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00:45:07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岗前培训工作 培训体系 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63-03

Abstract:Pre-service training of college teachers is the important work relat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It’s the first way of teachers’ training, and it’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strategy for a college. The pre-service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mainly consists of five parts, such as ideological system, content system, security and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It can be more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d operable. Besides, it may provide some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current pre-service training of college teachers in bo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o the basic work for further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re-service training system of college teachers well.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pre-service training college teachers;

在2014年教师节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其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为了吸收科技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毕业生,各高校在创新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教育、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上给予了重点的关注,通过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创建、竞争激励等多种手段,加强教师职业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培养,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在高校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岗前培训是一个教师在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之前必须要参加的培训,这对教师清晰岗位需求、适应职业需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手段。

目前,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岗前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并给出相应的对策;2.探索并创新培训机制、培训方式、培训模式等具体内容;3.研究中美的教师培训方式,并给出改革建议。迄今为止,尚未有培训体系相关的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该文提出了由思想体系、内容体系、保障和管理体系、工作开展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构成的培训体系,并给出了每个方面所包含的内容,较为系统全面地对高校岗前培训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研究、发展和完善高校岗前培训体系做了基础铺垫。

1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思想体系

1.1 指导思想

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应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为教育梦的实现做好教师的基础培养工作为目标,激发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热情,缩短教师适应岗位的时间,培养教师基本职业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1.2 培训目标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目标主要有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最终目标三个层次的目标。基础目标是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岗位,获得基本的资格证书,使得其能够达到职业的基本要求。发展目标是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帮助其了解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从而提高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技能,促进其产生更多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最终目标是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振兴做好基础铺垫工作。

1.3 重要意义

高校的新教师从来源上看,有师范毕业生,也有部分是未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的毕业生,其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较少,而且大部分会存在角色转变困难、教学技能和成效较差、专业知识不够、自我发展意识薄弱等现象[2]。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理清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是各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并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从学校的长期发展来看,高校岗前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优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学科建设特色发展提供了合格教师资源储备。

2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

我国的岗前培训工作是从1997年制定颁布《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启动,并对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课时设置、考核方式、培训时间等都做了明确要求。至今为止,此项工作已经在高校中开展了17年,培训的内容在原来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4]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补充。通过对不同的高校岗前培训工作的调研情况来看,各高校结合该校的发展特色,增加了很多的培训内容。根据当前高校的特色和教师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体系应当由教师资格体系、学校认知体系、自我发展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教师资格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的教授、教师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和熏陶、教师模范的榜样教育、教师认同感的产生与加强、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如何有效沟通等,使新教师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执教者。

学校认知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历程与现状、组织架构与职能、学院设置与学科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的介绍和展示,让新教师对所在高校有明晰的认识。

自我发展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给予的发展平台与机遇、科技项目的来源与争取、教师基本考核方式、教师发展与晋升途径、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等,让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和事业有一个长期而实际的生涯规划。

3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保障和管理体系

3.1 组织和管理体系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必须置于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积极研究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将岗前培训列入学校人才战略里教师培养方式和手段中,建立由主管人事处处长任组长,主管教师培养的人事处副处长为副组长,各学院负责教师的管理和培养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小组,并设办公室挂靠人事处,负责协调、处理、安排相关的教师岗前培训相关工作。工作小组应积极开展岗前培训的专题调查研究,探索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考察并评价培训的效果。

3.2 制度保障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要成为学校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就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该校的《教师岗前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工作的组织者,指出各单位、各学院的责任和分工,细化培训的目的、内容、形式、考核办法,进行目标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从制度上确保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思想上促进新教师形成主动学习参与的心理结构,强化督导检查,达到建立长效的岗前培训工作管理机制之目的。

3.3 物质保障

充沛的物质保障是开展任何工作的重要前提。高校要坚持岗前培训工作的长期发展和进行,发挥其重要价值,就必须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保障,将岗前培训工作纳入财务预算,保证开展各项岗前培训工作的经费。岗前培训工作经费主要包括培训费、课时费、活动费、考核与奖励费等方面,这些经费应统一归口高校人事部门管理,由人事部门统筹协调,这样才能实现岗前培训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

4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工作开展体系

4.1 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使之规范化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岗前培训就是针对教师进行人才培养的首站,必须将其列入培养计划中,形成相应的岗前培训计划,并予以执行。在对教师岗前培训计划进行制定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群体的知识特征、专业结构、年龄层次不同,须安排具针对性的课程,调动新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教师主动参与;(2)结合学校的基本特色,安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内容,采用课堂教学、专业讲座、教学实践、素质拓展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价值和作用;(3)以基本职业要求为引领,明确培训的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训的效率。

4.2 突出培训重点,有的放矢,使之有效化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内容丰富,主要对教师的职业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进行了基础性的培训和启发。在短时间的培训过程中迅速地提高新教师的相关素质与能力成为岗前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根据岗前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的,首先应当完成基础目标,即使教师能够迅速适应职业要求、满足教师资格要求、提高执教技能、学会与学生沟通。故而在培训工作中,应以此为重点,辅助培训以实现发展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内容,使此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

4.3 建立课堂、实践、素质拓展、网络教育的培训网络,使之立体化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长期以来一直都以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为主要目标,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且尚未与新形势下的教育手段相结合。在当前信息与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条件下,高校岗前培训应当与时俱进,形成系统而网络式的培训方式,以课堂教学、教学实践、基本素质拓展、网络教育为培训手段,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和培训资源,立体化地开展相关工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四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并辅助以部分素质技能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新教师的授课能力的展示与提高,辅助以教学奖励;在基本素质拓展中,重视新教师身体素质、沟通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在网络教育中,重视新媒体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新建教师沟通平台、知识传播平台、学校认知平台等,辅助以教师餐会等活动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4.4 加大宣传、监督和考核力度,使之重要化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校刊、黑板报、电影放映、微平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在新教师中广泛开展各类岗前培训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新教师的主动参与、认真学习意识。除此之外,相关的组织管理部分应从制度建设、监督机制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着手,规范并重视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使之能够得到更好的组织保障和管理,从而促进此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5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保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充分发挥岗前培训在新教师素质培养和高校人才战略中等方面的应有价值,应将教师岗前培训作为一个专项内容纳入各高校的教师工作和高校管理工作评估中,并结合各高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

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进行合理而客观地考核评价的前提是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证明,考核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根据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特点和实际,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设计评价指标,设定指标权重,明晰评定标准,确定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内容。在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地把抽象目标具体化和定量化,增加可操作性,减少评价和考核难度。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是指把岗前培训评价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标准体系。这种对目标具体化的指标体系,是对高校教师的基本工作考核的直接依据,也是保证岗前培训工作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措施。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性可逐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等层次,相对应的指标称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应宏观地体现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目标和重点,其它层次的指标应从微观上充分体现一级指标的可测性。

指标权重是指根据指标的变化对上一级指标或培训整体效果的影响力确定的,反应了评价因素的价值与重要性。评价标准是衡量评价对象所需要达到指标的基本要求。根据达标程度可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的等级设立不同的评价标准。从理论上说,等级数量越多,评价的精确度就会越高[5]。考核方式应以评价的结果为基准,对新教师和组织者在培训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或不合格的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

6 结语

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是关乎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培养的第一途径,是高校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索性地总结了教师岗前培训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逐项加以阐述,具有一定的全面性、系统性,可以为各高校建立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的提供部分参考。教师岗前培训体系中所包含的五个子体系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其中考核评价体系更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如何设立一个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既能够激起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又能够达到学校设立的培训目标,将是下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DB/OL].新华每日讯.2014-9-9.http://.cn/c/2014-09-10/001230815822.shtml.

