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识字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17:47:45

高效识字论文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效;快速识字;学用结合

识字对于步入小学阶段不久的学生来说是难点,同时也尤为重要,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识字上。偶然在报刊读物上翻看到一篇关于识字的文章,结合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经验,浅谈一下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学生识字的方法:

第一步:认

在儿童识字学习过程中,只有使学生认知过程与情绪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开发大脑潜能的目的。在教学生识字时,我充分利用游戏让学生与“生字宝宝”碰碰面,叫叫它们的名字,看看它们的样子。比如在教学《比本领》这一课的生字时,我将生字写在每一个小动物的头饰上并对学生说这些小动物都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但它们有个小小的要求,谁要是能认出它们头上的字,它们就和谁成为好朋友。这样,学生一下子提高了识字的兴趣。同时,我还利用声音、图像、动作、情景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使学生对所识生字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步:想

汉字是以音、形、义三维合一的“图画”文字,对儿童智力开发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能结合学生年龄、情感、认知特点,根据汉字结构特征,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使训练更加到位。如“跟、狠、恨”等字,学生容易记错偏旁,我就编成儿歌让学生记。在教同音字“经、精、惊”时,我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记住这些字,接着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好的记忆方法就给予肯定。我时常鼓励学生从身边、从周围环境、从书报上找到刚认识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识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找一些不相关的字词连成自认为有趣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既巩固了对生字的认识,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步:写

写字指导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即引导学生在写字时要认真观察汉字,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感受汉字美之所在,从而领悟汉字的书写规律。在指导学生观察汉字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点:一、观察笔画。在不同的汉字当中,同一个笔画的写法是大不相同的。不让学生去细致的观察、辨别,学生怎能把字写的正确、美观呢?二、观察部件。部件是汉字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汉字部首和笔画构件,一个人字写得好坏,关键还要看组成汉字的每一部件是否合适。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范字,让学生观察部件的结构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达成共识,再把这个部件带入相关的一组汉字中去练习,这样,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掌握某一类汉字的结构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步:用

学用结合是开启儿童心扉的好办法。识字和听、说、读、写应是一体的,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低年级,有效的做法是把识字、阅读、写话相结合。我有意识有步骤的示范、引导,如把要告诉学生的话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去读并按要求去做;鼓励学生写自己姓名,辨认同学姓名;认识标志牌、看商店名称……这些措施可让学生和字词反复见面,使学生体会识字用处很大,让学生多读、多听、多看,把生字和学过的字组成词语、句子、作文,既能巩固识字,也能提高阅读能力。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2篇

课标强调“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提出“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到“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阅读的习惯”。如何将要求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汉语教师们众说纷纭,有人主张,以篇章教学为主,强调挖掘文本,品其语言,品其感情,品其风格,品其文法;也有人建议字词教学应该是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角,万丈高楼离不开坚实的根基,而写字、记词、造句就是在夯实这个基础;还有人认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让汉语课堂丰富多彩,看看图片,听听朗读,把图文并茂的视频引进课堂。

那么在汉语教学中怎样实现简单高效,又不违背汉语是第二语言的特点?我结合多年的汉语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看法。

一、 识字记词――点滴积累,夯实基础

汉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汉字和汉语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识字量、词汇量决定着汉语基本素养 ,不仅是汉语考试重点考查的范围(作文和阅读理解),也是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交际必不可少的。我认为最简单高效的积累语言的方法是识字记词,要求做到:读音准确,书写正确,理解恰当,运用熟练。

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首先,读准字音是难点,尤其是平舌音和翘舌音,比如“因此”中的“此”字,应读成“cǐ”, 而不是 “sǐ”。汉语中的多音字也是个难点,结合意义记音既简单又高效,如“处”字,读“chǔ”时,所组的词都是动词,读“chù”时,所组的词都是名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学生非常容易记忆,自然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

其次,汉字书写也很关键,这也是网上阅卷的需要。写字的基础是笔画笔顺合理,然后讲究个体的规范、合体的对称呼应、整体的美观 ,忽视哪一环节,都难以达到汉字形体的美感。我在高一教学中,强化写字训练,贯穿汉语教学的始终。

