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

时间:2023-02-27 22:54:48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1篇

关键词:烟草;服务质量;模糊;六西格玛

1.概述

烟草专卖局从工商分离、企业重组、职能调整和产权理顺等几个角度推进烟草企业改革,并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原则构建员工行为标准。随着烟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烟草行业内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的分离,烟草服务企业将从行商转变为服务商,通过烟草零售商服务创造价值,寻找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烟草企业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本论文以A烟草公司服务为研究对象,在评析当前服务质量评测方法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的烟草公司服务质量测评方法,并且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有助于烟草公司提高其服务水平。

2.六西格玛管理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一种以企业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客户管理方法,该方法由摩托罗拉公司管理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建。该方法中西格玛是siva的中文写法,该名称代表了当前服务质量或者产品质量的标准差,大小反映了产品质量是否能够保持一致性,值越小,说明产品质量越稳定,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够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过程包括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定义环节:定义环节找出当前服务流程中的问题,并且确定问题对于该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

2)测量环节:该环节主要测量的关键变量,并且建立测量的基本流程。

3)分析环节:采用包括观察法、逻辑法在内的各种方法来确定问题的原因,并且确定问题和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4)改进环节: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确定问题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

5)控制环节:根据改进的目标,对改进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改进过程在预订的目标内运行,当改进过程发生较大偏离的时候,及时修正改进过程。

3.服务质量评测

3.1A烟草公司概况

A市草专卖局归属于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营范围为销售卷烟、雪茄烟和普通货运,该专卖局负责A市下属区县烟草经营和专卖管理工作,该专卖局在上级烟草专卖局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坚持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观点,全面推进专卖局各项建设。

3.2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服务质量是指烟草公司满足烟草零售商服务需求的能力,烟草公司需要具有一定的资质和能力后,才有能力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服务。根据烟草公司服务的主要内容,从服务能力、服务过程和服务绩效等三个环节,构建A市烟草公司服务评测三级综合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有三个,分别为服务能力、服务过程和服务绩效,服务能力一级指标下设置6个二级指标服务人员素质、服务人员配置、服务设施配置、服务培训保证、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创新能力,服务人员素质、服务人员配置、服务设施配置体现了烟草公司的基本服务资质,服务培训保证、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创新能力体现了烟草公司对于提升服务质量的追求。一级指标服务下设二级指标销售网点布局,零售客户拜访、卷烟陈列培训、卷烟销售培训、卷烟品牌推销和烟草送货能力,一级指标服务绩效下设二级指标卷烟订货服务、订货策略服务、订货渠道服务、订货现场服务,卷烟物流服务、市场监督服务、投诉反馈服务和服务承诺,每个二级指标下都设置有多个三级指标。

本文调查问卷的样本来自于在超市、便利店、烟酒店、商场和娱乐场所的烟酒店,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26份,剔除掉无效调查问卷25份,共搜集到有效调查问卷301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75%。

3.3模糊综合评估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快餐厅; 竞争力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272.5; F7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67- 02

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买方市场的经济大环境下,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而产品质量最终决定了企业能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可以说产品质量是企业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经营的其他方面也应在明确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围绕质量管理而展开。

本研究中的产品是指快餐厅为顾客提供的整体就餐服务,而不仅仅是其提供的食物、饮品等有形产品。快餐厅的产品生产包括食品设计、就餐流程、就餐环境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包括影响该环节的若干关键单元。快餐消费不仅仅是一种食品、饮品消费,更是一种文化消费。以下本文在对快餐厅提供餐饮服务的运营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入文化消费的理念,构建以各环节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指标的快餐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发放问卷调查获得烟台大学附近快餐厅的各指标数据进而进行实证分析。

1 快餐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量化评价的基础,指标的选取决定着量化处理的方法和整个评价的科学性。以下原则指导着每一个指标的选取和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此外融入文化快餐的理念,如食品包装、就餐氛围等三级指标的选取。

(1) 科学系统性原则。对快餐厅提供服务的运营流程进行分析,从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消耗各个阶段选取三级指标,又从三级指标中总结出共性选出二级指标,从而构建整个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体现快餐厅竞争力评价的内涵。各指标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但仍置身于竞争力评价的系统之中。

(2) 主旨鲜明原则。整个评价过程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从生产运营各个主要环节评价快餐厅竞争力。服务业的主旨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使消费者满意,整个量化评价也是以满意度为导向。

(3) 简明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尽可能简单明了,并具有代表性,均为影响快餐服务各环节的关键因素,能够准确清楚反映整体要求,而且便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消费者对问卷问题的理解。

(4) 稳定性原则。选取的指标能够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对比分析,横向对比要求各指标可以在不同的快餐厅之间进行对比,并分析不同快餐厅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的竞争优势;纵向对比要求各指标能够在不同时期进行对比,且能很快找到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快餐厅的经营管理。

(5) 适用性原则。设置指标的目的是为快餐厅竞争力量化评价服务,因此所选的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考虑各指标信息的可获取性,以保证指标的适用性。

1.2 快餐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分析快餐厅各种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找出各运营模式的共性,并分析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且遵循上文中的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快餐厅竞争力评价体系(见表1)。

该快餐厅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级:一级指标为快餐厅竞争力;二级指标包括食品设计、就餐流程、就餐环境;二级指标又可细分出三级指标,分别为食品的种类、口味、包装或盛放方式,顾客平均等待时间、点餐环节数,就餐氛围满意度、员工服务态度满意度、餐厅空间。

2 快餐厅竞争力评价

消费者并非经营快餐厅的专业人员,对快餐厅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快餐厅竞争力的评价只是对快餐厅服务的心理感受,而快餐厅的经营者对餐厅生产与运营各方面认识较全面,因此快餐厅竞争力的评价由双方参与更为合理。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在评价过程中将指标转化为调查问卷的相应问题,设计了针对消费者的调查问卷,并精心选择了调查样本,以期得到较可靠的数据;而快餐厅竞争力各指标权重应用德尔菲法确定,选取的专家大都为快餐厅经营者。

本文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快餐厅竞争力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ε1i、ε2 j、ε3k是对消费者调查数据量化后的三级指标值,w1i、w2 j、w3k为其对应权重,i = 1,2,3,k = 1,2,3,j = 1,2;ε1、ε2 、ε3为二级指标值,w1、w2 、w3为其对应权重;comp为快餐厅竞争力分值。

3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烟台大学附近几家快餐厅进行竞争力评价排名①。根据上文构建的快餐厅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针对消费者的调查问卷,随后对调查问卷搜集来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设计针对快餐厅经营者的调查问卷,并运用德尔菲法得出各指标权重(见表2)。

根据上文给出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百分制下的二级、一级指标分值(见表3)。

从表3可知,在烟台大学周边的8家快餐厅中,老青岛、蓝白、肯德基的食品设计较薄弱,是3家餐厅今后提高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的工作重点;受调查对象的就餐流程、就餐环境相差不大;老青岛快餐厅各个环节都较薄弱,需进行整体改进。

4 结 语

对服务类企业来讲,服务是其产品,产品的质量如何,决定着服务类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引入快餐厅服务质量管理,构建快餐厅竞争力指标体系,并选取烟台大学周边8家中餐厅和西餐厅进行竞争力评价,以期为快餐厅竞争力评价提供可量化的常规性管理指标体系及可参考的竞争力评价角度和评价方法,使餐厅经营者迅速发现影响快餐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升其服务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 邱农,冯. 中西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与对策[J]. 江苏商论, 2009(11).

[2] 张晓霞. 现代中式快餐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11.

[3] James R Evans, William M Lindsay.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M]. 焦叔斌,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 Peter S Pande, Robert P Neuman, Roland R Cavanagh. 六西格玛管理法: 世界顶级企业追求卓越之道[M]. 马钦海,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调查问卷;教学仪器;产品质量;产品标准;产品定位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8-0062-05

引言

2011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教学仪器行业(以下简称“教仪行业”)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前提是提高教学仪器产品(以下简称“教仪产品”)质量,而教学仪器产品质量滑坡已成为行业内公认的事实。教学仪器企业(以下简称“教仪企业”)作为教学仪器设备的生产者,理应为之负责,到底哪些原因致使教仪企业产品质量下滑呢,文中将从生产企业的视角研究影响教学仪器产品质量的因素。

一 教学仪器企业产品生产现状

1 标准与生产

2010年底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育装备标准化运行机制及重点领域标准化建设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对全国教学仪器生产企业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高达99.2%的教仪企业在产品生产之前会查找该产品的国家标准或教育行业标准,并有99.2%的教仪企业对于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会执行这些标准;教仪企业生产依据有80%是产品标准,19.2%是样品。尽管教仪企业对国家标准或教育行业标准非常重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产品标准的执行率仅为80%。究其原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教仪企业现有可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与实际产品所需标准在数量上是不对称的。现有教仪产品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数量仅有400多项,而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仪器所涉及的产品数量多达1471类,可知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覆盖率不足30%;另一方面说明教仪企业内部企业标准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即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应该或是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或是地方标准,或是企业标准,但有20%的教仪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不是产品标准,而是样品或其他。标准作为产品质量的准绳,理应作为企业质检部门检测的重要依据,但对于按照样品生产产品的教仪企业,其质检部门的检测依据将是什么呢?

