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13:33:40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一、对康藏文化的研究

本次会议中收到16篇涉及本次会议主题――康藏文化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根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可以分为:

1、对康藏文化理论的研究

学者们对康藏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及研究理论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四川省社科院任新建的《从历史地理角度看康藏文化的特点》,主张从历史地理角度研究康藏文化,并从地理、政治、经济、民族与宗教等方面阐述了康藏文化的特点。四川大学石硕的《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康区?》一文,着重讲了认识康区的三个角度及康区的地域与人文特点。他认为,康区具有跨区域、农牧混合区、多民族互动区、语言独特、文化多样、宗教与世俗生活兼容、政治多元等特点。西南民族大学根旺的《藏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特点与传承》一文,认为藏族传统精神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思想观念与精神心理,具有多元性、相对开放性与宗教性等特点,其传承要依靠寺院、家庭、社区学校三个场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洛桑灵智多杰亦分析了藏族山水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特点。大学许广智的《试论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文化内涵、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西南民族大学益西邓珠还用藏文分析了康藏文化发展中区域文化的意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彭文斌教授主张采用“新边缘理论”从事“藏边”研究。即采取边缘中心化的视角,去研究康区和安多在汉藏关系史上的能动作用及其对帝国、国家与族群边界构建的作用。

2、康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

格勒的《藏区文化保护和现代化战略几点思考》中分析了藏区文化现代化的历程,并认为藏文化保护与现代化离不开人,而当前提高藏区人民的素质是其关键。四川省社科院徐学书的《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探讨》一文,主张统筹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走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的“发展性保护”道路。四川农业大学窦存芳的《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一文,分析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的特点、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康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四川大学徐君在《世界自然遗产陷隐蔽下的地方文化发展与保护:以九寨沟为例》中指出,附着旅游业的发展,九寨沟原居民的社会圈子被打破,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传统习俗与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九寨沟原居民文化同质化。因此,应当通过挖掘与保护本民族的原著民文化来提升九寨沟的品牌。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杨勇的《甘肃藏族文化发展保护与文化产业》一文,对甘肃藏文化作了梳理,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甘肃藏区各级政府在发掘、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学美郎宗贞在《藏区特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战略研究》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冲击及国家社会对藏区传统文化的弘扬,使当前藏区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他提出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发展及促进全面繁荣等建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杨军财博士在《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中,分析了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及其结构、特点,对藏区社会稳定进行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传统文化特征对藏区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总结了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与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文化保护与藏区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

二、对康藏民族与宗教的研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杜永彬的《当代康区藏传佛教实地调查与研究――以甘孜州为例》一文,以对甘孜州藏传佛教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现状与格局、变化与适应、问题与挑战、原因与动力、作用与影响等方面对当代甘孜州的藏传佛教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山大学刘志扬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的族群与社会变迁》中对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范围与民族、研究内容、意义进行了分析。西南民族大学梁艳对安多藏区宗教人类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从文化变迁、民间信仰与宗教社会三个视角对中国学者对安多区域的研究作了梳理和评价。也从宗教仪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宗教复兴三方面对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介绍和评述。中央民族大学郭志合在《多元共生:多民族散杂居地区宗教存在模式微――甘南合作市藏回汉多元宗教调查研究》一文,探讨了甘南合作市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宗教和谐共生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西南民族大学白玛措的《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依据藏文典籍与田野调查,对“古鲁羌姆”进行了阐释,并探讨了古鲁羌姆仪式的缘起、类型以及古鲁金刚法舞程式的结构、六大仪式内容与意义。根呷翁姆以道孚为个案,分析了道孚地区的宗教格局、格鲁派两大寺院在道孚的创立情形及其影响。同美的《苯教寺院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对苯教寺院教育的类型、内容、管理及其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嘎・达哇才仁的《当代藏区社会中的面面观》认为,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当代藏区日益世俗化、商品化、媒体化。此外,还格吉还对藏族大学生的状况作了调查分析。

三、对康藏历史、方志与文献的研究

1、康藏史研究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书法产业;全球化;文化软实力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浪潮里,也离不开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书法产业和出版发行、广播影视、信息产业和广告业等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但书法产业却具有其他文化产业不具有的独特性。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几千年来,它不仅以其艺术功能表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它更以其实用功能传承了中华文明史”[1],发展书法产业也是书法艺术生存繁荣之本。

一、书法代表产业力量

书法产业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产业力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产业,能够大幅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指纹和血脉,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标志。”[3]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塑造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具实用性和审美力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说,在历史上,书法艺术的发展体现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从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汉字雏形)到当代“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在当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中,传统书法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艺术产业的兴起代表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国家软实力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书法产业促进竞争力

书法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有利于世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同,更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理论体系也被“流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只有放开裹缚自己手脚的偏见,在各种条件的支持下将传统书法艺术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产业,书法艺术产业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用才会突出。对中国文化产业来说,书法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中的潜力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书法产业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的大舞台上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其他流行的文化产业带来新的价值观时,书法艺术产业不仅要肩负起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书法文化价值观同样带到世界。书法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外显,推动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而引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发展传统文化艺术产业不失为最佳选择。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能推动传统艺术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书法创作、教育培训、笔墨纸砚、展览和拍卖等行业都会得到发展,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最有效地产业,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而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三、书法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书法产业能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品牌”,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立足世界市场,从而为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作出贡献。

在当今全球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视野下,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行和有效地途径,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需要。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有着引领性的作用,能够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市场,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产业领域中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品牌”,只有打响这一“民族品牌”,促进书法艺术产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文化市场,才能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到有效地作用,从而为国家文化战略安全作出贡献。“品牌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之本,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4]书法艺术产业可以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产业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品牌代言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可靠也最有力的民族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往往都是其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书法产业的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最好的形式。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是世界公认的东方艺术瑰宝,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书法是中国艺中之艺”。

四、结论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书法艺术产业的发展繁荣,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书法产业全球化的发展将促进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强势崛起,将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家立足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资源和资本,在改变中西文化贸易逆差,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大有可为。书法艺术产业必将在世界文化艺术产业领域绽放异彩。

[1]杨应时.书法作为资源: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新方向[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张捷.书法文化链“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3]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A].王冬龄.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C].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4]倪愫襄.论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产业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文化产业与2009年建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品牌建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中国武术在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中的作用。

1引言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产业之一,促进着各个民族及人类的发展,有着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人文综合指标及传播传统文化的综合功能。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和地区gdp的增长已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因为“武术尽管在运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成分,但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一种文化”,我们只有“真正的把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才能对得起这项国粹,才能使武术在新的时期取得更大的发展,真正的走向世界”。作为一项极具民族品牌的赛事,wma的横空出世,无疑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本文尝试从文化产业的视角来审视wma 。

2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wma

文化产业,这一词汇最早在1947年由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theodor adorno)与霍克海姆(m. horkhei-mer)首次提出。他们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采取经济战略,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为了促进文化发展”。而赫斯蒙德夫则认为文化产业“通常指的是与社会意义的生产最直接相关的机构(主要指营利性公司,但是也包括国家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一种炙手可热的产业,并在许多国家已跃升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作为一个有巨大经济潜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同样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

伴随着文化、产业与体育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文化产业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就产生了现在新兴的朝阳产业—体育文化产业。广义上体育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文化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而更被大家公认的体育文化产业指“以体育无形资产为核心,是有形与无形资产的中介,是通过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来获得精神和物质价值的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产业”。于是,体育文化产业以其独有的体育精神创造价值,在社会的物质生产领域里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wma是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wushu masters association。指“在工商或民政部门等注册的俱乐部,通过契约形式完成的武术职业联赛赛事产品的生产机构。”从wma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参加wma的“各家俱乐部与wma不是行政管理的纵向关系,而是一种通过契约而建立的合作共同体,这一点就奠定了wma在管理层面的职业化基础。”而wma的合作共同体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构,并且这个机构所产生的产品决定着它的产出和收人,这一点决定了wma是一个产业组织,是一个生产赛事及其相关产品的工厂,决定了它的企业属性。从体育产业的角度来看wma“职业化”的比赛模式、市场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情况,不归属于国家的任何行政部门管理及其所有权的wma,是一种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指导下产生的赛事组织,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拥有自主经营权的职业化组织。拥有自主经营产权的俱乐部可以根据其自身特点、市场的规律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而自主经营权的确立,“迫使每一个俱乐部必须在残酷的竞争中构建自身独特的核心文化”,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这是wma各俱乐部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是成就中国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持久发展的前提。