[2] 张建平.论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6(36):54-57.

[3] 谢文新,孙远雷.论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制度创新[G].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05-310.

[4] 李玮.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2014(36):21-22.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新教师成长为合格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它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趋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培训效率不高,因此本文从知识转化的角度,从知识内在化与知识外在化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岗前培训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问题 对策 管理 形式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新教师成长为合格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高等教育原理, 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应地,岗前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也就越发突出了。高等学校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对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新趋势,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也随之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困难。而在当前教师岗前培训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培训走过场,没有效率,而出现此种结果的原因就是培训方法的缺失,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学到所需要的知识。教师岗前培训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的转化过程,要使知识的转化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还得从知识转化的方式来探讨培训方法。

知识是很复杂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知识观,对知识的分类同样如此。1958年,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其《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两种知识的分类,他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难以形式化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都属于这一类。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比如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显性知识就是指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显性-隐性知识”的两分类的观点,一直也是当代知识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知识主要是隐性与显性两种知识,因此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过程中,知识的转化就主要是这两大类的转化: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即内在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即外在化。要想做好一名好的教师,就必须能够很好地对这两种知识进行转化,只有两种知识灵巧的转化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才能做一名好的教师。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知识转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知识转化的过程。因此,为了达到以上的几个目的,教师岗前培训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外在化

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对显性知识的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很多培训不会忽视的内容,它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一)课堂讲授

培训内容主要以《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本岗前培训教材为主,这些写在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属于显性知识,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加上重点讲授,教师会将这些知识觉得更加牢靠,理解得更加透彻,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专家讲座

在培训过程中适当开设一些专家讲座的课堂是很有益的。尽管在专家讲座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什么课本,但是由于讲授课程的都是一些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本身的观点就是很有权威性的,因此教师对此的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显性知识的学习,在专家讲授下对教育方面的一些知识了解得更为深刻。

二、内在化

知识的内在化过程是很多教师岗前培训中都忽视的,也就是说在培训中,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显性知识的学习层面上,缺乏对隐形知识的掌握,没有实践的环节。要想真正掌握一门知识,不仅是要学会外化,更重要的学会内化,能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形知识是学会、学懂知识的关键点。教师隐性知识大致可分为3种,教学过程中的隐性知识、科研过程中的隐性知识、个人价值的隐形知识。因此,在促进知识内在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培训就是说让教师也能融合到培训的过程中,而不是只有教师讲授。这种方式主要包括模拟教学、分组说课和试讲。这种培训方式可以使教师完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可以即时地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培训中加强学习。在这些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从而使显性知识学习得更牢固。

(二)反思式培训

反思式培训主要包括观摩课、公开课。教师可以结合培训内容,联系自己在实际工作进行认真的自我认识和思考,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不断地反思中提升、完善自己。

(三)研讨式培训

研讨式培训主要包括讨论、报告。教师通过相互交流分享或者公开报告,可以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在互相切磋后上升到一个较高的理性层次, 进而成为大家共同拥有的知识资源。

(四)实行导师制

高样的教师岗前培训可以向欧美的一些国家学习,实行导师制。每个新来的教师可以和学生一样,有自己的导师,他们的导师可以由中老年骨干教师担当。这个过程既是一种外化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导师将学到的东西传递给学生是外化过程,但是在此种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导师的一种人格价值,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来从中学习教师素养,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师素质,在人格与素质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因此,在这种方法中,对导师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前三种方法中侧重的是对教学技巧、方法以及科研方面的隐性知识的学习与转化,在导师制中侧重的是对人格价值的学习与转化。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而岗前培训更是重中之中,很多教师在刚才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可能他学的理论知识是很扎实的,但是缺乏对其的运用。因此,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应该多种方法同时使用,使高校教师能够将各方面的显性知识都能很好地运用转化为隐性知识,扎实教育知识,学习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易凌峰,朱景琪.知识管理.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程敬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再论.教师教育研究.2009(5).

[3]毕永竹.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形式.继续教育.2002(2).

[4]杜颖.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7).

[5]肇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策略研究.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 教学效能感 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21-02

《教师法》第三条规定,“高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只有使高校教师队伍成为最优秀人才的集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全面提高民族的素质。目前,各大高校都将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而教学效能感是高校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于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质、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大幅度提高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理论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教师对自己特定教学活动的影响,由此开始了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影响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由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组成。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的、普遍的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二、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作用效果

(一)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育人质量

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智力因素的发展,还有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教学效能感高的高校教师会积极准备高质量的教学积件,充分利用积件库中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等资源;充分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愿意投身于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即使面对教学中的困难,也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勇于挑战。反之,教学效能感低的高校教师忽视自身教学的知识、能力、态度、行为等所起的重要作用,将一切归因于家庭和社会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因而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育人的质量。

(二)影响高校教师行为成败经验的总结

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成败经验,也就是高校教师的亲身经验,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也是最直接的。成功的经验会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境中去。科学的错误经验的总结也可以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高的高校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会积极主动的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不断学习知识弥补不足,积极设想成功的场景,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影响高校学生自我效能感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充满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和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也可以说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形成的性格,关系着大学生以后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高校教师则在这个关键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践证明,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 高校教师表现出来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审美人格和语言举止与风度仪表等直接影响着具有感受时代精神敏锐性、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群体成员互动性和内部结构层次复杂性等社会特征的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促进学业的更快进步,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对策

(一)构建以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平台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国家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岗前培训包括学校规章制度培训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使高校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科研能力,还要具有对师范类教育的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教学效能感等相关课堂技能,岗前培训是高校青年教师进入教育教学岗位前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岗前培训,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增强工作责任心,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

2.在职培训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重视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导潮流。通过在职培训,高校教师具备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变革创新的意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文化素养及多方面教育教学能力,有信心面对不断涌现的教育新观念、任教学科的新知识,以此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通过在职培训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以《教师法》、《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为依据,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遵循认知心理、认识规律传授知识,言传身教,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思维策略提高高校学生的判断能力、认知水平,传授给高校学生适合个性特征的自学方法,运用现代技术、设备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强化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情感交流的渗透作用

1.强化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

高校教师为社会服务是多方面的,有教学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思想服务、理论服务等。通过这些服务,直接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创造,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巩固和发展,因此,要强化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

2.强化高校教师情感交流的渗透作用

高校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传承、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智力因素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在强调教师授课质量和科研能力的同时, 更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和交流的频率与程度, 关注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关注所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强化高校教师的情感交流的渗透作用。

(三)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

1.注重高校教师的个性评价和质的评价

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必须体现对高校教师个体差异的尊重。在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设计过程中,结合高校和高校教师的特点,注重质的评价,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定量精确评价和定性精确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尊重个体差异,实现个别化,使其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由于教学过程是多个有目的、有顺序的教学环节的集合,各环节之间有机配合、相互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要体现全程化、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关注动态评价,实现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目的。

2.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与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相结合

将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立足点放在高校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 把评价作为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简单的以划分等级、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传统观念上看,更多的高校教师把个人发展目标直接定位在一些功利性荣誉称号或职业阶梯上,科研成果、科研经费以及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等仍然是高校教师追求的目标,因此,取消奖惩性评价体系势必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诚信、积极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奖惩是激励教师发展的一种手段,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与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或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建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注重高校教师的人性评价和质的评价,注重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与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相结合,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为高校教师创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丛玉燕.加强管理 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J]. 中国高等教育,2013(02)

