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

时间:2023-03-04 13:21:50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例教学;软件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75-03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航运管理、交通运输等管理类和工程类本科专业的限选课程。涉及很多的知识点,内容涵盖计算机科学、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管理学、决策论等相关领域。

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有着间接和直接的作用,从间接方面讲,它提高了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形象的知识含量,从直接方面讲,它通过对企业管理人观念、常规管理活动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水平。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两个贡献来作用管理人的观念:一是对管理人个人的贡献,二是对企业的贡献。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人个人的贡献是指提高管理人的办公效率,可从实用和心理两个方面来考虑,“实用”方面考虑是指供管理人使用的办公软件必须简单、易用和好用,“心理”方面考虑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管理人的权威感、名誉感和优越感。对企业的贡献是指信息化必须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这两个贡献或贡献的倾向将促使管理人改变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看法,并对其持积极肯定和坚决支持的态度;进一步,还将启迪管理人的思维,使管理人把信息技术引入到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企业各部门根据其自身需求,有的自行开发了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购买了相应的软件系统,鉴于软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用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因此,如何更好地教授与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也成为高校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任务重

任课老师需讲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方法,数据整合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管理技术,辅助决策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对象持久化技术,软件测试方法,系统运行与维护等内容(见图1)。因此,课程内容繁多,考虑课时所限,单独依靠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很难熟悉、掌握课程的内容。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更新快

1.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已逐渐从早期的主机集中式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C/S模式)再到如今广泛应用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B/S模式)的方向发展。B/S模式是从传统的C/S模式发展起来的计算模式。C/S是松耦合系统,是通过消息传递机制来进行对话的,由客户端发出请求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之后经传递机制送回到客户端来,而B/S模式是把C/S模式的服务器端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分解成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同时也简化了C/S模式的客户端,仅保留其表示功能,从而成为了一种典型的三级结构模式:表示层、处理层和数据层。

2.程序设计的语言。已由最初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如C语言)发展到如今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VB、Java、.net);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C++语言。Java是一个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以引用取代)、运算符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多重继承(以接口取代)等特性,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担忧。在Java SE 1.5版本中,Java又引入了泛型编程(Generic Programming)、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

3.数据的采集方式。由原来的人工录入发展到如今的条形码、RFID、GPS等物流网设备的采集。

条形码识别技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是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由一组排列规则的、黑白相间的、粗细不同的条状符号组成,这些条状符号对应着不同的数字,能够很方便地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并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方法表示不同的含义。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与其他自动识别系统一样,RFID系统也是由信息载体和信息获取装置组成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简称。提供车辆定位、防盗、反劫、行驶路线监控及呼叫指挥等功能。要实现以上所有功能必须具备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三个要素。

4.互联网核心技术。逐渐从Web1.0(以数据为核心)发展到Web2.0(以人为出发点)。

Web1.0以门户网站等技术为代表,强调内容的组织与提供;而Web2.0技术以Wiki等自服务模式为主,强调自服务和内容由使用都自动生成。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

5.系统整体观念。由原来的独立系统开发逐渐延展到现在集成系统的开发。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并且正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企业各部门根据其自身需求,有的自行开发了业务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有的购买了相应的软件系统,由于这些系统在建设时期、开发技术、使用设备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了其相互之间很难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满足各级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系统集成为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金的开发多数针对信息系统集成的框架体系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的相关技术两方面进行阐述,信息系统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仓库技术、中间件技术、SOA架构、决策技术、WSH架构、异构数据整合技术、Web Service技术等。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多样

各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高校几乎都出版了相关的教材,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偏重点不相同,教材和授课内容上的差异也较大,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授课不能采用“拿来主义”,必须结合学校特色开展教学。

二、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注重理论教学,缺乏案例教学。部分老师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强调理论的介绍,忽略了案例的作用,不仅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甚至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材,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致使教学与生活脱离、理论与实际脱节,忽略了真理形成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案例教学是加深学生理解、增强记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案例的改革过程中,编制的许多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仍然处于浅层次,低水平,况且是凌乱的几个点,不能贯穿成一条线,很难在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中全面展开应用。期待从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同仁和专家们,共同研究探索,资源共享,使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过分强调案例教学,讲授知识少。一味地强调案例教学,案例充分,所讲内容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但是讲授的内容相应会有所限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知识点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讲授。案例教学需要师生双边互动,一般耗时较多。如果授课内容较多而课时受限,就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建议在讲授重点内容时,精选案例,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案例法教学。如果不考虑学科的特点过分强调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无异于一般举例,这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3.针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由于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主干课程,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的学习重点也应该有所偏差,根据专业特色。案例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涉及生活和学生所学专业的各个方面,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成为知识的载体,它将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其中,能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有用性”更鲜明地体现出来。实践探索证明,案例教学的确是教学的一种好的方式,是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难点,探讨多种方法。

