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0:22:25

共享经济论文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辛世荣,著有大量作品。主要有论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因地制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搞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等,载入人民日报出版社《党旗下的风采》等数十部文集。电视专题片《峥嵘岁月 光辉历程》,在县级电视台映播。《中国共产党在秦安》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中国共产党在秦安・红色档案》,待出。

庄云云

庄云云,女。副研究馆员。国家、省图书馆学会会员。发表有大量作品。主要有论文《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咨询的共建与共享》《未来五―十五年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要点》《二十一世纪的趋势――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化》《跨世纪的趋势――高校图书馆信息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文献信息服务的影响》《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等。曾荣获“新时期国家重点人才”创新学术研究成果一等奖和浙江省高师院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优秀成果奖。

唐世林

唐世林,贵州省布依学会副会长,黔南州戏剧家协会理事。贵州作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7年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在《歌曲》《音乐周刊》《歌海》《词刊》《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或被出版社选用歌曲、歌词一百多首;在《舞蹈论丛》《贵州文化》等刊物发表曲艺作品三十多件,论文九篇。在《贵州剧作》《苗岭》等刊物发表剧本十一个;《布依山寨美如画》和《水族端节》,入选《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教材》。在全国征歌大赛中《送郎参军》《小康道路越走越宽广》《园丁之歌》等九首歌曲获奖。出版歌曲集《西部放歌》,诗歌集《情系西部》等三本书。

华茂良

华茂良,曾任村镇文艺室创作员,中、小学教师。2002年转向文学创作,作品多次获全国性大奖。主要作品有《笼中之鸟》《献给新世纪老师的歌》《中华龙颂》《以史为鉴》《沁园春・上海滩》《玫瑰赞》《环球欢送中华龙》《历史丰碑破长空》《长城》等等。曾获第二届“星光杯”百优创新奖。

张 辉

张辉,一级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陕西作协会员。中国当代检察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法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创作,在地方杂志曾多次开设过专栏。长篇小说《梧桐树》1994年由陕西文民出版社出版;《本案大内参》200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另类父母官》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晏明光

晏明光,二级作家。笔名崖鹰,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会员。代表作有小说《梦》《青龙镇》《肉魂》《福人》等。曾多次获奖。作品入编《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获奖作家文库》《中华文学人才名录》《中国当代人生格言》等文集。

田崇逊

田崇逊,曾用名赵纯。陕西外语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1980年代开始旧体诗词创作,发表有大量的作品。200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茶后集》。著有DNA系列小说《DNA的蹂躏》《DNA误区与尴尬》及《DNA末日》(共四十五万字)。

魏圣琼

魏圣琼,女,笔名恩月儿。2005年出版诗集《水缘》《荷颜》。2006年出版诗集《金缘》《水木缘》等。2007年出版诗集《清华日记》《高地》。个人事迹载入《中华文学家大典》《中华作家大辞典》等辞书。

李永谦

李永谦,笔名金汁河。教授。一级作家。曾任兰州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特级教师。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高级调研员。曾在高校刊物发表新诗三十余首。六十至九十年代从事文史、写作思维教学,较多关注中国古典文论与中外文学评论,爱好习作格律诗词。著有《写作思维训练》与《认识论史稿》两部教程讲义。

林剑秋

林剑秋,研究员。一级书画师。中华民族振兴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学术发展科技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名家书画院名誉院长。科技领域发明十多项。社会科学领域哲学论文和经济论文三十多篇入编部级大型文献,并获奖2007年获全国十佳先进创新工作者荣誉称号。近期将出版《林剑秋格言选》专著。

吴 椋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经济论文|证券金融|管理论文|会计审计|法学论文|医药论文|社会论文|教育论文|计算机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

财政税收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公共管理理学论文政治论文文学论文工学论文文化论文英语论文应用文写作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论文网>>免费论文>>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论文正文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作者:网友投稿文章出处:论文网时间:2005-6-3

-

电子商务个性化需求的条件研究

摘要: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网站策略需求、产品策略需求研究个性化需求的内在性,从生产模式、经济模式、经营模式、价值模式的变化和相关案例,研究电子商务活动的个性化需求的必然性,从而得出个性化需求条件形成之必然。

关键词: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个性化产品,无差异产品

Abstract: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hasbecomeanimportantresearchquestionine-commercedevelopment.Theinherent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theserequirementsofWebsitetacticsandproducttactics,theinevitabilityofe-commerceactivity-based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sstudiedfromsomerelatedcasesandthechangesofproductionmodel,economicmodel,managementmodelandvaluemodel,andthentogettheinevitabilityofformingtheindividualizationrequirementinthispaper.

Keywords:E-Commerce,individualizationservice,individualizationproduct,Non-divergenceproduct

0、引言

一场广袤而深刻的变革已经来临,不算上个世纪中叶起就有先知先觉的学者、政治家和企业家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进入新千年门槛时,都感觉到即将到来的震动,尽管这新的时代才露端倪,不管我们它将它称为什么:“知识经济”、“新经济”也好,“数字革命”、“虚拟经济”也罢,或是“网络经济”、“信息经济”……我们知道它的主要来源是信息技术和网络。网络时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

从[1]中利用个性化服务成功的范例说明了网络营销个性化服务的成功之道和实施个性化服务的局限性,到[2]中传统工业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前瞻性的理念所引入的个性化服务,到[3]中为了实现个性化服务从技术层面而提出的虚拟设计系统,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基于电子商务的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现实,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全面地研究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尤其是从个性化服务和产品的条件形成上研究,更能充分地理解和应用个性化特色。

1、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

电子商务的个性化需求包括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

个性化服务是指商家根据每一位顾客的年龄、身份、职业、品味等个人特点,过去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偏好等因素,因人而异的提供独特的产品和针对。

在产品的表现上,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尤其是早期阶段(包括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艺规划和制造阶段),处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吸引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注意力,可以帮助制造企业设计和生产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电子商务中个性化需求的内在性

当人们把电子商务活动说成是“鼠标+水泥”模式时,不管这种说法在初期的理解上的褒义或贬义,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鼠标+水泥”的确刻画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性。

从电子商务活动过程来看,“鼠标”表示了客户的属性,即客户利用鼠标在网络上对网站点击的随意或随机性;“水泥”表示了网站的属性,即,网站的吸引人之处,也就是如何利用个性化的服务和个性化的产品,有效地将潜在的客户转变成真正的客户,将新客户转变成忠诚的客户,转变靠的就是“水泥”的“粘合”属性。

2.1网站策略需求

网站策略是网络营销特有的策略。在网络空间中,网站是企业最重要的标志,在Internet上设立网站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网站不仅代表了企业自身的形象,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网络营销的效果。通常,企业的网站策略主要是通过网站宣传策略和网站设计策略来实现的。

网站宣传可分为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两大类。传统渠道就是指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媒体宣传企业网站,这和传统的广告方式并没有区别。另一种方式,则是借助于新兴的网络媒体宣传企业的网站,其目标是设法使企业网站信息散布在众多的网络空间上,并建立从这些空间直接链接到企业网站的路径。具体的方式就是采用网站登录和建立链接。因此,网站的宣传策略很难表现出网站本身的独特个性化,更多的是需要网站设计策略的个性化。

网站设计是网站能否成功的关键,客户登录网站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查阅相关的内容,获得相关的信息。因此,在网站设计过程中,在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基础上,满足为客户提供需要的内容和快速反应客户的请求。客户在访问站点时,关心的不是管理者的个人信息,也不是企业的机构设置,而是你能生产什么商品或提供什么服务,商品与服务的质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信息,因此,在以生产商品为核心的企业,产品应成为整个站点建设的基本核心;在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服务就成为建站的核心内容。除了具体内容表现外,网站上商品和服务项目放置的位置,随着客户访问的频次动态调整,使客户能更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体现出更多的个性化。

2.2产品策略需求

产品是传统营销组合理论中的核心,是企业实现利润和再生产的保证。在“4Ps”向“4Cs”转移的过程中,客户占据了产品的中心的地位,但产品在营销中的价值却没有降低。

在产品的各个层次(核心利益层次、基本产品层次、期望产品层次、附加产品层次、潜在产品层次)中,一方面,由于网络市场所特有的虚拟性、与消费者交流的及时互动性和产品本身的不同特性,在网络营销的产品和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产品有很大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使产品概念中的核心利益层次、基本产品层次和期望产品层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附加产品层次和潜在产品日益成为企业获得客户的重要手段。

尽管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在信息渠道、交互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样在产品不可触摸、缺少人情味等方面也处于明显的劣势,所表现来的、最为明显的就是产品的无差异化。所谓的无差异化产品是指适合在互联网上进行销售的产品,而网络市场是全球性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将面对全球的消费者,并且都是以数字化的信息向消费者展示。

