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1:48:13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方法;探究;诱思探究;高中化学;化学教学

诱思探究这种化学教学方法特别适合于高中理科的化学教学工作,它是根据一些客观的化学教学规律研究出的一种变教为诱的化学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上课的压力,同时还能保证化学教学的质量,这种化学教学方法坚持学生的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学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平台,为能够更好地落实课改的新理念打下了基础。

一、诱思探究化学教学方法的理论

教师化学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和谐发展是诱思化学教学的主导思想,这是化学教育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它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导课堂,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别是高难度的化学学习中学会探索、反思,这种化学教学方式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更好地收到化学教学中的学习效果。

现代的化学教学目标就是促使学科的化学教学能够全面地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然而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是负责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反思,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所以高中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但是化学的学习需要的不只是死记硬背,它更需要学生的思考、探究、运用、反思。诱思探究这种化学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化学教学在这方面的不足。

二、诱思探究化学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它的主要内容是实验探索,它的理论知识是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现象总结、探索等各种方式得到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有效途径就是回到实验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高中化学教育事业中的诱思探究化学教学法就做到了这一点。

1.诱思探究式化学教学过程

诱思探究式化学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积极性,用心去体验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利用所有的化学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诱思探究主要分为实践探究、理论探究两种不同的学习探究方式,而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实践探究化学教学模式占据主要地位。根据不同的探究方式,实践探究又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表现

形式:

(1)实验探究

这种化学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实验化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中教师只需要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实验,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动脑验证化学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

(2)体验探究

这种化学教学方式主要是依靠学生的亲自体验得到结论,这种化学教学方式的实施需要学生具有积极参与意识,通过自身的体验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归纳、总结,从而轻松达成化学教学目标。

(3)经验探究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生通过感受生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把这些经验总结、归纳出来,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

(4)形象探究

这种化学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借助于一些化学教学硬件,使得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化学信息,使得化学教学变得更加形象、

直观。

2.诱思探究应用于高中化学中的意义

诱思探究这种化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它充分体现了现代的化学教学思想,这种化学教学方式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转变化学教学思想,树立科学、新型的化学教学思想,转变传统的化学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

(2)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观察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潜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化学学习的难度,缓解了学生化学学习的压力。

这种化学教学模式有效地转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带动了化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创设了高中化学课堂的良好氛围,促进了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使高中生在化学课堂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诱思探究化学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种化学教学模式将高中的化学学习变得更加简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亲自动手,让学生走进化学[J].数理化学习,2010(07).

[2]车树高.化学兴趣的培养初探[J].科学教育,2009(02).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自主参与;多媒体

传统高中化学往往通过题海战术来强化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有悖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精神。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推广,新课标也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过程,注意引导同学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最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笔者在学习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引导多种课堂参与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非常注重引导同学们通过多种方式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诸如在笔者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主研读、探索实验、讨论交流、展示评议等教学手段和流程,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让同学们沉下心来认真研究学习内容,多动手,多交流,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这样才能取长补短达成感情共鸣与共同提高能力的目的。

譬如在教学“氯气溶于水”相关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氯水的性质,笔者曾如设计教学活动:把刚制成的氯水分别滴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溶液中让大家观察这几种溶液会产生怎样的变化,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推论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家在自主探索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推理、交流和讨论,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然后教师再辅以点拨讲解,让同学们在多感官立体感受和刺激的状态下得出结论,掌握技能。

如此设计,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家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的基础上总结正确结论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注重实验探索,让学生体验化学过程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化学概念、掌握化学规律的基础。新课标精神也提倡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让他们获取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信息,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摒弃”死学”的痼疾,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在引导大家学习《钠的化合物》内容时,许多学生在探究NaHCO3和Na2CO3溶液的性质时,都臆想地认为他们都可以与CaCl2溶液起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彻底改变这种错误的想法?笔者就设计了让同学们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结论的教学方式。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最终发现: 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会发生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物,而NaHCO3溶液和CaCl2溶液混合则没有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此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结果一目了然,怎能不令人印象深刻,原先错误的想法早忘却到九霄云外了。

