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法律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18 16:23:59

房产法律知识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五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房产事业“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广泛、深入、扎实的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治思想、增强法治观念、推进法治实践,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为构建“法治房产”、“平安房产”和“和谐房产”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为促进房产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目标

“五五”普法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适应房产事业发展的大局,适应房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对法律知识的现实需求,通过深入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职人员队伍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局系统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

(三)工作原则

“五五”普法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为房产系统的中心工作服务。紧紧围绕房产事业“十一五”规划目标和房产系统中心工作,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项任务,服务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房产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坚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从房产领域存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保障群众的要求、愿望得到及时反映,在服务群众中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坚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创新。研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普法工作的新要求,探索房产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内在规律,探索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工作主动性,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各在认真分析本地区、本行业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学习宣传宪法,是法制宣传教育的基础性、根本性和重点工作。要在房产系统进一步形成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潮,进一步学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宣传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特征的深刻内涵,学习宣传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使房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和培育宪法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加强公民权利义务的教育、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教育,深入开展“讲法律、讲秩序、讲责任”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要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律制度的要求,审视、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认真贯彻了宪法的根本原则,是否忠实履行了宪法赋予的职责;按照宪法的要求,切实解决房产领域影响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二)深入学习宣传规范公权力运行和政府共同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行政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等规范政府共同行为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转变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工作作风,促进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要积极向群众宣传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深入学习宣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强房屋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观念,充分发挥安全管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作为房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健全相关工作机制,落实节约资源的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常抓不懈,切实抓出成效。

(四)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

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大力开展城市房屋拆迁、物业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民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五)深入学习宣传规范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加强《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招标投标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教育,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服务,促进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要将法制宣传教育与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工程建设、房屋拆迁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治理。要围绕城市房屋拆迁、房地产市场调控和安全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六)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教育,尊重和保障公平的财产、劳动教育等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继续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法治江苏合格单位”等活动载体,引导局系统各单位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

(七)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要结合实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在房产系统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要将“法律进工地、进现场”主题活动作为房产系统“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针对农民工的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引导农民工学习法律知识,遵纪守法,逐步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

三、对象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理念、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和尊重保障人权的理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依法决策、依法执政。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制度。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把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和考试考核结果以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任免、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于不学法、不懂法的干部,不能提拔重用。要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制度。党政校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划,加强法制课程建设,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公务员要加强宪法、公务员法和相关专业法律法规的学习,重在提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继续推进公务员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和考试工作。公务员每年自学法律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对公务员学法用法情况要定期检查,同时列入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务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参加通用法律法规和专业法律知识考试,考试成绩登记在《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上,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考试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三)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执法工作相关的公共法律法规和建设专业法律法规,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行政执法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持有执法证件。每年要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新颁布的专业法律法规的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的,暂停其执法活动;补考不合格的,由有关部门收回执法证件或者公告作废。

(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执业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教育和培训,努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依法治企和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念。

(五)加强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农民工法律素质。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用工单位对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责任,用工单位要将农民工法制教育作为本单位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建立农民工学法用法制度,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 工会及民主管理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满足农民工的学法需求。在加强面向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对用工单位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继续探索开办民工学校,创新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房产系统“五五”普法规划从20__年开始实施,到20__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上半年。制定“五五”普法规划,并报局办公室备案。要做好“五五”普法的宣传动员工作,广泛动员,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组织实施阶段:20__年下半年至20__年。每年要制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年度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对本部门、本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五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__年将对各单位、科室实施本规划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组织交流经验。

检查验收阶段:20__年。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在单位、科室自查的基础上,组织考核验收,并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普法工作机制。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职责,建立和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年度工作汇报、工作督查等制度;要建立健全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五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面向社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安排“五五”普法专项经费,保证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尽力解决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在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努力创造良好的法制宣传教育条件;要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本行业、本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实效;逐步建立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开展“五五”普法规划实施的年度和阶段性考核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表彰奖励工作。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学习培训活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法制宣传教育人才资源库,吸纳社会法律人才,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讲师团的作用。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2篇

夫妻在离婚时会作出一些约定,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有些约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无效约定,这类约定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当对方违反这类约定时,也无法追究其违约责任。广州离婚手续

无效约定之一 、离婚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再婚婚姻自由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不违反婚姻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享有婚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离婚协议中约定的限制再婚条款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无效约定之二、再婚后不得再生育子女

生育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享有生育与不生育子女的自由,不因与他人的协商行为而受到限制。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禁止生育条款,是对公民生育权的人为限制,违反了公民享有生育权的法律规定。因此,离婚协议中相关禁止生育的条款是无效的。

无效约定之三、限定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 继承权是被继承人死亡后才开始的权利,法定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只能由被继承人自己取消,不能由他人干涉。除非是被继承人以遗嘱的形式予以取消某继承人的继承资格。因而,夫妻离婚时限定一方再婚后所生育子女的继承权,既违反法律规定,也无实际意义。

