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0 19:20:23

国家文化

国家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文化

1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文化安全既有机遇更有挑战

文化全球化是近几年学界兴起的一个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与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与变革,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应运而生。另外,从文化总体上讲,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东西,它有着起源、壮大、变化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积累,有革命,也有淘汰,使得文化在时间中表现为一个进化与分化、积累与沉淀、层次与统

一、目的性与自然决定性的复杂过程。可见,文化全球化作为的一个结果和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是一次深刻的全球性文化资源的再分配和全球性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的重组。文化全球化的主体是人类整体,而不是习惯意义上的社群、民族、国家;它的客体是整个世界,而不是局限在国家的范畴。因而,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

文化全球化拓展了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也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机遇。众所周知,文化全球化加速了世界文化融合,也加剧了国家文化秩序的变动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全球化在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是维护我们国家文化安全的手段之一,是主动的“防御”。从整体上讲,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不应单纯地认为是努力营造的一种相互促进的、发展的、和谐的安全关系。

当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

(1)文化帝国主义直接威胁着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新形态,也可以说,是帝国主义采取的新战略。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及东欧事件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认为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文化上长期对苏联及东欧共产主义国家实行渗透、宣传和颠覆的“硕果”。就中国而言,文化帝国主义的战略主要有:①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除了继续利用政府文告进行意识形态攻击以及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介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外,还充分利用其网络优势强化“文化入侵”。②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文化“植入”。当前的文化全球化不再单纯凭借军事占领、宗教战争等手段,而是依赖频繁的产品和服务贸易、大众文化工业、全球标准的制定、日益兴旺的全球旅游业以及网络信息服务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伴随信息产业、资讯、影视及至传媒等领域的逐渐开放,文化植入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③积极进行人才争夺。或是利用教育优势,吸引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并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或是以法律形式,鼓励拥有高技术专长的人进行“技术移民”;或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网罗高技术人才;或是通过某些“基金”和“组织”,以合作研究、资助研究或交流研究的名义,输入西方政治理念;或是以“政治避难”等方式,拉拢国内政治、宗教领域内的“持不同政见者”,培植西方政治思想武装起来的西方利益人。

(2)商品化的倾向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和泛滥,也是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有很强的向其他领域渗透的扩张性,当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从交换价值的角度刺激、迫使人们的功能很强,而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功能则受到抑制,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日益泛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主义观念受到空前挑战。②由此引发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以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受到巨大冲击和消解,承担着消除资本主义异化的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

一、直接利益与最终目标的统一遇到一定的困难。③要求文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观点在相当范围内存在,文化本身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日益失去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逐步蜕变为一般商品的危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头脑,并切实加强文化安全意识和文化安全措施,构筑文化安全体系。

2建立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运作机制

面对文化安全方面的隐患,如何捍卫我们的文化、维护我们的文化安全?发展是硬道理。以开阔的眼界、积极的态度、发展的办法,建设性地思考和解决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1)树立现代国家文化安全理念。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实践命题,能否求得最优解,至关重要的一条是以什么样的理念为先导。仅有先进的理念也许不一定求得最优解,但没有先进理念注定得不到最优解。这样的理念应当体现以下基本点:符合中国文化国情,反映中华民族根本文化利益,而非狭隘民族主义;符合整体相关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面向世界,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而不是游离于世界市场体系之外。树立现代国家文化安全理念,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方面要更进一步激发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加强民族的凝聚力,精心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要更进一步激发全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抵御文化帝国主义渗透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对民族文化安全保护的热切参与,才能自觉抵御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

(2)建立高效的民族文化安全预警系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警示人们,缺乏健全的安全防范机制和预警系统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安全如此,文化安全也是如此。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就是要在深入分析我国文化安全现状、文化产业基本国情、国际文化市场、文化商品的流动趋势等的基础上,把可能对我国传统文化及文化产业造成生存与发展威胁的因素和力量,牢牢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以下,更好地实现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目标。这一预警系统,要求我们必须对国际市场文化商品流动趋势及其以各种渠道影响和进入我国文化领域可能导致对我国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发展及在意识形态领域构成的威胁和不良趋势进行分析,并诉诸相应的国家机制,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和经济的及其他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及时准确地作出预告性和警示性反应,一方面对那些对我国造成重大危害的文化传播行为采取严厉措施;另一方面要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增强民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竞争力。当然,建立文化安全预警系统,并不是要搞关门主义,而是要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WTO有关文化投资自由化的原则,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适当放开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经营权,使各种国际文化金融资本和跨国文化集团,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文化产业的合法经营。(3)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文化实践,引导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不能动摇的。同时,我们又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要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由于片面地强调思想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而有某种程度的削弱。应该说,思想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并不是坏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思想僵化、教条主义要好得多,但是一些同志仅仅片面强调了多元的合理性,甚至有意无意地借其他社会思潮冲击、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维护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用民族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也用马克思主义改造民族文化,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中打上民族文化精神的烙印,使两股文化势能汇集在一起,这是提高文化势能、增强国家文化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一个战略至高点。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和物化的结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根基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源泉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个失去意志的民族是不会得到安全和尊重的。确保国家基本制度和核心价值观不受侵犯,培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公民责任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底线。弘扬民族精神关键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5)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效提升“文化力”。文化实力是文化安全的基石和最终的决定因素。在全球化环境下,落后是要挨打的。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现代化程度。没有一个与强大的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体系,要想获得精神文化对经济和政治提供智力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根本上达到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目的,而又不造成对当代中国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伤害,就必须进行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战略性调整,在实行文化产业及市场适度准入原则的同时,推进文化产业的民营化战略,主动出击国际文化市场,开展全面的国际文化贸易,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从而在“积极的民族主义”引导下,把对国家文化安全的维护,纳入到一种广阔的、充满活力和竞争的文化产业体系中,在积极的文化进击中获得国家文化安全的积极防御。

参考文献

[1]韩民青.文化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2]肖元恺.全球新坐标[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

[3]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国家文化范文第2篇

国家自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前提

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国力是国家形象的定位依据。一个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出国家自身形象设计的能力。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形象、尊严、责任、利益是一体的。因此理论界一直在探讨跨文化(文明)传播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新作用和现实意义。

大国的崛起或发展是政治文明、经济发展、军事强大与文化复兴的复合现象。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体现出的国家实力,不仅是为追逐物质利益和保护国家的安全,也是为展示国家形象,以此维护和提升国家的威信。在大国之间,国家形象已经成为相互依重、进行利弊权衡的指标。中国和谐、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外交理念,在本质上包含塑造国家形象的内涵。

和平发展是当代中国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的定位,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全局性战略,而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前提是国家自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富有人文关怀;精神文明、政治民主;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文化繁荣昌盛,国家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自然就体现其中。

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提升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力。一个国家的形象往往会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对其制定外交政策。中国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优先强调大国的责任与义务,注重国际道义。诚信负责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所在。因为具有信誉的国家形象对政府实施外交政策会产生良好的因果效应。

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就必须构建自身强有力的文化认同

一个有实力的国家同时应该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国家。文化特征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体现民族性,展示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国家外交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阐释政治主张的过程中,彰显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因为文化被世界认可和接受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性因素。