[2]杨洲.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琼州学院学报,2012(08)

[3]李海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 山东师范大学,2013(05)

[4]赵志红. 自我效能理论简述 [J]. 培训与研究,2013(07)

[5]程光富. 论教师能力素质中的教学效能感[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6]何宪平. 论教师能力素质中的教学效能感 [J]. 辽宁高职学报,2005(08)

[7]黄月林.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理性思考[J]. 中国电子教育,2004(10)

作者简介: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教育;网络教学;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073-04

国家教委于1997年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对新人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课时设置、考核方式、培训时间做了明确要求。此后,我国高校新人职教师的岗前培训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十几年过去了,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培训手段的不断发展,高校新人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本文以高校新人职教师岗前培训的发展过程为基础,结合当前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新时期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训模式、考核方式的改革,希望能对岗前培训工作的改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与起步阶段

1985年,教育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了两个部级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即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同年6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的通知》,明确“中心”的任务是:依据教育部下达的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及其任务,提出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教学;加强校际师资交流,逐步建立高校教师培训网络;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课题调查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两大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正式起步。

(二)稳步发展阶段

1986年,在全国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委托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成立了各大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训中心,主要在本大区内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训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和一定的协调作用。随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了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同时,依托国家重点大学建立了70余个相对固定的培训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稳步实施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

(三)规范和成熟阶段

国家教委于1997年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并要求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对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并对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课时设置、考核方式、培训时间等都做了明确要求,标志着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更加成熟和规范。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

高校新人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作为一种行政性的、非学历的教师教育研修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新人职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岗前培训的管理工作仍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师中心所属高校齐抓共管、双重领导的管理格局。全国高师培训中心虽然在培训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有共同指导思想,但是岗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在国家教师教育层面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度,且岗前培训基本上是一次完成、终结性的培养模式。在教师教育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体系的运行机制受到了挑战,依靠行政指令。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方式,给新时期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广大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和改革方向。

张健平认为当前岗前培训的内容缺少实践性,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培训与教学时间冲突。蒋学东提出新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定位不妥当、培训内容虚化或不全面、培训测评手段单一、效果差等问题。刘丹认为当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关键是提高实效性,力求将培训方外加的培训转变为受培训者内需的培训。陈丽君给出了一种基于知识传播规律的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毛乃佳、林凤认为应该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评估体系,并给出了培训评估体系的建构方案。笔者作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的管理人员,在与全国兄弟中心交流研讨的基础上,从管理实践的角度谈一下自己对岗前培训工作的拙见,力争摒弃空洞理论和表面现象,发掘本质问题。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统一,中心发展面临危机

部分省级高师培训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是教育厅的高教处,例如,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而有些省级高师培训中心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厅的人事处,例如,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天津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还有的省级高师培训中心是人事处主管,高教处协管,例如,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行政主管部门的不同形成了“教育厅高教处-高师中心-高校教务处”和“教育厅人事处-高师中心-高校人事处”的管理局面,造成了在具体实施管理职能时,工作的开展形式和侧重点存在差异。

同时,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师培训中心所依托高校在管理高师培训中心方面虽然有职责要求,但缺少约束机制,随着国家加大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力度和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部分高师培训中心被所依托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合并,作为全国高师培训龙头的北京和武汉两大分中心,也被并人到所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里,合并使得中心的工作职能的作用被削弱,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发展面临危机。

(二)培训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同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中对“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四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对属于岗前培训范畴的其他课程没有说明,当前的现状是,各省级高师培训中心根据本地高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各自决定本地其他岗前课程的开设科目,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文件和要求,使得课程开设的比较混乱。例如,宁夏开设了“教学流程及精品课程建设”、“教师礼仪”、“高校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等课程,安徽开设了“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论”、“专题讲座”和“课堂示范教学”等课程,黑龙江开设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能力专题”等课程。课程开设的不统一给学时设置和教学管理、考勤考核等管理工作,以及后期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审核也带来新的问题。

(三)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

教材是实现岗前培训既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但是,全国高校新人职教师岗前培训无材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以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为例,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数省级分中心选取了以上教材,虽然出版社和编者存在不同。但是有部分省级分中心采用的是面向大学本科生学习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教材,更有部分省级中心没有采用规范的教材,而是采用的自制的讲义作为教学用书,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这与新形势下教师教育改革严重脱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这一情况,尽快组织知名专家完成新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的学用书,“教材要精练适用,不求过深过广,而要突出实际运用和启发对高校教学工作的思考”,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全国材,可以促使高校岗前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对岗前培训资源配置的均等性。

(四)岗前培训与高校教师资格制度缺乏有效衔接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了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认定高校教师资格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修学合格,而岗前培训四门基础课程中即包括这两门课程的补修和考核。但是,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与教师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岗前培训制度,全国部分省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进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时,并没有把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依据,青年教师在参加完岗前培训后,还需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考试。这严重影响了参培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好岗前培训与教师资格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改变当前的这种局面。

以上四个方面是困扰新时期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改革的外部因素,是高师培训中心和所依托高校无法解决的问题,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岗前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角度,从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解决好困扰高校岗前培训工作发展的外部难题。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一)岗前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建设

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高校岗前培训的政策性文件,时至今日,培训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部分新问题无法从这些政策性的指导文件找出依据。当前,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和新政策有待建立,应积极推进新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条例》制定和实施,规范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管理体系,理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岗前培训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之间的关系,理顺教师个体发展和整个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美国采取的通过立法的形式支持新教师的人职培训制度值得我们借鉴。

加强高校新人职教师岗前培训的管理制度建设,不仅是宏观教师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省级高师培训中心发展面临的问题,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的力度,使各省级高师培训中心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增强政策主体意识,积极有效地推动和参与新政策的制定,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二)转变参培教师思想,重新自我定位

通过岗前培训获得什么,一直是参加培训的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参加培训就是为了获取教师资格证,培训合格了即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博士都毕业了,不再需要参加岗前培训。首先,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仅是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依据之一,非师范专业的教师在补修了教育理论等课程后还需参加其他相关的认定工作;其次,青年教师应正确处理学历和教学能力的关系,高学历并不代表就能上好课,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必要条件,但不是成为教师的充分条件,岗前培训主要是提高青年教师的从教能力,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而专业知识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通过岗前培训,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方法,了解基本的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大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树立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学原则,形成依法从教的观念,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教师。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校岗前培训教学团队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而岗前培训工作属于教师教育的范畴,担当着培养高校教师的职责,因而岗前培训任课教师是“教师的教师”,是开展岗前培训工作的关键。当前,岗前培训的任课教师是来自高师培训中心所在高校以及省(市)内其他高校重点教育学科的教学力量,全部是以兼职的形式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师的选聘上采取的是“学院推荐,中心选拔”的模式,教师和培训中心间没有规范化和法制性的制度约束,缺少对任课教师的监督、考评、奖惩以及竞争机制,没有形成授课教师的专家团队,出现了“一学期,一个人、多个班、连轴转”的现象,较大的授课强度使得一些授课内容流于形式,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纳知名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地改革,构建系统化、多元化、梯队型的岗前培训教学团队,任课教师通过研讨的形式,深层次理解岗前培训的教学特点,对教学培训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指导,并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总结岗前培训的教学规律,分享教学经验。应制定并完善岗前培训师资管理的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责任和培训目标明确。落实任课教师的考评制度,根据参培教师的对任课教师的考评结果进行差别课时津贴制度。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岗前培训教学团队建设,使之成为岗前培训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建立以现场培训为主、网络培训为辅的新型培训模式