高中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他们一般有着比较强的动手实践和思考判断能力。因此,化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推理实验结果,才能让学生获取愉快的富有逻辑的学习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让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加深认识印象,提高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借用多媒体辅助,让化学学习形象具体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具有即时性和抽象性,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集影像一体的优势将化学概念和化学过程真实地展现出来,有助于从多角度、立体层面激发同学们学习和探索化学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模拟微观化学现象,能将化学课堂上常规方法无法观察的化学反应和实验结果明确地展现给学生,为大家创设一个色彩斑斓、逼真形象的化学信息世界,以此刺激同学们多感观参与化学学习和探究,强化理解能力,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譬如,以往教学“原电池原理”内容时,化学教师只能通过宏观的桌面实验进行演示,通过导线、电极、电解槽和电流表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来想象电池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学生因为无法观察其微观化学变化,很难形象理解电子怎样进行定向转移而形成电流的。而借用多媒体动画技术辅助教学,外面就能将微观世界的变化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让大家能清楚地观察到动画模拟电子怎样通过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认识,为他们真正、准确地掌握知识要点提供方便。

另外,在化学实验中,好多化学反应都是瞬间完成的,我们无法通过普通的演示实验进行观察和推理;还有,许多化学反应会涉汲到的有毒的、危险性比较大的化学药品,以上这些时候都需要借助多媒体将化学实验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帮助提升学习和探索欲望、深化理解和认识。总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可以动态模拟和研习整个实验进程,可以暂停和慢放来仔细观察和对比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播放化学反应的速度,调节反应变化的快慢,达到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新课标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分享。然而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要想提高课堂效率,任何学科都要努力还原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主人的地位,注意及时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和自主创造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体到化学课堂,我们还要注重引导实验探索和多媒体艺术呈现,以此来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培养同学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探究能力,最终达成教育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联合.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M]: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有效教学的建构2005年1期.

[2] 肖都翔.中国当代教研[M]. :浅谈化学学科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2007年第8期.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方法;研究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是促使我们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在乐中学、趣中悟,才能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新课改的执行,都把培养,唤起我们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是提高和保证高中化学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也是高中化学老师实施教育的目的。然而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学习的心理需要,因材施教精心培育。老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精髓,帮助学生掌握归纳知识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化学知识内在的规律性和逻辑性建立化学知识体系,应用高中化学知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做实验紧密联系实际;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与学生在实验中多交流沟通。只有掌握以上几点有效的化学学习方法,才能收到高效的学习成绩。

一、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唤醒我们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各个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也就是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了以发展为本位。老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精髓,精心备课,用化学知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做实验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手段,形象生动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老师要用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的心去认真设计每一堂化学实验课,才能收到高效的学习成绩。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让我们学生在实验中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外界干扰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记录相关实验数据,获取实验信息,与其他同学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从化学实验的研究分析和观察化学现象中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我们学生学会科学归纳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帮助我们学生探索化学规律、学习化学规律。作为老师要尽最大的可能为我们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我们学生根据可靠的生物事实和已有的背景知识,通过想像和推理来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相关的实验仪器、工具等来搜集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去验证假设、修正假设,形成最后的实验结果。教师要能注重教材中有关趣味实验,使学生在有趣的化学实验中感受到无穷的化学魅力,心理和智力都得到良好启迪开发。