与国家安全、经济战略和政治利益相比较,国家在文化领域中的利益冲突相对来说是风险最小的。在东亚汉字文化地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至今依然根深蒂固,汉文化始终渗透在东亚国家的民族文化底蕴中。东亚儒学底蕴深厚,寓意哲理,留有大量文化遗产,在国际政治文化中的地位独树一帜。因此发挥文化软实力对我国开展周边国家外交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今天的中国应该给世界提供更多的新思维、新概念,才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目前中日韩三国学术界已经有意向对三国使用的汉字进行统一规范,以便将来中日韩三国同用常用汉字。这就是文化的理解、融合、认同,就是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同源、同质化。东亚乃至亚洲的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之间的合作,而共同的文化底蕴可以加深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提高和平共处的能力,成为进行民间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和政府间进行多方面合作的纽带。

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文化传播方面的压力始终与经济挑战并存。作为东亚文化的起源国家,中国在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有缺失。日韩等东亚同质文明国家,为争当区域文化强国,在对儒学文化理念的诠释方面、在民族文化艺术交流输出方面与中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展示国家文化形象,全方位提升国家的文化强国和文化大国地位。

应该警惕,残酷的文化竞争现实,一方面将使东亚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趋于同质化;另一方面抢夺东亚文化渊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恶性竞争,将使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优势面临可能流失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汉语言和汉文字,对中日韩三国学界统一使用规范汉字的规划予以原则支持。通过多媒介对外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追根溯源,树立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形象。

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文化实力比政治实力更具有外交魅力

提升文化的的对外影响力,不仅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对不同文化成员国之间最有影响力的不仅是经济因素,还有政治文化因素。当代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国家自身形象设计,着力塑造有能力、负责任的国家形象。普遍的做法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以东道主身份寻求国际社会的注视,并积极争取话语权。通过举办各国政府和公众均感兴趣的全球性媒介事件(如承办奥运会、世博会等国际盛事;承办联合国及区域国际组织重要会议;举办学术论坛;举办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等),开展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对其政治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声望。

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中,国际社会与中国双方都需要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彼此审视。2008年,北京承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大舞台。可以让世界真正了解改革开放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中国,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绝好机会。对中国人民而言,通过奥运会对外塑造的国家形象能否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需要人民共同努力,更加积极、向善地了解世界。以自身的发展、以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风貌来促进国际交往与合作。中国外交会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形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来发展自己。

我国近年来面临的国际和周边舆论环境诚然大有改善,但对国外的相关报道以及舆论的整体评估却并不容乐观。需要意识到不同文化模式和传播方式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对现代中国的基本情况缺乏常识性了解,也有敌对情绪。中国的信息经常被西方媒体误读。因此需要以解决文化障碍为前提,化解跨文化传播的冲突和误解。复旦大学王义桅教授认为,用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述中国的理念和观点,国际社会有时难于准确、全面的理解,因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如“和平崛起”,中国强调和平发展,外国则注重崛起的大国形成的威胁。他认为,在阐述中国发展的重要观念时,要考虑到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能准确理解。只有误解越来越少,才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更主动的话语权。

国家文化范文第3篇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敏锐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增强做好文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要求和部署,认真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共文化部党组关于贯彻落实中办发〔2006〕29号文件精神的意见》的要求,加强文化系统的形势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教育活动同加强文化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版权所有

二、增强精品意识,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

文艺创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努力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和人才。充分发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龙头作用,继续抓好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努力实现精品剧目占有市场、服务大众、流传久远的目标。大力做好精品剧目演出展销活动,扩大精品剧目的影响。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作为院团发展的根本目标,努力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和文化服务质量,大力推动艺术创作和演出,带动全国艺术创作的普遍繁荣。抓紧抓实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推动民族民间文化精粹的全面保护工作。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使文化艺术在不断创新中增加新的文化积累。坚持文艺创作“三贴近”原则,根据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全国儿童剧新剧目和农村题材优秀剧目的创作和演出,继续购买一部分优秀剧目的演出权,送戏送剧本下乡。继续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同时组织艺术院团深入工地演出,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大型文化活动的导向性,组织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艺术创作和演出、展览活动。

三、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积极建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为核心,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和基本队伍建设,继续落实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实施的两馆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兴办农村文化的格局,逐步扭转农村文化资源总量严重匮乏的局面。争取尽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积极筹备召开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会议。总结各地文化设施开展流动服务的经验,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加大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资源互补,消除数字鸿沟和区域文化发展差别。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大对老年人、未成年人和农民工等人群的文化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的力度,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举办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全国艺术院校声乐比赛”和“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独奏比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责任感,重视和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状况,通过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的结合,运用各种方式,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

继续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加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力度,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在完成一期5000个基层站点的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构建遍布全国的资源服务网络。做好全国送书下乡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和清史纂修工程。启动中华古籍保护工程。

继续加强国家大剧院建设工程、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故宫博物院修缮保护工程、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美术馆二期工程等国家重点文化设施建设的管理,各地也要加强对在建文化设施项目的管理,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职能转变,调整管理思路和手段,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坚持以规范促发展,以管理促繁荣,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制定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的总体方案,全面推进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建设。巩固网吧专项整治成果,健全网吧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网吧连锁进程,完善网吧技术监管平台,建立文化市场动态监测网络。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音像制品经营活动,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扶持国产音像制品和动漫游戏产品以及现当代艺术品出口。加强对民间职业剧团的指导,积极培育和规范农村演出市场。在促进演出市场、娱乐市场和艺术品市场等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继续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求,认真抓好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扶持文化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微观活力,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企业的总体实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推动鼓励文化企业做强做大的相关政策,积极倡导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促进文化企业做大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加强对42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指导和管理,努力推广基地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等各类文化产业研究实体的作用,围绕文化企业运作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加大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继续探索和拓宽利用社会力量培训文化产业人才的渠道。积极筹备第二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和第四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积极配合和国家统计局完成《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为下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六、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努力做好文化科研和艺术教育工作

围绕文化创新,研究文化科技的发展和管理;围绕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研究艺术学科的发展和管理。以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文化建设现状的大型数据调查研究等应用对策研究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成果质量为重点,推进艺术科研工作。做好第一届文化部创新奖和第二届全国艺术科学规划成果评奖工作。适应新形势,进一步落实与高等艺术院校的共建工作,起草《艺术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强和完善艺术教育管理工作。出台《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社会艺术考级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机构。

七、围绕国家外交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

根据大国是关键,周边国家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国际多边活动是舞台的我外交战略格局,遵循党和国家的外交方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配合我国整体外交大局,加强对外文化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在外交中的作用。继续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中国文化通过官方、民间和贸易三条渠道走向世界,精心打造春节、国庆以及“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亚洲艺术节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通过文化交流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平、进步的崭新形象。认真办好在美国举办的中国艺术节、在印度举办的中国文化节、法国文化年和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及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等大型国际文化艺术活动和国际会议。积极参与第二届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国际文化政策论坛第八届部长级年会、文化与发展大会等国际会议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制订《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的工作。落实东方文化研究计划,有计划地在海外设立中国文化中心。

以党和国家对港澳台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文化认同,人心回归”为目标,全面加强对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工作,遏制文化。召开对港澳工作协调会,研究形势,规划工作。做好对港澳的重点文化交流项目。以共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主线,积极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推动文化入岛。

八、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机制,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组织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备案和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建档。做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评审上报工作。继续做好“三峡”、“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积极推进渤海国遗址保护工程、南海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强文物安全和文物维修管理工作,完善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推动文博单位风险等级达标。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加强行政执法检查,严格规范文物行政执法程序。依法引导和规范文物流通。组织开展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解决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顺利地开展。在继续做好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的同时,建立中国的“代表作”和“国家名录”认证体系,继续开展田野调查和理论研究,逐步加大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投入,加快立法进程。争取以国办名义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以国务院名义颁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标准规范,开展资源普查工作。

