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范文

时间:2023-03-07 08:00:43

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范文第1篇

金融生态环境是借用仿生学的理论,认为作为生物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关系、相互影响的并且互为生存条件的关系。这里所说的金融生态环境,则是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有企业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在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的。所以,金融生态环境包含银行工作环境,但不等于银行的工作环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既要改善银行的工作环境,更要改善个人和企业的融资环境,和社会金融服务环境。

因为金融者,资金的融通也。保证资金通畅运行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企业资金的融通健康运行,正常的资金需要基本上能得到解决;二是使金融资产质量受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如果我们把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目标仅限于第二条,金融资产的质量显著改善了,而企业的贷款却是难上加难了,我们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目的意义又何在?一方面把有限的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手中,另一方为了信贷资金安全,把贷款的范围收缩了,把民间借贷“取缔”了,银行的日子好过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却发展了!(实际上银行的贷款质量也不见得好)这那是我们的目标?

记者:雷和平、林之诠在2005年6月4日《金融时报》上,题为“对陕西部分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调查》一文中说,周至县去年年底全县存款余额20。9亿元,贷款余额7。6亿元,存差达13。3亿元;去年除农村信用社较年初新增贷款4210万外,其它工、农、建三家没有一分新增贷款。去年一家生产饮料的企业,因为在当地得不到三家银行的贷款,只得将总部搬到杨凌,从西安市争取到一笔科技扶持贴息贷款。如此,对当地来说,银行存不存在又有多大价值?具有发人深省的是同一个陕西省澄城县渭南市曾经是金融风险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环境恶化,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上升的同时,各家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却在萎缩。2000年底,县内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很高,县内四家主要金融机构全部亏损,总额达3335万元。而这个县的一个农信社的马百党,从事信贷工作34年累计发放贷款5000多万元,却仅有2万元因群众受灾而逾期。另一个雷家洼乡信用社近两年,由于积极支持全乡产业结构由过去的单纯种植作物向经济作物、养殖业、运输业、商业等多种经营方向发展,全乡信用户共达到2890户,占农户总数的71。4%。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以每年200万和62元的幅度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信用社的每年存款净增都存200万元以上,去年存款净增300万元,贷款收回率达96%,利息收回率100%;2000年,信用社扭亏为盈。在这些地方农民的贷款难和银行的难贷款这对老大难矛盾就这样解决了!是在帮助农民发财致富中解决了!金融生态环境在帮助农民致富中重新建立起来了!两种做法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经营营理念。想用一年不贷一分新贷款来迫使这些地方政府用行政手段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不会取得满意的结果的。澄城县的做法还说明,银行和信用社在建设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中都是大有可为的,改革金融生态环境中许多工作还要银行来做,银行要先做。

一是体制环境。金融体制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金融主体结构合理了,金融资源配置有效了,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充满活力。犹如在“以粮为纲”的年代,为了增加粮食生产,毁林开荒,围涂开荒,把自然生态环境都破坏了。我们现在的金融体制是否也在走这条路?体制环境有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制与经济体制、特别是与政治体制的关系。金融活动的干扰主要来自这两个方面。据悉,央行在2003年完成的一项对2001年~2002年我国不良贷款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调查分析中说,由于行政干预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要占到不良贷款总额的8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资产仅占总额的20%。这种说法有值得推敲的地方。虽然由于我国体制和制度的特殊性,要将金融行业与政治以及其他体制完全脱离开是不可能的,但不可否认,经过近几年的改革,金融行业受行政方面干扰是大大减少了,特别是银行实行了垂直领导以后,许多贷款审批权又上收了,说现在不良贷款80%是由行政干预造成的,未免言过其实。我认为这阶段信贷质量受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倒不少,但不是通常都是如此。我认为当前信贷资产质量差,银行的责任是推卸不了的。银行需要考虑的是三方面问题:一是银行行长有没有私心杂念,说句老实话,按照现行的制度,企业的贷款贷与不贷,推托的方法多得很,干吗把不该贷款放出去?二是银行干部的知识结构有缺陷,据我所知,现在银行干部不大喜欢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经济问题,在贷款审批时往往只注意企业的眼前情况,后来大环境一变,企业垮下来了,贷款也陷进去了!因为银行一旦与企业发生贷款关系以后,不是说不贷就不贷的;三是银行内部制度不健全。贷款是银行调查,银行审批,银行发放的,明知不能贷,也贷出去,是银行本身问题吧!如果银行法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凡是不该贷的贷款,银行批了,贷了,银行行长要负法律责任,情况可能会好多了,可惜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有这条法律,可能行政部门也不喜欢有这条法律去把这条路堵死。

现在值得担心的倒是金融体制本身。有三个现象非常突出,一是不发达地区资金单向往发达地区流动,二是农村资金单向往城市流,农民发展生产靠民间借贷。<价值中国网>2005年10月14日陈柳钦 转载的,《民间借贷愈来愈烈 “灰色金融”亟待收编规范管理》一文中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前不久对20294个农户进行调查显示,通过民间借贷获得的贷款占这些农户贷款总数的69?41%,平均每户为1008.56元。据测算,我国农户一年从民间借贷获得的贷款高达2000多亿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专家黄孝武说,我国农村民间借贷规模已远远大于正规信贷规模,并正以每年20%的幅度快速增长。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一份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农民来自民间金融市场的贷款是来自正式信贷机构的4倍。中央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对中国20个省份的地下金融状况进行实地抽样调查,目前中国地下信贷总规模介于7405亿至8164亿之间,地下金融规模平均指数为28。07,也就是相当于地下融资规模占正规途径融资规模比重为28。07;三是70%资金用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产值只占GDP的30%,而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又普遍差。这说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头戏在金融体制。我们现行的金融体制是高度集中的金融体制,信贷高度集中,金融风险也集中了,中小企业贷款难也久久难以解决。而解决金融体制问题,权在银行。我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既有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并存混合经济,就应该有多种经济成份、多种信用形式、多种融通渠道、大小金融机构为之服务;既要有各种不同的金融机构,也要有各种风险投资机构、理财服务和担保机构、合作金融和民间借贷。只有这样,金融资源从垄断性分配中走出来,走向市场化。金融资源的效益提高了,企业和群众融资问题解决了,信贷风险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也减少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好了;企业融资的路子畅通了!金融生态环境才有一个令银行与企业双赢环境。

体制环境才是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和改造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

