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范文

时间:2023-03-19 15:44:11

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1篇

进入2008年,建设部加快督办全国600多座城市限期公布到2012年的住房规划。根据部署,各地2008年1月底前要公布2008年度住房建设计划;3月底前要公布2009年住房建设计划;6月底前要公布2008年-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目前全国重点城市已公布了2008年度住房建设计划。其中,住房保障及供应结构调整,成为各大城市今年住房市场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据统计,上述13个城市2008年计划新建住房面积共17607.35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面积共4894.06万平方米,占新建住房面积比例为27.8%。全国大部分城市保障性住房面积占新建住房面积的比例都在10%以上。其中武汉、昆明的比重较大,分别为70.8%和61%。北京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也在四成以上。各地都明显加大了规划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面积。从整体情况看,保障性住房已经成为2008年住宅供应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受争议的保障性住房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地方政府手中有大量的土地,迫于人民住房保障的需求,将来这样的保障性住房会很多。

即便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可是它能保障队伍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此提出了置疑,“现阶段除了特困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其他为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家庭至少占80%以上。政府解决如此庞大群体的住房不符合实际,是画饼充饥,国际上也没有先例”。他说,“而且,限价房只不过是告诉市场,房价只能上涨,不能下降。这不符合经济规律”。

明天地产副总经理陈云峰非常认同易宪容的看法,“两限房的增加将有可能导致商品房价格的上涨”。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则对保障性住房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表示担忧,“经济适用房的分配政策为贪污腐化创造了机会,只有廉租房可以解决住房权,而经济适用房这条路是错误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研究员廖英敏认为,“当前经济适用房制度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多属于操作层面的问题,市场秩序出现了紊乱,其根源在于目前政府对经济适用房定位的模糊化,没有明确经济适用房的适用对象到底是谁,相关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今后必须就这些问题进行改革”。

保障性住房“拾遗补缺”

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干预住宅市场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无论是对低收入群体实施特殊保障,还是对中低收入群体实施普遍保障,其基本原则就是对市场“拾遗补缺”。

其主要意图为:实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利;调整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上涨空间与城市土地储备成反比

从宏观上看,2008年保障性住房的推广实施将对目前高位运行的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一些土地储备较为丰富的城市来说,一旦保障性住房实际供应量增加,一方面会缓解楼市供需矛盾,加大商品房市场的竞争压力,挤压商品房的空间;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增加,将会减少商品房市场需求,这就可能降低楼市上涨预期,重点关注中西部城市,比如武汉、昆明。

对于像北京、深圳、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而商品房的需求仍然很大,但可用于商品房建设的土地却越来越少。加之以后会有更多地土地被强制用做保障性住房。商品房用地减少,导致开发商之间的争夺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商品房的价格预计不会降下来。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城市的稀缺资源(地段等特殊因素)的房地产的供需压力并不会有明显降低,但保障性住房周边的项目回调压力加大。

总体而言,在短时期内保障性住房的推广不会对二手市场造成太大影响,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关键在于看5年后的住房保障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总而言之,随着“双紧”政策和保障政策的陆续执行,将进一步影响到供求双方的心理预期,推动楼市向理性健康方向发展。预计2008年房地产市场在转型中调整前行:供求将趋于平衡、结构渐趋合理,价格将走向平稳,预期转向渐趋理性化。

积极与消极 硬币的两面

对于开发商而言,保障性住房将会产生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双重影响。

积极影响主要在于:有利于与当地政府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日后更好地争取土地和项目;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培养潜在客户,争取客户对其他商品房的支持等。

当然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也有消极的一面,保障型住宅建设项目的利润空间显然不如商品住宅项目大。对开发企业而言,要向万科学习,争做“好孩子”,而不应以对抗、排斥的心态来看待保障型住房,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保障性住房。

预计2008年楼市“两条腿走路”的机制将逐步建立,政府保障性住房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高收入者仍将通过商品房市场实现自己的住房需求。对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而言,肯定会更多地涉足保障型住宅建设,同时也不会放松原有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

保障性住房 “吾将上下而求索”

各地保障性住房在实施过程中也将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格审查不严,保障对象部分错位;建设标准不严,户型偏大,品质跟不上;选址不合适,交通不便利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阻碍政策性住房推进的进程,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实施办法,确保本地区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议政府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特别是在房价高的大中城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房源和土地供应,动态把握其供给规模,使之成为政府调控市场、优化结构、平抑价格的一个抓手。

及时出台系列政策法规,严格限定建筑标准和购买对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个人征信、产权登记、社区服务体系等准确把握购房者住房现状,是否是第一次置业、购房自住、家庭资产等基础信息,让真正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可以在政策的扶持下改善住房条件。

未来经济适用房应该在增加房源、完善管理、方便实用等方面让普通百姓更加满意。地方政府未来可能会尝试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

注意保障性房的量体对市场的冲击以及保障性房出现别墅等业态以及保障性住房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2篇

圆桌观点:小面积房不等于低档房 开彦

所谓的政策房,一般大家概念中就是小面积、投入少、成本要降低,当然设施配套要尽量简单,能够满足基本要求,环境说得过去就行了,地块可能也是比较边远的地区。总的来讲,对政策房,特别是廉租房和经适房,把它归为低档次、低成本、低造价的这种认识,我认为是个误区,是个比较大的缺陷。小面积房屋并不是属于低档房屋,品质是要讲究的。

对于小面积政策房,第一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它、认识它――需要有明确的配套标准。解决标准的制定,标准的控制需要明确。第二要配备有足够能力的人去做。从设计角度上看,我认为目前这种小面积的东西要用灵活设计的方法,要用大开间的方式来做。从组织上来讲,由政府牵头,组织一些专家专门来研讨这些小面积住宅,质量具体控制到什么程度,配套具体控制到什么程度,都需要有最低标准来控制。从建造方式方面,更多要用新的设备、技术和新的科技理念去完善它,才能使得小套型小面积的房子做得更好。总的来讲,我们不能把它做成一个垃圾房,一个看不上眼的房、变成社会都谴责的一个房子,应该做成一个虽然面积小,品质度却不低的一个房子。

谢远骥:对不同的房应有不同的政策

现在特别是政策性住房都讲究面积标准要受限制。我认为受限制的标谁不应该是每户的总面积,而应该是每户使用面积要受到限制。我曾经看过开发商做得房子,独居做非常好,很多东西都是用灵活隔断做的,价格一点都不低,功能还挺全。所以用现代住宅设计规范来讲,廉租房和公租房是不行的,必须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像做轮船空间那样做,像做飞机空间那样做。飞机上的厕所空间也很小,但很方便。日本有些小房子,做得非常好,洗衣机上面就是小壁橱,空间利用得非常充分,越是小住宅,空间越是要利用得充分。用现代的规范来对待目前政策性住房是不合理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就是我们的

圆桌语录

李小宁:垃圾政策房产生的原因就是建筑费用标准低,这是设计院普遍的感觉。且很多设计院是挂靠的,自然就不会做出太好的产品,再加上没有市场压力,好不好都能卖,就造就了这么多垃圾的政策房套型和建筑样式。开彦:工薪阶层住的房是将来政策调整的最大的一块。对政策房特别是廉租房和经适房,把它归为低档次、低成本、低造价的这种认识是个误区,是个比较大的缺陷。越是小的房子越要重视它,越要把它当做一个事来做。