会读会写的最终目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只有恰当地运用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感情,才能完成语言的交流。运用词语包括一般词语、短语(或成语)、关联词语等。如形容女孩很美,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词语表达:形容气质美,用“清纯”;形容脸蛋美,用“俊俏”;形容眼睛美,用“清澈”;形容心灵美,用“纯洁”。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精练,如“爱不释手”(描述某人喜欢一种东西,不愿意放手)、“应接不暇”(形容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应付不过来)等。

当然最难的是运用关联词,既考虑句子的意义,也要考虑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这本书不是你的,而是我的”和“这本书不是你的,就是我的”,前一个句子在语义上肯定后者,不需要选择,所以是并列关系;后一个句子在语义上不确定,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所以是选择关系。在教学中,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恰当点拨和典型的练习,只要点拨到位,难点便迎刃而解。

词语运用看似复杂,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常练常用,熟能生巧,最终会出口成章。

二、阅读文本――丰富知识,培养语感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有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教学针对的是一篇篇独立的文本,通过一篇篇的阅读积累,使学生渐渐形成一定的汉语语感。

读文的方式有很多,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归纳几点:其一,以提高汉语口语水平为目的的读文,朗读是最佳方式,所选文本应该是短小精悍、文字流畅、韵律感较强的散文或诗歌。比如朱自清的《春》、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我常常采用朗读比赛激发兴趣,或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强化训练,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二,为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读文,默读和圈点阅读最合适,默读有助于记忆,圈点阅读有助于复习巩固,选择的文本最好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等文本。比如读说明文可积累准确严密的说明性语言,读议论文可学习以理服人的论证语言,读小说可学习丰富的描写语言等。其三,获取信息的读文,这也是汉考中最常见的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读文方式都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汉语阅读理解能力。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阅读收益的写照,只有“破万卷”语感才会自然流淌,也只有“读百遍”,理解能力才会积累成经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

三、 提炼文本――涵养精神,获取素材

“阅读是吸收”的另一方面表现在获取写作素材。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下高中生在铺天盖地的学科作业、课外辅导的压力下,无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天方夜谭,所以造成了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苍白、感情虚伪的现状。

其实,文本就是最直接最高效的素材来源,我们可以将文本中的材料分门别类,结合作文主题的需要,选用素材。比如,个人修养方面: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内敛和谦虚;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做人底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灵安乐和超凡情怀。贵在坚持,永不言弃方面:中国女排为国人树立的“拼搏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个人与国家命运方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国不统一,死不瞑目的民族魂;自律和诚信方面:《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等。

上述例子,学生都熟悉,而且能随口说出,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其归纳整合,首先在精神上,使学生经受洗礼,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通过提炼精华,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再经过咀嚼吸收,学生写作文时自然会信手拈来。多年来我实践着这种简单而高效的提炼文本阅读教学,为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打下了基础。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3篇

一直以来,我理想中的课堂是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诗意课堂,于永正老师充满自然朴实气息的课堂,以及窦桂梅老师和母语亲近的课堂。我努力向他们学习,期望有一天我自己的课堂也能那么精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也能那么陶醉,那么自如。

这几年,吉安市青原区先后掀起了“洋思之风”“杜郎口之风”“太古之风”等创建高效课堂的浪潮。我也加入了弄潮大军,成了一名弄潮儿。制定导学案、构建学习小组、培训小组长、建立小组评价机制……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让我无比欣慰,可欣慰之余我又不免有点缺乏底气,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我的课堂似乎成了问题课堂,每节课带着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问题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小组展示。一成不变的模式让学生慢慢倦怠了,我也迷茫了,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堂究竟是不是高效的,在迷茫中前行,慢慢摸索,如今似乎有了一丁点眉目。

