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27 16:59:02

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兵宽,薛允洲.21世纪高校德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6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 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09-03

心理健康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人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因为压力大、负担重等各种原因产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救治,人何以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大部分心理学专业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改革以及进入新世纪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之后,在全国各地方院校陆续开设起来的。旨在为全国中小学校输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心理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起步更晚,发展历程更短。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有一名学校心理学专职人员指导学校工作。在我国,2012年修订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纲要规定“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

中小学生及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亟须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干预。然而,教育政策制定的背后,存在着实施过程的步履艰辛。不少学校对加强中小学生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政策只是“纸上谈兵”,偏远学校根本不设置心理健康教师;除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以外,其他地区更多的是形同虚设。不少学校对教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简单培训,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后,冠之以“心理教师”之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这些现状启示我们对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该专业设置与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为心理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专业学习上的指导意见以及就业方向上的借鉴。

二 高校心理教育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目前已有较多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设不足。心理教育专业设置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教育专业的定位

心理教育专业定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心理教育从属于心理学一级学科还是教育学一级学科。大部分高校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设置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及应用心理学三个部分,这三个方向从属于心理学这一学科下。正如心理教育专家崔景贵谈到的,心理教育最初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有学者认为,心理教育实际上是应用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分支,它的形式是教育,内容是心理学,主要方式方法是心理咨询。这样心理教育就应该是心理学学科门类下的小的分支。然而,很多院校设置的心理教育这一专业全称却为“教育学(心理教育)”。其二,心理教育如果从属于心理学,那么又是心理学三大二级学科下的哪一分支?很多师范类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时设置了心理教育与应用心理学,若如前所述,心理教育从属于应用心理学,那么高校在本科专业设置上是否就重复矛盾了,实际教学中要怎样区分两者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心理教育的从属问题还有待商榷。

2.心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心理学研究者易凌峰提出心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服务于教育领域的职业心理学家。研究者沈贵鹏认为心理教育专业目标的设置应该融预备生活与进行生活为一体、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一体、融共性与个性为一体、融现有发展水平与新的发展水平为一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线工作者李萍把教育学(心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具备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各

级各类学校从事心理教育和心理科学研究的教师、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综上不难发现,心理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太宽泛。培养心理教育人才需要大量的心理学专业高级人才,然而对于大多数师范院校来说,其师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导致了很多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心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情况不符。

3.心理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心理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办学实际,开展适合学生并且有应用价值的专业课及选修课。课程如何设计,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著名心理专家林崇德和其他学者都认为学校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主要有心理学和教育学两大类,一般包括普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含德育和各科教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史、普通教育学、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种研究方法、心理教育评价、行为治疗、会诊、学生心理辅导、咨询和职业指导等。进一步完善其专业素养可开设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选修课程,此外还要有学校实习的经历。加上公共课的学习以及教学实践的进行,对于心理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来说,任务显然过于繁重。

4.心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心理学研究者潘发达提出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五点意见,分别是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做实本科生导师制以及培养学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研究者范朝霞认为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见习、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扬州大学薛晓阳教授等认识到国内很多院校虽设有心理教育专业,还应制定相应的专业技能标准及考核办法。什么样的培养方式能更有效地培养出心理教育专业人才需要实践来证明。

三 高校心理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心理教育作为新办专业,其制定怎样的培养目标才能符合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要求,其课程如何设置,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这类问题尚处于探索之中,有待实践检验。目前可以确定该专业有如下发展趋势:

1.心理教育专业实践性不断加强

心理教育来源于实践及政策的需要,其培养的人才需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今后的发展中,针对国家急需心理教育实践人才这一现状,各高校应将专业实践性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地位,实现高校与地方中小学沟通合作,建立心理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养成提供职前环境。

2.心理教育学科逐渐凸显特色

心理教育专业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尚未形成该专业独特的分析视角与方法。今后心理教育将从众多的心理学、教育学分支学科中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自己的特殊模式。同时,我国心理教育发展应结合本国实际,在吸取各国优点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模式。

3.心理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断增强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现今,我国的心理学专业人才不断扩充,不少人通过考研、出国深造等方式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与技能。今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技术与手段,加上高校心理教师在国外不断深造学习,必将为心理教育提供更雄厚的师资力量与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4.心理教育专业就业政策不断完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心理学家提出了三项要求:具有教学文凭或教师资格证书,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我国需要借鉴、明确心理教师的任职资格,确定心理教育教师在录用、聘任、晋级、评定职称等问题上享受与其他教师同等的待遇和权利,以保障受过正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恰如其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教育部门应自上而下地加强对学校配备心理教师的监管,完善监督机制;定期对学校工作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勒令整改。

四 总结

心理教育专业是一门适应教育实际需要的新兴专业,该专业起步晚、发展慢需要更多的学者研究与探讨。高校心理教育专业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如今各大中小学校急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现状似乎相矛盾。怎样提高心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需要高校顺应教育实际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育实践安排等方方面面;同样,各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需要做好政策规定,为心理教育专业学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偏差;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新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疏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严重者还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这便是心理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

1高校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经笔者研究,目前许多高校新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例如:不适应高校生活、无法与同学和平相处等,这些问题会对高校新生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这也是实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在心理教育中,教师可以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预防和促进都是为了使学生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健康。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才,其身心健康影响着其价值的体现。所以只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还不能充分发生学生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在预防和促进上,通过积极的引导,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掌握并有效的运用心理调解的方法,产生对过去的释怀、对现在的满足、对未来报有希望的态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实现理想自我。

