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20:32:26

公路建设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地形、地貌数据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底。公路建设对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地区产生的影响有较大区别:在中低山区,公路选线主要沿河谷延伸,并通过修建高架桥和隧道来减少对山体的切割,虽然不会产生大量的公路边坡,但却容易带来高大边坡的稳定性受迫和景观破碎化问题;在低山丘陵区,修建公路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公路边坡,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平原(含盆地)台地区,修建公路所产生的边坡数量较少,且恢复相对容易。因此,其对于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本研究中的地貌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4000000地貌图,地形数据则主要基于1﹕250000地形图生成的研究区DEM数据,进而得到坡向、坡度、相对高差等数据。公路与景观数据景观结构与功能稳定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而公路修筑会破坏景观结构,造成动植物生境破碎化,阻碍物种和基因的交流;另外,公路建设与长期运营也会导致动植物生境的损失;同时,公路产生的廊道效应又为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提供了便利。本研究主要收集了基于2009年底以前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公路和乡级公路数据,还包括在建及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数据,构成广西主要公路的公路网数据库。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可运用公路网信息计算景观的破碎度、多样性、联接程度等反映景观结构变化的指标,从而探讨景观结构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植被数据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成分,亦是自然地理环境的表观反映。区域植被类型组成(即植被的多样性或稳定程度)不仅影响着土壤、动物种群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于景观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而言也至关重要。针对植被在生态环境维持方面的特殊意义,还需要特别注意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和种质资源在植物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广西地形地貌复杂,植物种类多,珍稀濒危植物物种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2位[12]。同时研究表明,我国国家保护植物的分布与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种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山地,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的地区包含越多的濒危物种[13]。因此,可以依据保护植物多度分布与海拔的相关关系确定广西稀有濒危保护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植被数据包括1﹕1000000的广西植被类型数据(依据群落类型划分)[14]-15]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多度分布数据[16]。自然保护区数据在公路对区域切割程度、公路等级相同或相近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越多,受到公路影响的动植物数量越多,这意味着公路对动植物(特别是动物)的阻隔效应也越强烈。据我国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保护区名录资料,截至2009年底,广西建立自然保护区78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6个。根据自然保护区名录生成自然保护区数据库和广西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图。指标选择及计算公路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类影响是直接影响所经地段植被中的物种组成多样性(α-多样性);第二类影响主要是由于生境复杂度变化导致对β-多样性的影响;第三类影响表现在对所经地段珍稀濒危物种的影响[18]。植被类型多样性由于植被类型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物种组成多样性(α-多样性),又是生境类型的重要指示体。因此,本研究选择植被类型多样性D为表示α-多样性的指标,它同时也指示了网格内生境的差异程度,即β-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每个基本单元格内的植被类型多样性:1lnniiiDpp==-∑(1)式中,n为某基本单元中的总的植被类型数;pi为植被类型i在该单元内的相对面积。保护植物多度等级依据广西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16],以及我国国家保护植物沿着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17],本研究采用反映保护植物水平分布状况的广西各个县区保护植物多度数量指标(图1),以及依据1﹕250000地形图生成的DEM数据计算反映保护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多度分布数据(图2),体现广西珍稀濒危植物物种的分布特征。公路对动物的隔离效应强度公路网对于景观切割程度愈强,表明公路建设对于区域野生动物的迁徙、繁殖等活动阻隔效果愈深刻明显。此处用公路网网眼的大小定量表现广西公路网对景观已造成的切割状况。同时考虑到各类型保护区(特别是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保护区)都为动物物种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生境,因此本研究中并未将动物保护区单独区分出来,而是基于所有的保护区分布数据计算公路对动物的阻隔效应指数。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公路对动物保护区阻隔效应指数(无量纲指数)[18]:()15151∑∑===+jijjiiaLbSMI(2)式中,I为任一公路网眼的阻隔效应指数;M为公路网网眼面积;Li为网眼内未闭合路段i等级公路总长度;Sj为网眼内j类保护区的总面积;ai为i等级公路权重(参考道路宽度确定);bj为j类保护区权重。公路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评价判断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程度的原则是:植被类型愈丰富、珍稀濒危植物愈多、公路对区域切割程度和对动植物阻隔效应愈强的区域,是今后修建公路时对生物资源和景观潜在影响越强烈的区域,或者说是在今后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应该尽量避免穿行和干扰的区域。据此,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程度指标定义如下[19]:B=D+S+I(3)式中,B是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度指数;D是植被类型多样性;S是保护植物多度等级;I是公路对动物的隔离效应强度指标,其详细计算过程见公式(2)。由于参数I中同时包含着动植物保护区数目和公路对区域的切割程度,因此它同时也反映着对景观的影响程度。在GIS平台中,生成覆盖广西整个区域的5km×5km网格单元,作为基本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并根据所选择的指标及分析目的,设定各指标具体的转化权重(表1)。依据上述公式,计算每个基本单元的植被类型多样性、保护植物多度等级和公路对动植物的隔离效应强度,最后经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得出广西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指数。

