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23:05:48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对策

一堂生动且有效益的高中物理课,就是要在课堂上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针对性地指导教学。通常来说,评价一名高中物理教师的优秀与否,主要不是看此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是不是教完书本中的内容,或者是教得认不认真,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应学的知识或是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收获很小,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已经用了很大心思去"教",那么,这名教师也不能算一名优秀的高中物理教师。

以下是笔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愿与读者共同探讨分析:

一、概念特有属性及意义所在

所谓概念就是对客观事物特有属性,无论任何事物,只要认识了它的特有属性,就会很自然的在头脑中产生其概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正确地理解概念,就必须引导学生找出概念的特有属性,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从而正确地掌握概念,万万不能让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的方法,因此,认识概念的特有属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要想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教师不能仅仅按照教科书的单一方式叙述,这样只会让学生对概念的特有属性产生片面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阐述讲解,如此一来,一定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会在学习物理中正确的运用概念的特有属性。

二、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结构

无论在哪科教学过程中,零乱的、无结构的教学方式,都是难以令学生接收的,更不会有好的教学效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理论框架。知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比部分之和的意义更大。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涵、外延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经常帮助学生建立起单元、章节以及全书的整体框架,使物理知识系统化,形成合理的物理学科的认知结构,积累组块思维的材料,就更好理解物理规律,并借此获得直觉的判断和联想,进而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提高教学有效性。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结构主要可以分为:首先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其次要全面地训练物理思维方法和物理研究方法;最后,要培养学生运用组块思维的习惯。

三、高中物理的教学对策

在了解了高中物理的特有属性及其重要意义,以及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结构之后,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育则成为了下一个话题,以下是就高中物理教学对策做出的几方面论述:

(一)适当的进行提问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所要学到的知识外,提问也可是说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因为它是最好的反馈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不足,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重视高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是人为地创造一个环境,人为地控制物质变化的过程,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进行的操作.因此可以说,实验的精髓不在于观察,不在于动手做,而是在于”控制”。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周围,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在各行各业生产实践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原则也极为丰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物理学更是一马当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室需要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再显抽象的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最好的学习氛围,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少不了学生主动性的参与和配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法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所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活动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本。

四、总结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想把高中物理教学做得更加出色、取得更好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的研究此学科的基本教学结构、有效教学方法等,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总结出教学经验,这样以来,高中物理教学才会高中学科中日益进步,为学生们在高考成绩中加上更多的分数。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不足之处敬请担待。

参考文献:

[1]钱良明,物理课堂教学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7).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习者预期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够对教学活动产生激励、调节、评价、导向等作用,可以说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以高中物理课堂为研究对象,分析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设计出符合教学与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原则。

吴立岗教授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立必须符合三个原则:(1)意思整体性原则。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育目的决定,包括学校办学目标、学科目标、课程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四个层次,这个教学目标体系构成一个上下贯通的、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2)科学性原则。课堂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意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但关键是科学地设立认知领域的目标,因为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情意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的基础。要使认知目标科学化,首先要使课程单元目标的设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3)灵活性原则。即要求教师通过钻研教材,明确区分哪些是最低限度的大纲材料,哪些是基本的完整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后制订出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回顾,本文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具体来讲,要能够使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高中物理教学能面向全体高中生。另一方面要能够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认知建构中,促进自身的情感体验,掌握学习的方法。最后则是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目标来设计,从而使教学目标在内容与范围上同课程目标相一致。

二、具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在设计上除了要具有全面性外,还应该体现出具体性,从而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应该注意到,教学目标的具体性不能够被课程的具体内容所代替,二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等同的,而应该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的实际来设计可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彩莺.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J].科学教育,2003(11).