九、巩固和扩大改革试点成果,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系统改革试点的分类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对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及配套政策研究,重点研究社会保障政策,提出相关解决办法。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向面上推广。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一批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国有文化资本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继续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优化服务,提高效益。促进艺术表演团体进一步健全艺术生产、营销、筹资和分配激励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关注指导试点地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并及时总结经验。落实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依法行政。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确保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积极做好准备,及时研究贯彻实施中央制定出台的国家文化发展纲要和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具体举措。

十、积极推进文化法规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强化依法管理。积极推进各个层次的立法进程,构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保障体系。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长城保护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修改完善《图书馆法》草案。修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文物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起草《对外文化管理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条例》、《艺术品经营管理条例》、《博物馆管理条例》、《水下文物保护条例》等。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调研工作。制订、修改相关的文化行政法规。

十一、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着手制定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积极配合国家和地方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作,在深入调研、总结“十五”计划落实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文化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突出重点,联系文化工作的实际,加大对文化建设中若干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力度,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有关重大政策的出台。深入开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的调查研究,围绕文化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拿出有深度、有分量、对工作有借鉴作用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十二、贯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国家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漫文化;文化渗透;国家文化安全

一、动漫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影响力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并产生了动漫文化的概念。动漫文化指的是动漫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包括文化符号和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及价值观。动漫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具有自身的特点。

第一,娱乐性,动漫首要功能就是娱乐大众:通过生动的影像和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给人以愉悦刺激的感官体验,或通过塑造具有想象力的梦幻世界实现人类心中的梦想。对于身处于各种压力之下、高度紧张的现代人而言,看动漫已经成为他们休闲娱乐、放松减压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动漫也被称为现代人的“梦想制造机”和“精神避难所”。

第二,现实性。动漫创作虽然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工作,但创造不等于凭空捏造。首先,创作者本身受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动漫作品中的自然社会场景设计、人物形象和性格设计、甚至故事题材往往来源于历史或现实生活,是对历史和现实或多或少的映射。动漫文化的源头正是现实世界中的文化。

第三,温和隐蔽的渗透力。动漫文化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流行文化,相较于声势浩大的国家行为的文化宣传,动漫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可爱有趣的动漫人物、直观形象的影像阐述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更易为人们接受。动漫“不能脱离空间生产,因而不可能没有文化、生活方式、甚至阶级等意识形态的意蕴与差异”①,当受众全心投入观赏动漫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隐蔽地穿插在情节中和分散于场景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动漫文化的侵润和影响。

第四,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动漫作品是一种可无限复制、保存和传播的数字化影像。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动漫、电视动漫、手机动漫等动漫文化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可随时随地通过各种途径观看动漫作品,这种信息获取的简易和快捷加大了动漫的传播范围和影响。

动漫作品特别是日本的一些电视动漫,往往每周更新一集,如1996年开播的《名侦探柯南》,到现在仍未完结,已经有了17年的播放历史,又如《海贼王》,从1999年开始登陆荧幕,现已播出了700多集,时间跨度长达13年,而《火影忍者》、《死神》、《银魂》等都有了近10年的播放历史。时间跨度长,持续而稳定的动漫产品播放和日本文化输出,已经在中国甚至世界各地培养了稳固而广泛的日本动漫观众群体,并对青少年受众的价值观、审美观形成了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美日动漫文化渗透与国家文化安全

动漫文化还具有政治功能。美国动漫作品侧重于美国价值观的输出,即影响受众认同美式生活方式和美式自由民主。美国动画往往乐于表现“美国梦”和美国式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美国梦“的核心是追求个人快乐,获得个人成功,这是一种来源于文艺复兴“宣扬人生而平等,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要求多方面发展个人才智,提倡冒险精神”②的资产阶级的世俗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美国梦”传达的是一种对自由绝对肯定的价值观,而自由主义本身是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产物,因此,美国动漫文化中对自由成功的美国梦的宣传就是对美国价值观的宣传,认同美国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就是认同保障这种美国生活方式的美国政体、美国民主。而美国动漫中的“超级英雄情结”则显示了美国人的民族优越感和自信心。这些动漫作品中的美国超人向受众暗示,“力量越大,责任越大”,实力强大的美国英雄是世界的拯救者、领导者和世界秩序的维护者和执法者,这种潜意识正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意识。

“漫画是日本社会中不可忽视、并颇具特色的存在。”③日本动漫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动漫侧重于输出日本民族文化,且已上升成为日本外交政策。2008年,日本前外相麻生太郎提出了“日本动漫外交”政策。2013年3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要全力推动“酷日本战略”,即通过日本动漫文化输出,提高外国年轻人对日本的好感,改善日本国家形象。

日本动漫作品十分重视通过细水长流的文化浸润方式描绘和宣传日本的生活方式,推广日本的民族文化。以《蜡笔小新》为例,已经成为了一部日本文化宣传手册式的作品。作品中出现了各种日本食品、风景建筑、节日习俗等文化符号,还塑造了一个推崇日本文化的美国人洛贝鲁特,洛贝鲁特对日本的一切都表现出了急切的求知欲和向往:“日本实在太棒了!日本真是个神秘的国家!日本人都是优雅的国民!”。作者还通过小新说出了日本人的骄傲:“身为日本人真是幸福呀!”“当日本人真好!”这种对日本民族文化的骄傲自豪感正是日本动漫家们不断在动漫作品中向外推销日本文化的文化自觉,而这种坚持不懈的文化渗透已经取得了成果。

在2013年1月5日共同社的一份报道中,该社对中日两国各1000名民众的问卷调查显示:即便在2012年9月野田内阁非法购岛闹剧发生之后,仍有37%和31%的中国人“喜欢日本”和“信赖日本”。而选择“喜欢中国”和“信赖中国”的日本人仅有6%和5%。造成这种巨大的反差的原因,共同社的分析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动漫等接触日本文化,除反日外开始产生多样化的看法。”④

我们不能否认,在美日动漫作品中蕴含着反映人类情感中的美好一面,但我们同样要警惕隐藏在无害和有趣的动漫人物之下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的渗透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美日动漫中的美国形象和日本形象往往是一个自由的、理想的、时尚的、现代化的富裕社会,但却隐避和淡化了两国现实社会中的阴暗面,成为了一种被艺术美化后,存在于受众想象中的美国和日本。

而日本动漫文化在积极向上的主流外还存在阴暗的不良文化:例如存在众多的战争格斗、暴力征服题材,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心中渴望通过战斗和武力改变国家地位、成为优等民族的民族心理,另一方面也是武士道精神和好战的封建军国主义思想的遗存。日本动漫中还有大量灵异恐怖犯罪类的动漫作品,血腥暴力、变态色情、犯罪凶杀、同性恋、恋童癖、待等文化垃圾成为了日本动漫中的阴暗面。面对这些文化垃圾,如不加以甄别、监管和引导,对于动漫受众中数量众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孙晶著:《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3][日]夏目房之介著,潘郁红译:《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4]齐骥著:《动画文化学》,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10版

[5]张宏、许歌编著:《动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6][英]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张旭东著:《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调查称中日民间对立情绪严重》:《参考消息》,2013年1月7日。

注解:

①孙晶著:《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②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③[日]夏目房之介著,潘郁红译:《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国家文化范文第5篇

