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2:13:27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新课程 高中生物 校本教材 教材开发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是指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由学校成员自主开展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要求的开发活动,其根本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持续发展,是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一、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物学基础、生活经验、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特点。校本教材的开发不仅关注本校学生的学习当前状态,还要研究其潜在状态和实际发展的可能。适合学生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留出足够空间给学生自主发展的余地,从强调“学校和老师想让学生学什么”转向强调突出“学生自己需要什么”的学生本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基础的校本教材。

2.协调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编写应以国家教材为基础,将其知识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与拓展,再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个性进行统一整合,并非是让教师重新编写教材。国家教材的编写是经过专家组的反复推敲,相关机构的严格审核通过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围绕国家教材的主导地位,为国家教材起补充、铺垫作用,要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需要开发的开发,不需要开发的绝不开发。

3.科学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谨小慎微,从教材立项、资料收集、文字编排到教材的打印、校对、装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草率马虎。编写人员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严格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标准,对所需资料进行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力求使教材内容准确,观点鲜明,确保校本教材的可信度和含金量。

4.主动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在实践中体验,在发现问题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分析问题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辨别真伪的科学态度与素养,并在解决问题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应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尽可能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5.合作性原则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工程,学校应搭建一个平台,让各位老师尽量做到尽其所能,为校本教材的整体质量打下牢固的根基。同样,学生也是校本教材的开发者,学生身上蕴藏着教育自我、影响他人的潜能,教师应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校本教材成为师生共同开发的课程资源。

6.实用性原则

教师在着手编写前要做好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出易于操作、实用性强、经得起考验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教材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广泛吸收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要经过“初编教材――上课试用――查找问题――再次修改――再次上课”的循环实践与修改,使校本教材真正有用有效。

二、高中生物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

1.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障

学校应成立校本教材开发领导小组来指导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拟定计划、制定制度、开展活动等,形成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推动教师根据新课程目标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开展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解决本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营造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形成以校为本的研究中心,形成以校本教材开发为侧重点的交流与对话、合作与协调的机构,形成以生物学科组为单位的编写小组,制定详细的编写目标和提纲,分工合作,收集素材并负责具体开发与编写。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业务素养和专业化水平

开发校本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学素质,在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处理好科研与管理的柔性衔接;其次,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质,乐于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勇于实践。可通过通识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网上研修、个人学习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等方式,改善教育观念,增强问题意识,提升自主获取、主动收集、处理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

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发校本教材,增强内容多样性

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多种教育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等。既要利用图书馆收集文本资料,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使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使资料更全面更完善;既应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又要充分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使校本教材能够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4.建立健全校本教材监管制度,确保教材质量

建立高中生物校本教材评价与评审制度,建立教材使用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定期总结教材使用情况,及时修订,使校本教材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评价的主体多方参与,综合评价,切实保障教材质量。评价方式可有多种形式,如集体商议、小组讨论、问卷调查、书面报告等。定期集中评价,对校本教材进行全面评价,开始新一轮的教材修改提升,以评价促进校本教材的发展。

5.建立校本教材开发支持系统,确保可持续发展

将高中生物校本教材的开发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建立中长期计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步建立校本教材开发的支持系统。优秀校本教材的形成需要经过多次修订与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汲取经验,不断提高与完善。学校应树立开发一本教材,成熟一本教材,出一本精品教材的理念,以高品质发展作为校本教材发展的目标,坚持长期开发校本教材,做精做好做优秀。

参考文献:

[1]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1 目前江苏高中生物教育现状

(1) 生源减少:生源减少是全国普遍的趋势,江苏近年来生源减少的速率相对较快,高中每年毕业的学生从4年前的50多万人减少为2012年的约40万人。每年平均递减约5%。

(2) 高考体制导致的生物选修生人数减少:由于江苏高考采用了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高考科目计入总分,加两门选修科目的等级测试,其中物理是理科学生必选科目,生物和化学是理科学生的选修科目,学生普遍对生物课程不重视,2012年高考中选修生物的学生不足10万人。

生源的减少和高考体制导致江苏近年来科学课程教育水平和基础教育对科学课程的重视程度降到了历史最低点。高中生物教师队伍相对于教育需求过于庞大,各地区生物教师招聘人数急剧下降;选修人数下降及省“五严”禁令导致生物课程总课时数下降,教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部分地区的调查显示教师平均周课时数仅为9.6课时/周。解决师资队伍过剩的问题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社会必须关注的话题。今年教师节,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教师资格不能终身制的消息,这实际上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队伍现状与课程改革的不对称日益严重,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之选。