2高校新生心理问题分析

2.1学习问题

高校新生刚刚踏进校园,在各方面都难以适应,例如:学习方面,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高校常见的考试之一,是很多新生最头痛的问题,在这种压力下,难免会导致学生出现焦虑心理。

2.2人际关系

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都希望能够被同学接纳、理解和信任,有些性格比较孤僻的同学,很容易出现不良心理问题。青春期生理上的改变,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激荡,从而陷入恋爱的烦恼中,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3有效对策

3.1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要提高心理教育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其重视程度,大学阶段学生会接触许多事物,难免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面对各种问题,高校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心理变化特点,更好的认识自我和管理自我,正确对待心理转变的各个时期。很多大学生并没有严重心理疾病,但在实际生活中容易以消极的观点看待问题,使得整个人处于低迷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不仅需要注重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更应该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多用生活中的正能量感染学生,落实评价目的,带领学生自主领会学习生活乐趣,强化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推进大学生和谐发展。

3.2设立心理咨询中心

为促进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形成,高校应设立多个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心理健康奠定基础。据悉,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却鲜少有学生光临,导致该现状产生的原因还是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心理抵触,以为心理咨询一定是心理不正常,从而导致心理咨询室如同虚设。鉴于此,高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3.3培养正确挫折观念

高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例如: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会产生挫败感,与室友相处不和谐也会产生挫败感,这些问题如何得不到合理解决,便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据此,高校在心理教育中应引进挫折观念,将耐挫能力贯彻在教学内容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剖析自身性格,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社会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带领学生制定科学的阶段奋斗目标。同时,应让学生从挫折中总结经验,以积极心理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得学生越挫越勇、茁壮成长。

3.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对学生了解较多,教师可以事先对高校新生可能会产生的思想问题进行预测,以便及早预防和纠正。在班级管理中,应将心理教育应用其中,将其全面贯彻,或组织多个活动,例如家长会、社会实践活动、个别谈话以及班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辅导员一旦如果发现有不好的苗头应及早进行预防,使其消失在萌芽状态。对于较好的思想倾向,辅导员应积极引导和扶植,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辅导员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较大,所以如果由辅导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因此,辅导员应加强对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总而言之,对于新生而言,辅导员作为最常接触的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实施心理教育。

3.5提高抗学生挫折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顺的事情,所以辅导员可以教给学生心理保健的方法,如转移注意法、宣泄法等。转移注意法就是当学生在经受精神折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从困扰学生的事情中跳出来,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另外,还可以教会学生在遇到烦心事时,可以找朋友或者教师倾诉,将心中的委屈、悲伤、愤怒等情绪充分宣泄出来,还可以适当采取一些不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宣泄方式,如吃东西、逛街、拳击假人等,使压抑的情绪能够充分释放出来,防止不良情绪导致学生做出错误的决策,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必须加大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力度,从多维度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挫折观念,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婷,张武宁.高校新生心理发展路径分析与教育体系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03~105.

[2]岳世忠.浅谈高校新生心理、行为特征对教育工作者的特殊要求[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16~17.

[3]刘翠英.民办高校近十年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5):77~80.—053—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4篇

心理教育是心理老师有目的地培养教育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机能,深入地开发心理潜能,切实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陶冶道德情操。上述二者都属于精神领域的工作,都是通过对心理或思想的解构与重塑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二者有着很多的共同性,在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将二者很好地融合了起来,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结合,可以使我们能充分运用心理学、生理学等关于人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理论观察人的心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在心理层面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科学性。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首先要弄清大学生在想什么,在干什么,要弄清大学生最真实的思想、情绪和要求,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必需条件。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什么针对性,无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深入大学生的灵魂,效果也不会很好。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够充分成功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关于大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这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第二,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将有利于为心理教育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方向性支持。我们知道,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同时维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在思想领域、政治领域和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使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实际上相辅相成,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常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净化心灵并提高心理健康素养。而良好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可以在心理和灵魂深处打造人的精神,提升人的思想水平。在这一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细致的渗透,将为心理教育提供导向性的路径,从而为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提供平台。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融合教育之路径

实际上,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各有优缺点,同时也可以互补,给予受教育者即当代大学生以全面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探索两者融合教育的路径。

首先,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并进行科学的引导与教育。根据、教育部及有关规定要求,要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把教学理论与大学生非常需要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面临的心理困境很好地结合起来分析,用大量生动的社会实例来介入到两者的融合教育中,使思想道德修养课更能贴近大学生的心理实际。

第二,将心理健康教育适度地渗透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我国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实际中,一些看上去是思想意识甚至是道德品质的问题,但实际上其它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找到问题的根源,而盲目地教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用坚定的马克想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教授学生,教育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提高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洞察力,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同时,还要在教材、教学方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加强对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让大学生来接受系统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与技术方面的专业的培训。在高校的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启发和引导,要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净化和引导,打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创造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的心理条件。

第三,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地开展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校外课堂。大学要鼓励和支持成立心理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要与医院等机构合作,成为心理咨询小组,请校外心理专家到校授课,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要性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心理教育认识和感受的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切实地解决一些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困惑,达到自助助人的目的。