2 标准与质量

统计问卷显示:有94.2%的教仪企业组织机构中包含质检部门;教仪企业质检部门的检测依据84%是产品标准,18.4%是企业要求,11.2%是产品说明书,2.4%是其他。也就是说,在被调查的教仪企业中,有79.1%的企业检测依据是产品标准,这与上一节中80%的教仪企业生产依据是产品标准的结果相契合,表明只要教仪企业生产产品依据是产品标准,检测依据就是产品标准。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工厂要有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和必要的产品检验与测试手段,能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与测试。”尽管质检部门在教仪企业中普遍存在,但不是100%覆盖,对于没有质检部门的企业,其生产产品的质量该如何保障和控制呢?这说明当今国家对教仪企业管理的缺失。图1为在问卷中对教仪企业产品质量与产品标准关联度的统计结果。尽管从国家层面和从行业层面,对于标准与质量关系的宣传和论述都已经足够充分了,但是通过图1可看出,仅有50.4%的教仪企业认为产品质量与产品标准联系紧密。这说明教仪企业对于产品标准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承担标准宣贯工作的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须有针对性加强宣贯工作。

二 影响教仪产品质量因素综述

2010年9月,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湖南长沙召开了《教学仪器标准化工作企业座谈会》,在关于影响教仪产品质量问题的讨论上,与会代表将其归因于四个因素即工人的操作技能、企业的管理体制、产品标准以及产品定位。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教仪企业对影响教仪产品质量的四个因素重要性排序如图2。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W.Edwards Deming)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根据图2可知:产品标准被认为是影响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比例高达50%以上;而产品定位则被认为是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二重要因素,比例接近30%。为什么在影响产品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产品定位较企业的管理体制更重要性呢?细数其因,首先,在规模上教仪企业的组成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尤以中型企业居多,这些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能够接到国外订单,这些企业出口的产品与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在质量上差距很大,因而产品定位对于这些企业就非常重要。其次,国内教仪产品通常的销售模式是以政府招标采购为主,各学校自主采购为辅的形式。通常情况下,政府招标采购是低价中标,教仪企业为了中标,在第一阶段血拼价格,后果是即使中标但利润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甚至出现中标价低于产品的成本价。这时有些中标的教仪企业会在牺牲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压缩成本控制利润进行产品生产,这样同一名称不同形式不同质量的产品就出现了,这也促使教仪产品定位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影响教仪产品质量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1 教仪企业规模与产品质量相关性分析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叶 溯源 额外成本

一、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

(一)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介绍

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最开始由2006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参考。它要求溯源信息应包含产品名称,来源,用法与用量,有效日期等,并规定了相关的处罚。2008年《出口茶叶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中,对茶叶的安全追溯问题给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其要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批号确定,批号管理和追溯实施。这三个方面对茶叶从采摘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个环节都作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

进行茶叶的质量安全追溯,主要是为了达到茶叶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原因可查明,信息可查询的效果,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放心。为了实现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可以将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流程,茶叶消费的整个环节可以分为茶叶种植、茶叶采摘、新茶收购,青茶初加工,毛茶精加工,成品茶叶包装,成品茶叶存储,成品茶叶运输以及成品茶叶销售九个环节,由于茶叶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例如有着十分浓厚的低于特色的茶叶普洱茶,信阳毛尖等,还有百年老茶树查等,跟茶叶产地,茶树龄都有很大关系,因此茶叶种植这一环节的信息记录也十分重要。保证茶叶安全溯源的关键在于保证茶叶供应链信息的完整性和各环节信息更新的准确性性。供应链的完整性需要明确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对应关系,当质量问题出现的时候可以追溯到问题出现在哪一个环节,各环节信息跟新的准确性可以将产品质量产生的原因和责任人找出来。从而对生产过程产生良好的督促和监管作用。

(二)茶叶安全溯源体系的发展

茶叶的安全溯源体系的发展是睡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安全管理法规的完善逐渐建立起来,从茶叶安全溯源体系来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质量检测阶段。上世纪初,尚且不存在质量管理直说,通过传统人采摘,生产茶叶成成品后,通过人工进行检查,由于检查工作量的增加,逐渐将茶叶质检分离出来,培养专业的质检员,建立专门的质检标准和质检部门,但是基本是生产到质检有企业内部进行负责,对于茶叶安全品质的保障性较低。第二阶段为统计抽检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思想是“预防为主”。这一阶段产生了许多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在国内外均出现了许多控制图,这些方法能够完成基本的茶叶质量追溯,抽检结果给茶叶的生成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和监督作用。第三阶段为质量过程控制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术界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内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竞争,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生质量,给消费者以安全可靠的保障,诞生了TQM(全面质量管理)以及ISO90000系列标准。这一阶段对产品质量追溯进一步进行了细化,责任审查程度不断加深。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条形码,二维码技术的普及,为记录产品更多的信息,为生产加工方录入更多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消费者对茶叶安全溯源体系的认知支付意愿调查

本文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发起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和筛选,总共回收问卷213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0份,包含了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武汉,郑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和少数三线城市共20个城市。有效问卷中,男性样本122份,占到总体比例的61%,女性样本78份,占总体比例39%。调查人群选择从16周岁到80周岁的人群。调查人群涵盖范围与预期相符,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和偏向性,本次调查问卷为有效问卷。通过总结调查问卷的数据,我们对消费者对茶叶安全溯源体系的认知情况,信任度以及对支付额外成本的意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数据和结果如下所示:

为了研究消费者为茶叶安全溯源体系提高支付额外成本的意愿,本文将支付额外成本的意愿分为10%以下,10%~20%,30%~30%,30%以上四个等级,并计算其累计愿意支付额外成本的频率,消费者对于具有绿色认证标识的茶叶支付意愿的幅度最高,达到96%的调查人群均愿意为所消费食品的绿色认证支付额外经费。其余依次是有机,原产地,QS,和无公害认证。从总体来看,不同安全认证下的追溯体系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性。综合以上所述,绿色认证的安全溯源体系获得了最高的民众支付意愿,且支付意愿的幅度值高,这样结果的来源于消费者对绿色认证92%的了解(了解及以上),以及88%(基本相信及以上)的信任度,这两项统计指标在其他认证的溯源体系中,均拍在第一。而无公害认证在这两项指标中均没有超过50%。

三、影响消费者支付意愿因素分析

(一)对安全溯源体系的认知与信任

消费者对溯源体系的认知度及信任度,极大程度地决定了他们的支付意愿。从上一章的调查数据可知,在认知度和信任度高的安全认证下的产品安全溯源体下,产品比较容易赢得客户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额度,反之,消费者对该体系的认知度、信任度不够,消费者对其支付意愿和支付额度都不会高。

(二)消费者自身经济水平

另外,消费者的经济水平对茶叶消费量以及愿意为茶叶的品质提供附加值的空间也相对较大。调查中显示,80%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人会定期购买茶叶并更新,无论自身是否喜欢喝茶。而茶叶作为一种非刚需消费,对一般收入家庭来说,茶叶满足一般功能就符合其要求,不是特殊喜好,不会产生为其它的附加值支付的意愿。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以上分析与调查得知,消费者对不同茶叶安全溯源系统的认知和信任度是造成消费者对茶叶安全溯源额外支付额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或企业在指定茶叶的可追溯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可追溯体系在百姓眼里,是一个专业的词汇,要用下里巴人的方式表达,是消费者郎朗上口,更有亲和力,从而提高其知名度。

(2)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将安全追溯的流程,保障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二)展望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路客运;服务质量;SERVQUAL模型;满意度

随着运输市场的开放和立体交通的迅猛发展,铁路、民航和公路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提升本身的竞争能力,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引用了国外众多先进的顾客满意改善工具和方法,其根本目标是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提升铁路运输企业运作效率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SERVQUAL是一种以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基础的调查顾客满意程度的有效工具,在电信、保险、酒店和银行等服务性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通过调查顾客满意度在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正越来越多地为制造型企业或服务性行业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所应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应用SERVQUAL模式对铁路客运产品的服务质量要素进行调研和分析,获取旅客的满意度,以便评价其服务质量,为铁路客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一)SERVQUAL模型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服务经济”社会,服务管理研究也开始成为研究热点。格罗鲁斯第一次对感知服务质量概念做出科学的界定。在此基础上,莱蒂宁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格罗鲁斯模型等相继诞生。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由美国学者Parasuraman、Zeithamal和Berry在1985年提出的,它说明了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了服务传递过程中的五种差距。

Servqual分数=实际感受分数-期望分数

该模型中顾客的感受主要是从服务的有形性、可靠性、反映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方面的属性得到,并由其确立相关的22个具体因素来说明它。然后通过问卷调查、顾客打分和综合计算得出服务质量的分数,其计算公式:

式中:SQ为感知服务质量;Pi为第i个因素在顾客感受方面的分数;Ei为第i个因素在顾客期望方面的分数(i=1,2,3,…n,n=22);wj为第j个属性的权重。

将此SQ分数除以因素数n(n=22),得到单个顾客的平均Servqual分数。最后,将调查中所有顾客的Servqual分数相加,除以顾客数目m,得到某企业该项服务产品平均的Servqual分数,即

(二)SERVQUAL模型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用SERVQUAL模型分析进行数据采集时,往往需要确定质量属性的权重,并且需要询问被访者对某一质量属性指标需求的期望和感受绩效。

SERVQUAL模型从五个质量维度来来度量顾客期望和顾客感受,问卷通常采用7分制,1-7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很满意和非常满意。顾客以根据接受服务前的预期和接受服务后的感受来给期望值和感受值打分。通过比较上表中期望值和感受值得到的结果就可获得某一服务属性的“差距分值”,再根据顾客调查利用模糊评价方法确定5个质量属性的各自权重。“差距分值”*所属质量属性权重=质量差距。质量差距越大,消费者的感受离期望的距离越大,服务质量的评价越低。相反,质量差距越小,消费者的感受离期望的距离越小,服务质量的评价就越高。

