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宣传范文

时间:2023-09-25 18:03:21

道德教育宣传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1篇

今年9月是第三个“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为组织好今年的“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现将有关要求及安排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今年的“实践月”活动将围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积极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和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

1、组织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各县(区)妇联要围绕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突出实践月活动的主题和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吸引力强的“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亲子携手同行双合格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及展示活动。活动要体现家长与儿童自主参与、自我教育、亲子互动、共同提高。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及流动人口子女,使他们从活动中切实受益。

2、开展全市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专题调查研究。各县(区)妇联要认真贯彻全国妇联《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精神,按照已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摸底工作,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形成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要制定本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方案(成县、礼县的调研报告和各县的统计表按要求尽快报市妇联)。

3、积极创办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各地要依托中小学、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站、活动室、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阵地,积极创办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可在原有家长学校中挂牌,必须是留守、流动儿童多,学校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做的好)。

二、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是开展双合格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妇联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2、强化宣传,形成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宣传实践月的有利契机,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协调,对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进行聚焦宣传,动员千家万户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使“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先进理念、科学知识和方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良好氛围。

3、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各地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立活动重点,突出活动特色,创造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要以家庭、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等阵地为依托,进一步拓展双合格和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要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活动贴近基层、贴近家庭、贴近儿童及家长的实际需求,使他们从活动中切实受益。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2篇

一、领导重视、迅速落实

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是全国妇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局把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作为九月份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精心组织,迅速落实工作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在全县教育系统全面展开。

二、主题引路,广泛宣传。

教育局和各学校紧紧围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这一主题,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开展了家庭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教育局和各学校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条幅等集中宣传家庭道德建设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营造有利于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环境。各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之机,对“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宣传中央、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宣传家庭道德建设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宣传“双合格”活动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使广大家长提高了认识,为全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教育局还在〈〈教育简讯》开辟了家庭教育专栏,刊载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专论。通过教育局和各学校多层面、多形式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宣传,使广大家长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了家庭道德教育对社会、家庭、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教育局的督促和指导下,各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继续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学校通过开展“给父母的一封信”、“做一天‘小家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亲情,体验父母的艰辛,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理解,进一步营造了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今年10月,教育局与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一起,邀请了老干部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新理念,推广家庭教育新典型、新经验,受到家长们广泛欢迎,参加听讲家长和学生达3000多人。

家长学校是广大家长获取先进家教理念,提高家教水平的重要阵地。全县各学校均建立并完善了家长学校,并依托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解答家长关于未成年人养育、教育、维权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家长素质,鼓励家长“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通过家长学校教育,为家长理智地教育孩子,完成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真正从感情上关心贫困儿童的困难,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回报社会的品德,县教育局的积极争取和组织下,全县开展了扶贫助学捐款活动。教育局还积极协调各学校,减免了部分贫困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杂费,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

自2005年起教育部已经重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相融合,通过课程改革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并没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融合或者使之协调平衡发展,而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上的教育,很少或者没有对大学生针对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法制方面的只是严重贫乏,而对所得到的道德方面的教育泛滥,反而适得其反,从而使大学生不知法不懂法而犯法,发生犯罪事件,本文试从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的优点和如何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论述。

一、什么是道德教育?什么是法制教育?

道德教育,即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其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人们维护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目的性宣传教育活动。这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现阶段,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对法律基础知识的宣传,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法,懂得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用法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也让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触碰法律底线。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优点是什么?

道德教育是一种趋向于劝诫,劝导的方面;而法制教育则带有一些强制色彩,具有一种严肃性,毕竟法律是人人都不可触犯的东西。两者的相结合,恰恰起到了刚柔并进的作用,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程度。道德教育是通过道德价值准则和道德信仰方式来实现法律的正义价值,将外在的法律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义务,从而为法律添加一定的道德色彩,为法制教育在社会上的推广宣传奠定一定的道德基础。而法制教育则是把道德教育所提倡的价值观念通过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思想需求[1]。一味地道德教育会使整个社会秩序混乱或者失去秩序,这就使一些不良人群的违法犯罪动机大大提高。强制性的法制教育会使社会失去应有的人性道德,失去扶持弱小的善心和严惩奸恶的正义之心,因此法制教育的同时需要道德教育所宣传的诚信,友爱,公平,和善,正义。若想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有秩序的道德社会,无论是外在的强有力的法制教育,还是内在的向导性的道德教育,都是缺一不可的。

三、如何实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

(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问题一直是一个热议问题,国家对这个问题也很是关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教育相结合问题,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未来,其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将之前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书的拼接,而是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将法律基础知识与之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

(一)在新时代下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应只拘泥于课堂与课本,应该脱离课堂,脱离课本。方式如下:1、可以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来利用放映一些影片的方式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渗透进去。2、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加大宣传好人好事的力度,放大正义力量。3、贴一些宣传标语,宣扬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二)建立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工作者在受教育者面前树立威信,让受教育者信服教育工作者,创建一个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样有利于开展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融合的宣传。

(三)多注重加强学生们对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合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只有加强实践才会让学生对理论认识深刻。“马加爵事件”,“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等等,这些均是大学生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所导致的恶性事件。由此,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成为迫不及待之事。总之,对于大学生来说,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融合贯通于高校的校纪校规,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之中,更能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更加紧密,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大文.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3.