无效约定之四、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 夫妻共有房产约定归子女所有,实为对子女的赠与。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涉及不动产大赠与,以办理所有权变更手续为准。因此,若离婚协议只约定房产赠与子女却不及时办理过户手续,任何一方反悔均可致子女日后无法取得房屋产权。

无效约定之五、约定的子女抚育费至子女18周岁以后 抚育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但该义务有时间限定,即在子女18周岁以前,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在子女18周岁以后,若子女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状况出现,父母的法定义务即告解除。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3篇

农房违章建设案例描述

2012年8月初,农户蔡某以自家农房与A农商行签订了80万元最高额抵押合同,并到当地房管局进行了抵押登记备案,同时,还追加了保证人郑某,约定其对30万元借款本息承担连带保证还款责任。贷款到期后,农户蔡某不能按期还款付息。经多次催讨无果,A农商行至法院要求:1、蔡某还款30万元;2、对蔡某抵押于A农商行的集体性质农房享有优先受偿权;3、保证人郑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借款人蔡某对30万元借款事实予以承认,保证人郑某对连带保证责任予以承认。但蔡某提出其抵押于A农商行的农房由原来的垂直结构变成了水平结构的套房,其实际房产与房产证上所载内容不一致,属于违章建筑,以房产抵押无效为由予以反驳。

法院判决及原因分析

经法院审理,判决如下:

第一,A农商行与蔡某的借贷合同关系成立,蔡某应履行还本付息3075元义务。蔡某与A农商行签订的个人借款合同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合法,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属于有效合同,借款合同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

第二,保证人郑某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人郑某在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蔡某进行追偿。保证人郑某出具的《担保书》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合法,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须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第三,抵押农房属于违章建筑,抵押合同无效,对A农商行提出的行使优先受偿权的请求不予支持。

此案的争议焦点是抵押农房是否属于违章建筑,抵押合同是否有效?

从案件的形式上看,蔡某与A农商行签订了最高额抵押合同,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内容合法,应受法律保护。房产证与土地证都经正规手续办理,并无存在房产证和土地证变造、伪造的现象。抵押合同经当地房管局登记备案,不存在使得抵押合同无效的形式要件。

从案件的实质上看,蔡某陈述自己的房子原来是三间连在一起的两层垂直结构的落地农房,土地性质属于集体性质。后来随着房价的飙升,为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率,蔡某把二楼的垂直结构的三间房子打通,变成了水平结构的商品房,并加盖了三楼一层,一楼打通作为自己生产经营加工用,蔡某的行为变成了事实上的变造,其抵押于A农商行的房产与房产证上所记载的内容不一致。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八条规定,以法定程序确认为违法、违章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无效。

很显然,法院采取了实质上无效的说法,从而导致了A农商行在这个案子中败诉。虽然法院判定蔡某应还款30万元和郑某的连带保证责任合法,但是丧失了对农房的优先受偿权,且两人并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这样就为最终的合同履行带来了执行上的诸多困难。

防范建议

一、实地查验房产状态。由于房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办理抵押登记时不大可能会到现场查验房产情况,因此,是否违章只能依靠客户经理的“火眼金睛”去判别。在对抵押物进行实地调查时,除了要全面核实资产权属、是否租赁、是否存在他项权利之外,客户经理还应核实抵押房产是否与房产证、土地证上所记载的内容、图样等相一致,以此确认抵押房产是否存在违章变造、改造,或者是属于部分违章还是全部违章。同时面对部分抵押物房产证“一分为二”时,还应到当地规划部门去查卷宗核实是否合法、有效,从而确保抵押物安全。

二、更加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客户经理在办理贷款时,更要注重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A农商行通过放贷系统对客户信用信息、生产项目、营业额、支出额、收入情况、资产负债情况等进行测算,得出安全的贷款授信值。跳出了“唯抵押论”,主要以第一还款来源来核算借款人的借款额,这样就给信贷资产加上了“双重保险”。

三、加强贷后现场检查。如果借款人在贷后对抵押物进行变造或改造,即使法院判定抵押合同有效,也可能会因抵押物违章难以变现而导致贷款本息无法收回。因此贷后检查同样重要,客户经理应时刻关注抵押物的状态,查看抵押物是否在抵押期间被变造、改造,一旦发现有违章情况,需要求借款人重新恢复原样,或者让借款人重新提供其他的抵押物。不管是贷前调查还是贷后检查最好对抵押物进行现场拍照确认,防止因“举证不详或无法确定抵押物变造、改造时间”而丧失了对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

四、求助法律途径。如抵押物是在抵押期间被变造、改造的,客户经理在与借款人协商无果的前提下必须要向法院提讼履行不安抗辩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借款人对抵押物恢复原状。

五、不断加强学习,在这个案件中,客户经理虽然程序合法,手续合规,按照规章制度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客户发放了贷款,但由于其对违章建筑这块内容完全没有概念,最终导致了风险产生。“无知即风险”,特别是在现阶段,抵押物的违章形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客户经理必须具备专业的房产结构鉴别知识,能够对照房产证上的图纸对房产结构进行全方位的鉴定;同时,还应具备较为专业的法律知识,能够了解违章种类及相应的法律处理意见,这样才不至于“被外表迷失了心态”。A农商行也应从风险防范的高度,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力度,使员工学法、知法、守法,增强遵章守规意识,实现依法合规经营,以案件学习为突破口,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防止因法律风险防范内容的缺失而带来资产质量不安全。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4篇

