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和谐管理效能 促进人本主义关怀

时间:2022-10-30 04:30:27

提高和谐管理效能 促进人本主义关怀

摘要:通过妥善协调学校中人、财、物等基本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达到人格的协调发展。“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匀称。“和谐”是学校管理的目的,和谐管理的最终结果是和谐校园。儒家思想认为“礼”是实现“和”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和谐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等。所以我们主张管理者必须树立以身作则的管理理念,树立自己的威望,实现无声胜有声的管理。

关键词:和谐;管理;理念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01-0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继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我校在继承原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提出了“提高和谐管理效能,促进人本主义关怀”的管理新理念。

一、对和谐管理的阐释

和谐思想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孟子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儒家思想对“和”是非常重视的。儒家思想在这里更多的把“和”作为一种理想境界去追求,这也与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致的,儒家“和”的思想到后来发展成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虽然在封建社会为封建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它在思想上提出人与自然、天道等和谐共处的观念,对社会发展亦是促进了一大步,儒家认为“和”是理想境界。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广,即使在百姓生活中都十分崇尚“家和万事兴” 的原则。我们所提出的和谐管理同样也是一种目标管理,从微观而言即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和谐校园,实现教学资源的和谐利用,实现管与理的和谐共振,进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是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就我们教育而言,和谐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即体现为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融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和谐管理通过妥善协调学校中人、财、物等基本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达到人格的协调发展。

“和谐”是指配合的适当匀称。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发展。她是一种完美,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存在的最理想状态。“和谐”是学校管理的目的,和谐管理的最终结果是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学生和谐发展的土壤,和谐发展并不等于均衡发展,和谐校园也不等于平静校园,在和谐校园中理性与激情并存发展。

二、和谐管理的关键核心是管理者的理念

1.管理者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制度。

儒家思想认为“礼”是实现“和”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和谐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管理者同样是人,同样是学校中的一员。单纯的实现管理者管理是有其固有的缺陷的,其中无法预料的控制变量太多太复杂,其中感性成分也极有可能代替理性成分而处于控制地位,无规矩难成方圆,所以我们主张抓好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机制,在这一机制约束下,讲求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加强制度的人本主义关怀,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管理者对教师应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尤其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改革,甚至容忍教师教改的失败。管理者还要引导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除严格要求外,教师给予足够的尊重,是现代教育的必需。教师与学生经常接触,而且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教师尊重学生,便得到了学生的信赖,在信赖的前提下,便会形成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如此教学,不但是学生易于接受,更重要的是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更易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管理者必须树立以身作则的理念。

我们也这样认为,校长有一个好的修养,才能管理好一个学校,管理者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身素质,树立自己的威望。我们这里有些校长做的就很好.现在老师们条件好了,中午吃饭的饭局多了,喝酒也多了,下午上课的效果就差了,怎样处理这一件事情呢?校长带头中午戒酒.众所周知,校长应酬多,上边来人了,在学校食堂吃饭,校长不喝酒,由不上课的总务主任陪酒,老师们看见了,老师们理解了,老师们也做到了;而有些校长下午不办公,总是喝酒喝多了,总是躺在自己的校长套间里睡觉,那老师们也看在眼里,下午没人管了,上不上课也就无所谓了。所以我们主张管理者必须树立以身作则的管理理念,树立自己的威望,实现无声胜有声的管理。

3.管理者要树立服务的理念。

管理者就要树立一个服务的理念,管理者应该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协调好学校的人、财、物等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创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促进学校中人的和谐发展。

在学校中,教学是第一线,教师在最前沿,而领导者、管理者在大本营,如果他们高高在上一味发号施令,就有可能“号”不通,“令”不行。管理者要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的人性化教育理念。这样管理的目的是让教师感受到领导是其可依靠、可信赖的坚强的后盾。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教师的满意,便是学校管理者的成功。

4.管理者要树立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理念。

对学校而言,搞好教学工作是本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核心。教育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也是学校不断进步的坚实基础。一所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定然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教育教学质量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就好,从心理上说,教师在校外生活中,也一定充满愉悦感、自豪感;在校内,教师满怀自信,热情高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诸方面关系自然和谐顺畅。可以说,只要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顺”,便会一顺百顺,形成良性循环。 有必要说明一下,教育教学质量包括教学成绩,包含升学率,但绝非仅此而已,它更应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诸如人品、人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也就是说,教育教学的高质量,首先体现为培养的学生是人品高尚、人格健全的人,然后是能力突出、成绩出色的人。

三、和谐管理应体现在管理全过程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科学管理的先导,它体现了管理者思想的解放与进步,是管理行为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管理的过程中扎实落实,我们提倡和谐管理应体现在管理的全过程,体现在管理的各环节乃至每一个细节。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展示和谐管理的魅力,才能收到和谐管理应有的功效。

管理行为无论大小,都是通过整个管理过程中具体而细微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和谐管理贵在持之以恒,反对虎头蛇尾。推行和谐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大见成效的。要反复地去落实,去分析研究,去不断的改进。推行和谐管理要反对花拳绣腿,反对花架子,要把喊在嘴上的,贴在墙上的,与“落实”结合起来,使“落实”二字变成管理者长期而自觉的行为。

细节决定成败,在实施和谐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不注重细节就有可能导致管理的失当甚至失败。下面的故事可资管理者借鉴:因为马掌上一颗铁钉,让马跌倒,马的跌倒摔死了将领,将领的死导致一场战斗的失利,这场战斗的失利造成整个战役的失败。我们不仅要高度关注细枝末节,而且还要把细节作大、作强,让从细节中闪现出的道道灵光汇聚成和谐管理的辉煌。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等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之基石。所谓科学,就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实施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和谐管理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各种关系和活动,建立师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进而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和谐发展。

和谐管理与制度管理并不矛盾,和谐管理体现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属于情感管理;而成功的管理制度,也一定是以人为本,绝不会漠视人、漠视人性。

上一篇:试浅析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中的女性形象 下一篇:高三班主任工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