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托举发展的湖南

时间:2022-10-29 01:17:16

创新托举发展的湖南

“中华自古崇文化,湖湘从来重精神。”

作为一个不具备区位优势、地势崎岖、气候复杂的中部省份,湖南自古以来就有战天斗地、创新求变的个性和胆识;只有“争先”,才能在不具备资源环境优势的条件下争取更为灿烂的成功,只有“敢为”,才能把不安于现状的湘人精神转化成活色生香的现实成就。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湖南在创新中持续发展,又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取得了一个个骄人的业绩。

把握了创新,就把握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南,是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大举措,对于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是永恒的时代主题。

进入21世纪,中国对自主创新的渴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烈。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通过15年努力,在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仿佛一辆快速向前的列车,在持续多年的高速运转后,一直致力于后发赶超的湖南站在了又一个十字路口。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要求湖南经济结构必须更优、更轻、更绿;能源供应日渐趋紧,缺煤、少气、无油的湖南面临经济高速发展的能源瓶颈;就连一度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也开始有了用工成本上升,甚至用工不够的担忧。

立足于现实,湖南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也正处于从过去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的阶段、从重化工业往高新产业发展迈进的阶段,最重要最紧迫的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有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洞庭湖畔的巴陵石化,总结了这样一句话:“竞争力源于创新力。”通过创新,巴陵石化找到了竞争的核心动力,成为国内第三代合成橡胶生产线最多、能力最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锂系聚合物生产企业。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巴陵石化的求新之道,映射出湖南眼下的路径选择——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前,更谈不上持续发展的未来。

诚如省委书记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以创新的力量推动科学发展,才能保证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才能保证湖南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才能保证湖南和谐可持续发展。

呼应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湖南,湖南在积极行动。

2006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战略。

2007年7月,《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从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2008年5月,《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实施。

2010年8月,《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出台。

2011年3月17日,湖南省正式纳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试点,成为继山东之后的第二个示范省。

2012年2月,历经8个月编制而成的《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省委、省政府公布实施,成为全国第一个创新型省份建设纲要。

《纲要》提出创新型湖南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湖南。《纲要》的出台,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决心,指明了建设创新型湖南的高效路径,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湖南的具体实践。

从2007年开始,省政府与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合作,连续5年举办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搭建了一个创新成果交易、创新经验交流、创新要素聚集的平台。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社会创新意识大大增强,综合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11位,连续多年部级科技成果奖名列全国省市区前茅。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科技创新是主体——

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科技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引领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支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国家和地区之间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自主创新能力弱是影响湖南科学发展的软肋,核心竞争力不强是湖南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忧。只有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创新型湖南才名副其实。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创新型湖南”的战略决策后,全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助推湖南把科技创新作为创新型湖南建设的第一驱动力,用敢为人先的精神,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公益技术需求,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从此,一个个精彩的“创新故事”从三湘大地喷薄而出,湖南人一次次站到了科技领域的世界最前沿,从技术的“跟随者”发展成行业的“引领者”:

2010年11月17日,“天河一号”荣获运算速度世界第一的称号。“天河一号”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研制能力实现了从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的重大跨越,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能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国家。

超级计算机系统是世界高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制高点,是体现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08年,国防科大的科研人员勇敢地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这支由200多人组成、平均年龄为36岁的年轻团队,面对多方面的技术难题与严峻挑战,群策群力,集智攻关,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攻克核心关键技术。2009年10月29日,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顺利通过性能测试,系统峰值性能达每秒1206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

粮食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粮食虽然连续多年增产,但从长远来看,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很多挑战。“在耕地有限而人口众多的中国,要解决粮食问题,关键要靠科技创新”。