2 高中生物教师普遍的专业成长需求

(1) 在对参加2012江苏省培的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90%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10%为硕士研究生以上,这个比例在目前的教育体系要求下显得略低了一些。教师本身接受的教育、从事过的科学研究工作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新课程提高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目前各地招考中普遍对参考人员提出“硕士以上学历、或(和)本科211以上高校”这些苛刻条件的原因之一。这些苛刻的条件虽然不尽合理,但它传递出了基础教育需要更高学科素养的教师的信息,客观上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2) 在教师需要哪些培训内容的调查中发现,40%的教师选择了教学实践技能的培训,对学科知识(10%)和教育理论(不足5%)的要求普遍较低(见图1),这不能不说是目前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认识上的问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作为基础教育的主管领导(主体是校长)们其实都非常重视教师本身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理论储备,他们普遍认为学科素养是教学富有成效的基础和关键,而且学科素养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理论则对教学实践产生指导意义,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教育技能校长们常常只强调符合某个基本要求即可,这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很快增长和发展的东西。教育主管领导们的认识固然不完全正确,但这是基于实践经验的认知,有相当的合理的成分。这实际上应该对培训者和被培训者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在对培训效果的评价预期调查中,超过40%的教师选择了“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选项,这说明教师实际上对学习有正确的预期,他们大都能意识到学习的主体参与和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体验对学习的积极意义,这些恰恰应该成为他们在教学环节中充分注意的问题(注意教学过程的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过程性学习而非结论性学习等)。

(4) 从以往的培训和教学实践过程来看,教师本身的素养急需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专业技能亟待提升。例如:徒手切片、腊叶标本制作、校园植物的辨认、昆虫标本制作这些基本技能,大部分教师反映自身的掌握是有欠缺的;复杂的基因的扩增、电泳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等教师掌握的程度就更差了。而这些都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或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2011年江苏生物高考考了PCR技术中的引物设计原理,包括一些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在内的约90%的高中生物教师都不能正确地回答,这反映了目前高中生物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与课程的要求仍有差距,亟待提升。

② 概念不清,概念传递的方法不正确。前科学概念不仅存在于学生,而且存在于不少教师身上,这就导致了教师传递概念会采用不科学的方法。例如,某教师在生态系统结构讲到食物链时,把食物链简单地总结为“吃”和“被吃”的关系,导致学生在判断过程中将“蘑菇”误认为“生产者”,因为“蘑菇”是可以被吃的植物;另一位教师在讲到为什么采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时的解释是“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是为了给血红蛋白腾出更大的空间”,直接导致学生对现代进化理论的矛盾认知,这也是学生出现诸如“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和“冬季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是为了抵御冻害”的因果颠倒的错误概念的原因。当然,现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先看书、再答题”的阅读式教学方式也是概念传递与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 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课程的一知半解是导致课堂低效的又一重要原因。在江苏省培结束后对学员的调查中发现,学员反应收获最大的除了教学观摩的实践活动,就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传递(见图2)。这说明教师们在参训前对很多教育理念的理解是似是而非的,经过专家引领,互动研讨,大家收获很多,明白了对教育原理、方法、理念的误读是导致今天生物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新瓶装旧酒”的重要原因。现在的课堂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汇报课、展示课等,表面上看教学过程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学生习得的东西很少。课堂教学象演戏,多数环节都是预先排练好的,演完散场,学生除了哈哈一笑,其实什么也留不下来。教育理念的提升,有助于广大生物教师更好地理解生物课程理念,更好地践行生物新课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1) 各级教师培训:以本次江苏省高中生物教师培训为例。2012年以前,市级以下高中生物教师培训由各市、县教研室组织,但去年的培训反馈情况很不乐观,主要的症结是:缺少先进教育理念、理论和方法的引领;缺乏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碰撞;缺少高水平培训师资(基本都是当地中学教师培训当地中学教师,参训教师反应收获小、效果差)。所以2012年省教育厅师资处下决心开展异地培训,委托高校进行培训。江苏全省有7所大学(南京师大、江苏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和江苏师大)参与了培训,参训学员基本都是异地培训。培训中强调实践环节,省教育厅明确要求一定要有40%的时间为跟岗培训,注重了培训的实效性。目前省教育厅根据国家培训项目的要求,参考国培课程标准,组织了相关高校分别牵头制定江苏省省培课程标准,希望在国培的基础上做得更有针对性和更强调实践性。除了省培外,还有国培示范项目、国培项目和中西部国培计划等。

(2) 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目前国家已经在几个省、市、自治区开始试点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考试由国家组织统一命题,参加试点的省市组织现有在职教师参加考试,认证周期为5年,这实际上是为教师队伍专业化做准备工作,也是教师队伍重新洗牌的信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今后将每年组织两次考试,逐步推进到全国。

(3) 教师教育的其他形式:在调研中发现,江苏省约32%的高中生物教师认为教师素质有效提高的途径是自我研修,约22%的高中生物教师认为是校本研修,也就是说超过50%的教师对教师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认识是不全面的。过半的教师对集中培训的功能和成效持怀疑态度,这也从一个侧面促使我们对集中培训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国家除了组织短期的培训项目外,也大力推行中长期培训计划,如“顶岗培训”等。此外,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教育学校的建立,加强中学和高校的合作和联系,充分利用高校的学术优势和中学的教育实践资源,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升课程与教学的水平,提高中学教师的整体素养,这在今后会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师;高中生物;自我评课