[2]靳建设,卢飞麟.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研究[J].教育家,2003(11).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要求教师由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为知识探究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新时期的教师不但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素养,还应能够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反思。这就引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学反思是怎么一回事?物理学科的教学反思又具体指什么呢?进行物理学科的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来讲有何益处?身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物理学科的教学反思呢?在下文中作者将对这些问题一一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简述与重要意义

1.教学反思简述

教学反思,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以现代的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实际的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持续的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分析与拆解,反复研究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以及问题,利用科学的教学标准反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检验,从而达至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性。教学反思符合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具体包括学生、教师、新课程标准等。针对物理教师来说,持续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面科学的教学理念,同时把自身的全新理念潜移默化的转变成教学实践,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认知,强化自身进步、自身检讨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提升教师的物理教学创新性与积极性,提升我们对教学行为的衡量、推敲以及改善能力,令教育教学机制得到更好的改进;此外,其还能够帮助缓解理论和实际衔接不良的情况,构起理论和实际完美结合的通道,推动教师从依赖经验的教学者向研究型的科研者转变。

2.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学反思不可或缺,而且其也符合改进物理教学行为的基本需求。

(1)教学反思其实是推行新课改教学理念根本条件。新课程直观的表现就是新的教育要求以及新的课本,而关键环节却是课堂教学的变革,借助的手段则是重新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总之是包括诸多方面的系统性改革。新课改引发了许多教学活动中的新难题,也增加了不少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在新课改下,物理学科应该怎样进行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就需要物理教师持续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

(2)教学反思是验证实际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根本保证。身为高中物理教师,想要游刃有余的掌控整个课堂的走向以及气氛需要过硬的技能,而该技能本身又只能由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来,同时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新课改下物理教师的教学创新天地更加开阔,不过这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持续体会、反思、理解,以便更好的处理课堂教学时随时出现的复杂状况,并按照具体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与策略。

二、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反思

反思的过程不仅包括理论与物理知识,还包括教学的策略。

1.针对理论以及物理知识的反思

(1)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引导着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想要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行为,多分析并参考其他教师富于生动性以及创造性的教学行为,同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抛弃已经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新理念。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是教师、学生、课本、外在环境4方面共同作用而成;强调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强调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想要秉持这样的新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提高教和学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发学习与探究的习惯,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第二,要重视自身关于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相关学科的学习,尽量多阅读一些关于物理教学、教育等领域的书籍,订阅相关的期刊杂志,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职业素养。

(2)应有充足的物理知识储备

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果以及教学反思能否顺利进行。物理教师需要借助可能的途径提升自身的物理知识储备、丰富自身的专业背景。例如:深入研究极具学术价值的最新论文、经典著作等,都能够促进教师掌握物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趋势,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针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师将课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

(1)构建学生易于接受的物理教学课堂

学生的物理学习收效与课堂氛围有直接的关系,平等和谐的课堂能够让学生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相反僵硬压抑的课堂会使学生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导致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之中。新课改将课堂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变得非常新颖。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以及方式,从而提升他们对于自发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发散思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明白每名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所具有的潜能也千差万别,所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容易接受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并且照顾到学生的个体特点。

(2)物理课实际案例分析

案例,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基于某一特定情境而进行的故事。案例分析是将实际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以案例为基本方式进行表达,并对其展开研究与讨论。案例分析基本取材有3种渠道:第一,分析自身实际的教学行为,并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案例;第二,研究他人的教学行为,并总结出案例;第三,在其它文献资料中搜集整理的案例。

作者在进行《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这节课的教学时,在上课伊始向学生们提出了以下问题:有没有办法让那些被我们抛出去的东西不掉落在地面上?学生们表现的非常踊跃,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如果把物体向上抛出,那么抛出时的速度越大,相应的物体上升的高度就会越大,假设初的速度达到一定的标准,物体就飞出了地球的引力圈,飞进了外太空,也就不会掉落地面了;也有的学生认为,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如果重力刚好可以满足物体作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要求时,那么物体会环绕地球进行圆周运动而不再掉落地面。借助以上的分析以及探讨,不仅深化了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领会与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3)旁听物理课

听课是教育研究的根本途径,它能够全方位观察到课堂的所有教学行为,尤其是同事之间彼此听课,不涉及教学考评或者单方面指正的成分,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借助大家彼此的观察、探讨以及改进型交流能够提升实际的教学水平。听课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认真细致的留意每个细节,并作好记录,下课之后及时和授课教师沟通与研究,共同探讨如何改善教学行为,这样能在无形之中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反思效率。

