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28 06:27:02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自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除个别年份外,都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2007年的双顺差现象的分析,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方面阐述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由来。在充分肯定双顺差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关注国际收支长期持续的双顺差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双顺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双顺差; 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一般认为,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经常帐户与资本帐户应该处于“一顺一逆”的状态。然而,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自1994 年至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保持着持续的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的“双顺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它的成因、影响如何? 以及从哪些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分析及特征总结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1994 年一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状况。

由表一分析可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有如下特点:

1.除1998年外,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均为顺差,且顺差总体呈上升趋势。1994- 2007年经常项目顺差累计达10776.1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累计达5100.02亿美元。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2.货物贸易顺差构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经常项目顺差扩大主要得益于货物贸易远远超过经常项目下其他项目的逆差。统计数字显示, 从1994―2007年,货物贸易顺差占经常项目顺差的年均比已到达92%。

3.贸易大国遭遇服务贸易逆差。在我国跻身世界贸易大国之列的时,中国的服务贸易却一直保持逆差的状态。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9%的现有水平,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贸易增长方式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表明中国贸易转型已成为现实需要。

4.外商直接投资(FDI)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从1994 年开始,我国连续十多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7626.91亿美元。尤其是1997,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年平均流入额一直保持在600亿美元,对保持资本项目顺差发挥了巨大作用。

5.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足。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增长速度来看,都处在较低水平。1994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对外直接投资仅33.09亿美元,近一两年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年均数额为451.51 亿美元的来华直接投资相比就显出其“微不足道”。

6.外汇储备增长迅猛。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开始出现较快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1996年、1997年、2003年、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17.61%、22.81%、45.62%、81.8%。到200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473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

二、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以下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本文对双顺差产生原因的见解。

(一)经常项目持续顺差的原因分析

1.从投资与储蓄的角度分析

从内外部经济的联系来看,外贸差额实际上等于一国的净储蓄额:储蓄-投资=出口-进口。在开放经济中,一国既可以自我积累资本存量,也可以通过获得外国财富来进行储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居民习惯,人口年龄结构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储蓄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高居不下。经常帐户顺差突出的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相对储蓄过剩的问题。储蓄率高本身并不是坏事,但储蓄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投融资体制低效,微观经济主体赢利能力差。国内低效、不畅通的投融资体制直接导致了:储蓄转化为投资成本高、效率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微观经济体赢利能力差使一部分投资难以变为有质量的产出,形成无效投资,导致平均投资回报率低。这些都使得部分储蓄被阻塞,无法转变为有效的投资,还有部分储蓄则不愿转变为信贷和投资。其结果是国内储蓄出现相对过剩,这种过剩反映在国际收支上就是中国的经常项目连续多年顺差。

2.从中国贸易政策角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 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国家为了对外贸出口给予政策支持,采取汇率改革、增值税、出口退税、税收优惠、出口信贷等政策手段鼓励出口。其中,效果最为显著的就是外汇政策改革。1994年实施汇率并轨和增值税后,进口成本相应提高,而出口好处增多,尤其是13%和17%退税率的实行,使出口受惠颇多;同时,取消外汇留成上缴制度使企业的创汇能由企业自己支配,也大大激励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2001年年底,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5年年初, 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出口高速增长。

3.从外部经济环境来分析

从外部来看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国际收支形势非常有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并加快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而中国由于拥有丰富而又低廉的人力资源、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所以中国成了重要的产业转移目的地;其次,随着中国于2001 年正式加入WTO,中国对外贸易环境整体上大为改观,刺激了出口的迅猛增长。

(二)资本项目持续顺差的原因分析

1.优惠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量流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资政策上作了一系列调整,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进出口经营特权、异地吸纳人才特权、外汇管理优惠待遇等。从投资环境上来看中国经济已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为抵消其对中国吸引外资的消极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许多进一步吸引外资的改革措施,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减少了投资风险,也使中国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必须承认,这些优惠政策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对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资金的不断增长,政府一味提供过多的优惠政策和继续笼统的改善投资环境,使得引资偏离了利用外资的初衷,大量的外资根本没有技术含量反而恶化了资源配置,占领我国国内潜在市场,这种引资对中国有害无益。

2.资本管制使得对外投资渠道狭窄

中国资本项目的顺差还根源于资本项目的非均衡管制。长期以来,为了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经济,中国对资本流出实行较严格的管制,因而资本流出渠道狭窄。除国家外汇储备经营外,中国资本流出渠道主要是商业银行对外拆借和购买国外债券,其他渠道的资本流出很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般企业的证券投资尚未放开,居民境外证券投资的需求难得到满足。1996年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2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的实施是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标志性的举措,但实际上我国离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近年来,为支持企业“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的外汇管理也逐步放松,但与“引进来”相比,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非常滞后。