新课改中,教学理念与教材、课标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教师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何更好地评价课堂教学也成了必须研究的课题。教师进行教学评价,首先就要更新教学评价理念,建立教学评价的新标准,并在实践中掌握评价新技能。这些都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课是一种简单易行、比较普及的途径。

所谓“自我评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根据新课标与评价标准及课堂反馈信息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是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更好的调节控制而进行的评价。自我评课是一种教学反思,是在教学结束之后的反思。高中生物教师自我评课是高中生物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或是教师在授课后对同行关于本人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行为的评述。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总结了个人的一些做法与反思,与大家共勉。

一、自我评课的内容

评课的内容很广,可以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泛泛的、无主题的评课不易操作,也会影响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为了增强评课的有效性,我制作了问卷《关于如何进行自我评课的问卷调查》,问卷的采样注意广泛性与代表性。然后对50名高中生物教师进行了调查,了解广大教师进行自我评课的现状与认识。根据调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希望从“以学评教”“以生成评预设”的角度进行自我评课。于是,我就把“以学评教”“以生成评预设”确定为自我评课的主要内容。

本着“以学论教”与“学生为先师生并重、过程为先过程与结果并重、生成为先预设与生成并重”的原则,我认真学习了《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课表》。以它为基础,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制作了课堂教学《自我评课表》。

二、高中生物自我评课的流程与常用方法

1.自我评课的流程

实践前,我确定以行动研究法与总结法研究提炼自我评课的一般流程。通过实践中的不断修正、总结,形成了比较有实效、容易操作的流程,即“备课、上课、考查、评价”。

2.高中生物自我评课的常用方法

评课的方法有很多,反思方法也有很多种,可以写教学反思稿、教学叙事、网络日记、录像录音等。自我评课作为教学反思的一种形式,自然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实践。实践后我发现以下几种方式最好操作。

(1)对照《课堂教学问题录》,逐条分析

首先,我通过理论学习并结合实际经验,我制订了《课堂教学问题录》。

上课结束后,我会对照《课堂教学反思录》逐个问题进行回顾,寻找出最主要的问题,然后结合相关标准进行反思与评价。

(2)观察录像,统计数据

这种方法基于所授的课已用摄像机录制下来。首先我录制课堂教学过程,课后观摩录像,记录《课堂教学观察和细节记录表》。再从数据分析中找出问题,结合录像深入地分析评价自我的教学。

(3)专题研修,总结提升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存在某个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却很难。于是,我们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专题研修,以求找出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磨课的形式展开研究,以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再预设、再教学,课后针对该问题进行再自评、再剖析。它的操作流程一般如下:

①制定目标;

②收集资料分析;

③根据目标自我诊断、自我评价;

④如果目标已达到就转入第7步;如果目标未达到就找出其中的薄弱处;

⑤针对不足处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改进;

⑥实施一次,对目标达成度自我评价;

⑦制订新目标,进行新一轮改进、完善。

实践中,问题解决方法的相关理论依据的寻找与确定是一个难题。以下举例说明。

日前,在教学必修2“人类遗传病及优生”高三一轮复习的公开课,之前曾上过两次试讲,作了反思和教学上的调整,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再一次进行理性上的元认知,下面笔者就以边叙边议的形式跟大家从引入这一主题进行一些交流。

1.学情背景(略)

2.引入的第一次设计与实施

呈现资料:(1)新生儿中,1.3%有先天缺陷,其中70%~80%由遗传因素所致;

(2)1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40%由于遗传病或其他先天性疾病所致;

(3)自然流产儿中,50%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

(4)21三体综合症总数100万,以每年2万递增。

师: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传染病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哦。

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人类遗传病优生。

认知:讲给教师听还是可以,但讲给学生听,这是不是还有点不够形象?用嘴巴讲道理显得有些苍白,于是我准备进行新的教学调整,有了第二次的引入设计。

3.引入的第二次设计与实施

以一段讲述维多利亚女王家族遗传病的故事开头,故事里提到家族中的很多成员患了一种怪病,欧洲之间的联婚使这种病得到蔓延,最后危及到欧洲许多皇室。在讲述这段故事时,还配以维多利亚女王及其家庭成员的照片。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因频率;计算;数学方法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思考与讨论”,依据教材给出的条件设计的顺序和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亲代的基因型频率,计算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概括出依据孟德尔遗传法则,一个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上下代是稳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种群是稳定不变的。在讨论过程中要得出此结论,计算出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是计算子一代基因频率的关键。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理解总结出以下两种方法。

1.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依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可得到:

亲本基因型频率 AA(30%) Aa(60%) aa(10%)

亲本所产生配子比率 A(30%) A(30%)、a(30%) a(10%)

在上述条件下该种群中A配子的比率为60%,a配子的比率为40%,在雌雄群体中也是这个比率,产生子一代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故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应为:

子一代中基因型及频率AA=36%,Aa=24%+24%=48%,aa=16%,由此可以计算出子一代中的基因频率A=36%+48%×■=60%,a=48%×■+16%=40%。