3 wma: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文化产业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具挑战力商人的最大蛋糕。化产业这块“大蛋糕”、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这个民族品牌赛事的“大蛋糕”,对于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民族品牌赛事而言,同样极具诱惑力与挑战力。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品牌是存在于人们心智中的图像和概念的群集,是关于品牌知识和对品牌态度的总和”。了品牌,一个产品的形象代言,它是经济利益增减的催化剂。而树立与强化民族文化品牌,对于旨在打造民族品牌赛事的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来说,意义同样深远。实践也证明,品牌就是效率,就是可以延伸产品的空间,并产生相应的次级产品。反观国内各种俱乐部,无论是篮球、排球还是乒乓球俱乐部,它们所依托的品牌主要是来自已经知名的各企业品牌,俱乐部品牌不是由项目本身发展形成。而wma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知名品牌,主要依托自身品牌来获得发展和商业扩张的”。这样的一种模式,就像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出品、走进市场、获得市场认可,最后形成知名品牌的产品一样。wma就如同一个真实的企业,具有产业发展的一切因素,也具有自身的品牌建立体系。因为“品牌远不止是一个名称,一块招牌,它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到产品服务的全部流程,从企业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良好文化品牌的建立,对于企业盈利及企业长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文化品牌作为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其在wma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3. 1中国文化产业的新亮点

中国武术作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最基本的载体之一,是发展中国体育产业最便捷、最有效的切人点。我们倘若“仅把武术视为一个体育项目,这就远远不能包容其全部内涵。倘若割裂了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武术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武术,更不可能高于一般体育”。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作为中国武术项目的重要载体,在我国职业体育领域,“所有的所谓职业俱乐部的项目都是舶来品,而只有‘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是我们的民族项目”,它“不是一种复制,而是一种纯粹的原创”。wma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与此同时,wma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崭新形式与民族文化品牌,顺利地成为了发展中国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的一个切人点。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先生在“强烈的媒体责任和民族责任感”的驱动下,以“传承与弘扬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搏击技巧与技法,把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奉献给全世界”为宗旨。在2008年末与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赛事项目,属于中国民族文化品牌的赛事—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同时,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以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为出发点的,以做中国人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为目标,诞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文化产业。

而文化产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其中文化产业中的产业化,是一种自主经营的、自我发展的过程,它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必须打破区域间文化的壁垒,形成公平的竞争平台。产业化的特点在于“为了销售而生产”。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正是在遵循产业化特点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抱着“为了进一步加强武术宣传,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探寻和建立我国武术产业的经营运作模式”的心态,“形成了一个自我经营的完整的循环过程,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具有产业化特质的赛事”。中国文化产业的新生儿wma,是符合市场规律和大众需要的创新产品,尽管它暂时比较弱小比较稚嫩,但是它能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诞生,也足以证明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3. 2中国文化产业需要wma这个民族文化品牌

文化和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费孝通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化如何发展时这样说道:“中国的文化需要改革和发展是人类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而中国的经济发展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中国文化产业正是在文化和经济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新兴产业。因为,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化产业,最终才能在文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占据文化话语的主动权与经济的制高点。只有能代表本民族文化品牌的文化产业,最终才能使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已经汹涌而至,文化产业的兴盛更突显了其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将民族文化自觉的融人到全球化一体之中,民族文化产业才能有发展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完成保护、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正本着“充分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奉献给世界”的宗旨,来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武术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文化产业这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产业应该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唯有此,中国武术才能得到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才能得以保护、传承和发扬。而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 ),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产业化、品牌化的职业赛事。因为,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真正拥有自己的自主产权,真正在保护、传承和发扬中国武术及中国传统文化。它以契约形式确立经营模式,各家俱乐部如同“生产车间,原材料就是具有运动素质和潜力的运动员”,赛事组织、管理方通过组装使产品进人市场,面向消费者。它“突出了文化核心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和品牌化的运营,构建完善的赛事品牌体系,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赛事品牌”这一目标。对wma赛事发展的前途,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先生这样展望:“将wma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打造为中国最好的职业联赛,让wma实现中国第一个赛事产业化的里程碑,填补中国体育法中没有‘体育产业’这四个字的空白,最终走向世界”。只有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打造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发挥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的内在潜力与外在魅力,才能使中国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形成文化传播与利益最大化的双赢。

3. 3 wma肩负的责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国应“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愈来愈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世界上,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要以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日渐繁荣的中华文化,必然要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在繁荣中华文化的道路上,其重要行越来越得以凸显。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中国武术的资源优势与潜力之上,全面认识中国的传统武术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进而自觉地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世界化的转换与发展。让中国武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的魅力,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神秘”的武术,通过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及众多媒体共同的努力,使其传递到世界各地,让世界各族人民充分地认识、了解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武术的国内抑或是国外的发展,都更多地表现在技术的层面,远谈不上文化的高度。而传统文化内在精华在中国武术精神层面的缺失,是真正制约中国武术发展走向的关键所在。只有我们把武术当成一种文化来继承与发扬,才能对中国武术未来发展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完成一种强力保护。因此,我们对待中国武术的发展一定要站到大文化的高度,把握其所赋有的文化内涵与要义,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出发,对中国武术进行保护,让带有“神秘”色彩的中国武术,通过现代传媒的“无形之手”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将中国武术这块“传家之宝”在wma的舞台上,展示于世人面前。唯有此,中国武术才能守住其传统文化根脉,才能让世人看到更加真实的中国武术面貌,才能更好地去肩负起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

诚然,传统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均有着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而大多数体育比赛的开始,几乎都有着代表自身项目文化特色的预备式,也就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这些具有文化意义的预备式当中,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的“搭手”独具特色。“对此,可以说“‘搭手’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要求,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体现,是对传统的敬畏和回归。它是一种互相尊敬的表示,也是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的展示”。抱拳礼、搭手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其中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民族文化传统,并且wma中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及文化内涵之所在。由此,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武术的同时,更应该用心去认识、体会中国武术所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精神与要义所在。因此,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肩上的责任重大,它不但要树立良好的民族品牌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发展文化产业而努力,更要为传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4结语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小孩子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利的一种障碍。即使在家里,也有好几个层次,往往是祖父母说纳西语,孙辈就不会说。伴随而至的色情、暴力等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估。

(二)管理跟不上,落实不彻底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全面、管理跟不上等,会给丽江旅游带来压力。在旅游发展中重开发,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对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者的大量进入,超过丽江接待地的接待能力,超负荷运营,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的破坏等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绿化不够、垃圾问题、河流污染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丽江作为云南重要的旅游中心,与旅游城市本身应具有优美环境的要求极不吻合。

二、

丽江拥有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老的东巴文字、丽江古城、纳西古乐、茶马古道、白沙壁画等。伴随着旅游业的兴旺,丽江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丽江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民族文化作为丽江人文旅游资源的代表,关系着丽江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因此,要协调好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实现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一)政府主导

1.制定旅游发展和保护的总体战略规划

无论是从保护传统文化还是从提升旅游产业档次的角度着眼,都应带十分重视发展总体规划的作用。丽江旅游发展在开发和建设时建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品资源和名牌,突出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保丽江旅游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和在旅游市场上竞争力,实现旅游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从数量规模扩张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防止盲目竞争,遵循各种经济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要营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特别是要注意抢救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形式,激发丽江人民的在民族文化保护上的忧患意识,宣传可持续的发展观,从思想上提高丽江居民的民族保护意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