我理想中的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诚然,如今的高效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正是我们教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但曾经我们为了这一目的,走了很多弯路,把课堂变成了回答问题的课堂,把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当作课堂的主线,把传统课堂中的朗读给忽略了。课堂少了琅琅书声,而多了议论纷纷;少了声情并茂,而多了各抒己见。因为没有时间朗读,所以没有了情感交流,没有了情感的语文课堂缺乏语文味,难怪学生会乏,老师会倦。我们应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在读中明,让语文味回归我们的语文课堂。

我理想中的课堂应该是形式多样化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化让我们的课堂按照“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探究―汇报展示―当堂训练―拓展延伸”的流程开展,少了许多灵动,少了几许生机。课文体裁多样化:抒情文、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文言文、诗歌、古诗……而这所有的课型,如果都按这模式开展,势必达不到高效这一目的。如写景抒情一类的课文,学生合作探究什么呢?无非是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学生支离破碎的回答难道不是正把一篇篇文质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分析得索然无味吗?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不能为了合作交流而搞形式合作,也不能篇篇课文都按这样的形式开展,而应该结合课文体裁和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采取相应的教法与学法。我依稀记得在教二年级学生学习生字时,采用比赛识字、游戏识字、生活识字等方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也很好,远比现在让学生按着模式一板一眼识字有趣得多。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科学化”就是教规律,授“渔”。如果识字教学只停留在“认识这个字”而不晓得其“ 所以然”,不晓得“与其他字的区别和联系”,更不晓得“运用的方法和特点”,那么这个识字教学仅是“授鱼”而已!鱼就是鱼,积之再多、习之再快也是鱼。随文识字之所以少慢差费,之所以不足取就在于把识字当作“学课文的附属品”,而不是当作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角”之一!因此,大多数教师会忽视识字教育的真正内容,不可能正确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只知“授鱼”不知“授渔”。最终,由于识字的基础性关键地位和功能的缺失,也就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以至于失去了整个语文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把学习课文当作语文课程的内容,而忽视了语文教育教学本体知识的传授。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势必造成“秀才识字认半边”的局面!

为此,我在设计识字教材学习基本字时就在识字的同时融入汉字基础知识,课文如:“日生星,立占站;足包跑,车专转。”五分钟读熟,十分钟识12个基础字。但教与学并未止于认识这12个字,与此同时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与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即:汉字可以由部件字组构为合体的形声字,而形声字是不可以随意读半边的!形声字有四种基本读法而不是一种!接着下一课则是“金失铁,水先洗;言果课,手是提”,同样是在认识12个字的同时学习到汉字最高频的、功能各异的四个简化部首!这是汉字的规律性内容,是通用的、理据性基础知识。

新课改十六年,语文教育没有成功地用事实否定“科学、序化”的语文教育体系的高效,却证明了脱离系统地学习以“语文知识技能为纲”的语文教学是多么乏效!让“名家名篇”为纲,“文学主题、人文主题单元设计”为纲退出历史舞台吧!

语文教育者一方面要懂得一个常识:对于基础教育范畴中的语文课程,要以系统的语文知识技能为纲,设计教材、教学语文;其内涵并不是专业性地学习语文知识理论本身,重要的是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这个应用性学习是不可能脱离思想和文化的内涵而抽象存在的,也就是说,天下不存在未康墓ぞ咝杂镂目纬探萄В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思想和文化”总是寓于其中的。但是,另一方面语文教育者还需要懂得一个常识:文学乃是作家与语文的“私生子”,人文仅仅是语文基础上的“衍生物”,而不是语文的本体!语文教育要教人“知理”、“会用”语言文字,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获得保障,这不是“文学的或人文的主题设计”运用渗透或可取代的。否则,学了语文讲不好汉语,读让人听不懂的文本,甚至只能用英文写博士论文,要它何用?如此这般,岂可作为中国语言学家误导“汉语难学、难写、难用”的理据?!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5篇

