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范文

时间:2023-03-15 06:27:31

高中

高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指数;科学计量;地球环境科学;CiteSpace;Sigma

〔Abstract〕In China,relevant researches about of Nature Index are of shortage,and all of them are conducted with the Nature Index existing indicators as their object.For this problem,this paper selected the Nature Index Journals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Field as object to make scientometric analysis.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cited and co-occurrence,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hot-spots and research fronts about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with the help of scientometrics software CiteSpace.It revealed the hot-spots and fronts in the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Field as well as the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this method of scientometric analysis about research fro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gma values was more comprehensive,and also had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by using CiteSpace.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Nature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nature index;scientometric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CiteSpace;Sigma

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2014年自然出版集团推出旨在评估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科研贡献的科学计量指标――自然指数之后,因其权威性和科学性,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科研实力的迅猛进步,自然指数指标评估体现明显,2016年的最新自然指数排行显示,我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表现强势,中国科学院位居全球科研机构榜首,7所中国高校排行进入全球前50。

自然指数相关报道如火如荼,但自然指数相关研究甚少。笔者以检索式“自然指数 or Nature Index”在CNKI中进行关键词检索,仅检索到4篇相关文章。具体研究中,马路等以自然指数指标分析了2014年中国部分高校生命科学学科的科研产出情况;李荣对比分析了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同类师范院校中的科研表现,并就如何利用自然指数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服务提出建议[2];林琳探讨了自然指数对于科技创新评价的意义[3];顾笑迎等以自然指数指标为参考评估了我国深海资源研究的学术影响力[4]。这些研究均以自然指数既有指标为主体,没有对自然指数进行深入研究,缺乏深层次思考。本文中笔者选取自然指数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较为成熟的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为研究工具这一新视角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计量研究旨在揭示出一些问题。

自然指数是自然出版集团于2014年提出的旨在评价全球优质科学研究的综合指标,自然指数基于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四大学科领域的68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入选自然指数的期刊基于权威在职科学家完全依靠学术判断力,不参考影响因子、H指数等量化指标选出。入选的68种期刊不到JCR收录期刊总数的1%,但却贡献了近30%的被引用次数,自然指数提供了三大评价指标,分别为AC统计过去12个月国家或科研机构在自然指数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目;FC统计中机构作者的贡献和(当一篇论文作者数为N时,则每位作者对该论文贡献记为“1/N”分));WFC为FC指标的改进,对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上的期刊论文FC值乘以02(两学科在自然指数期刊发文数量占总量近80%)。当前在自然指数期刊,已然成了高水平学术能力的象征。

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一款运用较为成熟的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该软件主要基于共被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便于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科学计量研究,本文选取地球与环境领域期刊为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1)自然指数四大领域科研表现中,我国在该领域表现相对较弱,以该领域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会有一定参考价值;()被该领域收录的期刊及数量相对较少,便于计量分析,同时保证了研究工具的可操作性。入选自然指数地球环境科学主题领域的12种期刊见表1。

4研究方法与过程

因自然指数主要是针对国家或研究机构进行科研贡献分析的计量指标,本文在对自然指数期刊论文科学计量分析时重点放在热点及前沿两个角度,主要过程如下:

(1)利用CiteSpace对每年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2)基于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角度计量分析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反映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

(3)前沿领域方面,基于Sigma值的新视角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科学计量研究。

3总体发文描述性统计

通过CiteSpace对所下载期刊论文进行去重处理,得到了9 633条期刊论文数据记录,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对自然指数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期刊论文频次统计分析显示,该领域高质量论文数量虽在2009年、2011年及2015年出现小幅回落,但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表明近十年来该领域持续被研究者高度关注,该领域研究在近十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该学科将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预测分析该领域高质量论文数量会持续增加。图1前20%高被引论文数量分布

4热点计量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信息的体现,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科学计量理论中常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领域热点,展示知识领域研究前沿的演化。共现词分析理论认为当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时,这两个关键词存在着共现关系[5],关键词共现频次越多,文献研究主题就越接近,在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越接近。

基于CiteSpace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计量分析中,节点的大小等比例代表着关键词共现出现的次数,节点中不同年轮圈代表着不同年份该关键词共现次数,年份的年轮越厚,代表着相应年份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多,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表明其受关注的程度越高。对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自然指数期刊论文热点计量操作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所示。

41热点领域分析

图谱中,共有115个节点和343条连线,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受关注的程度,高中心性对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点以紫色突出显示。可知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反映出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近十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了A、B、C三大方向,其中C是最主要的方向。基于共现网络中关键词的内在联系,对热点领域分析如下:

A类主要是疾病方面的热点词汇,包括疾病(Disease)、机制(Mechanism)、基因(Gene)、表现(Expression)等。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地球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疾病,使得疾病方面的研究成为了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一大主题,这也体现了地球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性发展趋势。

B类主要是人类与生态方面研究的热点词汇,包括演化(Evolution)、人口(Population)、增长(Growth)、多样性(Diversity)、模式(Pattern)等,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数量的增长,使得对地球生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状况因此改变,人类与地球生态模式相关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C类是最主流的研究热点方向,主要是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方面研究的热点词汇,包括模型(Model)、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气候(Climate)、生物变异(Variability)、温度(Temperature)、海洋(Ocean)、水(Water)、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循环(Circulation)、美国(United States)图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等等,这些热点词汇涵盖了地球的地理概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研究模型,还涉及了参与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国家。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严峻,生态系统不协调现象加剧以及地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不断扩大,此方面研究成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各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4核心关键词计量统计

为探寻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在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过去10年中的核心研究关键词,笔者手动排除了学科常用术语如Model、Expression和System等,选择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这是因为在科学计量理论中认为高频次关键词反映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高,高中心性关键词在研究领域中有着高中介作用和影响程度,高中心性关键词反映的研究内容在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转折意义和枢纽作用[6]。计量分析得到的核心关键词如表所示,这些关键词诠释了过去10年间自然指数地球环境学科中最受关注的研究点。

5前沿计量分析

科学计量理论中关于何为研究前言的理论有很多,Price认为某个领域的研究前沿是由科学家积极引用的40~50篇最近发表的文章组成的动态聚类;Braam认为集中关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和概念形成了研究前沿[8];Persson认为引用相同文献的文章构成了研究前沿[9];Morris将研究前沿定义为持续被一组固定的,与时间无关的基本文章引用的大量文章,可用人工提取的标题词来进行表示[0];陈超美认为研究前沿是正在兴起的理论趋势和新研究主题的涌现]。表核心关键词计量统计表

Top10高频次关键词Top10高中心性关键词#关键词频次#关键词中介中心性1Climate Change4871Climate0252Variability4662Surface0233Temperature4143Climate Change0124Climate3984Variability0125Ocean3285Water0126Diversity3186Temperature017Water2637Community018Transport2508Ecosystem019Disease2469Ecology0110Biodiversity23810Ocean、Carbon008

这些理论为研究某个领域的前沿提供了多种视角,其中国内使用CiteSpace进行主题领域前沿研究分析时主要基于突现主题词、关键词以及文献共被引聚类等3个角度,本文基于CiteSpace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前沿计量分析,具体思路是通过CiteSpace寻找到Sigma值最高的一篇文献以及这篇文献所在聚类中的Citing Reference,将这组文献视为研究前沿文献,再对这组前沿文献进行分析归类,进而细分为具体的研究前沿主题。Sigma值主要用来发现科学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文献,高Sigma值文献出现在学科发展的重要突出领域,是研究前沿聚集的重要地带[2]。Sigma值是CiteSpace中结合节点在网络结构中重要性(中介中心性)和节点在时间上的重要性(突发性)两个指标复合构造的测度节点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在网络结构中利用Sigma值来判断节点重要程度比单纯使用节点中心性和突发性更加全面,陈超美教授给出的计算方法为:

中前沿文献核心关键词归类分析可知,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自然指数期刊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前沿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分发现化学气候变化预测模型、大气温度、大气环流模式、全球降水、臭氧、气候风暴预测模型、平流层水汽变化、温室气体、中层大气、ERA-40气候预测分析系统、全球雷电分布、对流层大气、水蒸气、大气转移模型、水蒸气等是气候变化前沿领域的主要研究点。

笔者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些前沿研究点主要基于以下3个角度展开研究:

(1)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气候预测模型,旨在能够更加精准的预测地球未来气候及温度变化趋势,为人类预防相关潜在危害提供帮助。

(2)深层次探索分析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以及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旨在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新思路。

(3)分析地球气候变化给地球及人类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6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利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12种自然指数期刊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得出以下总结与思考:

(1)地球环境科学在近十年内得到了持续的高关注度,领域研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气候变化与生态、人类与生态及疾病及预防是该领域近十年主要热点领域;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球环境科学未来主要前沿领域,具体前沿研究热点有化学气候变化预测模型、大气温度、温室气体等。同时基于地球环境科学自然指数期刊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呈现了多学科融合趋势,如基因技术等在人类疾病治疗及预防上的研究体现了与生命科学的融合;该领域研究方法侧重定量分析,如在气候变化领域研究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模型的构建和仿真,诸多定量分析方法在地球环境科学中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在对自然指数期刊计量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自然指数入选期刊重基础学科研究创新,应用型研究尚少,自然指数主要基于对大学科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诸多细小学科未考虑到,在前入选的选择上虽然基于权威的同行评议,但仍显主观色彩,不够全面,这使得本文计量研究结果存在不足;在整理入选自然指数的期刊时发现,《自然》系列子刊所占比例较大,共计17种期刊入选,占比达25%,自然出版集团有自我吹捧之嫌;自然指数在评价科研机构时会产生小型科研机构不占优势的问题;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指数只是对四大基础学科进行计量分析,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者机构的科研实力,对待自然指数方面我国的突出成绩,无论是媒体还是学术界要客观对待。

(3)本文基于Sigma值视角下得地球环境科学自然指数期刊前沿计量分析,利用高Sigma值文献探寻研究前沿突出地带,指标综合考虑了网络结构节点的中介中心性和突发性,使得前沿的分析上相对依靠突现主题词、关键词更加全面。Web of Science提供的前沿文献组关键词的归类分析前沿结果相对文献共被引聚类等方法结果更加具体,方法对使用CiteSpace进行前沿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马路,王婷,吕兆丰.基于Nature Index的中国部分高校生命科学科研产出的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7):1-4.

[2]李荣.Nature Index在高校学科服务中的应用――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8-61.

[3]林琳,何书金,朱晓华,等.Nature Index对科技创新评价的意义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191-197.

[4]顾笑迎,熊泽泉,宋振世.中国深海资源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评估[J].情报探索,2015,(9):28-32,38.

[5]许鑫,冯诗惠.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33-139.

[6]依春波,许鑫.自由贸易区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基于CiteSpace Ⅱ的计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4,(3):67-78.

Price,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J],Science,1965,149(5):510-515.

[8]Braam,R,Moed,HF.,Raan,AFJv..Mapping of science by combined co-citation and word analysis Ⅱ:Dynamical aspec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2(4):252-266.

[9]Persson,O.The intellectual base and research fronts of jasis 1986-1990[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4,45(1):31-38.

[0]Morris,SA.,Yen,G.,Wu,Z.,& Asnake,B.Timeline visualization of research fro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3,55(5):413-422.

]Chen,CM..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6,57(3):359-377.