谢远骥:不管是哪种政策房,建了以后都是永久性的,不是建了二三十年就要拆的,它一定要用上一百年。根据这样的情况,房子第一要考虑它的永久性,另外还要考虑到它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杨乐渝:保障房这个资源是属于全社会的,这个资源如果成了垃圾,意味着社会上每个人都在受损失,要用可续建筑的观点来看待保障房。其中立法是最基本的,强烈建议在住房保障法里面,我们一定要把工业化、产业化写进去。卫东:不是说保障性住房就没有人管了,应该实用、合理、灵活。现在的保障性住房能不能根据居住者需求来设计很重要。不是简单给他们―个面积就可以了,其实房子的功能性应该是多样的。

姜炜:政府要把保障房的要求越来越细化,包括建筑条件怎么细化,监管怎么细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保障房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舒不舒服可以让用户来体验。

翟炬:现在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住房,都是由开发建设单位来主导的,他们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找一些相对廉价的设计单位,政府应考虑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费用。

规范要修改,要适应政策,包括居住区设计规范,比如停车究竟怎么停。如果同样一万平方米,小户型可能几百户,大户型就几千户,那停车按照百分之多少停。所以我认为,规范应该适应政策不断地在变化。政策性住房比如廉租房和公租房应该做几套标准图,因为它占整个商品房比例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做几套标准图,建起来,立面稍微变化一下,平面基本不变就可以,这样政府也省钱,建起来的速度也快。几套标准图完全可以解决问题。其他的比如两限房、经适房,就放在市场上让它做。现在政策性住房太复杂了,也不应该用一个政策来对待。

杨乐渝:住房保障必须要立法

首先要用可续建筑的观点来看待保障房。要想好哪些是保障房和政策房。现在就是一锅粥,规范本身已经不符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需要。比如廉租房,是保证年收入3万块钱以下的家庭,公租房保障了很多今后是夹心层的。这个标准和廉租房标准就不应该一样,和经适房标准也不应该一样。首先应该制定分类标准。保障性人群是什么?哪些是纳入到保障性人群的?然后标准要调整,这是下一步的工作,要不断调整标准,调整标准以后,怎么可行?怎么把这个保障房建起来,最后一点,还要立法,立法从部委来讲是最重要的事。尤其在住房保障法这块,立法是最基本的,各个地方政府有哪些职权,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差异化非常大,今后保障房要根据地方不同制定相应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标准,但是部委一定要立法,即住房保障法。我强烈建议,在住房保障法里面一定要把工业化、产业化写进去。现在如果完全是商品房市场,今后在推产业化方面还是很困难的。现在是有一个压力摆在这里的,希望各方人士都在推这个事,都应该给政府一个呼吁,不管是从民生还是从整个国家资源角度来讲,要推动保障房的建设。

李小宁

垃圾政策房产生有三大原因:第一,就是建筑费用标准低,这是设计院普遍的感觉。因为本身政策房的费用就不高,再划到设计费里面就更低了,因为设计院有几种方式,一种就是把这些设计交给了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去完成,有经验的设计师就不会接这种活。第二,很多设计院是挂靠的,设计院把这个设计领来之后分包给他们的挂靠单位,自然就不会做出太好的产品。还有一点,比如开发单位是由区政府指定的开发商,这些开发商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本身费用就不高;有些开发商的资质也不是很高,对图纸的审核又不像市场上开发商那么严。作为设计师也有很多问题,但是他们觉得既然甲方接受了,何必较真。他们第一是不懂,另外也没有市场压力,好不好都能出去,他们自然在这方面下的工夫就受到了限制。这也是为什么政策房会出现这么多垃圾的套型和建筑样式的原因。保障房的套型设计第一应该有一个政策性的指导,第二要有技术性

的实施。政策性的指导要细化而不是简单给你50平方米,你去建一个房子就行了。50平米怎么建,要有几个方案。另外,要加强监管,不是说标准出来了就可以没有监管。要真正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包括怎么去改。怎么把它改好,目前监管不利,造成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卫东:盖政策房要先有灵活的规划

为什么这几年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混乱,因为概念不清。一直处在一个摸石头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没有严格的监管机制。此外,实用、合理、灵活对保障房来说很重要。对于保障房来说,里子和面子都非常重要,之前要找相关人士如建筑专家、民俗专家、民居专家、消费者一起反复论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设计、论证。如果做出来之后不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就是面子工程。还有保障房的居住人群也应该灵活应用一些。有的是托家带口的人,有的是小两口,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不同类型的房子:比如一种是大开间,可以给它设计成多隔断的形式。低收入人群也有他们的人口结构,工作性质也不―样,应该划分得更细一些。从消费者角度来讲,这个房子要实用、合理、灵活,这个灵活―个是规划的灵活,―个是针对住房人群做一些灵活的设计。我们现在的保障性住房,能不能根据居住者需求来设计,这很重要。不是简单给他们―个面积就可以了,房子的功能性应该是多样的。

姜炜:应有样板间让住户体验

政策性住房的户型标准降下来了,降下来以后,比如公共区域的配套问题,包括住宅设计规范有一个不匹配的问题。实际一梯十户的住宅想做好比一梯两户的住宅难得多。这个矛盾是没有经验的人最难做的事情。政府要把保障房的要求越来越细化,比如公租房、廉租房,里面什么是基本必备的功能,不是说属于舒适化的东西就可以精简,包括建筑条件、监管怎么细化,只有这样才能让保障房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舒不舒服,可以让用户来体验,但是这种体验要有实际的样板间。如果政府有很细化的要求,有很明确的标准,开发企业以及设计单位自然而然为了对应这些标准会重视起来。另外,比如像产业化住宅都是可以提高保障房产品质量、规划程度的一些方式。政府一直在推住宅产业化、低碳,现在有这么大的一个资源,至少已经有上千万平方米,为什么不把它投入进去做,这本身也是带动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好事。

翟垣:保障房存在速度和质量的矛盾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3篇

建设力度大 惠及人群广

在2010年楼市调控威力初显的背景下,作为楼市调控重头戏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2010年,住建部确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是: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如果预定目标完成,预计今年将新增开工面积1.68亿平方米。最让人振奋的是,2010年,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商品房,达到了供应总量的77%。 以经适房人均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计算,1.68亿平方米的建设规模能解决1120万人的住房难题,将极大缓解群众的住房压力,稳定楼市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此次保障性住房建设备受关注的是户籍制度的突破,我国的住房保障政策正逐渐打破户籍藩篱。6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文件:中国将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公共租赁住房首次将非本地户籍的外地人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据悉,今年北京将建设1万套、约5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6月3日,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介绍,上海已制定公共租赁房的政策:公共租赁房的供应对象除户籍人口外,也包括持有《上海市居住证》和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规定年限的外来人口。这是上海首次明确把非户籍人口纳入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工作的范围。5月31日,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公开表示,“十一五”期间,深圳已经基本解决户籍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政府的工作目标是将住房保障重点拓展到中等收入家庭和人才群体。重庆市政府表示,将在2010年底前投放2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房,并明确指出,“申请者不受户籍限制,农民工和外地来重庆的工作人员符合条件的均可申请。”

这些大城市有着共同的特点:人口规模大,外来人口比例较高。北京、上海、深圳属于中国内地房价最高的城市之列,重庆也正进入房价上涨最快的阶段。而此前,这些保障性住房资源的分配往往跟户籍挂钩。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5月表示,最近正同相关部门研究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意见,对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界定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把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以及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并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到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范围。”为保障政策落实,5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调拨资金,年底验收。

完善审核制度 明确责任分工

保障性住房制度从建立之初至今,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住房难题,一直存在争议。面对此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的保障房建设,不少人心存疑虑:是否惠及低收入者?能否抑制高涨的房价?建设资金从何而来?