2007年,针对中国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毅然承担了湖南重大科技专项“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用3亩地产出现有4亩地的粮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历经4年奋斗,2011年金秋,已是“80后”的袁院士再次迎来了惊喜的丰收:“种三产四”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世界难关,达926.6公斤,创世界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011年9月19日,由三一重工自主研制的86米泵车成功下线,实现了“臂架最长、臂架节数最多、泵送排量最大”三项世界之最,在国内外的一些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此前,三一重工一直在臂架混凝土泵车世界纪录上反复自我刷新。5年前,生产的66米泵车就曾为工程机械行业创下第一个世界吉尼斯纪录,3年前生产72米泵车也曾获此认证。

混凝土泵车的核心部件臂架,曾是中国工程机械的痛。在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只能生产32米以下的短臂架泵车,长臂架泵车市场全部被国外品牌占领。

“一定要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长臂架。”三一重工专家易小刚发出誓言,他决心研制世界一流水平的混凝土泵车。

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1998年,经过5个月的奋斗,易小刚带领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混凝土泵车。此后,该团队不断推出长臂架、高压力、大排量混凝土泵车。2011年3月,由易小刚主持研制的62米泵车驰援日本福岛核电站,“大长颈鹿”轰动世界。

……

通过艰苦的自主研发创新,湖南科技工作者摘取了一个又一个璀璨、夺目的科学桂冠,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享誉世界”的创新成果:

2008年9月13日,湖南科技重大专项“A型地铁研制与产业化”硕果深圳地铁一号线首列车辆在株洲成功下线,这是首列由我国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车辆,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现当前世界最高端地铁车辆技术产业化。

2010年9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研制成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电池示范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湖南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进入全球光伏装备十强。

2010年,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吨位的水平臂上回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D5200—240,该塔机最大起重能力为240吨,起升高度为210米。

2007年至2010年,湖南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围绕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节能减排和民生科技四个重点方向,遴选实施了60个科技重大专项,累计攻克关键技术瓶颈272项,获得新产品397个,新增产值200亿元;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4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前列。

2007年至2011年,湖南高新技术产值翻了近两番,从2700亿元上升至9772亿元,创造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两个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的“湖南现象”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11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北京会见湖南省委书记时,对湖南自主创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指出“湖南长株潭地区自主创新经验值得总结和研究”。

从一个个精彩的创新故事和一组组动人心弦的发展数据里,可以读到湖南对科技创新的渴求和追逐,感受湖南在实现发展上的底气和实力。

2012年5月20日,在长沙召开的第七届中部博览会上,省委书记的发言掷地有声:“我们相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不断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新因素,必将为湖南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势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湖南“创新驱动”的显著特色——

产学研结合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南、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突破口、重要推动力,是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结合创新是一把开启未来发展之门的钥匙。

中央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中突出强调要坚持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纵观欧美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强化科技创新的各种措施也占据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以“产学研结合创新”,对于湖南推进科学发展,实施富民强省战略,意义重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十几年来,湖南的产学研结合创新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在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学研结合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

2008年12月4日,湖南省产学研结合创新大会在长沙隆重召开。会议下发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会议明确提出: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走湖南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创新之路,并决定实施“湖南省促进产学研结合重大专项计划”,目标是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创新资源有序流动、运行机制较为完善、合作形式较为规范的技术创新体系。

有了政策的护航,创新者“闯”的魄力更大,“争”的劲头更猛,“拼”的勇气更足,湖南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

12年前,中南大学教授何清华与中南大学智能机械研究所的十余名同事一道,靠着50万元借款和租赁而来的闲置厂房,迈上创业之路。由此开始山河智能的创业传奇。

如今的山河智能,总资产近50亿元,员工近4000人,堪称中国小型施工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位列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在湖南,类似的传奇演绎还有很多。

湖南在全国率先实行两个“70%”,即: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占股比例由双方共同商定,最高比例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成果持有单位最高可以从技术转让(入股)所得的净收入(股权)中提取70%的比例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

这是先行先试的过人气魄,瞄准的是产学研结合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流动的主要政策障碍。放眼全国,这两个比例大多在10%到40%之间。