1.结合专业特色,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针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其主干课程,授课时要从真实软件项目中总结、归纳软件开发全过程作为案例,包括: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运行与维护等。针对如航运管理、交通运输等专业的学生,选定物流管理系统、水路运证系统等学生熟悉的领域中的开发过程作为案例,将会加快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综合考虑课程约束,制定恰当案例辅助学生多视角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由于专业不同,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课时安排有时也存在差异,如课时为72学时、54学时和36学时。对72学时,可以选用一些涉及面广、业务逻辑复杂的信息系统;而对36学时,最好选用一些结构简单、功能少的小系统。

3.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对案例产生疑问,循序渐进掌握理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选定之后,每次课程结束时,提出下一节课将要讨论的主要内容,给学生留充足的课后时间来分析探讨、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课堂上,直接针对问题,引导学生来尝试解决,除非难点问题,直接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决绝办法,并举一反三。

四、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目前多数都在课堂讲授,在机房上机实践。未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可能会将该课程搬到实验室,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不仅使学生学到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学到如何快速、灵活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燕,李桃迎,屈莉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左美云,邝孔武.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孙志恒,郁红英,王晓蓉.<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5]邓三鸿,许鑫,王昊,岑咏华.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9).

基金项目: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精品课(辽教发[2013]160号,YJPK2013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3132014307,3132014080),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3DGL060),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2012173)。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 案例教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7-68-02

Discussion on cas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iu F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650221, China)

Abstract: Case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urse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 good case teaching is propitious to make theory work in practice better,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But in fac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case, which result in ineffective teaching and even become the teachers of "What I say goes". For the three objects in the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hop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case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全国工商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国家教育部已经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另一方面在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

2 案例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班级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2]。

案例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理解和综合运用MIS理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3]。理论知识点是抽象的,只有结合典型案例才能更深刻、生动地理解理论;使整个教学活动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向以“学生讨论为中心”转移, 实行启发式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听讲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2]。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

⑴ 案例讲解的深度不够。基本每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任课教师都在教学环节讲解过案例,但是由于教师进行案例研究和分析的经验不足等原因,案例分析、讲解的深度不够,导致案例教学难以开展或者教学效果不佳。

⑵ 案例和理论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大多数的教材在案例方面都只注重了开发案例,而其他知识的学习没有相关的文本案例。学生在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教师也很难结合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并点评案例。

⑶ 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难以完成案例的分析。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在案例讨论时,难以发表有见解的看法,甚至于整个案例的讨论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完全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3 关于案例教学的思考

教学中运用的案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用于引出新章节内容的先导案例,也可以称之为开篇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在每个新内容开始的时候介绍比较合适。比如为了介绍信息时代中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运用,可以在开篇介绍“海尔集团的信息化”案例。二是用于对基本知识点理解和应用的“验证性”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在一章内容结束后学习,通常用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学过的知识点,了解它们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了供应链管理后,可以结合理论要点介绍沃尔玛公司或者丰田汽车的供应链管理。三是对前后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和理论联系实践所使用的“综合性”案例。这种类型的案例往往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学习完之后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在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及各阶段的重要任务。比如在学习了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后,介绍某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视为“计划―准备―讨论、分析―点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两个主体。问题即案例,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设计案例,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本课程中的知识,讨论并分析案例,最后得到合理的但并不惟一的认识。此处结合三者提出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案例教学的一些建议。

3.1 科学合理地选择案例

一是案例必须要与理论授课内容高度相关,内容要新;二是案例的文化、社会背景与当前一致;三是提高案例的可读性、可思考性和可讨论性。案例的选择不仅可以引用国内外优秀案例,还可以结合某些企业的实际情况自编案例,形成案例库。

案例与实验相结合。首先依据某一现实情况拟定案例,然后以合适的形式描述成实验要求;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问题展开学习与讨论,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并完成实验内容。

教师案例与学生案例相结合。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思想,设计学生自学的案例,这类型的案例主要是以启发性为主,通常于新知识点之前使用;教师案例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学习。这样既重教师讲授,又重学生学习,充分将教师主动性讲授与学生主动性学习结合起来。

开篇案例与综合案例相结合。开篇案例着重在于新知识的引入,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综合案例则选择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案例,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来设计。其选择既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案例, 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既可以是文本知识的案例,也可以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案例或者系统实施的案例。

3.2 提高教师能力

充实教师知识水平。在案例教学环节,教师扮演多种角色,要求知识面广,视角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学科,需将管理、项目实施等的相关知识,与课程中某些理论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否则整个案例环节就显得比较教条和枯燥。

培养教师良好的课堂控制能力。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组织,在讨论的内容和范围等方面做好课堂控制,避免案例的讨论偏离了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在整个案例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参与交流和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逐步引导学生从案例的表象看到本质问题。

3.3 对学生的要求

提前准备,尤其是非教材上的案例。为了能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需要学生在课前熟知案例,并且对案例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分组讨论、小组作业和课堂讨论相结合。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动脑经,可以采取分组讨论或者小组作业的方法,在小范围内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思考问题,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一些疑难的、有争议并带有共性的问题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最后可依据情况安排个人撰写研究报告。

4 总结

在案例教学中不寻求答案的惟一,重视的是求解答案的过程,学生需要利用案例中给定的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并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案例的讨论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师生能够相互交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本文针对案例教学中的三个对象:教师、案例和学生均提出了建议,有利于提高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

