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3:26:53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一、善于企业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管理思想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企业流程再造(BPR)的核心思想是:在新的企业运营条件下,若企业原来的流程已不再适应新的环境,则需要改造原来的工作流程、管理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企业能更适应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

基于BPR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为:从市场竞争全局出发,通过对产业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以提高竞争优势、满足顾客需要、实现工作流程的快速响应和敏捷通畅为目的,重构企业的流程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流程运营中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流动,构建支持流程运营的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BPR思想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首要步骤是进行价值链的分析。价值链的分析分两步:

1、外部价值链(即产业价值链)的分析。站在整个产业角度来分析产业价值链,以实现产业工作流程敏捷通畅、企业间默契合作和产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寻找自己的理想合作伙伴。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时,要和自己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考虑提高整个价值链的优化程度。整个产业链优化了、利润增加了,则产业链中每个企业分得的市场利润也随之增加。企业在构建信息系统对外信息交流界面时,要考虑合作伙伴企业的对外数据交换结构,以便达成一致,利于信息交流。通过分析产业价值链,还可明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和位置以及企业是如何实现价值增值的,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给管理信息系统一个总的定位: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2、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分析企业各种业务活动的流程,确定能直接为企业产生价值或能为其提供必要支持的核心流程,如接受订单、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分析流程现状的成本、费用和收益的发生,找出流程中的不合理之处,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理论中的流程优化原则,重构敏捷有效的业务流程。分析重构后核心流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流动,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合理划分各个分信息系统,如研究开发系统、生产计划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采购系统、成品库存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售后服务系统、质量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

在构建好各个分系统的基础上,再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因为会计信息系统中计划、预测、分析、评价、决策子系统中有许多信息直接从其他各分系统取得;而且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会计信息也要反馈给各分系统,为各分系统所用。会计信息系统与各个分系统间的联系如下:

所以会计信息系统应在其他系统均已构建好的基础上再构建,最后进行系统整合,完成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主要的,因为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分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间实现数据兼容和信息共享。管理信息系统中其他各分系统的运作进展情况基本上以数字形式反映至会计信息系统,由会计信息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一方面向企业内各部门提供评价其业务过程及相关活动的会计信息,帮助这些部门更好地管理;另一方面向投资者、债权人、内部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好比整个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不断从外界接受新信息进行处理,再输出各类相关、有用的信息,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以制造企业为例,在构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首先分析产业价值链: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销售商,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分析自己的信息需求,如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种类、质量、价格、生产能力以及销售商的市场销售情况、顾客反映等,结合考虑合作伙伴管理信息系统的外部数据交换结构,规划自己管理信息系统的对外信息交换界面。接着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确定核心流程,优化核心流程的主要环节:接受定单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制造营销分销售后服务。分析每一环节所需信息及环节间的相互信息传递,建立信息分系统模型。然后分析会计信息系统所需信息及它与其他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模型,最后进行整合,完成信息系统的构建。由此可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融合现代管理思想、信息技术的一项工程。

基于企业流程再造思想的管理信息系统,较之以前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极大的优越之处。以前构建管理信息系统都是基于旧的运营模式,从职能部门角度提出信息需求;而运用企业流程再造思想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则打破职能部门的界限,有利于优化运营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经营管理。

二、IT给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带来新的发展

在当今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又有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系统经历了PC单机PC局域网Windows平台的阶段,现在正迈向互联网阶段。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时要考虑信息取得的授权问题和安全问题。由于有些信息资料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所以企业必须对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获得的授权。信息使用者只能在授权范围内,查阅信息。企业内部网(Intranet)可连接到外部国际网(Internet)成为其一部分,当有安全需要时,可采用“防火墙”技术与国际网隔离。

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时,使用“超文本”和“信息链接”等技术可使使用者在阅读财务报告时更加方便。由于信息链接技术指向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类型。不同年度的报表数据,也可以是其他信息,并不局限于会计信息本身,可包括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信息,从而使使用者能够掌握更准确、全面的信息,有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GIS;数字校园;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0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自由化,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今后物流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将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范围的扩大及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与信息化。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等。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物流产业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与GIS技术,建立一个集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物流管理系统,为物流企业科学、高效管理物流配送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管理决策工具。

针对目前尚不成熟的校园物流管理系统,本文以高校为研究对象,将数字校园与物流管理系统相结合,立足于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参考借鉴国内一些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思想,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以集美大学为例,构建基于GIS的现代仓储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物流信息管理,其包括空间定位、地图查询、物流配送、最短路径等功能。将该系统应用于校园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最大化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1国内外物流产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传统的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体制落后。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物流体系建设上长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2)粗放经营。中国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益低。(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育不足。据有关专家统计,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比重,日本为80%,美国为57%,而中国仅为18%。面对中国物流业如此巨大的市场,第三方物流市场明显发育不足。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成为物流产业的支柱,物流的信息化的特点在于在物流过程中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调度,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与传统物流相比,信息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对物流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并能即时监控输送过程,事后及时进行反馈分析。随着客户对所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物流过程中,物流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满足顾客对速度与可获得性的需求。而以信息化为支柱的物流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供货速度的可获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务品质,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商品销售额,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可见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代物流业务的神经中枢。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生产效率而研制开发的一个实用信息系统。

2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2.1GIS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它着重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应用、融合、交叉渗透,并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1]。GIS能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地理实体为主线组织起来,使其支持一般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支持的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便于制定规划和决策。现代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兴起更使其成为商业领域一种新兴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分析工具,应用的范围不断拓展。

凡是涉及到地理分布的领域都可以应用GIS技术。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和分析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进行决策、管理资产和运营。其特有的功能可使程序开发人员将地图化功能嵌入实际应用中[2],开发人员可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工作,用户则可通过应用程序访问地图数据。

2.2最短路径算法

要提高物流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将GIS技术中的最短路径应用于其中,从而使得物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客户手中。

计算最短路径时,常采用经典图论中的Dijstra算法,也称为标号法。Dijstra算法把道路节点标主为临时性的T标号点集和最终选定的P标号点集,并把起点作为第一个P标号点集,然后根据最短路径的原则逐个选出T标号点集中的P标号点,并按P标号点扩展T标号点集,直到全部目标被标为P标号点集。从起点到终点的P标号就代表了所求的最短路径。

最短路径算法可以弥补重心法的不足,比重心法更加符合实际的路网要求。此算法的判断条件不一定要是两点的距离,可以是两个在网络上两点间的任意权值(如运费,到达时间)。

2.3选址的实现

利用GIS软件选址的一般过程:(1)数字化需求点和配送中心及相关道路的数据。(2)确定配送中心的覆盖范围及预选点坐标;在确定预选点时,一般要考虑所选地点的经济因素、投资环境情况是否有现在设施可利用和其它因素(如环保方面的因素)。(3)利用GIS软件(如:ArcView,MapObjects等)里网络分析功能对预选点和需求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即使配送的距离最短,暂忽略两节点间的运行时间及运输费用。

图1是以集美大学送餐点为例,先在图上选好一个预选点(图中蓝色圆形表示),再以500米的范围选出可进行配送的需求点,利用MapObjects2.1的路径分析功能,计算单个配送中心对多个需求点进行配送的最短路径(图中红色的实线)。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使用组件编程,求多个预选点进行配送时的最短路径或对某个权值的最优化路径,通过比较后,获得最优的选址方案。而且可在道路网络图层的属性表里添加各种相关的属性作为网络分析时的权值,如时间,金钱的开销等。通过建立完整约束模型和利用编程进行多次的迭代求解可获得更可靠的结果。

以GIS作为基础平台进行分析,除了可使结果可视化外,还可以避免作为结果的后选点落在一些无效的点上,如山脉、湖泊。因为传统的求解过程是以纯数学模型为基础,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将所选的地址地理空间属性计算在内,所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方案:把地址选在一些山脉、湖泊之上。

3基于GIS的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1数据组织

采用的是ESRI公司的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本系统使用到的数据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系统的网络分析功能使用到的支持数据(或辅助数据),包括三个表(“道路str”,“结果表”,“道路节点表”)。第二类是物流配送系统的专题数据,它包括(配送点、学生宿舍、教学楼等)。第三类为集美大学校区1:1000背景电子地图数据表,它包括“水系”、“道路面”、“绿地”

等要素层。由于校园信息数据库不太大,为了方便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对于数据库内各表格的唯一标识符---主键的代码编制主要是采用了混合码。

3.2功能设计

基于GIS的物流信息系统是GIS技术支撑下的、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分发、共享、处理、分析、存储的机制构筑物流操作平台。包括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物流配送三方面的功能。如图2所示。

4集美大学校园物流管理系统实例分析

本系统以VisualBasic6.0作为系统主控程序的开发平台,以MapObjects2.0为GIS基础软件平台,在VisualBasic6.0上添加MO的控件,利用MO的GIS分析功能完成对系统中最佳路径分析、空间查询等功能的开发。在开发之前使用ARCView作为数字化校园地图的工具,保存为Shapefiles格式。

MO的特点包括如下几点:(1)广泛的数据格式支持,包括ESRIShapefiles、ArcSDE及大量的栅格图像格式;(2)支持通过微软ODBC进行外部数据库访问;(3)支持扩展的图形数据及操作;(4)支持投影;(5)具有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合并、交叉和缓冲区操作。