3.从实际出发,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条例、法令等

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政策和法令的强制命令,才能从根基上保证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打击各种不文明的破坏行为。制定和完善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努力运用旅游规划、法规和法律政策来调控和管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成立专门研究组织等,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政府财政提供资金保障

纳西文化大多被年纪很高的老东巴掌握,随着老东巴们年龄增长和去世,导致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成立研究纳西文化等的单位和组织,培养专门的研究和传承纳西文化的人才。纳西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这样关系民族发展的庞大工程必须要有国家的财政保证。

5.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媒体宣传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使他们为丽江民族文化的保护服务,文化产业我们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借鉴国外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优化文化产业市场,引导文化产业向正面的方向发展,对文化产业市场进行监督和控制。要通过各种公共活动向公众进行宣传,提高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6.摆正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位置

政府应该发挥其行政力量保证丽江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需要在旅游失氛围的营造、旅游地形象的塑造、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还应该致力于提愉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良性运行。政府的职能决不仅仅是发展经济,在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也必须承担应有的职责。

(二)民间参与

1.以家庭为单位向年轻人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知识

进一步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资料的整理工作,继续收集、整理、制作各种民族文化仪式的音像资料,通过传授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积极对内对外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传授工作,培养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纳西文化的永续传承,为把丽江建成世界级的精品旅游胜地培养其保护意识。

2.积极参加民族传统节庆、祭祀活动

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作为假日,一方面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若干重要的价值有更好的机会在生活中自然地传习。

3.保护中创新,适应时展要求

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4.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

四、结论

旅游是人们为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丽江发展旅游业应该加强利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优秀民族资源,协调民族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贯彻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刘瑾,纳西文化空心化旅游商业化如何保护传统[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3

[2]李瑞,王义民,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关键词]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保护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治理;“淮南子”文化;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3-0007-05

Abstract: “Huai Nan Zi”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and potentially abundant wealth of Huainan city, which awaits further exploration. How to explore its rich cultural essence and introduce it to the market so as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aina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ject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Huaina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evant academic studies on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major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ools of problem analysi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blem solving mechanism. Then the SWOT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threat tendencies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Huai Nan Zi”. Finally, some measures are recommended for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of “Huain Nan Zi”.

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Huai Nan Zi” culture; SWOT analysis

一、文献回顾与议题提出

最早提出文化产业概念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他们把由传播媒介的技术化和商品化推动的主要面向大众消费的文化生产称为“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邢启顺认为,在“四化”背景下,使传统文化的经济理性和市场导向在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发展战略下显得尤为突出[1]116。郑羽洛提出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注重文学资产向文化产业化资本转化、文化产业化附加值创造和文化产业化的地方特色打造[2]69。郭占锋在其学术论文中得出这样的观点,即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往往存在政府引导政策和扶持资金缺位,私人或企业资金注入缺乏连续性,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在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很难实现良好互动[3]。

李书文认为,文化产业化的战略思考,不仅仅涉及文化的经济利益和市场走向,而且关系到未来的文化生存和发展空间[4]28。按曾振宇的观点,文化产业化必须对“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的“文化治理理念”理念拥有足够的尊重,对传统核心文化体系建构足够的“文化认同”。否则其产业化只会走向助纣为虐的文化自残,甚至走向毁灭与消亡[5]22。晏雄提出,传统文化产业化是传统文化主体共同选择的结果,这个过程应该是传统文化各主体的积极参与过程,而不仅仅是政府或投资者一维主导的管制或开发过程[6]30。

谢莉莉等提出,文化产业化开发是一种整合性、多领域、立体式的发展体系[7]44。王淑娟认为,完善管理制度、搭建融资平台、促进信息流动及重视文化人才培育是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化模式整合创新的重要手段[8]220。王瑞龙认为,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法律体系完善可以避免其在发展中遭到丑化和淡化、确保传统文化来源地的民众可以从其发展中分享产业化收益[9]69。顾钰民分析,文化产业化就是文化市场化,就是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提升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能力,开拓文化的消费意识[10]。李书文等提出,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方式,是人类的自我实现[4]28。

总之,通过当下文化产业化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具有特定价值与功用,然要发挥其价值与功用需要科学的问题分析工具与具体的发展策略建构。而就当前文化产业化问题的分析工具适用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缺乏理性工具的适用。本文主要适用SWOT分析模型作为主要分析工具,以期提高分析工具的科学性与可控性。SWOT分析模型是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中初次提及的企业战略模型,其研究成果成为组织战略经营的重要理论来源。安德鲁斯对之进行继承改进,于《企业战略概念》中提出了战略理论及剖析架构,进一步总结了SWOT分析方法。由于SWOT分析方法便捷易行,实用性强,优势突出,因而被组织广泛应用[11]。因此,探讨“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和策略问题,引入SWOT模型分析方法是可能的,亦是必要的。

我们知道,旷世奇作《淮南子》体系庞大、结构严谨,是我国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市场效应,因而在淮南市众多产业中,“淮南子”文化产业当推第一。作为淮南文化的灵魂,“淮南子”文化可谓淮南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丰富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价值。如何将文化推向市场,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底蕴,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开发系列文化产品、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服务业需求,更好地推进淮南经济的增长,已成为淮南市文化产业化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研究“淮南子”的思想当代价值、探讨“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等对于“淮南子”文化产业化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内外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明确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长处与不足,充分整合内外资源,改善相关环境,有益于“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经营调整和战略发展,也有益于选择合适的经营领域及其产品与服务、为“淮南子”文化产业化新发展廓清框架。

二、“淮南子”文化产业化治理的SWOT模型分析

“淮南子”文化产业化治理的SWOT模型分析就是运用SWOT模型分析方法,针对“淮南子”文化产业化既定的内外影响因子进行分析,讨论其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寻求核心突破点所在,为探讨“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助力。

(一)“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1.“淮南子”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名典《淮南子》内容丰富、恢宏壮阔,历代学者都对其展开了不同层次的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寓言、神话传说、成语俗语,文化资源丰厚,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创意源泉。“淮南子”文化作为淮南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丰富财富,具有极大开发价值。其所依托的地域――淮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淮南的豆腐文化发源地八公山已成为著名景点,淮南豆腐也已形成较大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另外,淮南王刘安的相关历史文化典故也可研发系列产品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

2.政府政策指导与资金扶持。

近年来,当地政府为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进一步加大了政策、财政方面的支持力度,为“淮南子”文化产业化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淮南市政府充分发挥当局的政策指导作用,对“淮南子”文化产业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布局,投入重金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同时加快“淮南子”文化产业体制的变革创新,促成文化产业的强盛繁荣。另一方面,“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得到了淮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优惠的文化产业创意政策、财政政策给淮南市文化产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运营环境和制度保障,为“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造就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另外,通过几年的努力,淮南市基础设施、交通环境日益改善,旅游服务设施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政府引导公民参与的投资情景和开发环境。

(二)“淮南子”文化发展的劣势分析

1.文化经营方式较为落后、结构单一。“淮南子”文化产业经营方面,文化产业的经营多处于零碎加工、小规模分散独立经营阶段,相关文化产业经营也多低俗化、单一化,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经营模式。其中“淮南子”文化品牌产业链不健全,产品生产大多依靠手工工艺,市场经济导向的加工制造形态未形成规模,且引入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企业化生产较少,包装力度亦相对较弱。致使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科技含量偏低、产品缺乏创意性与趣味性,缺乏核心竞争力和产品依附力。“淮南子”文化的发源地八公山作为淮南重要旅游景点,旅游业一直是淮南文化产业的支柱,因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但政府只是重视该地的旅游业及其紧密辅助产业的建设开发,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却成长迟缓,起色不大。