在我们通过文艺作品读出有关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高傲和美国人的强悍之时,好莱坞的导演们却从中国作品中仅仅读到了有关中国的功夫、带神秘色彩的蒙昧东方之类的东西,以致在大英博物馆这样的科学殿堂,中国人依然保持着留长辫穿马褂的形象。电影演员陈冲在经历好莱坞近20年的打拼之后,曾深有感触地发现:“在好莱坞,包括李连杰和成龙,片商只会看到你的东方特征――男的要会打,女的要有东方魅力。”“会打”指的武功,而“东方魅力”无非是些“打女”、妖女、、小妾之类。陈冲的感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除了洋人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无知和浅薄之外,还有他们关于中国社会形象的扭曲的把握。这其中,排除政治偏见和种族歧视的因素,文化传播中有关中国形象的“塑造”也难辞其咎。

关注“文化中的国家形象”(或者说“国家的文化形象”),是当下国际交往中不容轻视的时代话题。

国家的文化形象作为国家文化传统、文化创造、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消化力和创造力,也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文化形象不仅是国家经济形象和政治形象的精神支撑,是国家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展示自己的窗口,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提升国家形象的平台。处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激烈竞争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不能靠贴牌生产、加工贸易走进世界强国之列。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人家的“硬件加工厂”的角色,要彻底改变对外文化传播的严重赤字和文化入超局面,在开拓国际经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塑造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形象。

目前,中国的文化实力特别是对外展示的文化实力仍然比较弱小。与中国对世界的了解相比,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却远远不及。北大教授汤一介在多次访问欧美大学后常常感到吃惊,除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学生外,其它专业的外国大学生几乎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在绝大多数西方人那里,中国文化无非是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之类。好吃的中国餐加上非常模糊的孔夫子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普遍的皮毛的了解――在许多人眼里,中国要么很落后,要么很富有;要么很文明,要么很愚昧;要么很强大,要么很怯懦;要么很可怜,要么很可怕……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无论是友好的还是敌视的,其实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谈到所谓“中国威胁”时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那样的挑战。理由是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军事大国,今后也不太可能成为军事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用来推进自己的力量,从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作为一个叱咤政坛几十年的老牌政治家,她的话虽然有些尖刻,但确也比较客观。中国虽然不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谋求世界霸权,但有一个定位准确、与国家经济社会相称的良好文化形象,无论如何都是中国人千方百计向往、梦寐以求实现的。

在全球文化交往中,中国文化资源还未能很好地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软实力。因为许多文化资源还只是潜在的能力资源,尚未能表现为较为普遍的对世界的文化吸引力,未能在国家政治、外交及价值观方面表现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道德权威。这里即有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缺乏清醒认识的问题。特别是经历过“五四”运动和“”冲击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依然十分模糊,也缺少较为明确的传统文化与时展相结合的具体方略,人们经常听到的多是些似是而非的语言表述,少了些切实可行的行动。我们对外文化推介抑或是对外文化展演,普遍存在把传统文化等同于中国文化的问题,以古典文化和古代题材居多,现当代令世人耳熟能详的文化较少,特别是对现实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能给予令人信服解答的东西更少。而且,即便是世界公认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够站在当下历史高度给以新的诠释,使之转化为现实文化品牌者同样是凤毛麟角。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片加强声中淡化,许多文化宝藏蒙尘甚至流失;传统艺术中的琴棋书画沦为某些人沽名钓誉的工具,其中的风采、个性和奥妙被忽略。同时,还有对现当代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没有完整的规则,也缺少系统的归纳、界定和强有力的推广与介绍。总之,如何发掘、整理、弘扬传统文化,如何繁荣并推广当代文化,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实施中国文化客观务实的自我定位,我们仍然缺乏系统扎实的战略研究和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则。这就是我们在经济实力大幅攀升的同时,文化形象相对软弱的症结所在。

要重塑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首先应当坚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原则,有计划地系统而深入地审视、发掘、转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发展、提高其中富有价值的进步内容,克服、剔除其中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落后内容,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对传统文化以创新阐释和价值重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富的整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仁民爱物、修己安人、天人合一、整体为上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就中国近代传统文化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古典文化精神的更新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国近代的传统文化,有些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比如,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自己:“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省吾身”,诚信,廉洁奉公,“慎独”;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待周围的事物:“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这些基本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其数千年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例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都是应当批判和剔除的。

一个新时代不可能建筑在旧文化之上,文化若不随时代变化而加以改造和转换,则会拖延新时代进程。文化的改造和转换要汲取人类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科技理性、社会理性和人文理性精神。让科技理性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基础;让社会理性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依据;让人文理性为民族品格完善、人文精神重塑提供保障。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审视周围的一切,用民族精神的重铸为道德和理想迷失的当下找到精神家园。因而,我们既要防止把民族文化复兴变成对缺少“求真”、“批判”、“实证”科学理性精神内核的儒学文化的复古,也要防止后现代主义泛滥,不能一味地把对现代科技批判当作文化建设的依据。在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在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认同的文明准则、价值观念,将它们作为建构新价值共识的重要资源的同时,凸显中国文化主体性,从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中引申发展出新的价值观,熔铸出具有现代性新质的文化来。罗素早在1922年来中国考察后,就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过:20世纪里,中国人要急于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不可能摆脱西方文化的影响。如果中国完全屈服于西方文化,将是人类历史的悲哀!解决中国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今天的中国对于世界的关怀已不再是当年那种饥渴盲目的冲动,而将秉持一种更智慧、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建设文化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其次要加强规划,明确目标,从维护我国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的高度,加强国家当下的文化创造,不断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全球交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从思考人类的现状与未来、解决当下面临难题、拓宽发展思路的创造活动中展现智慧的火花,创造出属于既能为13亿人民所认同又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产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伟大民族在新世纪焕发新生机的精神风貌。在对外文化交往中,要防止一味地投洋人所好、按照别人设定的路数去生产文艺产品的做法,绝不能让那些荒蛮古拙的原始生态、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和以打打杀杀为主的“中国功夫”,在不自觉中向世界展示着另类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形象,印证甚至助长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偏见。要善于跨越一切人为障碍,敢于用自己独具感染力与亲和力的方式树立人类公认的文化标准,用全新的民族品牌推销国家的竞争实力,用崭新的文化形象展示民族的文化风采。

第三,要积极发展和壮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表现为各行业中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它是在市场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交换的文化商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只有获得它的当代形态,通过并借助文化产业的媒介系统才能实现其价值存在和有效传播。而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一般性满足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而是对一种新型战略资源、战略市场的掌握,是新一轮全球范围内文化的争夺战。