4.1系统用户管理

物品类别登记;数据维护;打印设置;退出系统。

为方便系统使用,系统将用户管理分为三个类型:(1)普通用户,可以进行简单的地图操作与所有不伤害基础数据的操作;(2)管理员,实现所有功能操作;(3)主任级管理员,用于创建用户。

管理员可以创建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密码;主任级管理员可以实现各种用户添加功能;普通用户不能进入该窗体。

4.2物流管理

物品登记与物流处理;物品流通情况查询;物品流通情况总汇。

4.3物流配送

4.3.1电子地图的基本操作。视图放大:包括鼠标开窗放大、鼠标点击放大;视图缩小:包括鼠标开窗缩小、鼠标点击缩小;视图平移:将视图外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坐标查询:查询电子地图图面任意一点的地理坐标。

4.3.2配送路线优化。建立校园物流最佳配送路线设计模型,在已知客户源的前提下(即知道客户源的地理位置),系统自动找到该客户源的最佳配送路径,并提供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安排好送货次序,以节约企业配送成本;或者通过屏幕在电子地图上指定配送点,系统即给出从配送中心到各配送网点的最佳行车路线。超级秘书网

5结论及展望

本文是在MapObjects和ESRI公司ARCView为平台的基础上结合VisualBasic6.0开发而成,通过对集美大学校园资源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建立区域专题地图,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校园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技术,实现现代物流配送的智能化管理。

(1)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2)项目的价值在于利用空间信息技术,优化了企业的物流配送,降低了物流配送成本,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如:空间查询、行路优化等。在各种条件下(包括历史条件)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可以利用系统的GIS功能,方便地实现各种查询、统计结果的图文一体化,即空间信息、表格信息的一体化。

(3)该系统在基于GIS的基础上还结合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把产品的进、销、存统一起来,建立了自己完善的数据空间。

让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真正做到从物品进货到物流配送到最后物品销售统计的全过程。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做到智能化、信息化。

不足之处:该系统如果再添加上网络WEB功能将使得物流配送更加完善。

GIS技术在商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可视化地图、商业选址分析、趋势变化分析和各种管理、分析功能,把GIS技术和物流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用于选址分析方面,在配送路径的选择、监视(结合GPS技术)、控制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优势。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籍管理;Delphi;Oracle;数据库

一、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普及,利用计算机实现学生学籍管理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用计算机来作学生学籍管理比人工管理更能体现查询快捷、保密性好、安全性高、存储量大、寿命长、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更便于管理和操作。

二、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根据我们对学籍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需求分析,依据此系统符合规定的特点,考虑到界面的美观和直接,以及数据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我们对开发平台作了如下选择:

1.ORACLE8

Oracle8是一个面向Internet计算环境的数据库,它改变了信息管理和访问的方式。Oracle8将新的特性融入到了传统的Oracle服务器之中,从而成为一个面向Web信息管理的数据库。Oracle8支持Web高级应用所需要的多媒体数据,支持Web繁忙站点不断增长的负载需求。Oracle8是唯一一个拥有集成式Web信息管理工具的数据库。Oracle正在推动Java成为下一代应用的标准,它在各个层次,包括Oracle8服务器内的JavaVM,均支持Java。Oracle8将强大的新型功能引入到了联机事务处理(OLTP)和数据仓库应用之中。Oracle8还对Oracle数据服务器的几乎所有方面给予了增强,全面改进了质量、可用性、性能、可管理性、多媒体数据类型支持和复制功能。

2.Delphi7

Delphi是Inprise公司开发的一个优秀的可视化软件系统,是一个可视化的RAD(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使用了Microsoft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的许多先进特性和设计思想,采用了弹性可重复利用的完整的面向对象程序语言(Object-OrientedLanguage)、当今世界上最快的编辑器、最为领先的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人员可以很快设计出自己满意的界面,同时系统会自动产生程序原型。

四、系统物理设计

1.主界面

下图是学籍管理系统的主界面,最上面的菜单是系统的各个模块,菜单下面的大图表是此系统经常用到的一些功能,这样方便用户的使用,并且考虑到了色彩的搭配和图片的选择。

2.系统登录

为了此系统的安全性,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了登录窗口,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并且根据用户名选择权限,即用户能进行的工作。通过功能模块来限制功能,有一些模块是大家公用的,就是一些基本的查询,只能进行查询,没有修改和删除的权限,还有数据统计,另外又分为超级用户,学生证管理用户,学籍管理用户,奖学金管理用户。比如:要想进入学籍管理模块,用户名是aa,密码是bb,此用户只有权对学籍管理进行访问。而超级用户,它能对此系统的任何一个模块进行查询、修改、删除。当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给用户所拥有的权限,点击“确定”进入该系统。

3.学生信息导出

由于各地省教育厅自2002年开始备份学生数据,为在校生建立电子档案,最后报到国家教育部,了解毕业生的准确数据,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第一次进行电子注册时,最开始工作是所有学生的基本信息都是由手工录入的,由各学院根据字段要求负责自己学院的学生信息录入,然后由学生工作处的专人负责把数据统一。而所有的考生号更是根据学生录取时的新生名册由学生手工查询录入的,增加了难度和烦琐程度,而且容易出现错误。为了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将大部分工作简化成选择、确定,为数据查询提供准确数据,使得查询数据更为简单,减少手工操作过程的失误,减轻行政人员的工作负担。因此,作了这样一个学生信息导出,用户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数据字段进行选择,然后选择招生年、省份、标志(一般为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和录取科类。这项工作化复杂为简单,操作也比较方便,以后每年的新生数据将从此窗口导出进行编辑,然后上报省教育厅。

五、系统评估

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反复的调试,并让相关负责的老师参加了试用,得到了各位老师的认可,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开发指标:

很好地实现了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交互性;

为使用者提供了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操作起来使流程更简单;

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字: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军事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8-2pppp-0c

Survey of MIS and its Military Application

TANG Wei-feng, XU Wei

(Artillery Academy of PLA,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Concept, sort and characteristic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system are introduced firstly, through contrasting three of them, then the concept of MIS is given. The main content is that character, function and major constitution of MIS are analysed, its development is expatiatedfrom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application is surveyed. Furthermore, some questions on its application are displayed and discussed about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information;system;MIS;military application

1 引言

上个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反馈,提高了事务处理,信息集成的效率,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着重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功能,综述了其发展情况,并对其在军事领域里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其在技术上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2 信息、系统与信息系统

2.1 信息

“所谓信息,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消息。更确切地说,信息就是生活主体同外部客体之间的有关情况的消息。”[2]

“为了深刻理解信息的本质和含义,必须首先弄清楚数据的概念。”简单地说,数据就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性质、特征和变化进行记录的物理符号。这些物理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它们是未经加工的事实或一种描述。信息是经过某种方式加工或以更具意义的形式所呈现的数据。也就是说,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原始基础;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是数据的加工提炼。[3]

信息具有多种特性,这些特征包括共享性、准确性、时效性、可存储性、可传输性、有序性、可再生性、适应性等。[2]

2.2 系统

系统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语中,原意是指事物中共性部分和每一事物应该占据的位置,也就是部分组成整体。从中文字面来看,“系”指关系、联系;“统”指有机的统一;“系统”则是有机联系和统一。[2] “系统是一个为达到特定的功能或目标而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或实体的集合。系统将多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而其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4]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或部分构成的。它是具有确定的特性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个系统本身具有一个整体功能,而且几个系统还可联合成为一个更大的系统。任何系统的存在都要有3个必要条件:要素(元素、部分)、联系和功能。[3]系统,是指由各个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整体。[5]由此,不难看出,系统就是一个集合,集合内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

系统的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可以把系统分为5个基本要素,即输入、输出、处理、反馈和控制等。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2]

2.3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以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控制的人机系统。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产生新的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提供信息给需要信息的管理者和子系统。[4]简单地说,将数据输入系统进行加工处理,输出有用的信息,这个系统就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以是人工的或基于计算机的。[3]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信息系统可以被定义为:信息系统由一级相互关联的部件(或元素)组成,它要完成企业内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使用、维护等,支持企业的计划、管理、决策、协调和控制。[2]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和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传递和信息的提供。

3 管理信息系统

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的提出

上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了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50年代,西蒙提出了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概念。同一时代维纳发表了控制论和管理,他把管理过程当作一个控制过程。50年代计算机已用于会计工作,1958年盖尔写道“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这时数据处理一词已经出现[6]。由此不难看出,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概念起源是从管理理论和实践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管理信息系统最早出现在1970年,瓦尔特肯尼万(Walter T. Kennevan)给它作了如下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4]一直到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乐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才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即“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4]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管理学、系统论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将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及其他设备等信息技术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3]

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是指对企业、组织或个人的信息进行管理和运用的系统。并不一定要求有计算机的加入。狭义上定义,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数学、经济、管理等多种模型,以及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对信息进行收集、转换、分类、统计、加工、存储、传输、维护和使用,以支持企业或组织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5]

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可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分组成。如图2。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进行设计和建立的人-机系统,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统一和协调,使得系统中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共享性。具有集中统一的数据库的应用是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和判断能力来分析数据,进行预测和辅助决策,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又一显著特点,通过应用数学模型可以为管理人员进行最佳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7][8]。主要表现在:[3]