结果与分析

植被多样性敏感区域识别从植被类型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来看,广西整体的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只有西北部岩溶分布区域略低,而东北部中山山区、西南部热带岩溶区域及南部沿海的植被多样性指数都较高。而从广西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多度的分析结果看,桂北及桂西边缘的山区,其生物多样性既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又都是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其中又以桂东北和桂西最为集中。由于广西区位特殊,既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又是西南地区的出海通道,区域发展迫切要求广西加强区内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并与云南、贵州、湖南的高速公路体系连通。但在公路铺设时,往往穿越人口相对较少和动植物分布丰富的地区,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特殊的、敏感的生态系统,或穿越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而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的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势必对这些生态保护重要性高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构成较大影响,不仅可能会引起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降低,更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退化。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公路建设对其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特别是降低对所经地区的珍稀动植物资源的不利影响。公路阻隔效应的区域特征从广西公路网对动植物的阻隔效应指数分布图看(图4),总体而言,广西西部的公路网络相对密集,公路网眼的面积较小。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来看,公路网密集的平原丘陵区域只有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而在桂东北和西北地势较高的山地丘陵区,已建省级以下公路和规划要建的高速公路线却延伸并穿越或临近多个自然保护区,甚至包括了几个重要的部级自然保护区。依据计算的公路阻隔效应指数,可以看到广西东北部山区和桂南滨海平原区公路网的切割和阻隔效应较为强烈,其次为桂西岩溶山地丘陵区,以及桂东山区。公路阻隔效应指数相对较高的区域,一般都分布着各类自然保护区。随着公路修建而产生的环境破坏问题,以及营运可能诱导的城镇化,都会给自然保护区带来不利影响。如道路的开通加剧了对保护区内外自然资源的开发,从而破坏保护区的自然性,降低其自然保护功能等,这些潜在风险将伴随着道路的营运长期存在。广西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的评估广西公路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的分析结果(图5、表2)表明,广西的北部山区、桂西南的热带溶岩山地丘陵区,以及广西边缘的山地丘陵区是公路建设中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最大的区域,特别是桂西南热带岩溶山地丘陵区,不仅植被多样性和保护植物多度指数高,公路的阻隔效应也非常明显,是公路建设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区域;其次是广西北部山区。与此相对应的广西中部农田植被广泛分布的平原、盆地和台地地区,因植被多样性较低,保护植物较少,公路阻隔效应亦不强,所以,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则相对较弱。

讨论与建议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运行机制不顺,相关手续审批繁琐,并需要一定的费用,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增加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难度。危桥数量大,安全状况差我市农村公路桥梁中30%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砖桥、圬工拱桥,年代久远,荷载标准和水平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加之大吨位车辆绕行,使农村公路上的危桥也快速增加。在安全设施方面,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期资金相对不足,建设标准相对较低,只注重主体质量,而忽视了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防护设施等)没有同步到位,尤其是遇到灾害,损毁严重;部分农村公路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告标志,公路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

养护管理长效机制有待完善虽然近几年来,各级交通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但是在“人员、资金、责任、考核、奖惩”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养护资金除税费改革后划转地方财政的补助外还没有其他稳定的来源,责任主体落实仍然不到位,监督、考核、奖惩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许多地方的乡管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建轻养、以建代养现象仍普遍存在;养护技术水平依旧较为落后,仅能达到清扫的要求。总体看,一个长效、高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仍未确立。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的对策为了促进农村公路和谐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2011年10月份河北省财政厅和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印发了《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笔者认为,《办法》确定了县级人民政府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养护资金筹措及定额标准也得以确定和细化。

为了贯彻落实这个办法,真正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县级政府是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农村公路工作属地方事权,县级政府是责任主体。实现农村公路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县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一是将农村公路作为县政府日常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二是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要严格按照《办法》中的有关标准要求,落实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将农村公路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我市部分县(市)政府已经将农村公路列入了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任务中,并按照占年度考核总分的5%的比例计入总分),组织验收考评,严格奖惩兑现和责任追究;四是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标准,研究制定建设和养护规划,组织实施年度计划,确保目标完成。