第四,要打造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队伍。目前的现实是,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些滞后,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专业人员不多,在许多高校,往往是找一些政工来教育大学生,但这些政工实际上对心理专业教育知识一知半解,这对大学生实际上是一种误导,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深入、不具体、不灵活,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心理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培养,要经常性地举办面对系部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处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培训,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真正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能力。同时,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教育工作者经常性地走在一起,相互交流情况,互相弥补不足,通过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开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

第五,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事实已经证明,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咨询或心理教育的方式一定要多样、多元化、兴趣化。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组织可以通过个别性咨询、团体性辅导、心理训练、电话咨询、网络咨询、面对面式咨询以及课堂式专业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要知道,在高校,心理咨询和教育与医院的心理咨询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心理咨询测重于有心理疾病的人,而作为高校,他所面对的大多数是健康的人群,更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更注重于教育,在预防,即解决大学生在成长中发展中不同阶级产生的或面临的各种冲突,促进其心理矛盾得到解决,帮助大学生改造自身人格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帮助大学生塑造和发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模式,以促使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和谐的发展,从而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更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全面提高人才质量和素质。

第六,在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手段上要实现有机结合。做为研究人特别是研究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及思想活动规律的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方法上和途径上有很多相通或共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利用。比如,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传统做法,要主动地、公开地、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引导。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可以采用公开阳光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以及利用大学校内的广播、电视、报刊、校报、网络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多种类、多途径地正面宣传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他们的情商。与此同时,要很好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唯物辩证法、矛盾分析法等哲学方式,对心理教育和咨询进行实际性的指导和把握。此外,在新时期,特别是新技术特别发达的时代,心理咨询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充分通过网络来进行教育。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甚至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出现了诸如“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不良现象,对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了很多不利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流、网上倾听、网上教育,真正地倾听大学生的心声和诉求,对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以及情感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合理地疏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可以在网络上与大学生共同探讨人生的理想信念、处世态度和做人道理,通过互相切磋,思想交流,使得大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在我国很多高校,都通过网络论坛、QQ、博客、微博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与心理教育,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和支持。

三、结语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5篇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教育越来越被学校、家长、社会所重视,不少高校已经把它作为课题进行专项研究。心理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的健全发展。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心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心理教育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莫定了心理基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像。”通过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顺利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第一,它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础。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成功地与人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的情绪。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有社交障碍,这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条件。第二,通过心理教育发展起来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应付挫折、确立目标、恰当地表现自己、妥善地整合友谊中的裂痕等能力,本身就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如果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只会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正确的价值定向,而缺乏适应日常社会生活的做人本领,他们正确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终究会落空,很难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2.心理教育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要求。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要在思想、政治、品德等方面没有问题,而且在心理上也应该是健康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关注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潜能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同周围人们的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同异性的关系,勇敢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善于调整情绪状态,革除不良习惯,学会选择职业,学会设计生活道德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实际上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与延伸,它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和人格完善。

3.心理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虽然这些在以往的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体运用上往往强调外在的影响和外部强化,有时容易流于形式,而且有时难免令人感觉单调、枯燥。实际上,大学生的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和心理问题。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去处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咨询法、疏导法、心理测试法、暗示法、角色扮演法、电话咨询等来发掘大学生心理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大学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和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如心理咨询法提倡尊重学生人格,尊重、理解学生的人格缺陷,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人格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能够促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从而自觉地接受和进行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心理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大力加强心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它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而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变化又和心理是同步的,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从思想现象来研究人,深人研究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规律,也要从心理现象来研究人,以心理过程的规律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是思想的先导,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大都源于心理问题。心理教育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体化、个体化、个性化,适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心理为切人点,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在“两课”教学中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

“两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心理规律的认识和思想状况的把握,致使“两课’,的教育效果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受教育者的内化程度,而内化的主观条件就是心理结构,对心理结构的培养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而是应由心理教育承担。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掌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和讲授,使大学生通过知、情、意、行的实践,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两课”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加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对非教育类专业的大学生要开设心理学课程或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条件不成熟,至少也要开设这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加强课堂教学,使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人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心理咨询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专门知识和技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受教育者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增强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学大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失衡、障碍和疾病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使其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的功能;通过心理咨询,还可以使大学生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功能。心理咨询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应仅仅以纯粹解决心理问题为目的,而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更高的目标应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3.构筑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于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

同志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他强调“要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加影响力”。不仅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网络技术,而且还要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增加心理教育的内容,构筑融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于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心理问题大多带有一定的隐私性,很多大学生不愿公开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计算机网络具有一定虚拟性、自由性和隐蔽性,能使大学生直接而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抑郁和苦闷,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寻求心理的释放和依赖。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实际,通过分析研究,对症下药,及时引导,沟通化解。利用网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变成平等信任的网络教育形式,不仅大学生乐于接受,而巨还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6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素质教育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受单一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致使学生身心整体素质发育不良。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人,知识面窄,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适应社会环境差,已很难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解决的出路是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将提高整体素质的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人的素质结构中包含着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五类基本素质。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完整的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品质、情绪、意志、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能力、气质)等多方面因素。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对人的其他素质及人的素质整体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品质直接控制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调节着活动能量的释放,对增进人的生理机能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

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主观条件。认知心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内化的方式、过程及效果;情感、兴趣等非认知心理品质则往往成为内化过程中的动力因素。