(4)尝试模块教学,推动学生自发探索

目前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一直都是某一特定的学习方式作为基本方向,教师应该尽量尝试找到最适合学生自身的独特学习方式。基于这种情况,就十分有必要尝试使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因为该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让他们在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自发进行一些相关的探索与研究,从而解决自己实际面对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还能够为他们累积宝贵的实践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规避一些应试教育残留的不良影响。

(5)关注发展性的评价

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但需要重视教学行为里面的静态影响因素,还应该关注当中的动态影响因素,发展性评价则兼顾了这两方面。我们可以将考试与评价有效衔接起来,按照考试的具体考核目标、属性、面向对象等选择最为适当的考试模式,改变过去简单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唯一标准的做法。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性评价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首先,评价主体的数目有所增加,不再只是教师,学生自己、家长、其他同学都能够作为评价体系中的一员,这样多管齐下的反馈方式能够综合体现出学生的整体情况,帮助他们进步;其次,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惯用的试卷评价之外,也可以采取学习日志、自评、互评、现场抽查等方式。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学习基本状况,当然由于信息来源非常广泛,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筛选,从而得到最为真实的评价;最后,重视过程以及变化的动态,试卷检验其实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保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时刻都在变化着的学生们。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与生产……”。其中,明确指明了,高中物理教学必须紧贴人们的实际生活。而从教学策略与方法来说,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教学课堂气氛的活跃,更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下面就如何让高中物理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进行探讨。

一、从教学的语言入手,加强生活化教学语言的运用。

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在抽象性方面,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在非常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率,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随着新的物理课程改革推进,高中物理教学有关状况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可是笔者认为,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还有教师与学生适应新课改的步伐不能同步等原因,很多教师仍旧用新瓶装老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仍然过分地关注物理的理性和抽象思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脱节。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太“物理化”,太“专业化”,以至于造成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降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极其不利。

笔者认真分析和研究物理这门自然科学发现,教学语言的表达对于物理这门科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关系很大,不少物理名词和原理比较生涩、抽象,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教学挑战。面对挑战,笔者认为,让物理回归于生活是教学的理念突破口,教学语言的生活化是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必须在遵循物理科学的基本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对所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和经验出发,通过生活化的口头交流语言形式对物理知识和原理进行讲述,尽可能引入更多的事例,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促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深入浅出,进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引导学生由喜欢物理教师转化为喜欢物理科学。

二、从教学的素材入手,加强生活化教学素材的运用。

当前正处于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时期,加强物理课堂教学紧贴生活、紧贴实践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出生动的物理情境”。科学的思维和理念也告诉我们,人类的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劳动、生活和实践,并在人类的劳动、生活和实践中得到应用和验证,物理教学课堂是物理知识教学的重要空间,因此必须加强将教学内容紧密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丰富的生活化教学素材来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认为,物理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获得:首先,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物理教材中提供的明确的生活化素材。如教材中的图片、实验等小模块,进行“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寻找“科学足迹”等。其次,教师可以通过采摘物理教学书刊、图书中的生活化素材,如《生活中的物理学》、《物理教学》、《物理通报》等杂志中所蕴含的生活化物理教学素材十分丰富,引入这些“专业性”期刊的素材,一方面可以降低教师对生活化素材采摘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素材对扩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空间也是非常有利。再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向网络要生活化教学素材。在互联网这个大世界里,所包含的教学素材更为丰富,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丰富和鲜活,作为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更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新兴优势,如采摘一些视频化、动漫化、连环画式的素材并引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丰富了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从教学的过程入手,加强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教学过程是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优质课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场做到引人入胜,在教学中场适时做到高潮迭起,在教学后续来个画龙点睛加深教学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深度揣摩、反复推敲。

笔者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要充分发挥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其中。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平等的姿态来进行课程教学,与学生平等对话、对等交流、同等感受教学内容,将教学过程与生活体验进行融合,首先做好教学过程生活化的前提基础工作,即教师要主动参与学生的个体体验,多接触学生的生活空间,多感触学生的思想体验。其次就是要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生活化体验,例如:可以适当创设更多的物理实验教学,特别是更多地将紧贴学生日常生活的物品材料引入到实验当中,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体验,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小结。

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物理原理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侯玉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内江科技,2011,(01).