[2]于国政.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湖北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3]管文文.大学生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网络财富,2010,21.

[4]陈大文.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06,17.

[5]孙冕.试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31.

[6]曹燕宁.新媒体环境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策略[D].苏州大学,2010.

[7]张旭新.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反思[J].理论探讨,2013,01.

[8]范立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对策研究[M].长安大学,2009.•432•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慎独 中学生 网络 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即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调节网民和网络社会、网民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可规范、指导与约束其网络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中学生也占据着较大比重,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虽然能够带来不少便利,但是也有负面影响。在慎独视角下进行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不失为一个新型而有效的手段。

一、家庭慎独教育提升中学生网络道德修养

家庭教育作为人们接触的第一个教育阶段,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缺的,可通过慎独精神的培养,提高孩子的网络道德修养。现阶段,在家庭教育中要想实现较好的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家长需以慎独精神为导向,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在与孩子讨论“网络”这一话题时,拥有发言权。假如孩子在使用电脑软件或浏览网络信息遇到困难时,家长可提出个人意见,为他们提供指导,不仅能够增强亲子关系,还能够预防其接触不健康的软件和网络信息。而且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正在逐步增强,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可采用简洁方式,给他们留言、发送邮件或网络聊天等。同时,父母应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最初学习到的道德知识是在家庭环境中获取的。所以,家长需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在言行举止方面做到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榜样。网络中的信息复杂多样,极易中学生产生诱惑,父母需践行慎独精神,以个人实际行动引导他们文明上网,基于慎独视角促使其正确认知网络,规范个人网络行为。

二、将慎独精神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教育效果,应将慎独精神融入到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开辟新空间。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责任,而且理论知识的讲述,需针对目前新形势的发展和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对他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现阶段,人类已经步入全民网络时代,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需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拓展至网络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不仅作为网络的主要参与者,还有不少学生出现不道德与网络意识片面的不正当网络行为。针对这种特殊现状,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需以慎独视角为切入点,融入慎独精神,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规范网络行为。另外,针对网络环境下,一些中学生违背道德伦理的现象,更是要求应强化我国儒学思想中的慎独精神教育,提高他们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严格按照网络道德进行网络活动,并提升其诚信与责任意识。而且在教学中融入慎独精神,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促使学生构建正确网络认知。

三、将慎独精神注入常规传统文化课教学中

道德属于文化范畴,且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化,慎独精神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理论体系与规范制度的道德内涵有很多,并经过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一个道德价值体系,而且道德的不断发展也让传统文化更加丰富。为此,在中学网络道德教育活动中,将慎独精神注入到常规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相当有必要,慎独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种道德境界,也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加强中学生慎独教育,是保证网络社会有序发展的关键,他们作为网民,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相当重要。在中学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不仅需继承和发展传统道德,还需顺利时代潮流,这就要求网络教育内容不仅有时代性,还有继承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道德和现代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传统文化能够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更具说服力的道德支持,学校需在常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活动中,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慎独精神教育,通过对中学生加强慎独思想的渗透,提高他们网络道德的自律性。

四、通过慎独精神宣传增强中学生网络道德

在中学教育阶段,要想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可通过对慎独精神的大力宣传来实现。其一,可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每天进行宣传,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引导作用,形成社会舆论,能够对整体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育。为此,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可借助传统媒体,宣传与慎独精神相关的先进事迹、英雄人物和道德模范等,利用广播播报、电视播放网络道德教育片,感染他们,为提高其道德品德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而且新闻媒体也可当作对中学生开展慎独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影视资源中可以播放关于慎独的实例,在报纸杂志中报道慎独,进而增强他们的慎独精神。同时,既然是网络道德教育,自然离不开通过网络渠道宣传慎独精神,中学思想道德教育者需利用网络信息中的积极内容,培养中学生的慎独精神,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效果。学校可建设道德教育网站,系统性的开展网络教育活动,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采用传统文化栏目宣传慎独,让慎独精神可以渗透到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让慎独思想在中学生的网络活动中产生作用;在腾讯、百度、新浪等中学生经常访问的网站上增加慎独链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五、总结

中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着祖国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基于慎独视角下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相当有必要的,教育者需充分借助慎独精神的教育优势,提高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规范他们的网络活动。