3.良好的心理素质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只有遵循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及活动的规律,道德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4.人的外在行为受人的多种心理因素而不仅仅是认知水平支配,心理素质对人的整个行为模式以及一生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关键。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大学生个性的主要促进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青年期是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在人的一生发展中也是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观念、态度和经验将对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青年期是人生的重要探索期,青年为了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要充分考虑、设计未来的生活。他们开始探寻人生的真谛,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开始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如家庭角色、学生角色、青年角色、性别角色和职业角色。他们开始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增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理解。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和新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青年期也是人生的危机期,这一时期的情绪骚动、内心冲突等“动荡不安”的特点十分显著,因而大学生身上较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烦恼、自卑、孤独、忧郁、健忘、嫉妒等。这些障碍对于大学生的成才及适应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并提高心理免疫能力,帮助他们走向成熟与独立。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段

青年期也是为成人生活而准备并面向未来的过渡期。青年期面临社会化任务。社会化就是人获得知识、技能等本领,使之成为其社会的比较合格的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意义不在于使个体被动、消极地接受社会的影响,成为一个毫无个性的“标准人”,而在于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个性丰富的人。社会化实质是一种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自我,并掌握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角色,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青年期的社会化任务相当广泛,其中重要的有: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的交际;学习男性与女性角色;从父母或其他的成人那里独立地体验情绪;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准备选择职业;作结婚与组织家庭的准备;学习作为一个市民的必要的知识与态度;追求并实现现有社会性质的行为;学习作为行为指南的价值与伦理体系等。所有这些社会化任务,都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地与个体的认知心理能力和非认知心理能力(如情感等)有关。从社会化的整体情况看,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影响着其社会化进程和程度;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程度本身又折射出其心理素质的高低。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和场所是大学,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承担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主要任务。但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被简化为一种职业教育模式,在社会化的很多方面,如发展个性、为未来的生活和社会角色进行心理准备等方面所做的努力远远不够。因而从全面促进青年的社会化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是极为必要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指通过教育所期望达到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它对于人们的行动具有导向、激励和规范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的过程。为了保证该过程能顺利进行,必须建构一个切实可行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总目标。这一目标的制订既要考虑到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的宗旨是:着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使其个性和谐,社会适应性强;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潜能,发挥优势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决大学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在总目标下,可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如一年级侧重大学教育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性心理等,四年级侧重职业心理教育等。

(二)教育原则

1.系统性原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体大学生实施的一种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切实把其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总系统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首先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纠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视为只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活动,是个别专家、学者的工作。其次,要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立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育人体制。

2.学生主体性原则。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要处理好环境和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即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所提出的教育措施,应适当高于个体的原有心理水平,并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需要。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不断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新的需要。但教育效果的好坏,最终体现在学生是否受到良好的影响。以学生为主体,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让他们能够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应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机。

(三)教育内容

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应遵循“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有不同的特点与内涵。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要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的素质教育面临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研究21世纪人才需求的特点,并据此确定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创造力的开发。在一个人的能力系统中,创造力是一种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极大地挖掘青年丰富的智力资源,并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不是一项孤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而是涉及多种心理活动的艰巨复杂的劳动。通过创造活动,大学生可极大地扩展自我认识,增强自觉、自信与自尊,坚定人生的目标。创造教育是健康个性塑造的重要手段。

2.健全个性的培养。大学生健全个性的主要标志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修养,爱集体、爱劳动、爱护公物,勤学钻研,心胸开阔,独立见解,不以自我为中心,能替他人着想,能够不断地推理和判断,具备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与独立性,意志坚强,具备豁达的胸襟,比较稳定的情绪,富于幽默感,等等。

3.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青年期是人一生中的社会交往活动极其活跃的时期。好交往是青年的社会生活特征,这是由青年的身心特点所决定的。青年人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尚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并从社会交往中不断丰富社会生活的内容。

4.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大学阶段处于青年晚期,性生理机能成熟而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将会出现各种性的困惑甚至产生严重的性危机。青年大学生对恋爱本质、择偶原则与标准、与性道德等问题的认识与评价,将会影响其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因此,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5.自学能力的提高。人类己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提高与改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但我们的大学生这种能力却十分缺乏,这与我们的传统教育观与学生过去养成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有密切关系。大学应改变传统的把学生视为“知识接受器”的育人模式,应大力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增强学习的信心,发现科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美学价值,成为真正的思考者与创造者。

(四)教育途径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大致表现为以下的形式或类型:

1.发展性心理教育。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正常的,即使出现问题也属“正常的波动”,但若得不到及时的指导,就可能发展成严重的问题。例如,新生面临到的适应性问题,毕业生面临到的就业选择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发展性心理教育来解决。在具体实施上,可采取多种方法,包括(1)开设心理教育系列课程;(2)专题性心理健康讲座;(3)心理卫生宣传活动,等等。

2.个别化心理教育。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少数学生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个别化心理教育具有专业性与针对性强的特点。其主要实施的途径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与心理热线;其方法常用专业性的心理治疗技术。个别化心理教育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个别化心理教育质量的改善,既可提高心理咨询在学生中的声望和良好的影响,也可发现潜在的严重心理障碍者,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

3.自主性心理教育。学生间的心理教育与帮助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应切实落实大学生是心理教育主体的基本观点。实际上,青年学生间的影响是很大的,应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动力。在具体实施上,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学会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织部分。

三、西南交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

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具体规划指导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具体实施,并配合学生处与团委的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两年来我们不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已初步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系统,其核心是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该网络系统的主体是学生,因为无论何种教育,其目的总是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心理素质教育:

1.举办心理卫生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生理发展已完全成熟,但生理和心理并不是同步发展的。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来说,不论是社会认知、情感成熟方面,还是在自我意识方面,都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存在着许多矛盾。如渴望交往和友谊,但对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感到茫然无措;情绪易激动和变化起伏,但又不知如何正确地调节和疏通。这些都需要学校积极地加以教育和引导。鉴于这样的情况,我校的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举办了多次心理卫生讲座,实践充分证明了讲座的行之有效性。首先,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不适应环境、众多“高手”聚集一堂而比之不及所产生的失落感等,举办了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系列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次,我们还对校女生部、机械学院、经管院及人文学院的女生开展了专门的女性心理讲座,让女生知道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和心理卫生知识,反映甚好。最后,针对大学四年级毕业生面对就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就业指导和就业前心理准备方面的讲座。另外,各种交流会、与老教授的座谈会、聊天沙龙,也给广大同学提供了交流和倾诉的场地,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提高,使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普及。

2.不断拓宽心理教育手段,积极开展心理图书阅览和性教育活动。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建有自己的书库和阅览室。值班老师经常带领同学们开展书评活动,这不仅提高了同学的修养和素质,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友谊。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性心理发育已经成熟。他们随着交往的扩大,择友的标准日益清晰;随着大众媒介有关恋爱与性问题的渲染,以及自身生理反应的体验,大学生对恋爱问题、两性问题既敏感又好奇。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容易由此产生各种困惑或心理障碍,其中包括失恋、单相思等恋爱心理障碍。因此,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性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采取录像与讲座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以免受外界不健康录像的影响。

(二)心理教育和教育研究紧密结合,互相补充,相互促进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结合起来,主张积极预防和治疗相结合。遵循心理咨询规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面对面咨询和电话咨询相结合,个别咨询和集体咨询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1.对心理基本健康的学生作发展性咨询。有些学生已适应大学生活,对自己基本满意,觉得生活比较充实,虽然平时也有一些烦恼,但能够正确对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充满自信心,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性格开朗,人际关系和谐,业余爱好广泛,有一定的自律性,生存能力较强。对于这些心理基本健康的学生,我们主要是进行发展性的咨询,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对一般心理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者的咨询与治疗。有些同学因学习方法不当,人际交往不良,失恋、单相思,再加上心理调适能力差造成心情压抑、焦虑不安,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些同学心理障碍的时间较长,甚至从小学开始就有心理问题。进大学后由于陌生的环境,又远离父母,人际关系淡薄,使心理障碍变得尤为突出,已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针对其具体情况,从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心理调适几方面出发,激发学生培养多种兴趣,使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还利用计算机对一些心理障碍严重的学生进行EPQ、16PF等心理测试,使心理咨询工作更加科学和客观,使学生了解真实的自我,正确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快地走出心理困惑。

(三)适应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新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和创造力开发

1.通过大学生心理学会这一社团组织,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学会是我校百花齐放的学生社团之花中的一朵奇葩。它在起着沟通学校与学生桥梁作用的同时,在配合学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学会的目的是“使健康者更健康,不健康者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味”;“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学校这个小舞台上,它既能及时向学校反映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可以调整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造就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又能够通过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会员与广大同学的密切接触,产生良好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形成和保持优良校风、学风。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着重抓好心理学会的组织建设,使它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抓好心理学会的组织建设,首先要健全其组织机构。心理学会由委员会和会员组成,委员会又由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和若干名委员组成,委员会中设编辑部、宣传部、外联部、咨询部、学术部、办公室,部室分工明确。其次,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注意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因为对于一个开放性组织,必须要有团结、奋进、积极向上、富有开拓精神和影响力、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对干部要进行认真考核和挑选,选勇于负责、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同学进入委员会,真正担负起光荣使命。最后,要努力培养每个会员的责任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紧紧抓住大学生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举办丰富多采的活动,给广大会员提供尽可能多的施展才华和抱负的天地。

2.加强对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指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以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而大学生高层次的素质体现在创造素质上,创新是个性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对近700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具有创造倾向的比例相当高,但学生的自评却很低,于是我校从改变旧有观念做起,认为创造力并不只是“大人物”才有的,创造力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亿万年来智力进化的结果,强调学生在多层次上多有创新思维。我们聘请了创造学专家罗成昌老师为心理学会顾问,并为大学生开设了“如何开发创造力”的系列讲座,举办了有关创造力方面的聊天沙龙,还出版了由学生自己撰稿、编辑、排版的“大学生创造力与创造课题研究专刊”。根据创造性素质是最高层次素质的总要求,我们指导学生筹建了大学生创造学会。我校心理学会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学生在踏入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具体指导下,面向全校一、二年级本科生开展了包括“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双休日”、“生活花费情况”、“恋爱观”的系列问卷调查,最后还结集出版。通过两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实效与良好的社会效益。华西都市报、教育导报、中国青年报、四川卫视、四川教育电视台均对我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作了报导。

四、对策建议

1.应转变传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基础与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造就跨世纪综合性创新人才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必备要求。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于转变思想,改变只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才进行心理教育的老观念,树立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新观念,使学生能自觉地维护心理健康,学会情绪调适与心理保健,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优化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正式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体系中去,使之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以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实效性;应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心理教育网络,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发展性教育与个别教育,心理教师专业教育与一般教师业余辅导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学会的主体作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大学生素质评估体系。