当然,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只重产业而轻视文化,把文化产业仅仅看作是个经济问题,而应视为一个关乎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文化形象和文化安全的问题,关乎一个民族文化原创力的大问题。如果单纯受纯粹的经济利益驱动,不重视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文化的原创性建设以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大量的优秀人才、优秀文化资源就会造成严重浪费,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会大大降低,民族文化大师的培养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会化为泡影。如果过于放纵文化产业化中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过分倚重文化的娱乐功能,无端推崇那些畸富人群骄奢淫逸的炫耀性、夸饰性和奢靡化的文化消费,任由各种毫无档次的娱乐、选秀、游戏、恶搞、戏说等恶俗文化的流行,引诱文化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追求极端享乐主义的文化消费方式,就会导致全社会价值观念的迷失,进而导致全民文化素质乃至道德素养的滑坡。世界范围内,某些国家推行文化商品化带来的商品拜物主义思潮,暴力、黑幕、犯罪、和“娱乐至死”带来世风日下,创意消失带来的心智枯萎和官能肥大等,正在成为破坏人际和谐、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海洛因,其惨痛教训值得记取。因而,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始终不渝地把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作为产业的主题,须臾不可或缺地注重产业中文化的创造,注重创造中的产业运作,注重消费中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内涵,不断推动文化与产业良性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行业和民间的各种文化往来,二是文化的对外贸易与民族文化的国际认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否走出国门,产生国际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在国家文化形象的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化要展现民族的良好形象,对他国受众发挥作用,首先必须进入其主流文化市场。仅就文化贸易而言,现阶段全球文化市场容量达12000亿美元,主要集中于电影、音乐唱片、动画和电脑游戏等大众娱乐项目,各国不惜血本争夺这一市场。美国在世纪初文化产品出口达700多亿美元,它所属的某些大型国际传媒公司产值就超过我国全部文化产业总产值,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由此造成发展水平、创造产值和市场开放领域的不对称。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在文化市场上形成低位势反差,特别是直销、租赁、进口、分销制度的实施,让发展中国家面临文化市场被外来文化占领的危机。跨国文化企业的垄断,使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低成本的文化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倾销,控制着全球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他们不仅控制着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而且代表其利益的国际投机商还操纵整个国际文化市场。毕加索、凡高的油画动辄就是八九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而东方艺术家的写意画、陶艺品、非洲艺术家的木雕等却没多大价位,这是由西方对世界文化谱系的扭曲设计决定的。

那些以经济科技作后盾的文化倾销,目的更在于文化的灌输和市场的占有,它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生态、资源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文化生态作为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外在文化条件的总和,是维系民族社群存在的生命线,一旦遭到毁灭性破坏,那么失去的不仅是文化生物链的有机性,而且也使民族存在失去了文化基因的谱系依据。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一旦被打破,文化多样性就会消失,民族危机在所难免。而文化资源作为国家和民族全部文化积淀,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归宿。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涉及文化保护,更重要的是对意义世界解读的话语权。在全球化条件下,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全球共享,但共享的前提是尊重和借鉴,绝不能演变成对别国文化资源的曲解。

国家文化范文第6篇

近些年来,软实力观念在我国得到了不断认识和发展,王沪宁就曾提出:文化传播总是体现一种趋势,可以超越国界传播,一旦一种文化成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基本价值或主流文化时,发源这种文化的社会自然就有了更大的“软权力”,明确强调文化对于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他还谈到软实力发挥力量的条件:“软权力”更加依赖于国际间对一定文化价值的体认,依赖于一定的体制在国际上得到的支持,所以国家的“软权力”更加依赖国际文化的势能,即国际整个文化和价值的总趋向。谁的“软权力”构成最适应国际“软权力”的势能,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国际政治的议程。所以从一个国家在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中发展实力的战略考虑,从“软实力”来看,应该在工业文明的推进方面,在科学技术大发展方面,在政治系统的现代化方面,在本国文化的国家化和国际文化的本土化方面,在民族的精神和民族的国际认同方面多下功夫。原因就在于:接受一定的文化,往往就会引起心理和感情的向往,理性的认同。凡是来自这种文化圈的东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显然,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地越广,其潜在的“软权力”就可能越大。 实际上也就是说顺应潮流是充分地发挥软实力优势的先决条件。

王沪宁的观点着重强调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国家力量竞争中的重要意义,意在突出“软实力”对外的属性。然而,软实力还有另外一种不可或缺的要素:内部凝聚力。由此看来,“软实力”不仅仅是对外的一种优势,更是内部优势的综合外显,内部的力量聚合是软实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外部的感召力是软实力作用的形式和表现,不可两者偏废。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日益升温,“随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把发展软实力置于战略高度成为实现国家总体目标的根本要求,将软实力纳入国家实力的总体评估并对其基本要素进行整合,正在成为中国战略思考的一个着眼点。” 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从学者到政府,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软实力”理应成为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

而文化遗产是特定价值的物质载体,传承着过去,影响着现在,铺垫着未来。文化遗产也因其凝聚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判断,不仅能够促进内部的团结和向心力,而且还能够发挥对外传播过程中的感召力,已经不断发展成为国际交往过程中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所以也就使它具有天然的软实力属性,就此而言,遗产保护事业对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遗产凝聚着与其所在地区、社会和族群的历史、自然环境、精神联系,因此,它既可代表一种社会规范的传承,又可表征一种政治与意识形态延续的合法性。在西方国家,不仅将文化遗产视为一个社区、一个族群、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同时也从政治上视为‘国家身份’和‘民族身份’。遗产客观地见证着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维系着特定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罗毕建议》(1976)中提到: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过去的生动见证,提供了与社会多样化相对应所需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并且基于以上各点,它们获得了自身的价值,又得到了人性的一面;自古以来,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了最确切的见证……考虑到面对因循守旧和非个性化的危险,这些昔日的生动见证对于人类和对那些从中找到其生活方式缩影及其某一基本特征的民族,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历史地区是遗产的一部分,其对于塑造它的共同体具有的身份认同具有直接的物质见证作用。欧洲学者曾指出:遗产是培育居民民族国家身份的最有效工具,遗产是已经被证实的民族国家观念及以国家建构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民族主义的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民族是由遗产生发出来的一种抽象体,但民族国家需要一种民族遗产来维系其生存,因此也需将民族遗产的存在作为政策的重要内容。内部凝聚力是软实力的力量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所以,遗产可以通过发挥国家身份标识的作用来促进内部凝聚力的加强,从而提升民族国家在国际交往中的软实力。这是其作用的一种表现。

遗产价值的实现,不仅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对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谨慎呵护各类遗产是实现永续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全方位地评价我们的文化遗产,将其视为先辈留传给我们的财富,同时认识到将它们完好无缺地传递给未来子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明智的。实际上,若一个国家认识到(遗产)是其历史及身份的影响因素,那么最好是努力利用遗产来经营建构好同其他群体的和平关系并以此来不断推进未来的发展。不过遗产并不仅仅是限于意义和价值方面的内容,它还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指标。

在实现遗产文化精神价值的同时,遗产推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同样需要重视。遗产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产资源一方面促进旅游业发展,为遗产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遗产科学保护合理使用的永续性要求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保护”的目的在于为合理使用保存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依托遗产的相关产业必须做到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其经营的首要条件,这势必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榜样,从而能够引导社会走上全面健康发展之路。

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使用可以为社会发展引导光明的前景,一个社会的发展前景状况也是整个社会群体对外形象的重要方面,一个拥有未来的社会也才是拥有魅力的社会,也才是他者所向往的社会。遗产可以为社会描绘出充满希望的未来,这可以作为其提升国家软实力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文化遗产是他者认识本土文化的可靠途径。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以遗产为基础的交流增进了对彼此文明的认识、丰富了彼此人民的生活并激发了相互之间的尊重和了解。“假定为了解释一个时代的思想感情,在考察环境之外再考察种族;假定为了了解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除了当时的中心倾向外,再研究那一门艺术进化的特殊阶段和艺术家的特殊情感;那么不但人类幻想的重大变化和一般变化,可以从我们的规律找出来源,并且各个民族流派的区别,各种风格的不断变化,知道每个大师的作品的特色,都能找出本源。”这是丹纳在论述艺术品产生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同样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道理:特定社会群体的遗产作为其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作为外部世界认知了解其社会历史思想观念的媒介。因为遗产同样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流传下来的,凝结着社会群体的多方面的历史积淀,作为异域文化他者,若要获得对该社会的深层认知,借助于遗产作为工具未尝不是一个重要路径。德国学者雷德侯通过对中国文字系统、青铜器、兵马俑、建筑构件研究认识到:在面临全球人口压力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人在千百年来运用模件体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与社会道德,会在未来再次证实自身的价值:满足极大多数人口的需要,他们习惯于在一个紧密社会结构中尽可能少地使用自然资源而将人的才智与努力发挥到最大程度,以满足尽可能多的人口之生存需要。且不说其结论的可信度如何,至少它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不同文化成员间的相互了解,通过彼此遗产的交流是一个可靠的路径;因为大家都接受这样的观点:眼见为实,都认为活生生的遗产所传达出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由此得来的知识也就是可取的。