参考文献

[1] 贾凤姣. 中国传统儒家“慎独”之本义及当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 余春兰. 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 文教资料,2014,25:120-121.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5篇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青少年道德教育处于基础的地位,是公民道德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在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在“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有道德”的要求。我们要按照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优势和作用,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出发,大力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从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出发,紧紧抓住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坚持不懈地进行。针对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要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道德教育应该各有侧重。要重视道德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把对青少年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之贯穿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成为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同时增强他们自学、自理、自护、自律、自强的能力。进一步强化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诚信教育,引导青年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针对青少年上网人数较多的情况,倡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在社会上发起“放心网吧”活动,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网络道德。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青少年特点的道德教育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进行系统规范的道德教育,使青少年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更加符合青少年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作用,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公民道德的建设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吸引青少年普遍参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要落实到“行”上。针对青少年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效果,既符合青少年的特点,又体现了道德教育的“知”、“行”统一。开展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课的优势所在。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保护母亲河、手拉手、青年文明社区等活动,立足于在实践中教育青少年,易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普遍欢迎,在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中可以发挥出十分积极的作用。青少年参加活动会提高认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总结经验,推动这些实践活动不断深入发展,进一步深化活动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青少年在参与中接受生动具体的道德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形式,充分发挥道德实践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青少年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传统,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传播文明新风的载体。在进行公民道德实践中,我们要引导青少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勇开风气之先,弘扬时代新风正气,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充分发挥他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氛围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对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非常重要。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的作用,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规律,坚持不懈地宣传正确的道德取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输到青少年的头脑中,使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努力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特别要注意加强对社会上出现的青年现象的引导,满腔热情地肯定青年的进步,旗帜鲜明地反对与时代的要求、与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相违背的倾向。要重视互联网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网上的正面宣传和管理的力度,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道德教育。要不断推出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优秀精神食粮,加强对青少年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要依托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对青少年开展生动形象的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教育。要抓住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为青少年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楷模,让广大青少年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要加大维护青少年权益的力度,打击黄赌毒,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总之,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6篇

领导重视、迅速落实

开展 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 活动,是全国妇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局把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作为九月份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精心组织,迅速落实工作任务,使 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在全县教育系统全面展开。

主题引路,广泛宣传。

教育局和各学校紧紧围绕 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这一主题,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开展了家庭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教育局和各学校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宣传标语、条幅等集中宣传家庭道德建设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营造有利于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环境。各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之机,对 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 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宣传中央、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宣传家庭道德建设对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宣传 双合格 活动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使广大家长提高了认识,为全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教育局还在〈〈教育简讯》开辟了家庭教育专栏,刊载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专论。通过教育局和各学校多层面、多形式对家庭道德教育的宣传,使广大家长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了家庭道德教育对社会、家庭、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在教育局的督促和指导下,各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继续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学校通过开展 给父母的一封信 做一天 小家长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体验亲情,体验父母的艰辛,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与理解,进一步营造了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今年10月,教育局与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一起,邀请了老干部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知识新理念,推广家庭教育新典型、新经验,受到家长们广泛欢迎,参加听讲家长和学生达3000多人。

家长学校是广大家长获取先进家教理念,提高家教水平的重要阵地。全县各学校均建立并完善了家长学校,并依托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解答家长关于未成年人养育、教育、维权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家长素质,鼓励家长 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 。通过家长学校教育,为家长理智地教育孩子,完成从 自然父母 到 合格父母 的转变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真正从感情上关心贫困儿童的困难,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回报社会的品德,县教育局的积极争取和组织下,全县开展了扶贫助学捐款活动。教育局还积极协调各学校,减免了部分贫困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杂费,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环境道德教育;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环境是人群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不管是不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的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教育是指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培养环境意识,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教育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

一、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明确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这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十五条,把“保护环境”确定为公民社会道德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将自然环境道德纳入道德教育之中,使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新的道德教育对象。这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代价的,如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等等环境问题,这不但现实地影响着人们的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而且在人们的精神上、思想上导致不良的环境心理影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究其原因,环境道德教育滞后与不力是导致当前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或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宣传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然而,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还相当薄弱,大学生普遍的环境道德意识还没有树立起来,为此,高校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倡导大学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用“人类相对中心论”取代“人类绝对中心论”。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倡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无限制地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连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都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

倡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首先要正确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倡导环境道德重在实践,从自我做起。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整个校园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路

(一)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理论教育

首先要把环境道德的理论知识告诉大学生,包括环境道德的提出、内涵、原则等等,同时深入宣传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主张,使大学生理解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了环境道德的理论、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广泛的生活领域内正确地履行道德义务。