在经济适用房问题上,老百姓们最关注的是,国家花费这么大力气兴建住房,如何才能确保符合条件的中低收入群体真正享受到这些房子?对此,北京市政府不断完善“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和公开摇号的审核分配制度。除了保证居者有其屋,国家下大力气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则是通过大量保障性住房的上市,抑制部分地区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对此,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表示,保障性住房主要都是中小套型,今年还将推中小套型的商品房,在房屋供应上肯定会大大增加,可以有效缓解房价过快上涨。对于颇受关注的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力度。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达到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44亿元,增长14.8%。同时,落实好有关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促进廉租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今年7月,是保障性住房开工的最后期限。按照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截至记者发稿时,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顺利:上海新开工保障性住房的总体目标为12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约40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约800万平方米。上海已启动新一轮以保障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选址工作,新选址基地共23块,可建设住宅约80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1年将基本完成土地储备工作。2010年北京具备供应条件的土地不低于6000公顷,其中住宅不低于4500公顷。2010年全年计划供地规模将超过3000公顷, 2010年政府计划住宅用地供应中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其供应面积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将达到50%。力图形成商品房集中供应有土地,低端住宅需求有保障,中端住宅需求有支撑,高端住宅需求有市场的土地供应模式,以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南京公布的市区2010年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显示,今年该市市区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供应土地总面积将达到500公顷,是去年的2.4倍。广西、宁夏、天津、厦门和深圳等省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借鉴成功经验 解决住房难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攀升的高房价一直是观念传统的中国低收入家庭不可承受之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9年的26平方米左右,与此相伴而生的是高不可攀的房价。目前中国一般城市的房价/家庭收入比大部分超过了12,远远高于国际上的3~5的标准。同时,房价过高还是建立在教育、医疗市场化和社会保障能力严重不足基础上的。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保障性住房是解决住房困难的良方。从当前的实施情况看,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发挥了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调控房价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住房市场发展的障碍,有效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由于住房保障问题的提出时间相对较短,政策制度设计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伴随着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的解决会促进历史的发展,放眼周边国家的房地产形势,韩国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00年至2006年,韩国住宅建设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逐年增加,房价持续快速上涨,首尔成为高房价的“重灾区”。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中低收入群体无法支付高额的房价,韩国政府主导大力发展面向城市中低收入户的公共住房政策。韩国公共住房政策通过建设中小型住房和租赁住房等公共住房,致力于解决中低收入户的住房问题,并且为此在财政、宅地、金融和税制等方面给予优厚支援。保障目标明确、公共住房建设严格控制面积和完善的法律保障成为韩国公共住房政策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对照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经济适用房购买主体范围偏大,对象定位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标准不够细化,购买对象资格审查、房型建设标准和政府与开发商间监督环节失控。廉租房的制度重视不足,覆盖面小,面临分配对象如何界定的难题。依据韩国发展经验可清晰看到,政府强势地位和资金投入才能确保保障性住房,才能取得实效并持续下去,这是中国保障性住房能否真正达到目标的关键。而此次声势浩大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都力图从根本上解决保障性住房在中国历史上曾遭遇到的困境:以责任书的形式规范和保证各省市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上海明确表示将吸纳社会资金以支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重庆将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解决保障性住房融资难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融资;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18日

民生工程关系到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政府大力倡导改善和保障民生工程,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就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整个“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量要达到3,600万套,计划投资9,000亿元。如此庞大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本文仅从保障性住房融资角度着眼,探讨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有力途径。

一、当前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现状和问题

(一)现状

1、税收优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印发的《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的规定,国家对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房产税: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及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的廉租住房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且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单位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廉租住房承租人、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开发商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廉租住房、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经济适用住房,如能提供政府部门出具的相关材料,可按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免征开发商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在法定税率基础上减半征收契税;对个人按《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取得的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财税部门还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2、建设资金压力巨大。2011年1,000万套,2012年700万套,这是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的“大计划”。据初步估算,2011年实际在建的保障性住房约为1,500万套,2012年开工数和在建数继续增加,在建工程量达1,800万套,业内估计2012年资金需求可能超过2011年。如果再考虑建材、人工等建设成本的不断上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强力推进让不少地方政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融资存在的问题

1、地方政府透支严重。以2011年为例,有5,000多亿元的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而这5,000亿元政府投入中,除中央财政投入的l,000亿元外,剩余4,000亿元又推给了地方政府。基于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人群,在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买卖中,政府不能以高额的竞拍价卖地,这样使得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土地买卖中损失了大笔收入,同时还要在其他收入中拿出资金来给予其补贴,使很多地方政府早已透支。

2、银行顾虑多。以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所需的1.3万亿元资金为例,其中有1/4需要社会投融资,银行贷款依旧是融资主力,然而在银行信贷额度偏紧的情况下,保障性住房建设却得不到银行贷款的垂青。贷款难,体现在担保抵押环节。按照规定,银行贷款要求有房产或土地进行抵押。但公租房、廉租房是不能被用来抵押的,而政府手中的土地有限,很难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另外,公租房、廉租房等租赁型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巨大,回报却缓慢。综合一些省份的测算,如果按照现在指定的公租房租金标准,即使不考虑房屋维修、通货膨胀等因素,公租房靠租金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周期至少要18年。但是,银行对待公租房、廉租房贷款时限仅为15年。

3、投资风险大,企业观望多。由于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利润偏低,一般净利率为3%~5%左右,而商品房的净利率都在10%以上。所以,开发商基于利润的考虑不可能对保障性住房有多大兴趣,而且前几年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或下浮10%,而现在优惠利率已基本取消,资金成本大幅提高,盈利前景不容乐观。

二、保障性住房融资瓶颈的破解

(一)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由于银根紧张不能进入保障性住房融资市场,政策性银行则率先动手。国家开发银行2011年7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发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余额新增443亿元,占到同业保障性住房贷款新增额的近一半。

(二)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对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正在逐步增加,大约占投资比重的5%。全国社保基金2011年上半年已经在南京、天津、重庆三地,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的方式,为当地的公租房建设提供融资105亿元。

(三)保险资金。保险资金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作为重要增值渠道。从实际情况看,得以较快推进的融资渠道正是保险资金。保险业的发展沉淀了庞大的“静态”资金,面临着巨大的保值增值的内在动力,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期限一般比较长,符合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期限长的资金特点,可以和保险资金的周期相匹配,有助于实现保险资金的资产负债管理。同时,保障性住房属于债权投资,与股票、债券类资产的特点不同,有利于增强公司资产组合收益的稳定性。

(四)信托基金。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划设计中,配比合理比例的商业地产面积。商业面积的合理设计,不但能提升社区生活便利水平、帮助解决低收入群体就业问题,还可用商业面积租金收益来部分覆盖保障性住房社区的物业管理费用,并最终提高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投资价值。由于保障性住房中的公租房带租约且未来可能允许出售,因此住宅部分收益有一定保障,加上商业部分租金收益可预期,这就构成了地方政府发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债券的信用基础。因此,通过制度创新,以上述信用为基础建立各种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可作为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一种主要融资模式。

(五)国债和地方债。发改委于2011年6月通知,明确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筹措资金。各地方纷纷试水,发行企业债。由于地方政府债具有准国债性质,鉴于债券信用高、融资成本低的特点,以地方政府债形式筹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必将大大降低保障性住房融资成本,缓解资金瓶颈,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

(六)企业资金。对于资金紧张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房地产商以及社会资本被寄予厚望。但保障性住房回报率大多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如果基于自愿的话,很少有企业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因而,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要求开发商在新建住宅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最终由政府以成本价同购。2011年3月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郑州、青海、山东、湖南等地相继出台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保障性住房实施办法,保障性住房占商品房的配建比例一般在5%~10%之间。目前,开发商尤其是国有房地产开发商承担了较多的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任务。