一、切实强化普法教育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要切实巩固我局系统“四五”普法及依法治理成果,加大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力度,认真落实中心组学法、季初周五学法日、法制培训、法制讲座、普法合格证和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组织全市房地产行政执法人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全省、全市统一组织的法律知识考核,局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建立健全考试成绩及干部年度学法用法档案,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着力搞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全局系统行政执人员的法制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明确执法人员的职责,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强化法制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构筑起健康和谐的房地产行政执法环境。局属单位还要还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积极培养依法行政,诚信服务为内核的工作新机制,通过培训积极转变职能,全力建设服务型单位,认真履行好我局市场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服务社会职能,注重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进一步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以普法教育为基础,坚持依法治理,加强行风建设。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依法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和落实,规范房产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市房产监察支队、局房管科、市产权交易处要配合起草《**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细则》、《**市商品房合同规范使用细则》。二是大力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加强房地产企业资质动态考核与管理,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手册制度、预售管理制度、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全面建立房地产企业和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强化社会监督。继续开展房地产开发市场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清理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工程款工作,对恶意拖欠的企业进行通报、曝光和制裁,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产生新的拖欠。三是大力整顿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严格落实房地产中介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严肃查处非法中介企业和中介行为。四是切实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深入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进一步完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巩固维修资金清欠成果,依法规范维修资金收缴、归集和使用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健全房地产开发、中介和物业管理等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积极推行房地产企业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加强信用监管。

五、加强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的信息上报工作,努力创建示范单位局人事教育科、市房产监察支队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好全局系统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努力创建“示范单位”。要加强与市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等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及时上报工作信息,推介我局系统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典型,积极推动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六、加强组织,明确责任成立我局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局党委副书记*****、局纪检书记***同志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市房产监察支队支队长**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局人事教育科科长**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局属各单位也要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机制,局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加强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督导工作,以召开每周工作例会和定期检查等方式,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和扎实开展。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5篇

一、切实强化普法教育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要切实巩固我局系统“四五”普法及依法治理成果,加大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力度,认真落实中心组学法、季初周五学法日、法制培训、法制讲座、普法合格证和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组织全市房地产行政执法人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全省、全市统一组织的法律知识考核,局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建立健全考试成绩及干部年度学法用法档案,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着力搞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全局系统行政执人员的法制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明确执法人员的职责,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强化法制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增强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构筑起健康和谐的房地产行政执法环境。局属单位还要还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积极培养依法行政,诚信服务为内核的工作新机制,通过培训积极转变职能,全力建设服务型单位,认真履行好我局市场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强化服务社会职能,注重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加大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宣传力度局属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世界住房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5”普法宣传日等活动日广泛宣传《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单位要积极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普法周、组织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努力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工作氛围,促使房地产行业行风政风进一步好转,树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四、进一步清理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以普法教育为基础,坚持依法治理,加强行风建设。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依法清理行政许可项目,强化规范性文件制定和落实,规范房产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市房产监察支队、局房管科、市产权交易处要配合起草《*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细则》、《*市商品房合同规范使用细则》。二是大力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加强房地产企业资质动态考核与管理,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制度、项目手册制度、预售管理制度、竣工综合验收制度,全面建立房地产企业和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强化社会监督。继续开展房地产开发市场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清理房地产开发企业拖欠工程款工作,对恶意拖欠的企业进行通报、曝光和制裁,确保房地产开发企业不产生新的拖欠。三是大力整顿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严格落实房地产中介人员执业资格制度。严肃查处非法中介企业和中介行为。四是切实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深入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进一步完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巩固维修资金清欠成果,依法规范维修资金收缴、归集和使用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健全房地产开发、中介和物业管理等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积极推行房地产企业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和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加强信用监管。

五、加强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的信息上报工作,努力创建示范单位局人事教育科、市房产监察支队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好全局系统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努力创建“示范单位”。要加强与市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等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及时上报工作信息,推介我局系统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典型,积极推动普法教育及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6篇