但即使在案例教学中采纳了如上的建议,也有可能效果不理想。无论教师对课程有多强的控制能力,学生也可能一言不发,那么预期的教学目的就不可能达到。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一些硬性的措施来督促学生认真面对这一教学环节。比如加强案例教学的考核,或者将案例教学的考核纳入到最终成绩的评定,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这其中涉及到的考核方法以及考核的程度尚需要重新审定。

参考文献:

[1] 刘芬.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J].计算机时代,2015.1:

64-65,68

[2] 徐有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

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5):107-109

[3] 于洪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3.25:221-222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21-02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门包含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网络、经济管理、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管理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MIS的研究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运而生。因此,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应用案例教学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课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MIS在应用领域持续迅猛的发展起来,经过二十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MIS在概念、内容和技术路线以及管理方法上都发生了改变。“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提供各种作业、管理和决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它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手工规程以及用于分析的模型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MIS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主机中心模式,而广泛采用分布式处理系统。由于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MIS更加强调了对组织的决策和竞争服务,Kenneth C.Laudon、Jane P.Laudon给出了一个MIS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omputer 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CBIS),它通过收集、处理、储存和扩散信息,来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合作、控制、分析活动,并使之可视化”。

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系统性边缘学科。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以便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企业和组织的问题。同时,MIS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讲述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基础上,注重案例示范的作用,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引进和使用案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MIS除了综合性强这样一个特点之外,实践应用性强是它的另一个特点。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案例实践环节很重要,这对于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案例实践,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加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案例教学法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是以“行为导向”这样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中应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能够相互交流,并且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反思,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根据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学生的专业成长(尤其是实践智慧的提高)与知识结构关系极大。所以培养学生采用“基本知识 + 案例教学 + 实践反思”的模式,是造就有实践能力学生的必由之路,其中案例处于枢纽中的重要位置,实践反思是培养和获得能力的关键环节。以往的学生培养,以原理知识为主要内容,忽略了案例与策略的知识,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教学原理(原则、观念)难免空泛,教学经验(技能、技巧)易致盲目,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两种缺陷。教学中应采用以案例为主导,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由浅入深,逐步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理解和综合运用MIS理论知识点的有效方法。理论知识点是抽象的,我们只有结合典型案例才能更深刻、生动地理解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对 MIS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的专家系统知识点时,我们选用了一个简易的交通信号灯专家系统案例,以此案例为主线,贯穿专家系统的组成部件、知识表示以及工作原理等知识点进行讲授,这样增强了学生对MIS领域新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得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动接受理论知识点。案例教学最重要的是选择典型的合适的案例,案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方面案例必须要与理论授课内容高度地相关,内容要新;另一方面案例的文化、社会背景还要同当前一致。目前MIS领域的典型案例非常少,有的案例是从国外教材中翻译过来的,不仅过时、陈旧,而且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在国内不容易被接受;有的案例偏向于 MIS的综合开发设计,难以被理解,因此建设一个高质量的本土化案例库是非常必要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针对每章的教学内容,搜集整理出典型案例,建设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库。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合理选取及合理地组织运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案例是课程中某一单元或环节知识的概括,案例是根据某个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知识的运用和拓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是借助案例来实现的,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案例的选取要结合学生的课程设置。在案例的选择上,要结合各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以及前期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例如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析讲解一个物流信息系统,由于电子商务的学生对物流方面的知识不足,学习起来就会比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感到困难,反之亦然。同时,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在实现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如物流网站的开发需要一定的多媒体技术,而实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则更需要扎实的数据库技术基础。而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各种类型的信息系统及相关的实现技术都进行分析和讲解,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进案例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针对于信管专业的学生可选取《工资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等企业管理方面的案例;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选取《商务网站系统》、《物流网站系统》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内容的案例。只有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并选取与专业对口的案例进行分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的案例教学中,针对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及教学要求,选择并设计了针对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案例,既有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既有大型企业的案例,也有中小企业的案例;既有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案例,也有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案例;既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案例,也有系统实施的案例。例如通过“格力”海外发展战略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通过“中国新东方总公司信息系统”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假定你作为总经理如何采取对策。通过“中国服装外贸公司信息化的 ERP 系统选择”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如何准确把握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如何分析和选择供应商。通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之路”的案例,让学生讨论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和具体选用什么样的开发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选择案例的方法是由教师提出一些课题,例如我们针对中小型企业提出地《中小型企业仓库进销存管理系统》、《中小型企业工资管理系统》、《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小型企业帐务管理系统》、《中小型商场销售管理系统》、《中小型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等课题;针对学校提出地《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等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案例。用课余时间去搞社会调查,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资料、设计案例、提出解决办法、并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报告,然后写出文档来相互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先选择合适的案例在课堂上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步骤;然后通过布置一些大作业,让学生实地考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边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设计,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系统的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等文档。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可以学用结合。通过实践结果显示,案例教学在保证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纯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管理思想的提出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其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地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怡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2] 郭军华.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3] 殷凯,谢光前.基于案例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4).

