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19 02:53:33

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 黄若君,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17-0003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从种植、收获、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直至到人们的餐桌上,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在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防范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当前情况看,农产品质量问题主要来自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

(一)生产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1. 农资质量问题和不当使用

(1)农业生产资料存在质量问题。近年来劣质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劣质农业生产资料坑农事件频频发生,不仅造成农产品减产甚至绝收,而且由于化肥、农药等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

(2)农业生产资料使用不当。农产品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等必需生产资料,而化肥和农药等生产资料使用不当就会导致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超标或其他质量问题。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化肥、农药残留可存续时间都比较长,不仅影响当季产品质量,还将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后续产品污染。

2. 生产环境被污染

农产品从种植到收获需要经过自然生长过程,其赖以生存的大环境由土壤、水和气候等要素构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采掘业的飞速发展,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自身形成的化肥、农药残留污染,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比如2010年海南水胺硫磷污染就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灌溉用水。

3. 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业是与自然气象条件高度相关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就是与自然界博弈的过程。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灾害对农业的破坏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质量。

(二)加工过程产生的污染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人们消费食品的习惯逐渐由初级农产品为主向加工食品过渡,目前加工食品消费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食品加工过程,因加工设备、加工工序与加工技术落后,不合理和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色素等都将产生加工过程的污染,影响食品的质量,严重的形成有毒食品。

(三)流通过程污染

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餐桌需要经过收获、包装、储存与运输等多道工序,在这过程中,由于收获时间掌握不好与遭遇不好天气,或使用不合格的包装材料,或储藏不当,或不合理的装运等等,也会造成产品腐烂变质或被污染或造成破损等产品质量问题。

二、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属于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很难形成综合协调的管理制度。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职能分解在农业、粮贸、卫生、工商、质监、药监、商检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又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各监管部门之间往往因缺乏协调难以做到密切配合,使监管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监管职权划分不明确。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执法主体责任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导致地区与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监管就难以完全到位,导致纵横监管效率都不高,甚至失灵。

(二)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难度大

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包括生产(种植和养殖)、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但目前我国对农产品还没有建立起像工业品那样严格的生产、加工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而且基于农产品生产的特性,就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监管措施也很难做到对全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实行全面监控。

(三)监管力度不够,执法不严

我国虽已颁布实施包括《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并且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地、生产、包装和标识以及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均做出明确规定,但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和执法不严,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频频亮红灯。最近出现“速成鸡”事件说明了我国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监管存在监控不力等严重问题。

(四)监管技术落后,监管费用不足

我国对农产品监管主要靠乡镇一级监管机构,而乡镇一级监管机构的监管技术和手段都比较落后,乡镇监管机构现有的监管设备和技术就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一方面,目前检测用房以及督导、巡查、抽样、办公的设施设备还没有全面覆盖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日常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也不完善,很多地方有关人员基本支出和业务工作所需经费无法得到支持。总之,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难以满足实际监管工作需要。

(五)农业生产水平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整体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主要在于:(1)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绝大多数农民缺乏接受和使用现代先进产储运农业生产技术的文化素质和经济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难以达到较高质量标准,并且产品质量不稳定;(2)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种植规模小、种植品种杂,防抗病虫害能力低,难以保证产品的高品质;(3)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贫困和边远山区,农业生产仍然主要是靠天吃饭,防抗旱涝灾害能力较弱,特别是近几年旱涝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

(六)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者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分散经营和小农意识等因素使大部分农民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只要产量不顾质量的思想很普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产量高品相好,能吸引消费者购买就行,容易忽视产品质量,尤其是直接出售给消费者的农产品,如果监管不能到位,产品质量更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广大消费者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快速提高,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并没有达到工业品质量安全意识的高度。大多数消费者缺乏鉴别农产品质量所必需的基本知识,难以形成通过消费者自身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去倒逼和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觉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

目前大多数农产品不可能像工业品那样出厂前都经过检验,并标明质量标签,而农产品的内在质量比如农药残留等又看不见摸不着,消费者凭肉眼和手感根本没有办法辨别,更没有能力去检验,而且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危害后果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时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损害累积才能显现出来,这种危害后果延期发生的特性,减弱了生产者的责任感和关注度,消费者也容易忽略。因此,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根弦都难以绷紧。

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农业长远发展和农民增收,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此,就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立法健全制度

1.完善立法

各地应当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及农业等有关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本地区的正确适用。

2.健全制度

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监管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1)建立和健全监管制度。各地监管部门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安全制度以及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监管部门的监管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本地区的正确适用。

(2)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对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包括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批发市场等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要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3)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与技术支撑。

(4)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合力。 要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负责相关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主动与卫生、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联系协作,建立健全沟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

(二)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1.加强监管

各级有关部门要增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源头治理。针对农业生产资料存在的质量问题和不当使用问题,各地要将源头治理作为重点。第一,要规范农资使用标准确保农资正确使用。不当使用农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问题重要因素之一,规范农资使用就可以极大降低农产品被污染的机会,从而提高其品质。首先要明确规定化肥农药等农资的使用标准,适用对象,确保其恰当使用;其次,由于是许多农民因文化素质低等多种因素,根本不了解化肥农药等农资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而不能正确使用农资。乡镇农业管理部门要承担起培训的职责,加强正确使用农资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农民正确使用农资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农资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资安全使用制度,保证农资安全使用。第二,对违规使用禁用材料或药剂的行为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第三,要加大农资打假力度保证农资质量。针对劣质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劣质等农资事件频发的状况,一要加大农资打假力度,加强农资市场整治,促进农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有新好转;二要狠抓农资大案要案严肃查处,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严防劣质农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实行全程监控。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开展产地安全监测,加强监督抽查和生产指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和加强全程监控制度,实行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生产与流通全过程质量监控,要鼓励并督促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使质量形成过程有据可查并接受监管。

(3)推行标准化生产。各级农业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宗旨,在保证农产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引导、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政府要鼓励发展优质农产品,通过政策扶持和支持优质农产品项目。

2.严格执法

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惩处,加重处罚,极大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尤其是对恶意违法违规行为,有一件查处一件,一查到底,一经查实依法严肃处理,严防由于违法违规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抗灾体系

各种灾害是农产品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大,每年各地都将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对农产品质量影响很大。要避免或降低灾害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必须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灾害类型和发生程度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体系:(1)加强农业灾害预测预报系统建设;(2)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标准粮田建设步伐,提高耕地的防汛抗旱能力;(3)加快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及乡镇农作物病虫监测点建设;(4)加强防灾减灾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处置突发重大农业灾害的能力;(5)深入开展农情调度,搞好抗灾救灾报灾工作;(6)选育储备具有良好抗灾性能的农作物新品种;(7)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为有效地防灾、抗灾、灾后生产自救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确保受灾不降低产品品质。

(四)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对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要积极引导,加强其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促使其自觉提高产品质量。对消费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从而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消费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红.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途径探讨[J].现代农业,2011,(9).