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中,通常采取的是所有课程在周末集中授课的培训方式,但由于培训时间和部分学员的教学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造成部分学员在某一时间段内无法到现场上课,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培训方式使得岗前培训的网络化教学成为可能,改变了教学运行模式和学习服务模式。在岗前培训工作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采用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弹性学时等方式,共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降低培训成本,解决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减轻学员的负担。

为了在切合当前培训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岗前培训的网络化教学,我们划分出基础课程和辅助课程。传统的四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仍采取基于现场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个性化课堂体验和实践性参与。辅助课程可借鉴个省级分中心现行开设的其他课程,重新组织和分类,选取符合实际需要的,有助于教学实践的课程,设置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学分、学时,制作成网络教学资源。辅助课程是对基础课程的补充和扩展,主要是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方法和能力,教会青年教师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施展于未来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将辅助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集成到网络培训平台之中,建设成为可供所有参培教师自主选择组合的在线培训项目,参培教师在学习基础课程上,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在辅课程中自主定制所需课程,在宽松的学习时间内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建立基于教师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网络培训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培训的任务目标,我们建立了网络培训的考评机制和学分认定体系,选修不同辅助课程的教师只要规定学分达到标准,即可视为合格,如个人有需要,可选择较多的课程,在弹性学时内完成培训。将基于兴趣爱好的个性化可定制的学习模式和有任务驱动型的学习紧密结合,建立开放灵活的培训机制,可实现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个性化教育和基于内在动机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教师的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

(五)考核机制改革,注重能力培养

当前,在岗前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规范化、多样性考核方式,岗前培训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基础理论的闭卷考试,形式和题型固定单一,机械记忆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种纯粹的以理论考试成绩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讲重点,学员划重点,课后背重点,考试考重点”的轻视培训的思想在学员中传播,影响了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采取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随堂测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理论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综合考核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基础理论知识,并将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纳入到岗前培训的考核体系中来。由于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在当前的岗前培训周期内无法考核出参培教师的真实水准,为此,我们提出教学实践的考核采取“校本考核”的模式,在学员参加完岗前培训后的一年内由教务处负责考核,教务处本身就承担着学校教师的听课任务,由他们以听课形式完成对教学实践的考核,可实现与岗前培训工作的衔接。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必要性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抓起、从新教师抓起,因此,岗前培训制度顺应而生。1997年,原国家教委为确保新补充到高等学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作为新教师走上岗位的前期培训和青年教师整个职业培训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能否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高等教育原理,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1.1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高校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家。新教师作为高教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学与教的理论、技能和技巧,无疑会降低教育的效能。岗前培训能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有效的学与教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加深对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与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既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里手。

1.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并存的世纪,社会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占据了优势,谁就居于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生力军的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前两种素质大部分新教师都已基本具备,后两种素质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要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掌握了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1.3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首先应当是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随着学科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来支撑;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影响远比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大得多而且深远得多。教育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的超前性,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避免危机产生,关键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切入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岗前培训是捷径。

1.4新教师从“理工科”变为“师范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批理工科、非师范类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任教,而这些人在进高校任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缺乏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而只有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使这些新教师从“理工科”转化为“师范类”,才能促进大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才能使自己尽快做到“会教”,进而实现从“生手”到“新秀”再到“专家”教师的转变。

二、岗前培训的功能

2.1把关功能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前所接受的专门针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问题的教育,20天左右的培训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是对新教师的考察、了解、认识的过程。因为在引进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只是通过查阅档案、短暂的交谈、试讲才决定是否录用的,存在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等弊端,如果能充分发挥岗前培训的功能,在录用教师时只是签订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才能签订正式协议,否则解除意向合同,那么就有可能弥补上述进人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成功率。岗前培训须由人事师资部门的同志担任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来深入了解、认识新教师,并通过培训考试、教学实践来淘汰某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把好入口关。

2.2熏陶功能

即通过带新教师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请校领导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和教学业绩及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知晓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办学理念,知校爱校。通过请德高望众、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老教授讲自己的成长历程,让新教师感悟老一代的治学风范和为人师表的艰辛与伟大,从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伟业。

2.3培训功能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培训,使新教师懂得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了解其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熟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

2.4交流功能

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互不相知,他们带有各自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术风格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用岗前培训机会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各种观点、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往往能产生交流融合之功效,既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又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三、搞好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功能,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3.1淡化岗前培训的高度计划性,增强指导性

岗前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素质的必备环节,要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强求统一。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带有指导性质的教学计划,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可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及新教师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3.2修订岗前培训教学计划,增强针对性

教师岗前培训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师资培训制度,其培训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现有的岗前培训内容是1997年确定的,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岗前培训内容除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4门课程外,还应增加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知识讲座,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3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效性

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环节。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还要让新教师参观实验基地、工厂和优秀企业或公司,以提高他们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

3.4改变培训效果检验方式,增强科学性

现在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唯一手段是闭卷考试,但由于岗前培训内容实践性强,几张试卷难以检验出培训的效果,也不利于新教师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检验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将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谈心得体会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检验新教师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谢维和.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3钟健能.抓紧培养吸引使用人才[N].组织人事报,2002-01-13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1.1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竞争并存的世纪,社会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占据了优势,谁就居于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生力军的新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要。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前两种素质大部分新教师都已基本具备,后两种素质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要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掌握了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1.2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高校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家。新教师作为高教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学与教的理论、技能和技巧,无疑会降低教育的效能。岗前培训能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有效的学与教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加深对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与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既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里手。

1.3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首先应当是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随着学科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需要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来支撑;以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迫切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影响远比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大得多而且深远得多。教育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的超前性,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避免危机产生,关键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切入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岗前培训是捷径。

1.4新教师从“理工科”变为“师范类”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批理工科、非师范类的高校毕业生到高校任教,而这些人在进高校任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缺乏作为一个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而只有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使这些新教师从“理工科”转化为“师范类”,才能促进大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才能使自己尽快做到“会教”,进而实现从“生手”到“新秀”再到“专家”教师的转变。

2岗前培训的功能

2.1把关功能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前所接受的专门针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问题的教育,20天左右的培训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是对新教师的考察、了解、认识的过程。因为在引进过程中由于很多学校只是通过查阅档案、短暂的交谈、试讲才决定是否录用的,存在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等弊端,如果能充分发挥岗前培训的功能,在录用教师时只是签订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才能签订正式协议,否则解除意向合同,那么就有可能弥补上述进人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成功率。岗前培训须由人事师资部门的同志担任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来深入了解、认识新教师,并通过培训考试、教学实践来淘汰某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把好入口关。2.2熏陶功能

即通过带新教师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请校领导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和教学业绩及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知晓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办学理念,知校爱校。通过请德高望众、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老教授讲自己的成长历程,让新教师感悟老一代的治学风范和为人师表的艰辛与伟大,从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伟业。

2.3培训功能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培训,使新教师懂得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了解其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熟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

2.4交流功能

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互不相知,他们带有各自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术风格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用岗前培训机会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各种观点、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往往能产生交流融合之功效,既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又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3搞好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功能,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3.1淡化岗前培训的高度计划性,增强指导性

岗前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素质的必备环节,要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强求统一。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带有指导性质的教学计划,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可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及新教师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3.2修订岗前培训教学计划,增强针对性