[4] 韩钰铃.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0).

[5] 陈朝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教学设想[J].广西高教研究,2001,(5) .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4篇

一、当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最早是由美国开始运用的,它是教师针对不同的知识设计案例,通过组织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手中案例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能够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虽然已有许多学者对案例教学提出了大量的建议,甚至有的高校也采取了案例教学方式,但是仍旧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寻求能力,不能完成这门课开设的目的。针对某些高校将案例教学运用到课堂上后仍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

(一)贯穿性不强

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涵盖的范围广泛,从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到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与评价方法。这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但是学生所进行的案例分析都不是出自一个企业的,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教学案例。几乎没有能够从第一章贯穿到最后一章的案例。这样将所学的知识点零零散散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本来对知识的理解就很难掌握,又加上没有连贯性的实践运用,这就造成了割裂式教学,对学生解决现实问题造成一定的弊端。

(二)教材的完善性不高

现在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版本虽然有很多种,但是针对不同专业而编的教材仍含糊不清,不能明确的区分侧重点。有的教材上缺少案例分析,只有大量的理论解读,即使学校实行了案例教学,但是出版的教材仍没有多大的改善,这使得教学仍然荡漾在理论教学的世界里,依旧不能过多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队伍不强大

由于是案例教学,所以接触的都是社会企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较多,也就是实践能力很强。作为高校教师,许多都是从高校进入到高校的,他们一直接受的都是理论知识,本身就没有接触过企业,更不可能对企业的一些问题分析的那么到位。他们完全是用他们在书上所学的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去给学生们分析现实的东西。即使是教师也未必能分析好企业中真实的问题,这样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缺乏的是实践能力,即使教给学生的也大部分来源于课本,对案例教学起到的作用不明显。

二、教学设计思想

针对当前高校实行案例教学后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提出了按照面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分阶段、分目标的案例模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过程的设计工作中要明确以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评。

(一)教学模式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提倡启发式教学模式,将以老师讲课为主的学习方法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学习为主的方式学习。这样结束了“老师讲,学生听”死板式教学方式,变为从问题出发,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单纯地讲解理论时间减少,尽量地做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能有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交流。这样老师才能加入案例分析的角色中,和学生共同去探讨,分析问题,及时地帮助学生讲解所用到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应用同时教的效果。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至于枯燥无味地学习理论知识而变得厌恶这门课。

(二)教学方法

在进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下,对案例的选择应具有连贯性,因此本文将使用案例——《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涵盖理论知识,贯穿始终。如果借助已实行的案例教学方式,还会出现案例拆分知识点的结果,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起来,而是针对每一个小案例进行分析,不利于学生进入企业或者实际应用时自己的实践能力。而我们采用连贯式案例教学的好处正好解决了这一情况,并且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在一个企业之中,能够带来更大的兴趣。一个案例贯穿始终,我们就可以采取分阶段的教学模式,即“问题提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案例模拟”。问题提出要求学生对于案例的实施背景有充分的理解,并且能动地筛选出案例模拟的理论知识;知识讲授则要面面俱到地讲解案例所使用知识的方法、技巧和规范等;案例分析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案例模拟就是拟定题目以招投标的形式模拟企业的规范运作。

(三)教学考评

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实行案例教学模式,但是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考评时仍没有得到完善。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仍然是在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虽然取得了高分,但是真正进入企业时仍然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因此,应该将案例分析的平时学生的答疑表现占总评成绩的相当比重,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用心去研究分析每一个案例,做到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也缓解了学生不至于考前紧张的准备去应对考试。

三、案例教学实施

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为例,教学内容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授最难理解的部分。

(一)问题提出

课程中老师会发给学生某公司的准备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文字性报告,附带背景介绍,根据所学重点提出问题,可以参照下面几个方面:为什么要实施该系统?系统该如何规划?该系统的需求采取什么调研方法?系统主要实现哪些功能?针对问题,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写出自己认为的答案,并且还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知识讲授

将学生在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的问题作为知识讲解的一部分,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案例中运用到的相关的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在提示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将难理解的理论得到解决。

(三)案例分析

针对该案例的背景,从实际出发,让学生融入到角色中,就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言能力。本文结合案例,将公司的企业管理信息模型进行分析讲解,并指导学生完成组织功能分析、建立信息模型等环节。

(四)案例模拟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借助企业招投标,将学生定位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等角色,重点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施能力。教师根据扮演每个角色的学生所拥有的的软件能力,分别提供相应的项目情景与需求。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自己制定出计划,运用课本知识,动脑筋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采用分阶段、分目标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还在不断地完善,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针对软件知识和实践能力有限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但该教学方法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好评和效果,也为其他一些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传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以“教”为主,遵守客观主义教学观。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和讲解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完全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存在“灌输式多,参与式少,结论性多,问题式少,封闭式多,开放式少”的问题,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学习者主动创建知识体系结构,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符合当前高校课程教学的迫切要求,能达到改革的目的。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推进者的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视教与学为相互促进的循环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为学生知识建构创设情境和合作学习氛围,继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与体验。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创设情境”、“倡导协作”、“平等会话”和“意艾建构”四个部分。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策略。