其次要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之所以这么强调环境道德,是因为过去的发展是付出惨重代价的高污染、高耗能下的粗放型发展,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如果我们再不重视环境道德,后果将不堪设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党要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同时,环境道德的理论知识要和具体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具体转化为大学生可以直接感受的经验、实践。这就是常说的,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明白事理”,而不要把“事”和“理”割裂开来。

(二)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环境道德意识

在全校广泛深入开展环境道德宣传教育活动,让同学们对环境道德规范“耳熟能详”,潜移默化的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同时环保法规宣传和环境道德宣传要同步并举,发挥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互相依托的作用。高校要充分利用便于宣传教育的功能。宣传、通讯部门要把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己任,全面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部门宣传和个人宣传相结合,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宣传氛围。

另外高校也要充分利用环境工程方面的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党课、座谈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环境道德,使它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全校人人都有环境道德意识的校园风气。

(三)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的实践教育

团组织领导下的学生会是学生的自治组织,要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会的带头和组织作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学生会可以组织相关的如“植树节”、“消除白色污染”等校内环保活动;在假期中,学生会可以联系环保、林业、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参观环保先进单位,让他们到社会上和大自然中观察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教育。

各种学生社团也是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把环境道德规范融合到他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去,通过社团的倡导和组织,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环境道德意识的树立。很多社团比如“绿色阵营”、“环保志愿者”等本身就是倡导环境道德的组织,社团和成员之间、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影响,最终达到环境道德意识的提高和完善。所以,这些社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另外,班委的主题班会和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都可以作为环境道德教育的载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将自然当作人类的朋友,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

(四)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反面惩戒作用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要重视典型示范作用。在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过程中,典型示范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要注重发现、培植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弘扬其高尚的环境道德品质,使公众感到真实感人、可望可及,从而启发、激励、引导人们实践环境道德义务,逐步养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当然,高校的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有良好的环境道德品质,并且做到表里如一,这不仅是给大学生作示范,而且也使环境道德教育更具有说服力。

同时,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也要重视反面惩戒作用。在宣扬正面典型的同时,也要发挥反面案例的警示作用。宣传法治思想和各种反面案例,形成对不道德环境行为的强大威慑;另外强化舆论监督,广泛而恰当的造成或利用正确的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行为,也包括大学生自身的环境行为,加以倡导或斥责,鼓励或鞭挞,敦促人们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在荣、辱的激发下,确立和增强环境行为的道德义务感和道德责任心。

当然,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方面,比如,加大环保宣传的经费投入、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环境道德教育与其它教育相结合等等。高校环境道德教育要结合各自的特点和实际,建立制度化、经常化、实践化的环境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响应和执行党的决议,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

环境道德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高校需要加强环境道德教育,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和高校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我们要将环境道德付诸实践,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进行,加强高校的环境道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

2、周晚田.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境道德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3).

3、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M].科学出版社,2006.

4、罗志雄.试论高校环境教育与德育的融合[J].环境教育,2000(3).

5、罗国杰.伦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何兴梅.构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统一[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6(6).

7、陈永红.论环境科学在高校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聊城大学学报,2006(1).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基层;水利单位;思想道德教育

黄沙港闸成立于1972年,地处江苏射阳县黄沙港镇,担负苏北里下河地区865平方公里流域面积挡潮御卤、防洪排涝、蓄淡灌溉等社会任务。单位现有职工20人、离退休职工3人。近年来,黄沙港闸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推动单位科学发展,促进单位和谐稳定”的大事抓紧抓好。

一、近年来黄沙港闸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情况

1、积极开展“三德”教育,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质。围绕防汛抗旱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三德”教育。通过“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公民道德宣传月”等活动,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八荣八耻”和水利行业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广大职工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播放宣传光碟、开设宣传栏,开展建党85周年、建军80周年、抗战胜利65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的宣传教育。组织学习牛玉儒、任长霞、方永刚等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抗击非典、抗雨雪冰冻、抗震救灾、载人航天等英雄群体,大力振奋干部职工民族精神。

3、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干部职工团结奋斗意识。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精神,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职工思想,增强干部职工对党和国家发展前途的信心。紧密配合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针对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准确地宣传阐释各项方针政策,帮助广大职工解疑释惑、统一思想。

二、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1、经济形势变化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任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做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这就迫切需要围绕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

2、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形势。目前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境内外敌对势力更是竭力宣扬民主社会主义,大肆歪曲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就迫切需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3、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新问题。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自身弱点引发部分职工的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这就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管单位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1、坚持齐抓共管,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强大合力。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仅是政工部门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党委(支部)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好他们所联系职工群众的工作。要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衡量有关部门是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中心,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当前基层工管单位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作抓紧抓好。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力求在体现和转化上取得重大突破。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效地贯穿于单位经济建设、政治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要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转化为管理制度、群体意识和广大职工自觉自愿的行动。