(七)售租结合。地方政府、开发商与保障对象围绕保障性住房展开的利益平衡成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最为“纠结”的节点。向保障对象出售一定的产权用以回笼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思路成为这一模式的核心。也就是说,在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中,申请人可以先购买保障性住房的部分产权,政府持有剩下的产权,使得政府可以回笼部分建设资金。达到一定年限后,保障对象可以购买政府所有产权,最终将这套房屋变成自己的产权房屋,政府亦可全部回笼资金。

三、结束语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5篇

安居才能乐业。住有所居是群众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全省县级以上城市还有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近20万户,改善这些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省政府把全面建立城市廉租房制度作为八件民生实事,提出具体要求,纳入了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省委关于改善民生的要求,把解决保障性住房与改造棚户区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完善政策,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确保取得更大成效。

关于保障性住房工作。首先要明确目标任务。今年全省廉租住房建设任务80万平方米,要坚定不移地确保完成。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组织新建、在普通商品房开发和经济适用房中配建、收购旧有住房以及在棚户区改造中解决一部分来完成。对已经掌握的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租赁补贴的城市低保家庭,在巩固**7年设区城市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成果的基础上,今年要覆盖所有县城。总的原则是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优先解决最低收入困难家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组织安排,确保实现目标。

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要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省发展改革委要会同省建设厅对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的廉租房建设项目,积极做好审核和上报工作。各市(州)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抓紧申请补助项目的相关准备,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的补助资金。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有意向的1.6亿元项目补助资金,要跟踪落实,继续做好工作。对19.25万户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需2.31亿元货币补贴资金,省财政厅、建设厅要积极做好申请国家财政补助,确保不低于去年1.2亿元水平。

除向国家争取资金支持外,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形成相对稳定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渠道。包括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将土地出让净收益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地方财政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今年省政府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省财政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补助资金要对财政困难的市县予以统筹安排。

保障性住房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需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省建设厅要做好综合协调、组织推进和指导工作,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省民政厅要会同建设厅做好最低收入、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住房调查核查及档案建立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省国土资源厅要做好保障性住房项目土地的使用计划制定和供应工作;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要做好住房保障资金的申请、筹措工作;省地税局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研究落实工作;金融部门要为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关于棚户区改造工作。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市(州)棚改收尾和县(市)棚改推进工作。市(州)所在地城市棚改任务省里不再作统一计划安排,由各地自行组织实施,继续享受棚改政策。县(市)棚改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稳妥实施,不能超越实际承受能力盲目进行改造,确实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改造面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回迁安置上。今年底拆迁户要力争全部回迁,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确保住得起、管得好。同时,要加强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上访问题解决在当地。现在,国家开发行50亿元软贷款已经基本到位,要积极协调争取新的贷款。今年省财政安排棚户区改造资金1亿元,要抓紧落实其他资金。棚户区改造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要切实加强组织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县(市)棚户区改造的指导,市(州)要尽到职责,加强协调支持,帮助县(市)解决实际困难,共同做好工作。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6篇

2010年是保障性住房“”的一年,580万套、792亿元财政资金的投入,无论是从建设数量目标上,还是从投资金额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年。而根据中央部署,2011年从建设规模到资金投入,还将翻倍。

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后的近10年中,保障性住房是中国住房体系中几乎不被重视的一环。也因此,在市场商品房价格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作为解决“居者有其屋”的一项民生性质工程,政府“还债”压力也备感巨大。但目前无论是从建设体制上,还是分配机制上,保障性住房仍然只处在起步阶段,口号跟实际有着很大的落差。

口号和现实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这一年中央提出了建设58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任务,其中包括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廉租房、棚户改造区等,住房建设部并于该年5月与各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

根据住建部的信息,2010年1至9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520万套,占年度计划580万套的90%。有关部门的数据表明,全国2010年保障房建设已完成量为370万套。

一份名为《疑窦丛生的保障房》的报告认为,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保障住房及棚户区改造为330万套,如果按照上半年开工40%计算,则2009年上半年新开工不超过150万套。2010年上半年则更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保障房投资额为433.19亿元,同比减少1.7%。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开工的保障房不超过150万套。

报告同时引用住建部数据称,2010年1至9月,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520万套,占年度计划580万套的90%。因此,2010年三季度至少要开工370万套保障房,也就是该年的保障房开工投资大多数要靠三季度完成。如按照一套保障性住房60平方米计算,三季度总计要开工约2.2亿平方米保障房。

一个相对应的数据是,同期全国房屋新开工3.9亿平方米,因此,如上述公开数据属实,扣除保障房,商品房开工仅1.7亿平方米(3.9减2.2),即同比下降30%以上。但这与同期商品房市场的土地购置和上市房企的现金流支出不符。

规划与落实滞后的情况似乎是一种常态,以广州为例,“大部分项目都是在三四季度开工的”,广州住房保障办计划工程处一位人士对本刊记者说。而根据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度,“从开工到预售,一般要两到三年”。

实际上,这些任务量是被分解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并不是专门指新开工建设的,政府收购的二手房、小产权房,以及单位集资房、危房改造项目、人才安居房等都包括进保障房建设数量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中心主任宋丁对记者说。

目标是中央提出的,但具体落实则在地方。如果按照2011年规划1000万套,再加上2010年的580万套,两年共1580万套,而2009年全国商品住房的交易量800万套,以保障房目前的建设速度,意味着不久保障房总体供应量将高于商品住房。

但如此巨大的目标量对地方政府而言压力巨大,以广东为例,根据中央规划,广东2010年将建44.7万套保障房,而目前广东各市上报的数字汇总只有10万套。广东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副处长陈必暖表示,44.7万套的数字还要继续协商,“如果一年建这么多,土地压力、财政压力恐怕承受不住”。

土地与资金问题

“经适房缺地,廉租房缺钱”已经成为目前保障性住房建没中的一个现实难题。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的质疑还来源于一个数据,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2010年1~11月,全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27.54万亩,仅完成年度计划供应量的46.66%。

“保障性住房面临开工率低、竣工率低、供应率低的局面,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供应。”深圳一份住建局的文件如此描述。

“去年一共供应了19块保障性住房用地,但对深圳而言,是无法完成预定的建设数量的,新增用地相当有限,只有利用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的办法来建设,但目前这一块的进展还不大。”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峰对记者说。

目前,深圳基本面临无地可出让的状况,未利用地仅436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23%。而未来深圳全市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总用地面积约为24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10,旧改项目规模远远大于新增用地规模。

事实上,目前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结构上,经适房、公租房、廉租房以及棚户改造的比例各是多少,几乎没有明确的数字。“公租房占主要部分,经适房所占的比例不大。”王峰说,这也是限于土地供应有限,而廉租房资金成本又比较大的现实。公租房不仅政府可以购买或安排现有的住宅进行改造,将来租金成本也可以回收,这避免了挤占商业用地。

缺钱则是地方政府普遍反映的问题。2010年,中央财政在保障性住房的投资额达到792亿元。这些下拨的财政补贴以建设期的“补砖头”和建成后的“朴人头”的方式补贴给地方。

相比往年,现时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较之往年已有拓宽,包括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财政补贴、银行贷款以及在一些地方开始尝试的信托基金。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石秀诗指出,虽然2010年中央提高了廉租住房建设资金补助标准,每套住房平均仅补助2.37万元,相当于投资额的30%左右,但地方反映仍然偏低。