2.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缺失。

人才对于文化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具有相关文化背景与扎实产研功底的文化开发人才,以及文化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然而,从对近年来淮南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数据统计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大多学历不高,科研人才、产业设计人才、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更是寥寥无几,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化的需求[8]220。这些人才的匮乏致使“淮南子”文化产品生产只能依靠掌握传统手工工艺的“艺人”,营销只能依靠一些有相关买卖背景,或为生活所迫的“商人”,从而很难形成具有经济理性和市场导向的“淮南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运营企业。

(三)“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机会分析

1.政府积极建设“淮南子”文化品牌。

广告专家约翰・菲利普・琼斯认为:品牌是指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的产品[12]。“淮南子”文化品牌则是指“淮南子”文化产品和服务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价值。随着文化产业化的深入,文化产业化效应带来的影响力日趋明显。例如旅游人次的增多,旅游收入的增长,地区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使淮南市重点打造“淮南子”特色文化品牌,提高文化产业影响力。政府大力发展“淮南子”特色文化品牌,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开展多项增值服务,为“淮南子”特色文化品牌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间互补合作,通过产业集聚建立统一的市场网络,重点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性文化品牌,逐步提高“淮南子”特色文化品牌的市场吸引力。

2.文化产业规模有所扩大。

按照有关学者的观点,文化产业化开发是一种整合性、多领域、立体式的发展体系,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产业化区域化发展、数字化创意产业链化发展、产业整合升级化发展[7]44。近几年,淮南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挖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加快景区建设、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同时也进一步完善“淮南子”文化市场,培育文化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文化市场的发展壮大、消费者文化品位的提升带来了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对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创意、技术等因素要求的同步增长,这给“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创造了发展机遇。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发展当地的文化产业,势必会促进“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深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巨大飞跃。

(四)“淮南子”文化发展的威胁分析

1.缺乏特色鲜明的文化符号及衍生产品。

对于文化产业而言,除了整合旅游资源、加快景区建设之外,还需要重点打造本区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时下,“淮南子”文化比较被众人所熟知的便是文学经典《淮南子》与“八公山豆腐”,但更具特色的相关文化符号及文化衍生产品与服务却有待开发。“八公山豆腐”目前已成为淮南独特的大型宴会,举办了近20年的“淮南市豆腐文化节”也取得了颇多成效,提高了知名度,但与“八公山豆腐”相关的豆制品加工业制造业却未形成规模,豆制品大多低端化、单一化,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集群,产品缺乏竞争力很容易被其他地区的豆制品所取代。

2.产业拓展和资源整合未形成规模效应。

“淮南子”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淮南子”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心过多集中在旅游业,其他相关产业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整合。“淮南子”文化产业缺乏经营意识和市场观念。未能概念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未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化范式,行业之间缺少联系和合作。文化产业多处于粗放型经营,规模小、效益低,缺少正规大型产业集团,难以形成较大的市场网络。另外,政府缺少产业化观念、缺乏对“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整体规划,没有充分处理好该地区其他文化资源整合协调、互补合作,难形成文化产业化效应。

三、“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治理策略建构

“淮南子”文化资源丰富,人文荟萃,“淮南子”文化产业作为淮南文化产业的龙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虽然近些年“淮南子”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劣势与威胁,针对“淮南子”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劣势与威胁,提出以下治理构想。

(一)强化“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理念,树立市场化导向

文化产业化理念是经济与市场全球化、现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产物,更是城镇化重要体现,它的强化需要一套应对策略[1]120。首先“淮南子”文化发展要形成产业化,形成统一的市场网络,发展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领军产品与服务,这一意图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统一规划与布局,更需要私人或私人企业与民众协同参与,共同探索适宜“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其次,引进人才、建立多领域多样化文化企业、构建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寻求规模效益,形成具有较大优势的文化产业群,培养一批文化项目与龙头文化企业。再次,充分鼓励“淮南子”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拓商业市场,推动当地经济健康长远发展。最后加大建设“淮南子”相关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集聚区,使之作为“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辐射带动其他文化产业,促进“淮南子”产业产业化的合理快速发展。

(二)明确“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价值定位,凸显符号价值

“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价值定位,不仅仅涉及其经济利益和市场走向,更关系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对淮南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有影响,更涉及淮南地区自信心塑造。因此必须从 “文化认同”这一文化高度对其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有所引领,从而避免其走向文化自残,甚至是毁灭与消亡[5]23。所以,将“淮南子”文化推向市场,先要明确“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价值定位。“淮南子”文化资源作为淮南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价值。但在文化市场激烈竞争、同质化突出的形势下,“淮南子”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学资产向文化产业化资本转化,探索《淮南子》巨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归纳文化作品的经济理性和市场价值;文化产业化相关扩张研究,“淮南子”文化产品与服务不仅仅是文化的需求满足与自我实现,更应该开发其相关产品,如淮南豆腐文化、草莓文化和“五彩”淮南文化等产品与服务;文化产业化附加值创造,“淮南子”文化产品与服务虽然丰富,但总体来说附加值不高,这就需要使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打造延伸,挖掘其更高的附加值;最后文化产业化的地方特色打造,使淮南因该文化产业化符号而获得更多关注,分享其经济和文化收益[2]69。

(三) 细化“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市场定位,追求规模效应

按照业内学术观点,文化产业化就是文化市场化,是现代化生产方式在特定范围内的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一种物质生产层面与精神消费层面在相应领域的行动网络的逻辑演绎[13]。那么这种市场化、制度安排和行动网络逻辑演绎需要了解文化市场总量和容量,并对文化市场进行合理定位,这也是“淮南子”文化产业化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就需要政府、企业和淮南市民众共同对“淮南子”文化市场充分调研,分析客源市场与潜在消费者,并对顾客的消费类型、层次、需求等方面进行考察,了解消费者真实需求、把握消费者水平、消费能力。同时分析产业自身优劣、行业竞争对手、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并据此进行灵活的市场定位。切实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开发特色文化产品,打造具有“淮南子”特色文化产业生产价值链,以不断适应消费者多样性、多层次的文化需要。另外,政府还应放宽市场准入,不断扩大市场文化产业份额、培育文化产业多元化经营主体,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完善“淮南子”文化产业化的人才管理,塑造专业队伍

晏雄认为文化产业化是文化主体共同选择、协同治理的结果。因此,这个过程应该是文化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协同治理、各司其职和各有所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政府或投资者或者消费者一维主导的管制过程[6]30。基于此,在“淮南子”文化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完善主体管理和关系协调。而完善主体管理和关系协调一定程度上就必须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强化“淮南子”文化产业化人才管理的法律体系,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文化来源地的文化主体可以从其发展中分享产业化收益[9]69。具体表现在,制定切合本地实际且具有竞争力的人才管理政策,鼓励文化艺术创作、奖励技艺创新与升级、维护知识产权;建立引进人才制度,引入艺术创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等;完善人才开发机制,定期对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协调其相应关系,增强文化主体的“文化认同”;健全文化产业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培养“淮南子”高端文化产业化人才。另外,完善人才管理的保障制度,加大相关保障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文化产业培训机构和矛盾协同机关,建立创意产业园区等人才培养和研发基地,优先发展高等学府并使其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优化人文氛围、提升人文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邢启顺.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城市文化产业化转型再构――以贵州凯里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16-120.

[2] 郑羽洛.韩国古代文学的文化产业化方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69-74.

[3] 郭占锋,罗树杰.发展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9-88.

[4] 李书文.文化产业化的战略问题[J].软科学,2004(2):28-30.

[5] 曾振宇.“文化认同”与文化产业化[J]. 山东社会科学,2010(10):22-24+39.

[6] 晏雄.基于文化选择理论视角的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30-35.

[7] 谢莉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4-50.

[8] 王淑娟.中国民族文化产业化模式的整合与创新[J].学术交流,2014(8):220-224.

[9] 王瑞龙.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法律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69-72.

[10] 顾钰民.论文化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道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2(3):15-19.

[11] 张继刚.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及策略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108-111.