加强农村公路发展的行业指导交通部门做好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进一步发挥行业优势,拓展行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行业指导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省、市政府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增强行业管理的话语权。一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规范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行为;二是切实加强对县级交通部门的行业指导,加大对基本建设程序、工程质量和资金落实、资金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并作为考核依据。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工作的执行主体,协助政府落实好主体责任,主要职责包括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建议计划,执行上级下达的建设计划并做好项目管理,组织实施养护工程计划,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组织协调、检查考核乡(镇)政府管理养护工作及农村公路设施的保护工作。三是认真细致的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七公开“制度,加大协调力度,理顺资金拨付渠道,为又好又快的完成年度建设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农村公路防灾减灾能力结合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计划,注重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全面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条件。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桥梁隐患大排查工作,各县已经将排查情况上报了当地政府。接下来要加快桥梁改造的力度,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桥梁改造计划。一时难以改造的要根据不同的技术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巡查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另外从项目的立项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将必要的安全设施考虑进去,按照“安全、经济、环保、有效”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和防灾能力。加大农村公路路政工作力度现在我市的农村公路基本上都没有进行公路用地确权,虽说有的县(市)部分县级公路进行了确权,但沿线老百姓不认可。其主要原因是无农村公路占用公路用地确权经费,一方面要协调当地政府对农村公路进行确权。另一方面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的源头治理,加强对公路桥梁上下游二百米范围内随意取土、挖沙、采石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遏制超限超载车辆上路,杜绝农村公路上的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损害农村公路现象的发生,切实保护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有效维护了农村公路路产路权。

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地区差异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应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首先是制定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坚持专业养护和农民承包养护相结合、养护管理和路政管理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大力推行养护市场化,因地制宜、因路制宜,保证各乡、各村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养护模式。再次要通过开展示范乡和文明示范路的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养护事业全面进步,最后要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交流培训,不断提高一线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广泛运用,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和水平。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作为施工档案资料,以备今后查证。

工程验收阶段。编制环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竣工图表。按规定向具备权限环保主管机构申请验收,为减少工作环节,宜与公路交工验收及竣工验收同时进行、可组织环保工程检验组参与现场检验。环保工程验收后的图表资料应按规定移交存档。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对公路建设环保进行周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验收,加强维护,完善和提高环保质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论文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污染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品质;提升

一、中国公路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最近十年更是突飞猛进。通过这几年的公路建设,公路交通上了新台阶,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已经贯通,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巩固这个成果,更好地发挥公路的效应,就必须加强管理,包括养护、路政、安全生产等,以及采用先进的手段、高科技的手段加强管理。第三个差距表现在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上,也就是说怎样处理公路同铁路、民航、水运的协调发展。既然我国公路建设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提高我国的公路建设水平和品质,缩小或者赶上国外公路建设发展水平,就是我们公路建设者需要探索和研究的。

二、公路工程建设从综合质量上寻求品质提升

质量对于任何产品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公路也是一种产品,当然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我们公路建设的水平,提高公路质量是首要措施。没有一定的质量,公路的标准、指标等就得不到保证,质量是百年大计,抓公路建设,必须首先抓公路质量。公路建设的质量,不仅仅是公路施工的质量,而且应该考虑到施工前后期工作的综合质量。如果说工程质量是一个点,那么整个工作的质量,如设计、施工、养护就是一条线,所以要注重公路工作的综合质量,这样来保证我们的公路建设,既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高。要提升中国公路的综合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谈论:

1.人才是公路发展重要条件的理念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路人才队伍,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公路部门的客观要求。公路是一个庞大的部门和系统,这个行业需要庞大的资金,并且需要非常多的工作人员,怎样才能使它有效运营呢?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公路质量呢?这完全靠管理者的水平。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公路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人才有两种,一种是技术型人才,一种是管理型人才,对人才的培养应该是非常紧迫的。当今,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对公路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公路养建管征任务,建设一支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公路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2.树立公路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理念

公路建设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致使植被、排水等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改变了原来的地貌,对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地形地貌产生不良的影响。公路是长距离的带状人工构造物,它改变了所经区域的环境特征。尽管公路在沿线环境系统中所占面积比例并不大,但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公路自建设开始到运营,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对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作为一种全社会使用的公共产品,公路与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对于全人类、对于全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树立公路环保的意识和工作理念,做到公路建设“规划一张图、施工一盘棋”,按照“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的思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理念的确立,必将带来公路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全方位的理念创新和工作创新。

3.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施工理念

纵观我国的公路发展,近年来虽然在公路建设方面增加了许多人性化设施,例如放缓边坡、边沟加盖板、设置观景台等为使用者着想的设计理念在施工中得到普遍推广,但是相比国外公路建设发达的国家,这些变化还远远不够,需要从更高的着眼点来设计建设中国公路,以人为本和注重环保理念应始终贯穿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一是人性化的公路设施。在对原有道路进行改建或扩建时都要提前通知道路使用者,要告知何时开工和完工。如采取半幅施工,一般要在行车道和施工道之间安装施工专用防护栏,确保施工人员和行车的安全。二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从公路设计角度,尽可能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通过改进线形设计、改善长陡纵坡设计,直接消除事故诱因。同时,设计中结合具体条件,通过放缓边坡、设置可逾越的排水设施等手段,提供足够的路侧净区,既安全又经济。灵活应用现有的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设计寻求达到更加符合公路沿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利益。三是公路工程设计做到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注重从源头避免公路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选线布局尽最大可能绕开森林、溪流、湿地等生态区域,即使在避免不了大开大挖的情况下,也同步做好生态植被恢复工作。