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广大职工主人翁意识。基层工管单位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真心实意相信职工,一心一意依靠职工,运用各种活动载体,吸引职工广泛参与道德教育各项活动。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过程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

4、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思想道德教育的创造力。要及时把体现改革开放要求、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新思想、新道德纳入宣传教育范畴,不断汲取传统道德文化有益成分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发展、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广泛吸收各领域文明成果,培育思想道德建设的丰厚土壤,始终保持思想道德建设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

5、加强队伍建设,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基层工管单位政工干部不断增强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本领。基层工管单位政工干部长年在一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工作生活条件都较为艰苦,要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为他们从事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韩士路.浅析民用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J].城市建筑.2013(18)

[2]吴冬云.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浙江建筑.2005(06).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9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要求“人们在改造和利用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秩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的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空域划分上,主要包括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我国国情来讲,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其建设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和突破性的飞跃。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仍较淡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道德上的引导与维护。因此,对农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其实质是要求广大农民以道德理念去维护农村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本文从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必要性分析入手,探讨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价值诉求、主要内容及方式方法,希冀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一、逻辑起点和必要性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和比重较大,广大的农民群众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较低,思想道德观念较为落后,掌握和运用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薄弱,导致农民往往呈现出一些无意识、不自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乱砍乱伐树木、私自开采矿源、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大量焚烧秸秆或弃于河湖沟渠或弃于道路两侧、污水乱泼、粪土乱堆、垃圾乱倒等等,很容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传染病流行等现象,正是这种行为及其结果的长期累积且得不到有效控制,致使农村生态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对中国农村进行着系统的破坏和颠覆[2]。求根溯源,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肤浅,更多的是单方主张人类对自然的权利,毫不顾忌地甚至破坏性地从自然中占有资源、取得利益,而没有保护生态、善待生命、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意识和行为。这种矛盾给农民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和伤害,致使农村生态危机成为当代农村挥之不去的存在性焦虑,实践中广大农民也通过思考和调整人和自然的角色定位来寻求解决危机之道。因此,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现状和解决农村生态问题迫切性,应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最大的现实必要性。除此之外,若要充分认识当前开展和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还要从以下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第一,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认为,人类应该尊重和善待自然,应该在充分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其内在要求“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3]因此,在农村对农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既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是深入推进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4]这个要求,包含着浓重的强化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意蕴,指出了深化农村改革需要生态伦理的导向和维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首要的是强化农民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符合生态道德要求的行为习惯,而注重和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则是实现此目的的必由途径。

第三,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5]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6]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建设实质来看,新农村建设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诉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村生态危机的重任,需要全面发展的、具备生态德性的新型农民来担当,只有具备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保证农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这不仅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符合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格教育相统一的本质属性。农村生态道德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保障。在我国特定国情下,只有高度注重并确保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取得实际效果,真正培养出理性生态农民,形成农村生态伦理文化,才能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根本性的突破。

二、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内容

准确了解和解决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确保生态道德教育效果的前提。当前,我国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尽管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民开展了一些生态道德教育,但多表现为一些倡导性标语的提示、政府政策性的要求等方面,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准确把握住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因其空域、对象的特定性而面临的问题。一是教育对象自身生态道德基础薄弱。客观地讲,我国农民目前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教育的水平和深度也相对较差,广大农民对生态问题更多的是感性体悟,而缺少对生态伦理知识系统学习和理性认知。二是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教育者较少且自身水平有限,从事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教师、学者匮乏且研究深度不够,普及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读本、书籍甚少且针对性不强等等。三是缺乏有效的教育平台和手段。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处偏远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农村,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可以用于教育宣传的现代媒体手段不具备或不普及,用于开展成人教育的校舍、场所较少或没有,基层政府也很少组织针对农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宣传活动、实践活动等,极大限制了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深入。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客观存在,要求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坚持从基础抓起,从生态知识ABC入手,培养农民基本生态伦理认知;第二,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通俗性、易懂性,针对农民知识水平组织教育素材、设计教育方式;第三,要把教育过程与农民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密切结合起来,贴近农民、农村、农业实际,通过实践体验培树生态道德意识。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也因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规定了教育内容的特定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和把握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是开展生态状况和生态危机后果的教育,增强农民的生态危机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二是开展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生态科学知识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同时也是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认知基础”[7],加强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能够深化农民对生态问题的认识深度,进而对人与自然关系有系统和深入的把握;三是加强生态法制观念教育,加大对土地、森林、草原、环境保护等法律规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遵从相关法律规定,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四是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教育,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农村可持续发展观念、生态家园观念、绿色消费观念、生育节制观念等,通过教育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秉持的陈旧观念。#p#分页标题#e#