高中范文第2篇

一、杨时展教授的学术履历

杨时展教授(1913~1997),男,1913年11月出生于浙江宁波;1924年定居于浙江新昌;1928年毕业于新昌县立初级中学;1931年毕业于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高中文科;1936年夏毕业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财政系会计专业,留校任助教,同年参加高等文官(会计审计人员类)考试,以优异成绩,分至国民政府主计处会计局工作;1937年调至浙江省财政厅会计室;1938年任浙江省财政厅会计主任;1943年兼授国立英士大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课程;1945年春,任国立英士大学教授,兼任会计专修科主任;1946年改任英士大学经济系教授;1948年冬,任广西大学会计银行系教授;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任中南财经学院教授;1956年,加入中国革命委员会;1957年被错划成“”;1980年恢复教学工作,任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大学教授;1982年受财政部之托,与澳大利亚合办审计班,培养了我国恢复审计制度所需的第一批人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任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2年国务院授予其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终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杨时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会计思想家、教育家,历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顾问,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会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审计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顾问,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武汉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名誉会长等职。他还是美国会计学会(AA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国际会计研究生教育协会(IAARE)成员[①]。

杨时展教授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在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会计史、审计史等领域造诣精深,贡献卓著。20世纪50年代,杨时展教授提出了差异分析替代无序和不连锁的观点,引起了国内会计学术界的轰动;1980年恢复教学工作后,杨时展教授提出了我国大学会计学系的第一个教学改革方案,将解放以来的“老三门”体系[②],改为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电算化会计为主的新体系;按照“洋为中用”的精神,大胆采用英语教材进行研究生教学;提出了会计控制系统论思想;强调以发展生产力作为我国会计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杨时展教授的主要学术思想

(一)受托责任思想

杨时展教授对会计、审计以及经济效益等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以受托责任学说为依托进行的,要理解他的学术思想,首先应该理解他的受托责任思想。

杨时展教授将受托责任定义为:“因受命或受托经营财政或财务收支,对命令或托付人所负的一种以最大善意充分体现其意志的责任。负这种责任的人为责任人;命令或托付这种责任的人为授任人”[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与人民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企业的负责人与人民的关系都是一种受托关系,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他们都要以最大的努力来完成人民的托付,从而让人民解除自己的责任。

杨时展教授认为,在人民民主国家,人民是否当家作主,各级政府工作人员是否以人民公仆,而不是“民之主者”的身份忠于人民,是受托责任关系正常运转的首要问题。因此民主,重要的不在于一些所谓的“人民的素质”,关键在于人民公仆的素质[④]。

杨时展教授指出,受托责任的内容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在民主制度比较不发达的情况下,受托责任以合法性为主,只要是依法支出,没有“落入个人腰包”,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完成了受托责任;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人民或纳税人就不但要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要求经济地用之于民;随着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在以前的要求上,规定政府开支必须达到人民预定的目标,充分体现人民或纳税人的意志;今后,随着民主制度的更近一步发展,人民不但将关心政府支出的合法性、经济性、效果性,而且将更加关心其社会福利性。受托责任内容的发展,使会计学由财务会计发展到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社会会计组成的新体系;使审计学由合规性审计发展到效果审计乃至社会审计。

杨时展教授还认为,会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认定和重认定。受托责任意识的强弱与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优劣有着紧密的联系,受托责任意识强则会计、审计工作一定进行得好;受托责任意识差则会计、审计工作一定进行得不好。因此,杨时展教授强调一定要让会计和审计人员树立起高度的受托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会计和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会计控制系统论思想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提出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观点。该观点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会计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当时有许多会计学者支持这种观点。杨时展教授则从探讨现代会计的控制作用开始,对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差异展开分析,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会计控制系统论思想。

1.控制思想的引入阶段(1980~1982)

20世纪50年代,一门以预算、成本核算、控制、决策为主的管理会计学形成并发展起来。杨时展教授在对管理会计学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主线研究后认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客观上要求会计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自始至终的有力控制,从而使现代会计正在向着重内部控制、着重计划未来的方向发展。他认为控制对于会计来说就是“让经济活动严格按照计划目标进行并和计划协调”[⑤]。他把这种控制的思想加入到现代会计学的研究范围中,并对现代会计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诠释:“现代会计学研究怎样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科学地组织记录、计算、分析并最后加以控制的规律和方法”[⑥]。

2.会计控制论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83~1990)

在这一时期,杨时展教授多次发表文章,对会计如何控制经济效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控制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说明了会计的控制作用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他明确提出了控制论的概念,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其向着预定目标发展的活动。他将控制论与会计学结合,提出“现代会计科学是一种研究怎样科学地、有效地组织经济数据,使它成为用来控制经济活动的经济信息的科学”[⑦]。他同时指出“由单纯地反映信息,演变为主观能动地利用信息”,是现代会计的特色之一。

3.会计控制论思想的成熟阶段(1991~1992)

杨时展教授首先针对一些学者提出的控制系统本身也是信息系统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存在着差异:“第一,信息系统要解决的是:主体对客体的不定性的认识问题,帮助主体真实地认识客体的问题,而控制系统要解决的是:主体对客体的确定性的掌握问题、实现问题。第二,信息系统要解决的仅是失真问题,控制系统要解决的,除失真的问题外,还要解决使这个客观真实符合客观主体意愿的问题”[⑧]。通过对上述差异的分析,他明确指出会计本身不属于信息系统,而是“一种以货币量度、按规定方法和目标,来计量和调控一个实体的经济工作的经过和结果的控制系统”[⑨]。

然后,杨时展教授对会计的根本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受托责任的认定,是会计原本的,从来的目的,决策,仅仅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产物;受托责任和会计,一开始就有必然的联系,而利用会计信息来决策,则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效率和效果成为受托责任的主要内容以后,才和会计联系起来的”[⑩]。他把这种观点和控制论相结合,指出会计是一个控制信息以便更好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对受托责任完成情况加以认定的控制系统。

最后,杨时展教授将认定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作为会计的目的,把控制系统作为会计的本质,结合货币计量、标准化、会计的决策作用等要素,提出了自己的会计控制系统论观点,即“现代会计是一个以认定受托责任为目的,以决策为手段对一个实体的经济事项按货币计量及公认原则与标准,进行分类、记录、汇总、传达的控制系统”[11]。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而使考核企业的标准由过去以产量、产值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效益为主。经济效益的高低成为考核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准。杨时展教授针对我国一些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体制转变、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形成了其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

改革开放头几年,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存在着诸多问题:(1)企业没有意识到销售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仍然是重生产轻销售,从而造成一些行业的商品流通不畅;(2)企业仍然采用外延的增长方式,将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产值等同,从而造成大量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3)企业不重视信息的作用,经营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4)企业人员的权、责、利划分不清,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提高;(6)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造成我国管理人才资源匮乏。

杨时展教授认为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在对如何提高经济效益的认识上和策略上出现了偏差。因此,他结合我国当时经济环境和各行业的特点,于1984年提出了提高经济效益的10大转变:(1)改变经济工作的重点由重产到重销;(2)改变工业经营中的资海战术作风为集约经营作风;(3)改商业经营的“合”为“分”,使货畅其流;(4)改工业经营的“分”为“合”,使生产规模增大,资产利用率提高,成本降低;(5)改把销售的重点从城市转向村镇,打开广大的农村市场;(6)改变产品的加工深度和精度,发挥我国劳动力十分充实这个根本优势,增产劳动密集型产品;(7)改变能源政策,增加每单位能源的产值;(8)改微观经济中严重的盲目性经营为信息性经营;(9)改变权、责、利不清的经营作风,制定并断然实施《经济责任法》;(10)改变重理轻文的教育思想,大力开发财经管理人才,把经济管理工作做上去。

1985年杨时展教授将投资报酬率的相关理论引入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中,并对如何提高城市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首先将会计中的投资报酬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认为“投资报酬率代表一个企业直接的、综合的经济效益”,指出“抓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就是要抓这个资金利润率或投资报酬率”[12];然后,他在对投资报酬率公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提高投资报酬率就是要提高资金周转率和销售报酬率,并进一步指出销售对提高资金周转率和销售报酬率起着关键作用;最后,他结合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方面的相关理论,提出“增加产销量,尽量提高固定设备的使用率,就成为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诀窍,并且是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黄金诀窍’”[13]。

1991年杨时展教授在强调销售对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同时,将受托责任学说、目标控制思想加入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研究中。他认为企业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意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管理者的受托责任意识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好,反之企业的经济效益则差。要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的受托责任人要进行以下工作:(1)通过计划、预算等,将受托责任分解为各个具体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目标管理;(2)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加以控制,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3)将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公认会计标准,编成会计报告;(4)将会计报告送交审计机关或指定审计机构,进行公正客观的重认定;(5)在重认定的基础上,委托人根据受托目标的完成情况,解除受托人的责任,继续任用;或撤回对他的委托,更换他人。

杨时展教授还从提高投资报酬率的角度出发,对当时企业投资失控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增加投资不一定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指出要在充分发挥企业资产效能的基础上,考虑国家政策、利润增长率是否高于投资增长率等因素后审慎地进行投资;他强调企业管理者要树立起节约投资,发挥资产潜能的意识。为此,他提出了“增销节资”的观点,即增加销售,节约投资。

1996年杨时展教授以国家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的决定为契机,针对我国当时部分企业无法适应“转变”而导致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的情况,对企业如何实现“转变”,提高效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首先指出,企业能否获得利润是企业实现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并把以前的研究成果归结为以下五个规律:(1)利润只能通过销售来实现的规律;(2)利润的增减和销售量的增减不同步的规律;(3)产品的单位成本与产销量的增减方向相反的规律;(4)利润与固定资产的使用强度趋向一致的规律;(5)利润的增加率,应力求高于投资的增长率的规律。其次,他认为企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变,实质上就是一个从不追求投资报酬率到追求投资报酬率的转变。他指出提高投资报酬率,要从提高利润和节约投资两方面抓起,强调对投资要审慎进行,主张在挖掘原有设备潜能的基础上,考虑提高投资报酬率、配套资金等因素后选择成本最低的投资方案。这就形成了杨时展教授的以提高投资报酬率为核心,以增加销量、提高利润、节约投资为主要手段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

(四)中国会计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1.中国会计现代化问题的提出(1980~1985)

杨时展教授在对西方国家的会计科学研究后发现,预测、计划、控制已成为会计科学和会计工作的核心,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对企业经营的控制。而我国当时由于小生产意识的残存,对会计科学、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作用普遍认识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科学的发展,并造成了会计师资源、管理人才资源匮乏的局面。因此,杨时展教授提出:“为了提高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把怎样发展我们的会计科学,怎样使我们的经理人员也能熟练地运用现代会计科学管理好企业的问题,认真提到日程上来”[14]。

2.中国会计现代化起点的研究(1986~1987)

杨时展教授在对西方的财务会计学研究后认为,财务会计的研究范围应包括四个部分,即簿记、估价、企业的成长消亡过程和各种经营方法。而我国当时的会计学基本上只是研究如何编制会计报表,仅相当于财务会计学的簿记部分。估价问题研究的缺失,使当时我国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杨时展教授明确提出,会计学面临着一个十分迫切、十分严重的现代化问题,并指出会计学的现代化,首先要从估价问题研究开始,使我国的财务会计成为一门真正的会计学。

3.中国会计现代化根本目的及其发展阶段的研究(1988~1997)

党的十三大召开后,我国会计界面临着两个迫切的问题,即怎样使会计学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应有的决定作用;怎样使会计理论和实践摆脱“左”的干扰,积极吸收一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文明成果,加速现代化的进程。

杨时展教授对上述两个问题研究后认为,会计学本身不存在阶级性问题,我国会计现代化的目的就是要使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使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到应有的决定作用和适应我国改革开放之需。他指出会计作为一种信息载体,虽然各国各有其特色,但从总体上看,最终会在相互交流中表现出其一致性和同态性。因此,杨时展教授认为,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建立应该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中心,以我国具体实际为前提,向国际靠拢。

基于当时我国会计的基本情况,杨时展教授将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账证相符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做到:账和批准了的单据完全相符。第二,账实相符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做到:经过会计确认,会计实体的责任人对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情况负全部责任,会计报表上的每个数字都真实可信。第三,账计相符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信息和多方面的信息,科学地、实事求是地树立起和宏观目标相配合的微观目标,然后,又通过信息,保证目标的实现,使年终的实际发生数和年初的计划数相一致,即账面发生数和计划发生数相符。

为保证上述三个阶段的实现,杨时展教授提出了会计工作的六项注意:(1)按照配合原则,全面贯彻应计基础;(2)按照重置成本理论,保证扩大再生产的进行;(3)将预测工作引入会计,以保证财务及业务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实现性;(4)加强会计的控制作用,保证财务和业务计划的贯彻;(5)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长、短期决策中的作用,使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建立在正确的会计信息基础之上;(6)将会计上的目标一致原则,不但应用于每个会计实体的内部,并应用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控制上,使每一个会计实体的微观效益,严格符合我国宏观经济的控制,使每一会计实体的微观效益,严格服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效益。

(五)国家审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研究

1982年杨时展教授提出,近代审计是民主的产物。审计制度的发展,必然会推动民主的发展。无论国体或政体如何,国家审计,从其本质方面来讲,都是巩固阶级的有力手段。

对于现代民主国家来说,人民将公共资金,委托给国家及其各种公职人员来管理,从而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授任人是人民,责任人是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授任人以宪法、法律、规章、制度、预算等形式,将自己的意志进行明文规定,使其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责任人要以最大的诚意来遵行授任人的意志,管理好授任人的资产,否则责任人不但要负不尽责、不爱国等道义上的责任,还往往要负撤职、赔偿、判刑等行政乃至法律上的责任。因此,杨时展教授认为没有受托责任,就无所谓审计。他把现代民主国家的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受托责任归纳为:“①负责以最大善意遵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国家的任务,并遵照法律手续,进行因执行任务而发生的财政和财务资源上的一切收支,登记账目,按期据实报告,绝对不允许一切的行为。②负责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上项资源。③负责使前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定目的”[15]。

杨时展教授指出,责任人为了让人民解除自己的责任并继续得到人民的信任,是希望人民对他们进行全面审定的。人民从对责任人负责出发,也从考核这个责任人决定是否能继续给予信任出发,也应该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认定。在这个问题上,古今中外的经验都是:“由国家专门设置一个独立于责任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独立于授任人的机关,来负责验证,经过验证,认为责任人在各方面都符合授任人的意志,就解除其责任;认为在哪一方面或哪一问题上没有符合授任人的意志,就按照其违反意志的情况,确定其应负的责任,在现代国家,这一机关还要对责任人提出意见,帮助责任人以后能更好地完成责任”[16]。这一独立机关,就是国家审计机关;这一验证过程,就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过程;验证国家及其工作人员的财务及财政行为是否以最大的善意来体现人民的意志,就是国家审计的基本任务。

