面相对湿度场模组的即时作业自动化流程,并汇入数据库管理;完成WRF程式的区域模式系集预报作业系统,以复杂环境条件下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性,以产制精致化预报的预报指引;引进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同化技术,并配合引进美国对流系统的三维气象预测技术,以改善岛内暴雨预测技术;针对台湾地区弱综观环境下的午后对流发展条件,建立本土化的预报因子;开发未来30与60分钟风暴活跃度预报技术,首先在2010年台北市花博会期间,以花博会场进行单点天气预报实验,2011年第4季起针对南台湾128个乡镇市区乡镇预报,进行阶段性试运营,将天气预报的精细度由原先以22个县市为分区提升至对每一乡、镇、市、区都各自的天气预报,并且将一天分成8个时段,详细预报2天内的天气变化,以及7天内每12小时的天气信息。

灾害防救

在预防与气象有关的自然灾害方面,台湾气象主管部门自2011年起实施“落实防灾气象整合资讯实作”计划,分4年(2011―2014年)执行,目的是解决以往气象预报作业产制资讯整合方面的瓶颈问题,发展高精度防灾化气象指标技术、客观风险管理指标技术、高风险区气象观测资讯以及落实防灾气象整合资讯实作系统的相关技术,提升天气预报服务能力,以避免或减少因天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取得的成果包括:在地形起伏程度复杂的花东地区风灾高气象敏感度区域,布建6个自动观测站,增加可供即时应用的雨量、风向、风速等气象观测资讯的搜集密度,提升花东地区灾害性天气观测的辨识率;研发热带气旋追踪系统,建立台风监测及预警机制,落实防灾气象整合资讯实作系统;建立天气指标原型系统,提供XML格式产品的分析设计,并藉以产生每日至少2次贴近民众的生活化气象指标资讯;建立环境污染指标资料库、气象因子资料库,发展客观防灾风险管理技术指标,提供使用者风险管理的参考数据,并完成“系集预报产品调查与发展规划”。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自2010年起推动实施“灾害防救科技发展与运用”计划,分5年(2010―2014年)执行,重点项目为:1.台洪应变与减灾研究,包括勘灾调查机制、台洪灾害模拟与预警分析研判、研发灾害资讯与决策支援系统、天然灾害减灾与复原策略研究;2.地震应变与减灾研究,包括地震应变与减灾研究、强震即时警报系统推动研究;3.新兴议题减灾研究,包括应对气候与环境变迁的防灾调适策略、关键基础设施灾害脆弱度与风险管理;4.防灾科技落实推广,包括培育基层能量社区及防灾人员、推动“行政主管部门灾害防救应用科技方案”、推广“国土”资讯系统灾害防救应用;5.支持及推动公共部门灾害防救任务,包括支持“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应变、演练、情资研判分析作业。

该计划目前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依据台当局水利、水土保持、地政、经建、公路、测绘等主管部门及“中央地质调查所”、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的各类灾害潜势图资,进行各县市当局灾害潜势图资的建立工作,包括历史灾害24小时累积降雨致灾门槛值图、县市坡地灾害潜势图、全台重点监控路段及桥梁图、县市淹水潜势图、乡镇坡地灾害潜势图、乡镇淹水潜势图等;针对灾害风险分析与极端事件冲击进行研究,建立台湾不同灾害类别的气候变迁脆弱度与风险地图,作为应对气候与环境变迁的调适政策量化依据,由台湾灾害防救科技中心负责规划建立“台湾气候变迁推估与资讯平台”,进行台湾气候变迁的推估与灾害冲击分析;结合地理资讯系统,发展各项灾损估算模型,建成可快速计算的“台洪灾损评估系统”,藉以提升台洪灾损评估效率。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推动实施的另一项“台风洪水研究发展计划”,分5年(2009―2013年)执行,目的是提升台风、洪水观测技术,增进台风路径与强风、暴雨的预报资讯及洪水和坡地灾害的预警能力,并强化大气水文资料库之整合与应用,在台风洪水研究中心建立可移动式观测仪器,发展本土化数值模式,结合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台风、豪雨及洪水的模拟和预报技术,以协助减少台洪灾害和水资源不足的冲击。