201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三灶管理区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金湾区法制局的业务指导下,本人始终坚持高举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做好三灶管理区的应债维权工作,努力化解各种矛盾,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年来,接访应债、维权、维稳和法律服务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年主要工作概况。 另出具非诉法律意见书16份。办理法院的协助执行事务12件。开展法制教育课3场,专题讲座2场次,接受普法的职工达2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30多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80多人次,接访当事人的诉求达132批220人次,办理网上投诉回复12件16人次。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1、充分发挥法律专业优势,积极做好普法工作。 一年来,本人积极投身于普法工作,根据“五五”普法工作目标和要求,紧紧围绕三灶管理区应债维稳工作大局,积极应对应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说理释法,耐心解释,努力营造良好法制环境,提高机关和区属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普法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采用下企业调研、开展普法课和专题法律讲座等多种形普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为促进三灶管理区机关和区属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一是针对三灶管理区属企业多的特点,重点宣传劳动法。本人多次深入到天元公司、金湾房产、副食品公司、金海滩公司等企业,与职工交心,着力宣讲劳动法和劳动仲裁法方面的法律知识,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宣讲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知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区属企业类型多、安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每半年和节假期前都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和督促,三年来,所有企业没有发生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三是开展公务员依法行政教育,树立依法、高效、廉洁、责任公务员意识,为单位“争先创优”提供法律服务。 四是开展保密法的宣传教育,加强保密意识。三灶管理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特别是一些工作秘密要求高,保密工作难度大。通过开展保密知识竞赛、签订保密责任状等形式进行保密法知识的宣传。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突出重点,以求实作风抓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丰富载体,以创新精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立足房产管理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房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遏制房产违法行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普治并举,为创造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平稳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普法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局普法办公室主任。

三、年普法主要工作内容

1、结合局实际,每半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常用的法律法规。

2、每个班子成员做好法律学习笔记8000字,干部职工5000字。

3、每季度做一次普法宣传专栏。

4、加强普法软、硬件建设。

5、每年对业主举行二次法律宣传活动。

6、每年举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时间10月—11月份。

7、工作经费6000元,由局把握,该工作小组使用,负责日常工作及迎接检查等开支。

8、每季度召开一次普法工作会议。

四、工作要求

1、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全面推进“六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全局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奠定基础。

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组织参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局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

根据县普法办提出的年工作要点,要求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确定重点学习内容为各股、所、办等部门的法律法规。

我局在今年普法工作中,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加强全局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加强系统内干部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县普法依法治县办公室和县司法局共同编印的《法律法规知识读本》。鼓励和引导干部在管理和服务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使普法工作在全县发展改革系统全面铺开,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3、全面推进“法治六进”活动,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切实加强“法治六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全面推进、力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房产登记服务进万家”活动上,构建面向全社会的房产登记服务网。结合开展的各专项检查,继续做好房产登记服务进单位、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重点建设项目工作,通过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分析存在的问题,规范行为,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工作。继续加强对业务上的指导及培训,完善房产制度,拓展工作范围,大力宣传政策、传递民生民意、畅通举报渠道的作用。

继续加大对各类专项检查,市场监管工作的宣传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将政策和信息向群众公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房产检查工作举措,在开展重大专项检查前,通过媒体房产检查工作动态,确保“法律六进”稳步实施。

4、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突出重点,以求实作风抓好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丰富载体,以创新精神推进“法律六进”活动;立足房产管理工作实际,大力开展房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遏制房产违法行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普治并举,为创造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平稳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普法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局普法办公室主任。

三、年普法主要工作内容

1、结合局实际,每半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常用的法律法规。

2、每个班子成员做好法律学习笔记8000字,干部职工5000字。

3、每季度做一次普法宣传专栏。

4、加强普法软、硬件建设。

5、每年对业主举行二次法律宣传活动。

6、每年举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时间10月—11月份。

7、工作经费6000元,由局把握,该工作小组使用,负责日常工作及迎接检查等开支。

8、每季度召开一次普法工作会议。

四、工作要求

1、坚持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大局,服务民生,全面推进“六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全局干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奠定基础。

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组织参加“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全局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

根据县普法办提出的年工作要点,要求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贯穿于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过程,确定重点学习内容为各股、所、办等部门的法律法规。

我局在今年普法工作中,以提高依法执政意识为重点,推进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加强全局机关干部的法制教育,加强系统内干部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县普法依法治县办公室和县司法局共同编印的《法律法规知识读本》。鼓励和引导干部在管理和服务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依法行政,使普法工作在全县发展改革系统全面铺开,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

3、全面推进“法治六进”活动,扩大法制宣传教育覆盖面

切实加强“法治六进”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全面推进、力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房产登记服务进万家”活动上,构建面向全社会的房产登记服务网。结合开展的各专项检查,继续做好房产登记服务进单位、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重点建设项目工作,通过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分析存在的问题,规范行为,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工作。继续加强对业务上的指导及培训,完善房产制度,拓展工作范围,大力宣传政策、传递民生民意、畅通举报渠道的作用。

继续加大对各类专项检查,市场监管工作的宣传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将政策和信息向群众公布,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房产检查工作举措,在开展重大专项检查前,通过媒体房产检查工作动态,确保“法律六进”稳步实施。

4、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影响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乡村社会法律控制普法

一、问题的提出

在法治的背景下,乡村秩序的安排不管是从现实还是从理想来看,都寄希望于法律。从1985年的“一五”普法教育开始,乡村的法律教育已进行了二十多年。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试图将统一的法律知识和观念推向农村,以此实现法治现代化。法治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和对国家权力的限制,这一点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不应有任何不同。这是因为权利作为一种利益或是一种资格,能给当事人带来利益,在利益的引导下,很难认为乡村社会会对其加以抵制。因而在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中,我们必须研究作为法治主体的一个部分,乡村社会,特别是普通的村民,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他们是不是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因而对法律的控制有一种本能性的抵制;作为法治主体的另一部分,基层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是否总是在法制建设中处于一种正面的地位;实行自治的乡村自治组织在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中应处于何种地位;作为法律的制定者和法治的倡导者,国家究竟应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只有在回答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乡村社会的法治建设有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