因此,一个国家的遗产资源在国际社会的传播,不仅能够促进其对外部世界的交流沟通,而且还是其社会观念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来自异域文化之他者深入了解其观念的最具说服力的力量来源。

二、文化遗产保护是争取国际事务话语权一种有效途径

处理国际事物中的话语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体现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它是国家经济为基础的硬实力表现,另一方面也需要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软实力作为支撑。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过于强调硬实力的作用,往往会造成霸权主义倾向,尽管能够称雄一时,却难免失之于道义不足,绝非长久之计,美国强权政治在世界范围内遭遇的挫折良足为鉴。就此而言,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掌握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对于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直接的经济、政治话语权取得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也决非能够持续发展的上策之选,因为它不但容易引发外部世界的猜忌,引发现实的直接冲突,而且还不利于软实力的发展提升;在此情况下,以文化为主轴的软实力培育可以成为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因为文化领域内的交流是在和平的条件下实现的,不会引发直接的现实利益冲突。在这一过程中的话语权取得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文化积淀资源,而遗产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集中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其保护与传播日益成为国家间和平环境条件下话语权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一点可以从国际遗产保护组织的各类规约制度的制定方面看到具体表现。

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纵观1990 年之前的国际遗产保护文件,没有出现一个能够依据亚洲国家地区遗产保护需要而制定的。而在此之后,依据中国遗产资源保护的特殊要求而提出的保护观念、保护标准在国际遗产保护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同,无疑为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在世界的传播开辟了广阔路径。毫无疑问,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势必为掌握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打下坚实的道义基础。

总起来说,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资源,不仅能够促进国家内部凝聚力提升,而且还能够在对外交往中不断增强自身感召力,从而在多方面增进软实力的提升与加强。所以说,做好遗产保护工作对于国家软实力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家文化范文第7篇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论文联盟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1]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2]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在“传统的”意识形态结构中,意识形态三要素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处于合一状态,这种类型的结构缺乏兼容性与灵活性。实际上政策与理论观点都是动态的,而价值理想却具有“终极性”,在三者合一的结构中,这种矛盾会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系统经常呈现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这种“合一”状态使得整个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单一化、僵硬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实现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的合理分离,使其各归其位,并在各自领域按自身特点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统一性。这种结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灵活性。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现代转型,才能使主导意识形态体系具有自恰性、兼容性与灵活性,因而具有更强的社会整合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最终获得动态的稳定性和永恒的生命力,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内在推力。

2.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文化是国民凝聚力的深厚来源,是民族国家完整性的文化基础。民族文化及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以及维系民族和国家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来源。[3]民族文化安全直接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主体的民族国家核心利益,维护我国民族文化安全的战略优先方向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党的十七大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四大战略部署之一。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4]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首先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构建中,树立“文化自觉”的意识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我们才能以更加深邃的目光去审视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以创造性的劳动去获取研究成果和工作实绩。其次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脉。民族文化只有实现创造性转换赋予当今时代的含义,取得文化传承的现代形态才有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第三是要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用民族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改造民族文化,在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中融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精髓,同时也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打上民族文化精神的烙印,使这两股文化势能汇集在一起,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势能,从而增强国家文化力。

3.引导公共文化健康发展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中的文化还存在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不能完全涵盖的文化形式,即国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与文化实践,这可称为“公共文化”。公共文化是一切文化形式体现其目的与功能的最终载体,既不违背主导意识形态导向和民族文化认同,又体现真善美价值的公共文化实践,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而违背主导意识形态导向和民族文化认同,甚至走向真善美反面的消极、低俗、腐朽——如宣扬色情、暴力、恐怖、歧视等的公共文化实践则在最深层次上消解国家文化利益,危及国家文化安全。

应对公共文化的庸俗化对国家文化安全的挑战,关键是在文化面向市场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公共文化健康发展。在大众文化建设中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处理好大众文化商业化与文化追求的关系,同时有效地将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整合起来,使得主导文化势能的力量在大众文化领域得到拓展,从而使文化的多维价值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并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消费相结合,形成与意识形态、民族文化相贯通的文化体系。

二、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措施运筹——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当今世界的国际环境中,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安全状况的首要因素还是实力,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战略谋划的重要作用。高质量的战略谋划能充分调动国家战略资源,使国家力量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发挥所谓“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反之,则可能白白浪费国家战略资源,使国家力量大打折扣。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措施的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

1.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一方面应着眼于增强国家文化力,另一方面也应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谋划。实际上,如何有效增强国家文化实力,这本身就是一个战略谋划问题。当前,缺乏完整、全面和系统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是当前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和战略措施尚未充分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战略中。而考察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应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战略意识,二是战略措施。战略意识是战略决策的背景和重要基础,主要是指决策者及其“思想库”对战略谋划对象的认识状况。目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意识最突出的情况就是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认识不足,由此,必须建立健全我国文化安全研究思想库,加大对思想库的扶持力度,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研究。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建立健全国家文化安全决策管理系统

国家文化安全危机决策管理系统是实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枢纽性环节,该系统的建立并不是要在原有的国家文化管理体系以外另起炉灶,而是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给原有的文化管理系统赋予国家文化安全决策管理的功能和职能。我国原有的文化管理系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很大程度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以集论文联盟权、集中和统一为主要特征。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管理系统有了很大变化,但相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应对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等新任务、新要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特别是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安全危机处理的三大机制:一是常设性的文化安全危机管理协调机构,这是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前提;二是政府文化安全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长效的沟通机制;三是国家文化安全预防预警机制。

3.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提升文化创新力

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5]同志也强调:“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6]放眼全球,构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已经刻不容缓。作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我国文化创新力的开发与提升是一项关系全民族的国家文化建设工程,它主要围绕国家整体创新体系能力的建立,以关注个体文化创新为基础,以为提高群体文化创新为目的,以文化制度与管理政策创新为手段,以构建国家整体文化安全体系为归宿。所以,要从根本上实现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在汲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人们在文化领域进行大胆的创新,尊重和保护人们进行文化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引导和协调包括文化管理部门、学术界以及民间社会的关系,共同推进国家文化创新能力所必需的观念、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和探索。

4.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增强文化传播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播呈现全球化趋势,文化传播的途径和载体也更加复杂多样,文化传播力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从宏观战略高度上看,增强文化传播力关键是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体系。

首先,应以文化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强化文化传播力的物质基础。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加强文化建设、扩大文化传播的手段和途径来认识。这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一方面要确保本国文化产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wto所给予的战略空间,促使更多的进入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投资包含更多的中国文化信息。其次,应加强对外文化外交与文化交流,提升文化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并藉此来弘扬本国文化,扩大自身影响。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利用文化来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抉择。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势融入国际社会,不断开拓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领域、新渠道和新形式,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三、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底蕴开发——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体系中,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发展的底蕴所在,也是文化势能积蓄、文化创新力和传播力提高的重要前提。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将其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追寻其逻辑起点,探明其发展规律,并结合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具体情况作出战略思考。

