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基金热的冷思考

时间:2022-10-28 12:59:29

对中国基金热的冷思考

2006年,伴随着股票市场大幅上涨,中国基金亦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势不可挡。火爆的行情吸引着大量基民涌入,乐观预期充斥着整个市场。然而,2007年初的基金市场行情却如同当头一棒打在投资者身上,尤其是在2月27日,沪深两市出现罕见的全线暴跌,基金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无论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均受到沉重打压。残酷的现实提醒投资者:基金市场亦存在着大量风险。如何合理规避和化解其风险是大家关心的热点话题。

基金投资非理性增长存在多方面原因

基民投资非理性 2006年基金市场的高额回报,使不少投资者预期2007年基金市场依然会走势良好。然而,2006年的强势市场是几十年难遇的,2006年基金的高收益并不代表着以后基金收益也会如此高。此外,基于对基金市场的良好预期,部分投资者倾其所有投资于基金市场,更有甚者通过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透支、二手房虚假交易等过激手段套取现金。资金来源的不合理性产生的风险不言而喻。再者,我国基金投资者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或把基金当作银行存款、国债,认为基金只赚不赔;或把基金当作股票炒作,频繁买卖;或存在“恐高”心理,倾向于购买净值低的基金,迫使基金公司通过分红或拆分来降低基金的净值,影Ⅱ向基金的效益,加大了基金的风险。

基金公司存在的风险基金公司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基金公司的固有风险;盲目扩大营销的风险;缺乏有效的避险保值的手段;投资策略引发的基金风险;基金信息披露不足产生的风险等方面。

监督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近些年来,我国的基金监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证券投资基金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使我国基金监管不断走向成熟。然而,我国基金监管体系仍然暴露出不够成熟的一面。基金监管缺少完善的法律支撑;证监会对基金的外部监管存在滞后性,监管形式过于单一;基金行业自律组织缺乏必要权威;外部监管协调性不足;内部管理缺乏制衡机制,基金持有人利益代表缺位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

基金业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基民:基金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一是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基金不同于股票,由于手续费的存在,基金不适合频繁买卖,而更倾向于长期持有。投资者真正需要关注的应当是基金长期的增长趋势和业绩表现的稳定性。

二是要合理调整预期。2006年的市场高涨有其深刻背景,其火爆的市场行情是不可能复制的。在正常情况下,偏股型基金的年收益率大约在10%-20%已经是不错的成绩。因此,投资者不应当抱着追逐暴利的心态来买基金。盲目追求高收益势必带来不必要的高风险。

三是要分析个人条件,选择最适合的基金类型。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充分考虑自己的年龄、家庭收入、生命周期、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收益预期等因素。例如对于中老年客户,投资的资金来源于养老的积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因此投资应以稳健、安全、保值为目的,可选择货币型和债券型基金这些安全性较高的产品。同时还要注意长期目标对应长期工具,如以养老为目的,可以选择指数型基金。

四是要提高风险意识。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投资者投资基金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当然也有损失本金的可能。按照风险排序,股票基金的风险最高,混合基金次之,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最低。风险越高,可能获得的收益也就越高。

五是要分散投资、使投资组合多元化。作为一个理性投资者,切忌把所有资金都投入一个项目中。如果把全部资金都押到基金投资上,无疑是在。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堪设想的。建议投资者分散投资,充分利用不同投资项目的不相关和负相关性,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基金公司的策略选择。

一是要强化忧患意识。基金公司是现代资本市场的主要支柱,是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主要组织者和供应者。要想成为资本市场真正的主导力量,除了要有专业化的研究方法、良好的治理结构、标准化的产品等之外,基金公司还应有成熟的理念,进行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在市场普遍高涨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更应当冷静、充分地意识到泡沫下隐藏的危机,加大对市场风险的研究和防范。

二是要加强对投资者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选择。针对市场中的盲目行为,基金公司当前要做的不应该是一味的推销基金,而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认真履行受托人义务,根据市场风险的变化,及日寸、充分地向投资者揭示风险,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选择,以保持基金市场长期健康的发展。

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公司的风险防范体系。在改善公司的风险控制环境,设置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基金公司还要改进公司风险控制程序,重点做好风险权限设置、风险评估程序、风险报告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员工素质控制等几个方面的工作。此外,开放式基金还应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基金抗击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综合监管体系。

基金的监督管理应当是多层次的动态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加快基金监管的法制建设、政府监督、行业自律以及内外制衡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尽快建立基金监管的多元化、动态化综合监管体系。在管理中既要注重各种管理主体的有机结合,又要根据监管对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动态地选择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体系,为基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首先,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经验,尽快建立起以《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不同层次的法律体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及具体实施细则如《投资者利益保护法》的建设,并根据基金市场发展变化作出适时地修改和调整。其次,要保持我国基金法律的延续性,大力贯彻实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保持法律的生命力,使基金法与时俱进,力争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适用。此外,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立法超前性,处理好有关法规之间的协调统一。

二是要提高政府监管效率,严惩违规者。当前应当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着力提高证监会的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使其能够真正履行监督管理证券投资基金的职责。在涉及监管交叉问题时,加强证监会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合作,真正打破行业间的樊篱,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划分监管范围来减少市场运行的成本,消除经济安全的隐患。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违规者,向市场传递严肃法纪的信号,保持基金市场的安全稳定。

三是要加快基金行业自律组织的建设。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基金的成长均离不开基金行业自律机构的协调和管理。凡是基金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基金行业协会的活动都比较活跃。基金行业协会在提高基金监管效率、协调行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基金协会,从而减轻一部分政府监管压力。

四是要构建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第一,由基金发起人聘请受托人,设置独立的受托机构。初始的受托机构由发起人聘请,并由发起人大会通过。基金成立之后,受托机构向投资者代表大会负责,由投资者代表大会决定其任免及薪酬。受托机构应享有选聘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权力,并由受托机构作为潜在全体基金持有人的法律信托代表,以独立机构的名义与管理人和托管人签订合同或转信托合同。因管理人或托管人未能尽职履行职责造成的损失,由受托机构负责追偿,并有权提议更换管理人或托管人。需要注意的是受托机构中的绝大部分成员必须是独立受托人,基金托管人、基金公司的股东、董事会成员、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均不得以独立受托人的身份进入受托机构。

第二,加大独立董事在基金公司董事会中的份额。根据当前规定,基金公司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不得少于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而根据国际经验,若要独立董事真正发挥作用,独立董事人数至少应当占多数。在有些国家,不少基金公司中独立董事甚至占到75%以上。此外,还应最大程度地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确保独立董事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得信息,并对独立董事的失职行为予以追究。

第三,引入基金托管竞争机制,强化托管人监督权。首先应当打破商业银行对基金托管市场的垄断,允许一部分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担任托管人。其次,强化委托人对基金管理的监管权,赋予托管人必要的监管权力,并建立针对监管失职的追究制度。

上一篇:断裂与管制:现阶段金融理财市场的缺陷 下一篇:迎接“黄金十年”:金融理财市场发展趋势展望