对于国家审计的概念,杨时展教授于1983年,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一个国家专门设置的权威性机构,经人民授权,代表人民利益,独立于一级政府之外,客观、公正、不受任何干涉地对一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及经济行为,进行审核和稽核,取得确切证据,来判断这些行为在是否合规合法上,是否在经济有效上,是否达到了人民预定的目标上,都符合人民的意志,从而解除或确定一级政府或一个单位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使其今后更符合人民意志的工作”[17]。

1992年[18],杨时展教授在对国外的国家审计进行研究后发现,各国的通例是将审计机关设立在民意机关之下,由民意机关代表人民来审计。杨时展教授认为这种国家审计模式最合理,最能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政府的威信。他把这种观点融入到我国当时的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中,认为应该把国家审计机关从政府的权利下独立出来,排除的干扰,使审计的重认定更加可信,从而让国家审计朝着取信于民、听审于民的方向发展。

(六)差异分析替代无序和不连锁的原理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国会计学术向苏联一边倒,在差异分析中,苏联学者均主张替代有序论,杨时展教授根据党的“双百方针”精神,于1954年、1957年先后著文,提出替代无序和不连锁的观点,引起我国会计学术界的极大震动。20世纪60年代后,他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和论证方法,被美国知名学者C. T. Horngren,M. Chatfield的《成本会计学》,R. M. Garrion, L. R. Amey等的《管理会计学》,H. Bierman等的《管理成本会计学》乃至J. Bullach的《会计师手册》等所吸收,成为定论[19]。

1954年,杨时展教授以两因素差异分析为切入点,假定计划指标N0=a0b0,实际指标N1=a1b1,以N2=a1b0或N2=a0b1 为诱导数,对不同的诱导指标下,即不同替代顺序下的差异分析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在N2=a1b0为诱导指标的情况下,差异分析的结果是N2-N0=b0(a1-a0),N1-N2=a1(b1-b0);在以N2=a0b1为诱导指标的情况下,差异分析的结果是N2-N0=a0(b1-b0),N1-N2=b1(a1-a0),而b0(a1-a0)≠b1(a1-a0), a1(b1-b0)≠a0(b1-b0)。因此杨时展教授得出了差异分析中由于所用诱导指标不同,即替代顺序不同,可以得出不同分析结果的结论。

同时,杨时展教授对上述结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如图1所示,计划指标a0b0 变为实际指标a1b1,增加的面积由a0(b1-b0)、b0(a1-a0)、(a1-a0)(b1-b0)三部分组成,其中a0(b1-b0)完全由b因素变动引起,b0(a1-a0)完全由a因素变动引起,(a1-a0) (b1-b0)是由a因素和b因素二者共同变动引起。如果以a1b0为诱导数进行差异分析,a因素的变动影响度为b0(a1-a0),而b因素变动影响为a1(b1-b0),实际上就是把(a1-a0)(b1-b0)这一项认为是由b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如果以a0b1为诱导数进行差异分析,a因素的变动影响度b1(a1-a0),而b因素的变动影响度为a0(b1-b0),实际上是把(a1-a0)(b1-b0)这一项认为是由a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因此,杨时展教授认为,(a1-a0)(b1-b0)这一项的划分问题,是不同替代顺序下差异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

杨时展教授的上述观点引起了苏联和我国会计学术界关于连锁替代法替代顺序问题的讨论。苏联当时的学者如斯姆连等和我国当时一些学者都认为,虽然任何替代顺序都是符合数学规律的,但是只有一种替代顺序从经济意义上看是正确的。

1957年,杨时展教授针对替代有序论,在1954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替代无序的观点。他强调(a1-a0) (b1-b0)是a因素和b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而在差异分析中只能将它看成是由a因素或b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因此,要使连锁替代法在经济意义上完全正确,本身就是矛盾的。于是,他提出:客观上并不存在从各种经济意义或每个因素上看都是正确的替代顺序;在各种替代顺序中只有一个替代顺序是正确、可靠且有经济根据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对于(a1-a0) (b1-b0)这一项的处理问题,当时的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1)将它完全认为是a因素或b因素的影响;(2)从数理上求出一个一致的解答;(3)将(a1-a0) (b1-b0)进行分摊;(4)将(a1-a0) (b1-b0)作为独立的一项,既不作为a因素的影响,也不作为b因素的影响。

杨时展教授对上述观点研究后认为,第一种观点无论从数理上讲还是从经济意义上讲都是不正确的;第二种观点的研究结果尚不明确;第三种观点和第四种观点使连锁替代法发生了质变,即,因素和因素之间不再连锁了。

三、杨时展教授的主要学术年表

(一)杨时展教授的主要生平简编

1913年11月26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1924年,定居于浙江新昌。

1928年,毕业于新昌县立初级中学。

1931年,毕业于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高中文科。

1936年,毕业于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财政系会计专业,留校任助教,同年参加高等文官(会计审计人员类)考试,以优异成绩,分至国民政府主计处会计局工作。

1937年,调至浙江省财政厅会计室。

1938年,任浙江省财政厅会计主任。

1943年,兼授国立英士大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课程。

1945年春,任国立英士大学教授,兼任会计专修科主任。

1946年,改任英士大学经济系教授。

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大游行。

1948年,任广西大学会计银行系教授。

1953年,任中南财经学院教授。

1956年,加入中国革命委员会。

1957年,错划成“”。

1980年,恢复教学工作,任湖北财经学院教授。

1982年,受财政部之托,与澳大利亚合办审计班,培养了我国恢复审计制度所需的第一批人才。

1983年3月,任政协武汉市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84年6月,任民革武汉市第六届主任委员;任中国审计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任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87年,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2月,任湖北省会计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1988年,任政协武汉市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任民革武汉市第七届名誉主任委员。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任民革武汉市第八届名誉主任委员;任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顾问。

1995年12月,任湖北省会计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顾问。

1996年,任中国会计学会第五届理事会顾问。

1997年,任民革武汉市第九届名誉主任委员;10月10日,与世长辞。

(二)杨时展教授的主要著述简编

1935年,在《会计季刊》上《原料处理论》。

1952年,在《工业会计》上《成本会计的任务》。

1954年,在《工业会计》上《诱导指标及其在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1957年,在《中南财经学院学报》上《论连锁替代》。

1980年,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上《关于竞争的几个问题》、《会计科学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在《会计研究》上《从管理会计学看近三十年西方国家会计科学的演变》。

1982年,在《当代审计》上《国家审计的本质》;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连载其《管理会计通俗讲话》至1984年。

1983年,在《江西会计》上《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在《武汉财会》上《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一节)》、《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二节)》。

1984年,在《陕西会计通讯》上《效益十策》。

1985年,在《财会探索》上《微观效益基本》;在《财会通讯》上《为加强会计监督欢呼》、《审计公设刍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当注意的问题》。

1986年,在《湖北审计》上《社会效益审计的设想》;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上《宏观控制的关键――目标》;在《财会通讯》上《审计的发生和发展》、《贯彻会计法应有行政、司法和教育三项措施》;在《广西财务与会计》上《会计人员面临的历史任务》;在《会计之友》上《“七

五”计划期中面临的会计问题》。

1987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上《我这几年》;在《财会月刊》上《会计学的改革》。

1988年,在《财会通讯》上《论会计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学习十三大报告的体会》。

1989年,在《财会通讯》上《中国会计的现代化问题》。

1990年,在《财会通讯》上《我国制度基础审计的第一部专著――评》。

1991年,在《广西会计》上《综合经济效益会计“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在《财会通讯》上《现代会计的特质》;在《财会月刊》上《社会主义现代化迫切需要会计现代化》。

1992年,在《财会通讯》上《会计信息系统说一评――会计的属概念问题》、《会计信息系统说二评――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论争》、《会计信息系统说三评――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论我国会计工作者的思想解放问题――兼论会计的“阶级性”》、《现代会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评》;在《财会月刊》上《遵循经营规律 提高经济效益――有关利润的几个规律》。

1993年,在《财会通讯》上《会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问题》;在《会计之友》上《总序》、《序――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在《财会月刊》上《我国会计改革的一座丰碑――庆祝公布》。

1994年,在《财会通讯》上《让会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纪念帕乔利发表500周年》。

1995年,在《财会通讯》上《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与发展》、《从立法精神看我国会计的演进》;在《对外经贸财会》上《管理会计对会计学术的贡献――1994年12月在中国海峡两岸管理会计研讨会上的发言》。

1996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上)》。

1997年,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上《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下)》;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其专著《杨时展论文集》(沈如琛选编)。

1998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其专著《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 吴水彭. 《建国以来会计基本理论文章摘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2] 湖北省会计学会: 《湖北省会计学会历届理事会长、 副会长名单》. www.省略/. 2007年8月1日访问.

[3] 沈如琛. 《杨时展论文集》.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4] 武昌民革. 《中国革命委员会武汉市委员会志》. www.省略/. 2007年8月1日访问.

[5] 杨时展. 《从管理会计学看近三十年西方国家会计科学的演变》. 会计研究, 1980年第4期.

[6] 杨时展. 《关于竞争的几个问题》.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0年第3期.

[7] 杨时展. 《会计科学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

[8]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一)》.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

[9] 杨时展. 《国家审计的本质》. 当代审计, 1982年第2期.

[10]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三)》.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11]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四)》.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12]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五)》.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13] 杨时展. 《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一节)》. 武汉财会, 1983年第1期.

[14] 杨时展. 《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二节)》. 武汉财会, 1983年第2期.

[15] 杨时展. 《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 江西会计, 1983年第1期.

[16]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八)》.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17]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九)》.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18]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七)》.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19] 杨时展. 《管理会计通俗讲话(续十)》. 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4年第6期.

[20] 杨时展. 《微观效益基本》. 财会探索, 1985年第2期.

[21] 杨时展. 《会计人员面临的历史任务》. 广西财务与会计,1986年第6期.

[22] 杨时展. 《审计的发生和发展》. 财会通讯, 1986年第4期.

[23] 杨时展. 《会计学的改革》. 武汉财会, 1987年第2期.

[24] 杨时展. 《论会计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学习十三大报告的体会》. 财会通讯, 1988年第3期.

[25] 杨时展. 《现代会计的特质(上)》. 财会通讯, 1991年第2期.

[26] 杨时展. 《会计信息系统说三评――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 财会通讯, 1992年第6期.

[27] 杨时展. 《遵循经营规律提高经济效益――有关利润的几个规律》. 财会月刊, 1992年第6期.

[28] 杨时展.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上)》.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6年第6期.

[29] 杨时展. 《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手段(下)》.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

[30] 杨时展. 《1949-1992年中国会计制度的演进》.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年版.

[31] 中国会计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会计年鉴(1996)》. 中国财政杂志社, 1997年版.

[32] 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历届理事会. www.asc.em.tsinghua.省略/. 2007年8月1日访问.

[33] 中国审计学会. 中国审计学会历届理事会. www.省略/. 2007年8月1日访问.

注释

[①] 徐锡洲:《杨时展先生的学术思想》, 载于《杨时展论文集》。

[②] “老三门”体系指以苏联会计核算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程“会计核算原理”、“专业会计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③] 杨时展:《国家审计的本质》,《当代审计》1982年第2期。

[④] 徐锡洲:《杨时展先生的学术思想》,载于《杨时展论文集》。

[⑤] 杨时展:《从管理会计学看近三十年西方国家会计科学的演变》,《会计研究》1980年第4期。

[⑥] 杨时展:《会计科学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⑦] 杨时展:《现代会计向传统的挑战》,《江西会计》1983年第1期。

[⑧] 杨时展:《现代会计的特质(上)》,《财会通讯》1991年第2期。

[⑨] 杨时展:《现代会计的特质(上)》,《财会通讯》1991年第2期。

[⑩] 杨时展:《会计信息系统说三评――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财会通讯》1992年第6期。

[11] 杨时展:《会计信息系统说三评――决策论和受托责任论的论争》,《财会通讯》1992年第6期。

[12] 杨时展:《微观效益基本》,《财会探索》1985年第2期。

[13] 杨时展:《微观效益基本》,《财会探索》1985年第2期。

[14] 杨时展:《会计科学在四个现代化中的作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15] 杨时展:《国家审计的本质》,《当代审计》1982年第2期。

[16] 杨时展:《国家审计的本质》,《当代审计》1982年第2期。

[17] 杨时展:《审计学通俗讲话――第一讲(第一节)》,《武汉财会》1983年第1期。

[18] 该时间是笔者根据《杨时展论文集》中题目为《关于建立我国政府受托责任制的意见》一文推断而出的。由于该文章没有注明发表时间和发表刊物,笔者也没有查到其出处,故笔者只能根据其内容和在论文集中位置作此推断。

[19] 徐锡洲:《杨时展先生的学术思想》,载于《杨时展论文集》。

高中范文第3篇

二oo八年可谓多事之秋。撮其大者来说,我们咀嚼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苦涩,品尝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喜悦。沧海横流,否去泰来,或悲或喜,使我们对国、对家、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有了新的认识,加深了“形而上”的思考。二0一0年也是业务工作繁忙充实的一年。围绕教育厅的中心工作,,教科所要做的工作很多.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及教育部有关课改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增强了服务意识,要时刻想着基层学校的广大师生,切实为他们做一点实事。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用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水平。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满足已有的一点成绩,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争取再创佳绩。

业务工作完成较好。一二三月份修订会考纲要,编制、校对各年级期末考试题、全省高考诊断试题,四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走进课堂”调研活动,听课、评课,为期一周。并参加了城关区骨干教师的评选工作。五六月份中考会考命题审题,同时到云南昆明考察,提交了《云南省普通高中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并完成了教育厅基教处交付的《XX年年冬季全省会考语文试卷评阅质量报告》。五月随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讲师团到庆阳市镇原县讲学。做了《课程改革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若干问题》的报告,六月参加高考阅卷质量监控,七八九月份举办了语文学科优秀论文、优秀案例的评比等等。今年十月份,参加中英项目培训初中语文教师的活动,为期一周,担任讲授和辅导工作。十一月参加全省会考语文试卷命题。十二月份,举办了全省初中语文语文优质课课评比活动、并担任评委,听了十几节课,并做了评课总结报告,受到欢迎和好评。

二oo八年共2篇。它们是:《高考优秀作文解读分析》《2010年高考试题与考生答卷分析》等,分别发表在《教育革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其中《高考优秀作文解读分析》被部级刊物《课堂内外》全文转载。今年除担任《甘肃省高中会考复习指导纲要》和《甘肃省初中毕业会考指导纲要》两本书的主编外,同时还主编龙门书局《三点一测丛书·九年级语文上下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平时能按时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尽职尽责;维护团结,维护大局。由于年事渐高,事业心、进取心渐趋平淡,总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低调做人的想法,今后要注意克服这一类消极情绪。还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得好:真正的学者(我仅是学习者)是不可能“退休”的,况且我离退休还有几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啊!

