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保护ING

时间:2022-10-29 12:51:13

历史保护ING

前言:

l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age of foolishness,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it was the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despair,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nothing before us,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Heaven.we were o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way--in short,the period was so.far like thepresent period,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forgood or for evil,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comparison only。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

关于全球化与信息化,关于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人声鼎沸,不绝于耳。或许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来说,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在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先进与繁荣面前,我们却有些惘然:“这是最好的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给予如此多的关注,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先进的科技和雄厚的经济做坚实的后盾;“这是最坏的时代”,除了战争和天灾,我们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多的建设性破坏。

一些作为文化遗产标志的古代建筑被拆毁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许多珍贵的古代建筑在一些地方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旅游景点建设中被破坏。而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又对文化遗产保护表现出过度的“热情”,甚至连“牛郎织女”、“梁祝”这些民间传说的发源地也都要争上一争。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忽冷忽热的态度,凸显出的是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不足。“破坏”为利益而往,“保护”为利益而来,文化遗产成了旅游开发和创造经济效益的工具。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面临着冲击,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濒临消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其实,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国家间交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流日益便利的时代,文化的多样性是交往和交流的根本所在。世界变“平”了,交流方式越来越便利了,但交流的内容也越来越同质化了:无论旅行到哪里,我们都越来越难以找到别样的感受,更多的是同样的服饰、同样的建筑和同样风格的城市。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物质财富,我们却越发地感到枯燥弄口单一……

多样性,是自然的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存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文化元素的存在,并非仅仅是与之关联的个体或群体的事情。正是这些作为参照的多种多样文化元素的存在,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城市的历史文化究竟应该怎样保护?历史保护的进行时该如何进行?带着这个问题,建筑教育界几位同仁促膝而谈,各抒己见……

进行时态之一:建筑教育的新课题――全民素质与历史文化保护之关系

柳肃教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著名古建筑专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中,中国的城市建筑经历了一个暴风骤雨似的发展年代,以全世界历史上都没有过的速度和规模建设着。城市中宽阔的马路一夜间拉直拉通,摩天大楼一夜间拔地而起,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一般人都只会把这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体现,殊不知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文化危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城市的景观和建筑特色,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消失。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是空前的,破坏同样也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建设性破坏”。造成这种建设性破坏的原因,过去一般只认为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然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被人忽视,这就是文化素质的问题。政府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开发商的素质、一般老百姓的素质、甚至于专业设计人员的素质,都是导致这种破坏的原因。

在国外,建筑教育的普及性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有所不同。欧洲人历史上就把建筑看作是一种艺术,建筑师和艺术家一样被人尊重。凡对艺术感兴趣的人都对建筑感兴趣,所以建筑历来就是作为一种艺术欣赏的对象而存在的,欧洲人也因此一直具有欣赏建筑的习惯。美国人更是把这种能力发扬光大,他们不但以历史的、艺术的眼光来看待建筑,普通人还常常自己动手建住宅,而且建得很有特点,很有想法,甚至不亚于建筑师。

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阶层,但是人们对建筑的欣赏还是一直有传统的。朝廷和政府历来重视建筑的政治性和社会:文人士大夫把园林和建筑当作修身养性的场所,着力追求它的审美特性,以陶冶性情;民间百姓则对建筑之华丽羡慕不已,将其看作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总之,中国古人对建筑的欣赏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对于建筑的认识水平和对于建筑的欣赏能力急剧下降。其中原因有经济的因素,经济的困难致使人们无力追求美:有政治的因素,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消灭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认为美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中国民间的建筑审美意识停留在了那个时代。

要解决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看来远不是建筑界本身的问题,而更多的是要解决社会的问题,即社会对建筑历史与文化认识水平的低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只能是教育。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现实情况给作为建筑学专业教育主体的各大学建筑院系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即对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说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未来社会的领导和管理阶层,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可能成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建设方的领导,或者地产开发商。