2.在该种群中亲本基因型(频率)AA(30%),Aa(60%),aa(10%),如果没有基因的突变,若自由,则存在以下九种方式:

(1)AA(30%)■AA(9%);

(2)aa(10%)■aa(1%);

(3)Aa(60%)■AA(9%),Aa(18%),aa(9%);

(4)AA(,30%)×aa(,10%)Aa(3%);

(5)AA(,30%)×aa(,10%)Aa(3%);

(6)AA(,30%)×Aa(,60%)AA(9%),Aa(9%);

(7)AA(,30%)×Aa(,60%)AA(9%),Aa(9%);

(8)aa(,10%)×Aa(,60%)Aa(3%),aa(3%);

(9)aa(,10%)×Aa(,60%)Aa(3%),aa(3%);

子一代基因型及频率为:

AA=9%+9%+9%+9%=36%;

Aa=18%+3%+3%+9%+9%+3%+3%=48%;

aa=1%+9%+3%+3%=16%;

基因频率的计算同一。

在实际教学中,本应按教材设计学生在充分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受精作用特点的前提下,用第一种方法就可作出计算,但有一部分学生在理解时把重点放在“自由”上,用了比较繁琐的第二种方法,但比较直观,教师也应予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郝建邦.“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的一点改进.生物学教学,2010(06).

作者简介:

周彦明,男,大学毕业,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陕西省城固一中高二生物备课组长,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陕西省生物竞赛优秀辅导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2010)——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徐州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暨高中生物子项目研修班一期学员。一直从事一线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先后发表《汉中地区109例先天性聋哑病患者的群体遗传学研究》《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活动的做法与体会》等论文。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不可逆性;问题

一、高中生物学不可逆性问题之反应方向不可逆

(一)物质跨膜运输方向不可逆性问题

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生物膜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自身的选择透过性能运输小分子和无机盐离子。主要的跨膜运输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三种。第一,当运输形式是被动运输时,物质会从高浓度一端转移向低浓度一端,借助浓度差完成运输[1]。第二,当运输形式是自由扩散时,不需要借助载体,也不需要借助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但是在协助扩散进行中,尽管不用能量协助,也需要载体蛋白完成跨膜运输。第三,当运输形式是主动运输时,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有效消耗细胞代谢能,例如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以及氨基酸等物质,这种运输是不可逆的。特别要注意的是,动植物细胞在跨膜运输过程中,若是外溶液低于内溶液浓度,则细胞处于吸水状态;若是外溶液高于内溶液浓度,则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二)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不可逆性问题

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称为神经元,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兴奋就是借助突触在神经元之间进行有效传递的,而神经递质存储在突触囊泡中。在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经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借助突出间隙直接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形成电位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且不可逆的,而正是基于此,反射弧上传递的神经信号也是单向不可逆的[2]。

二、高中生物学不可逆性问题之反应顺序不可逆

(一)双缩脲试剂反应顺序不可逆性问题

在研究蛋白质特性时,双缩脲反应是非常关键的知识点,当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产生紫色络合物。该反应在碱性环境下进行,由于硫酸铜会与2个或者是2个以上的肽键反应,在络合物形成后,整个溶液呈现出紫色。在这个实验中,最重要的操作就是硫酸铜和双缩脲试剂的添加顺序。若是首先加入硫酸铜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基会导致碱性环境被破坏,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此,要保证实验中先添加双缩脲试剂,再添加氢氧化钠创设碱性环境,待两种溶剂混合后,向混合溶液中滴加3到4滴硫酸铜溶液。

(二)细胞分类间期和分裂期顺序不可逆性问题

细胞周期的分类期一直是高考重点,在学习分裂期细胞形态的同时,也要注意分裂期的顺序。细胞完整分裂周期主要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细胞分裂间期是为细胞分裂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以及蛋白质合成。因此说,分裂间期对于分裂期的物质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个顺序也是不可逆的[3]。

三、高中生物学不可逆性问题之转化结构不可逆

(一)三磷酸腺苷和二磷酸腺苷转化能量不可逆性问题

三磷酸腺苷和二磷酸腺苷的转化问题也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尽管这个反应是可逆的,但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能量、酶以及反应场所等参数都存在很大差异,并不是单纯的可逆性反应。其一,

三磷酸腺苷水解需要的是水解酶,并且释放的能量来源是三磷酸腺苷中的高能磷酸键。其二,二磷酸腺苷合成三磷酸腺苷的过程是在细胞质的线粒体等部位进行的,需要的是合成酶,并且需要的能量来源是化学能或者是太阳光能,因此,这两种反应具有不可逆性[4]。

(二)蛋白质变性不可逆性问题

在学习有机物时,要对蛋白质变性进行分析,主要是指蛋白质在物理条件或者是化学因素下空间构象的改变,一般这种催化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高温或者是重金属盐等。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构象破坏是永久性的失活,也就是不可逆性失活。而与其进行着重区分的就是在变性条件并不十分剧烈时,蛋白质内部结构变化较小,能实现蛋白质复性。例如,身体内的胃蛋白酶在温度提高至80摄氏度到90摄氏度时,会丧失溶解性能,无法消化胃内蛋白质。但是若是将温度减低回37摄氏,则其性质能得以恢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高中物理时,要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反复夯实,确保认知结构的完整度,并且要及时针对模糊概念询问老师。在高中生物中还有很多的不可逆性问题,内环境成分转化不可逆、光学显微镜使用顺序不可逆、细胞分化不可逆等,也需要同学们对其给予一定重视。

参考文献:

[1] 许波,唐湘华,王重力等.高师"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高中生物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4,15(12):91-92.