[12] 约翰・菲利普・琼斯著.广告何时有效[J]. 杨忠川,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反思与展望

【作 者】廖扬平,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讲师。南宁,530022;韦吉锋,广西教育学院科研处教授、博士。南宁,530023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4 - 0142 - 007

21世纪以来,城乡一体化进程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持续推进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对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潮流,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道路,成为所有关心和支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梳理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对策,明晰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研究现状分析

(一)期刊类

截至2015年9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广西民族文化”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时间段为2000―2015年),共检索出362篇相关论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共19篇,占比5.6%。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944篇相关论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共55篇,占比6.0%。的曲线图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呈上升的态势,以2010年作为分水岭,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广西民族文化”问题。“广西民族文化”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从的内容来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吴伟峰的《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从近年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和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的显著作用进行了论述。[1 ]何玉嘉的《现代语境下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一文,针对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 ]黄启学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从分析广西民族文化面临着来自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族同化三大挑战出发,提出发展广西文化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之浪推筑民族文化之巢;以改革开放之力强促民族文化创新;以民族同化之势力促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以法制的形式确保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狠抓人才保护培养,把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之关键;大力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努力造就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3 ]

第二,关于广西民族文化传播与认同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刘辉、肖祥的《全球化视野下的广西民族文化认同思考》,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广西加强了与世界各地之间的各种交流,在实现广西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广西民族文化认同下降的趋势。并从坚决抵制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加强国际交流,加快相关立法,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广西民族文化认同的对策。[4 ]秦红增的《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谈起》,借助于“天琴文化”个案,结合民族志表达,从全球与地方、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视角,探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等问题。认为创新以建构独立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体系,乃是民族文化传承、传播、永续的根本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有开放、坚守两个法宝。唯其如此,民族文化才可自觉繁衍、生生不息。[5 ]赵锦山、徐平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根据941份调查问卷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认同状况。调查显示:人们对民族语言、传统信仰等方面的认同程度不高,但对饮食等习俗方面的认知程度较高;各族群众的族际交往频繁,族际通婚比例较高;对中华民族和广西地方的认同程度很高。民族文化认同与社会稳定及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合理的民族认同结构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6 ]

第三,关于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何颖的《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从广西民族文化品牌的特点、价值、发展战略、主要环节、对策建议等5个方面展开了论述。[7 ]简王华的《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认为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如壮族文化旅游资源、刘三姐文化、瑶族文化、京族文化、侗族文化、苗族文化等构成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础。该文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品牌的构建、品牌的培育与科学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8 ]刘婷的《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一文,对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品相要素、价值要素、效用要素和传承能力作为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指标的构成要素。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产业总量规模较小,发展规模还不平衡;市场需求条件不足,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文化消费结构总体上还比较单一;产业人才资源紧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整合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要发展广西文化产业,必须要注重培育建构广西文化产业链;走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打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广西文化产业品牌;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引进资本,扩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等对策。[9 ]

第四,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杨昌雄的《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认为,广西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必须根植于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根据各个民族文化特性,植入先进文化内容,在保持该民族原有的文化形态的前提下,发展和创新。[10 ]王清荣等撰写的《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选择》指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广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则是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标志之一。[11 ]王政武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构建――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角》提出,广西应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作为抢占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深化研究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提升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有利地位,把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与广西社科研究高度融合,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程立项等措施,扩大广西在全国理论创新的知名度,提升文化软实力。[12 ]曹迎的《高校在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使命》认为,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广西高校责无旁贷,肩负着成为广西文化传承的基地、文化创造的中心、文化输出的纽带、文化精神的高地、文化人才的摇篮等五项使命。[13 ]

(二)硕博论文类

截至2015年9月,在发表的硕博士论文上(时间段为2000―2015年),以“广西民族文化”为“题名”进行精确检索,共计53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14篇,硕士论文39篇。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主题”进行精确检索,共计733条记录。其中,博士论文126篇,硕士论文607篇。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广西民族文化产业化、资本化、基础教育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与广西精神等问题展开。较具代表性的论文有:汪俊芳的硕士论文《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归纳并提出了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的五大模式:集约化经营开发模式、文化创意+旅游资源+项目市场化运营模式、民族文化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文化旅游房地产模式、文化遗产品牌吸引模式。[14 ]胡优玄的硕士论文《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认为,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加速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和提升产业区域竞争力。[15 ]杨红的硕士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研究》认为,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并非独立于社会环境,彼此孤立地存在着。基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必须走出各自的领域,与自然环境、政治管理、经济支撑、人才科技以及世界文化产生必然而紧密的联系。[16 ]闫雪梅的硕士论文《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提出,广西精神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对广西民族文化进行取舍之后的凝练与升华,它集中了广西民族文化的要义和精髓,浓缩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华,是广西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方面和最具生命力的部分。[17 ]

(三)著作类

截至目前,笔者梳理了2000年以来出版的与“广西民族文化”主题相关的著作,共计10本,它们是:唐正柱主编的《红水河文化研究》,该书收录了50余篇关于红水河文化研究的论文,内容涉及广西民族历史文化、民俗传统、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红水河源头考察、红水河文化品牌与开发战略等问题。[18 ]潘琦主编的《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该书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的成果,对当地的文化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有利于广西进一步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多样一体的文化发展格局。[19 ]广西博物馆编的《广西博物馆文集1-10辑》,是一系列以文物研究、考古研究、铜鼓研究、民族研究、地名研究为主,集学术性、知识性、鉴赏性为一体,图文并茂的文集。[20 ]容小宁主编的《广西文化发展新探索(2003-2007年)》,该书的内容分为领导同志专论、文化创新思维、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民族文化保护、艺术创作生产、对外文化交流、典型经验报告、特色项目等,分别对广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何保护、发扬地方文化,文化如何为经济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编《2006-2009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全记录》一书,注重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特色和创意开发”“开发文化资源的国际合作”“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创新战略”“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22 ]容本镇、银建军主编《广西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对“先进文化应当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广西文化生态特点及利用策略、民间文化与和谐社会、新媒体传播业的崛起与前景、壮族文化、刘三姐文化、民族融合、文化认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3 ]海力洪著的《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以客观的叙述、散文化的文字、真实的图片,图文并茂地介绍广西世居民族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历史来源、传统经济生活、语言、文化艺术、生活习俗以及民间等。[24 ]李甫春等著《中国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之旅》,分别讲述了中国广西周边国家的民族和神奇迷人的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秀丽的山水风光;以民族文化旅游为纽带,把广西与周边国家建成连片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南宁为依托、以桂林为龙头的广西民族文化之旅。[25 ]张利群著《审美人类学与广西民族文化研究》,立足于广西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从审美人类学研究视角,对广西刘三姐传说、铜鼓文化、花山崖壁画、歌圩、“三月三”歌节、《密洛陀》史诗、壮族舞蹈等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26 ]孙先英著《宋明理学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通过张颉⑼跹裘鞯热牍鹄硌人物个案和群体描述相结合,揭示了理学传播的主体、途径、方式和传播的性质特点。并通过分析比较,剖析了宋明理学在广西的发展历史及其特征,进而探索了宋明理学在士风士节、、宗法制度、社会组织、乡村控制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27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从总体上看,关于“广西民族文化”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研究队伍中,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逐年增多,推出的研究成果愈发有分量,研究的视角也更为新颖和独特,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出现在政府制订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有利推动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前进的步伐。但是,我们也发现,当前学界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亟须解决的问题:(1)有的学者对研究的起点和逻辑前提“广西民族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不够严谨和科学。从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来看,学界对“广西民族文化”研究视野、深度和系统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还需进一步提高。(2)学界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引起的重视不够,对如何消解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形成的冲击研究还不多。截至目前,国内尚未有学者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而这项工作对于广西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价值,这也是笔者进行该项研究的出发点。(3)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制度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相关制度能否真正落地生根直接影响着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未来。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内涵与外延问题