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而大学中办建筑学科又似乎成了一时的风尚。目前全国大学中有建筑学科的院校已达200多所。在有建筑院系的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普及性建筑类课程(例如建筑欣赏、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等)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学生对这类课程是很有兴趣的。通过这种普及

性教育使整个社会懂得建筑、能够欣赏建筑的人越来越多,将来这些人散落到社会各个部门,对于促进社会建筑文化的发展,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很可能比少数优秀的建筑师设计出来几座好建筑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给建筑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即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之外,面对非建筑学专业人员进行普及性建筑教育。这种教育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它可以是在大学里针对非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建筑类选修课;也可以是与电视台等公共媒体合作,对社会公众进行普及性的建筑知识教育;还可以是在政府和房地产商支持下通过房交会等场合对公众进行建筑知识的宣传。手法可以多样,目的都是相同的,即让全社会提高对建筑的认识,从而使真正好的设计能够得以实现,同时让人们知道我们这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让人们知道究竟应该怎样来建设我们的城市。这样从普遍的观念上来解决问题,将比从建筑设计本身来解决问题更为有效。

进行时态之二: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思考

张轶群博士:(中南大学建筑系讲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博士生)

位于湖南西北部及渝、鄂、湘交界处的武陵山区居住着汉、苗、侗、瑶、土家等20多个民族。其中以汉、苗、侗和土家为主体民族,其中汉族占60%,其他各少数民族占40%,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和聚居区。由于历史及区位原因,使得该地区在历史上均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由于经济和社会长期滞后,人民生活相对贫困,但这些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特征独具,文化特征相互迥异,异彩纷呈,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少数民族的文化是灿烂多姿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各个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源泉。

当前,在现代文明的;中击下,传统干栏式民居逐渐被砖混建筑取代,民族服装服饰及其工艺日渐式微。青年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越来越淡漠和疏远,愈来愈多的年轻一代外出打工,远离自己的传统。杰出的民间文化的传人大多人老力衰,或相继去世,很多本土传统文化无人传承。

无可否认,武陵山区正在走向世界,凤凰、张家界等旅游热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外面的世界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这里,一切在纳入商品经济的轨道,虽然通过旅游可以传承特色文化,并且获得保护资金,但传统文化是具有千年历史积淀的、包括各种因素的系统,具有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是少数民族的精神之本,而非片段的、外在的只供观光表演的“特色文化”。

柴焕波在《武陵山区古文化概论》中写道:“而另一种历史,年复一年的畲地翻耕、渔猎,周期性的祭祀、傩仪、椎牛、茅古斯和男女之间常新的爱情……这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历史内蕴!这是一部埋没在草丛中的历史,也是考古学者眼中‘文化层’的真正内容。在某个山村荒野,在某个苗族青年吹出的悠悠芦笙声,才是这一阕武陵历史交响曲的主旋律。”

《关于文化旅游的国际》中提出:“遗产,是一个包括了自然和文化环境的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它包括景观、历史地段和建筑环境,如物种差异、收藏品、过去或正在进行中的文化活动、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它记录并表述了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形成不同民族、宗教、自生和地方特征以及完整的现代生活。它是一个有力的参考系和增长、发展的积极因素”。文化不能最终转化为一种旅游资源,文化是其民族的根本,失去文化便意味着民族的消失。

当前,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趋势正在日益加大,抢救和保护已刻不容缓。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1 完善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

2 整体保护、系统保护。制定文化遗产的抢救方案和保护体系。选择试点,取得经验,进而推广。逐步形成文化保护体系和民族发展的科学模式。

3 设立民族文化抢救基金。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保护工作给予资助,唤起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心和重视。

4 多方位宣传和展示民族文化,在当地学校教育中开设有关本民族的文化成就与重要特征的课程,增进对自身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提高少数民族传承自己文化的自觉。

5 增强研究,应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参与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研究民间建筑、服饰、生活用具等文化及工艺,研究与探索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发展等课题。