二、实验是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

实验是通往化学学科知识的桥梁,实验是掌握化学有效学习方法的关键,根据多年学习经验总结高中化学实验学习兴趣的方法如下。第一,只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学生尊重、信任、喜欢、爱戴老师,老师尊重,关心、喜欢学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在老师指导下,信任遵从老师进而喜欢学习他教的的学科,养成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蒸蒸日上。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师生间情感共鸣,才能产生和谐统一的行动,表现在教学上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差。教与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鼓舞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实际的成绩观察中发现,好的优秀的成绩绝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能够取得的,都是在激发兴趣充分理解,又努力专研的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在实验课堂上,按新课程要求老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创建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是关系。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才是我们学生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有效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发挥化学学科实验优势,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兴趣也能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化学本身就是研究物质间相互反应变化的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存在美妙的颜色、气体和其他现象,美不胜收。实验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制备Fe(OH)2,按要求用煮沸且冷却的蒸馏水配好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将试管改成微型注射器,先在注射器内吸入适量的NaOH溶液,紧接着吸入FeSO4溶液,在注射器内FeSO4溶液和NaOH溶液的接触处可以看到明显的白色不溶物。在化学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两种物质反应后颜色发生变化;也有的物质反应后有气体生成等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燃烧金属钠,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生成的黄色火焰以及实验产生的黄色固体,这样就能对实验的结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与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变化,准确反应自然界中物质之间相互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的同时,观察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记录实验过程,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完成化学学习。因此,老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步骤及及实验现象,适时讲解达到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和化学实验的目的。第三,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高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巧妙的把生活中的现象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索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要把化学知识与我们学生身边的各类生活情况相结合,将化学知识融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设计质朴真是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例如:拓展实验:2P+3Cl22PCl3(液)2P+5Cl22PCl5(固)(燃烧,白色烟雾)。设计实验或者教师演示实验:氯气与水反应.利用这个知识来介绍自来水消毒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氯气漂白原理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再次用实验来探究氯水的漂白性的本质原因.这些常见的现象都与化学有关。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遇到化学问题,我们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不仅有兴趣还有实用价值。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在生活现象中体会化学美,通过化学实验证明化学美,最终达到通过实验培养兴趣是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有效学习方法的目的。

三、小结

高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上的一门科学,老师要做到熟悉教材精髓,精心备课,用化学知识讲解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做实验紧密联系实际,能否正常完成实验是能否正常开展学习的重要基础。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我们学生可以从思路、内容、方法等方面适应实验教学,从而打破陈旧的常规思路通过创新达到全新的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浦天佑 单位:淄博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二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贾慧琴.高中化学实验的学习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课堂正在经历全新的模式改革,大多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模式和探究,以满足新课标要求的“自主、探求、合作”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这个思想的前提,具体要求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提炼知识的能力。我认为,学习过程确实不是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老师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通过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积极吸收并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可见兴趣是这一系列过程的引导者。化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若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就能逐渐达到新课标“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的要求。因此,兴趣的培养,无论是根据经验还是理论对化学学习过程都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如何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呢?接下来我谈谈体会和认识。

一、保持一颗好奇心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因为好奇接下来可能带给我们求知的欲望,这是人类的本能。学生正处在好奇心旺盛的年纪,对陌生的事物存在探究的渴望和兴趣,这种原始的冲动需要我们捕捉并保持,因为它是兴趣的源泉。化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它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和变化,有些可能看上去令人匪夷所思,就像魔术一样,这些纷繁的要素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令他们产生质疑和好奇,驱使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之中,其获取知识的欲望就愈加强烈,记忆知识的程度就更高,需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获得知识的解答。这时,若有位负责的老师配合这一过程,就会使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工作事半功倍。认证负责的老师能够认真解答每一位好奇的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并引导和启蒙学生从中学会从有趣的化学现象入手学习化学课程的知识原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将其引向了正确的学习方向。

二、把握好化学中的实验机会

化学是一名实验课程。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将其“兴趣”进一步进行“化学反应”,变为牢固的知识并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试验通常是先有老师在课堂进行操作示范,为学生展示实验工具、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学生除了会对老师操作产生兴趣之外,也是学习化学实验知识的最佳时机。随后,老师在完成试验展示之后会将化学原理、化学式、详细的现象描述教授给学生。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在观察和思考,接受的速度就会十分迅速。最后是学生亲自参与化学试验操作。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已经通过之前的过程了解了基本的原理和试验操作方法,那么不仅对化学实验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还积攒了好奇心,并以此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习和自己动手实践的兴趣。最后学生参与化学实践,将会给这次的化学课程完美的结尾。因为拥有一定的兴趣并亲自参与验证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并解答疑惑,学生在解决完自身兴趣带来的问题后就会对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深刻记忆,并且化学试验往往能够造成“一个问题的解决却导致更多问题产生”这种状况,会延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可以加深知识理论的理解、学习试验操作、解决和验证自己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三、将化学带进生活