由于网络产品展示的无差异化,很容易造成网络产品的质量不确定性。原因是:①客户通过浏览接触产品,而产品的数字化则使客户对产品的了解无法像传统般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客户只能从电子商务网站上了解到产品的价格、性能和大致的外观等,无法真正了解产品的质量,数字产品更是如此;②INTERNET上信息的真实程度,无法得到识别;③目前INTERNET不属于任何组织管理,厂商并无法保证信息能够完全的、不被恶意修改的传递到客户手中,客户对此产生怀疑态度;④大部分网站高额的维护费用,形象包装和广告推广费用,网上商品的价格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一些网站为了生存,采取低价策略,用假冒商品替代,价格不一致,导致“柠檬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网络产品的无差异化属性,也是信息不对称的结果。克服这些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使客户能够对产品有差异化的体验,具体表现在无差异产品在不同商业运作方式网站所附带的增值不同,能够为客户提供的如支付服务、物流配送、功能更多的后台支持和网站功能及产品的相关信息服务。这也是产品策略个性化需求的因素。

3、企业经营方式的个性化需求

回顾十数年来从工业经济到网络经济的转换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致可归类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从大规模生产到敏捷制造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造就了工业社会。专业化的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单位成本,形成了规模经济。可以说,工业社会相对于农业社会的特征优势就存在于大批量生产之中。然而,大批量生产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农业经济时代,生产者与使用者距离非常近,甚至是合一的,他可以制造出非常合乎使用者要求的东西。到了工业经济时代,分工越来越细。环节越来越多,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使用者的声音常常由于过长的生产——销售链而传不到生产者的耳中。

从第5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为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离而做出的努力:从亨利·福特的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从推销观念到市场营销观念及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所做出的转变。但由于科技手段或称为时代的限制,此种分离只能在一定程序上得以缓和却无法完全消除。

但在网络时代,使用者重新加入到生产中,通过因特网提供的企业与顾客即时双向的交流通道,全球各地的顾客可随时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获得基于信息的服务,提出反馈意见,发出订单乃至根据自己的要求参与产品的设计。这样,企业的产品虽然可能由于顾客的个性化定制而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网络的作用,而仍然享有大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即所谓“敏捷制造”。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工业革命而离异,现在却由于网络时代的敏捷制造而破镜重圆,融合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制作的优点,敏捷制造使得网络经济时代的产品不仅享有更低的成本,而且因此贴近顾客需求。借着信息技术,使用者和生产者已经合二为一了。

如果要以两个人(其人名也恰巧是公司名)来形象的说明这一转变,则最好的选择是“从福特(FORD)到戴尔(DELL),正如享利·福特首倡了大规模生产并成为其代表一样。戴尔却是敏捷制造或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Masscustomization)的先驱和典型。

3.2从商品经济到服务经济

工业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经济重心的角色转换。20世纪80年代经贸组织成员国净增的6500万个工作岗位中,95%都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下一代经济》中提出:信息经济的对立面是特质经济。每一项劳动,每一件产品都包含物质和信息两部分,如果物质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就是物质经济——即传统经济;那么,如果信息部分占的比重大,就是信息经济——即下一代经济。信息经济是“智能”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

网络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与工业经济时代的服务性工作不同,后者只限于生产辅助(如配送设施,银行等)和个人服务(如商业零售、家政服务等),而前者先包含4个层面:①个性化服务;②商业服务;③交通运输、通信和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服务;④信息、教育、卫生研究和政府部门的服务。这些部门的中心任务是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其中前3个层面在工业社会也会有涉及,但对社会的发展最有决定意义的正是第四个层面服务的增加。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和成本方面的竞争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竞争焦点将转移到服务质量上。IBM公司表示,该公司不是在从事电脑制造,而是在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过,今后微软80%的利润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和维护咨询等服务,只有20%的利润是来自产品本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发展迅猛,目前的经营额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1/5。

3.3从实体经营到虚拟经营

虚拟化这一崭新的企业组织和经营方式,似乎以超光速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一经出现就迅速在全球开花。虚拟化正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全新的、倍增的拓展空间。其实,虚拟化经营说到底也是一种通过专业化生产提高效率的行为,类似这种行为早就存在于劳动分工出现后的人类历史中。但是由于交易成本,信息沟通等问题,导致辅助专业劳动无法社会化。现在,网络的出现,使得这种辅助劳动大规范社会化成为可能,也是目前为止最有可能提供个性化电子商务的模式。

网络经济从两个方面引发了虚拟化经营的出现:首先,国际互联网络虚拟化经营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为取得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可以仅保留其核心的功能,而将其他功能通过各种方式(如联合、委托、外包)借助外部的资源力量进行整合来实现。其次,市场情况和竞争方式的新特点,形成了对虚拟化经营的内在需求。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服务竞争的取胜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敏的反应能力和富有弹性的动态组织结构,即需要建立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企业界定模糊;信息共享、彼此信赖;专业人员地位强化;虚拟经理的出现。应客户要求,改变产品或服务的弹性大,由此带来虚拟企业的如下优势:有利于技术开发,有利于客户关系管理方式开拓市场,有利于共同筹资,有利精简结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多元化经营。

3.4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由以上关于虚拟企及其合作和未来组织特点可以看到:网络经济时代,是传统价值链重新构造的时代。工业时代企业赖以创造和建立竞争优势的,由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和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基础设施)组成的,已在企业内部强化了的一条价值链,在网络时代,将由虚拟化经营,更加专门的分工与合作和网络结构所代替。在网络结构中,自由职业者将增多,企业、团队乃至个人是一个个的节点或核心,承担着相当于传统价值链上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更加专业化的核心业务,其价值将由他客户联系的多少,亲疏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决定。只有采取这种方式,个性化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开展才能面对最小的阻力,以最灵敏的状态一一面对“新经济”下的多样客户。

4、成功案例简单分析

电子商务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的成功案例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4.1案例1

满足个性化需求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成功者一定得谈谈PC零售业的巨头——Dell公司。Dell公司是由其创始人MichaelDell于1983年在其德克萨斯州的大学宿舍创办的,现在Dell公司年销售额可达180亿美元,共PC机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老牌的电脑巨IBM.、Hewlett-Packard和Compaq。Dell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是分不开的。电脑销售,一般是通过商进行的,而Dell公司却采取一种直销模式即“按用户订单装配电脑”的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电话和互联网将自己所需的电脑组合、配置、型号等资料告知Dell公司,Dell公司就按用户的要求定制出用户所需的电脑,从客户订货到送货时间不超过36小时。此外,Dell公司还为其最好的客户创建了1500个个性化主页,使得他们可以直接获得公司的许多信息资料。Dell的个人电脑单机销售额年增长率为70%以上,远远超过整个行业的平均增长率(11%)。

4.2案例2

如果说Dell是把一个新兴的科技产业带入个性化的大潮的话,那么Amazon就是把一个承续上千年的书籍销售也带入这场大潮。

Amazon是一个虚拟的网上书店,它没有自己的店面,而是在网上进行在线销售。它提供高质量的综合节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用户可以在网上查询有关图书的信息。如果用户认为需要购买的话,可以把选择的书放在虚拟购书篮,最后查看购书篮中的商品,选择合适的服务方式并提交订单,那么读者所选购的书在几天后就可以送到家门上了。Amazon书店还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例如,读者可以在拿到实质的30天内,将完好无损的书和Music退回Amazon。Amazon将原价退款。当然Amazon的成功还不止源于此,如果一位顾客在购买一本书,下次他再次访问,映入眼帘的首先是这顾客的名字和欢迎的字样;Amazon使用推荐软件对他曾经购买过的书以及该读者对其他书的评价进行分析后,将向读者推荐他可能喜欢的新书,只要用鼠标点一下,就可以买到该书了;Amazon能对顾客购买过的东西进行自动分析,然后因人而异地提出合适的建议。读者的信息将被再次保存。这样顾客下次来时就能更容易买到想要的书。

4.3案例3

如果说Dell和毕尽是销售有形的商品的话,那么前程无忧网就是地地道道的“人贩子”了。因为人人都是不同的,那么这个“人贩子”的生意就是彻彻底底的个性化,为买家量身订做的了。

前程无忧网目前是业内公认的最大招聘网站,就北京地区而言,其网站收入占据了总收入的50%以上;他们的另一块王牌就是前程周刊,这份由前程无忧自办的报纸在武汉,西安、成都等内地城市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实,前程无忧所做的很简单,人才来找它,用人单位也来找它,它只要把各方面的资料整合后再搬上平台,本来没什么可个性的,但因人才这种特殊的商品,使得前程无忧网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就更加前程无忧了。

前程无忧网在2000年底就已经达到收支平衡,2001年收入达1.6亿,预计2002度可以突破2.7亿大关。就在本文成文前,本人收到来自前程无忧网的一封电子邮件,信中提醒我在其网站上注册的个人简历已经半年没有更新了,并建议我为了保证简历的实效性立即更新。前程无忧网就是这样做到对客户贴身服务。

5、结束语

由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成功的个性化服务的电子商务化企业,无不是在其组织结构和产品组成上具有极强的敏捷性,要想在电子商务个性化的舞台上有施展空间的话,除了应意识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趋势外,更应该理解满足个性化的动因和必然性。

参考文献:

[1]许统邦,宁亚萍,网络时代的个性化服务,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1期,2001年3月。

[2]高长明,当代水泥工业发展方向,水泥技术,1/2001。

[3]韩伟力,陈刚,董金祥,面向个性化服务的虚拟设计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第7卷第12期,2001年12月。