[2]张晓芳.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创新[J].现代交际,2010,(12).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是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人才。这就需要老师既要通过科学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这些不仅仅是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更是为了学生能够实现长久的个人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较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更加关注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科学知识的整体把握,不仅要掌握课本上一些基础知识,完成高考大纲的应试练习,还要了解物理学是如何在社会快速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于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更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实例,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图文并茂,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还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老师要注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对一线的物理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理论素质方面的修养,实现更高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占据着课堂的主置,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愿望在这种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长期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忽视会导致教师不断说教,而学生并没有进入状态,导致教学效率十分低下的状况。所以,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全班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的知识掌握程度来制订课堂的教学计划。

比如说,在进行“重力加速度”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教师简单举例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这个概念产生一个基础的认知,然后就在这个薄弱的基础上,直接引入一些相关的公式和数值,学生只能够硬性地接受,而并不能真正把这个概念同生活联系在一起。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道具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分析影响重力加速度的因素,探究出重力加速度的几个常规数值,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对“g”产生一个实际性的认知。

2.教学生活化策略

高中物理虽然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理科学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应用到很多物理学知识,同时很多高中物理教学案例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老师能够多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学生不仅理解起来比较轻松容易,也会逐渐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会注意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提高自身的观察力。

3.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了教学有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要讲解的不同物理原理,老师应该注意选择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讲解。

比如,在学习加速度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很难在课堂活动中为学生现场展示这一物理概念,那么老师可以通过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先给出加速度的定义,然后带领学生一步步分析定义中的关键词,进而进行加速度相关习题的强化练习。

4.创建相关的问题情境

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觉物理原理难于理解,产生厌倦的情绪,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为学生创建相关的问题情境来解决,情境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简化学习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汽车急刹车的情境,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在座位上的人会在急刹车时继续向前运动?”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获取对于“惯性”的生活化认知。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带动下,高中物理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老师一方面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亚湘.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中学生数理化,2014(1).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人类已经步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极大的加速了现代信息技术化进程,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强有力地冲击着包括教育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革新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把现代先进科技作为一种认识工具,使学生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探究问题、更新知识和追踪科技前沿的研究成果,无论从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我国处于初期阶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提出了新的理念,新课标下实时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有效地促进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只有在新课标下的课程整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主要仍然体现在CAI(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其他领域涉及较少,另一种整合,则侧重于信息技术内部各部分之间整合,存在局限性。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过程中存在如形式主义盲目整合等倾向,没有把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过程系统化。同时没有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适时地选取,使整合进入一片死海;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流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

三.研究途径: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在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全面系统化的整合方案和理论指导,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新高中物理课程体系,形成先进的课程理念。《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上要注重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这里进一步明确了新高中物理教和学的过程中,必须与社会接轨,必须能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新课标下教学理论的研究,新课标下教学活动方式的研究,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戏课标下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四个子课题的研究,理解新课程体系中,高中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真正地实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

2.研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成先进的信息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数字化为新动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传感器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做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这三次重要会议都反复强调“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对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内涵及外延的研究;二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特征、形式等的研究,三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方面的研究。总之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为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丰富内容和打好基础;

3.国内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研究,争取一不重复,二要创新,形成先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观。在全国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①形式主义整合,个别学校以计算机被用次数来评价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的好坏,个别教师把计算机当做“电子黑板”,陷入认识上误区。②个别教师教科学要由实验得出结论都不做实验,用课件来代替实验,所以这种做法违背教学规律,同时也违背了实质上的整合理念。③当今大部分教学课件系统无交互性,很难达到教学效果。④许多教师及研究人员认为整合就是“1+1=2”,使简单的累加,对整合的本质缺乏认识。所以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为了少走弯路,不做重复工作。

四.研究内容

1.研究新高中物理课程体系,形成先进的课程理念。

2.研究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形成先进的信息观。

3.国内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现状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的研究,争取一不重复,二要创新,形成先进发展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观。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成员学习相关课程整合的先进理念,提升各位教师对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