3.应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促进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我们认为根据我国高校创新教育仍然相当薄弱的现状,现阶段创新教育的开展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大学教育阶段加强普及科学创造学知识十分必要,创造教育要打破创造的神秘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创造可以体现在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教育活动,可以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并使之以全新的观念审视自我,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丰富创造力。这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统一及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尤为重要。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对策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我国高校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形势喜人。从2005年起,高校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校院校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急剧上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然而高校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也日益增多。这表明高校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如下不利因素的影响:

1、学科因素。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其大多数理论主要借鉴的是从美国高校引进的心理辅导初期的矫正模式,多停留在行为研究与心理分析的表面。至于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工作更显不足,高校院校普遍存在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对学生进行生理健康教育、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简单地看做是“后进学生”和“问题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政治理论教育的现象。

2、协调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做好的问题,它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良性的社会竞争与投入,良好的家庭引导与配合,正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三者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前进的砝码。遗憾的是,目前学校、社会、家庭缺乏统一行动,没有很好地协调,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单打一的状况,很难顺利地开展下去。

3、师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师资来源于普通教师队伍,以普通教师兼职为主,由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等方面的力量构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上明显好于经济落后地区,区域间差异较大。就上海和广州而言,绝大多数高校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站。而江西省和湖南省的大多数高校院校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开课率较低,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较差,投入较少,形式单一,方法传统。在同一区域里也存在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院校重视,有的院校忽视;公办高校院校较民办院校要好,示范性高校院校较其他院校要好。

4、教学因素。目前,我国高校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高校生能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但这种纯理论的讲授往往是枯燥的、单调的、乏味的,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纯理论教授根本不感兴趣,很难说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研究应该探寻更多灵活的、生动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过于单一。不少高校院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心理问题教育,这是不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方法,还应该涉及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相关内容。

5、经费因素。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国家要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不能低于人均10元,但是绝大多数高校院校都达不到平均水平。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上来说,心理咨询需要相应的时间、空间、材料和人员,即必要的软件和硬件措施,都依赖于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做好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1、要完善高校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国家要成立高校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各高校院校的工作,并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心理健康理论。要组织和鼓励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要克服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体分散、教材编写各自为政的局面,全面规划和领导高校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院校评估体系,并不定时地抽查执行情况,以保证国家的政策能落到实处。各高校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要由院长牵头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建立心理咨询室。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要在财务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要在院校内部形成多级预防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查、抽查、排查;要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辅导员或班主任主导、教师辅助、教辅干预、班团干部协调的严密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免费论文网提供2、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首先要改变一个观念: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的单方面行为,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这一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其次,要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克服脑海中存在着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第三,要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第四,学生家长与学校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形成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3、要进一步完善高校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首先,高校院校要强化硬件建设,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要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功能齐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其次,要重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按在校学生的3000-5000:1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教师。

4、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目前,课堂教学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多数是以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为主,在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我们要探寻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在形式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座谈会、“心灵鸡汤”校园栏目、社团活动、班级户外活动、校园竞技活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心理电影赏析、相关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等,来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强化心理承受能力,缓解心理压力;在内容上,我们要尽力选择那些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喜闻乐见的事例或者案件、影片等,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5、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

经费是确保高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我国高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10元,为此各高校院校要在财务处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经费,要将此款纳入财务预算中。只有资金到位,才能保障硬件到位、人员到位、设备设施到位。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8篇

民办高校学生作为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学校里除了面临着与普通院校大学生同样的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恋爱、就业、人生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以外,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困惑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一)集体心理意识中的自卑与无奈。近二十年来,我国民办教育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及社会对民办教育认识不足,民办教育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肯定和社会定位。长期以来,许多人对民办高校存有偏见,在人们的印象中,民办高校是与高收费、低标准、低质量连在一起的。而且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源大多为高考的落榜生,许多学生之所以进入民办高校读书,是因为无法实现其到公办学院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无奈之举。再者,其毕业所获得的文凭只能是自考文凭和所在院校的结业证书(少数民办高校具有国家承认的正式本科学历文凭),在就业以及其它方面无法享受与公办普通院校大学生同等的待遇。因此,与那些重点公办院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学生在集体意识里存在粉自卑意识与无奈心理,似乎总比别人“矮了一截”。绝大多数学生在进人“。学院”后,虽有读大学的一份喜悦,更有一份“民办”的“羞怯”。此外,由于过多的学业挫折经历,导致一些在校生厌学情绪和自卑情结,进入民办高校的不少学生由于学业成绩不佳,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指责,人格和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缺乏自信。他们把各种挫折,如学习困难、人际紧张归因于自己“无能”,觉得自己备受歧视,产生严重的自卑意识和逃避心理。

(二)个体心理意识中的自我矛盾与冲突。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大学阶段仍是个体走向心理成熟的阶段,也是个体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的心理成熟过程。随着自我认识、自我体验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得以提高。但由于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生源多来自职业高中或“高考落榜生”,他们在高中阶段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家质及综合素质方面相对薄弱,在进人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大学学习的环境后,学生们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照料自己的生活、组织自己的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虽然大学阶段个体心理已由高中阶段的急剧发展进入相对独立、相对稳定时期,但是每个大学生个体情况不尽一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情感与理性之间、友谊与爱情抉择之间,以及在个人一集体一社会三者关系处理之间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各种自我冲突与矛盾心理。少数学生的孤独、困惑、偏执、叛逆与反抗、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和恐惧等心理状态就是个体消极心理情绪的表现。而且由于社会对民办教育认同度与脚望值不高,就业空间有限,学业成绩不理想等,很容易引发民办高校学生的失落感,感到理想中的美好大学生活和对未来美好人生的懂憬与现实极不相符,导致他们心理冲突加剧,内心极度失衡,产生惭愧、畏缩、悲观等消极情感,从而进取心差、意志薄弱、自暴自弃。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在冲突强烈、内心极不稳定的时候,极易转化为好争好斗方式,脾气基躁,动辄发怒,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挑衅闹事等,在民办高校中也不时地发生。