建构主义的关键是使学习者自主创建知识体系结构,激发学生的自觉学习兴趣。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给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策略。

1.建设团队式学习环境

团队式学习模式是指以一个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为条件,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入手,以教师的有效教学和管理方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小型组织化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讨论《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相关问题提供学习空间,从而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提供有效支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接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新观点,转换思维方向,从而增强理解问题的能力。团队学习活动围绕教师选定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实践项目而展开,队员之间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合作共同为项目实施制定解决方案,如队员共同为某物联网公司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方案。教师的有效管理是决定团队式学习模式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性质、智力水平及人格因素的差异进行队员分配,更需要研究如何解决队员间认知观念的不平衡,并通过团队式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能依靠自己及队员问的合作,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平衡。

2.基于多种教学方法的学习策略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学生知识建构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组建案例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案例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教师结合《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相关理论及实际问题,选定某个《管理信息系统》为主题,如数据库的搭建等,随机将学生分配到备个被考评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就给定的主题进行讨论,讨论中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不指定组长和主持人。各个考评组的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一个全体成员一致认可的解决教师指定问题的决策方案,教师通过学生在讨论中的语言及行为的观察检测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情绪稳定性、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非言语沟通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能提高学生对讨论主题的理解能力、发言提纲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说服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同时可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兴趣。

(2)实地考察凋研法

实地考察调研法是让学生亲自到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公司的工作现场感受工作环境、了解工作情况、接触工作人员,学习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善于发现问题、收集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力争使调研报告能对调研单位提供决策支持,从而使学生能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组织学生对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公司进行调研,要求学生根据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并将报告反馈给相关公司。

三、结语。

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群中进行组织和指导,注重教学的情境创设、学生自主探索方面的研究。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设计中应结合教学的软硬件环境,综合应用行为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和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同时,建立学习小组,争取在实践教学中设计更多的合作实践项目,突出实践的角色分配。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出主动学习的要求,坚持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超,试论知识的依附性——对客观主义知识教学观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9(8):5-6.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娟.高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27.

[4]仲臻.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设计探析[J].科技教育创新,2010(21):222-223.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特点及国内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和措施,意在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基本技能。

目前,为适应管理信息化的大趋势,我国企业急需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开始强化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教学。mis是一门集管理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管理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极大地促进了mis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从而给mis的教学[1]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下面结合mis的课程结构特点及国内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改革。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

(一)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二)实践性。mis课程一般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开发中小型实用的mis。(三)综合性。从广义上说,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四)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一个有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我国高校mis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需引入mis学科前沿知识。主要表现为,mis学科基础理论中涉及的技术方法落后,那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篇幅,而那些mis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却没有被纳入教学之中。(二)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专业。目前,mis课程教学存在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时间,教学大纲定位不当等问题。如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的系统开发能力较强,经管类专业则要求学生整体把握[3]和应用mis的综合能力强。(三)缺乏管理信息系统案例与软件的结合。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在虚拟题课题下所开发的非常简单的系统模型。(四)缺乏开发工具和案例式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很多好的开发工具,如visual c++,visual basic,,java等。而教学中由于实验环节没有跟上,使得理论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感到内容较抽象、空洞。

三、基于案例教学法的mis教学改革

(一)注重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案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精心挑选或适当编写教学案例,从中引入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这里,尤其要注重将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纳入教学之中。(二)将案例分析同课堂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在每章的主要内容讲授完以后,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有争议的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大课或小组讨论,并进行引导、提示和点评,这样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三)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通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而设计的一些模拟生产管理问题的案例,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一个特定情况下,结合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案例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是请上来的方法。即老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讲,教师听,然后点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课堂辩论的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确定正反两方面的选题,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辩论,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发散性思维方法。针对教学内容确定选题,然后请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讨。(五)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mis的教学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信管专业的学生以一个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角色来学习,不仅要了解mis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而且必须熟知mis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付诸应用;而对非信管专业的学生,则是以一个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学习,一般要求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理论、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设计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六)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环节设计。为了促使学生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可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在学期末修完课程的同时,要求学生拿出一个中小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mis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甚至影响到学生毕业设计课题的开发能力。而目前国内管理系统案例教学,尚未建立起门类齐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库。我们需要进一步促进学术沟通和经验交流,提高案例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为创新合作搭建广阔的平台,从而为mis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8,4:119-121

[2]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215-219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综合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60-03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中国高等教学本科生教育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课程,现在已扩大为面向经管类、工科相关专业本科生、MBA、EMBA、工程硕士等开设(本文探讨面向经管类本科生的课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从产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外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美国部分大学的管理学专业、经济学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等成立教师研究小组,开设MIS课程,后又开设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有了第一批MIS博士生。此阶段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Minneapolis,简称UMN)的MIS课程和专业发展较快,后来引领MIS前进、培养信息系统教育师资的园地。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MIS走向成熟和全面发展的时代,各国高校纷纷设立MIS课程和专业建设计划和成果,如麻省理工斯隆学院、哈佛、UMN、纽约大学斯特恩分校等在MIS理论与应用上有自己的擅长研究领域[1]。