[2]刘慧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1,(24).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2篇

通过对抽查的各类服装产品检验批次合格率、检验项目合格状况、企业类型分布及其产品合格率的统计分析,阐述了广东省2010年服装产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综合分析了广东省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服装产品;产品合格率;质量问题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服装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加,人们对服装产品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广东省服装业在国内服装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内外均享有不菲的声誉,但仍然以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使得产品附加值低,产品质量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在国家及地方各级监督部门的有力监管下,服装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据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2010年监督抽查结果统计,广东省抽查服装产品合格率仅为75.6%,产品质量水平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服装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普遍质量意识淡薄,加上服装行业准入门槛比较低,部分生产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管理和设备水平等原因对产品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导致服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对纺织服装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势在必行。

2抽查检验情况分析

2.1检测基本情况

2010年广东省监督抽查服装产品质量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2010年共抽查了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校服、休闲服装、女式服装、运动服装、家居服等6类产品,共计626批次,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5.6%。从产品情况来看,校服合格率较高,达90%以上;女式服装和休闲服装合格率较低,产品合格率低于70%,女式服装产品抽查合格率仅为56.5%。从总体上看,广东省服装产品质量依然不容乐观。

2.2考核项目合格率情况

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pH值、异味、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婴幼儿服装产品耐唾液色牢度等检验项目被列为安全性能指标。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相关其他服用性能在此列为一般性能指标。而产品标识及其他产品标准未规定的考核项目此处列为其他指标。表2详细给出了2010年广东省监督抽查的各类服装产品的检验项目数及三大考核指标的合格项数和不合格项数。

如表2所示,2010年监督抽查服装产品检测项目中,安全性能指标考核项数超过所有检测项数的一半,一般性能指标考核项数比例也接近1/3。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到,安全性能指标依然有81个项目数不合格,一般性能指标也有113个项目数不合格。其中女式服装及休闲服装问题最为突出,校服及婴幼儿服装质量问题亦不容忽视。

2.3各类型企业的质量状况

表3列出了2010年度抽查广东省服装生产企业的分布及产品合格率情况。显而易见,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占据抽查企业总数的97%,大型企业仅占3%左右。同时,从表3中可以发现,大、中、小型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相差不多,分别为76.5%、81.3%和74.1%,大、中型企业比小型企业合格率略高。这表明服装生产企业普遍自身产品质量控制意识淡薄或者质量控制不到位,造成产品合格率不高。这也是目前服装产品质量水平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

3质量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监督抽查检验结果发现,2010年广东省服装产品监督抽查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禁用偶氮染料、甲醛含量、pH值、纤维成分含量及色牢度等。项目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如下:

(1)禁用偶氮染料问题。禁用偶氮染料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检测指标,含有禁用偶氮染料的服装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如果染料被皮肤吸收,会在人体内扩散,在人体正常代谢所发生的生化反应条件下,可能发生还原反应而分解出致癌芳香胺,并经过人体的活化作用改变DNA的结构,引起人体病变和诱发癌症,且潜伏期可以长达20年。禁用偶氮染料作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品质检测指标,这几年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致癌芳香胺染料是禁用的。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不安全环保的染料和助剂,那么就会导致制成品中含有禁用偶氮染料,最终产品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2) 甲醛含量超标。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纺织品在树脂整理及固色处理过程中有可能涉及甲醛的使用。含有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会逐渐释放出游离甲醛,通过人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引发呼吸道炎症或皮肤炎症,还会对眼睛产生刺激,甚至可能诱发癌症,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作用。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甲醛含量要求不得超过75mg/kg。该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在面料后整理生产工艺中,使用了低成本的含甲醛的整理剂。

(3)pH值问题。pH值是反映物品酸碱度的一个指标,由于人体皮肤表面呈弱酸性(健康皮肤的pH值在5.0~5.6之间),服装产品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破坏人体皮肤酸碱度平衡,引起皮肤过敏或感染,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规定,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产品其pH值必须在4.0~7.5之间。pH值是抽查中出现问题最多的项目。出现问题的产品主要是生产厂家在生产工艺处理中没有对产品进行充分的中和或水洗。

(4)色牢度不符合标准要求。染色牢度是指经过染色的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经受日晒、水洗、汗渍、摩擦等外界因素或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纺织品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染色牢度差的服装碰到水、汗渍、日晒或物理摩擦时,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健康。出现色牢度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产品染色时使用了劣质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

(5)纤维成分含量。纤维成分含量是决定服装产品服用性能的重要指标,消费者在选购服装类产品时往往是依据明示纤维成分含量进行选购,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将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面料以原料投料比标注,但实际生产中某些组分损失过大或混杂其他纤维造成标注不符合标准规定,或者标识时以次充好。

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述监督抽查结果分析表明,在质量监督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服装产品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来说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安全性能指标达不到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第二,纤维成分含量不合格问题依然严重。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产品质量项目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企业质量意识淡薄。服装生产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普遍质量意识淡薄,部分企业不了解国家标准和相关产品标准甚至不知道强制性标准的内容,加上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较差,且不重视产品质量,为了降低成本而采购质次价低的面辅料。其次,多数企业不具备质量把关能力,又不愿意增加成本按照标准要求将所有批次产品送至正规检验机构检测,甚至有些产品完全不做任何检测就推向市场,导致产品质量无法控制。此外,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应对监督抽查时拒不配合,临时对产品进行处理企图蒙混过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也是产品质量得不到稳步提升的重要原因。

(2)产品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纺织服装产品的生产链比较长,产品需要经过纺、织、染、后整理和最后的成衣等工序,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特别是染色和后整理工序,决定了产品的重要安全性能指标;甲醛含量、pH值和禁用偶氮染料能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如生产中不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此外,外发加工和品牌经营已经成为现代纺织服装行业的主流趋势,部分企业选择加工企业时未对其资质条件进行有效考核或者考核不到位,为追求高额利润、节约成本,更有甚者会冒险选择一些无任何质量控制手段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这往往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不合格。

(3)对纺织服装成品及半成品的检测力度不够。产品检测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的有效手段,然而部分企业为压缩检测费用,未将面料、配辅料和成品全部送检。也有部分企业未对不同批次的同款面料进行分别检测把关,只检测其中的部分批次,当批次不同时,面料产品性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而导致最终产品质量出现明显差异。检测力度不够同样是造成服装产品不合格率高企的原因之一。

(4)行业自身的因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要求逐步由低档、耐穿型向高档、舒适、多功能和环保型转变。然而服装行业准入门槛比较低,个体投资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仍占不小的比例,主要生产以批发市场销售为主的低档次、无品牌产品,此类企业的加工设备比较陈旧,自动化程度较低,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质量监控更加无从谈起,产品质量已难以符合消费者的要求。由于行业内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当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5)纺织服装生产领域的监管有待加强。监管有引导监督的作用,通过督促生产企业严把产品质量关,才能从源头上减少质量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的监督抽查,大部分是以往抽查的类似产品,且主要是服装产品,对面料产品抽查较少,产品覆盖面还不够宽,这样就使得部分企业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质量控制不到位。这也是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的可能因素,因此对纺织服装生产领域的监管仍有待加强。

5措施与建议

总的来说,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下,2010年广东省服装产品质量较前几年有明显好转,合格率有所提高,但总体质量水平仍然不高。因此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发挥社会质量保证体系在促产品质量提升中的积极作用尤为必要。为了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维护纺织服装行业的良好形象,保护消费的身心健康,建议:

(1)加大对纺织服装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标准质量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力度,增强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使生产企业真正认识到提高服装产品质量的必要性。

(2)完善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公共培训、技术推广、质量检测、信息流转等专业的高档服务平台。邀请企业参加技术交流会,让企业了解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指导企业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

(3)积极发挥质量监督部门的作用,加大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覆盖面和抽查力度,从而通过整顿产品质量来规范市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4)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结构升级,由小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集中化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引导企业走上品牌建设和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惩罚力度,通过惩罚手段促使企业、商家增强质量把关意识,从而提高服装产品的整体质量。

(6)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将历次抽查中质量波动较大的企业和连续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7)充分发挥服装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拓宽产品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扩大服装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暖手器;安全;质量问题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258