3.从国际投机资本来看国际收支顺差

连续多年外汇储备如此大规模的增长,导致的结果就是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自2002年2月起,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开始贬值,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造成币值低估,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西方各国纷纷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使得市场上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逐渐增强。在这样的升值预期下,海外投机资本为了从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获取利益,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扩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就随之涌入我国,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收支顺差与投机性资本是相互推进的,形成了一个自我加强的循环过程。

综上所述,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与结构性、政策性因素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际收支状况是国内经济运行的结果,反映了国内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民间投资难以全面启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又根源于投融资体制不发达、金融改革滞后等深层次矛盾。二是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一些过去的观念和政策未能及时加以改变。三是在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受外部影响越来越大。

三、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一)改革对外贸易政策,加大进口力度

针对未来货物贸易竞争压力加大、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缺乏的情况,政策调整应着眼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同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度促进进口发展,具体包括:

第一、在继续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积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加工程度,掌握出口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立名优品牌,逐步减少初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第二、以缩小逆差为目标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同时分阶段、有重点的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加大对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扶植力度,完善服务贸易出口的金融保障体系;加强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制建设;推动专业人员的国际流动,完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增加对培训和研发的投入。

第三、改善进口环境。适时调整“奖出限入”贸易政策,及早实现“中性”贸易政策;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为企业进口提供向导,进一步简化进口手续;此外,完善相关金融、保险及法律等中介服务,都将能为企业进口提供便利,促进进口。

第四、适度降低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在继续支持出口的同时鼓励扩大进口,利用外汇储备充足的有利时机,加大对资源型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将外汇储备转换为物资技术储备。

(二)调整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政策

针对我国现阶段资本流入中存在的吸收外资规模大但使用效率低、外资投向还有待调整的情况,调整利用外资政策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处理好利用外资的投入和效率关系,把引资的效益而不是总体数量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是指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应该带来比本国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并且这样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会平行替代内资。因此,我建议取消国内已饱和的产品或服务的外商投资项目中任何有别于内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稀缺”技术含量的外资项目或国内仍短缺的产品或服务项目可继续采用鼓励优惠政策。同时要把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利用外资的先决条件,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做到节约和开放并重,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引导外资的产业投向。在坚持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的同时,扩大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开放,完善相应法律制度,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发挥外资在提高经济质量方面的作用,引导外商向农业领域的投资。

(三)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并扩大资本流出

在国内储蓄持续增长的形势下,由于资金进出渠道不对称,外

资大量流入,而内资流出渠道狭窄,使得国内资金相对过剩的问题愈发突出。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是消化经常项目顺差带来的多余资源的策略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直接体现。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中国要鼓励成熟行业对外输出资本,实施产业的国际转移工程。中国有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品已进入成熟期至衰退期,实施跨国转移战略,一方面可输出过剩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

第二、大力发展学习型的对外投资,在发达国家建立以研发为主要目的的海外企业,以吸取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外国企业合作开发如石油、矿物、森林等国际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缺口;发展海外服务业投资,充分发挥咨询、金融、旅游等服务业投资少、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

2008年8月6日起开始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对于资本项目,新条例简化了对境外直接投资的行政审批程序,增设境外主体在境内筹资、境内主体对境外证券投资和衍生品交易、境内主体对外提供商业贷款等的管理原则。这些修订简化了外汇管理的内容和程序,通过鼓励藏汇于民,藏汇于企,可进一步支持企业更好的“走出去”,也能帮助国际收支改变长期大规模双顺差,实现基本平衡。

(四)汇率政策调节、增加汇率弹性,实现汇率政策的“归位”

为了预防国际性投机资本大规模进攻而导致国际顺差的继续扩大,我们应当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加汇率弹性,使得国际投机资本流动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有利于遏制资本大规模单边流动,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同时从长远来看,在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贸易管制日趋放松和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环境下,富有弹性的汇率安排也将有利于维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从中国出口结构、产品结构来看,近年来中国外贸进出口发展与人民币综合汇率关系不大,出口增长波动主要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进口增长波动则主要受国内需求的影响,所以我们也不必过度担心弹性汇率可能引起的货币升值会损害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我国所做出的贸易出口多元化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收支手册.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修订)

[3](英)詹姆斯•米德.国际收支,中文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姜波克.国际金融学[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8版

[5]王月溪.解读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J].管理世界,2003(4)

[6]巴劲松.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波动趋势世界经济,2000 (4)

[7]管涛.中国国际收支调节应从国内经济入手[J].国际经济评论.2006(3-4)

[8]庄芮.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成因与利弊、国际经贸探索[J].2000,(4)

[9]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3)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上一篇: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实践及对中国之启示 下一篇:关于出租车管理中公营危机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