[2] 何金华.潘沈元.“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3,22(09):70-72.

[3] 程佳莉,汪忠.美国高中生物教材《Biology-Principles & Explorations》介绍[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29(07):58-62.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6篇

长期以来,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一直是按照生物的七大生命特征来组织和编写的,并且是以必修课程为主。而新课程改革则打破了沿用多年的内容体系,重新构建了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现在由3个必修模块和3个选修模块组成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前进了一大块。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为深、广度提高了的课程的教学作好准备了吗?如果学生因你的教学而没有兴趣;不能化难为易;对他的人生选择和规划起不到积极的作用,那么,精心设计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将付之东流。

从宏观方面来看,知识日益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许多问题不是用一个学科的知识所能解决或回答了的。教师只有自己首先在知识上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表现出对知识的处理与新课程理念的协调一致。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虽然教材在编写时已经注意到知识的现代进展,但教材建设的相对滞后性特点,使得有些内容在教材一出版就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应对这些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知识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景.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已发生重大变革,准确理解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理念,认真研究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分析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提高专业化水平都有直接帮助。

我的高中生物研修日志

这几年我参与的远程教育培训,从网上比较系统地聆听专家讲座,在论坛上与各位同仁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身处其中感觉到受益匪浅,现将培训情况与自己的收获简单总结如下:

每天我都会在网上查看各位同仁在论坛上发表的问题,拜读优秀文章,往往使我受益匪浅。还有各位专家的讲座,形式灵活多样。我相信,这次远程教育培训激发了每一位参培学员的激情,我们辛苦,但我们享受着,我们收获着,我们充实着,我觉得物有所值,意犹未尽。

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不光拓展了我的思维,开阔了眼界,学会了从多种角度看问题。更重要的是,积极参加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我学会在网上查阅资料,学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模式、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等,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培训,使自己基本具备课件制作、网上获取资源、网上与学生交流的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能融入课改的浪潮。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了网络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才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而电教媒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大量增加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和能力,利用超文体的结构形式,在各内容间实现交叉跳转,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和等级,使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7篇

摘要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学员进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国培计划(2013年)”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脱产置换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2013)” 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活动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小学科学国培计划(2015)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 “国培计划”转岗培训心得 “国培计划”培训策略研究 “国培计划”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级的服务与管理研究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可持续发展研究 “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解读与策略 “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建构 “国培计划”初中美术骨干教师培训问题及策略分析 "国培计划"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体育游戏在留守儿童中的延伸"国培计划"2013 “国培计划”辅导教师培训总结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综述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结合兵团实际 创新国培计划培训模式 “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培训模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12-12/2013-10-24

11 李淑文.对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需求的分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2):62-64

(责任编校:齐媛)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练习时间;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主导;评价

一、保证一定的练习时间

目前,不少学校已明确要求教师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在45分钟的时间内,课堂练习究竟占多大比例,很显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时间越长,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寓练于教”“寓练于学”可以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比如,对新课的授课通常布置学生预习,在预习之前老师可以编制适当的学案,使学生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的自学习惯。针对预习检查的情况确定讲授的重点,这样就可以提高讲授的效率,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进而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对复习课的授课通常布置学生整理知识体系和适当的典型习题,使学生养成不复习知识不做题的自学习惯。针对作业的检查确定讲授的重点,这样也可以提高讲授的效率,增加复习课变式训练的时间,进而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二、课堂练习内容的选择要科学

新课标指出,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及练习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性。在讲授新课时,课堂练习题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可紧扣教材内容选择课堂练习,主要是问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难度较低的练习,也可选择教材课后题,让全体学生夯实基础,达到巩固、概括知识,暴露学习不足等训练目标。在复习课时,先展示整理的知识体系,达到复习知识、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目的。课堂练习时应层层递进,让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能够多少够多少”。可以先处理布置的精选典型习题,然后从课外练习中挖掘一些分析题、图像题、计算题等,设计一些变式训练。例如,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孩子:①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②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几率是多少?③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一个是白化病和另一个是正常的几率是多少?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另外,新课程标准又增加了“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所以在习题内容的选择上也应注意生活中的生物学联系。比如,核辐射与癌变、基因工程与转基因食品、甲型H1N1与免疫调节等方面的习题都可以促进学生关注生物学、关注生活,有利于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最终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课堂练习的形式要合理

