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7 13:04:46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案;化学教学;学生视角

高中化学课堂为了给学生一个与生活接触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做到敢问敢解决,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从知识的搬运者传播者变为与学生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编辑自己的教案,在平时的授课活动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层次,采用有哟蔚亟萄Х椒ǎ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近几年推行的新课改中,普遍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身份和教学方式,学生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在化学课堂中可以加入多媒体教学,在化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更新了课堂新模式.而且变以前单调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的活泼生动。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感受和地位,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引导、个别辅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一、首先要认真仔细的通读课本

对化学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使教师对课本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课堂活动打下基础。它是教学工作的第一步。它对于教师的教案设计、教师对重点知识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中化学教师更要对书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熟悉和理解。主要可以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1.通读和熟悉整本教材

要做好全部的教学工作首先就要通读整本课本,做到了然于心。在熟悉掌握所有的内容之后,掌握教材中每一章每一部分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掌握编者的意图、以及所体现的重点和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的授课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就要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为什么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一下问题:(1)在这门课上要让学生学到什么(2)通过讲解掌握哪些必须的知识? (3)要将知识点如何与实际生活进行搭配扩展(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3.得到课堂知识的疑难点

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也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一环。确定好了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就可以进行标注,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加以重点凸显。但是,在不同的教学背景之下,教师不可能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所以,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计划,编写设计不同的教案,使教师的思维真正体现在课堂之上,才是真正重要的。

二、转变思维方式

新课改一直在强调: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解惑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课堂模式应该有所改变。首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教学理念。在这种要去下,我们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的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形式,就可以变以往的单纯式讲解为互动式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加,共同解决。就是因为在这个学习中学生真正得到了亲身学习的好处,所以对了解学会这个只是点也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点是转变身份。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放下在课堂中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转变以往高傲的视角。在教案设计中,也应该进行教师角色的改变的尝试,在教案中进行尝试。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当了一个放牧者的角色,放牧者不会教羊如何学会吃草,吃什么草,而且起到了带头人的作用,把羊引导草长得茂盛的领域,所以说教师就相当于放牧者,带领学生走向学习这条大道上去,通过讲解与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真谛,解决质疑。

三、注重学生情况分析

化学教学课堂要设计的适合学生发展。很多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都是按部就班,死板呆板,没有加入学生互动,也没有符合学生的需求,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肯定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学习过程是知识不断重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让学生在掌握旧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老师对学生情况分析感到茫然和不懈,其实这才是提高课堂效果至关重要的。教师如何掌握学生的情况以及要掌握到何种程度,都将影响到以后教学工作的进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环境,等都可以看做学生情况分析的一点。主要可以参考下面几点∶

1.分析目前的知识体系:即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的知识储备。比如学生在高中对某知识进行学习时也许在初中就对该知识点进行了简单的学习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再学习的话就能比较轻松容易地进行学习,教师在教案设计时就主要以回顾和复习为主引起学生的兴趣。

2.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区分对待: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只有在平时的课堂上注意到了这些不同并加以区别对待,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相信也会有很大的效果。

3.分析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如果这些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能发现这些困难和障碍,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会帮助学生的学习。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独立的快乐

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学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将课前备课工作以及学生课前预习充分做好做足

经过对目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况分析,想要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整体效果提升上去,就一定要对课前备课工作相当重视。总结后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1、随着多媒体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备课方向也多了很多。目前教师教学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课程标准、备多媒体、备板书、备学生、备实验等等。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确定当节课所要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教学目标以及要求。要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能力以及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等状况有一定了解,从而确定教学方法。我们的备课工作越充分,所设计的化学教案越科学、合理、详细,化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2、老师在本节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提纲,能让学生发现并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跟老师和同学之间互动学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那么在听课过程中,学生就会有相当的主动性。如此一来,教师的备课以及教学方法与学生的预习相结合,那么在化学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就会提升,从而可以将课堂教学效率很好的提高上去。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着重突出难点、重点

我们应与教学大纲要求相结合,合理明确地制定教学目标,使得高中化学的教学实际能够明显的突出教学目标,以保证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取得积极效果。此外,做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工作,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必须做好的,具体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

1、对教材的特点进行有效分析,抓出教学重点、难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加深理解,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合理有效的对教学重点进行划分,同时对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有一个掌握,并以此为根据,对教学难点进行界定,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2、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依据,找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策略