(1)面向管理的系统;

(2)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3)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4)使得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发生变革。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可以分为基本处理功能和决策管理功能。基本功能包括信息输入功能;信息传输功能、信息存储功能、信息加工功能、信息维护功能、信息检索功能、信息输出功能。决策管理功能包括计划功能、控制功能、预测功能、辅助决策功能。

3.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3]

包括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数据及其存储技术、通信系统、其他设备、人员组织和规章制度。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4.1 应用方面的发展

从上个世纪60年代,IBM公司开发出的第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雏形-“面向通信的产品和信息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Oriente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ntrol Systems, COPICS)”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种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被先后提出,如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其应用发展包括四个阶段:

一是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用于计算、统计、制表等业务处理;

二是管理信息系统阶段(20世纪60-80年代),用于综合统计,管理报表生成,大大提高了管理信息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三是决策支持系统(DSS)阶段(20世纪70-90年代),用于分析、优化、评价、预测,强调决策的支持作用和管理者与系统的交互性;

四是综合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信息的集成和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与决策水平,如人工智能(AI)的开发。

4.2 技术方面的发展

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且B/S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主机/终端模式由于硬件选择有限,过于封闭,系统伸缩性小,已被逐步淘汰;文件服务器模式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对于用户多、数据量大的情况就会产生网络瓶颈,特别是在互联网上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C/S模式是从上世纪80 年代逐渐成长起来的,发展到现在己经成熟。但其缺陷较明显,客户机的个数规模受到限制,应用程序的可变性差,维护困难,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随着Internet席卷全球,以WEB技术为核心的B/S模式正日益显现其先进的性能,能够完成原来只能由C/S程序完成的全部工作,以及一些原来根本无法实现的功能。

5 军事应用及展望

随着军队信息化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军队各领域的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体系关系,基本上由总部机关研发后配发部队使用,具有条块分割的特点,如:司令机关的军事实力统计系统、兵员管理信息系统;政治机关的政治实力统计系统、干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后勤部门的后勤实力统计系统、军队各项经费与资产管理系统,以及生活物资管理系统;装备部门的装备实力统计系统等等。[12][13][14]

由于我军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仍处在由简单的数据处理向信息知识处理的过渡时期,没有一种通用成熟的的软件,各层次、各类型的信息系统互不相联,集成性差,资源共享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队各部门所使用的软件存在三个“不一”,即版本不一、开发平台不一、开发标准不一,造成数据集成、信息共享困难。

二是辅助决策功能不强,不能给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有利、科学的参考。

三是缺乏一个覆盖面广,可靠性、安全性高的军用网络,使得基于网络的现代化管理软件,很难在一些部队推广使用。

根据我军的职能和目标,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一是能够通过部队“三期网”,实现各级用户远程访问信息管理系统。为此,该系统必须具有有效的数据表达能力,从而能灵活方便地满足对信息的各种需要。

二是提供对多种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的支持。此系统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扩展性及自我描述性,使信息管理的异构应用间的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三是实现对跨平台运行的支持。以前的管理系统,只能在某一个固定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下运行,给系统间的数据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四是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专业性、个性化显示的需要。

6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其受硬件及软件的发展局限较多,但随着部队对它的重视和发展,其技术必将愈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赵乃真.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闪四清.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石道元.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李艳杰.管理信息系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常新功,张来成,尹耀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

[6]符福恒.信息管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7]包海宾.部队军师级单位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05.

[8]王欣.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9]蔡霞.系统与软件安全浅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9(12).

[10]王珊.数据库管理系统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11]高麟.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论研究[J].系统工程,1999(3).

[12]费肖竣.美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13]赵炯编,译.美国国防部信息技术管理(ITM)战略计划[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14]孙义明.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15]高东应.部队训练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重庆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05.

[16]石永旗.车辆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5.

收稿日期:2008-03-27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无论在教学还是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总是将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相混淆,认为两者是同一概念,没有实质区别,可以替换使用;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优于会计电算化,但不知道优在何处,只是在朦胧中意识到会计信息化可能会替代会计电算化。笔者认为搞清楚两者的来龙去脉,对两者加以正确的区分,有利于教育教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定位甚至学术机构的确切命名。

1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由来与含义

1979年,计算机应会计工作在我国拉开了序幕,当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学术界并没有提出一个权威性的概念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2005年8月,由《会计之友》杂志社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会上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理念,与会专家就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用“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概括“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是人们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来的。

2 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2.1 信息技术环境的区别

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技术不是单纯的一种技术,而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感测技术等组群技术的简称。会计电算化阶段,人们谋求能够开发出解决会计领域的单项工作或整体核算工作的软件,从而帮助会计工作人员实现劳动力的解放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硬件方面则主要以单机环境或f/s(文件/服务器)架构为主,很少涉及网络通信技术和感测技术。会计信息化阶段,人们需要研究和开发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乃至决策支持等诸多子系统于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这个阶段的mis(管理信息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产品和概念的提出无不建立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

可见,电算化和信息化都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电算化较少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化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电算化几乎没有用到感测技术,信息化则会随着其发展越来越多的使用诸如条码感测、智能感测等感测技术。

2.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

会计电算化主要服务于财务部门的核算与管理,属于部门级应用;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除了服务于财务部门外,还要为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提供服务,属于企业级应用。

2.3 系统目标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人们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提出的差异概念。会计电算化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出发点,首先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改变手工会计的不规范现实,要求会计软件的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而会计信息化则更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这种增值效应依赖于网络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快速搜集、实时传递以及对不同层次数据的深加工。会计信息化的成效依赖于会计信息输出的多元化研究。

2.4信息输入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输入系统的是记账凭证,数据主要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同时可以预见,随着原始凭证标准化问题的解决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的日臻成熟,经过数字签名的原始凭证会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

2.5数据处理的区别

会计电算化主要通过批处理方式处理业已发生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业务部门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存储于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企业信息的内部用户可以通过对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2.6信息输出的区别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输出主要有显示、打印、磁盘等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内部需求除了上述方式以外,更多的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与共享,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企业内部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随着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深入研究以及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大型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rnet上公布其财务信息。

3 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3.1 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

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3.2 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3.3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

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改善服务手段,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加速社会保障管理科学化进程等几个面进行了论证分析,为进一步提升社保系统信息一体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信息化建设成为体系的重要保障和体现。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就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及管理技术等多学科的高技术为一体,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了联网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通过统一集中的有效管理,建立起来的信息资源全方位、全包容的综合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既是社保系统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服务手段,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决策水平,加速社会保障管理科学化进程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近几年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社保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紧密相连,大都经历了单机操作、服务器共享、社保系统信息联网和社保、医疗网络化建设四个阶段。通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目前社会保险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信息统计、查询的动态实时化管理,构建了社保中心与相关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通道和信息共享平台,大大推进了社保系统社会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所有参保职工都可持社会保障卡就医。社保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大大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各项管理更加规范化、流程化和透明化。

一、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对社保系统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实现“五险合一”后,信息化建设作为整个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的平台,是保证数据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是确保社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就目前来看,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信息化保障制度缺乏系统连续性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在硬件配置和相应的支持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已经具备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保障信息化建设在比较高的起点上,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还要不断的完善。应该建立一套从方案前期调研、方案制定和论证,以及后期维护的系统化管理制度,既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利益,也应考虑如何用最少的资金来满足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网络建设覆盖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几年社保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之所以发展比较快,主要得力于各地方局域网的基础建设,因此在地方内部实现各部门的联网比较容易。但是,在纵向上与省市及各业务经办部门联网,横向上应与银行、财政、邮局、医院和药店等相关部门联网,目前还不能实现资源交换与共享。这样无法实现社会保险各种前台业务的计算机网络规范化管理,例如目前异地经办业务就无法通过网络化管理来实现。

(三)业务流程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经历了近几年改革,保险政策的改变造成业务流程也随之变化,并引发工作重心的转移,使业务流程缺乏稳定性。造成职工无法及时掌握整个业务流程的规定,对信息流程的不明确,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四)资源数据库信息质,存在缺陷

实施“五险合一”管理后,实现了数据库资源的共享,数据由分散实现了大集中,使得整个信息化管理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由于近几年改革步伐加大,机构重组现象比较多,造成职工信息变化比较频繁,必然使某些数据不准确。分析认为信息不准确主要原因,一是建立数据库时原始数据提供不准确,二是数据库的维护跟不上,有些需及时更改的数据没有改,三是新老程序交替时出现数据错误。数据的错误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数据库的质量。

(五)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

威胁社保系统信息化网络安全因素有三个: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管理人员操作的失误或是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安全漏洞。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各种网络病毒的侵害,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这种攻击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三是网络软件的缺陷和漏洞,软件的缺陷和漏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各类攻击的首选目标。

(六)社会保障卡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卡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保卡信息不准确。数据库内信息不准确;制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表现在卡内芯片损坏、内面信息不一致、卡面照片与本人不一致、卡内帐户金错误等等。二是医院读卡经常出现读错或读不出的现象,这样持卡人必须上保险所再次读卡;而对于所持卡有错误的人员就更加麻烦了,必须上保险所登记等待更改,耽误了就医人员的使用。三是卡的保管不当,经常有丢失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就医还有可能被别人盗用。