高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化学;诺贝尔奖;社会背景;理科教育;意外发现能力

诺贝尔奖开始于1901年。在1999年以前的大约100年间,全世界共有460名学者获得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日本学者仅有5位。但是,在自2000年以后的3年间,在全世界27位获奖者中,日本学者就占了4位。其中,有3位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本文在介绍3位获奖者——白川英树、野依良治和田中耕一的从学经历及其成长环境、获奖内容及其意义的同时,试图就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间,日本取得如此出色研究成果的社会原因①进行考察。

一、白川英树

白川英树于1936年出生在东京。他的父亲是医师,由于他父亲工作的关系,白川在中国的台湾和东北(辽阳、鞍山等)地区度过了幼年时代。1944年,白川在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就回国并在其故乡高山市继续读书。直到高中毕业为止,他在那里度过了10年的学习生活。高山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城市,白川因此获得了许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受此影响,白川打算将来从事改良植物品种的工作。另外,由于白川对组装和制作收音机感兴趣,因此,他也打算在电子学专业方面发展自己;还由于白川对开始上市的塑料这种新材料也很感兴趣,因此,他也想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可见,少年时代的白川围绕自己的发展道路抱有各种希望。最后,他考入东京工业大学,开始研究塑料问题[1]56-57。

1961年,白川在东京工业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入研究生院深造,并于1966年学完了博士课程。当时,民营企业几乎不招聘博士肄业者,因此他们毕业后很难就业(注:日本企业非常重视职员的归属意识和忠诚心。当时,企业录用应届大学毕业生或者应届硕士毕业生,并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不录用应届博士毕业生。这是因为应届博士毕业生的研究能力虽然很强,但他们很自负,很难培养他们的归属意识和忠诚心。不过,在1980年以后,民间企业也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开始录用应届博士毕业生了。)。这样,工学系的研究生一般在修完硕士课程以后,不直接进修博士课程就到民营企业去工作了。但是,白川为了能够持续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在修完硕士课程以后,就直接进修博士课程了(他几乎不考虑这样做会对自己将来就业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白川把自己的这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性格称为“完美主义”。

修完博士课程以后,白川在他的导师池田教授的研究室担任助教。1979年,白川辞去在东京工业大学所担任的助教职务,前往筑波大学担任副教授,并在3年以后晋升为教授。2000年3月,白川退休并获得了名誉教授的称号。同年秋天,白川因发现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1.发现的过程

白川跟随池田教授研究的课题是“聚乙炔的合成机理”。聚乙炔是由几万个用于照明和焊接的电石气分子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它虽然在碳原子排列上和聚乙烯相同,但是,聚乙烯中的每个碳原子分别和两个氢原子结合,相反,聚乙炔中的每个碳原子只和一个氢原子结合,因此,每个碳原子就多余一个电子。由于存在这样的电子,因此,就使得聚乙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导电。就是说,聚乙烯属于绝缘体,而聚乙炔则属于半导体。

要弄清聚乙炔的合成机理,就要知道它的化学结构。为此,需要把它调制成薄膜,对其进行诸如测定红外线吸收光谱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推测出它的化学结构。当时,白川在实验室里制造这种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是:一边搅拌催化溶液,一边向其中吹入电石气;被吹入的电石气在接触到催化溶液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黑色粉末状的聚乙炔并沉淀下来。但是,由于产生出的聚乙炔粉末不溶于任何溶液,因此,采用一般方法不能把它调制成薄膜(注:一般来说,要调制高分子薄膜,就需要把该高分子配制成溶液,把它涂抹在玻璃板上,并对它进行干燥,制成高分子膜。因此,从当时的常识来看,如果找不到适当的溶剂,那么,高分子就不能变成膜。)。因此,白川不得已只能研究处于粉末状态下的聚乙炔的化学结构(注:分析粉末的原初状态,以此推定其化学结构,这虽然是可能的,但其实验操作不仅繁杂,而且也很难获得正确的结果。)。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发现了从电石气直接调制成聚乙炔薄膜的方法。

这个机会是:某位外国留学生依照白川的指导合成的聚乙炔总不是黑色粉末状,而是一种“像黑色破手巾那样的物质”。这种结果自然表明实验失败了。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指导老师只要指导学生修改实验方法或程序就可以了。但白川没有这样做。他推测到,造成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在于:这位留学生错误地把催化溶液的浓度调制得很高,因此使得合成反应速度加快,膜一旦形成,它就会因受到搅拌而遭到破坏并下垂,最后呈现出“破手巾”状态[2]。受此启发,白川获得了简便制造聚乙炔膜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做实验以前,在容器的内壁涂上高浓度的催化溶液,然后,再向容器里吹入电石气。这时,由于催化溶液没有受到搅拌,因此,在容器内壁上合成的膜也不会遭到破坏。用这种方法合成出来的聚乙炔膜呈现金属光泽,其外观虽然与铝箔相似,但它不是导电体(注:金属有自由电子,所以它是导电体,自由电子反射光,所以它能够发出光泽。聚乙炔虽然不是导体,但它有π电子,π电子不能完全自由地运动,所以只有当轨道变宽时,它才能够运动,因此,它遇到光就会发生反射,发出光泽。),而是半导体。

白川利用上述方法所调制成的薄膜,弄清了聚乙炔的化学结构,并于1971年发表了关于聚乙炔合成机理的论文。到了1974年,白川又发表了题为“聚乙炔膜的制法”的论文。后者是使他荣获诺贝尔奖的一篇重要论文。但是,这篇论文在被发表以后几乎没有引起反响。

白川在完成上述实验以后就中止了关于聚乙炔的实验研究。但是,他以和美国Pennsylvania大学的MacDiamid教授的会见为契机,再次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MacDiamid教授此前从事无机高分子的导电性研究(注:是指他与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Heeger之间的合作研究。聚乙炔导电性的研究是由他们和白川等3人进行的。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也是他们3人共同获得的。),但当他来东京工业大学访问的时候,偶然看到白川制造的聚乙炔膜,并为之惊叹,决定邀请他来自己所在的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其间,白川在与MacDiamid教授的共同研究过程中,取得了如下发现:如果在聚乙炔中加入微量的溴,那么,聚乙炔的导电性能就会增加几千万倍,由半导体变成了导体。另外,如果在其中加入碘,那么,其导电效果更显著。在开展合作研究以前,白川在东京工业大学进行聚乙炔方面的实验研究中就观察到,如果在聚乙炔中加入氯,那么,它的电子状态就会发生显著变化(注:白川在向聚乙炔中加入氯并观察其反应的时候,就从其吸收红外线光谱的变化推测,氯可使聚乙炔的电子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电子的状态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导电性发生变化。白川虽然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但是,当时,由于他专心研究自己原来的课题——“聚乙炔的合成机理”,因此,他没有再深入观察和研究这个问题。倘若当时白川有充裕的精力和时间,那么,他也许会发现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在聚乙炔中添加溴和碘的想法,是受当时观察结果的启发产生出来的。另外,一般认为,聚乙炔导电性的增加是由下面的结构引起的:添加的溴、碘原子具有较强的电子亲合性,它们能够与聚乙炔中的电子结合,夺走了电子,从而在电子所处的位置上出现了空穴,为了填补空穴,电子就依次产生了移动,最终增强了聚乙炔的导电性。

与以往发表“聚乙炔膜的制法”论文时的情况不同,当白川等人把他们发现聚乙炔具有导电性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以后,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研究专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该领域的研究,并陆续发现了新的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与此同时,这些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的多种用途也被开发出来了。在理论层面,关于高分子导电机理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大进展。

2.发现的条件

白川的发现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他跟随池田教授从事“聚乙炔合成机理”的研究;②他从自己学生的失败实验中获得启发,发现了聚乙炔膜的制法;③他与MacDiamid教授相会,并被邀请开展合作研究;④他从已往的氯添加实验中获得启发,产生了添加微量碘的设想。其中,①和③是外因,②和④是内因。②是他在其研究生的失败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④是他在观察实验结果时获得的启发,并通过大胆设想独创出来的。

上述“从被他人忽视的现象中获得启示,就会有出色发现的能力”被称为“意外发现能力”(serendipity)[3]83-85。即使在往往被认为是纯理论的自然科学领域,为了能够完成划时代的发现、发明,这种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牛顿看见苹果下落就发现了引力的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不管研究者具有多么出色的“意外发现”的能力,都需要在精神、时间和经济方面有充裕的研究环境。如果有精神上的充裕,就可能从被他人忽略过的现象中产生出色的设想。然而,要把这种设想通过实验完成具体的发明与发现,也需要时间和经费。

白川具有的这种“意外发现”的能力和“完美主义”品格固然值得称赞,但是,促使其成为可能的上述研究环境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青年时期的白川坚持不达到自己满意不的标准,因此,他很少。在研究生院学习期间,白川只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当助教以后的8年间,他也只发表了四篇论文(注:白川在当助教时发表的第四篇论文的题目是“聚乙炔膜的制法”,该文成为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理由之一。就是说,白川在当助教时期的数量虽然少,但是,他已经抓住了从事“发现导电高分子”这种划时现的机遇。白川在年轻时期的数量虽然很少,但是,到他63岁在筑波大学退休为止,他已经发表了大约250篇论文。对于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来说,250篇论文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绝不是少数。)。近年来,在日本的自然科学领域特别是在化学领域里,试图以数量评价研究者能力的倾向越来越显著了。假如是现在,即使池田教授如何努力推荐,只发表一篇论文的白川能否被聘为助教是很值得怀疑的;即使他能够担任助教,倘若是现在,由于受到需要多发表文章这种客观的压力,因此,他也很难一贯坚持“完美主义”的研究态度。

当时,日本的大学能够平等地给全体教师拨付一定的研究经费,并允许教师自主地使用。因此,教师不仅能够使用这些经费按照计划进行科学研究,而且,当他们突然产生最初预定中所没有的设想的时候,也能够自由地使用这些经费进行研究。白川在发现聚乙炔膜制法的时候,这些研究经费发挥了重要作用[1]128-129。可见,这些研究经费虽然可能被无效地使用,但它能够为研究者发挥其“意外发现”的能力提供保障。然而,近年来,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经费的方式,正在被另一种“竞争主义”的分配方式(即优先把研究经费拨付给在一定时间内有望取得研究成果者)所替代。总之,从发挥研究者“意外发现”能力方面看,近年来,日本的大学正在失去往日充裕的研究环境。

另外,白川与MacDiamid教授间的合作研究也成为他完成这一科学发现的直接原因。这种现象虽然很少见,但是,在与具有不同经验和思维方式的外国研究者以及不同于自己专业的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设想,并能够有效地进行研究,这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经验。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研究者在交流中学习到什么,这要求他具备良好的素质、充裕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现在的交流机会虽然比当时增加了,但是,如果交流者没有充裕的精神,那么,就不能够有效地利用机会。

二、野依良治

野依于1938年出生在兵库县。他在国立神户大学附属小学、私立灘中学(包括3年初中和3年高中)接受了教育(这两类学校都是当时的精英学校,也就是说,与白川和田中不同,野依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他虽然不厌学,但在小学时代,他整天在野地里玩耍;在初高中时代,他热衷于柔道;即使在大学时代,在最后一个学年,直到开始从事毕业研究为止,相对学习而言,他更爱打棒球和麻将。野依的父亲当时是民营化工企业的技术专家,并担任企业研究所所长。野依在小学即将毕业之前,就在跟随父亲参加的讲演会上,听到了“尼龙可由煤、水和空气制造而成”这句话,并受到了较大影响,决心将来沿着化学的道路发展自己。