三、教育路径的择取

良好的教育方法是生态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要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探讨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路径。要确保实现路径择取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性因素:一是要符合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的性要求。从方法论角度来说,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方法和目的关系,因此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要围绕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来认真规划和择取。二是要符合当前农村的发展状况。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路径不能脱离或有悖于农村发展的实际,路径设计要与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着重解决的问题、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提高路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要符合农民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从农民的现实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理解、接受和实践能力,从而避免路径设计的随意性、不可操作性。根据生态道德教育的规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民、农村的实际,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可以择取以下路径来实施:

(一)加强生态道德观念的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引导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我国生态伦理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学者才开始尝试从哲学、伦理学等角度研究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20世纪90年代,人们出于对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觉悟和伦理维护的自觉,日渐呼吁和实践生态道德教育。当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仍处于顶层设计日趋完善、理论研究持续深入、学校教育逐渐渗透、覆盖领域日益广泛的发展之中。但是在农村,对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如何培育农民生态道德观等问题理论探讨不深、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故而,需要政府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宣传,使更广大的农民群体对生态道德观念有起码的感性认识。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力度,为扩大宣传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要通过张挂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挂图、制作村头板报、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新农村环境保护读本等的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生态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广播、村头大喇叭等宣传媒体,播放生态道德教育题材的乡村短剧、纪录片以及宣讲环保政策、法律条文等;要组织新闻工作者或生态道德教育宣讲团深入农村基层,通过剖析案例、宣传典型或其他艺术形式引起广大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强化农民在解决农村生态问题上的主体性意识,引导农民发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

(二)完善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搭建更多的、符合农村实际的教育载体。广大农民是否能够受到全面系统的生态知识教育、是否形成清晰的生态道德认知,是生态道德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在农村搭建更多的生态道德教育平台,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培训机构建设。可依托县农干校对乡村干部、农技人员进行生态知识轮训;可依托乡镇中小学为阵地,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正规的生态课堂教育;可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夜校、农村周末课堂、定期村民大会教育等机制,从农村学校或乡镇干部中遴选教员,利用闲暇时间对村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科技服务站(所)。尽多建立集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和经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站,并在各村建立村级服务站或开通乡镇科技服务车,利用该平台加大生态知识和生态科技的推广、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技术运用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村委会的组织保障作用。村委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也是对农民直接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平台。村委会成员要倡导并带头创建生态文明村,要组织村民学习相关生态知识,要开展带有生态道德教育的群众活动,要深入农户、走向地头宣传农村环境保护。四是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如围绕“世界环境日”、“植树节”开展农村卫生、绿化等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环保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围绕“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建好农村自然保护区、生态园等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基地。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层次,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农民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平台之一。

(三)进一步深化生态农村建设,把生态道德教育寓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广大农民只有从生态农村建设中获得利益,才有可能激发其学习运用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知识的主动性。一是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要求清洁生产,科学种植,杜绝农药污染,杜绝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等,增加农业产品食用安全的可信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物质收入,从而调动学习利用生态知识的积极性。如山东省德州齐河县,推广“原生态种植”,使用有机肥,不使用化学农药,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的农产品达17种,好品质成为市场的“敲门砖”,叩开了农民的致富门[8]。二是强化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抓好村容村貌和生态绿化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道路。三是强化农村能源建设和农业生态技术运用。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广沼气、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大节水灌溉、防污、排污、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运用力度,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四)树立农村生态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感召力和引导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榜样的学习,可以使人们从具体的行为样式中学习到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领悟到其中的道德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通过树立农村“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推选环保文明模范户和环保生产标兵,打造农村生态旅游基地、农村生态示范园等措施,发挥其榜样示范和行为引导作用。同时,要实施道德赏罚,发挥道德评价机制的作用。道德赏罚,是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对其成员履行道德义务的不同表现所实施的社会性报偿。它既包括赏善,对道德行为进行正面激励,也包括罚恶,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正面打击。具体来说,即对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的行为农民个人或集体进行肯定和奖励,以先进典型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其它农民的思想和行为,进一步扩大生态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范围;而对违反生态道德要求的农民,且对其说服教育又无效时,则要进行必要的物质或精神处罚,制止其错误发展,督促其明辨是非。#p#分页标题#e#

(五)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农村生态道德教育的生力军。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效果如何,取决于是否具备一支优良的施教队伍。针对农村实际,应当注重对以下教育主体的培养力度:第一,加大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培养。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是对农民特别是成年农民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意识水平的高低、生态决策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第二,加大对农村乡镇企业领导者的培养。农村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其生态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员工的具体行为和价值取向,在引导企业走向生态生产、教育员工维护好农村的生态平衡、保护好农村的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态道德素质。学校是农村中小学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学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生态理论知识和生态道德水平,并能将生态知识恰当地融入到教学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第四,加大农村生态科技者的培养力度。农村科技服务站日益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技术推广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事生产技术培训、服务的工作者成为农民教育的重要生力军,进一步加强其生态技术素养和能力的培训,对开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四、结语