进行时态之三:向欧洲借鉴遗产保护资金制度

扶国博士:(中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

资金投入不足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国家财政预算中并没有设立遗产保护固定专用经费,遗产保护主要由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资助,主要的方式有:为迁移出保护区的TU提供必要的土地;结合旧城改造,在地区建设过程中划出专项费用用于地区保护;对于提供旅游观光事业的历史文化遗产及环境,地方政府从其旅游事业收入中提取相应的经费及补助等等。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无论是从筹集、分配还是运作的方面来看都是十分薄弱的,多渠道的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制度尚未形成。

欧洲各国虽然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及管理体系上有很多差异,但在资金保障制度方面却十分相似。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款项数额巨大。其次,以国家的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通过设立历史环境保护基金来保护文化遗产。中央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保护资金份额,往往根据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第三,资金保障与立法制度相结合,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保护对象的资金补助的额度或数量,为保护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提供立法保证。

在英国,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是保护资金最重要的来源,英国多次立法明确规定保护资金的额度或数量,为保护资金来源的长期稳定提供了立法保证,从1982年至1990年的13项有关保护的重要法令或法令修正案中,有一半以上的法令明确规定了用于保护的补助金额或比例。国家和地方政府资金分担的份额视文化遗产重要程度而有所不同:重要的宫殿府邸,保护维修费用由国家全部支付;对于著名的保护区,绝大部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各类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保护提供了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自筹资金等形式。另外,对于损坏、破坏文物文化遗产行为处罚的罚金,以及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的捐款也是保护资金的来源。英国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与运转,往往是由政府授权的有关机构负责运作,如古文化遗产委员会等,或由地方政府任命专家小组来合理规划和使用这些资金。

德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好也与其保护资金的多元化筹措机制有关。在德国,古城古迹保护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1)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的专项基金投入;(2)私人自筹资金,如对私人古建筑的改造整治,私人自筹资金的投入占主要比例;(3)企业投资,如在波茨坦广场建造索尼中心时,索尼公司共花500万马克用以平移保护威廉二世皇帝的住所;(4)税收优惠,凡企业投资到古建筑保护项目,都可享受免税待遇。此外,在德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也十分民主,古城古迹保护方案要提交国民议会讨论并获多数票通过才能实施,对公共建筑的保护方案需要通过招标和方案竞选并经古建筑研究所审查,规划,文保部门审核,最后由市政府审批。对私人住宅的古建筑的保护性整治方案则要征求住户的意见,与住户共同商讨。

总之,欧洲各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共同特点是资金保障制度先行。我国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需要学习欧洲建立起健全的保护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机构,财政拨款应该成为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同时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多方合作投资,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等,使遗产保护资金得到长期有效保障。

进行时态之四:城市历史文化区域的景观照明

胡华博士:(中南大学建筑系讲师,天津大学博士生)

在当代社会,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与扩张速度是相当快的,这不仅带来了新的城市景观形象和面貌,也为城市发展和开发带来新的契机。其中,当代景观照明对于展示城市历史建筑和街区在夜晚的风貌,促进其开发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很多历史性的街区、建筑在夜晚都进行了一定的开发。目前我国最为著名的当属上海外滩殖民时期建筑群的灯光景观,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前往参观,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形象之一。此外,上海的豫园、杭州的西湖、南京的夫子庙等,都是城市历史建筑和街区晚间开发较为成功案例,成为城市夜晚吸引游客的胜地。