目前取得的重要成果包括:与台湾气象主管部门合作,利用“福卫3号”卫星观测资料,改进适合台湾复杂地形的高解析度大气数值模式,针对2008年以来台风个案进行测试,进行短时系集预报更新模式背景误差,用以改进台风路径预报的精确度;搜集台风降雨的雨滴谱资料,利用相位雨量估计方法进行台风降雨雨量估计测试,分析2010年以来台风的雷达观测资料,研发极短时预报(0~6小时)的台风与暴雨预报技术;建立大气水文整合即时模拟系统,利用集水区模式承接大气模式所模拟的雨量资料,进行台风期间每日4次的72小时模拟,同时对2010年以来的台风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整合设定的自动化排程进行河川水位模拟测试与验证等工作,以提升水位模拟结果的准确度;以具有雨水下水道系统之台湾都会区为评估对象,搜集雨水下水道系统之标准设计容量及都会区之地理资讯图层,建立“台湾都会区淹水快速评估系统”,以利于汛期迅速提供可靠水位资讯;由台风洪水研究中心整合岛内现有资料,开展台风定量降雨数值模式系集预报实验,建立大气、水文微气象观测数据库,协助模式地表参数的推估,提供灾防部门应变作业时可参考的资讯,协助提升灾害防救效能。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迁

在大气环境与气候变迁方面,台湾科技人员取得的成果包括:分析台湾长期(约100年)气候变迁资料,发现在上世纪70年代后日照时数约减少15%,同时期降水强度增加约20%,这些变化最可能的肇因来自于人为悬浮微粒的增加,使得台湾地区云量增加所造成;分析最近40年台湾地区气象参数(气温、绝对湿度及相对湿度)日夜间不对称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夜间相对湿度的分布明显逐渐往较低湿度偏移,在都市区高于90%相对湿度发生时数的减少更是超过两倍以上,可能是导致台湾地区起雾频率减少的主因,也可能导致小雨的减少;针对台湾地区最近10年的臭氧浓度增加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现行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虽然抑制了前驱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大气中的总氧化剂浓度在这10年间无显著变化,显示台湾的臭氧问题有其特殊的形成机制;研究厄尔尼诺与西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的相互关系,显示西北太平洋及东亚地区在厄尔尼诺(反厄尔尼诺)成熟期时,较易产生反气旋(气旋),这和能量平流的变化相关,并且明显地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现台风及暴雨对台湾地区陆源物质通过河川向海洋的输送过程有重大影响,营养盐在台风期间的河川输出虽因台湾南北区域有异,但平均也可占全年50%以上。

台湾科学家自2004年起,应用激光雷达观测大气气溶胶分布结构以及混合层的高度,并根据气溶胶粒子的光散射特征来判断如大陆沙尘和东南亚生物质燃烧的传输等特殊事件,发现沙尘微粒可经由大气传输而在2至3日之后影响台湾空气品质,大气气溶胶中的地壳元素浓度最高可增加至平日的3倍。

21世纪初年,空气污染、全球变暖及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台湾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岛内工业高速发展,污染物排放在短短40年增加了数十倍,并且由于企业、车辆及人口密集,岛内每单位面积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居首,导致台湾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急需找出有效解决之道。为此,台湾中研院于2004年成立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

该中心共有20位研究人员,每年近百名海内外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参与研究,所内设有微量元素实验室、大气气胶实验室、环境健康评估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空气污染物实验室、海洋实验室、河流生物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等12个实验室,拥有台湾当时这方面最完备、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全部对外开放使用。

