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时间:2022-10-29 09:40:03

探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模拟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本科课程教与学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结合模电课程特征、专业建设需要和院校现有教学基础,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凝练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62-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都开设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模拟电路及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学生包括研究生的的热切关注,但是学习起来却有难度。该文主要从教材和课程内容的选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实例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近几年,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1 教材和内容的选取

针对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选择适合当今大学生的教材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材的选择,即能够反映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教材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有所降低,理论知识有所简化,避免太多太深的公式推导、理论探讨和计算[1];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

在选择合适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在讲授过程中既要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凝练[2]。例如,教学过程中对过于复杂的计算,尤其重复性的计算,仅要求学生理解或学会即可,重点讲解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在讲解集成放大电路、反馈技术、功放以及稳压电源等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时,弱化系统内部原理,强调应用方法和系统特性分析。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关系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来说,有必要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让每一次课成为学生感兴趣愿意去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另外,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营造积极和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实践兴趣,提高学生课堂专注性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以及复习环节中,强调EDA仿真软件的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典型电路通过仿真软件来分析,改变测试条件,观察波形,测量相关参数值,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仿真软件再次展现,既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将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学生容易理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高质量的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高度和谐的统一。主讲内容确定好之后,改进教学方法也是必要的。教师讲课不能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应该选择重点内容讲解。从简单内容开始,减少复杂原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协调能力,学生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虑,并进行元件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调整。学生在设计电路时,需要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此时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所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想法就要在平时的教学及实践中贯穿始终,适当增加综合性训练题比例,引导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教学实例分析

以讲解功率放大器为例,功率放大器用作放大电路的输出级,以驱动执行机构,如使扬声器发声、继电器动作、仪表指针偏转等。

分析功放电路应注意的问题:(1)功放电路中电流、电压要求都比较大,必须注意电路参数不能超过晶体管的极限值: ICM、UCEO、PCM。(2)电流、电压信号比较大,必须注意防止波形失真。(3)电源提供的能量尽可能转换给负载,减少晶体管及线路上的损失。即注意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

Pomax:负载上得到的最大交流功率。

PE: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

问题讨论:射极输出器输出电阻低,带负载能力强,可以用做功率放大器吗?如图1所示。答:不合适,因为效率太低。

问题分析:射极输出器效率低的原因:一般射随静态工作点(Q)设置在靠近负载线的中部,信号波形正负半周均不失真。电路中存在的静态电流(ICQ),在晶体管和射极电阻中造成较大静态损耗,致使效率降低。设Q点正好在负载线中点,若忽略晶体管的饱和压降,则有:UCEQ= 0.5USC;ICQ=0.5USC/RE。

如何解决效率低的问题?办法:降低Q点,但又会引起截止失真;既降低Q点又不会引起截止失真的办法:采用互补对称射极输出器或推挽输出电路。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通过课堂设疑,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再针对回答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点评,让学生在这种互动式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学内容。

5 结语

对于高校的模拟电子技术这一门课程来说,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许多方面,其中教学内容是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关键。课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应该融入能力培养于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综合提升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郎佳红,李绍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10-111.

[2] 邢晓睿.“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1):86-87.

上一篇:辅导员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下一篇:生物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课程模块的建设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