二是信用环境。它包括信用观念、社会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应该把自己摆进去。信用观念差有广泛的社会因素。如果我们把追溯时间放得长一点,就会追到10年动乱时期,社会秩序乱了,人的思想乱了,接着我们就步入了商品经济年代,因为“免疫”能力差了,许多人陷进了“利”坑,于是假货、假广告、假合同、假话充斥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信用观念也越来越淡薄了。90年代后几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企业大批倒闭,而这个时候,新的民法、刑法、担保法开始实行,动用法律手段讨债之风骤起,欠债的企业和个人牵连的范围非常之广,逃债之风盛起;上个世纪末办了15年的基金会全部关闭,不管贷款已到期的还是未到期的,统统要归还,逃债之风又推上一浪。信用观念、信用担保体系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官德不正,银行干部失信的也不少见。在需要时讲改革、创新,过一回会儿,又斥之为非法;为鼓励更多新股东入股,以支持信用社改革,部分地方政府曾经出具股份分红补贴的扶持承诺,但扶持资金往往难以到位。显然,目前各地政府承诺对亏损信用社的新股东提供分红补贴也打上了问号。所以刷新信用观念需从政府和银行做起。政府、银行以身作则了,社会正气上升了,政府办事公正了,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有效地建立起来;银行自己守信用了,群众才能守信用;只有贷款难的问题比较好地解决了,信用信息网建立了,群众才会珍惜信用。为什么上文提到的被认为金融生态环境差的陕西省澄城县渭南市马百党 同志所在的信用社,信用观念就很好,因为他为群众解决了困难,帮助群众致富了,所以群众也十分珍惜信用。那种想用卡贷款的办法来建立信用观念,我看此路可能不通。

三是金融工作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的大环境,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外部金融工作环境。诸如为实现利益和规避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中介服务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由于法制不完善,一些企业就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从而导致大量坏账产生;由于信用资料的收集和共享不足,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做出合理评估方面就会出现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就会让“骗贷”现象屡不止;由于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不高,一些中介机构屡屡被买通作假,以至银行被骗上当。而以上列举的这些工作中,许多要寄希望社会改革,寄希望政府能起主导作用。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有赖于政府的示范和动员其丰富的社会、行政管理资源予以强烈的支持,有赖政府的示范作用。在政府信用作用的带领下,就能建立起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和规范市场秩序,从而保证经济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许多工作还要银行去做,银行应该抓紧做好。征信机制的建立在信用环境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导社会树立并实践这样的意识,守信才能获得利益,失信则寸步难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共享、宏观经济情况的积累和研究等,银行完全有可能做得很好。重要的,银行要有人去做,要改变思想,深入群众,努力掌握企业主的个人品德、个人信誉、消费特点以及创新能力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四是经济环境。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意识和金融制度的发育往往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经济基础差的地区,金融生存的空间也小。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窄。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管理不规范,比较效益低,自我发展能力差,又另一方面在农村,生产经营活动流动性还很大,金融服务无论在服务品种上还是服务方式上都应更多个性化特点、。我们现在吃亏的是采取的是一种信用形式,一种管理制度,一种调控办法,结果是经济基础差的地区管不了,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和企业管不好。所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也要区别政策,区别对待,区别治理,不能“一锅煮”。对不同的经济地区,要有不同的金融制度、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方式。

浙江有一家台州市商业银行,1998年创办,从10万元办金融服务社起家,2001年与其它城市信用社合并转为商业银行,专门为小企业服务,规模已经达到100多亿元,2005年赢利达2。5亿元。是在原来的路桥城市信用社基础建立起来的。这个社原来基础好,,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0.4%以下,合并进来城市信用社有几个不良贷款率长期居高不下。但是合并后,经营理念变了,管理方法变了,人事制度变了,整个商业银行的面貌变了。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下。他的工作方法就很特别,但很能适应当前的台州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行长陈小军是信用社出身。他说,小企业的贷款跟大企业的贷款有很大的不同。小企业财务不健全,不透明,很难用正常的方式来了解它的财务。我们就改变方式,我们不需要他提供给我们任何报表,只要他提供给我们营业执照,你是合法存在就行了,然后我们自己去看。怎么看法呢,通过客户自己的介绍,通过他的邻居,通过他的合作伙伴,再加上我们平时对这些小企业的观察,有没有不良的记录,产品的前景如何,最后看他在我们银行的现金流,现金流是很难造假的。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金融生态环境,就要有不同的金融机构,不同的信用形式,不同的信贷政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治理结构。

“适应”也是改革。

此外,我们还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金融生态自动调节环境。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太多是人为的。现在提出要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首先银行要转变思想,不要尽为自己着想,金融生态环境不等于银行工作环境;要既包银行的工作环境,更要包括整个社会的融资环境。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小金融机构成长的环境,还要有一个让金融机构破产退出环境,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有生有灭,市场才有活力,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

工作环境范文第2篇

诱因一:环境嘈杂

世卫组织科学家表示,超过50分贝的噪音就足以引起心脏病。如果工作环境的噪音超过了85分贝,除了会对人们的听力造成损害以外,对人体心脏的损害也相当大,而且在被损害的程度上男人更甚,至少有1/3的男性会感到心脏特别难受。

加拿大研究人员曾收集了6307名20岁以上美国人的数据,分析研究后发现,工作环境嘈杂会危害心脏健康。与在较安静环境中工作的调查对象相比,在嘈杂环境中工作一年半以上者出现冠心病、心绞痛、心脏病发作等严重心脏问题的几率要高两三倍。并且那些年龄在50岁以下相对年轻的人、男性和吸烟人群更易受嘈杂工作环境的伤害,他们发生心脏病的几率也较高。

诱因二:气氛压抑

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工作量过大、糟糕的人际关系和黯淡的工作前景,这种工作环境所致的情绪压抑对健康的破坏力不容小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职场高压“伤”了心,压力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瑞典的科学研究人员曾对3100名19~70岁的男性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工作环境下,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那些工作环境宽松、融洽的被调查者患心脏病的概率较低,而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环境下的被调查者患心脏病的风险较大,且处于这种环境下的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诱因三:空气污浊

如今,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向集约型发展,空气缺乏流通,办公室频繁装修,办公室抽烟以及电子办公设备密集等,让“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办公场所潜伏了不少健康隐患。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对心脏病高危人群来说,严重空气污染会诱发心脏病,即使仅短时间身处空气污浊的地方。空气污染引起的心脏病数量占整体发病量的比例最高,其他依次为劳累、酗酒、负面情绪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以及摆放些室内植物等,或许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专家认为,有益于心脏健康的工作环境,不仅要安静整洁,还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工作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外部境况; 总和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74-03

一、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上来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基于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要素、特性、功能的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要素相符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具有时序体、空位态、人事连接体等要素。把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定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就使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不仅具有其中的各个要素,而且是这些要素连接而成的整体。如果仅把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定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那么,上述要素之一也是其外部境况,而且只能是环境的要素。

2.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特性相符

环境事物的特性,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特性,不是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就能具有的,而只有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才能同时具有的。从现时特性来讲,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的时序性具有现时性,但是它仅具有这一特性,不能具有其他特性。从文化特性来讲,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的人事联结体具有文化性特性,但是它没有显示时序性、空间位置,其文化特性只能是抽象的,并不具备鲜明文化性的特性。从互动性来讲,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的人事联结体、时序体、空位态各要素都是可以互动的,但是时序体离开空间和人事联结体,空位态离开时间和人事联结体,人事联结体离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它们各自就很难互动起来。它们只有形成总和整体才能与思想政治工作互动。从隐蔽性来讲,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的各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与人事联结体的组合,才能潜移默化,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3.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功能相符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功能,是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整体的,是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各要素的结构的。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不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就不强调环境的整体了,不强调环境诸要素的联结了,从而也就形成不了环境整体的属性,也就无结构功能可言。从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需求创造功能、聚集功能、影响功能来讲,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不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那么它就不可能产生这些功能。