对于难度较低的题目可采用问答式或黑板书写式。教师采用“口头提问”的形式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问,数量不宜多。比如,讲授完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图解后,要问:1.CO2是哪个阶段产生的?2.水是哪个阶段生成的,又是哪个阶段参加的反应?3.能量是哪个阶段释放的,大量能量是哪个阶段释放的?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擦掉板书的关键部分,让学生板书填写,比如,有氧呼吸图解的回填或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的棋盘法遗传图解,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强化理解的目的;另一种是以书面形式进行,采用试卷或投影的形式,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可以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重要知识点填空,比如,学完减数分裂后针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等基本概念以及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数量关系等进行填空及时加以总结巩固,效果很好。也可以利用书本后面的练习题或练习册上面的练习题,尤其是难度较高的题目更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图像和细胞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的比较以及图像和曲线的结合等习题都需要较多的时间去思考。

四、课堂练习效果的反馈要及时、有效

课堂练习的特点是学生练、教师导。在学生练习过中,教师必须巡回观察不同程度学生的解答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缩小对问题的探索空间,减轻认知负荷,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课堂练习中的思维质量和解题效果。避免学生“走马观花”或默不作声,如此则不能发现问题,也达不到启发思维的目的。高中生的自尊心比较强,他们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又不愿意直接被表扬。因此,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挑战难题,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也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高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认知内驱力(对知识的掌握有渴望而学习的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为了自己的前途和能力提高而学习的动力)、附属内驱力(主要是受到师长的表扬而产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课堂练习时,及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总之,课堂练习可以安排在刚上课的复习巩固中,可以穿插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放在课堂教学完成后。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有力保证。而教师及时、多角度、分层次的评价和鼓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机会和展示的机会,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品德情感的双重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的设计和灵活性上下工夫,以实现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2004.

[3]郑晓蕙.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2003.

[4]冯武军.高中生物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9篇

一、从课程标准和两种教材中汲取丰厚学养

(一)准确解读课程标准

各学科课程标准充分体现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如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等;课程标准还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对教师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无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要结合教材认真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改背景下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对课程标准有关本学段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有精准的把握。

对于高中教师来说,除了准确解读本学科本学段的课程标准,心中始终还要存有高考这个目标,尤其在高三阶段,为了把学生顺利送入理想高校,每一年的高考考试大纲也应该成为一个必须要认真研读的不是“课程标准”的“标准”。

(二)深入研读两种教材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载体。新课程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准确解读课标和考试大纲,深入研读高中教材,把教材读懂读透,这是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把教材读懂读透了,才能做到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高中教师来说,仅仅研读高中教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研读相关的大学教材。

1.高中教材的研读

深入研读高中教材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须抓住教材的关节点,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1)研读的必要性。一线教学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读透教材的缘故。例如关于“胞吞胞吐是否属于跨膜运输”的争议,其实在教材中是有隐约表述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在介绍了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之后,有这样一段过渡文字:“载体蛋白虽然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的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为力。可是大部分细胞能够摄入和排出特定的大分子。这些大分子是怎样进出细胞的?”紧接着开始介绍胞吞和胞吐的内容。由此过渡句不难作出如下判断:胞吞胞吐确实属于跨膜运输。由此可见,用心研读高中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2)抓住关节点研读教材。既然研读高中教材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用心去研读呢?笔者以为,高中教材研读应抓住以下关节点。

第一,结合课程标准,从总体上准确把握每一个模块每一个章节的基本内容、学习意义和教学建议。如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并在课标的“实施建议”中对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提出了四点要求:①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②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③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④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成为惟一的方式。教师只有准确理解这些要求,才能恰当组织探究性教学活动。一些赛课中出现的不顾内容特点滥用探究性教学的做法,大多是没有正确领会课标要求所致。

第二,研究每一个课时的所有内容,包括导语、栏目、图表、文本、实验等,并特别注意研究导语和过渡句、过渡段,准确理解编者意图,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为例,教材在“问题探讨”中展示了渗透作用的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来认识半透膜的作用,为本节讲述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打下了基础;“本节聚焦”以3个问题呈现本节的核心热荩提示本节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并对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等环节提供指导;“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则通过“资料分析”呈现,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这就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编者在进行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不仅注意到了知识的层次演进、环环相扣,而且注意到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要求。关于过渡句、段的作用,我们在“研读的必要性”中已有所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研究课外作业和试题。对于大量的课外作业和试题,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会做”即可,而应从编者的视角去分析和评价这些习题的真正价值,弄清其命题意图和解题思路。例如生物教材中每章后面的“自我检测”中都有“画概念图”的要求,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画概念图的方法,而且是希望学生养成画概念图的习惯,以利于学生及时梳理所学过的知识,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四,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检验、促进并反思自己在精读教材时对教材的理解,实现对教材更深入、精准的把握。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为例,教材中出现了“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句子,这是否意味着不同代谢状况的细胞中核孔的数量会不一样呢?教材没有进一步解说,但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却有“随着细胞类型的不同和细胞生长阶段的不同,核孔数目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描述,显然,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描述更精准,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考虑到目前的高中教材有多个版本,各有优劣,教师在深入研读所使用的材之前,应对其他版本的教材有个基本的认识,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各个版本教材的特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适当整合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图形、表格、案例等教学资源,为自己深入浅出教学“添砖加瓦”,便于学生更为精准地理解教材内容。