二、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质量分析的SERVQUAL问卷设计

结合铁路客运服务产品的具体情况,对SERVQUAL模型进行相应的改造,形成切合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评价指标。铁路客运服务产品的质量属性或标准可以概括为安全性、及时性、便捷性、经济性、舒适性5个方面。将每一种质量属性具体化到几个因素(指标),即将客运服务产品质量5大属性概括为22项因素(指标)的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一)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5个属性及与之相关的22个因素,每个因素项目按期望值和体验值分两次请旅客回答打分,如表1所示(仅以安全性为例来说明调查问卷的设计模板)。在购买同一客运产品的旅客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乘车旅客,请他们对所购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i,按自己的希期望和体验值进行打分,即得到各个因素的Ei和Pi值。在问卷调查中,对同一因素的期望值和体验值打分时,提问的语意表达上侧重点不同,并且应尽量消除询问语气对顾客评分的映射作用。

(二)计算Servqual分数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购买广铁长沙总公司K577/578次客运产品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24份。最后对124份问卷旅客填写的内容进行统计。首先,通过旅客调查,利用模糊评价方法综合确定上述客运服务产品质量5个属性的各自权重,安全性权重为w1=0.35,及时性权重为w2=0.25,便捷性权重为w3=0.15,经济性权重为w4=0.1,舒适性权重为w5=0.15。根据“差别理论”,Pi与Ei在分值上一般是不同的。依前述公式将每张问卷上考虑属性权重后,各个因素项目的Pi与Ei的差值乘以所属属性权重之后再相加,便得到单个顾客对该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总评分值,再除以因素数n(n=22),就得到单个顾客的平均Servqual分数。最后,将调查中所有乘客的Servqual分数相加,除以乘客数目m,得到铁路客运服务产品平均的Servqual分数。本文依据124份问卷调查的数据,对K577/578次铁路客运产品的服务质量的开展评价。运用SERVQUAL服务模型中的计算公式,求得:旅客平均的Servqual分数为-16.1;广铁长沙总公司K577/578次客运整体产品平均的Servqual分数为-0.13。

三、SERVQUAL分析的结果

(一)被调查的旅客基本情况分析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购买K577/578次客运产品的乘客中本文共随机抽取了124个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是根据现代营销管理学的理论,对铁路客运整体产品进行设计的,将其质量特征具体化为5大属性24个因素(指标)。据对124份问卷旅客填写的内容进行统计,可将被调查的旅客基本情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年龄:50岁占1.7%。性别:男性占77.3%;女性占22.7%。出差事由:公差占44.0%;私事占56.0%。文化程度:小学占0.9%;初中占11.7%;高中占41.4%;大学及以上占46%。月收入:

(二)K577/578次铁路客运产品服务质量分析

由于服务产品是为顾客提供满足感,因此,可以把服务产品平均的Servqual分数转化为用顾客满意度来表示,即用顾客实际感受的服务水平与预期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可做如下几点分析:

1、根据广铁长沙总公司K577/578次客运整体产品平均的Servqual分数为-0.13,由服务模型概念,可以得知,该客运整体产品的旅客满意度为87%,说明旅客对该客运产品的服务质量基本满意,但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2、根据SERVQUAL模型可以计算每一个质量属性的Servqual分数,就可得到该属性或该指标的旅客满意度,旅客对于该产品的安全性和及时性较为满意,经济性和舒适性的服务质量水平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旅客对于客运产品的便捷性是不满意的,在以后的铁路客运产品的服务质量管理中应着重这一属性的改善。

3、在客运整体产品质量特征5大属性22个因素(指标)中,据旅客对这22项质量因素(指标)打分,可计算出每个因素的旅客平均Servqual分数;旅客对客运产品的准时发车、车站安全情况、及时报站、旅行中乘客人身安全、行包安全等因素的服务质量感到满意,但对到发时间点合理性、列车餐饮质量价格、行包托运、候车环境、购票途径与等待时间的服务质量尚不满意。

四、结论

铁路客运产品是无形的服务产品,其产品质量取决于旅客对客运产品的期望质量和体验质量的对比,根据这一特点,本文将评估服务质量的SERVQUAL模型应用到铁路客运产品的服务质量调查当中,在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ERVQUAL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路旅客运输质量调查问卷方式。找出了目前影响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质量的各质量属性因素,并利用顾客满意度量化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通过将该方式运用于购买K577/578次客运产品的乘客,采集了铁路客运的相关数据,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抽样调查,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改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提高旅客满意度,提升铁路客运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莫娜.J.菲茨西蒙斯.服务管理――运作、战略与信息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Valane A. Zeithaml,A. Parasuraman,Leonard L.Berry.Delivering Quality Service:Balancing Customer Perceptionsand Expectations [M].The Free Press,1990.

3、林航,李梦君.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其修正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5).

4、Eftihia Nathanail .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passengers on the Hellenic railway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7(27).

5、梁丽华,韩宝明,刘启钢.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标准化研究[J].中国铁路,2007(3).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实施以及环境的恶化,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被提上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优先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1]。农产品的安全是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公共安全的主要部分之一。从农户的角度,研究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态度和行为调查

2009年暑期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共计36个行政村当地的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态度、行为等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样本共700份,回收629份,其中有效数为498份,调查问卷回收率达89.86%,有效率为79.17%,其中,黑龙江省193份,吉林省174份,辽宁省131份。调查对象为乡镇和行政村居民,统计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涉及农产品种植的共有467份,没有参与农产品种植的有31份,各省的调查情况见表1,调查内容涉及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程度调查、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调查等的基本情况,调查方式主要是调查问卷的发放以及询问等。

(一)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情况调查

了解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是分析农户行为的重要基础。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农户进行农产品质量保护活动的自觉性、动性强弱,而农户自觉性和主动性又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本研究从农产品优良新品种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服务、肥料实施、农药实施、灌溉技术等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汇总调查问卷所得的数据结果,并对统计数据加以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1.优良品种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优良品种的农作物推广对农业的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的种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还可以改良农作物品质,其优良性主要表现在丰产性、抗病虫害、抗旱等方面,并且某些优良品种还可以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植区域, 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其价格水平一般相对较高。

根据调查,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情况是,农户“对优良品种非常了解”的占47.6%,这部分农户对于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抗旱农作物品种等等都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而对“优良品种比较了解”的农户占51.8%,这部分农户可能只对某一种或者几种优良品种比较了解;选择“对优良品种不太了解”的用户有30户,为0.06%,这部分农户并不以农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都表示对“优良品种的农作物”仅是听说过,但对具体的“优良品质”并不清楚。

调查问卷统计,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选择农作物品种的主要依据是种子价格是否合理,其比例占36.7%,也就是说农户在选择新品种时首先考虑新品种的价格,只有农户接受得了的价格有利于品种推广应用;另外分别有23.8%的受访农户主要是看已经种植过该品种的其他农户的经验;18.9%的农户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来选择新品种,这表明农户决定是否种植新品种农作物时凭借其他农户的种植收益情况和自己多年的经验。根据农户这一特点,种子公司和种子站可以向农户低价提供新品种,让其进行小面积试种,让农民能够亲眼看到新品种的种植情况和新特性。另外约8.6%的农户选购新品种是因为政府鼓励,5.3%的受访农户选购新品种是相信种子销售人员的介绍,4.5%的农户因为看到电视、报纸宣传才选购新品种,还有2.2%的受访农户表示自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进行选择新品种的。这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自主经营权的不断扩大,农户越来越通过自己判断来选购新品种,国家的干预和他人的建议只能作为选购农作物新品种的辅助工具。

2.农业技术服务的调查分析。农业技术服务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据调查问卷汇总,农业技术服务组织进行服务的形式主要有定期举行培训,发放宣传册子和生产资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宣传,由种植大户带动,技术员个别辅导等。其中,最受农户欢迎的是技术员的个别辅导,占33.7%,农户通过与技术指导员面对面交流,可以针对面临的具体问题,详细地咨询农业技术员,但这种形式成本比较高,要求农业技术组织投入大量的人力,同时要求技术员投入大量精力,在现阶段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下,面对面的咨询这种方式还不能普及;发放宣传册子和生产资料是第二受欢迎的农业技术服务形式,占28.3%,这些资料可以保存下来,供农户随时翻阅;第三受欢迎的服务形式是种植大户的带动,占24.4%,种植大户一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在邻里之间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并且种植大户十分注重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流通和变化,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同时也愿意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情况传授给邻居,因此,大量农户希望通过种植大户的带动应用新生产技术进行生产;定期举行培训和电视、广播、报纸宣传等形式,虽然内容相对丰富,并且通过声音、图像、画面等比较形象的方式进行传授,但是由于培训班开课时间间隔比较长,举办目内容相对固定,不能满足农民广泛的技术需求,因此仅有8.5%和5.1%的农户选择这两种形式。