虽然化学既枯燥又难学,但是它胜在趣味十足。虽然它有许多概念公式需要记忆,化学试验必须大动干戈,但是它又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学、可用。日常生活处处发生化学变化,很多化学知识都是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归纳总结,因此化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从生活乐趣中入手。教师需要对初入化学学习门槛的学生进行引导,在授课过程中列举一些化学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应用,比如防锈、消毒等这些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将化学课堂和生活日常加以联系,学生很快就能列举并利用刚学或者已经学到的知识分析现象、解析化学原理并抽象出化学方程,更进一步者可以以化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此看,只有学生发现课堂的生活趣味,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化学兴趣,才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化学学习如果用不一样的心态对待,学习过程和学习的效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带着好奇心且主动参与化学课程的学生,兴趣就会带给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化学课堂;带着兴趣进行化学实验,或许实验会完美地验证和解答你的兴趣问题,但是会带给你更多的兴趣;无论身处课堂还是课下,校内还是校外,化学无处不在,兴趣更是无处不在。只要兴趣存在,生活处处就是化学的课堂。兴趣不仅是化学学习最好的老师,而且是化学学习中最大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陈振峰.中学化学实验课程创新方案[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8).

[2]杨大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导学,2014(20).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化学实验

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总结,对于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能力,我有以下一些看法和理解。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意义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学习科目。对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对于化学性质和一些反应原理的理解可能很困难。学生学习实验的过程,就是对化学知识不断地探究的过程,同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反过来作用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开发,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

通过最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对于化学中实验探究题目的考查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实验检测,开始有定性向定量转移。对于实验操作的考查,开始以教材中的常规的操作方法的考查变为非常规的实验方法的考查。这些都意味着,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探究意识和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要,也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关注,也是正确引导高中生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方式。通过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究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渗透,学生就会逐渐意识到探究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高中化学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精神。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从内心真正地意识到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重课堂提问的问题的质量,要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经过一定的思考,能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有所感悟和深思。比如,在学习氯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考虑:HClO怎么发挥它的消毒功能的?这时,可能会有学生说HClO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然后,教师就问学生次氯酸的氧化性的强度,并引导学生联想与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氧化还原方程式。同时,对比次氯酸与其他的化学物质的氧化性。通过以上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对次氯酸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多以引导为主,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现实的问题来引进一些比较新奇的教学元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不是在讲台下一味地接受,要让学生试着品尝探索知识的奥秘的乐趣,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创新。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最好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操作实验,就会更好地体会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学生会在动手操作实验时,举一反三,不断地开拓思维。比如说,在做Fe置换CuSO4的实验时,要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大致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而产生思考。通过给学生介绍含有+3价的Fe和+2价Cu时,加入Fe后会发生怎样的反应,然后用实验来证实。借助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学到的知识也能够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其次,教师要利用化学自身的规律,充分利用教材,认真地分析考试大纲,打牢基础知识。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牢记把握教材,这样学生在进行探究时才不至于会跑偏,学生在掌握了教材知识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变得很高。教师要加强对最近几年的高考考查的分析。从高考的实际考查出发,就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高考试题,通过做题,学生就会切身领会到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和培养探究精神。

三、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深化实验教学并进行拓展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恰当地发挥实验的教学作用,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让学生深入思考,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实验操作,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实验中,教师不能害怕学生提出疑问,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交流、讨论、学习,这样才能在深化实验教学的同时拓展化学教学。对于学生实验中提出的一些新奇的想法,鼓励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找答案,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探究学习精神。有时,学生自身提出的新奇的想法恰巧就是教师需要进行扩展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由学生提出,然后师生共同探索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并且能够在精神上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将是我们广大的高中化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教师要在自己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的模式,立志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学习。

参考文献:

1.高如冶.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8-9:3.

2.宋心琦.有关化学使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化学教育.2001(3):36-37.