二、普法背景下的乡村法治观念

法律控制的一个关键是法律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通常认为当行为按法律所希望的方向而动时,就被认为有效。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农村一直是普法所面向的对象。所谓普法,不可避免地涉及一套规则及其价值观念的教和学的问题,相对来说,国家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国家的普法是处于被抵触的方向的,恰恰相反,普法、大众媒体和宣传教育所提供的权利观念,在乡村社会中被广泛接受。

例一:周广立现象

周广立是山东阳谷县一个只有五年级文化的农民,1995年9月周广立在赶集的时候遇到县法院正进行《行政诉讼法》实行五周年的法律宣传,当时县法院在大街上摆了3张宣传桌,来一个人就边递材料边说:“有冤案没有?民可以告官。”周广立在咨询一个有关计划生育的罚款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并得到法官的肯定回答后,便了这一案件并且最终胜诉。自此以后,他成了一个免费为当地村民民告官官司的“土律师”。在他的案件中,胜诉率达到90%以上。1

例二:计划生育中的人身自由

在广东韶关始兴县都亨乡进行的一次法律调查中,都亨乡的乡长向调查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村民与原配生有一个孩子,在原配去世后又结婚并生有一个孩子,计生人员认为该村民没有实行相应的节育措施,并将强制执行。但该村民一口咬定法律中“人身自由不可侵犯”这一规定,拒不执行,多次拨打110报警,称自己的人身自由受到侵害。1

在以往的论述中,学者们过分强调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往往是“法律不入”之地,并找出其中原因,如法律过分都市化、市民化;再如乡村社会更注重内部和谐,而轻视借助法律,依据公开程序解决纠纷等等。周广立的实践充分证明,所谓反映都市人要求的“陌生人的法律”,通过恰当的方式也可以很好地进入乡村社会。2周广立是一个农民,他所的对象也多是农民,而状告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乡政府。从法律知识的来源来说,周广立最先是在法律宣传的过程中,从广义上说也就是普法的过程中获得法律知识的。他对这种外来知识的接受,开始时虽然出现过疑问,但是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障碍,他至少顺利接受了进行法律咨询的法官可以立案的说法。由于这一案件是周广立他人的案件,从新闻报道来看,他的被人也是顺利、甚至是高兴地接受了这一知识,因为“有申冤的地方了”。当时虽然有村民对周广立的行为表示出一种不信任,但胜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一不信任,否则的话,他的案件不可能跨出省界进入河南省与山东相邻的县,甚至进入其他省。从当时情况来看,行政诉讼法颁布五周年,民告官在城市都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周广立等却将其顺利地接受了下来,并在实践中运用,因而很难以法治过分都市化作为农村法治推行不利的理由。对于乡村社会来说,它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法律是都市化还是乡村化,而是法律能否解决其现实问题,能否为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提供保障。

从周广立现象来看,普法只是为法律知识进入乡村社会创造了条件,当人们知道了法律的存在后,也会按照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周广立就多方面自己搜集相关的法律书籍进行学习,他并没有将自己的法律知识仅限于那次普法。实践表明,人们会根据自己的要求,主动寻求他所需的法律,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在韶关的法律调查中,被访者向调查者展示了一份写好的书,事实和理由写得相当规范。材料显示,被告李某家中有多个兄弟,为村中的恶霸。曾依仗其兄弟势力横行乡里,引起村民纠纷。1我们对此案的结果在这里不进行预测,但是足以说明一个事实,当出现纠纷或者说当权利被侵害时,人们会主动根据法律的要求,寻求法律的救济。

与之不同的是,例二中的权利观念就更复杂一些。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乡村社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样人身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基本的人权,两者都没有问题,但是当村民将两者结合起来时,问题就出现了。以权利对抗权力固然没错,但是权利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这一村民能接受前者,但却没有接受后者。也就是说,当法律进入乡村社会时,乡村社会会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它。对于普法所宣传的法律和法律观念,特别是有关法律可以保护权利的观念,并不是在乡村社会中没有被接受,而是以其自己的方式在发挥其作用,尽管有时候这种作用不是国家所愿意看到的。就例二来说,村民以人身自由权抵抗计划生育固然没有法律依据,但是至少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就乡村社会而言,人们愿意用法律维护个人权利,这一点与城市并无不同,国家所要做的只是将这种权利的维护确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法律控制的障碍——法外部的原因

在法治的背景下,以普法为代表的法治教育所输送的国家法律的正当性是无疑的。这一正当性使法律承担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让乡村社会熟悉法律和维护个人权利,还在于秩序的维护和乡村的现代化。在这一目标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很多人将其原因归于乡村社会对法治的不接受,这可能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上面的分析可以证明这不是一个主要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或许更为重要。

