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时间:2022-10-28 09:32:55

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技能

摘要 内科学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其所涉及的科目及内容繁多而且复杂,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特点,在内科学教学中,通过比喻、启发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病例讨论、应用归纳总结、角色扮演及建立实际能力考核标准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内科学,引导,教学效果

一、恰当的比喻,增强授课的趣味性

在内科学教学中,改变刻板的灌输式讲课方式,选择恰当的比喻,应用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既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又能经久不忘。例如:在讲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对,把肺比喻成一个气球,因为吸气过程是用力的,呼气主要靠肺的回缩力,所以,把肺吸气过程比喻成吹气球,呼气过程比喻成气球排气,当发生肺气肿时残气增多。相当于气球里长期有大量的气体积聚,这样气球的弹性将逐渐减退,容易破裂。选样,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达到学生对肺气肿发病机理进一步理解的目的。

二、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辩证思维

内科学是一门与其它学科联系密切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独立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内科学疾病的讲解中,通过病理生理改变推测其临床表现,启发学生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为一体,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讲授肺心病时,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该病的病因和诱因是什么?(2)发展成肺心病的病理过程是怎样的?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结合该病的内容,重点讲解由“慢性支气管炎到肺气肿到肺心病”这一发展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该病的有关病因、诱因、病情演变过程、体征、辅助检查等临床知识,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识能力

目前,虽然不少院校有自己的教学医院,但正能提供给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病例不多。有关法律规定:“未经患者家属同意,就将患者作为教学对象,是严重侵犯其隐私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跟制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机会。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能力和辨识能力。该教学法具有形象、逼真、直观、生动等优点,合理地应用既渲染了教学氛围,又弥补了见习的不足。

四、开展病案讨论,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临床理论教学,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使内科学教学更具客观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内科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以思维能力、临床处理疾病能力为核心的自学能力。在讲授新内容之前,把临床上比较典型的病例展示给学生,设疑、提出问题,讲述相关的重点难难点的理论内容,学生回答相应问题,教教进一步拓展提问的广度和深度等,在教学中还根据情况适当加人误诊或漏诊病例。这样使学生仿佛面对患者,进入临床医疗工作岗位中,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解抉问题的能力。

五、应用归纳总结法,增强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

内科学是一门内容较多的学科,一种疾病的讲解包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内容的讲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时难以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归纳总结法,在反复强调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等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记忆,使他们掌握的知识更具条理性、科学性、规范性。

六、应用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的协作及沟通能力

在临床教学中.尤其看过电教片或展示病例后,为了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将学生分组,分别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可获得相应的临床资料,“患者”扮演者,通过适当训练,更加熟悉病史、症状和体征。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患者的疾苦,迫切求医的心理,从而明确医生的职责;第二,能从学生角度转变成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去学习医学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医疗实践技能;第三,增强了问诊能力及临床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人际沟通技巧;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七、应用灵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生动性

针对学生注意力有限,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启动阶段、最佳阶段、疲劳阶段。教学初期,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思维较离散,属启动阶段,这时教师的任务是讲课要风趣幽默。尽快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进入最佳阶段时,教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讲解新的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这段时间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敏捷,求知欲最强。其后学生的思维开始疲劳,注意力易分散,属疲劳阶段,这时教师采用病案教学重新启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实际病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利用最佳阶段,调整启动阶段,适当利用疲劳阶段,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建立实际能力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

在以往的内科学教学中,多以理论考核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忽视实际能力评价,其结果是导致医学教育重理论,轻技能。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际能力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病史采集能力。基本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室、器械检查结果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口头表达和社会活动能力等。通过以上能力考核,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可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内科学是临床上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又与其它临床学科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有机地融合在内科学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内科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传尚,病例在临床课教学中的应甩[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

上一篇:佛教经行的内涵及其当代传承论析 下一篇:中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