3.裴新宁.化学实验的情景教学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5):12-13.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从而深入地了解各种物质发生反应的规律。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探究,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学习道路。因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因此,老师应该多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实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一、实验教学在化学中的意义

化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物质之间的特性以及变化规律。因此,想要更好地了解这些内容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物质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因此,就需要去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当然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进行两条腿走路。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操作,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入化学的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化学教学的现状

1.过分注重知识性内容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以知识性内容学习为主,这主要跟我国的高考制度有关。因为高考不考具体的实验操作,因此,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了知识性内容的讲解上。而对于实验的态度则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学生在台下观察现象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上课时间,二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长期下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模糊,从而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2.实验教学课缺乏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老师很少安排专门的化学实验课,因此,学生就很少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虽然老师在课上也会穿插一些实验内容,但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是观察者。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只能是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同样在课堂中穿插的这些实验大都以课本内容为主,然而这些实验都是非常基础的东西。如果老师仅仅对这些基础的实验进行讲解,那么会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从而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没有任何帮助。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1.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才是实验的真正操作者,学生只能在下面进行观察和记录。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会将实验中的所有内容都告诉学生,学生只需要进行理解和记忆就行。这样的教学方法从长远来看,并不会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好处,尤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然后再进行经验总结,这才是化学实验的真正目的所在。

例如,在学习“过滤液体中的杂质”这一内容时,如果仅靠老师的讲解,是非常容易听懂的,但是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肯定会漏洞百出。因为,在过滤操作中,需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其中有很多的细节部分需要特别注意。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才会体会到过滤操作中需要注意的诸多细节。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验探究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有很多的地方跟化学有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将化学研究和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相连。在生活中寻找化学的影子,运用所学知识来处理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我们烧水用的水壶用久后,内壁就会有一层水垢,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加醋的方法来溶解水垢。其中的作用原理是醋中含有醋酸,而水垢的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它们与醋酸会发生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醋酸钙和醋酸镁。这就是一个非常真实地将化学实验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的例子,由此可见,我们在化学实验的学习中要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相连。

3.利用专项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化学实验学习中,老师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专项的实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为在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有很多的步骤都是类似的,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别,而这些差别往往会导致一个实验的成败,因此,老师应该组织一些专项的实验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在实验药品的存放中,不同的物质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容器来进行保存,而且保存的条件也都不同。举几个特殊的例子,液溴易挥发并且有毒性,就需要存放在磨口的棕色细口瓶中,在瓶口需要加水封。白磷燃点很低,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因此要保存在冷水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老师们应该积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验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探究性实验 教学有效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提高中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XJK08CJJ04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04-01

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化学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学科许多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基本性质的建立都是根据客观实验结果得出的。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

高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是描述验证性质,至于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学生应怎样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则很少涉及。往往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实验报告,做实验只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步骤而已。因此,学生在实验完成后并不能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究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及要达到什么目的”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授课方式从传统的“满堂灌”,已经慢慢改变到现在的多种多样教学探究方式。因此,关于如何增强化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从而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什么是课堂教学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有效教学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换句话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学生表现在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2.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过程,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首先是教师要观念转变,其次是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做好实验探究的教学设计;再次是教师组织教学要有严谨性,并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然后教学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学方法要有灵活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最后是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利用实验探究引导并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从而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3.如何进行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调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等。而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原则,正是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提出一个个问题、去假设、验证、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探究精神。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每一节实验课都有效也就成了最首要,也是最直接的问题。根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典型实例引入法

典型实例引入法就是将已有的学生已知的实验解决方法迁移到新的未知实验中。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实验者具有一定的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经验总结,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后通过知识迁移,在未知实验中加以应用,从而将相关知识内化到长期记忆中,比较适用于具有相似性的系列知识总结中。