道德教育宣传范文第10篇

今年以来,市认真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道德支撑。我们的主要做法可归纳为“一融三化九进”:

一、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部署任务、安排活动、开展工作。今年5月份,我们起草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对全市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并最终取得实效,起到了重要保障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二、始终坚持“三个常态化”,为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一)宣传教育常态化。公民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每年抓好“125工程”,广泛传播道德知识,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实现了宣传教育常态化,达到了长流水、不断线的目的。一是每年坚持免费印发一套教材。今年,我们先后编印了《市公民道德教育与实践》、《市民素质调查》、《做文明的人》、《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300问》等书籍,免费印发给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和机关、企业、学校、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交流了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对基层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二是每年坚持组织好两次集中宣传活动,即3月份的集中宣传周和9月20日的公民道德宣传月。今年3月份,我们结合创全国文明城市,以“百万家庭学礼仪”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礼仪、礼节、礼貌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三礼五进”、“百场文明礼仪教育进基层”等系列“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宣传教育活动,直接参与群众达到50多万人。今年9月份,我们拟结合迎接文明城市创建检查和第十届亚洲艺术节,以“文明诚信”为主题,大力加强“四德”宣传教育。三是每年坚持抓住5块阵地,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即道德宣传进楼洞,抓住社区阵地;道德宣传文艺小分队进农村文化大院和集市,抓住农村阵地;道德宣传进公交、的士、车站、机场和沿街广告位,抓住公共场所阵地;道德宣传进报纸专栏和电视、广播栏目,抓住大众传媒阵地;道德宣传进网站和手机短信,抓住新兴媒体阵地,在全市营造了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典型宣传常态化。发挥道德楷模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加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们注重发现和总结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弘扬先进”活动,先后推出、宣传了一大批“三德”楷模,使各行各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全市干部群众见贤思齐。一是典型培养常态化。我们通过每年一度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双十佳”、思想政治工作等评选活动,及时了解发现基层的先进人物,并通过先进人物“回访”等措施,挖掘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从中培养出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先进典型。比如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公安系统英模陈艳芳就是我们在职业道德“双十佳”评选中发现培养出来的一个先进典型。二是典型宣传常态化。对于重大典型,如任长霞、吴玲、郭春园、竹卫东、朱和平、李隆等,我们都要通过组织报告团、开设新闻专题、编演文艺节目等形式,大力弘扬典型的时代精神和高尚品德,使群众既能从杰出人物的高尚品格中感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教育作用。同时,我们还注意创新典型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典型事迹的感染力。如今年6至7月份,我们组织的市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就采用了报告人事迹讲述、电视背景片同步播放、现场配乐诗朗诵、现场灯光营造氛围、现场图片展等立体形式,更容易打动听众,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三是典型的运用常态化。每年我们都要结合重大形势,推出宣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如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改革开放30周年典型宣传活动,组织基层宣传推荐典型100多个,并组织市属媒体对20多位在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进行了采访和连续报道。再如今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市先后有近十万人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 ,我们及时从他们中挑选了事迹感人的典型,组成了市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在全市巡回报告20多场,对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加强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形势教育常态化。一是制度建设常态化。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这项工作“长流水、不断线”,我们于今年上半年起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以往的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制度进行了完善,重点对形势政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日常教育工作的开展等进行了制度化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机制。二是安排部署检查常态化。我们每年都要召开全市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全市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基层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同时,我们把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每年评选创优的考核条件,与宣传思想工作的其它任务同部署、同检查。三是节假日教育常态化。每年我们都要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采取举行集中升挂国旗、升国旗仪式、图片展览、报告会、参观革命圣地、读书座谈等形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利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18岁成人日、世界环保日组织由不同人群参加的道德教育活动,使大家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四是市情教育常态化。今年,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领导干部到高校做形势政策报告、到所分包分管的地方单位做专题市情报告等制度,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进行市情教育。我们还把道德建设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每年通过举办拜祖大典、“商都我的家”历史文化游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和建设、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始终坚持抓好“九进”,扎实推进“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一)道德教育实践进社区。我们以全市400多所文明市民学校为阵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为主要内容,对市民群众进行八荣八耻、道德规范、文明礼貌教育。我们在社区大力普及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在部分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公益事业提供义务奉献,先后组织开展了社区少儿教育、爱心家庭“1+1”捐助失学儿童、营造义工林、护老行动等大型义务活动,培养了社区居民的高尚情操。我们在全市社区开展了“自觉遵守三德、争做文明市民”活动,通过组织市民签订道德自律承诺书,设立不文明行为义务监督员,开展“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文明乘车”以及“文明护绿”、“文明用语”、“革除十大陋习”等道德实践活动,使广大市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二)道德教育实践进农村。在继续深化“十星级文明农户”、“三下乡”等活动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又在广大农村开展了“文明新风进乡村”活动,通过评树农村敬老等典型、培养农户文明生活习惯、革除各种陋习等方式,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思想道德教育。我们加大对农村道德教育阵地建设扶持力度,通过“万场电影进村”、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对口援建农村书屋、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等措施,加强农村道德教育阵地建设,使农民周周有电影看、天天有书报读、娱乐有固定场所,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道德宣传教育作用。我们还把农村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依托3000多名驻村工作队员加强农村道德教育,强化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力量。