在中国,管理信息系统一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1980年清华大学首次试办了MIS专业。1981年,中国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首先引入并开设MIS课程,随后一些重点院校的管理科学专业逐步开设,并扩展到计算机专业等许多相关学科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后,MIS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进步开始真正迅速发展,成为相关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分割的要素之一[2]。

青海省高校内,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依据各校专业特色开设此课程,课程内容有所侧重,如青海大学为经管类专业、计算机管理等相关专业开设,青海民族大学为工商管理MBA开设,青海师范大学向计算机专业和藏文信息处理专业开设。

就国内MIS课程的建设情况而言,因学校性质不同存在差异。工科院校偏重于讲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理与开发过程,而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偏重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3]。不过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以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展开。除教学内容的取舍外,各高校不断进行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完善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

国外院校对MIS课程的定位侧重于让学生理解MIS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实际应用情况。主要以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展开课程的教学内容,极其注重启发式、案例驱动式教学。以美国为例,其MIS program在学生掌握了有关MIS基本知识和结构化、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企业的特定MIS应用场景或特定MIS事件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企业中MIS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习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学科,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体系。课程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交叉性、实践性强。从技术角度讲,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和其他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因此,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熟悉各行业、各领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更易就业。但这门课程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导致学习课程具有较小的趣味性。课程内容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增加了教学难度,给教师带来较大挑战。如果采用传统的、缺少互动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更不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学,学出收获,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本文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MIS教学的三向式案例教学法。

三、三向式案例教学法及其在MIS课程中的应用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一体,面向三个方向展开:老师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上机实验;学生思考吸收理论,完成实验,在综合案例讲解环节向老师和学生汇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MIS综合案例,为老师提供新视角和启发点;在综合案例讲解环节,其他同学向主讲学生提问,探讨知识点,交流心得,共同提高(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三个方向的教与学,简称三向式案例教学)。这种案例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不是体现在一两堂课中,而是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巩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知识点,有助于知识延伸和思维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有助于学生多渠道汲取知识(教材、网络、教师、其他同学、实践经历等),同时对教师也有启迪性。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融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综合教学为一体。以下结合青海大学开设的MIS课程进行三向式案例教学环节设计。

青海大学MIS课程共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理论教学围绕MIS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开发与管理、应用举例等内容展开[4~5],共12个知识模块: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概述、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维护、信息系统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举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实践环节包括五个课程内实验:实际系统演示(演示型)、数据库操作(验证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设计型)、综合案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型)。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32学时后开始。课内实验中四类实验的要求、层次和支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向式案例教学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教师按教学大纲和进程计划要求,完成课程前42学时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MIS理论知识。(2)课程前10学时的实验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任务,为综合型实验奠定基础。(3)课程后6实验学时(实验5:综合案例―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实际MIS的开发。小组一般由5~6人构成,由组长管理和分工。开发题目先由学生提出,教师进行完善和确认后确定,保证结合具体行业或具体企业开发。在此6学时和课余时间内,各小组共同讨论、明确分工,认真完成实际系统的调研、可行性分析、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并尽可能完成系统实施(青海大学大二学生第四学期开设MIS,学生已具备数据库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开发出实际系统难度不大)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并撰写系统开发报告、系统讲解PPT文件。(4)课程理论教学的最后6学时(第12个知识模块: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案例),教师利用两学时时间讲解经典的MIS开发案例(重点在于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重难点)。剩余4学时,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将主动权交给各小组。各小组代表以PPT形式向全班同学和教师展示其开发的MIS系统。重点说明各环节的工作重点、难点、系统特色、系统分工、系统开发中的疑难问题等,并演示系统。小组讲解和演示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和教师针对小组的系统和工作进行提问(如果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可加以引导或总结,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依据各小组同学的工作和表现,确定成绩,并将成绩按10%的比例记入到学生的总成绩中。

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涵盖MIS教学的全过程,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的最后6学时。融教师引导、学生讲解、教师评点、同学提问为一体,从三个方向展开,强化MIS课程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掌握MIS主旨,真正理解不同领域MIS的应用和开发。此方法中融会了多种优秀的教学方法,如对比法、启发法、讨论法等,利用“案例―理论―建构”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加深了对MIS和企业战略之间关系的理解;利用“引导―发现―研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利用“参与―互动―自主”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对锻炼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大有裨益。

实际应用此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验内容强度适中,时间分配恰当。(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每位同学积极参与,熟悉系统开发的全过程。(3)选择的企业规模适中,管理规范,基础数据齐全。(4)合理分配各小组讲解、提问和答疑的时间,突出重点。

四、结论

三向式案例教学法从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三个方向展开,融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参与式教学于一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团体协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也可应用到其他类似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卞艺杰.国外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

[2]王颖,吴克河.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卢志平,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2009,(4).

[4]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5]滕佳东.管理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

Application of Three-Directional Case Teaching i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XU Sheng-j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Abstract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analyzes the necessities of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course,brings out three-directional case teaching and applies it in the course,designs relevant teaching chains.