2.案例研究法:开展以某班学生“感受记录”的案例研究及2位左右教师“教学反思”的案例研究两方面为主的案例研究。

3.行动研究法:利用校内外教学公开课,对新课程高中物理和信息技术整合进行实践研究,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定期指导及时间调整整合方案。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立符合我校自身特色的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方案,指导我校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课程整合实践。

六.研究预期成果形式:

1.成《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专著。

2.对本地区整合现状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完成几套教学软件。

4.建立高中物理教学资源信息库。

5.DISlab

七.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

㈠.人员情况:

研究阶段及细致分工:

1.20**年4月—20**年7月,确定课题名称为《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研究》,并且提出观点,主要参与者:

2.20**年7月—20**年11月,规定《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研究》的研究方案。同时撰写高富老师开题论文。

3.20**年11月—20**年8月,搜集相关资料,实施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步实施:

4、20**年11月—20**年1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理论研究。

①、20**年1月—20**年4月,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现状进行研究,同时也对省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

②.20**年4月—20**年8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地研究新课程中高中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切入环节及整合形式。

③.20**年8月—20**年1月,整理和分析材料,并对某班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对工作教师进行整合反思案例研究,对前期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形成较完整的整合理论性材料。主要由吴永焕和李金鸿老师参与

④.⑤20**年8月—20**年11月,在整合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改良传统物理实验,逐步建立高中物理教育资源信息库,建立DISlab,主要由吴永焕老师和高富老师负责。

八.实际意义: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一、在实践中培养学习热情

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充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高度实践性与贴近生活性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注重创新教学、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用来源于生活的教学实例、教学情境,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公式的印象,深刻理解物理的定律及公理,从而在热爱物理、愿意学习物理、善于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形成强劲的自主学习动力。例如在重力加速度、牛顿定律、万有引力等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些理性的知识用实验的方式、生活的教学情境加强其与学生感性认识的沟通,并通过合理、深入浅出的教学推理、科学的课堂讨论等环节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物理结论层面,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物理定律的深刻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科学引导作用,在终身教育观念之下注重自身的主导作用、启迪规范作用,重在培养学生会学、愿意学、积极学的态度,使他们学会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找到物理学习的捷径。

强化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科学钻研能力。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能力、激发研究动力、增强自主获取物理信息、增强处理问题能力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只有注重强化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自主验证、自主实验中形成良好的探究思维并促进物理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掌握该定律的精髓,可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根据教学现有设备制订实验方案,选择相应的实验器材并按照方案步骤进行演示操作,令学生配合教师记录实验数据,并组织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使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与验算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师还可将学生分为几组展开自主实验及记录数据,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可在实验教学前先引入假设教学法,使学生全面展开对假设结论的实验验证,在不断的实验失败与经验总结中自主创立科学的探究学习方式,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从而形成综合的物理学习素养。

二、把严肃的物理课堂生活化

“生活化”能增进课堂亲和力,促进“全纳自主课堂”的构建。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现代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理。当学生认识到某项知识和某种技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时,学习会变得更主动。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入手充分挖掘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实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践,打消学生对学好物理的畏难情绪,提升物理的亲和力。这一教学视角具有素材多、感性认识多、好奇与兴趣点多等诸多特点。这也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如果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于生活实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不够深入,印象肤浅,不仅容易忘记,而且很难迁移应用,学到的知识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借助物理实验创设实践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促进了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的有效转化,不仅加深了每一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让学生形成自如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特殊学习能力。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主要包括物理知识、物理技能、专业语言与智慧的融合贯通,是一种全身心学习品质的综合架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顺利并成功地完成了物理实践活动,实现了自我的逐步提升,在积极参与、共享探究、实践思考、勤奋探索中掌握了全方位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发生了创新的改变,教师更注重来源于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并科学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形成自主的探究能力、综合的物理技能、忘我的钻研精神,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

教科书中设计的学生实验在数量上和可行性上,并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这要求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的素材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这种改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堂的内涵,从多个维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更加丰富的途径。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中物理教师应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仅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科学、全面与合理的评价,主要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及学习的科学态度等环节入手,运用一定的评价技巧与多样性、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赞扬,少给学生一些批评与指责,从而使他们在教师的关爱与支持下、科学引导与正面激励中提高自主学习物理的热情,并最终以终身学习观念带动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终身学习观念是高中学生可持续发展、塑造综合竞争力的必要保证,只有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科学发展观念,才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畅游自如,形成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并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最大限度地贡献服务价值。