二、提高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信息系统制度保障建设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保障社保系统高效、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制度保障方面,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完善: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使得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的原则,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有效提升;二是整个系统制定统一的软硬件核心设备标准,避免接口不一、信息不畅的现象;三是信息建设经费应实行专项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和论证工作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的作用;四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力度,造就一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五是完善建立信息化管理联动机制,即将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和业务经办形成互动机制,业务经办人员是直接面对参保人员,在熟练各种业务的基础上,及时捕捉新的管理服务要求,反馈给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改进要求。

(二)拓展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社保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网络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各地社保政策区域性差异的减小,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保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是充分发挥目前各地局域网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信息网建设,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无纸网络化办公;二是充分发挥社保信息网站的作用,充分发挥网页图、文、声并貌的优势,作为宣传保险制度政策的重要阵地,直接面向参保人员,向他们提供数据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相关服务,将大大提高社保系统的服务水平;三是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用于医院、药店等机构业务的监控,充分发挥社保系统监督稽查的职能,通过在线随机抽查和分类别抽查的方式,加大对各项基金的监管力度;四是应当适时地开展一些跨局域网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为将来社保信息联网的进一步扩大奠定技术基础。

(三)规范业务流程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在制定出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计算机系统才能对业务实行严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一要优化业务流程,对处理环节相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要规范办事程序,对各类业务的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秩序,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相互制约,不要因人而异,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更改办事程序;三要规定管理权限,对所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管理范围、操作权限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有明确权限,避免越权办事和推诱扯皮的现象;四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参保职工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服务于参保职工。

(五)网络安全管理面临的威胁

威胁社保系统信息化网络安全因素有三个:一是人为的无意失误,管理人员操作的失误或是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安全漏洞。二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各种网络病毒的侵害,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这种攻击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三是网络软件的缺陷和漏洞,软件的缺陷和漏洞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些漏洞和缺陷正是各类攻击的首选目标。

(六)社会保障卡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障卡的应用由于种种原因,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麻烦,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保卡信息不准确。数据库内信息不准确;制卡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表现在卡内芯片损坏、内面信息不一致、卡面照片与本人不一致、卡内帐户金错误等等。二是医院读卡经常出现读错或读不出的现象,这样持卡人必须上保险所再次读卡;而对于所持卡有错误的人员就更加麻烦了,必须上保险所登记等待更改,耽误了就医人员的使用。三是卡的保管不当,经常有丢失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就医还有可能被别人盗用。

二、提高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规范信息系统制度保障建设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保障社保系统高效、平稳、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制度保障方面,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完善:

一是结合实际情况,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规划目标,使得信息化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设计的原则,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有效提升;二是整个系统制定统一的软硬件核心设备标准,避免接口不一、信息不畅的现象;三是信息建设经费应实行专项管理,完善相应的评价和论证工作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有限的资金的作用;四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加大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力度,造就一支信息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五是完善建立信息化管理联动机制,即将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和业务经办形成互动机制,业务经办人员是直接面对参保人员,在熟练各种业务的基础上,及时捕捉新的管理服务要求,反馈给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部门提出改进要求。

(二)拓展信息网络化建设

信息网络化建设是社保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发展趋势,网络化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信息化的水平。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以及各地社保政策区域性差异的减小,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保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一是充分发挥目前各地局域网的优势,进一步完善目前的信息网建设,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无纸网络化办公;二是充分发挥社保信息网站的作用,充分发挥网页图、文、声并貌的优势,作为宣传保险制度政策的重要阵地,直接面向参保人员,向他们提供数据查询、政策咨询、办事指南等相关服务,将大大提高社保系统的服务水平;三是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用于医院、药店等机构业务的监控,充分发挥社保系统监督稽查的职能,通过在线随机抽查和分类别抽查的方式,加大对各项基金的监管力度;四是应当适时地开展一些跨局域网业务的可行性研究,为将来社保信息联网的进一步扩大奠定技术基础。

(三)规范业务流程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对各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在制定出规范的业务管理流程的基础上,计算机系统才能对业务实行严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

一要优化业务流程,对处理环节相一致的业务进行合并,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要规范办事程序,对各类业务的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秩序,各个环节紧紧相扣,相互制约,不要因人而异,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更改办事程序;三要规定管理权限,对所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业务管理范围、操作权限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要有明确权限,避免越权办事和推诱扯皮的现象;四要充分考虑政策的延续性,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参保职工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系统的工作流程,更好地服务于参保职工。

(四)建设高质f的资源信息库

针对目前数据库部分数据不准确的现象,应该全面开展一次彻底的数据库质量整治,充分组织动员所有参保职工及单位,对业务库信息进行彻底清理,校正错乱信息、补充欠缺项目;其次,加强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数据标准的统一是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前提,只有基础数据和交换数据统一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来,才能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跨地区的信息交换,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升级联网。三是树立数据安全第一的意识,从制度上和系统上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建议建立一套数据安全应急保障对策方案,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五)规范社会保障卡的管理

社会保障卡包括所有要用卡来管理的社会保险业务和劳动业务,必须做到统一技术标准。目前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一些业务操作细则和流程还在不断变化。从使用情况看,社会保障卡应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相应的保障制度是否健全,参保人员是否清楚掌握ic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参保职工都了解社保卡的重要性,予以妥善保管。其次,加强相应配套制度的完善,例如卡的挂失、加密、锁定和更换管理,为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分支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从国内外的现实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优势日益凸现,以CIO为目标的该专业人才有其特有的专业优势,将比单纯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更适合于从事信息管理工作。纵观各高校关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知,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在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充分的实践锻炼,以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特有的专业手段和专业工具,成为企业管理与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之间沟通的桥梁。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更能符合社会时展的潮流,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于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信管专业来说,目前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以中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为主,即毕业生在信息管理、网络应用与信息系统建设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业基础扎实,同时也具备较全面的经营管理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够在各种企业中起到业务骨干作用。在条件成熟之后,学院应该考虑着手培养能够从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以培植企业战略竞争优势为出发点对信息系统(信息技术)进行战略规划和建设的高级人才。

1 管理学院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院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后,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信息管理本身是一个涉及信息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边缘学科,包括信息内容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人员管理等诸多内容,跨越技术、经济、人文三个层面,如此一个内容庞杂的本科专业,其具体的教育实施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跟市场需要和专业背景之间尚存在差距,课程设置上的针对性也较差。培养目标是靠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设计作为支撑点的。

通过以前对学生的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

1.1 课程繁杂,有“拼盘”之嫌,且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为了兼顾教育部关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采用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课程设置,但这些课程并没有被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而是多门不同专业课程的简单堆砌,课程之间的知识缺少融合性。目前我校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有一些不合理之处,部分课程交叉重复,如市场信息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有重复,有的课程偏向于理论性太强,如信息组织。还有部分课程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开设,比如与ERP相关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培养的能力正是企业所看重和急需的。

1.2 教学实验薄弱,社会实践不足

对于信管专业来说,实验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些以工科为主的学校,学科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对文科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投入不足。实验教学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学时较少,一些必要的教学软件配备不足,无法正常的完成实验项目,达不到应有的实验教学效果和目的,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够。此外,学生只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缺少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实践能力非常欠缺。

1.3 学生就业困难

信管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普遍感觉自己竞争力不强,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其结果表现为毕业的时候就业困难,就业率偏低。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认为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仅仅是表象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我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于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专业培养缺乏特色,毕业生就业缺乏竞争力。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平平,无突出之处。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太过逊色,和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毕业生相比,在专业水平上也是望尘莫及,由此导致企业对信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的怀疑和不信任。当然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信息化还未真正为中小企业所实践,大部分中小企业即便是有此意,也无此能力,这就造成了信管专业人才供大于求,而导致就业困难。

针对我校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时,不仅要考虑信管专业本身的问题,更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人才的特殊需要。我们要加强信管专业本身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特殊技能――一技之长,以期增加其再就业时的竞争力。

管理学院信管专业的教师们,近两年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研究,以开放的理念与眼光,面向未来、面向市场更新培养模式设计,在培养模式上引入了分支培养模式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付诸实施,将会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在本科生学习阶段又具有一方面专长的学生。

2 分支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信管专业人才分支培养模式指在信管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在专业中划专业或方向,在资深教授专家的规划引导下,由学生依个人兴趣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深入学习实践,最后形成专业内分组培养的模式,故称分支培养模式[2]。分支培养模式在我校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师资力量雄厚,知识结构合理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专业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是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汇集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多专业方向的不同人才,适应多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信管专业的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方向相对较多,为实施分支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2 宽广的社会实践资源

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同洛阳市内外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固定的业务实习基地,如洛阳市内的中信重机集团、河柴集团、洛轴集团、中国一拖集团公司、洛玻集团、洛耐集团等,洛阳市外的河南天鹰集团公司、河南天宏集团公司、平顶山兴鹰公司、河南天使集团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业务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 分支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设想

不少院校和科研机构曾针对企事业用人单位进行过信管专业学生需求调查,得到很多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如: 要加强实践,多了解企业,走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道路;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自己的“杀手锏”等等。由此可见,分支模式不仅适应了专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而且迎合了社会需要,同时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3.1 分支培养的方向的设置