关于农户实际生产中选择农业技术服务方法的情况是,29.6%的农户选择到乡镇农技站咨询,27.5%的农户选择去村里或者邻村种植大户进行咨询,22.6%的农户选择有问题时打电话给技术员,这表明农户最希望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随时与技术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3.化肥、农药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存在十分严重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现象,使耕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严重。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出单位耕地面积使用化肥量,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近三年平均水平分别为:61.62、93.12、80.49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2]。同时农药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农户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防治病虫害,有逐年加大农药使用量和使用品种的趋势。调查汇总,知道化肥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成块,理化性状变劣从而导致肥力下降,其中还有48.5%的农户了解化肥过量施用,相当一部分化肥未被利用,就直接流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数量增多,致使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91.6%的农户认为农药的大量使用,会致使相当一部分农药滞留在农产品中,从而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其中还有76.8%的农户了解大量的使用农药,造成了有毒物质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并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调查农户中,没有人表示对化肥、农药的过量实施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因此可以看出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化肥、农药给当地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4.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东北粮食主产区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秋季节雨热同期。当春旱发生时,往往河流干涸,加之近年来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旱灾情况愈来愈严重,节水灌溉就显得十分重要。从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节水灌溉程度来看,67.3%的受访农户表示非常了解;29.3%的受访用户表示比较了解;只有17户表示对节水灌溉不了解,这部分农户主要来自未进行农产品种植的农户,他们表示知道节水灌溉技术,但对技术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主要原因是农户对节水灌溉不感兴趣,或农户文化素质和理解能力较低。 分析节水灌溉技术的设备支撑充分性时,73.7%的农户认为设备支撑不够充分。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农户认为积水灌溉技术的设备建设成本太高,渠道防渗、管道输水以及喷、微灌技术的建设需要资金农户所承受不起,政府的支农资金不能承担全部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因此到目前为止,当地农村有仍有近1/5的村子仍采用土渠的方式进行灌溉。

(二)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行为调查

1.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意愿调查分析。农户的参与意愿反映了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积极性。在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调查意愿程度的问题上,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参与的农户占87.7%;不愿意参与的农户占12.8%,其中大部分农户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由此可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还是得到广大农户的大力拥护的。

进一步调查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原因,其优先顺序:农作物单产高,收益好,占54.6%;节省劳动力,占43.2%;可以改善生活生产环境,占38.7%;节省时间便于从事其他劳动,占35.5%。不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原因排序为:抗逆品种、有机化肥价格高;节水灌溉成本高;并未种植农作物;熟悉原来品种的种植技术;习惯原有的生产方式等等。由此可见,农户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关注点在于农产品收益的程度。

2.农户参与的决策类型调查分析。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行为类型调查有助于我们解析农户的行为心理变化过程。汇总了调查问卷的数据情况,发现17.9%的农户是属于自主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类型,这部分农户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自身生活水平得以改善的意义,主动地参与;59.4%的农户属于从众自愿参与,这部分农户一开始持有观望态度,发现自主参与的农户获得收益有所提高,因此也自愿参与,被动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占22.6%,这部分农户认为自己是经别人劝说而被动从众参与的。

选择自愿进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农户,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较高,在土地种植上有着较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而被动参与的农户,其多为保守型农户,有着从众的心理,往往导致自身在生产生活中得到的收益也较主动的农户少。

二、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因素分析

影响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第一,外部政策环境因素。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就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并且将食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04年国务院安全发展中心成立了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到目前为止,相继有150余位学者参与了该项课题研究[3],开展了大量关于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的研究工作。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条件,2006年4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顺利通过,2009年6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顺利通过,这表明作为国家优先解决的重点主题之一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已经做到有法可依。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质量有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农产品营养丰富、品种优良,口感好,而且更加关注施用化肥量,农药残留量等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二,农户内部因素。本研究是以农户为调查的基本单位,因此受访的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往的生产经营习惯等是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护行为的农户内部因素。本研究中调查对象为18-60岁劳动力,其中18-30岁的劳动力占14.32%,30-45岁,占56.4%,45-60岁的占29.28%;其教育程度为初、高中的超过65.5%,小学或者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将近30%,还有大约4.5%的农户为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

从理论上说,农户年龄越大,其接受信息的能力就越差,旧的思想观念也可能比较顽固,因此比较保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也可能较低[4],并且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农民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更加不愿意接收新知识和新事物,因而其参与的意愿可能越低;相反年龄相对较年轻的农户,其思想相对来说比较开放,容易接收新知识,新事物,其判断力和观察力相对来说比较敏锐,其参与退耕意愿可能更高。

农户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其家庭收入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的速度就越快,其视野也更为开阔,其新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收能力也相对较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已经被作为国家优先考虑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户主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对其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其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行为更为理性。

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知程度是农户进行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保护行为决策的基础,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越高,通常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越高。户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与政府的宣传和农户的信息接受能力有关。

在以往生产经营情况上,户主一旦形成某种生产经营习惯,往往很难做出改变。户主的生产经营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家庭参与的决策类型。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往往分为农业生产经营和非农业生产经营两个部分,有的农户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农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比较关注,其参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相反,有的农户以非农业生产经营为主,其经济来源并不依靠农业生产,那么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程度自然会低,其参与的肯能行就不大。

三、对策建议

第一,关于农产品优良品种的培育。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区域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对农产品优良品种都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也希望购买优良品种进行种植,但是其种子价格水平较一般农作物种子高出大约15%-30%,某些品种甚至高达50%。这直接影响了农户的购买积极性。因此,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支农项目中,播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对优良品种的补助,以降低其价格水平,鼓励农户选购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

第二,关于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模式。有当地政府出面在相邻几个村子里面设置农业科技示范户,有农业科技示范户对周围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户主必须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相对开放,接受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知程度高。县、乡镇农技站技术人员必须定时对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农忙前技术指导,以及田间实际指导,使这些农业科技示范户可以帮助周围农户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关于化肥、农药实施。绝大部分农户意识到化肥、农药的过量实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甚至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却逐年增加,因此,国家政府一方面应该出台政策限制无机化肥和剧毒农药的生产,另一方面大力支持高效无公害生物肥料的研制以及精确施肥技术的研究,并同样对高效无公害生物肥料进行价格上的补助,鼓励农户进行购买。

第四,关于节水灌溉技术。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各个城市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门用于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并在管理方法上进行改进。政府组织管理手段的创新一方面以法律手段作为管理方式的主体,另一方面要以宏观管理和直接管理为主。主要包括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对于目前东北粮食主产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一些农户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思想和落后观念短期内难以适应和接受实行节水灌溉过程中一些基础工程建设投入较高可能带给他们的利益损失,这就要求配套运用以上方法。政府组织应该通过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题的认识。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从统计情况来看,东北粮食主产区绝大部分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愿意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2)东北粮食主产区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和农户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政策环境因素决定了大方向上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农户内部方面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程度、以往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户的参与与否。(3)针对调查汇总在优良品种选择方面、农业技术服务方面、化肥、农药实施方面、节水灌溉方面出现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体系推广研究[c].中国博士论文集,2008.

[2] 高晓露.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j].当代法学,2009(3):52-56.

[3] 陈锦,王振平.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6):28-30.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场观赏;消费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8-0026-04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Scene-watching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

LI Zhi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sychical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 Sichuan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 factor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wenty-five kinds of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scene-watching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 Empirical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actors of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scene-watching martial arts competitions are multi-dimensional, including product quality factor, consumer’s own factor, cost factor, propaganda factor, venues landscapefactor, human environmental factor.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which would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watching martial arts tournament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martialarts’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scene-watching; consumption factors; empirical research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1]作为我国传统体育的优秀代表,武术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兼具多方面的价值功能,并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武术运动通过每一招每一式表现出的武德精神美、动作造型美、劲力节奏美、技击对抗美、意境和谐美等等的美学价值,[2]同时由于武术运动的激烈对抗性和武术赛事赛果的不确定性,增强了武术运动的可观赏性,能够极大满足武术消费者的的审美需求和好奇心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武术作为一种艺术资源,通过开发武术赛事来满足广大武术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影响我国城市现场居民进行观赏型武术赛事消费决策的因素复杂多样,而且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并非独立不相关的,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型武术赛事消费行为是这些众多的因素共同影响的,而各个因素又是通过某些公共因子共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因此提出以下假设性命题:众多的影响因素是通过某些共同因子影响我国城市居民进行观赏型武术消费行为,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提高样本数据合理性和准确度,笔者分别调研了现场观赏2010年具有影响力的两场武术赛事的300名消费者。在2010年12月18日对在广东顺德体育馆现场观赏2010年中国武术散打VS世界职业泰拳争霸赛的武术赛事消费者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44份。在2010年12月30日对在青岛现场观赏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决赛的消费者发放150份问卷,实际收回139份。针对两场武术赛事消费者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实际收回调查问卷合计283份,实际收回调查问卷283份,回收率为94.3%,其中27份调查问卷的填写不完整,18份调查问卷由于被调查者均选取极端值,因此回收的问卷中共有45份调查问卷不能使用,剔除漏答信息及出现极端信息的问卷后实际有效问卷为238份,因此有效的回收率为84%。实际有效问卷中男性172份,占有效被调查者人数的72.3%,女性66份,占有效被调查者人数的27.7%。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查阅有关消费者行为、体育消费、观赏型武术消费研究等方面的文章,力求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以2010年中国武术散打VS世界职业泰拳争霸赛和2010年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现场观赏武术赛事的消费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3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将复杂多样的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隐形共性因子,实现多变量的降维的统计技术。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体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研究设计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主要受三部分的因素影响:1)内部或者心理因素;2)外部或者社会文化因素;3)作用于消费者决策制定过程中的情景因素。[7] 现场观赏武术赛事的消费行为决策机制如图1所示,现场观赏武术赛事的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情景因素三方面影响的。