该所研究范围涉及从小区域到全球的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的模式与观测,包括自然界变化过程与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重点为空气质量、气候变迁、水质量、环境保育及生态变迁,包括:全球与区域气候变迁过程与模式预测;东亚地区空气污染物之长程传送与空气品质;台湾河川流域的崩塌潜势分析;地球大气、海洋演化过程与亚洲古气候记录;台湾近岸与河口水体环境研究;台湾河流生地化系统与水土资源利用整合研究;台湾地区臭氧与悬浮微粒的生成及传输;台湾西部平原的热岛效应及其对区域性气候影响;空气污染及大气辐射等。

2012年,该中心研究人员以创新分析方法发现极端降雨与全球温度的量化关系,即全球温度每增加1度,全球前10%强降雨就会增加约110%,而中小强度降雨则会减少约20%,较先前“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2007年提出的气候模式预测大10倍。

为能审慎评估全球气候变迁可能对台湾水资源、土砂管理、洪水及海岸防护等造成的冲击,台湾水利主管部门实施了“气候变迁对水环境的冲击与调适研究计划”,分4年(2010―2013年)执行,取得重要成果包括:使用A1B情境(即假设2020―2039年,全球经济大幅成长,市场经济导向,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消失,人类大幅投资教育与提高生活水准,科技的成长与资讯流通顺畅,再生能源与石化燃料并用,土地使用变迁速度适中),分析研究台湾淡水河流域、曾文溪流域与高屏溪流域降雨量的变化,发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南部地区降雨量增加12%~89%;分析届时气候变迁可能对洪水防护造成的冲击,并确立可能受灾害的高风险地区;针对南部地区,分析在气候变迁影响下,水资源管理的危险度、脆弱度以及风险度;评估台湾西南沿海(嘉义、台南、高雄与屏东地区)气候变迁下海岸灾害的脆弱度及风险;针对台湾29座中大型水库及5座重要小型水库、人工湖与7座拦河堰(坝)的现况资料进行运转风险评估。

台湾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执行台当局科技主管部门的“台湾气候变迁趋势推估研究与应用平台”计划,衔接其以往从事的“全球与本地气候变迁模拟”研究成果,进行台湾气候变迁趋势的推估,以降低台湾未来面对气候变迁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目前取得的成果包括:完成测站气象变数约1000万条纸本纪录的数字化工作,并完成均一化与网格化的操作流程与技术;完成了三情境下(A1B、A2 与B1)共24组模式的月降雨和月温度长期推估,并利用网格化资料将推估的空间尺度解析至5公里,并利用WRF进行动力降尺度及气候变迁推估;将上述统计降尺度气候推估资料应用于水文及水资源冲击分析上,对曾文溪及淡水河流域因气候变迁所造成的冲击进行初步分析;完成《台湾气候变迁科学报告》的撰拟,可作为政府部门在气候变迁议题推动上的本土科学数据参考。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8篇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设计、数理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等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本校环境科学的专业特色,本科毕业生多从事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方面的工作。从而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农业环境监测的特点相结合,在数据统计分析例题方面主要强调监测类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建立实用性较强的教学体系。目前,这门课程还没有适合的教材,以往教材理论部分过于强调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深奥难懂,与环境科学专业的结合性较差。因此该课程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1.强调基本理论的应用性

我们采用盖均镒编著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根据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听取专家建议和学生反馈意见,自编讲义,引用环境科学类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高对数据分析的实际应用性。另外对课本上面繁杂的数理统计公式进行简化式教学,主要强调公式的实际应用性,忽略复杂的推导过程。

2.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毕业方向

根据专业特色,明确学生就业和考研这两个毕业方向。课程学习以毕业方向为指导,就业学生主要侧重学习环境类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考研学生则更侧重环境类实验的设计与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学生认识到学习该门课程与自己毕业紧密联系,会激发学习热情,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为就业或考研做好准备。

3.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利用信息网络,强调课程内容的新颖性,把握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动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介绍全新研究方法的进展和前沿领域。并适当结合科研文献,分析新颖的环境类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式,给课程学习注入活力。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实践学习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全程参与,带着问题主动学习,从而实现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院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从课堂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分析企业监测数据三部分实现。