>> 写话,也可如此美丽 识字教学,也可以如此生动 兴趣,让识字如此美丽 小学英语教学板书也可如此设计 文言文教学也可如此生动 教育,也可如此简单 “错误”也能如此美丽 拒绝也可以如此美丽 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 竞赛,也可如此有趣 玩美,也可如此简单 银行的笑靥也能如此美丽 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 “探索”让教学如此美丽 识字教学也精彩 识字教学也高效 也说识字教学 也谈识字教学 原来错误也可以如此美丽/无意才是真 因课定法,初读也可以如此美丽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识字教学也可如此美丽 识字教学也可如此美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众所周知,字、词、句、段、篇,是阅读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而识字教学则是阅读教学的始发站、奠基石,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源头,它承载着我们中华的博大的文化,识字学词,就是文化的传承、智慧的浸润。阅读教学从识字教学开始,并由它坚实地托举起句段篇的教学,可以这样说,若没有扎实的识字教学,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会成为空中楼阁。然而,识字教学的现状如何呢?当我们走进时下阅读教学课堂中,稍稍留意一下识字教学,你就会发现形形的识字教学情形。

1、名词术语式

大部分老师都熟知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落实在行动中。识字教学伊始,教师将本课的生字词出示出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互相正音。接着引导学生分析:本课生字中哪些字容易读错,从而指导学生记住哪些字是鼻音、边音、平舌音、翘舌音、卷舌音……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在不断地发现、不停地解说。课堂上议论纷纷,热热闹闹。这样的分析归纳占用了识字教学的近一半时间,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可实际效果呢?可能学生一开始读准了的字音,经这么一理性分析,又糊涂了。更不用说没时间拿起笔来写字了。在识字教学中,这种大谈名词术语的做法随处可见,似乎成了一种牢不可破的模式。其实,解读名词术语不是识字教学的目标,读准每个字的音比记住名词术语更为重要。

2、移植词典式

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增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部分识字教学内容,大多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大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学会自能学习,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把新词的意思写在书中或笔记本上。解读课文时,对生字词的解读变成字词典的移植,学生根本不考虑文本定的语境,字词解读变成孤立的字词典注解,鲜活的字词教学变得冰冷而理性。移植字词典式的词语解读,只是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一个起点,它最终应该归结到文本的解读中,在文本的解读中注入字词解读的生命活力。这种移植词典式的识字教学虽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但实效如何?

3、蜻蜓点水式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阅读感悟理念已深深地票根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之中。然而关于“阅读感悟”,也产生了不少有失偏颇的解读。在识字教学中就有人根据阅读感悟理念,体现识字教学的人文精神,主观臆断出识字教学应该追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求甚解”的境界,若是有人在教学中咬文嚼字,便被判为“保守派”。于是在阅读教学中,很难看到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词句进行品评、感悟,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朗读、空洞的感悟,学生的阅读活动只是进行着水平的推移,而没有质的提升。对于文本中的重点字词,作蜻蜓点水式的解读显然是不够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仅仅触及到文本的皮毛,甚至连皮毛都没碰及,让教学变得浮躁浅薄,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追寻的识字教学境界?

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弘扬了人文性,却或多或少忽略了工具性,语言训练得不到落实,人文性的熏陶感染也如风掠浮萍,人文精神得不到深刻的人文体验。老师们宁可脱离文本,架空语言,也不愿让人说一句“人文精神失落”。说是“工具性、人文性两性统一”,其实由过去的工具性“一性称霸”变成了人文性“一性称霸”。

我想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比较完美地显示“两性统一”,应该是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的自然融合。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样的语文课,是综合的、立体的、价值多元的;在这样的课上,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思维锻炼、情感陶冶、人文熏染、个性发展,熔为一炉,浑然一体。

那么在识字教学中应如何正确把握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平衡, 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

刚入学的孩子对认字有很强的好奇心,因为认字读书使儿童有一种“长大了”的成就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机械识字学习后,热情大打折扣,甚至越来越觉得识字好无趣。我们的识字教学追求的目标是:让孩子主动识字、快乐识字!