4.把公路当做艺术作品来建设的理念

修建公路就是在大地上雕塑一件艺术作品,公路路线走向如果能和大自然协调,和沿线地貌相衔接,和保护环境也很好的结合起来,那么这样的公路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以英国为例,在英国公路两边看不见高路堤和深路堑,基本见不到人工的痕迹。公路和城市道路一样采用暗沟排水,路肩上种植了植被,道路与两边地形柔和、顺势的衔接。在英格兰高地上,你会看见英国人保护环境的那种实事求是的设计态度,他们不是机械地追求同一条道路采用同一个技术标准,而是根据地形、地貌和安全的基本要求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同一条道路上有的路段两车道,有的三车道或者四车道。在工地上,工人铲每一铲土、安装每一块构件、划每一道线都是那样一丝不苟,就像在雕塑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种敬业精神令人非常感动。我国的公路建设要学习外国的先进做法,从建筑学、美学的角度关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在公路规划设计和实施时体现出“露、透、封、诱”的特点。“露”就是把好的景观露出来。“透”就是要清除妨碍人们视线的障碍,让远处的风景“透”出来。所谓“封”,就是把景色不好的通过绿化封起来。所谓“诱”,就是把景色不好又无法“封”住的,设法诱开人们的视线。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1.1建设单位的原因

公路的建设单位多是地方政府部门或是村委会组建,由于资金有限,常以牺牲建设的规模、加快工期等为前提,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某些指定的材料,或者要求施工单位缩短工期等等。另一些原因是建设单位的组织机构不够合理,不能建立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只注重表面现象,甚至一些公路的建设单位就是村民自己组成的队伍,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

1.2设计的原因

设计图纸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由于公路的等级较低,设计经费较少,一些设计人员对于图纸设计不是很重视。在一些公路中,出现了图纸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因为设计人员没有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踏勘,没有了解到现场的实际情况,造成了与实际的脱轨。我国的公路建设项目较多,设计人员的水平层次不齐,设计任务量大以及较差的设计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的质量。

1.3施工的原因

施工的原因很多,材料的采购和质量,施工的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的管理,各项试验等等,都将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只有提早预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1.4检查监督的原因

监理和监督单位对质量不够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的要求进行检测和监督,很容易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甚至有个别的监理或者监督单位,,至工程质量与事故于不顾,这最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2全面的公路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

2.1建设单位方面

为了避免公路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建设单位一般是地方的建设部门或者村委会,他们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从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水平、风险预测等方面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单位应该建立健全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的管理公路的施工质量,明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自的职责,加强整个项目的管理,只有加强了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整个公路的质量。

2)加强路面和桥梁的连接管理。各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路面和桥梁的连接管理。施工人员在桥梁台背填土过程中应该挑选压实性和排水性较好的施工材料,有效地减少台背填土的沉降,并且加强回填的管理,认真检测密实度,以达到施工的要求。

3)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建设单位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机制,加强公路施工过程的管理,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降低工程的风险。

2.2设计方面

设计是工程的灵魂,是工程质量的龙头,工程质量首选取决于设计的质量。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很复杂,周期较长,只有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管理,严格把握图纸的质量,明确校核、审核制度,对方案进行多方论证,如现场的地物、地貌是否与结构的功能相匹配,确定最优的方案;对于公路沿途需要拆迁的房屋,占用的耕地、林地等都要多方讨论,降低对耕地的占用,减少房屋的拆迁,从而减少工程的造价。对于设计人员,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并且对于校核、审核人员,要求具有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使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实际,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2.3施工方面

1)施工单位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对于原材料,特别是混凝土、砂、石子的管理,要确保材料符合相应的规范标准。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时,必须严格把握质量关,通过加强材料的管理,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的开裂,提高公路的质量。

2)施工单位加强对现场的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带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特殊的技术人员应该带证上岗。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现场的安全防护,配备安全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对于设备,应该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3)施工单位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对于各种验收的报告、材料的质量报告、进出材料的量等等各种资料,都应该加强管理,定期整理,不应该推到一定的时候再去补,这样既容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而且不科学。资料员应该坚守岗位,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资料的各方面的工作都很熟悉,才能加强对资料的管理和质量的控制。