四、结语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1.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

高中物理新课改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在新时期,结合课堂改革需要,使物理教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通过图片、短片、事例说明等向学生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体,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有重要意义。比如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等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以学静摩擦力为例,我们设计一个提装满水酒瓶的实验。让学生提酒瓶前在装有洗洁精的桶里洗手,观察结果。再邀请一位学生上台表演提装满墨汁并在瓶盖上插有吸管的大可乐瓶,要求管液面不能上升。虽然实验失败,但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突出摩擦力挤压产生形变,随后在开展课堂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间的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为此,高中物理新课改提出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开展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间的差异,可以分成A、B、C三层教学,对A层学生要能掌握基本理论概念,还要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把所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进行融合;对B层学生要求能够学会基本理论,准确掌握相关概念和内涵,能初步进行引申;对C层学生要求可以就课堂基本理论,回答内容直接反映的问题即可。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辅导、作业布置方面的倾斜,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外,在考核方面也要逐步融入差异化,响应新课改提出的“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3.转变课堂教学思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习任何的知识来说,如果学生自己没有探究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那就永远只能是学习知识的“录像机”,不会有什么创新可言。为此,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中也强调,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物理实验多、实验有趣的特征,利用有趣的实验将学生带入物理的世界之中,逐步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形成探究能力。比如,学习力学的时候,会有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相关,教师可以举例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以此为例让同学们探究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生活常识都应用了这个原理,对人类有什么重要作用。让学生们以此为案例进行小组探究,最终形成一个“力与生活”的探究报告。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实践;教学模式

引言

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针对传统物理教学中的弊病开始不断逐渐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的自主实践教学模式在高中课堂上的应用和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

1.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作用

1.1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的自主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小组或者个体的方式,根据教师的在课前的教学实践计划,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在课堂上的实践主题和实践的地点或者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课外的时间或者放假的时间来进行关于数据调研、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多样的自主实践活动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

1.2自主实践教学模式的作用

自主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比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更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自主实践教学的优越性体现在: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新才能;课堂上可以更加积极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更加全面的关注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疑惑所在,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问题;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2.高中物理课堂上的自主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来确定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自主实践的主题,学生进行自主小组分组和小组讨论选择老师提供的实践主题,如果学生有更加有效和创新的实践主题,学生可以向老师提出,主题合理的话老师可以允许学生进行相应的自主实践探究这个主题。接着由学生进行自主进行讨论和设计实践的计划或者实践的方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辅助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本节课堂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来合理安排学生的自主实践主题和自主实践要求,并且课堂内容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习小组自主选题后按照实践的方案或实践计划进行相关主题的自主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进行自主实践的指导和培训。培训学生指导如何选择适合主题的调查对象、调查的类型;如何有效的开展调查活动以及如何来撰写调查报告。同时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参考的选题、参考的书籍、可使用的教学基地和实践地点等等。

学习小组完成自主实践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组总结分析并且撰写自主实践的调查报告。小组在完成实践调查后需要对调查的数据、资料、结果等进行汇总和分析,然后进行讨论,查找资料,询问老师进行分析和解疑,确定自主实践的结果后把这些论证的数据、资料等进行汇总写成实践报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实践成果,对其他小组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试着找出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合理处和失误处,交流意见,分析研究。谈论学生在自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成果、收获的实践感悟等。