在乡村的法治建设中,乡村自治组织—村委会和基层政权—县乡政府处于重要的地位。从法律上讲,村委会和基层政府的地位不同,村委会行使的是自治权,基层政府行使的是国家权力,但两者都在乡村社会中处于主动的位置。在乡村法治建设中,村委会和基层政府虽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但也往往会对法治的推行造成障碍。就基层政府来说,法治的本质在于限权,其中主要限制的是政府的权力,出于自身的考虑,即使对权力的限制是国家法律的要求,也会遇到权力的阻碍。而对村委会来说,自治权的行使容易以多数人的利益对抗少数人的利益,从而对国家法的实行造成障碍。

例三:周广立的苦恼

周广立打官司虽然受到当地乡村社会的欢迎,但在官方却是另外一回事,周广立曾被威胁,也被一个副乡长殴打。但他的苦恼不在于此,而是大案办不了。

1995年5月,阳谷县四棚乡以薛庄村部分村民犯有“妨碍公务”罪,并有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和超生、非法占地建房等行为为由,动用推土机将部分村民的60余间民房推倒,家电、衣物全部抢走。周广立后,阳谷县法院在向县委和县政府请示后,决定不立案。1

例四:姑娘户问题

在我国乡村,一般将外嫁他村但户口仍留在娘家的妇女,称为“姑娘户”。富裕乡村一般通过制定村规民约收回“姑娘户”已分配土地或拒绝分给她们土地及其相关权益。虽然各地法院从保障村民特别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宗旨出发,将“姑娘户”村民委员会案件,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进行立案审理,但只能判决村民委员会重新开会,而不能直接判决应对“姑娘户”分多少土地、发多少财物。2周广立所的案件已超出山东省。就案件类型来说,他所的案件大多是相当简单的行政案件,在这些案件中,行政机关明显缺乏基本的依法行政观念。就例三来说,乡政府的行政违法性相当明显,但仍不愿接受最起码的法律约束。在没有周广立参与的情况下,阳谷县曾召开了“周广立现象”研讨会,会后的结论是周广立的出发点有问题,对于这一现象,只能引导,不能提倡。1也就是说虽然国家法向乡村提供的法律观念是行政权应依法行使,个人权利应得到保障,但是基层政权对此却持保留态度。就周广立现象来说,乡村民众愿意以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普法的宣传教育是顺畅的,而周广立的苦恼则不是单靠普法或法律宣传所能解决问题的了。在周广立的苦恼中,不管是县乡政府还是县法院,并不是不懂法。从理论上讲,县政府与县法院肯定明白司法独立和依法行政,但在实践中则是另一回事。在县法院的请示报告中明确写明“此案属法律规定的受理范围,理应立案。从现有材料看,立案裁判,乡政府行为无法可依,将会败诉。而此类行为并非四棚乡一乡仅有,判决结果对今后规范乡政府的行为是有益的,但其产生的连锁反应,对目前四棚乡乃至全县工作将造成很大影响,县有关领导认为应暂不立案,应是基于此种原因”。2也就是说,当农民希望以法律解决问题时,管理者却害怕法律。在韶关的法律调查中,有一位乡镇长说了这样一句话:“村民的法律意识的进步,实际上是管理的退步。”这虽然是针对上文所提到的计划生育事件说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基层政权中的一种看法。农民掌握法律知识后,确实会对乡村的管理产生一定的限制,但是只要这一限制不是无理由无依据的,而是法律所赋予的,那么对法制建设只有益处而无害处。因为法治既是以清晰的权利边界为基础的,也是以清晰的权力边界为基础的。

韶关的法律调查显示,村委会非常清楚其在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在村委会的调查问卷中,认为村委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作用很大的占了90%,作用一般占10%,作用很小和无用的没有;认为村干部经常进行法律学习的占80%,一般的占20%,没有人选择较少和基本没有;当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时,选择依法律规定的方式解决占60%。有意思是对于这一选项没有像前两个那样的一致,有人进行了重复选择,因而选择与村里有威望的人协调解决同时占了50%。3从这一数据来看,村委会对自己的地位和法律在乡村管理中的作用是明确的,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当对外作为一个问题来回答时,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当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不象回答问题那么容易了,这也是第三个问题没有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那么一致的原因。他们所接受的知识让他们知道法律应是解决纠纷的主要方式,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而他们一方面选择了法律,另一方面则做了保留,使正确的知识和实际的操作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姑娘户案件中,村委会则以自己的方式阻碍了国家法的运行。如果问村委会及村民是否知道男女平等,获得否定答案的机会可能不多,但实际的做法却正好与正确的答案相反,并且作为一个现象广泛存在。国家法律在这方面产生的困难并不在于权利受到侵害的村民没有法律观念,他们实际上是试图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法律却无法实现它给村民所提供的法律预期。因为法治意味着限权,限权意味着权力的边界,在有关姑娘户的问题中,村委会拥有的是自治权,姑娘户拥有的是平等权,而法院所拥有的是司法权。司法权作为一种公权力有一种边界,平等权作为一种个人权利当它受到侵害以后只能由公权力进行保护,而自治权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其具有公权力不可介入的自治意志,法院在此类案件中无权直接指示或要求村民委员会对土地或财产进行如何分配,审判的结果通常是法院只能撤销村民委员会的决议,或指定村民委员会另行作出决议。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就以合法的方式阻碍了国家法律在乡村社会的运行。