4)监理和监督管理方面。公路虽然等级较低,但是也应该有监理单位对其进行监工,并且应该有地方政府或者村委会的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各项隐蔽工程应该检查,确定没问题签字后方可让施工单位进行下一道工序。监理单位应该加强人员的管理,配备技术水平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社会和政府监督部门应该定期对工程的情况进行检查,加强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对工程的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3结语

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公路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保证公路建设的质量,推进公路的建设和发展。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公路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下时代的产物,从某种层面来说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外,当下的公路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多样性、人本化等综合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路经营企业正逐步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整体的企业发展之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产物,但是它可以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公路建设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无论是一个企业,亦或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文化作为经济“软实力”的象征,往往会以自身深刻的内涵影响着整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会加速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保证经济效益。目前,公路建设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该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以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企业文化作为后盾,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企业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最大程度的将企业员工团结起来,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对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海尔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采访时,该企业的部门经理这样阐述:我们公司之所以能够进军世界五百强,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着过硬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与同行业相比较,我们更注重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养,可以说企业文化是贯穿于公司发展的整个过程。从这段简短却极富内涵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永葆生命力具有重大意义,公路建设单位也应该吸取该经验总结,不断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3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相关的专家学者阐述,优秀的企业文化中包含着企业的发展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而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为公路建设单位,相关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公路建设企业的整体发展融入新的活力,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

二、公路建设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2.1形成独特的企业理念

前文笔者已经阐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作为公路建设单位,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区别与其它行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富有内涵的、科学的企业理念,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企业理念文化”。具体来说,企业理念文化主要指的是公路建设单位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中包含了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勇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等。另外还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理念,树立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根据时展的需要,并且有机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从而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2.2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企业而言,要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独树一帜,就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否则所有的理论与实践都是空谈。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这样阐述:即使你有天才的智慧,还有永不放弃的精神,但是如果坚持了错误的方向,最好的结果也只是差强人意。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坚持正确的发展原则,对于公路建设单位而言更是如此。首先,公路建设单位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到底。始终保持企业文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定期对员工的思想状态进行考察,确保每个人都有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另外还要不断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保证每个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的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以优秀的企业理念增强员工的整体凝聚力,从而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其次,公路单位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创新”的发展原则。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一个企业要想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就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所谓的创新需要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和企业最终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将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最后,公路建设单位还需要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要合理权衡发展方向中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将文化“软实力”和技术“硬实力”合二为一,立足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展,做到统筹规划,彰显企业魅力。

2.3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树立企业形象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当下的公路单位的员工越来越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八零后,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该年龄段的青年们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文化的影响,思想意识容易出现波动,情绪浮动较大。因此公路建设单位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并且以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充分参与进来,组织员工进行一定的文化竞赛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员工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总结

总而言之,公路建设单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其长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也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工程。相关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处世原则,将以人为本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公路建设单位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切勿急功近利,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要运用合理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另外,企业员工也要不断地通过自身努力加强文化修养,积极配合企业举办的各项活动。我们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公路建设单位一定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投资控制

对每个参与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来说,投资控制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内容,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已经贯穿了整个工程各个环节。但是在具体的投资控制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去加强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

1重视项目建议书制定,合理确定估算、概算

概算实质上是对整个工程内容的囊括,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环节与项目,更不能为了更快的通过审批而人为地将概算强行下浮,这会使得后续出现投资失控问题。比如在进行概算时除了要考虑对新路的修建,还需要兼顾老路的维护、对旧桥的加固等环节预算,要考虑到虽然公路相关部门针对公路维护每年都会下拨一定的维修费用,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尤其是在山区道路状况不好的位置新建公路,常常会破坏原有的老路,使得老路的路面状况变得更加恶劣,直接影响到新路修建时的材料运输,造成工期拖延,甚至还会引起与地方公路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直接造成增加投资。

2优化设计、推进限额设计制度

对任何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工程设计的好与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工程效益的实现。在进行公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能够仅仅只从安全与技术层面考虑,还需要综合考虑建设的经济因素,将技术、安全、经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方案认证与研究,在考虑综合效益的基础上选择最佳设计方案。现在很多公路项目开展概算时忽略了工程设计与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事实上,设计与采购阶段涉及到各种新技术、设备与材料的使用,是投资控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想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有必要重视设计阶段的管理,积极推进限额设计制度,对具体的设计标准、规模、造价与功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3完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相关制度