3.案例分析

3.1选题1:力的等效性

3.2选题2:天体运动

例如在选题2中进行“天体运动”教学时,教师不是亲历亲为,而是一个旁观者或者指导者,在物理课堂中可以先提出:同学们怎么知道卫星速率v与绕行星运行轨道半径r的内在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进行自由的分组探究。选题2的学生可以使用①观察法②文献法③调查法④比较研究法⑤实验研究法⑥经验总结法⑦行动研究法等对天体运动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学生在探究谈论中说出自己的见解或者看法,结果发现选题2有些学习小组虽然考虑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是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而有些学习小组虽然考虑的方法是一样但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会这样呢?”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想。学生急着想知道其中的原因,进而学生对于天体运动知识的求知欲也更加旺盛了。自主实践研究学习的物理课堂中学生通过小组谈论与合作进行天体运动问题的探究,对物理学习中不同的方法与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清楚地认识v与r间的关系及理解这种关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讨论完毕小组进行数据汇总和结果讨论研究,交流意见后达成实践结果,最后完成小组的实践报告。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把自主研究力的等效性课题的学生分成一个大组,把自主研究天体运动的小组分为一大组。两个大组进行讨论研究,交流感悟和意见,一起分析小组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明白力的等效性的实质与天体运动的规律。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自主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课堂主题,吸引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调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帮祥.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尝试[J]物理教学探讨.2010(13):22-23.

[2]董艳兰.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新突破[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32.

高中物理教育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近几年来,我开展了一些物理教学专题研究活动,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就教学专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1. 转变认识 所谓教学专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并非所有教师都能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专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有的教师课务很重,感到没有时间进行教学专题研究;有的教师认为教学专题研究是专门从事教研人员的事情;有的教师则对普通任课教师能否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信心;有的教师还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会分散精力,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的教师认为搞教学专题研究花费时间,但研究成果未必就能在报刊上发表。因此,为了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首要任务是要弄清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扫除上述心理障碍。在实际中,若任课教师不搞教学专题研究,只凭教学经验,也许能把课勉强地讲下去,但教学质量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若能结合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用科学方法研究教育对象和教学规律,就能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会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教师只要重视教学专题研究工作,认真实践和总结,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例如,研制物理新教具就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前几年,笔者曾把它作为一项教学专题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首先对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必做的演示实验逐个进行分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找出现成的教学仪器的不足之处,从中确定几件重要的实验装置作为主攻对象,再根据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新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和进一步改进,最终研制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全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器”、“电阻定律演示器”、“电流天平”、“自制光栅”等,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 找准选题是关键 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课题,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关键。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任课教师应该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种从教学实际中选题的方法是搞好教学专题研究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任课教师课务较重,很少有较多的时间去作纯学术性的大课题研究,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有利因素,抓住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这样就能快出成果,提高教学专题研究的效率。就物理教学而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如何解决物理难教难学的问题;如何提高高中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问题;如何解决学生物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问题;如何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物理会考和高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确定研究课题之前,应该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是否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过,还存在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这样可避免重复性研究。例如,如何全面考查中学物理教学质量,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只进行90分钟的闭卷笔试,它不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同两位青年教师就把它列为一个研究课题,专门研究改进的方法,并在高一物理期终考试中实施了我们研究的综合考试方法:采用标准化测验形式,闭卷考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技能;再采用撰写物理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采用实验操作考查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考完以后,采用无记名的问卷形式,让学生发表对这次考试方法改革的看法,教师则对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综合考试法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际水平,反馈性强,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的结论。

3. 搞好教学专题研究须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做保障 教学专题研究是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学规律,任何脱离教育理论的研究都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一般来说,中学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是有所了解的,但只凭这些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与理论,掌握教育统计和评价方法,更应掌握与教学研究专题相关的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掌握教育理论,就谈不上教学专题研究,最多也只能是教学经验总结。若能以正确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就能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例如,在高中毕业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一批尖子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了具体地逐个分析,找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考前指导。结果,这些学生在物理高考中均获得优异成绩。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叉科学的出现,给教学专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教学专题。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理论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地学习与教学专题研究相关的各门知识,特别要注意学习新学科,比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了更好地从事教学专题研究和交流研究成果,还应提高外语水平和微机操作能力。否则,即使研究成果水平再高,交流起来也很不方便,更难进行国际交流。

4. 将教学专题研究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实践 在教学专题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应认真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这是推广教学专题研究成果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惜的是,有些教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了一些教学专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对撰写教学专题论文却不感兴趣,结果是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教师只要以高度的热情、坚定的毅力、浓厚的兴趣去撰写教学专题研究论文,就一定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

上一篇:特岗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服务行业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