1.课堂实验改革

实验课采用自主编制实验教材,学习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推导。适量增加环境科学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设计、实验布置、实验管理和实验数据分析各环节,提高综合性实验的效果。其次,以环境实验数据为实例进行分析,实现数据的整理和深层次挖掘。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和FLASH动画仿真技术展示实际生产工艺以及环境类监测数据的获取过程,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清晰,有效提升授课质量。

2.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

把本科学生进行分组,根据环境科学专业的师资情况,分组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大学生创新立项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内容,并安排实验进度开展具体实验工作并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培养其创新和科研能力。

3.分析企业监测数据

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理论知识整理和分析企业监测数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课本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巧妙的结合。学生自主完成数据分析报告并组织报告展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合理有效的课程考核能考察课程质量和授课效果。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信息量大、公式多、难记忆并计算困难。因此本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理论和实践知识考核分数各占50%。其中理论考核主要以理解和分析内容为主,多为案例分析题,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或分析实际数据。实践考核主要根据科研训练的表现以及对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任重道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必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应用型人才要求的环境科学本科学生。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9篇

㈠继续完成《哈尔滨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的上报工作;

㈡继续完成《哈尔滨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的修改完善和上报工作,编制和实施好“规划”,对保障我市的环境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㈢继续推进《哈尔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实现在2007年底将哈尔滨市创建成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提出一个重点突出、因地制宜、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原创: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能力,为哈尔滨市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城市轨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㈣把《哈尔滨市循环经济规划》列为我院2006年重点规划工作,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把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少)化,做到物尽其用,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科研工作

继续向市科技局申报《含硝基苯的活性炭(淤泥)治理研究》、《含硝基苯颗粒活性炭再生利用研究》、《硝基苯对沿江饮用水井污染的监测与防治研究》等三项环保科研课题;继续推进《低闪点烃醇类燃料在饮食行业的应用及相关灶具研究》以及《无冲击、低噪声振动铁轨》的技术研究和产品推广工作。

三、环评工作

全力加强政府下达的区域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努力为政府制定规划以及进行相关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同时继续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四、其它主要工作

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指导企业减污、治污,创造效益,减少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㈡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咨询和认证工作。

㈢继续抓好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及业务工作能力。继续组织专业人员参加清洁生产审核员、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可研)、安全评价工程师、iso14000外审员、有机食品检查员、环评上岗证等培训。

环境科学研究范文第10篇

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基本设施建设、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任务,使科研、发展与建设同步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奠定了市规模较大、学科较全、科研成果较多,为市环境保护事业提供科技支持最为有力的地区级综合性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的地位。

20多年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机构已发展为9个研究所、中心和实验室,即大气环境研究所、水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环境规划研究所、环境评价所、环境工程所、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综合实验室。科研能力及部分实验仪器设备能够基本满足社会的空气、水、生态环境及固废污染控制、环境管理、环保技术与产品开发等研究的需求。同时形成了一支在省内外环保科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人才队伍,研究成果多项获国家、四川省、市科技进步奖,并为市出台的环境保护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以及专项规划等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努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队伍建设上有了长足发展。现有科研与辅助人员近10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工12人,研究人员中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年龄结构逐渐合理,专业配置逐步完善。在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的前提下,各项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二、牢记历史责任,正视工作不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而在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环境科技发展指明了目标,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实现“建设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的“三最”战略目标中,作为环保科技工作者,我们对解决环境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负有重大的责任。我们将以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相关重点科研方向,为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环境科学技术支持。我们始终认为,经济发展不能破坏环境和人的健康,削弱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我院把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作为科技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始终以保护环境为已任,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全面提升科技能力,努力实现单一管理型研究方式向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环境问题的认识、管理、决策的创新型研究方式的转变,以提高政府在环保科学决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发生重大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跟踪上,建立相关机制,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判断,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法。在开发和推广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产业链接技术上,引导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市经济发展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环保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对照新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和我们肩负的历史重任,我们认为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应从多方面加以解决。一是人才建设,需要培养更多影响力较大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学科发展,需要对最新动向掌握更及时更全面;三是实验室建设,需要加大力度,购置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四是体制和机制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形势;五是科研经费,需要稳定投入渠道。