3.1推行大标段,减少摊销。公路建设项目属于大型投资,涉及到不同的专业与工程,还需要各种临时设施与辅助工程的配合,为了更好的进行项目管理,需要大力推行大标段方式,通过规模管理减少施工单位的管理成本,削减摊销。根据高速公路大型投资项目特点,为便于科学组织项目管理、施工管理,有利于各专业之间,各工程之间衔接和设备安装工程的配合,有利于大型临时设施和辅助工程的合理配置,加强提高工程总承包企业综合实力,应合理加大工程标段,降低承包商的管理成本,达到规模效益。3.2充分运用信息公开,增强监督力度。重视信息公开的方式来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将施工中涉及到的机、工、料等情况在网络上进行公示,形成包括举报、信用排查等一系列的制度,用公众监督的形式督促施工范围按照合同进行施工。3.3对设计单位加强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针对设计单位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对因为设计不到位、存在严重差错的设计行为要进行严格处罚。3.4加强实施过程控制。在设计阶段重视审核工作的开展,遇到设计变更需要组织多方参与变更确认,奖励优化设计的行为。加强施工阶段的复核工作,出现任何虚报、重报或者超报行为都要进行即时惩处,针对新增项目制定公正、公平、公开的单价确定原则,并严格按照原则来确定项目单价。

4加强工地标准化及平安工地建设,实现双赢

目前工地标准化以及开展平安工地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受到参与投资建设的各方一致认同,通过不断进行项目管理的优化,做好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在前头投入一定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为后期施工节约更多的投资,对投资方与施工方来说,实现双赢。

5落实执行力,避免人为原因产生变更

需要针对工程作业制定专门的监管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施工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开展作业,并且按照相关工序进行施工,使得规定落到实处。比如为了规避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在开挖边坡后做好防护工序,为了避免隧道发生坍塌事件,在开挖初支后要及时完成二衬的作业。

6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信息管理体系

对公路项目开展信息化管理,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即时进行处理,并且能够直观的对工程进行视频监控,有效把控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比如在公路工程中遇到隧道施工,可以开展过程监控,加强存在危岩类别差的地段的监管,确保承包人严格按照设计开展施工作业,监督建立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否执行到位,通过这种方式直观了当,同时实现了对工程质量与投资的控制。而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自动采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相关数据能够有效分析资料是否作假,通过采集拌合站的数据,能够更好的掌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公路项目建设整体展现比较长,开展信息集成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远程网络管理能够更有效的开展项目投资控制管理。开展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公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最终的质量与投入使用后能否安全使用。作为影响高速公路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投资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从工期、概算、设计到现场等各方面全面开展控制,使得投资控制对公路建设、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作者:张惠安 单位:贵州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奕斌.浅析企业投资高速公路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骆文军.浅谈高速公路建设投资控制与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公路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成了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总称。在公路建设中,我们只有保护建设环境的责任,不能也无权恣意消费。良好的生态和独特的资源是自然风景区发展的优势,也是最大的资本。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设计良好的公路能同时满足人、车、路环境及景观的要求,富有行车诱导性,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不仅使公路本身形成一个行车迅速、舒适、清洁、安全的环境,还要创造一个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公路的绿色文化全新概念,强调公路是景观、文化、旅游资源,与沿线风土、历史和时空相适应,与时代感相适应,与运动中人的感知和静态中人的观察相适应,与环境相适应。反映当地风土人情,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改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改建公路仍将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必要的重复改造,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也加大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进行探讨。

(一)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过去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采用较低,不论是线型、纵面、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都只能缓解短期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公路建设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输业的要求,在旧路改造中还存在着短期效应的现象。对公路发展缺乏预见性,往往采用低限指标,以致刚改造的公路通车不久,很快就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不得不进行新的改建。所以公路改建必须要着眼于高起点,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红线范围满足拓宽要求,无论在断面上一次改造,还是分期改造,都应将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并付诸实施。同时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靠村不进村,以保证道路畅通,减少干扰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二)废弃公路的合理处置。旧路改建必然要废弃一部分原有旧路,在本着尽量利用原有线位、提高路线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开辟部分新路是必要的,而处理好废弃的旧路也是必要的。对于改造成高等级的公路,废弃旧路可视其价值的多少作为辅道,否则应因地制宜进行旧路还田或者绿化,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这项工作应在公路改建中完成,旧路路堤可作为新路的取土场,或者平整周围地表的土方来源。废旧油皮及其他不适宜于还田绿化的废弃物,运走集中处理,以便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新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对环保认识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可研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可研阶段在投资费用估算、经济费用及效益分析上的考虑,基本建立在实地踏勘和调查上,但是目前在论证项目可行性时,对自然环境论述较少,大多局限于一些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许多大填大挖的方案很少考虑自然环境及植被保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势在必行,工可研阶段应该把环保与效益分析等论证放在同等程度,尽可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指导后期的测设、施工。测试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公路测设是在工可研的指导下,具体确定路线的布局。线位的具体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所以公路测设在满足技术等级要求前提下,不但要考虑线形指标,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优化方案,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少破坏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无论永久性占地、还是临时性占地,都应有合理的环保设计。对于在建设中破坏的植被应提供恢复措施设计,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这样,虽然初期投资可能大一些,但从长远看,无论对公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十分有益。