2.大学教材相关内容的研读

研读相关内容的大学教材,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1)帮助学生加深对高中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在进行高中教学的过程中,从落实新课标的能力立意考虑,教师很有必要研读相关学科的大学理论教材,从中汲取更为丰厚、专业的学养,以利于自己有的放矢地对高中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可补充的内容就有不少,包括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四个层次、蛋白质的变性、溶酶体的发生、生物膜的发生与转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核孔复合体、细胞周期长短测定方法、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光呼吸、奢侈蛋白和持家蛋白、干细胞的类型等。

新课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需要有更深厚的专业知识方能应对。高中教材是根据高中课程标准编写的,以学生的发展作为选取内容的出发点,重点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但是因为部分内容的描述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理解上的诸多困难。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1节关于静息电位的描述,只有这么一句:“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至于静息电位为什么是“内负”,教材中没有相应说明,致使学生很难看懂该章节后面的练习题中出现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图形,并因此多有误判。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可在大学教材中选取相应内容做出补充,比如在杨秀平主编的大学教材《动物生理学》第2版第28页就有相关的论述。

(2)衔接高考应试需要。近年来,不少高考题的素材来自大学教材,这提示中学教师要适当选用大学教材的有关内容来拓展教学。以遗传变异类知识为例,近几年部分高考题已经涉及单体、缺体和平衡致死系等现象,如果教师授课时曾经补充过相关知识,就能有效减轻考生对题目的陌生感,进而提高答题信心和答题效率。

二、从优秀教师身上传承专业精神,从同事的教学案例中发展专业技能

(一)从优秀教师身上获得专业引领

我校每个学科教研组中都有不少优秀教师,他们教学水平高,教学风格各异,都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可挖掘的“优质资源”。

优秀教师的精神品质是特别需要青年教师认真学习的。优秀教师善于学习与创新,对教学有着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而且能在工作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是他们持续创新不竭的动力源泉。

优秀教师的课堂应当成为青年教师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理想殿堂。优秀教师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研究透彻,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重组教材,选择最恰当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比如对于遗传定律的教学,优秀教师可以改变教材的编排顺序:从“减数分裂”切入,先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规律,再过渡到产生配子的类型及子一代自交或测交的后代类型;还可以从分析典型现象切入,再过渡到非典型现象;等等。

(二)主动开放自己的课堂,请求名师或同事诊断、引领

青年教师可以主动邀请其他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来听自己的课,或者请求同事协助拍摄自己的课堂录像、请求同组教师评课,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包括内容教学不当、讲台站位不当、没有关注到教室的某些角落等,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多听课,善于从同龄人的教学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青年教师,不仅要听优质课,更要研究同辈人的家常课,而且要善于从同事家常的教学案例中总结经验教训。所谓旁观者清,青年教师在观摩同辈人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别人课堂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学习优点、反思不足,进而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不足、以后如何改正。对于课堂中的有些问题,青年教师由于自己知识、能力、见识和经验的不足未必会有清醒的认识,比如语言嗦、思维混乱、口头禅过多等,这时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便可以帮助他们认清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

三、从互联网和专业期刊中获取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一)盘活互联网资源,为我所用

互联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对于生物学科来说,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生物备课大师、高中生物组卷网等网站中都有丰富的课件、微课、教学案例和各种备课资源,K12教育论坛中的“生物教学论坛”还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很多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络研修得到化解。但是,互联网上的有些内容缺乏科学性,需要认真甄别,尤其是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关于“B细胞增殖分化是否需要淋巴因子”,网络上就出现了与教材提法相反的观点,我们不能盲目选择信或不信,而应结合专业书籍认真研究、甄别,此外,还可以设法从本学科权威专家的解读中去求证观点的真伪,便于自己去伪存真。

(二)用好专业期刊

专业期刊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效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师益友。以生物学科为例,适合中学教师阅读的专业期刊有《课程・教材・教法》《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等,这些期刊立足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兼顾教育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倡导学术争鸣与创新实践,注重新课程资源开发与考试评价研究,全方位展示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为指导一线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中学生物的科学性具有相对性,生物教师犯科学性错误的可能性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要大得多,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一点科学性错误,就会被“一票否决”。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科学性问题呢?一线的生物教师们心里没底。《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2期刊载的胡继飞教授《关于生物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提出了三个观点:1.中学生物的科学性具有层次性;2.中学生物的科学性具有情境性;3.生物教学不能滥用科学性原则。这篇文章教会了生物教师如何处理此类问题,把握好生物教学科学的“度”。

四、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从学生中采集优质的课程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高中生知识面广,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看问题的角度通常异于教师,他们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教师思考、学习、进步,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越了教师。当“师不必贤于弟子”时,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中的优质课程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课程内容。例如,生物教师解答遗传概率问题时大多采用分解相乘法或者配子相乘法,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繁琐,部分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来讨论基因频率,再用基因频率的方法计算子代的概率,整个运算过程简洁而清晰。