按照不同的偏重点,可以划分为计算机技术类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类。在计算机技术大类下,可以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技术、编程(C++、java等)、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分支方向;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大类下,可以划分为ERP、SCM、CRM等分支学习方向。

也可以按相关的标准划分,设置分支方向。如按技术标准(划分为系统分析设计、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网络及通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分支),或按功能职能标准(划分为财务信息系统类、人事信息系统类、生产制造信息系统类、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类、电子政务类、小型信息技术应用类等分支),或按项目进度层次标准(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维护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等分支),或按其他标准进行划分。

分支培养方向的划分与设置,取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可以根据学院信管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分支培养的方向,对信管专业的学生实施分支培养。

3.2 分支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需求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教师要同时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全面掌握企业实践案例,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指导好学生。可通过校企联合方式,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与企业接触,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教师一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同时具有良好的实践经验,以此来带动各分支培养方向学生的相应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3.3 分支培养的课程设置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要调整目前的课程体系,删减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较强的课程,增加实验和实践性环节的学时,开设与ERP相关的课程,购买安装一些必要的管理软件用于教学。

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通过设计多个方向的选修课来实现分支培养模式。在大三、大四阶段将课程进行分类,由有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主攻方向,进行深入学习,精通该领域的主干课程。购买安装一些学习必要的软件,帮助学生对相关课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ERP软件或是SCM软件,使学生对企业的生产运作有一个整体的和立体的概念;在学习《系统工程》时,可以借助相应的系统仿真等软件,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科研项目方面,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完成项目或者撰写论文,让学生有机会参与项目运行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在实践环节设置方面,从课程角度多增加实验课时,以及与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

3.4 分支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实践和社会实践

分支培养并不是要把现有的课程体系打乱,而是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生有选择的重点学习某些课程,并在课外对这些课程进行拓展学习,在这些方面形成自己的专长。

分支培养阶段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理论授课到项目实践,分组培养、协同交流。在实践上可进行分支协作组队,引入“项目小组”,依托老师的具体的科研项目让小组成员参与锻炼、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分支培养的时间可设定为一年或两年,以大三和大四两学年为宜。

在社会实践方面,采用校企联合,给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企业、接触社会的机会。信管专业的学生要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可以定期请企业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和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作报告,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和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使自己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环境[4]。

4 总结

分支培养模式作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可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中尝试实施。它不仅适应了专业自身的建设,也迎合了社会的需求,我们期待在河南科技大学逐步推广实施,希望通过改革后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能够展现其专业特色,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峰,江雨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09(4):30-33..

[2]徐建国,逄锦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建设研究[J].现代情报,2007(10):74-77.

[3]张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0(11):1198.

[4]赵苑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6):65-66.

作者简介:韩红(1969-),女,河南项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经过sars等一系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都把应急信息系统或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例如,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就是在以往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把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作为一个主要建设目标;卫生部应急指挥中心向社会公开招标,征集建设方案,等等。在政府推动下,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峰期。

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受到全社会范围的重视,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系统建设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多个相关项目如何统筹?怎样处理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处理系统的关系?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边界应该如何划分?等等。对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就难以收到应有的社会效益,甚至象以前办公自动化和门户网站一样,变为一场“运动”。

本文试图对应急信息系统给出一个目标,描述“理想”情况下的系统模型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给出对整个应急信息系统规划的看法。

二、应急信息系统的目标和功能需求分析

应急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配合危机管理的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大面积的、跨专业和部门的信息资源、处理资源和通讯资源的实时调度,使应急指挥过程更加科学化和可视化。

这里用到了一个超越“应急”的概念——危机管理,我们把支持危机管理作为应急信息系统的目标。这是因为,要最大限度减少各种突发或紧急事件带来的损失,不仅仅要求我们在事件发生后做出迅速、准确的应对和处理,还要求我们在事件前期进行预警和辨识、在后期进行常态恢复。“危机管理”的三阶段理论更能指导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全面、全程的支持。

显然,这一目标,不是一个单纯的信息系统可以达到的。它要依赖基础性的网络和多个专业化的应用系统,要依赖多种技术的支持。但是,越是复杂,我们就越应该分析清楚,那些是核心、哪些是基础、哪些是锦上添花;哪些应该先建,哪些可以后建。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利于复杂系统的建设和统一的规划。

我们用如下的三层逻辑模型表示应急信息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的关系。

……

应急信息系统

信息处

理系统

通讯调

度系统

信息

采集

信息

调度

资源

调度

信息

表现

基本网络和通讯系统

辅助

决策

应用支持层

集成应用层

基础设施层

gis

应急信息系统的三层逻辑模型

各层的关系如下:最高层即是应急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它是一种集成式应用;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各种相对成熟的技术系统(如gis和call center系统)是构建应急信息系统的支撑性应用,我们称之为应用支撑层;而基本网络和通信系统是以上所有应用的基础。相邻层次之间有着双向的信息供求关系。

我们从对信息的处理角度来分解应急信息系统的功能目标。

任何类型和目的的应急指挥系统,都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1、信息汇聚:从应急事件现场或监测网络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将被传输到信息汇聚点(应急指挥中心)。这些信息可能是直接事件现场的视音频信息,也可能是来自传感设备、监控设备的信息或信号,还可能是来自相关的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的数字化信息。

2、信息表现:应急信息系统应该有直观而准确的信息表现形式,为指挥员进行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提供最大的帮助。gis是一项广泛使用的技术,可以将危机管理所涉及的信息(如危机态势、应急指挥相关资源分布、应急方案等)在基础的空间地理图形上形象地表现出来,便于指挥和决策人员直观地进行形式判断、形成决策或进行资源调度;各种信息还可能要借助一定的显示设备和显示控制系统表现出来。

3、信息调度:所有信息在汇聚点被组合和集中呈现,供指挥中心的指挥决策人员作为决策和调度依据;有时还要将信息分发下级指挥中心(或分中心)的不同的专业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或从这些系统收集处理结果。

4、通讯和物资资源调度:应急指挥最终都表现为通过一定的通讯手段,完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调度。例如警力的调度、救灾物资和设施调度、对事件现场的疏导和部署,等等。

5、辅助分析决策:在应急指挥过程中,提供一些逻辑分析模型、统计模型或预案,以及案例库中的参考案例,帮助指挥员进行理性决策;同时,应急信息系统还应记录下整个指挥调度的过程,形成完整案例,丰富案例库,为实现知识化、智能化的危机管理作积累。

以上是一个较为抽象的逻辑功能模型,它有助于我们把握应急信息系统的核心建设目标,合理运用各种技术和各种“物理的”系统。

三、应急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周边关系

1、技术型应用系统与应急信息系统的关系

在应急信息系统建设领域的最大误区,在于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缺失——从需求的陈述(实质上是一种需求定义)直接跳到技术方案,甚至成为技术方案或产品的简单堆砌。以技术方案代替功能需求,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普遍现象。

例如,我们经常能在招标书或所谓规划中看到这样的做法:即直接把“数字录音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作为“需求”本身的内容,对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和产品型号进行招标,甚至还有的招标书把“数据库系统”也作为应急信息系统需求的一部份提出来。这里面缺少了对应急信息系统的实质内容和目标的把握,缺少了一个理性的论证和分析过程。这样的“需求”拿出来招标,多半会造成建设的混乱和失控。

并不是说以上的技术系统不能作为应急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相反,逻辑的功能最终都会落实为一系列“物理”的技术子系统。但是我们在进行技术子系统的划分和分包之前,有必要对有机信息系统的“原始”功能需求作一定义和陈述,为技术方案的展开提供理性的约束,而不会被技术牵着鼻子走。

例如,gi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成熟的技术,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系统。独立运行的gis甚至可能成为整个应急信息系统中最主要的操作平台。这也是一些项目直接把gis作为一种“默认”的“需求”的原因。但是,应急信息系统是否要采纳gis,还要看具体的应用领域是否具备了应用gis的数据条件和环境。而且,即使有必要和有条件使用gis,也要从整个应急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分析,提出技术应用需求:

第一, 要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gis的双向联动。gis虽然可以独立运行,但在应急信息系统环境下,应该可以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gis的多种联动方式——包括双向的相互驱动和基于数据共享的独立操作,等等; 第二, 要实现应急信息系统与gis的底层整合。gis系统与应急信息系统应共同遵循一定的数据标准,产生和传递一致的数据;底层应实现数据库共享或公用。

第三, gis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整合。gis的基础数据来自测绘部门,而应急指挥所需的“活”的应用数据往往来自其他业务部门,如建设、交通、气象、卫生,等等。为让信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而“一劳永逸”地导入数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活”的地理数据,建立与数据源进行同步更新的完整机制,贯彻专用属性数据“谁使用、谁负责”和合理共享的原则,避免产生新的信息孤岛。

以上是应急信息系统中对gis的需求分析应该考虑的内容。只有对这些问题都分析清楚了,才可能对应急信息系统中gis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术方案和造价作一正确判断。而这种全局的、客观的、中立的分析,恐怕要在请gis厂商提供技术方案之前完成。

在应急信息系统领域,类似的成熟技术系统还有call center、知识管理系统、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对这些相对成熟、“自成一体”的技术应用系统,都要作类似的分析,才能保证最后的应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体现建设初衷的系统,而不是一组不分主次、繁复、独立的技术系统。