下面,我想就颐和园夜景照明技术示范研究课题简要谈谈在城市历史区域进行景观照明需要关注的问题。

颐和园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对其所进行的任何额外建设活动一旦控制不当就会影响到整个园林的品质。因此,在颐和园的照明规划设计中,保护是第一位的原则,主要从技术手段和文化美学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在技术手段上要遵循古建筑及历史园林的保护原则。颐和园内,如佛香阁之类的重要性建筑物是不允许在其上安装任何照明灯具的,因为这会破坏建筑的结构体。针对古建筑物的保护原则,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沈天行教授发明了一种可以吸附在建筑外表的LED灯具。这种灯具在建筑的结构体上不需使用一颗钉子就可以固定,而不需要时直接拿掉就可以拆除。同时,这种灯具体积小,在白天几乎看不出来,很好的保护了建筑物及其环境固有的景观形象。针对建筑的保护性照明,其他相关设计单位还提出了月光照明、立杆照明、地埋投光照明等解决方式。此外,颐和园既是一个历史性园林,也是一个“主要以植物为素材的设计营造作品,因而是有生命的,意即有荣枯胜衰,也有代谢新生”,是一个“活”的古迹。因此,对颐和园夜景照明的技术性研究还包括照明对园内油漆彩绘的褪色剥落、对园内动物植物生长栖息等的不利影响。

第二,景观照明最终所体现的是美学、文化等软性元素。因此,颐和园景观照明需要紧紧把握园林本身所固有的文化渊源和审美内涵。颐和园作为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园林,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研究,以及当时场景的还原,是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此,一些设计师提出了“皇后归来”、“昆明湖夜游”等历史事件相关的场景营造。另一方面,照明灯具形式和亮度的选择,安装位置的选择,基本决定了整个园林的景观照明气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组专门在颐和园内进行了相关的试验、测试和场景研究。通对颐和园文化和美学元素的挖掘与再现,游人可以更为深切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皇家山水园林的情致。

现在,很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都在进行夜景照明的建设。但是很多的城市都是只管亮起来,尚未有城市照明需要整体规划、系统研究的理念,因而生成了失败的案例:城市的景观照明和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性格格不入,还造成了光污染、高耗能等系列问题。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作为城市中的特殊区域,其夜间景观照明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不仅仅是亮起来,还要美起来,还要和其场所本身的历史文化性格相匹配。

古典园林作为人类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普遍是以保护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也就意味着古典园林的游览活动是受到控制的,世界上大部分的古典园林在夜间都不对外开放。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表明,古典传统园林的夜景照明是非常谨慎的,它们的照明规划与设计是近几年的事情,而且主要集中于一些知名度颇高的古典园林。

位于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苑(Le Jardin du Chateau de VersailleS)在2005年推出了夜游这一旅游方式。一般是在下午7点45分进入花园,到次日凌晨5点结束,可以在花园中呆上9个多小时。在园林中,游人可以乘坐马拉的四轮马车游览整个花园。此外,还在园林内举行了一个半小时的灯光、水景、芭蕾舞表演,以及演奏会,梦幻般地再现了路易斯十四国王的奢侈生活。

日本古典园林保留下来的很多,其中有一些古典园林进行了夜景照明设计,如京都地区的很多园林,但是这些做了夜景的园林并不是一直开放,大部分只在特定的时节才开放,如春天樱花盛开的时节和秋天枫树叶红的时节。图5为位于日本京都的金殿(remple of Golden Pavilion),由日本京都的 U chihara Creative (U chiharaCreative Lighting Design)照明设计公司设计,并获得1998年的国际照明奖(International

Illumination DesignAwards,简称lidA)。

进行时态之五:注重正在成为历史的城市记忆

宋盈博士:(中南大学建筑系讲师,湖南大学博士生)

几位专家同仁的见解让我收益匪浅。谈起城市历史保护,大家的焦点常常集聚在城市中历史积淀比较久远的地方,例如建筑古迹、历史街区、民居、祠堂会馆等等。但我们常常容易忽略的是身边正在发生的历史,也就是历史的进行时。历史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所有的历史都曾经是现在,而所有的现在也都会成为历史。时间与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转换,如同今天的年轻人终会成为耄耋一样,今天城市中一些并不年久的建筑也注定会成为城