三、坚持大胆改革,促进科技创新

2004年,我院按照市的统一部署,在实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紧紧围绕以科技发展为中心,对院体制、运行机制及科技创新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在实施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在改革中稳步推进,在推进中不断发展。一是在整体发展上,迈向规模化。2004年将原科研所改为科研院,扩大了规模,提高了层次,为科技工作上台阶提供了更好的条件;2005年经批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成立并在我院挂牌,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利于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研究处理和规范管理。二是在体制建立上,实行“一院两制”。针对财政拨款的严重不足和院发展需要,将院部门分类别设置,即设科研专门部门,属非营利性部门,使科研力量相对集中,保持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研究队伍,保证为政府环保决策、环境管理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从事公益性研究任务的完成,研究中的保障经费由院提供;设科技服务部门,实行半企业和市场化管理;设行政后勤部门,主要为科研工作做协调管理服务。三是在制度创新上,突出实效性。建立了《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科技人员技术考核标准》、《科技人员业务考核办法》、《质量管理手册》、《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逐步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竞争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和符合现代管理需求的分配制度等。四是在人才建设上,实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积极派送人员到国内外培训、学习。近年来,共培训人员200多人次,投入经费近100万元,并广泛引进社会高层次人才。五是在学术交流上,努力营造科研氛围。院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内部学术交流,还经常与大专院校、兄弟科研院所进行广泛交流。

四、加强基础研究,增强服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领导和职工深刻认识到要能很好地为市政府环境管理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技术支持,必须洞晓国内外环境管理科学发展动态,掌握相关基础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提供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的服务。为此,我院非常注重选择市环境管理,特别是市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攻关。近年来,组织申报和承担了市及所属区、市、县一系列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市在建设发展中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举措,如走在全国前列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行“项目年”、创“实现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等,使得战略实施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既要发展经济,又不破坏环境,要求必须在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要找到环境的承载力,才能保证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对此,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市环境管理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等编写工作,主要有:“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市有机食品发展规划”、“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市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沱江、岷江段污染防治规划”、“市十一五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市水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以及辖区内区、市、县的相关课题等,不少课题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市大气质量现状调查和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该课题对市的工业布局、电力行业、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研究成果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其中大气颗粒物理化特征分析、污染源解析和大气污染控制对策等研究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工作的水平。

“市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课题,对市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贮存量、处理能力及情况等摸清了底数,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研究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管理及决策支持仿真服务系统”研究项目,是我院利用航天仿真技术在城市环境治理与仿真科技的结合方面开创了成功先例,该研究成果在系统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方面均在国内同类研究处于领先水平,将为市政府进行水环境治理提供动态的、科学的、定量的决策支持与咨询服务。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方面。“市府南河(城区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研究”课题,对建设城市水生生态环境,拓展城区水域环境的多种功能,以及提高城区水域的景观、休闲和娱乐等其他功能,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建成生态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超级秘书网

“袋装食用菌固体废料再利用的示范研究”课题,取得了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实现了很好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市沙河上游小区域污水治理方案研究”课题,主要针对沙河上游的区域内不能进入排污管网的污水,提出了小型污水处理技术推荐方案,该方案对实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重大项目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此外,研究成果还有:“市危害废物现状调查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市机动车大气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研究”、“新型高效絮凝剂的开发研究”、“秸杆综合利用有机肥种植蘑菇”、“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市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等。

五、坚持与时俱进,创造新的史章

上一篇:环境污染与防治范文 下一篇:怎样保护环境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