谈及广西民族文化,必须要对“文化”这一概念有明确的认识。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广西12个世居民族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那么,广西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不少学者给出的解答也是众说纷纭。韦日平在《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兼谈广西民族文化研究》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广西历史上是否存在过自己的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第二,如果存在有广西区域文化,其外延如何?广西民族文化是指单一的壮族文化还是指包括其他民族在内的文化?[28 ]何颖在《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一文中指出:广西民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生态,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按特定模式的糅杂重合,呈现着文化的创造、传承、享用和发展的共存状态。[7 ]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与定位问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市民与村民之间不仅进行着资金、技术的交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市民,这种文化的交流更加自发和自觉。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了更为丰厚的现实土壤和发展空间。城里人向往着乡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般的生活。乡下人向往着城市里灯火阑珊、风驰电掣的现代生活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常常将现代化、城市化看作是对广西民族文化,尤其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挑战和威胁。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城市化必将导致广西民族文化的逐渐淡化,甚至是消亡。但是,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党的十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如何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处理好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上,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与立场,即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不是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瓦解与破坏,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利害关系,而是一种彼此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利益关系。它们都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都以人类的活动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都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多种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为最终的归宿。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城镇化所带来的城乡文化之间因为差异产生的冲突与矛盾,将这些冲突与矛盾解决在维护广西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这一总体框架内,是我们必须首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原则与规律问题

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首要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去分析、研究和解决广西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照搬照抄其他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文化继承与发展模式,要结合广西民族文化实际情况,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丰富内涵,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注重文化创新。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除了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规律既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演变过程。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节点,也会出现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超越与突破,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属于这么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念、目标、内容、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等,防止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第一,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与广西民族文化创新的关系;第二,广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三,弘扬广西先进民族文化与割舍广西落后民族文化的关系。总之,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以先进的民族文化去教育人、影响人和塑造人。唯有如此,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集广西精神,凝聚广西力量。

(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方法与载体问题

随着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的深入,有关方法与载体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和载体,将广西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继承与发展下来,以维持广西民族文化的延续性、独特性和先进性的活动。方法和载体是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是连接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所谓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所谓载体是指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体。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的方法和载体主要有:神话、诗歌、寓言故事;、宗教仪式;历史遗址、历史人物;民居古宅、典型建筑;民俗风情、礼仪禁忌,等等。这些有形的或无形的、有声的或无声的、动态的或静态的、隐性的或显性的方法和载体都承载着大量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各种信息,都能给予后来人以视听的享受、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此外,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传播载体,迎合大众的需求,尤其是吸引青少年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目光,有效扩大广西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覆盖面。在这一方面,广西民族博物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广西民族博物馆建立了一个分类齐全、设置合理、功能比较齐全的专题网站,分别设置了资讯、展览、生态博物馆、铜鼓研究、鉴赏、服务、商店等板块的内容。同时,在淘宝网等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购物网站开设店铺,出售极具特色的广西民族美术工艺品,既实现了经济效益,又扩大了影响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通信等新兴的网络媒介积极、主动地传播广西民族文化,不断增强广西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当然,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打着广西民族文化的旗号,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带来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要建立相应的广西民族文化网络监控队伍,建立预警机制。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效果与评估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估,是人们了解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政府制订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估是指文化主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以继承和发展广西民族文化为目标,以先进文化的建设为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指标体系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要对广西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进行有效评估,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初步建立一个内容完整、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一般应包括:广西民族文化的建设、生产、成果、水平、传播、影响等要素。因广西各地的民族文化内容、定位、发展目标等内容不同,因此,这一评估指标体系的制订,不应是自上而下的,而应是自下而上的,对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评估也不应使用同一个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此外,在评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考虑地方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态、文化特征,制订不同的评估目标、评估标准、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针对性、科学性。第二,要注意引入第三方评估。以往的评估,其评估的主体一般为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采取的方式无外乎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评估主体和评估方式过于单一,难以保证评估的效果。引入第三方评估可以提高评估的公信力,发现不一样的问题。第三,要树立通过评估不是结果,而仅仅是开始的理念。有的地方为迎接上级文化评估,评估前大费周章、突击完成任务,评估后冷冷清清、动静不大。把通过评估当成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促进民族文化建设的开始。以上三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进行评估所得结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吴伟峰.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07(2).

[2] 何玉嘉.现代语境下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问题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黄启学.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与对策浅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4] 刘辉,肖祥.全球化视野下的广西民族文化认同思考[J].南方论刊,2010(6).

[5] 秦红增.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从广西龙州布傣“天琴文化”谈起[J].思想战线,2012(2).

[6] 赵锦山,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2).

[7] 何颖.广西民族文化品牌运营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0(3).

[8] 简王华.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9] 刘婷.广西民族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2).

[10] 杨昌雄.关于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J].学术论坛,2012(9).

[11] 王清荣,周明忠,吴学东,秦胜忠.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2(11).

[12] 王政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构建――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视角[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13] 曹迎.高校在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中的使命[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6).

[14] 汪俊芳.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8.

[15]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16] 杨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的民族文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17]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18] 唐正柱.红水河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19] 潘琦.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0] 广西博物馆.广西博物馆文集:1-10辑[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21] 容小宁.广西文化发展新探索:2003-2007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2007.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06-2009年)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全记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09.

[23] 容本镇,银建军.广西民族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24] 海力洪.广西世居民族文化丛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0.

[25] 李甫春,等.中国广西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化之旅[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6] 张利群.审美人类学与广西民族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7] 孙先英.宋明理学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8] 韦日平.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兼谈广西民族文化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987(1).

Abstract:Review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to issues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of national cultures of Guangxi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reflection and expectation about this issue in terms of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function and orientation, principle and rule, method and carrier, effect and evaluation.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徽省区域文化总体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这些特征既具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有不利因素。文章认为,要促进安徽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来说,应做好以下几点: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对区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大力发展文化及旅游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激发功能;利用区域文化特色与同质性发展区域经济。

一、 安徽区域文化的特征分析

安徽省作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周边与六省相邻,南北跨续度大,气候地貌呈明显差异。皖北以平原地貌为主,气候相对干燥;皖南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同一省份内区域之间呈现如此较大的地域气候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我国实属罕见。由于受周边多种文化影响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地貌、气候的差异性,导致安徽省的区域文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与差异性

具体表现为,从北到南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文化圈:

1.皖北淮河地区的淮河文化。其文化特色是民风粗犷、尚义、较保守、中庸,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色彩较浓。笔者认为其文化特色中的尚义、淳朴、直爽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北方接壤的齐鲁文化影响,而皖北作为庄子故里、老予的重要活动区域,道家文化的发祥地,因而道家的思想在这里具有深厚的根基。2.长江流域的皖江文化,尤以桐城派为代表,其区域文化主要特色为具有较浓厚的儒家文化传统,崇尚人文精神,文风兴盛。所谓“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生动反映了当地人尚文好学的传统,所以自古以来,此地人文学者辈出,学派纷呈,如庐江何氏一脉,魏晋、两宋以来诞生了许多知名的经学、玄学大家;以方苞、戴名世为代表的桐城文化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现代则涌现了陈独秀、朱光潜、杨振宁等学问大师。皖江地区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尚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本地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地域上为周边多种文化(北方的齐鲁文化,西边的湘楚文化,东南的吴越文化交汇最激烈的地区。本地区较好的地貌、气候条件也有利于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3.皖南地区的新安文化,以徽学为主要代表。本区域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朱程理学、文房四宝的主要发源地,徽剧、徽菜的故乡,而且在安徽区域文化中,本区域文化相对来说较具有开放进取、注重实际精神,人文精神和近现代功利意识在这里得到较好的统一,明清以后徽商兴盛一时、闻名全国就是较好的见证。笔者认为,新安文化中的重商取利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本地区较为狭窄恶劣的生存环境。另本地离江浙较近,而浙东文化的尚利务实精神对新安文化显然有较大的影响。(此三大文化圈之说已基本达成共识,目前已有学者提出“环巢湖文化圈”的概念,本文这里对此第四文化圈不拟展开讨论)