教师岗前培训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师资培训制度,其培训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现有的岗前培训内容是1997年确定的,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岗前培训内容除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4门课程外,还应增加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知识讲座,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3.3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效性

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环节。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还要让新教师参观实验基地、工厂和优秀企业或公司,以提高他们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

3.4改变培训效果检验方式,增强科学性

现在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唯一手段是闭卷考试,但由于岗前培训内容实践性强,几张试卷难以检验出培训的效果,也不利于新教师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检验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将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谈心得体会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检验新教师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现代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谢维和.论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基本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3钟健能.抓紧培养吸引使用人才[N].组织人事报,2002-01-13

4蒋伟.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摘要分析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必约八哂械墓δ埽岢隽烁愫酶咝=淌Ω谇芭嘌档募傅憬ㄒ椤?BR>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必要性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师资培训;弱化;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18-04

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与素质水平程度,直接涉及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败问题。而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以及高校师资培训机构共同承担的责任。全国各省属高校师资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师培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依照《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以及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师培机构从成立至今,为高校中青年教师开展各类培训、提高学历、访问进修、高级研讨等尽职尽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的需求也在相应扩大,且对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也在不断增强。传统的教学与师资培训模式,已滞后于高教形势发展的步伐。北师大原校长钟秉林教授指出,“高校教师发展,尤其是在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方面,现状堪忧。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如果不引起重视和解决,必然会误人子弟。中青年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基本上放任自流”。

面对现代高等教育对师资的需求,面对近年来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弱化现象,必须对弱化成因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适应现代高教需求的高校师资培训模式。

一、行政管理弱化成因探究

(一)行政管理行为弱化

《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本部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规划、管理和经费投入等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中的职责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培训规划,保障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各种培训途径和形式,总结推广经验;加强师资培训机构建设,完善师资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等”。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和主管部门基本上还是维持原有的高校师资培训政策和模式,对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和高校师资培训机构也未曾出台新政策或规定。作为片区和省属高校师资培训机构,期盼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或完善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希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校师资培训模式;切实加强高校师资培训机构的建设,重视和发挥高校师资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

(二)培训法规落实不力

《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法规,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的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由于编制、经费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重视程度等种种因素,在教师培训工作方面“培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培训供求关系失衡,新教师对培训课程不感兴趣,课程内容不能反映和解决新教师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加之培训方式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等诸多原因,省级高师培训中心的教师岗前培训出现形式化的倾向”。

高校教师培训涉及方方面面。既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师个性发展、教师管理以及培训模式与培训课程设置等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提高培训成效,规范参训制度,必须认真执行和落实原有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结合高教发展形势需求,完善修订以及补充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此来约束和加强高校教师的各类培训工作。让广大教师自觉参训,逐步形成“要我参训为我要参训”的良性态势。

为此,必须建立教师培训监控评估体系。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尚未建立比较健全的培训评估体系,也无法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估,教师的潜能开发程度、培训目标效益、培训结果等始终游离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之外”。

欧美发达国家都很重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把培训工作法律化。通过立法形式,把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终身教育轨道,把参加在职培训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加强了高等学校的终身在职教育。

(三)师培管理归口不一

由于较长一段时间,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弱化了高校师资培训工作和对高校师资培训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缺乏出台适应高教形势发展需求的师资培训相应的新政策、新措施,加上对高职高专与本科学校的分块管理,师资培训管理也归口不一。就是本科高校的培训与管理,也是多部门出口和交叉,包括项目经费、行政归属,甚至不同的分管领导等问题,使得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统筹协调难度大、阻力大。高校师资培训工作明显滞后于现代高等教育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的需求。

纵观目前高职高专、省属高校特别是刚刚由中专整合升大专、大专整合升本科的新院校,不仅新老教师需要培训,所有管理干部也都要进行大学的管理与治学理念培训和部门对口业务培训。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理顺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管理归口问题,完善出台新的培训法规,研究制定职前职后的培训规划,落实项目经费与行政经费问题,重视和发挥高校师资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高校师资培训工作才会有新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才不是一句空话。

二、高师培训弱化滞后现象剖析

(一)内容模式传统固化

高校师资培训工作,最大量的培训对象和任务还是青年教师。面对每年不断增加的新教师队伍,面对当前高教改革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的形势,面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30条意见》等对高等教育的规划和要求,对照一直以来的培训工作,例如“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以课堂讲授和书面考试的模式”,离现代高教的师资与教学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从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实际效果上剖析,既传统又固化,缺乏科学性、时代性和针对性,明显滞后于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必须尽快予以改进和完善。

对于高校师资培训的其他项目,如进修班、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等,也由于体制、经费、管理等诸多原因,培训的效果、质量以及成效评估、过程管理等都有待完善和提高。

(二)课程设置一成不变

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入职第一关的岗前培训,是教师从事大学教学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需规范的培训。近年来,高校新进教学或教管人员,都是博士、硕士。他们虽有满腹经纶,但如果没有扎实过好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课堂规范与实践培训关,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必定要走很长时间的弯路,也势必要阻碍自身的发展,甚至会误人子弟,对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以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为例,根据原国家教委要求,从1996年开始,为提高普通高等学校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高等学校新教师必须参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四门理论课程的岗前培训。

十几年来,各省属高校师资培训机构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依据的规定,积极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工作,为本地区高校培训了大量的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尝试、不断总结、努力完善,力求培训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由于岗前培训和高校师资培训工作较长时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原有的教材内容已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和时代的需求,已投用十五年之久的教材内容需要完善和修订,对于新教师课堂教学必须掌握的教学法原理、多媒体教学技能与课堂应用、课堂教学艺术等课程必须要增加,同时还要注重基本原理讲授和专题讲座相结合;要增加教学实践观摩与互动环节,把岗前培训课程课时设置、教学模式、考核形式与探究式、互动式、参与式课堂教学合理对接。

(三)授课教师疲于讲授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是规范教师的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模式;职后培养是提升教师的教学层次与艺术,强化与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培养相关学科骨干教师。

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模式在更多高校课堂教学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现时的教学改革还未真正涉及和推行探究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加上岗前培训及各类短训班课时紧、经费少、时间短以及教师培训的监控评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等原因,许多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培训任务,教学只能是按部就班满堂灌,对于课堂教学互动、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等都无暇顾及。因此,培训效果不仅不能规范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也无法灌输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岗前培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应认真重温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深入调研、深刻总结、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制定: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观摩学习、教学实践、个体自学的培训模式。

(四)师培机构仍需冲劲

作为担负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高等学校师资培训机构,具有从事高等学校师资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调查研究、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等职能职责,是各省、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的主要机构。

师培机构自身也要与时俱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和沟通,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方案,提出思路;争取政策,争取经费,逐步建立以省属高校师资培训机构为中心,辐射带动本专科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一体化的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同时要加强与兄弟省市高校师资培训部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丰富高校师资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益。

三、完善高师培训工作措施与对策

(一)提升认识,整合机构

面对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师资的需求,需要整合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师培训机构、各相关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三位一体的职前、入职培训联席运行机制。“职前、入职和专业化发展的一体化,已经深入到包括教育政策制定者在内的所有教师教育相关者的理念当中”。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高校师资培训机构原有工作基础上,重视和加强省级高校师资培训机构建设,赋予其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并以三位一体的联席运行模式为省级培训机制,保障政策,提供经费,规划项目,有效培训。重点建设适合本地区高校特点的本科及高职高专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培训及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省属高校师资培训机构的协调、统筹、管理、引领与辐射的职能职责作用。