1、词义理解中识字

比如在教学“反复”一词时,老师让学生读词语卡片:反复。孩子们读完一遍,老师让他们再读一遍,一连读了五遍,然后告诉孩子们:刚才小朋友们把“反复”这个词语反复读了五遍。孩子们在自然而然了解词义的同时巩固了词语的发音及识记。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重复读词的枯燥与乏味,工具性与人文性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

2、表演活动中识字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课堂上,如能根据词语表义,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效果也是不错的。比如在教学“立正、敬礼”的时候,让学生立正、敬礼,再读读词语,既调动了学生读词的兴趣,也把单纯的识字整合成了一个与词义、动作融为一体的“生命体”,给一个简单的词注入了流动的血液。

3、扩词游戏中识字

在教学“星期”一词时,由于“期”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成第一声,在读音上是需要学生注意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多音字的字音拿出来让学生比较,结果很多时候都适得其反,反而混淆了孩子们对字音的认读。教学时不妨避开比较多音字读音的方法,在“期”字“开花”的扩词游戏中,在孩子们喊出的“假期”、“期限”中,我们看到,教学的目标已经达成,而且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孩子的词汇量,把课堂的效率提高了一个层次。

4、唤起经验中识字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发展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发展呢?

一、教学主体――重视一个“人”字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格局发生了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在前、“学”在后,“教师一言堂”的场面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等生动局面所代替。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角色性质。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为本,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彰显出学生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个性美。正如《语文标准课程》所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通过“导演”式的作用,促进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教学目标――聚焦一个“简”字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教学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具体到教学目标上即要做到简明、具体、可测,聚焦一个“简”字。这里的“简”不是简单、草率与省事,而是通过“板块式”的目标简化改变那种繁琐的、对课文内容面面俱到地分析,着力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以此来构建简约、实用的语文课堂教学。例如,一位名师教学《夹竹桃》一文时,紧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这一中心句,独具匠心地从“韧性”、“幻想”两大方面设计具体教学问题:(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想象和幻想?等等。如此目标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照顾了学生学习的个,充分体现了特级教师薛法根所提出的语文课堂“板块教学”的思想,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实效。

再如,教学《鸟岛》一文,笔者将其教学目标简化为:(1)了解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情感,进而激发他们自觉地爱鸟、护鸟。

三、强化训练――体现一个“实”字

强化训练时要注重及时、有效、扎实,体现一个“实”字。所谓“实”就是扎实,即在打好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底子的基础上,抓好语言文字的读写训练。

1.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感知的能力。实践表明,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阅读片断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强化学生语感的培养。以一位特级老师教学《两只鸟蛋》一文为例,教学时教者采用层层深入,逐步提高的方式,通过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1)初步范读,感知大意;(2)自由朗读,掌握字词;(3)分自然段指名读;(4)重点赏析品读;(5)加动作表演读;(6)背诵读。如此朗读指导训练,促进了学生的读中感悟与理解,学生读出了层次,读出了智慧,读出了诗歌的韵味,从而轻松自然地体会到了文章所蕴含的主旨――爱护鸟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随文练笔

读与写是相伴相成的,“写”的过程可以牢记“读”的理解,更好地丰富语文知识的积累。然而,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老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常将写的训练安排于课外进行,变成了课外的作文练习。如此则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实践表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当堂练写时间,将练笔落实在课堂之上,让学生当堂练写,加之教师的的巡视指导,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可以提高训练的效果―字写得更好,文章更通顺。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完《妈妈的账单》一文后,教者设计了如下“真情式练笔”:读着妈妈的账单,小彼得不禁想起了;想起了;想起了。且看一位学生在纸上工整地写道:“读着妈妈的账单,小彼得不禁想起了自己所过的每一天,他想到了每天早上起床后,妈妈会准时送上一杯散发着香味的牛奶;他想到了每天中午回到家,妈妈所烧上的那桌可口的小菜;他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寒风呼啸,自己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快速背上自己奔向医院的情景……”小小的随文练笔训练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深深的爱。

四、教学方法――突出一个“活”字

实践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实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新显现,教者就应积极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观念,不断增强教育创新意识,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以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识字教学是这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呢?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往往可采用游戏的方式,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学生听,或教学生自编儿歌进行识字。如学习“碧”字,可让学生猜谜:王姑娘、白姑娘、一起坐在石头上(打一字);学习“法、丢”两字时,可在复习“去”字的基础之上,以旧字带新字,教会学生自编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这样的识字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非常便于学生记忆。如此活化教法,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风荣,刘哲.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A].探索创新发展[C].2000.