(三)专业心理愈识中的犹像与抵触。民办高等教育大多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双重任务,是一种技术应用型的教育。民办高校因其广纳生源,学校开设的专业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因此,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是民办高校的特色和要求,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培养是民办高校教学的重点。不少学生虽然报考了某个专业,但专业思想不强,对实践教学环节难以适应,对专业有犹豫和抵触心理。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未来是“蓝领”阶层,把职业技术教育同未来的“做工”命运联系在一起,与自己理想中的高薪与“白领”相距甚远,从而丧失了信心,在学习中产生了不愉快的心理,从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不少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定位不准确,不少学生往往将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比较,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育不如公办高校学生所学的内容丰富,从而断定民办高校教育比不上公办高校的教育。这些专业心理意识中的犹豫与抵触,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低,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存在“学好学坏无所谓、得过且过”的思想,违规违纪,迟到旷课现象较为普遍。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另外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表层的或深层的、简单的或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民办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加强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来说,最主要的是满足学生的被理解、被尊重、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和体现自身价值,鼓励他们张扬个性、扬长补短、学有所长、立志成才,引导他们建立开放、独立、合作、进取的现代道德价值观念和人格体系。

(一)加强综合索质培养,注宜职业心理教育。首先,要注重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技能培养。在我国已确定的高教体系结构中,民办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其本质是针对在某项职业中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培养、训练的专门教育,因此要求学生理解高职人才的基本特点,从心理上接受从事在本专业生产一线技术岗位的职业定位,在校学习期间就强化和努力培养自己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如吃苦耐劳、工作踏实、责任心强、竟争意识、合作意识、协调意识等心理能力。除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之外,要求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心理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抓住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求职与发展搭建起多元化选择、多元化方向的择业与心理适应的桥梁。其次,民办高校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一般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上,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内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以“培养学生职业心理(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提高职业与个性匹配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心理学》、《大学生职业指导》、《创业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等教材、课程为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载体,以消除民办高校学生消极心态这一具体任务为突破口。因此,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针对学生的未来就业前景,围绕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而展开,培养学生职业心理以适应未来职业生涯。

(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健全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不孤立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外,要真正成为新时期教书育人的新形式,也势必要依托行政机制,才能建立起一整套的健全的心理健康管理教育体系。l、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健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规划,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提供物资保障,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关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相互协调。2、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设院系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以及楼栋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宜传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开设系列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和维护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3、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三级网络。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系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三级网络。一级网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其所属专兼职教师队伍,主要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辅导、咨询工作。二级网络为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干部、班主任(辅导员)、一线教师,主要是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三级网络为成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以及在各班级设立的心理健康联络员,主要是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统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校园环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对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必须十分重视。建设优美的校园文化,健全合理的制度文化,形成良好的学风,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民办高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宗旨,营造自己特殊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接受有着本校文化特色的熏陶。此外鼓励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更应加强自己的人文知识、艺术教育和美学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提升生活情趣,拓展自己的审美爱好,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先进优秀的文化修养来增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抵制各种负面文化对心理的侵蚀。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心理教育;主体意识;个性;情感;合理需要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造就适应21世纪的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为达到这个目标,高等学校就必须顺应形势需要,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具体到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现实的情况,实施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的客观事物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不断产生影响和冲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及时捕捉学生心理变化的新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为。

一、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对自身发展的责任往往也愈大,从而对自身提出的需求也就愈高。当今时代是一个瞬息万变、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思想纷至沓来的特定时代,这对于思维敏捷、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会由此引起深层次的思考,形成诸多“热点”,在思想上产生飞跃式迷惘,认识出现多元化倾向。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不但要有敏锐的目光和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施以适当的方式方法,还要努力去研究大学生认识的心理过程,从认识心理的规律出发,纠正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加以科学的引导,以实现大学生内心信念的科学转移。因此,在日常的学生思想工作中,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育大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指引自己的行为,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信念

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性。个性就其心理特征来说一般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是兴趣爱好;第二是气质;第三是能力及天资;第四是性格。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社会环境、后天教育的影响,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性对人的发展而言极其重要,因为人总是按照个性的本来面目投入社会并从事形式多样的事业。而教育的本质即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完美,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需要,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必定要能体现并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则应当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信仰和理想是人的精神需要,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人活着不是单靠事物,还靠支撑起灵魂的信仰。”当代大学生应该站在代表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边,自觉维护绝大多数人的长远、根本利益,不断审视自我、控制私念、改造行为、规划未来,经得起挫折和失败,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在任何艰难的历程中不动摇信念。只有我们的学生树立了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们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感受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是以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对客观事物表示爱憎好恶的内心体验。对于个人和集体而言,情感具有强烈的驱动力、凝聚力。它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也是德育成功的前提。大学生的情感丰富但又变化不定,他们追求新奇事物,喜欢激动人心的场面,在正确引导下,可以为真理、正义而英勇献身,做出惊天动地的壮烈行为,也可以由于盲目的狂想,感情冲动干一些蠢事。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执行着信号和调节的机能,操纵着人心灵大门的启闭,对接受外来的教育影响起着过滤和催化作用。我们常说,思想政治工作要进行“灌输”。然而人不是容器,也不是被动接受者,人可以拒绝“灌输”,也可以主动接受“灌输”。能否灌输进去,能接受多少灌输,在教育过程中这和学生在感情上的投入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不愿和领导或辅导员老师说心理话,认为说了也不解决问题,心门紧锁,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奏效。因而,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把工作对象当做活生生的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来看待,推心置腹,以诚相待,把工作做到“心坎上”,引起对象的情感共鸣,即“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四、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