资金不足的一大原因则在于该花的没有花。根据审计署2010年11月公布的19省市2007年至2009年廉租住房保障情况审计调查报告,在审计调查的32个城市当中,有22个城市没有按时足额计提土地出让纯收益的10%给廉租房建设使用。2007年到2009年,22个城市共计少提土地出让纯收益146.23亿元。

根据2009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而2009年全国财政支出决算表显示,2009年全国财政用于保障性住房支出为725.97亿元,为上年的313.3%;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50.56亿元,但地方财政仅投入175.41亿元,只占计划的15%。

在审计署重点调查的32个城市中,有1.5亿元廉租房保障资金被挪用,34个项目套取补助资金6129万元。

中央补贴则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央补贴仅有象征性的很少部分,大部分则靠地方自筹。

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地方

政府依靠开发商来“撑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象,此前深圳为了增加保障房的供应量,采取捆绑出让土地的办法,提出“定地价、限房价”的做法,即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或者让利,包括地价置换的方式,要求开发商建设商品房的同时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房。但由于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利润低,开发商对此并不热衷。

“开发商参与,主要是因为深圳的商业用地越来越少,无地可拿,必须参与,另一方面是为了和政府搞好关系,树立形象,以利其他土地的合作。这种热情是很难持续的。”宋丁说。

银行贷款也是地方投资保障房的资金来源之一,根据中央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10年11月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经济适用房开发贷款余额751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部房产开发贷款增幅8个百分点。

但在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看来,银行信贷并不青睐公租房,“以广州为例,虽然2010年房租价格有一轮上涨,但租金回报率也就3%,公租房要求租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20%左右,回报率更低,银行本身并没有很大积极性。”他对记者说。

公积金增值收益目前在28个城市试点,在天津、江苏等一些地方,也在尝试利用社保基金和房地产信托基金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但目前来看,试点的效果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2011年资金问题可能将更突出。根据先前住建部的投资测算依据,要足额完成1000万套建设开工指标,将至少投资1.34万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将一半用于保障安居工程(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为2.7万亿元)。安信证券报告则认为,或者,地方融资平台重新大量向银行贷款用于建设保障性住房,挤出其他行业贷款需求或停止或中断其他大量政府投资项目。但这两种可能性都很小。

分配难题

相对保障性住房数量和资金的问题,建成之后的分配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分配公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保障性住房能否真正发挥调节市场房价,落实多层次住房体系的作用。

2010年初,深圳保障性住房初审合格家庭公示名单便引起了网友的强烈质疑,零资产家庭、部分驻深办领导、企业法人、政府机构人员等在初审合格家庭中接二连三地出现。而2010年1月的终审公示名单,仍被指存在大量住豪宅的申请户。

武汉经适房分配摇珠“六连号”、陕西、山西出现的经适房、限价房被公务员占有和倒卖等一系列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和分配乱局已将分配机制的问题充分暴露。

在深圳的保障住房构成中,人才安居房占据了一定的比重,据悉,“十二五”规划中这一比重甚至将占据66%。而在此之前,深圳就曾推出过人才安居房,“在整个保障房体系中,这是档次最高的一部分,但是哪类人属于‘人才’?却是模糊不清。”宋丁说。

“大部分照顾了政府公务员,把这部分也纳入解决住房保障的范围之内了。但因为该分配给谁的问题,至今拖而不决,分不下去。”宋说。

在公租房领域,问题也已开始暴露。2007年底,深圳市筹集了2730套公租房,据官方统计,截至2009年初该批公租房只租出894户。深圳福田区于2008年首批配租的300多套公共租赁房近日合同到期,令人意外的是,有超半数的租住家庭不再续签合同。其中主要原因,则在于公租房的申请条件和经适房相差不大,合同期后租金上涨等。

经适房的产权划分和退出机制是目前纠缠保障房分配的一个问题,在大部分地区,规定人住5年之后,可以进行转让,这为牟利者留出很大的空间。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如何让已不再符合保障性房规定的家庭退出,也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

虽然目前在广州、厦门、深圳等地都出台了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条例,但这些地方行政法规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仍然薄弱。

“首先,非法侵占稀缺的公共资源,要严惩,要追究刑事责任,现在的处罚太轻了,也就取消三五年的申请资格,交罚款,这样的违规成本太低。其次是改变机制,现在经适房比市场价要低6-8倍,这是很好的投机机会。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之间要切断利益联系,各自封闭运行,经适房不能上市,到期后由政府回收。第三是保障住房管理部门要健全自身机制,严格审查资产收入、社保交纳、纳税、银行存款等信息,从一审到二审都要进行公示,加强外部监督。很多地方是一审公示完就直接放行了。”王峰说。

2010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曾有123名人大代表在4个议案中提出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有193名人大代表在6个议案中提出加快住房保障法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法律制度。

2010年年初,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和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共同参与起草的《住房保障法》草案曾上交住房建设部,该草案从保障房规划、土地划拨、建造流程、申请对象、产权归属到政府问责、违规处罚等都做了一系列的规定。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7篇

(2.沈阳市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分析了目前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的要点,总结了在节约土地资源的下,推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策略,适度有序地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并有助于人居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研究

1998 年国家确立了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政策,开始建立以中低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房供应体系。2008 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国务院出台拯救经济的 4 万亿投资计划,其中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列为首条,住建部也提出今后 3 年要增加保障房的建设数量。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以每年倍增的速度扩大。如何充分利用国家无偿划拨的土地资源,用有限的土地解决更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至关重要,提高用地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结合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节地策略对保障房的选址及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

1 多样化选址

中心城区外大规模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能够快速解决大量居民的居住问题,是近几年普遍采用的选址模式。短期内存在交通不便、配套不足等问题。中心城区外选址紧密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可以有效改善选址交通条件。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中效率最高的出行工具,一个轨道交通站点可等同于 10 个常规公交站点载客量与载客效率。建议今后的保障性住房居住区以距离轨道交通站点步行距离1.5km 内区域为郊区保障性住房选址的优选区域,3.5km 内 3站内公交车接驳的区域为适宜区域;中心城区内利用城市隙地见缝插针地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成熟的城市交通与公共配套资源,目前已有少量实践。这类选址的小区容积率可适当提高,适合租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如公共租赁住房,便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与外来务工人员,满足他们就近工作的需求,节约通勤成本。而且公共租赁住房具有流转性,2 5年就可能更换一轮住户,始终能保证房源租住给最需要的人群;普通商品房内配建保障性住房,是促进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有效选择策略,目前还未有建成实例。

2 以高层住宅为主建设保障性住房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各个城市均面临土地资源匮乏的状况。然而,与这种严峻现实相悖的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对国家无偿划拨土地的低效利用,保障性住房小区容积率相比周边商品住宅小区普遍偏低。以高层住宅为主建设保障性住房,可以在确保年度供应量的同时减少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消耗。由于结构上的需要,一般高层建筑都拥有不少于建筑物高度 1/15 的地下部分,为车库、设备用房和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用房转移到地下提供了条件。节省下来的地上部分可以设计为住宅以提高容积率,也可安排永久绿地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设置活动场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尤其对于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面积无疑是较小的,通过提供更多环境较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室内面积较小带来的不足。高层住宅建筑覆盖率低,在相同容积率下较多层住宅能够获得更多的绿地和院落等公共活动空间,如老年活动场地、儿童游戏场地等。