[4]赵林度编,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5]吴叔平著,电子商务的价值链与赢利模式,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6]洪国彬,特许经营、电子商务与市场运作效率,商业时代,2001,11。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所谓案例教学法,即是一种将案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师展示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师归纳提炼,学生最后演练等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策略体系。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实证研究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职高财会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等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很密切。在教学中通过对模拟仿真案例的应用来促进对本专业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使学生由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参与,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会实际工作,也会巩固已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意识及适用社会的综合能力,从而深化财会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教师而言,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财会实际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到的财会案例资料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财会专业案例。而教师指导学生剖析财会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也会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及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课堂案例讨论与分析总结课堂案例讨论最能体现现代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观念。在课堂讨论中,每一学习小组要选派一名代表走上讲台发言,阐述本组经讨论形成的观点、理由,然后再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说。允许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驳,展开双方或多方的探讨。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角度的论证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升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在讨论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在讨论中教师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避免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学生应珍视这一难得的发言机会,应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合作精神等。这一环节虽然很好地体现了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但教师的作用却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既要对课堂统筹规划,积极进行引导组织,又要让学生自己归纳,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不足之处进行讲解、补充。

课后案例报告的撰写案例报告的撰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案例进行思考总结,也可以把自己在课堂中意犹未尽的观点写下来。同时写好案例报告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为今后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做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另一部分。

课堂教学案例的选取与制作职高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案例的选取与制作,一般应符合以下特征:一是实践性。即教学案例应符合市场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二是适用性。教学案例的对象是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案例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职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各方面问题,案例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好。而不应当把适用于大学生教学的案例直接拿来使用。三是目的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而每个教学案例的设计总是要求在讨论中能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要能和当前社会工作实践的环境相一致,从而为今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案例教学法固然很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手段,因为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有很多。如常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财会业务的模拟实验、做一定数量的习题以及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都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环节各有各的用途,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才能把有能力和技能,会管理能创新的职高学生真正推向当前经济日益发展的社会中去。

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应建立与完善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校园电视教学系统,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做到中职学校的资源共享,使更优秀的课堂案例教学涌现出来。同时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图像声音文字有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倡导学术传播的高效性

余秋雨在《转型期的文化态度》一文中,倡导学术研究、学术传播应坚持有效性的原则,指出了中国学术研究、传播长期以来的症结所在。

第一,呼吁研究内容的有效性。余秋雨认为许多以实证为旗号的学术行为,由于实证的对象琐碎不堪,几乎兑换成了无效的旗号。例如,千年之前一位三流诗人的出生日期,因一月之差而苦苦考证数十年;《红楼梦》某一回的字里行间可能暗示某个人物若有若无的隐私,尽毕生之力搜辑校考,这样的情景,在高层学术界不难看到。学术研究当然不能排斥细节考证,但考证的耗费应该与这一细节的重要性成一定的比例。有些细节很小却能折射大问题,那么考证得再辛苦也值得。但很多冗长考证的终点仍然只是细节本身,也就造成了对自己和读者的双重浪费。

余秋雨已清醒地意识到这场苦涩的学术自耗游戏已经做得太长,无效和低效的课题因其遥远而变得如佛如山,有效和高效的课题因立足凡尘与平民百姓处于平等态势,三下两下便弃没了学术的尊严。这种情景,反过来构成对文化人的重压,使更多的文化人自然选择了那条缥缈、安全、受尊敬的道路。基于这种现状,余秋雨呼吁学术研究者要有关爱人类的责任感,不管立足于何种专业都能因关爱正在剧烈变异中的周际大地而渐渐建立起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建立起与社会进行能量交换的可能,只要出现了这种可能,那么尽管你所研究的仍然是魏晋玄学、唐诗宋词,也会全神贯注,产生强烈反响。反之,即便你在论述现代化,也只能云遮雾罩,不着边际。

第二,促进学术传播的高效性。长期以来,中国的许多学者,倾毕生心血研究学问,但累累硕果始终处于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状态,不为大众所知,这是生命和资源的双重浪费。导致这种局面,无外乎有两个原因:其一,成果外化的方式太单一。差不多清一色的文字媒介,而且追求学术化的表述模式,满腹的学问,一经表达便高深莫测,艰涩难懂,普通大众不愿读之。其二,传播渠道太过单调。为数有限的学术期刊,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读者是学界同行,与大众传媒无缘,与平民百姓无关,学术研究越来越脱离大众,成为象牙塔里少数人的智力游戏。难以实现学术资源共享的人文研究成果,即使再有价值也是低效传播。

身为学者的余秋雨,面对学术传播低效的困境,他在积极地思考:“能不能让我的著述,写得有更多的人阅读?我从有效态度出发,不惧怕‘媚俗’之名,用年轻人也愿意触摸的散文笔调来写一部部史论著作,最后,在《山居笔记》中干脆用散文来探讨一个个复杂的文化学术问题。”①余秋雨的文体试验一举成功,他的散文一时洛阳纸贵,这时有人以畅销为根据否定其书的学术品性,面对这种责难,余秋雨不改初衷,他说:“其实写出来的书没人阅读并不能证明学术品性,如果那是品性,干脆不写岂不更好?对莘莘学子、饥渴的读者,表现出不合群的孤傲,究竟有何必要?……我认为,为学术文化甘于寂寞是一种高贵,为学术文化力求沟通也可能是一种高贵。”②

但是,怎么才能把深奥的学理写得深入浅出,让学术真正地走向民间,余秋雨认为应做到两点:其一,采用大众化的话语方式。话语方式的转换,“这不仅需要把这个学理完全钻透,不留生涩部位,而且还需要把自己的心灵与它紧紧相融,只有这样,才能说学理如叙家常……。”③其二,主张学术与现代大众传媒的对接。余秋雨认为在文化的大众化过程中,学者起着一种面向民众传播和推动艺术创造的作用,为了促进雅文化走向大众,学者要走出书斋,走向传媒,传统学术也要寻求新的传播平台。以前,学术思想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于学术期刊和报纸等纸质媒体,受众比较固定,社会影响力也相对有限。而现在,电视媒体主动邀请学者,学者积极走上电视讲坛,使学术有了更强势的传播平台。强势媒体对于大众来说,是获取思想信息的主渠道,传媒和学术相结合,做好了是双赢――学者赢得了观众,媒体赢得了品位。《百家讲坛》的热播,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借助于散文传播学理

余秋雨要实现他的学术突围,也就是说要把科研成果从狭小的学者阅读圈,推向更广阔的大众阅读空间,他有意识用散文这个大众能接受文体传播他的学术理念,致使他的散文较其他散文更具学术色彩、学术品位。这种学术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题具有学术价值。古往今来,散文的写作往往是有感而发,率性而为,但余秋雨则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来对待。所以他的散文篇什大都经过精心的策划和筛选,因为他拒绝无效或低效的文化传播。其散文选题的学术价值表现了历史和现实的传承和对接。在新时期社会大转行的过程中,他对现实的人格层次和人格结构很不满意,所以余秋雨走出书斋,背负着生命的困惑,跋涉于山水之间,通过对一个个古文化遗址的寻访和考察,来研究中国文化的人格基因,于是就诞生了《文化苦旅》。这部散文是他对如何健全当代中国群体人格所提交的一份思考、一份答卷。《山居笔记》篇篇都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作者干脆用散文来探讨一个个复杂的文化学术话题,那么艰深的课题、那么庞大的篇幅、那么丰富的资料,都在贯穿着“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中国文化的精神归属”两大主题。《霜冷长河》直接切入现实人生,以友情、名誉、谣言、妒忌、善良、年龄、死亡等当代民众都深感困惑但又绕不开的难题为论题,一一加以论证剖析。

第二,立论新颖,论证严密。散文一贯注重主观感受的抒发,但余秋雨的散文篇篇迸发出理性的火花。他的许多散文开篇亮明观点,语出惊人,然后旁征博引,步步跟进,颇具学术魅力。比如《都江堰》开篇便立意不俗,卓然独立:“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三峡》的首段便开宗明义:中国最值得看的地方是三峡。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他肯定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康熙在政治上的强健,否定长城情结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正统论视异族掌权为逆端,但作者认为汉族也有大量的污浊、昏聩和丑恶,它的统治者常常把整个中国历史推向死角,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有可能做出超越汉族正统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未必是倒退。他的散文立论的新颖,除了推陈出新外,许多具有填补空白的开拓意义:他借东北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就渤海的兴亡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系;借山西商人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救助贫困的灾难;借海南岛来讨论广义的精神家园。

第三,颇具论文写作的文本模式。余秋雨散文主题的阐发避开了传统散文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迂回表意方式,而是用议论的手法直抒胸臆。他善于用大段的议论阐发他的见解,尤其是《霜冷长河》的论说色彩更浓。所以余秋雨散文的语言长于议论,通篇洋溢着由理性支撑起的大气。另外,他的散文有时体现出源于学术思路的求证模式和论文式的序列分析结构。例如《抱愧山西》的文本结构:山西之富的史料证明――山西之富的历史原因及特征――山西商人衰败的原因。其中甚至直接用“其一”、“其二”、“其三”划出了层次,颇像一篇生动活泼的经济论文。在《借我一生》这本书中,余秋雨就“中华文明为何延续不断之因”这个论题提出了七个论点:通篇结构严谨,前后照应,俨然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有《十万进士》、《关于谣言》、《谈小人》等篇什都用类似的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