需要是人生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当人的需要有了可以达到满足的条件时,就产生一种满足这种需要的主观愿望和动机,进而产生为实现这种主观愿望而进行的行动。因此,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和根源,而动机是人从事某种活动的直接原因。所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切实了解并认真解决大学生的需要,这对转变学生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坚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的原则,即要求围绕人的主导需要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状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42页)下,合理地满足其正当需要,把工作做到实处,解决对象的实际问题。对于暂时无法满足的合理需要,要制订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从需要入手开展工作,就可以使思想工作直接与人的行为动力相联系,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重要工作,对人的认识也与对其它事物的认识一样,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深度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不仅要从情感变化、语言流露、行为表现中进行了解,还要善于洞察和分析大学生思想深层的心理活动,认真地学习心理学,掌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方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蒋晔.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崇文教育,2003,(3).

[2]魏小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

高校心理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心理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 影响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83

1 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现状

高校心理教育从广义上说,是一套系统工程,包括心理疾病的防治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从狭义上说,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和咨询。高校思政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我国的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从发展初期开始就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推动密不可分。在教育部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心理教育工作明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但由于其起源的特殊性,在实践中存在着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工具化倾向、心理教育专业化定位较为薄弱、重思政教育而轻心理教育等不良显现,从而影响了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深入开展。

2 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1 深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

(1)心理教育能积极关注和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处理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思政教育常认为问题出在学生的认识与思想上,教育习惯性的侧重于理论灌输、行为纠正等,忽略学生成长问题的因素。而心理教育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利用相关原则和技术,例如:共情、积极关注等,与学生共同进退,学生自然更易接受。

(2)心理教育能有效激发高校大学生的潜能。心理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问题进行教育辅导,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情绪管理、挫折应对、适应发展等成长问题,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心理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教会学生怎样去适应社会,合理制定计划,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发展和成长。

(3)心理教育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以往的思政教育只强调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人际交往并非只是道德层面上的对与错,是与否,更多的停留在了学习交际技巧水平层面。然而心理教育则通过了解学生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提升学生自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2.2 补充和完善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中,主要是通过疏导教育法、比较教育法、典型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方法,在贯穿国家意志并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宣传和灌输。心理教育的出现,为思政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心理教育的方法与原则,将“共情、倾听、尊重”等技术方法,以及心理咨询的“接纳、教育、支持”等基本原则,运用到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极大完善了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3 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

(1)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高校部分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思政教育往往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不足。通过心理教育,则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学生的角度关心、理解他们,共同寻找问题的原因,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预见性。

(2)巩固了思政教育的科学性。心理教育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及贴近实际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水平,进而积极推动思政教育的科学化进程。

(3)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中,主要是思想意识的灌输,使得思政教育过于形式化。而心理教育的应用,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多形式和多渠道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解决了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中无法解决的诸多间题,使得学生的德育管理有了较深的拓展,进一步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 心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的具体途径

3.1 与时俱进,从思想高度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1)提升了心理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心理教育不只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应该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当今的大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青年阶段,但当下我国的政治、经济变化以及社会变革过快,在无法适应这些变化时,就导致其出现消极、偏执、急功近利等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心理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已显得尤其重要。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论及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其实施对象都是各方面的人才,使其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无论是心理教育还是思政教育,都要以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

3.2 夯实基础,从教育目标与内容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1)二者在教育目标上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其在二者的共同教育下达到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然而,它们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心理教育侧重于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思政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将二者的教育目标相结合,才能更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掌控和调节,使二者得到共同发展。

(2)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是有许多交叠之处的。比如心理教育中对大学生思想信念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在思政教育中也有所体现。所以,二者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结合,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3.3 统筹规划,从教育队伍建设上实现二者的结合

(1)两支队伍要在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一起完成育人工作。虽然两支教育队伍在人员构成和知识素养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叠,但是毕竟两种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两支队伍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过程中还是要进行相互配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承担起教人育才的重担。

(2)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实现双重角色的有机结合。教育者除了自身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素质外,还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时刻充实自己,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培养出具有更高政治思想水平和心理健康的优秀大学生。

要实现教育者双重身份的有机结合,一是要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心理教育网络,针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教育计划;二是要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强化其专业知识,优化其自身素质,提高他们开展心理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实力,实现心理教育者与思政教育者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结合高校思政教育,既丰富了内涵,又完善了内容和方法,更是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心理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途径的研究,使得在教育方法与途径上有所更新,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篇章。因而,心理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J].青年与社会(上),2014(5):190-190.

[2] 张思亮.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优化高校思政工作的途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243-343.

[3] 谷子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4(10):178-179.

上一篇:中医药基础范文 下一篇:文化理念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