三、采取的措施

(一)公路设计阶段环保措施。可行性研究及

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正确处理造价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大型结构物设计与自然景观的协调。路线走向应尽量减少避免穿越对地球生态至关重要的湿地、林区等。保护原有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公路建设破坏了山区或丘陵本来的自然稳定性,由于开挖导致应力释放引起坡度滑动。目前的设计很少考虑应力释放,只简单地考虑土质的自然休止角,只做一些较粗的地质勘探,出现滑坡后治理的费用远远超过先期避免滑坡所投入的费用。重视排水、防护设计。公路排水设计不畅,不但对公路本身造成损坏,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公路运营阶段仍然存在水淹耕地、冲刷原地表的现象。

公路设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它融贯于公路规划、设计、施工过程的始终。随着时间和沿线环境的变迁,公路的影响因素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动态设计的概念,运用先进的技术,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需随时间、空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完善,经过反复的调整及技术经济比较,才能设计出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公路方案。

(二)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在公路建设中,要做到填挖平衡,土方开挖避开雨季,保护水利设施等措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边坡防护和绿化,可以有效地保护水土流失。减少公路的水毁,保证公路的安全。废弃土石方要进行妥善处理,不能就地乱堆乱放造成新的环境破坏。最好的做法就是选择农田耕地少,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山洼作弃土场,把废弃的土运往填土场堆放,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达到一定压实度,然后进行植树、种草、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公路施工堆料场在空旷地区,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三)公路运营阶段环保措施。对公路附近的住人地方,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附近有学校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

参考文献:

[1]李庆忠,周明,唐依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7):440.

[2]姜雅芬,滕俊常.浅谈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5:88-89.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9篇

一、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及特点

交通部把交通行业定位为公益事业,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也就是说公路行业是服务性行业。而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靠什么来保证和提高,最终要靠文化建设。广东省交通集团倡导的“阳光之路,阳光服务”的服务宗旨,是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围绕这一宗旨,高速公路公司的根本任务一是建设,二是服务。因此,推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也是公司生存发展的自身需要。要不断充实高速公路行业文化内涵,要珍惜、继承和发扬这些管理经验和精神财富,不断丰富高速公路行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高速公路行业的特殊性赋予了高速企业特殊的文化。

(一)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高速公路文化本身就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因此它既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也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针对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点多、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高速公路文化的辐射功能将对整个行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虽然高速公路文化建设不完全是思想政治工作,但它的激励、沟通和导向功能都属思想政治工作范畴。加强高速公路文化建设,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凝聚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使企业员工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能自然地用共同行为准则约束自我的行为,并以此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内部关系,排除发展过程中一些人为的阻碍和摩擦,建立一种和谐的内部关系,促使广大员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增强凝聚力,使企业上下一心。

(四)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速公路企业必将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要在公路建设管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增强竞争力,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正是凝聚团队精神、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五)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塑造企业社会形象。形象塑造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塑造高速公路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推动文明服务、优质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在社会上建立高度的信誉。

(六)高速公路文化建设能促进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人们逐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过程,健康向上的高速公路文化是帮助职工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助推器。

二、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文化具有精神的、行为的、制度的、科技的内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一)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的灵魂。高速公路文化要以历代公路前辈和当代公路人战胜困难、攻坚克险、不怕牺牲的拼搏奉献精神为核心,大力弘扬“筑路架桥,为国为民”的传统美德,大力弘扬“艰苦卓绝,勇赴国难,不怕牺牲”的公路精神,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构建和谐、服务社会的时代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构建文化体系,培育和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确立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发展愿景。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步伐,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交通的精神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二)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员工的言行加以体现,这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必然途径。这就要制订员工行为规范,以员工守则的形式,对全体员工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言行作出规定。员工守则要明确提出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经营理念、发展战略、远景规划等,明确描绘企业及员工共同追求的长期愿景;对员工本职工作的质量、效率、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对工作用语、动作手势、仪表仪态等作出明确规范。特别对收费站、服务区等面向社会的窗口单位,要制定优质服务的详细标准,树立热情、友善、文明、人性的服务态度,体现快捷、畅通、安全、舒适、美观、怡人的服务质量,营造一种公路消费者自觉自愿、心情愉快的收费环境,取得全社会对公路建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三)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带有强制性义务、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文化的确立和推行必须通过制度来加以保障和落实。而各类规章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为驾乘人员提供快捷、畅通、安全、舒适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的社会责任,形成每一个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取向。通过严格的管理,逐步形成员工的自觉行为,使文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企业所有员工,形成单位有指标、员工有责任、全员参与、人人尽责的建设局面。