二、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上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空间既有无限性,又是动态存在,所以难以把握。但是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又是客观存在,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觉察。而人们又会按照自己觉察到的东西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去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见,如何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就显得很重要了。

1.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因素的境况总和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我们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首先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要素境况的总和上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首先表现为外部诸要素境况的总和。《孙子兵法》的《计》篇在论述关于组织环境特征时,曾提及一般环境的因素有道、天、地、将、法等。“道”,指文化方面的因素;“天”,指时代、机会、机遇、气候等受时空限定的因素;“地”,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称;“将”,指干部队伍方面的因素;“法”,指法律制度方面因素的总称。这对我们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因素境况的总和也是很有启迪的。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因素境况的总和,是指外部经济、政治、文化、自然诸因素境况的总和;是指时代因素、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社区因素、群体因素境况的总和;是指时序体、空位态、人事联结体诸要素境况的总和。

2.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关系境况的总和上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因素境况的总和,很重要的是外部诸关系境况的总和。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一定关系之中。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关系,包括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时代、国际、国内、社区、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外部时序体、空位态、人事联结体之间的关系等。因此,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要从这些关系境况总和上来觉察。

三、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诸关系境况的总和上来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还表现在从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来进行认识。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要认识它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只有掌握它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1.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的总和是思想政治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的总和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的总和允许思想政治工作干什么;二是要认识外部环境的总和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什么;三是要认识外部环境的总和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什么要求等。

2.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输入与输出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输入与输出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要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输出,要从思想政治工作那里进行输入;思想政治工作要向环境进行输出,也要从环境那里进行输入。只有它们两者保持正常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正常运转。它们两者的输入、输出关系,主要是指信息、能量、物质的输入、输出关系;环境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向环境提供什么;环境满足思想政治工作什么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了环境什么需要等。

3.从思想政治工作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动静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不管是哪一种外部境况,是外部经济境况,还是政治境况,或是文化境况,或是自然境况等,其总和往往都会呈现出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两种性质。如外部自然境况总和会呈现出相对静止,也会呈现出气候的寒暑变化、人造自然的动态变化,而经济境况、政治境况、文化境况等往往呈现出不稳定的性质。思想政治工作要应对这种境况的动态变化是最大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动静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我们不仅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的“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而且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以灵活的结构、非常规的活动、适应性活动、控制性活动等应对外部境况的时候,外部境况所发生相应的变化状态。

4.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环境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用、建设的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人们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其环境,建设好环境。我们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利用、建设的关系上来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一是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上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什么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什么是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便更好地利用;二是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中不利条件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如何转变、主次关系如何摆正,以便创造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三是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总和中对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的满足程度,以改造环境、发展环境、创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思想政治工作需要。

四、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上来考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是客观存在的,总是会作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面前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对其作用也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要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上来考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1.从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上来考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作用力性质、作用力强度等方面不一样,通过这些不同的方面,可以考察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不同类型及其程度。

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作用力有这么几种:激发作用力——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是一种激励、生发的力量;消沉作用力——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是一种引向消沉的力量;破坏作用力——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是一种起着破坏作用的力量。从这些不同性质的作用力中可以觉察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激发作用力相对应的激励型环境,这种环境可能是存在优厚条件的环境,也可能是物质条件不怎么好,但是精神条件好的环境;与消沉作用力相对应的消极型环境,这种环境是能够诱发人和组织的消极因素,使人们消极地对待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与破坏作用力相对应的恶性型环境,这种环境是对思想政治十分不利的环境,如恶性因子多、对立性强的环境。

2.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反应作用力来考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外部境况的总和对思想政治工作施加作用后,思想政治工作会做出反应,并会产生对外部境况的总和的作用,即产生反应作用力。

思想政治工作对外部境况的总和作用力的反应作用力有这么几种:一是对激发作用力的吸收力。这是指吸收对思想政治工作有利的环境作用力。如把环境激发作用力吸收为强大的舆论力量,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好的舆论条件;把环境激发作用力吸收为强大的政治力量,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有利的政治条件;把环境激发作用力吸收为强大的竞争力量,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好的竞争条件;把环境激发作用力吸收为一股群体力量,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群体的心理条件。二是对消沉作用力的消化力。这是指把思想政治工作消沉的环境作用力消化掉,把消沉作用力变成养料,化害为利。如对环境消沉作用力进行理论辨析,抵御环境消沉作用力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把环境消沉作用力转化为效益等。三是对破坏作用力的应力。这是指对环境破坏作用相对抗的力量。如精神力量的对抗,对环境破坏作用力从心理上突破,在理论上剖析,从精神上施压等;发挥策应之力,即发挥对思想政治工作应力起着支持、对环境破坏作用力起着牵制作用的各种力量的作用。我们从思想政治工作对其外部境况作用力的反应作用力中可觉察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属于激励型的环境,还是属于消极型环境,或是属于恶性型环境。

参考文献

[1]帅斌,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结构的研究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3-16.

[2]曹迎,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的界体要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2-16.

[3]黄治国,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运行环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18-22.

工作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级统计;统计环境;统计意识

中图分类号:F22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081-02

我国统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行统计监督。本文拟对优化县级统计工作环境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县级统计工作环境的现状

1.办公条件更加改善

当前,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不再是以前的人工调查、手工操作汇总,更多的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报表不再靠人工报送,基本上实行网上报送,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实行电脑办公和网络办公,实现了办公的自动化和信息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办公速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数据的及时性,也提高了统计对国民经济运行监测的能力。

2.人员素质更加提高

统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当前县级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中,全部是中专及以上学历,本科学历的也为数不少,这为他们从事统计工作提供了扎实基础;二是专业水平有较大提高。从业人员全部拥有统计初级及以上职称,统计师职称的也有一半多;三是计算机操作能力有较大提高。全部人员都能有效运用计算机进行程序处理,都有一定操作能力;四是组织协调能力有较大提高。

3.工作作风更加优良

统计人员自觉以为领导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努力提供“领导会想、文章愿看、参谋能用”的高质量的统计报告和文章,不断创新思维,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四是更加注重服务宗旨。一改过去坐在办公室等报表,被动统计数据,改为积极主动的关注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不断提高业务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业务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践行服务宗旨。一支作风优良的统计队伍为统计工作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4.社会各界更加重视

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视。一是在经费上尽量保障,办公经费及时划拨,各项普查经费尽量满足等;二是在岗位人员设置上尽量到位,设立专门统计岗位和统计人员;三是在工作协调上尽力支持。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及个体私营企业等都能自觉地设置统计岗位,报送统计报表,他们对统计工作及其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给予了统计工作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全社会对统计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促进了统计工作的大发展。