1 分及介绍

暖手器产品可由外形分为硬壳暖手器和柔性暖手器,柔性暖手器按照其工作原理,可以分成3类,分别是电极式暖手器(图1)、电热管式暖手器(图2)、电加热丝式暖手器(图3),其中电热管式暖手器和电热丝式暖手器又因为其加热时液体不带电又被称为水电分离型暖手器。

单从外观来看,3个类型的柔性暖手器对普通消费者较难区分,为了避免购买禁止生产的电极式加热的暖手器产品,可以通过探摸内部结构方式。若摸到里面有一堆塑料线组成或是较大且封闭的U形或圆弧形的结构,应是电加热丝式暖手器或电热管式暖手器;如果感觉有两截细短的硬邦邦的圆柱体的简单结构,可以判断为电极式暖手器。柔性电极式暖手器的金属电极直接和电解液接触,时间长了通常会导致金属电极被锈蚀,电解液呈黄褐色。可以通过撬开排气孔取一点电解液观察加热液体方式判断。

2 不合格项目分析

2.1 标志和说明

GB 4706.99―2009标准规定柔性或硬壳储热式电热暖手器上应标有“禁止在通电时使用”和“不得插入销钉”或“禁止覆盖”等安全警告用语。说明书上应按标准要求注明规定的安全警告用语。其图示符号高度、“重要说明”和安全警示用语内容字体的高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器具和说明书应有此类重要信息和说明,提供足够的警示信息及使用说明和方法,目的也是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加安全、便捷的使用和维护器具。缺失这些重要标志和警示说明或大小尺寸不合格未能引起消费者警示,使之不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器具,严重时危害人身财产安全。

2.2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及时使用排气口排气减压可以避免暖手器膨胀爆裂事故,但如果排气口本身结构不牢固,甚至未能通过GB4706.1-2005 22.11条款测试(图4),可认定该排气装置为可拆卸部件,在第8章测试时或在内部压力过大时,排气装置需取下或脱落。高温液体通过排气装置流出,因为电极式暖手器加热时内部导电性液体直接与电极接触为带电状态,很容易发生触电及烫伤的事故。

2.3 输入功率和电流

非电极加热暖手器不会随时间变化功率产生变化,过大的实际功率或电流与标称额定功率或电流的正负偏差仍会对实际使用造成影响,误导消费者,甚至在使用中出现安全事故。

2.4 结构

(1)电极式加热。电极式暖手宝在加热过程中会使导电性液体产生化学作用而改变其导电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极锈蚀溶解至液体内,导电性液体的电阻会减小而导致加热功率超过标准规定的范围而不符合国家标准。电极式暖手器随着功率增大同时会产生的过量气体,暖手器膨胀,但液体温度尚未达到温控器断路温度,导致暖手器持续工作直至爆裂。

(2)无防过压保护装置。一段时间使用后电加热丝和电热管加热的柔性暖手器产品也存在液体被反复加热,会出现膨胀的现象。如果此时没有及时排气,温控器又发生故障导致持续加热就会出现柔性暖手器因内部产生的过量气体导致压力过大而漏液,破裂甚至爆裂,从而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目前市售较多的是通过微动开关供电支架方式防爆,在柔性暖手器温控器失灵,袋续膨胀至供电支架上臂抬高,压住开关,切断电源。还有少数企业采用了内置磁控开关的方式设计气压防爆保护装置,袋体膨胀拉伸内置的磁控拉杆,至磁控开关断开,以更集成化的方式实现防爆目的。

2.5 元件

标准GB 4706.99-2009 24.101条规定柔性暖手器,至少应有一个非自复热断路器。其目的是防止柔性暖手器在其温控器在发生故障后仍持续加热至水温过高膨胀导致爆裂。柔性暖手器产品在正常工作的温控器之外需至少还要有两重保护,一般由结构章节中提到的过压保护装置和在发生故障后防止内部液体温度过高的非自复位热断路器组成。缺少该热断路器或防过压保护装置会导致在温控器失效后,暖手器无保护措施,有安全隐患。

2.6 发热

标准第11章规定:电热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1.15倍额定输入功率工作。暖手器表面温升不得超过75度。实测由于柔性暖手器拥有温控器,热断路器及防过压三重保护,又以液体或水为储热物质,正常情况不会出现表面温升过高的情况。但由于硬壳暖手宝是由陶瓷储热盘发热并由外侧的隔热棉材料保温,热传导速率较低,环境温度19℃,硬壳暖手器金属表面温度在内部温控器切断电源后仍持续上升约10分钟至最高100℃左右(图6)。如断电后立即使用,没有套上护套直接接触皮肤使用会导致低温烫伤。硬壳暖手器在使用中要注意加热过程中禁止覆盖,使用过程中需用护套防止烫伤。

这三种柔性暖手宝中,电极式暖手宝虽然价格便宜,但是非常不安全,已经被市场淘汰。另外两种暖手宝,电热丝式和电热管式暖手宝也被称作水电分离暖手器,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

参考文献:

[1]GB 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口罩;过滤性能;监督;抽查

1监督抽查结果

目前,我国非医用口罩采用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和GB/T30008—2020《儿童口罩技术规范》等标准。各省市监督抽查主要按照上述标准组织实施,监督抽查数据汇总如表1所示。

2监督抽查结果分析

2.1主要质量问题

由表1可见,口罩的主要质量问题为过滤效率与防护效果差,次要不合格项目为口罩带强力、细菌过滤效率、头带、通气阻力等。口罩的过滤效率是指口罩罩体本身的过滤能力,与其制造工艺、所用材料有关;防护效果是指防止有害物质从口罩滤材透过或从边缘进入继而被吸入人体的能力。除了与口罩本身的过滤效率有关外,防护效果还与口罩的整体设计等因素有关。过滤效率是口罩能否起到防护效果的关键指标。熔喷布是产生过滤作用的主要部件,其过滤效率决定了口罩的过滤效率。根据传统的过滤理论,拦截、惯性、扩散、重力沉积和静电等效应决定了材料的性能[2],熔喷布的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包括以下方面。2.1.1熔喷布的纤维直径和厚度颗粒物的拦截、惯性、扩散作用与材料纤维的直径、滤材的厚度有关,直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材料的拦截、惯性、扩散吸附作用越强;纤维越细,滤材的平均孔径越小,过滤效率越高。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颗粒物被拦截吸附的概率也相应提高。在纺织行业,直径较小的纤维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条件的要求较高,同时,也会对产品的产量产生一定影响。熔喷布厚度与材料的成本直接相关,厚度增加,成本也随之增加。2.1.2静电驻极工艺对于粒径小于1.0μm的粒子,滤材的物理拦截作用并不理想,而病毒附着的飞沫或粉尘颗粒直径的中位值在0.3μm左右,通过减小纤维直径和滤材孔径等方法提高物理拦截作用,可以增强小粒子的过滤性能[3]。然而,粒子越小、质量越小,静电的吸附作用越强,采用一定方式对滤材施加静电,可以大幅度提升滤材的过滤效率。静电驻极是采用高压放电等方式使滤材附带较为持久的静电电荷,通过对熔喷非织造布的驻极化处理,使熔喷非织造布表面带上电荷,形成驻极体,在静电作用下,对亚微米级粉尘粒子的捕集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而且过滤阻力不会增加,静电作用越强、越持久,熔喷布的过滤效率越高、越持久。然而,驻极需添加驻极介质,且驻极工艺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将过滤效率提高至95%以上,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熔喷布成本,而是否采用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布是决定口罩过滤效率的关键。2.1.3口罩结构过滤效率决定了粒子穿透滤材的性能,而口罩的密闭性可以影响粒子穿过口罩和面部结合部位的性能,对口罩的防护效果同等重要。立体形状的口罩能够较好地贴合面部,使其相对于平面口罩具有更好的密闭性能。另外,口罩的大小也是影响口罩密闭性能的因素,设计不合理、不适合国人面部特征的尺寸或形状也会降低口罩的密闭性能,进而降低防护效果。戴有刚,等:基于监督抽查结果的非医用防护口罩产品质量问题分析2.1.4鼻夹、耳带的质量人的面部具有一定的立体特征,鼻部的曲线较为复杂,使口罩与鼻部实现良好的贴合是一项挑战。口罩采用的是具有一定塑性的鼻夹,可以提高口罩的密闭性能。质量较好的鼻夹具有良好的塑形性能,易于调整为合适的形状,以贴合鼻部立体形状,并且鼻夹的形状具有一定的保持能力,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造成密闭性能的降低。耳带的作用是将口罩固定于面部,如果耳带缺乏弹性会使口罩与面部产生间隙。过短的耳带会对耳廓施加过大拉力,进而降低舒适性,而过长的耳带固定作用较弱,因此,采用具有一定弹性和弹性保持率、长度合适的耳带是提高口罩密闭性能、提升口罩防护效果的重要举措。有研究数据指出,在佩戴口罩的状态下,当口罩带张力保持在15N时,口罩的防护效果与舒适性可以达到最佳状态[4]。