Key word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case teaching;integrated case[责任编辑 魏杰]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MIS);案例;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高校的经管类专业已经成为了核心课程,而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由于教材的不适合,使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另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由于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基础课程,所以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时候,对一些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能很快的理解。而对于经管类其他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旅游等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学过一些前期的基础课程,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对一些抽象的理论难于理解,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跟不上教学进度,完全是被动地学习,或者按照教师的讲解死记硬背。对教这些专业的教师来说,这个课程的教学比较难,教师与学生不能产生互动,教学质量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并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一、教学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一)选好教材是关键

1,选比较新的教材。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知识的更新也很快,现在的知识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还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所以要选一些近期出版的,或者最新版本的书来作为教材。

2,选适合经管类学生的教材。经管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也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千万不能把这样的比较深的、比较专业的教材也用到经管其他专业的学生,这样会更加让学生难于适应,更难于理解,这样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就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应当选一些侧重于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最好是有一些信息基础知识内容的教材,这样可以利用一些时间补上这些专业知识,因为后面的教学中要做实验,现在补上这些知识也有利于做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

(二)重点介绍管理信息系统与专业的关系

1,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曲折过程。管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管理方法的推广,以及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成熟起来的。虽然发展的时间比较短,而且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刚开始的时候,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多组织的建设是失败的,所以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产生很大的怀疑。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介绍,让学生明白,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曲折的,是一个组织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2明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经管专业的学生最后毕业都是要从事各项对口的管理工作,因此,这门课第一次授课时,都要明白地告诉学生,将来工作后一定会面对组织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都得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理日常的管理工作,那么现在系统的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就会掌握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经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而建立起来的,就会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如果工作的岗位是手工管理信息系统,将来一定也得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建立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案例贯穿教学的始终

案例教学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早就有了,但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时候,案例教学尤为重要,因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很多知识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帮助理解,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精选一些案例,整个教学过程用案例贯穿始终,在每个阶段可以精选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同时在每个案例后面都布置有思考题,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每个阶段怎么做可以成功,而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这些案例可以选择一些早期和近期的企业或单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准备一些大型案例的基础上,在一些抽象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上准备一些小案例或者举例来保证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授数据和信息的区别的时候,如果单纯地讲解概念和书本上的理论,学生会很难理解的,如果能举例来说明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并且经过解释,对接受者的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对每一个抽象的知识点都可以采取小案例或举例的办法来帮助同学理解和掌握。

另外,可以结合自己多年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让学生明白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开发是一个“一把手”工程,而且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人才是多么重要。同时,人在信息系统中既是一个操作者,又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管理信息系统不但是一个技术系统,更是一个社会系统。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处理好实验和教学的关系

1,实验内容和专业相结合。虽然课程的理论知识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实验安排上要尽量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最好安排切合学生实际的实验内容,因为学生接触实际比较少,对一些企业的管理过程不是很熟悉,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再安排和专业不对口的上机实验,就不可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所以可以安排一些和学生专业有关的实验,如安排做一个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验可以安排做一个小型的工资系统,对旅游的学生可以安排做一个酒店房间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9篇

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结构

从系统的角度,管理科学为基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优化管理工作。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可靠、互动性好的MIS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网络技术。

项目管理包括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规划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涉及技术经济学方面的指示,如投资分析。分析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设计阶段涉及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论、管理学和通信网络技术;实施阶段涉及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配置管理、测试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和体系结构,结合现有文献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改革方法,提出以下改革建议。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减少MIS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所占的比例,添加MIS与企业竞争优势、MIS管理、经管领域MIS应用等知识模块。工商管理类专业MIS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管理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篇

1.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2.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基础:管理理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行为科学、数学以及运筹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把握。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基于管理层次的分类、基于管理职能结构的分类、信息资源的空间分类以及技术架构分类。

4.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结构:概念结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基础篇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条件:企业业务流程分析与企业业务改革,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3.系统的开发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计算机辅助工程。

4.数据库技术基础:概念模型、关系模型、概念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模型的规范化。

5.通信与网络: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三)系统开发与管理篇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必要性、目标、内容与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模型,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系统分析的目标、任务及步骤,系统详细调查与分析,新系统逻辑方案的建立。

3.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系统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

(四)典型应用篇

1.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的发展、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

2.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概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历程,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与支持,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3.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概念、分类,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课程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一些文献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如梁妍和王知强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学科的特点,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

关于教学方法已有较多研究,如讨论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自主实验法等。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避免以纯理论和纯技术的观点描述信息系统,而应将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管理和应用的角度介绍信息系统。在教学手段上应多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际系统调查等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整体认识,结合上述教学内容提出一种专题讨论和案例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法。

(一)并非课程全部内容均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从上述四部分内容中选取一些作为案例讨论的专题。如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因果等。

(二)建议对学生分组,如每组4-5人,小组式任务安排可使任务量合理化,学生间团结协作。

(三)针对专题内容,选择有针对性。本土化的新颖案例可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小组自行确定。

(四)为保障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课前认真准备。

如,讲解管理信息系统成败原因分析这一专题时,安排学生准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学生分小组准备资料和课后在课堂讨论互动,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成功案例总结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经验有哪些?通过失败案例分析失败的教训是什么?如何准确把握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如何确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如何分析和选择软件供应商等,最终由教师总结归纳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营造开放、互动的课堂气氛,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结论

如果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很多人会将案例教学当做是教师讲述理论概念后的故事举例,进而总结结论,再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案例的心得,而实际上,案例教学是以具体问题为学习和讨论的焦点,选择贴近现实的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学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挖掘隐含在案例之内的知识点的过程更是一个深化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希望以上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三鸿,许鑫,王昊,等.案例教学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实践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0-125.