学术元素的介入使余秋雨的散文显得很有底蕴,有一种由里向外透着的大气,这使他的散文拥有一般散文所不具备的学术品位和思想深度。同时也正是这种学术元素的介入使余秋雨的散文稍欠温馨、湿润,而且结构也趋向模式化。

学术传播的领军作用

余秋雨学术突围的成功,对学术普及起到了领军的作用,引发了一大批精英学者的跟进,通过书商和传媒的推波助澜,把这一学术传播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第一,《百家讲坛》搭起学术擂台。《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余秋雨当然成为《百家讲坛》的座上客,他解析的《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深得观众的好评。之后,刘心武的红楼梦新解,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易中天的品三国,纪连海的清史纪晓岚、多尔衮,于丹的论语心得,王立群的汉代人物,康震的李白、坡……把节目推向了高潮,演讲者也成了学术明星。《百家讲坛》从纷繁复杂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品牌栏目――《百家讲坛》,坛坛是好酒。《百家讲坛》的异军突起,打通了电视传播学术的“肠梗阻”,成为学术走向大众的桥梁。

第二,出版社架起学术云梯。随着余秋雨具有学术品位的散文的走红,触觉敏锐的出版商意识到学问中所暗含的商机。各大出版社,一反往日对学术出版冷漠的态度,争先在象牙塔窗口搭起一架架云梯,锁在深闺人未识的学术宫娥,虽然还有几分矜持、几许羞涩,但毕竟还是顺着云梯,款款地走向大众。2002年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系列学人随笔《茶座》丛书,复旦大学出版社依托雄厚的学术资源,一流学术领军人作者,推出“名家专题精讲系列”学术随笔,《百家讲坛》火爆以后,各大出版社纷纷争抢分割这块蛋糕,一时形成《百家讲坛》出版热。

第三,书店办起学术讲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余秋雨在各大图书馆、书店的学术讲座不计其数,开拓了学术传播的新领域,引发了书店学术讲座热,并正在形成一种文化品牌……如国家图书馆面向大众推出的双休日学术文化系列讲座“文津讲坛”,三联书店开始举办“文史悦读”,单向街书店的“文化沙龙”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休闲和充电的场所。

被称为“余秋雨第二”的易中天说:“我一贯认为学术是一种好东西。好东西就应该有更多的人去分享;而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就只能换一种表述方式,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④越来越多像余秋雨、易中天这样的学者,主动调整自己的话语方式,把学术传播到民间,再加之媒体、受众的积极参与,把学术普及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注释:

①②③余秋雨:《转型期的文化态度》,《党政论坛》,1999(2)。

④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8-0215-02

一、加强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业与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又要熟练地掌握农村金融、财务管理、农业保险、农业国际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技能,还要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深化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要求

新时期国家对高校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是过分强调“知识型”为主的“专门化”人才,而是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践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十分紧迫。

3.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兴农使命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要求

农业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以服务三农为特色的专业,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是这个专业的教学使命和天职。农业院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相对于综合类、财经类大学的学生,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字上。但由于学生自身及家长对其就业意愿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学生正确从业观的引导力度不够,使得一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和强农的使命,不愿意涉农就业,既造成该专业人才资源的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就业。大力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从低年级就开始着力引导学生培养爱农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定位态度,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立志服务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和综合索质培养”的倾向。在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总是处于理论课的从属地位,尽管也安排了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实践环节,但是由于安排得过于分散,各环节之间缺乏科学、有效的衔接与整合,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尤其是毕业实多设在第八学期,此时的学生忙于求职择业,实习基本流于形式,毕业论文少有实地调查的材料支撑,质量水平难免参差不齐。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实践教学训练,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各种专业实用技能,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呈弱化趋势。

2.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落后

经管类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相应的软件支持。由于农业高校对建设经管类专业实验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建设落后,导致学生实践兴趣低,实践教学效果差。一些高校的专业实验室依附于课程设置,实验室开放和共享的程度低,实验教学资源还有待挖掘利用。校外实习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制度设计、规划制定、系统管理的思维创新能力和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少且建设落后,主要原因是学校与接受实习单位互利多赢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实习对锻炼学生能力的益处大,但是对接受实习单位的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产生负效果,许多单位因此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使勉强接受了,往往出于各种原因也不让学生接触具体业务,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3.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

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第二课堂活动仅被认为只是学生政工干部的工作范畴,与实践教学毫不相关。两者的脱节使得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各行其是,难以有效整合资源,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第二课堂活动所具有的实践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尤其对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是农业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第一,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情况下,第二课堂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的很好补充。第二,开展以了解国情、奉献社会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培养学生爱农的情感、兴农的责任、强农的使命的有效载体。第三,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本科生科研课题立项为龙头的科技创新类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的思考

1.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学科优势、学校所处区域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期望,逐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突出农业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在明确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要坚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干化,重新修定教学计划,在学时和内容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农林经济管理研究领域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实践课程内容中来。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提高能力、统筹兼顾的原则,遵循实验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认真制订一套系统、完整、可行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并编写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验操作指导书,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软件环境。

2.加强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根本支撑

建设好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的根本支撑。农业高校应大幅度增加实验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速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功能,不断改善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习教学条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到实验室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使实验室成为知识运用、知识融合、知识创新的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充分整合校内教务、学工、招生就业及学院的社会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地与一些政府部门、大中小型企业、农村基层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抓住政府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的契机,建设一批直接服务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集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实战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阅历,锻炼能力。要邀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管理者参与实习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增强实习教学实效性,同时鼓励实习师生发挥专业优势, 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工作,形成学校、企业、学生都受益的多赢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加强实践教学提供有效的载体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例如,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作为必选课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力推动将实践教学环节和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一是以“班村共建”的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班村共建”最初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个班级和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对接,学生通过义务支教、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会建网站、办信息报等形式长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已推广到全院百余个班级,成为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培养爱农情感的重要载体,被评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二是通过大力扶持科技学术竞赛活动,设立创新学分,来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学院为每门专业课都设计了实践教学内容,任课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各教学环节,并引导有潜力的学生及作品参加学院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比赛、经济论文比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科研课题立项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院本科生有两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国家三等奖,有三篇作品获得“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国家三等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1名学生申报立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 赵锦域.高等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2,(6).

[2] 李崇光,关桓达,任宇华,王雅鹏,齐振宏.农林经济管理“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11).

[3] 徐锋,郑炎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模式的演变与调整[J].高等农业教育,2004,(3).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知识经济发展

一、引言

会计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已进入了一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其的定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与以往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不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有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它强调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人力资源创造力的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它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较以往更加频繁和激烈;行业的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金融衍生工具飞速发展,且由于衍生工具具有以小博大的杠杆作用,由此可能带来暴利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人们高度关注衍生工具的报告问题;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

现行的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规范、通用的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等优点,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本文通过对新环境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分析,就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二、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财务会计报告变革的必要性

会计的发展与企业的财务环境息息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推动了国际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则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由于一些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人们纷纷指出,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了论文写作,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写作毕业论文,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能说明企业现在的何种价值?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英国的巴林银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1994年底其账面净资产为450亿--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3、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消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传统收益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观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二战以后,持续的通货膨胀曾经席卷全球,受其影响,一些技术含量低的资产如原材料以及一些稀缺性资源如土地等的价格急速攀升,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导致那些技术含量高的资产如电子设备等价格直线下跌。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会计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但其财务报告在危机之前仍显示"良好"的经营业绩。许多投资者认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缺乏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不仅未能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使其判断失误。

5、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有企业会计报表的局限性还表现在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即会计人员倾向于粉饰报表。为了合理地反映收入与费用的关系,报告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在期末,企业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大量的调整和转账处理,虽然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是以发生交易事项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但是由于这种转账和配比处理带有主观性,加上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是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使用的,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

(二)财务会计报表变革的可行性

知识经济的兴起,网络的出现同时也为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表现在:

1、会计数据的载体由纸张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载体。

从理论上讲,数据载体的改变,从根本上消除了信息处理过程中诸多分类与再分类的技术环节;利用同一基础数据可实现信息的多维重组,从而为会计数据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再重组提供了无限的自由空间。

2、会计数据处理工具由算盘、草稿纸变为高速运算的计算机,并且可以进行远程计算。

计算机的使用数据处理、加工速度成千上万倍的提高,不同人员、部门之间数据处理、加工的相互合作、信息共享不再受到空间范围的局限。这种改变将使会计人员从传统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深加工,注重信息的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率和高质量的信息支持。

3、会计信息输入输出模式由慢速、单向向高速、双向转变。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实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更多地利用Intranet(企业内部网)进行内部协同工作与信息管理。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之中,这样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反映,并利用Internet向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完成会计对内对外的目标成为了可能。

三、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展望

企业财务环境的发展变化使得要求变革现有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这些呼声多半来自会计学术界,但也有不少来自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改进财务会计报告的建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最引人注意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即JenkinsCommittee)发表的《改进财务报告--面向用户》(ImprovingBusinessReporting-ACustomFocus)(1994);StevenM.H.Wallman的《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未来:彩色报告方法》(1996);由索特的事项会计发展而来的事项式报告也成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之一;理论界讨论的十分热烈的还有: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分部报告;交互式报告;差别报告等。