只有充分发挥省级高校师资培训机构的地位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转变观念,从培训转向发展,从管理转向服务”。协同各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需求,发挥各相关培训及实践基地优势,统筹相关高校的专家组成调研力量;选聘教学名师或企业高工、高管组成立体培训机构与纵横工作模式,提升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省级高校师资培训机构建设,既要注重机构的引领辐射,还要加强机构的纵横协作,拓宽培训途径,丰富培训模式,增设培训课程。把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造就各类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骨干和领军人才工作合理结合。同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课题立项调研,剖析问题、提炼问题、汇总问题、解决问题。扭转或改变教学改革工作、教学质量工作更多地停留在常规的课堂规范和一般性的评价。必须结合现代高教形势和要求,把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贯穿或渗透到日常教改和质量工程之中。

(二)全面研讨,分类剖析

我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有十一种,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管理的岗前培训、专项培训和高级研修等培训类;二是教师个人或学科发展需求,由个人申请或学校推荐,部门审批,院校同意或国外邀请等,如国(境)内外访学或课程进修等。

反思岗前培训班的实际效果,已经滞后于现代高校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需求,问卷调查与调研访谈都反映了岗前培训必须充实和完善:教材要修订,内容要充实,课程要增加。教学艺术和课件制作技术是新教师不可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讲授与专题,设计要合理;培训班的质量与效果,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要健全。

回顾国内外访问学者等各类进修班的选拔细则、过程管理、成效评估等,都需要全面调研、反思。根据现实情况加以总结和完善,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审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测试环节,不少教师未能有效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对理解领会教学大纲和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用途还有相当差距,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与讲解不清晰,多媒体运用与板书关系、概念混乱等诸多问题亟须加强和完善。

研讨教学能力测试评分体系设计也欠合理。所有这些都说明教师在岗前培训和教学实践以及监督管理环节,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组织相关专家,全面调研,分类剖析,逐项完善,确保质量。

(三)转变观念,完善体系

《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指出,“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是为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美国高校对教师发展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解,将培训视为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过程,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必将极大地丰富高师培训的内涵,并且更有效地促进教师完成各项工作”

现行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必须从教师发展和需求的角度出发,行政手段与人性思考相结合,把服务理念渗透于行政管理之中,拓宽和完善培训体系,力求做到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培训中注重需求。按照高校教师发展需求,开展咨询、讲座、研讨、学术休假、资助等多样化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成效,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拓宽教师培训途径,提供自主选择平台,贯彻实施“面向全员、注重实效、规范培训、分类提升”的培训体系。

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入门问题,要把丰富、迥异、各具特点效果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技能训练、科研训练、教学沙龙等教学模式以及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等列入高校教师的培训课程,全面研讨,科学规划岗前培训、职后提升、骨干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四)高师培训的对策措施

成功的入职教育,被认为能够极大地降低新任教师的挫败感,使其自信心和对工作的满意度得到大幅提高,增加其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忠诚度,从而极大地降低新任教师离职的风险性。因此,对高校教师的职前培训、职后提升必须依法依规、强化师德、注重需求、重在实效,制定和落实对应措施与对策:

1.针对人职1-3年的新教师,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岗前培训、师德教育、校本教育,切实执行教研室传帮带和助教培养制度。学校必须自行加强督导和评估。

2.教学实践3-5年教师,必须参加教学技能技巧、科研能力、专业学科、个性化教师教学发展、课堂教学艺术等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专业学科研讨班等职后培训。

3.组织一支由不同学科专家组成的省、校、院随机随堂抽检听课队伍,督导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探讨商榷课堂教学出现的具体问题,帮助教师提高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天津本科教学质量督导常态化——49位专家随机进校抽检,建立市、校、院系三级督导机制”。

4.通过高级研修、国(境)内外访学、建立国(境)内外培训访学基地等途径,增加和完善遴选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团队以及应用型专业骨干教师的研修访学机会。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努力成为“不仅风趣幽默、善于言辞,而且帮助学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智力和教育两方面均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并使学生产生希望学习更多知识欲望的卓越型大学教师”。

5.拓展自主培训平台,创建全国范围的优质课程与精品课课堂教学网络培训与咨询交流平台,为更多中青年教师提供或选择名师教学讲堂的学习交流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加强在线教育与远程培训。

6.完善有效的组织措施和管理制度,将各类培训进修成效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确定、聘任、教学科研成果的评定等紧紧挂钩,确保培训进修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还必须重视高校管理干部尤其是教学教务管理干部的教学理念、科学管理、服务意识的培训。

7.借鉴美国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在计划之前首先要对教师进行需求评估,了解和分析教师对相关活动的需要。从服务角度出发,开展满足教师需要、能吸引教师积极参加的项目和活动,是美国教师发展项目成功的重要经验。

8.针对骨干教师、高职称教师的培训,必须增强法规意识,依据《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积极支持和落实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讲学、著书立说、学术假和学术休假等培训形式。

9.将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现象等问题融入大学的校园文化之中。“借鉴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和教学研究中心戏剧项目演出学校和课堂中有关教学的剧目,引起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反思,促进教师改善教学质量”。“戏剧将教育活动和事件搬到舞台上演出,推动师生对高等教育和教学的重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类典型的校园情景剧还可以在各高校巡回展演,也可以举办地区性的校园情景剧汇演,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关心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入职教育;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吴冬梅(1988-),女,安徽合肥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汪玉敏(1988-),女,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22)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49-02

自詹姆斯·波特率先将入职教育引入教师教育系统,人们开始关注教师入职教育,对入职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早期学者重点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入职教育,由于对高校教师的认识不足与偏见,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研究较为缺乏。直到最近十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教师队伍迅速扩大,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研究,旨在加快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高校教师质量。

一、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现状

1.有关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理论研究

(1)入职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国内现在对入职教育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任学印总结的入职教育的特点比较有代表性,“对初任教师进行的一年至三年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帮助与评价,旨在发展初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改善他们的专业行为,提高教学工作效能,减少挫折感,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并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①由于在我国还没有关于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政策或法规,在相对应的制度文件中只有岗前培训这一概念,人们对入职教育还未形成一致的观点。在文献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者并未明确区分入职教育与岗前培训的概念,甚至将二者等同。也有学者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如侯艳芳提出“岗前培训是入职教育的初始阶段,属于入职教育的范畴”。②入职教育应包含新任教师在入职期间所获得的一切有助于高校教师发展的活动。

学者们运用多种理论论述了入职教育的意义,分别从教师专业发展、终身教育、职业的准入机制、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角度论述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各国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入职教育力度,相比而言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较为缓慢。

(2)入职教育的原则、价值取向及实施模式的探究。学者们对入职教育的内涵进行不同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等。这一原理性的探究适用于各级各类教师入职教育,但学者大都立足于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角度。因此,对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研究的参考价值也是有限的,特别是实施模式这一环节。

任学印在《试论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中指出有效开展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本位性原则、时间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个性化原则、经验性原则和协作性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有效地指导了入职教育的实施。唐亚厉在《高校教师入职教育价值分析》文中主要从教师发展、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职业准入制度三个视角进行理论分析,阐明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重要意义。杜静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教师知识构成理论指出了教师入职教育的道德取向、技能取向、情感取向和文化取向四种价值取向,并介绍了资深教师指导模式、集中培训模式和校本培训模式。闫玉辉和姚翠艳等学者也尝试探究入职教育实施的新模式。