高中毕业后,野依立即考入京都大学工学部,学习工业化学专业,并在大学毕业后,考入研究生院继续学习深造。在研究生院修完课程以后,他打算去民营企业工作。但是,在他修完硕士课程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野崎先生晋升为教授并聘请他为助教。与白川不同的是,野依的研究领域很广泛,发表的文章也很多:在学习硕士课程的两年间,他发表了3篇论文;在担任助教的五年间,他发表了30篇论文。

野依频繁地参加各种研究活动,他的才能很快就引起了同行的关注。1968年,野依晋升为名古屋大学副教授。不久,他就去美国Harvard大学留学。一年的留学经验特别是他听过Osborn副教授的无机化学课程,这对于他以后的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4]107-108。回国工作了三年以后,他就晋升为教授。这样快的职称晋升速度在日本是一个特例。

野依以其从事的“不对称合成反应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奖。在此之前,他先后获得了日本化学会奖、日本学士院奖、文化勋章、美国化学会Cope奖等许多项大奖。这一点也与在荣获诺贝尔奖之前只获得过高分子学会奖的白川形成了对比。

1.镜像异构体与不对称合成

在有机化合物中,我们把组成分子的要素虽然完全相同但其结构不同的两种化合物称为“异构体”。其中,我们又把组成分子的要素的位置呈左右分布的两种化合物称为“镜像异构体”(注:组成分子的要素的位置排列与其实体形成了镜与像的关系,所以称之为“镜像异构体”。),并把其中的一方称为“D型”,把另一方称为“L型”。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虽然相同,但是,它们的生理作用却不同。例如,在谷氨酸中,L型谷氨酸有很好的味道,在日本,它被称为“味素”并受到消费者们的喜爱;D型谷氨酸却完全没有味道。在酞胺哌啶酮中,D型酞胺哌啶酮是一种高效催眠剂;而L型酞胺哌啶酮却具有一种可怕的催畸性,当妊娠妇女服用它的时候,它就会使胎儿的手脚变成畸形。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通过化学途径合成镜像异构体,就会以50比50的比例同时产生D型和L型两种化合物,很难只合成其中的一种化合物(我们把这种合成反应过程称为“不对称合成”)。在合成酞胺哌啶酮的时候,由于人们不知道L型酞胺哌啶酮具有催畸性,因此,人们把合成出来的两种酞胺哌啶酮的混合物作为睡眠药拿到市场上去销售。结果,服用它的大多数妊娠妇女生出了畸形儿。如果人们掌握了这种不对称合成反应技术,那么,就应该不会发生上述悲惨的事件。

然而,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镜像异构体却不是成对存在的。例如,在谷氨酸中,只存在L型谷氨酸而不存在D型谷氨酸;在葡萄糖中,只存在D型葡萄糖。其原因是,在生物体内,存在着“酶”这种催化剂——即所说的一种“铸模”,各个物质都按照这种“铸模”的要求被合成出来。例如,就谷氨酸而言,在生物体内,只存在着L型的铸模。这样,当在生物体内合成谷氨酸分子的时候,构成这种分子的各个要素,就会在与L型的铸模相符合的位置上形成谷氨酸分子。其结果,必然只生成L型谷氨酸分子,而不会生成D型谷氨酸分子。

这样,生物体借助于酶的帮助,常常只发生不对称合成反应。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创造出具有与酶相同机能的铸模,那么,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在工厂,就能够进行不对称合成反应了。之所以授予野依诺贝尔化学奖(2001年),就是因为他研制出了具有这种机能的铸模——即用于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催化剂。

2.研究方法及其背景

野依最初从事的是“不对称Carbene反应研究”,其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于1966年发表了。这项研究虽然不是以不对称合成本身为目的的研究[4]104-106,[5]7-8,但是,野依在这项研究中发现,某种镜象异构体的D型和L型是以45比55的比率生成出来的。就是说,尽管不完全但它们确实发生了不对称合成反应。但是,野依在当时并没有立即开展这项研究。他在从美国留学回国以后,于1974年再次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由高谷秀正副教授在野依指导下完成的。他们在经过6年反复进行试错实验以后,最后成功地合成出了纯度大约为100%的L型薄荷醇(薄荷香气的组成成分)。这种合成技术在日本国内被工业化,其产品也被出口到海外。

野依在研究中选择BINAP作为催化剂,其理由是他“被这种物质分子的美丽的结构形状所吸引”[6]61-64。这种解释对于有机化学家以外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总之,他想说的是,他不是仅仅根据理论思考来选择BINAP的,而是让感觉在其中发挥作用。就是说,他所具有的优秀的“意外发现”能力在他发现的深处发挥了作用。野依之所以能够把这种设想用于他的划时代的发现中,是因为他们能够坚持长达6年没有成果的研究。野依所具有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研究态度是值得赞赏的,但同时不能忽视的是,作为研究室的负责人,他能够拥有允许进行6年的试错研究的地位。野依主张,不要只要求研究者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而要为他们提供能够长期埋头开展科学研究的场所[5]179。

白川和野依在性格和研究态度上虽然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他们在都具有优秀的“意外发现”的能力并且都具有能够发挥这种能力的场所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白川和野依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接受了学校教育,都于1961年在大学毕业。当时,日本政府从战前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而实施的国家主义教育转变为实施尊重个性、发挥个人能力的教育[7]。1950年是尊重个人的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好发挥的时期,另外,它还是整个社会逐渐从战后的混乱状态得到恢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们对自己和国家的将来充满希望,他们富有丰富的情感和好奇心,形成了根据个人的想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能够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成长起来了。

这样的环境对于形成优秀的“意外发现”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对此,笔者只想谈以下两点。

自然科学的教育方法。在战前的初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只传授生活中所需要的零散的科学知识。但到了战后,教师开始重点教授“科学的思维方法”了(注:在白川和野依上初、高中的时期,日本曾经实施了旨在提高自发学习兴趣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指导计划。详见拙著《日本学校教育的问题点——以理科教育为中心》(1987年8月,东北师范大学讲演稿)。另外,关于战前的理科教育,参见拙著《日本初等理科教育的特征》,载廖正衡、岛原健三等主编:《中日科技发展比较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1992年,第587—598页。)。在大学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把处于未解决状态中的最前沿问题原封不动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柔性思考和非凡想象力起到了很大作用。白川[1]61-63、野依[6]107-108以及下文所述的田中[3]26都论述了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例如,白川指出:“对于教师来说,按照已有的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但是,实际上,现在的物理和化学的理论体系似乎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体系化的结果,并非全部实现体系化。就像竹笋突破地面刚露出其面目一样,在地下,还隐藏着许多不知道的并在今后应该努力做的部分。我认为,这在必须向年轻人教授的知识里是最重要的。”田中写道:“所谓科学,它不是求寻写在教科书中的答案,而是通过自己思考获得发现,这是有意思的。对于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来说,这是本质的、重要的,这些都是我从泽柿老师那里得到的。”

应试学习的影响。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几乎都是实行短时间内的笔试,几乎不把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入学考试的内容,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应试学习、死记硬背知识以及迅速解题的技法练习等。显然,这种学习方式既不利于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和柔性创造能力(这是产生“意外发现”能力的根源)。但是,在白川和野依上高中的年代,大学入学者比较少,他们不必要埋头进行应试学习,因此,没有受到上述恶劣影响。

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把培养有利于企业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了(注:政府虽然谋求经济的高度增长,但这并未回归到战前富国强兵的那种状态。然而,教育主要是为了实现国家目的培养人才。从这一点上看,日本的教育开始回归到战前状态了。)。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奖励政策,希望上大学的人数迅速增加,入学考试竞争激烈,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应试学习上(注:这种现象最初只出现在高中,但不久,就从初中波及到小学,在一部分区域,幼儿园也开始实行入园考试,幼儿为此也要学习。就是说,这些人从婴儿时期开始,就按照一定的框子只接受行为和思维方面的训练。)。在理科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注重升学率,与讲授“科学的思维方法”相比,他们更注重讲授知识。即使在大学,由于入学者数量急剧增加,学生们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整体降低,教师不得不对他们进行体系化的、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教学。这样,以往形成的适合培养优秀的“意外发现”能力的教育环境逐渐失去了。

现在,即使是研究机构,允许从事像白川所说的“完美主义”研究工作这样的研究机构几乎不存在了,能够按照野依所说的坚持“长期不懈的研究”的研究机构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大学在人事管理中,确定了“业绩主义”的评价标准——以的数量(注:最近,不仅根据的数量,而且还根据以后被引用的次数评价论文的质量。这种现象逐渐变得显著起来了。这种评价方法是以“越是高水平的论文,它被引用的次数就越多”为逻辑前提的。但是,正如白川的论文——“聚乙炔膜的制法”在发表后几乎没有引起学术界注意的那样,优秀论文未必就立刻受到许多研究专家的注意并被他们频繁地引用。就是说,判断“越是高水平的论文,它被引用的次数就越多”这一逻辑关系是否正确,需要一个很长的验证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就以被引用的次数多少来评价论文的质量,那么,就会经常得出错误的评价结果,也可能忽略掉真正优秀的论文。)来评价研究者的业绩,把它作为任免(注:以前,大学教师一旦被录用,就能够获得终身保障(即所谓“终身雇佣制”)。但是,近年来,尤其是对助教,许多大学开始实行“任期制”。该制度规定,只要助教不增加的数量,不但不能得到晋升,就连助教的位置也难以继续得到确保。为此,他们就选择那些能在短时间内发表多篇论文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晋升职称和职务的标准;在研究经费分配中,确定了“竞争主义”的评价标准——重点向在一定时间内确实能够取得成果者提供经费。年轻的研究者们为了确保有研究场所和经费,不得不选择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果的“短期研究”课题进行研究。

三、田中耕一

田中于1959年出生在富山市。他出生几星期以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他就由从事锉锯齿工作的叔父抚养。由于田中的叔父把家中的一部分空间作为工作场地,并且每天都在这里工作,因此,田中从少年时代就在观看他叔父所从事的反复进行同一个动作,把变钝的工具变成锋利的工具的劳动过程中成长着,并逐渐养成了不知疲倦地、重复地做同一种工作的工匠性格。在上小学期间,教他的泽柿教诚老师注重通过观察和实验发挥学生们的个性,认为“科学不是按照教科书中写的去寻找答案的,而是通过自己思考去发现的”[3]26。这对田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初中和高中时代,田中虽然人缘较好,却不合群;他虽然擅长数学和物理,但在班里并不显眼。受他养母的教育思想——为参加考试而学习,即使学习成绩有点提高,但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的影响,田中没有上预备学校(注:指讲授报考大学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不属于正规的学校教学体系的教育机构。其主要教育对象是高考落选并愿意在翌年继续报考的高中毕业生,但即使是高中的在校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在假期和放学以后去那里学习。),而是独自学习,准备考试。他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考入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部电气工学科学习。他之所以选择电气专业,除了因为他从孩提时代就喜欢收音机的制造等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考虑到,如果学习电气专业,将来容易找到稳定的工作。在大学期间,他留级一年,花费了5年时间才毕业。留级的一半原因是,他在食堂打工洗餐具的时候,热衷于研究高效的洗刷方法,从而影响了他上德语课的出勤率。

大学毕业以后,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田中决定不去研究生院继续学习,而首先想去索尼公司工作。但是,他没有通过该公司的就业考试。后来,经过他的指导教师的介绍,他到制造自然科学仪器的岛津制作所工作了。在岛津制作所,他被分配在中央试验所工作,参加了“开发和研制蛋白质质量分析仪”的研究团队。1985年2月,田中发现了“温和电离法”,并以此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奖。

田中虽然因获得诺贝尔奖而获得了研究专家的声誉,但是,他在岛津制作所并不只从事研究,还从事研制、生产、改进、销售蛋白质质量分析仪的工作。他认为,从事销售工作对于从事开发仪器的企业技术专家来说是有意义的,倾听仪器使用者们的要求和意见,这有助于开发出更优良的仪器。

1.发现的过程

质量分析法是测量分子质量的一种方法,其所依据的原理大致如下。首先,把被测量的分子变成阳离子并把它放在正极处,然后,在两极间直接接通高压电流。此时,阳离子便迅速移向负极。如果这些离子所带的电荷相同,那么,离子的质量越小,它们运行的速度就越大。因此,如果测定出这些离子的运行时间,那么,就能够测量出它所在的被测量分子的质量(注:田中的研究团队所采用的方法,是让被检验物质分子和质子相结合,使其变成阳离子的方法。此外,还有除去电子使其变成阳离子的方法。另外,即使不把被检验物质分子变成阳离子而变成阴离子,也能够进行质量测定。还有,这里谈了根据离子的运行时间测定其质量的方法,此外,还有当离子通过磁场的时候,根据离子的弯曲度测定其质量。详见有关仪器分析的著作。)。为此,要求离子呈现出单个的游离状态。

许多物质一旦被加热就蒸发并分离成单个分子,然而,像蛋白质这样的高分子物质一旦受热,那么,它就在分离成单个分子之前就自身分解完了。因此,即使把它变成离子,用质量分析法所测定出的不是原来的质量,而是分解以后的质量。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使用这种方法不能测定出蛋白质的质量。