忽视需求分析或缺乏正确的需求分析方法,是存在于信息化建设的通病。对于应急信息系统建设而言,这种只有方案,没有需求分析的现象尤其有害。因为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几乎成了一种潮流,而且它同时承载着政府危机管理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双重重任。缺乏对需求的分析和规划,会使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失去理性,导致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的精神背道而驰。

2、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与应急信息系统的关系

我们对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认识往往是始于“混沌”的。尤其是当因为信息系统缺位造成重大损失的时候,更是希望通过一个项目、甚至一个系统的建设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应急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危机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离开了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应急信息系统对科学决策的支持就会落空。另一方面,应急信息系统往往是跨管理部门、跨专业领域的系统,涉及多个专业系统。处理这种兼具“宽度”和“深度”的复杂需求的合理做法,是把项目进行分解,把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与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合理划分。

一般来说,专业化信息系统负责专业化的信息监测和预警、信息处理;应急信息系统则负责信息的汇聚、分析,以及对会商、决策和资源调度的支持;二种系统之间通过共同认可的标准来实现信息传递和工作协同。应急信息系统从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中收集预警监测的结果;应急信息系统则向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提交信息加工请求并收集信息处理结果。

检验是否较好划分了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和应急信息系统界限的直接办法,是看二者之间是否有足够的独立性。一个好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是这样的情形:应急信息系统本身不一定很“专业”,但它能与很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高效地协同工作。应急信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对跨专业的、公用资源的调度能力;专业的判断和业务流程应该留给专业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这点上来说,应急信息系统其实需要有一定的“通用性”。通用性越好,它动态“接入”不同专业信息系统的能力就越强,整个大系统的“应急”能力也就越好。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针对sars的预防和控制建设了一个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如果它不能百分之八十、九十,甚至更高比例地应用到其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上,那么它的规划和需求定义就是失败的。相反,如果我们在进行需求分析的时候,能把专业化事件处理的差异性需求尽可能地体现在“应用支持层”的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中,那么无论是作为通用应急指挥平台的公共卫生应急信息系统,还是专业化的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科研信息系统,等等,都能沿着相对稳固的需求轨迹发展。

四、应急信息系统的规划与标准化

现在我们跳出单个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来看看多个系统——或者说整个城市级别的应急信息系统——的需求,或者说一种规划。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我们如果采用一个相对通用的“应急信息系统”和一系列专业化信息处理系统,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面向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系统“两层”构架。也即从理论上说,可以构建城市级别的唯一的、集中的、公用的应急信息系统平台。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两个因素制约这种“两层架构”模式。一是系统的规模和负载问题;二是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根据系统论的原理和系统工程实践经验,每个系统下辖的子系统个数是有限的,超出这一限度,不仅系统的业务负载和复杂度会难以承受,为保障系统运行可靠性所付出的代价也会十分巨大。我们通常采用系统分级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应急信息系统建设中,就是通过建立一些区域的或“领域”分中心来分担“总中心”的负载和复杂性。

但是,采用分中心的“三层”构架,应该满足两个先决条件。否则,就有可能使整个城市的应急信息系统更加混乱和难于管理,操作起来无所适从,甚至变成一盘散沙,为信息资源综合增加新的负担。

第一个条件,还是比较、分析和论证。在具体的城市危机管理环境中采用三层构架,一定要有与两层构架的对比分析。三层系统的优势在于其上的业务操作流程通常可以更好吻合现有管理体制;劣势是分级处理带来了额外的信息分配和汇总的效率开销,甚至为一些导致低效的“门槛”创造了条件。我们对架构进行分析的结果,应该不仅仅是一个构架的模式,而且有具体的构架实施方案,包括对弱点的分析,以及弥补的方法,作为系统后续建设的前提条件。这是应该在决定建分中心之前完成的。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对于城市应急信息系统的构架模式选择,盲目模仿或是“拍脑袋”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构架的选择往往不是对流程科学性、系统运行效率、系统建设周期和投入、系统的可操作性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的结果,而是避开业务整合的深层困难、对现有管理体制过分迁就和妥协的结果。这对于整个城市的危机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个条件,无论是二层还是三层构架,都离不开标准化基础。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应该在应急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层面,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层面来进行。在某个具体应用系统中谈统一标准的意义是十分有限的。即使每个系统都实现了“内部”的统一标准,也可能导致多个系统之间无法沟通。

对于标准化的认识,也是信息化建设中误区多多的一个领域。如把统一数据规划甚至统一数据库设计等同为数据标准化,把标准化局限于管理标准化而无视应用标准化,把应急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局限于应急事件的分级,等等。应用标准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弱点和紧迫点,也是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能在国家层面整合专业化研究资源,组织面向应急指挥和危机管理的统一的标准化研究,则能有效促进整个国家的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反之,如果我们不抓住应急信息系统这一建设背景,则不仅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不能进入有序状态,标准化建设本身也将摆脱不了滞后于信息系统建设的状况。(参考《把标准做“实”》)。

参考文献:

1. 《把标准做“实”》 黄以宽,《信息化建设》2005-1,2

2. 《浅论应急指挥系统的基础性研究》,黄以宽,第一届中国政府电子政务论坛交流论文,2004-10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9篇

一定意义上来说,管理科学是管理信息优化运动的一个重要过程。管理信息对管理科学化有重要的作用,任何形式的管理不能没有信息。最简单的管理也不能离开信息,科学化管理更需要及时取得应用信息。管理科学化必须高度重视各类信息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没有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管理人员便不能确定目标,作出决策,编制计划,组织实施,也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所以,信息是管理的载体,信息是实现管理职能的依据和手段,在不断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企业一定要积极的健全自适应信息体系,以便有效及时准确传递和使用信息,这是企业得以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一步,否则,离开信息,一切无从谈起。信息“横断”问题出现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要达到企业管理科学化目标,企业(组织)必须要积极的建立健全具有创造性的自适应信息体系,管理信息体系其本质其实是一个把经济信息作为主体部分的信息体系。经济信息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方式方法来得到有用信息,但是没有哪一个企业发展最急需的经济信息是可以脱离会计职能而获得的。美国的会计学会(AAA)1966年发表了一本会计学著作《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在书中对会计做了如下定义:“会计是能够帮助使用信息的人员做出有根据性的判断及决策,从而去计量、辨认和进一步进行经济信息传递的一个程序”。该定义强调“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当前,会计还通过其他方式对社会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经济管理,而管理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20世界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二战后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有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迅速的投入到生产应用当中,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商品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企业面临着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新的环境变化要求企业尽快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要求企业管理积极的适应现代化发展,为此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有了新的基本要求。基于管理当局这一需要,管理会计逐渐同传统会计相分离,并形成了与财务会计相独立的领域。1950年,英国赴美考察企业会计管理任务结束,在同年11月,进行了《管理会计》相关内容报告,报告指出“:管理会计是通过对管理者提供控制日常经济行为以及制定发展政策的途径来提供相关会计信息的”。我国的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指出:管理会计可以把会计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并通过这一途径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关管理信息内容的会计,它是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科学化要求企业积极的建立健全自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的主要内容是经济信息,而会计是主要用来提供财务信息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对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起着重要的信息职能。而更为重要的是:管理会计对管理提供直接服务,有机的结合了会计和现代化的管理要求。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体系的一个分支,同样,它的本质也是一个信息系统。从系统论角度看,管理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共同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行文至此,我们看出:管理和会计之间存在着无法割舍的“血缘”之亲,而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就是“近亲血缘。

二、我国的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

管理会计从20世纪70年代从西方引入我国,引起了会计理论教育界、相关的主管部门及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1984年,李天民教授完成并出版了《管理会计学参考资料》这一著作,著作将山西机器厂、我国的第四砂轮厂以及南京的第二机床厂这些企业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收录其中,迄今出版的有关管理会计的著作及教材己成百上千。现在,在我国许多权威的会计刊物上,常常能够看到很多关于我国某些企业通过实施管理会计取得良好成果的经验介绍及极具典型的事例。自1981年到2002年止,在权威的会计刊物《会计研究》这本杂志中,已经发表了与管理会计有关的论文共计395篇。80年代初,随着西方管理会计的引入,在政府的引导下,会计界进一步总结了我国传统的班组经济核算,以及资金、银行内部制度等等极具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责任会计相关理论。尽管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一个残酷现实摆在我们面前:进入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我国的管理会计发展遇到瓶颈,具体问题如下:

1.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缺少统一的理论体系及标准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体系当中分离出来的用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想方设法提高效益的一个会计分支,其主要内容是管理控制和成本会计两个方面。管理会计也叫“内部报告会计”,其主要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最大化。西方的会计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有如下的解释:他们认为管理会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途径,综合分析、整理加工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控制,制定合理的计划,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者做出许多重大决策。然而,在我国,引入管理会计这一理念的时间相对较晚,我国对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的研究力度小,很多时候只是通过翻译国外理论著作、直接搬抄,加之翻译时受翻译者个人主观意念影响以及翻译水平影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存在许多的分歧,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理论系统。此外,引入管理会计之后,我国的会计务实界对这一理念的重视不足,最终导致了管理会计研究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对其进行具有我国特色的完善及创新。我国的会计理论缺乏完善的统一系统,这就使得企业在实际采用管理会计进行企业管理时,没有正确规范的有利引导,缺乏统一的规范,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时盲目而不自知,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十分的混乱。就我国某上市地产企业GYB来说,尽管在企业内部设置了管控主管和成本会计主管这两个职务,但是因财务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不同,他们的职权长时间被架空,这就出现了成本会计无法与上级对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使企业内部管理极为混乱,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在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务脱节问题极为严重