制定出具体的相应的能够满足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策略,以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因此,在抓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还有一大关键是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通过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很多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存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原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而教师翻来覆地去讲,学生感到乏味;二、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老师讲的听不懂,久而久之对化学课程失去兴趣 ;三是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及思维途径与教师讲课方法不相符,老师与学生无法达到思维上的共鸣。这是学生在对学习的认知上有一定的错误,为此,我们应多跟学生沟通交流,鼓励学生,以达到关怀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目的。允许学生在讨论争辩,教师要巡回辅导,多鼓励学生发问,对学生的疑问要及时解答。要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为课堂教学上的精讲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是非常关键的。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教学效果能有所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主观主动性能够尽情发挥,让学生的主动学习成为主导,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跟老师的思路相对接,能够让学生做到深入思考,深刻理解。

2、学生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主题,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尊重学生独有的个性特点,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能够积极向上发展。

3、知识源于实践,光有理论也是不行的。我们应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做到深刻理解,能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就要对课堂教学相当重视。应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并将教师备课与学生预习相结合,做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思路相对接,抓出重点,侧重讲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等,以保证高中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得到满足,将整体效果提升上去。

参考文献

[1]关乔红;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苗晓红;冯秀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直接因素[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年04期

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第3篇

然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没有真正为学习化学学科提供有利的条件,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器,完全没有调动自己对化学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如高中化学“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课教学,教师只是一味地为学生演示讲解“氢气燃烧”的过程,归纳出“火焰呈现淡蓝色”的实验结果,学生只是简单地观看教师演示实验,听教师总结知识,从而死记硬背下“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变化”。那么,针对化学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如何改革化学课堂教学的模式,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完成实验课教学要求和目的,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呢?本文就高中化学课程分析,根据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作用,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角度提出以下教学策略,解决化学实验课的教学问题。

一、教师要分析实验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

1.教师必须认识到高中化学知识是从简到繁的过程,是以适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标准编排的教科书

因此,化学教师在设计化学教案时,要优先考虑学生的阶段特征;再结合课程内容分析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指引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例如,教师在设计“蜡烛燃烧”的教学过程时,可以就学生现阶段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分组准备蜡烛和火柴两种实验器材;再分工进行实验操作,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实验过程中,能以实验正确判断蜡烛燃烧的反应,以及加深对蜡烛火焰层次的认识。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先了解知识内容的难易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操作课中。

2.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学科,知识不是简单的理论总结,是在实验过程中的总结归纳。就如高中化学,是以实验操作居多,各种方程式、化学物配置等都要从实验课中获得,并理解其中的变换规律和原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验课,让学生真正从实验课的学习中提高化学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创新化学学习方法,从而培养自己对自然学科的学习感情。比如,针对高中化学《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学生对生活常识的了解,设计有趣的实验操作过程,分步骤为学生演示“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让学生明白“氢气”和“乙醇钠”的生成,并认识乙醇分子里有氢原子,正确运用“2CH3CH2OH+2Na”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有关乙醇的问题。

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主,结合化学实验课程内容的难易设计实验课,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带动到实验操作过程中,真正从实验课学习化学学科和提高化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该实验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其他实验的操作,理解掌握其他化学物的变化,把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要如何转换学习方法,以不同的方式适应实验内容的学习呢?

二、学生可以结合实验课程,创新学生方法

1.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内容

化学作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化学知识也是学生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学生要在学校认真学习化学,完成高中授课的要求。那么,作为化学学科学习的主体,学生要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呢?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1)培养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正因为兴趣的激发,可以带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生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培养自己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把化学学习作为乐趣的源泉,让自己真正投入化学的学习。例如,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一节学习,学生可以从生活中搜集有关“甲烷”的生产应用,结合操作准备“甲烷燃烧”的实验操作过程,以成功的实验操作激发自己组织实验操作的兴趣。与此同时,培养自己对该节内容的学习兴趣,真正理解掌握“甲烷”,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利用有机化合物――甲烷。

(2)积极配合教师实验演示,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学生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2.学生要注重实验操作课,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实践出真知,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学科时,要协调动手和动脑能力,把实验与知识结合起来理解理论问题。例如,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操作“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然后以实验了解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的知识内容,并能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木炭燃烧的原理解决问题。另外,可以做“乙醇的氧化反应”的实验,从实验操作过程了解到:在一定条件下,乙醇可以和氧化剂发生反应。

实验课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为提高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学校不能忽视化学实验操作的教学,必须积极地完备化学实验器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有利条件。然而,教师要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向学生演示并传授知识,还要给予学生自行操作的时间,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课的学习。学生要积极投入化学学科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实验课的操作过程。