5.法治社会更加发展

随着社会法治进程进一步加快,公民法律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法治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深入人心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普法工作的发展。通过近年来加大对《统计法》及各项统计法规制度的宣传力度,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他们依法统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依法统计的发展。

二、当前统计工作环境存在的问题

1.统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与他们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一是知识面不宽。统计工作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要求统计人员不但懂得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史哲方面的修养和宽广的国际、国内视野,对经济事件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等,现在统计人员在这方面显然是不足的;二是专业知识不深。对统计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水平不高,存在着只懂本专业业务知识而不懂本专业经济工作实际情况的弱点,如搞工业统计的不懂工业,搞农业统计的不懂农业,阻碍了他们科学统计和专业统计的进步和发展;三是组织能力不强。统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统计人员去组织协调,去调查分析,这方面对统计人员的要求是较高的,大多数人不愿去开拓工作,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应付和过得去,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四是操作能力不强。统计人员借助现代先进科技开展即在熟练操作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是有一定差距的,一定程度上使统计工作效果打了折扣,效率不高。

2.统计工作的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与工作高要求不够协调。真实的数据是统计的生命,品质服务是统计的价值。当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这对统计工作来说是一个动摇自身地位的致命的问题。一是存在系统性误差。二是存在登记性误差。如由于资料登记和计算工作差错导致的登记性误差;三是存在主观性误差。这是由于主观或人为原因,出于人的各种目的而对统计数据进行干扰,导致数据失真。

3.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与工作高要求不够协调。一是指标过多。现行的统计报表种类太多,指标繁杂,如农业统计指标就过细,工业统计产业交叉存在数出多门的情况,有的指标如综合性的人口、文教、卫生等数字,既在综合平衡报表中出现,又在农业、乡卡中出现。指标设置出现重复现象,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二是指标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没有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的盲区。如综合核算GDP数据来源不足;三次产业资料不全等;三是指标无用。有些指标数据结果对调查对象、基层单位无多大用途,理论与实际脱节;四是报表时间不合理。有的专业报表时间与基层单位财务核算时间不衔接,造成统计与会计核算脱节,只能预计或估计数据,与实际数据不一致;五是专门调查过多。

4.统计的管理体制和工作体系与工作高要求不够协调。一是统计受行政干扰较大。县级政府统计人员的人事权在当地政府,办公经费由当地政府划拨。政府为完成目标考核任务,往往会给统计施加有形、无形的影响,导致数据失真;二是基层统计力量不足。

5.社会各界对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工作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与工作高要求不够协调。一是社会各界对统计法律法规的了解不深,报送数据资料及报表的自觉性不强;表现在不知道有《统计法》,不知道有报送义务,不知道不报送报表是违法行为等;二是社会各界存在“重会计、轻统计”现象。表现在有些单位负责人只重视会计,忽视甚至取消统计工作,拍脑袋出数字;一些企事业单位频繁更换统计人员甚至取消统计岗位;一些乡镇及单位统计人员兼职过多;一些报送单位拒报、迟报、瞒报统计资料等。所有这些都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对优化县级统计工作环境的思考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素质的统计队伍,实事求是,依法统计,以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高水平的统计服务,推进统计科学发展,在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的统计工作环境,实现统计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要完善干部管理考核制度。干部的任用选拔不能光看经济发展,还要看社会发展,不能光看统计数字,还要看老百姓感受的社会变化状况;二要改革统计管理制度。统计部门隶属于当地政府,人事财政都受到当地政府管理,不利于统计工作独立开展。可实行垂直管理,使统计部门统计工作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3.加快统计制度改革。一要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在充分联系实际和多作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报表进行整理,统一指标解释、范围、口径等,对所有指标进行清理,清除重复指标,增加一些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的指标,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节能减排等,使其更贴近实际,反映实际,从而更合理更实用;二要改革统计调查方法。

4.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一要加强规范管理。县乡要设置足额的统计岗位,配置相应的专职人员,要建立健全台账和其他一系列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做到一切工作合乎规范;二要实行人员专职统计。用合格的统计人员专职从事统计工作;三要切实提高统计人员的工资待遇。通过保障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四要加强培训和指导。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和经常的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统计工作能力;五要成立县级调查中心。适应各种专项调查繁多的形势,专门成立一个县级的调查中心负责县乡的调查普查工作,进行各种专项调查,以减轻县级统计局工作负担。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要提高统计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通过培训、交流、自学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二要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培养调查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电脑运用能力等;三要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拼搏创新的职业精神,增强他们从事统计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四要形成良好的监督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任用干部办法,对统计人员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激励。增强工作动力,激活人才,形成良性循环;五要大力培养锻炼人才。大胆提拔人才,大胆使用人才,使人才在工作中成长,成长中成才。

6.加强全民统计意识建设。一要加强普法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营造每个调查对象自觉遵守统计法、自觉履行统计义务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强统计执法。对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问题,要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处罚,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统计权威;三要加强部门协调。统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应在信息沟通、部门协调上下工夫,积极主动地取得各个部门、起报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四要在全社会建立信用档案。对信用不佳的公民或法人给予各种形式的惩戒,促使全社会树立诚信统计意识,促进诚信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国强.统计预测与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光成.改善统计环境 增强统计活力[J].统计与决策,1999,(7).

[3]杨立勋.两大主题改善统计环境[J].中国统计,2006,(4).

工作环境范文第5篇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篷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管人不如管环境:找出工作环境中的破窗子!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行为很大程度是由环境决定的。我们的工作环境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硬环境,如办公环境、设备环境等。另一类是软环境,如工作氛围、企业文化、语言习惯等。很多公司都很在意硬环境中的“破窗子”,只要一出现问题立即修理,但却不太在意软环境中的破窗子:比如同事关系的紧张,比如企业文化中的怪话,比如语言习惯中对客户的不敬等等!

但是按照破窗理论,任何一个员工的问题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任何一个问题都构成了企业环境中的破窗!而任何一个破窗的存在,都会导致心态上的雪崩效应!

这就是业绩的文化定律:业绩背后是团队,团队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心态!那心态是什么?我想就是企业环境,包括软环境与硬环境的一个反映。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任何一个重大问题的背后,一定是若干问题累积的结果!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就不要着急在某个人身上找原因,而是从问题发生的环境上找原因,特别是企业的软环境――团队文化与心态上找原因。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某个人的问题,其实背后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与员工心态出现了“破窗”,这种“破窗”在“鼓励着”问题的出现!

没有坏员工,只有坏环境――真正的罪恶不是贪婪,真正的罪恶是贪婪成功的环境。

2006年4月21日,许霆与朋友郭安山利用ATM机故障取款,许霆取出17.5万元。2007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中院判处无期。2008年2月22日案件再次审理,未果,事件被披露后引起各方热议。

事实上,对一个结果的处罚并不是管理的目的,管理的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如果企业的运营中存在很多有问题的“ATM机”,那么,无论我们对许霆如何处罚,都不可能避免有员工变成许霆!在我看来,人毕竟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人有贪婪的动机实在不是什么太大的罪恶,真正的罪恶是贪婪动机在企业面对的是许多错误的“ATM机”!

