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时间:2022-10-29 09:52:19

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一、概述

信托在我国《信托法》总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而信托业务,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业务是指信托投资公司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在资本市场上被称为四大支柱,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从信托理论和国外信托业发展经验看,信托业的职能主要有财产管理、融通资金、协调经济关系、社会投资和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五种。

信托的最大特点是: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且根据《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可以投资于实业,这是信托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使得信托公司成为目前中国唯一能同时涉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的理想结合点。

二、我国信托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身为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信托具备相当多的业务优势。但是在我国,多年来信托业长期处在社会多方的打压之下,也有部分信托投资公司的违法、违规或停业引起整个信托行业的价值遭到怀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谈起。

(一)外部因素。相关制度不配套,阻碍信托业发展。信托关系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没有一个行业可以与之相比,而已经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没有对信托业做出一套完整的相应规定,给信托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信托业定性定位问题还没有解决,信托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信托号称是“金融百货超市”,但事实上,由于面临过多的监管限制,在每个单一的领域,信托公司都处于绝对的竞争劣势地位,信托业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信托公司与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政策和监管对信托经营的限制有余,支持和服务不足。部分监管政策不统一,很多金融机构的业务都属于信托的范畴,但从管理上却分属于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标准各不相同;部分政策违背了信托产品的特性,某些规定实施的结果,可能反而增加了信托公司的经营风险,使信托公司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束缚。

(二)内部因素。首先,自身实力不强。与金融同业相比,我国信托业规模偏小,整体力量较弱。无论从注册资本、融资总量、产品数量、公众对产品市场的认同度上,还是从其他实力方面,信托市场的规模明显偏低。

其次是人才资源匮乏信托业历经整顿,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信托业发展的“瓶颈”。

再次,融资方式单一。主要以信托贷款为主,业务发展受限;信托的期限比较短,阻碍了信托融资提供中长期资本的能力;信托更多地被局限在被动管理方面,信托的主动性管理功能体现的不够。

最后是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自我约束、自我监控和自我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少数公司资产质量不高,经营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有的没有认真履行诚信义务,甚至擅自改变信托财产用途,挪用、混用信托财产,将信托收益归入固有财产等。它们管理的信托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损害了广大中小委托人的利益,造成了社会风险。

三、我国信托业的努力方向

(一)完善信托法律法规

1、有关方面要对信托法的实施做出适用解释。需要解决信托行业、信托机构、营业信托、集合信托确切的法律界定。要逐步制定和颁布信托特别法,根据不同的信托种类制定相应的法律,使每一种信托业务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2、除了《信托法》以外,还需要许多配套法规细则。关于信托配套法规制度的完善和建立,可以借鉴国外信托登记的做法,及时颁布有关特殊的信托财产的登记办法,建立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借鉴英、美、日等国的做法,建立单一税制,通过配套政策的建立,为信托公司开辟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信托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3、可以考虑取消5万元起点和200份合同限制。只要其他监管措施到位,200份、300份的合同数量并不直接构成是防范风险还是引发风险的边界点。

4、逐步取消信托分支机构设置和开展异地业务的多方面限制。只要通过有效监管,确保合同结构要素完整,督促委托人尽责诚信,资金第三方托管,再加上限制广泛意义上的谈判能力弱的小额投资者参加,有无分支机构和是否能开展异地业务,是否设立分支机构,涉及机构决策中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二)信托公司要加强自身建设

1、加强诚信建设。对信托公司来说,诚信一旦缺失,信托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托业务的经营也将无从谈起。

2、培育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要包括形成并提升企业的信用能力、研究开发能力、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业务和组织机构整合能力、客户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研发能力、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3、大胆创新,丰富产品设计。在业务与产品创新上,国内信托业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和台湾的成功经验,用他们的模式来适应我们的市场。在技术创新上,可以考虑利用网络给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针对行业内和金融机构间的竞争状况,信托投资公司可在以下领域内拓展业务和产品:包括:低风险-低收益型信托、国有资产信托、投资基金信托、公益信托等。

4、建立风险管理机制。首先要制定信托风险控制制度。必须在有利于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制定业务计划、操作规程和经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要以预防为主,保证业务稳健运行;再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信托公司的透明度。最后,建立信托投资风险基金,增强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5、培育信托专业人才。信托机构应建立起先进的激励机制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从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理财人才、研发人才、营销人才着手,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整个信托业的素质提升,逐步缩小与金融同业之间的差距。

(三)加强与外资和同业的合作

1、积极寻求与境外战略投资者合作。外资参股内地信托公司肇端于2002年,当年香港津联集团入股天津北方信托1.57亿港元,持股比例11.02%。最引起市场瞩目的事件莫过于2004年11月香港名力集团收购上海爱建信托46.6%股份,截至2005年元月底,香港名力集团已经累计直接与间接增持爱建信托股权至49.77%。此外,目前包括衡平信托、华宝信托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也都正在积极与外资进行谈判。外资进入是目前政策环境和行业状况下我国信托业创新发展的大好机遇。在金融市场国际化和金融经营混业化的大趋势下,虽然我国信托机构的业务范围最具有混业特色,是混业经营的很好载体,但我国信托业目前仍处于弱势地位,业务范围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不寻求业务创新和新盈利模式就无法生存,因此选择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势在必行。

2、加强与同业合作。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近年来,我国的证券、银行和信托等金融企业已自发地开展了带有一定混业性质的创新业务,如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开展的“银证通”业务,信托公司开展的证券信托投资计划以及证券公司开展的集合受托理财业务等。但目前受政策的限制,这种合作还处于较低层次,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阻碍了合作进程的深入。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信托业务,依托其他相较成熟的金融机构发展自身业务不失为一个捷径。

上一篇:安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增长探析 下一篇:我国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