当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创新发展进程中,存在着普遍且极为严重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不吻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理论仍旧是保持理性经济状态作为前提的传统认识,并未真正的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然而实际的经济状态并不能保持理性,因此就会出现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彼此相分离的现象。这也正是管理会计进一步发展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现在稍显复杂的数学模型无法满足实际缺乏资料的会计管理操作。就GYB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管理层有很多高学历的专业会计从业人员,然而得到的有关现场成本资料和管控的资料繁冗复杂,又缺少最关键的数据分析资料,因此这些高级专业会计人员很难着手处理那些实际企业问题。

3.基层财务会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的相应创新发展意识

在我国,会计从业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会计行业发展而来的,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甚至不清楚还有管理会计。直接表现为基层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没有对管理会计的体系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实务会计业认同度极低,所以,实施管理会计总是缺乏实务会计业的有力支持,实际操作困难重重,无法取得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广大企业中很难被推广应用,这直接导致了各大高校在进行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时,一味的注重培训较为现实的专业技巧,而并不给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教育,所以基层广大的财务会计从业人员很难学习到管理会计线性规划和非线性回归、及投入和产出模型等许多极为有用的专业知识。尽管这些专业知识在企业的实务工作中应用机会极为少见,但是恰当的应用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资源,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的有效管理,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三、创新发展企业管理会计理论的策略

1.以实务推进现代管理会计的创新与发展

管理会计注重集中化、差异化和进行成本控制三大效益差,因此,企业务实就对企业的管理者提出了要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促进管理会计取得创新发展的要求。要求企业在寻求长远发展和注重短期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在企业整体利益和某一项目利益之间做出取舍决定,这实际上也可以极大的推进管理会计取得创新发展。过去传统的会计核心是进行核算和监督,因此并不能给企业提供制定战略发展计划的有利资源。此外按照最新的上市企业年报我们能够得出,上市企业的成本信息已经在年报中进行了披露,所以,企业可以很好的参考竞争对手的成本来发展自身,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变革,同时,还有一个在务实中创新发展管理会计的方法,也就是寻求方法尽量的减少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相脱节的现象。可以通过创新管理会计评价体系来实现,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和监督记录整个会计工作过程,进一步使企业可以从本质上将管理会计决策标准提升到实现企业最大价值这一高度,在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中,企业的价值对评价整个企业的综合效益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并且囊括了成本、现金和利润等等内容。因此,会计实务界是促进管理会计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2.加快科学、合理管理会计体系及运行标准的建设

我国的管理会计基本上是将国外的理论直接搬过来应用,忽略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等等方面,直接将国外的管理会计引入应用,与我国的实际相脱节,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不但不利于企业发展,也极大的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因此,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基本情况,按照我国的发展要求,对国外的管理会计实践成功的事例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总结经验,最终建立起适合我国企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掘其内在规律,完善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并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坚决执行,将其落到实处。

3.提高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要想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率,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一定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业人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强化对管理会计的意识。企业要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化管理会计团队,服务于企业管理过程。要想使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得以提高,可以通过下面两个方式进行,其一是强化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加入战略会计和平衡计分卡来拓展管理会计的知识内涵,在进行专业教育时,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研究,有效的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管理会计专业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积极的鼓励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不断的学习掌握新知识,完善自身管理会计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时提供更多的有利信息,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技术接受模型;用户接受行为;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5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0-0140-05

Factors Influencing Users' Acceptance Behavior of Graduat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ystem

ZHANG Mei, ZHAO Ying, XIE Cai-yu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which could describ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behavior of user acceptance, by integrat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ory, afte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t shows the important factors; it's a new idea to take improving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ystem. This survey w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IS from taking the technology as the center to User-Centered, it will be benefit for providing satisfied, humanized employment system for users.

Key words: graduate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AM; user acceptance behavior; SEM

1 引言

就业信息系统是高校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学校系统之一,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不论用户愿不愿意,面临就业的需求都将驱使用户必须使用该系统。在这种不得不用的情况下,研究影响用户有效使用系统的因素,对改善系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使系统更加人性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就是利用系统的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学生用户对系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是评判系统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在CNKI中对篇名或者关键词中包含“就业信息系统”或“就业系统”的论文进行检索,得到74篇相关研究论文,但还未有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将用户技术接受的理论应用于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建设质量的研究。

而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一些学者开始强调信息系统建设要结合用户在网络时代的角色变化,以用户为中心主动研究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并适应当前新技术的发展,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提供有针对性的用户信息服务[1]。因此,本文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以TAM模型和用户满意理论为基础,结合就业信息系统实际情况,从用户感知角度构建影响用户使用就业信息系统因素模型,通过检验分析来找到改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质量的新途径,为就业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就业管理的效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信息服务。

2 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概况

2.1 与一般商业系统的不同

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是以求职招聘、政策宣传、就业指导、创业培训为主题,以帮学生就业,助企业选才为宗旨,以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信息平台。面临就业,毕业生用户都要依靠学校的就业信息系统来获取招聘信息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由于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是依托于高校为广大毕业生免费提供服务的,不具有盈利性,因此,在系统的建设方面就缺乏商业系统的人性化。

2.2 就业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作为毕业生与企业用户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就业中介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校都建有就业信息系统,但是普遍存在着资料源不充实、就业指导没有个性化、功能不健全、站点管理维护、内容不完善等问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模板或者规范[2,3]。

针对以上问题,许多学者在开发技术、功能设计等方面都做了改进研究,比如:王宇航等根据高校就业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了基于J2EE架构下的数字校园就业信息系统[4];徐江红以学院就业工作流程和就业信息的管理工作现状为基础,设计出基于Web的职业院校就业信息系统[5];张秋良从系统论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自我属性子系统中各要素的关系,提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改革路径的若干建议[6]。但是他们都忽略了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应该以用户为中心,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关注,就业信息系统势必不能很好地被用户所接受。

3 技术接受模型与用户满意理论研究

3.1 技术接受模型

1989年Davis提出的技术采纳模型(TAM)[7,8]旨在解释和预测使用者使用信息系统一段时间后接受系统的情况,该模型认为影响系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有用性感知(Perceived Usefulness, U)和易用性感知(Perceived ease of use, EOU),揭示了用户接受的一组通用影响因素。目前,大多数实证研究表明TAM模型理论是可靠的,因此,尝试应用于高校环境下的就业信息系统,从用户感知角度有效解释和预测用户使用系统的影响因素。

3.2 用户满意理论

随着用户满意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发展[9],2003年Delone和Mclean提出改进的D&M信息系统模型,将用户满意度作为衡量信息系统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主张针对信息系统本身特征,即通过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测量来评价用户满意和用户的行为意向。

由于TAM模型的行为信念(有用性和易用性)是用户对研究对象一个总体的感觉,缺少明确的外部变量,不能具体地测量影响用户接受的因素,也就不能对系统有较好的改进指导作用。因此,Wixom和Todd(2005)将用户满意研究与技术接受理论结合起来,构建了用户满意与技术接受整合模型[10], 该模型将用户满意理论中的系统本身特征(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作为技术接受模型的外部影响因素,弥补了TAM模型缺乏明确外部变量的缺点。

4 就业信息系统用户接受行为模型

对于影响信息系统质量因素的研究,王延清和乔志刚等结合ISO9000质量标准与信息系统相关理论,认为信息系统质量特征的内容包括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11];王欣和陈建华从系统组成要素对影响信息系统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人、数据、软件、硬件、过程和服务质量[12];韩忠东和李平等针对成本、进度和人力资源等影响因素对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阶段的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13]。根据陈瑶、邵培基对信息系统采纳后使用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影响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意向的因素频率最高的是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14],在TAM模型中加入满意度作为影响使用意向的变量。

因此,本文针对就业信息系统资料源不充实、功能不健全和交互性差等不足,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用户满意理论,以测量“用户满意”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影响用户“系统使用”的外部因素,构建旨在预测和检验影响用户使用就业信息系统因素的模型,如图1所示。

用户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的体验过程,会对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即满意度。本研究假设个体的满意度由用户对系统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决定。影响用户感知的外部因素由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和系统质量三个维度组成,这三个维度结合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实际情况分解成一级指标,旨在全面地考察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的主要因素。

(1)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

系统的产物信息和系统本身是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是测量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指标。就业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信息,对用户而言,根据James Melzer提出的蜂窝模型的补充图,系统提供的信息让用户感知是有用的、符合需求的、可信的,那么这个信息就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和期望[15]。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对系统有用性的感知。