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行性

前言“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有利于树立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学案导学体现了以教学案为载体,以引导为方法,老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合作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原则,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性的教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我利用教学案引导学生独立看书,来完成第一步教;然后在课堂上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来完成第二次教学;然后我就在课堂上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来完成了第三次教学。在化学课中,我始终认清和三种充当角色。首先是“教练”角色,我能够充分用好教材,精选开以素材,精选认知策略中,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在“重点”和“疑点”做好教练角色;其次是课堂上的“公关”角色,我在化学教学中始终树立激励、呼唤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需要与情感渴求;最后是“导演”角色,在化学教学中,我始终充当一名“导演”,学生就是舞台上的“演员”,我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并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总之,我在教学案教学中,始终树立上述理念,事实证明达到很好的效果。

2.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案导学”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看书自学,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学会了自学方法。很多学生过去只知道老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现在发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课本内容,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养成了乐学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课本内容。因此,上课时气氛活跃了,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要求上台板演的人多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增强了。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但理解透彻,而且印象深刻,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学困生,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好。而“学案导学”的教学特点,恰恰就是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学困生的辅导。因此“学案导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案导学使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了最大化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学案可以当堂或课前下发,先引导学生预习、自学,疑难问题可课堂引导、讨论解决,而问题拓展可延伸到课后继续完成,可见学案教学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参与具体学习过程和给予了如何自学的方法。使用学案,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痕迹,优化了知识和能力结构,并能演变成为进一步学习所依赖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自学中对知识的主动认知、理解、感悟和运用,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过程中能真正体验到获取知识后的甘甜和喜悦,最大可能地感悟到书本中所隐含的哲理,而所有这些又都化作非智力因素,成为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健康成长的原动力。

4.学案教学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

学案教学的实施,必然会使教师教育思想进一步端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学案教学对学生自学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引导作用的强化,使得教师这一角色的转变在学案教学中变成了一种自觉行动。教师从新的理论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学案及实施教学,对教师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随着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这就需要加强集体备课,集体研究,强化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很好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5.学案导学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案导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是把现成答案捧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通过领略从旧知探求新知来创新;二: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从方法上创新;三:通过开放性的习题培养结论的创新”等等几个方面的创新手段,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语: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鉴“学案导学”模式,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上求效率”的理念,经实践检验,已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宇志.浅谈初中化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2010,4.

[2]房宏.新课改下化学教案走向学案[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

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高中化学教案范文第6篇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在“管理”心情,而是要自然而然地产生好心情,甚至在生活琐事弄得心情低落的时候,走进课堂面对学生反而变成自我疗伤,一下子有了愉觉。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在进入工作状态时始终保持好心情呢?我们不谈那种主观上厌恶教师职业以及性格古怪、人际关系紧张的非常态,作为个体劳动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工作心情。一方面,学科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理解掌握得越深刻,就越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举重若轻地处理各种学科问题,他的放松与陶醉将感染学生,使学生也沉浸在学科的美感中,身处这种课堂中的师生都有好心情。另一方面,教师对教育的本质理解越深刻,就越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未成年人,不仅能引导得法,还能慧眼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即使是品行顽劣的孩子,在他们眼中也是未经雕琢的珍宝,这样的教师心情怎会不好?

由此看来,教师要心情好是个技术活,专业性很强。从大学毕业出来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按说已是位专业人士了,可听新教师闲聊,常说到的高频词是“郁闷”。新教师怎样走出各种“烦”?以我的个人经历看,读书与思考是修炼专业等级之路,也是走向好心情之路。

20年前我刚从学校毕业准备走上讲台的时候,心情愉快。一是我向往教师这一职业,二是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很有信心——一位刚学完4年化学,并且获得“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的有志青年嘛!但真的走上讲台的时候“郁闷”就来了。我发觉自己既不会做高考题也不知怎么把课本上短短四五行字的内容撑成一节课,那些大学时修过的课、考过的高分全然不管用。我真是羞愧难当,根本不敢把这一秘密告诉任何人,只能暗地里通过阅读《高中化学教参》《重难点手册》《三年五年》《高中化学教案选》等书籍来恶补,先把讲台站稳。我在大半年时间内熟读了“重难点”,刷完了10年的高考题,终于在课堂上能滔滔不绝地说了,也能给学生流畅地演算了,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可是,接下来“郁闷”又来了。年青教师遭到学生挑衅似乎是逃不掉的劫。顽皮的学生开始找来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刁难我,无比得意地看我脸红脖子粗。那段时间,我生活在紧张和慌乱之中,上课时一见到学生两眼放光有话要说,我的心就怦怦直跳。唉,别提愉快的心情啦!我惊恐地发现,我熟读的那些“重难点”“三年五年”之类的书,学生们手中也都有。我只有一碗水,就想全部倒给学生,难免捉襟见肘。为了洗刷耻辱,找回应对自如的愉觉,我只能发奋图强。我重新阅读《无机化学》《高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反应历程》《结构化学》《物理化学》等书。为了解决问题而读的书与为了考试而读的书感觉真不一样,好些专业书是此时重读才读懂的。大学时没读懂它却能考出高分,这一怪现象也让我对学生的成绩有了更多的宽容。还有些书反复阅读之后仍然不懂,只能先放在书橱的显眼位置以备今后再次查阅。当我通过阅读,能神闲气定地接过学生的招时,心中常常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渐渐地,我越来越老了。我看到的更年青的学生去围观他们更年青的老师去了。我如同一个过时歌星,周围逐渐安静下来。这也使得我有机会静心思考:除了教会学生能做高考题,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吗?阅读帮助我解决了新教师时期的种种尴尬和郁闷,那么阅读是不是能让我走向更深层次更为广阔的教育天地?让我保持平静、安详、愉悦的心境?

