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探索

时间:2022-03-18 17:27:41

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探索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在推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校企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在对酒店管理行业人才进行培养时,许多高职院校面临着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的问题,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作用,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路径。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有效落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目标,高等院校应当建立起校企合作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相关目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新兴的一个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尤为重要,为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重视校企合作的深度建设,以企业为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输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不合理以及合作目标不一致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阻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同时也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应该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能够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1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积极作用

1.1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高等职业院校本身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在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才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高职院校能够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有效优化,结合企业提出的相关需求与反馈,对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方法作出适当调整,以此为基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才能得到充分保障。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顺应时展的需求,开设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但是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计划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许多高职院校只是照搬先进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计划,而没有真正结合校园特色以及时展需求,对人才培养计划作出调整,这是导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人才培养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模式下,企业能够结合运营的相关需求将行业发展动态与高职院校进行深刻沟通,并以此为基础对人才培养计划作出进一步的调整,通过这样的形式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全方位的落实。

1.2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学生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求直接影响到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能够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校企合作体现在多个方面,无论是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还是对实践场所的有效开发,这些都能够极大的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提升。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下,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各个平台学习差异化的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在企业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理论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并且根据企业的相关用人需求对自身提出更高的标准。高职学生本身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深层次建设,学生的学习环境能够发生重大变化,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基于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影响,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为后续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与保障。

1.3有利于解决企业用人难题

酒店运营管理企业在我国第三产业建设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支撑,做好酒店管理与建设十分关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实际上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才能够有效解决酒店的用人问题,为酒店的竞争力提升提供坚实基础。而且合作模式下,企业能够借助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做好产业建设与研发,实现产学研一体,真正在理论层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人才引入方面通过与高职院校的深层次结合,酒店能够直接招聘优秀毕业生,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以此为基础,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招聘,校招更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且能够从零开始培养具有较强忠诚度的优秀人才,从而真正解决企业的用人难题。

1.4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落实,高职院校在新生招聘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就业方面却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业难成为困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这是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高级院校能够将优秀毕业生推荐给企业,一方面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真正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校企合作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同时能够将推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解决就业问题,确保学生的就业方向和专业学习相匹配,真正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2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不足

2.1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级院校已经逐渐意识到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且在校企合作方面承担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凸显,这是影响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完善的机制支持,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如何通过科学的制度对校企合作活动进行规范,这些都值得高职院校和企业思考。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停留在就业和人才引进方面,而没有做到更深层次的合作,每年只是企业开展校招工作,高职院校积极配合企业完成校招,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很难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的相关需求。此外,还有许多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稳定,企业由于受到经营压力的影响,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投入忽高忽低,导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不足,这也是影响校企合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

2.2实习岗位设置不合理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形式,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在设置实习岗位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这就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发展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接纳实习生的过程中,许多企业只是安排一些较为基础的工作岗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潜能,这就导致部分拥有较强理论能力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此外实习岗位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成长状况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过程中学生从事的工作与自身学习的理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学生容易产生自我怀疑,不仅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整体实施效果,也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一来高职院校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效果同样容易受到影响,学生很难真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3实习基地开发不充分

实习基地是学生在企业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平台,但是在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下,许多企业并没有为当时院校提供专门的实践基地,而是按照人才培养需求进行调配,这就导致每年的顶岗实习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效果较为有限。实习基地本身承担着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企业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希腊高职学生作为战略规划,而是随意的安排实习基地,导致实习基地的建立不够科学。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较为广泛,在实习基地建设不合理的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明确自身的职业规划,也很难体会到专业学习的乐趣,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迷失。此外实习基地开发不充分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开展的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教师需要不断适应不同的教学场地,导致日常教学工作压力变大,影响到了专业教学效果。

2.4校企合作目标不一致

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高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却并没有树立统一的目标,导致人才培养的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践能力培养情况,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方式,更好的提高人才竞争力。企业则面临着经营管理的压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将高职学生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并且安排相应的岗位,由于过分强调企业自身的经营与管理,而没有做好对学生的教育,这就导致学生在参与实习活动时,难以真正系统性的学习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只是被动地听从工作安排,最终影响到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在高职院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情况下,校企合作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基于校企合作的各项活动也无法得到全方位的落实。

3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路径

3.1制定明确清晰的校企合作目标

明确清晰的校企合作目标是开展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当通过与企业之间的深入沟通,建立起共同的目标,真正落实人才培养以及人才输送的相关工作需求。高职院校首先需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与企业进行深刻的探究,一方面听取企业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将相关的人才培养需求传达给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除了在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教育,外高职院校还应建立起三全育人机制,能够从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与企业达成一致,让企业成为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态度和观念的重要平台。企业则应将用人需求作为校企合作的依据,向高职院校提出明确的人才需求,并且在高职院校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在开展顶岗实习活动时,企业同样需要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既要协助高职院校做好常规教育,同时也要适当融入企业文化,促进学生职业观念的不断养成。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推动下,高职院校能够真正与企业达成一致,共同推进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落实。

3.2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二者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一方面规范各项校企合作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施效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作为主导方,在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方面提出大致的需求,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并且将这部分内容体现在管理机制上。此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还可以采用“订单班”的方式实现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人才的培养,顾名思义,订单班就是以企业命名、专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特殊班级,通过定向培养的方式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以此为基础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单班的开设需要校企双方的深层次合作,并且基于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校企合作制度进行有效规范,一方面解决高职院校在人才输出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真正培养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得到全方位优化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和企业才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为人才培养工作贡献力量,并且形成校企之间的教育合力。

3.3基于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建设实训基地是做好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应当主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便利,一方面做好场地支持,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配合企业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企业应当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经营状况,为高校提供具有较强教育价值的实训基地,既能够满足学校的实践教学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需求,以此为基础,为后续的校企合作提供保障。除了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外,企业还可以在设备和资金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一定的支持,校内设置实训基地,将真实的工作场景还原于校园内,并以此为基础,协助高职院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则应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机制进行合理优化,让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关键。

3.4基于校企合作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专业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直接影响到了人才培养效果,在校企合作机制下,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在人才引入方面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应届毕业生以及高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引入,同时也需要和企业保持深刻的联系,从企业中邀请相关工作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负责人,让师资队伍更加立体化。高职院校还应与优秀校友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开展专项讲座的方式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让优秀校友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职业学校教师大多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有所欠缺,基于这样的现状,告知学校还应与企业达成协作,为在岗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不断成长与进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4总结

综上所述,建立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校企合作模式,这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高职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共同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能够在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达成一致,在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指引下,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让企业与高校实现共同成长。

注释:

[1]李建民,张莹.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2022,21(01):38-43.

[2]孙春艳.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J].商展经济,2021(22):97-100.

[3]李晨.“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酒店英语课程中的实施途径研究[J].海外英语,2021(22):269-270.

[4]蔡妍.基于全域住宿业“智时代”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商讯,2021(33):182-184.

[5]刘伟,丁琪,何晓莹,丁颖,钟月辉.“劳动导向、美育协同、产教融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大众标准化,2021(21):122-124.

[6]张海燕,孙圣迪,褚文艳.应用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基于酒店智能化发展视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5):39-43.

作者:王聪

上一篇:河道管理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下一篇:和合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