为保证问卷设计的科学合理有效,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相关专家的访谈和有武术赛事观赏经历的消费者进行访谈,筛选出以下的25种主要影响着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因素(表1)。

表1 城市居民现场观赏型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因素

根据上述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型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因素,自编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第一部分统计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状况,第二部分以量表上形式对影响城市居民现场观赏型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25个因素进行影响程度调查。为方便确定各个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型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量表中对上述25个因素采取5分制程度划分。“根本不影响”赋值1分,“很少有影响”赋值2分,“稍微有点影响”赋值3分,“比较影响”赋值4分,“非常影响”赋值5分,用于测量各因素对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的影响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先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25项属性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2.1 信度检验 克伦巴赫信度系数是一套常用的衡量心理或教育测验可靠性的方法,克伦巴赫信度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作为信度的指标,它克服部分折半法的缺点,是目前社会研究最常使用的信度指标,广泛应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一般认为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最好在0.8以上,0.70~0.80还算可以接受的范围。

通过对有效问卷的量表结果做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克伦巴赫信度系数为0.753,说明这25个影响因素的测量结果之内部一致性具有较高可信度,因此符合研究的需要。

2.2 效度检验 量表的效度类型有三种: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与建构效度。 笔者对调查量表的建构效度进行检验。量表的建构效度(或称构念效度)指量表能测量到理论上的构念或特质之程度。检测量表是否具备建构效度,最常使用方法为因子分析法的适应性检验。

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用于因子分析的适应性检验。根据Kaiser( 1974 年) 观点, KMO值大小用于衡量一组变量的相关程度高低。如KMO 值越接近1, 则所有变量越适合做因子分析, 相反, 如果KMO 越小, 则越不适合做因子分析。[8]从表2中可以得出本问卷的KMO值为0.719,Bartlert球形检验非常显著,说明个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问卷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 KMO and Bartlett's Test

2.3 因子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表3总体方差解释中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7大特征值依次分别为5.736、3.955、2.997、2.813、2.360、1.491、0.910。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前6个因子比较合适。从图2碎石检测图(scree plot)中也可以看出,第6个因子是转折点,因此提取6个因子合适,它们累计贡献率达到77.4%。选取的6个因子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

从表4中可以得出,第一公因子主要是赛事的品牌B14、赛事的竞争程度B2、赛事结果的不确定性B3、武术明星的参加B6,选手以前的战绩B7、场馆人员的服务B10、场馆内的安全性C7的正向载荷最高,分别是0.898、0.858、0.854、0.842、0.831、0.806、0.749,该因子的贡献率为22.943%,是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赛事产品质量因子。第二公因子是以闲暇时间B5、可支配收入B1、消费理念A2、消费动机A1、武术迷情结A3的正向载荷最高,分别是0.812、0.790、0.736、0.694、0.640,该因子的贡献率为15.819%,是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消费者自身因素因子。第三公因子是以其他活动的举办C4、促销活动B15、赛事门票价格B4、交通便利性B13的正向载荷最高,分别是0.737、 0.694、 0.668、 0.571,该因子的贡献率11.988%,其他活动的举办可以看做消费者的机会成本,促销活动和赛事门票价格可以看作货币成本、交通便利性可以看作是时间成本,因此,该因子是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成本因子。第四公因子是以广告宣传B9、新闻媒介的宣传B12、武术迷组织的影响B8、朋友和家人影响B11的正向载荷因子最高,分别是0.741、0.704、0.532、0.517,该因子的贡献率为11.253%,是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宣传因子。第五公因子是以场馆的设计和布局C5、场馆的基础设施状况C1、场馆的档次和规模C2的正向载荷因子最高,分别是0.879、0.790、0.778,该因子的贡献率为9.439%,是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场馆景观因子。第六公因子以其他观众的表现C6和与观众的互动性C3的正向载荷最高,分别是0.688、0.635,该因子的贡献率为5.965%,是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人文环境因子。

表3 总体方差解释

15.73622.94322.9435.73622.94322.94323.95515.81938.7623.95515.81938.76232.99711.98850.7512.99711.98850.75142.81311.25362.0042.81311.25362.00452.3609.43971.4422.3609.43971.44261.4915.96577.4081.4915.96577.40870.9103.63881.046通过对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研究,经过因子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因素可以划分为6个维度:赛事产品质量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成本因素、宣传因素、场馆景观因素、人文环境因素。首先赛事产品质量因是赛事服务产品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武术赛事消费者的心理满足程度和消费者的效用,因此能够成为影响消费行为的一方面。消费者自身因素包含的消费动机和武术情节等,根据动机理论可知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是有功能性的,因此能影响消费行为。其他活动的举办可以看做消费者的机会成本,促销活动和赛事门票价格可以看作货币成本、交通便利性可以看作是时间成本,成本因素是消费行为的重要考虑因素。宣传因素促使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并对赛事服务产品产生期望效用,因此能够影响消费行为。场馆景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和美学价值,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一方面。最后人文环境因素主要是现场的氛围和互动,由于消费者的社会属性需要,人文环境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等心理需要,因此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一方面。

同时设赛事产品质量因素F1、消费者自身因素F2、成本因素F3、宣传因素F4、场馆景观因素F5、人文环境因素F6,可以从表4主成分系数矩阵中得出各主成分因子与影响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25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表4 主成分系数矩阵

赛事的品牌B140.8980.057-0.0830.1470.180-0.057赛事的竞争程度B20.8580.023-0.1870.1650.052-0.017赛果的不确定性B30.854-0.0720.0250.1810.175-0.082武术明星的参与B60.8420.077-0.1240.0610.000-0.037选手以前的战绩B70.831-0.131-0.1360.1320.185-0.044场馆内人员服务B100.806-0.046-0.1310.2220.0900.178场馆内的安全C70.7490.097-0.0760.1710.141-0.067闲暇时间B50.2170.8120.254-0.381-0.044-0.065可支配收入B10.1500.7900.078-0.296-0.014-0.190消费理念A20.2490.7360.213-0.2630.059-0.023消费动机A10.2510.6940.074-0.258-0.1120.192武术迷情结A30.0430.6400.423-0.346-0.066-0.022其他活动的举办C40.189-0.3080.737-0.3380.0030.119促销活动B150.249-0.4510.694-0.1110.1670.198门票价格B40.245-0.3850.668-0.3030.2550.004交通便利性B130.249-0.4630.571-0.1840.0140.320广告宣传B9-0.0780.3340.2710.741-0.0450.345新闻媒介B12-0.1860.3010.2660.704-0.0160.223武术迷组织影响B8-0.2600.2460.3350.532-0.0890.014朋友和家人的影响B11-0.0550.4280.3020.517-0.0540.340场馆设计布局C5-0.3430.1150.0340.0290.879-0.134场馆的基础设施C1-0.3490.1040.0030.0770.790-0.008场馆的档次和规模C2-0.2690.2130.0610.1350.778-0.166其他观众表现C6-0.113.038-0.440-0.3390.2350.688与观众互动性C30.0540.126-0.504-0.3980.2110.635赛事产品质量因子F1与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F10.898B14+0.858B2+0.854B3+0.842B4+0.831B7+0.806B10+0.749C2+0.217B5+0.150B1+0.249A2+0.251A1+0.043A3+0.189C4+0.249B15+0.245B4+0.249B13-0.078B9-0.186B12-0.260B8-0.055B11-0.343C5-0.349C1-0.269C2-0.113C6+0.054C3

消费者自身因子F2与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F20.057B14+0.023B2-0.072B3+0.077B4-0.131B7-0.046B10+0.097C7+0.812B5+0.790B1+0.736A2+0.694A1+0.640A3-0.308C4-0.451B15-0.385B4-0.463B13+0.334B9+0.301B12+0.246B8+0.428B11+0.115C5+0.104C1+0.213C2+0.038C6+0.126C3

成本因子F3与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F3-0.083B14-0.187B2+0.025B3-0.124B4-0.136B2-0.131B10-0.076C7+0.254B5+0.078B1+0.213A2+0.074A1+0.423A3+0.737C4+0.694B15+0.668B4+0.571B13+0.271B9+0.266B12+9.335B8+0.302B11+0.034C5+0.003C1+0.061C2-0.440C6-0.504C3

宣传因子F4与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F40.147B14+0.165B2+0.181B3+0.061B4+0.132B7+0.222B10+0.171C7-0.381B5-9.296B1-0.263A2-9.258A1-0.346A3-0.338C4-0.111B15-303B4-0.184B13+0.741B9+0.704B12+0.532B8+0.517B11+0.029C5+0.077C1+0.135C2-0.339C6-0.398C3

场馆景观因子F5与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F50.180B14+0.052B2+0.175B3+0.000B4+0.185B7+0.090B10+0.141C7-0.044B5-0.014B1+0.059A2-0.112A1-0.066A3+0.003C4+0.167B15+0.255B4+0.014B13-0.045B9-0.016B12-0.089B8-0.054B11+0.879C5+0.790C1+0.778C2+0.235C6+0.211C3

人文环境因子F6与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F6-0.057B14-0.017B2-0.082B3-0.037B4-0.044B7+0.178B10-0.067C7-0.065B5-0.0190B1-0.023A2+0.192A2-0.022A3+0.119C4+0.198B15+0.004B4+0.320B13+0.345B9+0.223B12+0.014B8+0.340B11-0.134C5-0.008C1-0.166C2+0.688C6+0.635C3

从上述的定量关系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众多的影响因素是通过赛事产品质量因素、消费者自身因素、成本因素、宣传因素、场馆景观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6个维度影响我国城市居民进行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可见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维度的。