但是,田中所在公司正是让他的研究团队研制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的质量分析仪。田中在其中承担的任务是寻找不分解蛋白质而使之变成离子的方法。为此,他们采取的方法是:首先,把很细的金属粉末(当时,日本在加工金属超微粉末技术方面是闻名于世的,因此,田中他们容易利用这些金属超微粉末)和被检验物质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照射这些混合物[3]127。由于金属的超细微粉末能够高效地吸收能量,并能够在瞬间升温,因此,如果把它和被检验的物质相混合,那么,处于高温状态中的金属超细微粉末就会立即把它的热传递给蛋白质。这样,蛋白质分子就可能会迅速被加热并在分解之前游离成每一个蛋白质分子(注:如果在高温的基础上再进行加热,蛋白质当然会变质。但是,即使变质,如果不分解,其质量也不会改变,因此,这不影响质量测定。)。这就是他们所希望的结果。

然而,这种结果却怎么也得不到。在实验过程中,田中本来应该先把金属超细微粉末和丙酮混合,再把它和被检验物质混合在一起。但是,他却误把金属超细微粉末和丙三醇混合了。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抛弃含有丙三醇的实验物质,重新做实验。但是,田中却没有抛弃它,而是直接将它与被检验物质相混合并用激光照射它。并且,他还测量它的质量,虽然结果很微小,但在仪器上看到了像信号那样的图像[3]139。就这样,他进行了半年多的实验观察研究,确定了准确地测定各种蛋白质分子质量的条件[3]151-153。就是说,他成功地发现了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的方法——“温和电离法”。

田中的研究成果被发表以后,几位从事质量分析的专家又把以往放弃的有机高分子作为研究对象了。其结果是,到现在,生物有机高分子的质量分析法不仅被应用于医学、药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而且还正在被应用于诊断疾病。完成上述质量分析法的研究工作涉及到了很多研究专家,田中作为其中贡献最大的一个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注:现在不是使用田中发现的方法,而是使用德国Hillenkamp教授和Karas教授发现的另外的方法。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定做出最大贡献的是田中,但也有不少人认为,Hillenkamp教授的贡献也大,所以也应该给他颁奖。参见大岩ゆり:“ノ—ベル赏の谜に迫る——田中耕一さん受赏の背景とは”,[HTSS]载《世界》(岩波书店),第722号(2004年1月号),第296—304页。)

2.研究的社会背景

田中比白川和野依年轻20岁,他不是大学教师,而是隶属于企业的技术专家。与白川和野依所处的年代相比,在田中读初、高中的年代,教育环境和整个社会环境都很坏。但是,田中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在泽柿老师的教导下,形成了这样的认识:自然科学是“未完成的且是正在发展着的知识”。并且,即使在考大学的时候,他也没有上过预备学校。因此,他似乎没有受到过应试考试的恶劣影响。另外,他虽然乐于与同学交往,却不搞小集团。他与他人和而不同,能够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能够与时代风潮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年轻的田中就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较强的内向型的性格,一种依照自己所想来处理事物的习惯和成为“意外发现”根源的自由、柔性的创造力。

与白川和野依不同,田中不是在大学搞研究,而是在企业的中央研究所里搞研究。与在大学搞研究不同,在企业内搞研究,确立研究课题的不是研究专家个人而是企业,企业拥有确立研究课题的决定权。在企业,那些不能指望给其带来利益的研究课题经常被束之高阁。可是,作为隶属于企业的岛津制作所之所以敢于确立“研制蛋白质分子质量分析仪”这种在当时的学术界被认为不可能成功且很难给企业带来直接利益的研究课题(注:该课题是田中所属研究团队接受质量分析部门责任者洼寺俊也的建议而设立的。田中说:“正因为他们不是化学家(研究团队中的5人的专业都是物理学或者电气工学),……所以他们才能够在当时大胆地提出研究计划。”[3]122当然,这样的研究课题只有得到企业的许可才能够得以实施。因此,应该对岛津制作所形成的能够吸收并采纳青年研究专家的创造性设想给予高度评价。),其主要原因在于有如下作为背景的经济界的普遍风潮和岛津制作所的企业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因此,企业有充足的资金资助那些未必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利益的基础研究,各企业纷纷成立中央研究所,积极开展基础研究(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央研究所热”)。其间,岛津制作所则是一家曾经创造出最早研制出X射线实验仪器等业绩的、积极开发新的自然科学仪器的、具有进取精神(敢于攻克科学难题的精神)的企业。在当时的岛津制作所的中央研究所,一旦确立了研究课题,研究团队开始研究工作,那么,虽然以后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是,研究所却能够给予各个研究团队的自利,使其研究具有自主性[3]121,124。就是说,研究工作虽然有时间限制,但是,企业却能够为研究团队和研究专家个人提供发挥“意外发现”能力所需要的充裕的精神、时间和经济条件。

但是,当日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且经济变得不景气的时候,以往掀起的所谓“中央研究所热”的风潮退却了,各企业又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能取得显著效应的开发研究上来了。即使在岛津制作所,中央研究所也把其名称改为基础技术研究所,在组织和研究对象方面也发生了改变[3]40。总之,在80年代形成的支持在短时间内不能取得成果的“长期研究”的宽裕的环境条件,在进入90年代以后,便从整个产业界消失了。

另外,如上所述,田中从事的对仪器的产品化、改良、销售等工作,对其开发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3]74-78。就是说,对于田中来说,这项业务大概和白川与MacDiamid教授间的合作研究、野依到Corey教授研究室留学具有相同的意义吧。但是,即使是在岛津制作所,现在也不能以“培养各部门专家并让其担任各部门工作是提高效率的做法”为由,让一个技术专家掌握各个阶段的业务了[3]75。

四、结语——科学发现的基础

为了完成出色的发现和发明,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而且还需要从中产生认识上的飞跃。研究专家所具有的“意外发现”能力使这种飞跃成为可能。“意外发现”能力来源于每个人所拥有的自由、灵活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在白川和野依上初、高中的时候,日本社会拥有培养具有优秀的“意外发现”能力的人才的能力了。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能力就迅速衰弱了。田中尽管在70年代上了初中和高中,但是,他由于能够远离那个年代的风潮,因此,他能够获得“意外发现”能力。

要把依靠“意外发现”所获得的新设想变成具体的发现和发明,就要有在精神、时间和经济方面充裕的研究场所。在白川和野依工作的时代,大学虽然能够提供这样的研究场所,但是,在业绩主义和竞争主义盛行的现在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另外,在田中进行后来使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企业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充裕的研究场所,但在经济不景气且企业间竞争激烈的现在,就很难提供这样的研究环境。总之,无论从培养研究者的角度讲,还是从研究环境的角度讲,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具备“诺贝尔奖级”的发现和发明的条件,在现在的日本几乎没有了。

大学盛行业绩主义和竞争主义的结果是,迫使研究者选择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课题进行研究。就是说,现在日本大学的研究体制不适应虽有失败的可能性,但若成功就能取得划时代成就的研究实践,而转向支持大量的中等水平的研究。当然,笔者决不否认这种研究的意义。开展这种研究虽然有助于各个领域知识的增长,但是,如果不产生划时代的发现和发明,那么,科学技术就不能不丧失其发展的基础,也不能取得飞跃发展。另外,笔者也不主张完全放弃对研究者进行业绩主义和竞争主义的评价,应该贯彻平均主义原则。过度的平均主义将会使发展停滞下来,这是历史的教训。总之,一方面要重视竞争,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建立如野依所说的“长期研究”的体制和机构,这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白川英树.私の步んだ道[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1.

[2]白川英树.化学に魅せられて[M].东京:岩波书店,2001:28-29.

[3]田中耕一.生涯最高の失败[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3.

[4]野依良治.研究はみずみずしく[M].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2.

[5]大(山鳥)幸一郎·北村雅人.学问と创造[M].京都:化学同人,2002.

[6]野依良治.人生は意图を超えて[M].东京:朝日新闻社,2002.

高中范文第5篇

(一)科研和临床之间的矛盾

自从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研究生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医学研究生教育为国家的医药科研和临床工作输送了大量的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高水平科研素质的临床医生,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恢复高考后,最初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是科研和临床结合,招生对象也大多针对有过数年临床经验的医生,不招收应届毕业生,目的是对已经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科研素养教育,培养出既能从事临床工作,又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或将自己的理论研究用于临床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1998年,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同时出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改变了过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单一学位制,完善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其目的是逐步完善医学学位制度,加快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科研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2009年,本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得到更快的发展。自从科学型和专业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制度设立和试行以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但由于各院校、各专业、导师对于两类医学研究生的要求不同,国家也没有统一的培养要求和毕业标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学术为依托,是学术性的职业教育,主要目标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医学实际工作能力,学生在学习少量课程后大部分时间在临床实习转科,同时根据各院校或导师的要求,从事部分科研工作。而科学型学生任务较重,一般都需要承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同时也要参加临床实习。前者学习任务轻,学校要求所学的学分少,后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专业型的研究生,多数学校没有严谨的临床技能考核标准、临床工作中忙于应付大量的日常琐碎工作,真正的临床技能培训欠缺,最后导致临床技能提高不大,科研能力更无从谈起。少数导师不重视临床技能培训,要求专业型的研究生必须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造成培养目的不明确,专业型和科学型不分,达不到国家设立两种学位的初衷。少数专业型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的要求也相应偏低,对于科研课题被动应付,未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最后的结果是专业学位的培养和住院医差不多,有研究生之名,无研究生之实。对于科学型研究生,由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并不一致,今后从事科研为主的职业和临床医生之间的收入存在一定差别,绝大多数招收为科学型的研究生,今后的人生计划还是以做临床医生为主。很多进入临床医学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因为专业型学位有指标数量限制,是被动地被招收为科学型研究生,其目的是“曲线”进入临床,而不是真正地喜欢基础研究,拿到研究生学位就业时,即转入临床岗位,因此在校学习期间,用于科研实验和临床工作的时间有所偏倚,多数研究生希望更多地在临床工作中接受锻炼。这样就造成临床医学研究生用于实验的时间偏少,科研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为了使科学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国家也出台了科学型研究生不能以该学历报考执业医师的规定,然而这一规定并不能限制具有本科临床医学学位的研究生报考,反而会使科学型研究生更加不重视研究生期间的教育,从而将研究生学习作为跳板,而不是踏踏实实地专心于科学研究。

(二)数量和质量的矛盾

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加强培养过程中的科研管理,这就需要一些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可有很多项目,例如文献阅读和综述、外文水平、科研能力和工作量等方面。科研能力和工作量是考核研究生的主要内容,它表现形式有毕业论文和。由于毕业论文的弹性很大,所以目前各院校往往制定一些政策,要求学生必须发表1~2篇论文,甚或必须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才能毕业并拿到毕业证书。是经过期刊编辑部、审稿专家审阅,同时要面对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评判,故而这一指标较毕业论文更为客观。这一考核指标无疑对导师和研究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提高了导师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医学院校中,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导师忙于临床工作,能直接参与实验的时间有限,研究生是实验研究的主力军,对研究生毕业设立这样的硬指标,无疑会提高导师的科研成绩和产出量。同时,科研实力是高校之间的评比和竞争的重要一项。很多院校也乐此不疲,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通过对研究生毕业发表的论文增加砝码,来增加学校总体的科研产量,进而提高学校的软实力。科研活动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搞急功近利和浮夸。尤其是医学科学研究,临床观察和随访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基础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选题、实施。如果不能科学地制定研究生质量的评判指标,单纯地以作为毕业的条件,反而会出现不利影响。研究生为了毕业,把精力放在写论文上,而不能专注于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活动上。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需要临床实习,实验时间多在一年左右,时间较短,难以完成高水平的课题。要么采取短平快的办法,寻找一些较小的、先进性不足的课题;要么只能拼凑一些数据,难以形成深入、重要的医学成果,写出的论文质量也不高,只好找一些质量低劣的期刊来发表文章滥竽充数,实际上造成国家财力和人力的浪费。

(三)研究生扩招和质量的矛盾

最初大学生的扩招,有很大成分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高等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研究生扩招,也有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本科生“就业蓄水池”的考量。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从1999年的31.9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40万,录取人数从1999年的6.5万人扩充到2010年的46.5万人,十二年期间翻了七倍多。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也对研究生教育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每年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仍显不足,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随之增加,很多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不是因为他们喜爱科学研究,而是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刻苦,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有高素质的生源,才能有好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一些基础薄弱、学科知识不扎实的学生,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二、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医学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育人水平的重要因素。现阶段,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授予学位的细化,导师队伍也不断扩大,但是,导师队伍的扩大不能以质量下降为代价。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仍在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健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导师比例偏低、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比例偏低、导师队伍年龄仍然偏大、学科建设中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另外,临床研究生导师多集中于大型三甲医院等高一级的医院或高校的附属医院,现阶段医疗制度的缺陷又使这些医院患者愈来愈多,使作为医生的导师疲于应付临床工作,对研究生的指导和教育所分配的时间明显减少。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导师遴选门槛,废除导师终身制,扩大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自身的素养,进而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二)增加科研投入,完善教育设施