四、法律控制的障碍——法本身的原因

当说到国家法律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失效时,乡村社会非正式的制度,或者说民间法,被认为是法律实行的主要障碍。民间法与国家法相对,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社会中的习惯、道德、惯例、风俗等社会规范(socialnorms)从来都是一个社会的秩序和制度的一个部分,因此也是其法治的构成性部分,并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之所以能长期存在,绝不可能仅仅是人们盲目崇拜传统的产物,而没有什么实际的社会功能。1不管是民间法还是国家法,如果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能满足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具有可执行性,二是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简单地说,就是法律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五:农村养老问题

当前在农村,老人诉说儿子儿媳妇不孝的越来越多,可以说已经达到怨声载道的地步,反映遗弃、虐待和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人和事不断见诸报端。据司法部门提供的资料,各级法院受理的赡养纠纷案件逐年上升。农民普遍富裕起来以后为何不愿尽孝的反而多了起来是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出现的一个新问题。1

例六:曾某的继承权

在一次普法活动中,农村妇女曾某咨询其父亲死后留下一幢房产,两个兄弟因此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在得知其可以分得遗产后,她启动了诉讼程序。在诉讼中,曾某的兄弟认为已在其舅舅的主持下,就房产的分配和其母亲赡养费的分担达成书面协议;曾某的妹妹放弃了遗产继承权。判决的结果是:他们的母亲分得了房产的5/8,而曾某和两个兄弟各分得了1/8,对母亲的赡养费问题法官没有涉及。包括曾某在内,所有的人都对这份判决心存不满。最终结果是虽有判决,但仍执行了原来的书面协议2.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国家宣传的主流社会观念,在法律上,不管是《婚姻法》还是《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其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实际情况是对于孝来说,不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都没有得到实行。就民间法来说,现代法律观念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而传统的孝是家族式的,以个人权利为代表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向农村社会的渗透,孝所依赖的家族式的观念的根基就会发生动摇,传统中的孝也就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国家法来说,与现代法治所伴随的是不会因一个人的道德问题而对其施以惩罚,只有当事情触犯了法律时,其所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才会明显。传统社会中的“孝”不仅涉及对老人进行物质上的“养”,还包括在精神层面的“敬”,这两方面不可分割,相对来说“敬”更为关键。但是当到了法律层面,其重心在于物质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放弃了精神层面的“敬”,以至法律上的圆满解决,只能是把“赡养”问题合法地简化为钱财供应,而当事人则可能无可挽回地失去亲人看顾、情感和慰藉,以及,总之一句话,传统所谓“孝”和“养”所代表的许多东西。1就其原因来说,现代法律以强制性为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都是可由强制性来解决的,故法律可以通过强制执行赡养费用来实现对老人的物质赡养,但对于精神赡养,对于家庭中的亲情,法律是无力进行强制的。即使法律得以执行,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赡养老人的问题,最终造成对老人的赡养问题成了农村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曾某的案件来说,其中所涉及的赡养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依据民间法得到了处理,按照曾某的兄弟的协议,他们两人得到了房产,也同时需履行对母亲的赡养义务,虽有法院的判决,最终履行的是这份协议而不是法院的判决。但是在这一案中,民间法之所以能代替国家法发生作用的原因并不在于民间法,而在于国家法,因为依照国家法的判决本身就不具有可执行性。就房产的分割来说,按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房产属宅基地建房,此类房屋与城市房地产的区别在于其转让受到限制,也就是曾某所分到的那八分之一很难兑现,不仅难以转让,也难以通过管理而得到利益,她所得到的是一个形式上的判决,除了得罪其兄弟外,没有任何益处,她所应得的房产只能最终由其兄弟支配。在这方面曾某所接受的现代权利观念是因为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让位于民间法。这在曾某的母亲方面更为明显。由于现代法律强调不告不理原则,只要曾某的母亲没有对赡养问题提讼,此事就在法院管辖之外。但是生活并不象法律这样权限分明,曾某的母亲得到了八分之五的房产,作为一个老人来讲,法律所给她的并不是她所需要的,这八分之五的房产无法解决她的生活问题。她的兄弟以得到母亲的房产为代价承担了赡养义务,这从表现上看是依从民间社会进行的安排,但实际上与国家法并不冲突,因为不论是民法通则还是继承法,都有遗赠抚养协议的规定。曾某的行为虽然符合法律的要求,但这不是一个经济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换句话说,如果曾某懂得的法律再多一些,她会选择一个更加有效的法律解决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国家法肯定能被民间法代替。