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起点交汇于西方资本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学术三条线索的发展。三条线索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三大矛盾,即科学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应对世界变局,实现民族史向全球史转换的探索中走出的一条成功道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这条道路的文化与学术维度。在文化及人文学术领域,全球化历史逻辑对应地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与借鉴以资本主义学说为主流的西方学术思想,以及实现中国传统学术的创造性转换。

进入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这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本文简称“一指三中”)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总目标。“一指三中”的科学含义应置于三条线索形成的张力为背景,三大矛盾对立统一为框架的分析中进行解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统领意识形态领域,这与三重逻辑中社会变革领域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对应,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的和当下的实践形式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这理应包含充分借鉴资本主义精神文化成果和吸收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成果。“三中”的实质是强调个性的弘扬,而中国的国别性和民族性只有在全球性和世界性的历史进程中才具有现实性,只有在对“科学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三对矛盾的解决中才能变成现实。因此,“一指三中”转贴于论文联盟

的科学含义就是沿着三条线索决定的发展方向,不断解决三大矛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一指三中”为总目标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于抓好两大核心任务:根据不同学科和学术体系意识形态性的强弱不同分层分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同时建立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吸收以资本主义学说为主流的西方学术系统中的学科经验和中国传统学术特点的动态的学科结构体系。

四、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环境优化——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指向的是国家文化利益,安全威胁的直接来源是国家间文化利益矛盾,因此,在国际社会中现实地存在着国家间的文化力量博弈,文化大国或强国在国际文化博弈中可能表现为文化扩张或文化渗透,而文化弱国则可能面临这种扩张或渗透的威胁。然而,国家间的文化竞争和文化利益矛盾并不必然地通过文化冲突和“文化战争”的方式解决,这决定于国际文化秩序的状况,在存在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的国际文化环境中,靠力量说话,实力决定一切,但是,如果国际文化环境是健康的和平等的,国家间文化利益矛盾本着求同存异、相互借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等原则解决,文化强国不扩张,文化弱国得到尊重,文化安全的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因此,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优化我国文化安全的战略环境是解决我国文化安全问题的根本性因素。

在以往对国际秩序的考察中,更多关注的是国际经济政治秩序,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凸现,国际文化秩序理应纳入论文联盟国际秩序的考察视野。国际文化新秩序是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逻辑延伸,根据我国对建立稳定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按照同样的逻辑延伸,我们可以把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本主张简单概括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特征,每一个国家单元的文化共同体的文化不可侵犯,各文化共同体不分强弱与大小平等参与到国际文化交流中,坚持和而不同,相互包容;以国家为身份的文化共同体应开展文明对话,各种文化应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各种文化都有其优势和特点,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任何国家不得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强加于别国,应本着相互借鉴、共同繁荣的原则,构建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针对当前国际文化秩序中存在着文化传播的技术性资源分布不均衡、文化信息流量与流向不对称、文化传播为政治服务、文化信息的内容存在偏见等特点,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基本途径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应调适文化外交秩序,充分调动国际机制的作用,建立国际文化关系的基本准则。秩序的核心内容是规则,没有规则,就不可能有秩序。“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就必须大量建立和完善涉及文明问题的各种规则”;[7]其次,要规范文化贸易秩序。与世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相协调的是世界文化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一边倒的趋势。要实现南北文化贸易平衡,关键在于打破国际旧秩序中“弱肉强食”、“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在促进文化贸易自由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的保护和扶持,规范国际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贸易秩序;第三,要改革国际信息传播秩序。改革信息传播秩序是20世纪7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提出来的基本主张。这种改革试图反抗由美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其全球媒介集团支配的全球传播秩序,建立一种更加民主、公平和均衡的,相互平等交流文化与信息的新全球传播体系。这既是第三世界国家对现存的或传统的全球传播秩序造成的文化霸权等现象的不满和对本国文化安全可能造成伤害的担忧,也是对国际文化传播新秩序的呼吁和期盼。为了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些有益建议和措施也得到了采纳,“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主张反映了全球化时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明确地把国际文化环境纳入国际安全环境的视野,把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纳入我国的国际战略体系,统一规划,合理运筹,为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奠定国际安全合作的良好基础。

国家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竞技;文化软实力;公共体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245-01

1对文化的追问

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思想层,是狭义的文化;第二层是方式层,是制度文化;第三层是器物层,是外层可见的文化。前两者是软文化(也称软实力),后者是硬文化(也称硬实力),其中,最深层次的是思想层文化。文化变革一般从内层到外层,即先从思想层文化入手。

1.2 文化与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等构成的“软实力”,也称“软力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性的映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当今社会,文化力量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一样,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和国家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可以决定国家未来发展与国际形象的重要“软实力”。

1.3 国家竞技与文化软实力

竞技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它自然也会在软实力方面有所体现。目前,国家竞技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了竞技器物层文化的硬实力建设,忽略了制度层文化和思想文化层的软实力建设,导致国家竞技文化体系尚未建立,竞技运动文化含量过低,以至竞技赛场上“重物轻人”的异化现象屡禁不止。黑哨、假球、赛场斗殴、兴奋剂滥用事件,暴露出了国家竞技思想文化的落后。因此,国家竞技文化软实力亟待加强。

2 国家竞技文化思想观念的偏差

中国的竞技的目的是为了“物化”的体能、技术和成绩,而不是为了“人”,因而“人”在竞技中成了手段,竞技则成了目的。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国内竞技也走入了歧途。政府官员为了眼前利益进行暗箱操作,丧失了国格;教练员把运动员当成获利工具,丧失了人格;运动员为了夺取金牌,不惜损害健康去服用兴奋剂,丧失了人性;观众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只注重结果,产生浮躁心理,从而失去理性。国内对竞技的认识,其实质是只看到了竞技夺标的工具理性的特殊性,而忽视了竞技追求公平、教育、和平的价值理性的普遍性,这种“只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将会使中国的竞技文化与世界先进的竞技文化差距越来越大。

3新时期国家竞技思想文化的建设

3.1 “育人夺标”的竞技思想――国家竞技的合理内涵

目前,国内《运动训练学》认为竞技是以运动竞赛为主要特征,通过挖掘人体潜能,以夺取运动锦标为目的运动。实际上,这仅仅是对竞技“工具理性”层面的表述,竞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育人”这一价值理性作为其支撑。

国家竞技的“育人”思想要培养富有人性,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竞技人才,并通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貌和良好的竞技素质使竞技比赛的观众受到启发和教育。竞技的“夺标”思想有双重的含义,一是夺取运动的锦标,二是实现人生的目标。竞技本身不是最终的目的,运动员在夺得运动锦标之后,还要使其在竞技过程中学会做人和做事,并能树立人生奋斗的目标。

3.2 “类”本位竞技思想――“和谐世界”的竞技思想

“和谐世界”的竞技思想内涵即是培养竞技参与者追求和平与秩序的“公共体育精神”。《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奥林匹克精神――互相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可见,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把“教育青年”与“促进和平”视为根本的目的。

当今,国内战略研讨出现频率最高的一词是中国的“和平崛起”。这是我国针对国际上“中国”提出的战略思想。中国“和平崛起”是2003年由中央党校郑必坚提出来的,内涵是中华复兴绝不称霸。具体说,中国和平崛起是国家的决择,因为它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世界的共同利益。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也分别强调中国要走和平崛起路。后奥运时期,我们若能树立和谐世界的竞技思想,弘扬奥运对教育与和平追求的“公共体育精神”,那么对于促进国家竞技和谐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很有意义。