2.2质量的时间变化

将质量抽查结果按时间统计,绘制合格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制作合格率的线性回归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根据2020—2021年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市场口罩的质量水平整体呈先下降后不断提升的趋势,且2020年4月至7月处于质量低点,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2.2.1市场主体发生变化在疫情暴发前,口罩作为非抗疫物资,主要由专业企业生产,其质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疫情暴发初期,口罩的需求量增长近百倍,除了原口罩行业的企业外,大量的服装、轻工业等行业企业开展了口罩生产,这些企业在口罩的原料、工艺、质控、标准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生产工艺较不合理,使口罩在设计、粘合、耳带焊接等方面出现较多问题;质量控制的缺失使大量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环节,过滤效率不达标问题凸显。随着疫情常态化,企业的产能不断提升,逐步占领市场,使初期涌入的跨界企业在竞争中失去市场进而被淘汰,口罩质量随之提升。2.2.2原料供给不断完善疫情初期,各生产资料十分匮乏,原料、设备等生产资料价格暴涨,优质的熔喷布原料十分稀缺,劣质原料仍有较大的市场。随着疫情的持续肆虐,大企业和国家资源的不断投入,特别是熔喷布生产能力的释放,推动了原料由稀缺向充足的转变,熔喷布价格逐步下降,劣质原料失去获利空间。供给侧的变化对口罩市场质量具有重要影响。2.2.3市场监管不断发力口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物质,是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总局、各省局、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公安、消费者协会等部门也加大案件查处和消费者权利保护力度。违法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违法成本不断增加,市场行为不断规范,产品质量随之不断提升。口罩质量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由无序暴增到充分发展的优胜劣汰过程,更是国家加强社会资源配置、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督的结果,产品质量连续小幅提升,市场中的口罩质量整体提升。

2.3质量的地域差异

图2统计了我国各地方省市2020—2021年口罩抽检合格情况。其中,北方省市包括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南等省份,西部省市包括贵州、甘肃、四川、青海等省份,东南沿海省市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等。2020年,在全社会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东南省市凭借上下游产业配套、技术和经济优势,口罩质量相对较好,而北方和西部城市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的限制,质量相对较差。随着2021年疫情常态化,在防疫物资供给充分的情况下,防疫物资在全国范围内合理配置,不同区域的质量水平趋于一致。因此,各地口罩质量处于较高水平的稳定状态。

3建议

3.1生产

在原料生产方面,必须使用先进驻极工艺生产的熔喷布,保证过滤效率达到要求。采用可塑性鼻夹和具有一定拉伸性能的弹力耳带,保证口罩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在口罩加工方面,应注意口罩的设计,采用立体设计有利于提升口罩的密闭性;采用合适的压烫温度等工艺,可以增强口罩与绳带连接处的断裂强力。

3.2消费

在消费者方面,人们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口罩,要注意口罩的合格证明与生产信息,关注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对当地口罩监督抽查的结果,避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监管与宣传

政府及各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注意对市场流通口罩质量的监督抽查,如有不合格产品,应对其采取下架整改等措施。一方面,应保证市场中流通的口罩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口罩标准应用的宣传和引导,通过标准化手段提升口罩的质量水平。

4总结与展望

2020—2021年,监督抽查结果显示,过滤效率与防护效果不达标是非医用防护口罩的主要质量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监管的引导下,口罩产业不断规范化、专业化,口罩质量不断提升。相信随着疫情常态化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标准化引领的作用不断发力,作为防疫重要物资的非医用防护口罩质量将不断踏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苏沐晖.口罩行业热度不减专业市场空间大[J].新产经,2020(4):56-59.

[2]戴有刚,左保齐.静电纺丝非织造过滤材料研究进展[J].产业用纺织品,2008(7):1-6.

[3]黄景莹.改性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

[4]郝秀阳,昂军,冯同文.口罩带的佩戴张力对口罩泄漏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纤检,2021(4):65-67.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5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农业机械零配件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黑龙江、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山西等11个省份24家企业生产的24种产品,合格1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2.5%。其中抽查了9种转向节产品,合格6种,抽样合格率为66.7%;抽查了7种球头销产品,合格4种,抽样合格率为57.2%;抽查了8种旋耕刀产品,合格5种,抽样合格率为62.5%。

抽查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产品质量较好,生产稳定,具有较好的专业生产线,质量管理严格。小型企业是农业机械零配件产品的主力军,生产企业相对集中,区域性较强,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基本接近,但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其中抽查的转向节产品与1997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相比下降了8.4个百分点,抽查的旋耕刀产品合格率下降了10.2个百分点,产品质量不稳定。

本次抽查中不合格产品主要质量问题是:

(1)转向节和球头销。转向节和球头销是轮式拖拉机转向系统中用来控制行驶方向的主要零部件之一,用于轮式拖拉机的转向系统,标准要求产品应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以及较好的韧性。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转向节产品淬硬层深度没有达到技术要求,没有进行调质处理,直接淬火,从而影响转向节的机械强度,而且内应力不消除,使零件在大负荷工作环境条件下容易发生断裂。而不合格的球头销产品球面硬度不合格将影响球头销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球与柱的过渡处易产生应力集中,使球头销在行驶中折断。

(2)旋耕刀。旋耕刀是旋耕机上的主要工作零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耕整地质量、机械能量的消耗以及整机的使用寿命。由于旋耕刀是高速运转零件,对材质、制造工艺要求严格,其产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韧性及较好的耐磨性,并且要求装配方便可靠。抽查中旋耕刀产品在刀柄硬度、刀身硬度、刀柄宽度、回转半径和工作幅宽指标上达不到标准要求,旋耕刀的硬度如果低,会不耐磨、易变形,且使用寿命降低;如果硬度高,在高速运转时如遇到石块、树根易发生断裂。

另外,一些小型企业无测试设备能力,检测用的量检具不进行周期检定,因而在机加工验收时超差的较多。

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部分企业的产品不按标准进行生产;二是生产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三是设计工艺控制不当。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6篇