理论界对未来财务报告的种种预测,部分解决了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和不足,对财务报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研究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可从对其目标、报告方式的分析入手,充分借鉴理论界对财务报告发展趋势的种种预测,确立一种适应未来财务环境,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财务报告弊端的财务报告模式。

(一)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1、未来财务报告目标

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写作会计论文,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未来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外提供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2、未来财务报告方式

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存储介质)、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作不同程度的告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亲自去获取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1月1日发出通告,要求上市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年报摘要外,必须上网公告,而且对于在网上的年报信息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二)未来财务报告模式展望

笔者认为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借鉴与融合了现有的几种对未来财务报告的预测,它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报表(第四财务报表)为支柱。

首先,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会显得更加冗长,很可能出现信息混乱甚至污染,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黑匣子写作经济论文,而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因此他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一味要求增加信息量,而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他们又显得束手无策。实际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走进黑匣子,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要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可以借鉴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让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进入企业内部,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可以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反馈系统参与报告的生成过程,能更好的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另外,通过交互式报告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使用者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其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当然,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最后,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未来的财务报告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都由会计部门披露,必然会影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而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至今未有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把非财务信息纳入会计披露内容必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在未来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可以借鉴分部式报告的观点,可以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确认、计量,同时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人事政策及其变动方面的最新信息;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由公关部门协助会计部门披露。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人事、销售、公关等部门。借鉴彩色报告的观点,把这些部门的信息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信息。非核心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及时使用性,不需保密,可以对外公开,核心信息只由财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和董事会主要成员垄断使用,不对外公开。

(三)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经济决策越来越复杂,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摆在核心和重要的位置上,相应的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不论将选择何种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在推行之前,首先要完善它的外部环境:

第一,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为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尤其是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拓展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

第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如上所述,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

第三,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经济守门员"的作用。

第四,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适应环境的变化,找寻一种恰当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以上我就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谨希望对会计报告的发展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2002.02:21世纪财务报告展望--迎接竞争、技术和全球化三股力量汇合的挑战,财务与会计

2.葛家澍,2000.12: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

3.葛家澍,1996.01: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会计研究

4.葛家澍,1993.02-03:九十年代企业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上、下),上海会计

5.程春晖,2000.12:全面收益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6.于振亭,2001.04: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发展的建议,财会月刊

7.劳伦斯·A·温巴奇,1997.08:九十年代的财务报告势在必改,会计研究

8.肖泽忠,1996.01:信息技术与未来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

9.李端生李征,2001.11:网络经济下会计发展趋势,会计研究

10.陈毓圭,1996.05:围绕信息需求改进企业报告,会计研究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财务会计教学;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与一般课程相比,财务会计学有着更强的实践性。当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课,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上一味讲解理论知识。由此,学生的实践经验无法得到积累,在今后的工作中,分析实际工作的能力会相对较差,而且也无法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所以,财务会计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意识。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案例的选取与设计

财务会计教学案例作为一项原始资料,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保证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对事件的发生、经过以及结果等进行全面的展示,继而有效地服务于教学,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得到某种启发或者道理。

1.案例选取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其核心就是选择合适的案例,为此,教师必须掌握大量资料,及时与学校或者企业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典型性、层次性且贴近经济生活的会计案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

(1)针对性。让学生学会记录、计量以及确认会计要素,编制科学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财务会计教学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一章节的要求和目标又不尽相同。要顺利完成某一项教学目标,除了理论知识传授以外,还要辅之以相应的案例。在选取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协调好案例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2)实用性。在会计教学中,出于教学需要,教师可以对会计主体的实际经济活动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加工以及改造,这就形成了会计案例。会计案例能直观地反映会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由难而易,循序渐进,可以将案例中的某项条件去除,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典型性。案例只有具备了典型性,才能有效地指导学习活动,实现实践和教学理论的结合,从而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会计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案例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机结合,教师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紧贴社会热点、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新兴业务以及会计准则完善等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准确反映同类事物的基本特性,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4)综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帮助学生综合判断和分析问题,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收账款、投资以及存货等会计核算知识是分章节分别讲解的,但是在企业会计实务中,财务问题相对复杂,综合性强,所以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单一的知识能力转变为综合分析能力,从整体上把握企业会计实务。综合性案例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剖的过程中,学生处理综合事务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2.扩展案例资料的来源

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案例时,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既可以是教师在企业调查和咨询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案件。

(1)在社会实践中搜集案例。教师可以多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进一步加强教育界与实业界的联系,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资料整理成具体案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假期对企业进行专题访问和调查,与学生一起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综合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2)加强校内、校际合作,实现教学案例的实时共享。高校可建立完善的校际、校内共享案例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组合,节省教学资源和时间。

三、财务会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前组织阅读分析案例

决策者角度是案例分析的基本着眼点,在具体过程中,要对假设条件做出相应的判断。教师应将案例提前发给学生,对需要谈论的问题进行解说,让学生熟悉案例,积极调动自己的经验,学会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并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完整的分析提纲。

2.课上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分析和讨论案例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掌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显著提升,有助于巩固和夯实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互动将会增多,主动性和积极性会被激发,发散性思维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在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同一案例进行综合剖析,相互交流看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案例讨论的重点和方向。在教材中,企业的销售和采购业务的核算是分不同章节进行介绍的,在对同一业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涉及不同的会计主体,在设计商品购销业务时就应该以各方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基本出发点,让学生分别承担采购方和销售方的角色,对最终业务流程进行确认。在案例教学中,难点问题更易突破,学生能准确、快速地掌握成本确认、计价选择以及销售计量等问题。

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和组织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为学生创造自由讨论的环境和氛围,不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干涉,学生出现分析判断失误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即提出批评或者指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继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在讨论同一交易中不同会计主体如何编制记账凭证、应收集哪些原始凭证这类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会计主体的相关问题,学会审核和收集原始凭证,掌握编制记账凭证的正确方法。

3.课后认真总结

学生在综合分析和讨论教学案例以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做出合理的评价。所谓的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会计处理的相关知识,对学生分析和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从而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在物资采购这一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分析和归纳材料的实际成本时,会涉及结算方式、销售方式、销售折扣、相关税费以及成本构成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考虑问题时难免偏颇,教师在总结时就应该指出这一问题,将学生未考虑周全的问题罗列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整个案例教学中,课后总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在案例教学中,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是教学的最后一环,它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报告不是简单地记录讨论过程,也不是思想性总结。在具体的报告中,应首先介绍自己的备选方案或者观点,分析和讨论结论,并提出相关事实或者数据用以佐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在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撰写经济论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侯丹.创新财务会计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质量[J].东方企业文化,2014.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薪柴林地;购买机制;伦布岗村

农村公共资源始终是备受经济学家们关注的领域。长期以来,“公地悲剧”的阴影一直笼罩 着公共资 源的供给与治理,似乎无知与无助的农牧民终将无法避免囚徒困境悲剧的发生。但是,现实 世界上,公地悲剧的程度并不如预计的那样严重,而是找到了自己的治理方式。对此,经济 学家们提出了 自己的解释,最为常见的是农牧民在重复博弈中建立起了合作的机制。近年来,随着“社会 资本”理论的 发展,以及制度经济学家对世界范围内许多农村的大量案例调研,认为农村公共资源治理还 存在着其他的有效机制,例如公共资源治理的购买机制。

正是这种机制的存在,才得以解释我们2008年7月在伦布岗村所观察的一个现象: 村长为村里办事时,除了获得上级政府的工资之外,还单独收取村中每个村民一年 20元的 费用;同 时,村长协调公共林地薪柴采集与分配。而这些协调活动,并不在上级政府规定的“村长职 责义务”之内,村民们则对这 20元的费用,并没有提出多大的异议;从而在村长与村民之 间形成了一种交易。

村长与村民间就公共资源治理形成的交易机制,被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 斯特罗姆(Elinor.Ostrom)形象地称为“自筹资金的合约实施博弈”机制。[1](31- 37)本论文以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机制为基础,构建农村公共薪柴林地治理的购买 机制,并借此解释伦布岗村薪柴林地的治理。

一、公共薪柴林地使用面临的问题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依据消费的排他性和使用的共同性( common)两个标准,将经济物品 分成私人 物品、公共物品、收费物品及公共池塘资源( common pool resources,简记为 CPRs)等4类,如图 1所示。使用的共同性理解为,“当一个人排除另外一个人使用或消费时,就不 存在使用的共同性 ……使用的共同性意味着个人使用一项物品并不阻止其他人的使用或享 受”。[2](34-36)并沿此分类,发展出系统的治理机制。[3](249) 正是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公共资源治理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其最终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经 济学奖。

按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物品的分类标准,伦布岗村公共薪柴林地,属于典型的公共 池塘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不仅排除村中他人的消费是不可行,而且还可以为村 民个别使用。①

公共薪柴林地面临的问题就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陷入公地悲剧而无法自拔,如图 2所示。

薪柴林生产薪柴的数量有其生物规律,通常当年(t期)薪柴产量受到上年(t-1期)薪柴林 数量的影响,并且当年(t期)薪柴产量受到当年薪柴林木成熟程度的影响,如果过早砍伐 则会因林木不成熟而导致薪柴产量减少,尤其是生长年限短的低矮灌木。

与此相对应,图2A和图2B分别代表了公共薪柴林地资源公地悲剧的两种类型:

图2A代表的是过度砍伐类型。过度砍伐是从砍伐数量维度来分析的,它是指给定时间点上每 个村民都担心其他村民砍伐更多的薪柴,从而自己也砍伐更多的薪柴,但结果导致来年薪柴 林的产量极大降低,甚至消亡。这是典型的不可持续性、林地退化的根源。

图2B代表的是过早砍伐类型。过早采伐是从砍伐时间维度来分析的,它是指给定数量棵数的 薪 柴林,每个村民都担心其他村民提前砍伐,从而自己也提前砍伐,但结果导致当年薪柴林生 产薪柴量的下降。前一种类型被研究较多,而后者则相对少。②

无论是哪种类型,只要满足下列参数条件,则构成公共薪柴林地资源的公地悲剧:(1)T> R>P>S;(2)R>(T+S)/2 ,即“对合作的奖励”大于“对背叛的诱惑”与“对笨蛋的报 酬”的平均值,从而使得村民A和村民B不能通过轮流背叛对方来摆脱困境。[4](88-9 8)③

二、公共薪柴林地治理的购买机制

公共薪柴林公地悲剧的结果将是长期来看所有村民薪柴获取量的下降。[5](85-87)④ 对于这类自然资源的公地悲 剧的治理机制,私有化通常被作为首要的选择。但是,私有化本质上是一种产权界定及随后 的保护活动, 如果产权界定及保护的成本超过所得到的收益,那么私有化将是不适合的。因此,寻求其它 机制以弱化公地悲剧的负面影响是必要的。

(一)关键议题

从博弈论角度来讲,一次性静态囚徒困境所导致的公地悲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便是两 个囚徒在被审问之前被允许进行一次事前交流,但只有博弈是一次性的,那么最终结果仍然 不会改善,都会选择背叛。[6](15-17)因为,他们事前交流所达成的“都不背叛协 定”,会面临 着如何被监督、如果被违反又如何被惩罚的问题;并且当参与人较多的时候,还面临着“协 定”如何达成的问题。

如果将这些从囚徒困境博弈内含的问题,应用到公共资源的治理方面,那么避免资源使用的 囚徒困境局面出现,就需要克服达成、监督、实施那些“合作性协定”过程中的集体行动困 境。也就是说,需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议题。

1.村民们间能否达成“少砍晚砍”的协议

村民们实现合作的协议,至少包括“少砍伐薪柴”和“晚砍伐薪柴”等数量与时间两个维度 的要求。

在没有外部强力维护下的自愿谈判协议要能被实施,那么这个协议一定是可以自我实施的( self-enforce),即全体成员都同意。因此,薪柴砍伐数量及时间的协议,也必须是所有村 民一致同意的结果,否则就会有村民不遵守这个协议。

2.监督村民们是否遵守“少砍晚砍”的协议

如果村民间达成了限制砍伐数量和约定砍伐时间的协议,那么随后的问题就是监督各个村 民是否遵 守这个协议,包括村民是否按协议约定的数量来砍伐,以及村民是否按约定的时间来砍伐。

监督村民是否遵守协议过程中,村民存在着“搭便车”的激励。因为监督村民是否遵守协议 的成本由这个监督村民来全部承担,而监督村民以限制砍伐数量所带来的收益却被所有村民 所享用。

3.惩罚违反“少砍晚砍”协议的村民

惩罚是否可信,是克服集体行动困境所面临的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如果惩罚是不可信的, 那么就没 有村民会遵守这个协议。惩罚力量可以来自于村民群体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外部力量,如政 府或法院或市场仲裁机构或某个自然人。

(二)购买机制

村民是克服集体行动困境的直接受益主体,他们知道如果有某种机制来帮助他们摆脱公地悲 剧,实现合作,那么他们将会实现帕累托改进。而且,这种机制必须能低成本地解决前面叙 述的三个关键议题。

村民群体自筹资金购买仲裁者机制,就是众多机制之一(其他机制包括重复博弈的机制、外 部政府强制机制等)。村民自筹资金购买仲裁者机制,是指村民群体通过购入仲裁者来帮助 他们实现合作,克服集体行动中的困境,摆脱公地悲剧。从博弈论讲,自筹资金购买仲 裁者的机制属于一次性博弈。

博弈论认为,要摆脱一次性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囚徒困境,就必须要改变博弈的结构。通过 引入仲裁者或惩罚者来改变博弈支付结构就是一个解决办法。将外部仲裁者引入到囚徒困境 博弈结构之中,可以通过参与者主动购入一个外部仲裁者(如村中的长者、或村里的干部) 来实现。这个仲裁者是村民群体内部通过协商之后花“钱”聘请来监督村民合作协议的执行 情况,以及处罚那些违反协议的村民。村民自筹资金购买机制,是在奥斯特罗姆(1990)“ 自筹资金合约博弈”基础上修改而来,如图3所示。⑤

步骤一:村民A(也可以是村民B)提出协议(不妨称为协议E),这个协议包括:规定砍伐 的薪柴数量及砍伐时间、建议聘请一个仲裁者来监督协议E的执行和惩罚那些违反了协议的 村民、平均分担聘请仲裁人费用c1。

步骤二:村民B,决定是否接受与村民A提出来的协议E。

步骤三:被聘请的仲裁者,决定是否尽职地履行职责。

利用博弈论的逆向法求解,可以得到图3表示的“自筹资金购买仲裁者博弈”的结果:当仲 裁者履行职责时,村民A和B都采取合作行为,按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来砍伐薪柴。

如果进一步考虑c1对博弈结果及效率的影响,那么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只要向仲裁者支 付的费用c1

(三)影响因素

村民自筹资金购买仲裁者的机制中,仲裁者的主要职能并不是提出薪柴资源的砍伐数量与时 间的具体方案,也不提出仲裁费用在村民间的分担方案(这些方案是由村民间自己协议而成 )。这个仲裁者的职能是监督村民间业已达成的协议E的实施,以及惩罚那些违反协议的行 为或村民。因此,村民自筹资金购买仲裁者的机制能否实现,就涉及到三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村民间能否达成一个协议E,协议E是关于薪柴资源的砍伐数量及时间、聘请仲裁者成 本的分担等活动的安排。村民间能否达成协议,受到村民数量及村民规模差异的影响。如果 将达成一个协议看作是村民间的集体行动,那么依据曼瑟尔•奥尔森(1995)关于集体行动 的逻辑的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村民公司数量越多,达成协议就更为困难。[7 ](28-29)

其次,仲裁者是否能激励与能力来履行其监督职责与惩罚职责。仲裁者履行职能的激励,受 到其机会 成本、村民支付给他的仲裁费用、以及潜在仲裁者竞争程度的影响。依据信息经济学理论, 仲裁者与村民 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经济效率的实现要求满足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 体现为村民对 仲裁者的支付不少于仲裁者的机会成本,即仲裁者从事其他活动的可能最大收入。激励相容 约束就是要激 励仲裁者认真履行监督与惩罚职责。激励相容约束的实现,受到仲裁者执行监督与惩罚活动 的成本、所能 得到的从村民合作行为与非合作行为收益差额中的份额的影响。如果仲裁者所能得到的份额 越多,则越有激励来监督与惩罚;反之,则越少激励。

最后,仲裁者履行监督与惩罚职责的成本。仲裁者监督与惩罚的成本,受到资源物理特征的 影响。通 常静止的并且边界清晰的资源,其使用情况的监督就容易实现,例如对静止的森林使用的监 督,就比对流 动的地下水使用的监督,更为容易。此外,仲裁者在那些具有良好社会资本的群体中实施惩 罚,比缺乏社会资本情况下,更为容易。

三、案例研究:伦布岗村薪柴林地治理

伦布岗村位于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它是一个自然村,有49户,262人。伦布岗村 ,不仅处于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而且其霜冻期还比较长,因此,农牧民对生活能源的需 求量大。村中农牧民生活用能的主要途经是电力、牛羊粪便以及薪柴。由于伦布岗村背靠河 流,因此在其山边与河边有成片的薪柴林地,从而薪柴在当地农牧民生活用能中占据重要地 位。

(一)伦布岗村薪柴林地治理机制

伦布岗村薪柴林地并没有陷入传统的“公地悲剧”,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特点的治理机制, 这套机制整体上与前面的“村民自筹资金购入仲裁者机制”类似,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砍伐薪柴的时间被规定。一年一次,并且只能在薪柴成熟的季节砍伐,从而避免了薪 柴林因过早砍伐而降低薪柴产量的问题。

第二,砍伐薪柴的方式被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村长组织村民统一到薪柴林地进行砍伐,从 而节省了在分散砍伐情形下砍伐数量难以监督问题。如果有家庭有事没能参加砍伐,则今年 就不会被分配到薪柴,当然他可以雇佣其他人来帮他替工。如果家里没有劳动力例如全 是老人小孩病人,那么他们仍可分配到薪柴。

第三,砍伐薪柴的分配被规定。不仅规定了整个村里大致今年可以砍伐的薪柴数量要求,还 对被砍伐来的薪柴做出了公平的分配方案:依据家庭人口数量来进行分配,每人一捆,并且 每捆薪柴数量大致相同。从而避免因分配不公而导致协议无法实施的问题。