例如:尾气吸收试剂及装置的选择。

在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已知的氯气性质及其尾气吸收装置的特点,分析清楚其吸收装置的设计特点、对试剂的要求等。然后,对于二氧化硫,引导学生分析其性质、条件等因素。最后,学生自主选择试剂和实验仪器,自主完成气体的制备和尾气吸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就有能力自主分析许多高中不属于学生实验的演示实验和趣味实验等,譬如:铜和浓硝酸制备二氧化氮。要知道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像教师,他们的思维不受已知知识的限制,是一种放松状态,某种程度上是无限的。

方法二:实验原理导向法

实验原理导向法是根据化学实验内容所涉及的化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实验所需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等。这是一种整体性方法,从全局来把握,理清问题的已知情况和目标之间的联系,摆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一些局部问题,是问题简洁化、明了化,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方法三:实验情境分析法

实验者并不是单纯凭抽象思维来决定实验中要用什么仪器、药品等,而是根据教师根据所需教学情境而提供的实物来选择。当然,这要求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是合适的,不超出所有学生知识和能力范围的。在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具备分析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对实验仪器和药品具备一定的选择性,实验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二是对于缺乏一定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实验具有一定盲目性,实验者不能从认知结构中提取正确的知识点。而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预见性、计划性都不强。

总之,教师要充分重视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中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要,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到自主创新的探究性学习环境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成为唤醒学生潜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舞台,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高效。

参考文献:

[1]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肖常磊,钱扬义.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9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5

[5]钱晨岚,蔡亚萍.高中化学课堂探究教学方案设计的研究,2006.12 中学化学

[6]刘运才.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学化学参考,2006.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考化学;全国卷;四川卷;差异及调整

经教育部批准,四川从2016起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科目,将全部使用教育部统一命制的试卷。针对化学这一学科2016年仍采取四川卷来说,结合我省中学教学实际,为保障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确保高考改革顺利推进和平稳过渡而做出的慎重抉择。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对过去自主命题的教学经验、对全国卷的分析和对其他经验的借鉴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高中化学四川卷与全国卷的差异

四川卷选择题部分基础知识为主,从化学与生活、离子反应、基础实验、电化学、物质的量、电解质溶液综合等基础方面考查,2015年较往年相比增加了基础实验操作。非选择题部分从吸收与整合化学信息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能力三大维度进行考查。全国卷选择题部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考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考查的知识点有:化学常识、实验常识、物质最基本的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化合物、原电池、电解池、盖斯定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等。非选择题部分: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如2013年的第26题,2014年的第28题,2015年的第28题,这些实验题所取素材简单明了,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追求问题有新意,侧重实验基础;仪器选择连接、操作的规范是考查主流,问题灵活多变。重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如其中2013年的28题是根据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总压强(P)数据表考查化学平衡有关计算。

二、针对存在的差异实施调整方法

1.加强对教学大纲和全国卷的研究

四川省实行自主命题已有五六年时间,大多数老师对于四川卷的考点有深入的了解和教学的把握,面对实施全国卷的形式,主要加强对全国卷的深入研究,总结命题规律和变化的考点,组织老师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会,充分解读教学重点,深入研究全国卷要分模块做详细的分析,总结考查方式和考点,注意对知识不同侧重的掌握,理解其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模拟练习,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并明确学习思路,逐渐让学生完成这一过渡,逐渐适应全国卷的考试内容。

2.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三阶段复习压力较大,化学相对来说知识点较多,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调研等多途径借鉴其他省份有效的化学备考方案,对较早使用化学全国卷并有一定成效的省份,他们的经验总结进行学习,多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并注意结合四川省高中化学教学的特点,抓住关键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解决这种变化带来的冲击。

加强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学校保证相关的实验设备的完善。化学实验题是理综考试必考试题,相对的全国卷更注重实验的考查,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实验,比如对钠元素与水反应特征的实验,有顺序的对其活泼性、反应产生的溶液、气体进行一系列的验证,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熟悉对实验的操作,在对重点部分比如电解质溶液这部分学习时,对特征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析出、导电性及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等,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对实验的结果有一定的预期和思考,“为什么出现析出的现象、浓度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并结合化学反应式来总结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理顺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同时有助学生体验对具体的化学问题求解全过程。