3 采用围合布局方式并提高东西向住宅的宜居性

保障性住房小区容积率高,套型面积小,套密度大,居住人口密度是普通小区的 1.4 倍以上。在基本保留南北向采光的行列式布局中,适当采用一部分东西向住宅,或端部单元前后错动,或用点式等手法构成围合,有助于在保持原有住宅日照间距情况下增加建筑密度,提高用地效率,推进城市用地的集约化进程。通过适当的优化设计策略不仅有可能提高东西向住宅的宜居性,还能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并起到发挥优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从保障社会公平的角度考虑,以牺牲住宅间距和日照来提高容积率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应确保满足大寒日 2h 的日照标准。高、多层连接围合式,在高层楼栋日照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多层,既围合空间又提高容积率。高层部分宜设计为塔形,四面临空自身光照条件良好,而且由于体型狭窄对其它建筑物的遮挡一晃即过,不致产生长时间阴影。与之相连的板式多层最好跌落,靠近围合开口处的楼层最低,这样便于斜向阳光照进院子,并且入口处房屋尺度近人,减少高楼产生的压抑感。结合南北向住宅适当布置一定数量的东西向住宅,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东西向住宅的宜居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朝向造成的差异性也可以满足不同经济收入与不同需求的住户,例如东西向住宅可开发为对居住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的、流动性较大的廉租住房,符合国家关于在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廉租住房的政策。

4 多层次复合的户外空间

将必要的楼栋全部或局部底层架空,通过开放式的设计用作公共活动,在户外环境质量方面可以起到与露天活动场地相近的作用,有利于户外环境的改善和外部空间的塑造。同时,架空底层有利于楼栋住户的空气流通,改善住区内整体小气候环境 ;有利于住区视觉景观的组织,扩大住区内视野空间等。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在保证户外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类似底层或屋面开放式和公共化使用的方法来增大人均户外场地,突破平面利用的容积率极限。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周边的围合程度、空间遮蔽的高度和比例、通达程度、用途等,提出一个建筑密度的折算方法,鼓励多种形式的户外公共场地的开发,引导多种形式的户外空间的形成,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户外环境质量,丰富城市和住宅区的空间景观。

5 结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剧增,使得本来就稀缺的城市建设用地更加紧张。保障性住房设计应确定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土地以达到对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了节约土地,推动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适度有序地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加大开发强度,提高容积率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汪丽君,寒梅.杂交与共生――建设节约型社会背景下对东西向住宅适应性的优化设计研究 [J].建筑学报,2010(3) :30-34.

[2] 从静,梅琳.英国公共住宅政策对我国住房改革的启示 [J]. 科技创业 ,2005(3) :70-71.

[3] 孟庆艳 , 陈静 , 郭永昌 . 大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布局与人口空间分布关系的探讨――以上海为例 [J]. 西北人口 ,2005(5) :23.

[4] 曾志荣 平如琦.住宅东西向的设计探讨 [J].江西建材,2007(1) :32-33.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8篇

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如何解决?目前,有两种比较具体的解决方案:一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所言,中等收入家庭根据各地实践,采取限价商品房和经济租用房的办法解决。二是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向中央提交的建议:政府应为占居民人口70%~80%的工薪阶层提供经济适用房,少数高收入家庭可以购买商品房,对商品房的管理则可以完全放开。

从表面上来看,这两种住房保障体系,都把中等收入者纳入了其中。但是,两者之间却存在本质的不同,区别之大可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实施限价房只是相当于在商品房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折价,政府仍然在获取收益,只是获取的收益比商品房略微少一点。而经济适用房则完全不同。根据国家规定,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用地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免收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政府基本上没有收益。而既然是保障,政府就不应从中获取收益。显然,在中等收入者的保障体系中,经济适用房应被作为主体。

但是,很多人指出,把中等收入者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财力难以支持。那么,我国能否承担起中等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农村的情况。众所周知,农民的收入状况远远比不上城市(若将城镇居民的一些隐利和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1),并且,农民不能享受住房公积金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建房也没有补贴。但是,我国广大农村却在国家不花费财力的情况下完全解决了住房问题。

原因是什么?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不从中获取收益,正是农民自行解决好住房问题的最重要原因。在农村,政府根据农民家庭成员的数量分配宅基地,并不从中征收土地出让金;在农民建房过程中,也不征收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当然,农民也不必去贿赂个别政府官员,这又减少了隐性成本。也就是说,农民只需自行承担建筑成本即可在国家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解决好住房问题。

城镇与农村虽然有很大区别,但农村住房问题的解决仍具有参考价值,它至少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只要地方政府划拨土地,不征收各种税费,除此之外的一切费用都由民众自己承担,不需国家另外花钱,即可解决中等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问题――而这不正是国家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明确规定吗?众所周知,建筑成本在商品房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的成本在全国都相差不大。政府只需拿钱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即可。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9篇

“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国将建保障房3600万套,其中2011年和2012年各建i000万套。全部建成后,保障房在城市住房面积中约占20%。

据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i000万套保障房,约200万套是产权型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400万套属于棚户区改造,也是产权型的;还有400万套是廉租房和公租房(其中廉租房180万套,公租房220万套)。总投资约1.3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补贴1030亿元。据测算,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棚户区改造,资金可以自求平衡,即通过销售收回投资并有一定的利润。真正需要政府出钱的,是廉租房和公租房,中央财政的1000亿元,主要是补贴这方面支出。而这方面的总支出,约为5000亿元。

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如何分解到地方,尚未看到相关资料。从媒体报道看,由于作为政绩考核内容,实行问责制,许多地方对保障房建设是积极、认真的。各地政府纷纷仿效重庆、黄石,建立保障房的融资平台。银行和各类社会资金,对于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但是,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的融资,存在一定困难。除了中央财政补助1030亿元,还安排土地出让收益的10%,大体也是i000亿元,还有公积金增值收益四、五百亿元,合计可以落实2500亿元左右。另外还有2500亿元,需要各地想办法筹集。各地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捆绑式”配建。让开发商建商品房的同时,配建公租房,建经济适用房的同时,配建廉租房。

2.廉租房和公租房项目中,配套10%~15%的商业设施,用于出售,可以回笼部分资金。

3.廉租房和公租房分配5年后,可以出售给符合条件的承租人,以缓解资金压力。

4.政府融资平台以储备土地抵押或以政府信用担保贷款。

5.由政府融资平台或政府回购担保,成立公租房投资基金(如上海)。

6.政府或融资平台向社会发债(如重庆)。

7.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用自有土地建公租房。

8.没收违法建筑作为廉租房或公租房(如石家庄)。

9.要求国有企业承担公租房建设任务。

国家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判断,今年完成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应无大问题,但是房子建起来后的管理,诸如准入、退出、维修等,则是严峻的挑战。

笔者认为,由于把保障房建设列入政绩考核内容并实行问责,各地方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力争完成任务。但各种办法(除了石家庄办法)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通过市场筹集资金。从市场上筹来的钱,是要求回报的,而廉租房和公租房却不可能产生回报。相反,后期的管理和维护还要继续投入。这个矛盾,可以用“借新还旧”加以拖延,却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因此而产生的资金“窟窿”,最终还是要靠财政来填,搞得不好,财政的“包袱”会越背越重。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

二、保障房建设对房价的影响

增加保障房供应,无疑可以从整体上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但开始时由于保障房数量少,作用不会太明显,随着数量增加,作用会逐渐加大。

本轮政府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让商品房的价格降下来,回归理性。笔者判断,保障房建设很难起到这样的作用,理由如下。

近些年导致房价飞涨的机理是,由于住房制度的缺陷,大量自住性需求资金没有相应的供应渠道,只能与投资、投机性需求资金混在一起,在商品房市场上竞争。投资、投机是不管价格高低的,只要预期看涨,就可以出手买了再卖,赚取差价。卖了以后,可以再买再卖,反复赚钱,房价就这样一路炒高上去。在这样的过程里,自住性需求根本无法与投资、投机需求竞争,只起一个垫底的作用。