“从黑龙江走出的这朵‘奇葩’葵花药业一定能在深交所这片沃土茁壮成长。”在2014年12月30日葵花药业的上市仪式上,黑龙江省某领导显得慷慨激昂。然而,与其不同,很多投资者却觉得葵花药业的“茁壮成长”似乎并不容易。

《投资者报》记者翻阅葵花药业招股说明书发现,其产品屡屡因质量问题被媒体曝光,但在其招股书中却只字未提,此次募资额的45%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且募资额经常随着公司的负债变动而发生变动。

为了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帮助投资者对葵花药业的股票进行合理估值,《投资者报》分别于2014年12月27日及12月29日两次致函公司公开电子邮箱,但截至发稿时,公司方面未能就相关问题给出合理解释。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在当前这种新股被爆炒的情况下,不管是多么烂的公司,只要能上市发行,什么样的发行价都能连拉好几个涨停。但是当热潮退去,最终受害的仍然是中小投资者。所以中小投资者在参与新股炒作时一定要远离那些随意性很大、被实际人控制的上市公司。”

卷土重来多捡9亿

也难怪葵花药业被称为“奇葩”,可不是,别的准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会因为IPO暂停蒙受损失,可葵花药业倒好,虽说晚上市三年,但是却多捡了9亿。能摊上这样好事又顺利实现上市的葵花药业可谓幸运。

对比其2011年的招股书及最新的招股书不难发现,葵花药业的拟募集资金额2011年时是11.1亿元,2014年时是20.1亿元,增加了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葵花药业的募集资金共计投入20.13亿元的8个项目中,投资金额最高的项目是“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投资金额达9亿元,只此一项就占到融资总额20.13亿元的44.71%。

而其此次募资额增加9亿元,可能与其银行负债增加相关。

《投资者报》记者查阅其招股书发现,截至2013年末,其流动负债为9.7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其中短期借款5.55亿元,应付账款1.87亿元,其他应付款0.94亿元。

从负债合计来看,2011年负债10.14亿元,2012年负债11.36亿元,2013年负债12.3亿元,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葵花药业在风险提示中着重强调:“公司单一的银行负债融资方式,使公司面临到期债务的清偿压力。”

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

葵花药业如此着急圈钱还债,自然也有其苦衷。公开资料显示,其作为一家以中成药为核心业务的医药企业,2009年开始就玩起了借钱扩张的兼并收购套路,先后收购了唐山公司、佳木斯公司、鹿灵公司和衡水公司。

不过,葵花药业这种饥不择食的兼并策略,除了带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负债率外,对业绩的提升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成效。据其招股书显示,2011年~2013年,葵花药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10%、59.97%、58.59%,持续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33.06%、37.63%、40.72%。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在逐年提高。据其招股书显示,2011年~2013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5626万元、1.15亿元、1.87亿元,呈现连年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公司的存货金额也由2011年的2.8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47亿元。而且从公司资产减值准备明细来看,报告期初坏账准备为3991万元,报告期末为6184万元。但令人奇怪的是,面对坏账准备如此大的增速,葵花药业管理层不但没有在风险提示中做出说明,反而得出了资产质量良好的结论。

从葵花药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动净额来看,2012年为3.27亿元,2013年却缩减到2.93亿元,缩减10.4%。

上述数据说明了葵花药业的资产质量正在走下坡路。

产品多次上黑榜

葵花药业在宣传上颇下功夫,却对质量问题视而不提。

据其招股书称,通过持续高投入的品牌建设,公司已与各大主流媒体、行业协会等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公司累计投入媒体广告宣传费用超过12亿元。

从上述文字表述来看,葵花药业在主流媒体广告宣传投入方面确实肯下功夫,但如果自身的产品质量过不了关,可能仍无法让消费者买账。

据媒体报道,湖北省食药监局的2013年第1期湖北省药品质量公告显示,由葵花药业生产的一批牛黄解毒片不合格。在2007年第四季度湖北省药品质量抽查时,葵花药业旗下的两批次牛黄消炎片曾被检测出药品性状不合格。2012年8月,国家食药监局公布了14个批次的不合格药品,其中葵花药业占了3个批次。2010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9年第二季度药品质量不合格名单中,葵花药业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赫然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自身药品的质量问题,在其招股书中只字未提。公司只是在“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中写道:“公司产品仍可能因流通环节存储不当等原因未达到质量控制要求,侵害患者权益的情形,公司存在因此面临经济损失和品牌形象受损的风险。”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7篇

一、选择甲醛释放量低的产品

木家具甲醛释放量超标仍是中、低档家具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中规定:家具产品甲醛释放量≤1.5mg/L为合格。十几年来,尽管每年都在监督抽查,仍的许多低档产品甲醛释放量超标严重。

造成家具中甲醛释放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制作木家具的原材料――人造板材是E2级或劣质板材,而不符合E1级要求。按照GB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标准中规定:符合E1级标准的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胶合板等人造板材(下面统称为人造板材)可直接用于室内,符合E2级标准的人造板材:即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甲醛释放量≤30mg/100g, 细木工板、胶合板≤5.0mg/L的必须经过饰面处理以后才允许用于室内。

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家具作坊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E2级或劣质板材致使甲醛释放量超标。因为消费者用眼看、手摸了解的外观质量是无法辨别到甲醛是否超标,通过多年的质检经验我体会到,选择家具时把门、抽屉打开(封闭处都可以),用眼、鼻子感觉一下刺激、流眼泪、打喷嚏的甲醛必定超标至少3倍,就不要购买了。

二是生产企业使用劣质或超标的板材在生产工艺上达不到GB/T3324-2008《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即“人造板部件的非交接面应进行封边或涂饰处理”。这是对人造板甲醛释放的一种阻止方法,把家具板件和部件的四边封闭严密,使人造板中的甲醛释放不出来,从而降低甲醛释放量,因此消费者可以在这个环节上掌握一些小窍门,选购家具时看看家具底部是否都进行了封边处理,如抽屉底、桌面的背面、侧立板的底边……等等,以此来判定家具制作工艺质量,从而推断产品整体质量。建议购买板式家具的消费者,如果发现产品没封边,尤其是隐蔽处能看到板材内部、立茬,就不要购买了,因为按照国家标准要求不封边的家具产品判为不合格产品。没有合格的工艺,不可能有合格的质量。

二、全实木家具、实木贴面和假冒实木家具的鉴别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实木类家具是以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家具,或在此基材上采用实木单板或薄木(木皮)贴面,这里标称的实木板材是指指接材、集成材等木材通过第二次加工形成的实木类材料,而不是细木工板、胶合板,或目前较为流行的“条子板”。用“条子板”、细木工板、刨花板等人造板材做芯板、表面贴齿接板木皮,假冒“实木家具”,坑害消费者的现象较为普遍, 消费者在选择实木家具时应在家具抽屉脸、门扇的边角处查看年轮线是否一致,在桌面、抽屉面处查看木材拼接线是否里外一致,以免买到表里不一的家具。

三、提醒消费者重视沙发内部的木料

在沙发内部使用回收旧家具、旧门窗、建筑工地木板、旧房坨、房檩、旧地板、旧纸盒包装箱等,并带着水泥、土、沙、灰、油漆等污渍,不刨削出新茬,不做清洁处理就用做沙发木框架的主要材料。只因有华丽的外表,只因购买者看不到内部用料,生产者就如此嚣张的使用回收垃圾,使沙发产品成了废物利用、房屋拆迁的附属产品。这种现象在办公沙发和中、低档沙发中普遍存在。有的沙发产品除外表包覆的面料是新材料外,其余都是回收的旧木板、旧泡沫、旧纸板制做而成,销售价为两、三千元一套。生产者的利润之高,可想而知。消费者怎样通过外表看到内部的真实质量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打开沙发座位的底布至隐蔽处,不要只看沙发预留的观察口,一般长700mm,这是企业为蒙骗消费者特意留下的,这个部位是往往都是干净的新木料,在观察口之外就截然不同了,尤其是在扶手、靠背内部就能看到真实的内部用料。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沙发时,不要只注意沙发外表的布料、款式,要更重视内部质量,不要花钱买垃圾沙发带回家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影响身体健康。