政策层面的突破,催生了创新活力的迸发。红宇耐磨的成长,便是最好的注脚之一。

2006年,一家苦苦支撑的小型化工企业来到中南大学,希望找寻一个可以投资的项目,进行转型。企业老总看中了任立军教授领衔的团队和他们在耐磨材料领域中的多项专利。

这位与耐磨材料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教授,在退休之后走上了企业总工程师的岗位。他的专利被应用到球磨机关键零部件——磨球和衬板的生产,使企业在业内的技术水准迅速提升至世界顶尖之列。2011年,这家取名为“红宇耐磨”的公司,销售额超过2.4亿元,利润达5700万元。

2009年3月,湘电集团牵头,与湖南大学、南车株洲研究所、国防科大、江麓机电“捆绑”在一起,拿下科技厅招标设立的重大科技专项——“兆瓦级低风速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这几家企业和院校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攻克该项目一个又一个难关。

如今,该项目研制的系列风力发电机组已销售800多台,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税10亿元。由此,湖南拥有了大型风力发电装备整机和零部件的配套生产链,一举成为我国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制造基地。

2009年10月,为促进中国科学院高端应用型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转化,推动“创新型湖南”建设,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

科技人员的创业热情,便这样被点燃。一大批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湖南异军突起。仅中南大学,就有150余家,2011年产值超过200亿元,极大地带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人才是关键——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有了一流的人才,才能创造一流的技术和成果;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人才引领创新,创新引领未来。

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银行的测算表明,投资于人才开发,回报率高达1500%。

原创药品不足,一直是我国制药行业的软肋。2009年,“7岁”的方盛制药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经过仔细衡量,方盛制药确定企业研发战略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引进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端技术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经过多方考察,方盛制药了解到美国有位一类抗癌新药权威科学家——周文强博士有归国创业的梦想。周文强博士在美国进行了长达13年的癌症创新药的开发研究,拥有了十几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其专业的技术以及丰富的项目开发、团队创建和管理经验正是方盛制药所亟须的。

周文强博士加盟方盛制药后,和公司高管一起对方盛制药研发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布局,采用“拿来主义”和“本土化”有机结合的策略,将其在美国进行创新药项目开发的丰富实战经验和一些优秀苗子项目植入到方盛制药,使企业创新药研发能力在现有基础上迅速提升。

目前,方盛制药正在进行4个不同阶段的原创药品研发,而同时期全国在研原创药品亦不过一二十种。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方盛制药的创新之道,映射出湖南要做到自主创新,必定要以人才为本。

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省委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创新型湖南建设的突出位置,着力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湖湘人才队伍,不断增强创新型湖南的底气。

2007年,湖南启动实施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湖南省在国际国内具有强势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具有中国国籍的优秀高级专家。

2008年,湖南启动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重点建设一批有明确攻关目标、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创新团队,给予至少3年的稳定支持,承担1个省科技重大专项,到2015年将重点建设好50个左右的科技创新团队。

2009年4月,湖南启动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省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部级科技合作基地、省属国有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1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2009年9月,湖南启动了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计划,把创新群体培养和重点项目培育作为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重要目标,重点支持具有比较优势、有望进入部级创新群体的研究团队。

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63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780万人左右。

随着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的实施,使湖南造就了一批享有国际声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以“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拿下空缺6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黄伯云,以及荣获美国“国家科技奖章”、拥有16项自主创新专利的戴立忠,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在湖南涌现,一批后起之秀在湖南集聚。

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科技领军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国内外年轻博士为骨干力量的科研队伍,为“创新型湖南”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省长徐守盛表示,“创新型湖南”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十二五”末,全民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幅度提升,具有湖南特色的创新体系基本建成。

建设创新型湖南,让我们共同加速!

上一篇:住宅会所设计的文化品味与发展 下一篇:一任冰雪耀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