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

时间:2022-10-29 09:13:34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赏析能力的措施

新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级,明确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具备一定赏析水平的能力。可是,如今我们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成长在电视和游戏的环境下,潜移默化中已经习惯了快速阅读的模式,对于作品的深层含义没有过多的追求,从而导致赏析能力普遍较差。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每天的学习量也十分巨大,少有的时间都用来休息了,从而没有时间进行阅读赏析活动。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害,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当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赏析能力。

一、重复朗读文章。感受人物形象

为了能够对作品的主体形象进行准确把握,我们需要学生重复的朗读文章,这是最有效的策略。学生在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将作品中的形象变得立体,对于作品的内在形象产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述《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孔乙己,我要求学生对于文章内描写“短衣帮”和“长衫顾客”的文字反复阅读,之后再让学生读有关孔乙己喝酒的描写。通过对比,学生们自然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孔乙己站着喝酒,却穿着长衫?从而丰富了学生对于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思考。

又如,当讲解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篇古诗的时候。通过对当时陆游所处的环境、现状进行介绍,让学生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当时陆游内心的想法。再此基础上,我询问学生对哪一句古诗印象最深刻,为什么?接着,询问学生“诗人之所以在如此困难的境地却不自哀”的原因。从而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内涵,逐步将赏析优秀古诗词的方法传输到学生的脑海里。

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通过丰富的手法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反应社会现实。通常作品内的形象是作者对于当前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产生的想法的凝实,必然投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赏析能力的时候,必须教导学生正确的审美思维方式,进而再对作品进行反复的朗读,从而逐步将作品中的形象变得立体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

二、引导学生发散想象。锻炼语感

多年的读书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字直接表述的情感通常只是作者情感世界的部分内容,而有一部分内容并没有通过作品直接说出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弦外之音。对于作者这一部分的情感,我们必须通过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会。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同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同进行,这样彼此都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文中有关“春花”的描述,笔者要求学生对之充分朗读之后,闭上自己的眼睛。在这之后,笔者描绘了这样的一种场景:冬雪退去,万物复苏,每一朵花都努力的生长开放,和其他花儿争奇斗艳,欣欣向荣。学生在笔者构想的场景中神游的时候,笔者继续说道:“这么美好的场景,真是每一位见到的人都会充满欢喜,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能够体会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谚语的精髓了呢?让我们珍惜当下的时光,好好学习,不辜负光阴的馈赠。”在对美好场景的描绘中,引导学生发散了自己的想象力,让文字中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变得立体起来。

三、将不同文章进行对比,增加理解深度

每一位作家的创作风格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家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不同作家的特点,感受到他们独特的魅力,从而逐步提升自身对于优秀作品的赏析能力。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两位名人李白和杜甫,我们可以通过将他们两个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阅读两位名人诗歌的基础上,分析他们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两位名人作品特点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们发现,李白的诗歌较为随性,喜欢自由,对于权威有一种天然的抵触,天马行空的想象总是伴随着他的诗歌;对于山水的描写喜欢适当的进行夸张,从而体现山水的壮丽;即便内心孤苦,也总是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体现,我们称之为“道”。而杜甫则心系天下苍生,对国家和人民投入百分之百的情感。他喜欢用自己的诗歌将社会现状描绘下来,从而警示当局者要做明君,要对百姓好;就算自己已经穷困潦倒,担心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和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还惨的人,我们称之为“儒”。通过对比,学生了解了两位诗人的风格,以后再阅读两位诗人的作品,就能为正确的赏析打下基础。

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作品的赏析能力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对于不同的作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现在,更应该看到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一定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学生提升赏析能力。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下一篇:如何以情感教育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