四、床垫内部铺垫物增加了致病菌的检验

QB/T 1952.2-2011《软体家具 弹簧软床垫》新标准增加了对床垫的甲醛、抑螨率以及致病菌的检验。因为在低档床垫的生产过程中,没有除尘、消毒、杀菌等工艺。有的企业把内部铺垫料毛毡、棕芯、泡沫混合堆放,车间内工人脚下踩的、地上扔的内部衬垫料沾满尘土和各种杂物,有些小企业把原材料放在室外敞篷库房里,风吹、日晒甚至雨淋,使原材料变色、发霉、污染严重。因此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一定不要图便宜,要在正规的企业和商场购买有售后服务保障的床垫产品,并索要质检报告,确保自己不上当受骗。

五、不要购买没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家具产品

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GB5296.6-2004《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6部分:家具》要求,产品说明书应包括产品的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特性、等级、产地、使用位置、有害物质的控制等信息。目前,有部分企业没有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者有说明书中没有要求的内容,尤其是产品使用的基本原材料,产品的技术特性的具体内容是空白,产地、售后服务联系方式等内容不详,这种说不明白或不说明白的所谓“说明书”使消费者不能解读产品的内在质量,了解企业和产品的真实信息,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质量隐患,使消费者上当受骗,而且没有依法维权的凭据。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索取说明书和发票都是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手段。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8篇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henomena of multi-management and ineffective management in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which bring big agricultural quality problems. China's entering WTO mak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has to fa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ierce competit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not on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machinery , but als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in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industry, 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reasons for the poor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analyzed, and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农机;质量;问题;措施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quality;problem;measure

中图分类号:S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02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承担了超过50%农业劳动量,是广大农民劳动中不可短缺的重要生产工具,它对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1农机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

农机产品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现农机市场上的主要质量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安全性不强很多农机产品生产者不懂标准、质量、安全、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产品粗制滥造,致使很多安全防护装置不合规范。

1.2 工艺性差数量较大的农机生产者仅具备最基本的生产条件,其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差。同时为了争夺市场,降低成本,放松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在材料使用上以次充好,在生产工艺中减少工序,设备老化,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等,致使农机产品质量差。

1.3 服务性不完善根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机销售者要对农机产品质量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很难解决“三包”问题。

1.4 说明书不规范按国家标准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使用说明书要明确标出产品用途和适用范围,并根据产品特点和需要标出主要结构、性能、型式、规格和正确吊运、安装、使用、操作、维修、保养和贮存等方法,以及保护操作者和产品的安全措施。但很多农机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缺东少西,用词含糊,不符合标准,完全不能正确指导用户使用。

2原因分析

2.1 从生产销售者方面(1)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采取用旧件拼装,私自改装以劣代优,减少工艺工序,仿造名牌等方式,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一味追求低价抢占市场;在销售活动中,他们又采用了代销售回扣等不法手段促销,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占据了农机市场的一个较大的份额。(2)从观念上,不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沿用老一套的营销和质量管理方式。一些生产厂家既无检测仪器,又无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无能力改良产品性能,不以产品质量来挤占市场。

2.2 从消费者方面(1)贪便宜。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农民的农机购买能力还是比较低,于是他们在购买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以价廉为首选。(2)无鉴别能力。因为知识缺乏,信息不灵,农机朋友对农机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以及适用范围不了解,也弄不清生产销售单位的情况,对整个农机市场产品无法作比较。(3)维权意识差。法律意识谈薄,是制约农机投诉少的原因之一。

2.3 从政府管理部门方面(1)缺乏宏观上的规划与指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农机产品的管理和发展也要有新的探索和创新,现农机市场因为缺乏专业的宏观调控,显得有些零乱和盲目。(2)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农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功能,农机生产销售的技术难题和管理手段的改进,各农机的技术标准与选购,这些方面的知识是广大农村的弱点。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多渠道培训和引导。

3提高农机产品质量的对策

3.1 生产销售者要参与市场,整合资源,提高自身素质,扩大发展,走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生产销售者要走出“闭门造机”的模式,尤其要克服单一的以“降低成本”获取利润的做法,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也就是生产销售者首先要变“为我”为“为人”,要先为消费者着想,围绕生产产品的功能与质量为广大消费者发挥作用,从而来赢得用户、赢得市场,最后实现利润。

3.2 消费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到选好机、用好机、管好机、护好机、选好机在购买前要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用好机。在使用之前要熟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全面了解其产品技术要求及操作要领、保养方式等,有疑难问题要及时请教农机技术人员,不要盲目操作。管好机。在保管机具时要注意保养,以免人为损伤,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购机发票,三包凭证,农机产品使用说明书、出厂产品检验合格证等。

3.3 政府管理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多层面地引导农机市场与消费,构架一个良好农机“产、销、用”空间(1)进一步明确法律规定内容,加大利用《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结合《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和农机市场实际情况,对农机市场的具体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让管理者、被管理者和消费者明确权限,处理起来避免模棱两可或规定不明了而造成整顿不力。(2)加大农机市场整顿工作。一是建立农机整顿长效机制,明确农机打假的具体办事机构,固定专人负责,保证工作的连续性。二是实行重点时期的抽查监督。根据农机购买和使用高峰的“春耕”、“双抢”、“秋收”的特殊时期,开展对农机市场不定点、不定时的抽查,严厉查处发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3)扩大宣传,扶持优质产品壮大其发展。一是利用现场会、演示会。这种方式直接明了,可以让农民亲眼看见,能取到良好的“言传身教”的效果。二是多传授维权,农机技术方面的知识。首先,要加大法制教育宣传,让农民朋友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改变模糊认识。其次,多传授农机技术方面的知识,让农民朋友提高选机、用机的水平,提高自身的素质。三是扶持名牌企业。重点扶持那些产品质量好,产销量大,市场信誉好的企业和厂家,从政策到技术、管理上多加以“帮、促、管”,加大龙头作用,促进我国农机产品的开发和改造,从而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业化经营生产,促进我国农机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提升。(4)建立良好的维权机制。一是明确维权部门。各级公安、工商、质检、供销、农机部门,要按照分工,充分协调。尤其是农机部门,要采取主动,多方了解国务院、中消协关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动向,从宏观上把握农机市场的发展和整治方案,争取其它部门的协助,从而使农机产品管理落到实处。二是公开维权程序。各级消协、农机投诉站,要广泛公开、宣传投诉的程序,简化办事手续。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9篇

2009年四季度服装

检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2009年第四季度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省纤维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全省男女裤进行了定期监督检查。本次抽查依据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 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主要包括理化指标和外观指标。涉及的理化指标为:纤维含量(面料、里料)、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外观指标主要是产品的标识标注。共抽查69家服装企业的106个批次产品,合格75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70.8%。在检查中发现多数纺织品和服装的使用说明,纤维含量及染色牢度不合格率较高, 服装产品标识标注也极其不规范。

服装企业及服装

产品监督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意识较强,自身能够对其产品原料进行把关,并对加工成品进行主动送检。而这些企业往往对政策及其标准较为关注,希望能够通过政府或质监部门获得相关知识,对这类企业应多采取服务为主的监管手段。