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事件中生发出新的课程资源。比如教师在应对自己未曾经历的学生问题或者难以给出解决策略的教学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开展课堂探究,也可以把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研究,或者自己在课后亲自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再给出答案或者解决策略。教师记录下以上问题解决的过程及从中汲取到的经验教训,可能会因此升华出新的教育思想,使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总之,高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营养来源有很多,研究课标和教材能使高中青年教师获得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养分;互联网和专业期刊能使高中青年教师开拓视野,提高认识,更新知识;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是高中青年教师不断发现和完善自我的强劲动力。高中青年教师应不断拓展并充分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不断学习、积累,吸收、内化,并为我所用,从而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于自己尽快成长为优秀的教师。

[本文为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课改背景下促进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2015B045)的研究成果之一。]

高中生物研修总结范文第10篇

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总体感觉是,各校领导非常重视新的课程改革,教师的课改积极性也非常高,新的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的理念已逐渐被广大生物教师接受和认同,并开始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亮点。

亮点一、注重教师培训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启动,各校招进不少年轻的生物教师,我市高一生物教师整体上较年青,多数教龄在一到三年。面对这种现状各校不仅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的各级、各类培训,而且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能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及时解决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因材施教的设想与建议。一中的自主、探究、创新、教学法,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法等都是校本教研结出的硕果。十一中还实行师徒制帮助青年教师,解答教学疑难,并指导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才。还有佳一中、佳二中、十一中教研组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利用教学以外时间,开发出生物校本课程。

亮点二、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而无实质往的“教学”是假教学。现代教学论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在这次教学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均开始由过去的教师为主角转向以学生为主角,由过去教师一人讲转向师生共同讲,长期以来课堂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当演员,学生当听众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中出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质疑的场面。如市一中的葛广琳、十一中的李莉、八中的孟祥义老师等都从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入手,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会到自由、尊重、宽容、亲情,同时受到激励、鼓舞,从中形成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那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亮点三、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在新课程的生物教学中,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方式充满了每一个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动口、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葛老师在教遗传规律的习题课时提示同学们不要就题论题,要养成耐心仔细的审题习惯,,并要求审题时要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地读,找出题干中的关键字和词,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尤其要把隐含的信息挖掘出来,使之外显化,要把题目的要点勾画出来,突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使题目简化,或可把题目用图表示出来,使问题直观化。八中孟老师在总结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特点时,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精心筛选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合作探究总结出其规律之后师生共同编出口诀,这样既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又帮助学生牢记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特点,促进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这一切都体现出教师自身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注重。

亮点四、课堂教学效果扎实有效

调研中所听的几位老师的课上的都比较成功。成功之处体现在教师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准确,能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交给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方法,并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高中教材知识衔接上存在问题。一是初中课标与高中课标内容标准的衔接,初中在某一知识点上要求较低,而高中在这个知识点的深化上要求较高。二是学科之间的衔接,在讲解高中生物教材《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时需要应用到一些有机化学知识,而学生却还没学过这些知识,使学生理解产生困难。三是广大教师都反映高一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生物基础很差,直接影响高中模块的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学校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补习初中知识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比较简单,首先是初中阶段很多学校只对中考学科教学引起重视(学生和家长更是如此),而非中考学科的教学往往被忽略,如生物等学科教学或应付,或被缩减课时。其次是在初中不少生物教师因得不到应得的待遇(评优定职称等),而纷纷改行去教所谓的主课,严重影响初中的生物教学。

2、课时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尤其是对教材的难度处理缺少把握。二是许多教师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对某一知识点的内容教学"一步到位","一竿子插到底",把许多高三复习知识点上的要求下放到高一。三是教师对目前教材内容的 呈现形式不适应,教教材而没有学会用教材,总觉得教材内容多,目前的课时完成不了这些教学内容。四是教材与教辅不配套,目前符合课标理念又与教材配套的教辅奇缺,这是调研中老师们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问题。市场上的教辅习题偏难偏旧,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应对将来的高考,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讲解教辅上的习题。五是教师在进行探究、自主、合作教学方式的应用中,把握不好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关系,经常因为探究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不当而浪费学时数。

3、教师实施新教学方式和理解,践行课程标准的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自主、合作等教学方式的理解不够到位,在应用过程中流于形式,各种教学方式所体现的教学有效性差。不少教师对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理解把握不够准确,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思考不到位,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其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分析比较新课标和旧大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内容;认真研究教材的结构体系,整体把握各模块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高中生物新旧必修教材相关内容的变化,克服原有思维定势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自身的知识更新,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勤于思考的习惯,注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协调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让初中教师了解高中教材的体系内容切实抓好初中生物教学,尤其是加强对初高中衔接知识的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让高中教师了解初中教材的体系内容也是有针对性组织高中教学的一个好的办法。

3、要加强有效的教师培训。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切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培训,将教师观念转变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上一篇:高中数学研修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历史研修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