精选一些典型的试题,有针对性让学生练习,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增加有机推断、化学平衡、化学计算,如盖斯定律、原电池、电解池等相关问题的训练。突破化学反应原理、化工流程专题。更要引领学生从学科思想方法中去体会、总结一类问题的思路、规律、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

3.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使得学习更多的要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学会对知识点的总结、整理,对错题进行归纳,对涉及考点加深理解和记忆。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要积攒问题,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比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的现象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记忆,能够画出化学这门学科的知识树,对每一部分考查点有一定的认识,不断积累加深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信心;成功

中图分类号:G421;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40-02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兴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教师都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出多种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合理处理教材,树立学生能学好的信心

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可以合理处理教材,巧妙设置坡度,通过分层化解、逐层突破的方法,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以“化学键”中电子式书写的教学为例,直接要学生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些基础和能力一般地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坡度,把这一问题化解为原子的电子式书写(进一步细分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离子的电子式书写(进一步细分为阳离子、阴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进一步细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等几个层次,让学生在逐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化解难点、突破难点,他们就不会因为学习内容太难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

例如,教师在进行萃取操作教学时,讲述了要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进行振荡的原理后,可向学生们质疑:当两种互不相溶的溶液发生反应时,应怎样才能使两种溶液反应充分?在复习完氨气的喷泉实验后,提出:氯气、二氧化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乙烯在溴水中、二氧化硫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能否形成喷泉?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真正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了。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使用鼓励性语言,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喊他回答问题,他不做任何尝试,直接说不会。而实际情况是问题并不是很难,学生只要稍稍努力就能够解决。这其实是学生害怕出错,对自己没信心的表现。这时只要教师稍加鼓励,“没关系,你试一试。”“错了也没事,我们就是因为不会才学的,会就不需要学了。”“你试一下,错了正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

学生在教师的这种鼓励下,会逐渐排除胆怯心理,尝试回答解决问题。有时候学生回答得很好,这时教师就要即时给予肯定,“回答得不错,继续努力。”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好,教师不能直接批u,而是从错误出发,分析原因所在,告诉学生,“没关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出错、不断改正的过程,这样你们才能学得深,才不容易遗忘。”经常进行这样的鼓励,可以避免学生出现自卑感,树立自信心,维持继续学习的热情。

四、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1. 实验教学激趣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前导入实验、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或课后家庭实验,只要实验选取得当,设计巧妙,就可以使学生发生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

2. 现代教育手段激趣

教师应充分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等,向学生直观展示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以刺激学生的感观。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名师讲解的重要知识点或难点的微课视频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跟多位名师学习,听懂了、学会了,有了成功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就有了。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些视频网上都能找到。学生有了兴趣以后,对于有些没听懂的知识点,课后就会自己主动去网上搜索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 利用联想激趣

以“化学键”的教学为例,这节课的内容总的来说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缺乏热情。但如果教师将相关内容制成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教师将原子中电子的得失用动画形式展现,会增添很多的趣味性,让学生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展示多种写错的原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学生纠正,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而在讲解共价键中非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共用电子对,如H原子与Cl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HCl分子时,教师打了个比方:两个小孩在一起玩,一个小孩有1个心爱的玩具,他想再得到1个玩具,让自己总共拥有2个玩具(H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另一个小孩有7个玩具,他也想再得到一个玩具,让自己一共拥有8个玩具(Cl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于是两个小孩共同协商,一人拿1个玩具出来作为两人共有财产(共用电子对,为H和Cl原子共同所有),这样两个人既可以一起玩儿,又能达到自己的愿望。利用联想,把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语言概述出来,将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的形成形象地给学生描述出来,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有趣,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以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与学习效果有关。如果学生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成功的回报,就会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切实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措施。

教师可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记忆是学生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人脑对感知事物的认识并保持下来而表现出来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记忆方法很重要。教师通过研究心理学发现,若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技巧,提高记忆能力,对于学生促进知识的保持,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很有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

