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新型核心话语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10-28 01:52:06

中国梦与新型核心话语体系的构建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旗帜。怎样把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概念向世界传播,释放出强大的亲和力和文化感染力?这是我对外传播必须精心研究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以中国梦所蕴含的中华文化为基础构建中国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现实投射,是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观的集中表达。中国梦是中国在伟大历史复兴进程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中华文明核心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统一的新概念,必将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将使中国占据全球核心价值观制高点。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为世界贡献观点与思想。

(一)时代呼唤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思想与观点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评论家 J.里夫金认可中国传统思想更加关注和谐、完整和万物的相互影响而非只注意孤立的现象,因而与欧洲梦更为接近。他表示期待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能为欧洲梦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全人类的世界梦想带来积极贡献,并断言正在出现的欧洲梦和中国梦无疑会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著名已故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认为,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民族国家因为狭隘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人类的希望在东亚,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中国在漫长的21个世纪里,尽管也多次经历过混乱和解体,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文明帝国的稳定秩序中,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的世界主义模式可以为今天的人类提供宝贵的经验。汤因比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和军事,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他所指的这个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二)中国梦应该承载中华历史传统精粹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智慧

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现在,适时提出的中国梦就应该承载着中华历史传统精粹与时代特征的伟大智慧。中国应该利用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优势,推进建设和谐世界的梦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经历五千年历史考验、以 “仁、义、礼、智、信”为内核、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隐藏着巨大潜力。

首先,“仁”者,和谐也。“和”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价值观。和而不同,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和谐包容是中华文化为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所作的经典诠释和处世准则。包容和谐是比平等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平等是不区分先天和后天差别的价值观,因此平等仅是使弱者获得与强者的相同机会,而不保护弱者。和谐包容则包含了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的理念。

其次,“义”者,道义也。“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结合当前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把道义阐释为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同样也是比民主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民主体现的是保障人的政治权力的方法与途径,但民主并不保障人们用权利做正义的事。民主保证决议的合法性,但并不保障决议的正义性。而公平正义则是方法与结果的辩证统一。依据中国古代传统思想,“道义”则兼顾过程的合法性和结果的道德性两方面。

第三,“礼”者,文明也。文明同样也是超越自由价值观、比自由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文明是自由和约束的辩证统一。人们有权享有自由,但自己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却不能妨碍他人的自由。比如,自由是动物的本性,人类作为一种动物需要自由,然而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区别也许是本质区别则是文明,因此人的行为要与动物不同。“礼”是要求人举止文明的价值观。

(三)以中国梦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为核心构建中国价值标准

自鸦片战争以来,长期以来西风东渐,以至中华文化在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长期处于边缘化甚至失语的状态。当前那些基础性、决定性的概念,比如人权、民主、自由、公正、真理等等,基本上为西方所定义,以至于我们思考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都无不受西方影响甚重。中国的发展已经证明,被西方美化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西方价值体系、概念体系、发展模式存在着许多难点,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实践。在西方设定的发展模式之外,各国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和各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在全球化交流中,中国不应满足于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文化,更不能封闭于古代社会产生的传统文化之内,而应该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重新诠释,寻求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所能作出的贡献。当前的首要问题就是用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做好中国梦的国际阐释。

伴随着中国从融入国际体系到走向塑造国际体系,中国公共外交的首要工作重点不应在“公关”,而应在中国全面参与全球治理中,从根本上拿出以和谐、公正、文明为核心的一整套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以新的中国文化体系参与不断发展的世界文化的重新建构,以中国的方式为世界想象一个社会理念、一种生活理念、一套价值观。在与美国梦、欧洲梦等价值观形成的良性对话与互动中,让中国的这些价值观为世界普遍接受。让中国梦演变成一个价值尺度、一种评判标准,它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对内成为稳定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对外产生强大的文化吸引力,构筑强大的中国软实力。

价值观的演化规律是,穷人效仿富人,弱者效仿强者,落后效仿先进,失败效仿成功。当一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时,其价值观就很容易被世界接受。当前中国具有向世界贡献“和谐、公正、文明”价值观的潜在文化与力量资源。当中国走向世界最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时,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价值观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二、以中国梦的基本价值观为内核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随着中国的长足发展,中国已经开始从世界的边缘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在关注中国快速崛起的同时,特别关注中国说什么,怎么说,将以什么方式对国际话语体系产生影响。英国剑桥大学学者斯蒂芬?哈尔珀对此指出,中国崛起的方式以及速度之快,对本地区、西方以及西方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中国话语权的建立及如何建立。

(一)占据时代制高点,立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善用中国因素,特别是要善用中国梦这一理念,把中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转化为我们的影响力和优势地位。中国应以中国梦传播为契机,占据时代制高点,在基于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标准基础上,立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以中国梦为传播的重要内容,把握议程设置权,将中国价值观以国际语言传播,推动世界与之互动对话,形成良性共振。作为在全球治理中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还应推动全球传播秩序向民主、和谐、合理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建立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观基础的全球话语体系。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宣传和谐世界理念,不断推进构建和谐世界,提出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新的世界观和治理理念,并将其凝聚为有感召力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中国话语权。