第四,村民每年会给村长20元钱,作为一年中为村民服务的劳务费。当然村长为村民办的事 情,可能不止砍伐薪柴这一项。

(二)村长成为村民仲裁者的解释

伦布岗村这套机制得以实施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村长成为村民仲裁者,以及村里的社会资 本禀赋。

正如理论分析所指出,只有仲裁在能够有效地解决“监督与惩罚”问题的前提下,这套“ 购买机制”才能顺利实施。

相对于选择一个“外来的异乡人”充当仲裁者而言,伦布岗村村长在监督与惩罚方面具有如 下优势:

首先,村长具有弱化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一是,村长是本村人,他了解本村村民的许多 信息,例如每家有多少人,从而确保公平地分配薪柴数量;二是,村长是干部,经常与村民 打交道,因此他比本村其他村民更了解整个村的情况。

其次,村长具有惩罚违反协议村民的优势。村长是村级行政干部,不仅比普遍村民具有更高 的威信,而且手中还握有一定的行政资源与权利,从而村长可以通过更多方式来惩罚那么违 反协议的村民。

最后,村长有激励来监督与实现惩罚。一是,协调村里的公共事务,避免争夺资源的群体冲 突,从而可以获得连任和上级乡政府的认同;二是,村中每人支付20元,一年2000多元的收 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三是,村中其他潜在村长人选的竞争,迫使现任村长增强激励, 否则就会被替代。

(三)社会资本与村民合作的实现

公共薪柴林地治理的村民自筹资金购买机制的实现,除了要求仲裁者具有在监督与惩罚能力 之 外,还要求村民能够达成聘请仲裁者的协议,以及遵守协议。这就要求村民们具有较高的公 德心、保持共同生存环境的责任心、遵守诺言的诚信等。这些风俗习惯、道德文化被归入了 社会资本范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将社会资本理解为共享的知识、理解、标准、规则以及对有关个人群 体进行周期性活动的互动模式的期望。[8](217-272)正是社会群体相互信任中形成 的共 同标准、习惯、风俗等,使得他们在合作中降低了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节省了交易成本。

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宗教观念影响下,伦布岗村农牧民中存在着大量积极的社 会资本。

首先,沟域的地理地貌特点,使得农牧民长期以来在相对稳定的人群之间交易,相互之 间在不断重复交易中建立了长期的互惠关系,相互帮助。例如村中由2个70多岁老人构成的 家庭,即使不出劳动力到山上砍伐薪柴,也能分到按人口数量计算的薪柴。其次,商 品经济意识并没有内地显著,这使得农牧民相互之间较少的相互计较,更加注重邻里关系。 最后就是,农牧民的宗教观念中,存在一些有益的约定,例如偷窃是被认为可耻的行为。

伦布岗村凭借这些积极的社会资本因素,不仅使得村民们更加容易达成合作的协议;而 且还因为存在较大的违约心里成本而降低违约的动机,进而节省了村长的监督与惩罚成本, 促进了伦布岗村公共薪柴林地治理购买机制的实施。

注 释:

①其他经济学家,例如斯蒂格利茨,曼昆等,则将公共池塘资源称为公共资源、共有资源等 。它们经济性质基本一样。

②与此第一种类型相类似的还包括经典的公地上放牧案例。与第二种类型相类似的,不包括 “路边没有成熟的水果就被摘光”,“为了抢购商品而导致排一夜的队”。

③对于第二个要求,是否必要,博弈论领域仍存在不同观点。如果只考虑一次博弈的话,只 需要第一个条件就可以认为是一个囚徒困境博弈。但是,著名的博弈论实验领域的专家罗伯 特•阿克塞尔罗德,则认为第二个要求是必要。

④如果从更宽泛角度来讲,还存在另外类型公地悲剧。一类是,如果气候变得干燥,薪柴林 需要进行必要的护理,例如浇水和病虫害治理,那么这些维护活动将是一种收益不能排他的 活动,从而最终无人承担。另一类是,如果依据现在林地资源,再进行一些人工种植或养殖 就能产出其它有价值的副产品,例如“林下产品”的种植,但是由于这些林下资源的种植无 法监督保护以防止别人偷窃,从而导致最终无人种植,林地资源的潜在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⑤这个仲裁者的功能,在其他研究中也存在。例如,张五常提到的“江边拉船的纤夫们自愿 雇佣监工来监督和鞭打他们”。

主要参考文献: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0.

[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公益物品与公共选择[M]. 载 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Elinor.Ostrom. How type of goods and property rights jointy affect c ollective action[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of politics. 2003(3).

[4]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合作的进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

[8]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一种时尚还是一个基本概念?[M].载于《 社会资本:一个多角度的观点》.帕萨.达斯古普塔,伊斯梅尔.撒拉格尔丁编.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5.

Study on Purchase Mechanism of Rural Common Firewood land′s Governance:

Lunbu gang Village Case in Tibet

Yang TaoAbstract: Firewood has a important role in Tibet rural househol d energy consumpt ion. If cutting is improp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struction may be occur. Soto set up a good governance mechanism is important to keeping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The first, the paper constructs a governance mechanism to promote firewo od land rational utilization. And 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mechanism justly kee ps accordance to Lunbugang village. The village chief is suitable to be arbiterby inform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advantage. And positive social capital in vill agers promotes the purchase mechanism to be implemented.

共享经济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民国

法的实施既依赖于国家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也依赖于法文化的构建与传播。民国时期颁发的《合作社法》是世界合作社运动发展的产物。民国合作社法律制度诞生与演进的路径如下:受西方经典合作社思想影响,忧国忧民的民间志士为了改良积贫累弱的国家和社会,毅然举起合作的旗帜,民国合作社运动应运而生。这是在三民主义治国纲领和民间合作社运动的强烈驱动下,积极推行合作事业民生主义政策的结果。从形式上看,以德、日立法为范例的民国《合作社法》堪称体例完整、内容系统、结构严密、制度科学,但在当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民国《合作社法》并未在改良社会、改善民生的现实土壤中取得实效。这表明民国《合作社法》的创制只是从意识形态上完成了立法目的的本土化过程,即以“民生主义”的实现作为《合作社法》的立法追求,而法的形式结构和实质内容却热衷于盲目的生搬硬套。由此我们获得的基本结论是:合作社法的施行必须以正确的主体认知为前提。在中国特殊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环境下,重视合作社及其社员主体地位的哺育与培植,构建外国先进的合作社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个性”相结合的合作社法律文化,是实现合作社法价值和效率的基础条件。

一、小农社会与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

法在农村的推进程度,往往取决于农民这一群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了解、认同乃至接受法律的调整。[1](P18)合作社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社会物质交换的必然产物,只有具有独立“经济人格”和公民意识的个人,才会为维护其经济自由和市场竞争的平等性而组织起来。民国《合作社法》的实践证明:小农社会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农民自觉组织合作社的主动性不足,合作社法律制度在农村的推行缺少扎实而必要的逻辑起点。

1934年底,民国时期浙江省建设厅合作事业管理处对各县合作社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对合作主义是否理解透彻、合作精神是否充分、社员是否忠诚等,满分为100分,但考核结果大部分不及格。其中对合作主义理解一项,误解的占14%,人云亦云的占39%,不明白者占37%,理解透彻者只有10%;而对是否有合作精神的调查结果也相当令人诧异:自私自利无合作精神的占15%,社员之间有你我之见者占53%,相亲相爱的占32%。1934年《合作社法》颁布之后,合作事业开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民众缺乏合作知识”,占到所有困难原因的42.6%①。结果证明合作社主体知识文化程度以及对合作精神和合作理念的了解、理解程度是合作社法律制度有效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考核内容分为18项,包括社中设备是否完备、合作主义是否理解透彻、合作精神是否充分、社员是否忠诚、社员增减趋势、识字社员多少、会议是否遵守章则、职员是否尽职、有否发生纠纷、有无及如何簿记、每个社员平均公积金、社员股金数、营业资金多少、营业盈亏、公益金处理、报表和其他文件是否准确及时、社员平均储蓄、借款户借款用途及是否延期等。满分为100分,但考核的结果大部分不及格。

法的形成前提是法律需求。从民国合作社运动始于民间知识精英的倡导和践行的现看,民国《合作社法》的法律需求来自于知识分子的期待,而不是合作社主体——经济弱者的诉求。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实践证明,在经济落后、文化贫瘠的广大农村社会,农民对合作社组织的认知程度和主动诉求远远不如知识分子。从理论上看,“合作社的产生方式可以分为自组织和被组织两种方式,自组织的合作社往往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被组织的合作社往往发生变异和走向衰败”[2]。虽然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合作思想,也存在着各种民间传统的劳动互助习惯,②但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过于强大,农民主体性地位及其权利观念缺失阻碍了中国合作社“自组织”的生成。

首先,传统的小农经济生活、生产方式抑制了农民自组织的冲动。民国时期,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仍然十分低下,除了棉花、蚕丝等少数农产品用于纺织等工业原料之外,绝大部分农产品用于农村和农民自给,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种子、肥料、饲料等直接取自于自家土地,很少向外购买,“至于新式农具的购买和使用更谈不上”[3](P304)。农村没有组织规模化、系统化生产、销售的必要,这也就是民国时期真正体现合作组织效率优势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合作社作为一种舶来品,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弱势群体“主体权利”觉醒的产物,其前提是商品经济和社会交换关系的发达。民国时期的农民是小农经济的主体,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市场的边缘,其生产、生活几乎尚未遭受商品经济浪潮的侵袭。他们并未如欧洲农民那样经历“羊吃人”的血的洗礼,这决定了他们的主动性只在于家庭简单的精耕细作、自给自足,联合起来进行经济权利抗争的客观诉求并不强烈。