(三)道德教育实践进机关。我们在继续开展“为纳税人服务”宣传教育、职业道德“双十佳”争创评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全市行政机关和广大公务员中开展了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为核心内容的“两转两提”主题活动,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提高公务员素质的首要位置,引导广大公务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四)道德教育实践进企业。在前几年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们着力引导企业文化建设走上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力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新突破。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三年内全市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化的安排部署,并规范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和标准。二是召开了全市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交流了全市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推广了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典型。三是加强窗口企业道德建设。以塑造“的士之星”、“品牌车组”为目标,在城市出租车行业和公交行业分别开展了“道德规范进的士、优质服务树新风”、“道德规范进公交、诚信服务树形象”活动,着力解决司乘人员语言不文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及车容车貌不整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提高了出租车行业和公交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服务技能。

(五)道德教育实践进学校。今年,我市以未成年人教育为重点,大力推进道德教育实践进学校。一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以构建“三位一体”(即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网络为着力点,通过开通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健康培训、邀请专家讲座,组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化“三理”(即伦理、心理、生理)教育。二是成立2300多所家长学校,组建了由50名家教专家组成的家教讲师团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帮助家长解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二是组建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的“五老”报告团,坚持深入学校、社区做巡回报告1000多场次,并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报告团”到做巡回报告,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四是组织有关部门对违法违规网吧、口袋书和有害卡通画、互联网有害信息等进行了集中整治。五是聘请1万多名义务监督员,对网吧、书店、音像经营场所进行全方位监督,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 社会文化环境。六是深入开展了“温暖”关爱、帮扶、救助特困青少年活动,组织“百部爱国主义教育优秀影片”展映活动,举办了“温暖·同在蓝天下”庆“六一”系列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和“三德”教育,深受青少年欢迎。七是推进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并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组织了各类展览、民间艺术展示、青少年文体活动多场次,充分发挥了这些教育场所对青少年的德育功能。

(六)道德教育实践进家庭。我们于4月份开始,在全市400多个社区启动了以“和谐社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第四届市邻居节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识、邻里互助、邻里互亲等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家庭,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新型邻里关系。我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百万家庭创文明、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引导所有家庭成员懂礼仪、重礼节、讲礼貌。在社区组织开展了“五心五情”、“美在农家”等一系列以家庭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倡导每个家庭成员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老人、把爱心留给社会、把关心留给他人、把信心留给自己,珍惜夫妻恩爱情、铭记父母养育情、牢记兄妹手足情、提倡邻里互助情、弘扬家庭成员体贴情,使家庭成为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摇篮。我市的惠济区大力推行“家庭文明代表制”,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每户推选一名文明代表,发挥文明示范作用,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家庭文明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家庭美德建设的新路子。

(七)道德教育实践进千店。我们以“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为龙头,通过制定诚信商业街考核标准、在试点商业街建立健全部门联创机制等方式,在全市商业街区和商业企业大力弘扬“诚信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不诚信行为,为市民群众和外地游客营造了放心的购物环境,今年我市二七路被重新确认、德化商业步行街被新命名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我们在全市商业门店、批发市场广泛开展“道德规范进千店、诚实守信创名牌”活动,通过评选“诚信市场、诚信商户”、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引导和带动全市商贸流通领域建立完善的质量信用、价格信用、服务信用,有效规范了省会市场经济秩序。

(八)道德教育实践进广场。根据夏季广场群众比较聚集的特点,我们一是坚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道德宣传教育,仅绿城广场一处今年演出都在80场以上,观众达百万人次,使广场成为我市“群众文化的名牌、凝聚人心的阵地”。二是坚持开展广场道德实践活动。我们坚持利用双休日组织志愿者到广场开展“双休日志愿服务行动”,在方便市民、服务群众的同时引导广大市民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三是坚持开展广场健身活动。我们以满足群众健身和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组织开展“俏秧歌”活动,编排了一套具有鲜明现代生活特征和浓郁中原风情的新秧歌,融表演性、健身性、娱乐性为一体,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喜爱。

上一篇:道路设施维护范文 下一篇:机电市场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