3.3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的竞技思想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200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中指出,“中华体育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竞技体育在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中国体育健儿创造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零开始’等一系列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警句、格言,被广大人民群众经久传诵。‘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成为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充分论述了中华体育精神的真谛,是我们今后培养公民建立国际性的道德竞技意识的指南。但是,培养中华体育精神必须要在弘扬奥运“公平竞争、团结育人、崇尚和平”的公共体育精神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我们将难以摆脱重“种”轻“类”的体育思想的束缚,难以培养现代公民应有的公共素质,难以抵制国际赛场上种种异化现象的困扰。

4结束语

总之,竞技文化的思想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思想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面对国家竞技主体迷失,人性失落的“重物轻人”的局面,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国家竞技“类”意识,加强国家竞技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国家竞技思想的深层次变革,也是国家竞技文化建设的“指南”。只有如此,未来国家竞技才会实现和谐发展,中国竞技文化才会得到国际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肖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任海等.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国家文化范文第9篇

虽然康德的“善良意志”最初是用来衡量个人行为的标准,但鉴于国家观念正是源于个人价值而常被赋予拟人化之人格,并一贯承担着拟人化之责任义务,因此将“善良意志”原则用于衡量国家行为的正当性,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

在连接个人与国家的众多纽带中,安全考虑首当其冲。因为在没有国家所提供的安全保障外谈论个人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国家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使个人从无序的自然状态下解脱出来,通过引申社会契约的观点,使人们获得相对安全。在这里安全是首要尊严,是最正当的“善良意志”,无论是对个人、国家甚至是对无序的国际社会都是如此。同样在还原论者看来,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也不过是对个人命运关注的延伸而已。而为了实现真正的个人安全,研究者必须从较长的时间跨度,在国家层面通过研究文化学、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深入探索国家安全认知文化的产生根源、生成过程、运行方式、作用机理等一般规律,才能做到相对权威、系统和全面。

国家安全文化正是一种在大历史背景下,以国家为基本单位对安全认知的衍生和影响过程进行原理性的一种归纳研究范式。一方面它承认一个民族国家的安全认知文化之生成及影响具有长期性、路径依赖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等特质。即决定一个国家之安全文化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如地缘条件、民族经历、文化遗产等很多因素是无法更改的,它决定着国家安全文化的根本性格,具有先天特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更加偏重于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和善加利用,而非所谓的解决。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文化也特别强调人类的主观意志,即善良意志之意图能动性的充分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决定一国国家安全文化的众多复杂因素中,依然存在一些因素是可以通过进一步阐释论证(比如获得了新史料、新技术或某种更为有效的论证方法)而获得重新认识。甚至有些因素可以通过主流宣传、价值认同引导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回归、强化、修正甚至改变,具有相当程度的培育潜质。

以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文化为例。由于犹太民族曾经在历史上多次遭受过种族灭绝的灾难,加其地缘政治环境的极端脆弱性,决定了以色列“极度不安全感”、“总是从最坏情况出发”和“自助意识”的国家安全文化。正如基辛格指出的那样“以色列人的生存范围是这样的狭窄,以至于它的领导人对于高尚的外交姿态或惊人的外交行动都不轻信”。结果是在其安全战略上“经常忽略经济、外交和谈判之类重要考虑,往往以军事方式对待并无军事解决办法的问题”。而以色列的军事安全优先原则并没有为其换得和平,几次中东战争反而为以色列树立了更多的敌人,多次“完全不成比例”的报复行动为其贴上了“国家恐怖主义”的标签,而日益站在国际舆论的被告席上。试想,如果以色列一味将现今的安全战略归咎于其长期的悲情经验,其结果只会是在不觉中过度消费历史留下来的同情资源,而陷入无解的焦灼之中。这需要以色列认真归纳总结其国家安全文化的内涵,在充分肯定其对以色列当今安全战略指导合理性的同时,也要至少拿出解决问题的意志、意图和尝试。

国家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文化 软实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Rais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CAO Yuanyuan, CHEN Xingli, YANG Shaoa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2)

AbstractCulture is the spirit and soul of a nation,it's an integral part of national power. Therefore, the 5th Plenum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stressed the need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 This paper makes the corresponding discussion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e,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

Key wordsculture; soft power; promotion

自约瑟夫・奈(Joseph・S・Nye)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提出“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的综合国力论,时至今日,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构建适合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增强整个国家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政要和政府的共识。

我国的文化建设,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①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②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要求。因为,一方面,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内在地包含了文化利益;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提升国家实力,在满足人民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向世界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

第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需要。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要素所体现的软实力。两者关系密切,软实力可以对硬实力有渗透,影响硬实力。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了。

第三,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依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把经济作为文化全面发展根基,然而,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尤其是当今世界,在国家的发展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更加具有吸引力。事实上,现实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力量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使文化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第四,应对当前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的必然要求。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历来都是国际斗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当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价值渗透。面对复杂的无形的渗透,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着力建构我国的主流文化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五,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其在自身繁衍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而这种文化反过来又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发展。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当民族和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候,这种文化以超强的凝聚力和融合力,积聚各族人民起来共赴国难,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同时,也正是这种植根于社会的文化,启迪着人们的创造力,给人们以智慧,增强改造社会和自然的能力,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系所在。在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科技快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另一方面,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通过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提升国家实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但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具有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也不是所有文化都体现出国家的实力。我们认为,只有那些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代表民族利益的文化,才能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

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文化,具体包括:

第一,先进的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在当代社会,有先进的文化,有落后的文化,也有腐朽反动的文化。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我国当代的文化,既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要求,也体现了民族特色,它们之间的统一,集中地展现了我国文化的先进性。

第二,有价值的文化。价值是文化的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价值都扮演着文化核心的角色。价值作为文化的核心,决定了我们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最重要的是重视文化的价值选择。在当前,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为时代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的文化体系,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三观。这就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价值所在,它体现了构成国家软实力的文化的本质。

在当今的世界,文化软实力是构成一个国家国力的一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尺度,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当前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③

首先,提升文化凝聚力。凝聚力何来?中国是人口大国,我们只有依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这种凝聚的力量,是一种社会意识,一种价值理想,是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被人民群众掌握就会凝聚成社会共识,表现出文化发展最主要的民族凝聚力,因此我们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任务。

其次,提升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依据。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文化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展现魅力,中国文化只有在创新中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具体来说,我们在推进文化创新中,一是要调动人民群众创新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大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大力兴建文化设施,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缩小城乡文化差距,区域文化差距,大力发展国内文化,并且倡导文化对外开放。三是要树立良好的中国文化世界形象,把发掘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与吸取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广纳百川中国文化,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包容性。

再次,提升文化感召力。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产品的市场规律是公众能够喜闻乐见,传递人们内心的声音,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我国公众对于文化产业的需要,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在当代现实生活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要也不断增长,要求文化通俗化、现实化、生活化。要求在文化建设发展方面创作出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扩大文化感召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最后,提升文化传播能力。文化的广泛传播,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这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我们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展示民族的新形象。而民族的素质和形象的总和,则体现着国家的形象。另一方面,要走出国门,面对全球,发挥我国文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这就是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当今信息时代,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及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的实力,因而我们必须构建一个现代传播体系,把中国文化以及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关于和平共处、平等发展的价值理念推向世界。

总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注释

①③.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

上一篇:工程建设项目范文 下一篇:视频会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