按保障房建设计划,最终占城市住房的20%。简单算一下,还有80%的家庭要靠商品房解决居住问题。假设其中富人(也是投资、投机的主力)为10%~20%,那么还有60%~70%的中等收入人群有自住性需求,与富人的投资投机需求竞争,房价怎么可能降得下来呢?城市户籍居民虽有不少已有了住房,但考虑新增的城市人口、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等因素,基本格局恐怕不会根本改变。在这样的态势下,一些措施如收紧流动性、限购,只能在一定时期内抑制房价的上涨速度,而不可能把房价降下来。有的措施如提高首付,还会使自住性需求受到伤害。

三、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进一步改革住房制度

笔者认为,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把自住性需求与投资投机需求切割开,各自走不同的供应渠道。为此,必须进一步改革住房制度,针对现在流行的住房“双轨制”的说法,我提出应实行“三轨制”。所谓“三轨”,就是在“完全市场轨”和“完全保障轨”之外,再加一个“半市场半保障轨”。

我国最早提出“半市场半保障”设想的是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中国的城市住房问题,要走“民建公助”的路子。其实就是“半市场半保障”。“半市场半保障”或民建公助的具体形式,国外有很多经验可借鉴。其中,比较好的形式是发展住宅合作经济。合作社既是市场主体,又是政府提供一定保障的对象,比较便于规范。而笼统的所谓合作建房,则很难规范,不宜提倡。住宅合作经济,在国际上有近200年的历史,有成熟的经验和管理规范,对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德国的居民住房约30%是由合作社提供的。欧洲其他国家、美国、日本等,住宅合作社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在我国,住宅合作社作为非盈利经济组织,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即保障)力度,如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可以因时、因地而宜。仅仅没有开发商利润这一条,房价就可以控制在成本价格区间。符合条件的社员,有居住权、继承权,但没有完全的所有权,不能上市买卖,也就不会产生因投机炒作引起的房价大起大落。住宅合作社有广泛的适应性,收入高一些的人,可以参与建档次高一些的房子,收入低的则可参与建档次低一些的房子。住宅合作经济如能蓬勃发展,可以大大增加住房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

三轨并举,彻底打破了开发商的自然垄断(双轨只打破了一小部分),但并不妨碍富人对住房的投资、投机活动。当然,由于相当数量的中等收入人群的资金撤出商品房领域,投资、投机活动会受到一定抑制,趋于理性、健康,有利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弹性与活力。

有了“第三轨”,土地、金融、财税、工商等才好发力、配合。如低地价或免地价,合作住房储蓄,税收优惠,等等。没有,就无从配合。

一段时期以来,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以打压投资、投机为主要方向,这是治标而不是治本之策。单纯打压,后果是减少供应,在现行利益格局下,会影响政府财政,因而难以持续。社会上有大量游资,是个客观存在,调控政策一旦放松,房价仍然无法控制。因此,治本之策是增加住房供应,但只增加保障房的供应和商品房的供应,仍然解决不了中等收入人群的问题,必须考虑改革住房制度,增加一个“第三轨”的供应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

四、政府不宜“包得太多”

实行“三轨制”,公租房可以被合作社提供的相应档次的租赁住房取代,政府只负责提供廉租房就可以了。政府“包得太多”,弊端也多。一是财政包袱重,可能产生政府信用危机。二是不利于转变政府职能,许多地方为建保障房或公租房而成立的机构,既是政府部门,又是企业或事业单位;既负责融资,又负责建设,还负责经营和管理;既储备土地,又有房产。结果是权力不断扩大,不利于廉政建设,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三是公租房的准入、退出等管理事务繁琐、复杂,势必要求扩大公务员或准公务员队伍,不利于精兵简政。而且会把矛盾都集中到政府身上,不利于社会和谐。

发展住宅合作经济,则没有这些弊端。建房资金由合作社筹集,主要来源于社员,财政不背包袱。合作社有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以及法人代表,分别履行职责,负责房屋建设、分配和日常管理等。政府则主要当“裁判员”,依据有关法律、政策、章程,对合作社进行监督,并采取必要的扶持和调控措施。随着住宅合作经济的成熟与发展,符合自住需求的住房供应会大大增加,有效缓解供需矛盾。合作社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可以有效保障住房的质量和标准。

保障性住房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公平性;住房建设;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15-03

一、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中国发展现状

保障房是一种由政府提供或政府主导的保护社会成员最基本居住权利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和社会福利性质的房屋。它的特点表现在:为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居住问题,由政府直接投资建造或由政府以一定方式对建房机构提供补助、由建房机构建设,并以较低价格或租金向中低收入家庭进行出售或出租的住房。目前中国在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表述中尚缺乏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体系,但通常认为,当前中国的保障性住房由“廉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组成。中国住建部的住房保障规划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提出了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住房等在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其分配情况是:经济适用房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廉租房主要是供给最低收入人群,公租房作为过渡性住房,租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人群。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保障房包括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也包括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改造房(危改房)和游牧民定居工程住房。

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住房制度改革,1994年出台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将经济适用住房定义为“由相关部门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户提供按照国家住房建设标准而建设的价格低于市场价的普通住房”。1998年,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中央政府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该通知提出最低收入家庭由政府提供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其他高收入家庭购买或租赁市场价商品房,可以说,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虽然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出台已久,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建设进程并不理想。截至 2008 年底,中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中仅 925 万户,3 024.75 万人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分别占全部城市家庭及城市人口的 4.44% 和 5%,只占 20% 低收入家庭总户数的 22.18%[1] 。2009年加强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2009年保障房建设完成330万套,2010年开工建设了590万套(其中完工370万套)。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具体的保障房供给计划,准备耗资13万亿元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并计划在一年内建设1 000万套保障房。更为重要的是,为了落实保障房的建设,2011年中央政府将计划完成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按照“十二五”规划目标,今后五年将建设3 600万套,其中2011年和2012年各建设1 000万套,2013—2015年共建设1 600万套[2]。

二、保障性住房的公平性——“幸运”的保障房

1.中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远远赶不上城市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保障水平远远不够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建设如火如荼,房地产市场热闹非凡,但保障性住房建设连计划都难以完成,低收入人群住房状况却令人堪忧。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积极性不高。因为,保障性住房,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地方政府可卖的地也是有限的,建设保障房,出让价较低,这无疑会减少地方政府的出让金收入[3]。相反,商业地产可以获得巨量出让金,所以,地方政府会尽量发展商品房,挤压保障房用地,中央政府要求的保障房数量,往往被打折扣,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往往虚报数字。由于保障性住房投资收益率低、投资回收周期长、经营管理相对复杂,而对社会资金吸引力较弱。商品住房市场与保障性住房市场结构发展不均衡、商品住房市场过于膨胀的背景下,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足。

2.分配混乱,应保未保问题严重

一是保障对象虽有明确规定,但如何识别存在困难,确定对象难。一部分人虽然工资收入低,但灰色收入相当高,成为购买保障房的主力。另一部分人确实因为收入太低,极有可能造成即使能进入住房保障范围的人最终也会因为支付能力的不足而无法得到实际的保障,游离于住房保障政策之外。真正的低收入阶层买不起保障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有产权的住房,在很多城市实际已蜕变成富裕阶层、特权阶层和夹心层的福利房。

二是配套制度建设滞后,对需要保障者跟踪监督难。个人收入及家庭收入都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目前没有采取技术手段来跟踪收入变化。保障房尤其是廉租房、公租房没有回收机制,不能滚动发展。被占用的公共资源固化,不能利用现有资源为更多的人提供住房保障。