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的学生不会都当化学家,那么当他们很快淡忘了化学知识之后还剩下什么?我们通过阅读今天的教科书就可以方便地学到科学知识,而且由于科学的进步,我们从现代教科书上所学的知识甚至比经典著作中的更加完善。但是,教科书所提供的只是结晶状态的凝固知识,而科学本身是历史的、创造的、流动的,在这历史、创造和流动过程之中,一些东西蒸发了,另一些东西积淀了。什么才能保持永恒的活力?只有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我得在科学元典中寻找那些充满活力的科学精神,那才是真正值得后人继承的。我在《化学基础论》中看拉瓦锡怎样统治百年之余的燃素理论,我在《化学哲学新体系》中看道尔顿怎样奠定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我在“双螺旋”中看沃森和克里克怎样运用理性思维和实验数据天才地提出DNA的结构。慢慢地,我发现各科是相通的,要理解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仅限于阅读化学类书籍是不够的。我的书橱里多了《物理学的进化》《量子物理史化》《从混沌到有序》《猜想与反驳》《万物简史》《科学的旅程》等各科经典。在他们的指引下,科学在我眼中越来越生动起来,原来一个个冷眼看人低的概念变成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发现真实的课堂并不在于设计的奇巧与方法的奥妙,而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如果教师缺少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那么即使课堂设计再巧妙、教学方法再高超,也只会让学生越听越糊涂,更加暴露出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贫乏。当教师对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与准确把握时,课堂设计的逻辑和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最简要的,因为只有最简要的逻辑和方法,才能够被广大的学生接受。

当认识到知识传授背后的智慧传递时,教师在课堂上愉悦与成就感则会大大提升。我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们发亮的眼睛不再惶恐,他们像一盏盏灯照亮了我的心情。

除了对学科本质的不断探求之外,教师还要追寻什么?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中谈到,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忙碌的教师也终究要面对自己的内心:人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如果对“人”本身认识得越清楚,是不是可以活得越明白?“明白”会让我们远离抱怨、不安、焦虑,带来长久的幸福感。有了幸福这样稳定持久的感觉,还愁没有好心情吗?

十几年前,我的一种新身份——一名男孩儿的母亲激发起我对“人”这个问题的认识。我惊奇于婴儿怎么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学会那么复杂的语法和表达,之后又怎么有了逻辑和推理?我好奇于任何一项学习素材在孩子的头脑中是怎么被加工的,又会变成什么产品出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他引导学生思考:矿物肥料这种无生命的东西,怎么在植物机体里变成“西红柿的甘美的肉汁”,变了“玫瑰的芬芳的花朵”?类似的,学生的学习本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生存意义,这些问题都与教师这一职业紧密联系。对它们的探求,关乎教师的深层归属感与幸福感。我一边在实践中思考,一边在书籍中寻求指引。书橱里的书迅速扩张,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想读的书真是太多了。当我们把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们怎么会对成绩册上那个冷冰冰的数字怒不可遏?当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打基础的时候,怎么会急吼吼地逼迫孩子去搞什么奥赛?当我们明白教师的意义在于启迪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时候,我们怎会为他们与标准答案的不同而粗涉?我们会平静而耐心地陪伴在学生身边,笑眯眯地启发、鼓励他们,我们的心中洋溢着神圣和幸福。

如今,“忙”是教师工作的常态。据说聪明的古人把许多人生感悟藏在汉字中,“忙”字拆开不就是心死了吗?如果心都死了,那为名、为利、为权、为钱而奔波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心都死了,那心的“情”又落在哪里呢?在忙碌的氛围中,教师似乎已失去了耐心,别说让生活慢下来,现在能完整地看完一本书的教师还有多少?阅读似乎成了对教师甚至对广大知识界人士的奢望,回归对经典的阅读更是少之又少。

你的心情现在还好吗?为了每天的好心情,让我们拿起书来,安静阅读。

上一篇:一次函数教案范文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