2.部分企业也有主动获取各种相关知识的愿望,但大都没有主动把控质量关的意识。监管机构对这类企业应采取服务与监督相结合的监管手段。

3.部分小作坊式、没有任何质量保证的企业,要对其采取以监督为主的管理方式,不合格产品要坚决予以查封,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4.企业对于服装各类标准知识匮乏,部分企业把单、夹服装标准标注为FZ/T 81007―2008,有的则标注为FZ/T 81007―2009,以年份的改变而改变,在标准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较大误区。更有不小比例的企业对GB 18401―2003知之甚少,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A类B类C类的真实含义。

河南服装业的现状可以总结为“四优”与“三劣”。“四优”是:(1)河南服装业品牌化经营模式已经出现,品牌化经营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叫响全国的品牌已开始出现;(2)人才已逐步得到大多数河南服装企业的认同;(3)企业生产经营的大环境逐步得到优化,行业发展的上升趋势迅猛强劲;(4)产业价值链的拉大与良性互动已初步形成,如面料、辅料商(外地),咨询管理业、广告业、印刷业、教育培训业、商业等已形成呼应态势。 而“三劣”则是:(1)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意识较差,企业对于国家相关服装纺织品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对于国家的强制性及推荐性标准普及率较低,企业没有主动送检意识;(2)产业基地相对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整体布局较散,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各自为战;(3)服装质量监督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对企业质量状况了解不足,没有建立企业质量档案,没有对其实施有效的服务与监督。

质量问题与企业

监管的几点建议

1.希望通过中纤局和全国纤检机构的共同努力能够尽早将纺织服装产品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充分发挥纤检的专业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和大量的基层工作经验出具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到成品的一条龙监管,避免和杜绝了多头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使纺织服装企业走上以质量、设计、品牌为上的良性发展道路。

2.提高服装生产企业的门槛。目前服装生产企业门槛过低,几间民房,几个工人,几台缝纫机就能够成为生产加工基地。因此,要制定相应的企业技术及管理规范,通过这些专业的管理和技术规范对服装企业质量技术保证能力进行复核,并对服装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将服装生产企业纳入纤检机构的管理之中。

3.纤检机构要与企业建立实验室共享的平台,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出产必须要进行出厂检验。企业自身也要建立自己的产品检验室,但对于大多数服装企业来说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实验室,投资之大是始料未及的。针对这一现状,为提升河南服装的产品质量使企业做大做强,这些企业均可与具有专业设备、专业人才的国家认可的质检部门签订质量检测服务协议,将质量把关前移。例如,在买进布料之前可以进行成分含量的检验,对多家布匹商产品进行对比避免服装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标注,也避免了成分含量明示与实际不符的现象。

4.建立企业质量档案。“质量档案”是质监部门为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监管企业守法生产经营行为的一种监管模式。只要进入质监部门建立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企业名称、地址、从业人员数量、年度监督检查合格率、不良行为历史记录以及资产总额、年销售收入等信息便可一目了然。按照质量信誉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

5.应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帮助企业检验人员、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为企业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培训,讲解纺织服装的有关基本知识、纺织服装的检验知识和产品的标准要求,国内外纺织服装方面的技术法规等。加强标准宣贯服务工作,对新出台的标准及时进行标准学习并对生产企业、经销单位进行宣贯,使企业能尽快掌握新标准,按新标准组织生产。协助帮扶企业自身建立健全服装生产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分析制度、裁剪工序质量管理制度、产品整洁保护制度、缝纫工序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等),加强产品质量。

6.建议由中纤局牵头组织纤检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一些工作经验业务技术的交流。为各省市搭建信息共享、经验互通的平台,建立健全各地企业产品质量互通、企业管理信息互通机制等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使全国纤检机构能够真正成为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局面。

7.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执法力度,攻克工作难点,将打假治劣推向深入。一是对生产条件简陋、人员素质差、缺乏产品质量意识的家庭作坊式不合格企业,限期责令改正,逾期达不到要求的关闭和取缔;二是对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责令收回不合格产品,并按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罚,坚决杜绝使用不符合《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各项指标的原材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出厂销售。

8.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不仅要关注外在质量,还要对服装的内在质量安全指标进行关注,同时要求服装企业提供本批次的检验报告。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只注重服装的款式花色时尚元素等外观质量,而对服装应该遵守的标准安全技术类别知之甚少,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服装生产企业不检验也能出厂销售的弊端。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展示,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围绕质量这个核心开展生产,加强产品检测,借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服装企业就要强化质量检验意识。专业纤维制品监督部门责无旁贷地要帮助企业把好质量关,做到坚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不让市场出现不合格产品,让企业收到最大效益,赢得最强信誉,让消费者买着放心,穿得舒心,促进河南本土服装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国际。

产品质量问题范文第10篇

(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总体评价受访者对产品质量总体评价的数据显示,大部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具有一定的信心,64.4%的认为产品质量比较好或非常好,不过也有17.5%的受访者认为产品质量非常差或比较差,15.1%的受访者表示对产品质量很难做出判断,认为产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这一数据背后,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定位不同的购物场所的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赴港购物者对香港的产品质量评价较高,几乎全部受访者对香港的产品质量表示认可,其中65.6%的受访者认为质量比较好,34.4%的认为非常好;消费者对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产品质量也表示认可,其中62.3%的认为产品质量比较好,37.7%的认为非常好;对于本土连锁超市产品质量的评价则出现分化,其中61.7%的受访者认为比较好,26.7%的认为很难说,也有11.7%的认为产品质量比较差;对于小商品市场的产品质量评价中,只有5%的认为产品质量比较好,35%的认为很难说,60%的受访者认为较差或非常差。上述数据说明,消费者对不同供给场所的产品质量评价是不同的,对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和香港的产品质量评价较高,其次是本土连锁超市,对小商品市场的产品质量评价最低。对产品质量的总体评价,还可以从“最近一年在该购物场所是否遇到过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这一指标进行验证。赴港购物的消费者中有90.6%的受访者表示,在香港购物时从来没有或很少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消费者中有80.4%的受访者表示在这里购物时从来没有或很少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本土连锁超市的数据则只有40%,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遇到或经常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小商品市场的受访者则有85%表示有时会遇到或经常遇到产品质量问题。

(二)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总体评价在对产品价格的总体评价中,26.9%的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比较贵或非常贵,13.5%的消费者认为很难说,也有59.6%的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非常便宜或比较便宜。不过,这一总体数据难以反映不同购物场所的结构性差异,研究发现,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消费者中,有77.1%的受访者认为该购物场所的产品价格比较贵或非常贵,这一数据在本土连锁超市的受访消费者中占16.7%,小商品市场则是6.7%,赴港购物消费者对香港产品价格的评价中只有7.8%的认为比较贵。由此可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本土连锁超市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价格呈由高到低的差异变化。另一方面,香港的产品价格在汇率和产品自由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下,相对于内地产品价格而言比较低。消费者对产品价格评价是主观心理行为,会受到收入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购物场所消费者的家庭年总收入对比发现,在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家庭年总收入相对较高,有83.5%的消费者称家庭年总收入达12万元以上,其次是赴港购物的消费者,为81.3%,再次是本土连锁超市,为58.3%,在小商品市场购物的消费者仅为48.3%。在这一收入效应的作用下,前面所分析的不同购物场所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总体评价可能存在更大的差异,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消费者虽然总体收入较高,但仍认为该购物场所产品价格较贵或很贵,可能更加凸显出相对于其他购物场所而言的产品价格问题。