3.2 建议 为促进我国城市居民现场观赏武术赛事消费的发展,加快武术产业化发展进程,武术赛事的经营管理者可采取措施有:

1)在赛事产品质量因素方面,赛事主办方应注重武术赛事品牌化建设,建造品牌化的武术赛事以吸引消费者现场观赏;赛事主办方应注重运动员之间、各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力平衡,使得比赛结果不确定性最大化,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现场观赏;赛事主办方应注重武术比赛时运动员的选拔,高水平的运动员能更好更优秀的展现出武术技击技能,能提高武术赛事的可观赏性;武术赛事既要吸引优秀的武术明星的参加,又要实施武术造星计划,更多的武术明星会成为武术迷的偶像,吸引更多的武术消费者;注重场馆内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培养其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注重高服务价值的传递,让消费者满意,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加强场馆内的安全保证,产品的安全享用才能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保证消费者的重复购买。总之,赛事产品的质量最关键,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保证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加,才是效益的保障。

2)在消费者自身因素方面,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培养消费者的兴趣和武术迷情结,让消费者感受到武术的魅力,深深被武术所吸引;同时应该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武术赛事,在消费者拥有充分的闲暇时间进行比赛;引导消费者正确进行消费,改变消费者的武术消费理念。

3)成本方面,即使同时期有其他举办活动,赛事主办方应该通过举办高质量的有吸引力的赛事增加消费者的转移成本,放弃对其他活动的选择;同时开展多样的促销活动,采取多样的促销手段,通过促销使消费者感受到额外的收益,增加消费者剩余,获得额外收益感;另外,选取合适的场馆举办武术赛事,尽最大可能增加消费者购买的便利性,节省消费者的时间成本。

4)宣传因素方面,通过宣传展示武术博大精深的技术内容和文化内涵,让人们了解武术的重要性,了解真正的武术,认清武术的本质,认清武术的多方面价值,让人们了解武术、关注武术、热爱武术。通过武术的宣传,培养广大群众的武术热情,武术兴趣,武术情结,培养消费者的武术消费社会环境,让观赏型武术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一种高品质文化。

5)场馆景观方面,其实就是观赏型武术消费者的消费物理环境。优雅良好的环境,更利于观赏型武术消费的进行,武术举办者更应该注重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场馆的设计和布局、场馆的美感、赛事举办场馆的档次和规模的选择,让顾客在轻松休闲舒适的环境中消费。这既让消费者享受物理环境的美感,又提高了消费者的自尊,可以充分刺激消费者的联想和重复购买。

6)人文环境方面,赛事主办方应在赛事进行期间,多举办活动与观众进行互动沟通,增加与观众接触的机会,了解消费者的心理,营造美妙的消费环境刺激消费;同时也需要培养部分忠诚的武术迷,在现场观看中这些武术迷的情感爆发可以感染其他消费者,引感共鸣,使消费者切身感受现场的娱乐兴奋氛围,并在消费者的大脑黑箱中占据一定空间,最终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刺激消费者的重复购买。

参考文献:

[1] 武术.百度百科[EB/OL]. www.省略.

[2] 钱金梅,钱军师,钱张师.中华武术美的特性与表现[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16(2):185-187.

[3] 李明.对“观赏型”体育消费的初步理论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3):21-22.

[4] 刘卫,庄洪业,高诺.我国“观赏型”体育消费市场的供求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8):28-29.

[5] 郭.“观赏型武术”消费市场初探[J].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28-30.

[6] 陈永军,段鹏,高秋平.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体育学 刊,2010,17(2):33-36.

[7] 董进霞,邱招义,于静.体育营销学―战略性观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52-213.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104-01

法律意识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它客观的存在于人的思维当中,存在于人们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当中,深层的根植于每一个人的脑海之中。就如同一个人是否具有良知,是否能够良好的遵循道德的约束,都是可以从人们对于某些事情的认识态度上可以完全反映出来的。对于法律意识存在与否,存在深刻与否的探讨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获取答案。

一、实证分析背景介绍

(一)实证分析选取人群

本次实证分析选取的人群主要来自于上海市二所高校: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为综合性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理工类高等院校;华东政法大学为法学类院校。所选人群均为随机挑选,涉及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二)实证分析使用方法

本次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实证分析采取了两种方法:调查问卷方式和真人采访录音方式。调查问卷除了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外,共设计了20道题目,主要包括被调查人对法律的基本认知,认为法律的作用,对于日常生活所遇事项的法律思维等类型的题目。比如,询问被调查人是否学习过法律,学习的时间有多久;认为法律的意义是什么,法律是通过什么途径制定的,法律和道德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等;再比如,情景设置,若与商户发生产品质量纠纷,一般采取什么途径解决,法律途径是否被包含在其所设想的途径之内。此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260份,有效问卷189份,其中男生99份,女生90份。

另外,对真人进行录音采访,主要针对二类人群,纯法学专业的学生;学过法律,但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完全非法学专业,也未学习法律的学生。每种人群分别采访5人,对其录音内容进行储存分析,均有效保存录音记录。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概况

(一)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但是相对较弱。比如在针对与商品销售者之间的产品质量纠纷致人损害的案例中,85.9%的受访者认为产品销售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但是当被问及是否会选择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时,35.7%的受访者表示会;50.8%的受访者表示会找销售者协商,若协商不成找熟人解决,若仍无法解决则不了了之。

(二)法律意识与法学专业学习正相关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法律意识的存在与否和深刻程度与受访者所受法学教育的有无和时间长短存在正相关。根据对受访者基本信息和其所做问卷的答案分析,法学学生的法律意识最高,学过法律的非法学专业学生次之,完全未接触法律教育的学生最弱。

(三)大学生缺乏法律信仰

在决定社会进程的决定性因素的调查中,在道德与法律谁更能决定社会进程的问题上,在权力与法律之间的抉择中,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法律信仰。在对一个社会进程的影响程度上,55.2%的大学生认为道德的力量是最大的;33.3%的人认为法律的力量较大,11.5%的人认为领导者个人的领导艺术力量最大。在遇到问题,到底什么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60.5%的人认为,权力和熟人关系能够有效解决争端,仅30.2%的人认为完全依靠法律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解决争端。

(四)缺乏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只有法律是公正的,民众才能够树立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当大学生被问及:“你觉得法律是否公正,司法是否公正。”的问题时,只有19.2%的人坚定的认为我国法律公正、司法公正;60.2%的人认为法律的公正与否取决于执行法律的人,现阶段我国执行法律的人很难保证法律的公正,法律的公正程度在制定到执行过程中会大打折扣;12.3%的人认为,法律根本就不可能公正,因为法律的设定本来就是权力阶层的游戏,其公正也不过是统治阶级的幌子罢了。在对个人的采访中还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极易因为某一两个事件,易因为整个社会的仇官仇富情节否定法律的公正,否定司法的公正。比如一位受访者在接受录音采访时就认为诸如“大老虎”和“苍蝇”们的所作所为本身就彰显着法律的不公正。

三、结束语

法律意识的实证分析是为了真实的展现现阶段大学生对法律的基本态度,通过对他们基本态度的发掘寻找下阶段我们对这些大学生培养过程中所需要努力的方向。教育决定意识,或许现阶段,他们的法律意识仍然薄弱,但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法学通论》的开设能够最基本的给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这样也能够帮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有效的利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树立法律信心,树立法律信仰,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成为法学界的中坚力量,无疑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梅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实证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4):74-76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消费者态度;Logistic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32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3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质量信息不透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通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部信息的展示,被消费者视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与预防农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

由于消费者是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直接利益相关者,获知消费者的真实态度,让广大的消费者参与到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中,是做好农产品安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就好比淘宝网的用户与商家的互评机制,构建了电子商务诚信生态链基础一样。因此对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消费者态度调查对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其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1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5年6月20日至2015年7月20日对广州市主城区内大型超市、综合性农贸市场和广州本土网络论坛展开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面访形式进行,实际调查时在不同的时间段与不同场所的农产品购买场所出口处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刚购买完农产品的城市居民。调查员为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2013级、2014级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32份,剔除消费者漏答、回答信息不完整、存在明显问题的无效问卷外,共计有效问卷317份,样本有效率达到95.48%。

1.2 样本特征描述

被调查者的基本统计样本特征见表1,调查问卷中女性访问者较多,共计159人,占样本数的50.2%。18~24岁和25~30岁的受访者相对集中,分别占样本的25.9%与48.6%。本科学历的受访者有184人(58%)最多。受访者以企业员工的样本数最多有180人(56.8%),政府/事业单位其次有46人(14.5%)。3 001~5 000元月收入与5 001~8 000元的月收入的受访者最多,分别有119人(37.5%)与83人(26.2%)。

1.3 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消费者态度描述性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72.3%的受调查者对食品的安全表示关注,83.6%的受访者有过高价格购买到低质量的农产品的经历;有90.8%的受调查者对现有渠道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感到不满足;受调查者在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的途径中,68.1%是通过企业单方面宣传来了解的;有90.9%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受调查者中有59.94%的认为选择行业协会作为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主体是最优的方案。

表2 受访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认知与选择

统计特征 分类指标 人数 有效比例(%)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度 非常关注 62 19.6