系统质量是就业信息系统本身的展现形式,设计良好的系统应该是界面简单,易于使用,有效率和易反应的。由于就业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功能不完善的缺点,因此主要从系统功能性和界面设计来测量。功能设计是指信息系统所能提供和满足个体用户需求的功能,适当的功能设计能增加用户的易用性认知,多余的功能会造成系统冗余,降低用户的易用性认知;友好的界面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服务质量是对就业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的评价。随着信息时代用户角色的变化,用户对系统的需求不仅是可以咨询问题、获取信息,用户还希望在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形式获得信息;增强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体现系统的服务质量。1998年,美国Loyola大学的Elliot King也提出了用户之间的交互可以使信息有效反馈。

因此,将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影响用户感知系统有用性、易用性的外部因素。

H1(假设1):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信息质量对用户感知该系统的有用性成正向显著影响。

H2(假设2):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对用户感知该系统的易用性成正向显著影响。

H3(假设3):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对用户感知该系统的有用性成正向显著影响。

(2)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

有用性感知是指用户相信使用特定系统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程度。当用户认为系统有用性越高,对该系统的满意度就越高,使用意向越趋于正向。易用性感知是指用户使用该系统容易的程度。当用户感受到系统越容易操作使用,就会认为系统越有用,满意度也越高。

H4(假设4):感知的有用性对使用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H5(假设5):感知的有用性对使用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行为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

H6(假设6):感知的易用性对感知的有用性有正向显著影响。

H7(假设7):感知的易用性对使用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3)满意度

用户满意是指用户对其需求已被满足程度的感受。满意度是这种感受的定量化描述,即用户在消费某种商品或获得某种服务时,对商品或服务所体现出的本身价值与用户期望的一种实际心理反差[16]。一般这种反差越低,用户满意度越高,用户对该系统的使用意向越强。

H8(假设8):满意度对使用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行为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

5 模型检验和分析

为检验上述提出的理论假设,本研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采用Davis建议的问卷设计方法,将测量某一变量的题项放在一起,减少调查对象在填写问卷时的困惑。问卷调研对象以四川大学大四和研究生三年级的应届毕业生为主,所有问项均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设计,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量度。问卷设计完成后先进行了小范围的测试,对问卷进行适当的修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调研共计回收167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25份,得到有效问卷共计142份。

5.1 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检测所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反映被测特征真实程度的指标。测量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Cronbach’s alpha(α)系数,通常情况下,当α的值大于0.7,就认为问卷测量的结果是有效的。利用SPSS软件检验结果表明,除服务质量之外的其余变量的α均大于0.8,具有高度内部一致性和可靠性。服务质量的内部一致性为0.565,小于0.7,交互性问项二(INA2)项总计相关度为-0.014小于0.5为负数,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不理想,将其删除。删除之后再检验,各变量的信度结果都大于0.7,结果可信。

效度分析之前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本研究各变量的KMO值都高于0.5,Bartlett 球形检验皆达到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对本文研究模型中的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分变量的因子负荷系数表,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变量的测量指标因子载荷都在0.5以上,符合研究需要。各变量的总体解释度如表1所示,都在59%以上,表明因子结构清晰。

为了进一步对变量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下面检验各个因子之间的区别效度,进行区别效度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限制1——限定“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相关系数为1”的模型

限制2——限定“信息质量和系统质量相关系数为1”的模型

限制3——限制“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相关系数为1”的模型

发现3个2因子约束模型的卡方值都与未限定模型的3因子度量模型卡方值有显著增加,卡方值差异量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P=0.000

5.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研究的问卷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要求,能进行模型适配度检验。进行参数估计时,由于服务质量到有用性感知的路径系数在置信度为0.05的水平上不显著,路径系数也为负数,即服务质量对有用性感知有负向的影响,这与实际是不相符的,因此,删除这一不显著的潜变量,以保证模型后续拟合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得到修正后的模型,进行下一步整体模型的适配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模型的适配度指标值都达到了很好的适配效果,可见本模型的适配度良好。

研究模型的适配度检验得出模型中各条路径假设的显著性结果,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原来提出的8个假设中有5条路径是被支持的。

修正后的模型的潜变量之间即因果关系标准化路径系数如表4。

注:P

由表4,发现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路径中有2条路径的P值在置信度为0.05上是不显著的,分别是“满意度

5.3 数据结果分析及讨论

(1)满意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

①就业信息系统属于需求驱动型,用户不会因为对系统满意度高而频繁使用该系统,也不会因为对系统满意度低而不使用该系统,只要有就业信息需求,那么就业信息系统对于用户就是有用的,需求会驱使用户使用该系统。

②高校就业信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系统,具有强制性,不论用户愿不愿意,为了能获取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完成就业,都必须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就业信息系统使用的可替代性和转移性都是较低的。因此对于此类强制性系统,用户的满意度可能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影响不大。

(2)易用性感知对满意度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通过最终修改模型可知,易用性感知是通过直接影响有用性感知而间接影响对系统的满意度。这可能与调研对象全是学生用户有关,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不高,当系统有用,能满足自身需求时,不会苛求其面面俱到。

(3)信息质量和易用性感知对有用性感知有显著正向的影响

由研究可知用户最关心的是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是有用的,而有用性受到易用性和系统信息质量的影响,其中信息质量对有用性影响最大为0.626,主要从网站内容资源的角度出发,而易用性主要是从网站构建的形式出发,形式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资源内容,因此学校就业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才是用户使用其的最主要的原因。结果也证实了TAM模型中的系统易用性感知会增强用户对系统有用性的感知。

(4)系统质量对易用性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

从功能和界面两个方面测量系统质量也被证实显著影响用户的易用性感知,表明系统的功能和界面设计的改善会增加用户对系统的易用性感知。

根据以上修正结果和结果分析,得到最后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修正适配模型见图3。

6 结束语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将TAM模型和用户满意理论应用于高校背景下的就业信息系统,得出了在这种背景下的模型解释。

(1)结果支持经典模型技术接受模型中易用性感知对有用性感知有正向影响,以及有用性感知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的假设。

(2)有用性感知是影响用户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最重要的因素。感知的有用性是影响行为意向和满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726和0.501,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应该重点关注有用性。而有用性的评价是由系统的资源内容和网站形式两方面决定,因此,在内容方面,信息质量的衡量需要考虑信息的可获得性、完备性和有效性等,可获得性包括链接的正确性、信息要以用户习惯的阅读形式呈现,完备性则是招聘信息的内容要全面,根据单位性质和职位类别分别进行有效地归类,方便用户浏览和利用。由于是招聘信息,还需要展示出招聘企业有效的交互方式,如BBS等;在网站形式方面,系统质量要从系统功能和界面友好性出发,根据学生用户可能的信息检索、浏览、交互和选择行为,就业信息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可供检索的站内搜索引擎、便于用户浏览的信息展示界面、为检索到的信息提供不同的排序方式,如按相关度、时间和工作类别等。

(3)就业信息系统应“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建设。就业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是用户,只有用户有效地接受,才能发挥就业信息系统的最大作用。高校虽然一直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就业信息系统,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面对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高校应该从“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依据用户不同的学科体系合理地将就业信息进行分类,提高就业信息的针对性;根据登录学号和用户检索偏好,为用户就业提供及时的信息推荐和指导,开发出基于用户需求的就业信息系统。

(4)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要注重易用性。虽然按照影响力的大小,感知易用性对满意度的影响在高校环境下的就业信息系统中并不显著,但是易用性感知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地影响用户行为意向,而且一个优质的就业信息系统不仅要让用户觉得资源是有用的,还要让用户的操作使用过程是清晰明了和便捷的,具有人性化的系统设计,将为用户带来额外满意的用户体验。为了提高系统易用性,首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对系统进行分析,合理设计系统的组织、标识、导航和搜索系统;其次,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如毕业时期访问量增加时保证网速的稳定,提供系统使用指导帮助等;增加用户反馈模块,让系统管理者及时解决用户提出的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此提高用户易用性感知。

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融入高校信息系统的设计之中,从用户感知系统的易用性、有用性出发构建的影响用户接受行为的因素模型的设计,经过实证研究表明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与一般商业系统在影响用户接受因素方面具有差异性,其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因素是有用性,而易用性感知不强,这为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改进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也将有利于改善用户的人机交互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宾,沈晓梅.从用户接受到用户体验——谈图书馆用户角色变化[J].图书馆论坛,2010(2):17-19,52.

[2]黄国军,陶国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站的现状及问题初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7):73.

[3]刘利平,季云,刘婷婷.高校就业信息网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6):122-123.

[4]王宇航,杨庆海,代成琴.J2EE架构下高校就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5]徐江红.基于Web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

[6]张秋良.构建中国大学生就业系统初探——基于系统论视角[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7]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情报科学,2007(8):1121-1127.

[8]鲁耀斌,徐红梅.技术接受模型的实证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3):93-99.

[9]吴秀娟,赵昆.基于TAM的网络培训教育系统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0(7):151-153.

[10]黄婷.社交网络服务(SNS)的用户接受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

[11]王延清,乔志刚,杨青,薛华成.信息系统的质量因素分析[J].管理信息系统,2000(6).

[12]王欣,陈建华,韩洁平.信息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科学,2002(4).

[13]韩忠东,李平,杨锋杰.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情报杂志,2007(3).

[14]陈瑶,邵培基.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实证研究综述[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4):59-69.

[15]邓胜利.交互式信息服务中的用户体验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8(2):88-91.

上一篇:客户关系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城市管理创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