(三)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信息的难易程度在了解产品质量信息的难易程度方面,大部分赴港购物的消费者认为香港市场的产品质量信息比较容易了解,其中39.1%的认为非常容易,50%的认为比较容易;其次是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21.3%的消费者认为非常容易了解,65.6%的认为比较容易;而本土连锁超市的产品质量信息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其中48.3%的消费者认为“很难说”,只有1.7%的认为“非常容易”,35%的认为“比较容易”,也有13.3%的消费者认为比较难以了解;小商品市场产品质量信息的了解最困难,65%的受访者表示“比较难”。四类购物场所在产品质量信息的了解上之所以存在差异,可能与产品的质量管理、市场的信誉、市场的法制水平以及真实披露产品质量信息的内在激励等因素有关。

(四)影响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问到“你之所以选择来这里购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问题时,不同购物场所的消费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受访者中有75.4%的认为“商家的品牌信誉好”是他们来这里购物的最重要的原因,13.1%的认为是“产品质量有保障”,这两个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产品质量有关;本土连锁超市的受访者中93.3%的认为是因为“离居住地的距离近”;小商品市场60%的受访者也认为是因为“离居住地的距离近”,除此之外,也有28.3%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产品价格便宜”;赴港购物的消费者中,达到40.6%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产品质量有保障”,32.8%的认为是“商家的品牌信誉好”,18.8%的认为“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品牌”。

(五)消费者最关注的产品信息不同购物场所的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对于所购产品相关信息关注的侧重点和关注程度是存在差异的。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消费者中,非常关注的信息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98.4%)、包装是否完好(96.7%)、是否是知名品牌(95.1%)和有没有质量合格等认证标志(91.8%);本土连锁超市的受访者非常关注的产品信息则主要是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95.0%)、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80.0%)、是否是知名品牌(68.3%)和有没有质量合格等认证标志(68.3%);小商品市场的受访者非常关注的产品信息主要是包装是否完好(73.3%)、产品的价格(43.3%)和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31.7%);赴香港购物的受访者非常关注的产品信息则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产品有效期限(85.9%)、是否是知名品牌(71.9%)、外形是否美观(51.6%)等。

(六)消费者获取产品质量信息的主要途径关于获取产品质量信息的主要途径,对于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本土连锁超市以及赴港购物的消费者而言,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通过“看是否为知名品牌”进行判断,比重分别达到75.4%、51.7%和64.1%,由此可见知名品牌不仅是产品的符号,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也是判断产品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对于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而言,73.3%的受访者表示是根据自己经多次购买而积累的经验来获取产品质量信息,这种基于个人经验获取产品质量信息的做法,可能是披露的产品质量信息缺乏可信度的市场环境所逼,也将由于个人经验的差异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七)购物过程中遇到最多的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对于“遇到最多的产品质量问题”的回答中,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以及赴港购物的受访者均认为主要是存在“以次充好”,分别占到13.1%和14.1%;本土连锁超市的受访者则认为存在“过期产品仍销售”、“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等问题,分别占21.7%和16.7%;小商品市场的产品质量问题更为多样化,存在“以次充好”、“短斤少两”、“过期产品仍销售”等多种问题。

(八)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在购物过程中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绝大部分消费者一般都倾向于采取直接找产品销售人员理论的办法,这可能是消费者遇到问题时的一种本能性反应。只有部分赴港购物和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消费者会向质量管理部门投诉,而本土连锁超市和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较少采用这种较为理性的维权方法,可能是消费者对于质量管理部门的信任度上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土连锁超市、小商品市场以及赴港购物的受访者中,有不少人对于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自认倒霉”,分别占36.7%、30%和23.4%,这可能反映了消费者对于维权知识或能力的缺失,或者对于维权的效果缺乏信心,对于赴港购物而言,可能对于香港的权利救济方法不了解。

二、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第一,产品质量存在市场纵向分层现象。从消费者评价的角度来看,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和香港的产品质量相对较高,其次是本土连锁超市,小商品市场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差。第二,产品质量是吸引消费者前往香港或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购物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者认为在这两个消费场所遇到产品质量问题的概率相对较小。第三,产品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存在市场分层现象。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本土连锁超市和小商品市场的产品价格呈由高到低的差异变化,而香港的产品价格在汇率和产品自由贸易等因素的影响下,相对于内地产品价格而言比较低。在购物场所的选择上,消费者因收入约束而存在差异,总体上,前往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或赴港购物的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于前往本土连锁超市的消费者,在小商品市场购物的消费者收入则最低。第四,不同消费者因收入水平的约束和对产品质量的偏好不同,对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的边际变化的敏感度存在差异。赴港购物和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度低于本土连锁超市和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但对产品质量的敏感度则高于后者。第五,不同购物场所在产品质量信息披露上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者获取产品质量信息的难易程度上不同。在获取产品质量信息的难易程度方面,赴港购物和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的消费者认为比较容易,而本土连锁超市次之,小商品市场则最为困难。第六,不同购物场所通过市场细分的差异化经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和赴港购物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商家品牌和产品质量保障;而本土连锁超市和小商品市场的竞争力在于离居住地的距离近,容易满足消费者的便利性需求,其中小商品市场还存在产品价格便宜的优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第七,不同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关注点存在差异。在对产品相关信息的关注方面,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本土连锁超市和赴港购物的消费者均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包装是否完好以及是否是知名品牌,而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不太关注是否为知名品牌,但对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产品的价格以及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非常关注。第八,不同消费者获取产品质量信息的途径或方式存在差异。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本土连锁超市和赴港购物的消费者非常注重品牌背后的产品质量信息,而小商品市场的消费者则主要根据自己经多次购买而积累的经验对产品质量信息做出判断。第九,不同购物场所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有所不同。在遇到的产品质量问题中,国际知名品牌会员制超市和赴港购物的消费者认为主要是“以次充好”问题,本土连锁超市的消费者则认为存在“过期产品仍销售”“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等问题,小商品市场还存在“短斤少两”“过期产品仍销售”等产品质量问题。第十,在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消费者往往倾向于采取直接找产品销售人员理论的办法,向质量管理部门投诉等其他深层次的维权办法在实践中较少使用,还有不少消费者在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存在“自认倒霉”的心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有助于消费者合理、有效维权的产品质量救济机制。

(二)政策建议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在尊重消费者产品质量认知和产品质量监管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构建一套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长效机制。第一,从法律层面上保护消费者权益,满足消费者的产品质量需求。由于市场交易行为中消费者的“天然弱势性”,因此需要运用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伤害,并从法律上对已造成的伤害如何救济进行规范。第二,采取措施大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产品质量的有效需求,要解决当前我国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实现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讲,需要从改善收入分配着手(文建东,2010),包括总量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结构上改进收入分配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需求的角度为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购买力基础,市场机制才能发挥调节作用。第三,加强品牌建设,保护厂商对自有品牌的权益,提高品牌的声誉。品牌既是产品的标识,又承载着产品质量信息,是产品质量供需双方最小化产品质量信息交换成本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产品质量认知和消费行为过程中,消费者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个体,因此,需要在政府、消费者以及厂商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提高品牌的市场声誉,使得品牌成为产品质量的代名词,这将有助于节约产品质量的信息成本。第四,大力推进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难以有效解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要解决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增加产品质量信息供给。由于产品质量信息存在一定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为了防止产品质量信息领域的“公地悲剧”问题出现,除了厂商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积极主动披露产品质量信息外,还需要在政府的推动下,推进产品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上一篇: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下一篇:艺术设计研究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