[2]王玉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

[3]肖静芬.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浅论[J].宁夏教育,2002,(03).

[4]孙传文.适应新理念的要求 加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识字激趣提高效率

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4.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5.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6.编口诀

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口诀”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 朋:两个月亮交朋友。 种:禾苗种在水田中。 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狼狠一点。

7.排队组字

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夯实基础;字理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0502

我校是宜州市课改试点学校之一。在借鉴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乐陵小学、黑龙江省方正林业中心校、广西蒙山县的课改模式之后,我校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展示、检测等作为学习的主要流程,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及时点拨还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掌握的字理知识都比较浅显,如果不加强渗透字理教学,将会影响学生的识字效率和阅读效率。那么,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该如何突出字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夯实基础,提高素养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文字,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国汉字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是无法领略到汉字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语文素养和字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汉字文化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1.扎实理论,夯基础

学校开展字理课题的教学研究,教师必须对汉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夯实自己的文化功底,从根本上开展课题研究。字理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合构造和演变规律,从汉字的形、义、音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总结出识字教学的方法。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字理识字教学法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点点划划组成的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一边识字一边认识事物,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简述汉字大体演变过程时,教师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加深其对汉字构形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进行意义识记,减轻记忆负担。

由于我校新课改中心的工作过重,字理课题研究活动一度停滞,导致教师字理方面的学习几乎停滞不前,缺乏字理知识。为此,我校教师要加强阅读有关字理知识的书籍、文章,夯实字理基础。如深入阅读黄亢美教授编著的《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手册》《字理――识字教学的根本》《依据字理 析解词语》《字理教学的基本要则和方略》《小学教师应掌握的字理基础知识》《汉字偏旁部首例说》、周瑞宣教授编著的《汉字形义详解》;刘家齐编著的《字理新说》《词源》《说文解字》等相关的工具书,进一步打好字理基础,掌握字理教学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学校课题组要通过个人学习和集体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2.加强交流营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字理研究氛围,学校加强教师间的字理知识交流,努力培养中青年研究骨干,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鼓励教师进行字理知识的学习和探讨。基于此,教师年级组之间加强教学交流,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字理问题。同时,提倡“三人行,必有我师”及“能者为师”的做法,加强交流,遇到问题及时查阅工具书,或者向其他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认识和扩大知识面。在新课改的开放式课堂中,遇到授课教师无法解释字理的情况下,能者要及时进行点拨与解说补充。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授课教师讲到“望”字时,只补充讲解“向远处看”之意。这时,听课教师给予补充道:“‘望’在甲骨文中,左上角是一个眼睛,下面是‘壬’,表示一个人站在土堆上向远处张望;右上角是一个月亮,表示这个人在望月。每月农历十五是月亮最圆之时,也是观月最佳时机,所以‘望’原意指十五。”在开放的课堂中,充分利用其他教师这个优质资源,为新课堂注入了活力,营造了交流学习的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

3.开展活动,促提高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字理素养的途径之一。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字理活动,让师生对汉字文化进行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对字理的认识。这些年来,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品字析词中倡导使用字理教学法。因此,学校每学期开展汉字书写比赛、字理手抄报比赛、汉字听写大赛、美术字画比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字理教学氛围。同时,学校课题组积极组织教师反复观看字理教学课例,分享《中国象形字》和《偏旁部首析解 》等光盘资料,深入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使教师对中国汉字的构字规律以及汉字的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字理教学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大体上懂得了应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字理知识,让识字教学更加轻松和高效。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观摩学习活动,认真参与字理总课题组的论文比赛、汉字听写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等,促进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二、字理识字,掌握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凸显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是最根本的方法。教师通过析解汉字的形义,把汉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深刻领悟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因此,教师要掌握字理的教学方法,提高识字的教学效果。