2.有关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实践研究

(1)研究方法多样化。从最初的纯理论研究、注重思辨到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质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和实证研究等。刘宁、赵佩佩和侯艳芳等人采用思辨的研究法研究高校教师入职教育中存在的普适性问题。主要关注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岗前培训这一阶段,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再寻找相应的对策,但较为笼统。杨文颖、刘卓都采用了个案研究方法,分别对宝鸡文理学院 2006年参加“VSO新任教师入职培训”活动的六位教师、经过筛选的四位具有典型性的高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杨文颖围绕师徒制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质性研究,对“导师制”这种模式在高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究。刘卓从教师对组织环境的适应、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适应以及教师眼中的入职计划这三个方面来对教师入职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关于高校教师入职的三个扎根理论,即规则原理、调试原理、供求原理。③侯艳芳则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部分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了教师入职教育在法律制度层面及操作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完善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参考。学者们开始不同程度地尝试与创新,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拓宽了研究领域。

(2)研究对象具体化。从笼统地探讨高校教师入职教育问题到研究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入职教育及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入职教育。如王红和马丽的《微格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入职教育的必修课》论述了入职教育的重要性、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提出通过开展微格教学活动提高新任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教师,而是大学英语教师。研究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师队伍现状,结合入职教育对后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夏绍能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文中对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现实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高师院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策略。该研究将对象限定于高师院校的新教师。作者指出高师院校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母机”,对于高师院校的新教师而言,他们是“培养教师的教师”。高师院校对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④

(3)研究角度人本化。从国家政府和学校的角度开始转变到从高校新教师的角度、从新教师的视角来研究高校入职教育的现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对于这类人群单靠外在的制度约束或是一系列指令性的要求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新任教师顺利完成入职期的种种转变。只有充分尊重新任教师,实施人性化的入职教育,才能激发其内部动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期的研究多注重如何培训新教师,使新任教师胜任岗位角色,试图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度对新教师入职教育进行规范和约束,鲜有从新任教师的需求和发展出发。近年来学者们通过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新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其需求以及对入职教育的看法,有助于加强制订政策部门、高校相关负责部门和新任教师的沟通,有助于建构科学合理的入职教育体系。

3.比较借鉴研究

对于新教师的入职教育方式,目前各国做法不一。此类研究多关注国外在入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介绍成功的经验,从中获得启示。如唐亚厉在《 中美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比较研究》中简要介绍了美国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并以之与中国高校教师入职培训进行比较,提出入职培训要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呼吁转变入职培训管理思想和方式,改革和完善培训内容、方式。张成林、陈振中和杨翠在《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中结合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分析我国高职新教师成长和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罗兰在《美国高校教师入职门槛及启示》中拟从美国高校教师的入职要求、教育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以及高校教师的入职培训等来看美国高校教师的入职门槛,以期为我国高校教师的选拔与培养提供借鉴。徐莉莉在《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及策略 》中探讨澳大利亚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发展动力和策略。该研究是基于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视角,但从中仍获得了很多的启发。澳洲政府组织了全国性的调查,在研究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也很注重对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澳洲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入职教育机构、专项拨款,甚至还设立了入职教育节,可以看到他们对入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各国的国情不一样,可以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方法、管理方式及制度,但不能照搬其模式。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入职教育的比较研究取得的成果较多,进行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比较研究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启示

笔者认为“入职教育”这一术语的提出即是一种进步。由于相关教育法规与政策的缺失,国内很多学者都将研究视野局限于教师的岗前培训。入职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岗前培训只是入职教育的一种方式,两者不相等同。入职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属于职前教育也不属于职后教育。入职教育有着自己的使命与职能。从笔者搜索资料的情况可以看到,近年来有关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但总体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未形成“三个代表”(代表人物、代表观点、代表著作)。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人员主要有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者、入职教育的体验者以及涉及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研究内容从对一般意义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现状到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验、拥有的资源和身边的入职教育现象,但缺乏全局观。高校教师的入职教育应结合高校的特点、教师的特点,因此具有多样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各自实施的入职教育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先前的研究不是大而空就是研究的样本量太小或是局限个别院校的研究,存在很大不足。高校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着高等教育质量。因而,在研究过程中要树立大局观,对不同院校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促进交流,推广成功经验,发展入职教育。这对研究者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甚至需要借助国家、政府的力量。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相信随着人们对高校教师入职教育重要性认识的加深,会有更多学者关注这一领域,从而不断完善入职教育的理论,提高实践水平。

注释:

①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侯艳芳.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③刘卓.高校教师入职研究——对若干高校教师入职的个案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④夏绍能.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6,(15).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杜静.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动因、价值取向与实施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8,(11).

[4]侯艳芳.我国高校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5]杨文颖.“导师制”教师入职教育模式探究——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

[6]刘卓.高校教师入职研究——对若干高校教师入职的个案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夏绍能.新教师入职培训是高师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6,(15).

[8]张成林,陈振中,杨翠.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我国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9]罗兰.美国高校教师入职门槛及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教师队伍的入口关抓起、从新教师抓起,因此,岗前培训制度顺应而生。1997年,原国家教委为确保新补充到高等学校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和《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岗前培训培训是青年教师职业培训的第一个环节,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能否成长为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前提和基础,对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了解高等教育原理,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教师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师职业活动特点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高校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言谈举止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家。新教师作为高教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受过良好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训练,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好,科研创新能力强,但却普遍缺乏学与教的理论、技能和技巧,无疑会降低教育的效能。岗前培训能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有效的学与教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书育人观念,加深对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科学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通过认真系统地学习与反复实践,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加速新教师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既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里手。

(二)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专业素质、基础素质、心理素质和教育素质,前两种素质大部分新教师都已基本具备,后两种素质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水平较低,要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新教师掌握了学与教的规律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调控教育过程,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三) 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内涵式发展,首先应当是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就要求高校教师的素质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若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影响远比能源危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大得多而且深远得多。教育的周期性特点,决定了教育观念、教育意识的超前性,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避免危机产生,关键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改革的切入点,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岗前培训是捷径。

(四)高等职业院校职业特点的需求

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建筑类职业院校为例,就有大批理工科高校毕业生通过招聘来校任教,而这些人在进高校任教之前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师范类院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而只有进行岗前培训才能使这些新教师从“理工科”转化为“师范类”,才能促进大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学好”到“好学”的转变,才能使自己尽快做到“会教”,进而实现从“教学生手”到“教学新秀”再到“教学能手”等教师的转变。

二、岗前培训的功能

(一)把关功能

岗前培训是新教师走上讲台前所接受的专门针对怎样做一名合格教师问题的教育,20天左右的培训过程,也可以把它作为是对新教师的考察、了解、认识的过程。根据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用人政策,新教师在引进过程中只是通过统一招录考试、试讲而决定是否录用的,存在对录用对象认识不深、了解不够等弊端,如果能充分发挥岗前培训的功能,在录用教师时只是签订意向性协议。协议中明确规定,必须通过岗前培训且合格后才能签订正式协议,否则解除意向合同,那么就有可能弥补上述进人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引进人才的质量和成功率。岗前培训须由人事部门的同志担任班主任,通过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来深入了解、认识新教师,并通过培训考试、教学实践来淘汰某些不合格的教师,为师资队伍把好入口关展。

(二) 熏陶功能

即通过带新教师参观校园、实验室、图书馆等,请校领导介绍学校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让新教师了解学校奋斗历史和教学业绩及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知晓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办学理念,知校爱校。通过请德高望众、业务精湛、治学严谨的老教授讲自己的成长历程,让新教师感悟老一代的治学风范和为人师表的艰辛与伟大,从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开创伟业。