伴随着学校合并、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一些学校和专业实验设施不全,经费不足。由于医学研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课题资金投入多,一个试剂盒就可能需要数千元至上万元,而产出少甚至无产出。个别导师申请课题不积极,手中无课题无经费无实验场地,研究生做实验像游击战,到处找实验室,甚至自筹实验经费。其次,国家将医疗服务定位于医疗消费,将医院推向市场,由市场经济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势必造成医院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节制成本和支出。医院管理部门对于支出多产出少的科研活动,自然会持消极态度。对于科研设备的购买、日常维护常常吝于投入,使院内实验室的科研环境恶化,甚至难于维持正常的实验。

三、结语

上述几个问题,是当前我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困惑,我们必须认真调研,找出合适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向前进步,培养出合格的科研和临床兼备的人才,为我国医学科研发展创造后劲和动力。

高中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药 专利保护

一、中药专利保护

高等医药教材《中药学》给中药下如此定义:“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 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中药专利保护是指在知识产权体系中,以专利法为主要法律依据,对中药这一特定对象进行相关手段保护,从而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

二、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现状分析

(一)国内中药专利保护发展概况

根据一份2000年统计资料(见表2.1)显示,从1985-2000年期间,涉及中药专利的申请共23954件,其中发明专利17770件,占74.2%,实用新型5453件,占22.8%,外观设计731件,占3.0%。1虽然这份资料与同年的另一份相关资料在数据内容上略有出入,但是都说明了我国从1985年实施专利法以来,尤其是1993年专利法对药物实施保护之后,中药专利申请数量迅速增长。

(二)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现存问题

虽然表中的数据显示中药专利的申请数量飞速增长,但这并不代表中药专利保护趋于乐观。在国内,中药专利保护还面临着威胁。

1.国内中药专利申请数量依旧较少

以重庆为例,由于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境内气候特征明显与地貌特征多变:气候温暖,常年雨量充沛,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交错。中药产业在重庆一直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这使得重庆地区比内蒙、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更加适宜各类中药药材生长。但是中药生产大区不等于中药专利强区,据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介绍,市中药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今,该院共申报136项专利,授权55项。其中,涉及中药新产品授权的专利仅有25件。李隆云表示,尽管2008年以后,专利数量总体有所上升,但涉及中药新产品的专利仍相对较少,专利转化率也比较低。

2.国内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中药专利申请量不够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化学部部长张清奎指出:目前,全国每1万家医药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约为19.68件,多数中药企业还没有专利申请。非职务申请比例高。据统计全国医药专利的65%为非职务申请,其中,中药领域的非职务申请比例更是高达78%。而在国外的医药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一般不超过5%。张清奎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至少有四方面:一是企业只重视销售、商标和广告投入,而忽视了研发和专利;二是部分企业盲目认为行政保护可以代替专利保护;三是部分企业认为技术保密可以替代专利保护;四是科研人员只重视,忽视专利申请。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吉林五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九五”期间,研究人员共202348篇,申请专利4594件,与专利申请之比为44:1。

3.国内对于已经申请成功的中药专利不予重视

在国内由于企业的法律意识不够普及,尤其是对于知识产权领域专利权这方面的了解很少,导致了很多企业对于自己的中药研究成果有意识去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资格之后,只是把专利成果作为获取利润的一种营销宣传噱头,而没有对其重视,更别说对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所以在国内企业的中药专利侵权的案例时有发生,而由于多数企业在侵权事件发生后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使得近年来此类案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而且部分企业却将别人的配方当做自己的产品在宣传,这使得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在陷入内部斗争之后变得不明朗。

三、国内中药专利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上面提及的国内中药专利申请少,非职务申请比例高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专利保护在国内实施遭遇阻碍而一直进展缓慢,针对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必须加强应对。笔者在此提出三点与之相对应的建议。

1.加强对于中药创新以及专利的申请

医药企业为了更快速的扩大收益,竞相选择了与各大商业公司相同的措施,那就是变本加厉的广告投入与层出不穷的销售手段。这些营销手段或许在短时间内能够给予医药企业看似更有效的收益状况,但是忽略创新与专利的申请这一点往往会成为他们今后致命的弱点。没有创新就缺乏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中药的创新也是如此,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每天都有新的疾病在出现,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陌生病症,仅仅依靠传统的医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医药上的创新能够使人们有底气面对新的问题也能让人民更从容的解决旧的病灶。当然对于这些创新也要积极进行保护,专利申请便是很有效的途径之一,申请了专利,有了法律的保护,传统中药推陈出新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安全的被推广被传承。

2.加强中药领域职务科研人员专利的申请

中药领域职务的科研人员一直都是推动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主心骨,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一直在未知的科学领域为中药事业的发展默默奋斗着,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科研人员研究出无数种新的科研成果,但是他们对于这些成果的却只注重学术的发表,而忽略了对这种研究成果专利的申请。所以要不断提高中药领域科研人员的意识,让他们在研究出新的成果,发表新的论文的同时,也能注重对专利的申请。学术界方面也应该加强对专利的重视,对于一位学者学术知识的肯定除了论文的价值外,也应该对其申请的专利的数量与价值进行审视。这样更能有效的促进中药专利保护的发展。

3.加强企业对于中医药专利保护的认识程度与实施手段

通过国内外的关于保护中药产权的案例可以看出专利保护是很有效的保护手段,在很大程上保护中药的知识产权,所以加强企业的专利保护的认识,企业善于利用专利知识保护自己中药产品的知识产权,这不但能够有效的保护自身的利益,也能够保护中药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我国专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什么是中药[J].亚太传统医药,2002(7):14.

[2]凌一撰. 中药学 [M ].上海:上海科 技出版社, 1984 :1.

[3]梅智胜,肖诗鹰,黄璐琦,刘铜华.中药专利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259.

[4]袁延寿.中药的专利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高中范文第7篇

>> Travel Journal教学设计综述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 Group Travel Behaviou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ravel management system travel log Food & travel TRAVEl LOG Green travel 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3 Travel Journal —Using language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Unit 3 Travel journal读写训练步步高 Chinese Outbound Travel Booms Travel 2.0+ FROM THE TRAVEL DESK TRAVEL IN STYLE Making Urban Travel Easier Top tech @ TRAVEL Travel as A Volunteer LOST IN TRAVEL Travel in Hong Kong 新年Travel狂欢宴 Travel in September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将于2014年7月15日至18日在新加坡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连接亚洲与世界:市场营销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全球化(BridgingAsia and the World:Globalization of Marketing&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我们非常欢迎与“新兴市场旅游者行为”主题有关的论文提交给分会及Jurnal of Travel Research(JTR)专题系列。

新兴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引人注目。世界各地的旅游营销人员都在奋力招揽来自金砖国家(BRICS)等“未来强国”的旅游者(WTM,2012)。就入境旅游而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估计,2030年时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会达到57%,相当于10亿人次(UNWTO,2012)。新兴市场的增长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在新兴市场的环境背景下,一些传统的市场营销假设需要被重新评估,也有人认为是时候该摆脱旧的范式,推出专门针对新兴市场的新的商业模式和理论了(Burgess & Steenkamp,2006;London &Hart,2004;Sheth,2011)。“新兴市场旅游者行为”分会和JTR专题系列主要针对新兴市场的国内和出境旅游者,希望引起旅游学界对于这一重要话题的更多关注。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均可,鼓励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鼓励探索理论和研究方法新领域的新思维、新方法。

本次分会议题例如(但不局限于此):

·新兴市场旅游者研究的环境背景特征

·现有理论和模型对于理解新兴市场旅游者的作用

·国家文化与旅游行为

·研究新兴市场旅游者行为面临的方法论挑战

·产品偏好、旅行动机和限制因素

·旅游决策过程和信息搜索

·旅游目的地形象和认知

·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行为和心理

在“新兴市场旅游者行为”分会上报告的论文中,少量严格挑选出来的优秀论文将有机会刊登在Jurnalof Travel Research的同专题系列里。如果您对于在此专题系列中感兴趣,请明确告知分会主席。论文一旦获选,您还需要向Jurnal of Travel Research提交论文全文以供进一步审稿。

所有的论文提交、审阅和通知均须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如果您在论文提交7天之内未收到提交确认,请联络分会主席。进入审稿过程的论文须通过双盲审程序。请采用Word文档提交论文,选用Times NewRoman体12号字。初次提交的会议论文需要标注页码,正文长度需在20页以内(双倍行距)。论文格式必须符合Jurnal of Travel Research的格式要求。请将所有图表放置于文章最末(参考文献之后)。论文作者的信息(工作单位、邮寄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只能列于标题页。

请在2014年1月15日以前将论文提交给分会主席/客座主编李想博士(Dr.Xiang(Robert)Li)。

E—mail:robertli@sc.edu

通讯地址:School of Hotel,Restaurant,and Tourism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高中范文第8篇

英雄出少年

熊宇杰教授1979出生于江西吉安,从少年时期起就展现了在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非凡天赋,曾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江西赛区一等奖、数学联赛二等奖等奖项。他1996年免试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教改试点班学习,2000年获得化学物理学士学位后于同年9月继续在母校化学系攻读,2004年提前毕业获得无机化学博士学位。

在校攻读博士期间,熊宇杰师从于我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谢毅教授,曾应邀与谢教授在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s出版的世界上第一部纳米科技方面的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和Nova Science Publishers出版的《Progress in Nanotechnology Research》英文专著中撰写综述2章。他在读博期间共申请获得中国专利授权4项,先后获得台湾光华基金会设立的光华奖学金、宝钢教育优秀学生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的求是研究生奖、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奖励,并连续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在此期间,熊宇杰的课题是围绕一维纳米结构的合成与组装开展的。一维纳米结构是构建纳米材料器件模型的基础,如何实现准确控制无机一维纳米结构的制备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熊宇杰通过原子分子尺度特征结构设计并开发出新的材料制备方法,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并解决了以往纳米结构和物相同时控制性制备过程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并发展为普适性制备路线。特别的是,他建立和发展了特征配位结构的高度各向异性来导向制备与组装一维纳米结构的新策略,系统总结了理论机制并建立了普适性制备路线,成功地合成得到具有优越电化学、光学、磁学及催化性能的一维纳米结构及其组装体。这一方法适用于多种材料,得到了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在该系列工作中提出了“简单而的确有效”的方法,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得到了良好的解释,所得的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他根据表面胶体原理成功地提出多种普适的一维纳米结构制备方法,合成出十多种功能材料的纳米线、纳米管及纳米项链结构。其中,熊宇杰发表在英国《材料化学杂志》2002年12期上的硫化镉纳米管及纳米线的工作因为构思新颖、在半导体工业上的重要意义而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当月的“最受关注的论文”,已被引用103次。在读研期间,熊宇杰在德国《先进材料》、《欧洲化学杂志》、英国《化学通讯》等国际知名期刊上31篇,包括第一作者论文18篇,因而提前一年获得博士学位。在鉴于熊宇杰在无机纳米化学领域的成果,他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05年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熊宇杰在谈到攻读博士期间的心得时提到,“虽然我在谢老师课题组不是最勤奋的学生,但是我尽可能地合理利用科研时间;我的研究哲学是孔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应该先根据已有信息思考好实验设计、再开展实验验证科学思想,不然盲目的实验则将很大地耗费科研时间”。

在世界的材料科学领域显露锋芒

2004年6月提前毕业后,熊宇杰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国际著名材料学家、美国材料学会会士夏幼南教授,参与了《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在催化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方面的应用》课题研究。经过孜孜不倦地探索,发展建立了金属纳米结构可控合成的普适方法学。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论文28篇,包括《美国化学会志》5篇、德国《应用化学杂志》6篇,应邀与夏幼南教授在英国《化学通讯》上撰写综述论文1篇,部分研究成果已申请美国专利1 项。其中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2009年60页上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评论了金属纳米结构可控合成的理论及进展,是至今该领域最为深入全面的综述论文,两年来已被引用472次。

2007年至2009年期间,熊宇杰转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材料与科学工程系的助理研究员。在这里,他和美国工程院院士John A. Rogers教授合作,负责完成了《新纳米制造方法的探索和柔性器件的开发》的研究课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无机发光二极管的柔性可拉伸显示器。该工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得到审稿人一致高度评价,被认为“此项美妙的技术已经开始促使开发出包括电子元件、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各种柔性器件”,未经修改直接发表,后被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路透社、麻省理工技术评论、每日科学、科学美国人、探索频道、化学与工程新闻等愈80家国际媒体、网站报道转载。他还和合作者一起开发了银纳米柔性电极,将该工作也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被每日科学、麻省理工技术评论等国际媒体广泛报道。

由于在无机材料与纳米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熊宇杰不仅因为自身的杰出开始令世界化学界瞩目,而且得到了应有的荣誉,两次获得美国科学基金委的暑期研究所奖学金,成为Sigma Xi科学研究荣誉学会会员、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材料创新中心成员。从2009年开始,他进入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担任美国国家纳米科技支撑网络首席研究员,领导一个由研究员、工程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开展了纳米光催化剂、柔性太阳能电池以及纳米毒性学方面的独立科研工作,开展了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以及印度Central Arid Zone Research Institute的多学科国际合作,并主持密苏里州生命科学委员会科研基金一项。同时,他还兼任了纳米中心管理主任,负责实验室运转、员工管理聘用、技术发展以及设备采购等。