贪婪一旦面对的是“错误的ATM机”,当然贪婪者要负责任,按“破窗”理论,“错误的ATM机”背后是“错误的ATM机团队”(比如广州为银行提供ATM机维护的公司,就承担了责任),而“错误的ATM机”团队背后是“错误的ATM机文化与心态”。我们可以在强大的无期徒刑面前,抑制自己的贪婪,但我们在心里却会对金融机构的信誉与尊敬发生怀疑,这是金融机构在我们心里不断扩大的“破窗”,这种“破窗”,外在的任何处罚都无济于事!

工作环境范文第6篇

一、良好的教育工作环境对教师的作用

在和谐快乐的教育工作环境下势必会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积极而快乐的心态能发挥人的潜能,而消极和郁闷的心态却会排斥这些东西。所以,当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之后,首先表现在人的工作状态上,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简单的谋生必需,也不仅仅是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每个人都希望工作是快乐的,愿意追求这种工作所创造的欣喜。有了快乐所带来的潜能释放,教师在工作中就会精力充沛,大大能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二、怎样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环境

1.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非常强烈。他们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的价值,渴望能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因此,在处理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做好公平、公正,不徇私情断事,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2.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大家商量着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都有自己的工作理念,但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又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教师,这怎么办呢?那就是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大家商量着办。

3.合作活动是很好的剂。教师多少年来就习惯单兵作战、单向交往,并形成以制订计划、备课、书写教案、应付上课、批改作业等为教师主要内容的工作方式。有的教师还受传统文人相轻不良思想的影响,不与别人交往,不与别人合作,这对教师个人有负面影响,对学生教育不利,当然也对学校工作不利。新课程在设置方面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教师合作教学、合作研究、合作提高创造了条件。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还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来推进教师之间的和睦,如体育活动。

4.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一种和谐的沟通环境。教师的办公室并不仅是让教师在里面进行事务性工作的场所,他还是微型会议室,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各班级中孩子们的情况,各种活动的组织情况以及教师进行指导方面的情况和教师个人日常情况等。在交谈中,彼此已经交换了真实的情况,同时教师会上相互理解也就可以圆满地进行了。

总的来讲,教师工作环境的和谐,就是让每位教师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尊重彼此意见的基础上达到的团结和睦。

工作环境范文第7篇

加强领导,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

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把政协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全局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落实,既支持政协按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又通过政协中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的重大工作部署,使政协工作更有全局性,使政协参政议政更具针对性,使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更有现实性。同时,从整体推进全局工作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范区委与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统筹协调区四大班子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区委“一班人”和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党组的作用,形成区委统揽全局、人大有效支持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政协积极参政议政的工作格局,从整体上为政协开展工作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向上的政治环境。

强化支持,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社会环境

加大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的支持力度,努力营造一个广纳群言、包容大度的社会环境,支持和确保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一方面,积极支持政协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坚持和完善政协委员视察、评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在政协委员中聘请各类监督员制度,开展政协委员与执法部门联合检查活动,对行业风气和服务质量进行检查、评议,督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要认真对待政协和政协委员在民主监督中提出的批评意见,严肃查处抵制、阻挠政协民主监督甚至打击报复的行为。另一方面,支持政协提高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把政协委员的个人监督行为上升为政协的组织监督行为,把分散的监督活动上升为集中的监督活动,把随意的监督程序上升为规范的监督程序,不断提升民主监督的水平和层次,增强民主监督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再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政协提案建议的落实反馈制度。对政协建议案、调研报告,反映的社情民意等,细化办理规则,健全反馈制度,提高办理率和办结率,激发广大政协委员的工作积极性,从各个方面为政协开展工作提供平台,搭建载体,营造环境。

创造条件,营造保障有力、政策到位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范文第8篇

要弄清王女士的问题首先应该对正常月经的状况、哪些因素会对月经产生影响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从这个角度切入,对王女士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

正常月经生理

月经指女子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现象。一般是28~30天为一个周期,每次持续3~7天,它的出血量一般不超过80毫升。月经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内分泌调节,以及子宫内膜对雌激素、孕激素周期性的反应。正常月经的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发育完善,卵巢、子宫发育成熟后,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孕激素协同作用下周期性变化、脱落出血形成的。

由此可以知道,正常月经的建立和维持是需要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调节的正常,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出现月经异常。月经不调有很多的因素,比如说环境、思想、情绪、焦虑、紧张、压力很大,这些因素有一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调节的,也可能因为调节不好,导致下丘脑、垂体协调功能出现一些问题,就可能会导致月经不正常。

环境对月经的影响

王女士因工作调动,生活、工作环境都变了,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常常焦虑失眠,这直接影响到她的内分泌功能,出现月经不调。当环境的改变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健康的心态,就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对月经的影响也是暂时的。但是如果情绪调节不好,对月经的影响就比较大了。心理因素引起到月经不调,不仅要注意饮食起居,讲究生理卫生,也要情志调和,讲究心理卫生,还要到医院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几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情绪异常引起月经失调

长期的精神压抑、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有位英国的妇产科医生,17岁的91名女学生参加一次重要考试时月经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在临近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大约有一半人的月经不正常,大多数人的月经周期延长,少数人月经缩短,个别人停止了月经。考试当天,学生的情绪处在最紧张的状态,竟有36名女生来了月经。

中医认为引起月经不调的因素很多,其中七情失调是一个重要因素。“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起居失宜,脾胃虚损,心火妄动,则月经不调矣。”中医认为情绪变化能够引起肝郁化火,导致冲任二脉失固,迫血妄行,造成月经提前;情绪变化也可以引起气机郁阻,气郁则血滞,造成月经错后;情绪抑郁、愤怒可以引起肝气逆乱,导致血海蓄溢失常而经来无定期;情绪变化能引起血滞,使冲任二脉不通畅造成闭经。

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强烈的情绪刺激或持续的不良情绪刺激通过大脑皮层及下丘脑、垂体前叶、卵巢系统对月经发生影响。而不同的情绪状态对月经的影响是不同的:心情抑郁或沮丧常常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而情绪紧张可使月经量增多,月经提前。

长期熬夜引起月经不调

熬夜已经成为了都市白领女性的家常便饭,然而随着女性的熬夜,月经不调的女性增多了。

据调查研究显示,经常打乱生物钟,生活不规律,喜欢昼夜颠倒及熬夜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几率是作息规律者的3倍。为什么熬夜会打乱女性的月经呢?