(四)科技文化。当代公路人把人马驿道建设成为现代公路,最终发展为今天的高速公路,这不仅需要攻坚克险的勇气和智慧,更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结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是高速公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文化建设大力弘扬这种开拓创新、敢于进取、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推动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领域的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营运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培养文化意识,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领导层是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培育者和践行者,更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推动者;管理层是企业文化的执行者、实施者。因此,企业领导干部要确立合乎时代精神和企业特点的文化战略,带头示范,身体力行,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措施、管理风格等渗透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广大职工充分接受,形成对高速公路文化的共识,使职工自觉参与建设,从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支持文化产品的生产,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前提。要重视文化生产,投入必要的劳动力量和生产成本;要尊重和弘扬文化生产的精神和物质产品,对文化生产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扶植。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文化生产者,创造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繁荣企业文化。

(三)物质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保障。物质文化表现在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活动场所、路容路貌、站容站貌等建设。物质基础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的第一步。企业文化的形成反过来又会推进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行为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行为文化是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并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提炼总结就形成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行为文化要通过员工守则、服务公约、操作规程、仪表仪态、服装服饰、效益和效率标准等来加以体现,这些都要通过特定的规章制度把它固定下来,并根据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不断修订完善,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为文化建设的延伸发展提供保障。

(五)精神文化建设,是高速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隐藏在高速公路文化的深层,渗透在职工心灵深处,但一旦形成群体力量,就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精神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企业精神的高度升华。因此,建设高速公路企业的精神文化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弘扬公路行业的传统文化。牺牲与奉献是历代公路人的精神特质。当代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就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美德,塑造企业精神,不断推动公路建设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是培育高速公路企业精神。首先要从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要有独特的个性;其次是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和追求引向健康向上的轨道,具有强烈的激励性;第三是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有鲜明的时代性。要以准确深刻、简洁生动、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和主题,对员工进行引导和感召,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是高速公路企业精神的提炼和升华。通过对企业精神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明确界定企业精神的名称、内涵和外延,然后开展大量的宣传普及工作,使广大员工从思想上了解和接受,从行动上实践和体现,最终转化为员工精神的个体意识,使员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公路人”,使企业精神成为员工完全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本能”。

(六)内涵与形式的统一,是高速公路文化的生命力。要实现文化内涵与外在形式的统一,就要有意识地将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以企业文化为主线广泛开展群众性立功竞赛活动,并通过广大员工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总结和充实文化内涵,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纽带、辐射等功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公路建设论文范文第10篇

建设“责任公路”,强化交通支撑

加快公路建设,服务经济发展。要认真履行职能,做好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路网,提升公路等级,做负责任行业。要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资金来源。要建立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坚持项目管理“四制”和项目推进“六个一”的机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要切实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便捷的通行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搞好公路管养,提升服务质量。在考虑公路建设资金和改善职工生活的同时,优先安排管养经费;在抓好日常养护的同时,注重抓好预防性养护和精细化养护;在确保公路畅通的同时,着力改善人、车环境,做到“畅、洁、绿、美、安”;在满足一般通服务的同时,提供全方位的交通服务,满足更多的出行需要。

履行岗位职责,体现人生价值。公路从业人员要践行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做到诚实、诚恳,讲信义、守信用。要着力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做好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奉献社会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公路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设“活力公路”,焕发新的生机

创新理论,解放思想。要树立科学的“解放”和“创新”态度,反对急功近利和泡沫学术,做到“坚持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要运用好解放思想这一法宝,破除僵化和保守。要在发展理念和方式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推进改革开放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合理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公路养护内部模拟市场操作,认真总结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工程建设要按照“质量、进度、成本、廉政、安全、环保”十二字要求进行,提倡实行项目经理竞争上岗,风险抵押,成本控制,效益目标管理办法,做到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统一。要着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公路的稳定在事业,公路的发展在企业,公路的活力在创新,要在创新机制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加快公路发展的新路子。

创新方法,讲求实效。在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用活用好政策,保证规划的实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六型”机关。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理顺内部职能,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树立科技兴路的思想。

建设“和谐公路”,实现持续协调

统筹协调,构建社会和谐。要服务全面,服从大局,按照发展为服务,服务促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公路发展社会效益和部门效益的关系。在完善路网时,既要重视干线公路,又要重视农村公路,做到干支结合,满足需要,量力而行,适度超前。要优化方案,尽量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方便,使公路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保护环境,维护自然和谐。一要妥善解决好公路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在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中,注重节约土地,少占耕地,合理选线,优化设计,在公路建设的实施中,避免人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二要妥善解决好公路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的法规、措施,防止掠夺自然和破坏自然。三是妥善解决好公路建设与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到工程建设与环保并举、节约用地和开发土地共行、公路建设与大自然和谐,工程建设与运营养护和谐统一。

上一篇:畜牧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房建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