自1999年以来,熊宇杰一直致力于无机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纳米制造与组装、纳米器件的加工与开发,以及在太阳能转化、催化和光学调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杂志》、德国《先进材料》、美国《纳米快报》等国际权威刊物上65篇,研究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达4700 余次(H指数为41),其中20篇论文单篇引用过百次。熊宇杰发表的论文中有3篇论文刊登在《德国应用化学杂志》等期刊封面上,13篇论文被选为“引用最多的论文”或“最受关注的论文”。与此同时,他应邀撰写综述、评论、特征论文3篇以及专著章节4个,还应邀担任《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先进材料》、美国《纳米快报》等36种国际刊物的审稿人。由于熊宇杰所的高影响力,日前已顺利Scopus “2011寻找青年科学之星”奖项。

在采访中,笔者特别问到熊宇杰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心得,他首先感谢了过去几位导师和领导的教诲与支持:谢教授在熊宇杰博士攻读期间将他引人了纳米科技这个前沿的科研领域,并且提供了非常好的宽松科研环境,使得他在独立科研能力培养和科研选题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夏教授教给了他如何敏锐地发掘科研发现背后的重要科学意义,从而升华自己科研的境界;Rogers院士则使得他明白了科研想法必须有辛勤的实践才能印证,通过不懈的坚持才可以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自己最后的科研成果,而且在学界中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产业化之间的相关性是很必要的;而担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工程学院的科研副院长秦冬博士则极大地培养了熊宇杰的科研管理能力。熊宇杰认为,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做出成果的前提条件就是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以及不懈地坚持。在他在美国学界探索的6年多中,曾经面临过许多不同的挑战,比如:刚到夏教授课题组时,如何在新的金属体系中探索出普适的合成方法;在加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时,如何适应由于工程课题性质决定的每日12小时以上的高强度科研工作;以及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开始担任科研管理工作时,如何面临与所有都是美国裔的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问题等等。但是熊宇杰认为只要本着“为了做好科研工作,积极地保持与同事的沟通,快乐地坚持努力”的原则,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逾越的。

回归祖国,奉献心血和智慧

熊宇杰是在2011年作为首批国家“青年”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回国的。他目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双聘于正在筹建当中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在2010年3月回国访问时,作为一个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的学者,熊宇杰深切认识到,是时候将在美国获得的丰富科研经验回馈祖国了。于是,一年后放弃了美国的职位,并且婉拒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南洋助理教授奖提名,回到了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当前,熊宇杰带领的课题组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现有总额530万元的实验设备,此外还包括国家实验室拥有的公用理化测试中心(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等)和微纳加工中心。熊宇杰和他的团队负责的具体课题包括“高效柔性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碳转化燃料反应的纳米催化剂”等,目前主持着国家“青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纳米制造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等项目。

熊宇杰教授带领自己团队的成员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困境和污染问题、实现洁净能源,达成能源与环境研究的最终目标。他们的研究工作从材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于无机材料性质和功能的调控,将纳米制造技术与可控合成方法相结合,在“高效柔性单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二氧化碳转化燃料反应的纳米光/电催化剂”两方面开展,进而优化太阳能的收集与转化过程。这一项目的实施在理论上揭示了纳米结构与产品中的能量传递及转化性能演变规律,在实验上优化了电池器件与催化剂的各项结构特征,通过促进光能到电能(薄膜太阳能电池)和光/电能到化学能(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的转化,形成由能量采集到能量存储的一条龙体系。

熊宇杰介绍说,本课题组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到化学、材料、物理以及电子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兼顾基础学科研究和技术发展应用。他表示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不仅能在理论和实验上产生原始创新的新成果,而且能得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和纳米催化剂。

高中范文第9篇

王文,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中国声学学会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lEEE会员。多年来在通向科学高峰的路上,他品尝着希望与困难,交融着荣耀与汗水,不断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自瑞利在地震波研究中发现表面波的存在,已逾百年。但是直到R.M.White等发现在压电基片上淀积金属叉指电极可以激发这种沿晶体表面的声表面波,这种声波才被广泛研究应用。它是一门集声学、电子学、物理学乃至化学等各个学科交叉的学科。人们早期主要是将声表面波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如滤波、延迟、卷积等等。自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声表面波传感器在欧美,特别是在日本,飞速发展。声表面波模式的传感器以符合信号系统数字化、微机智能控制与集成化、高精度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大的市场应用潜力。目前包括声学所在内的国内外科研机构以及生产厂家已经开发出种类繁多的声表面波传感器,特别是针对微限量气体检测的声表面波检测仪目前已经应用于有毒气体的监测之中。

多年的辛苦钻研,王文以其在声表面波传感器领域研究在国内外所获得的较大影响于2010年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授予的外国科学家科研奖学金“Research Fellowshop forExperienced Researcher”,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青年洪堡学者之一。并以声表面波无线传感器研究为研究方向,在德国弗莱堡大学(Universitvof Freiburg)开展为期6个月合作研究工作(第一期研究工作已经于2010年10月到12月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将于2011年9月到11月完成)。

当今,无论是物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热潮、移动网络的崛起,都和传感器有着密切的关系。传感器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存在于每个角落,大到汽车、工业设备,小到手机,都大量使用了各种传感器――这正符合了智能化的潮流,而传感器则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王文积极投身声学的研究,以声表面波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特别是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各种传感器应用研究。王教授指出具体就声表面波技术而言,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是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并勇于开拓创新,以市场为导向,真正开发出一批迈入实用的声表面波模式的各种传感系统,服务于国民经济。

高中范文第10篇

一、农村教育研究现状《教育研究》是改革开放后创刊的第一本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也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之一。按照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在少数核心期刊。[1]因此,以《教育研究》所刊发论文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农村教育研究的主题变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认同度。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教育研究》总计发行132期,剔除短讯、学术动态、随感等非学术论文,纳入农村教育研究样本的文章为84篇,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见图1。近10年来,《教育研究》刊发农村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2003年和2008年数量最多,远高于其他各年份的刊发数量。

(一)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分类根据所选样本,结合农村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划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层面。学理层面集中在农村教育思想和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两个层面;实践层面根据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划分为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两个层面。为了方便分析研究主题,我们将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2个二级主题继续分化为8个三级主题,具体见表1。

(二)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分布

1.一级主题分布近1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呈现出波浪式起伏状态。其中2000年到2002年相对较少,每年保持在4篇左右的刊发量。2003年则以13篇的刊发量达到历年发表相关文章数量的最高点。2004年到2007年虽呈现回落趋势,但总体波动不大,发表数量相对趋于平稳。而2008年又表现出刊发量较为活跃,并与2003年同为刊发量最多的年份。2009年到2010年回归低位,但相较以往年份仍然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从总体来看,2000-2010年农村教育研究一级主题论文数量年度变化趋势见图2。文章刊发数量明显高于理论研究主题,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而理论研究主题的文章刊发量与实践研究主题的活跃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除了在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呈现小幅上扬的表现外,一直处于低位徘徊阶段。近10年来,理论研究主题文章仅发表5篇,只占农村教育研究样本总量的6%,绝大部分文章都集中在实践研究层面上。说明近10年来研究者更加关注农村教育研究中应用性和实效性较强的问题,这为农村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层面的支持,注入了新的活力。相比之下,对农村教育思想和方法论这类理论研究层面的主题则较少涉及,并且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农村教育研究如果没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

2.二级主题分布受篇幅限制,4个二级主题农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和农村学校管理在表2中依次以一、二、三、四表示。“构成比”是指当年发表二级主题论文数与近10年来发表的农村教育研究论文的样本总量84之比。“构成比”可以显示出不同二级主题在整个样本中的分布情况。从发表篇数中可以看出,各个主题年度数量相差较大,实践层面的主题以79篇的绝对优势成为了近10年来农村教育研究的主流。从构成比中可以看出,实践层面宏观领域中的农村教育系统研究以及微观领域农村学校管理主题的文章数量占据样本总量的94%之多,其中农村教育系统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位居4个二级主题首位。排在最末位的是农村教育研究方法论,近10年来仅发表文章1篇,占样本总量的1.2%。这说明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基本集中在实践层面,研究者更加倾向于对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而对于学理层面的研究则存在认识不够、挖掘不深的现象。

3.三级主题分布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育质量、课程与教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8个三级主题依次以(一)———(八)表示。农村教育系统和农村学校管理两大主题共有79篇文章,三级主题间文章数量和构成比的差距很大。在8个三级主题中,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和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方面的文章居首位,占全部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40.6%,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文章共占35.4%,可见这4个主题是目前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微观领域中的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两个主题所占比例相当,共占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15.2%。农村教育质量方面的研究虽然只占据6.3%的比重,但在2008年集中发文4篇,带动该主题研究出现了一个小高峰,这种变化是值得研究者们关注的。排在末位的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主题,只占全部三级主题文章总量的2.5%。

二、农村教育研究主题变迁的特点

(一)视域拓宽:从单一走向多元农村教育研究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教育问题,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研究领域、地域还是研究方法上正逐渐摆脱单一套路,涉及的问题不断拓宽,研究的层次也在不断深化。从统计结果来看,2003年是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一年中农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研究概况、农村教育结构与发展战略、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农村教育投入体制、农村教师队伍建设6个研究领域发文数占10年来全部发表文章数量的15%。以此为节点,学者们探讨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的视角不断开阔,分别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去分析农村教育问题,丰富了农村教育研究的内涵,实现了农村教育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化。从研究地域来看,我国农村教育研究摆脱了以往只关注中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逐渐向山东、安徽、江苏、广东等沿海发达省份农村地区辐射开来,并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和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以江苏省为例,华士实验学校的“科研兴校和产业支教并行”模式、行知实验小学的“乡村学校办大教育”发展模式、张泾中学的“营造自主合作空间奠定终身发展基础”模式、峭歧实验小学的“班组串换”模式,在从生存型向生活型、生命型发展的转型期体现出各自特点。[2]发达地区农村教育研究在近10年间逐渐活跃,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求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作做了很大贡献。

(二)重心转移:从重公平到重质量公平而卓越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追求。[3]近10年来,教育公平问题已涉及到农村教育的方方面面。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中教育获得较大发展之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现让孩子上好学的愿望,已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问题。[4]2008年,研究者们对农村教育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究,并以专题形式共发表文章4篇,占该刊全年刊发农村教育研究方面文章的30%。在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的同时,关于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立的研究逐渐展开,在2009-2010年分别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比如在农村图3农村教育实证研究类论文年度比例变化教育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研究中,增加了农村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的探索。虽然由国家立法、出资建立一个或几个自治机构来计划、组织和评估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尚处论证之中,但这无疑对农村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创新,开辟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之路做了导向性的铺垫。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研究依然会保持较强的研究趋势。

(三)维度深化:从宏大思辨到微观实证我国的农村教育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其中定性研究主要运用调查问卷、量表、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客观事实得出研究结论,而定量研究则运用归纳法分析和解释资料进而得出研究结论。从近10年来《教育研究》刊发文章主题来看,有关农村教育实证调查、个案研究、调研报告和教育实验这类运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呈现持续上涨的态势。图3中的“百分比”指的是当年发表的实证类文章数量与该年度发表农村教育研究文章总量之比。可以看到,从2003年开始,实证研究类文章发表比例开始上扬,调研报告和教育实验类论文数量提升,占全年相关发表文章总量的30.8%。此后,除了2006年出现回落外,其余时段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从发文的绝对数量来看,2003年到2010年8年间共发表实证研究类文章30篇,平均每年3.75篇。可见,实证类论文近年来表现的较为活跃。从整体来看,10年来实证研究论文的刊发比例呈现出波浪式上升态势。这一变化表明,农村教育研究逐渐下到了“田间地头”,走向了实践的田野。研究者运用调研报告、个案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教学方法,以点带面地推广农村教育研究的成功模式,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可行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总之,严谨、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是农村教育研究结果保持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重要保证,也是农村教育研究走向繁荣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三、农村教育研究的存在问题及未来走向

(一)农村教育研究缺乏对基础理论的关注度统计显示,近10年来我国农村理论研究文章仅为5篇,其中农村教育价值观研究1篇,农村教育方法论研究1篇,农村教育理念研究3篇,这与84篇刊发文章的总量相去甚远。我国农村教育研究现状的突出表现是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平衡,而且近年来二者彼此隔离的倾向愈加明显。研究者仅就政策导向下的农村教育问题展开实践层面的研究,缺乏对基础理论的关注。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与研究者尚未重视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密切关系有关。由于人们对理论研究存在认识上的质疑和误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实践研究的崇拜。而事实上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并不存在彼此的隔离,相反二者存在着互动生成的密切关系,实证方法的运用离不开理论思辨,理论思辨的展开必须依托实践这个载体才能焕发出活力。因此,任何一个研究者都应该怀有理性探究的欲求,进行理论分析和思考。一方面,既有的教育理论是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教育研究者本来就是理论的持有者和创生者。[5]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每一位致力于农村教育的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学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研究者辨识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在理论依托的指导下分析教育问题。未来的农村教育研究呼唤研究者们理论研究意识的觉醒,明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在关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农村教育研究获得永恒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高效课堂论文范文 下一篇:老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