女性长期熬夜或者失眠、昼伏夜出会改变身体原有的生物钟,从而引发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这种紊乱导致女性体内的脑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分泌紊乱,激素分泌合成不平衡,进而影响女性的排卵周期,出现月经不规律。

月经不调的预防和治疗

精神放松,心理平和有一类精神紧张型病人,有一点什么问题,又查医书又上网,弄个一知半解,自己吓唬自己,觉得不得了了。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还是解除精神负担,希望她要消除这种多愁善感的情绪因素,要轻松的面对生活,保持心态的平衡,对身体健康比较有好处。

生活要规律规律的生活,有利于内分泌的平衡。

注意保暖 女性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下半身要保温,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女孩子,夏天穿很少的衣服,长时间呆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里,或冬天穿得很少,有的时候天很冷还光着脚、露肚脐,还有喜欢吃冰镇食品,这样对月经都有影响。

工作环境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快乐工作;管理秩序;工作空间;人际关系

饭店作为人对人、面对面的高接触服务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情绪和行为会对顾客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只有快乐的员工,才能创造快乐的顾客;而要创造快乐的员工,首先必须创造快乐工作的环境氛围。因为工作环境氛围既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也影响员工的工作成果。所谓工作环境氛围,就是员工工作过程中处事的空间、秩序与气氛。为了寻找员工对良好工作环境氛围的要求,笔者对20家饭店的100多名一线员工进行了初步访谈,根据调研结果与笔者的工作实践,饭店快乐工作的环境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宽松适度的工作空间;二是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三是友好温馨的人际关系。本文将对如何营造快乐工作的环境氛围作一探索,以期对饭店员工管理的实践提供指导。

一、宽松适度的工作空间

每位员工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都希望事业有成;同时,每位员工都是有血有肉、有尊严的独立个体。要使员工快乐工作,饭店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员工的自我,给员工以必要的表演、个性与过错空间。

1.合适的表演空间

在我国的一些饭店企业,经常可以听到管理者对员工说这样一句话:“有作为才有地位,有精彩才有喝彩”;而饭店员工则经常想:“不给舞台怎能唱戏,不给机会怎能发展”。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错位,它使组织与员工处于对立状态,管理双方的心理距离也由此产生。其实,作为组织,她的使命就是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搭建平台,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目标;而作为员工个人,则应该确立“有作为才有地位、有精彩才有喝彩”的观念。根据笔者的调研结果,饭店员工对职业空间的要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希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二是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三是希望拥有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应权力。所以,要让员工快乐工作,饭店组织必须确立“有位才能有为,有舞台才能唱戏”的观念,给员工以职业发展的合理空间。

(1)尊重意愿。个人的工作成就,除了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外,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实力及其努力程度,员工的努力程度则主要取决于他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为此,饭店应该建立岗位选择制度。岗位选择制不仅仅指在员工招聘过程中,企业和员工之间实行平等有效的双向选择,还指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如觉得自己的岗位实际与岗位预期有偏差,或当前工作所需展示的个性与自己的性格相差过大,造成严重的现实冲突等不适应症时,可以申请调换岗位。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应尊重每一位员工的选择,并鼓励员工自发地寻找更加适合的岗位,从而让员工在更为适合的职业发展通道内快乐地顺着职业发展阶梯越爬越高。

(2)能位相称。员工的素质构成不仅个体相异,而且各有长短;同时饭店的每一岗位也都有相应的任职资格与要求。只有员工的个性素质适合岗位要求,才有可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做到能位相称,关键必须注重以下三点:一是坚持绩效与能力导向,即员工的任用以员工的工作实绩和拥有的能力为基本依据。二是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公开,就是标准透明,信息对称;公正就是遵循规则,照章办事;公平就是尊重事实,机会均等。三是建立科学的测评考核机制,做到知人善任。要按照人员的能力水平及特长分配适当的工作,使每个人既能胜任现有职务又能充分发挥内在潜力。

(3)授之以权。每个人都希望有权力去处理一些事情,饭店管理者应视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下属的成熟度等因素给下属进行科学授权。一般可采用3种授权方法:一是充分授权,即管理者允许下属决定行动的方案,并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人、财、物等权力完全交给下属的授权方式。此种授权适用于下属具有丰富经验,并且能够独立地圆满完成任务。二是弹性授权,即管理者依据实际需要,给下属灵活授权。饭店管理者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或对下属的能力、水平无充分把握或环境条件多变时,宜采用弹性授权方法。三是制约授权,即管理者将某项任务的职权,分解成若干部分并分别授权,使它们之间产生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作用。

2,必要的个性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工作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习惯,饭店管理者应尽力给员工提供相应的条件,满足员工的个性需要,给员工创造充分发挥个性的空间。总的来说,团队的个性越是多样化,它在有效融合后的战斗力就越强;而团队组成越是单一,战斗力相对来说就越弱。

为此,饭店管理者必须努力学会欣赏并发挥员工的个性,只有管理者先欣赏员工,员工才会反过来欣赏管理者,从而建立起“相互欣赏”的上下级关系。若管理者视员工的个性为优点,则会千方百计思考如何发挥“优势”,结果是员工展现个性风采,充分发挥特长,常常皆大欢喜。反之,若管理者视员工独特的个性为缺点,并努力想方设法去纠正“缺点”,其结果必然是抹杀员工个性,引起员工反感,往往徒劳无功。实践证明,习惯于欣赏员工个性的管理者能够打造珠联璧合、配合无间的多元化风格的团队。

3,适度的过错空间

在一般情况下,饭店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上进心,都不愿出现差错;但做工作总难免要犯错误。所以,作为饭店的管理者,必须正确区分员工的过错性质,保证适当的过错空间,酌情处理。

(1)低级过错,即由于员工自身原因或者主观意愿所造成的过失或违规行为,如由于态度不端正、疏忽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工作失误,或被上司批评处罚心中很不服气,在整理客房时故意用工作车撞坏走廊墙壁等。对于低级错误,必须严格按制度进行处罚。

(2)客观过错,即主要是由于员工身体、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不足或者是因为客观条件所致的过错。对于员工的客观过错,饭店管理者应包容谅解,并给予精神上的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首先,管理者的批评教育应该是善意的,要让员工意识到犯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改正错误;其次,要给予技术上的指导,要让员工知道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再次,应该给予适当的弥补机会,将功补过;最后,管理者要从员工的过错中进行反思,寻找自己工作的不足与管理的漏洞,而不要推卸责任。

(3)高级过错,主要指那些在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失误。对于高级过错,不仅不应该批评与处罚,而且还应该给以必要的鼓励。当然,要注意及时总结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

安全需求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在工作中,他同样需要有一种心理上的工作安全。要让员工快乐工作,首先必须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 笔者曾经对20家不同地区、不同星级的100多名饭店一线员工作过调查,询问他们在工作中的最大痛苦是什么,结果答案主要集中在以下4种情况:一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不知道怎样做,领导指令不清或要求过高;三是不知道做了自己会有什么结果,该认可的没有得到认可;四是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比如上次他这样做得到了表扬,而这次按照这样做却挨了批评。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除了管理者的情绪化原因外,主要与饭店制度规范缺陷、管理者指挥有误和现场指导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要建立井然有序的管理秩序,关键必须抓好以下3个方面:

1.清晰的制度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首先必须完善制度规范,以明确职责范围,确立工作标准,规定工作程序。为了有效发挥制度的功能,饭店必须注重制度管理的目的性、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肃性。目的性,就是饭店制度必须根据饭店经营管理的需要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利益来制定,服从饭店经营管理的目标。制度的出发点本着“鼓励发扬优点、抑制消除缺点”的思想,从而使制度起到“扬善”的目的。科学性,就是饭店的制度必须符合饭店管理的客观规律和本饭店的客观实际,必须考虑饭店实施制度的客观条件。合理性,就是制度要有层次性。根据饭店的业务特点和员工的思想觉悟水平、心理承受能力,饭店的制度可以分为3个层次:一是刚性制度,即要求员工不折不扣执行的制度,如有违犯,必受处罚;二是弹性制度,即规定基本准则,而不规定具体步骤与方法,员工可以在基本原则下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三是导向性制度,即希望员工努力做到的,组织将依据员工的行为表现与程度,给以不同程度的奖励,即员工可做可不做,不做不会处罚,但会影响自己的回报。严肃性,就是制度执行必须以制度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不因人而异,随心所欲,感情用事。

2.正确的管理指令

要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不仅需要科学的制度规范,还需要饭店管理者的有效指挥,否则下属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执行。有效指挥,关键是饭店管理者必须正确下达指令,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指令的性质。饭店管理者应视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职权范围、下属成熟度等下达不同性质的指令。根据对下属的制约程度,指令大体可分为命令、要求与建议3个等级。命令是下属必须无条件服从的指令;要求是下属必须执行,但可商量执行的条件和相关细节的指令;建议是下属可执行、也可不执行,但必须反馈的指令。一般而言,对于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可控性大、时间性强的工作,适合用命令;对于有些情况不是十分清楚,任务相对复杂,牵涉面较广的工作,可以用要求;而对于不在管理者自己职权范围,又觉得要下属做的工作、或者是自己有一定想法,希望下属去思考的问题,应该用建议。

(2)指令的内容。指令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让下属易于执行,一般需包括以下7项内容:谁去做,做什么,为何做,何时做,有什么标准与要求,如何检查与反馈,做好了有什么结果等。

(3)指令的层次。要注意逐级下达指令,避免越级指挥,导致下属无所适从。在紧急情况下,需越级下达指令时,事后则须与有关人士及时沟通。

(4)指令的形式。指令的形式,即指令通过何种方式。指令的一般有3种方式:口头指令,电话指令,书面指令。饭店领导应依据任务的性质与轻重缓急,选择合适的指令形式。

3.到位的现场管理

Shalley and Gilson等学者的研究发现,督导支持对员工的绩效和创新都有重要影响。饭店业务活动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员工服务与顾客消费具有同一性,因此饭店的现场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据调查,我们饭店的一些管理者往往把现场管理的使命定位在检查工作,纠正偏差。这种想法很容易将管理者与下属的关系演变成“猫与老鼠”的关系,从而使管理者成为下属不受欢迎的人。其实,到位的现场管理的职责应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了解情况,掌握动态。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有赖于客观全面的决策信息。饭店管理者应通过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比如通过现场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掌握饭店业务运行情况,了解顾客对服务的评价等信息。

(2)检查工作,纠正偏差。由于人性的弱点和知识、经验、能力、情绪等原因,下属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出现计划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这就要求管理者加强检查,对下属的不良动机与行为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各种偏差。

(3)解决困难,联络感情。饭店管理者通过现场走动,主动寻找下属在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的问题与困难,并及时帮助解决;同时工作加强与下属的思想交流,增进情感交流,让员工有倍受重视的感受。

(4)发现亮点,及时奖励。任何人都有得到他人认可的强烈欲望,所以当一个人在工作中有所发明、有所成绩时,总希望有人赏识、有人分享。因此,饭店管理者必须要善于发现下属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认可与鼓励。千万不要吝啬对下属工作亮点的肯定与表扬,管理者一句由衷的赞美往往能激发下属的创造与更加积极工作的欲望。

(5)业务指导,发现人才。饭店员工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困惑与问题,此时饭店管理者就要像一名循循善诱的导师一般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员工看清工作的发展前景以及努力的方向;同时管理者也可以通过下属的实际工作,发现具有潜质的优秀人才。

三、友好温馨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根据Geert Hosfstede的民族文化维度框架,中国文化是属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此,饭店管理者必须注重对员工的理解、关心和爱护,创造友好温馨的人际关系。

1.理解员工的苦衷

理解是人们共同的需要,饭店需要社会和员工的理解与认同,员工同样需要管理者和顾客的谅解与信任。根据笔者的调研,饭店员工的苦衷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饭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尽量消除饭店工作的负面效应。

(1)工作时间的特殊性。饭店一般实行每周工作5天(有些饭店还实行6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工作制,但由于饭店业务经营的特点,往往要突破这一界限,临时加班现象在所难免;同时节假日往往也需要加班,这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也许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一种办法,但现在则成了极大部分员工的一大烦恼。所有这些,给员工安排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有些年轻人就因为工作时间不稳定,导致恋爱问题上的挫折;有些家庭也因此而时常产生磨擦。为此,饭店管理者必须 从工作需要和员工需求角度,实行富有人性化的工作时间与假期管理。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适度增加工作时间的灵活性,逐步推行弹性时间工作制,尽可能避免加班加点,以保证员工的休息时间;另一方面,应逐步推行灵活的休假制度,根据饭店业务特征,有计划地安排员工度假旅游,从而使员工体会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快乐。

(2)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饭店工作是一种“直接伺候人”的工作,员工与顾客的关系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顾客享受与员工劳动易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在当今饭店倡导“顾客至上”的年代,客人有权“支配”员工的劳动,挑剔员工的毛病,即使客人有过错或无礼举动,饭店员工也要忍耐、宽容。有时尽管员工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为顾客服务,可仍避免不了冲突和意外。这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有些客人的素质确实不高的情况下,作为饭店的员工有着说不尽的委屈和苦衷,不公平感也往往油然而生。为此,饭店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一线员工时常会面对来自顾客、组织和工作本身的多个冲突和压力。为了使员工适应其扮演的工作角色,在员工求职和入职培训时,必须让员工明白角色是一种职能,一种对处在这个地位的人的所期待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服务业是一个服务于他人、使他人愉悦的行业,必然要求员工在适当的时候作出一些必要的“牺牲”。同时,还必须让员工意识到,能否在服务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关键在于自己的职业素养。当然,饭店的管理者也必须懂得尊重员工的人格,维护员工的尊严,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比如,里兹・卡尔顿饭店提出的“我们是为女士和绅士提供服务的女士和绅士”的口号,万豪饭店集团的创始人马里奥特强调顾客、服务人员与雇主之问的“大家庭”气氛,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管理思想。