较多关注 82 25.9

关注 85 26.8

较少关注 80 25.2

完全不关注 8 2.5

消费者高价购买到低质农产品的频率 一天多次 9 2.8

一周多次 52 16.4

一月多次 84 26.5

一年多次 120 37.9

零次 52 16.4

现有信息渠道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需求的满足程度 完全满足 4 1.3

满足 25 7.9

一般 130 41

不满足 117 36.9

完全不满足 41 12.9

了解农产品质量的信息渠道 销售人员 195 33.9

网上消费者咨询或评价 154 26.7

广告 141 24.5

企业网站 56 9.7

工商局/消费者协会 30 5.2

消费者觉得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必要程度 非常有必要 135 42.6

有必要 153 48.3

无所谓 25 7.9

没必要 3 0.9

完全没必要 1 0.3

在当前,主导可追溯系统的主导主体的选择 政府机关 101 31.86

行业协会 190 59.94

企业 26 8.2

2 消费者对基于行业协会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态度分析

90.9%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其中有62.85%的消费者选择了行业协会主导建设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见表3)。在消费者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个建设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主体的优缺点综合评分中,选择行业协会作为建设主体的受调查者93.16%的消费者其评分结果为“优点大于缺点”,这说明消费者选择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主体是经过深入了解和思考后的结果(见表4)。

选择行业协会为建设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主体的受访消费者在选择行业协会的优点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①行业协会帮助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解决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协助政府做好监管;②行业协会对本行业内企业生产技术与生产质量状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③行业协会内的技术专家多、素养高,能开展本行业的质量技术培训与研讨交流会议,对本行业质量信息也能超前预警。

表3 可追溯系统必要性对系统主导主体的选择

分类指标 主导可追溯系统的主体选择

非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必要性 没必要 20 9

68.97% 31.03%

有必要 107 181

37.15% 62.85%

表4 行业协会优缺点的综合评分对可追溯系统主导主体的选择

分类指标 行业协会优缺点综合评分

缺点>优点 缺点

主导可追溯系统

的主体选择 非行业协会 77 50

60.63% 39.37%

行业协会 13 177

6.84% 93.16%

3 是否有必要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 研究方法

消费者选择是否有必要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消费者个人基本特征这一因素。作为可追溯农产品的最终消费端,消费者的选择将对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健康、顺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部分在上一节描述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采用实证分析中的二元Logistic分析法以“消费者个人基本特征”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对影响是否有必要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因素作回归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3.2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是否有必要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本文采用SPSS 19.0软件对消费者是否有必要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Logistic分析估计结果预测准确率90.9%,较理想。经Hosmer- 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之后,我们可以得到检验P值为0.615>0.05,这说明由预期概率得到的期望频数与观察频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建立的模型拟合较好。如果针对模型系数进行全局性检验,可以得到似然比的卡方值为37.581,自由度为13,相应的P值=0.000

表5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变量的定义

变 量 定义解释 变量赋值 预期影响方向

X1 性 别 男=0 ,女=1 -

X2 年 龄 18岁以下=0,18~24岁=1,25~30岁=2,31~40岁=3,41~50岁=4,51岁及以上=5 +

X3 学历水平 初中及以下=0,高中/中专/技校=1,大专=2,本科=3,硕士及以上=4 +

X4 收入水平 3 000元及以下=0,3 000元~5 000元=1,5 001元~8 000元=2,8 001元~10 000元=3,10 000元以上=4 +

X5 职 业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0,企业高管或老板=1,企业员工=2,自由职业者=3,其他=4 ?

Y1 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必要性 没必要=0,有必要=1

分析回归结果(见表6),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中Sig值可以表明选取的自变量中哪些与因变量有显著相关性,即对因变量的变化有显著性影响。由于我们选择的显著性水平是0.05,所以,当Sig大于0.05,就说明该自变量无统计学意义,即对因变量无显著性影响。该模型对调查数据的解释率为90.9%,通过上述结果发现:自变量对因变量无显著性影响。由表可知,消费者的年龄、学历、收入估计系数为正,性别的估计系数为正,即男性、年纪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消费者更认为有必要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①男性一般购买农产品比较理性,会比较之间的差异,而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刚好可以满足其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需求;②年纪越大的人对于健康会更关注,关于饮食的农产品就更加关注,年纪越大越想吃到健康营养的农产品,所以年纪越大的消费者越认为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有必要;③学历越高的消费者相对于学历越低的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信息的全面,更加注重农产品自身的质量,对农产品质量信息了解的更加透彻,而现有渠道并不能满足他们,所以他们认为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非常有必要;④收入越高的人可选择范围较广,他们有能力花更高的价格来购买更健康的农产品,而大部分的农产品无相关的参照标准来比较农产品质量高低,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刚好填补了信息渠道的不足,让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收入越高的人越支持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⑤消费者的职业的估计系数为正,参考类别为“其他职业”,即在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上班的消费者、企业高管或老板、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比其他职业的消费者对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有更高需求。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广州市区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态度调查与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①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十分关注,但同时绝大部分的消费者对现有渠道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不满足;②消费者对于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主要是通过企业单方面的宣传来了解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组织为农产品进行农产品质量信息的整理;③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支持建立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同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认为选择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主体是最优的。

基于以上调查结论,本文提出如下三条具体策略:①建立更多渠道让消费者有更多机会了解到农产品质量信息。②丰富现有渠道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内容,并且不局限于企业、政府机构现有的关于农产品基本信息的展示。③建立基于行业协会的农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熊芳.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

[2]王秀清,孙云峰.我国食品市场上的质量信号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2(5).

[3]张晓勇,李刚,张莉.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对天津消费者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4(1).

[4]徐玲玲.食品可追溯体系中消费者行为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

[5]周洁红.消费者对蔬菜安全认知和购买行为的地区差别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6).

[6]乔娟,韩杨,李秉龙.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7(6).

[7]丁俊.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行为与购买意愿[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产品质量调查问卷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用户满意度调查;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22;C81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婷(1990-),女,河北张家口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庞新生(1970-),男,山西榆次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

一、引言

居民收支数据是国家政策决策、企业生产决策和居民生活决策的重要依据,其数据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管控也已成为我国相关统计部门工作的重点。然而,目前关于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些许不足:一是,关于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的研究有限,且局限于准确性分析和定性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待拓展;二是,在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的实践中,主要采用统计部门内部自我评估的方式,公众参与不足,社会公信力差。因此,居民收支数据质量也难以获得广泛一致的认可。

随着统计数据质量概念逐渐从一维扩展到多维,各国际组织和各国统计机构尤为重视统计数据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开始以用户视角评估统计数据质量。这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的发展趋势。目前,很多国家的统计机构已经在数据质量管理框架下开展了用户满意度调查,来获取用户感知的统计数据质量信息,为有效管控统计数据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统计系统(European Statistical System,ESS)的用户满意度调查。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采用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方法,研究用户视角下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政府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二是分析具体政府统计指标的数据质量。本文拟运用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方法,从多维度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本文的研究目标有:一是在界定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维度的基础上,构建适合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二是通过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进行用户视角下的定量分析。以期了解用户感知的居民收支数据总体质量及各维度质量的水平,为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信息。

二、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一)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维度确定

对于“质量”而言,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制定的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1]中强调,质量不仅包括其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而且包括顾客感知的价值和效益。与此相应,对于“统计数据质量”而言,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统计机构也非常重视统计数据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将统计数据质量内涵逐渐扩展,由仅包含准确性特征的单一维度发展为包含准确性、可比性、适用性、时效性、可获得性等特征的多维度,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统计数据质量概念体系。本文对三大国际组织以及我国部分学者设计的统计数据质量概念体系进行梳理,如表1所示。

表1中的10个统计数据质量维度可以归为四个方面:第一方面为环境质量,指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制度和方法保障,包括制度规范性、方法健全性、客观性三个质量维度;第二方面为产品质量,指统计数据产品自身的特征,包括准确性、可比性、适用性三个质量维度;第三方面为服务质量,指统计数据过程中服务用户的情况,包括时效性、完整性、可获得性三个质量维度;第四方面为经济质量,指统计数据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的成本效益特征,包括成本效益性一个质量维度。在四个质量方面中,从国际组织和我国学者的公认度出发,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认可度较高,而环境质量、经济质量认可度相对较低;从用户感知的难易出发,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最易感知,环境质量其次,经济质量最难感知。基于此,本文将环境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三个质量方面纳入居民收支数据质量概念体系。在具体的质量维度界定时,将居民收支数据自身的特点纳入其中。

综上所述,本文将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确定为9个质量维度:制度规范性、方法健全性、客观性、准确性、可比性、适用性、时效性、完整性、可获得性。其中,制度规范性反映法律、道德、制度的规范效力,方法健全性反映统计调查方法的科学合理程度,客观性反映统计数据生产过程的公开、透明、专业程度,准确性反映统计数据与真实情况的接近水平,可比性反映统计数据在时间、空间、项目间的一致性,适用性反映统计数据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时效性反映统计数据的实时性与准时性,完整性反映统计数据信息的充分程度,可获得性反映用户取得统计数据的难易。

(二)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参照IMF数据质量评估框架、OECD统计活动质量框架与导则、ESS统计质量保证框架,将9个质量维度进一步细化为具体指标,最终形成1个质量总体、3个质量方面、9个质量维度、27个质量指标,从而构成用户视角的四级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文中一级到四级指标即质量总体、质量方面、质量维度和质量指标,分别用W、Xi(i=1,2,3)、Yj(j=1,2,…,9)和Zk(k=1,2,…,27)表示。其中,四级指标即质量指标,构成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用户满意度调查的具体问项。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定量分析用户视角下的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组合评价方法,它将主观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客观的熵权法相结合。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确保用户视角下居民收支数据质量定量分析的可能性;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指标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确定权重,避免了赋权时的主观性,使得分析更为客观、真实。由此看来,与常用的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相比,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更为客观,具有一定优势。