1.追根问底法

对构字率较强的象形、指事这两类基本字,教师可简明扼要地阐述这些汉字演变的大体过程,通过实物展示、动作演示、故事介绍等方法进行解析,然后将楷体汉字各部位与篆体、客观物体各重点部位进行对应比照,引导学生有效把握画图――篆体――楷书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和识记所学楷体汉字的形义。

例如,教学“山、月、水、网、火、包”等字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山、月、水、网、火、包”的古文字图片,让学生先猜一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时,学生发现图画演变成汉字的规律后,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学生眼里,汉字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使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

2.偏旁部首法

学生了解部首字的意义之后,就会对该部首组构的汉字产生敏锐的知觉。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部首知识会不断同化后面学习的新知,汉字系统的理据与结构优势就会逐渐显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和有序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归纳同一部首的汉字来学习,掌握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学量的形声字以及会意字。同时,强化学生对于偏旁的字理教学意识,日积月累,让学生对常作形旁的偏旁部首熟记于心,真正做到教师“教一个”,学生“得一串”。

例如,~、贩、购、资、货、贷等字都有一个相同的部首,“贝”字是指贝壳,古人曾用贝壳做钱币,因此用“贝”作部首时,多是财物的意思。如“贩”字,本义指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获利,故从贝。再如“购“字,本义是买进的意思。文言文又常用作“悬赏”之义,现代汉语常用词为采购、购买等。由此可以看出,古今义都与“贝”字有关。教学时,教师就可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是贝字旁,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找到规律:反犬旁的字和野兽有关;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食字旁的字和食物有关;走之底的字和行走有关……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字与字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教给学生一大串字,让学生多举例。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就会慢慢得到提高。

3.分解组合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而分解组合法科学灵活地析解汉字,正好与这种过渡相协调。清代著名文字学家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人之不识字也,病在不能分。苟能将一字分为数字,则易记难忘矣。”因此,教学合体字时,教师应先分解其组合的部件(基本字),使学生其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再“合二而一”或者“合三而一”地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或意义功能,这样就能透彻地了解其字义,识记其字形。

例如“祭”字,由“月(肉)、又(手)、示”三个部件构成,合起来就是手拿肉供奉神灵,人在供桌前跪拜,本义就是祭祀,祈福保平安。这样,学生将“分解组合法”这把“金钥匙”拿到手之后,不仅可以解决许多识字中遇到的难题,而且可以模仿其方法解决其他难题,并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避免机械识记,对开发学生智力也大有好处。

4.编猜字谜法

运用编字谜和猜字谜的识字方法,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识记效果。字理教学的谜面设计不同于社会上所玩弄的文字游戏,教师应较好地体现字的形义结合,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字义,充分凸显字理的特色,为学生识记汉字服务,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定”字,

社会上的谜面是这样出的:“一点点上天,乌云刮两边,上字倒转写,人字走路边。”其实,“定”字宝盖头下是一个“正”字的变写,指房屋“正”了才安稳,有“安定、平定”之意。而黄亢美老师编的谜面是“宝盖正,才安稳。下有人,右脚伸”,把字义与字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富有情趣。又如“染”字,黄老师编的谜面为“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熬出颜色来,再编放丝和布;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从而把字的构件和字的含义很好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形义的理解与感悟,学生就不会写错。再如“仙”的谜面为“一人住在山间,从不和人见面;可以不吃不喝,却能活到千年”,这样的谜面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增强他们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总之,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的曙光和时代的标志。因此,要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掌握字理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凸显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汉字是在朗读“一首优美的诗”,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逐渐形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有效提高字理教学的质量。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9篇

课题由来:

自主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文化素养形成和提高的第一步,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关系到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低年级的识字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识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基本环节,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各科基础知识的起点。古人早就有这样精辟的论述:人生聪明识字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专家们的论证也说明:识字能促进语言、思维的协调发展。识字教学如此重要,要想使学生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首先要让他们掌握自主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但是由于我们农村地区的局限性,如农村孩子活动范围小,而且学前教育底子差,再加上家庭教育薄弱,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低,意识也不强,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农村小学识字教学质量,缩小和城镇学生的差异,就成了我们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课题界定:

1.自主:自主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大量识字非常重要。识字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要根据儿童心理规律,依照汉字本身的规律,让儿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识字。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展识字途径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积累学习语文的后劲。

研究目标:

研究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的兴趣,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究内容:

(1)通过对小学语文识字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整套快速高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式方法。

(2)开展以自主识字为主的课堂教学实践,切实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变识字教学为自主识字、开发识字。

(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

(4)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

二、课题研究情况

(1)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2)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以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此方案,不断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计划,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同时并撰写教学反思及教研论文。

(3)上好研讨课并及时撰写小结报告。

(4)邀请中心学校领导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好进一步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

1.理论成果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

(2)我们认为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①从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积极性。②注意吸取各种识字教学的成功经验,教给学生识字方法。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2.实践成果

(1)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从构建一种符合新的教育要求、儿童本性及语文学科特点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模式入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不但从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量也明显提高。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努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教师自身水平得到了提高,科研意识增强,教育教学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课题组实践成员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识字”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识字――生活”的识字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识字教学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后段设想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识字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自主识字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学期课题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不少于12节,并互相评课。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高效识字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的素质要求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新的时代呼唤教育要快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最基础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加快着改革的步伐。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识字的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标提出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识字策略。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作之间的矛盾,把识字和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也可以说,儿童尽早阅读就等于给儿童增加了一双自己获取知识的眼睛。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多年来,识字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不计其数,识字教学法也创造了40余种,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部件识字”、“注音识字”、“趣味识字”……但至今没有一种获得过理想的效果。新课程实验中,教师们常用“趣味识字教学法”,力求做到“寓教于乐”。

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但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反而造成了识字教学的低效率和假语文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重字形,轻理据,违背汉字构字规律;重字音,轻字义,忽视汉字构字规律;重个体,轻整体,违背汉字系统规律。以上三种违反科学的识字教学,实际上是我们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假语文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汉字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太少太少。然而,我们的教研及其导向又是怎么做的呢?就本人而言,在十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追求与看重的是形式(教育理念、方法、方式)而不是内容(科学知识),是形式决定内容,这完全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研工作如此,不能说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悲哀!鉴于此,建立与实践科学的识字教学就非常紧迫和重要了。

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我认为,要遵循听得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

(二)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第一,运用游戏方式提高学生识字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利用各类小游戏来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强化识字教学。其一是鼓励学生们去猜字谜。学生可根据不同汉字的字形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自行编排谜语。其二是互相做小监督员,在同桌之间互相学习汉字,相互帮助对方订正错字。其三是开展猜字游戏,就是通过猜字谜来帮助学生来认识汉字。

第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识字动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可见,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巩固已学汉字。在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时,要利用实物图片进行字形的匹配,尤其是象形字教学。这使得汉字复杂的笔画结构与生动活泼的表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了联想记忆。在采取多媒体教学时,还可让汉字抽象的定义更为形象化与直观化,以提高记忆的效果。

第三,运用兴趣教学法激发学生识字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呢?由于汉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而低年级学生对汉字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适应经历。因此,可以将兴趣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识字不再成为低年级学生的负担。

(1)看图识字法。制作色彩鲜艳的图画,通过画面就能体现出字义。图文并茂的看图识字应用已久,是一种广为流行的识字教学方法。如今,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仍可采用此方法,但还可进行创新,比如出示图片后先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随后再出示生字卡,这样学生学起来就能印象深刻,将字与词的第一印象牢牢地印在孩子们的头脑里,从而让学生在直观轻松的氛围中识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儿歌识字法。多教孩子们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选取其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来进行认读,以便于孩子们的理解记忆。

此外,还有歌曲识字法和实物识字法等均可以利用于教学中。

(三)注重识字技巧的培养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树、村、杨”,“打、抱、扔”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木”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木”旁表示与树木有关的意义,“扌”旁表示与“手”或“动作”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木”旁和“扌”旁的汉字了。在很多的识字教学中,归类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教给孩子去归类遇到同类字他自己就会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了。

上一篇:自我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游戏化教学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