(3)工作要求的特殊性。作为直接面对顾客的窗口服务行业,几乎所有的饭店都制定了严格而具体的纪律和规范,要求饭店员工必须时时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即使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到各种困难和烦恼,也要求进入岗位就进入角色,努力忘却心中的忧愁和烦恼。可谓标准高、要求严。而饭店员工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这些工作要求和年轻人的特点有极大的矛盾,而且也易使员工产生一种压抑感。尤其是80后的年轻人,他们更是崇尚个性与自由。为此,饭店在实行高效的规范化管理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一方面饭店应该注重饭店制度的人性化设计和工作的科学设计,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员工以灵活的空间,让他们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另一方面饭店应注重员工的心理管理,科学调节员工的情绪,并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让他们享受生活。

2.关注员工的情绪

员工的情绪波动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客人的体验感知,而且影响整个饭店的形象。情绪不只是个体现象,更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团体、组织所具有的社会现象。因此,员工出现情绪波动实属正常,关键是饭店管理者必须关注影响员工情绪的因素,明确员工所处的情绪状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与控制。

要有效控制员工的情绪,饭店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员工处于什么状态,是处于理性状态还是情绪状态。员工的情绪状态大概有3种,即正常状态、得意状态与痛苦状态。正常的情绪状态下的员工处于理性状态,分析往往比较客观,方案往往比较成熟,执行往往比较稳妥。对于正常状态的员工,关键在于必要的鼓励与支持,使他们心想事成。得意状态时的员工所看到的一切都很美好,此时的知觉往往是“过于优越的幻觉”,此时的判断往往是“过于乐观的判断”,此时的决策往往是“夜郎自大的冒进”。对于得意状态的员工,既要注意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引导员工冷静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痛苦状态下的员工最容易丧失理性,最易于诱发过激行为。一般来说,处于情绪低潮的员工的工作效率将会大大下降,暴躁的情绪还会引发抵触行为或攻击行为,这不仅无法保证提供应有的工作质量,甚至还会导致“服务危机”和“恶性事件”的发生。一旦员工产生了不满情绪,往往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发泄出来。因此,对于员工的不满情绪,管理者不能听之任之,或者一堵了之;应该分析问题成因,疏导不满情绪,寻找解决方案,协助员工释放情绪,使员工早日从痛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3.创造协作的氛围

一些研究表明:员工之间相互帮助关心能减少工作压力和人际压力。同时,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团队合作能提高成员的工作生活质量,增加成员的工作满意度、责任感与工作效率。要使员工快乐工作,饭店各个部门,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至关重要。为此,饭店管理者必须注重创造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根据调研结果,饭店必须注重强化以下理念与行为:

第一,要沟通不要摩擦。协作离不开沟通,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团队成员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沟通,学会替对方着想,体验对方在特定情景下的感受,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提出让对方心悦诚服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保证有效的合作,饭店员工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就必须摆正位置,既要唱好主角,更要甘当配角,确立“我应该为他们做什么”的理念,主动配合,求同存异,协调合作,取长补短,努力为他人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从而形成最大的团队合力。

第二,要反省不要埋怨。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失败归结成外部因素如运气、同伴等,这种倾向称为自我服务偏见。其实,与其他部门或同事发生矛盾时,一味的埋怨不仅无济于事,同时破坏心情。碰到问题与矛盾,饭店员工首先应该扪心自问:我是否对事情理解得不够清楚,导致自己错误地执行了某些工作任务;我是否没有进行及时地沟通,进而导致我对某些方面的理解和执行出现了问题;出现了问题,我是否迅速采取了有效的补救措施。

工作环境范文第10篇

人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花逢春日开满枝”。人的心情如果处于最佳状态时,人的精力就特别旺盛,他身上蕴藏的巨大热情、潜在的才智和创造力就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学校领导的责任就是要为老师们创设一种和谐、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营造了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使老师们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也就能自觉自愿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为了学校的发展不断释放自己内在的光和热。创造舒心环境,首先要摸清教师的需求,注意发掘教师内在的思想“能源”,让他们发挥出人的全部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要想达到此目的,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要尊重教师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教师更为强烈。所以,学校领导要懂得维护教师的自尊心,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当代的教师承受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工作出现差错在所难免。这时候,领导不要去过分指责,甚至当众揭短,以免使教师失去自信,陷入惆怅、忧伤的消极情绪中。我校非常关注教师合理正当的需求,形成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在学校环境中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真正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

2、要重视教师的兴趣。兴趣是我们求知的前提,向上的前导,成功的序幕。学校管理者不应只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也要学会引导和培养教师的兴趣爱好,积极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这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就很注重教师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学校的人文关怀。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如排球赛、乒乓球赛、外出参观学习等,教师能放松身心,增强体魄。每次举办运动会或其他庆典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同台演出,同场比赛,让教师们在活动中强身健体,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3、要发现和发挥职工的优势、特长。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效的管理就是扬长避短,校长要把教师安排到最适合发挥他长处的岗位上,让他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只要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就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会生机勃勃。

二、创设向心环境,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古人云:“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人也会因为工作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理想价值,正所谓“环境造就人”。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学校领导要努力创设向心环境,使学校具有一种健康向上的指导整体行动的精神,从而把教职工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纳入学校共同理想的轨道上来,使所有的教职工产生“教育的使命感”并为之奋斗。教师职业价值观在这种向心环境中才能得到升华,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增强。共同的目标是形成向心环境的基础。这个共同目标不是无根据的幻想,而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的,只有人们从目标中看到了共同的切身利益,只有目标建立在人们共同的利益的基础之上,才能鼓舞人们为之奋斗。我校领导注重加大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让教师明白,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了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科学的管理是形成向心环境的关键。学校搞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积极性的发挥,但是,一个学校内绩效工资差别太大,也不利于团结,会造成教职工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向心力”的形成,也就不利于开展工作。我校坚持“三公”(公平、公正、公开)和“三严”(严肃、严谨、严格)的原则,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给全校每一位教师进行客观、公平的评定。“友爱”是形成向心环境的纽带。在集体中没有友爱,就体会不到集体的温暖,就无法形成向心环境。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满怀同志情、战友谊,才能沟通众人心。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唤起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情感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要比金钱的意义大得多。

三、创设荣感环境,树立荣辱感和责任感

任何学校的教师群体中都存在着两种行为,即高效行为和低效行为。前者表现为积极进取,不计个人得失地忘我工作,后者则往往表现为斤斤计较、自暴自弃、甘愿堕落。这两种行为每时每刻都在相互影响着。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摒除教师的低效行为,激励其高效行为,促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活力,最大程度的体现高效行为。创设荣感环境,首先要对教师适时进行荣辱观的教育,这是创设荣感环境的根本条件。优化荣感环境,就是利用每个教师都有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羞耻感,用目标激励法等形式,引导教职工树立起“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其次,创设荣感环境要注意发挥群众舆论的强大作用。因为群众舆论会对人的思想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正确的群众舆论实际上是不成文的法规、准则。强大的群众舆论能够使人们改变不正确的想法,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正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报道,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倾向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自然环境范文 下一篇:轨道交通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