三是建设中的管理监督问题。保障房交给开发商建设,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开发商对经济适用房的建造标准随意更改现象严重,使户型越来越大,因此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往往还是中等偏上的收入群体。经适房套型偏大、价格偏高而实际上沦为中档商品房,分配混乱而导致其保障功能变异。

四是对保障房分配监管不严,腐败盛行。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了解到,不乏领导干部的亲属和关系户,他们不需要排队,也不需要抽签,只要领导一句话,就可以获得一套低收入者等待无数年才能排上队的保障房。因为他们收入并不低,所以,面积越大越好,这正好为开发商提供了扩大保障房面积的强劲动力。制度的不完善及腐败行为使中国的保障房面积越建越大,低收入人群获得保障房的机会越来越少。

3.城乡居民保障的不公平性

中国先前制定的有关保障房的政策都是排斥农村居民的,把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分别对待。2005 年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第 4 条规定“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 1 人为当地非农业常住户口”。国家现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2007年)规定:“城市低收入家庭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具有当地城镇户口”。这样不具有当地城市户籍的家庭不能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同时,几乎每个城市的保障房都有户籍方面的规定,只有本市常住户口才有资格购买,或者要居住几年以上。2007年以后外来农民工的境遇开始有所改善。2007年国务院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明确规定要“集中建设向农民工出租的集体宿舍”。2010 年 6 月 13 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

4.权力介入,导致了不同群体间的不公平

保障房建设运行机构政出多门、职能分散、关键机构缺失。机构越多,出台的政策越多,插手的人越多,这些政策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想的都是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如何做出对自己人有益的规定。所以,中央政府督促保障房建设,而到了地方政府那里,虽然政府并不愿意建,但真正建了,谁都不想放过,保障房成了唐僧肉,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想挖一块。目前,建立一个体系健全的全国性机构网络去实施保障房的建设、供给、分配与监管,似乎是一个亟待破解的体制难题。

5.政策导向偏差,低收入家庭集中居住导致的“马太效应”

政府主导的非产权保障性住房建设,一般都是集中建设,而且,为了不占用黄金地段,把保障房建在较为偏远的地段,这不仅造成了低收入阶层的“聚居”现象,而且造成了远离中心城区的“偏居”现象。造成中低收入家庭就业机会减少,向上流动机会少,交通等生活成本提高,医疗教育水平较低,享受城市公共设施较少。使得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和居住状况固化和强化。低收入家庭聚居在一起,不仅他们的生活状态较差,他们的子女也可能世袭他们的低收入状态和较差的居住院状况。

三、力促保障房的公平性

1.让保障房申请人确定稳定的排队预期

现在保障房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多房少,住房困难人群以什么方式获得住房,是最重要的。目前的排队制度,是否合适,是否公平?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公平排队,就要对每个申请住房的人的收入状况和住房状况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要建立一个保障房申请者的信息和跟踪系统,只要符合收入条件和住房困难条件的,都可申请加入这个系统。不符合保障房申请资格的人,不能进入这个系统,也就不能获得保障房。这样,先把权力干预排除了。其次,对保障房信息系统,公众可以进入,可以咨询;监督部分随时可以监督和质询;保障房申请者随时可以查询,看自己的排队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质疑。最后,由一个部门对信息系统和保障房建设及分配进行归口管理,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这样责任明确实,问责容易,便于监督。

2.加大建设力度,调整住房结构,做到应保尽保

保证土地供应。虽然保障房人多房少,但在目前住房不充裕的情况下,也要多想办法,尽量做到应保尽保。建立多种保障方式,对住房困难者,提供帮助。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保证保障房建设的土地供应,先多建一些廉租房,保证最基本的需求。

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在普通商品房建设中,政府要求开发商提供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选购,同时,减少集中成片的经适房开发。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意见》(国土资发[2011]63号)的有关要求,以“商品住房用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出让成交后,成交价款和竞得人承诺配建的保障性住项一并写入成交确认书和出让合同。

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在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用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和房屋交易税用来建设保障房,而不是用来搞其他基本建设和投资给企业;同时,按国务院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主要安排用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建设,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参与棚户区改造,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4]。

提供方式上,实行多样化。对于符合申请保障房条件的居民,借鉴美国等的经验,从补砖头到补人头,这样更具有科学性[5]。因为,保障房供给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而对个人收入的监控,相对较容易,所以,政府可以根据个人收入情况决定住房补贴的多少,这样,可以更公平,居民对住房的选择也更自由,更合理。

通过降低房屋闲置率,提高保障水平。目前中国房地产投资和投机异常严重,很多人都有多套住房,有学者建议,为提高保障水平,降低房屋闲置率,要求已购住房,没有投入使用的,在一定期限内,交给专门的社会组织,提供给无房者租住。督促房屋所有者交出房屋的办法是闲置的住房要交税,愿意出租的减征或免征闲置税。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提高保障程度的好办法,不仅可以在现在房源基础上解决一部分人的住房困难,而且,可以通过专门组织进行公开化操作,引导房价租金向合理水平回归,充分挖掘现有房屋资源,让低收入者有更多机会租住面积更大的房屋。

3.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保障房的城乡统筹

目前,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以居住地为中心的人口管理模式,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相对稳定职业或合法生活来源,就可以落户,享受住房保障的福利。在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居民,所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住房保障上理应享受平等待遇。进城务工农民一般是双困家庭,在廉租房和公租房供应中,应重点向他们倾斜。今后,中国要逐步取消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实行居住地制度,只要是居住在城市的居民,都能享受统一的包括住房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房屋作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政府应让每个居民都有所保障。然而,实践中,由于地方政府不作为,中国的经适房是由开发商主导的。这也就是保障房少、大且贵的原因。所以,地方政府务必在保障房的政策制定、分配管理、监督方面都要负起责来。

4.小产权房合法化,增加面向低收入者的住房供应

所谓小产权房,就是指由开发商和村委会合作,或者村委会自行组织建设,在宅基地等用地上开发住宅,而后自行销售,并向购房者发放由乡镇政府制作的“房产证”的住房。中国自1994年土地财政发展以来,地方政府偿到了卖地的甜头,一步一步,与开发商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土地市场被政府垄断,房地产开发被房地产开发商垄断,政府高价卖地,开发商高价卖房,各得其所。农村土地不能进入市场,居民自己不能建房,也不能合作建房。在政府推高地价、房价步步升高而农民出让土地收益过低的情况下,村庄和乡镇联合起来,在集体用地上自行建房出售。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小产权房建设遍地开花,虽然它一直是违法的,但是屡禁不止。小产权的开发,在中国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近年来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更是导致其迅速发展,据调查在北京大概占比 20%左右,深圳占比可能高达 40%~50% [6]。小产权房违背现行法律,但却涉及到众多人的直接利益,如果政府不能妥善的处理,很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现在关于小产权房的讨论十分热烈,对小产权房合法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实际上,集体和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他们的土地进入市场就是合法的,然而,按照中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所以,我们落实农民土地所有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从源头解决问题,对《土地管理法》作适当修改,在保证农村土地所有权真正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尽快规范相关交易行为,出台相关措施,让小产权房合法化,让低收入者有更多可选择的房源。

参考文献:

[1] 汤腊梅.基于住房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对象的界定[J].城市发展研究,2010,(10).

[2] 黎民,陈峙臻.保障房供给中的负保障现象及其消除[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3] 郭正模.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土地供给难题与破解方略[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5).

[4] 施昌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11,(4)

[5] 杨赞.保障性住房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政府作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0,(9).

上一篇:两不愁三保障范文 下一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