(二)同一性

尽管安徽各区域之间在文化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作为同一省份,各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广泛联系,使它们之间必然具有很多共同特性。从文化这方面来说,本文认为我省各地区之间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1)都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均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淮河流域不仅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魏晋建安文学、怀河学派的发祥地,建国以来在涡阳等地出土了战国等时期大量文物,皆具有极高文化价值,寿州还是我国著名的绘画之乡。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庄子、曹操、朱元璋等杰出人物。

皖江流域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文荟萃,尤其是桐城派文化影响广大深远。近代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就出自桐城派门下。现代新文化运动和文学的重要代表陈独秀、张恨水、蒋光兹均出生在这里,安庆还是黄梅戏的主要发祥地。

徽州地区是我省人文自然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它不仅是“文房四宝”、京剧的主要发源地,而且拥有的九华山、齐云山还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和道教胜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绩溪胡氏一族,自古名人倍出。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雪岩、民国著名学者胡适、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出生于这一家族,真可谓人杰地灵。

(2)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不足。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省份,是华夏文明浸染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也是封建统治最稳固的地区之一。因此,传统文化在这里具有较大的稳固性。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本省在思想观念上未能像沿海一些省区一样很快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即吸收现代工业文明所需的开放进取精神和平等竞争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安徽各区域文化中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中消极成份还是比较浓,安于现状,缺之开拓精神,讲关系,官本位主义等。所以,尽管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安徽曾开改革开放之先河,凤阳小岗村的联产承包 “阜阳模式”引领改革之,八十年代后,安徽却未能在改革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领跑,目前安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只处于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本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过重所致。

二、安徽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种文化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在长期沉淀过程中能够继续存在,说明它必然具有合理性,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因子未必能适应或完成这种转型。本文认为,本省区域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如下两方面的影响。

(一 )有利因素

(1)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和人文精神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质。人力资本是现代经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人力资本素质的主要方面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素质。安徽区域文化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而传统文化中存有许多有利于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素质的因素,如道家文化经典《道德经》中包含有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和宇宙观,“物极必反”、“取道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为我们较好地处世接物提供了丰富的智慧。儒家文化中同样包涵丰富的人生智慧,实际上自汉朝以来我国历代王朝都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邦、修身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和为贵”等思想在现代社会无论是治理国家、企业,还是个人修身处世都是极有价值的。

(2)有利于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区域及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内涵。文化产业是现代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并有日益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现代文化产业的内涵远不限于现代影视、娱乐,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基础 ],如我省的九华山地区可利用佛教胜地发展佛教文化产业,徽州可作为“文房四宝”的主要产地,利用黄山及徽州民居、名人故里等人文与自然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品加工、旅游休闲文化产业等。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越丰富,越有特色,则越有利于提升并丰富本地区的外部形象,有利于该地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如合肥作为包公故里、三国战场对提高其知名度、对外招商引资等都是有利的。

(二)不利因素

(1)南北较大的文化差异不利于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利于全省经济整体协同发展。一省区域之间的资源和文化差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但是我省南北区域之间较大的文化差异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如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思维方式与观念等方面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北方人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比较粗糙、急躁,南方人较精细、沉稳,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等社会交际方面的障碍,不利于区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本区域文化中较浓厚的封闭保守思想、官本位意识等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开拓进取精神、平等竞争意识之间存在较严重冲突。发展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要有开拓进取精神,“温州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温州人敢想敢干、勇于开拓,相比之下,安徽人一般较保守,安于现状,怕冒险。平等和自由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赖以良性运行的基本观念和准则,然而在安徽,官本位和关系意识还相当浓,大多数人把做官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准甚至第一标准,办事要求官,找“关系”。这种风气的盛行使市场经济难以按规范轨道运行。有资料显示,安徽省在全国目前是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干预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此即是一个证明。

三、如何充分发挥我省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

必须将传统文化的合理成份融人现代文明社会,与现代文明对接。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或区域特色文化传播,表达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应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工具如互联网、电视广播、小说报刊等,用现代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现代化的诠释。二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以城镇为主要载体。因为城市作为现代文明发展和传播的中心,一种文化只有先占领城市,才能迅速普及和传承,才能有效地向乡村辐射。

(二)对区域文化进行必要的扬弃

安徽区域文化中既存在许多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传承、弘扬其中的积极成份,批判、抛弃其中的消极因素。为此,我们必须按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对区域文化的因子进行分析、甄别。政府宣传部门、学术界和传媒应发挥其合理导向作用。如铜陵市政府根据本地人们思想观念较落后、保守的实际,两次开展了大规模的思想大解放的讨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对我省徽州地区应大力弘扬历史上“徽商”所体现的开拓务实进取的精神。

(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地保护

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它对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等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我省各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丰富文化资源特别是特色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如铜陵作为古铜都可大力发展青铜文化产品的加工、青铜文化的展览和旅游等产业。

要充分地利用区域文化资源,还必须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相对于其他资源更具有稀缺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此,各地区要对文物提供有效地保护,并对遭到损坏的文物进行必要的抢救和修复。

(四)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激活功能

一种文化可以在多种层面上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文化激活经济的功能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所以近年来,我国不少地方提出的“文化兴省”、“文化兴市”实在是一种高明之举 j。我省作为文化大省,完全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激活经济,如各地可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节、文化展来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各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将本地特色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中,如合肥企业可重点利用合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包公正直无私的形象等来塑造企业文化形象 J。

(五 )利用区域文化特色和区域文化同质性发展区域经济

安徽省南北区域文化具有较大差异性和特色性,我们应当利用这特点来发展区域经济。即可考虑把我省在文化和地理环境较接近、内部经济联系较密切的各个地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经济区。目前我省已经逐步这样做了,把全省划分为合肥、安庆、黄山等九大经济区。

这种划分的好处是各经济区可突出发挥本地的文化或经济资源特色,利用本地区文化及经济资源内在的整体性、共生性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如黄山经济区应充分利用黄山及徽州地区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及徽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佚名.安徽文化[EB/OL].http://www.szzwt.com/huizhouwenhua.htm.2009-01-28.

[2]王松青.社科学者提出“环巢湖文化圈”[N].安徽市场报 ,2008—01—14.

[3]郭蕾.文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作用概析[J].兰州学刊 ,2007,(11):52—54.

[4]王海霞.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6):79—82.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成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二_十年以来,我们实行多样化的新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亭十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的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建设好我们的文化,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并且ⅱ发收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优长,推动文化创新。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随着世界多极化、 经济 全球化的深入 发展 和 科学 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 政治 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困际竞争力。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说过:“今天,真正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恩格斯在论述文艺复兴时,也曾深刻指出:“没有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闪电,就没有欧洲城市]_业革命的火花,也就没有欧洲城市经济的复兴。”这些都精辟地概括了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

自l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改掉了以往激进的“批判一切”的做法。为了配合经济的发展,我们开始实行多样化的新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并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它是全体人民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在这几十年来,我们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 艺术 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 农村 、偏远地ⅸ、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 网络 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大力弘扬爱同主义、集体主义、丰十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的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礼会责任、家庭责任。力lj强和改进思想政治t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 教育 t作,为青少年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建设好具有巾同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要注重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个民族、一个网家要建没好的自己的文化,不仅要加强眼前的建设,还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我们曾经犯过“批判一切,数典忘祖”的错误,l大1此要更加引以为戒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 现代 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任何一个同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彳f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 历史 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族民问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t作,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使之代代相传、荫泽后人。

二是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优长

每一个罔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 发展 的必要条件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凶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叶1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华,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吸取世界文化的文明成果,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照抄照搬。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发,对外来文化进行总体分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择善而从,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没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同优秀文明成果,突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增强中华文化的同际影响力。

三是要十分重视文化创新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闰家文化软力的不竭动力。现在,世界范同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文化赖以生存的 经济 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按照面向 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对我国文化的 历史 与现状进行冷静的审视和反思,清醒认识自己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焕发创造激情,增强创新能力,使我国文化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9篇