[2]徐生菊,徐升华.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7-11.

[3]梁妍,王知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10(4):19-21.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分析教学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入手,对有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特别提出加强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法会影响教学成效,而且它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非常大。有学者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就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法作为大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对于理论教学起到辅助教学作用,而且在某些学科中是主流教学方式。总的认为,案例分析教学法对学生具有磨练心智、培养能力、拓展视野和掌握方法的作用。

迄今为止,有关案例分析教学法的研究相当多,国外的许多著名大学就特别注重案例分析教学,例如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引入并广泛应用于MBA的教学中,国内对案例分析教学也偏重于MBA教学,这在《管理学》教学方面较普遍。近年来,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也非常强调案例教学。梁振球(2007),殷凯、谢光前(2007),张勇、段君玮、董启明(2010),马继东、李淑红(2010),徐有芳(2011),李薇(2011),甘明鑫、高学东(2011),张亮、张翔、余小鹏等(2011),徐生菊(2011)等学者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案例教学,从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探讨。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其他专业开设(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在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方面,国内还较欠缺,仍有必要进行研究。

2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及与同行的交流发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教学中对案例的剖析深度不够

值得肯定的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上《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时,都或多或少地讲解过案例,但许多老师对案例的讲解欠缺深度。

2.2 教学中未能对学生进行定位教学

就笔者所在的学院,该门课程是专业平台课程,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等专业均开设该门课程。但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与课程相关的前导课程和后续实际应用的不同,使得各专业学生对待该门课程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对课程兴趣不大。

2.3 现有的教材太强调理论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很多,但现有的教材比较注重理论,未能结合实际的应用背景进行分析讲解。因此,学生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出现课后理论水平较好而动手能力较差的窘境。

2.4 教学和研究团队实力还有待加强

有些课程教师由于对管理信息系统实践项目的管理、实施比较缺乏,授课时不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听课觉得比较教条、枯燥。

3 提高《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水平的对策

3.1 大力引进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方面,教师们应在讲解完理论之后,应辅助案例教学,根据案例内容分析该系统是如何设计和实现的,并提出该系统可能存在的技术难点,系统的哪些模块是核心模块,它们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都应该深入浅出地剖析出来,呈现于课堂,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它。同时,对学生还要进行视野开拓,多引导学生浏览其他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讲义及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等大学均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精品课程,这些高校在精品课程中展示了不同的教学案例,值得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

3.2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定位教学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始时,首先强调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各位学生自身今后发展的关系以及可能要从事的工作相关性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区别性地选择案例。例如,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选取的案例最好是外贸业务或外贸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如选取服装外贸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讲解。对于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选取的案例最好是物流业务或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以将一个班分成几个小组,3至5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寻找、分析一个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运行、实施等情况。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每位同学都应负责其中的某项工作。最后,由各小组的代表来讲解他们的分析。如果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增大难度,要求各小组撰写程序实现其中的几个模块,这有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做到有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3.3 选取适合各专业的教材,充分重视教材的建设

每本教材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任何一本《管理信息系统》教材都不可能适应于不同的专业。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大岗,编写适合几个不同专业的通用教材。教材上要有针对每个不同专业而设计的案例。在上课时,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学习该专业的案例,而可以不学习其他专业的案例章节。

3.4 切实加强教学和研究团队的实力

凝炼成一个专注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分析与教学的教师团队,有效促进该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研究能力。也可以通过纵、横向项目合作、教学讨论和竞赛、设置教师优秀讲义、优秀案例分析作品等措施来凝炼和提升队伍,以此提高教学和研究团队的实力。

4 结 论

本文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着重于从案例分析教学的视角,提出了解决《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授课能力,吸引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在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任课老师要对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多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事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做到精益求精,力求受益于学生。

参考文献:

[1] 梁振球. 《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J].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204-205.

[2] 徐有芳.“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5):107-109.

[3] 郭军华.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89-190.

[4] 马继东,李淑红.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的教学改革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6):180-181.

[5] 甘明鑫,高学东.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情境驱动案例教学[J]. 中国冶金教育,2011(4):37-39.

[6] 殷凯,谢光前. 基于案例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2):81-85.

[7] 张勇,段君玮,董启明.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113-115.

[8] 张亮,张翔,余小鹏,等.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192-194.

上一篇:心理学案例范文 下一篇: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