其次,传统的“群体”本位限制了农民自主、自助、自救个体意识的形成。民国时期传统文化造就的群众组织形式,依然是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家族、宗法组织,个体融于群体之中,由亲缘关系构建的宗法社会抑制个体意识的滋长。“当农民有什么需求的时候,首先求助于各种宗法文化的诠释和宗法组织的力量”[4](P25)。在农村传统的宗法社会的构造里,成员之间权利、责任、义务的确定,主要不是通过法律或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的,相互之间的信任也主要不是通过法律来保证,而是通过习惯或传统得以确定,经济生活也不例外。[4](P29)确切地说,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社会的权责构造以宗法关系为维系的基石,中国农民是缺乏以依契约关系为纽带进行权责分配的合作传统的。

再次,传统的“义务本位”意识导致农村自组织习惯淡薄。“家国一体”观使得义务本位深入中国社会整个肌体,正如王亚南先生所说:“中国自来就不许让人民具有什么基本的权利观念,所以他们对于任何自身权利被剥夺、被蹂躏的事实很少从法的角度去考虑其是非。”[5](P45)长年累月的艰辛劳作以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丰歉的决定作用,使得农民形成了极强的忍耐力和宿命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习性根深蒂固;所谓“精神破产”,梁漱溟先生解释为:社会上许多旧信仰、观念、风尚、习惯的动摇摧毁,而新的没有产生、树立,以致一般乡民都陷于窘闷无主、意志消沉之中。民国时期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强烈碰撞导致农村社会的“精神破产”③,保守封闭的思想眼界和贫瘠枯乏的文化修养,使得农民失去了对变革的价值判断,陷入迷茫以致沉寂;而不断的天灾人祸的打击,更使无助的农民颓废、麻木、意志消沉。

总的来说,商品生产者自由个性的觉醒、经济理性的成熟和作为契约主体的独立人格的存在,是合作社组织行为赖以发生的主要因素。合作社主体的差异性,使得西方合作社法律制度在中国小农社会无法获得农民的“肺腑之声”。

二、主体认知与中国农村合作社制度的推行

从历史的角度看,民国时期合作社主体认知缺失的状况,即使在今天的农村社会也没有质的变化。诚如苏力所言:“中国的问题仍然主要是农村问题。”[6](P7)农民按人均取得所分土地的所有权。1950年,新中国实行以均田制为特征的,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摧毁了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按人均取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主体地位在新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但是,和集体经济的“集体利益”牵制使农民处于“主体性灭失”状态。

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及农户获得了独立经营的主体地位,为农民生产积极性注入了有效的催化剂,并为合作社制度在中国农村推行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然而,承包经营模式直接把农民及农户推向市场。分散经营的农户不再以小农经济为生存机制,环境的变迁迫使他们必须从传统“生存理性”转向现代“发展理性”[7]:他们不仅要关心农业生产,而且要关心市场的需求、原料的采购及产品的销售。面对这种“发展理性”需求,“单打独斗”的农民及农户根本无力承受来自市场的多元化风险。因此,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利益追求并减少市场风险,中国现阶段的广大农村对于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互利”的共同体有着强烈的诉求,合作社组织在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中大有作为。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于2006年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这部法律最突出的亮点是解决了合作社的主体性建构问题,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资格,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类市场主体,依法开展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同时,明确并保障了农民的民利和合法利益,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由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弱者联合的性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还规定了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些特殊的权利,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项目可以委托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财政资金补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

从性质上来讲,《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既是一部主体法,也是一部促进法。作为主体法,它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作为促进法,它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农民在家庭承包的基础上自愿、自发地组织合作社,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同类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各环节链接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解决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有效对接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政策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法律环境,但其实施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学者在调研中发现:合作社的市场主体独立性观念并未深入广大基层、深入人心,农民作为合作社的主体尚不能有效掌握和利用合作社拥有的制度优势和权利资源,并未为其主体——农民所主动掌握和利用。从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史研究的学者刘纪荣在相关的调研报告中写道:“笔者不时就当地人询问对农村合作社的了解情况,不少人的回答是‘不太了解’,当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时,更多人的回答是‘不清楚’,村里的农民对此更是不知所云。”[8]农民关于合作社的认识与民国时期的调查结论如出一辙。还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现行合作社极少数由农民自发组建,绝大部分合作社都是依托外部力量(包括龙头企业、政府农机部门、供销社、贩销大户等)而建,合作社通常被政府主管部门、少数大股东、经营者所控制,中小农户处于依附地位,对合作社的认同度较低,入社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合作起来的组织没有农民的自觉参与,而大多只是地方政府的一厢情愿。”

[9]

总之,中国农村合作社的发展虽然获得了丰厚的法律制度支持和保障,但上自各级政府、下到农民对合作社及其社员主体地位认知的缺位或者错位,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效实施的现实障碍。

三、弱者的武器: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在现实社会中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依赖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社理念的普及,依赖于互助互利的合作精神的贯彻,同时还依赖于农民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知。要解决这些软环境问题,构建健康、正确的合作社法律文化就成为先决条件。把外国先进的合作社法律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个性”相结合,认真审视和解决法的普适性与本土资源的对抗关系,在合作社法移植时“让受移植法律经过合理处理与嫁接能渗入到移植国国民的血液当中,进而得到有机的整合”[10](P115),是合作社法取得预期效果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11](P6)。

现实的问题是对于合作社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无论是理论界、政府部门还是普通民众,都相当模糊和混乱,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合作制等同于集体制,以传统的思维、观念对待和处理合作社事宜。由于合作社法律文化尚未普及,合作社在参与市场经济、改善农村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合作社法律文化,指包含合作社价值、功能、作用在内的一系列主观观念形态以及合作社运行机制、权利义务在内的一系列客观规定性,它是支配合作社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只有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合作社法律文化氛围,使政府、社会以及合作社成员养成合作社价值的共同认知,才能使合作社的法律制度得到贯彻和推行。

构建当前农村合作社法律文化,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必须重视对合作社主体——农民的自我权利认知的塑造和培养。目前,中国农民对法律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和法律作为认知客体的专门性之间的冲突急需通过法律文化的传播来解决,没有良好的法律认知,生成法律信仰也就无从谈起。“法律上规定的权利,如果缺乏农民的积极作为,那么很可能只是纸面上的条文。”[12]农民作为合作社法最重要的主体,却不能从根本上认识自己在合作社法上的地位和权利,合作社法也就形同虚设了。“中国农民的天然弱点在于不善合,他们只知道自己的眼前利益,但看不到长远利益,更看不到在长远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各农户间的共同利益。因为看不到共同利益,所以不能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建立起超家庭的各种经济形式的联合体。”[13](P167)农民因为不了解合作社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不了解立法为他们设计的制度的优越性所在,所以缺乏自发组织的激情,甚至产生误解,例如,担心“参加合作社可能引发土地的间接丧失以及土地的不断兼并”。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半熟人社会条件下,合作社作为超血缘、传统、亲缘的“地缘”组织,必须通过法律文化的灌输才能让农民自愿地联合。

其次,端正政府部门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认知态度尤为重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合作社发展战略,采取措施扶持、支持农村兴办各种专业合作社。但有些地方政府或基于政绩考虑,忽视对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忘记其“服务”职能,把合作社异化为其管理的客体;或只重视本地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忽略农民参与的可行性和自主性,使合作社的设立空有政府的激情,少了农民主体的积极参与。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尊重合作社及其社员的独立自和控制权,少干预合作社的运行,多提供优质服务。政府必须认识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是因为希望通过合作社法人地位的赋予,实现对农民,基于社会本位联合组织的政策扶持。政府并不是合作社的主人。因此,政府在农村合作社建设中不是主体,农民才是真正的主角。

合作社正是农民走向市场,维护权益的“弱者利器”。只要构建良好的合作社法律文化氛围,使农民切实了解合作社的本质以及合作社的运行机理,对合作社的主体地位有充分的认知,合作社就能够真正地“由民众的肺腑中迸发出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立法目标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

注释:

①吴承禧著:《浙江省合作社之质的考察》,载千家驹编《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转引自郭铁民、林善浪著:《中国合作经济发展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②如换工等简单的劳动互助方式,这些劳动互助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家庭经营上的困难,但其表现出来的补充性、临时性和随意性特点也使得其无法成为高效有序的制度安排。

③所谓“精神破产”,梁漱溟先生解释为“社会上许多旧信仰、观念、风尚、习惯的动摇摧毁,而新的没有产生树立,以致一般乡民都陷于窘闷无主、意志消沉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昌麒主编.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石秀和,陈阿兴.自组织与被组织——试论我国供销合作社组织变迁、经验及创新[J].商业时代,2002,(21).

[3]杜吟棠.合作社: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4]王春洪等.中外合作制度比较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上一篇:管理经济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共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