(二)构建中国全球舆论中心,加快中国话语体系形成外溢扩散效应

所谓舆论中心,就是舆论集市中心,这里形成的舆论具有明显外溢性与扩散性的特点。美国是当今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为丰富、传媒实力和传播实力最强的国家,它处于国际舆论的中心位置。美国成为世界的舆论中心,由此导致美国国内的舆论相比较其他地区更容易成为当今的全球性舆论,因此美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舆论的神经。

由于中国政治社会影响力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中国的发展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中国经济本身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国际话题。现在达沃斯论坛、财富论坛等很多国际性会议所谈论的主要话题离不开中国,中国共产党十、中国人大政协会议等等都吸引了世界媒体瞩目。某种程度而言,当今的中国成为美国以外另外一个具备了成为全球舆论中心潜在资质的国家。

在中国构建世界舆论中心,推动中国媒体建设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可以将在中国形成的舆论变成一种对其他国家具有外溢性、扩散性的世界性舆论。占踞基本价值观的制高点以后,中国借助舆论中心的高位势能将更加有效地影响国际舆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中国梦为主题多管齐下重点传播中华“和合”文化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历史冲涤而历久弥坚。在中华文明的内核中,有着诸如“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等穿越历史时空的朴素的人类普适价值观和哲学智慧。面临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合”文化将在建构未来和谐世界中发挥其独有的优势。中国应以中国梦为主题多管齐下重点传播“和合”文化,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温和方式深入持久传播,让中华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首先,各级政府官员包括驻外使节要自觉把中国梦理念转化为对外交往的政策主张,积极传播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倡导世界各国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理念,特别要重视多边国际会议舞台,有针对性地发出中国权威声音,提升中国形象,传播中国的“和合”思想,做好对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深入浅出的阐释工作。其次,鼓励中国学者专家参加学术型民间舆论活动,允许他们更加灵活地参与有关国际讨论,走出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学者工作评价上给予鼓励。第三,支持国际汉学家的中国研究,特别资助汉学家关于中国“和合文化”研究的项目与成果。建议政府在资助上建立体制,设立专门基金鼓励中外学者举行“和合”文化论坛,支持这些学者参加国际舆论界活动,参与国际舆论的制造。第四,提高国民国家形象意识,鼓励国人在对外交往中无形传播中国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是“和合”文化的传播者,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成为中国巨变的见证人,每一个人都可以结合在中国的生活变化讲好中国梦,让国外公众认同中国梦会让世界更美好。

(四)寻找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梦想的相通交汇点,与之良性互动

对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错误解读,我们要加强世界舆情分析,剖析西方社会误读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引导,做出真正让国际社会信服的阐释。对自己发展中的不足也要有合理的解释,并推动国内妥善加以解决,逐渐促使国际舆论形成对中国正确客观的评价。

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尽善尽美,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在西方学者看来,今天所谓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梦亦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美国建国之初宪法就许诺赋予每一个美国公民平等、民主、自由和追求幸福权利,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权斗士马丁?路德?金还在《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中,从一个特定角度呼吁美国有色人种追求平等的梦想,“梦想有一天,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传播中国梦,要冷静对待中国梦实施历史进程,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防止过份鼓吹民族主义倾向,防止在传播中片面强调国家梦、民族梦,忽略中国梦也包含个人梦的基本内涵。传播中国梦,要秉承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理念,正确处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关系,要避免出现对立论战,要在良性互动与对话中借力借势加快中国梦的传播。

(五)以人为本,中国故事世界表达

在传播中国梦过程中,媒体应体现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与追求的结合点,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要注意挖掘中国梦的典型,使之成为中国梦的无穷的榜样。

传播中国梦的叙事方式、讲话逻辑要力争贴近当地文化、当地受众,在国际基本认同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以及逻辑推演标准上对中国梦的内涵从不同层面进行合理阐释。要善于利用国际传播通用的规则与技巧,从议题设置、会议程序、形象包装等细节入手,提升中国梦的世界好感度。要善于站在对方或者是第三者的角度来讲有关中国的话题。不断充实中国梦的世界元素,使之与世界文化形成共振,增加中国梦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其既有“宏大述事”的一面,又有“个人生活”的一面。只有使“中国梦”真正积淀于国民心灵深处成为“民族潜意识”,并与国民个人生活紧密联系,使“中国梦”获得民意的广泛支持,并外溢为个人的自由传播,才能为其转化为现实提供取之不竭的正能量和精神驱动力。在当今大众信息时代,要特别重视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作用。鼓励国人尤其鼓励有语言优势具有一定知识素质的网民运用“脸谱”、推特等国际化社交媒体结合个人体会介绍传播当代中国变化。

上一篇:为何西方倾向于负面评价中国? 下一篇:华裔新生代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