五、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与普法目标的实现

社会的有序或有规则之所以重要,并不是为了社会本身,而是为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活。因为只有在有序和规则的环境中,人们才可能对未来有一个大致确定的判断,才可能有自觉的、有意义的生活,也才有可能在社会生活中运用个人的知识采取有效的行动、做出种种安排,其努力才是有意义的。1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普法为代表的国家法治教育在乡村社会中能够得到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没有国家权力的支持,有利于生活的民间法也能在乡村社会得到接受。

当我们谈到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时,其中经常会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即乡村与城市的不同,这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但是我们不能将之绝对化。乡村与城市的不同并不是因为生活在其中的要求不同,而在于社会条件的不同。在乡村社会中,相对来说权利观念在接受方面的困难远远不如在权利实现方面大,而后者的困难并不在于乡村社会不愿意接受法律的控制,而在于乡村社会的另一面,在周广立的苦恼中是基层政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愿意接受法律的控制,在曾某的继承权中是国家法律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实现其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仅仅将问题的落脚点放于乡村社会本身,无疑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要实现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必须要真正实现限权(力),避免公权力对权利的侵害,并且真正做到以权利对抗权力,以权力对抗权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增强乡村民众的法律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必须是基层政权的依法行政,真正实现权利是权力的边界。但是由于权利有依靠权力实现的特点,除依靠权利限制权力外,还必须依靠以权力对抗权力,特别是通过司法权来限制行政权。在周广立的苦恼中,并不是权利的边界不清晰,这一点法院也认为农民有权提讼,乡政府的行为无法可依,将会败诉,但是由于行政权的干预,最终连立案也无法立案,更无法做到对权利的法律保护了。

在姑娘户的案件中,问题稍微有些特殊。姑娘户的出现虽然与传统观念有关,但是对姑娘户的权利的侵害却不单单是所谓男女不平等的传统观念的适用结果,虽然在内容方面与此有关,但是其实际的适用与乡村自治权的法律性质有关。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乡村社会实行自治,其依据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按照该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在土地和财产分配方面,村民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因此按照法律规定,村民委员会有权决定土地及其它财产权益的分配,在实践中,侵犯姑娘户合法权益的也正是村民委员会的决定。这种决定的内容虽然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但其形式上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法院判决其内容违法,仍可以另行召开村民委员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自治权的规定成为村委会侵权行为的晃子。自治权的本意是保护自治个体的合法权益,但当自治组织的集体利益受到个体利益的威胁时,即使这一利益是正当的,也可能被自治权所侵害。因而在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中,除要求对以行政权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限制外,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实现对自治权的控权。法治的目标之一是保护个人权利,在乡村社会中就要求自治权力应该是个体权利的守护人,它既为个体权利的保障提供社会性的力量支持,又要依靠和排斥国家公权力。如何做到三者的协调,自治意志的高度理性与国家意志的全民化之间的妥协是关键,而这妥协既有制定法意义上的,也有民间法意义上的。1

在我们上面分析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乡村社会的自治组织离这一要求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在周广立现象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村委会对他的阻碍,但也没有看到村委会的支持,在曾某的继承权中,主持曾姓兄弟订立协议的是他们的舅舅和族中长辈,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国家法,还是在民间法的运行过程中,村委会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说,要实现乡村社会的法律控制,在村委会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并将对整个乡村社会的法治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五五普法将着力培养和增强农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使农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其内容便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的结合,创新农村基层法制宣传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开展对农村“两委”干部法制教育轮训活动,培养农村基层兼职法制干部。2

1广东商学院02法7班张引弛的毕业论文《我国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构建》,张引弛同学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向我提供了此次调查的《村民调查问卷》和《村委调查总卷》两份报告,并将两份报告作为附录收入毕业论文。本文的写作运用了两份调查报告的部分调查数据,在此向张引弛同学和进行调查的其他同学表示感谢。

2谢晖:《关注“周广立现象”——答〈法制日报〉记者问》,法律博客网站,

1广东商学院02法7班张引弛的毕业论文《我国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构建》。

1罗旭辉:《我为农民讨公道》,《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6日,《冰点》周刊。

2韩德强、郝红梅:《论乡村自治权力区域效力的绝对性》,《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1郝铁川:《周广立现象的思考》,中国法治网,

2罗旭辉:《我为农民讨公道》,《中国青年报》1999年9月6日,《冰点》周刊。

3广东商学院02法7班张引弛的毕业论文《我国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模式的构建》附录二《村委调查问卷》。

1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1何善军:《农村家庭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3期。

2黄鸣鹤《熟悉之治——论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土社会司法能力的传承与重构》,东方法眼网,

1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载梁治平:《在边缘处思考》,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1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韩德强、郝红梅:《论乡村自治权力区域效力的绝对性》,《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房产法律知识范文第10篇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责任到位。

云南路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根据“五五”普法工作的要求,成立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使妇联系统“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把学法用法作为考核妇女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纳入对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体系,促使妇联领导干部更注重学法和运用法律手段和途径解决问题。从组织机构上为“五五”普法的顺利铺开提供了保障。

二、形式创新,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云南路街道妇工委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拓宽思路、更新观念、创新手段和方式,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上一篇:营销广告设计范文 下一篇:数控编程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