教师可告诉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能力80%靠眼睛,11%通过耳朵,3%~4%通过触觉和嗅觉。研究也表明,经过训练,人的记忆能力可以增强3倍~5倍”,从而让学生知道经常背诵可以增强记忆力,手脑眼耳并用能促进记忆。如背诵时一边读,一边写;告诉学生与记忆相反的遗忘也有规律可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对记忆和遗忘的最好研究,人们在记忆后的第一天遗忘速度最快,所以背诵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巩固,防止遗忘。

另外,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运用比较、概括、归纳、化繁为简的方法记忆,按顺序、押韵的方法来进行记忆,运用联想的方法记忆。如根据知识特点,将学生需要记忆但量大难记或易混淆的东西编成记忆口诀、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等。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时,可帮学生总结如下:“高、失、氧,低、得、还。若问剂,则相反。”教师有时在给学生总结了记忆口诀的基础上再适当发挥一下,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高、失、氧,低、得、还”(当然一定要强调清楚:“氧”指被氧化,“还”指被还原)六字口诀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结果会怎样?”学生们一听这个问题,立即来了精神,纷纷踊跃回答这个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说:“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氧气浓度小,人体会出现缺氧(失氧)状况,脸色发紫,身体极不舒服。而如果我们回到平原地带(低处),氧气浓度大了,身体得到氧的补充,就会逐渐得以恢复(还原)到健康状况。”教师归纳时故意加强“高、失、氧、低、得、还”几个字的语气,在枯燥乏味的知识讲授中穿插这段内容,会使W生听了后立即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快将这一口诀记住。学生经常受到这样的感染,自己也会去发掘新的记忆方法,提高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能让学生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

六、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2]范杰.化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3]刘前树.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徐巧定.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5(01).

[5]田海红.高中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12).

[6]濮江.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及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

[7]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高中化学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化学具有较强实用性,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因而,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关键期。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运用一套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以及技能。

一、创新意识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实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化学学习与实验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借助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操作方面的能力。

①案例分析。如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有一章节内容是“饱和与不饱和溶液”,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蔗糖、玻璃水杯、汤匙各一个。在准备实验道具过程中,学生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因而,会主动进行书本知识点预习工作。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水中溶解蔗糖的实验情况。在学生观察阶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向教学知识点过渡,并且在适当时候引入“饱和溶液”这个概念。学生凭借生活上的经验会将饱和溶液理解为无法溶解某一种溶质的溶液。在教师对概念进行了引入之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形成饱和溶液的两个要求:一个是温度高低;一个是溶剂量多少。

②经验总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学习到知识,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操作方面的能力。借助实验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运用到的实验比较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将化学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留意到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现象。

(2)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①案例分析。如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有一章节内容是“酸和碱”,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酸和碱。例如熟石灰、醋等。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适时引入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例如怎样处理铁生锈、水杯中水垢等现象,让学生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深入思考后学生会想到各种解决方案,有学生认为可以利用砂纸进行打磨,有学生认为利用醋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又回到了化学基础知识中,因而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②经验总结。化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学科,在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利用一些生活情境,使得学生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学生在日后化学学习过程中,就会摆正学习态度,在体会到知识学习的趣味以及实用性后,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有所上升。

(3)利用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故事作为课堂导入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个教学方法在每个年级阶段中都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师应搜集与化学相关的故事,进而激发探索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①案例分析。如在学习“钋”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介绍居里夫人事迹,“钋”在故事中有主人公纪念祖国的这个意义。又如海明威因《老人与海》这篇文章闻名中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海明威的故事,进而介绍硫酸铜有预防鲨鱼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②经验总结。运用故事做教学导入工作能够将化学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化学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中,有益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当围绕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敢于探索,运用实验验证理论。学生在生活中若是遇到与化学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引导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班级中通过开展一些竞争比赛,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在竞争环境中往往将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和老师的讨论交流过程当中提高了他们的化学学习素养。这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能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书本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得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迈向更高的台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应当不断创新,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将创新意识落到实处,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理论知识。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能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产生更大的兴趣,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胡婕.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时代教育,2008(2).

[2]张国权.高中化学新课改中探究实验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9).

上一篇: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二化学学习方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