(三) 培训功能

通过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的培训,使新教师懂得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了解其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掌握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熟悉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为新教师走上教学岗位提供必备的基本知识。

(四)交流功能

新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彼此互不相知,他们带有各自学校的文化精神、学术风格和各自的价值观念,利用岗前培训机会相互接触、彼此交换,各种观点、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往往能产生交流融合之功效,既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又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三、搞好岗前培训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功能,岗位培训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 逐步增强岗前培训的指导性。

岗前培训作为提高新教师素质的必备环节,要取得预期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力戒形式主义,强求统一。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带有指导性质的教学计划,各高校在具体执行中,可结合各自学校的特点及新教师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有的放矢地对新教师进行培训。

(二) 不断修订岗前培训教学计划,增强针对性

教师岗前培训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师资培训制度,其培训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才培养要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为了适应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岗前培训内容除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外,还应增加专业文化素质、教学方法等知识讲座,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 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效性

岗前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培训使新教师了解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育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因此,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岗前培训的重中之重,必须使新教师在岗前培训中亲身体会教学各环节。应针对新教师的实际状况,根据各能力要素的要求,既聘请校内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授课、观摩和训练,又让新教师走上讲台,身体力行,还要让新教师参观实验基地、工厂和优秀企业或公司,以提高他们对高校实践教学过程的认识,加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

(四) 改变培训效果检验方式,增强科学性

现在检验岗前培训效果的唯一手段是闭卷考试,但由于岗前培训内容实践性强,几张试卷难以检验出培训的效果,也不利于新教师对所学理论的融会贯通,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应试教育的检验方式,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检验方式,将闭卷考试、撰写论文、多媒体制作课件及教学实践等几种方式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检验新教师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1997.01.31).

[2]牛国鹏.高职教师入职培训的思考.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training system in China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operating mode.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training model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enumerated, and the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in new period are put forward. In compariso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training tends to enhanc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in new period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practical ability.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y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promote by each other to improve teachers' training quality.

关键词: 高校教师;培训模式;专业发展;实践能力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training model;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ractic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7-0254-02

0 引言

在教师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高校已不再将科研能力作为衡量教师成就的唯一标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逐渐备受关注。高校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兼顾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培训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已从过去单一、陈旧的培训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多角度、全方位技能训练。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新时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方式有哪些?它们是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

1.1 教师岗前培训

目前,高校教师从业前首先要经历的就是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正式培训。培训形式以集中授课为主,其课程内容全面而细致,涉及到教育教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岗前培训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更好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但这种岗前培训普遍缺少合理目标,不少高校将其定位为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把它等同于补修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缺少针对高校教师教育者展开的培训,过程很难激起参与培训的教师兴趣。岗前培训课程明显偏重理论学习,一般采用传统的专家讲授方式,忽视了与高校日常工作的联系,很难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需求[1]。因此,高校岗前培训在内容上应适当减少理论性内容,增加实践性内容,可以通过加入课堂模拟演练、优秀教师经验交流等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另外,在培训方式上也应注重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总之,只有不断完善和优化岗前培训模式,才能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全面发展。

1.2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由高校自行组织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其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由于是以学校自身为培训基地,便于全体教师参与,因此该培训是最经济实用的一种培训方式。

以往的校本培训主要包括教师间相互听课、教研室研讨、示范课和公开课,开办各种学术讲座等。但这些简单易行的培训方式也显得形式化,组织者不重视,青年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活动处于放任状态,校本培训没有取得实质性效果[2]。究其原因,主要是校本培训的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内容不丰富、培训课程不具有针对性,培训质量不高。因此,学校需要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积极探索和开发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使培训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实现教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高。

1.3 教师进修培训

教师进修培训主要采用在职学历进修、国内进修、出国培训等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鼓励教师通过进修培训及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通过有效的教师培训可以缩小学校间教师的差距,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最大化。

但进修培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对教师培训期间的工作量不能科学合理地量化,造成培训期间教师个人收入受到一定影响。进修培训大多针对的是少数较为优秀的教师,大多数教师很难有这样的培训机会,难以满足多数教师的发展需要。培训模式单一、不能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所以,针对以上几点不足,建议各高校应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不断完善教师培训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培训常态化、制度化。教师培训工作不但要关注不同教师群体的发展需要,还有考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要。丰富培训项目,设置个性化培训内容,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新时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方式

2.1 教师顶岗实践

顶岗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它已经不只是高职院校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一种措施,其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顶岗实践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起目的在于鼓励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进行顶岗,通过参加短期实践操作、做企业兼职和技术服务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和专业实践技能[3]。

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不仅可以了解企业文化和生产需求,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企业项目相结合,共同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与效率。在学习与合作过程中,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企业的科学决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

为了达到顶岗实践的预期效果,学校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要加强监管力度,规范过程考核;教师要明确顶岗实践的目的及要完成的任务,记录顶岗工作情况,定期作工作汇报和经验总结,完成实践成果应用推广;企业要对参与顶岗实践的教师给予支持和配合,认真考核教师到岗情况,为教师创造良好的顶岗实践条件。只要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工作落实到位,教师的实践技能必将大幅度地提升,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双方的科研和生产管理会全面合作、共同提高。

2.2 微课

微课凭借其时间简短、内容凝练、资源多样和传播便利等特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追捧,它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样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微课作品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和科研中,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教师在微课开发过程中,通过上传微课作品、接受微点评、作出微反思和进行微实践,获得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的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

微课培训中那些不被正式传授的东西,深深地蕴含在情景化的培训内容中,潜移默化地丰富着教师的实践体验,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倒过来讲”,改变了专家强行理论灌输的培训境况,改善了教师被动接受指导的培训境遇,并重构着教师的专业理论体系,实现着实践场域下教师专业实践智慧的内凝[4]。总之,微课改变了教师的学习方式,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相比传统的培训更具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教师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如今,各高校还通过讲课比赛、实践技能大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讲课比赛一般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的选手由各院系选参加学校的决赛。由于初赛不限制人数,只要报名的教师都能参加,所以大多数教师都可以通过这种比赛得到锻炼。

每一年的评判标准都较以往更加严格,不仅要讲课生动,还要板书工整。比赛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各种教学用具等)来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还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方式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所讲授的内容必须联系实际,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将现场经验、科研成果及经验带进课堂。在实践技能大赛中,教师不仅要一边讲解,同时还要演示各种仪器。比赛要求教师不仅示范操作熟练,而且对关键步骤和学生易犯错误的方面讲解细致,能够正确介绍采集数据的方法和规范,并针对具体的实验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据赛后很多老师反映,这种比赛不但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应对教学中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总结和展望

我国的教师培训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模式。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教师培训往往倾向于教师理论知识的提升,而新时期的教师技能培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两者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此外,在教师培训模式上我们既要注重观念更新,也要体现人文关怀。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做法。美国高校教师培训充分体现出服务与发展的理念。服务教师成为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教师发展活动之中。在发展服务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活动以教师的内在需要为起点,不仅包括提高教师工作质量和能力的活动,还包括各种帮助教师改善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努力[5]。当然,除了引进国外的先进培训理念外,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制度层面上也要不断创新,通过实践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径言.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成长:特征、困境与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3):13-18.

[2]曹景萍,范晓丹.坚持校本培训,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5):33-34.

[3]徐慧剑.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教师顶岗实践管理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4(20):79-80.

[4]李慧芳,罗生全.论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5):27-29.

上一篇:新冠肺炎疫情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