1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呈现繁荣态势,但从创新的视角,对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定1989年至2015年全部期刊,按“题名或关键词”,以词条“工业设计与文化产业”输入检索,仅有2篇检索结果,即苏珂、高喜银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33期上著《工业设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康辉在《现代商业》2010年第26期上著《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选定“全部”条件下,限定年度范围为1985年至2015年,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三项为检索领域,共获得检索结果56条,经甄别与本文立意有直接关系的研究文章不足10篇,其中包括上述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2篇。在有关本文立意的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对文化产业具有价值的研究约占一半,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仅有3、4篇关于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通过对文化的再创新从而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少,而且呈现碎片化状态。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借鉴的成果不多,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工业设计创新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根本属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业设计通过其完整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实现对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力量今天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如斯坦福大学DesignSchool提出了"designthinking"系统来解决社会、环境、商业等综合复杂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被带入到更多情境下作为创新的驱动力。地域性是以地理区位相区别,反映的是传统积淀所形成的地方特征;是指事物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或者可广推为地方文化、本土文化。地域性文化历经累积和沉淀,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和内涵,并逐渐形成发展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产业。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地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域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正式位列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中[3]。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强文化软实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定文化及其业态的基础上,具有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过程。工业设计创新具有驱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属性和职能。即工业设计通过创新方法与技术,能够在现有地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以及新的文化业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业设计自身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由于本文立论在“驱动”而非“带动”,因此,这一点并非议论重点。值得强调的是,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以创新为“引擎”,以新生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是产品)与体验”为媒介和前提,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改善“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效益,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容,这一点对立论论述十分重要,是论证的逻辑前提。

3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创新资源。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比较突出。

3.1创新驱动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其生产制造技术成熟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历史时期,加之传统厚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产业吐故纳新不强,缺乏创新驱动力。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们身上,普遍存在观念保守,思维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文化产品在理念、造型、技术、工艺、色彩、装饰、材料、功能等方面,缺乏创新元素,“千年一面”,低水平重复生产,形不成品牌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极大地阻碍了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2对接新技术不够,与需求脱节传统文化产业是人们在长期历史的生产生活等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其技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一致。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自身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与应用不够,导致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产业不能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合,不能与当前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刺激不了消费,形不成消费规模拉动,既谈不上产业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与互联网技术对接,不远的将来,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可能是危及生存的问题了。

3.3经营管理落后,商业运营较弱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与其他产业类似的问题,即产业链不全,节点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见图1,而处在“微笑曲线”高端的研发、营销薄弱,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小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生产,老祖先的研发一劳永逸,远离现代营销理念,价值链不全,行业竞争力不高,经营管理落后。亟待系统地优化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新商业模式,延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4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工业设计概念至今的三十多年,工业设计已发展为创造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4]。工业设计所倡导的“设计思维”成为后工业时代“问题求解”的重要思路。伴随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工业设计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受到认可和关注。“设计力就是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5]。

4.1工业设计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驱动力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驱动作用之一即是就社会机制及价值观层面而言,工业设计特有的创新本质将起到重构社会经济与文化体系的战略作用[6]。因此,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潜能,利用工业设计自身整合资源的优势,将创新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开发、云端数据库建立以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有机整合,发掘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的潜在的优势,以工业设计方法和理念将其合理解构,保留地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使文化产业从发展的局限和困境中逃脱出来,实现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

4.2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有其自身核心的文化背景支撑,因此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走特色工艺、材料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工业设计对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第一,工业设计产业成长基于“用户选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产品或服务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对市场作出机会分析,尽可能了解用户需求。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融合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要浸入到现代生活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中去更需要详实可靠的用户分析和定位。工业设计以兼具理性的数据统计及感性的观察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用户作整体分析,为产业的目标用户作合理定位,使产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前端产品的研发。第二,工业设计将高新技术融入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创新。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供强大发展动力。比如,在材料方面,工业设计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适合材料特性的现代化加工工艺,以3D打印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融合应用,为新产品设计、制造系统化提供支撑。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产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媒介,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商业运营模式带入新活力。互联网及云端数据技术可以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文化元素、价值符号,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的整理、统计和存储,构建特色文化数据库,为产业产品的设计、研发、标准化生产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第三,工业设计系统优化整合文化产业链资源,使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最大化。浪尖设计董事长罗成认为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价值。“全产业链”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商业创新模式,贯穿产业产品的前端研发至后端营销,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的建立、产品及包装创新以及产业的营销和管理。地域特色文化产品普遍缺乏创新机制,商业模式保守,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创新力和整合力,能够帮助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创新机制和增值模式。第四,工业设计在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从设计思维开始即主动思考一系列的改变创新对于未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工具和原型测试等方式评估未来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发展结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5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的模型构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用视图形式表现出来,用箭头表示动力作用方向及作用途径,即构建模型,见图2。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驱动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它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职能,全方位作用于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地域特殊文化产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具体作用或驱动的媒介有文化理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以及工业设计自然要调动的用来提升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条件。工业设计一旦用来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创新理念对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使文化产业的理念以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为之一新。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职能,工业设计通过创造新造型、新结构、新流程、新组织等,给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需求以新的视觉形象和价值模式,从而丰富文化产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附加价值。对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来说,意味着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更加厚重,也往往是各地方的发展重点,必须紧紧抓住地域特色,准确进行发展定位,做好文化管理的顶层设计,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改造和重塑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其发展和升级。

6结语

以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全面提升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引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其持续长久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指导、思维开拓,智力支持和不竭动力,使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本课题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任务还很繁重,在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发展上,工业设计如何发挥驱动作用亟待回答,实践操作层面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答,同时需要加强交叉复合研究,为更好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传统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

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有利于文化产业学生的就业,还可以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校企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已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的广泛重视,校企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就许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而言,目前校企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完整体系。首先是校企信息交流少,课程设置与文化产业不对接,学校没有真正进入文化企业,对文化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了解和把握不够详细。与文化企业的合作也仅仅局限于做个项目或是咨询,还没有真正从学生教育和培养出发,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服务地方文化产业,来培养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的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在培养方案制定上,强调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应用型课程开设得较少,课程内容设置较落后,各种实践实训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其次是校企合作缺乏动力与活力,教师队伍所从事的科研脱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实际,文化企业不欢迎学生到企业实习。高校与企业尚未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合作模式,因而合作意愿低微。作为高校教师方面,教师的科研没有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从事一些研究,研究成果往往脱离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现实,科研成果难以转化成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方面,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虽和的经济效益,对在校学生实习的接受意愿低,怕影响经济效益。三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队伍自身技能型、实践型教师缺乏。文化产业是新兴学科,短短几年内全国上百所大专院校都以抢抓机遇的心态上马这一专业,那么如此多的师资从哪里来?这一点从不同学校把文化产业放在不同的学科和学院就有时了解,目前这一专业单独建立一个学院的少之又少,有的放在文学院,有的放在历史学院,有的放在艺术学院,有的放在管理学院,放在经济学院或是商学院的也不在少数,大多数文化产业教师都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或是兼职的,这些教师人来到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但是他们的业务和理论素养短时间难以改变。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授课偏重理论,实践太缺。尽管目前很多文化产业专业教师已认识到课堂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在课堂上尝试着一些改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是理论知识传授多,文化产业案例结合少,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还在大多学校存在。此种局面不利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教材建设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严重滞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权威的、被广泛认可的教材较少。许多课程要么没有教材,要么就是借用其他专业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都是隶属于传统社科领域,内容多,偏重理论,一现在许多学校使用艺术史为例,文化产业专业的艺术史一般为32小时,2学分,但是他们使用的各个门类的艺术史,如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中外文学史或是中外戏剧史大都是艺术性专业的教材,不仅专业性强,而且内容多,因为这些课程在艺术性专业一般是两个学期64课时,而适合文化产业专业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

上一篇:传统德育思想论文范文 下一篇:职业素养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