(一)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以隶属度理论为基础,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在本文中,用户感知的居民收支数据质量具有主观性、不确定性,其影响因素也具有模糊性,因此本文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由于本文用户视角下的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四个层次,模糊综合评价需依次由第四层次到第三层次,再由第三层次到第二层次,最终由第二层次到第一层次。这里以第四层次的模糊综合变换为例予以阐述,第三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模糊综合变换与此相似。

因素论域和评语论域是模糊综合评价中的两类基本要素。其中,因素论域由描述被评价对象的p种因素构成,表示为U=u1,u2,…,up,本文指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27个质量指标;评语论域由描述每一因素所处状况或表现水平的q种评判组成,表示为V=v1,v2,…,vq,本文指“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种评语。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包括:(1)确定因素论域U上的模糊权重向量W=(w1,w2,…,wp);(2)确定从因素论域U到评语论域V的模糊关系矩阵R=(rij)p×q;(3)通过模糊变换W°R确定被评价对象在评语论域V上的表现S=(s1,s2,…,sq)。

作为一个模糊概念,被评价对象“用户感知的居民收支数据特定质量指标的质量水平”是因素论域U的一个模糊子集,其表现以模糊向量W=(w1,w2,…,wp)来表示,其中wi(i=1,2,…,p)表示质量指标ui(i=1,2,…,p)相对于所属上级质量维度的重要程度(权重系数)。模糊向量W中的数值通过问卷调查、采用下节所述的熵权法计算取得。模糊关系R=(rij)p×q刻画了U与V的笛卡尔乘积U×V上的模糊子集“单一质量指标用户感知质量”,其中rij(i=1,2,…,p;j=1,2,…,q)表示用户将质量指标ui(i=1,2,…,p)的质量感知水平评定为vj(j=1,2,…,q)的可能性。模糊关系R中的数值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模糊统计法计算取得。对于模糊变换模型S=W°R=(s1,s2,…,sq),其中sj=∨pi=1*(wi∧*rij)(j=1,2,…,q)表示被评价对象“用户感知的居民收支数据特定质量维度的质量水平”可以被评定为vj(j=1,2,…,q)的程度。令最大隶属度为sj*=maxs1,s2,…,sq,则以相应的评语等级vj*作为对被评价对象表现水平的最终评定结果。模糊算子对(∧*,∨*)采用“普通实数乘法(・)与加法(+)”算子对,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

(二)熵权法

熵权法来源于信息论,是一种根据各评价指标数据所包含信息量的大小确定权重的方法。

在熵权法中,衡量各评价指标数据信息量大小的工具为信息熵。当某个评价指标信息熵较小时,表明该指标数据的变异程度较大,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也较大,应赋予较大的权重;而当某个评价指标信息熵较大时,则与之相反。

设有m个指标, n个样本,其所形成的原始数据矩阵为X′=(x′ij)m×n,则熵权的计算步骤如下:(1)对X′中m个指标的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矩阵X=(xij)m×n,计算第i项指标下第j个样本指标值权重:pij=xij/∑nj=1xij(i=1,2,…,m;j=1,2,…,n);(2)计算第i项指标的熵值:ei=-k∑nj=1pijlnpij(i=1,2,…,m),其中, k=1/lnn,并假定当pij=0时,pijlnpij=0;(3)计算第i项指标的差异性因数:gi=1-ei(i=1,2,…,m);(4)确定第i项指标的熵权值:βi=gi/∑mi=1gi(i=1,2,…,m)。

四、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以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四级指标,构成测评量表的问项,作为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此外,加入背景问题、总体评价、改进建议等,作为调查问卷的辅助部分。由此构成《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用于问卷调查。

本文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发放问卷共计320份,回收300份,剔除受访者回答“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未搜集和使用居民收支数据”的问卷36份,得到有效问卷264份,有效回收率为82.5%。在有效样本中,高校及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及社会团体的受访者比重分别为43.94%、28.79%、27.27%;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受访者比重分别为16.67%、50.38%、31.44%、1.52%;认为居民收支数据在学习和工作中可有可无、不太重要、比较重要、非常重要的受访者比重分别为2.27%、22.73%、56.44%、18.56%;在过去12个月中使用居民收支数据次数为1-5次、6-10次、11次及以上的受访者比重分别为46.59%、38.64%、14.77%。总体看来,可以认为调查样本具有较高代表性。

(二)测评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作为调查问卷的核心,居民收支数据用户满意度测评量表应该具有足够的信度和效度,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评量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常用的信度检验指标是Cronbach’s α系数,它通过计算测评项目的平均相关系数来衡量测评量表的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高,信度越好。一般认为,当Cronbach’s α系数大于0.7时,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效度(Validity)是指测评量表能够测量期望主题的程度,通常有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内容效度也称逻辑效度,指测评量表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主要考察测评量表内容能否有效反映调查主题,实现调查目的。对内容效度的评定常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由专家或研究者做出评判。本文借鉴国际组织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构建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形成本文的测评量表,测评项目能够充分反映研究主题,可以认为其具有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也称建构效度,反映调查结果与所要测量主题概念的同构程度。常用的结构效度检验指标有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p值。一般情况下,当测量变量的KMO值接近或超过0.7且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1时,可认为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应用SPSS20.0对测评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无论是从各个质量维度、还是从总体而言,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测评量表的信度良好;KMO值均大于0.7且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1,表明测评量表的效度良好。综合以上信度效度分析结果,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合理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可信的,可用于进一步定量分析。

(三)熵权模糊综合评价

调查问卷采用10级李克特量表来获取用户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指标的感知,分数越高、感知质量越好。在分析中,与评语论域相对应,受访者评分为1分和2分为“非常不满意”、评分为3分和4分为“比较不满意”、评分为5分和6分为“一般”、评分为7分和8分为“比较满意”、9分和10分为“非常满意”。根据调查问卷结果,采用模糊统计的方法,将受访者对五种评语的选择比重作为各评语对模糊子集“单一质量指标用户感知质量”的隶属度,从而得到对隶属矩阵R的近似估计,如表4所示。

根据熵权系数法分别计算四级、三级、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5所示。

以表4和表5为基础,分别依次进行第四层次、第三层次、第二层次模糊综合变换,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按照最大隶属度的原则,不论是就各个质量维度、还是就各个质量方面、或是质量总体而言,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用户感知都为“一般”的水平。

为了使居民收支数据质量评估结果更加直观,将“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分别赋值2、4、6、8、10,结合各层次模糊变换结果S=(s1,s2,s3,s4,s5),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转换为10分制的综合得分E=2×s1+4×s2+6×s3+8×s4+10×s5,结果见表6最后一列。

首先,从质量维度的层次进行分析,各个质量维度的综合得分均为5.5分到6.5分之间,从高到低依次为可比性(6.2672)、方法健全性(6.2466)、可获得性(6.1874)、制度规范性(6.1430)、时效性(6.1157)、准确性(6.0810)、客观性(5.9439)、完整性(5.8500)、适用性(5.7463)。从整体看,用户感知的居民收支数据质量一般;从各个质量维度的比较看,适用性、完整性、客观性是影响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用户感知的关键因素,是居民收支数据质量改进中应予以重点关注的维度。其次,从质量方面的层次进行分析,各个质量方面的综合得分较为均衡,从高到低依次为环境质量(6.1165)、服务质量(6.0202)、产品质量(5.9736)。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是三个质量方面中表现较差的,需要加强改进。再次,从质量总体的层面进行分析,质量总体的综合得分为6.0358,处于一般水平,仍有改善空间。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借鉴三大国际组织和我国学者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定义,结合居民收支数据的特点,确立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概念体系,并借鉴三大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框架,构建居民收支数据数据质量评估的四级指标体系。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获取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用户感知数据,运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不论是就各个质量维度、还是各个质量方面、或是质量总体而言,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用户感知均为“一般”水平。用户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感知,呈现出单峰对称分布的特征,“一般”评价的比例较高,而“不满意”和“满意”评价的比例较低。由此看来,用户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的认可度较为一般,居民收支数据质量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第二,适用性、完整性、客观性是影响居民收支数据质量用户感知的关键。其中,居民收支数据适用性质量维度的用户感知水平最低,说明相关统计部门需要加强与用户的交互,在居民收支数据生产的过程中应提升服务用户的意识,加强统计部门与用户交互渠道的建设。而完整性质量维度的用户感知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居民收支数据环节,要细化关于其概念、统计范围、调查方法以及处理修正的说明,以便用户科学合理使用数据。客观性质量维度从属于环境质量这一质量方面,其用户感知水平也较低,表明机构独立性、统计透明度、方法客观性也相对欠缺,为此在居民收支数据的生产过程中,统计部门要做到独立与客观、公开与透明,从而进一步提高居民收支数据的公信力。

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调查样本量有限导致研究结论的代表性不足、数据质量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够完善、对居民收支数据质量整体进行研究而无法将收入数据质量和支出数据质量进行横向对比等,这些都是今后研究可以拓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Fundamentals and Vocabulary[EB/OL].[2015-09-15].https:///obp/ui/#iso:std:45481:en.

[2]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Data Qua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Generic Framework[EB/OL].[2012-05].http:///images/pdfs/dqrs_Genframework.pdf.

上一篇:土地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企业文化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