市永恒的记忆。

就拿长沙火车站为例吧。

“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以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一个以忧郁著称的歌手曾经将这首《驿动的心》唱遍了大江南北,如果要给这首歌一个背景场所,最适合的选择,无疑非火车站莫属。

长沙火车站,同中国许许多多城市的火车站一样承载了这个城市中人群的漂流与迁徙,也记载了一个城市最丰厚饱满的城市心情故事。

殷时辂制数千年,创造于今更越前。

铁路纵横成轨道,车行火烈似飞鸢。

株萍武汉两道分,数个车箱共一群。

断续有时行止捷,九州同轨息尘氛。

上面两首题为《小吴门火车》的七言绝句作于1928年4月,时年70高龄的晚清贡生龙廷桢从桃源县城坐船来到长沙,在靠小吴门这一线的长沙火车站(俗称火车东站)生平第一次见到火车,他面对喷着白气,雷霆般怒吼奔来的庞然大物,感慨万分,发而为诗。

长沙火车东站,1917年建,位于今五一路和芙蓉路交叉路口,在1977年火车东站全部搬到现在的长沙火车站之前的六十年间,东站是长沙人出去、回来无数驿动故事,情感与物质的双重载体。难怪1977年东站废用之后,许多长沙人心怀惆怅,就像香港市民对“启德机场”怀有无限的深情而不可分离一样。

长沙火车站的迁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又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1977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新火车站无论从建设规模、建筑材料、主体结构跨度等多个方面来看,当时在全国的火车站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社会经济、人通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觉得过时和局促,可以想见当年建成时是何等的气度。

要说长沙火车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车站主体建筑上高高矗立的那座雕塑了。关于这座雕塑的象征多年来一直是个有趣的话题:到底是火炬还是辣椒?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当年的设计小组(那个时代的艺术创作强调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最后制定的方案是主体建筑上一个点燃的火炬象形,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但在火炬的火焰飘向问题上却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如果飘向西,便是“东风”压倒“西风”;如果飘向东,便是“西风”压倒“东风”……东西都不行,左右皆为难,最后只好“无风”,火焰向上飘,这总可以了吧?但建成后,出人意料的是,看到的人十之七八却不识“火炬”,而认为是一支朝天辣椒!想到湖南人嗜辣名满天下,这个联想倒也合情合理。这阴差阳错所带来的意味,不仅让设计者始料未及,也引发了严肃的艺术思考……

一个时代,总会有那个时代的痕迹留在这个城市的记忆里。

对一个从外地到某一个城市的异乡人来说,你有可能没来得及去过其他地方,但你一定去过火车站。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大门,也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客厅。

长沙火车站现每日平均客流量是3万人左右,春运时期高达7-8万人。

在这群城市驿动人群中,学生客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地高校学生到达求学城市的第一时期,火车站往往是这个城市给他们的第一张印象名片,还有那站前广场热情的迎新站。而当他们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活,离开所在城市奔赴工作岗位时,火车站又成为他们对这个城市留恋的最后一瞥。

青春、成长、聚散、相逢……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最大实景剧场,上演着真实的生活秀。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随着武广客运专线的兴建,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沙火车站,这个身边正在进行历史化的建筑,它的命运要如何书写?其实就会让我们见证城市历史记忆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又是如何传承的。

编后记:城市历史保护,这个谈起来可以滔滔不绝,冷静思考下却又显得异常沉重的话题,或许永远都不会结束。但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随着对城市历史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迎来了发展与保护的双城时代。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1080处,这几乎是过去的45年里前五批的总和;同时公布的还有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7年7月2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又下达了关于公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这标志着中国的城市历史保护已经进入了法制化、全面化、综合化的新时期。在这个新时期中,历史保护的现在进行时将会是一种常态,只有不断进行的多样性思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把我们这一代的文化历史保护好,馈付子孙,以传永久。

上一篇: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新模式探微 下一篇:“第五立面”设计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